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四年级上作文教学设计(精选3篇)
1.西师大四年级上作文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写本课生字新词。
2.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使者是怎样找准事情的关键,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的。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一、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2.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智慧故事:《聪明的使者》。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 学习生字:婚、配、驹、棍、拴、糖、嫁。
(1)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
(2)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来记忆这些生字?
3. 齐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分为几个小故事?
三、精读课文
1. 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2. 提出方法:提问—讨论—再读—体会。
3. 逐次学习,提出问题;
(1)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禄东赞是一位聪明的使者?读文,体会。
(2)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4. 比一比,看哪组同学学得最认真,发言最积极,最会动脑筋。
5. 全班交流。
6. 结合课后2题,写出二、三、四段的主要意思。
7. 你想怎样夸夸这位使者?
8. 朗读练习。
四、总结全文
1. 这篇课文讲了一位聪明的使者抓住事情的关键,善于动脑筋,能急中生智,圆满地解决了三个难题,促成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美好的姻缘。
2. 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参考资料
☆五难求婚使
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了个能干的使者禄东赞带了一百人的出使队伍,备了五千两黄金和许多珍宝,到长安去求亲。
唐太宗接见了禄东赞。禄东赞传达了他们年轻的赞普想跟唐朝友好的心愿,说得娓娓动听。唐太宗心里挺满意,就在皇族的女儿中,挑选一个美丽温柔的,封为文成公主,把她嫁给松赞干布。
据说,使者禄东赞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后来,在青藏高原的人民中,流传着一个“五难求婚使”的动人故事:
禄东赞在长安求亲的时候,各地来求亲的使者很多。唐太宗下了一道命令,要前来求亲的使者先解答五个难题。哪个使者能够解答,就答允他的和亲要求。
第一道题目是要求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禄东赞把丝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爬过明珠的九曲孔道,丝线也就带过来了。
第二道题目是把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驹儿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马驹儿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儿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马驹儿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马驹儿分别奔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也就认出来了。
禄东赞通过了一道道考试,最后一道是要从2500名美貌年轻的女子中,找出谁是文成公主。禄东赞凭他敏锐的眼力,一下子就把那仪态大方的公主认出来了。
这些传说不大可能是事实,但是却反映了吐蕃人民对唐蕃友好的愿望和完成这个使命的使者的赞美。
☆文成公主和亲
中国历,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番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就其态势而言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力衰弱,以和亲委曲求全,以结好番邦;另一种则是国力强盛,威震四海,以和亲安抚边远之邦,有赐婚的意味。前者是持卑微之姿,利用女性的美貌和柔媚,来缓和战场上的冲突;后者却是宣展大国之姿,用亲戚关系来笼络感化疆外边邦。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就是后一种和亲情况的典范。
公元641年,24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到吐蕃去。松赞干布亲自从逻些赶到柏海迎接。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40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联系和发展藏族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2.西师大四年级上作文教学设计 篇二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南岛的特点。知道为什么说海南岛是“南海上的明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借助旁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 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海南岛的特点,突破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以读促思,读中解疑。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海南岛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抓住课文重点句,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学习作者抓住海南岛的特点用准确的词句进行描绘的方法。学习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文字、图片资料,录音: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
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海南岛的位置。
教材简析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这首优美的歌曲激起了多少人对海南岛的向往。《南海上的明珠》这篇批读课文,以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海南岛的美丽和富饶。课文先叙述海南岛的美丽富饶,再具体介绍了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在介绍风景优美时,特别介绍了海南岛迷人的椰林风光,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准确、优美,极富感染力,易激起学生对海南岛的向往之情。2~4段分别有一个总起句,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3.西师大四年级上作文教学设计 篇三
同学们见过百合花吗?在你们的心目中,百合花代表着什么?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百合花的简笔画。
学生自由发言,并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百合花的一篇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 出示自学提纲。
(1)读准字音,读通读熟课文。
(2)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读懂的写写感受(旁批),不懂的做上记号。
(3)想一想:百合为什么要努力开花?
2. 学生质疑,交流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 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师生共同释疑。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有启迪性的句子理解。
(1)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2)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3)许多孩童蹲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4)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从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让学生明白:如果不是百合内心对开花的强烈渴求,如果没有一定要开花证明自己与野草不同的执著信念,那么也就不会有无数的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四、读课文,感情升华
1.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2. 把文中对自己有所启迪的句子摘抄下来。
【西师大四年级上作文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说课06-26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08-12
28 ☆心田上的百合花(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9-01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06-29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10-22
《小儿垂钓》教学札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09-28
我们爱祖国(西师版四年级教案设计)09-29
《岳飞练字》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