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24-09-18

原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10篇)

1.原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篇一

一、当遇到学困生的回答时

一个班的学生,语文水平肯定参差不齐,成绩优秀的同学回答问题自然头头是道,学困生回答问题则往往不如优秀生那样流畅和准确。我以为,一节课上,若全由优秀生回答,则根本体现不出班级学习的整体状况,倒是学困生的回答能代表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苗老师在课堂上就遇到了学困生的回答。

师: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哪个意象?(请生2回答,生2默然。)看题目,在哪里送别?

生2:在长安。

师:在长安?在什么天气中?

生2:我觉得是在风雨交加的时候。

师:风雨交加吗?

生2:风雪交加。

师:所以这首诗最重要的一个意象就是——雪。

就学生所犯的错误而言,这是一个极其真实而珍贵的课堂片段。我们都知道,苗老师提出的问题“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哪个意象”其实很容易,但生2却不会,默然;在看过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后,生2居然说送别的地点是在京城长安;教师再次点拨后,学生回答是“风雨交加”。这位同学显然是个学困生,她在语文上的学习水平不高,再加上在大型公开课上上课的紧张,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就在所难免了。我自己曾在课堂上曾无数次遇到这样的现象。如有一次在市级公开课上,我讲《陈情表》,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急于星火’是什么文言特殊句式?”某学困生很认真地回答:“我觉得是比喻句。”我哭笑不得。但是,我却很少在别人的省级、国家级公开课的课堂上遇到这种情况。原因何在?莫非和老师合作的学生都是学校里优秀的学生吗?不排除这种可能,因为公开课也毕竟能体现一个学校的风貌。但更真实的课堂是老师与一群层次参差不齐的学生相遇,所以,苗老师课堂上这位学生的错误反映了课堂的常态和真实。

就教师的点拨而言,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吸取经验和教训的片段。下面我分层次来品析。

第一次点拨,当学生默然不语时,教师引导“看题目”。这是一个很聪明的点拨,因为题目中有“雪”。我曾在《例谈追问点拨》一文中将之总结为“联系主题(题目)点拨法”,当学生回答不出或犯错时,我们可以联系主题(题目)来打开学生的思路。

第二次点拨,教师提示“看题目”后紧接着问:“在哪里送别?”我以为这个点拨针对性不强。苗老师的本意是让学生看到题目中的意象“雪”,但这个问题却把学生引导到了送别的地点,果然,学生答出了送别地点“在长安”。很遗憾,苗老师没有根据题目中的“归京”来点拨更正,他可能是急于让学生说出问题(“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哪个意象?”)的答案。点拨问题无针对性,学生错误没有更正,苗老师在这次点拨中做得不好。

第三次点拨,紧承上一次点拨,苗老师马上意识到刚才的点拨是一个无效的追问点拨,于是他的下一个问题更有针对性:“在什么天气中?”学生自然会往天气上回答,可见,有效点拨必须有针对性,必须与学生的疑惑紧密相关。

第四次点拨,让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看着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生居然说是“风雨交加”的天气,苗老师的点拨简单而成熟:“风雨交加吗?”暗示学生:你的回答有问题,请自己更正。这一次,学生终于能够正确地回答“风雪交加”。

由苗文芝老师的4次点拨,我们或许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点拨需要教师对文本知识的深刻把握,点拨需要降低难度,点拨追问尽量是限制性问题而不是开放性问题,比如苗老师的点拨“看题目”;点拨需要有针对性,比如苗老师的“在什么天气中”。

二、当遇到学生错误的自由赏析时

很多课堂都有一个自由赏析的环节,让学生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在这样的环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超出教师预设的内容,而教师常常是一片“好”“好”“好”,即使学生有明显的赏析错误。于是,学生的赏析如“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其实,学生的自由赏析尤其需要教师点拨与深化,如此,学生才会有进步。余映潮老师曾评价某次全国教学大赛:“教师对学生的看法不大能够进行深化,不大能够进行优化,不大能够进行细化。”余老师的评价同样可以扩展到其他课堂中。苗老师的课堂中也有一个自由赏析的环节,但苗老师的表现却让我们眼前一亮。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请同学们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有关雪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生思考。)

生:我找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本来应该在春天。梨花是白色的,所以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雪很大。

师:我有一点疑问。下面老师觉得你发言很精彩,我也觉得很精彩——你说“梨花是白的,所以通过比喻写出雪很大”,你要不要纠正一下?

生:“千树万树”写出了雪很大。

师:我还想追问一下,因为梨花是白的,所以写出了雪怎么样?

生:白。

师:(总结)他既从“千树万树”看出了雪之大,又从“梨花白”看出了雪之洁白。这样行吗?

“梨花是白色的,所以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雪很大。”这个回答有着明显的错误。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看,他应该能够自己赏析正确,只是因为紧张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了失误。苗老师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失误并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于是,他重复了一下学生的错误赏析,然后问:“你要不要纠正一下?”暗示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学生马上更正:“‘千树万树’写出了雪很大。”这个答案无疑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全面,苗老师继续追问:“因为梨花是白的,所以写出了雪怎么样?”学生最终把自己的错误全面而准确地更正:“白。”苗老师的追问点拨很轻松,也很到位,这源于他的课堂机智和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有了他的追问点拨,学生的认识明显上了一个层次。我们的课堂需要这样的点拨。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篇二

虽然只是教材体系中诵读欣赏的部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仍以其独到魅力,值得语文教师带领学生仔细玩味。笔者在教学中紧扣咏雪与送别两个关键词,以“既是送别,为何要咏雪”为主问题串起全诗,引领学生深入诗歌的字里行间,充分感知本诗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领悟“风光多奇丽,离别也豪情”的美好意境,完成一次开阔视野、荡涤胸怀的边塞之旅。以下是笔者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

1.唐朝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文人入幕,投笔从戎”,这一时代精神决定了大批文人离亲别友,从马背上去索取功名。于是,出现了一种特定内容的诗歌,就是边塞送别诗。这些边塞送别诗超出了一般送别诗仅叙个人情谊的狭小范围,往往将个人的际遇与对事业的追求结合在一起,具有雄壮开阔、激昂慷慨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其中的一篇佳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了解作者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岑参曾两度出塞,从军多年。他的诗歌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词采瑰丽,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二、初读诗歌

1.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从音韵节奏方面初步体会边塞送别诗的感情特征。

2.根据诗题,诗歌可分为哪两部分?既是送别,为何要咏雪?(抛出主问题,但此处不要求作答。)

三、细读诗歌

1.自由诵读咏雪部分,思考:咏雪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概括塞外雪景的特点。

学生回答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茫茫边塞,强劲的北风呼啸而来,干枯的白草被吹倒伏地。刚到八月时节,鹅毛般的雪片却已漫天飘洒,纷纷扬扬落在山峦上,落在树梢上,落在大漠中……整个边塞大地,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由此句看出:塞外的雪来得早,下得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大雪飘飞,积满枝头,仿佛一夜春风吹过,千树万树梨花盛开,形成一片洁白的世界,使人产生春意盎然的错觉。由此句看出:塞外的雪景开阔壮丽。

2.齐读送别部分,思考:这部分如何表达惜别之情的?联系具体语句说说。

学生回答示例: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描写饯别场面,表现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主帅的中军帐中摆开筵席,且歌且舞,开怀畅饮,饯别之意,难舍之情,一齐迸发。同时,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雄壮的豪气。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担忧。

四、研读诗歌

1.既是送别,为何咏雪?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小结:咏雪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在边塞奇异瑰丽的风光中,在漫天飞雪的背景下,送别也染上了雄浑豪迈的色彩。景为情用,情因景胜!

2.联系你阅读过的送别诗,与本诗做个比较,感受边塞送别诗“风光多奇丽,离别也豪情”的突出特点。

五、拓展阅读:

自主阅读岑参的另一首诗《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思考交流两个问题: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此诗如何体现“离别也豪情”的风格的?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③,送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③酒家垆(lú):酒家。

六、总结

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联系本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描绘边塞奇异风光,或壮丽开阔或苦寒恶劣,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抒发慷慨激昂情怀,无论军旅生活还是惜别场面,其内核是炽烈的爱国精神;语言运用遒劲有力,想象浪漫,意境宏阔,风格豪迈。】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译文 篇三

在他笔下,在大唐帝国的伟大力量面前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对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他要写的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如没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很难产生这种感觉的,只有盛唐诗人,才能有此开朗胸襟和此种艺术感受。

岑参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塞外之景。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风格关键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改写 篇四

就在我正观赏着雄浑壮阔之景时,一阵凛冽刺骨的寒风席卷而来,没有任何预兆的,八月,洁白轻柔的雪花就率先降临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环顾四周,却早已变成了一个洁白的世界。凛冽的天宇下,只见漫天飞舞的鹅毛,这只能使得我更加惆怅。

我慢慢踱步到营房,烦躁地仰卧在床上。一且都是那么寂静,只有呼呼的风声和簌簌的雪落声。大风掀起门帘,闯入帐中,驱走帐内的热气,像利刃一样狠狠地刺激我的皮肤。我蜷缩了一下身子,悲从心中起中,这又是离别前一个不眠夜,虽然“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那夜,我却整夜辗转反侧。

次日,我从床上醒来,发现大雪已停,帐房外是一片洁白。没想到大漠中还有这样的景象,那几棵本已毫无生机的树木,却成了雪花的杰作。枝桠上密密盖着一层层白色的衣裳,在一片洁白之中屹立着。我走上前去,将脚深深地嵌在雪里,要是还能在雪中找到那一份欢愉,该有多好。

山肴野蔌,觥筹交错,杂然前陈。然而,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送别老朋友了。尽管是怎样的山珍海味,怎样的人声鼎沸,怎样的乐声萦绕,也吹不走那烦乱的愁绪。斟满两杯酒,我们一起步行到帐门外,风飒飒地刮着。取暖的火已经奄奄一息,而那营外的红旗此时却纹丝不动。

我牵着那匹马,和他并肩走着,走了几里,是时候分别了。他敏捷地跳上马,夺过辔头,强笑着。我嘱咐他今后定要保重,他只笑而不语。突然,两腿一夹,马鞭一挥,那马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等我回过神来,已空无一人。天空又下起雪来,耳畔只有风的伴奏。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篇五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1

作为同课异构的研讨课,就要求所有授课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同一节课的授课内容进行构思,在规定的时间所有教师参加教师共上一节课,之后大家一起对此进行研讨。既然同课异构,就要求大家在同的基础上,百花齐放,上出不同。而既然作为研讨,就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不是优劣等级的评比。因此,当接到授课任务时,我就在思考如何上出一节深刻而高效的语文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为一首文学史上千古流传的名作,似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尤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名句,更是广为传颂。但如何让一首雪地送别诗上出深刻来,成了上课前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难题。首先,授课内容不能偏离中心。事实上,题目——开始就点明了诗歌的两个方面——雪景和离情。前半部分主要写的是沙塞雪景,后半部分主要是边关离情。其次,构思要突出深刻和巧妙。在描绘雪景的过程中,主要突出一个“奇”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出了边塞风的精神,即遒劲有力,突出了边塞风光的奇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了雪的惊艳绮丽,突出了沙塞雪景的奇丽,而接下来四句则主要通过衬托来表现出雪天的奇寒。后半部分则主要写两个场景:即中军饯行和暮雪送别。中军置酒,叙的是昔日旧情,饮的是离愁别绪;琵琶声声,拨动的是万千离情,羌笛悠悠,更平添了几多凄凉。暮雪纷飞,雪满天山,朋友已渐行渐远,而作者依然伫立远眺。此时天寒地冻,白雪皑皑,行处空留,而友人已远去。祝君多珍重,愿君永平安。几多牵挂,几多担心,几多惆怅,几多愁绪,只有旷野之上作者矗立的身影。一个句号戛然而至,看似结束,实则远未结束。迟迟不返,一定为客人担心,以景传情,言虽尽而意未绝。将句号换为省略号,则为我们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深刻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这样构思着,但遗憾的是,因为过分关注课程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备学生不足。所以没有达到原本应该达到的效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的一首边塞诗,属于文言文学习内容。而文言文教学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探索与研究,也缺少师生的互动,令许多学生深感“头疼”。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呼声中,怎样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成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亟待解决而又异常棘手的问题。为此,我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的教学,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我以引领者的身份融入课堂,放开学生的“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检查预习、正音正字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下注解及教师所给出的补充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复述课文内容,通过质疑、生生互动的方法先过阅读理解关。然后,小组合作讨论赏析内容,这一环节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更全面而深入地体会作者在塞外冰雪的大背景下来写送别的那种气魄与豪迈。最后将探究的结果展示出来,大家共同评价,并结合作者的情感来诵读,将“读”与“赏”结合起来,通过利用听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美读能力,利用师生互动品读课文这一环节引领学生再过品读、美读关。这一环节让整个课堂沸腾了起来,学生们纷纷对照文句与课下注释开始了热烈地抢答,争着去展示、板书自己的成果,去诵读。课堂氛围十分浓厚,像一个磁场,点燃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火花,形成燎原之势,将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卷入其中,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大大提高。最后,师与生的共同诵读结束了全课。

回想起来,本堂课后,在字词检测中,过半的学生答得不够准确或不规范,这说明理解文意并不等于掌握字词。在学生答对后,应将那些重点词的用法与含义再强调一下,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

身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步伐不停止,教学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也不会停止,教师们的探索与尝试也同样不会停步!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部分,身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员,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更好地教给学生汲取祖国语言文化这份珍贵遗产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也许,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真应该放放手,让学生自己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3

在师大学习这一个月来,我认真了听了许多名师、专家的的讲座,不论是从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都给了我一定的启示,为自己今后的教学道路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回想自己在运城实验中学所教的观摩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感触良多。

一、要想上好课必须赢得学生的信任。

和学生接触是在学校的安排下,在听学校老师的课时才和学生有了一面之交。在课堂上领略孩子们自信的风采我的内心深处,不由为孩子们的优秀竖起了大拇指。

几天后自己也站在了这个讲台上,再次和学生见面是上课前的十几分钟。我趁下课融入到了孩子们中间与孩子们交流起来,指出上课时孩子们精彩的表现:幽默的语言、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缜密的思考、齐心协作的团队精神……孩子们马上重新审视了一位到教室听课教师的我,也由此和我起来,我趁热打铁给孩子出了谜语,孩子们在猜得过程中不由得和我亲密了起来。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心情激动,翘首企盼着新的老师,新的课程的开始。精彩的导语的涉入、精美图片的出示,我从孩子们的表情中看出了他们热切期待着在课堂上要展示自己的风采。

二、有怎样的舞台,学生就会给你怎样的惊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内容涉及“咏雪”、“送别”两个方面,和学生以往学习的唐诗相比,篇幅长了,内容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课文学习落在分析诗歌“奇景”、“奇情”两个点上,使诗歌学习避免了支离破碎的图解,简单的理性分析。而作为诗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诵读这个环节,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听读一遍以后进行朗读。由于受时空限制,学生的朗读很难按要求得到提高。于是我利用视频,诗中的场景加上恰如其分的飞雪配乐及名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诗境中。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的喜好选择示范朗读进行聆听和仿读,同时选择自己喜爱的乐曲为自己的朗读配乐,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小组的竞赛读,不同组的恰当的点评,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作为教师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念:相信学生。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有法

在读懂意思,了解诗意与品味意境的环节中,我利用小组合作让我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先了解诗意,然后把整首诗分成两大节:咏雪、送别,让学生按“我喜欢-------句,因为---------”的格式来说出。孩子们积极踊跃的说了自己的理解,在老师的点拨下重点诗句进一步加深理解,并以此环节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让学生学以致用用此法进行下一环节:送别的学习。学生学有法,有所得。

积累名句一环节设计比较成功,让学生不仅积累了本诗中的咏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送别名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可以积累诗中其它自己喜欢的诗句,比如诗中红白映衬的句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表现天气奇寒的句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等等,还适时引导学生回忆其它咏雪诗和送别诗,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

四、在不足中慢慢改进,成长

对重点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赏析,我播放了一组现代版的边防军营雪景图片,学生理解起来就更直观了。由于时间关系,送别部分的赏析稍微有点仓促。通过

通过教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让我在教学上有了许多的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带领学生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一起去探求未知的天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内容涉及“咏雪”、“送别”两个方面,和学生以往学习的唐诗相比,篇幅长了,内容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课文学习落在分析诗歌“奇景”、“奇情”两个点上,使诗歌学习避免了支离破碎的图解,简单的理性分析。而作为诗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诵读这个环节,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听读一遍以后进行朗读。

由于受时空限制,学生的朗读很难按要求得到提高。网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状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个性化的示范朗读,而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的喜好选择示范朗读进行聆听和仿读,同时选择自己喜爱的乐曲为自己的朗读配乐,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因为学生是戴着耳机聆听、模仿朗读,避免了相互间的干扰他们在聆听、模仿朗读时也可以不断重复播放,一个地方多次的反复,可以听得更加仔细与真切,因此模仿朗读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的朗读水平在课堂上可以有效地得到提高,朗读教学也落在了实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5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占课堂的主导地位。本节课在赏析语言环节,我先给学生示范第一、二句,接下来的十六句正好平均分配给班中八个小组,每组两句。小组内的六个人相互合作探讨,形成文字,最后推举一人全班展示,每一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评价并且记笔记。学生参与的意识很强,每个同学都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接下来就让学生仔细揣摩诗歌创设的意境,发挥联想、想象,用散文化语言描绘诗中一幅幅奇异美丽的画面,体会所传达出的深厚情义。

这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还算良好,但仔细想来,还是留下了诸多遗憾。

最大的遗憾是朗读未能贯穿始终。

赏析完接下来的所有环节中,读得太少了,这是一个缺憾。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进行诵读、背读,相信会加深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6

市教学能手的比赛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可我的心到现在仍然不能平复。我不是想着是否能够过关,而是为着那课,那节本该非常出色的课,那节自己曾抱有很大希望的课,却被我弄得一塌糊涂。多少天来,我脑海中一直在想,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在这节课上,我究竟迷失了什么?

一、迷失了方向。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新课标明确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里面的几个关键词就是:“情感”、“自信”、“习惯”、“方法”。认真反思,课堂上我是否注重了这几点?没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边塞诗中的奇文,也是送别诗中的名篇。里面有着奇美的西北边塞风光,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虽然把重点定为:“朗读诗篇,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但是明显的忽略了对怎样品味诗歌进行方法的指导。即便一开始自己通过举例,试图向学生展示一种方法,但现在看来,却流于了形势,学生并没有从中领悟到方法。

“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实实在在促发展。”是刘老师在市语文研讨会上说的话,也是我一直所追求的语文课堂。可事实上这节课教得并不简单,学生也学得并不轻松。究其原因,是我对这节课的定位太高了,换句话说,是太想让这节课出彩了,以至于过深过细的挖掘教材。小到一个字词的深刻含义,深到作者鲜为人知的复杂的内心世界。殊不知这只是一节语文课,面对的是一班初一的学生。他们能从中学到一、两点知识已经不错。如此的安排课堂,不把学生弄晕那才是真正的怪了呢。

下课后,有位老师这样对我说:“赵老师,你的课讲得太细了,你挖掘的太深了,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这句夸奖的话,我当时听着就感到别扭,现在回味起来,更加不是滋味了。连老师都感觉深刻的内容,我们的那帮可怜的学生又是怎样忍受的.呀?

二、迷失了自己,更迷失了学生。做为一名老师,上课应该有三思:上课前思考我要干什么?上课时思考我在干什么?上课后思考我干了些什么?

对照这三点,我再次反思:上课前,我干了些什么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我熟悉的一篇诗歌,在学校试讲的时候,学生活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可以说是一堂较为理想的课例。再讲此课,只要稍作调整即可。可前一天的晚上,我却对着《唐诗宋词赏析》口念笔记,唯恐有所遗漏,直至凌晨一点。以致课堂上准备用的讲义,被我涂抹的黑黑压压,上课时自觉不自觉的就受到它的牵制;造成自己的精神状态极差,就连上课都迷迷糊糊,平时的机智灵活丧失殆尽。而真正该考虑的:学生的基础怎样?会出现哪些意外的情况?教学过程与预设有出入怎么办?等等,根本没有去考虑。就连最基本的课件,都没有细心查看,以致误删一块都不知道。那天晚上怎么了,我都做了些什么呀?我自己都想不通;上课时,我又在做什么呢?明知道是上午第四节,学生已经疲乏,积极性很难提高,就应该设想一定的办法。当感觉学生的能力与自己的预料有差距时,就应该及时的降低难度,调整策略。而我却仍然按部就班,全然忽视了学生的感受,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课已经上过了,一节精心准备的课没有上出效果来,最先检讨的应该是教师本人。应该思考自己在哪方面出了问题: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遇到意外情况,是否及时发现了新的“生长点”?埋怨学生素质差,责怪学生不配合,都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学生没有领略到沿途风光的优美,没有感受到旅途的快乐,是我这个导游没有很好的尽到自己的责任。

三、迷失了教育机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机智的教师。他能够轻松自如的驾驭课堂,恰当的处理课堂上各种情况;他心里始终装着学生,始终会想着自己该做什么,在做什么。应该说,我的这节课整体设计还是不错的,它环节简练、重点突出,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倡导了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教育思想。只要课堂上老师能恰当的引导、正确的调动,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就是在引导和调动上,我偏偏缺少了一种机智,学生没有调动起来,“学”只是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到文本。老师“教”的内容过多,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现在想想,这种局面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在学习品读诗歌的方法时,应该让学生先进行品读,说出自己所发现的“奇”。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得出方法。我却一股脑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也得出了方法,如“想象”、“品关键词”等,但并没有对学生产生大的触动。另外有一细节处理的也不恰当,在老师示范品读时,只是说:我先来品读第一句,没有读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很多同学把这样的句子当成两句,使后面的品读只说一半,情况变得被动。

在学生品读诗歌时,引导和点拨不到位。如学生说出了一处“奇寒”或“奇美”等的句子,就应该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并顺着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点评。除学生理解错误外,不应做过多或过深的挖掘。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品读的盲目性,节约出宝贵的时间,也会减少课堂上一再冷场的局面。

没有及时捕捉教学时机。每个学生都有他自身的闪光点,对于相关的问题他们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我们不但要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还要善于捕捉时机,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找到教学的触发点。在我问道:“环境如此苦寒,离别如此难舍,全诗是否有哀伤之感?”时,一位同学就大声说道:“他有点哀伤,但是他不悲观。”我很清楚的听到了,我也相信他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我没有让他站起来陈述自己的观点。以致在沉默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我自己进行了“深刻”的解说。不能不说这是一次败笔。

一个聪明的老师,一定会真正懂得学生,表现出朋友的善意,赢得他们珍贵的心;一个明智的老师,一定会制定真正适合学生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能轻松的完成这个目标;一个成功的老师,一定会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对老师心存感激的同时,自觉的修正自己,不断进步。在这方面,我确实有些欠缺。

古人曾说:“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写完了这篇文章,挤压在自己心口的那块闷气也多少有些疏散。虽说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可我怎么也找不到什么理由来为自己开脱。“飞瀑之下,必有深潭”,不管怎么样,我毕竟走过了,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它将坚定我前进的步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7

这是重点分析的第二课时,在上一课时中结合标题,对这首长歌体诗歌进行了内容的化解,并引导学生划分层次,在反复朗读中逐渐明白此诗歌重点讲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写景、抒情。

在上一课时中,注重进行的是写景片段分析,在朗读中很多学生能够找出诗中写景诗句,并结合课下注释,基本能够梳理文意。在写景片段的分析中,学生能够逐渐明白了塞外雪景和边地奇寒,并能够找到相应的诗句予以应证。

在本课时中,主要侧重于抒情的片段的分析,尤其是文中围绕送别一事而展开的记叙,更是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在朗读的基础上,发觉了送别地点的变迁,明白了由中军—辕门—轮台东门位置的变动,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明白这便是对朋友的不舍和依依惜别。当然,文中这些位置的变动,学生们还是不能够具体结合时间点来讲述,即送别一事的过程中的时间变迁,学生不能够较明白的弄清楚,即无法知晓饯别、临别、送别的区别。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篇六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定;有了朋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刻骨铭心。不是吗?我们与朋友分别的那一瞬至今仍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来和身在西北边塞的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温那难忘的一幕。

二、作者介绍

投影:岁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他与高适齐名,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其边塞诗歌雄健豪迈,读之令人兴奋。岑参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瑰奇的塞外雪景,表达了诚挚浑厚的送别之情,读来感人至深。

三、诗文赏析

聆听感受

1、教师范读,聆听感受。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

岑参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锦衾薄 qīn báo

瀚海 hàn 阑干 lán

羌笛 qiāng 风掣红旗 chè

3、请一位读书好的学生来读,其余学生感受。

整体把握

1、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文意。

2、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板书)

师: 请同学们说说哪些诗句是写咏雪的,哪些诗句是写送别的?

学生答教师明确;

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

赏析写景的句子

思考:你喜欢哪些写景的诗句,说说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可能会品析到的句子,适时加以指导,参考如下;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重点赏析这句话,教师引导;

这句话里哪些词用得好?运用了什么修辞?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风格?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 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紧接下来,又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情境。这句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

学生继续找句子赏析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引导:从“瀚海”到“愁云”,视角有何变化?这一句在诗中有何作用?“百丈”、“万里”是实写吗?运用了什么修辞?

“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极言奇寒,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万里”形容面积之大,这句是夸张的说法。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

赏析送别部分

1、齐读送别部分——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依依不舍

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学生回答,理由自由阐述,句子归纳如下;

①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②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③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重点引导赏析

意思: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

师:想象诗歌最后两句,如果你是诗人,你此时在想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

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这句体现了作者送别时的惆怅心情。

明确赏析诗歌的方法;

1、抓关键词

2、看修辞方法

3、联系上下文和课文背景运用联想想象

理解诗意,明确主旨

师: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怎样的联系?(再次诵读,加以体会)

答:全诗以雪景衬托别情,情景交融,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惨淡、苦寒难耐的景象,更能衬托出诗人送朋友的无限怅然之情。

学生说说有关雪和送别的诗句、谚语或俗语。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四、深情诵读,尝试背诵

男女生分读全诗:女生读咏雪部分,男生读送别部分;全班齐读

五、总结

全诗共18句,以“雪”为线索。全诗以雪景起,以雪景结;由雪而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诗中描绘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壮阔奇丽的万里边疆风雪图,它既是饯别送行之背景,又是作者抒情之寄托。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对北国风景之赞叹,对灿烂春光的憧憬,对别友之惆怅,对故乡之思念——全部寄托在这壮丽的雪景中了。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考点梳理 篇七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冰不翻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7、送别雪

8、咏雪送别

9、潮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云

10、以春景写冬景,运用比喻、联想,即写出诗人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11、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之情。

12、诗人伫立在雪地上,望着“归客”运去,渐行渐远渐小,最后终于看不见了,诗人久久不忍离去,眼前只留有一行模糊的马蹄迹。“空留”写出了无限惆怅的惜别之情。

13、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感悟 篇八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篇九

引言: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惟妙惟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

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

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壮美的画面,使人宛如回到了南方,见到了梨花盛开的繁荣壮丽之景。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唐代,岑参与高适都长于写边塞诗,且都具有豪迈雄壮的风格,又都长于七言歌行体。因而自当时起就有“高岑”之并称。但二人又有许多不同。仅就二人的边塞诗而言,高偏于悲壮岑偏于奇丽;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高诗浑厚质实,岑诗瑰奇俊峭;高富于现实关怀,岑长于浪漫想象。大抵就思想而言,高深于岑;就艺术而论,岑美于高。岑诗的艺术个性极为明显,他是盛唐李白之外的又一位优秀的浪漫诗人。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阅读练习题及赏析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赏析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及鉴赏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文学赏析及检测题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内容赏析及拓展阅读

6.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意赏析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赏析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及赏析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创作背景及赏析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讲课稿 篇十

(一)、导入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到了唐朝已经达到了顶峰。唐朝的诗人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文明古国的晨空。今天,我们不妨来看看,我们所了解的著名诗人到底有哪些。让我们顺着时间的脚步去探寻诗人的方向。一般来说,唐朝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二)、学生思考 这四个阶段各有哪些著名的诗人?

(三)初唐(618——712)这时期出现了“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还有陈子昂,他们在转变诗风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宋之问,杜审言(杜甫的祖父)等。盛唐(713——765)这时期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领和王之涣;田园诗人王维和孟浩然。中唐(766——824)这时期更是群星闪耀,出现了自觉发扬杜甫精神的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着重发展了杜甫创新技巧的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等。还出现了擅长散文的柳宗元和刘禹锡。晚唐(825——907)这时期,诗歌也随着时代走下坡路,但诗人们的诗,还残留着盛唐的余响。此间出现的主要有李商隐、杜牧(合称小李杜),还有温庭筠、皮日休等。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这首诗歌,我想知道大家预习得怎样,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一生读。(屏显诗歌)

师:旁边的同学点评一下。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好,字音都读对了,有感情,很流畅。

师: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跟这位同学一样把这诗歌非常准确非常流畅地读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开始。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我们说读诗不仅要读准读顺诗歌,我们还要读懂诗歌的意思,我们读题,从题目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我们一起来读读看,生齐读课题。

生1:这是一首送别诗。

师:(师板书:送别)还有要补充吗?

生1:因为岑参是一位边塞诗人,所以这还是一首边塞诗歌。他一开始写边塞风光。

师:主要写什么?

生1:军营生活。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想想看诗中更多的是在写什么。

生2:我觉得他还在写了下雪的情景。

师:下雪,写的句子很多,写雪景,是吧?很好。非常多咏雪的诗句。(师板书:咏雪)

师:在译诗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句子的意思你一下子没读懂的?(生下面说有。)有,都点头了。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向同学请教一下。

生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师:这句话的确有难度,在批阅大家的导学稿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句话的理解有困难。谁来给我们解决一下,帮助同学解决。

生2:无边的沙漠上纵横着很厚的冰层,万里长空聚集着暗淡无光的愁云。

师:我觉得你不仅把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白地告诉了我们。而且你本身的语言也很有诗意。非常不错,你很会读诗。还有没有哪句诗句你不能理解的?

生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师:谁能为这位同学解决一下这句话的理解?

生2:纷纷的暮雪洒落在辕门外,风吹得红旗不能随风翻动。

师:懂了吗?还有吗?

生1: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师:这句话我点名请一个叫封叶雯(音)的同学,因为这句话她在预习的时候就觉得这句话写得非常精彩,她肯定是读懂了。谁是这位同学?

生2:雪花飘进了珠帘沾湿了帐幕,狐裘穿着都觉得太薄

师:这句话你觉得了什么?

生2:我感觉到了边塞的苦寒。

师:你从这句话直接感觉到了边塞的苦寒。

生2写出了边塞当时生活环境的艰苦,天气的严寒。

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都很会读诗。

师:这首诗主要描写诗人在一个雪日送别友人的场景,它送别的名篇。诗中有许多写景写雪景写送别的精彩名句,最精彩的你觉得是一哪一句

师:写雪景的是哪一句?

生齐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写送别的是哪一句?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师:好,妙句当前,我们品读一番。我们不妨抓住一个词语或一整个句子也行。读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或诗人抒发的情感。充分发挥想象来品析这两个句子。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句式,大家来交流品读到的感受。两句诗任选一句,用这样的格式来表达。

(屏显:

我从___________这个词(或句子),读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或心情)。

你可以在导学稿上写一写。)

师:可以抓住一个词或者一整个句子,注意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如果是理解诗人的情感的话,我们不妨深入理解一下,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师巡视,与生轻声交流。

(三分钟后)

师:大部分同学准备好了,首先来品读哪一句,比较循规蹈矩的,从第一句开始。请这位女生。

生1:我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读到了诗人运用拟物手法描绘了大地银装素裹大雪弥漫的雪景,同时体会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师:你既描绘了雪景,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我有个问题,你说读到了是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做什么了?

生1:把大雪比作了春风。

师:把雪比作了春风,是不是?不是。请这位女生。

生2:这句是把白雪比作梨花。

师:你能描绘一下梨花开在枝头的情景吗?

生2:梨花是白色的。

师:白色的,想象一下。梨花是不是一朵一朵开在树上的?是一簇一簇的,花团锦簇的。那么眼前看到的不是梨花,是雪花,那么诗人看到的景象是什么样子的?

生2:树上沾满了白雪。师:怎样的白雪?雪我们说什么比较好? 生2:团。雪是一团一团的白雪。

师:这景象是不是在一棵树上展现的?

生2:是在千树万树上都展现的师:你能不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样的景象?不是一棵两棵树上,是千树万树的情景。

生2:银装素裹。

师:还有吗?王君(音),你在第一次读这个诗句的时候就很有感觉。你觉得这个话里的情景是如何的?

生3:诗人运用了比喻甚至是夸张的手法,指出了皑皑白雪覆盖在树上的情景。放眼望去一片银白色的景象,这个景象非常壮观。

师:你能不能把这个诗句读一读,把这种壮观表现出来。

生3读。

师:大家有没有听出来,她读的时候特别注意到了什么?哪个字她特别注意了?

生下面纷说:千树万树。

师:好的,我们请男生读该句。男生准备好了吗?

男生齐读。

师:可以再夸张一点。女生加入,感受一下。

生齐读。

师:非常不错。

师:有没有别的?我们刚刚读了画面。有没有同学从这句话里品读到情感?刚刚这位同学也有读到哦。

生1:表达了诗人对军营艰苦生活的乐观,积极向上。

师:为什么?

生1:冬天下雪,应该是非常凄凉的,但他却比作了梨花的开放。

师:边塞的冬天应该是非常寒冷的,奇冷无比,但是他却似乎觉得在冬天里一般,少了一份冬天的寒冷,多了一份春天的温暖,所以你读到了乐观。非常好,请坐,这位女生读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生:我读到了诗人当时的那种喜悦的心情。

师:你觉得仅仅是喜悦吗?更准确的应该是?

生:我觉得还有诗人一种惊喜的心情。

师:你从哪个字读到诗人的惊喜的?

生:“忽”字,从“忽”字写出了边塞气象变化神奇,看出雪花落在树上和梨花一样,神奇在雪花的美丽,师:你说边塞天气变化很神奇,你觉得最神奇的地方在哪里?

生:雪花的景色很美丽。

师:除了雪花很神奇美丽,还有哪里?

生:我觉得还有胡天八月即飞雪 看出很神奇 八月就下雪了,和我们江南地区不一样,八月就下雪了。

师 还有吗?忽如一夜春风来,这个景色来的非常的?

生 景色来的非常的突然

师:好,请同学来读一读,惊喜的、乐观的景色来的快的、突然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有没有同学再来尝试一下。

生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这位女生在读的时候,他读“忽如”两个字时加重了,语速稍微快了一点,在表示惊喜的时候,语速可以快一些,不仅快一点,还可以加重一定,语调往上升一升,我们请同学来读。

生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给你时间再酝酿一下,把这句话读的更好。

生再读一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如果你把“万”字读的重一点,会更好,你想不想更好?

生三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非常好,从这首诗中我们读到了乐观惊喜。

师板书喜字。

师:我们再来读读送别这一句。

生:我从“空留”这个词中,我读到了诗人对武判官的送别时的不舍和失落,人已经离去,只留下马在雪上踏出的痕迹。

师:你从这句“空留”中读到友人离去,诗人的不舍和失落,送别的离愁,你能不能把这句诗读一读。

生读

师 :我听到了你特地把“空留”读重了,这时他的心情是不舍和失落,读的时候可以缓一点。

生再读

师:还有同学来品味这个句子吗?

生:我也是品味“空留”这个词,这个词不仅是内心愁苦,还侧面反应边塞环境的凄惨,在边塞的时候,边塞的环境很凄惨,师:白茫茫一片,什么点缀都没有,画面单调,所以很凄惨,不像我们这里这么漂亮。

师:还有吗?

生:我从“空”一字读出诗人在被苍茫大雪中,看到被白雪铺满的路上空荡荡的,没有了武判官的身影,只留下一串离去的马蹄印,现出一片空旷的边塞雪景体现诗人失落的心情。

师: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读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到了你把注意力留在了“马蹄印”上,你从“马行处”三个字读出什么?

生:我读出了当时诗人对武判官不舍的感觉,当他回头发现武判官走了,诗人还在凝视着雪地上的马蹄印,目送诗人远去。

师:为什么要给马蹄印特写?史可慧,你预习时对“马蹄印”有特别的感觉,你来说。

生:我感觉他没有直接写出武判官离去,而是用“马行处”暗示,不仅与当时的环境氛围相得益彰,而且留给读者很多遐想的空间,我知道这首诗的背景是诗人对上一任判官回京,自己做边塞判官,他送别的时候保留一种想要做一番功绩的雄心壮志。

师:“马行处”这一画面给我们留下非常多的遐想,那么既然是那么多的遐想,我们在读这三个字的时候可以读的时候慢一点,再慢一点,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吧。

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最后三个字”还是太快,最后的气息拖得长一点

生再次齐读最后一句。

师 :气息长一点才可以读出这种感觉,第一次接触听说你(指一位同学)读课文时很好听,我们很想听你读一读。

生读。

师:你可以酝酿一下情感,再试试。生再读。

师:这样的名句,我们能不能背一背,两句一起,行吗?

生背这两句。

师:按照指导背诵啊,老师不太满意,可以再读一遍吗?

生再背句子。

师:我们诗歌阅读越品越有味道,品到这里,你有没有读到矛盾的地方?

生:前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是一种喜悦 后面“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忧愁。

师:明是冬天景色,诗人读到的却是春天的温暖,这一寒一暖,一喜一愁,是否矛盾?同学可以小范围的交流一下。

生交流。

师:谁来解释一下,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觉得作者心中四种感情都有,因为塞外的冬天非常寒冷,诗人内心乐观的感情,看到的雪景暖暖的,也为边塞美丽风光而喜悦,对送别武判官的忧愁。

生:我想先说一下寒和暖,虽然现在边塞环境寒苦,他却感受到了温暖,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虽然战争环境寒苦,但将来总有生活和平的一天,他对那一天有坚定的信念、希望。

师:你从诗中读到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我们说要想真正读懂这首诗 还要知人论诗。了解其人才能了解其情。

教师出示资料

唐天宝年间,西北边疆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团队中生活了六年,六年边塞军营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雄奇豪放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他曾在诗中写到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岑参

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

生:豪迈、有豪情壮志。

师 :你觉得诗人在此时,站在瑟瑟的北风之中,站在漫天飞雪的环境中,站在友人远去的背影前,此时应有一种怎样的姿态?

生:我觉得应该是昂首挺胸的。

师:你读到一个非常豪迈、奔放、激昂的的诗人,诗中有没有哪句暗喻诗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却坚毅不屈的?

生:风掣红旗冻不翻

师: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能不能再酝酿一下情感,再来读一次?

生再读。

师:听到了你的朗读当中坚定的语气。除了这句,还有没有从其他的语句中读到坚定、乐观的形象?

生:中军置酒饮归客

师:为什么?

生:他和武判官喝酒,只有有胸襟的人才能做出来。

师:他们怎么吃喝的?

生: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一醉方休。

师:你来读一下。生读

师:哪个字可以重读一下?

生:重读“饮”。

师:这么一首千古名篇,我们通过品词析句的方法,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感受到了岑参边塞诗的魅力,最后我们再来读一遍,把刚才我们读到的东西都放进这一遍的朗读中来。

生齐读全文。

师:瀚海冰雪有豪情,送别琵琶亦铿锵,这么一首诗,读一读,不过瘾,不如把它背一背,现在大家背一下。

六)、学生试背全诗,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归纳本诗的主旨。诗歌主旨:诗人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瑰丽奇寒的塞外雪景,表达了对友人的诚挚浓厚的送别之情。

(七)、拓展性阅读。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加强古诗文的积累。推荐岑参的另一首诗:《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八)、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将本首诗改编成500字左右的散文。

六、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雪(景)别(情)

飞 雪 欲别的离愁

暮 雪 饯别的盛情

雪 满 临别的依恋

雪 上 别后的回味 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的临别赠言下一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作管理服务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