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精选8篇)
1.彝族 篇一
彝族的火把节
六(2)班 陈阳晶
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传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本词条将从彝族火把节起源、传说、主要活动和意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万岁。
啊!彝族的火把节真好,我爱彝族的火把节。
2.彝族 篇二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网站,文化传播
新媒体时代下,城乡发展比例不协调,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忽视以及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使民族文化传播深受影响,如何利用网站传播这一新兴媒介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值得思考。可以说媒介技术更新换代越快,文化传播的规模和速度也越大。彝族作为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古老民族,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更需要借助网站这一新兴的媒介,亦让其他民族、地方的人了解彝族的文化及其传统。以彝族人网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站不仅能够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继承民族文化传统,而且也利于构建现代民族文化特色。因此,在结合信息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把彝族人网视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去分析彝族文化传播的新空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主要是针对彝族人网进行定性研究和文本分析,并试图站在新媒体的角度下探讨彝族利用少数民族文化网站传播过程中所体现新的传播模式和特点,为少数民族文化网站能够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1 彝族文化传播的方式
1.1 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彝族文化传播通常以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为主,在通讯不发达的彝族社会中,人际传播是最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因为彝族内部家族的等级、血缘观念浓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一定的等级。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传播多集中在家族和家庭这个范围内进行。例如:火塘,彝族人把火塘视为家庭的象征,他们认为火塘中火的熄与燃与家庭的命运紧密相连,所以火塘里的火也被称为“万年火”。人际传播通常在火塘边进行的,而且火塘还充当村寨信息传播的角色。
除了在火塘边进行信息传播外,作为传播者的毕摩对彝族文化的传播也作了巨大的贡献,在网络信息不发达的彝族社会中,认识彝文的毕摩不仅充当着彝族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民族信息的传播者、组织彝族民间文化的交流者。通常人类学、民族学的学者在进行实地考察时都会拜访当地的毕摩向他们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毕摩在彝族文化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算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传播和继承的一个重要的纽带。
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彝文来记录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也是彝族文化传播的方式。彝文作为彝族文化的瑰宝,涉及宗教、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医药、天文、地理和农技等各个方面。例如:《西南彝志》有三十七万八千余字,内容丰富,涉及的范围广泛,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巨著”(1)。依托彝文作为传播媒介,让彝族文化的传播得以更好的保存下来。
1.2 网络传播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整合口头传播、印刷传播等优势为一体的网络传播迅猛发展下,面临文化的多元化以及少数民族边缘化的情境,彝族人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民族文化传播方式以及文化传承的有力工具,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彝族人网利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与本民族和外界进行一种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即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特质的理解,也使得彝族人网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民族文化全方位的展现出来,使用户能够从视、听等方面全面了解民族文化,也是弥补少数民族文化报道和传播方面的劣势,扩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空间。彝族人网是彝族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是展示、传播彝族文化的平台,也是网络用户进行个体思想交流和互动的空间。彝族人网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和文化的空间,不同用户在这一虚拟的空间进行聚集、分享、沟通、碰撞摩擦出新的观点,从而影响现实世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增值。
2 彝族人网的传播特色
彝族人网成立于2001年7月19日,网站聚知识性、学术性、大众性于一体,利用数字化技术,展现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彝族人网不仅是彝族文化的第一门户,也是彝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2.1 彝族人网的页面设计
网站首页的传播信息主要通过网页的标识、色彩、语言等共同塑造,彝族人网的页面设计体现了版面设计的总体原则,既有实用性,又兼具审美性。进入彝族人网,最明显的当属标识(logo),网站的标识充当一种传播符号,可以传播多层含义,是一个网站的“网眼”。彝族人网的标识充满着民族特色,一位中年男性身穿体现本民族色彩的彝族服饰,上衣为大襟衣,头顶留一缕三寸左右的头发,四周缠头帕,头帕前端缠成一根长髻,高高翘起,彝语称“茲贴”,汉语又叫“英雄髻”。彝族人网的标识给网民留下了最初的民族印象,而且彝族人网是以汉文、彝文和英语为网页制作语言,可以看出其不仅利用网站向外界传播彝族独特的文化,同时注重本民族自我身份的建构和认同,也维护了彝族的文化语言。
网页的设计也离不开色彩的搭配,不同的色彩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氛围。彝族人网整体的色彩搭配不仅增强了视觉效果而且融入了本民族的色彩文化,红、黑、黄是彝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色彩,在彝族人眼中红色是一种神圣的颜色,能够驱除黑暗带来和平;黄色寓意着太阳,给人们带来阳光是人类生存之本,同时也象征着丰收;黑色给人一种尊敬高贵、坚强隐忍之感,所以彝族人网在页面设计中,尤其是在以彝文为网页制作语言的页面中,利用红、黑、黄为网页基色,传达了彝族的色彩信息,连接了彝族群体之间对本民族文化认同和共鸣的色彩符号。
2.2 彝族人网的栏目特色
彝族人网作为外界了解彝族文化和传统习俗的窗口,对于彝族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重塑作用。彝族人网的栏目版块之多,主要有彝族概况、传统文化、彝学、人物、旅游、摄影等多个板块,各个版块内容丰富,利用彝族人网的传播,能够更好的汇集、整合、保存彝族的民族文化,这种类似于百科全书式的介绍,不仅保存了彝族文化的民族性和本土性,也为想要了解彝族文化的网上用户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网上空间。以往彝族多分布在西南高原地区,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由于受交通、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的影响,彝族在民族文化传播和学术建设等方面呈现出信息传播不对称、传播渠道单一化等特征,彝族人网的建立能够打破原有的民族文化传播格局,揭开少数民族神秘的面纱。
彝族人网不仅传播民族文化,也向外界提供了一个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使得彝族的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彝族人网中有一个民族坊的版块,版块下设各种跟彝族风土人情相关的产品购买介绍,例如土特产品、民族工艺品、民族服装等,这使得彝族的传统文化转换成为了一种文化资本,按照网络用户的个人需求投入资本化运营,生产出网络用户需要的产品,并以此获得经济收入用于网站维护传播等建设,即促进了彝族文化多样性,也促进经济的循环利用,为彝族文化传播提供必要的经济技术手段。通过彝族人网全面整合介绍彝族的传统文化、影视视频、旅游景点等版块,让彝族本土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融为一体,即富有经济价值有具有文化价值,使得彝族人网利用网站传播开发出更多的传播资源,丰富彝族文化传播的层次。
2.3 彝族人网的文本特点
彝族人网具有很强烈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文本的呈现有两个特点:
一是更多的关注对本民族有影响的彝人、彝事。彝族人民本身是最合适的彝族文化的传播者,他们从小就在本民族的文化环境氛围中生活,熟知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是受本民族文化影响最深的群体,彝族人网就是彝族精英们筹资建立和发展的,网站的大量内容介绍了彝族的传统文化、彝学、人物、音乐等多个版块,彝族人本身利用网站传播在自我建构表述本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更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二是关注彝族群体,能够利用网站传播进行建言献策。彝族人网形成了一个关心彝族群体的公共讨论平台,是网上虚拟社区和文化传承的有力载体,不仅加强了少数民族内部之间的联系,而且形成了一种群族的网络空间,只要与本民族相关的话题都能够在网站上发表和传播,从而在网站上形成网络个体用户的讨论。既发挥了彝族人民本土的主体性,也使彝族人网呈现出多元化、互动性等特点,促进了彝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彝族人网的传播意义
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网站日益增多,这与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不可分割。彝族人网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信息手段的一种新的结合传播方式,构成了新的民族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尤其在民族文化传播格局日益失衡、民族文化媒介话语权式微的背景下更具有传播意义。
彝族人网的传播呈现出交互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让彝族民族文化在网站传播中被赋予新的传播符号,也使得民族文化重新得到文化资源配置,不仅扩大了彝族文化的传播空间,也让个体用户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能够在这种新的网站平台上抒发传播本民族文化的热情以及加强传承文化的保护意识,在新媒体语境下,改变了以往的传播者的角色定位。
彝族人网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和范围也发生着改变,其利用了网络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的广泛性、检索的便捷性、受众基数大等特点,使得彝族文化由过去比较小范围的人际传播变成更广泛的大众传播。彝族人网呈现的整体板块利用数字化技术把彝族文化全方位的展现出来,也改变了以往简单的介绍民族文化和传统,从而转向超文本、图像的写作模式,使得文本图像信息呈即时滚动的特点,极大的增强了受众的可观性,扩大受众的面积。彝族人网利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与本民族和外界进行一种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即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特质的理解,使用户能够从视、听等方面全面了解民族文化,也是弥补彝族文化报道和传播方面的劣势,扩大彝族文化传播的空间。
4 结束语
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文化认同的过程,伴随着信息的冗余充斥着网络空间,民族文化的信息传播也日益在纷乱复杂的网络信息中销声匿迹,这无疑是彝族文化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中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对其原有的民族文化传播方式的一种冲击。彝族文化通过彝族人网这一站点利用网站的数字化技术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其所塑造的彝族文化或传统习俗成为人们心中特定的语言文字符号,但这容易使彝族人网在传播彝族文化时,其民族文化精髓被简之的符号所替代。民族文化传播如何在网络中继续以新的形式得以延续,并在这种新的形式中,民族文化意识、民族认同感是否会渐弱也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普罗瑟.文化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陈峻俊.网络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与特点[J].当代传播,2014(3):110-112.
3.彝族 篇三
关键词:彝族火把节;了解情况;态度
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以火把节为代表的彝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民族的核心要素,其深层次的内涵关系着民族的认同和内聚。同时,彝族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在世界文化的星空上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小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昌市盐源县彝族和非彝族居民共760人,男性338人,占总人数的45.2%,女性410人,占总人数的54.8%;其中,非彝族居民有555人,占总人数的74.2%,彝族居民193人,占25.8%,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760份,回收760份,无效问卷12份,有效问卷合计748份,有效率98.4%,调查收集的数据在EXCEL上完成录入,通过SPSS20.0完成调查分析。
内容与数据分析
1.当地居民对火把节的了解情况
彝族火把节世代相传,然而,此次调查显示:760名调查对象中,有506名,约67.6%的居民表示了解火把节,而其余242名,占总数32.4%的居民不了解火把节,其中有102人,约13.6%的人不知道火把节的举办日期;大部分人(共计477位居民,约63.8%的人不知道火把节的由来),此次调查的彝族居民中,有8.2%的人表示不了解火把节,8.8%的人不知道火把节的举办日期,45.6%的人不知道火把节的由来,由此看来,火把节的传承和发扬并不如想象中乐观,许多本民族的人对火把节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且许多火把节传统项目并不为人所熟知,关于当地居民对火把节相关习俗的了解情况,见下表一:
彝族人民在农历二十四日,通过庆祝火把节祈求丰收、驱除邪恶、祭神祭天、表达对火的崇拜等,但人们对火把节象征意义的知之甚少,如下表二所示:
总的来说,彝族居民对火把节的了解程度普遍高于非彝族居民,且对火把节持肯定态度的彝族居民的比例高于非彝族居民的比例。但不论是彝民还是非彝民,对火把节相关知识了解不足,仍有待加强学习。
2.彝族居民对火把节的态度
火把节于彝族人民的重要性胜于彝族年,但调查发现,如果在外地打工或读书,有21.2%的彝族居民不会选择回家过节,虽然绝大部分彝族居民(约89.6%)对火把节仍满怀期待,7.3%的彝民表示对火把节已经司空见惯,失去了新鲜感,有2.1%的彝民更喜欢“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还有1.0%的彝民另有看法。对于这些现象,我们不得不引起警惕,采取措施,加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就彝族人民个人而言,在促进火把节的发展,弘扬彝族文化上所能做的事情,其调查情况如下表三所示:(21题)
由此看来,大多数人对本民族的宝贵文化还是存在爱惜保护之心的,但积极宣传、促进彝族文化传播这一问题上还缺乏认识与积极性。
讨论与建议
1.讨论: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在旅游背景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特点,其现实功能和发展空间也日趋凸现。但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火把节的传统有慢慢被追求时髦、新颖的年轻一代淡忘的危险。不论是彝族居民还是非彝族居民,对许多火把节的风俗习惯都不甚了解,且有部分彝民对火把节的热情减退,有少数彝民已不再欢庆火把节。长此以往,火把节的长期生存必然会受到威胁,彝族文化的发展必将受阻。
2.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火把节等相关彝族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彝族和非彝族居民充分感受到彝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彝族居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彝族居民和非彝族居民参与和保护火把节的积极性;进一步健全彝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机制,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
(2)为火把节添加新元素:任何事物都需要与时俱进,才会源远流长,传统节日也是一样,需要赋予新的内涵,具有现实和现代化意义的节日内涵更容易被新一代所接受。如:重阳节,现在也被定义为老人节,增加了尊老敬老的涵义。
(3)成立相关文化机构:完善火把节网络宣传系统,印发书籍报刊,组办相关电视节目、组织火把节文化交流活动等,以巩固文化基础,有利于火把节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4.彝族礼仪习俗[定稿] 篇四
彝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除赵家店、昙华两乡的个别地方外,大多数地区彝族的婚俗与邻县相同。赵家店乡境的部分俚濮彝族,实行一种自由婚姻。男女青年在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交场合中,自找相好,相互了解,情投意合后,经父母同意即可组成家庭,不举行任何仪式,直到第一个孩子满月方才请客送礼。如果组成的家庭不睦,双方感情不合,离异也较为简单,只要在村中请一老人作证,拿一木棒剖成两半即可。昙华山等地的一些罗罗濮彝族,有一种先订情后订亲的习俗。婚姻由父母包办,三、五岁订情,订情后将幼女接回娘家扶养,待弟妹长大,能帮助家中劳动和操持家务后,男方才请舅父到女方说亲,把原先的订情改为订亲。订亲后,男方到女方家住宿,待女方怀孕才举行婚礼,把新娘从女方家背回男方新郎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宣传和贯彻执行《婚姻法》,原婚俗有所改变。
彝族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妻及其子女组成。男子长大成年娶妻后,一般都与父母分居,自立门户,其父母由幼子赡养。如果父母去世,财产归幼子继承,不与幼子分遗产。
彝族古代盛行火葬。19世纪中叶才改火葬为棺木土葬,但凶死者仍行火葬。葬仪简单,临终喂含口钱、五谷,给死者洗澡、理发、穿衣、入棺,请毕摩祭祀,死者兄弟、子侄穿麻布孝衣,为死者带孝。棺木不深埋,高出地表寸许,垒土成坟。年、节到坟前烧纸钱。彝族盛行祖先崇拜,祖灵用青松木、樱桃木、马樱花木制作,或绘制祖先像,逢年过节或喜庆之日,举行祭祀。彝族崇奉土地神,多数彝族村建有土主庙,庙内右方土地神,左方山神,居中土主神。有的彝村不建土主庙,而选三棵大树象征土地、山神、上主,谓日“神树”,常在树下设坛祭祀。彝族图腾崇拜较为普遍,以虎图腾最为明显。他们自称虎族,视虎为祖。
彝族传统认为,日月星辰,雷电风雨,草木山川,巨石悬崖,飞禽走兽,皆有其神灵,人若惹之,会得灾祸。
彝族有尊老爱幼的美德。年正月,均给老人敬送酒饭、猪肝、腊肉。遇老人病灾,携鸡、酒及老人喜食的食品看望。平时吃饭,让长辈坐上方,盛情斟酒、搛菜。彝族关心儿童,不教唆儿童做坏事,不在儿童面前说脏话,若遇儿童跌跤、迷路、遇险等,即便是仇家孩子,也要救助,不记前仇。
彝族有好客的美德。客人进屋,起身让座,置酒款待,客人告别,举家起身,送至家门外。
彝族对座次、进餐等有定规。火塘上方是男性长辈座位,下方为妇女座席,其余人多在侧面就座。每天进餐,全家的饭均由家庭主妇盛给,食肉则由当家男子搛菜,自行去碗中嫌肉食者视为失礼。
5.彝族历史文化 篇五
彝族土司建筑,包括庄园、衙门、墓葬等。彝族先民属于氐羌系统,长期从事牧业生产,主要放养羊群。牧羊人最担心的是豺狼虎豹伤害羊群,为了羊群不受伤害,牧羊人从敬畏老虎、崇拜老虎、亲近老虎直至驯服老虎,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
民间相传,明代彝族女杰、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坐镇“九重衙门”时,曾以老虎把门。奢香墓地曾出土一个石雕虎头,与其一同出土的还有一块巨型石门斗,表明石虎是守门之物。
彝族土司及其后裔,在明清时代修建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庄园。至今,贵州省毕节市还保留有大屯土司庄园、安山土司庄园、湾溪土司庄园、海嘎土司庄园等;金沙县保留有契默土司庄园;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保留有牛棚土目庄园、大观寨土目庄园等等,其中尤以大屯土司庄园保存最好。
大屯土司庄园坐落于毕节市大屯彝族乡,横宽50余米、纵深60余米、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依山就势,次第升高,为三层台。整座庄园,三路三进,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中路为其核心,由面阔五间的大堂、二堂、正堂组成中轴线。左路主要建筑有轿厅、客厅、鱼池、花桥、书房和家祠。右路主要建筑有花园、客房、绣楼、厨房和仓库。四周筑有2米多高的砖石垣墙。沿墙建有6座碉楼,每座高8米-12米不等。
6.彝族舞蹈串词 篇六
1、九年级(一)班:上帝是什么样子呢?也许,大家会说他总是慈眉善目的一个西方老头。但我要让大家看看一个全新的与众不同的.上帝形象。请欣赏九年级一班的独唱《god is a girl》。(苏)
2、九年级二班:满天繁星映衬着熊熊篝火,他们点燃了象征吉祥、幸福、快乐,激情的火把,在婉转悠扬的歌声中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动人的舞蹈。在欢快优美的舞蹈里,他们展现了自己勤劳善良,团结奋进,展示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的绚丽多彩厚重而神奇的文化。下面请欣赏九年级二班为大家献上的彝族舞蹈《七月火把节》。(杨)
3、五年级:我们在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谆谆教导里,在父母的呵护里,在十月硕果丰收的时候,一群在阳光下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来了,他们带了了对祖国,对老师们的感谢,请欣赏由五年级同学们带来的合唱《阳光年华》。(阿卓)
7.彝族的盛会——跳公节 篇七
一大早, 我们就从那坡县城出发, 驱车赶往达腊彝寨, 因为这里将迎来当地一个特殊的节日——跳公节。通往寨子的一段路是山路, 我们只有徒步前往。穿过一片片树林, 鸟儿在头顶掠过鸣叫, 偶尔还能听到几声牛叫声, 这种融入大自然的感觉很奇妙、很美好。在路途中我们遇到一个彝族小女孩, 她叫沙玛沙依, 只有三岁。小姑娘一大早就被妈妈叫起来, 穿上了传统的服装, 拉着手, 赶到了山坡上的一座老屋子里。小姑娘并不知道, 今天对于彝族人来说是个多么重要的日子。到了达腊村, 村子里的人都穿上了盛装, 为跳公节做准备。彝族在跳公节都要穿着彝族传统的服装, 而且不同年龄阶段服装各不相同。每人领口的位置都有一块正方形的银牌, 据他们称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村民们这时都在忙碌着, 大人们在帮孩子穿着服装, 看着他们头巾一层又一层的缠绕在头顶, 系上漂亮的腰带, 戴上了传统的饰品, 偶尔也有孩子欢乐地穿梭在人群中。一些老人们在收拾柴火, 火上却不知煮着什么。
村民们一边忙碌, 一边在等待一个叫做郎头的人。这个郎头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我们也不知道, 带着满肚子的疑问和村民们一起等他。随着一位身穿白色短衣、青布裤、包着黑头巾的长者出现, 我们了解到他便是“郎头”。随着郎头现身, 刚才的疑问便有了答案, 跳公节的“郎头”可以说是跳公节活动的主持人, 一般是一位对庆祝流程很熟悉的长者, 活动的主持协调工作也都由他负责。
不过, 除了郎头, 还有其他两位在彝族人心中最重要的人物, 他们分别是“大摩公”、“二摩公”。摩公穿着天蓝色的衣服, 天蓝色也是摩公的标志性颜色。随着大摩公的到来, 跳公节的序幕即将拉开, 现在村子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大摩公穿着蓝色衣服, 包着白头巾, 与二摩公一起聚集在二摩公家中, 准备一起吃完饭就出去开始跳公节的活动了。摩公被认为是可以与祖先和神灵沟通的人, 也叫祭祀, 是世袭的, 他将带领族人祭天地、拜祖先。
跳公节是彝族对击败外族侵略取得胜利的一种庆祝活动。所以全寨的人要一起聚集在二摩公的家里聚餐, 表示欢迎英雄的祖先凯旋归来。酒自然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无论男女老少, 这一天都可以开怀畅饮。我们作为客人也被邀请去二摩公家中, 与村民一起聚餐, 一起端起大碗饮酒, 酒闻起来很冲, 喝起来非常烈。在其中我们了解到, 彝族人喜好喝酒, 自酿的米酒在平时都是用来解渴的。聚餐完毕, 跳公节的活动才算正式开始。
跳公节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那坡、云南省的富宁等地的彝族群众特有的节日, 也是他们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举办跳公节的日期每个村寨各不相同, 一般在每年农历的四月上、中旬, 跳公节第一项活动就是要祭拜祖先。摩公要先讲祖先的功绩, 然后带领大家一起祭拜。
对于彝族人来说, 孩子是跳公节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即使他们的年龄还无法让他们理解什么是跳公节。我们随即问起了旁边三岁的小朋友, “你知道大人们在干什么吗?”小朋友满脸疑问地摇摇头, 我们又问, “那你为什么要穿上这个衣服跟他们在一起吖?”她很可爱地答道, “是妈妈帮我穿的。”我们发现很多小孩都穿着他们的民族服装, 然后一起来参加这个活动, 其实他们什么都不懂, 只是觉得好玩, 但是他们的长辈想让他们从小就接触这些传统的习俗, 让他们了解自己。虽然彝族的跳公节越来越受人关注, 但是彝族的年轻人似乎参与的越来越少, 让孩子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民族, 可能是老一辈的彝族人最想做的。
每个村都在舞场中央种下一片金竹, 它们是吉祥的象征。人们吹着芦笙, 围绕金竹丛, 跳起传统舞蹈, 然后全村寨的人绕着竹丛游行九圈。寨子的人则热情地邀请远道而来的客人加入跳公的行列。人们伴着音乐、踏着鼓点、围着金竹热情地跳舞。饿了、累了, 便停下来吃点糯米饭、吃块肉、喝口酒, 然后继续跳舞。站在场中的摩公则是号召大家时刻警惕, 建设和保卫家园。祭拜仪式结束后, 人们抬着铜鼓, 抬着一头猪, 准备进行欢庆活动。铜鼓是彝族跳公节必备的乐器, 而牲畜是用来祈求平安的。我们一路随着寨子的人来到他们专门跳舞的地方。相传远古的时候, 一支彝族子弟组成的部队抵御入侵的敌人, 被包围在一处遮天蔽日的金竹丛林中, 情况十分危急, 突然, 有一位小伙子提出用金竹为弩, 奋起反击。果然, 箭无虚发, 彝族部队节节取胜, 击退了敌人。在四月初凯旋, 各村寨的人们杀鸡、杀鸭, 摆席设宴, 欢迎荣归的子弟。此后, 年年相传, 就成了“跳公节”。跳公节, 全村寨的人要跳各种传统舞蹈, 象征围猎、杀敌的“跳闸门”、“跨断桥”等, 是表示缅怀先祖的英雄尚武精神, 纪念反抗外族入侵的胜利。
8.彝族舞蹈(下) 篇八
流行于红河南岸,故又称为“江外”彝族舞蹈。彝语称“裁比”,意思是成双成对跳起来。当地汉族人民称这种舞蹈为“龙纵”,又认为是欢乐的动作,故也叫“乐作”。乐作舞的动作颇似蜻蜓飞舞,因此还有叫做“蜻蜓舞”的。这是传统的自娱性集体舞,男子可以从年少一直跳到年老,妇女在做母亲以后就不能再。“乐作”是男女青年们主要娱乐活动之一,因此什么时候都可以跳,在彝族传统的节目,如农历十二月三十日过大年、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往往要跳好几天,在婚礼、丧葬和祭祀活动时也一定要跳。□乐作舞是歌唱、器乐和舞蹈三者紧密结合的一种歌舞形式。参加舞蹈的人数不限,多成双数围着圆圈进行。舞时有一定程序,舞前先以抒情性的歌唱开始,有乐队伴奏,乐队人员不参加舞蹈,却随着伴奏的拍节摇晃身体,并以高昂的帮腔助兴。舞蹈柔和而轻盈,膝盖伸屈富有弹性,舞动的手臂和蜻蜓振翅,姿态优美,特色浓郁。舞者边跳边唱,间或拍手,激烈时,相互对穿,忽停、忽动、并自转一圈。图形基本为圆圈,有时交错对穿,有时翻身自转,欢乐时,还唱着“噻、噻、噻噻”的歌声。
阿细跳乐
阿细人是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传说很早以前,彝族人民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每当春播时,他们白天给土司头人种地,夜晚借着月光才赶种自己的“火地”。在火灰尚未熄灭的地里,人们光着脚板劳动,脚被烫着后就抬起来跳两下,还“阿啧啧”地喊着,这就形成了舞蹈的基本步伐。后来这种舞蹈经常在农闲的夜月下跳,并成为青年们恋爱和娱乐时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称为“阿细跳月”。又因为这个舞蹈里的伴奏乐器很突出,又往往称为“大三弦舞”或“阿细跳乐”。每逢六月二十四日传统的“火把节”夜晚或农闲时都可以跳。□“跳月”的节奏较奇特,是五拍。伴奏乐器有笛子、大小三弦、树叶等,吹笛子者是指挥者,也是领舞者。舞步始终跳跃,一般跳三步,然后抬脚跳两下,与对舞者对脚,也有在抬脚对舞时自转一圈。男子手持乐器,步伐与女子基本相同。女子左右摆动双手,抬脚对双手拍掌两下,队形变化有前进、后退和交错。舞蹈热情奔放,大幅度的跳动和变化鲜明的形式,构成炽热的气氛。
铜鼓舞
彝族称为“妻丽”。是云南东部彝族人民喜爱的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流传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麻栗坡、西畴等县。由于跳“妻丽”时,击铜鼓伴奏,故叫铜鼓舞。每年“打公节”,即农历六月十五日这一天,彝族人民百十人为一群,跳“妻丽”,击铜鼓为乐,连跳三天三夜尽兴而散。铜鼓舞是载歌载舞的群众性自娱舞蹈,男女均可参加,人数不限。舞蹈的风格和律动别具一格。它以胸、腰及胯部的大幅扭摆为基本舞步,舞风清新、纯朴。步伐不复杂,基本是一步一并脚,向前进或横走,膝部随扭摆而屈伸。有时拉手,有时左、右手交替上下甩动。男子左手抱铜鼓,右手敲击,脚步男女相同。舞蹈时歌唱,跳到高潮时呼叫,情绪激越。□因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紧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所以云南彝族的铜鼓舞和广西彝族的铜鼓舞同出一源,动作也大同小异。广西的铜鼓舞是在节日或丧事时跳的。舞时一人打鼓,男在外围,女在里圈,围着铜鼓,随着鼓的节奏起舞。舞步象攀登山路的样子,每迈一步,双膝随之频频颤动,甚为奇特。步伐大致分为六种,即二步、三步、四步、六步、八步,至最后一拍,脚向前踢出。男女同舞时,互相拉手,前后摆动。男子单独排成长队舞蹈时,则各执折扇一把,屈伸于前侧和胸前。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主要在于队形的变化,节奏由慢而快,至高潮而收。伴奏用的铜鼓大小各一,成为一套,大鼓为“雌”,小鼓为“雄”。击鼓者右手执软木棒,交替敲击两只相对的鼓面,左手执竹棍,敲击小鼓梆,击鼓者不参加舞蹈。
披毡舞
彝语称“几什瓦那目”,这是在四川凉山彝族中普遍流行的一种舞蹈,多在节日或婚丧时跳,载歌载舞,也有时是边朗诵边舞蹈,男女均可参加。披毡是用羊毛擀制成的,既保暖又挡风,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身披披毡翩然起舞,塑造出各种美丽的形象。“披毡舞”以手部动作为主,舞时,把披毡披在肩上,双手握住披毡两侧边缘,上下、左右舞动,或两手交替从上向下盖,或一手插腰,另一手向里、向外摆动,还有将披毡向前向后反复甩动,向前甩至胸前,向后甩搭在双肩,看上去一会儿犹如天鹅飞翔般的安详优美:一会儿又如孔雀开屏般的热情奔放,舞蹈步法主要是一步一靠、慢走步等,脚步扎实、稳重,在做碎步时则轻松愉快。当双臂伸展急速转动时,好象盛开的鲜花,当突然下蹲收拢双臂时,又象是将要怒放的花蕾,最具彝族人民的特色。
正是这舞动的披毡给解放后的专业工作者以想象的双翅,编出了《红披毡》、《颂歌献给党》等优秀的节目,将“披毡舞”以更新更美的面貌展现在各族人民面前。
摆手舞
是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喜德、越西一带的民族间舞蹈,在婚礼时多由姑娘们唱着民歌互相对舞。“摆手舞”为二人一组或四人一组的舞蹈,一手上举另一手下垂或与同伴相拉手。男子舞蹈时手高举至头顶,妇女则仅举手至肩部。用全脚掌做碎步互相交换地位,如人数众多时,有横排、斜排、四方形等队形,队形及动作均随领舞者而变化。手的摆动有上下摆动,前后抖动,左右摇动等。在摆手时肘部与臂部都不能动得太大,碎步行走时要保持上身的挺直、昂首。给人以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的感觉。几乎跳遍全国的“快乐的罗嗦”就是运用了“摆手舞”中手部动作而创作的节目。
对脚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