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考试真题

2025-01-26

公文写作考试真题(8篇)

1.公文写作考试真题 篇一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试题

课程代码:003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文的特定效用是指公文的(C)1-9 A.程序效用 C.现实效用

B.法定效用 D.历史效用

2.下列不属于公文特点的是(A)2-31 ...A.独立性强 C.政策性强

B.针对性强 D.时限性强

3.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称之为公文的(D)3-47 A.体式 C.风格

B.格式 D.文体

4.《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公文构成要素划分为三部分的规范名称是(A)3-59 A.眉首

主体

版记 C.版头

正文

版尾

B.眉首

正文

附录 D.文头

主体

文尾

5.下列机关中属于平行关系的是(C)4-104 A.省政协与省国税局 C.省教育厅与省财政厅

B.市政府与市司法局 D.省公安厅与市交管局

6.以下公文中不需要发文字号的文种是(B)5-124 ...A.命令 C.决议

B.议案 D.公告

7.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应选用的文种是(D)5-136 A.意见 C.通知

B.决定 D.指示

8.某公司任命×××为销售部经理,应使用的文种是(D)6-159 A.公告 C.通告

B.通报 D.通知

9.某省属大学向省教育厅请求拨款,应使用的正确文种是(B)7-176 A.申请 C.报告

10.函的主要特点是(C)7-186 A.针对性强、指导性强 C.适应性强、务实性强

B.超前性强、说明性强 D.陈述性强、周知性强 B.请示 D.函

11.具有目标的前瞻性与操作的预想性两大特点的公文文种是(D)8-212 A.报告 C.总结

B.请示 D.计划

12.调查报告写作时,调查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应放在(B)8-229 A.前言部分 C.结尾部分

B.主体部分 D.附录部分

13.下面不属于讲话类文书写作特点的是(C)9-234 ...A.口头性 C.严肃性

B.针对性 D.情感性

14.下列选项全部属于建议类文书的是(B)9-261

①方案

②议案

③提案

④建议

⑤决议 A.①②③ C.③④⑤

B.②③④ D.②③⑤

15.文书工作者有紧迫的时间观念,体现了文书处理工作(A)10-283 A.及时迅速,注重时效的要求 C.安全可靠,确保机密的要求

B.准确周密,确保质量的要求 D.精简文件,提高效率的要求

16.收件人收到文件后,在对方的公文投递单上签字的程序叫(A)11-291 A.签收 C.签发

B.登记 D.注办

17.负责机关公文审核的人一般应是(D)11-312 A.机关领导人 C.公文校对者

B.公文的起草者 D.秘书部门负责人

18.统计报表及法规性文件归档时,判定文件所属特征应选(A)12-348 A.签发日期 C.公布日期

B.批准日期 D.发文日期

19.××大学公文处理的组织机构应是(C)10-276 A.校党委组织部 C.校长办公室

B.校党委宣传部 D.校人事部

20.机关公文处理中,需要整理(立卷)的文件材料是(B)12-331 A.文件草稿 C.重份文件

B.文件定稿 D.校对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机关可以联合行文的有(ABD)4-110 A.市公安局与市工商局 C.市委与市委组织部

B.市政府与市委 D.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

E.市政府与市财政局

22.为提高公文质量,公文写作修改内容包括(ABCDE)2-39 A.主题 C.材料 E.语言

23.指挥型决定的正文写作内容包括(ABE)5-128 A.决定理由 C.决定背景 E.执行要求

24.会议纪要的主要特点有(BDE)7-193 A.规范性 C.简要性 E.知照性

25.公文审核的重点包括(ABCE)11-312 A.公文内容 C.文种使用 E.书面格式

26.归档文件目录封面的内容应包括(ACDE)12-354 A.全宗名称 C.保管期限 E.机构(问题)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27.公文不允许任何机关领导人以个人名义发文。×1-9 说明:机关的发文一般是以法定名义,有时也用国家领导人或机关首长的名义。28.公文的体式包括公文的附加标记。√2-34

说明:公文的体式包括公文的文体、结构、附加标记和文面格式。29.市财政局可向市教育局发文,布置教育系统年终财务大检查工作。

说明:两单位是不相隶属的关系。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发文只能用平行文。× 4-107

30.同属规章类文书,守则与办法、条例、章程的写法不同。√8-211

说明:守则的写法和条例、办法、章程等规章文书有明显的不同,简洁易记是它的最大特点。31.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都是记录会议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的文书,所以写法基本相同。× 6-247 说明:会议记录是记录类文书,会议纪要是公文文种,二者文种和作用不同,写法也不一样。32.集中形式的公文处理工作组织形式适用于小机关和基层单位。√10-280

说明:小机关,特别是基层单位内部机构比较简单,它的工作联系上级外,主要是面对本单位的群众,因此形成的文件数量少,主要是上级的来文,承办人员也不多,总的文书部门可以掌握全部公文的处理情况,直接联系承办人

B.保管人姓名 D. B.文字表述 D.发文字号 B.纪要性 D.约束性 B.决定事项 D.决定分析 B.观点 D.结构

员亦不费事。在这样的机关单位,集中处理公文,既不影响处理公义的时矧性,也不妨碍承办人员对公文的调阅;既减少了手续,又有利于保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3.简述普通文件的含义及注意问题。1-17 答:

(1)普通文件是相对秘密文件而言的,从这个角度说。也可称为非密文件。(2)普通文件也并非无密可保,可供任何人阅看。

(3)普通文件只限于本机关或本组织内部,不对外公布,即不在社会上公布,不向国外传播。

34.简述决议和决定的异同。5-136 答:

一、决议和决定都是下行的指挥性公文,在内容方面接近,侧重于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在文字表述方面,风格也一一致,都要求准确、鲜明、简洁。

二、决议和决定的不同在于:

1、形成的程序不完全一样。决议必须由会议通过,而决定可以由会议作出,也可以由领导机构在职权范围内作出。

2、内容的范围不尽相同。决议多半针对全局性问题作出决策,决定既可解决全局性问题,也有不少用以解决具体事项。

3、发布形式略有不同。决议以会议名称发布,决定也可以会议名称发布,但多半以机关名称发布。35.简述报告在行政工作中的作用。7-172(1)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上下沟通。

(2)从领导者来说,及时了解下属各部门的工作情况,有助于控制全局,克服薄弱环节,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3)从下级机关来说,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是避免工作出现差错和问题的重要保证。36.简述公文登记的具体范围。答:

公文登记的具体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11-293

(1)上级机关文件。包括指导性、参阅性和需要办理的文件;(2)下级机关文件。包括请示性、报告性文件;(3)重要的带有密级的刊物、资料;(4)其他机关商洽问题和需要答复的文件;(5)上级机关召开会议印发的会议文件材料。

37.简述我国公文整理(立卷)范围指导性文件的名称。12-334 答:

公文整理(立卷)范围的确定,应以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文件的基本思想为指导:(1)《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2)《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3)《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38.联系实际,试论公文的语言特点。3-52

答:

公文运用语言应当做到准确、简明、庄重、得体。

(1)准确。准确是公文语言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公文的内容必须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每个词,每句话都必须有明确的含义。即用词要准确无误,造句耍合乎语法和逻辑。还要善于辨析词义,区别词的感情色彩,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最恰当的词语。

(2)简明。简明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做到“文约而事丰”。把公文写得简短明了,精练准确,这是公文的现实效用性决定的,也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3)庄重。庄重就是指公文用语必须讲究庄严、郑重。这是由公文的严肃性、法定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决定的。公文是处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使用庄重的语言,是公文制发机关应有的严正立场和严肃持重的态度在公文中的体现。(4)得体。得体就是指公文语言的运用要与公文的行文目的、内容、对象、条件的特定需要相适应,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受文对象产生与行文目的一致的心理效应。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39.根据所给材料,起草一份公文。

2009年秋冬季,全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形势严峻,×省部分地区已出现聚集性疫情。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切断甲型HIN1传染病传播途径,省卫生厅决定提前启动第二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

第二批疫苗11月16日起将陆续下发各接种点,此批接种重点人群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求这批接种将在疫苗抵达15日内完成。

省卫生厅要求这次疫苗接种工作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受种者收取任何费用,严禁以防控甲流感病为由,推销其他类别疫苗或搭车收费。

要求在总结第一批甲型HI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工作。

省卫生厅负责人强调,接种疫苗不是唯一有效的防控手段,公众还要注重个人卫生,勤通风、勤洗手,注意保暖和加强身体锻炼。要求:6-149(1)以省卫生厅名义,起草一份下行文的通告。(2)完成主体部分写作。结构完整。(3)标题三要素完整,准确概括事由。(4)正文写作符合通告文种写作方法、要求。答:

《××省卫生厅关于第二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的通告》

2009年秋冬季,全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形势严峻,我省部分地区已出现聚集性疫情,为进一步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切断甲型HIN1传染病传播途径,省卫生厅决定提前启动第二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

第二批疫苗11月16日起将陆续下发各接种点,此批接种重点人群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求这批接种将在疫苗抵达15日内完成。

本次疫苗接种工作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受种者收取任何费用,严禁以防控甲流感病为由,推销其他类别疫苗或搭车收费。相关人员须在总结第一批甲型HI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经验 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工作。

接种疫苗不是唯一有效的防控手段,请广大公众注重个人卫生,勤通风、勤洗手,注意保暖和加强身体锻炼。

××省卫生厅

二零一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2.公文写作考试真题 篇二

【解题】

考生审题时,必须养成抓住题目中的(敏感)关键词的好习惯,该题的敏感关键词是“贫困”“立碑”。通过对这两个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定性为否定观点题型,依据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为成绩优秀的学生立碑这种行为不妥;二是该校本来就贫困,不应该把钱花在为学生立碑上。

【参考答案】

贫困学校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考出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学校将其作为榜样鼓励其他学生本无可厚非,但是通过立碑的方式我认为是不妥当的。对此,我的看法如下。

段落分析:本段为引出重点答案前的铺垫,内容为对该事件进行简要定性,并表明自己的态度,应简明扼要,否则会与后面的答案重复。

首先,让我们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所在。一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使得贫困学校学生受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影响,难以考出好成绩,学校便抓住全市第一名这一时机造势宣传,以鼓励更多的学生考出好成绩;二是学校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单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优劣;三是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通过立碑这样的形式,可以引发社会关注,得到相关教育部门及地方政府的认可,提高学校的教育政绩;四是有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对这些行为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给予支持和鼓励,甚至奖励,进一步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

段落分析:本段的主题为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通过“关键词联想法”和“大小法”的解题技巧,由人物(单位)关键词:学校、学生,可以联想到教育资源、学校的教育观、教育主管部门等,再由此展开论述,便可得到3~4个小要点。

其次,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一是唯成绩论会使得学校更注重学生的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二是作为贫困学校不仅没有将钱用来完善教学设施,反而浪费人力物力修建铜碑,本末倒置,且立碑搞个人崇拜违反了教育的初衷,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三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如不及时解决,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公平现象还可能造成家长对政府的不满。

段落分析:本段的主题为分析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关键词联想法”和“大小法”的解题技巧,再次由人物(单位)关键词:学校、学生,联想到学生综合素质、贫困学校、教育资源分配等。

因此,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一是政府教育部门要大力发展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学校教育师资力量的扶持;二是学校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不宣扬个人崇拜,重点抓好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切实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社会、媒体也要加强正面的宣传报道,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

段落分析:本段的主题为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并作为总结来完成答题。同样还可以通过“关键词联想法”和“大小法”的解题技巧,由人物(单位)关键词:学校、学生,联想到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等。措施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比较抽象的措施,如“政府教育部门要大力发展教育”、“学校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另一部分为较为具体的措施,如“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学校师资力量的扶持”等。如此一来,就可以形成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的答案,也可以得到考官的赞赏。

【知识提升】

3.2010年考研英语写作真题解析 篇三

Part A

真题回放

Directions:

You are supposed to write for the Postgraduates’ Association a notice to recruit volunteers for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ization. The notice should include the basic qualifications for applicants and the other information which you think is relevant.

You should write about 100 words on ANSWER SHEET 2.

Do not sign your own name at the end of the notice. Use “Postgraduates’ Association” instead.

命题思路解析

这篇小作文考查的是告示类应用文。2009年8月出版的“考研英语大纲解析”中将小作文明确分为书信类应用文和告示类应用文两大题型,并详细介绍了告示的写作方法,具体如下:

标题应位于首行正中央;日期应写在标题右下方,与标题之间不应空行;正文写1~3段,5~7句即可;落款应写在中间偏后位置,与正文之间不需空行。

由于很多考生将复习的重点放在书信与摘要两种题型上,因而忽视了告示类应用文写作的练习。由此提醒大家,Part A的写作题目对书信类应用文、告示类应用文和摘要三大题型的考查可能性各占三分之一,考生在复习时应“一视同仁”。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考研小作文的考题均来源于近年的四级写作真题。2009年1月考研英语小作文的题目来源于2008年12月四级写作真题“Limiting the Use of Disposable Plastic Bags”。而此次考试的小作文题目来源于2006年6月的四级写作真题,题目如下: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poster recruiting volunteer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① 校学生会将组织一次暑假志愿者活动,现招募志愿者;

② 本次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内容、安排等;

③ 报名条件及联系方式。

由此笔者提醒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重视历年的考研写作真题外,还要关注近年来的英语四级、六级以及专业四级的写作真题。这些考试考查的重点与考研英语写作一样,也是大学校园生活与当今社会热点话题,考生可以相互借鉴,积累相关表达,背诵重要范文。

参考范文

Volunteers Needed

January 9, 2010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and enrich thei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e Postgraduates’ Association is recruiting volunteers for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ization to be held on April 10, 2010 in Beijing. To begin with, applicants should have Chinese nationality, strong professional spirit, cheerful personality, and be aged under 35. In addition, candidates are supposed to have outstanding skills at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 ability to speak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fluently. Finally, students with relevant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re preferred. Those graduate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aking part in it may sign up with the monitor of their classes before February 1, 2010. Everybody is welcome to join in it.

Postgraduates’ Association

范文详解

本文共六句话,110个词。首句为全文总论,阐述了本次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地点、主办方等几大告示要素,运用了不定式短语作状语和后置定语等用法。第2~4句紧扣提纲,分别说明了申请者的三点基本要求,使用了平行排比结构和不定式短语作定语等用法。第五句提供了报名的方式、时间及地点,使用了定语从句。尾句采用了告示常用结尾句型。

范文中出现了一些亮点词汇,如enrich、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professional spirit、cheerful personality、outstanding skills、fluently、preferred、sign up with等,并有效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词to begin with、 in addition和finally。

值得注意的是,在表达将来时方面,范文先后使用了现在进行时is recruiting、不定式短语to be held等不同方式。考生可以此为参考,积累多种表达方式。

Part B

真题回放

Directions:

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rawing. In your essay, you should

① describe the drawing briefly,

② explain its intended meaning, and

③ give your comments.

You should write neatly on ANSHWER SHEET 2.

文字说明:佛、解构、人本、功夫、毕、儒、礼、后现代、老舍、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道、仁、天鹅湖、启蒙、京剧等。

命题思路解析

此次大作文的考查形式为图画作文,这已是考研英语写作第12次考查图画作文,相信考生应该不会陌生。图中的“火锅”里包含了诸多文化元素,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古今中外科技与文学方面的文化名人,包括毕昇、老舍、莎士比亚和爱因斯坦;二是古今中外的文化术语,涵盖儒、佛、道、仁、礼、启蒙、人本、后现代和解构;三是中外文化艺术,包括京剧、功夫和天鹅湖。文字说明显示:文化“火锅”,既美味又营养。显而易见,本文的主题是一种正面观点:多元文化融合不但使世界丰富多彩,而且有益于社会进步。

值得关注的是,在2002~2010这九年期间,有四年的考研写作真题都是以“文化”为话题。2002与2010年分别考查的是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2006与2009年考查的是偶像崇拜与上网成瘾这两大文化现象。这表明了“文化”这一话题为命题组重点关注的话题,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高度重视这一方向,千万不要以为同样的考题不会重复出现。

词汇解析

2010年的“考研英语大纲”有一个显著变化,即要求加大对词汇的考查难度,这就要求考生不仅需要掌握大纲词汇的中文含义,还需掌握大纲附录中提到的众多前缀、后缀及其他内容。此篇作文就响应了“考研英语大纲”的这一要求,图画中出现的众多文化术语难倒了不少考生。

其实,图画中的绝大多数词汇均不超纲。图中“火锅”一词可译为hot pot、chaffy dish或chafing dish;文化术语“道”“毕昇”“老舍”“功夫”可用汉语拼音直译为Dao (或Tao、Daoism、Taoism)、Bi Sheng、Lao She、kung fu;而“莎士比亚”“爱因斯坦”均为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英美文化常识,应为Shakespeare和Einstein。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中有construction一词,意为“构造”,大纲附录中提到了前缀de-意为“解”,所以图画中的“解构”一词应为deconstruction;“人本”即为大纲词汇human,或加上大纲附录中的后缀-ism,形成humanism (人本主义);“礼”即大纲词汇ritual;“后现代”应为大纲词汇modern加前缀post-,形成postmodern或postmodernism (后现代主义);“天鹅湖”为两个大纲词汇Swan Lake;“启蒙”即大纲词汇enlighten加后缀-ment;“京剧”译为Peking Opera。

上述表达均非超纲词汇,真正考到的超纲词汇只有“儒”“仁”“佛”三个词,可分别译为Confucianism、benevolence和Buddha (或Buddhism)。作文的主题为“文化融合”,可译为cultural integration或cultural blending。而“多元文化”可译为multi-culture、mosaic culture或pluralistic culture,这些词汇均为考研大纲词汇或大纲附录的前后缀,考生只要认真复习大纲词汇,掌握大纲附录中前后缀的用法,就不会被这些词汇难倒。

参考范文

As is symbolically illustrated in the portrayal, there is a boiling hot pot containing various ingredients of multi-cultures. These pluralistic cultures can be categorized as cultural celebrities home and abroad as Bi Sheng, Lao She, Shakespeare, and Einstein, philosophical concepts as Buddhism, Taoism,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ritual, humanism, enlightenment, post-modernism, and deconstruction, as well as performing arts as Peking Opera, kung fu, and Swan Lake. We are informed that the cultural “hot pot” is both delicious and nutritious.

The cartoonist implies that cultural blending should be encouraged and maintained. On the one hand, mosaic cultures are part of the universal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are powerful means of bringing together diverse peoples and social groups. Consequently, cultural integration has become indispensable as a way of promoting further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n the other hand, for China, as for any other rapidly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re is a danger that age-old customs and traditions may become lost in the shadows of modernization. If kung fu, Peking Opera, or Swan Lake ballet ever perished from the earth, it would be a tragedy of immeasurable proportions.

In my view, multi-cultures should be kept alive, and are extremely vital in ensuring a community’s futur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As a consequence of successful commercialization efforts, unwavering government support, and growing interests overseas, the future of cultural blending looks brighter and more secure than ever before.

范文详解

本文共三段、十句话、227个词。首段为图画描述段,共三句话,为“总—分—总”结构。首句为总体描述;第二句挖掘图画细节,将图中的文化名词分为三类,即文化名人、文化术语与文化艺术;第三句提出了文章的主题。此段使用了symbolically、illustrate、portrayal、boiling hot pot、philosophical concept、performing arts、delicious、nutritious等精彩词汇。在表达“多元文化”这一概念时,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multi-culture和pluralistic culture,避免了语言的重复表达。

第二段是意义阐释段,共五句话,为“总—分”结构。首句是主题句,点出图画的象征寓意,也是全文的中心思想;第二、三句正面论证了这一主题;第四、五两句为反面论证。本段中使用了on the one hand、consequently、on the other hand三大关联词,使得段落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同时,本段中出现了universal heritage、powerful means、promote further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age-old customs and traditions、in the shadows of modernization和immeasurable proportions等精彩表达。在表达“文化融合”这一含义时,此段先后使用了cultural blending、mosaic cultures和cultural integration进行同义替换。

第三段是归纳结论段,共两句话,为“总—分”结构。首句为全文结论句,呼应图画的象征寓意;第二句为结束句,展望了美好未来,运用了比较级结构、平行排比结构以及介词短语作状语和后置定语的用法。此段先后使用了be kept alive、extremely vital、as a consequence、successful commercialization efforts、unwavering government support、growing interests overseas、brighter and more secure等精彩语言。

4.公文写作考试真题 篇四

2009年1月MBA考试写作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论证有效性分析历年真题

【2009年1月】

1000是100的十倍,但是当分母大到百亿的时候,作为分子的这两个数的差别就失去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使得在培养与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

现在网络技术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查询到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信息,有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感叹何必要为学习各种知识数年寒窗,这不无道理。传授知识不应当继续成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功能。学习知识需要记忆。记忆能力,是浅层次的大脑功能。人们在思维方面的差异,不在于能记住什么,而在于能提出什么。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与此种能力之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难以解释,具备与爱因斯坦相同知识背景的人多的是,为什么唯独他发现了相对论。硕士、博士这些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一再受到有识之士的质疑,道理就在这里。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曾经激励了几代人的口号,正在成为空洞的历史回声,这其实是时代的进步。

【参考答案】 解析:

读完材料,我们发现作者对于“知识就是力量”持否定的态度,并用分子分母法进行分析,用知识和能力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作为论证。但是,这样的论证是值得商榷的。原因如下:首先,作者认为,每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相对于整个人类的知识来说,都是沧海一粟。因此,用知识作为培养和选拔人的标准,毫无意义。在这里,作者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所有的知识。虽然人类的知识很多,但是根据专业划分,每一个人只需要掌握他应该掌握的知识就是足够了。其次,作者认为,传授知识,不应该是教育的目的。这也是不符合逻辑的。人类的知识,本来在钱人的基础上,历经千年积累起来的。如果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那么人生短短几十年,怎么能去自己研究、寻找知识呢?再者,作者认为,知识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这是难以成立的。一个人,如果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爱因斯坦如果不具备某些知识,他一定发现不了相对论。最后,“知识就是力量”,经过实践的证明,一直是引导社会进步,科学前进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该论证,在概念、方法以及论据都存在缺陷,才因此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逻辑结构图:

结论:不再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口号其实是时代的进步。

第一组论证: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使得在培养与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

第二组论证:现代网络技术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时间里查询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信息,因此何必要为学习各种知识数年寒窗? 第三组论证:记忆能力,只是浅层次的大脑功能,而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与此种能力之间并没有实质性联系,因为与爱因斯坦具有相同知识背景的人有的是,但唯独他发现了相对论。

第四组论证:硕士、博士等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正在遭受有识之士的质疑,就是这个道理。最好应该回应的主要的逻辑错误

本论部分最好应该去剪断上述四组论证。

1、“1000是100的十倍,但是当分母大到百亿的时候,作为分子的这两个数的差别就失去意义。” 该论证是欠妥当的,两个数的差别再小,在特定的需要下,其意义还是存在的。

2、由上述前提得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使得在培养与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则是不当类比。更何况,虽然“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也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部分需要,因为,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必要,用所学的知识去应对整个世界的变化。

3、“现在网络技术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查询到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信息,有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感叹何必要为学习各种知识数年寒窗,这不无道理。”该论证有待商榷,检索到知识和掌握知识是两个不同的话题,能否正确的运用知识更是有待研究。

4、“人们在思维方面的差异,不在于能记住什么,而在于能提出什么。”则是非黑即白,可能二者的结合才能体现思维真正的优势。

5.、“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知识与此种能力之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没有必然联系,论证者显然缺乏更多的证据来证明他的观点。

论证者以“具备与爱因斯坦相同知识背景的人多的是,为什么唯独他发现了相对论。则是以偏概全。

6、“硕士、博士这些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一再受到有识之士的质疑,道理就在这里。”该论证看似有理,其实不然。论证者并没有提出衡量知识有用性的标准,更没有衡量硕士、博士价值的标准,因此其整体的论证过程还有待研究。

范文:

草率的论证,偏颇的结论

上文通过一系列成问题的推理推出结论说,不再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口号,其实是时代的进步。这样的推理是难以必然成立的。

首先,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并就不意味着知识尺度毫无意义。因为这是一个分工合作的时代,只要某人在某方面具有解决某实际问题的相应专门知识,他就可以看作一个有用的人才。至于其余他不懂的知识或问题,完全可以交由别的专门人才去处理。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其次,网络技术的发达也未必能推出我们不需花功夫去学习各种知识。因为如何进行更快速有效地查询,查询到了相应的结果之后,如何甄别和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些无不都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前提。脑子里没有一定的知识,许多信息就无异于一堆乱码。

再次,就算记忆并不等于创造,但毫无记忆和知识的人显然提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爱因斯坦的例子也只能说明知识并不就是批判与创造能力的充分条件,而推不出它们之间并没有实质性联系。试想,如果爱因斯坦是文盲,他还能发现相对论吗? 最后,硕士、博士等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正在遭受有识之士的质疑,其真正的原因并不一定就是因为知识无用,而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出现了问题,让一些混文凭的人拿到了文凭,而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与这些头衔相称的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由于上文在推理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漏洞,所以,其论证的有效性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579个字符)第二部分 论说文历年真题

【2009年1月】

以“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参考答案】

1、可结合企业管理,也可以不结合。

2、可从“社会责任”、“诚信管理”、“诚信”、“责任”等角度分析。立意:

可以写成主副标题。比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由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的》《对消费者负责——由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的》《救救孩子》

最好写道德方面的主题:比如可以直接写经营道德,也可以写经营诚信,写对消费者负责,也可以写经营义利关系,也即经营的道德和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立意在“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利令智昏”、“不能赚黑心钱”、“黑金”。

其他也可以的立意:社会的监督机制;应该加大打假力度;重视产品的质量;企业经营应该洁身自好„„

相应的论据:张瑞敏砸冰箱;安然事件;南京冠生园事件。奶毒争已去,孺子梦犹惊。前日苏丹粉,今夕三聚氰。全出大众手,自乃万民中。曾以阶级论,也当兄弟同。机玄非彼理,关纽更新征。应对纷纭事,还须益达明。三点式提纲: 论经营道德;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道德经营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企业的伤害。道德经营是对消费者负责。对孩子的伤害。道德经营是对合作伙伴负责。对奶农的利益损失。

第一段:讲述三鹿奶粉事件,并提出自己的主张。(三鹿奶粉事件像多米勒骨牌,迅速波及到其他的奶制品企业,中国奶制品企业遭到重创,甚至连中国的食品加工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在我们不断的谴责三鹿等相关企业没有道德心的同时,我们不禁想问:我们的政府在哪里?)第二段:解释自己的主张(此次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无疑会对我们的质量认证体系、食品、药品、饮料的监督管理造成恶劣影响,使民众不仅对“国家免检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产生信任危机,同时还对卫生监督管理、质量检验、市场监督管理的政府职能不作为产生很大疑虑。众所周知,要开展药品、饮料、食品以及化妆品的生产和经营,不仅要经过卫生、工商、药监、质检等部门的生产经营认证许可,还要对从事经营生产的人员进行严格的体检和检查。同时还要对其企业的资质和从事生产经营的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第三段:从反面论证观念。(举反面的例子,说明政府监管不力导致的严重后果:例如山西煤矿事件、广西的群体性事件、深圳的火灾等等,一定要展开来写。)。第四段:从正面论证观念。(列举正面的例子,说明政府监管到位的好处。比如上海多宝鱼事件,就是因为政府监督部门及时发现,才制止了一起恶性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又如,政府关闭山西小煤矿,使伤亡人数直线下降等等。)第五段:总结全文观念,同时发出号召。(我们应该看到,市场经济是一个有序竞争的经济社会,而不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无序经济秩序。假如我们对待食品、药品、饮料以及关乎人民生命的商品、产品建立一套相当严格的生产、经营质量监督体系,我想我们的商品质量问题就会好转。建立一套以生产批次为主的管理制度,我们的商品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范文:

由“三鹿”事件所想到的

“三鹿事件”一度成为一出考验国人承受力的“惊悚片”。惊悚之余,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四鹿”、“五鹿”事件,我们更需要的是寻找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对此,我所想到的是,正是以下三种痼疾的长期积累,才最终汇演成为汶川一样的大地震,振撼着国人的神经。

一是扭曲的消费观念,提供了造假市场与动力。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造假、掺假事件无不是顺应消费者某一方面的过度要求,如买面粉,一味求白,于是生产者就往面粉里掺加增白剂;吃油条贪图酥脆,生产者就往油条面中掺加洗衣粉„„此次加入三聚氰胺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加蛋白含量,无疑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过度需求。

二是监管部门失职,助长了造假者的气焰。在这次事件中,掺加三聚氰胺的绝不只“三鹿”一家,而是22家。对此,我们要问是,如果没有被捅出来,是不是监管部门仍然会任其发展呢?日常工作中,这些部门又是怎样履行职责的呢?会不会真像传闻中那样,只管收费,交了钱就给盖章呢?如果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又怎么会出现如此恶劣事故呢?正是监督管理部门的不作为,导致不法分子一次又一次的造假、掺假行为的得逞。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三是打击力度不够,降低了掺假、造假者违法成本。说句实在话,现在国人对假冒伪劣产品已是见怪不怪了,甚至于有些造假者也不以造假为耻。当然也有被查处的,但是没过多久,它们又会死灰复燃,甚至比原来更嚣张了。为什么?因为造假行为尽管受到查处,但所受处罚远低于其违法成本,皮毛之痛非但不能制止其造假行为,甚至刺激了造假欲望,使其变本加厉,为所欲为。

“三鹿”事件教训是深刻的,食品造假的危害是巨大的。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打击造假者,纯洁我们的消费环境。否则,连食品安全都不能保证,还谈什么民族复兴。(698个字)我拿什么奶粉来喂你?我的孩子

仅以此文献给天下的爸爸妈妈和婴儿食品生产商

因为你的妈妈没有多少乳汁,你饿得嘤嘤地哭闹,我们不得不选用奶粉来做为你的食粮,看着你喝得饱饱地,甜甜地睡了,我们一天的疲惫也散去,幸福地望着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希望。

我们没有太多的钱去购买近百元一罐的进口奶粉,真对不起,我的孩子,我们无能为力,支付你这样高昂的生活费,还需要用钱赡养你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还有其它的生活开支。但为了你,我们的宝贝,我们省吃俭用,购买国内最知名的奶粉来哺育你,我们已经尽力了。

当时,我们想的,就是,响当当的名牌产品,安全,有营养,还有上面的检验合格证,让年青的我们,刚做爸爸妈妈的我们,让你吃得放心,我们也安心,我们的心肝!看着你吃饱,甜甜蜜蜜地睡了,将你的小指头含在小粉嫩的小嘴里,熟睡,我们感到幸福的阳光,照耀着全家。我们的小天使!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为你用勺子,舀上奶粉,冲上开水,为了让你早点停住饥饿的哭叫,我将滚烫的奶瓶,放在凉水里冷却,怕你烫着,每次喂你前,我都要先品尝一下,是否正合适你的口味,望着你双手抱着奶瓶,紧紧地,不肯松手,贪婪地吸吮,两面的小腮用力地一张一噏,我和你一样地快乐,享受着这一时刻,我们的甜心!我们一直相信,我们喂给你吃的,是最放心的食品。我们的眼睛,我们的选择,让你吃得健康,无忧无虑地长大,我们盼望着你茁壮地成长。

但是,当我和你妈妈,望着病床上的你,痛苦不堪的小脸,捂着肚子大嚷大叫,你还不会说话,说不出你疼在哪里,我们的心都碎了!你是我们心爱的孩子,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有100天呀!为什么要受到如此的折磨?老天,请将你的痛苦,给我吧,让我来承担。

你所遭受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我瞎了眼呀,每天,每天五次,都给你吃的奶粉,让你喝的,是有毒的奶水。我的心肝宝贝,每天,每天五次,你喝的都是毒汁呀,我却不知道,还用心地把你喂饱!还哄着你,小乖乖,多喝一点,再喝一大口!你不会说话,只是用一双天真无邪的小眼睛盯着我看,要是你能说话就好了,告诉我,不要喝了,不能喝这种奶粉了。

可是,你不会说话呀,你才有100天呀!我后悔,我痛恨自己,我无能呀,为什么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来?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因为生病了,我们将你送进医院,医生叔叔阿姨和漂亮的护士姐姐,为你精心治疗,你幼嫩的身体忍受手术了的伤痛,我们坐在手术室外,泪流满面,为你担惊受怕。你身上的那道刀疤,一生都会刻在我的心头!我们乞求上苍,让你早早康复,不再遭受这样的磨难和痛苦。

5.公文写作考试真题 篇五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公关关系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4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写作的主导思想是()A.公关意识B.公关心理 C.公关理念 D.公关感情

2.下列文种属于策划类公关写作的是()A.公关启示B.声明 C.公关总结 D.公关通讯

3.人们把经过加工使用的材料称为()A.文件素材B.写作素材 C.文章材料 D.文件材料

4.公关文稿中的通讯、调查报告在行文中常采用()A.前后照应B.首尾照应 C.题目照应 D.行文中处处照应 5.横式结构在段落层次间体现出()A.层层递进关系 C.并列展开关系 B.有主有从关系 D.有因有果关系

6.公共关系意识首先是()A.领导意识B.公众意识 C.信誉意识 D.情感意识

7.下列广告标题在表现手法上属于祈使式的是()A.请大家告诉大家 B.中意冰箱,人人中意 C.东方航空公司的服务极富人情味

第 1 页

D.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VIP会员试题

8.“海鸥表赞助第十一届亚运会”属于()A.信誉广告B.商标广告 C.公益广告 D.观念广告

9.对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及其相关因素的总称为()

A.经营环境B.社会环境 C.环保环境 D.竞争环境 10.短期计划也称为()A.战略计划B.个案计划 C.专题计划 D.战术计划

11.公关消息必须具备新闻报道的五个要素,即所谓()A.“五U” B.“五V” C.“五W” D.“五X”

12.下列文种属于平行文的是()A.决定 B.函 C.请示 D.报告

13.“据此、兹、为此”属于()A.引叙语 B.转接语 C.征询语 D.经办语

14.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称为()A.附件 B.附注 C.附属 D.附页

15.下级答复上级询问时使用的文种是()A.报告 B.请示 C.公告 D.简报

16.致辞语言的基本要求是()A.短小简练B.情感化 C.语气委婉 D.口语化

第 2 页

VIP会员试题

17.在公关活动中,最常用于人际关系和礼仪应酬的实用文书是()A.名片 B.聘书 C.柬帖 D.信函

18.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合同标的的是()A.货币 B.劳务 C.工程项目 D.土地 19.章程的核心部分是()A.分则 B.总则 C.细则 D.附则

20.下列有关上诉状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民事、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可以上诉 B.上诉时限最多为10日

C.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法定代理人 D.上诉状和起诉状一样,有较为固定的、规范的格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公关写作的性质有()A.分支性 B.边缘性 C.交叉性 D.应用性 E.综合性

22.成功的观察应该具有()A.客观性 B.公正性 C.系统性 D.全面性 E.准确性

23.公关广告的结构一般包括()A.主题 B.标题 C.正文 D.抬头

第 3 页

VIP会员试题

E.落款

24.下列公关启事属于私务启事的有()A.租房启事B.迁址启事 C.寻人启事 D.寻物启事 E.家教启事

25.按照内容,公关计划可分为()A.综合计划B.专题计划 C.个案计划 D.长期计划 E.短期计划

26.下列选项属于叙述式导语的有()A.概括式导语 B.摘要式导语 C.结果式导语 D.引语式导语 E.对比式导语

27.下列选项属于要求批准型请求的有()A.邀请客商来访 B.组织人员出国考察

C.处理较重要的索赔、理赔 D.举办小型交易会 E.危房维修补助费

28.会议纪要的特点体现在()A.纪实性 B.告知性 C.政策性 D.灵活性 E.概括性

29.悼词按写作手法可分为()A.议论式悼词 B.评述式悼词 C.说明式悼词 D.记叙式悼词 E.抒情式悼词

30.下列选项属于承诺合同的有()A.购销合同B.部分保管合同 C.借贷合同 D.加工承揽合同

第 4 页

VIP会员试题

E.基本建设合同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法规文书

32.调查

33.公益广告

34.名片

35.答辩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简述公关写作的语言特点。

37.简述公关广告的特点。

38.公关总结的正文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39.公关通讯与公关消息有何区别?

40.请示的写作有何要求?

41.简述规定的写作要求。

五、写作题(20分)

42.请根据推荐信的撰写要求,写一封300字以上的、介绍你的朋友去国外某公司应聘的推荐书信。

6.公文写作与处理真题 篇六

A. 请审阅

B. 特此报告

C.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D. 特此函达,请复

参考答案:D

(2). 下列有关“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适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

B. 用于向有关主管部门的请求和批准

C. 用于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D. 是公文中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种文种

参考答案:B

(3). 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必须做好( )工作。

A. 审核

B. 签发

C. 会商

D. 会签

参考答案:D

(4). 我国法定的公布性公文不包括( )。

A. 公报

B. 通告

C. 公示

D. 公告

参考答案:C

(5). 为了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我国从201日起施行了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根据该条例,我国法定行政机关公文由以前的13种增至15种。新增的两种公文的文种是( )。

A. 公报、决议

B. 公报、议案

C. 纪要、决议

D. 纪要、公告

参考答案:A

(6). 《个人住房贷款缘何发展缓慢的调査报告》是( )。

A. 通用公文

B. 法定公文

C. 专用公文

D. 财经公文

参考答案:A

(7). 当公文写满一页没有空白用于盖章时,可以采取何种措施加以解决?( )。

A. 标识“此页无正文”

B. 调整行距、字距

C. 印章覆盖正文

D. 留白

参考答案:B

(8).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9条的规定,在公文上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的是( )。

A. 上行文

B. 下行文

C.平行文

D. 会议文件

参考答案:A

(9).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通知》是( )。

A. 批转性通知

B. 发布性通知

C. 转发性通知

D. 指示性通知

参考答案:B

(10). 从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看,《政府工作报告》属于( )。

A. 综合报告

B. 专题报告

C. 调查报告

D. 情况报告

7.公文写作考试真题 篇七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Test for English Majors, Grade 4, 以下简称TEM4) 是针对高校英语专业在校二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考试。由于写作是言语中一项重要的输出 (output) 技能, 是衡量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的一个比较全面的尺度, 因此, 作文成为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TEM4作文虽不乏优秀之作, 但大部分考生的作文成绩却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本文中, 笔者将试从学生TEM4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入手, 分析归纳其产生的原因, 探讨可行的英语写作教学法, 以助写作教学的改进。

二、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TEM4写作分为二部分:一是学生根据所列的题目在35分钟内写一篇200个单词左右的作文;二是学生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一个大约50~60单词的便条、通知、请帖等。

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的作文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词汇、语法

用正确、地道、通顺的语句表达思想是英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 (2004) (以下简称为:《考纲》) 对英文写作中语法、词汇的要求是“语法正确, 语言通顺”。考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1) You can write your ture feelings and thoughts in the letter without nervous. (2004 composition)

(2) No matter the reason is, in fact, both letter- writing and phone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2004 composition)

(3) This famous pop band is very fashion and it is great. I look forward you reply. (2005 note-writing)

(1) 中ture应为true, 搭配without nervous应为without feeling nervous, in the letter应为in a letter。学生是想表达: You can write down your true feelings and thoughts at will in a letter. (2) 中No matter the reason is, in fact, both letter-writing and phone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应为No matter what the reason is, in fact, both letter- writing and phone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3) 应表达为: This famous pop band is all the fashion and grea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以上例句中, 考生在拼写、时态、冠词、词语搭配、句子结构等方面都出现了错误, 说明考生词汇量小, 语言基本功不牢固。

(二) 语篇结构

一篇思想性强、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易懂的文章不仅能够传达信息, 而且也能给人以启迪和联想。《考纲》要求考生的作文能做到“内容切题、完整, 条理清楚”。2005年TEM4作文要求考生对校园艺术节出谋划策。有一考生这样写道:

(4) …University Arts Festival is very good for us university students for two main reasons: it can make our university life more colourful, and it can also provide chances by which we can show our abilities.

For one thing, University Arts Festival can add more interest to our university life. In University Arts Festival, we can watch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wonderful programmes. We can listen to others singing with nice voice; we can watch others dancing with their dancing skills; we can see others painting with their good senses and so on. Watching so many wonderful programmes, don't you feel your life become more colourful?

该考生在行文中不仅出现诸多语言方面的错误, 而且句型措词单一、句子结构松散, 更严重的是内容偏离了主题。

(三) 文体风格

1.中式英语

在考生的作文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中式英语 (Chinglish) 。受汉语在语义、结构、语法和文化上的干扰, 考生在作文中常出现语用失误。例如:

(5)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have bought mobile phones and send messages to their friends. (2004 composition)

(6) Have money equals have everything.

(7) It will help students to form a good habit of dealing with time.

(5) 应为More and more students have bought mobile phones and often send messages to their friends; (6) 应为Having money is having everything; (7) 应为It will help students learn to make good use of time。

2.语言得体性

写作是一种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交际方式。它要求写作者语言表达要合适得体。《考纲》也明确要求了考生作文得体性。在TEM4作文中, 不少考生却不能根据具体的语境, 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2001年TEM4的Note-taking要求考生给王教授写一张道歉并约定时间见面的便条, 有些考生竟用了“Give me a call.”, “wait for me in your home at 8.”等诸如此类的句子。语言形式与语境极不相称。

另外, 在议论文中, 考生不了解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区别, 常使用简单句, “Well”, “you know”, “I think”, “I'd like to”, “I want to say”, “some think…Others think”等口语化的词和短语。词语和句式的口语化使文章显得十分幼稚和情绪化。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长期以来, 写作教学中老师采用的多为结果教学法 (product-focused approach) 。这种教学法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 重点放在写作成品上。通常, 在此教法的指导下, 教师向学生展示范文, 进行分析、讲解, 然后要求学生做模仿写作, 最后由教师评改、打分。它把形式摆在首位, 内容放在第二位, 学生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之下, 缺乏自由创作的空间。其结果是学生对教师耗费心机批改的作文不感兴趣, 一些教师多次指出、修改过的错误还是在学生作文中出现。结果教学法是导致写作教学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此外, 在当今社会上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 部分教师和学生为片面追求成绩, 注重及格率, 埋头考前“突破”, 忽视了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和写作基本能力的培养, 从而导致了写作教学的畸形发展。

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与跳跃性的写作教学要求有关。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其阶段性和层次性, 英、汉语言差异又很大, 因此中国学生要打好英语语言基础需要较长的时间。这种缺乏延续性和层次性的教学影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对策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许多教师试图通过采用更为科学的写作教学法, 如过程教学法 (process- focused approach) , 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过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 以交际理论为理论基础, 认为整个写作过程是一个群体间的活动, 而不是写作者的单独行为。由于它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和写作能力, 因此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 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调动自己的写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写作是该强调过程还是该侧重结果?教师仅仅是读者还是读者兼教练?写作技能和写作技巧哪样更重要?如何看待学生的写作错误?对写作教学, 特别是写作教学方法, 即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 人们持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 写作教学中, 教师可结合这两种教学法的优点, 合二为一, 以完善写作教学中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

(一) 对学生的写作基本功, 做好“两个培养”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英语写作是一个涉及到第二语言写作能力、第二语言能力与第一语言的写作能力等诸因素的复杂过程。作为外语学习者, 最能保证大量规范语言信息输入量的有效途径是阅读。“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似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陈立平, 2001) 。写作实际上是模拟阅读的过程, 写作过程是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同样,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 必须揣摩写作者的意图, 扮演写作者的角色, 理解写作者的意图, 因此阅读也是模拟写作的行为。

在指导学生阅读以丰富知识、扩大视野, 熟悉篇章、结构、呼应、时态、语序和词的功能、表达法和各种句型的同时, 范文分析仍然是可取的。这时它与结果教学法不同的是, 分析的是范文的主题、论证方法、语篇结构和修辞选择形式, 让学生意识到英汉形式系统的差异, 提供他们写作不同类型语篇所需要的策略、技能, 使学生了解那些陌生或相关的思想内容, 引导他们确定哪些思想该在文章中表现出来, 哪些可留给读者去推断。这样, 范文不仅是理想的典范, 或模仿的对象, 而且是一种丰富的源泉。学生通过挖掘、吸取和借鉴, 可以找到写作的最佳途径。因此, 阅读是培养英语语言能力、发展学习者写作能力、增强语感的重要途径。

2.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实践中, 教师应在学生写作前指导他们审题、立意和草拟提纲。审题、立意和草拟提纲历来被视为写好文章的前提。审题就是确定写什么和怎样写, 所写的内容应是题目要求的。立意就是简明扼要地点明全篇文章的思想内容, 即主题句。而草拟提纲的目的是为了有逻辑地、系统地谋篇布局, 以便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确保中心突出。以Automobiles Changes Our Lives一题为例。

审题:汽车进入了家庭, 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 汽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立意:通过审题, 组织学生集中讨论, 确定从汽车带给人们的好处方面着手写作。

主题句可为:Automobiles bring people comfort and pleasure.

草拟提纲:Automobiles make our lives:a) easier; b) more interesting ;c) more pleasurable.

在此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 哪个为要点?如何展开?进而修改提纲, 写出初稿。

(二) 技巧同步, 手段更新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适时地传授写作技巧, 如指导学生恰当地使用过渡词语, 以保证文章层次性、逻辑性, 提高文章的质量。教师还应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1.质与量的关系

写作要求写作者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 都必须仔细琢磨, 反复推敲。但如果作文的篇幅太短, 学生的思想得不到充分的表达, 学生的写作水平乃至整个英语水平就无法提高。王初明等 (2000) 在大学英语本科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一项试验, 以写长作文为手段, 促进英语学习。结果表明, 写长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除了增加作文的长度外, 还应要求或鼓励学生多写, 以量促质, 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 达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目的。

2.堂上写和课外写

课堂上在限定的时间里要求学生完成审题、构思、写完一篇作文, 可以训练学生的快速写作能力。这种技能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在将来的工作中都是需要的。因此, 堂上写作必须在写作课中占一定的比重。但是,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学生写作基本功、写作能力等均较差, 很难做到一稿定音, 而且课堂写作的时间有限, 学生不易充分地表达思想。因此教师可以采取课堂布置课外写的办法。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写出详细的提纲, 并组织学生讨论, 在讨论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提纲。课后,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有关资料,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学生初稿完成后, 教师再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进行讨论和互评, 修改初稿。这样学生就能更加透彻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 对文章结构、用词的合理性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如此反复几次, 最终定稿。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强化学生的参与和交流意识, 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双边的互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听取更多的建议, 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同时教师的角色也成功地得到了转换。

3.教师命题与学生自选题目

命题作文是必需的, 但由于学生对有些题目可能不熟悉, 对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缺乏观察和思考, 写出来的作文很可能是模糊笼统, 空洞无物。学生自选题目的好处是学生对所选的题目感兴趣, 平时对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有观察和思考, 因此, 写时会得心应手, 文章内容也会充实一些。

此外, 教学手段也必须更新。传统的写作课主要是教师讲, 学生写, 教学设备和手段比较落后, 只有黑板、粉笔和教科书。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电视、计算机及互联网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写作课应该大胆地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 充分利用科技的新成果, 让多媒体走进写作课堂, 给学生创造一个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环境。

(三) 对作文中的错误, 做好归纳和评讲

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 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要科学地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整理, 找出最主要、最普遍的问题, 不要面面俱到, 以便在评讲中能有的放矢。评讲时, 教师不要用过于尖刻、直白的语言, 而应用温和的话语, 耐心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对于超出学生现有语言能力而出现的错误, 可以暂时予以“忽视”, 但对于过于明显的重要错误则应重视有加。

五、结束语

英语写作是一种技能, 有其特有的规律和技巧。写作课除了训练学生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写作技巧外,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更好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为此,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将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结合起来运用, 集二法之优点, 合二为一地进行写作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归纳考生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写作中出现的错误,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并结合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之优点, 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旨在推动写作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关键词: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写作错误,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初明等.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3) .

[2]李森.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举措:过程教学法[J].外语界, 2000, (1) .

[3]杜金榜.从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看写作教学[J].外语教学, 2001, (2) .

[4]陈立平.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看写作教学中的范文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4) .

[5]谢薇娜.谈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J].外语教学, 1994, (4) .

[6]常春藤英语考试研究组.英语专业四级作文指南[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7]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8.2015年6月四级写作真题解析 篇八

命题趋势分析

2015年1月,四、六级考委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本次考试成为新一届考委会暨命题委员会成立后的首考,具有风向标般的指导意义。综合本次三套真题,我们可以看出四级作文的命题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上面提到的“新瓶装旧酒”,二是“反押题”。

“新瓶装旧酒”这一点将在下面的“真题解析”部分详述,这里首先说说“反押题”的趋势。2012年6月之前的四级作文大部分以“英文提示+汉语提纲”的组合形式出现;2012年12月四级作文出人意料地考查全英文形式的图表作文;2013年6月和12月两次考查全英文形式的图画作文;2014年6月和12月两次考查全英文形式的情景作文;2015年6月再次出现全英文形式的图画作文。可以说,自2012年6月起,四级作文的命题形式一直在变,具有强烈的“反押题”趋势。

真题解析

以往的考试中也曾出现过与本次考试类似的写作话题,只是本次考试的形式和要求有所改变,也就是所谓的“新瓶装旧酒”。具体分析如下。

真题一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n essay. You should start your essay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 and comment on parents’ role in their children’s growth.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but no more than 180 words.

简析:这道题的写作话题与2010年12月四级写作的话题“How Should Parents Help Kids to Be Independent?”十分类似,都是关于家长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问题。不过2010年12月的考题给了三个汉语提纲,本次考试则没有给出提纲,且整道题以全英文的形式出现。

考生首先要注意审题,全英文形式的作文审题应关注三个方面:①体裁—essay (议论文);②话题—parents’ role in their children’s growth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③内容要求—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 and comment (对图片进行简单描述并评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考试的题目不要求写作文标题,因此考生没写标题也不会被扣分。针对“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这个话题,考生需要结合图画的信息来做出正面或负面的评论。

笔者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不少考生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这说明这些考生的写作思路比较混乱。笔者建议考生围绕“主题—相关人/物—社会群体—素质意识”这条线展开写作,确保所写的内容切题。以这道真题为例,在首段进行图画描述时,考生应写到主题涉及的相关人,即“父母”与“孩子”,然后写到相关物,具体可为“消息内容”“母女心态”等;在第二、三两段进行评论时,考生则可以根据图画的内容联系现实,写社会群体中存在此类现象并论述其利或弊,最后再指出培养孩子独立性这一素质或意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范文:This is a simple but enlightening cartoon: A youngster informs her mother of a good piece of news, “Good news mom! I was accepted by the college of your choice.” Apparently, the girl’s mother is exceedingly delighted to hear this piece of news.

Though parents can offer support to their kids for their success, it is not advisable for parents to be overprotectiv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a host of young people to excessively depend on their parents. Meanwhil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eenagers find it quite comfortable to be indulged by their parents. A case in point is the girl in the picture. However, it is the parents’ protection that does not enable kids to build up adequate independence and competence to face society on their own.

As a college student, I am convinced that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for youngsters to grow by learning to make choices independently. Do bear this in mind: Parents cannot make choices for kids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nlc202309021747

点评:范文的首段首句摒弃阅卷中多数考生所写的“As is vividly described/depicted … ”或“From the picture, we can see … ”这两种结构,以简单清晰的介绍开篇,然后再结合图画内容进行描述。第二段首句则直接点明主题,指出父母不应该过分保护自己的孩子;第二至四句则重在从描述现象、孩子对这种保护的反应以及举例等角度来进一步将图画与现实结合;第五句则使用强调句式指出这种现象的危害。而尾段则联系自身提出建议并发起号召。

此外,这个范文多处选用书面表达来替换口头表达或考生作文中反复用到的陈旧表达。比如,用it is not advisable for parents to替换parents should not,用an increasing number of替换more and more,用a case in point替换for example,用I am convinced that替换I think that,用it is of great necessity替换it is very necessary等。

真题二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n essay based on the picture. You should start your essay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 and comment on this kind of modern life.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but no more than 180 words.

简析:图片描述的是人们“工作、生活、娱乐都玩电脑,连睡觉时都梦到电脑”的现象,考生应该主要从计算机对生活的消极影响这个角度展开写作。2013年12月四级考到过“手机、网络对人们交流方式的影响”,与本次考试的这个话题十分相似。

这篇作文的图画主题比较明确,然而笔者在阅卷时仍然发现部分考生的作文跑题,原因是考生在审题时没有注意到四个场景中均有计算机,因而只写了“现代生活的单调”。阅卷组认为,作文要是没有写到“计算机的消极影响”这个大方向,就是跑题,其得分不会超过总分的30%。大量跑题作文警示考生,审题时务必关注细节。这道题的写作依然可以按照“主题—相关人/物—社会群体—素质意识”的思路展开。

范文:This is a simple but thought-provoking cartoon: A man uses his computer during work time, at home and when he plays; what’s more, when he is sleeping, he even dreams that he is sitting in front of the computer.

This picture can be naturally associated with people’s addiction to this inven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a host of people to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on PCs and tablets, either in life, at work or study hours. A case in point is the person in the picture. On the one han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individuals find it convenient to work, entertain or kill time with computers. On the other hand, large numbers of intelligent people have come to realize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this trend—some people have become slaves to computers. It is computers that do not enable people to spend adequate time caring for friends, family members and other significant issues.

Do bear this in mind: Computers are just our tools. Thus, we should remind our classmates and friends to be sensible when using computers.

点评:比较真题一与真题二的范文,考生会发现里面有很多重复的句型和表达,这说明考生在写作其他话题时可以灵活使用这些句型和表达。就写作思路而言,这篇作文与真题一的写作如出一辙,仅在二、三段略有调整,使用了on the one hand和on the other hand的逻辑关系来比较计算机的利弊,然后使用“it is … that”强调句式的否定形式指出具体危害。第三段首句提出号召,随后提出建议。

nlc202309021747

真题三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n essay based on the picture. You should start your essay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 and comment on kids’ understanding of going to school.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but no more than 180 words.

简析:2013年12月四级作文考到了话题为“网络对教育的影响”的图画作文,本次考试这道真题的话题与那道题类似。笔者阅卷时发现,在三道考题中,这道题的跑题率最高,原因依然是考生审题不周。不少考生只写了手机对学生的影响,但忽略了Directions对话题的限定,即kids’ understanding of going to school (孩子对上学的理解),考生应围绕孩子对教育意义的片面看法展开讨论。就写作思路而言,考生仍然可以延续前两个范文的思路来展开写作。

范文:This is a simple and funny but enlightening cartoon, in which a mother is telling her son to go to school. To her surprise, however, the youngster responds, “Why am I going to school if my phone knows everything?”

Apparently, this picture can be naturally associated with kids’ in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going to school. Many teenagers are convinced that it is of no value to them to go to school, because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a host of students to acquire useful information using cell phones or computers. Furthermor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eenagers find it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to learn with the help of phones. A case in point is the kid in the picture. But, it is also cell phones that do not enable many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f youngsters intend to acquire talents, it is advisable for them to not only acquire knowledge, but also cultivate their own spirits of cooperation and diligence as well as communication skills. Thus, parents and teachers should educate and encourage their kids to cultivate these qualities. Do bear this in mind: Education does not merely mean “knowing everything.”

点评:这篇范文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思路与前两篇范文大同小异,在这里不再点评赘述。

综上所述,三道真题命题形式相同,话题类似,考生均可以从描述现象、分析原因和利弊以及提出建议的思路展开写作。

备考建议

四级写作“新瓶装旧酒”的命题趋势表明,真题复习十分重要。笔者建议考生从“实战”“背写”和“翻译”三个角度来复习真题。

第一,“实战”指的是限时训练。基础稍差的考生应开始加强备考,按照考试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写作,以此提前适应考场写作。练习完之后,考生一定要找老师或英语基础扎实的同学修改作文,以完善自己的表达。当然考生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与范文进行比较,找到差距并想办法提升。

第二,“背写”指的是背诵和仿写范文。首先,考生应背诵范文中优美的表达、经典的句式和地道的用词等,然后再找来类似的话题作文题目,利用自己从范文中积累的表达来写作,达到仿写范文的效果。

第三,“翻译”指的是选取好的四级范文,按照“英译汉—汉译英—对比—背诵”的步骤进行练习。首先,考生将范文翻译成汉语,以加深对英文的理解。其次,考生将汉语回译成英文,并将自己的翻译与范文进行对比,找出自己表达的错误及表达不地道的地方。然后,考生再针对自己的弱点背诵相关表达。

上一篇:安邦保险公司实习报告下一篇:青联委员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