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年节民俗

2024-11-20

中国的年节民俗(13篇)

1.中国的年节民俗 篇一

丧葬的民俗

第一节:丧葬民俗概述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法则,死亡与诞生一样是人生中的大事。丧葬民俗就是人们如何对待死者离去的灵魂和怎样处理他的尸体的方式方法。

远古时代,人们对死尚无认识和理解,因此弃尸而去,置之不理。至母系氏族公社早期开始有了灵魂的概念从而产生了原始的丧葬民俗,进而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丧葬礼俗。我国古代《周礼》、《仪礼》、《礼记》等典籍对我国古代的丧葬民俗有着详细的记载,数千年来一直沿袭无大变。

(一)主要的葬法

1、土葬:世界各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式,又称埋葬。汉族自古以来实行土葬。它与农业社会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寓意入土为安。

2、火葬:是以火焚尸,将骨灰储于盒(坛、缸、瓮等)内。古代盛行于羌族、藏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因民族不同,火葬仪式、方式各不相同。四川、云南大小凉山彝族火葬时,凶死者骨灰予以扬弃,正常死亡者的骨灰用土稍加掩埋。拉祜族火葬时,将死者及其生前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一起火化。普米族则先将尸体放进四方形棺中抬到火葬场,用斧劈开,把尸体置于放有蜂蜜和酥油的“柴房”中火化,后收骨灰送往高山的骨灰洞中。建国后,由于丧葬制度的改革,在大中城市中,火葬已日益普遍。与人们崇拜火神,寓意走向光明。

3、水葬:我国康藏地区和沿海地我古有水葬之俗,此葬法污染水源,故行之甚少。

4、天葬:包括鸟葬、树葬、风葬等。中国藏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俗,至今仍保留。

(二)葬式:指安置尸体体位、姿势的方式方法。各民族基于不同的信仰观念,有不同的习俗。

(三)葬制:单身制、夫妻合葬、家族聚葬、公墓聚葬、按等级而葬(是古代礼制的重要内容、事死如事生)。

第二节

中国的丧葬民俗

一、汉族的丧葬民俗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

七、断

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一)传统的丧葬民俗

1、丧俗:停尸、哭丧、报丧、招魂与送魂、做七与吊丧、入殓、出殡

2、葬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下葬有隆重的仪式。

(二)新时代的丧葬民俗

1、举行追悼会:从吊丧中发展而来。

(1)布置灵堂:正中挂死者遗像,地中央放死者灵床,化妆后的遗体置其上,周围放置鲜花、松柏树枝,两侧排列花圈。

(2)向遗体告别仪式

由殡仪馆专门人员或亲友、有身份者或工作单位相关领导主持。

2、火葬与树葬

全国普遍实行火葬。近年来学者提倡一种新的葬俗-树葬,建立生态园林墓地。(天人合一思想)

二、少数民族的丧葬民俗

(一)蒙古族丧葬习俗

1、丧俗:(1)指路(“苏讷思穆日扎合”)

人死后要请喇嘛念经、指路,让死者到“德娃珍”去。(“德娃珍”:民间认为那里没有灰尘,是享福的地方。)(2)丧服

有的地方死者穿蓝裤,白布衫。蒙古民族以白为纯洁,以蓝为民族本色。布用平纹,不穿绵衣。儿女不许伸手给死者穿衣。死者遗留衣服,多赠给为死者穿衣服的人。

(3)入殓

入殓时死尸不能从门过,要打开窗户,用秫吉三根拼成门形,尸体从窗户抬出去。(平日里小孩子不许跳窗户,孩子跳窗户还要跳回来,再从门走。)(4)出殡

出殡时,灵车上不是死者头朝前,而是脚朝前。(5)杀牲

死了人,无论穷富都要死牲祭献,根据穷富不同,大至猪头,小至鸡。在一定程度上是古代“杀殉”、“血祭”的遗俗。死者如年岁高,供品被视为福物。供品要分给亲族人们。祭献的鸡,多留给送灵下葬的人们出殡回来后食用。(6)合葬

夫妻合葬与他族不同的是男在右,女在左。(7)烧食物

蒙古民族不烧纸,是烧些死者生前喜欢用的食品。焚烧食用后的畜骨为死者祝福。(8)服丧

古时有守孝习俗。《北史·室韦传》载:“父母死,男女娶哭三年”。近代变为祭七(“首七”、“三七”、“五七”、“七七”)、祭百日、周年。服丧期间,穿素服、禁娱乐。有的地方的蒙古民族,未婚男女、孤身无子者、月子病(产期患病)患者或恶病(传染病、痨病、恶疮)患者,以及横死(凶杀、车祸等致死)者,均按火化后再土葬的习俗。火化后,把骨灰碎骨装入布袋,再装入坛罐中埋入地下。

蒙古民族的丧葬仪式,有受其他民族影响的部分,也深受宗教影响。一般说,蒙古民族的丧葬仪式,比较纯朴,礼仪节俭,多具有宗教色彩。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文化的提高,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丧葬活动如念经等已经逐渐少了。土葬正逐步发展为深葬;火葬也不再限于原有那些,逐步习惯于送火葬场火化(多见于城镇)。在牧区,葬礼完后,为亲友们摆殡席,蒙古人称“宝音阿日哈”。城市中的一般举行追悼会,以缅怀死者,寄托人们的哀思

(二)回族的丧葬民俗

回族的丧葬民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是回民聚居区,还是回汉杂居区,总起来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实行土葬,忌火葬。回民实行土葬,传说是根据伊斯兰教关于安拉造化人类始祖阿旦,是由泥土造成,死后仍归于土中而来的,有“入土为安”之说。回民有句俗语说:“天下的土,埋天下的回回。” 第二,主张速葬。回族的丧葬根据伊斯兰教“三日必葬”的规定,一般是早上无常,下午埋;晚上无常,次日早上埋,不能超过三天。也有个别特殊情况在第四天埋的

第三,从俭节约。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葬必从俭”影响,在处理丧事上,主张薄葬,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回族当中有着一句俗语:“死后铺金盖银,不如生前厚养孝顺。”讲究生前竭尽全力抚养行孝,反对死后大操大办。所以,现在回族人办丧事,一是不用棺,只用三十六尺白布缠身。有的阿訇带头从俭办丧事。二是不设灵位,不搞繁文缛节,禁止送花圈幛联,待葬期间不宴请,出殡仪式简单、安静,一般不动用车辆,不雇用吹鼓手吹吹打打,也不讲究任何排场。埋葬不用殉葬物,不搞什么纸车纸马、童男童女等纸火。送葬中禁止摆设任何祭品,不举行任何祭奠。

第四,一律平等。回族在处理丧事上,无论是地位较高的掌权者,有一定影响和威望的阿訇学者,还是普普通通的一般教民、鳏寡孤独无人照料的人,不管是长寿的百岁老人,还是十几岁的少儿,毫无贫富贵贱、大小之区分,一律平等。都是在阿訇的引导下,用水冲洗 后,白布缠身,举行殡礼,最后将尸体抬往公墓安葬。

第五,有自己的场地。回族不管是聚居区,还是与汉族杂居区,都有自己圈好的坟地。决不允许非穆斯林埋葬,也不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坟地去埋。在回族聚居区,有的为了就近方便,还根据地域、家族等情况,分几个坟地。回族人不信风水,也不看风水,只要干燥、平稳的地方就可作坟地。凡是回族人都可以埋在一起,各占一穴地,反对多占地盘。

第六,其他。回族丧葬中的有些仪式和活动,是回族对亡人表示怀念或纪念的一种形式,并非伊斯兰教所规定,也不是必须遵守的圣行。如亡人入土前的焚香、传经、做都阿,念七窍米、写护心都阿,七日、月头、百日、周年等宗教活动,虽然都举行宗教仪式,也都 有所托词,但主要表现了亡人亲属代亡人赎过,祈求安拉饶恕亡人生前过失的善良愿望,是回民在长期的纪念亡人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

全世界穆斯林社会对丧葬都遵循以下基本过程:

(一)、一个人停止了呼吸,并且获得了死亡的确认,首先帮助他把双眼闭上,用手巾

把他的下巴托起合上嘴。然后帮助他脱去平常的衣服,把身体放平,双腿顺直,用 白布把尸体盖上。

(二)、及时通知家属和亲友,说话要注意用词和语气,避免给亲人一次精神震惊。发通告者,要表示深切同情和哀思,提醒人们这是真主的意欲,不论什么原因死亡,都应当表现平静,耐心地接受无可挽回的事实,祈求真主饶恕他生前的罪过。

(三)、亡人在停尸房安静地躺着,他是在等待尽快安葬,禁止喧哗。家属和亲友应当为他的后事研究最佳方案,因为尽快速葬是伊斯兰的法规。

(四)、在计划和料理安葬期间,家属们应当为接待客人做些准备,例如这几天的饮食和外地来客的食宿。需要有一位丧葬经理担任总指挥,一切都有条不紊,分工合作,按部就班,人多而不慌乱。

(五)、根据伊斯兰的法制规定,对死者的安葬有四件大事:用水净身、穿上包裹尸体的白布(克凡)、为亡者举行站礼(哲那者)和入土为安最后埋葬。

(六)、给亡人净身最好是亲近的人,一般男性洗男子,女性洗女子,但是配偶或子女可以不受限制。

(七)、洗净身体之后,用白布裹尸体,有传统规定的方式,男性用布三块,女性用布五片,严密裹紧。

(八)、为死者的站礼,可以在清真寺中举行,也可以在其它地方举行,如家中或空旷的地方。(九)、站礼时,死者身上有遮盖,安放在前,众人面向克尔白,仪式由一人领导。参加站礼仪式的人,类同于礼拜,但只站立而无鞠躬和跪叩。

(十)、站礼中,领导仪式的人向真主祈祷,内容有赞颂真主和穆圣及其家属,也向真主祈求恕饶和恩赐亡故者和所有活着的人。这些都是传统的念词。

(十一)、站礼仪式之后,尸体应当立即运往墓地安葬。跟随送葬的人,以沉默为高尚,送葬过程是每个人为亡者祈祷和敬意、沉思死亡意义的时刻。克制感情,切忌嚎啕大哭。

(十二)、把亡人的尸架抬到墓穴附近,轻轻把死者的身体托起,放入墓穴中,面朝克尔白方向倾斜。与此同时,诵读祈祷经文,例如诵读《古兰经》:“我从大地创造你们,我使你们返回大地,我再一次使你们从大地复活。”

(十三)、每个参加送葬的人,都从土地上拾起一小块土,投入墓穴中,口诵同样经文。墓中禁止放置任何纪念物或陪葬品。

(十四)、坟墓全部掩埋之后,继续诵读《古兰经》经文,赞颂真主,并且为亡者祈祷。

(三)藏族的丧葬习俗

藏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特别,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这五种,并且等级森严,界限分明。采用哪种葬仪,同时也主要取决于喇嘛的占卜。

1.塔葬

贤能大德圆寂后的一种高贵葬仪。有名望的**圆寂后,除大规模地诵经作法以外,要用水银和“色拉”香料水、樟脑水、藏红花水等冲洗肠胃,用樟脑水、藏红花水等擦拭尸体表面,然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灵塔之中,将遗体保留下来。每天由侍守的喇嘛点上酥油灯昼夜供奉。灵塔种类很多,有金灵塔、银灵塔、木灵塔、泥灵塔等。灵塔的不同等级,是根据**的地位高低而定的。**、**圆寂后用金灵塔,其他**只能用银、木或泥灵塔。2.火葬

从藏族传统意义上说,火葬也是一种较为高贵的葬仪方式。其具体方式是把酥油倒在柴草上,然后将尸体火化,敛起骨灰盛入木匣或瓦罐中,埋在家中楼下或山顶、净地。墓似塔形。也有拣起骨灰带至高山之巅,顺风播撒或者撒在江河之中的。而德高望重的**、喇嘛施行火葬后。骨灰盛入金质或银质的小塔内。有的将骨灰置入塔内时,还同时盛入一些经典书籍、佛像、法器、金银财宝。以供人膜拜的这种塔一般名为灵塔或灵骨塔。

3、天葬

藏族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亦称“鸟葬”。用于一般的农牧民和普通人。藏族佛教信徒们认为,天葬寄托着一种升上“天堂”的愿望。每一地区都有天葬场地,即天葬场,有专人(天葬师)从事此业。人死后把尸体卷曲起来,把头屈于膝部,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于门后右侧的土台上,请喇嘛诵超度经。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背到天葬台,先点“桑”烟引起来秃鹫,喇嘛诵经完毕,由天葬师处理尸体。然后,群鹫应声飞至,争相啄食,以食尽最为吉祥,说明死者没有罪孽,灵魂已安然升天。如未被食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念经超度。藏族人认为,天葬台周围山上的秃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小动物,是“神鸟”。天葬仪式一般在清晨举行。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未经允许,最好不要去观看。4.水葬

经济条件较差、雇不起喇嘛的人家死了人时或死者是孤寡、幼童时,一般用水葬。水葬时,将尸体背到河边支解后,投入河中。也有的地方用白布或毛毯将尸体裹捆,然后坠上大石弃之河中,以供奉“河神”。5.土葬

对于藏民族而言,是最次的一种葬仪。一般患有麻疯、天花、炭殖等传染病的人以及强盗、杀人犯死后用土葬。土葬大概有两个含义:一是,根绝瘟疫的流行,二是,惩其罪过,打入地狱之意。

(四)苗族的丧葬习俗

苗族丧葬形式,在历史上很复杂。见于记载的有洞葬、悬棺葬、土葬、树葬等数种。洞葬:即人死入棺之后,要把灵柩停放在天然的溶洞里。这类葬法主要流行于惠水、龙里、贵定、平塘、都匀、独山、罗甸、平坝、长顺、紫云、望谟等县的部份苗族中。近几年来在民族考古研究中发现了这类葬法的大量遗址。洞内灵柩从魏晋南北朝起到明清两朝止,历朝皆有,以唐宋至明代的为最多,但迟至明清时期方有记载。

悬棺葬:即人死入棺后,把灵柩存放在悬崖绝壁的缝隙中,或在悬崖上打洞插上木桩,将灵柩横放于上。早在唐代,五溪地区就有这类葬式的记载。明代时黔中南地区苗族还普遍实行这种葬法。清代时逐渐减少以至消失。到抗战前仅有个别人家保留这种习俗。

土葬:很早就有,有木棺,也有石棺(黔中地区)。葬式有顺葬和横葬两类。横葬是一 种极古老的葬俗,头东脚西,过去主要流行黔西北、黔北、川南的苗族中,现在还有部份人家采用这种葬式。

树葬:是人死后用树皮包起来裹起来挂在树上,这在《隋书.地理志》有记载,今大部份地区已绝迹,仅个别地区对非正常死亡者采用。

其他丧葬习俗

老人临终时,一般要烧“落气钱”,有的要放在火塘边落气,这显然是受了汉族的影响。人死后一面以鸣枪、放炮为号,通知全寨;一面派人通知舅家及亲朋。还要给死者剃发、沐浴,换上寿衣,停尸于堂屋中,供亲属吊唁。惠水地区要把尸体停放在竹席上,挂于堂屋中柱横梁上,离地五六尺。这可能是古代悬棺葬的一种变异。

停葬期间,亲人亲族都来哀悼,妇女的“哭丧”尤为哀恸,全村全寨的妇女,即使与死者毫无戚族关系,都要集体前来哭丧,极尽悲痛之情。子女、亲朋要杀猪、打牛、杀鸡或宰羊进行祭奠,名为交牲口。

尸体入棺前,黔东南地区要将几钱碎含于死者口中,作为死者灵魂回东方故土的“路费”,称为“买水钱”。

在停丧期间还要请祭司给死者“开路”,交代亡魂去处,从开天辟地讲到伏羲兄妹造人烟历述祖先来源和迁徙经过,要亡魂随着祖先迁来的路线按站逆行,回到本民族发祥地的东方故土,和祖先亡灵欢聚。

出丧时,孝子拿着弓箭或刀剑在送丧队伍前面“开路”。意在表示祖先是辟山开路,披荆斩棘、除魔隆怪而来,所以老人亡故,亦要为其扫除障碍,使亡魂能顺利回到祖先故地。

墓地一般是请风水先生选定。黔东南地区有的是葬在家族公墓里,有的不择地。葬具普遍用木棺。葬式主要是顺葬,即头朝山梁上方,脚朝下方。望谟、罗甸一带还保持了头朝东方的古俗。

娄顺地区部份苗族还有“停丧待葬”的古俗,即灵柩出丧停放在山中数年以后才入土。

(五)壮族的丧葬民俗

1丧俗

壮族的丧事礼仪,其秩序大致是:

(1)报丧

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

(2)洗礼

死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女就自动地到主家里,帮忙各种丧事。孝男孝女及族人,披发带孝,戴竹笠,携竹筒或小水桶,到河(塘、泉)边号哭,掷几枚钱于水中,汲水回来浴尸。孝男孝女及最亲者给死者擦洗完毕,俗曰洗礼。死者是男的给他剃头发,是女的给她梳理头发。男的戴上新帽,女的包好头巾。接着给死者穿新衣服、新鞋,还给死者口里放一枚银元,俗曰含金。男性死者给他手中拿一把扇子,女性死者给她手里握一块手巾。目的是让死者干净体面地去到另一个世界生活。

(3)入殓

道公来后,儿女到齐,由道公择定吉时,便举行人殓仪式。其仪式是:由族人在棺材内放一屋草木灰,后铺上一屋白布,将死者尸体抬入棺里,再用一幅白布盖上,作为新被,又用白布缝成蚊帐式罩上,使布角露出棺外。诸事齐备,就将棺盖盖上,用大铁钉钉牢,此时孝男孝女及族人便放声大哭。边哭边歌,以示与死者诀别死者入殓后,棺材放在厅堂中央,用一幅布遮住祖宗神位,以免冲犯祖宗在天之灵,棺材头垂下一张布幔,设一张方桌,桌上设死者灵位,点灯燃香烛,地面铺着席子,孝男孝女日夜坐席守灵。

(3)停丧

停丧日期,视其家贫富而定,一般为三五日。孝男穿白衣服,头戴竹纸帽,腰束麻带,脚穿草鞋;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带,头扎孝巾,脚亦穿草鞋,日夜守候在棺边痛哭,以示忠孝。前来吊丧的亲朋,均戴麻巾。男的束于左臂上,女的扎于头上,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念经文。给死者超度亡灵。

(4)出殡

出殡日子时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且定在下午后。出殡时,先由亲属一人提着装有鞭炮、纸钱的篮子走在前面,一路燃炮撒纸钱。道公一路敲锣打鼓,持利剑在前开路。灵柩紧跟道公之后,披麻带孝的孝男孝女扶着灵柩前面,亲友送葬的队伍在后面。行进途中,灵柩绝对不能着地,直至墓地。到达墓地后,下葬前,道公将一只带去的公鸡捧在手中,转了几转,放进墓坑里,以卜吉凶。道公还把带去的谷粒抛向空中,以表示死者到阴间能丰衣足食。随即将灵柩及陪葬物放下墓坑,先由孝男孝女填入一些泥土,之后他们及送葬队伍就转归路,由一些人在那里埋棺筑坟。在回来的路上,道公不得再敲锣打鼓,孝男孝女及送葬的人们不得再哭,不得回头望。人们在路上还摘路边的桃树枝叶来鞭打自己的衣服,以示驱邪,人们回到丧家门口,每人都要在装有桃叶的水盆里洗手,以为去邪。人们吃了一餐饭后分散回家。

出殡后,丧家在屋的一角安桌设死者灵位,朝夕供奉饭菜,过节点灯烧香。满三年孝男孝女才脱孝服。

2.葬俗:二次葬

在死者的葬式上,壮族曾经有过各种葬式。如岩洞葬、悬棺葬、屈肢蹲式葬、水葬、火葬、拾骨葬等。而民间普遍流行的是拾骨葬。

拾骨葬,又叫迁葬,是将棺尸埋葬,上土筑坟,过三五年后,择吉日良辰,再开棺拾骨迁葬,俗曰“拾金”再葬。

壮人认为,拾骨葬是帮助先人的灵魂从地下回到地面,以便逢年过节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如今拾骨葬之俗民间尤存。

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较随便,地头田边、茅山荒坡均可,并不讲究“风水”,不过还是要请“地理师(风水先生)”来定“坟向”,定下葬时辰,除了葬礼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却非常从简。二次葬的墓地则很讲究“风水”,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墓地,宁可把“金坛”(捡骨后安放净骨的陶罐)寄葬在临时选定的地点,一般寻找向阳、干爽的土坡劈崖,挖个可以容得“金坛”的拱门形的洞穴,“金坛”安放好之后,通常敞开着,过路的人可以看到,也有用草皮土块封住的。二次葬墓地的“风水”通常由“地理师”来寻找,或自己寻得后由“地理师”来确认。人们普遍认为,墓地的“风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否则就要倒运。

三、港澳台的丧葬民俗

(一)香港、澳门的丧葬民俗

1.香港葬俗

香港人一般选择于殡仪馆举行丧礼,但亦有部份人士选择从殓房直接出殡。由于香港人日常生活繁忙,故香港的殡仪程序一般较其他地区为简,通常亦会把殡仪筹备工作交由殡仪业人士处理。

而香港的殡仪程序一般包括:

设灵〔又称守夜,于先人出殡前一晚进行,同时进行宗教仪式〕

入殓〔把先人遗体安放入棺木〕

大殓〔包括瞻仰遗容、封棺、辞灵等,同时进行宗教仪式〕

出殡(灵柩前往下葬)

下葬(通常为土葬或火葬,同时进行宗教仪式)

从殓房直接出殡则不会设灵。

2.澳门葬俗

20世纪40年代及其以前,澳门华人的丧葬多沿用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包括土葬,丧礼用乐;俗祭用七,即死后七日为一祭,祭七七四十九日;百日为祭日。出殡那天,用鼓乐、撑,由仵工抬着棺材(因丧者及家属的社会地位和贫富不同,抬棺材的忤工四至八人不等),从殡仪馆出发,经过提督马路或荷兰园大马路,必定绕过新马路和丧家的商号或者门前,然后送往坟场。送殡的队伍浩浩荡荡,由“喃呒佬”开路,锣鼓喧天。名人绅商巨贾更盛用仪仗队,组成庞大的治丧委员会主持丧礼。有的社团和亲友亦有特别雇请仪仗队,以壮出殡阵容。现在丧礼简化多了,忤工抬棺材改用了灵车,家属、亲友送殡则以车代步,一般 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仪式,然后出殡到坟场或火化。

(二)台湾的丧葬民俗

台湾地区民俗文化的演变发展,更加文明开放。而台湾地区散居的少数民族,由于社会历史发展条件的限制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直至明清时期乃至于近代,其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十分低下,民俗文化仍然保留了较大的原始性与分散性。丧葬民俗文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湾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风貌与特色。

1.墓地选择

墓地,即埋葬死者之地。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中,古人非常重视墓地的选择,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总结,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充满迷信色彩的风水理论。选择墓地,需要观察地形地貌,山水形势,以便趋吉避凶,庇佑后代。而台湾少数民族,于墓地的选择则较为淡化简单。虽然台湾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也有一套选择墓地的方法,但至少显得较为粗糙随意。台湾少数民族的墓地选择,多取死者死亡之地作为埋葬之地,故多实行室内葬,这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葬俗。台湾少数民族所盛行的室内葬,是有其重要的民俗文化意义。如南投县泰雅族人认为室内葬是一种善终的标志。他们称死亡意义是灵魂出窍不归

2.葬具的构成

用于殓葬死者遗体的器具称为葬具。葬具的构成也是丧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因为葬具的构成应用,同样受到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台湾少数民族的葬具构成也不例外。

或有裸葬,即不用葬具殓葬尸体。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则以番布或鹿皮包裹尸身入土。述裸葬或以番布鹿皮裹葬,是和台湾少数民族的某些宗教信仰观念有关。台湾少数民族认为人死以后灵魂不灭,尸体虽裸露,但灵魂已在形体以外,却是穿着衣服的。因为无形的灵魂已离开尸身,因此尸身已无关紧要,其保存保留与否已毫无意义,更无需入棺或实行二次葬俗。或有以葬具葬尸,其葬具质料构成,则以木石材料为多见。有些则只有富者贵族方用棺木,所谓:“富者棺木,贫者草席。”也有用石棺为葬具。也有一些以树身为葬尸之处。台湾少数民族,以树为葬,可能也是对其原始狩猎时代树居生活的某种追忆意识的反映。台湾地区湿热多雨,林木茂盛,居住在深山密林的少数民族,对森木林木有着特殊的感情与寄托,其葬尸于树,并以树为祀,拜祭先人,可能也是出于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思想观念的影响。3.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一般包括葬前礼仪与葬后礼仪。葬前礼仪包括招魂、告丧、洗尸、易服、送魂、停殡、出殡等。台湾少数民族的葬前礼仪,大体上也包括类似的内容,而在具体的问题上,则主要表现了其地方民族特色。

如告丧,主要是把死讯知会亲人或族人。若某些少数民族的土官死亡,其告丧仪式更为隆重,还需游尸社内,以知会族人或社人。而其他人告丧,则与土官之死有所区别,一般不能举尸而游。即“余番有丧,悉如土官,惟不敢游尸耳”。

告丧后,一般是进行洗尸装饰。南投县泰雅族,“死者断气后,由近亲立即为之梳发、洗面,易盛服,穿胸衣,戴首饰、耳饰、臂饰后,再用一块番布方单铺地上,自床将尸移地下,屈其手足于胸前作蹲踞状,然后用番布方单把尸体包扎起,用带紧锁之。”[20]洗尸目的,大概是让死者干干净净走向另一个世界,这也是对死者一种尊重与悼念的方式。易服,即给死者换上送终衣服。台湾少数民族对此并无严格规制。或以兽皮裹尸,如鹿皮等。这种以兽皮殓尸的习俗,显然与中原传统的习俗相悖。因为中国古代有“殓葬忌裘”的习惯,这是受佛教来世转生之说的影响。

最后是停殡与出殡。一般而言,殓尸以后,或将灵柩停放一段时间,再进行埋葬,称之为停殡。而最后把灵柩从停殡之所运往墓地下葬或就地下葬,则称为出殡。台湾少数民族在这方面也表现了浓厚的地方民族习尚与特色。

台湾少数民族的丧葬礼仪中,其停殡时间并不长。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则在地下停殡,先埋后葬。有些少数民族因为实行室内露葬,基本上并没有严格的停殡出殡之分,合二为一。

2.中国的年节民俗 篇二

如果我们只看第一个定义, 把民俗理解为民间风俗, 而不是一门学问, 那么它所指的就是“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婚姻家庭等社会生活方面长期形成的传统”。2它就是一种来自于人民, 传承于人民, 规范人民, 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之一。从而与官方、与意识形态、与上层的思维无关。民众的思维意识应该是淳朴的, 感性的, 它是“与科学思维、官方意识相对应而存在”3, 也就是说, “科学思维要求理性和客观, 官方意识重视统一和谨严, 而民间思想表现信仰和情感。”4而这个特点, 应该是“民俗”最为珍贵且与众不同的地方, 是不同于“官方”和“上层社会”的最大特点。

不过, 一旦民俗上升一门学问, 成为民俗学之后, 或多或少地, 受到官方和文化精英的刻意营造, 民俗的最本真特点并不能完全地保留下来, 甚至变成“文化精英阶层”的一部分。华东师大的田兆元就认为, “传统的民俗学研究实际上有偏向文化精华的倾向。”5同时他认为, “把民俗视为文化精华, 视为非日常的文化形态, 实际上是一种民俗学的传统。”

“民俗”丧失其本真淳朴的特质, 加入精英文化的元素, 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态势。接下来笔者将试图以“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 即民俗学在中国的发轫期, 以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歌谣学”运动为例, 简单对比民俗的“民众化”与民俗学的“精英化”“官方化”现象。

一、民俗与歌谣·民俗学与歌谣学

本文试图探讨的中国的民俗学运动, 为什么却要以“歌谣学”运动为例呢?歌谣与民俗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钟敬文先生曾经明确地指出:“民间文学作品及民间文学理论, 是民俗志和民俗学的重要构成部分。”6直到今天, 在民俗学的研究工作中, 歌谣都是十分重要的材料。歌谣和民俗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从一个方面来说, 各民族特定的风俗习惯往往会影响到该民族歌谣的产生和发展, 并影响这些歌谣的内容和形式;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 丰富深厚的民俗事象, 给歌谣创作提供了大量民族性、地域性的素材, 是歌谣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而当我们追溯历史, 中国的民俗学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的起源应该是北大歌谣研究会的成立及《歌谣》周刊的创刊。作为我国民俗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 《歌谣》周刊第一号的发刊词曾明确地指出, “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 一九二四年的一月份, 歌谣研究会曾提出改名为民俗学会, 后来虽然并没有改名, 但实际上也是民俗研究的学会。可以说, 中国的民俗学就是以歌谣学运动为其发端的。所以我们理应这样认为, 歌谣与民俗的关系密不可分, 中国民俗学的发生发展也是跟“歌谣学”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

二、“精英化”“官方化”的中国歌谣学运动

(一) 歌谣学运动的开展带有其政治化的目的

中国的歌谣学运动从一开始就并不纯粹单纯是以调查研究民俗本身为出发点的, 它始终是带有着一些“功利主义”的倾向。其实质就是文化界以及官方企图通过“目光向下”, 调查研究民俗, 从而在文化上实现“再造国族”。歌谣学运动无疑与时代背景、国家背景息息相关。

当时的中国社会风起云涌, 辛亥革命之后, 清王朝虽然被推翻了, 并建立了共和体制, 但是国内依然是处于动荡的状态。于是, 在“德先生”与“赛先生”的两大旗帜的召唤下, 中国知识界掀起了一场势不可挡的文学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希望人们能够做到真正地关注民众, 从中国传统的羁绊中逃脱出来, 为新时期的中国“再造国族”贡献出文化上的一份力量。

受这样的时代背景的影响, 歌谣学运动就注定了它不可能单纯是一项为民俗而学问的运动。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学者们对歌谣学运动所期盼的从文化上“构建国族”的期望。国族, 作为一个现代西方意义上的概念, 指的是“在知识精英利用原有文化资源进行建构的基础上, 在政权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现代国家, 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构建产生的, 美其名曰‘nationbuilding’。”7国族可以被建构, 而国族的建构需要人们的族群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是来自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等。中国民间文学运动时期的文学家们所做的正是从文化认同上推动国族建构的过程。

可以这样说, 当时中国的民俗学研究是带有其政治化的目的的里面的。这种带有政治化目的的研究, 势必会掩盖掉很多不利于其政治目的的元素, 从而无法完全还原民俗的本来面目, 以及呈现出它原始淳朴与感性的本质特征。实质上, 中国的民俗研究向来如此。

(二) 受当时时代条件的局限, 知识分子无法真正做到“目光向下”

“再造国族”是当时知识分子对于拯救这个民族所抱有的美好的期望, 它们通过“目光向下”, 重新关注普通大众的文化事象, 试图从文化上达到这一目的。但是“目光向下”的目的并为达成, 时代条件的不成熟, 使得的歌谣学研究更多的只是在书斋中的研究, 脱离了民众, 加入了更多的学者的阐释, 从而或多或少失掉了民俗文化事象本来的面目。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曾经这样说道:

“五四透过运动的方式被定义的文化有三个限定词:城市背景、大众传媒和知识分子。在安德森的印刷资本主义理论中, 文化也是在这三个范围内才得以成型。而当今的问题是, 中国绝大多数国民恰恰不在印刷资本主义的覆盖之内。直到抗战时, 那套文化壁垒才真正被打破。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瓦窑堡会议提出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人们这才真正注意到口传文化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民”是什么意思。”8

当时的学者迫于拯救国家, 重振民族, 从西方、从日本那里引进了许多新式的概念, 其中就有“民”的概念。对“民”的重视似乎是建构新的国族所必备的要素。但是, 鉴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整个学界对于“民”的思考程度的局限性, 并不能够真正的思考出何为“民”, 以及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把“民”当作主体。实际上, 当时的学者也没有把“民”当作主体, 而只是将其作为了一种认识上的功利性工具。

(三) 当时的民俗学的调查, 受到官方的制约

学者们在进行对民间歌谣的田野调查, 从事歌谣研究的时候, 都会受到官方力量的牵绊与制约。官方与学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可以用若即若离来形容。历来中国官、学两界的区分就不是特别明显, “学而优则仕”, 一个人很可能同时是政府官员也是文化学者。这两种角色无法割裂的关系, 使得五四时期对于歌谣的研究, 也参杂着政治与文化的双重意味。

实际上, 中国社会中“官、士、民”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显得十分微妙的。领导中国“歌谣运动”的实际上是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 或者可以称作“士”。在过去中国语言里, 阶层一般是指阶级内部不同等级的群体或处于不同阶级之间的群体。后来我们概念中的“士”一般指的就是“读书人”。但是这样的定论放到“歌谣运动”当中似乎就并不见得准确了。知识分子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确定的对象, 徐新建认为:“在很大程度上, 这个所谓的群体——无论称之为‘知识阶级’‘新知识界’还是‘学术部落’, 作为一个统一完整的阶层, 其实并不存在, 而不过是当事人为了利益需要和论述者为了阐释方便的说法而已。”9我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否有这样的几点原因:1.“歌谣运动”中的“士”不同于我国古代的“士”, 这样的“知识阶级”在形成年代上是在晚清之后。2.当时从事“歌谣运动”的研究者们并不是专职的。3.“士”的立场并不坚定, 他们夹杂在“官”与“民”之间, 与“官”的关系暧昧不清, 对“民”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

政府与文化精英们保持着联系, 其实是试图通过文化, 通过道德说教来维持其自身的统治。“中国也有人能够摆脱国家认可的正统思想, 但他们的信仰很少被人们认真看待, 从而也很少成为官方信仰的威胁。”如果说, 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前, 民俗文化不被官方认真看待, 是因为它在文化精英眼中是粗鄙的, 在政府官方那里不被视为威胁其统治的事物, 那么到了五四时期, 民俗的“重见天日”是同时受到学者的重视, 另外也是政府官方带有功利目的的推动。可以说, ——主动权、话语权、发言权从来未曾真正掌握在发明、拥有、传承民俗事象的普通老百姓的手上。

当时的中国知识界研究歌谣, 关注民俗, 这里面固然有着文化上、学术上的目的, 但是同样也是交互着政治上的目的的。学者在对歌谣进行研究的时候, 由于始终无法摆脱政治上的目的, 所以真正还原歌谣的本来面目, 只是一件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譬如说, 当时的官方机构对于学界的歌谣调查的计划方案, 曾指出:

“民俗调查为社会行政之重要依据, 亟宜举办。”同时需要对“民众教育、礼俗改良、新生活运动、经济建设运动等, 均特加注意……今日民众教育之推行及礼俗制服等方案之拟定亦需此种实际材料, 更有进者, 民族复兴以民族团结为前提, 任何破除民族间之隔阂, 以沟通民族文化, 自亦当以民族研究为基础工作, 而民俗调查为不可缓也。”

可见, 对于民俗的调查始终摆脱不了官方的目的。

(四) 某些学者自身对于民俗文化的不屑

从主观意愿上来讲, 除了政治上的功利性目的, 新文学革命时期的学者们期望能够与民众相结合也有出于对于民间文学的本身的喜爱, 对于过去官方的那种酸涩文学的鄙视。容肇祖曾经就在《忆<歌谣>和<民俗>》为题, 说道:

“五四以后, 我进北京大学, 一些老师们提倡搜集或的新文学, 编辑‘新国风’的问题。这是搜集现代歌谣的起源。……“新国风”是五四以后提倡新文学、新诗歌而开发的一个新园地。它提出了创作新诗要和民间歌谣结合, 使新诗接近人民。”

不过实质上, 当时虽然是把“民”挂在嘴边上, 但是不少学者的骨子里面却不大瞧得起老百姓, “五四”时期不少知识者觉得老百姓是很封建的, 需要被启蒙的。于是, 当民俗上升为“民俗学”之后, 为了摆脱那种所谓的“田野的”“粗鄙的”东西, 从而不可避免地会趋于一种“精英化”的态势, 从而或多或少脱离民俗其本真的、淳朴的、原始的风貌。田兆元认为我们对于民俗的解释, 其实是出于阶级立场的一种解释, 即是“把民俗定位为劳动人民和底层社会的生活传统”10, 从而“刻意与精英文化区别开来, 以表现学科的革命性及其对于大众的亲善性”11, 它的主旨依旧还是在“政治方面”。

三、让民俗真正回归大众是否可能

上观历史, 其实中国自古就有民俗, 只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是发生在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无可厚非地,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 在它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沉淀下了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源远流长的中国民俗, 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宝贵贡献。在古代社会, 我国的民俗文化实际上作为“礼”文化的对应和补充而存在下来的。在古代典籍中, 对于民俗就有过诸多的解释。譬如《周礼》上就说:“礼, 屡也。因人所践履, 定其法式, 大而婚冠丧祭, 小而视听言动, 皆有其节文也。……俗者, 习也。上所化曰风, 下所化曰俗。”12也就是说, 礼是古代社会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 俗则是普通民众的习惯和风气。诸如此类的解释还有很多, 但无非都是强调了民俗与“礼”之间的关系, 以及民俗对政治伦理倾向。

再到当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列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实际上是我们所谓的民俗文化的代表作品。作为这些名录上的东西, 其实都是精华的东西, 是经过筛选, 甚至是加工之后的东西。而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更都是文化精英了, 他们掌握民俗文化的水准, 是普通的民众所无法达到的。在这样的状况下, 民俗也呈现出了一种文化精华的形态。

笔者认为, 对于民俗事象的关注, 从来都不是单纯地以保护传承某种民俗文化为目的开展的。同时, 当它上升并具有某种官方政治化的目的之后, 民俗最本真的淳朴感性的风貌便遭到损坏。让民俗真正回归到大众是否可能?这是笔者在文章最后提出的一个问题。破而不立, 笔者在这里无法解答这种靠实践才能真正解答的问题。只是想要说明的是, 民俗属于民众, 只有当民俗完全服务于大众, 才能发挥民俗的最大作用, 才能让民俗发挥其本真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钟敬文.《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231页.

[2]赵晓兰.《歌谣学概要》.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72页.

[3]谢国先.《新世纪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方向》.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年9月第23卷第5期.

[4]田兆元.《民俗本质的重估与民俗学家的责任——一种立足于文化精华立场的表述》.载《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第五期.

[5]张永红, 刘德一.《试论国族认同和族群认同》, 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1月第27卷第1期.

[6]胡子林.《国族问题的话语谜踪》.载《书城》2008年12期.

[7]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四川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8页.

3.中国民俗文化的论文 篇三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各种要素不断前进,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不是只有科技性的现代文化具有价值,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同样具有较高的地位,社会的优质文化应当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为了保证我国的群众文化获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部门逐渐加强对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力度,通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来提升我国的文化建设水平,本文根据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对其发展群众文化的所发挥的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5).

4.中国的年节民俗 篇四

我低头一瞥,胸前的团徽闪烁着,那么耀眼的光,沉默中,充满了胜利者的凯歌。

鲜艳的领巾跃动着,那是我们的热血在燃烧。

微光里,它们深深地互相赞颂了。

我的心不禁颤动了,记否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

记否高喊的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记否“三罢”斗争波澜壮阔;

更不能忘,胜利后的全国欢腾!

不解放的行为,造就了自由的思想!

翻开历史的篇章,不能忘却那光辉一页

——“五•四”爱国运动。

骄傲么?

伟大的先驱者举正了爱国之旗,好范文版权所有

自豪么?

我们是他们精神的延续,光荣的称号

——共青团员!

宁静里,硝烟的历史都已模糊,思想上,爱国的记忆怎可磨消?

时代,已无须我们上街游行示威,哦,只是回顾吗?

不,这世界是在前进啊!

祖国已将责任交付与我们,世人凝注着了,导引他们的眼光,超出无边的国界。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我们星星火炬,燃烧自己,去照亮祖**亲的心怀。

时间正翻着史页,执笔吧,郑重地畅想时代的新一页!

唯有我们好范文版权所有

5.大班社会民俗教案:美丽的中国节 篇五

四、主题系列活动:1、关于中国结的传说2、实践活动:观察商场里的各种中国结3、收集各种各样的中国结挂件、图片、书等4、欣赏各种精品中国结5、学习活动:我们喜欢中国结6、学习活动:我们也会制作中国结7、收集其他的民间工艺品四:活动方案

(一):我们喜欢中国结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关于中国结的初浅知识,喜爱中国结。

2、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及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萌发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准备“年年有余”等有特殊意义的中国结

(三)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1、这几天,小朋友们都拿来了中国结,那请你把自己带来的中国结是什么样的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好吗?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中国结3、说说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4、小朋友拿来的中国结有哪些地方是一模一样的呢?为什么中国结是红色的呢?―――引导幼儿讨论

二、欣赏感受1、老师也带来了中国结,看看和你们带来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2、着重欣赏中国结中的鱼(年年有余)、如意结(吉祥如意)等作品,说说这些中国结的图案代表什么意思,幼儿教案《大班社会民俗教案:美丽的中国节》(幼儿自由讨论)

三、引导想像1、除了我们带来的中国结,想想我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中国结呢?2、教师小结:我们中国人真聪明,会编出这么多美丽漂亮的中国结,而且连外国人都非常喜欢我们的中国结呢。活动方案

(二):我们也会制作中国结1、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结的编结工具与制作材料,尝试学编最简单的十字结。(2)、体验编结活动的快乐,发展动手能力。2活动准备:小铜钱、红丝线等材料,3、活动过程:

一、认识制作材料和工具1、小朋友都说中国结非常漂亮,那我们今天也来动手做一款中国结,好吗?2、那你们想想制作中国结需要些什么材料呢?―――师生共同讨论3、幼儿先看看、摸摸、讲讲制作中国结的材料和工具

二、幼儿尝试操作1、知道为什么叫中国结吗?结是什么呢?2、观察并讨论老师制作的中国结(十字结)是什么样的?3、老师示范讲解。4、幼儿尝试编十字结,教师观察,进行个别指导、5、幼儿说说自己尝试编结的感受。

二、引导评价1、彼此欣赏各自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2、把自己编织的中国结送给同伴或小班的弟弟妹妹并说说其中含的祝愿。延伸活动:

6.试论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 篇六

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在民俗节日、神灵信仰、民俗禁忌、民俗祈求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一、对民俗节日的影响

古人对一年中一些特殊的日子做出规定, 成为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 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道教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 在长期发展融合过程中, 对中国古代民俗节日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春节中, 处处都能见到道教的影响。“京师谓元旦为‘大年初一’。每届初一, 于子初焚香接神, 燃爆以致敬。”这其中的“焚香接神”就是受道教的影响。

以祭灶的习俗为例, 农历腊月廿三过小年, 小年为进入春节的开始。民间多于此日夜礼拜灶神, 祭灶反映出民众通过对道教俗神灶神的祭祀, 以求达到保佑全家的目的。相传他是掌管一家生死祸福的, 道教里崇尚此神, 是因为灶君司饮食及火。道家一般敬灶时都要上表酬神, 有送灶科仪, 包括净灶、祀灶、净橱、送灶、迎灶几个部分的内容, 蜡月二十四后灶君回宫, 所以又要迎接他下凡回宫, 希望能主一家之事, 奏善定福。

民间还有扫除的习俗,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屋”的习俗由来已久。民间腊月二十四为扫除日, 又称“扫尘日”或“扫房日”。民间认为鬼魂到了腊月将离开人间, 人们如果不把身体和房屋彻底打扫一下, 鬼魂就会躲藏在灰尘当中, 这实际上也源于道教。道教传说人身上附有一个三尸神, 他常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的坏话。一次, 三尸神密报, 人间在诅咒天帝, 想谋反天庭。玉帝误信谣言, 令三尸神把各家的罪行书于屋檐下, 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为记号, 令王灵官凡遇有记号的满门斩杀。灶君发觉此事, 便让每户人家扎个长扫把将蜘蛛网扫掉, 将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人间避免了一次杀戮, 人们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 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 直忙到大年夜。

二、对民间神灵信仰的影响

道教在形成过程中曾广泛地吸收民间的信仰内容, 加以改造后纳入自己的神灵谱系, 成为道教崇拜的尊神或俗神。俗神是指流传于民间而被道教信奉的神祗。主要有与自然现象相关的自然神, 如雷公、风伯等;执掌读书人命运的魁星神;专门保护个人、家庭和城乡公众安全的守护神, 如门神、灶神、土地神、妈祖等;护法神将关帝圣君等。但也有道教尊神直接影响民俗文化的, 如三官大帝等。可见道教与民俗相互影响与促进, 但是道教更系统化、规范化, 从民俗中提炼出来, 但又深深影响民俗, 而民俗又为道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对民俗禁忌的影响

在道教与民间习俗互相渗透的过程中, 道教禁忌对民间禁忌习俗的影响, 成为民间礼俗的重要内容。根据卿希泰、詹石窗的研究, 道教与民间禁忌礼俗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以灶神禁忌为例, 人们对灶君的崇敬, 除了毕恭毕敬的祀奉外, 还表现在许多忌讳上。由于对灶王爷既尊重, 又畏惧, 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反差, 便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忌讳来。这些忌讳, 主要是灶前什么东西不能放, 什么话不能说, 什么事不能做;尤其是对女人, 禁忌就更多了。在《敬灶全书·灶上避忌》中对灶君避忌做了非常详细的记载。如严格规定:“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在灶前小便、吐唾沫;不得在灶前赤身露体;月经未完的妇女不得经过灶前;披头散发者不得烧饭做菜;不得将污脏物送入灶内燃烧”等。人们认为做这些事情, 会冒犯灶神或火神。

事实上, 因为道教是从民间发显, 早期的巫术、方术, 甚至阴阳五行、老庄哲学、医学都浸润其间, 成为道教禁忌的一部分。反过来看,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 得到相当的重视与信仰, 其本身的禁忌无可厚非地也就影响了民间礼俗的内容, 从而达到两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摘要: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在其产生和发展中, 势必对我国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在各类民间风俗中我们常能看到道教的影子,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在民俗节日、神灵信仰、民俗禁忌、民俗祈求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关键词:道教,民俗

参考文献

[1]程裕帧.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3, 119-125.

7.中国的年节民俗 篇七

有的人可能会说:“端午节不就是纪念屈原投江的吗?”其实,除了屈原跳汨罗江的故事,还有一个传说却很少人知道。

这个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是纪念伍子胥,他是楚国人,因父兄被楚王杀害而投靠了吴国,吴国打败楚国后,伍子胥终于报了仇。吴王死后,儿子继位,吴国又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请和,求和条款上写着越国每年要献给吴国大量金银,吴王很高兴,而伍子胥却说要灭了越国,吴王一怒之下就把他杀了投入江中。

每年端午,艾草芳香四溢,大人们用雄黄酒在孩子们的额头上写着一个“王”字,既驱邪驱蛇又显得很霸气。除了用雄黄酒写“王”字,端午节还有很多“吃”的习俗,比如:吃打糕、吃煎堆煎饼、吃“五黄”等。

打糕就是将艾蒿和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锤打制而成的米糕。而“五黄”指端午节要吃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最后就是雄黄酒。此外浙江北方端午节还吃豆腐。

每年的端午节,外婆都会给我做许多粽子,有鸡腿粽、肉粽、蛋黄粽……如果幸运的话,还能拿到外婆独家秘制的蜜枣粽。

8.中国民俗文化 篇八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古代对于“衣食住行”是有着深入的研究的。在古代,“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常用的字眼。的确,一个人的一生怎么能离开这四件事呢?而把衣放在第一位更是突出了“衣”在我们祖先心中无比重要的价值。在最初,人是不穿衣服的,后来由于有了羞耻之心,衣服才产生了。当然,那时的衣服是最原始和简单的。后来随着历史的进步,衣服也在不断地改变,可以说,衣服的历史也是一部文明史。

中国传统服饰的特色在于:

一: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朦朦胧胧,藏而不露,给人以审美的感受。这种含蓄有时通过款式展现,有时通过造型、线条、等手段给人以整体和谐之美,以此表达深刻的设计思想。比如清朝的服装,就演变成了后来的旗袍。

二:注重精细的手工艺表现,大量采用刺绣、符号等手法,表达丰富的想象力,以浪漫主义情调,达到效果。如红楼梦,对王熙凤的着装刻画的表现。

三: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服装的整体配合给人以秩序的谐美感,严肃端庄。如:中山装的流行。

四:为了营造和平统一的气氛。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以情意为主线,以家庭人伦关系为中心的氛围中,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持礼仪之邦的声誉的。

五:表现其民俗信仰。在民族信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服饰纹样来表达的,这些纹样具体地表现了中国古代民俗信仰以及图腾崇拜的情感与内涵。

由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居住在全国一千多的县,分布广阔。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有些民族又具有众多的支系,如苗族分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大类,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头苗、独角苗、蒙纱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饰划分。这样一来,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饰,仅是同一民族内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饰,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显得格外丰富。

由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全球文化的发展问题。全球化对中国的本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国人普遍的焦虑感,因此人们纷纷投入复兴传统文化的潮流中。近几年,汉服复兴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文化现象,它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试图与全球化抗衡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汉服复兴提供了条件,也危及着包括汉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而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9.中国的年节民俗 篇九

一、叙事交流:紧扣主题,抓住受述者

媒介作为传播的物质载体,实现了人类的各种交流。视听作品实际是一种交流手段,在叙事交流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叙事交流层次、叙述者声音。

1、叙事交流层次

《中国新年》全方位地介绍春节整体面貌,在某个地点中选取某个“故事”为原点来展开,五位主持人分别走入不同的地方,通过对某个地方人物的捕捉,讲述当地的春节故事。

它采访的人物多元,注重趣味性内容和知识性内容的结合。在选择代表性家庭时,包括传统家庭和现代家庭。在人物的选择上,不仅有家庭人物,还有工厂负责人等。在《团圆》和《欢庆》中,分别涉及到白酒和烟花,并到生产地进行采访。节目向观众展示了酿酒过程以及酒桌上的敬酒等习俗。酿造白酒和烟花制作等内容看似与春节主题的关系不大,但使节目更丰满,事物背后的内容也成为吸引观众的点睛之处。而且这些事物的展现远不止是单纯介绍春节习俗,更多地是表现中华文化。

2、叙述者声音

在民俗类视听作品中,叙述者充当着重要角色。叙述者是作品中讲故事的人,叙述者声音是叙述者讲故事的语气和态度。叙述者声音通过什么形式呈现会对这种语气和态度有影响。《中国新年》由于主持人的介入,主要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的形式,这种形式将旁观者的客观和个人的主观相结合,在叙事中使话题更为生动,代入感更强。

民俗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交流可以根据主题和受述者特点来采用合适的交流形式,要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运用,善于将人物融入主题当中。任何形式的叙述者声音都可以一定程度地表达观点,观点的表达要依据节目形式而定。

二、叙事视角:结合效果,综合运用

叙事声音与“听”相联系,叙事视角与“看”相联系,要研究叙事作品,涉及到作品叙事时所用的角度。

叙事视角体现了叙述者和所叙述事件的一种表述关系,是叙述者把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法国结构主义热评家热奈特以“视点”这一范畴为出发点,将“叙述焦点”分为:无焦点或零焦点叙事、内焦点叙事、外焦点叙事。[1]零焦点叙事又称全知视角叙事,内焦点叙事和外焦点叙事属于限制性视角叙事。

《中国新年》主要运用全知视角叙事,并与限制性视角叙事相结合。主持人通过直播各地的过节习俗,将大家带入到“年味”中去。主持人作为事件的目击者和参与者,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主持人的参与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团圆》为例,北京场的两位主持人会和中式餐厅老板娘一同买菜,一同吃饭;四川泸州场的主持人除了参观酿酒过程,还与在场人一同饮酒、敬酒。

伴随着移动互联、VR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在叙事中增强参与性和互动性,才能很快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民俗类视听作品应突破形式的局限性,将各种叙事视角结合起来,善于运用多种形式,使内容更有吸引力。

三、意象选取:物化情理,渗入人心

意象是主观情感与客观世界对应物的融合。“意”指主体的情、理、意,“象”指物。20世纪初,英美现代派诗歌创作方法代表人物、美国诗人庞德将意象定义为:“意象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2]视听作品当中意象的运用是多种形式的,通过意象能够物化情理,借物抒情,渗入人心,触动灵魂,从而深化主题。

1、视觉意象与声音意象

视觉意象主要指视觉上所感知的意象,包括画面、光影、色彩、蒙太奇等。《中国新年》大量运用了视觉意象,《回家》的画面中出现了“雨中的摩托车”、“人山人海的火车站”,代表着人们归乡的急切。在《欢庆》中,“捕鱼”、“舞龙”、“焰火”等意象的出现反映出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

在整体色调上看,这一系列节目的色调偏红、黄、橙等明亮的色调,暖色调反映出温暖热闹的春节氛围。《团圆》中的打树花和《欢庆》中的大量烟花等景象展现出春日的喜庆。主持人的热情解说以及鞭炮声等热闹的声音都反映了整个节目所要表达的春节欢庆的主题。

2、意象与情感表达

意象的选取与情感表达紧密相连,情感表达需要借助意象来完成,意象可以物化情理,深化情感。作品与观众的联系需要通过情感来实现。

《中国新年》通过对意象的选取,整个节目反映出人们归乡的急切、团圆的快乐、欢庆的热闹。主持人的形象非常有特点,尤其是酷似圣诞老人的两位大胡子男主持。他们与采访对象之间亲密和谐的交流形式突出了节目的人文关怀,极大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和春节的喜庆气息。不同类型的意象表现出春日里人们的美好祝愿。

四、结语

BBC的《中国新年》在民俗类视听作品中属于制作用心的作品,对于这一类作品有很多的借鉴意义。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有优秀的作品,还要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中国新年》的传播效果相对更为突出,借他人之口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中国故事推向国外,《中国新年》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新媒体环境下,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在叙事交流中做到节目制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共鸣,并能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进行输出。讲好中国故事,重在讲出去,要善于运用新兴媒体,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使作品具有创新性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谭君强,叙事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英]彼德·琼斯编,裘小龙译,新陆诗丛·外国卷:意象派诗选[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10.中国传统民俗谚语 篇十

2、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把儿孙作马牛。

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4、货买三家不吃亏,路走三遭不陌生。

5、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6、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7、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8、养儿待老,积穀防飢。

9、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

10、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断无常万事休。

11、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12、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13、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

14、偏方治大病,久病变名医。

15、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6、一层布一层风,十层布过个冬。

17、家人不和外人欺。

18、好言一句千钧重。

19、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20、穷没有根,富没有苗。

21、团结加智慧,弱者胜强者。

22、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2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24、预防伤风和感冒,增强体质最重要。

11.中国青年节是几月几日 篇十一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1、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2、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把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由知识分子推广到全国群众。使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成为一种风气,同时也促进了文学革命的深入和广泛发展,开创了中国文学时代,使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3、五四运动促进了全国民众的思想解放,西方的各种新思想陆续传入中国,其中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思想和政局带来巨大影响。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从国际上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促使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从国内看看,一方面,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利权;对内大量掠夺土地和工矿业,赋税猛增,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军阀之间不断混战,人民苦不堪言。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的年节民俗 篇十二

传统节日是早期农耕社会, 先民根据日常天气和时令变化的经验, 结合四季农业生活, 为表达对自然社会生活的热爱之情, 从而形成的祝贺和纪念方式, 后逐渐演变为一种仪式、庆典与游艺的活动, 在民间广泛流传, 成为人们主要的庆祝时刻。

节日是民族历史和文明的产物及象征, 承载了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在全球化热潮中, 弘扬本土文化, 继承和发扬传统, 保存和丰富民族文化, 是每个民族的使命。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递和发扬。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清晰地展现了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也是一条精神的文脉, 生生不息。

目前, 我国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以法律的形式将传统节日深入民心, 深入到百姓生活, 结合全民休假的方式, 突出节日氛围, 全民共欢。这些节日内容以人的装饰及器物修饰还有环境装饰和人的行为参与等形式展现, 更大范围地突出民间美化的形式和作用。

这几大节日, 最具有民俗特点, 深入民族文化集体无意识, 是民间最重视最隆重的时刻, 也是色彩使用最丰富, 装饰性最强的时刻。通过民间的传承, 以庆祝的方式, 表达节日里人们的情感变化和心理诉求, 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成为生机勃勃的民族文化的长流, 源远流长。

二、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类别

中国传统色彩观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过程中历史沉淀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独特文化现象, 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标识。传统色彩观在节日的庆典和装饰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的色彩观源于中国传统阴阳五行学说, 五行相生相克, 提出的五色学说, 系统地指出了青、赤、黄、白、黑五色一个整体, 相生和相克连续地交互循环产生无数颜色, 形成万象的色彩。

中国传统色彩的特征是师法自然, 重视等级与次序。从春秋开始, 色彩与季节和方位相对应。季节配以色名和方向, 春为青阳, 主东;夏为朱明, 主南;秋为素白, 主西;冬为玄冬, 主北。黄为远古五帝中心的象征色彩, 黄色具有特殊象征意义, 它位居五行的中央是象征大地的颜色。将色彩运用于节日的形式中, 从而形成了历代节日色彩的主导色。色彩丰富了民俗的表现力, 强化了民俗的感染力和多功能释放。

三、传统节日色彩在民俗艺术中的表现

传统色彩的五色说, 对应四季的自然色调, 成为主要的色调, 在节日中发挥最重要的烘托作用, 也成为民俗艺术中色彩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春节和元宵节突出红色, 枚红色, 热闹喜庆。清明节和端午节突绿色青色, 亮丽的杂色, 五彩线辟邪。中秋节和重阳节突出橙黄色, 橙色, 菊花盛开, 夕阳暖调, 秋水长空的淡青色, 秋月的水白色。本文将六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节, 按季节整合, 表现节日色彩的特色。

(一) 色彩艳丽, 装饰性强,

民间色彩, 主要表现在节日的装饰性上, 与季节相应和。大多取色于自然, 色彩艳丽, 有生命活力, 以黄青赤三色原色为主, 突出其活力。色彩明亮富有装饰效果, 如春节, 作为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 举国欢庆, 家家团圆。这时冬季, 色彩暗淡, 主要采用赤红色, 东方色, 突出其装饰效果。红色被视为春节主色调, 与春节相关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比较多地呈现了红色, 灯笼、春联、爆竹、红包、新衣等等。红色代表艳丽、芬芳、生命力、饱满、成熟, 红色象征着幸福、欢乐和喜庆, 是传统节日最突出的色彩。

清明和端午节以绿为主调色, 色彩与季节相呼应, 也介于青黄之间的颜色, 成为最生动的组合。绿色是植物王国的色彩, 象征着丰饶、充实、平静与希望, 正是大自然最生动的时刻。绿色是南方色, 突出绿色的清新欢活。

中秋节和重阳节更突出黄色, 秋天的季节, 黄色是主要色调, 植物的衰老色, 果子成熟的色, 还有黄菊的色彩。在所有色彩中, 金色是最暖的色, 金色也属于能引起食欲的色, 给人香甜略带酸味的感觉, 金色又是明亮、华丽、健康、辉煌而动人的颜色。金色的秋阳, 金色的菊花, 成为秋天最主要的色调, 在民间艺术的色彩表现上, 以金黄色为主, 突出金色的温暖, 丰收, 喜悦之色, 成为秋季节日的代表。

(二) 色彩任意组合, 夸张而有视觉张力

民间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夸张变形, 富有想象力, 色彩搭配夸张。民间艺术的手艺, 是发自内心对生活的热爱, 如春节的窗花剪纸, 是依赖于想象进行剪刻的, 各种动物属相, 参照动物形象随手赋形, 进行创制, 生动活泼的形象更具有民间的特色。元宵节的灯笼也是以手工制作为主, 进行形态与色彩的任意组合, 突出变化的生动性, 想象力的丰富性上。端午节的手工荷包, 也以各种荷包形式进行缝制的, 突出其民间工艺色彩与图形的想象力, 越变形越生动, 越夸张色彩越有特色。五彩线, 更是色彩随意组合。中秋节的拜月方式, 同样突出想象力, 表达对团圆的祝贺。重阳节的登高, 插茱萸, 菊花酒, 在各种表现艺术形式中, 突出视觉的张力和突破性。

(三) 色彩追求心理和谐, 突出吉祥图案

节日作为民俗最重要的表现方式, 吉祥图案是人们祈福祝愿达的形象化表现。尤其是在祝愿的节庆里, 表现得格外醒目。春节, 作为新春的伊始, 人们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合家幸福, 用最吉祥的图案来表达新的开启。在年画上绘制的吉祥动物, 鸡, 鱼, 荷花, 福娃娃, 表现人们内心和谐的追求。清明节端午节的传统民俗画里, 清明上河图时里, 都表现了春天的和谐美好。重阳节和中秋节里的色调同样表现祝福, 用金色, 表达对团圆和老人的敬重, 追求圆满的和谐感。节日里人们一直用植物动物的美好品性, 表达人的内心追求, 对生活的热爱。

总之, 传统节日在历史长河中被赋予各种色彩联想表达, 而这些色彩联想都与传统文化中的五色相关, 并由这基本五色拓展形成颇具深刻意蕴的形象, 与和谐美好的生活愿景相呼应, 成为民间艺术的色彩长脉, 成为艺术长河里最有生命力的民间活力。

参考文献

[1]鸿洋著.《传统色彩图鉴》.东方出版社, 2010.

[2]袁晶著.《中国传统色彩观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江西师范大学, 2009.

13.中国民风民俗作文 篇十三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民风民俗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民风民俗作文1

中国幅员辽阔,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各地都有不同的民风民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是反映了风俗是因地而异的。

何为民风民俗呢?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正是这些风俗使中国呈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

而且风俗也会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成语“移风易俗”正是这个意思。同时,风俗也与社会道德和法律一样,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中国民风民俗作文2

按照广西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开始了。这天,就是传统的小年,就是灶神爷升天的日子。人们杀鸡宰鹅祭拜灶神爷,企盼在新的一年里衣食无忧。

腊月二十五左右,人们必须选出一天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此外,人们还要买菜,割肉和准备年货。

除夕,就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鞭炮声日夜不绝,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飘着一股烟火和酒肉的香味。人们在门口贴上新的对联,屋子里贴满了各色的年画。人们到了晚上还要吃团圆饭,在外边做事的人,必须要赶回来。此外,大人们就是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孩子们燃放烟花,真的是快乐的时光。

正月初一,春节有一个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铺不但不关门,还有许多小贩在大街两旁摆了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们牵着大人的`手,购买玩具。

正月初二,人们开始互相拜年,互相道贺。这天,就是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的。

元宵上市,春节最后一个高潮到了,这一天,大街上就像是在办喜事,张灯结彩。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还有猜谜踏歌的活动。大街上也许会有舞龙的节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烟花爆竹。这天,人们就是要吃元宵的。

过了元宵,春节差不多也就结束了。天气回转,农民开始春耕,学生准备上学,人们有回到忙碌的生活去了。

中国民风民俗作文3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去广西桂林旅游。在旅游过程中,我发现广西桂林的瑶族有很多非常有趣的风俗。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假如你有一天去瑶族游玩,看到一位小女生脖子上戴着一漂亮的银项圈,而且这银项圈外人是不能碰的,这表示她还没有结婚。因为每个瑶族小女生一出生,家长就为她订做这个银项圈为她戴上,只到她结婚那天才能由他丈夫为解下来。那么,如你看到脖子上没有戴银项圈的,就表示她已成婚了。

假如,你想问一瑶族小女生几岁了,应该问:“你家酸鱼淹多久了”她就会告诉你淹多久了,那就是她的年龄。如你说“你几岁了?”她理也不理你。原来,她们从刚生下来的那天,她阿爸阿妈就一定到街上买条大鱼淹下,直到她结婚那天,这鱼才能拿出来做给她舅舅吃,别人都不能吃的。

如你是一个小伙子,哪天你到瑶族玩,你可要啦!如有一女生踩了你一脚,你千万别生气的也揣她一脚。因为,她揣你一脚是表示她喜欢你,揣得越重说明她越是喜欢你。如你也踩她的话,说明你也喜欢她,同意娶她,那她家马上就会请全寨的长老来订亲,你就走不了啦!要小心喔!那如果一小伙子看上谁家女生呢?他就会在晚上女生住的竹楼下唱歌,如女生喜欢他,就会和他对唱,如女生没看上她,就会洒一盆冷水下来,那他就会知趣的走了。

同学们,你们说瑶族的风俗有趣吗?

中国民风民俗作文4

大年初一就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一天。我不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和新年礼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了。我一睁开眼,就往枕头下面摸,哇!我摸到了两个红包。原来就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岁钱。我打开一看,啊,里面有这么多压岁钱呀!我高兴极了,大声喊道:“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永远幸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全家人都高兴地笑了。

吃完早饭,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们来到了大伯伯大妈妈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伯伯在一旁和爸爸说话,而我就和大妈妈在一起看看电视,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妈妈起身走进书房里去了,我正感到纳闷。不一会儿,大妈妈出来了,原来大妈妈是去拿送给我的新年礼物和压岁钱了呢!我打开礼物一看,原来就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长着一头柔美的秀发,身穿一件洁白的粉色纱裙,真的是漂亮极了!我非常高兴,连声说:“谢谢大妈妈。”……

离开了大伯伯大妈妈家,我又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拜年了。当然我又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喽!

上一篇:父爱作文下一篇: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