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

2024-08-11

2003-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共7篇)

1.2003-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 篇一

浅析央行货币政策新工具PSL

抵押补充贷款(PSL,即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的缩写),PSL作为一种新的储备政策工具,有两层含义,首先量的层面,是基础货币投放的新渠道;其次价的层面,通过商业银行抵押资产从央行获得融资的利率,引导中期利率。

摘要:随着外汇占款这个货币发行的源头的作用逐步降低和货币市场利率到商行信贷利率传导的失灵,央行不得不创立了一些新的政策工具,比如PSL,央行试图通过合格抵押品来进行基础货币投放,以达到引导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PSL的推出,不仅是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的丰富,同时也是对我国利率走廊建立的一个有益尝试;另一方面PSL也具有货币最终流向不可控、招标不透明、对利率锚的形成效果不突出和基础货币投放量小等不足的特征。

关键词:外汇占款 中期政策利率 PSL 利率传导

我国自本世纪初加入WTO以来,国际收支双顺差成为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外汇占款取代再贷款和再贴现成为我国基础货币发行的主渠道,2003―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年均流入大约3440亿元,2007―2011年则年均高达4550亿元,由于央行不断被动地购入外汇,也就相应地吐出了巨量的基础货币,从而形成了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外贸结构发生了变化,表现为2012和2013年出口增速都降到了10%以下,约为7、9%的水平,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顺差占GDP的比重逐渐回到了3%的水平。进入到2014年,外贸表现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从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来看,2014年已经出现三次环比下降。

由于外汇占款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经常项目顺差,而随着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制度红利、环境红利、人口红利逐步释放完毕,外汇占款有持续下降的趋势,无形中降低了以外汇占款为主渠道的的货币创造机制的作用。基于此,央行的货币发行机制有必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中国在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方面并不顺畅,在2014年央行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9月末M2增长12.9%,M2存量高达120万亿元,在流动性并不缺少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小微企业、涉农企业贷款难,贷款利率高企的情况。究其原因还在于利率传导机制是失灵。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为扭转资金信号失灵以及政策传导机制失灵状况,央行也需要从以前的数量型调控手段转向价格型调控手段。

基于货币供给机制的变化和利率传导机制失灵两方面的考虑,央行有意建立一个新的货币框架,即“打造短期利率走廊与中期利率指引”的新框架。短期利率方面是SLF、SLO,中期利率方面是PSL(抵押补充贷款)。央行这一构想,最早可见于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清华五道口金融论坛的讲话,“此次金融危机后经验,短期利率可能有时候不够有效,由此可以考虑增加一个中期利率。”

金融危机前,全球主要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使得短期利率处于目标区间之内的利率走廊机制,短期利率能够保持比较稳定。金融危机发生后,为刺激本国经济,各央行在短期利率方面采取了零利率甚至负利率,货币政策调整空间非常有限,长期中长期利率却与之存在脱节,并有上行压力,从而对经济复苏形成掣肘。

从中国来看,2014年下半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在逐渐走低,但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利率却在走高,这显示出中国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价格传递并非高效。央行推出PSL可以看作是对发达国家央行经验的一个借鉴。

据媒体报道,央行在2014年二季度向国开行投放了1万亿的PSL,资金用于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贷款发放。国开行二季度工作会议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9.9万亿元,比一季度猛增1.56万亿元。

一、PSL(抵押补充贷款)的由来与作用

对于PSL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首先,PSL从英国的FLS(融资换贷款计划)借鉴而来的,英国央行设定抵押品框架更多的是解决流动性危机的工具。例如,英国央行的旨在推动银行借贷的FSL面向几乎英国所有的银行和房屋贷款协会,只要有新增贷款作为抵押,就可以从FLS中获得想要的融资额度,即定规则而从未定机构,且如何操作,申请都公开透明。中国则不同,在信用总量的背景上,中国并未达到流动性危机的程度,中国货币政策更多的问题在于资金配置效率低。在资金的流向方面,英国央行和中国央行都难以监控资金的最终流向。从FLS的经验来看,其中大部分资金借道住房贷款协会流向了房地产。从PSL来看,资金从央行转到国开行,被指定用于棚户区改造,这确实做到了定向,但是棚户区改造的居民、企业可以将获得的资金用于消费、投资或存到普通商业银行,后续的效应就超出了国开行和棚户区改造的范围。

2、若要成为货币市场的中期政策利率,那必须是针对所有的参与者而言的,如果只是针对国开行一家对手,只能形成一对一的利率,这样的利率锚是有价无市的锚,意义不大。国开行在获得PSL的过程中并未经过公开的招投标程序,国开行PSL的利率当时尚未公开。既然要打造中期政策利率,就应该是透明的,不然如何引导市场利率?从招标程序的不公开和利率的对外不公布,很难达到目的。从期限上来看,PSL的期限是三年,但利率对应的是一年期利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是一年调整一次的,又怎能成为中长期的政策利率?更适宜的尝试是,可以率先确定一个额度,让各家银行以新增棚户区贷款作为抵押,招标决定利率。即像FLS那样,只定规则,不定机构,申请和操作都公开透明。

3、PSL作为一个货币工具,具有结构性的特征。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来看,一般有四个,即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但这四者都不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的终极目的。此外,衡量和观测PSL效果的标准是什么,理论界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货币工具解决的是总量问题,结构性的问题解决本不应该由货币政策来完成。实际上,央行早在《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表达了对定向工具使用的担忧,如其中提到“货币政策主要还是总量政策,其结构引导作用是辅助性的,定向降准等结构性措施若长期实施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4、投放基础货币量的方面,效果应该没有降准这种数量型的工具来得快。国开行虽然获得了1万亿的PSL,但不可能立即在货币市场直接拆借出去,需要通过一段时间才能转化为商业银行的存款,从而转化为贷款,为货币市场带来流动性。毕竟降准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也没任何限制条件,资金是不需要收回的,而PSL一是有抵押物,二是有时间限制,三是有一定的利率,对银行来讲是负债。从宏观流动性的角度看,截至2014年9月30日,16家上市银行的银行存款总额较2014年中报时减少了1.5万亿元,降幅达1.97%,流动性并未增加。

二、结构性的货币工具只能作为非常态的工具

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作为央行货币工具的创新,主动性并没有带来效果的提升,因此,结构性的货币工具只适宜是非常态的工具,而不适宜作为货币框架的长期内容。

在建立货币新框架之前,中国央行首先应该完善市场基准利率才是。基准利率都不完善,货币传导难免会出现失灵现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主要以银行间拆借为市场基准利率比如英国的Libor,欧元区的Euribor,日本的Tibor。就中国而言,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虽运行多年,但一直存在报价质量不高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交易价包含了一些超出市场安排的因素,包括与对手方的其他利率安排、利益调整等,所以未能成为基准利率。

从一般国际经验看,只有结构合理、信誉高、流动性强的金融产品的利率,才能作为基准利率。在我国已经市场化的几种利率中,国债利率(具体地讲是国债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最适合充当基准利率。由于中国的国债规模过小,未能担当此任。

其次,若想从短端利率来引导中场端利率,得解决中期利率工具的公开性、透明性问题。在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之前,关于PSL的传言很多,报告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会给市场预期带来混乱,不利于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

再次,在引导中长期利率方面,美联储、欧洲央行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比如前瞻性指引、窗口指导,中国央行也可以完全借鉴。中国央行通过加强沟通、表达明确态度,就可以消除一些不确定性,引导市场风险预期下行。

>参考文献:

[1] 钟正生.PSL的“此岸”与“彼岸”.金融博览,2014(8)

[2] 姜汝楠,程逸飞.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8)

[3] 邓海清,胡玉峰,蒋钰炜.资产证券化:变革中国金融模式.金融市场研究,2014(9)

3、融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担保体系。在一些地方,目前尚未建立专门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服务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存在担保难的问题。

(2)缺乏一套统一的、完整的信用评估、监督机制。由于在我国许多地方,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建立起以企业资信档案为基础的信用制度,工商、税务、金融、公安、法院等部门各行其是,信息不通,甚至还相互设防,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地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了解与掌握。

(3)缺乏“公平、公正、公开”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一些不法之徒打着搞活金融的幌子,以高出金融机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高额利息,非法吸引资金,导致各种非法金融行为肆虐,一些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深受其害,使本来就不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受到了严重影响。另外,由于法律体系不健全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甚行,一些企业逃逸银行债务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老赖”当道,甚至使一些遵纪守法的企业“吃了亏”,受到了伤害。

四、有效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改善企业金融融资服务

1、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活力。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兴则经济兴。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刻认识金融支持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市场的重要主体和创新生力军。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财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鼓励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的形成,中小企业的数量会进一步大量增加,在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就业、税收等方面将得到更大的收获。因此,一方面政府各部门要建立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积极引进社会抑或是国外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新的、更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建设与完善担保信用体系,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担保行业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要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的建设,积极完善信用体系要素。首先,要加强诚信建设,整合各个部门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社会信息平台,构建社会信用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形成互联共享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与比较完善的信用服务体系。其次,要将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档案与企业经济活动档案纳入信用体系,建立科学、公正的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级制度,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第三,要确认中介机构的资质,积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在为中小企业加快盈利模式转型、解决资金短缺、应对经济下行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3、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总渠道,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与民间借贷市场。要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和创新,大力引进各种金融机构,壮大区域金融实力。加快打造地方金融控股集团,规范发展小型法人机构,培育新型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地发展互联网金融,鼓励竞争,强化监督,优胜劣汰,集聚资金,明确融资双方的“责权利”,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4、要进一步构建全面、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保障体系,用足用好用活各类政策。一方面要加快中小企业信贷制度的立法工作,切实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风险隐患,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与内控制度,促进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健康规范地发展;另一方面,要用足用好用活各类政策,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重点扶持一批能够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重要中小企业进行长期积累和投入。

5、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发展格局。首先,银行和各金融机构要摒弃惜贷、怕贷的观念,积极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要在积极应对和预防各种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在认识上深一层,支持上强一分,才能使企业在发展中快一步。第三,要降低服务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对能够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转型升级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创造力的中小企业加大支持力度。

6、要进一步增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多策并举。银行信贷、管理、审批各相关环节要接好“地气”,对信誉好、效益高、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要积极创新担保方式,为其量身打造灵活的贷款机制和个性化的服务产品组合。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开辟绿色通道,提高贷款比例,尽量避免由于金融部门的借贷审批程序繁杂而导致企业错失良机。

7、要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经营能力建设,做好转型升级,提高信用水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新命题。中小企业只有认清形势,了解新常态下的新特征,才能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小企业要做好内功,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提升企业自身素质与内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主动加强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向他们提供各种会计报表、财务信息,增强信息透明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努力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准,赢得金融机构的信任。

五、结语

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已经与全球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一方面,中小企业必须认真面对全球经济科技发展趋势,以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才能赢得市场先机;另一方面,政府、银行与各种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做好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积极扶持中小企业转变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从而催生新的业态、衍生新的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 斯天军.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从诸暨块状经济发展谈金融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商场现代化,2007(13)

[2] 蔡良才.提升信用能力缓解资金困难――对漳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的调查与思考.福建金融,2004(8)

2.2003-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 篇二

——汽车学院2003—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自评报告

自建院(2003年)以来,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紧紧围绕校党委、校行政的中心工作展开,在学校招生就业处和院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全面服务,细心指导、规范管理、拓宽渠道”的原则,不断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不断优化宣传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努力增强市场机制配置毕业生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根据各项评估指标,结合学院自身实际,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自评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条件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序、思想统一

为保证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长、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院分团委),具体处理和协调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事务,及时解决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在稳步提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质量。

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会议,统筹安排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统一毕业生就业工作思想与原则: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按照国家政策指导,坚持市场导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原则,坚持在公正、平等、竞争环境中择业;就业工作要实现就业政策公开、需求信息公开、择优推荐公开的原则;坚持“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艰苦行业、中小型企业和基层事业单位工作;就业指导工作要充分整合、利用学校教学、管理资源,特别要调动学院学生管理、辅导员队伍及全体教师的力量,做到全员参与的原则。

(二)队伍组织健全、工作设备齐全

近年来,学院从事毕业生工作主管书记1人、专职人员3人,其中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各1人。专职人员均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师等相关培训,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比较熟悉,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除专职人员外,全院上下齐抓共管,通过各种措施,调动辅导员和科任教师充分利用人际关系资源为学生寻找工作,形成了就业工作合力,确保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院分团委)配备了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和扫描仪等设备,并连接校园网供学生查询信息。另外,通过网络及其他渠道收集就业岗位信息,在每班设立就业信息联络员(班长、团支书等人),将新的就业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并在学院网站和宣传栏中及时更新就业信息。而且,通过校园网的相关链接让学生及时收看有关的就业指导讲座和参与网上招聘活动,让毕业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

(三)“四个到位”强化毕业生就业宣传工作

学院以“四个到位”不断强化毕业生就业宣传工作:

1、认识到位。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学习、研究新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安排专职辅导员负责,以提高工作效率,把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2、机构到位。学院通过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宣传小组、各班安排一名信息联络员、辅导员建立飞信群与每位同学建立实时在线联系,形成了学院-班级-个人三级畅通体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加强了毕业生就业宣传力度。

3、宣传方式到位。学院通过学院网站、专题信息刊物、宣传栏、飞信等多种宣传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国家政策宣传、就业项目介绍、就业先进典型宣传,同时,开通热线电话,完善学院就业网站,建立宣传栏,发布就业信息等,保证学院、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就业信息畅通,全方位服务学生就业。

4、就业宣传后期工作落实到位。在对全院同学就业工作摸底的情况下,掌握有兴趣同学的信息,做到工作有重点。其次,积极与学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联系,掌握最新的就业政策和信息,以便于有兴趣同学的愿望实现和工作的落实。最后根据对学生信息的掌握和志愿的选择,及时的进行有目的的“一对一”服务,以推动就业的工作落实和学生志愿的实现。

(四)经费充足,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学院行政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安排1000元作为就业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毕业生就业工作宣传、走访、联系招聘单位等工作,充分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自建院以来,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达到了18450元,生均52.87元。

为了充分利用广大教师资源,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有效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同时,发动学院学生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对于有签约的同学将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些措施,力求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引起学院师生的高度重视。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状态

(一)完善就业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就业工作管理水平制度是工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学院及时调整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制定涵盖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如《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条例》、《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及主要职责》、《汽车学院安全稳定与文明离校值班制度》、《汽车学院待就业学生登记跟踪制度》、《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程序》、《汽车学院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汽车学院就业指导管理办法》、《汽车学院就业指导实施细则》、《汽车学院毕业生信息网络建设的有关规定》、《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汇报制度》等。同时,年初有就业工作计划(每月有具体的工作安排日程,定时检查进度情况),年终有就业工作总结,所有文件材料均已整理归档。

规章制度建设使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管理层次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规范,保证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对学院的管理工作规范化起了很大的推动和制约作用,是实现学院规范化管理的捷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增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二)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安排,完成日常管理工作

1、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基本实现了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所有上报材料和需求信息、生源统计、查询和计划上报等日常管理全部采用计算机网络管理,能够及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并按要求上报有关信息。

2、建立了完善毕业生基本信息库,规范管理。由于学院毕业生人数呈递增趋势,为更好地进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建立了完善的毕业生基本信息数据库,包括毕业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姓名、专业、生源地、就业单位、个人联系电话、跟踪调查等记录,为客观、详细地向用人单位推荐和了解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做到了及时更新,把工作对象由班级转向个体,逐个地找未就业的毕业生谈话并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3、正确指导毕业生网上签订就业协议,归档材料上报及时、完整、准确;毕业生离校手续(组织关系、户口迁移证和报到证)办理及时,证件发放准确无误,材料移交清楚;考研学生政审意见及调档认真规范,毕业生转档材料移交及时、准确、规范,材料移交清楚。

(三)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拓展工作新思路

1、学院每年10月下旬至12月开展“汽车学院就业指导月”活动,每年5月至6月开展“汽车学院就业服务月活动”。活动期间,开展就业调研、就业指导讲座、诚信教育等系列活动,并积极配合校团委开展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鼓励同学自主创业。

2、利用党团活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组织做好毕业生课堂教育的同时,学院还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举办商务礼仪大赛、面试技能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毕业生简历制作大赛,毕业生模拟招聘会、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毕业生党员就业意识专题教育等活动,为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的平台,充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了外语和谐职业人。

3、学生在校期间,对在校生进行择业调查,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调查,对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跟踪调查,不仅调查学生对学院毕业生工作的满意度而且调查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并就调查中获得的重要信息撰写调查报告。

4、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将就业指导服务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毕业生,加强对毕业生应聘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求职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模拟招聘、自主创业等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

5、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心态,着力构建“六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六位一体”包括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设立心理健康“滤忧箱”、专职辅导员走进学生宿舍活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就业择业心理,成为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学院加强班主任及就业指导老师与毕业生沟通联系,并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在各班级的朋辈辅导员作用,及时了解毕业生心态,主动关心、理解和鼓励毕业生,帮助和指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

6、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第一类,就业意向已明确的,在完成专业教学计划后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对于此类学生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主要是加强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帮助其提升岗位适应能力;第二类,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竞争意识强烈,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鼓励其走出校门参与竞争,自主择业、甚至自主创业;第三类,自信心不足、竞争意识不强、就业有困难的,此类学生是我们工作的难点。一要做好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二要指导学生撰写好求职自荐书,提高学生面试应变能力。

7、利用多种渠道切实落实困难学生就业帮扶的有关政策。自建院来,学院精心制定了《汽车学院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并指定辅导员统筹落实,共帮助125名困难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就业工作受到学生家长好评。

8、调查走访与来信来访共建工作新体系。利用寒暑假,学院针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毕业生学生,继续开展“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活动,让家长真实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基本学习、生活情况,加强了家校的沟通,学生家长纷纷来信来电,对学院工作给予肯定,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学院学生、家长等的来信来访,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分析、考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思想等全面了解,及时解决问题。对于来信来访中对学院有关政策、工作的疑问,学院领导也及时予以合理回复。

(四)组织招聘会、拓宽就业渠道、建立毕业生信息网

1、为了进一步拓宽用人渠道,学院在人才招聘方式上积极创新,经过多次联系和精心准备,先后有中通客车、济南重汽、河北新宏昌重工集团、聊城五洲汽车集团公司等数家单位来学院举行专场招聘会,招聘的企业摒弃了以往枯燥、单一的招聘模式,采用了与毕业生交流互动的全新招聘形式。不少企业利用PPT、视频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宣传,通过对公司概况与发展前景的介绍,使毕业生对招聘企业有了更深的了解,避免出现盲目择业的情况。自建院以来,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来学院举行招聘会3次,共签约10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聊城分公司来到学院举办专场招聘会2次,共签约10人。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的人事负责人来举办专场招聘会2次,共签约12人。寿光万龙实业有限公司来学院举办招聘会1次,签约3人。中通客车控股有限公司来我院举行专场招聘会5次,共签约12人。中华联合保险公司来我院举办专场招聘会2次,共签约12人。北京顺恒达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来我院举办专场招聘会2次,共签约7人。(以前的不知道)2010年4月10日,学院与计算机学院、理工学院联合举办了聊城大学2010届毕业生专场供需见面会,邀请与会单位8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11月13日,学院与环境规划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了2011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邀请与会单位6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有效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有效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

2、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教职工资源积极推介毕业生。学院已毕业学生分布面广、行业多,每个学生都是一种资源,委托已毕业学生反馈所在单位的用人信息及对人才的需求,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再辟新渠道;充分利用教师因教学研究工作之需与学校、公司企业、事业等单位广泛联系的有利条件,发动教师利用社会资源推介毕业生就业。

3、广泛搜集人才需求信息,及时提供就业岗位。学院积极配合招生就业处的工作,及时传达校招生就业处提供的招聘信息,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开辟新的信息来源;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需求信息,加强与原有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利用本院的人力资源,广泛收集有关用人信息,与新的用人单位建立联系,组织开展小型供需洽谈会;将毕业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在有用人需求的单位安排实习,让一部分毕业生在实习中实现就业;加强与在聊公司、企业的沟通联系,积极开辟新的实习就业基地。

4、完善毕业生信息网,健全完善信息沟通渠道,形成良性的反馈链。对搜寻反馈回来的信息或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就业信息,将及时在学院网站发布和对班级传达。对就业信息除了认真做好“下达”外,还认真做好“上传”工作。用人单位对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有需求时,学院会填写一份就业信息,及时“上传”给就业指导中心。对“上传”和“下达”的每一份就业信息都进行归档编号,以方便查阅,且不易遗漏信息。规范化的信息管理,使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5、重视高端带动,引导学生自我就业。为更好的引导学生自就业,学院统一安排和领导下,强化服务育人理念,积极完善学生就业自我管理组织,学院领导提出“进千家、访百企”计划,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济南、青岛和北京的相关就业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及时了解公司的人才需求情况,为学院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积极参加全国百所院校与百家重点企业人才供需洽谈会,为学院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大型国有企业的就业信息。与企业的联系合作从就业向实习、科研开发、文化交流等深层次发展,与许多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中通客车、鑫亚工业公司等纷纷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在提供充分就业岗位的前提下,学院着力提高就业层次和质量。

6、鼓励学生多方式就业。鼓励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参加专升本考试,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鼓励毕业生报考国家公务员;动员毕业生积极参与教师特设岗位考试;鼓励毕业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

(五)开展就业指导,为毕业生“保驾护航”

开展富有成效的就业指导是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关键环节。.1、举行就业调研座谈会、职业发展规划讲座、在求职中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讲座自主创业讲座、行业发展讲座、用人标准讲座、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讲座等活动,邀请多名实习老师、专家教授、用人单位人员现场讲解最近毕业生工作的热点问题,并根据毕业生反馈的问题做进一步解答和改进。同时,通过办讲座、组织学生座谈、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更新就业观念,强化就业意识,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提高就业成功率。

2、学院以讲座的形式就毕业生就业相关方针政策作详细的解疑,并多次开展就业指导课,向应届毕业生分析签约流程及办理人事代理和暂缓就业的利弊。充分调动学生家长及各种社会关系的积极性,努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积极参与的毕业生就业机制。毕业生要树立主动积极的就业意识,充分利用寒暑假、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主动参与社会竞争。鼓励毕业生通过人才网、招聘网等方式,实现自主择业。

3、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试,增加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09年,学院与山东第二技术学院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山东省尚属首例。为开展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学院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安排专人接待同学们的咨询、报名,抽调骨干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在学习培训时间上作了人性化的安排,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培训为全免费培训,学生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课余时间或预约方式进行学习,可以获得中高级技师证,为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增加筹码。

(六)多角度、全方位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工科人才

学院不断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先后通过“搭建校企共建交流平台,研讨校企发展大计”、“制定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的规章制度”、“突出‘双师’机构,专兼结合、优势互补”、“深入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提高企业效益”、“积极争取企校共建资金,发挥应有效益”、“结合学院专业特色,继续完善并遵循‘123’原则,寻求校企联合新突破”和“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七项举措,相继建立了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时风集团、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处校外教学科研基地,成立了 “聊城汽车零部件及整车性能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凯思博宏环保节能技术研究所(聊城)”、“聊城大学中通客车实验室”3个校内企校共建机构,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共建共赢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企业支持学校,学校服务企业,企校共赢共进”的良好局面。

不断完善学院课程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实践教学资源的优质高效利用,切实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等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

三、毕业生就业工作绩效

1、基本情况:自建院以来,学院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等5个专业毕业生共有292人,本科288人,专科4人,其中考取研究生70人,与用人单位网上签约77人,灵活就业151人,初次就业率为25%。

2、学院(那年,以前的不知道)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1人被评为就业先进个人,14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27人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学院顺利承办“青年就业创业大讲堂”一期,邀请中通集团王传甫做客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广开就业渠道,先后举办了2场大型招聘会、7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签约50余人。2010届毕业生共有292人,本科288人,专科4人,其中考取研究生70人,与用人单位网上签约77人,灵活就业151人。

四、毕业生就业工作后效性

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学院毕业生工作比较满意,用人单位也对我院毕业生非常喜欢和认可,认为学院毕业生工作踏实、专业素质过硬,毕业生签约就业就业真实可靠,截止目前还没有出现因误签灵活就业或签订虚假就业协议要求换发择业通知书的情况。

五、自查结果的改进情况

一、自查结果:

近年中,学院不断加大了市场的开拓力度,建立了更多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加强了毕业生就业理论研究。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查显示,整体情况较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但问题依然存在,如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没有大踏步提升,少数学生缺乏理想和信念,毕业生的应聘技巧、找工作的主动性不强。

二、改进情况:

经过学院毕业生工作人员的努力,不论从硬件建设还是从软件建设上,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进。学院党总支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列入学院工作要点之内。学院实行目标责任制,经过全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的努力,学院的就业率有了明显提升。学院还根据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以此来提高专业就业率。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情况下,学院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同时为了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学院又引导毕业生慎重签约,不要盲目地更换单位,以此来降低改派率。

三、关于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努力方向

1、鼓励毕业生将就业目光投向急需人才的边远贫困地区以及急需发展的企事业单位,不要只局限在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

2做好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经常对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了解用人需求信息的发展动态和知识更新的方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使我院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3关注贫困生和“就业困难户”,给就业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选准位置,顺利就业。

总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逐步适应了社会对学院的要求,学院的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已经逐步做到了有机结合,工作已经步入了良性轨道!

3.2003-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 篇三

【发布日期】2006-11-15 【生效日期】2006-11-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推广使用《艾滋病预防控制宣传教育材料工具箱(2006年版)》的通知

为贯彻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卫生部组织开发制作了《艾滋病预防控制宣传教育材料工具箱(2006年版)》(以下简称工具箱)。工具箱提供了一个材料信息资源库,为适应实际工作需求,实现资源共享,特向各地推广工具箱的使用,希望各地充分利用工具箱资源,创作并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传播材料,做好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工具箱按省级免费集中发放,以移动硬盘的形式发放一套给省级单位,其它以DVD光盘形式发放。请各地按行政区划将工具箱发放至地市级,同时将发放情况登记并及时反馈。卫生部将对工具箱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希望各地在使用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继续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工具箱版权归卫生部所有,其中的所有信息均可用于以艾滋病防治为目的的公益宣传活动,严禁用于任何以赢利为目的的活动。

联系人:张继彬

电话(传真):64245767 60104508(小灵通)

E―mail:jibinzhang@126.com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2006年11月15日

附件1.《艾滋病预防控制宣传教育材料工具箱(2006年版)》介绍

《艾滋病预防控制宣传教育材料工具箱(2006年版)》主要包含了针对专业人员、公众、学生、农民工、吸毒者等不同目标人群的各种传播材料,有政府文件、招贴画、小册子、手册、传单、培训材料、影视片等各种类型的材料形式。这些材料是在征集全国各地2006年1月份以前制作的400多种传播材料基础上,首先经过专家评选,并在专业人员和目标人群中进行评价后,经过专家多次修改完善后确定下来的部分比较好的材料。在征集到的作品中,有些比较好的材料由于缺少分层电子版本而没能入选工具箱。为了方面使用工具箱的人员能够从更多的材料中得到启发,这部分材料也可以在工具箱中进行浏览,以供参考。

工具箱以一张引导盘和七张存储盘组成,其中的平面材料全部以分层电子版本显示,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选取其中的任意部分信息,或者添加符合本地情况的任何信息,再度创作使用。

4.2003-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 篇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有:再融资工具,包括再贷款和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二级市场上的一次性交易或回购协议;公开市场类操作,即中央银行在一级市场出售政府或中央银行证券,类似于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一次性非冲销操作、外汇互换以及储备要求。

(1)再融资工具。通过再融资工具中央银行以向商业银行提供信贷(再贷款、再贴现)的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资金,提高中央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同时增加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流动资金账户余额。如果商业银行以现金的形式接受中央银行的部分信贷,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也会增加,使净国内资产、银行储备和基础货币扩张。

(2)公开市场操作及公开市场类操作。公开市场买入(一次性买断交易或回购)提高了银行储备、净国内资产和基础货币;公开市场卖出(一次性卖出交易或逆回购)则减少银行储备、净国内资产和基础货币。公开市场类操作与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别是前者发生在一级市场,而后者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类操作可通过政府或中央银行的证券发行进行。票据正的净发行(即新发行的票据的价值高于到期票据价值)提取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负的净发行向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

(3)法定准备金比率。调整准备金比率并不是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商业银行并不持有大规模的超额储备的条件下,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会使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减小,结果造成利率的提高,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短期内,尽管有高的储备率,基础货币有可能扩张,但对银行而言,不可能将资产负债表迅速调整。为了能够履行更高的储备要求,中央银行将不得不向银行体系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资金,在短期内增加了基础货币。

(4)外汇操作。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通过银行体系的一次性操作,影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和负债方,改变银行储备和基础货币水平。购买外汇会通过增加中央银行对非居民的债权和银行储备,具有扩张性效果,基础货币上升;出售外汇则通过减少中央银行对非居民的债权和银行储备,具有收缩性效果,基础货币下降。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政策工具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以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变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间接地影响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等最终目标变量。因此,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被称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可测性,央行能对这些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加以比较精确的统计。(2)可控性,央行可以较有把握地将选定的中介目标控制在确定的或预期的范围内。(3)相关性,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向利率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的经济增长计划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确定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控制目标,然后,一方面通过制定综合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对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限额指导,并确定各地区现金投放回笼指标;另一方面又

通过调整基础货币间接调控利率水平,影响基础货币供求与社会

信贷资金供求,确保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被控制在预定目标内。可以看出,这期间货币政策“双中介”模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轨的必然要求。但在实际运用上,往往更侧重于货币供应量,利率只起了辅助和补充作用。

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存款利率仍有上限限制,同时贷款利率有下限限制,非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制约了利率调整工具的效果。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仍需要商业银行定价能力的提高、金融市场的完善及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思路

(1)完善经济金融统计监测体系。宏观经济金融信息收集的主要方法是统计,统计方法的准确与否,统计指标体系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作用全过程的经济、金融变量的动态及其规律的厂解,对经济、金融的发展趋势科学、全面、准确的判断、因此,完善的经济金融监测统计体系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决策、宏观调控过程中重要的信息支持系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逐步实现调查统计制度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国际化。金融统计体系要尽量考虑国际可比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一国的金融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因此,金融统计体系的设计一方面要满足本国的需要,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国际规范和国际可比性,以便进行本国中资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对比,国内金融机构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对比。要参照国际上通用的调查统计工作规则,对央行现行的调查统计工作规定去粗取精、取长补短,使央行的调查统计工作尽快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和国际化。

(3)建立和完善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信息体系。一是建立房地产信贷风险监测制度。二是建立对信贷投向的监测制度。三是建立对上市公司、企业集团的信贷风险监测制度。四是建立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信贷投入的风险监测制度。五是建立货币信贷运行专家咨询制度。

参考文献

[1]刘金全.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2.03.

[2]谢平, 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03.

[3]万解秋, 徐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经济研究,2001.03.

[4]植开屏.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检验[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5]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03. [6]戴根有.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金融研究,2000.09. 作者简介:刘洲源(1989-,男,汉族,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分析 刘洲源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的体制一直处于改革的探索之中。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仍存在着问题。中央银行体制或中央银行制度,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好的中央银行制度设计,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最优化。

5.央行信用卡使用新规定 篇五

“容时还款”给用户从最后还款日起至少延迟3天,如果持卡人在还款宽限期内全额还款即视为按时还款,不计算利息。

“容差还款”则是指当持卡人在到期还款日后账户中,未清偿部分小于或等于一定金额时,应当视同持卡人全额还款,不在全额计息的范围内。

此次新版公约对“容差还款”规定了欠款10元以内,无需全额罚息。

《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之信用卡

成员单位应加强银行卡使用和风险防范方面的公众宣传工作,保证客户对银行卡业务计息、收费标准及相关风险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一)成员单位应加强信用卡业务信息披露,充分揭示信用卡计息规则的涵义,应在信用卡申请表中以突出的字体明确说明计息规则,并通过网站等宣传渠道提供计算规则及模拟案例;

(二)成员单位应执行监管规定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信用卡息费计收方式和相应的优惠措施,但应将相关信息明确告知信用卡申请人(或持卡人),确保申请人(或持卡人)可以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决定是否接受。

(三)成员单位应于信用卡到期还款日之前至少3天通过账单、短信息、电子邮件、电话或信函等方式向持卡人进行还款提示。

(四)成员单位可提供多个账单日供持卡人选择、更改,可限定更改次数。

成员单位应努力提升信用卡服务质量,为持卡人提供人性化的用卡服务,倡导各信用卡发卡行建立信用卡还款“容差服务和容时服务”或对贷记卡透支额在免息还款期内已还款部分给予利息减免优惠:

(一)成员单位为持卡人提供“容时服务”,应为持卡人提供一定期限的还款宽限期服务,还款宽限期自到期还款日起至少3天;持卡人在还款宽限期内还款时,应当视同持卡人按时还款。

6.2003-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 篇六

服务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特别是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金融系统也不断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取得了积极成效。下面,我结合人民银行的工作实际,就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的重大意义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市场、扩大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货币信贷总量,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按照中央的要求,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统筹兼顾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防风险的关系,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导作用,对中小金融机构继续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增加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来源。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三、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力争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 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按照“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要求,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扩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积极鼓励金融创新,推动商业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等适合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券,力争实现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当年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目标。

四、积极发展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小型金融机构

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小型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具有信息、成本等方面的优势。目前,我国小型金融机构数量、资产规模等都相对不足,部分地区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发展一定程度上偏离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决策部署,放宽对民间资本设立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入。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为小金融机构创造与大型金融机构公平竞争的环境。

五、大力发展多种融资方式,拓宽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还比较低。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健全支持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的渠道和机制。鼓励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投资处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将盘活的资金向小微企业倾斜。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同时,进一步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发展,发挥好民间融资在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来源中的作用。

六、大力推动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和机制创新,不断满足小微企业多层次、多样性的金融服务需求

小微企业点多面广、千差万别,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是多层次、多样性的,融资服务只是其中一部分。金融机构要做好对小微企业账户开立、支付结算、存款和存款类产品、外汇兑换、支付性质的垫款等基础型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采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支付工具和手段,扩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进一步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支持地方政府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强化小额贷款公司为小微企业服务能力。配合有关部门规范发展网络信贷平台等中介机构,为小微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来源。

七、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生态环境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微企业会计信息不规范、不充分,也缺乏信用记录,银行很难用常规方法评估其还款能力。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快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立健全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体系、信用评级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营造良好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生态环境。

7.2003-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 篇七

中国人民银行18日发布的四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20%的受访者预期下季度货币政策“趋松”,较本季提高14个百分点。四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1.1%,较上季上升4.3个百分点。

四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0.4%,虽然较去年同期下降8个百分点,但较上季上升1.2个百分点。四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1.6%,较上季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39.5%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冷”,较上季下降0.9个百分点;57.8%的企业家认为“正常”,上升1.4个百分点。

四季度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预期下季度房价“上涨”的居民占比为29%,较年初提高11.3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0个百分点。未来3个月内准备购房的居民占比为15.4%,较年初和去年同期小幅上升。与今年初相比,居民消费意愿增强(占比较年初提高1.9个百分点),投资股票、基金、债券等意愿走低(占比较年初下降2.1个百分点),储蓄意愿基本不变。

上一篇:《西游记》读书笔记小学作文400字左右下一篇: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