生态系统练习题

2024-09-19

生态系统练习题(精选8篇)

1.生态系统练习题 篇一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自主学习,共同探究(阅读课本第34页,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

(一)、生态系统的类型

1、科学家把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划分为

2、自然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在 环境中形成的生态系统,具体包括:

(1)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为

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 方面起重要作用,有

之称

(2)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 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

,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的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

(3)荒漠生态系统:是在 条件下形成的,生物

,是地球上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

(4)湿地生态系统:是在 条件下形成的,是较为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

占据优势,动植物的种类也很

。湿地具有

、的作用。

(5)海洋生态系统:是由

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

;动物种类很

,大都能在水中游动。

(6)淡水生态系统:是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

和 组成。3、人工生态系统是指:

,具体包括:

(1)农田生态系统:是 的生态系统,以 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2)园林生态系统:以 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

(3)城市生态系统中 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较。消费者主要是。

学生分组讨论 :本地有哪些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特点:

阅读第37-38页,关于森林生态系统——麻栎林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哪些植物、动物?还应该包括哪些成分? 植物有:

动物有:

还包括:

2、该生态系统中哪些成分比较稳定?

哪些成分不稳定?

哪些成分最稳定?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什么特点? 【当堂检测】

1.在广大的海洋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生产者是()A.鱼类 B.藻类 C.贝类 D.蟹类

2.蝎、蜥蜴、骆驼、仙人掌和骆驼刺是生活在下列何种生态系统中?()A.海洋生态系统 B.沙漠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3、野兔、鼹鼠等具有挖洞习性的动物主要生活在()

A.草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

18、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A.羊

B.禾本科植物

C.狼

D.鼠

14、保护池塘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是()。

A.禁止捕鱼

B.适时放养小鱼

C.适时捕捞小鱼

D.适时捕捞成鱼

15、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A.太阳能

B.足够的有机物

C.氧气

D.水分

19、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纯林,其共同特点是(A.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更加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C.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以保持

D.丰富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课后延伸】以框架图的形式完成本节课的知识梳理

。)

2.生态系统练习题 篇二

农田生态系统是以农作物为中心的生物群落与其生态环境间在能量和物质交换及其相互作用上所构成的一种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最重要的生产功能是提供足够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物质能量的来源。农田生态系统安全,保证提供稳定的食品供给,是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的安全面临着危机,农田数量锐减,质量下降;农田污染严重,导致农产品中有毒物质超标、农业用水短缺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关注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出发,拟对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概念界定,分析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因素,并提出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评价的内容。

1 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概念

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是个新概念,之前并没有学者明确阐述其定义。随着生态安全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由农田内的生物群落和光、二氧化碳、水、土壤、无机养分等非生物要素所构成。农田生态环境中的生物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农田生态环境中水、土、气、生物等方面的环境健康状况,是导致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综合近年来学者的研究[1,2,3,4,5],笔者认为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农田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组成农田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不受威胁、健康平衡的状况,农田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和生物群落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与经济社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人的生存和健康安全,取决于农产品的安全;二是农产品的安全,取决于农田生产环境的安全;三是环境安全,取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要素:农田、生物、阳光、水分、大气等因素的安全。

2 农田生态系统生态风险源

生态风险是指特定生态系统中所发生的非期望事件的概率和后果[6],如自然灾害或人类干扰对农田生态系统结果与功能的损害具有毁灭性的特点。农田生态系统是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具有整体脆弱的特点,对于人类活动所释放废弃物的缓存能力,对各类有毒物质的自然降解能力,以及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的修复能力都很弱。因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人类的活动密不可分。而全球的气候变化、农田生物的入侵等自然因素也会对农田生态系统有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引起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风险源可以分为人为风险源与自然风险源。

2.1 人为风险源

人类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干预主要体现在对农田的利用以及对作物的耕作上。人类的这些活动建立起了农田生态系统,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但同时也对农田生态系统的自身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2.1.1 城镇化过程中占用大量的农田。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和人口急剧增长,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片的农田被征用,变成楼房与工业区。同时还需要与城镇化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土地,耕地被以各种方式和名义征用,使得耕地数量锐减。再加上大批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一部分农田抛荒,真正被利用的耕地资源在减少。据有关部门遥感显示,1988~2000年我国耕地转出因子中,大部分耕地是因为城市化、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而被占用,占耕地减少量的56%,林草地占21%,水域面积占16%[7]。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水蚀面积为165万平方千米,风蚀面积为191km2,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8],1/3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393万公顷农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土质恶化和土地肥力下降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有666.7万公顷耕地盐碱化,大量耕地腐殖质减少,受污染的农田在1000万公顷以上[9]。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2/3,土地退化的农田达到总耕地面积的40%以上[7]。耕地是农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资源,耕地数量的减少,将直接导致农产品总产量的下降,使得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

2.1.2 耕作方式造成农田污染。

为提高粮食产量,我国传统的耕作方式主要依靠施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喷洒农药预防病虫害,使用农膜保持农作物的温度。这些方法对提高粮食的产量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过度、不适当的使用,也对农田土壤造成了污染,从而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威胁,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

肥料污染:目前,我国农田中用的肥料主要是有机肥和化肥。就有机肥资源而言,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基本资源(粪尿、秸秆、绿肥、饼肥)、派生资源(厩肥、堆沤肥、草木灰、沼气肥等)和可利用资源(塘泥、河泥、泥炭、城镇垃圾、污水、污泥、植物性海肥等)[10]。有机肥特别是畜禽粪肥、垃圾堆肥和污泥堆肥的成分非常复杂,不仅含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滋生蚊蝇,还可能引入各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抗生素、有机化学品、激素、持久污染物等)[11]。畜禽粪便,尤其是猪粪直接排放地表,或施用粪肥造成土壤孔隙阻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引起土壤板结。有机肥中含的重金属、有机物、病菌被植物吸收后,使蔬菜、粮食、水果等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严重超标,人类食用后,将严重影响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目前,我国化肥生产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1位。据统计,2008年1月到11月,中国累计化肥产量是5 350.1223万吨(折合氮)。农业部数据显示,国内化肥需求将保持5.96%的年增速,预计到2010年国内化肥的施用量将达6 076万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V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但过量、不合理地施用肥料会导致环境污染。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化肥主要是氮肥、磷肥、钾肥。长期施用氮肥、磷肥,会引起土壤中NO3--N、磷素的积累,作物体内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导致稻米外观和食味变差。有毒磷肥,如三氯乙醛磷肥,施入土壤后三氯乙醛转化为三氯乙酸,二者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物受害严重时颗粒无收。当氯化钾或硫酸钾用量过多时,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在土壤中过量积累,造成土壤中钙离子、镁离子等盐基离子的交换与淋失,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长期施用氯化钾会导致土壤变酸[8]。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有铬、镉、汞、砷、铅、锌、铜、钼等,磷肥中含量最多。重金属可引起植物染色体失常、雄蕊丝变性。由于重金属在环境中移动性差,不能或不易被生物体分解转化,只能沿食物链逐级传递,在生物体内浓缩放大,当累积到较高含量时,粮食作物籽粒中重金属含量显著增加,将对生物体产生毒性效应。如过量的铬会使植物产生黄萎病和中毒症状,可使小麦籽粒粗淀粉、粗蛋白显著下降,氨基酸总量的赖氨酸等含量显著减少,降低小麦的品质[12]。农业生产中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禽畜粪便等有机肥和化学肥料,会导致土壤污染逐年加剧,直接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和农产品品质。土壤中的污染物可以随水流和风暴迁移到几百甚至上千千米之外[13,14]。

农药污染:化学农药的使用,对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合理,就会造成对环境及农产品的污染,进而影响人体健康。我国农药年产量达75.17万吨,平均施用量14kg/hm2,比发达国家高1倍,水稻过量施用达40%,棉花达50%[15]。而农药的利用率只有10%~20%,比发达国家低10~20倍,残余部分直接对土壤造成污染,尤其是毒性大、难降解、高残留类农药。土壤中的农药,除挥发和径流损失外,其余可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在作物体内积累,这是农药进入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土壤中农药可造成农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大量积累于农产品中,危害时间长。超负荷连年使用农药,残留量远远超过土壤的自净和降解能力,导致土壤生产能力、调节、自净和载体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人食用了受农药污染的食品,毒物在人体内积累,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害。

农膜污染:我国年产农膜超过100万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近1 000万吨地膜用于超过666.7万公顷作物种植面积上,加上农产品保鲜膜、营养钵用塑料等共有2 000万吨以上。根据目前的回收状况,每年约有1000万吨的塑料残余物遗留在农村地区,农田塑料年残留量在45kg/hm2左右[16]。通常所用的农膜主要为聚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分解速度极为缓慢,如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在土壤中约300~400年才能完全降解。农膜不易降解残留在土壤中,影响土壤的通气透水等物理性状,使土壤中养分的迁移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17]。农膜分解后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还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直接危害,而且这种危害是持久性的。有研究表明,在土地有残膜15kg/hm2的情况下,造成减产幅度为:玉米11%~23%,水稻8%~14%,大豆5.5%~9.0%,蔬菜14.6%~59.2%,小麦约9%。

2.1.3 农业用水与污水灌溉。

水资源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全国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有0.45亿公顷,约占耕地面积的47%。农业用水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约占70%,目前我国年灌溉用水量约为3900多亿立方米。在全国每年缺水近400亿立方米中农业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另外农业灌溉用水浪费惊人。由于我国农业灌溉方式落后,全国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的1/2左右,1m3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7kg左右,远低于2kg以上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农田附近的江河湖泊,而全国的江河湖泊污染形势严峻,目前江河湖泊有70%被污染,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为了解决农业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农民使用污水灌溉。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N、P、K、Fe、Ca、Mg及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灌溉后农作物增产效果显著,因此近年来污水灌溉的面积增大。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引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1998年第2次污水灌溉普查中,我国利用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为361.84万公顷,占我国总灌溉面积的7.33%,约占地表水灌溉面积的10%。污水灌溉面积中,直接引用工业城市下水道污水的面积为51.2万公顷。但由于污水压力中还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将会使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被带至农田,污染土壤,并造成作物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18]。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自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及传统的耕作方式,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的一些生态安全问题。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长期大量使用肥料、农药、农膜,污灌,使得我国农田面积锐减,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有害微生物、虫卵增多,农田生态环境中不安全因素增加,威胁农田生态系统的安全。

2.2 自然生态风险源

2.2.1 气候变化。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变化不稳定,极端天气情况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农田环境温度升高,使得作物需水量加大,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增大,造成土壤盐渍化。因此,农作物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减少,造成作物缺水,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并且气候变化加剧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的流失,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2.2 自然灾害。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平均受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26%,成灾率为12%。史培军研究我国1980~1995年间粮食损失情况(包括水旱灾、风雹灾、霜冻、病虫害),指出减产的比例占全国粮食比例的15.3%,其中气象灾害占40%,占总量的6%[19]。农业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农产品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尤以旱灾为主。

2.2.3 生物多样性。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以农作物为主体,包括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其生物群落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来说,生物种类较少,比较单一。生长在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是经过人们选育的,具有产量多、生长能力强、抗虫性能强等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农田生态系统中没有或不需要别的物种。农作物与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自发的形成作物—害虫—天敌系统,作物—植物系统,作物—微生物系统和其他与作物生长有关的系统,形成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但是作为开放系统,外来物种的迁入是不可避免的,外来杂草如薇甘菊、紫茎泽兰等的入侵导致生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丧失,严重危害了农作物的生长。

3 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评价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生态脆弱的系统,对其生态安全评价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方法。由于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半自然、脆弱性、区域性的特点,对其生态系统健康可以借鉴特定区域和特定生态系统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3.1 压力—状态—响应分析模式

该模式由国际上有关环境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基于人与环境协调作用的影响,着重考虑人类在不破坏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生态安全状况。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框架可概括如图1所示。

3.2 综合指数法

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其需要建立所有评价指标的临界值或等级评价准则。目前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吴国庆[5]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对于建立完善的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具有指导作用。指标体系建立后,要确定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数学计算确定指标的安全阀值,设定评价等级准则,或者可以依据指标权重的距离来综合评价。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基于模糊决策分析原理评价的方法(FDA),是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引导AHP层次结构的建立,由模糊评判给出评价指标对目标的距离,然后用AHP完成评价。然而由于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区域性,各个时期各个地方,因为一些不确定因素,其评价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因此该标准等级的确定有一定的困难。

3.3 生态承载力分析法

生态承载力分析研究方法可分为状态空间法和生态经济法两大类。生态经济法中的生态足迹法是分析生态承载力最热门的方法。用生态足迹法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可以直接分析某区域或国家在给定时间所占用的农产品生产率的数量,通过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与能源消费同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与能源比较,判断其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内,生态系统是否安全。生态足迹的方法定量化程度高,可用较少的因素定量测算生态承载力状况,但因无法考虑生态承载力复杂因素间的作用,同时单纯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占有与利用角度分析系统的承载力水平,显然有所偏颇[20]。

4 研究展望

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目前对其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由于对其他生态系统如湿地、河流、草原等生态安全评价分析的研究,可对以后加强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研究。

(1)在生态风险评价中运用生态模型,建立农田生态系统安全预警系统。生态模型可用于设计或预测未来潜在的风险,如气候变化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可模拟农作物健康突变的毒害界限和某一环境下系统健康要素的变化过程,对农田生态系统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依据。农田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应包括农田土壤风险评价预警系统与农田气象预警系统等内容。通过对农田风险评价,对土壤的安全诊断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建立各地的土壤安全指标的数据库系统,划分农田生态安全等级,制定不同安全等级的预警标准。通过对大片农田区的气象实时监测预警,可以及时防止突发的自然灾害对农田造成损失;统计历年的气候变化可以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有大致的预判。在预警结果安全等级较低的研究区域内,通过对农田生态系统要素的控制,调整或构建新的安全农田土壤环境,使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不受污染威胁。

3.生态系统练习题 篇三

关键词:生态;练习;设计;展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18-02

一、缘起

课堂练习,是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课堂练习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自己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练习单调、重复和机械。练习题的安排,常常是同一类型的题目让孩子反复多做,类似“题海战术”,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在不同课时缺乏递进性和关联性的规划设计。原因是教师就做题而就做题,单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而缺乏学生思维层次的发展。

2、书面练习多,实践性练习较少。原因可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对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单一,对学生的书面练习比较多。对发展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的意识薄弱。而且受时空的限制,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的机会也少。

3、教师对练习的设计点状化,缺乏综合性的整体考虑。原因是由于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仔细分析,对某一类知识,它属于哪个领域、该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此年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在这个年段要达成的目标等,然后规划可以采用哪些形式的练习,练习要让学生在知识掌握和思维发展上达到哪种程度,没有进行整体规划。

4、重问题解决,轻思维激发,轻思想感悟。好多老师现在走入一个误区,都觉得练习课就是找点题目,让孩子做做,孩子都会做了,能就说明他已经掌握所学的知识了。其实这还远远不够。练习,不是光做题,而是要通过练习,让孩子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思维,感悟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力量,从而会用这样的思想来解决新的问题。

因此,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当前数学课中练习的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有效练习设计和展开的策略,旨在通过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使思维得到灵动发展。

二、思考

1、让孩子在练习中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思考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有效的数学教学是过程与结果的和谐统一。数学的学习不仅是看结果,也要注重过程,二者不可偏废。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让孩子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给以孩子策略的指导。在我们教材上有这样一道题:在计数器上表示212要用5颗算珠。这道题目是要孩子用指定数量的珠子来表示三位数,以加深对数的理解。经过调查,孩子们大多数会写出几个三位数,但是不全面、无序,而且通过这样的解题过程,在数学思维上对孩子的提升不大。基于这样一个对教材和学生的考虑,我进行了这样一个练习的设计和展开:

(1)经历练习联想的思考过程。做题不是就题而论,而是要让学生知其然而所以然,遇到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从简单问题想起,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让孩子先从简单的1颗算珠想起,来表示一个三位数,发现只有一种方法。然后再用2颗珠子表示一个三位数,这个时候,我教会孩子先确定百位,然后剩下的一颗珠子再放在十位和个位,发现共有3种。完了后,我问学生:你会用3颗珠子来表示一个三位数吗?生在练习本上试着探索。最后交流用4颗珠子、5颗算珠表示三位数。

(2)引导孩子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我特意呈现三角形状的板书:

500;

401、410;

320、311、302;

221、212、230、203;

132、123、113、131、104、140

目的是帮助孩子发现规律。我通过一些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孩子发现规律,找出方法,让孩子感悟到,原来这样的问题一点都不难,而且还有规律呢。这样的方法也真好,由易到难,孩子能够掌握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自觉地运用方法。

(3)归纳总结,方法提炼,形成策略。教是为了不教,通过做题,引导孩子回顾,不断反思。引导孩子发现,可以从简单的问题想起,从中发现规律,建立方法结构;在思考的过程中,做到有序思考,树立有序思考的意识。为孩子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注重实践活动——提升操作思维能力

有些教学,过分的注重书面练习,而其它形式的练习,如:动手练习、动口练习、社会实践等则很少。这样,就可能让学生脱离现实生活,动手能力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得不到发展。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挖掘教学内容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发展综合能力。比如有趣的七巧板,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对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透彻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认识多边形、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供帮助。教材先通过两道例题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认识,再结合所学知识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基于课堂学习的基础,我对这一单元内容进行了整体综合的练习设计,分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设计的练习,即为巩固基本概念;第二课时设计的练习,为一些深化概念、拓展性的练习;第三课时的练习,是让学生进行的一个实践性练习。学生利用七块板,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非常有创意。经过了这样的一个实践活动,学生深化了对七巧板的认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相应地,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创造能力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大增强。

3、整体关联设计——帮助学生思维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已经由以前的“双基”发展成了“四基”,说明学生获得仅仅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已经远远不够了。而是要通过知识这一载体发展孩子的思维,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重视技能训练,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1)理解教材,挖掘练习题背后的育人价值。练习最直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练习停留在简单模仿与重复上,忽视练习中的思维因素。而实质上,练习只是一种手段,培养能力与发展思维才是目的。教师不能就练习而论,而要挖掘练习题背后的育人价值,深度剖析。例如,线段的教学。在认识线段这节课完了后,书上“想想做做”里有这样的3个题目,分别过平面上2个点、3个点和4个点画线段。线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比较低,而且又是第一次接触这一概念,所以教材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线段的特征,而不下定义。我们对其仔细剖析,第1题是让学生用直尺把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是既练习了画线段,又能使学生初步体会“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第2、3题,让学生利用给出的三个或四个点,连接其中的每两个点分别画一条线段,它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线段的方法,体会线段与有关多边形的内在联系。深度挖掘了这道题对孩子思维发展的培养。

(2)拓展教材练习,进行横向和纵向拓展。既然我们挖掘了背后的育人价值,我们的课堂练习,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并且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发展。所以在练习设计的时候,我们既要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培养和发展孩子思维的深刻性,还要设计类型多而丰富的练习,培养和发展孩子思维的发散性。一方面我进行纵向拓展,让孩子画画5个点,6个点等,引导孩子发现规律,进行纵向思维深刻性的发展。另一方面,我还进行横向沟通,如握手问题、数线段问题、车票种类问题等。原来各种问题都有一个解决的方法,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得到了发散和发展,形成了新的方法结构。

4、数学思想引导——提升数学学习素养

通过设计各种练习,不仅有书面练习,还有各种实践性活动的练习。不仅有课堂上学习新知的练习,还有课后巩固知识的练习。还有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学会了有顺序思考、从简单问题入手和图形结合等。他们在以后的碰到的问题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运用思考方法,变显性的解决问题为隐性的思想的引导,其实这就是练习的价值。解决问题只是一个过渡状态,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方法的存在,感受到思想的力量。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1)引发儿童的需要。做练习、解决问题,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生完成作业也不是老师压着去完成的,而是儿童的一种自身的需要,为了学习巩固新知、巩固新知、用学到的新知去解决问题的一种积极主动地行为。

(2)经历思想方法形成的过程。任何一种方法、策略,都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这样学生才有深切体会,题目只是过渡阶段,只有让孩子亲手经历了才有自己的理解和重新。

(3)感受思想的价值。经历了过程,分析、回顾、反思、总结,才能感受到思想的价值。

(4)强化、形成内化。思想是一种意识形态,领悟了、掌握了,如果能积极地、主动地去运用它,那么它的价值就存在了。所以教师在练习的设计时,可以有意识的再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不断地渗透、不断地强化,让孩子形成内化。这样,就是练习的真正的价值所在了。

三、后记

练习是学生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真正掌握与提升的过程,是一些常用思考方式方法的必要训练平台。在练习中,学生自然会摆出自己经过课堂交流后所形成的个性化的新知识建构内容,孩子的思考方法才能在练习中慢慢得到强化,思维能力才能在日积月累中得到提高。但由于本人的经验有限和知识的不断深化发展,我研究的小学数学生态式课堂练习设计还比较粗浅,例如,拓展训练、开放训练,需要较长的时间探讨,影响基本技能的巩固;不同的课型,还要形成不同课型的练习模式等等,这些都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深入研究和学习。需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 蒋敏杰,追求数学课堂练习活动中的智慧[M],2011

4.《原生态艺术》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篇四

“原生态”文化,是指根植于某个地域并且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征、没有经过商业开发的文化形态,是自然界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其特征是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文化艺术领域的“原生态”即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典型的代表如音乐、舞蹈等。原生态的音乐声调古朴原真、嗓音鲜润婉转、高亢雄浑,让人们犹如听到了来自高远的天籁之音;原生态的舞蹈服饰绚丽斑斓、动作豪迈铿锵、舞步翩跹袅娜,将古朴轻松、厚重愉悦的乡野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示出原型化的乡土风貌。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语言。苗寨的山歌闪烁如祖传的银冠,蒙族的呼麦宽广如无垠的草原;一曲十二木卡姆,一书“山药蛋”,一嗓子信天游;那古朴原真的乡间俚语、原汁原味的山歌吆喝、节奏铿锵的翩跹舞步无不展现出各民族音乐舞蹈所独有的艺术语言。各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歌舞中独有的形体动作和节奏都构成了各民族原生态舞蹈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得让人获得反璞归真的快感。在歌唱领域中,要是没有正确把握各民族的语言,唱得再好,也不是地道的原生态民歌。用民族语言或地方方言来演唱,就是在强调原生态唱法语言上的特点,不然,就失去了原生态歌唱的意蕴。如在劳动中所产生的“劳动号子”,在田野山间所产生的“山歌”,其语言韵调都有明显特点。

原生态艺术同时也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地方色彩浓郁。如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蒙古的长调牧歌,侗族大歌,彝族的阿诗玛,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既有高山大川,又有丘陵平原;既有江南水乡,又有北方草原。许多地区交通阻塞,人迹罕见,这在客观上也为原生态艺术的保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许多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音乐我们还是第一次欣赏到,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原生态民歌相比传统的美声、通俗等,唱法更加丰富,更加有味道,也更能获得观众的喜爱。如本届青歌赛上云南省代表队的原生态唱法选手纳西姐妹组合,以动情感人的《嫁女调》获得青歌赛第五名,很多观众都说,这个剧目唱得非常好,很有地方色彩,非常感人。

当前,民族文化正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许多文化现象正快速消失,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生存的.土壤也正在发生变化。原生态艺术只能存在于适宜它发展的土壤里,一旦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虽然目前原生态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原生态的土壤依旧一寸一寸地被吞噬,如何更好地保护原生态文化,避免原生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冲击下变质,在不断发扬中消失,最终沦为一种表演,这是我们值得深思和需要理性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原生态文化的美需要我们去呵护,去尊重!而不要去排斥!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原生态文化中那种纯洁美!

22.下列对“原生态”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原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它植根于某个地域,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征,且未经商业开发。

B.“原生态”文化具有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的特征,是自然界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

C.“原生态”文化的特质在原生态舞蹈上有充分的体现:服饰绚丽斑斓,动作豪迈铿锵,舞步翩跹袅娜。

D.“原生态”文化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最典型的代表是音乐和舞蹈,它们是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2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各民族的原生态艺术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语言,如苗寨的山歌、蒙族的呼麦、节奏铿锵的翩跹舞步等,无不展现出各民族音乐舞蹈所独有的艺术语言。

B.在歌唱领域中,原生态唱法只要用民族语言或地方方言来演唱,就不会失去原生态歌唱的意蕴。

C.原生态艺术地方色彩浓郁,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而我国许多地区交通阻塞,人迹罕见,这在客观上为原生态艺术的保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D.原生态艺术只能存在于适宜它发展的土壤里,一旦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也许会像许多受到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文化现象一样快速消失。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原生态艺术有着独有的艺术语言和地方特色,其它地方的观众会因为语言不通和民俗不同而很难接受它,更谈不上喜欢它、欣赏它。

B.原生态民歌因为唱法丰富,有味道,真实得让人获得反璞归真的快感,所以,相比传统的美声、通俗等唱法,更胜一筹,从而获得观众的喜爱。

C.原生态艺术只能存在于适宜它发展的土壤里,一旦离开这块土壤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所以,对民歌手的精心策划、包装完全是不必要的。

D.目前,原生态文化生存的土壤正一寸一寸地被吞噬,如果我们不去想办法更好地保护原生态文化,那么,它最终会变质,沦为一种表演。

5.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篇五

城市:城市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

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及其群体的发生、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性质:是介于城市学与生态学之间的学科。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

对城市生态学的概括:

1、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3、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调控方法

4、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5、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调节控制

6、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应用。

分类: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景观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城市社会生态学。任务意义:为解决矛盾、实现协调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学科基础:城市学、生态学、人类生态学

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2、统计资料和现场观测资料相结合的原则。

3、对比研究和定位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4、数理模型分析(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

5、新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新技术的应用

6、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

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可分为资源利用和生产条件生态位——生产。环境质量和生产水平生态位——生活。

城市生态位分类:

1、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

2、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系统工程概述:工程学内容加入到系统中。

系统:有机整体。

特性:边界性、分层性、整体性、整合性、整体环境适应性。

组成:

1、无生命类:太阳辐射能、无机物质、有机物质。

2、生命类: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

根据物质和能量的活动性,分为贮存库和交换库。

能量的流动,是服从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

能量流动分析:物质能量流是研究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态因子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所组成: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即对某一生物而言的其他生物。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性: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因子作用的阶段性、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

1、拮抗作用。拮抗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2、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3、净化作用。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限制因子规律

2、最小因子定律

3、耐受性定律。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背景的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个综合体称作城市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指的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由城市居民、城市环境系统构成的。城市环境系统分为自然环境(生命、非生命)和社会环境(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

城市生态系统的三个子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两个功能:外部功能和内部功能。外部功能是联系其他生态系统,根据系统的内部需求,不断从外系统输入与输出物质和能量,以保证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的正常运转与平衡;内部功能是维持系统内部的物流和为能量的循环和畅通,并将各种流的信息不断反馈,以调节外部功能,同时把系统内部剩余的或不需要的物质与能量输出到其他外部生态环境系统去。

城市生态系统主要特征:

1、人工系统,人是核心

2、环境变为人工的环境。

3、分解功能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4、受经济社会各种因素制约的生态系统

5、自我控制能力弱。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1.、人口剧增

2、资源匮乏(土地、淡水、森林)

3、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4、臭氧层破坏

5、自然灾害。

原因:城市化和超工业化进程。

现代城市化:

1、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

2、单个城市地域的扩大及城市关系圈的形成和变化

3、拥有现代市政服务设施系统

4、城市生活方式、组织结构、文化氛围等上层建筑的形成5、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镇”的居民点数目日益增加。

城市人口:又称城镇人口或称城镇居民。在中国特定为居住在城市范围内并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口。3种含义:

1、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口

2、居住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人口

3、居住在市辖区范围内的人口。

按属性表现分类:城市人口自然结构、城市人口社会结构。

城市人口要素:城市人口的数量、年龄、性比、密度、分布行业特征等。

人口结构是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

1、城市人口数量

2、城市人口年龄结构

3、城市人口性比

4、城市人口密度(两种含义:

1、指市行政区内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2、指城市规划区域建设区范围内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5、城市人口分布

城市人口分类:

1、服务结构分类(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托养人口)

2、职业结构分类(生产性劳动人口、非生产性劳动人口、非劳动人口)

3、文化结构分类

4、民族结构分类。

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差数。

城市人口承载力:也称城市人口环境容量,指在一定条件下,城市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

城市流动人口分类:

1、在城市中从事短期、季节性工作的外地人口

2、到城市旅游、出差、探亲、借读就学人口。

地质环境:城市工程建设的地质类型。

地质类型按工程地质条件分级:

1、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的良好建设用地、适宜于建设,但需要简单工程处理的用地

3、可以进行建设,但需要进行适当工程处理的用地

4、不适于工程建设的用地。

城市大气环境:城市最显著特征污染严重,污染源分为固定污染源和流体污染源。城市气候环境:城市内部形成的不同于城市周围地区的特殊小气候。

主要表现:

1、年平均气温和最低温度普遍较高,即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2、风速小,静风多

3、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冬夏季相对湿度都较低4.、多尘埃和云雾,太阳辐射减少

5、降雨日数和降雨量增加。

降水:城市多于郊区。

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球表层的空间中水圈的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及溶解物的总称。

特点:整体性、可控性。城市水环境 质量衰退性变化。

城市水资源:可供城市用水的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中每年得到补给恢复的淡水量。

现状:

1、水资源相对较少

2、分布不均匀

3、水环境恶化

4、水资源利用率低 水文是一个动态过程,由流入流出人为三部分决定。

城市水污染:无机物、有机物、生物、热放射性物质污染。分为地面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城市植被: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特色:覆盖率较低。功能: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保护环境、净化环境、调节小环境气候条件的生态效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及创造经济价值的绿化产业。生物环境:城市植物、动物、微生物(存在大气、水、土壤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生活构成一定危害,包括细菌、病毒、放线菌、真菌等)。城市植被分类: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人工植被。城市植被功能:

1、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

2、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城市动物: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动物。城市野生动物特性:

1、城市区系成分优势种的改变

2、种的数量的改变。

3、种群特征(种群大小、数量分布、年龄组成和性比等)种群数量有逐渐变小的趋势。城市野生动物对人类危害:

1、野生动物对飞机的危害

2、野生动物是疾病的携带者

3、野生动物对建筑物、观赏植物以及景观植物的破坏。城市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崩滑流灾害、地面变形灾害、开挖工程灾害、水土流失灾害、风沙尘暴灾害和海平面上升灾害。城市灾害防治对策:

1、对前状态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信息系统、加强法制建设

3、加大投入,提高城市防灾保护能力

4、发展城市地质灾害学科建设

5、搞好预报工作城市火灾原因:思想放松、操作不正确。火灾预防措施:

1、城市规划与消防

2、城市建筑严格遵守消防规定

3、消防用水

4、灭火设施。景观: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特征:

1、生态系统的聚合2、各生态系统之间和物质能量对流的相互关系

3、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4、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性。城市景观: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者说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部形态。景观要素三种类型:

1、斑块(分类:干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入斑块)

2、走廊(与本底有区别的带状土地)

3、本底(在景观要素占50%以上)城市景观要素特征:城市景观生态单元特点、城市景观结构要素特点。景观多样性描述指标:

1、丰富度或相对丰富度

2、Simpson多样性指数

3、S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

4、相对分块性。城市景观异质性:二维平面的空间异质性、垂直的空间异质性。城市景观规划目的和基本原则:

1、以人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2、尊重自然、和谐共存创建园林城市

3、延续历史、开创未来

4、协调统一、多元变化。人口环境容量悲观论:①人口规模超过环境容量的基本表现是整个环境内生态系统的退化,如污染、毁林、草原减退、沙漠化、土壤侵蚀以及能源、食物和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气候变异,灾害频繁等;②即使现有的人口规模不再增长,但人均消费水平还会继续以相当快的速度上升,资源的耗用量仍会不断扩大;③人类只是地球上生物种群的一种,人类不能只是保证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幸福,还必须为其他生物保留和创造适合于他们生存和维持某种程度繁荣的条件。人口环境容量乐观论:①地球陆地还有大量资源尚未开发利用;②人类对海洋资源,包括海底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海

处于起步阶段;③高速发达的经济条件是治理和优化环境的基础,现在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退化都是暂时的;④科学技术正以跳跃速度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深入认识自然规律,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提高综合利用现有资源和开发新能源的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扩大人口环境容量。人口环境容量辩证论是介于人口环境容量乐观论和悲观论之间的学术观点。世界多数科学家普遍认为,人口环境容量不象生物环境容量那样主要决定于自然环境因素,而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不断变化的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综合体系,是由多种,甚至是不确定的因素共同决定的。现阶段,人口必须控制,否则将加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甚至给人类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对人口环境容量过于乐观不是科学态度。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资源的潜能是巨大的,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人口环境容量也会迅速扩大。因此,对环境容量过于悲观也不是科学的态度。人口环境容量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超越现实和落后于现实状况的观点都是违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伯吉斯认为,外来移民最初进城时,为方便找工作,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随着新来者不断增加,人口压力增大,造成住房紧张并进而引起房租上升、建筑密度提高,促使市中心区的人向外城区移动。低收入新住户开始向较高级住宅区入侵,而较高级住宅区的住户卖掉房子向外迁移,入侵一个更高级的住宅区。由此,迁居就像波浪一样向外层传开,最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边缘。伯吉斯称这种向外的运动为入侵和演替。

霍伊特认为,现有的住房会逐渐过时或衰落,上层阶级为了维持他们的地位必须购买新建的高级住宅,土地利用由此而展开。高收入住户在向外迁居的过程中,留下的空房子被低收入的住户所占用,结果是房子向低收入住户过滤,而人向高级住宅区过滤。

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主要是:1.城市内拥有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这些机器和人类生活活动都消耗大量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传给城市大气空间。2.城区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构成以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的下垫层: 这些材料热容量、导热率比郊区自然界的下垫层要大得多,而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低、吸收率大;因此在白天,城市下垫层表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其中沥青路面和屋顶温度可高出气温8℃~17℃·此时下垫层的热量主要以湍流形式传导,推动周围大气上升流动,形成“涌泉风”,并使城区气温升高;在夜间城市下垫面层主要通过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层温度上升。3.由于城区下垫层保水性差,水分蒸发散耗的热量少(地面每蒸发1g水,下垫层失去2.5kJ的潜热),所以城区潜热大,温度也高。4.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构成较为粗糙的城市下垫层、因而对凤的阻力增大,风速减低,热量不易散失。-在风速小于6 m/s时,可能产生明显的热岛效应,-风速大于11 m/s时,下垫层阻力不起什么作用,此时热岛效应不太明显。5.城市大气污染使得城区空气质量下降,烟尘、S02、,N0x,C0,含量增加,这些物质都是红外辐射的良好吸收者,至使城市大气吸收较多的红外辐射而升温。城市对城区和下风向有着增加降水量的作用影响机制主要为:

1、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上空气层不稳定,有利于产生热力对流。当水汽充足、凝结力丰富或在有利于对流行天气发生的天气系统制约下,容易形成对流云和对流性降水。

2、城市阻碍效应:城市因有高高低低的建筑物,其粗糙度比郊区平原大。它不仅能引起机械湍流,而且对移动滞缓的降水系统有阻障效应,使其移动速度减慢,在城市滞留的时间加长,因而导致城区降水强度增大,降水的时间延长。

3、城市凝结核效

应:城市区域污染大于郊区,凝结核大于郊区。下风方向的凝结核数量最大,有利于所需冰粒形成,所以城市区域比较去易于形成降水。

噪声:广义上说是指一切不需要的声音,也可指振幅和频率杂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律的声震动。中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环境分析:

1、城市噪声源不断增加

2、资金投入及技术发展不能满足需要

3、现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不适应。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而其组成单元(各生态系统或亚生态系统)则称之为景观要素。城市景观规划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1、以人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2、尊重自然

3、延续历史开创未来

4、协调统一多元变化。

城市持续发展: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设立和调整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职能机构

2、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

3、普及和提高市民特别城市决策层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4、城市可持续发展必然依靠科技

5、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广泛的合作。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原则:1.、系统全面性原则

2、动态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6.基础生态学终结版复习题 篇六

一、名词解释

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下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生态位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事物和其他生物

生存因子: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群落: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

类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内稳态: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

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个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

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

基因型:种群内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

小气候: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最大出生率与实际出生率:最大出生率是理想条件下(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下种群内后代个体的出生率。实际出生率就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每个雌体实际的成功繁殖量。

哈-温定律: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

遗传漂变: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出现,在小种群中更

明显。

环境容纳量: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种群限度,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空间异质性:群落的环境不是均匀一致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加多样的小生境,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边缘效应:在两个或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亦称周边效应。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物源,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各个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各个物种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他们的生态过程。

*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我们把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种间竞争: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相互竞争作业。竞争的结果通常是不对称的。

渐变群:如果环境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连续变化,则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或表现型的渐变,表现性特征或等位基因逐渐改变的种群叫渐变群。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植物,当生长在相同(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称为趋同适应。

多度:群落内各物种的个体数量。

群落演替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原生演替: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原生裸地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的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如冰川的移动等造成的裸地。

次生演替: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如森林砍伐、火烧等等造成的裸地。

顶级群落:演替最后阶段的群落称为顶级群落。

内禀增长率:在实验条件下,人为的排除不利的环境条件,排除捕食者和疾病的影响,并提供理想的和充足的食物,该条件下所观察到的种群增长能力。

*群落交错区:

两个不同群落交界的区域,亦称生态过渡带。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即食物网。

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版偶中生物带入适宜其生长繁殖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扩展,造成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的现象。

净初级生产力: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作用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的部分,称为净初级生产量。

*生态效率:

生态效率是指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对太阳能或其前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利用、转化效率,以能流线上不同点之间的比值来表示。

同化效率: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

*生态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

多形现象:

*先锋种和先锋群落:

所谓先锋种就是某区域先生长的种,起到一个开辟的作用。先锋群落是演替开始最先建立起来的植物群落。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s

按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划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s

按生物分类划分:如动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此外还有独立的人类生态学。

s

按栖息地划分:如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

s

按交叉学科划分:如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进化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生态遗传学和生态经济学等。

3.简述光的生态作用。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太阳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光辐射的强度、质量及其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可不必答下面的)

1)

可见光的强度及照射时间的变化对动物的生殖、生长、发育、行为、形态及体色有显著的影响。

2)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态系统最终的能量来源

3)

光质不同对植物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的影响也不同,动物对不同光质有不同反应。

4)

光照强度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5)

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因素

6)

光照强度促进植物细胞的在增长和分化,对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分化有重要的影响。

4.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可区分为哪几种类型?(网上搜的)

种群出生率是描述任何生物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或速率。出生率还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绝对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个体增加的数目。

(2)专有出生率是指每个个体的绝对出生率。

(3)最大出生率是指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生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的出生率。

(4)实际出生率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的出生率,亦称生态出生率。

死亡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数表示;也可以用死亡的个体数与开始时种群个体数之比来表示。死亡率亦可区分为以下几种:

(1)最低死亡率是指在最适环境条件下测得的死亡率,种群中的个体都是由于活到了生理寿命才死亡的。

(2)实际死亡率是在某特定条件下的死亡率,它随种群状况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亦称生态死亡率。

5.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些成分,各有什么作用?(网上搜的,和书上的差不多,比书上的全一点)

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非生生物因素包括:气候因子,如光、温度、湿度、风、雨雪等;无机物质,如C、H、O、N、CO2及各种无机盐等。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腐殖质等。

(2)生产者(producers)

主要指绿色植物:自养生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3)消费者(consumers)

异养生物,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4)分解者(decomposers)

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蚯蚓、白蚁、秃鹫等大型腐食性动物。它们分解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产物,最终能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而这些无机物参与物质循环后可被自养生物重新利用。

6.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s

野外调查研究:样方法、样线法,抽样技术

s

实验生态学方法:自然生态现象的实验室模拟(可控)

s

数字分析:数学建模—现实检验—修改模型—逐步逼近

7.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

(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特征。

(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natality)、死亡率(mortality)、迁入和迁出率。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8.常用生命表的主要有哪些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1)简单的生命表只是根据各年龄组的存活或死亡数据编制的。

(2)综合生命表与简单生命表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描述了各年龄的出生率。

(3)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类生命表或称为同生群生命表。动态生命表中个体经历了同样的环境条件。

(4)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编制的称为静态生命表。

s

特定时间生命表:适用于世代重叠的生物,在人口调查中也常用。

优点:易看出种群的生存、生殖对策;编制容易;可计算内禀增长率

和周期增长率

缺点:无法分析死亡原因或关键因素;不适用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大的种群。

s

特定年龄生命表:适用于时代不重叠生物,可进行关键因子

分析。

9.K

对策种和

r

对策种对环境有何不同的要求?

k对策: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的环境中,其死亡率大都取决于密度相关的因素,生物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种群内的个体常把更多的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

r对策: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预测的环境中,种群死亡率通常与密度无关,种群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包括哪些类型

*

1季节消长

2不规则波动

3周期性波动

4种群爆发或大发生

5种群平衡

6种群的衰落与灭亡

7生态入侵.11.简述捕食的生态学意义。*

可限种群的分化和抑制种群的数量;可以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动态过程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多样化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促进捕食者和猎物的适应性;

可以使种群变复杂和壮大更具生存竞争力

12.与6重复,不再论述

13.简述耐受性定律及其发展的原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耐受性定律发展的原理:

(1)每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

(2)生物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耐受程度是不同的(3)不同的生物种,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是不同的(4)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度状态下时,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也下降。

14.简述光照强度与陆生动植物的关系。

15.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1)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生命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生态系统中流动着的物质具有双重作用。首先,物质是储存化学能的运载工具,如果没有能够截取和运载能量的物质,能量就不能沿

着食物链逐级流动。其次,物质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的结构基础。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还有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16.自然选择的类型有哪些?

*

一、稳定性选择。

即把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而保留那些中间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单向性选择。

即把趋于某一极端的变异保留下来,淘汰掉另一极端的变异,使生物类型朝某一变异方向发展,这种类型称单向性选择。

三、分裂性选择。

是指把一个群体中的极端变异个体按不同方向保留下来,而中间常态型则大为减少的选择。

四、平衡性选择。

是指能使二个或几个不同质量性状的比例在若干代中能保持平衡的选择,也即是保留不同等位基因的选择。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对杂合体有利的选择,即杂种优势。

2.依赖于频率的选择

五、性选择:许多生物的雌雄两性在体型、颜色、行为方面存在差异,这也是由选择所促成的,这一类型称为性选择。

17.顶极群落有哪些主要特征?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主要特征有:

(1)生物量高;

(2)总生产量/群落呼吸小;

(3)净生产量低;

(4)群落结构和食物链(网)复杂;

(5)物种多样性和生化多样性高;

(6)群落稳定性高。

18.食草动物对植物群落的作用有那些?*

①许多食草动物的取食是有选择性的影响群落中物种多度

②啃食抑制了竞争物种的生长从而加速和维持了低竞争物种的多样性

19.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包括各种植物

2)

群落中个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

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4)

具有一定的结构

5)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6)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7)

具有边界特征

8)

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20.陆生植物如何适应干热环境。*

暴露在空气中的体表覆有胶质和蜡质

防止水分蒸发

生殖细胞都有一层保护细胞

防止干燥

受精卵停留在亲本体内

从亲本获得水分和营养

幼体得到保护

维管植物有起支持和运输作用的维管系统

植物较为高大

根系发达

21.简述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

(1)演替的方向性:①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②物种组成由多到少;③种间关系由不平衡到平衡;④稳定性由不稳定到稳定。

(2)演替速度:先锋阶段极其缓慢,中期速度较快,后期(顶极期)停止演替。

(3)演替效应:前期的生物和群落创造了适应后期生物和群落生存的条件,但对自己反而不利,最终导致群落的替代。

22.简述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1)光强与植物

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绿素必须在一定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许多其他器官的形成也有赖于一定的光强。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就会出现“黄化现象”。在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和花芽开始分化的基础上,光照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形成的有机物越多,有利于花的发育。光强还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对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

不同植物对光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根据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生态类型可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耐阴植物)。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与光强成正比,达到一

定强度后实现饱和,再增加光强,光合效率也不会提高,这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阳性植物对光要求比较迫切,只有在足够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其光饱和点、光补偿点都较高。阴性植物对光的需求远较阳性植物低,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低。中性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对光的需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但最适在完全的光照下生长。

(2)光强与动物

光照强度与很多动物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自然条件下动物每天开始活动的时间由关照强度决定的,当光照强上升到一定水平(昼行性动物)或下降到一定水平(夜行性动物),它们才开始一天的活动。因此这些动物将随着日出日落和季节的变化改变其开始活动的时间。

P20,2.2.2

光照强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形态建成。生物的适应分为植物和动物,举例说明即可。

23.简述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与光周期现象。

日照长短对生物起了信号作用,导致生物出现日节律性和年周期性的适应性变化。

1)

产生生物的昼夜节律,例如动物活动行为、体温变化、能量代谢及激素的变化和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积累与消耗。

2)

产生生物的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

化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它是一种光形态建成反应,是在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是生物的生长发育与季节变化协调一致,对动植物适应所处环境有很大意义。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分成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日中生植物。(动物的繁殖有长日照动物和短日照动物;昆虫等有滞育的光周期现象;鸟兽换毛玉换羽的光周期现象;动物迁徙的光周期现象)

24.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直接作用:生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

间接作用:温度改变可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变化。

动物因温度可分为常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

25.简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种内:竞争、自相残杀、性别关系、领域性、社会等级等

种间:竞争、捕食、寄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整个生物界的生存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影响每个生物的生存,而且还把各个生物连接为复杂的生命之网,决定着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生物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协同进化。

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寄生作用、偏利作用、偏害作用、竞争作用、他感作用等方面。动物和动物之间,除了互相产生不利的竞争和捕食关系之外,还有偏害、寄生、互利等相互作用方式。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除了植食作用以外,还表现有原始合作、偏利作用和互利共生作用等。微生物与动物和植物

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26.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外温动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时间和温度的结合,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法则:K=N(T-C)

K为生物完成某阶段的发育所需要的总热量,N为发育历期,即完成某阶段的发育所需要的天数;T为发育期间的环境平均温度;C为该生物的发育阈温度。不同物种完成发育所需积温不同。

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全年的农作物茬口必须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和每一作物所需的总有效积温进行安排,否则,农业生产将是十分盲目的。有效积温法则可作为农业规划、引种、作物布局、预测农时及防治病虫害的重要依据。

27.本题与21题重复

28.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

(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活动。

29.简述群落成层现象。

(1)植物的地上成层现象,主要原因光照

(2)植物的地下成层现象,主要原因矿物质、养分、水;

(3)动物的成层现象,主要原因食物;

(4)水生群落的成层现象,主要原因光、食物、温度。

30.本题与15题重复

三.论述题

1..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s

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有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对生物起着综合作用;各单个因子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单因子变化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变化。

s

主导因子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有1—2个起主导因子(当所有因子的质和量相等时,其中某个因子的变化,能引起生物全部生态关系变化)作用。

s

阶段性作用:生长发育不同阶段需要不同,而且,许多动物幼体和成体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对生态因子要求差异很大。

s

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生态因子虽不等价,但不可缺少,而是同等重要。某个因子缺失,就会引起生物的正常生活失调。在一定条件下,某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有其他因子加强而得到调剂补偿。

s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2.论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简答24重复)

直接作用:生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

行。

间接作用:温度改变可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变化。

动物因温度可分为常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

3.试述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1)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生物新陈代谢的直接参与者,也是

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活动。此外,水有较大的比热,当环境中温度剧烈变动时,它可以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2)水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水量对植物的生长也有最高、最适和最低

个基

点。低于最低点,植物萎蔫,生长停止;高于最高点,根系缺氧、窒息、烂根;只有处于最

适范围内,才能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以保证植物有最优的生长条件。在水分不足时,可以

引起动物的滞育或休眠。

(3)水对生物的分布的影响。水分状况作为一种主要的环境因素通常是以降水、空气

湿度和生物体内外水环境三种方式对生物施加影响,这三种方式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空间分布。降水是决定地球上水分状况的一种重要因素,因此,降水量的多少与

温度状况成为生物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

个等雨量区,因而

植被类型也可分为

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半干旱草原区及干旱荒漠区。

4.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1)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生命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生态系统中流动着的物质具有双重作用。首先,物质是储存化学能的运载工具,如果没有能够截取和运载能量的物质,能量就不能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其次,物质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的结构基础。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还有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5.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形成过程:逻辑斯谛增长是具密度效应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

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

“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

(1)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

(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dN/dt=rN(1-N/K)

N为种群大小,r是指种群生长率,K是环境容纳量

逻辑斯谛曲线划分为5个时期: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密度增长最快;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6.论述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p139)

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逐步形成的。捕食者进化了一整套适应性特征如锐齿、利爪等工具,诱饵追击、集体围猎等方式,以更有力地捕食猎物。另一方面,猎物也形成了一系列行为对策,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以逃避被捕食。自然选择对于不是这在于提高发现、捕获和趋势猎物的效率,而对于猎物在于提高逃避、防止被捕食的效率,显然这两种选择是对立的。在自然界中,今明的不是这大都不捕食正当繁殖年龄的猎物个体,捕食作用为猎物种群淘汰了劣质,从而防止了疾病的船舶及不利的遗传因素延续。

7.群落演替的分类及其主要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1.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以分为三种

(1)快速演替:即在时间不长的几年内发生的演替

(2)长期演替:延续的时间较长,几十年或有时几百年

(3)世纪演替:延续时间相当长久,一般以地质年代计算

2.按照引起演替的主导因素划分演替类型

(1)群落发生演替(群落发生):这种演替在原生裸地或次生裸地上容易见到。首先由先锋植物开始侵入,以后先锋植物又被其他植物所取代。

(2)内因生态演替或内因动态演替:这种演替是环境变化所决定的,而这种环境的变化是植物群落种类成分(主要是建群种)生命活动的结果,植物群落改变了生态环境。

(3)外因生生态演替或外因动态演替:这种演替也是由于环境条件变化所造成的,但不是指植物群落种类成分的生命活动造成的,而是指外界环境因素。如火成演替、气候性的演替、土壤性的演替,动物性的演替、人为演替(森林砍伐、割草、放牧、开荒等直接影响植被而引起的演替)等。

3.按照直至的性质划分的演替过程:

(1)水生基质演替系列

a.粘土生演替系列

b.砂土生演替系列

c.石生演替系列

d.水生演替系列

(2)旱生基质演替系列

a.粘土生演替系列

b.砂生演替系列

c.石生演替系列

4.按照群落代谢特征来划分有自养性演替和异养性演替

自养性演替中,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生物量积累越来越多。

异养性演替如出现在有机污染的水体,由于细菌和真菌分解特别强,有机物质是随演替而减少的多数群落的演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但也有一些群落有周期性的变化,即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个类型,然后又回到原有类型,称为周期性演替。

5.我国植物生态学家刘

教授(1959)把演替划分为时间演替,空间演替和植被类型发生演替

(1)时间演替:是“地点相同,而时间不同”发生的演替,或称群落发生系列。

(2)空间演替:是“时间相同,地点不同”的演替。

(3)植被类型发生演替:其实质也是时间演替,但不是现在的植被的演替,而是从古时(指地质时期的第三季后期到第四纪)到现在的植被的演替,这就是历史植被演替。

8.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找不到

啊这个)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互相作用的自然系统。

(2)生态系统概念的内涵有四个方面:①时间和空间界线;②系统的基本组成;③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④系统在功能上统一的结构基础和发展趋势。

(3)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具有下面的一些共同特征:

①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生态学研究的四个层次由低至高依次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其早期发育阶段和晚期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9.论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

(1)稳态机制: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这种平衡状态是通过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自我调节过程,各个成分都能使自己适应于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例如,某一生境中的动物数量决定于这个生境中的食物数量,最终这两种成分(动物数量和食物数量)将会达到

一种平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雨量减少)使食物产量下降,只能维持比较少的动物生存,那么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动物种群就不得不借助于饥饿和迁移加以调整,以便使自身适应于食物数量下降的状况,直到调整到使两者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2)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数量。另一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反馈的实例不多,下面我们举出一个加以说明: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反

馈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它常常是爆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和自我调节将起主要作用。

10、简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结构单元为生活型和层片

1)

垂直结构:成层性

2)

水平结构:主要是镶嵌性,还有复合性,群落交错区

时间结构:周期性,时间的成层性

10.论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该答案为网上答案,建议大家对照前面的简述题,和课本的例子自己充实)

(1)水平结构:水平结构是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主要表现在镶嵌性、复合体和群落交错区。①镶嵌性是指群落内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现象。②复合体是指不同群落的小地段相互间隔的现象。③群落交错区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群落的过渡地带,其生境复杂多样,物种多样性高,某些种群密度大。

(2)垂直结构:①分层现象:A.地上成层现象;B.地下成层现象;C.动物种群的分层现象;D.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②层片,也是群落的结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环境。

7.生态系统练习题 篇七

然而,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进程的加速, 更加剧了开放的创新系统的动荡和变异。创新过程中系统内外部层次之间、环节之间和参与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在随时发生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不单表现为创新关联的畅通与否和关联的紧密程度, 还表现为关联的两端随时改变着的主客体地位。更是由于创新过程中的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倾向并不天生趋同, 在创新的过程当中时常会发生目标相背和利益冲突, 从而造成创新关联的阻塞降低创新的效率, 甚至堵塞而造成系统的失效。

鉴此, 创新生态论应运而生。2004年和2005年,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创新美国”中和日本产业结构委员会在“创新25”中相继提出了“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 建议把政策着力点从技术政策转向基于“生态系统概念”上的创新政策。

创新生态论是在创新系统论的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充分考虑了创新过程和创新系统的高度动态特性, 把创新要素间的动态的复杂交互型的关系组合看作一个有“生命”活力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包容了所有构成创新过程的环节和参与主体, 包涵了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动态的交互过程;在愈加复杂动态的开放的世界经济环境中自适应、自平衡、自修复、自生长, 各要素共生存、共适应和共进化, 从而不断创新, 创造新的繁荣的创新型经济。建设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已经被美日两国纳入新创新战略的重点。

创新生态论刚刚落地, 这个理论体系尚在发展中, 近年来有关的研究不断。

创新分类的研究始终是创新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新的理论要求新的分类, 新的分类将推动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近年来, 随着创新理论的进展, 创新分类也有重大的发展。这些发展不仅直接推动创新理论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使得创新测度产生突破性的进展, 为创新评测的指标体系及其指标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目前, 比较重要的主要有四种创新分类的方法:一是按创新影响规模的分类;二是按创新影响深度的分类;三是按创新内容从创新理论角度的分类;四是按创新内容从创新测度角度的分类。

按规模 (影响范围) 的创新分类。基本分为四个层次:全球级、产业级、国家级和企业级。其中, 全球级的创新往往是革命性的, 会引导全球经济社会带来全面的变革。

按影响深度 (创新程度) 的创新分类。早期, 熊彼特时代就主要分成两大类:渐进型创新和激变型创新。渐进型创新, 顾名思义是渐进的和连续的小规模的创新, 一般是指对现有的产品、服务和过程方法的不断的改进, 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保证市场占有率和提高收益率等等。渐进型创新是企业不断改进自身的竞争力, 预防落后, 保证长期生存的助推剂。激进型创新, 顾名思义是有突破性的创新, 不经常发生, 一般指采用全新的产品、服务和过程方法替代原有的。成功的激进型创新往往会创造新的绩效、新的竞争力和新的业务模式, 从而导致企业的再造或产业的升级。新近有人在渐进型创新和激进型创新中间补充了一级坚实型创新, 其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附加值和商业机会, 提高产业领先的竞争优势。

创新过程的分类是按创新内容从创新过程研究角度的分类。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创新共分为两层, 第一层分为两大类, 即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第二层把过程创新又分为技术 (包括工艺) 创新和组织创新, 产品创新又分为货物产品创新和服务产品创新, 这里的每一类又反映了创新过程中相应的环节。过程创新是指创新是怎样产生的;而产品创新是指创新产生了什么。技术过程的创新和商品的创新是以商品形式产生的物质成果。组织的创新和服务产品的创新是无形的, 尽管无形但十分重要。与奥斯陆手册不同的是, 由于是理论性的, 这里的组织是个广义的概念, 它包括了生产、营销、管理等等的组织模式, 也包含了体现这些组织模式的机构、体制和制度等等。而这里的管理包括政府的管理, 机构、体制和制度, 这里当然也包括了行政体系的机构、体制和制度。

创新测度的分类是指导评测用的, 要作为设计评测的指标体系及其相应的指标的指南。它与其他分类的最大区别在于分类要明确, 类别定义要十分准确, 类别之间的界限要十分清晰。当前, 最新且理论体系完整并已经成为创新评测逻辑指南的只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5年公布的《奥斯陆手册第三版》。

《奥斯陆手册第三版》把创新分成四类: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它定义产品创新:使用性能和特征上全新的或显著改进的产品 (商品和服务) 。即产品创新包括:全新的产品和显著改进的产品两类。流程创新:采用全新的或显著改进的生产或/和传输方法, 它包括:技术、装备和软件上的显著改进。流程创新包括:生产方法改进和传输方法改进两类。营销创新:采用新的市场营销的方法, 包括:产品设计或包装、产品分销、产品推广和定价的显著改进。组织创新:是指采用新的商业操作、工作组织、外部联系的组织方式。作为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南, 它特别对四类创新做了严格的界定。

8.企业的生态系统 篇八

围绕“生生不息”这4个字,我们来讨论一个企业的财富究竟是什么?人才、资产、文化理念……这些只是构成财富的要素;要成为一个有历史,能够生生不息的企业,它真正的财富是精心培育、维护的企业生态系统。而这样的生态系统至少有3个:第一是商业生态系统,第二是内部的组织生态系统,第三是企业所在的社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就是对商业模式的根本把握

所谓商业生态是对一个企业商业模式的根本把握。企业不管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都要面对和回答一个问题:你凭什么进入这个市场?凭什么在市场上竞争?

这些年我们自己的实践和根本的感受就是,现在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这个企业所处的价值链与另一个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过去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很简单,就是我要赚什么钱,所以我要花什么钱。今天要重新定义商业模式的话,我们的理解是这样的:你要培育什么样的客户,所以你要打造、培育什么样的价值链。

从商业模式来讲,最重要的商业模式评估就是要选择处于什么样的行业。单一个例子,为什么中国的农业企业发展比较慢,跟国际差别比较大?

我想首先在于这个行业本身的价值链比较弱。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这个行业面临两个风险,市场的风险和自然的风险,比别的行业多了一个;第二个原因是在这个价值链上有两个非常薄弱环节,在种植和养殖两个环节上基本是小农分散生产,品质上不能保障,服务上不能到位。

这些尚在其次,对价值链最大的伤害是我们中国人的商业规律:“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小农的生产比较分散,永远处于被上游和下游欺负的境地,于是越来越小、越来越弱、越来越困难,最后在价值链条上完全发育不起来,于是就变成“瓶颈”,反过来限制了价值链上游和下游的发展。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的数字,一般重视规模增长和利润增长这两个指标,一旦看到利润增长的幅度比规模增长的幅度大很多的话,我们就会产生担忧。

为什么呢?一般利润的来源是两个:第一是依靠毛利率的扩大;第二是依靠规模扩张以后,把不变成本摊薄而带来的利润增长。如果利润增长远远大于规模增长,很大可能是由于毛利扩张。毛利扩张一个可能是经营有效,成本费用控制有办法。但还有一个更大的可能是侵吞了上游或下游的利润,这种情况早晚是要遭到报复的。我们所处的价值链为什么弱?因为这个行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博弈力量不对称。

但是市场在变,社会经济环境在变,我们觉得机会来了。

为什么讲机会来了呢?最根本的理由是城市人从过去的追求温饱到现在的追求品质,要求肉蛋奶要环保、要健康等,这些为农业产业输送了大量新的附加价值,通俗地说,就是企业赢利的空间增大了。我们只要学会合理分配利润,合理收取利润,要把农民兄弟应该得到的利润保护住,这个价值链就可以得到维护。

广东有一家企业,今年养了4亿只鸡,上游有1000多家养鸡户,下游有1000多家销售鸡的经销商,这家企业对上游提供饲料,提供药品,提供一些养殖的方法和服务等,它保证农户养一只鸡起码有1元钱的利润,市场好了还可以多分,因此增长非常快。这么一个听起来比较低端生意的企业,一年销售有50多亿元,利润至少5个亿。

从这个角度来讲,给我们最重要的感觉是,要经营、维护这个价值链,把这个价值链做好就是把企业做好。不要怕在短时间内竞争不过别人,一个企业最根本的是“生生不息”,真正比的是历史的长短,而不是比当下的高低。

企业的财富是企业拥有良好的商业生态,也就是企业所拥有的良好的对自身价值链的把握能力。我们可能面临“危”,那是因为我们对价值链把握不好,我们如果有“机”,就是我们对价值链把握得好。

企业发展阶段决定不同的组织生态

第二个生态系统就是组织生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治理结构:企业的组织生态没有一成不变的,所以企业的治理结构一定要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定位。

新希望集团在23年里高速发展,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组织生态,而且这些组织生态和它所处的阶段是合拍的。

企业刚起步时,市场也刚刚起来,市场规则和市场信任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刘家4兄弟齐心协力,兄弟之间的感情纽带是企业最好的组织生态。“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挑战又来了。第一,4兄弟占满了所有的重要岗位,外部的优秀人才进不来;第二,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一定要有一个根本的理念,要有一个超群的主心骨,这个时候怎样把握企业决策的效果?于是4个兄弟各立一摊,发展更快,大量的机会抓得也更快。这个时候企业有一个“独裁者”,有一个企业创业者作为企业的主心骨,这也是当时一个很好的组织生态和治理结构。

后来企业做得很大了,决策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这个时候完全依赖一个人变成了不确定不稳定也不安全的因素。于是新希望集团主动引进了很多的职业经理人,打造标准化的东西,打造董事会的会议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在营造一个好的组织生态。这个组织生态是循序渐进的,做早了不行,做晚了也不行。

第二个方面,组织生态要强调决策的科学性。过去我们的科学性是采取一些非正式的措施和机制来保障。比如独特的“批判会”制度。一个比较大的投资计划,企业最高领导会非正式地召集一些人来讨论,鼓励和奖励将这个项目批倒的人,为的就是充分分析各个方面的风险。新希望现在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了,开始重视建立职业的和专业的董事会,把握科学的机制,与时俱进,同步调整。

第三个方面是要注意保持平衡,尤其是对于适度多元化的企业。多元化企业经营专业化并不困难,请专业人士来做就可以了;但要保持不同事业部门之间的平衡感,是很不容易,但这又是最重要的。

第四个方面,要建立共同的语言体系。在一个企业组织生态里面,要维系一个共同的语言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而最好、最便利的途径就是进行集团的培训,找专家,找真正聪明的人、厉害的人和懂企业的人来做培训。我们最近和清华大学一起搞MBA班,把干部抽调参与MBA学习,我们搞新希望商学院等,目的就是共同组织一个语言体系,带来内部生态的稳定和企业效率的提升。

第五个方面,在组织生态方面一定要有鲮鱼存在。池塘里面有一种鱼,叫鲮鱼,它一会儿刺刺这条鱼,一会儿刺刺那条鱼,把所有鱼的激情激发起来。在职业经理人的组织体系里也要安排“鲮鱼”,把这个组织体系刺激起来,不要让组织生态趋于保守、沉闷和封闭。企业里面永远有矛盾,我们要把握的是根本的矛盾。“鲮鱼”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矛盾,但带来的矛盾多数是次要矛盾,有助于解决主要矛盾。

营造社会生态最根本是要把企业做好

第三个生态系统的把握就是对社会生态的把握。很多民营企业“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定程度说明社会生态的重要性。

怎么来看社会生态?第一,围绕什么建设品牌?是围绕一个财富故事,还是围绕别的什么?大家看刘永好先生非常谦虚简朴,每天花不了100块钱,他自己在生活方面没什么要求,每天都想着企业怎么做,这是符合中国人向上向善的文化思想的。我们围绕向上向善建设我们这个品牌,因为我们本身也是在提供向上向善的东西。

第二,把握好社会进步的脉搏和动态,跟随社会的进步提出自己的一些理念,推动自己的一些实践。比如刘永好先生等人倡导推动的“光彩事业”,不是简单的对社会捐款,而是把“输血功能”变成“造血功能”。11年时间,“光彩事业”已经积聚了四五百亿元的投资,这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社会意义非常大,我们内心也很踏实。

去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到中国来找一些企业,倡导参与“全球契约(Global ClmPact)”,这个契约要求提供环保的标准,提供劳工的保障等。我们是最早参与其中的中国民营企业。我们要把握的是真正的社会进步在哪里。

第三,要安全第一。有极少数企业发展是有一些特殊的办法,也许增长很快,能把钱赚走,但我们不嫉妒。我们追求一个好的社会生态,政府部门也好,政府圈的朋友也好,传媒也好,传媒圈的朋友也好,对你有基本的信任和赞同。这种对安全的把握不仅给自己带来安全感,也能给所有的合作伙伴,给社会方方面面带来安全感。

第四,要营造社会生态最根本的事情还是要把企业做好,企业做不好,别的都不行。企业要做好,就要归到对3个生态系统统一的把握和培育,要有统一的营造意识。

上一篇:吉林省成人学位英语下一篇:2023年新版PEP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