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学期的期末试卷(精选5篇)
1.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学期的期末试卷 篇一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汉语拼音
1、把音节补充完整。
ch___ ___i ___ong m____ h___ ___o 诚 实 聪 明 活 泼
2、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α c u r 都是韵母。()zhi ri wu ye yīn是整体认读节。
()C D F E G是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的。()“苏、争”是平舌音,“枝、梢”是翘舌音。
二、字词
1、看拼音写词语。
mǎ yǐ rè qíng lěng dàn xiǎng niàn()()()()shí qiáo jiāng hú tiào yuǎn biàn dòng()()()()
2、照样子,写出部首笔顺和带这个部首的字。例:
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两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千 ______()力 ______()文 ______()中 ______()
4、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和画横线词语的反义词。(1)同学们经常争论一些问题。()(2)她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3)房前是一排排小树,屋()是各种蔬菜。(4)取人之长,补己之()。
(5)小姑娘一大早就去采蘑菇,直到()上才回来。
5、填空
(1)照样子填空。例:(摇)头
()手()脚()眼睛(2)选择合适的词填在()里
坐 座
请你()在我身边好吗?
我的家乡是一()海滨(bīn)城市。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表示颜色的词,使句子更具体。
春雨轻轻地落到地上,()地小草长高了,油菜花(的桃花开放了。
7、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横线上。①雪花飞 ②荷花开 ③梨花开 ④苹果熟
()了,)春天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
三、句子
⒈照样子,写一写。
例:高兴 高高兴兴 我高高兴兴去上学。干净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例:一本 一本书 张勇手里拿着一本书。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⒉把下面的词语组成句子。
在 游着 小 水里 快活 地 鸭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 这么 新书 是 来 的 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 阿姨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__ ⑶ 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连一连,并照样子写一写。青蛙 捉 树干里的害虫 燕子 捉 田里的害虫 啄木鸟 捉 空中的害虫
我还知道: __________捉_____________害虫。⒌把古诗填写完整,并回答问题。春晓
春 眠 不 觉 晓,()()闻啼鸟。
夜()()()(),()落()()()。⑴ 填空
这首诗共有()行()句话。诗中第二行写到了天上飞的(),第四行写到了植物的()。
⑵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花落知多少”中的“知多少”是____的意思。① 知道有多少 ②不知道有多少 ⒍读句子按正确顺序排列。
()一会儿,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
()它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轰(hōng)隆(lōng)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用“____”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
四、读短文,回答问题。小熊和小松鼠
小熊回到家,看见桌子上有一个布口袋。“呀,这是什么呀?装得这么满。”小熊提着口袋急急忙忙地去问小松鼠。小松鼠打开口袋一看,大声说:“呦,什么也没有!糟糕,原来口袋破了一个大洞。” 温暖的春风吹遍了大地,草地上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花的小路。看见长长的花的小路,小熊一拍脑门儿,高兴地说:“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⒈ 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⒉ 用“_____”画出小熊说的话,用“~~~”画出小松鼠说的话。⒊ 清你接着第三自然段的开头,把这个自然段写完整。
五、看图写话。
图上画的是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做什么,说什么?想一想,结果怎样?
2.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学期的期末试卷 篇二
基础知识百花园
3.成语填空并分类。
( )通( )大
大( )无( )
( )神( )主
若( )若( )
波( )壮( )
蹑( )蹑( )
描写人物的成语:__________
描写景色的成语: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层意思,能够用“仍然”“果然”两个词中的哪一个连起来,写成一句话,并写下来。
我再次改变了实验步骤。
没有出现想要的现象。
5.写出句子的意思: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菜蜜园
按要求填空
1.名言警句:愿乘风_______ ,面壁_______。
2.歇后语:孔夫子搬家——_______;
3.对对联:上联:四海皆春_______,
下联:_______,
横批:_______ 。
4.把古诗中的千古名句补充完整:
(4)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2)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
(3)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4)谁言寸草心,_______。
口语交际趣味园
丁丁和冬冬在打电话,请你发挥想象,写上冬冬的话,使他们的对话合理紧凑。
丁丁:你好,冬冬,我是丁丁。你找我有事吗?
冬冬:_____________
丁丁:噢!没问题!
冬冬:_____________
丁丁:还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冬冬:_____________
丁丁:不客气,这是应该的。再见!
阅读思考大观园
1.根据课文《凡卡》写一段话,说明凡卡的不幸遭遇,试着用下面的词语,语句要通顺。
痛苦 幸福 欢乐 想念
2.用课文題目填空。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素有甲天下之称的《______》,跟随老舍游赏《______》,共同感受大兴安岭的亲切、舒服,又与巴金先生畅游了《______》领略了榕树的大,鸟儿的多。欣赏美景之后,我们的心情不能平静,因为这样的景致,有些已被破坏,看着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要向全世界呼吁:“保护环境吧,我们人类的《_______ 》。”
请从上面这段话中的三处美景中选择一个,为其写一句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3.阅读课文段,回答问题。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1)“嗬!好大的雪啊!”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语气?(答案不止一个。)()
A.兴奋B.厌恶C.惊喜D.平静
(2)“蓬松松”给人一种像棉花一样松软、轻飘飘的感觉。“沉甸甸”给人一种像铁块一样沉重的感觉。用这两个词形容同一个事物——雪球,是否矛盾?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A.矛盾。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不能同时用来形容同一个事物。
B.不矛盾。从外形上看,堆在松柏上的雪球显得很轻,但是他们堆得很厚,将树枝都压弯了,从这里更能看出雪下得大。
C.说不清楚,不了解作者的意图。
4.阅读短文,回答问題。
迷惑敌人的迷彩服
在现代战争中,侦察仪器越来越先进,部队的行动很容易被对方发现。为了迷惑敌人、保护自己,人们用一种特殊的颜料把军服染成黄一块绿一块的,制成了迷彩服。迷彩服上五颜六色的花纹和周围的自然景物色彩十分相近,反射红外光波的能力也与周围自然景物反射光波的能力相似,所以敌人用肉眼看不见,而且现代化的仪器也不容易发现。
现在,有些国家的军队还根据不同兵种设计了各种不同的迷彩图案,进一步增强了遂,惑敌人的能力。
(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有些国家的军队还根据不同兵种设计了各种不同的迷彩图案。
缩句:_____________
②为了迷惑敌人、保护自己,人们用一种特殊的颜料把军服染成黄一块绿一块的,制成了迷彩服。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
③敌人用肉眼看不见。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
(2)回答问题:说说迷彩服为什么能迷惑敌人?
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
毛主席一生特别喜爱读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日夜(操劳 操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工作一直是很忙的。可毛主席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_______在出差的列车上,______不放过读书的机会。
有一年夏天,毛主席出差到武汉,在大“火炉”里,毛主席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他(有趣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了汗水,学到了知识!”
毛主席在床上、办公桌上、饭桌上都放着书。一有(机会 空闲)就手不释卷地看起来,他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每当长时间沉浸在书中的时候,他就忘了吃饭。工作人员催促他。他总是笑着说:“还有一点儿,看完再吃。”
毛主席一生读了多少书,没法估计。除了读马列著作外,古代的和外国的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他也都读过。文学方面的书,毛主席特别喜欢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和辛弃疾的词。
毛主席有一部解放前出版的《鲁迅全集》,他从延安带到北京,1949年出国时还随身带着。从50年代到60年代,毛主席总是把鲁迅先生的著作放在床边,直到晚年病重,还在随时翻阅。
1.将文章( )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2.在文中“_____”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在大‘火炉’里,毛主席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这句话表现毛主席_____________
(2)“每当沉浸在书中的时候,他就忘了吃饭。”这句话说明毛主席_____________
4.读完文章,你有什么想说的?请写下来。
快乐习作园
3.六年级第一个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篇三
1.阻挠 A náo B ráo()
2.搁板 A gè B gē()
3.潺潺 A chán B cán()
4.模仿 A mù B mó()
二、判断下列各题。说法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4分)
5.《穷人》的作者是俄罗斯作家阿?托尔斯泰。()
6.“竭泽而渔“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
7.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楚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8.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请把答案填写在括号中。(2分)
9.A 行色匆匆 不落窠臼 悬涯峭壁 百折不回
B 不拘一格 余音绕粱 缝缝补补 流连忘返
C 和蔼可亲 世外桃园 曲高和寡 三更半夜
D 焦躁不安 雅俗共赏 窃窃私语 笔走龙蛇
四、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鼓 A 一种打击乐器 B 发的,使振作起来 C弹
10.春节到了,光嘴上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11.伯牙善鼓琴。()
12.在指导员的鼓励下,小李克服了心理障碍,不再恐高了。()
志 A志趣,想到 B记载的文字 C 记,记在心里
13.伯父的恩情,我永志不忘。()
14.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15.爸爸订的杂志,我们全家都爱看。()
五、体会下列句子的情感,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天灾后面的括号里。(4分)
A 轻松、欢快 B 轻蔑、嚣张 C 热爱、赞美
D 疼爱、欣赏 E 遗憾、感慨
16.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7.地球,这位人类的目前,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8.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19.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
第二部分(填空题、阅读题,共43分)
六、看拼音写词语。(8分)
qín miǎn méng lóng bào qiàn wēi xié
yì yáng dùn cu yù xuè bó shā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设计的铁路干线。(修改病句)(2分)
——————————————————————————————
2.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改为反问句)(2分)
——————————————————————————
3.老人对我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改为转述句)(2分)
——————————————————————————
4.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是水。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是我们的祖先的血液。(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2分)
——————————————————————————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错漏一字扣0.5分,扣完本空分值为止。(4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
2、随风潜入夜,—————————————
3、燕山月似钩—————————————
4、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九、生活语文,一喜一忧(2分)
标点符号的作用真奇妙,以年轻人外出旅游,给两位好友发了一条短信:“这次旅游真的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乐趣多麻烦少拍了很多靓照“。好友看了后,一位喜一位忧,这是为什么呢?
喜:——————————————————————————
忧:——————————————————————————
十、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21分)
(一)课内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①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②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③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④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写出近义词、反义词(2分)
(1)近义词:慈祥()严 肃()
(2)反义词:微弱()详 细()
2.伯父的表情变得很严肃,他严肃思想的问题与以下那句话密切相关?()(2分)
A.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了他。
B.这么冷的天,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走呢?
C.我能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
3.用“ “画出段①中属于动作描写的句子。再谈谈你的体会。(2分)
——————————————————————————
4.国家有难时,“与其坐而论道,孰若起而拯之。“鲁迅的伟大,或许在一方面有所体现,请根据你对鲁迅的理解,谈谈鲁迅的伟大之处。(3分)
————————————————————————————————————————————————————————————
(二)课外阅读——《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作者:李雪峰)
喧嚣在暮色里沉淀,不久,村庄就沉沉睡着了。灯一盏一盏地熄了,星星一粒一粒地稠了。夜色让一切都沉沉睡熟,让一切生灵都沉入到睡梦中去了。
但总有一些东西在夜晚是醒着的。‖
那是我十六七岁时的一个春天,我家刚刚搬到村南头新盖不久的新居里。那是一座土屋,墙用新泥搪过,地用榔头狠命地砸捶过。有一天我弯腰在床底下潮湿的纸箱里找书,看见床底下的地上钻出一根鸡蛋粗的白色树芽来。我没理睬它,心想床底下的东西难道还会成就出什么气候。第二天早上起床伸手去床里边摸衣裳的时候,我在衣裳下摸到一个又光又滑的东西,不由大吃一惊,定下神来一看,竟是那棵树芽,白白的,嫩嫩的,顶梢拳头一样没展开的地方,裹着一层滑腻的胎液。一夜竟长得比我的床还高了,这鬼东西,我睡着了,村庄睡着了,它却醒着。如果不理睬它,说不准有一天一觉醒来,我会发现自己已经浑然不觉地睡到了它长成的树上去了。
我钻到床下扳掉了它。我知道,它是那棵泡桐树根绽出的新芽。那是一棵高大的泡桐,原来就长在我放床的地方,盖房时嫌它碍事,就把它锯了,生怕它会长出树芽来,又挖地六七尺,刨出它深藏的树根,这样才觉得踏实。没想到它还会靠那些残根冒出树芽来。在那座老屋里,在那张床底下,我曾一次又一次扳倒过许多冒出的苍白树芽,直到几年后,当我扳得有些心烦意乱时,它才终于不再冒出新的树芽来。我想它还是终于睡着了,那棵泡桐树的灵魂终于睡着了,或许是永远睡着了。
前年老家的那座土屋坍塌了,家里人也没理睬它,想不到我以前放床的地方竟长出一棵树苗来,一个春天竟然长出了丈余高。我大吃一惊,本以为已经十多年了,它已经睡熟再不会醒来了,但它依旧醒着,几滴残雨几缕风又让它长成一棵树了。‖
鸟儿睡了,牲畜睡了,我们睡了,村庄睡了,世界睡了,但还是有一些东西在我们睡熟时它却醒着,生长着,并悄悄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泥土是不会睡着的,灵魂是不会睡着的,时光是不会睡着的,在我们沉沉睡着的时候,它们还醒着。
我终于明白,即使在我们已经睡熟或沉睡的时候,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1.请你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1)疲惫不堪————————————————
(2)浑然不觉————————————————
3.“我想它终于还是睡着了,那棵泡桐树的灵魂终于睡熟了,或许是永远睡着了。“这句话中的”或许“嫩删去?为什么?
————————————————————————————————
4.“泥土是不会睡着的,灵魂石不会睡着的,时光是不会睡着的,在我们沉沉睡着的时候,他们还醒着“请你谈谈这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
第三部分(作文,共40分)
十一、习作(任选一题)。
(1)我的————
提示:1.先将题目中的任务补充完整(如:同桌、老爸、老妈、“死党“……)2.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尝试运用各种人物描写手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2)以“新年畅想“为主题写篇文章。
提示:2012年过去了,人类安然度过所谓的世界末日。那些因为轻信末日谣言而造成的悲剧。我们深感遗憾、悲痛。所以,畅想未来并为之努力,生活才会更精彩。你打算怎么度过新的一年呢?尽情地畅想一下吧!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言通顺,用词准确;多了分明有顺序;字迹端正,不写错别字;题目自拟。
4.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篇四
一、我会读拼音,写字词。(12分)
zī xún páng bó jué jiàng yā yì hú lún tūn zǎo
( ) ( )( ) ( ) ( )
kuí wú xī luò jǔ sàng hn zhí qián zī àn zhǎng
( ) ( ) ( ) ( )( )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5分)
慨( ) 询( ) 峦( ) 嫌( ) 逾( ) 概( ) 殉( ) 恋( ) 歉( ) 愈( )
三、填成语。(6分)
( )上( )花 ( )冠( )兽 张( )李( )
( )( )风霜 ( )东( )西 ( )魏( )赵 低( )浅( )
( )( )大笑 ( )光( )彩 ( )( )奉承 ( )钉( )铁 ( )( )动魄
四、在下面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打√,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4分)
捕捉(pǔ bǔ) 绞缢(nì yì ) 咀嚼(jiáo jué) 勉强(qiǎng qiáng)
内疚(jiù jiū) 野雉(zhì zì) 畸形 (jī qí) 潜伏(qiǎn qián)
五、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5分)
不是……就是…… 不但……而且…… 只有……才…… 宁可……也…… 如果…… 就……
1.音乐( )能给人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性情。
2.( )天下雨,( )不能上华山了。
3.( )保护地球,我们( )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4.妈妈( )自己吃苦,( )不让我们为生活担忧。
5.张强在家里( )看书,( )写作业。
六、按要求按写句子。(6分)
1.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2.小明对小红说:“我要像你一样乐于助人。”(改为转述句)
3. 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改写成拟人句)
4. 若不为此,敏捷强健有何用?肌肉发达有何益?(陈述句)
5.《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q托尔斯泰写的。(修改病句)
6. 两行白杨树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改为比喻句)
七、课文点津。(18分)
(1)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2)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了《学弈》你明白了: 。
(5)《墨梅图题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品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别挤啦》的作者是_________国的_________ ,诗中的“挤”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 ,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
八、阅读理解。(19分)
(一)课内阅读.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只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 “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
“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有趣,也是事实。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6分)
⑴“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2分
(2)这句话意思(1分):
(3)这句是_____句,改为陈述句(2分):
(4)这段话表现(1分)
(二)课外阅读。(13分)
一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3分)
打量(liáng lìang) 上浮(fú fóu ) 兴(xīng xìng)旺
2、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写下来: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 __________(2分)
3、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___改___。(2分)
4、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_______ ___________,“制宜”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5、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______________(2分)
6、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九、作文(30分) 题目:我忘不了
5.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学期的期末试卷 篇五
hùn xū bǎn qí jǐn
()乱 废()出()()途()慎
zhèng zhùi tà hóng jiàn
()住 点()拖()()伟 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地振 叹息 悲痛 创作 B.极端 断言 原泉 严厉
C.指教 后悔 残忍 浓厚 D.尸体 任务 估量 消烟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活:①工作②真正③生存,有生命④不死板
(1)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2)这孩子说话活像一个大人。()
(3)活到老,学到老。()
(4)他干起活来很卖力。()
4.按的要求填空。(3分)
“嘉”字共有_______画,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_部,在_______画里找;用音序查字法,查_______字母,音节是_______。这个字是_______结构。
5.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分)
(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2)它身长可达30米左右,体重约70吨。()
(3)鲸的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6.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3分)
(1)他们的口号惊天动地。()
(2)他们的英雄壮举怎能不让人钦佩呢?()
(3)夜空中,星星快乐地眨着眼睛。()
7.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老师问明明:“我的板书,你能抄下来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极了,真庆幸没有把它拔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分)
(1)这学期一开始,我就订好了学习计划和决心。
(2)六年级的同学基本上都参加了语文竞赛。
(3)居里夫人这个名字对我国人民是不陌生的。
(4)在气候温柔的日子里,我们要去旅游。
9.给下面的句子排列顺序。(5分)
()妈妈看黄瓜又嫩又长,西红柿又大又圆,高兴地说:“这些莱可真是太好了!”
()不大一会儿,亮亮把菜买回来了。
()妈妈听后说:“现在售货员的服务态度真好!”
()亮亮的妈妈叫亮亮上街买菜,并且告诉他要挑新鲜的。
()亮亮说:“是售货员阿姨给我挑的。她说,要卖给大家好的,次的另作处理。”。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代诗人_______的_______。
(2)家在梦中何日到,______________?
(3)_______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_______起来却很难。
(4)我从心底里知道,“_______ ”也好,“_______”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_______。在爱的_______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ān rán wú yàng,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ǒu duàn sī lián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看拼音,写词语。(2分)
ān rán wú yàng()ǒu duàn sī lián()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安全-()坚硬-()
3.短文中“夹丝玻璃”一处用了双引号,作用是()(2分)
A.是引用,不是直接叙述
B.用双引号说明不是真的,是假的C.用双引号起强调作用
4.“夹丝玻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砍掉那双“完美的手”
他曾经是人们眼里不可理解的怪人。
读高中时,因为他的优秀,有个保送名牌大学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他不要。
到了高考,他考出非常高的考分,却执意选择了又苦又累的地质专业。
毕业了,照样在学校里称得上风云人物的他,同时被几个好单位看中,可他却要求去做一个地质人,做一个浪迹天涯的地质队员。
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选择,他总是笑笑,不置一辞。
终于有一天,他在别人再次问起他当初为什么做这些选择的时候开了口: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精心雕塑一座巴尔扎克的雕像:巴尔扎克目光炯炯,身披宽袖长袍,一双手非常自然地叠合在胸前。罗丹唤来了自己的三个学生来欣赏他的得意之作。不料,三个学生不约而同地被雕像上这双栩栩如生的手吸引住了,连声赞叹:“好极了,这真是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从学生的表情中感到这双手虽然塑得绝妙,可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太突出了,起了喧宾夺主的作用。因此,他找来一把大斧,把那双完美的手砍掉了。几个学生被罗丹的举动吓得目瞪口呆。
其实,在生活中,这种“完美的手”随处可见,它时时处处地诱惑着人们忘记了最初对人生的本质追求,常常因此走上了一条与理想背道而驰的路。只有果断地砍掉那双“完美的手”,砍掉那些局部的暂时的诱惑,实实在在,耐住寂寞,潜心做自己想做的宰,才能雕塑出生命整体的完美。
说这些话时,他已经取得了三个部级、三个局级进步奖的成果,编写了两个有关三维地震勘探的专集,往许多专业报刊上发表了上百篇论文,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国家科研项目。而且 他还用自己细腻的心去翻阅每一寸自然的美丽 写出了许多充满豪情 激情 深情 智慧的诗篇 成了一个地质诗人 一个知道如何去追求生命真正美丽的诗人
1.照样子,写词语。(6分)
(1)目光炯炯(ABCC)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又苦又累又 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1)执意:___________
(2)不置一辞:___________
(3)喧宾夺主:___________
(4)背道而驰:___________
3.给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加上标点。(4分)
4.他为什么执意要选择又苦又累的地质专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取得了哪些成绩?你认为他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美的手”指什么?“砍掉”又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题目:微笑
【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学期的期末试卷】推荐阅读: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06-24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期末质量监测试卷01-04
有关于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01-10
关于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07-30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参考08-09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试卷10-03
关于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参考03-21
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的期末试卷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