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师的述职报告

2024-11-25

中学化学教师的述职报告(精选15篇)

1.中学化学教师的述职报告 篇一

中学化学教师述职报告

本人于2005年六月毕业于湖南师大化学系。同年七月到永顺一中担任化学教师。2006年被评定为中学化学二级教师,至今已满9年。在参加工作的几年中,我一直都能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爱岗敬业,尽心尽责,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下面本人对从教几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以来,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党支部生活,坚持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身的思想理论修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上乐业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工作中,与学校领导、同事间保持融洽协作的关系,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得以顺利进行。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做到管教管导,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得到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二、教学、教研方面

教师总是通过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培养高尚品德和情操的。所以我认为,衡量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最重要因素教学水平的高低,而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就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的艺术。为此我把初中到高中的化学课本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研究,并把大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相联系,力求追根溯源,融会贯通;在教学基本功方面,我特别注意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书写能力,总结能力方面下功夫;在教学方法及艺术方面,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积极听课,认真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杂志,努力提高教学艺术。作为一名工作经验不够丰富的青年教师,我一直都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使自己有更高的理论水平来指导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005年是本人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担任高一级化学教学。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决心要为自己的教学工作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于是我积极从几方面做好:(1)认真备好每节课。“磨刀不误砍柴功”。课上得好与坏,备课是关键。每备一节课,本人都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分析教材、钻研大纲、学习教参、钻研教法。并多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考虑怎样上好一节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为上课作好充分准备;(2)多听同科组或其他科组老师的优质课,学习别人丰富的教学经验。每学期都先后在本校或其他兄弟学校听课三十多节,学到了很多学生时代学不到的宝贵的实际操作经验,使自己的教学快速走向成熟;(3)积极试行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高一是个转折点,化学科的内容一下子比初中加大加深了许多,很多即使在初中成绩较好的同学,都因为在高一学不好,而导致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都学不好,从而使成绩急转直下。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上,我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形成方面进行指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素材,使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爱学、乐学的愿望,并使之转化为学会、学好的具体行为。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终于取得预期的效果。由本人承担的公开课受到了同科组老师及主管领导的肯定,学生在统考中的成绩优秀。

担任高二化学,高二化学是高二要进行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之一,学考能否通过是学生能否领取普通高中毕业证的依据。对我任教的高中的学生来说,学业水平考试是他们最重要的一场攻坚战。从学年初开始,本人就向学生贯输重视学业水平考试的思想,而我本人,也在作好教学计划的同时,充分了解、估摸学生的基本情况,作好掊优扶差的计划,并将这些计划有步骤地贯穿、落实到每节课和课后的辅导工作中去,留心学生的点滴变化,对落伍学生及时帮扶。经过师生一年的共同努力,大多数学生顺利闯过学业水平考试关,较完满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

在其后的几年,本人也分别担任了高三的化学教学。本人除坚持备好课、上好课外,还按学校要求制定教学研究课题,针对该课题,搜集理论指导材料,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调整、优化理论。例如,对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提高教学效益,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通过哪些途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都作了探讨和尝试,并将经验写成论文,与同科组老师或同事交流。

回顾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觉得无怨无悔,因为我爱这项工作,而且我为这项工作全心身的付出过,虽然伴随着有失败与无奈,但更有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的微笑。我更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追求;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海无涯,艺无止境。今后,我要更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做一个教育事业的奉献者,奉献我微薄的力量。

述职人:伍要 2014年7月

2.中学化学教师的述职报告 篇二

一、更新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需要,强调学生智能的多元性,强调学生的终身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景,以参与者、合作者、协调者的身份,对学生因人而教,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学习,品味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技巧;在过程中学会创新,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在张扬个性的同时,相互尊重,彼此负责,共同获得提高和发展。新课程提倡互动教学,在互动中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营造一个互励、互助、互惠的局面,让课堂教学积极有效地开展。使课堂真正“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产生新思想、新观点,使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时空,同时也成为教师本人专业能力发展的舞台。

观念是改革的先导,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改革都是从先进的观念产生出来的。关注学科还是关注学生,这是化学教学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化学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一个问题。关注学科的化学教学,反映的是学科本位的化学教学价值观,因而重视的是系统的化学科学知识的传授;关注学生的化学教学,反映的是学生本位的化学教学价值观,因而重视的是学生的发展。

长期以来,化学教学一直关注的是学科,过分强调学习系统的化学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固定于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过分重视学科本位的问题并不在于化学学科本身。因为无论何种价值观指导下的化学教学,都应重视和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规律,都要反映和选择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任何脱离或排斥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都不能称之为化学教学。不能脱离开化学学科知识,并不等于只进行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化学新课程将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置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这一价值追求之下,使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为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服务。

创新意识融于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能迅速接受新课程理念并突破各种习惯势力的阻挠,教师要注重创新,要有突破传统的创新激情和强烈的探索精神,主动学习化学学科和教育学科前沿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文化素养,同时,还要勇于打破传统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二、善于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生活开放,对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开放,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课程的选择性,将教师置于一个被学生选择的位置上。因此,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是化学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使自己的教学有”源头活水”的最佳途径。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充足的知识和方法,站在学科的最前沿;才能为自己的教学开辟新的思路;能用新思想、新方法来指导自己,从而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教师要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向网络学习,向社会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面对新课程体系及新课程理念,化学教师除了以往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以外,更应着重培养和提高以下几种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新课程需要,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 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学的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来用好教材。拥有知识不等于就能驾驭教材,教师要在全面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从学科系统的角度出发,下大力气去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为2个模块、选修为6个模块。必修内容中的“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选修内容中的“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等模块则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建构内容体系,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说,教材中不仅有知识内容,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内容。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思想内容的教育方法,通过教学把握科学过程的训练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步骤。

要研究教材的逻辑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讲述严密、思路清晰;要研究教材的系统性,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

只有认真研究教材、理解教材,能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解释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科学、正确地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灵活掌握和支配教材,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

2. 根据课程目标体系和教材内容选择教法的能力

收集事实材料是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新课程高中化学教科书所采用的获取事实材料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和实验法,同时也涉及了调查法和文献法。化学教学中对事实材料的加工处理,能揭示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变化的规律。加工事实材料的方法包括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以及类比等逻辑方法,也包括假说、模型、数学、直觉等方法。

选择科学合理的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化学课程是由若干模块组合构建的,教师应注意领会每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把握课程模块的特点。依据学生情况及教学条件,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如“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模块的内容主要是讨论物质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较为抽象,而它又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并在理论分析及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模块,将化学基础知识与生产、生活和科技知识融于一体。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传授,更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紧紧抓住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线索,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和探究氛围,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帮助学生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化学与健康”这一主题的教学,可先组织学生根据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收集整理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各种必需的氨基酸。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辩论会,以“食品与健康”为辩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阐述食品对人类健康的作用,了解合理摄人营养物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留意一些食品包装袋上注明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特别是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结合教学内容,教师还可设计一些生活中的探究实验,如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实验。

3. 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对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或遇到的问题,运用教学理论加以总结、提升,寻找出对应策略、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教师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教师潜心思考、研究,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师要制订好自己的科研计划,并按照科研计划迸行实验研究,最后写出实验总结。要务实创新,注重化学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强化科研的成果意识。要避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到化学教学实践中去,把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就有利于科研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将化学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从而使经验型的化学教师转向为研究型的化学教师。

3.浅谈中学化学教师的教育机智 篇三

实践中,我总结了中学化学教师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及应变策略。

1.教师自身失误的应变策略

教师失误主要有:口误;笔误;教态失误;教法失误。化学老师要巧妙地处理自身的施教失误,一般可采取坦率纠错、顺水推舟、妙语补失等应变策略。

一次上公开课沪教版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当我讲到“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宣传片《节约用水》……”时,由于操作失误,该内容未能在电脑上出现!看着台下听课教师们显出的为我担心的表情和同学们脸上流露出的失望神情,情急之下我笑着说:“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电脑也想听听同学们的节水建议,然后再为我们播放。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节水的建议。”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发言,我和同学们认真倾听这些建议,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真诚的谢意。这样处理不仅我自己从尴尬中解脱了出来,且还有“弄拙成巧”的效果!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课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2.学生质疑问难的应变策略

面对学生的质疑问难,一般可采取启发诱导、巧妙反击、切磋讨论、借题发挥等应变策略。

3.问题行为的应变策略

问题行为是指课堂上所出现的影响和干扰教学进程的行为,它既包括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如迟到早退、打瞌睡、看其他书籍、吵闹及恶作剧,又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因逆反心理、羞怯心理、从众心理等所造成的不良学习行为。对课堂问题行为一般可采取言语暗示、婉转批评、幽默转移等应变策略。

一次讲授沪教版第五章第一节《金属与金属矿物》。当我询问如何理解金属的延展性时,学习不好,一向不积极回答问题的陈立同学大声说:“就像拉面一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同组的王鹏同学说他:“就知道吃。”陈立马上生气地回敬他:“你才知道吃。”全班同学又一次哄堂大笑。我能听出,许多人都嘲笑他们,而他俩又互相嘲笑。我立即大声说:“陈立同学说得非常对,金属的延展性就像拉面一样,既能压成薄饼,又能拉成丝,真是太形象了,我代表大家谢谢你的比喻表达。”许多同学露出惊讶的表情。我明白,我要为陈立树立信心与形象,要打击那些嘲笑同学的人。我接着说:“吃的学问大了,我吃了30多年对吃还是一知半解,我想知道你们了解多少?今天的家庭作业是站在化学的角度从营养搭配方面来研究怎样吃才科学。”我布置这样的作业一是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更让他们明白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也蕴藏着很多的学问。不要嘲笑别人,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答案。事实证明我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4.偶然因素干扰的应变策略

课堂总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难免会受到某些偶然因素的干扰,如异物飞进教室、室外噪音干扰、实验操作教学未达预期效果等。面对这些因素的干扰,教师可采取有意忽视、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等应变策略。

一次上课,刚上5分钟,楼下的操场上传来了高音喇叭和学生的声音,许多学生开始注意操场上的活动。我走到窗边一看,原来是初一的学生正在进行消防知识灭火演习,今天是2007年11月9日星期五,是消防宣传日。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已经学过了,是上新课,还是复习,怎么办?课是不能安心上了,因势利导,借花献佛吧!我说:“同学们,今天的课不上了,我们在楼上观看灭火演习,班长组织好观看顺序。”过了2分钟,我走出教室,来到楼下操场,找到教导主任要了一大摞消防知识宣传单回到教室。就这样,学生观看了10多分钟的演习后,我们开始学习传单内容,并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为什么。六张宣传单的内容真是好,处处蕴藏着化学知识,许多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发言,连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抢着发表意见,再也没有人关心操场上的演习了。这节课的效果出人意料地好,真是难以想象,比我精心设计的还好,也使我对课堂和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中学化学教师的教育机智既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神秘莫测的。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教师“灵机一动”,实际上是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集中表现,是教师综合运用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的才能,是教师理性系统心理素质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合金”与集中表现。当代教育呼唤教育家型的教师,并不是说他们一定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应当具有能够透过自己人格魅力的光华,于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深层次的熏陶与感染的气质。这种气质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和有科学而严谨的头脑,这也正是每一位化学教师教育机智不可或缺的基本品质。

参考书目:

1.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教育心理教育机智课题组编《教师教育机智与技巧200例——开启教育智慧的钥匙》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2.[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3.李如密著《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4.郭启明赵林森主编《教师语言艺术》(修订本)语文出版社 1998年12月第2版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五阳矿中学)

4.中学化学一级教师个人述职报告 篇四

兴城中学

张晓光

本人于一九九九年七月毕业大庆师范学校化学系。同年九月到兴城中学担任化学教师。于2006年九月获得“中学化学一级教师”资格。在这几年工作中,我一直都能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爱岗敬业,尽心尽责,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下面本人对从教几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以来,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党支部生活,坚持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身的思想理论修养;坚持以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上乐业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工作中。与学校领导、同事间保持融洽协作的关系,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得以顺利进行。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做到管教管导,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得到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二、教学、教研方面 教师总是通过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培养高尚品德和情操的。所以我认为,衡量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最重要因素教学水平的高低,而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就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的艺术。为此我把初中到高中的化学课本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研究,并把大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相联系,力求追根溯源,融会贯通;在教学基本功方面,我特别注意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书写能力,总结能力方面下功夫;在教学方法及艺术方面,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积极听课,认真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杂志,努力提高教学艺术。作为一名工作经验不够丰富的青年教师,我一直都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于一九九九年五月报考化学教学的本科自考学习,三年来都坚持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以使自己有更高的理论水平来指导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并于2002年七月以优秀成绩顺利毕业。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决心要为自己的教学工作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于是我积极从几方面做好:(1)认真备好每节课。“磨刀

不误砍柴功”。课上得好与坏,备课是关键。每备一节课,本人都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分析教材、钻研大纲、学习教参、钻研教法。并多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考虑怎样上好一节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为上课作好充分准备;(2)多听同科组或其他科组老师的优质课,学习别人丰富的教学经验。每学期都先后在本校或其他兄弟学校听课三十多节,学到了很多学生时代学不到的宝贵的实际操作经验,使自己的教学快速走向成熟;(3)积极试行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化学科的内容一下子比初中加大加深了许多,很多即使在初中成绩较好的同学,都因为在初三学不好,而导致整个初中阶段的化学都学不好,从而使成绩急转直下。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上,我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形成方面进行指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素材,使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爱学、乐学的愿望,并使之转化为学会、学好的具体行为。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终于取得预期的效果。由本人承担的公开课受到了同科组老师及主管领导的肯定,在镇的新教师上岗评优课中获二等奖。学生在统考中的成绩也较好,平均分及优秀率都超过校定目标。在07年,我担任初三化学,从学年初开始,本人就向学生贯输重视化学的思想,而我本人,也在作好教学计划的同时,充分了解、估摸学生的基本情况,作好掊优扶差的计划,并将这些计划有步骤地贯穿、落实到每节课和课后的辅导工作中去,留心学生的点滴变化,对落伍学生及时帮扶。经过师生一年的共同努力,大多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合格率达97%,优秀率达31%,超过校定目标,较完满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在其后的几年,本人也分别担任了初

三、初四的化学教学。本人除坚持备好课、上好课外,还按学校要求制定教学研究课题,针对该课题,搜集理论指导材料,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调整、优化理论。例如,对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提高教学效益,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通过哪些途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都作了探讨和尝试,并将经验写成论文,与同科组老师或同事交流。

三、班主任工作方面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骨干力量,是联系科任老师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教师肩负着的不单是教书,更有育人工作。本人多年担任班主任,通过几年的实际工作,我对这项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在班级管理中形成了一系列自己的做法。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首先,做到热情关怀、爱护学生,全面的了解与研究学生,对全班同学形成一个整体认识,也对每个学生有具体了解,如他们个人的家庭背景、简要经历、思想品德、身体和心理状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只有对学生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对症下药”开展各项工作。第二,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状况,积极利用各种时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安全和法制教育;利用班集体的活动,劳动课等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以及互帮互助的精神。正是因为德育工作能较好的落实,我所带的班级在校举行的各种比赛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多次被评为文明班、优秀班。第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是在校学生的根本任务,作为班主任,我通过班会,或者找学生谈心等,向学生讲明学习的重要性,并把学习教育与理想前途教育联系在一起,使全体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第四,制定严格的班规,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形成严谨的班风,优良的学风。最后谈谈我做班主任的几点体会。一是只有做班主任,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才更能体现教师的价值;二是作为班主任必须以平等的身分去关心、爱护学生,绝不能迁怒学生,更不能体罚学生;三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冲动,注意“冷处理”,一定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回顾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觉得无怨无悔,因为我爱这项工作,而且我为这项工作全心身的付出过,虽然伴随着有失败与无奈,但更有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的微笑。我更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追求;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海无涯,艺无止境。

5.浅谈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篇五

目: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作者姓名:张

位:湖北潜江文昌中学 职

务:化学教研组长

通讯地址:湖北省潜江市师范路33号 邮政编码:433100 电

话:*** 邮

箱:1143314574@qq.com

个人简介:张莉,女,43岁。1992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化学教育专业。现任职于湖北潜江文昌高级中学,担任化学教研组长及年级主任,市骨干教师,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会员,中国化学学会会员,多次获得市“高考先进工作者”、“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市优秀班主任”称号,有十余篇文章在《湖北中小学实验室》、《中学生数理化》、《中学生理化报》、《化学学习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湖北潜江文昌中学

张 莉(433100)

摘要: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从新时期化学课改对化学教师的要求出发,以化学教师素养的形成过程为基础,探讨了化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策略,旨在提升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专业素养

教学反思

职后教育

科研能力

所谓素养,是指决定个人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内在特质。专业素养即指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是否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及态度、个性等涉及信奉价值的个性心理特征之和。

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指:思想道德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专业知识水平及科研能力等。而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则是:第一要有系统的化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二要有过硬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第三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第四要掌握教育规律、树立教育理念;第五要有专业教学技能,即能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哲学等知识和原理,在能力方面,能进行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第六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阶段

有关教师发展阶段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后流行于欧美,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已有的研究大致可归为五类:职业生命周期研究框架;心里发展研究框架;教师社会化研究框架;“关注”研究框架;综合研究框架。

我国教育专家根据教师职业生命周期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准备期——优秀的、高素质的师范院校学生。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兴趣广泛,善于交流,勤奋钻研,和蔼可亲,而这些素质,应该是在学生期就有所表现的,他们都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知识丰富,这样的毕业生走上讲台,自然会缩短适应期,迅速走向成熟。

适应期(1-3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肯钻研,善学习。

适应期是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其特点是:(1)教育教学的实践能 力初步形成,对专业课程有基本的了解。(2)工作态度认真,每一节课都有严谨的教案,备考参考大量的资料,注重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3)对教案教学关注的多,对学生的学情和心里关注的少。(4)课堂缺乏应变能力,比如学生会的问题不是他期望的答案时不给予评价和讲解就回到自己的主题上。

发展期(5-8年)——教学能力快速提高,逐步走向成熟

特点是(1)、对自己的职业新鲜感开始减弱,对工作的激情和情感投入降低。(2)教育教学熟练化经验化,对教材和学生了如指掌。(3)、素质全面,工作效率高。(4)封闭心态,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根据经验去工作。(5)、教改意识不足,科研能力欠缺,教学中不善于发现问题,出现问题也是找客观原因。

成熟期(10-15年)——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技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特点是:(1)、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承担各种复杂的教学任务,是教学领域的中坚力量。(2)、科研能力增强,能独立承担各项科研任务且有一定的成果。(3)、开始出现分化,有的转向成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有的继续在自己的教学领域里专研,力求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也有一些教师满足于现状,停步在“骨干教师”的称号上。

创造期(15年以上)——教育专家型。

特点是:(1)积累了丰富的成功体验,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2)他们不仅教学成绩突出,而且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他们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教研中解决问题,注重教学研究共同发展。(3)、他们师德高尚,理念成熟,思想超前,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主张师生平等交流。

二、化学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必要性及新课改对化学教师的要求

首先,学生在学习化学中表现出的人文精神缺乏。我们在学习浓硫酸的性质时,老师说浓硫酸有脱水性,可灼伤皮肤,有些犯罪分子对别人泼浓硫酸,导致别人毁容,有些同学就私藏浓硫酸,准备对某个同学打击报复。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有些同学就偷偷从实验室将钠带出,在教室里搞恶作剧,„„这说明学生的人文素养低下,需要我们教师用自己的人文精神、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其次,中学化学教师的现状有待提升。从知识层面来说,部分化学教师知识面窄,知识陈旧,跨学科知识缺乏,对于化学前沿知识了解甚少,很多地区新教材中

“化学与技术”、“纳米技术”、“功能材料”等 内容无人上,或是采用让学生自 3 学的方式;从理念上来说,部分教师受高考的影响,重内容轻能力,忽视化学实验的教学,演示实验基本不做,靠背实验得分,导致学生部认识仪器,不会观察现象,不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出现高分低能;从教学技能层面说,只有部分青年教师能自觉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有少数教师会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有在上公开课时。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也甚少,更不会自觉的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科研方面,部分教师由于平时工作繁忙而没有科研意识,即使有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课题和无人知道而放弃;职业理想方面,由于教师的工作强度大报酬低,特别是化学教师,还要涉及实验的准备和研究,再加上有些实验的毒性,使得很多老师不安心教学,把教学只是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一有机会就渴望跳槽。以上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教师素养的提升,也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为加快课改步伐,确保课改成功,提高教育质量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素质:一是要有新的教学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上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要多样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要有精湛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化学课改的宗旨是: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形成科学世界观,而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分支,以实验为基础和载体,因此实验基本技能是化学教师的一项重要素质,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能从教学好生活中发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并能设计相关的实验加以验证和解释。三是能熟练的整合教材。新旧教材在编排体现,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区别,一个优秀的教师要能够恰当地掌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四是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仅可提高课堂效率,还能避免有毒实验造成的污染,例如一些微观概念(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电子云、化学键),教学可采用电脑模拟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氯气和硫化氢的制备和性质检验实验也可采用电脑模拟,既可避免污染,又增强视觉的感官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五是要有科研创新意识。做“研究型”教师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立志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学习研究,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没有科研的教学是不完整的,只有 4 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三、提升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应对策略。

(一)从教师自身来说:

1、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学生,树立成为名师,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要有了这个目标,在教学中就会不断地去钻研教材教法,研究学生,研究课题,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缩短适应期,迅速走向成熟。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在思想上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适应课改的要求。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由应试教育转向为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应树立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的观念,在教学理论和目标上由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摒弃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的传统观念,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发挥化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做一个化学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实践者和同行者。

3、加强化学实验基本功和实验基本技能。

实验基本功和基本技能是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要学习和研究化学就必须进行实验,学习化学的过程就是探究物质性质、结构和变化的过程,只有能熟练运用实验的手段才能学好化学,提高科学素养。因此家,化学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实验基本功和技能,在教学中重视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4、加强业务学习,在教学中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

(1)结合课例,同事互助指导。学校内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指导,不仅能解决主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瑕疵,也能促进其他各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能引发教学艺术切磋和教学研究,长此以往还可以促进研讨与培训一体化的校本发展机制。

(2)借助于课例的专业引领。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指导对教师的帮助最大?统计结果显示:选择最多的是:a、课改专家与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b、身边经验丰富教师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c、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切磋交流。这说明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

5、加强教学反思,用“反思”作助推剂,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

“实践+反思=成长”这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因此我们不仅要会“实践”,更要注重“反思”,利用札记、论文、课题研究,教学案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形式对各种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更新、修订、充实、完善教学方案和调控教学进程,通过“实践和反思”更新我们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优化我们的教学行为,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形成。

6、加强职后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知识量日益增长,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要不断地更新和补充知识。要想成为“学者型”和“专家型”的教师,就必须要加强职后的学习,树立终生学习和终生教育的观念。

(二)从学校或教育主管单位来说

1、加强对新教师的上岗培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建立一个适合新教师快速成长的良好机制,作为一名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的工作岗位充满着无限的期待,渴望能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们态度认真,热忱高,但经验不足,因此,学校首先要激发他们目标意识,保护他们的工作热忱,为他们指派业务老师,定期检查他们的学习笔记,教学反思后记,并与组织新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等活动,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2、积极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教研组”或“学科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共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又以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明确教学目标,更充分地挖掘和扩充课程资源,更好地选择教法。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教师可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增添教学内容,形成特色教案。

3、培养教师科研创新能力。

学校要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思想,做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的作用。应制定一些鼓励性的政策,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比如制定“特级教师”“骨干教师”“首席教师”的评选细则和奖励细则,只要每位教师都具有争当“骨干”“带头人”“首席”的意识,就能全面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4、加大投入。某些教育措施和政策的落实,是需要资金作保障的。比如现 6 代教学设备的配置,教师的培训、考察,各种活动的开展,各项奖励制度的落实„„无一不以资金作保障。学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应该努力营造一个相互激励、相互支持的教学教研氛围,建立健全各种制度,鼓励教师快速提升专业素养,迅速成长,多长骨干教师和专家型教师,这样学习才能得以稳定的发展。

四、结语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关注教师的成长即是关注教育的未来和发展,因此教师的培养应作为教育主管单位的一项重要工程。只要领导重视,教师自身努力,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就会进入一个优化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1)张晓波

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新思考,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2010.11.29

(2)李晶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论》

东北师范大学,2002.7

(3)殷凤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及诊断路径分析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年03期

(4)陆建源

新课改对中学化学教师应强化的五大意识

试教通讯,人教出版社

2006.11(总第25期)

(5)吴江明

丁茂山

中学化学教师素养的调查

6.中学化学老师述职报告 篇六

一、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对化学都很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发现学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繁杂,尤其学到化学用语、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认为化学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对化学逐渐失去兴趣。为此我就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一些化学家不畏困难危险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讲中国古代的伟大成就和近代的落后;讲中国的崛起也需要化学,多数学生都能感到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需记忆的知识比较多、比较繁杂,时间又十分紧张,因此我从第一节课时就将化学的特点告诉学生,提醒他们注意巧记的一些方法。教学中将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浓缩成几句顺口溜,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记忆。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高锰酸钾制氧气,固固加热的装置,集气首选排水法,向上排空也可以,操作步骤七个字,”查装定点收离熄”。“过氧化氢制氧气,固液不加热的装置。常温可行节能源,操作安全又简单:“查装定收”只四字。”再比如: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较难理解,我将之归纳为“构成物质有三子,分子、原子、和离子,其中原子是根本,三条路径构物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这三类,都由原子直接构。”“非金属原子先组合,构成分子种类多,多数物质分子构:双原子分子单质”等等。

二、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开发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赖于兴趣,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在教学中我常借助电子白板进行直观教学,在多媒体演示实验中,我认真组织观看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实验探究,学生动脑思考,气氛严肃活泼,取得较好的效果;平时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能得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小实验。

三、精讲精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我紧扣课标要求、考试说明,利用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情境,设疑破难。教学中总是提醒学生“念”和“练”,这是巩固知识的途径。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让他们动手练习或口头表达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炼铁的原理是还原时,我让学生书写出换一种还原剂氢气或炭粉还原氧化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进而明确异同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等。

四、尽力做好单元复习工作。

初中化学知识内容繁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和数量众多的化学方程式,所以要抓住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归纳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是提高化学成绩的途径之一。我在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每一章都帮助学生进行归纳,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获;练习题、测试题都精心选择,数量合理。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平时就注意培优补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适当增加难度;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五、不足与反思。

7.中学化学教师的述职报告 篇七

国亚东老师2003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同年,作为宝坻区第一批招聘的外地教师,来到我校从事化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至今。

在同事眼中,国老师是一名“精力充沛、文武全才”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她在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同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多篇论文获国家、市、区级奖;多篇文章发表于《宝坻教育》和我校《朝霞报》;她作为2014年9月份的“班主任之星”,文章《让班会扛起学生成长的责任》发表于《德育报》。

在领导眼中,国老师更是一名“创新”型班主任。她善于把握教育契机,是一名智慧而敏感的班主任。她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开展了很多特色活动,无论是学生自主班会、家长开放日,还是期末的家校联谊会,都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一致肯定。

8.中学化学教师的述职报告 篇八

关键词:PCK 教师教育 化学教师

一、PCK简介

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Shulman)首次提出了PCK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1]。PCK概念的提出,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教师教育的思考,不少教育研究者纷纷响应并加入到这一课题的研究中,并不断对PCK理论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其中对PCK进行较大修正并得到广泛认可的当属科克伦(Cochran)、德鲁特(DeRuiter)和金(King),他们从建构主义教与学的观点出发,将学科教学知识(PCK)修订为学科教学认知(PCKg),他们认为知识是一种静态的,指向结果的,而认知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和教师专业特性较吻合。因此,将PCK的知识成分修正为:(1)学科知识;(2)一般教学法知识;(3)学生知识;(4)教育情景知识。科克伦等人强调了关于学生知识、教育情景知识的重要性,这两种知识的准确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有效教学,教师只有在理解学生和教育情景的基础上,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认知水平。德鲁特等人尝试构建了学科教学认知的发展模型[2](见图1)。

图1 学科教学认知的发展模型

(资料来源:Cochran,DeRtuter & King,1993)

在此模型中,居于中心位置的PCK和周围的四种知识成分交互重叠,重叠程度越高,代表教师的四种知识成分整合转化性越好,说明教师的PCK水平越高。图1中四种知识成分两两重叠且每种知识成分都有箭头指向外界,意在表明每种知识成分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融合并不断与外界相互作用,也说明这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模型,它随着教师四种知识成分的不断更新及各成分之间的重组、整合、转化而变化。此模型不仅展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也动态地展示了PCK的建构过程。

二、高中化学教师PCK分析

1.高中化学教师静态PCK成分分析

通过对学科教学认知的发展模型及各知识成分的分析,得出高中化学教师的PCK应该包括:化学学科知识、教育情景知识、化学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表1简要概括了高中化学教师的PCK成分所包含的内容。

表1 化学教师的PCK成分

(1)化学学科知识

化学学科知识是化学教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是本体性知识,这类知识以学生应该掌握、理解的有关化学知识为前提。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探讨:(1)核心知识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以人教版新版高中化学教材为例,主要出现在必修模块的两本教材中,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解池等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化学平衡等理论;基本知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电化学等知识;基本技能:实验技能、计算技能。这部分知识是简单的基础知识,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2)从知识的深度来探讨延伸知识,即深层次的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化学知识的逻辑体系,这部分知识相对较难,教师在课堂上要做详细的讲解,最好能做到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3)从知识的广度来探讨扩展知识,即与生活、生产、社会密切相关的知识及化学学科最新成就等,此类知识不用深入讲解,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目的。

(2)教育情境知识

教育情境知识属于实践性知识的范畴,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积累的课堂情境知识及策略知识等实践性知识。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某一课题的兴趣及学习的欲望。良好教育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觉得化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而教育情境的不当使用,其效果必然适得其反。教育情境的应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解决某一问题,以原电池的学习为例,可以创设以下情境:一位女士有蛀牙,自从装上两颗假牙(一颗不锈钢,一颗金牙)以后,经常出现头痛、失眠、烦躁等症状,今天请大家当一次医生,用化学知识给这位女士诊断。这类能使学生对某一课题有清晰明了认识的课堂情境是值得提倡的。另一种是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以氢键的学习为例,教师首先以“假如没有了氢键,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引出氢键,很多同学就会好奇:氢键怎么会对地球有如此大的影响。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知道了氢键对NH3、H2O、HF这三种物质的熔沸点影响很大,假如没有氢键,水的沸点就会下降到-50℃以下,常温时水将以气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了液态水,没有了江河湖泊,地球上还会有生命的存在吗?这种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

(3)化学教学法知识

化学教学需要一般的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做支撑,同时,化学学科也有自己独特的特性,它少了人文学科的相对开放性,多了一般自然学科的严密性,但它又不同于物理、生物等自然学科,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有宏观的存在,同时又有微观的构成,而物质的微观构成是全面研究物质的基础。微观世界是肉眼看不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待不同的知识内容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法知识主要包括:(1)宏观物质教学法知识。例如:物质的分类、存在形式、物理性质、用途等宏观不太抽象的内容适合教师用讲授法、指导学生阅读法或观看实物等形式进行学习。(2)微观结构教学法知识。在原电池的学习中,电子转移较抽象,通过展示动画视频的形式,可以形象地说明负极如何失去电子,电子是如何通过导线转移到正极的。对心智发展不够成熟的高中生来说,微观层面的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模型、观看动画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对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的微观世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3)实验教学法知识,属于实践探究知识。化学教学中包含大量的制取实验、性质实验、验证实验等,一些简单的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一部分有毒、有危险性的实验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其余实验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利用化学理论对生活现象进行探究,加深自己对世界的认知。endprint

(4)关于学生的知识

PCK的核心内涵在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学的形式[3]。为了使教师的学科知识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有效的传递给学生,学习某一特定课题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对已有前概念的掌握情况及学习这一课题学生容易误解的点。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对某一课题相关的前概念的掌握情况,才能以前概念为起点对某一课题进行教学,例如:离子反应的书写这一课题学习中,必须以学生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等概念的理解为基础。教师还要了解某一课题学生易误解的点,让学生透彻的理解,为特定课题的顺利学习奠定基础。在乙醇这一课题的学习中,羟基会被部分同学误认为是OH-,看上去都是O和H组成的一个整体,但羟基是一个中性基团,它只是有机物结构的一部分,是不会电离出来的,而OH-是可以电离的一种阴离子。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概念为前提,以学生对应学知识的理解为核心。

2.高中化学教师动态PCK的形成

PCK是“教师最有用的知识代表形式”,是“最有效的类推、阐述、示范和解释”[4]。我国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PCK是决定教学有效性的核心知识,它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与低成效教师的不同。“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不在于知识量上的差异,更在于知识在他们记忆中组织方式上的差异。专家型教师拥有的知识以脚本、命题结构和图示的形式出现,比新手教师的知识整合的更完整”[5]。教师一旦建构起自己的PCK,就会内化为教师对知识的教学表征及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因此,PCK的建构过程,是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过程。PCK是教师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的特殊整合,高中化学教师的PCK的建构、整合过程和PCK的形成相似。高中化学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不同。

以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设计为例:

环节一:导课

同学们都知道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在生成CO2等气体的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可以利用这些热能做饭、取暖、发电等。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化学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是否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呢?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那么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吗?现在带着这两个问题来进行这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实验

(1)通过铝与盐酸的反应,让学生感受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

(2)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反应前盐酸和NaOH溶液的温度,再测量反应后的温度,并进行比较。

(3)将研细后的Ba(OH)2·8H2O和NH4Cl晶体放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搅拌,动态的观看温度的下降情况。

总结: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等都是放热反应。

分析实验(3),Ba(OH)2·8H2O和NH4Cl反应并没有加热,那么此反应吸收的热量是哪来的?

通过温度计测量可知烧杯内的温度急剧下降,用手也可以感受到烧杯外壁是冰凉的,是Ba(OH)2·8H2O和NH4Cl在反应过程中吸收了周围空气中的热量。此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依旧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煤的燃烧是从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发电是从热能转化为电能。从质量守恒到能量守恒,意在使学生学会知识之间的迁移。

组织学生讨论反应条件与反应吸热和放热的关系。

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而在加热、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的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那么,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实质是什么?怎么判断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呢?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的迷雾,看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环节三:引导学生探索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而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断键要吸收热量,成键要放出热量。以H2和Cl2反应为例,已知H-H、Cl-Cl、H-Cl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243kJ/mol、431kJ/mol,引导学生判断此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总结: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方法:①从实验现象去判断;②从微观(化学键)角度判断;③从宏观(能量守恒)角度去判断。

旧键的断裂(吸收热量)→新键的形成(放出热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吸热反应

环节四:课堂练习

(1)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判断金刚石、石墨哪个更稳定。

(2)解释一个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可以从哪些方面出发?

(3)反应条件为加热与反应是放热反应有何区别于联系?

通过课堂练习,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有一个粗略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反馈信息确定下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对教学设计的分析,可以看出,专家型教师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迁移、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新手教师缺乏对这些的把握。

三、PCK对高中化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PCK对职前教师培养的启示

(1)师范生培养注重学科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相结合

目前我国师范生多数是采取分离式的教学培养模式,即相关学院教授学科知识,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教育专业知识,这种教育专业知识是大众化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专业知识。但PCK具有学科性特征,它的这一特征就决定了教育专业知识必须与学科知识高度结合,加强学科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的交叉研究,加强化学教学论的实践性研究,才能使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建构关于化学学科的PCK教学图式。

(2)师范生培养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endprint

目前我国师范生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依旧是师范生培养的重中之重,毕业前夕作为对所学理论的检测及应用,才到中学进行实习,这种短时间一次性的实习,不能使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因为对于职前教师来说,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提取自己所需的有用知识,进而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策略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大学课程应该增加实践课的比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同课异构,互相评价并改进,或者多次观摩中学优秀教师的课,开展不间断中学跟师制,进行学习与反思。而实习应该采取分散实习模式,使理论及时用实践进行检验,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对理论学习的热情。这种理论学习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各成分知识的整合,进而向PCK的转化。

2.PCK对在职教师成长的启示

(1)加强中学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对话交流

中学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都是为教育服务,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人才。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担当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注重实践性;而教育研究者注重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然而在当下的教育中,本应该密切相关、一脉相承的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却“各尽其职”,缺乏必要的对话交流。教育研究者拥有大量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理论知识,却缺少实践经验,他们的研究多以理论的推理演绎为主,研究出的成果少了实践的检验,在教学中难免会有所排斥;而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却缺乏理论的支持。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不能利用教育理论进行解决,教学实践变得盲目无措。所以加强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对话交流是大势所趋,教育研究者向教师提供理论指导,使教师今后的教学更加顺畅。教育研究者向教师咨询具体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更接地气,所研究出的成果更能为教学之所用。

(2)加强同行之间的对话交流

罗梯(Lortie)曾把教学称为“鸡蛋箱专业”,是说教师一旦把教室门关起来,就与外界隔绝了,这种隔绝导致没有人来指出教学的不足[6]。如果教师一直处于这种封闭的孤立的状态,就很难准确的了解到自身PCK的建构情况,虽然反思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但难免有所忽略和偏失。托马斯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关注的重心从“专业个人主义”转向“学习共同体”。[7]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学习别人优秀的教学实践智慧,来充实自身的PCK,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

PCK概念的提出使得教师教育逐渐由注重学科知识转向对教学有效性、高效性的重视。总的来说,PCK就是教师将多种类型的知识整合、在头脑中重新建构,从而内化为教师所特有的知识形式,再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外显出来,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PCK不能作为一种知识形式直接传授,但可以通过一定的加工改造进行间接学习。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PCK将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大放异彩。

————————

参考文献

[1] Shulman,L.S.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 thin teach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2).

[2] Cochran,Kathryn F,DeRuiter,James A,King,Richard A.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93,44(4).

[3] Park S,Oliver J S.Revising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PCK as Conceptual Tool to Understanding Teachers as Professionals.Research in Education.2008.

[4] Shulman,L.S.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new reform .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1).

[5] [美]斯滕伯格,霍瓦斯.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

[6] Lortie,D.School Teacher: Asociological Study.Chicago:Univer-sity Press,1975.

[7] Thomas,G.,Wineburg,S.,Grossman,P.,Hyhre,O.,Woolworth,S.In the Company of Colleagues:an Interimrepo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unity Teacher Learners.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8(1).

[作者:王鑫(1989-),女,新疆塔城人,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读硕士。]

9.中学化学教师的述职报告 篇九

报告

中学计算机教师申报中学一级教师的述 职报告本人 XX 年 6 月毕业于常州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教 育专业,获学士学位。

XX 年 8 月分配至无锡市河埒中学 6 年 来,一直从事中学计算机的教学工作。

XX 年 8 月被评为中学 计算机二级教师职称,聘任期将近五年,符合申报中学一级 教师的条件,下面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和组织纪律 思想政治上积极向上。

关心国家大事。

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

在此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xx 同志关于 xxxx 的重要讲 话,坚持“思、识、行”相统一,提高坚持“xxxx”的素质、能 力。

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

尊敬师长,严于 律己。

为人师表,努力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影响学生。

以 xx 的 “xxxx” 时刻警示自己,为创建新时期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虚心主动地向老教

师请教,学习专 业技能和教学方法,培养自己严谨的教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 中,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体会教学方法。

坚持运用电子教案及电教手段,教学目 的明确。

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我注意巡视,耐心主动辅导学

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教学中注重启发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灵活创新的学习意识,使他们 保持积极努力求知的心态,因此教学效果较好,顺利通过了 青年教师业务达标活动的考核。

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是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 部分,我经常帮助老师们制作其他专业的教学课件,帮助他 们使用计算机软件。

组织和参与了老师们各类计算机考核的 培训辅导工作。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获继续教育培 训优秀学员等。

积极参加上级和学校组织的教研教学活动。

论文《计算机课中关于自主学习的研讨》获 XX 年江苏省优 秀教育论文三等奖;论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浅见》 获 XX 年无锡市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研研

究论文评比” 三等奖;论文《发现教学法的原理与中学计算机教学实践》 获 XX 年学校教研工作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对优化信 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获 XX-XX 年度校教科研大会论文评 比优秀奖。

关心培养学生,全心全意搞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平时注重学习教育理论,能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主动投身到教 科研之中,进行教改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 量。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信息学奥林匹克的竞赛活动,获 省级三等奖 2 人,获市级一等奖 8 人,二等奖 6 人,三等奖

人。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 的实际操作能力。

XX 年 5 月组织初二年级学生参加了市会考 试点工作,所教班级的学生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认真组织和开展校园“绿色网吧”活动,让学生在上网 遨游和成功交流中,产生充实的情感体验,在获得文化知识 和操作技能时,感悟愉悦的人文情怀

三、教育工作 在平时教学中,我能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 育内容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

对学生的听课情况,我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对于学生

中 不重视副课的现象及时引导、转化。

对学生平时上机的违规 现象能及时制止,耐心、和颜悦色地批评教育。

爱学生,对 学生无亲梳、无偏见,与学生感情融洽,建立了良好的师生 关系,受到学生的敬重。

四、机房的管理和电教资料室的管 理: 对机房的管理是我教学以外的工作之一,为管好机房,我每天下班前都整理机房,使之整洁有序;定期组织打扫,保持卫生与清洁;做好计算机管理维修记录;并能自己动手 解决软、硬件问题。

工作虽繁琐,却能锻炼自己的韧性,培 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XX 年 9 月以来,我接手管理学校的电教资料室,重新整 理了电教资料室的各类资料,实现了电教资料室的计算机化 管理。

以上是本人任现职以来思想、工作方面的总结,虽然取 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我还要加倍努力,当然其中也许难 免有些不足,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力克服,并不断地 完善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相关推荐:5 月最新中学教师述职报告精选汇总 1 5 月最新小学校长的述职报告汇总 公司各部门有关领导述职

10.化学教师述职报告 篇十

2010-07-30 09:50:07| 分类: 业务 |举报|字号 订阅

本人于

月到

担任化学教师。在参加工作的一年中,我一直都能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爱岗敬业,尽心尽责,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下面本人对从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党支部生活,坚持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身的思想理论修养;坚持以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上乐业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工作中,并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学校领导、同事间保持融洽协作的关系,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得以顺利进行。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做到管教管导,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得到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二、教学教研方面

教师总是通过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培养高尚品德和情操的。所以我认为,衡量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最重要因素教学水平的高低,而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就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的艺术。为此我把初中到高中的化学课本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研究,并把大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相联系,力求追根溯源,融会贯通;在教学基本功方面,我特别注意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书写能力,总结能力方面下功夫;在教学方法及艺术方面,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积极听课,认真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杂志,努力提高教学艺术。作为一名工作经验不够丰富的青年教师,我一直都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坚持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以使自己有更高的理论水平来指导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我积极从几方面做好:(1)认真备好每节课。“磨刀不误砍柴功”。课上得好与坏,备课是关键。每备一节课,本人都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分析教材、钻研大纲、学习教参、钻研教法。并多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考虑怎样上好一节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为上课作好充分准备;(2)多听同科组或其他科组老师的优质课,学习别人丰富的教学经验。每学期都先后在本校或其他兄弟学校听课三十多节,学到了很多学生时代学不到的宝贵的实际操作经验,使自己的教学快速走向成熟;(3)积极试行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考勤方面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考勤制度,从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按时参加学校的各种会议和教研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踊跃发言,献言建策,为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

四、教学成绩

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所教的化学学科在各级组织的考试中都成绩优异。教研成果显著,撰写多篇教研论文。认真参加继续教育,各科目的考试成绩优秀。

回顾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觉得无怨无悔,因为我爱这项工作,而且我为这项工作全心身的付出过,虽然伴随着有失败与无奈,但更有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的微笑。我更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追求;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海无涯,艺无止境。今后,我要更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做一个教育事业的“孺子牛”,奉献我微薄的力量。

11.中学化学教师要与时俱进 篇十一

一、中学化学教师要与时俱进,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教育观念和价值观会相应发生改变。这就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调整中学化学教学的任务,以体现时代的特点和适应时代的需要,这必将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这显然是要符合:

(一)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性发生变化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学教育已经从“化学中的教育”,经历“通过化学进行教育”,发展到了“有关化学的教育”。也就是说,化学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科学教育,成为使受教育者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有效教育途径之一。它的职能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向受教育者传授关于化学的知识和技能,更增加了要使受教育者在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同时,发展各种素质。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已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或培养少数未来的化学家,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将来融入社会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教学工作者必须由一个传统“化学老师”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导师型”教育者。

(二)中学化学教学的对象发生变化的需要。现阶段,信息化的社会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学习,学生获取信息、得到知识的手段不再局限于课堂老师的教学。学生对中学化学学习的要求显然会发生变化,对老师素质、老师教学等也会随之改变。再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看,高中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已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开始辩证地思考一些化学问题,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以理论作指导来分类学习一些化学知识,所以“学究”型教师遭淘汰是必然趋势。

(三)中学化学教学的内容发生变化的需要。有不少化学家认为,化学将是21世纪的中心学科。化学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烈。显然,我们在中学阶段甚至到大学阶段都不可能将所有的化学知识都传输给学生。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进行化学常识、化学基本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而,一个中学化学教师不是仅知道课本知识、会上一堂课、会做几个题就可以上讲台了。

(四)中学化学教学的模式发生变化的需要。课程改革本身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不仅涉及课程模式,还涉及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教材内容、编写方式、教学要求等有着直接关系。要胜任新课程的教学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教材及有关的教学理论,及时总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方法。

二、中学化学教师要与时俱进,首先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首先应该清楚自己应该担负怎样的职责、扮演何种角色、具备哪些能力。也就是说要从思想观念上对化学课程教学有新的认识和领悟。这是我们教师能参与到课改进程中的一个先决条件。要成为合格的教师应该:

(一)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意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开展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强调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础,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二)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这就首先需要有创新意识的教师。

(三)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教师不可能抱着一本老教案上一辈子课。时代的进步,社会需求的变化,化学等科学的发展,都时刻对我们提出新的挑战。

三、中学化学教师要与时俱进,必须要完善专业知识、提高学科技能

课程改革进程中,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改革成败的关键,这要求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作好准备。

(一)经常更新化学学科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的基础,雄厚的专业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但我们只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要不断的充实,要让我们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要求相适应,与学生的学习要求相适应。

(二)重视教学技能的提高。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实验技能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娴熟的实验技能。同时,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法论等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能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我们提高教学艺术,也能选择合理的手段来进行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四、中学化学教师要与时俱进,还要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显然需要我们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在近几年,这方面的探索开展的如火如荼。“研究性学习”方式、“启发式”教学、“开放型”课堂教学、“溶入式”教学模式、“模拟——探索”活动,甚至走入社会开展实践等,各种方式层出不穷。这些教学方式所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一致的,都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因而,我认为只要能达到教育教学目的,优化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良性发展的模式都可以实施。也应该认识到不可能有一种方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教学中应该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构建各类新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12.中学化学教师的述职报告 篇十二

一、调查统计

1.对农村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认识

2.影响农村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

3. 农村英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方式

4.对现阶段农村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看法

5.农村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应达到的效果

6.相对合理的农村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宜州市回收的12份问卷)

二、调查分析与结论

1. 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太少

大部分农村英语教师对继续教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100%的教师愿意参加继续教育, 但能参加的不过半数。究其原因, 主要是:

(1)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 学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根据近年教育评估的情况看, 一些县区多年来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很难到位, 少数地方政府还挪用培训费用, 甚至将培训经费负担转嫁给教师本人。在农村地区, 不同学校的教师获得的培训机会也很不均衡。特别是很难获得高层次培训的机会。有位英语老师在座谈会上诉苦:一次在河池地区大化县城开展英语教研活动, 某校指派两人参加, 另有位教师通过市教育局教研室争取了一个名额, 于是三人高高兴兴前往参加活动。但回来报销时, 校长以活动经费困难为由拒绝给该老师报销。该老师只好自掏腰包 (400多元) 。不仅如此, 就连最受农村教师欢迎的“送教下乡”活动在宜州市已经开展了2年时间, 教师们望穿秋水, 目前还没轮到我校一次, 真可谓“杯水车薪”、“春风不渡玉门关”呀。

(2) 农村地区的教师工资待遇很低, 福利几乎为零, 很难承受继续教育的费用。例如, 有位参加工作已14年的教师, 月工资总额是1665.3元, 扣除教育附加费16.65元、防洪保安费5元、住房公积金81元、失业保险11.8元、养老保险22元, 摊派征订报刊费320元, 当月实际领到的工资是1208.85元;若算养老养小生活费用500~600元、通讯费用100元, 还有末固定的人情往来, 一个月下来, 所能自由支配的不过300元左右。要花这点血汗钱去参加继续教育, 老师们情愿吗?!

(3) 工作、学习矛盾突出, 许多教师没时间参加。广大农村学校英语专业教师尤为紧缺, 不少的英语教师还是中文或数学等专业“改行”担任的, 绝大多数英语教师超负荷工作, 很少有合适的时间参加继续教育活动。

2. 现有继续教育模式没能适应农村学校和师生的实际需求

调查中有85.5%的农村英语教师认为现有的继续教育模式不符合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和农村学生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

(1) 当前的各级继续教育活动还是集中在县城或市里举行, 多面向城里的学校和师生, 城市化倾向明显。而农村学校占了学校总数的70%左右, 因此说, 我们现在的继续教育工作也只作了约30%, 还有广大的农村学校急待大家去关注!就连能参加人数最多的继续教育方式之一———校本教育教学研究也多数是走过场, 有待于规范和指导。

(2) 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农村实际脱节, 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现有的继续教育方式无外乎是参加各级研讨会、培训班、参加或观摩各种教学比赛、参加校本教育教学研究、参加学历提升或第二学历学习、参加“送教下乡”等活动。而笔者和座谈的教师们都有共同的感受:很多研讨会培训班或各种观摩会比赛活动, 不是老师耐心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回答、课堂顺顺当当地结束, 就是接二连三的专家学者们在台上评课说教, 公说公的理, 婆说婆的理。广大农村教师可是“乡巴佬”进城, 在赞叹那些教师表演多精彩、城里孩子头脑多聪明、专家学者学问多渊博之余, 再想想乡下的学校乡下的学生, 我们有哪样能及呢?在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下, 这种模式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不能体现出为广大农村学校发展服务和为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服务的应用特征。

(3) 学用脱节, 学而难以致用。在继续教育过程中, 一方面专家学者们头头是道传授着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云云, 另一方面广大教师们实际面对的又是应试考试制度。很多时候, 教师们只有“望洋兴叹”:专家学者们要是能带着渊博的学识和先进的理念到广大乡村学校去实践三五年, 抓出个“实效”给大家观摩学习该多好呀!

3. 现有继续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 继续教育工作也不停地推进, 然而与之相配合的评价制度与方法不够完善。如果抛开期末考试任务和中考、高考指标, 真正按照课程改革的目标进行, 的确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但实际上从学校发展的角度讲不可能忽视“双基”。目前考试和新课程不相配套的现状令家长对中考和高考担忧, 也使得教师处于一种两难的“迷茫”境地。虽然国家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各地市教育局都有相关的“文件通知”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培训点、参加培训教师及其所在学校、行政部门的责、权、利不到位, 加之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取向给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

三、思考与建议

1. 以农村学校为阵地, 走城乡帮扶之路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的英语师资相当薄弱, 因此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应两手抓:一手抓实“基础”, 一手抓好“提高”, 以农村师生为中心, 以县市管理为主, 分区实施操作。同时县城学校、教师和农村学校、教师结对扶持, 使农村教师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学习机会等等, 不断做好帮扶提高工作。多开展以需求导向的“送教下乡”活动, 即由各农村学校上报培训需求信息, 县市教育局分类整理后, 组织县市内外优秀教师或学者专家到乡村学校进行现场课堂教学示范和专题讲座, 以解决“理论性培训”与“操作性培训”相脱节的问题。

在经济方面, 国家对比较薄弱的西部地区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教育方面, 我们对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要是能实施“农村大开发”战略, 那该是一项民心工程, 也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才能逐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2. 改进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力求多元化与针对性

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由农村学校一线英语教师针对实际需求出谋划策, 努力做到“新”和“活”,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 把研讨、观摩、辅导、交流、实践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区域内全体英语教师互动的大“舞台”, 达到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效果, 促进农村学校师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的目标。

3. 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制度, 确保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由参与继续教育活动的农村教师、学生或家长及专家学者组成继续教育质量评估小组, 少点官腔, 少点专家学者调, 以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师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 让事实说话, 逐步制定考核评价标准, 保障和推动农村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同时制定新的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登记办法。将每位教师的继续教育情况, 按培训类别和等级, 折合成继续教育学分, 记录到《教师继续教育手册》。继续教育学分与教师年终考核、评优选先、职称评聘挂钩。

4. 建立合理的继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继续教育投资是继续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社会、受教育者个人都应该共同分担教育成本。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来说, 政府、学校和个人要按5∶3∶2的比例进行分担, 形成“三管齐下”的经费投入机制。其中最关键的是政府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 由县财政按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2.5%的比例在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安排, 按城市教育附加的10%比例列支”的规定, 采取硬性措施, 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财政预算, 严格落实, 设立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专用账户, 确保资金到位, 专款专用

5. 切实减轻农村中学教师的负担

13.中学化学教师的述职报告 篇十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努力改善教学活动,探索教师有效教学的 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增强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预见性,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提升教师教 育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

3、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 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 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调查法

3、个案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5、文献研究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研究准备和启动阶段(2013.6~2013.8)成立课题组;学习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课题组成员培训、交流,收集资料;研究文献综述;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制定总的课题研究 方案,开题报告。参与人员:廖战军、来智超、任佳、田力

(二)、第一阶段:(2013.9~2013.11)负责人:田力 主体目标:完成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法有效性的探究(1)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2)9月-10月, a、培养九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与课前预习习惯,用时一个月,并

1、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努力改善教学活动,探索教师有效教学的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增强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预见性,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

3、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调查法

3、个案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5、文献研究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研究准备和启动阶段(2013.6~2013.8)

成立课题组;学习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课题组成员培训、交流,收集资料;研究文献综述;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制定总的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参与人员:廖战军、来智超、任佳、田力

(二)、第一阶段:(2013.9~2013.11)负责人:田力

主体目标:完成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法有效性的探究

(1)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2)9月-10月,a、培养九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与课前预习习惯,用时一个月,并随堂检查;

b、强化作业规范化,通过不定期的优秀作业的评比和展示,加强训练,提高化学素养。

C、培养科学完成随堂笔记、课后整理笔记的方法、能力。撰写实施报告。

(3)11月调查了解当前学生化学学习的现状。教师负责设计调查问卷,在九年级全年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汇总统计,撰写调查报告。

(4)整理教学中,对学生强化记忆的教学案例,总结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与原因,完成实施报告。

(5)定期,进行汇总。

第二阶段:(2013.12~2014.2)负责人:来智超

主体目标:对化学知识教法有效性的探究

以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教研活动为依托,在教学中,对知识规律化、框架化、体系化,韵味口诀、顺口溜,技巧化等方法的探究。

开展 “如何有效导课”、“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等的探究。

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第三阶段:(2014.3~2014.5))负责人:廖战军

主题目标:对“还课堂于学生,实施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

(1)对照前期的课题研究,进行自查自纠。

(2)通过“我要做老师”活动,完成对“记中说,说中练”的学习方法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开展“设立梯度性、探究性问题情境”的课堂探究活动。

(4)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进行汇总,撰写实施报告。

(三)、研究总结阶段(2014.4~2014.5)

(1)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梳理并展示研究成果,组织现场展示活动。

(2)申请结题验收,出成果集,含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例光盘等。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有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有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即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我们在研究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自始至终的围绕“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这一目标,通过运用大量的经典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然后再进行反思,再进行课堂实践,再对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通过一年来的研究和探索,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预见性,减少了随意性、盲目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习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一共撰写了五篇较高质量的论文,分别获得了省、市、县的各级奖励。获奖情况如下:

教学设计:《制取氧气》田力

《金属的化学性质》来智超

《溶液的酸碱性》廖战军

《初中新课程化学实验如何促进课堂教学》任佳

《自制教具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任佳

《西安经发学校2014届中考复习备考一轮校本资料》

《西安经发学校2014届中考复习备考二轮校本资料》

《西安经发学校2014届中考复习备考三轮校本资料》

《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要求》

作者:风林雪海【来自于网络】

化学家不在沉默——央视科教片《化学的秘密》

《论化学问题解决》

参作者:夏本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考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文作者:王延芳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4).献《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透视》

作者:张克龙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9).《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4.化学教师个人述职报告 篇十四

您好!

在参加工作的一年中,我一直都能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爱岗敬业,尽心尽责,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下面本人对从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党支部生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上乐业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工作中,并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学校领导、同事间保持融洽协作的关系,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得以顺利进行。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做到管教管导,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得到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二、教学教研方面

教师总是通过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培养高尚品德和情操的。所以我认为,衡量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最重要因素教学水平的高低,而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就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的艺术。为此我把初中到高中的化学课本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研究,并把大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相联系,力求追根溯源,融会贯通;在教学基本功方面,我特别注意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书写能力,总结能力方面下功夫;在教学方法及艺术方面,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积极听课,认真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杂志,努力提高教学艺术。作为一名工作经验不够丰富的青年教师,我一直都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坚持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以使自己有更高的理论水平来指导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我积极从几方面做好:

(1)认真备好每节课。“磨刀不误砍柴功”。课上得好与坏,备课是关键。每备一节课,本人都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分析教材、钻研大纲、学习教参、钻研教法。并多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考虑怎样上好一节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为上课作好充分准备;

(2)多听同科组或其他科组老师的优质课,学习别人丰富的教学经验。每学期都先后在本校或其他兄弟学校听课三十多节,学到了很多学生时代学不到的宝贵的实际操作经验,使自己的教学快速走向成熟;

(3)积极试行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考勤方面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考勤制度,从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按时参加学校的各种会议和教研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踊跃发言,献言建策,为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

四、教学成绩

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所教的化学学科在各级组织的考试中都成绩优异。教研成果显著,撰写多篇教研论文。认真参加继续教育,各科目的考试成绩优秀。回顾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觉得无怨无悔,因为我爱这项工作,而且我为这项工作全心身的付出过,虽然伴随着有失败与无奈,但更有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的微笑。我更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追求;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海无涯,艺无止境。

回顾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觉得无怨无悔,因为我爱这项工作,而且我为这项工作全心身的付出过,虽然伴随着有失败与无奈,但更有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的微笑。我更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追求;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海无涯,艺无止境。今后,我要更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做一个教育事业的“孺子牛”,奉献我微薄的力量。

此致

敬礼!

述职人:xx

15.中学化学教师的述职报告 篇十五

一、调查背景

我校正在开展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下的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 为了能够较准确地了解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制定了本次调查问卷表。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的设计分为两部分:问卷一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统计卷, 主要调查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应用和信息化资源建设。问卷二是教师卷, 也是这次调查的重点。调查内容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教师对信息技术课堂环境的适应程度;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协作、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在教学实践中软硬件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共35名教师 (教师平均年龄为37岁) , 绝大多数教师积极地参与问卷调查, 认真地答题, 并对我们的课题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表现出了良好的教研素养。

四、调查结果分析

1. 学与教内容的清晰呈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 并蓬勃发展。对问题“你觉得使用PPT课件是否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调查时, 94%的教师回答“是”, 6%的教师回答“否”。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都认同运用PPT课件能够增加学习内容的新颖性, 其图文并茂的特点易于学生接受。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少数教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甚至对PPT这一课件媒体技术还缺少正确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教好课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 运用新的教学工具, 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在对问题“如果你认为PPT课件未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原因方面:A.教师不知道如何制作优质的PPT课件B.教师没有时间制作PPT课件C.学生不喜欢老师用PPT课件D.PPT课件不适合该学科教学E.PPT课件不利于学生消化知识F.其他”分析中, 每项获得的比例依次是:51%、31%、9%、7%、7%、46%。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师不是否定PPT课件的教学效果, 而是不会或没有时间制作优质课件。这就要求学校或教育管理单位加强对教师新型教学技术能力的指导和培训, 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PPT课件的制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教学教育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在问题“学生如何把自己 (或小组) 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A.口头表达B.使用黑板板书C.使用投影 (或液晶电视) 显示数字设备的内容D.使用实物投影机E.其他”的回答中, 百分比依次是89%、51%、17%、3%、23%。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以学生的口头表述和使用黑板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的, 也有少数是以实物投影机的形式展示出来的, 由此表明教师们尚且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2. 班级环境的可管理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 以网络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怎样创设良好的环境, 为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为此, 我们在这次问卷中设置了一些班级环境管理问题。 (1) 现在我校的班级座位都是秧苗式的, 我们是这样设问的“你认为这种座位布局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协作学习?”老师的回答情况如图1。

通过老师的回答可知, 大部分老师比较赞同目前的秧苗式布局。在访谈中, 很多老师认为这种布局具有可控性。从上面的扇形统计图也可以看出, 部分老师认为秧苗式的布局有它自身的缺点, 比如对学生的小组交流不利。特别在现阶段的网络环境下, 需要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 更需要改变传统的座位布局, 他们提议是采用矩形的布局方式。当然, 也有部分教师建议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布局方式。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但这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 比如学生心理不一定能很快适应这种频繁的变动。 (2) 随着标准化学校的建设, 我校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班班通设备, 主要包括滑动式黑板、投影仪、控制台。在关于“控制台在教室中的位置”问题的调查中, 11%的老师认为不合理, 影响了教师的活动;6%的老师认为外围接口使用不便;23%的老师认为控制台造成使用鼠标或键盘不便;66%的老师认为没问题。通过这项调查可以看出, 大部分老师对控制台的设置还是满意的, 但老师提出来的外围接口、键盘使用不便、控制台的高度影响学生的视线等, 我们认为很中肯, 但有改进的空间。 (3) 黑板、电子白板是师生互动最主要的工具。这次调查中, “您在授课时, 电子白板和黑板的位置符合您对这些设备的交替使用吗”经调查分析, 大部分老师还是比较适应这种滑动式的黑板。通过访谈, 老师也提出一些问题, 比如, 左边的前两排学生视线受反光影响, 有时看不清楚;另外, 老师来回走动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以及学校硬件设备的改善, 老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用何种手段分发和收集教学材料?”老师的回答如下表。

通过表1可以看出, 老师对相关资源的收集与分发主要还是依赖传统的纸质材料和U盘, 对电子邮件及教学网站的应用还是比较生疏。由此我们认为, 作为新时期的老师, 不断加强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十分必要, 熟练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分享全国各地的优秀资源, 为老师的备课提供有益的素材。同时, 教师掌握了这些手段, 在平时教学中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资源可获取性。

校园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 如果没有丰富的、有效的资源作支撑, 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无源之水。可见教学资源的应用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回答“在课堂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否容易获得相关学习资源”时, 有37%的教师回答“是”, 63%的教师回答“否”。对“学校是否建立了您所教学科的资源网站”的回答是100%的“否”。

这组数据表明, 在现有的教学资源库中, 往往存放的是教师的讲义和一些课堂教学资料, 供教师使用的较多。网上资源库中的信息资料对外封闭的较多, 交流的较少, 共享性较差。学校要加强网络学习平台建设, 教师要更新观念, 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提升自学能力, 加强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对今后我校网站资源建设的建议。 (1) 对学生进行引导,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学习。 (2) 加快硬件建设, 完善相关硬件设备。 (3) 了解师生要求, 建设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库。 (4) 建立区域间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在校际之间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互补和共享。

4. 课堂交互及其技术支持。

教师们在上课过程中会有必要的与学生互动的环节, 教师在课堂上引发的互动手段主要有提问、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表演、复述、角色互换等, 在调查问卷中显示的结果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最多, 占97%;其次是提问, 占94%;再其次是同桌讨论, 占91%。这个结果说明, 小组讨论成为目前课堂互动的最常用方式。我们认为这种方式比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基本上能保证全班同学的参与互动。对于“课堂上学生如何及时把学习结果汇报给老师”的问题, 54%的教师回答是使用黑板, 29%的教师是通过投影或电子白板, 6%的教师是使用课堂交互式软件。这个结果表明,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为有效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也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然而, 也有6%的教师认为不能及时汇报。这个现象表明, 部分老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的意义认识不足, 或未能通过合理途径去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 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常用的互动策略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理分组、促进讨论;及时恰当的评价等。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正优化着这些互动策略, 成为教师设计教学的好帮手。同时, 也必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

5. 对环境感知的诉求。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课题环境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熟悉。在回答“是否有必要利用设备自动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时, 77%的教师表示“有必要”, 23%的教师表示“没必要”。在回答对“是否有必要利用设备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时, 71%的教师表示“有必要”, 26%的教师表示“没必要”。两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教师能接受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课堂环境, 但从侧面也反映出部分学科教师对当前信息技术下的课堂环境认识肤浅, 说明教师今后要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

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10项个性品质:同情心、仪表、谈吐、诚恳、乐观、热心、好学、活力、公正、严谨, 它是对教学理念的最好诠释。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我们从4个方面分析教学行为:A.教学语言的运用;B.教学内容的安排;C.教学活动的组织;D.教学时间的控制;E.其他, 掌握的比例依次为:74%, 83%, 94%, 77%, 66%, 14%。说明在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下,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着眼点发生了变化, 课堂教学正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线路上向信息技术空间转型, 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生的学习行为不仅指学习的外显反应, 如回答问题、做练习、听讲、学生提问、做实验、做笔记、小组讨论等, 也包括学习的思维、学习的问题解决和学习的态度。它是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情绪、动机、能力及运作程序的具体行为表现, 是学习者在特定情景下的学习活动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同时, 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透射着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态度、学习效果, 并能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表3是“学习行为从哪些方面分析”的调查列表:A.认真听讲的时间;B.参与活动的时间;C.自主学习的时间;D.开小差的时间;E.其他。

统计发现, 较高的百分比显示多数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 他们通过控制一定的信息技术课堂环境, 并且给予足够的活动训练与强化, 来改变、巩固学习者的某些课堂学习行为。C项80%的比例充分说明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课题组有效深入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的突破口之一。因此, 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思考与建议

由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 我校信息技术的整体建设与教育先进学校相比, 在硬件、软件、师资队伍以及教学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但利用信息技术生成课堂的基本条件已初步具备。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总体状况较差, 学校硬件设施的差距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使用媒体的积极性。 (2) 教学软件严重匮乏。 (3) 媒体使用没完全普及。 (4) 少数学科教师开展媒体教学的能力不足, 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缺乏足够的了解, 难以合理地选择教学媒体。 (5) 少数学科教师不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不能与学生产生良性的互动从而创造有效课堂, 应用媒体技术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针对目前现状, 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 转变观念,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用媒体, 而且包含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来系统地设计教学过程, 通过媒体的合理运用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其中思想意识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根据学校的信息技术实际, 结合新课程教学需要, 开展多层次的信息技术研究, 特别是在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等方面, 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

2. 因地制宜继续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建设。

硬件建设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基础, 在目前情况下除了力争建设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校园网、网络教室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外, 还要继续加强经济实用的常规教学媒体的建设, 多方筹措资金增加教学媒体的数量, 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 还要注重完善设备的检修维护和更新换代, 以适应新的教学需要。

3. 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软件建设的力度, 提高软件制作水平。

教学软件已成为制约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校应充分重视教学软件建设。同时, 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需要, 制作教学软件,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成立开发组, 让教师和专业人员一起进行软件研发, 以此促进电化教学的开展。

4.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素质。

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可靠保证,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 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应用能力应该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为了使学校现有的教育技术设备都能被有效地使用起来, 学校必须重视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

5. 利用信息技术, 有效生成课堂教学。

要不断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途径和策略, 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此课题将从研究教师“教”的教学模式, 转向以信息技术为平台, 加强教师之间的信息互动与资源共享, 立足于信息技术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索。教师如何将信息技术合理高效地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已成为教育现代化进程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焦点, 也是我们课题组当前研究的方向。

摘要:我校信息技术的整体建设与教育先进学校相比, 在硬件、软件、师资队伍、教学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因地制宜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建设;加大软件建设的力度, 提高软件制作水平;加大教科研力度,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科素养;转变观念,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上一篇:【精品】员工离职申请书集合下一篇:关于印发《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