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周教学反思

2024-08-24

教师一周教学反思(精选18篇)

1.教师一周教学反思 篇一

根据目标我把这节《落叶》活动用很优美、柔和的声音讲述着,再加上我的教具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教学反思《第十一周教学反思:落叶》。让幼儿学念诗歌的环节时,我让他们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帮助记忆果然效果非常好,有的孩子还学我用柔和的声音来展现这首散文诗的美。最后是让幼儿自由创编,有的根据我的图示将动词和名词还有比喻分开来讲述,使他们编的诗句也很符。如:郑好小朋友编的一句:树叶落在房顶上,鸽子(名词)飞过来(动词),披在身上,把它当做衣服(比喻)。还有吴佳宇小朋友编的一句:树叶落在大海上,大鲨鱼游过来,顶在头顶,把它当做帽子。虽然他们的创编有时不符合逻辑思维但这也能说明他们是在动脑筋。看着孩子们纷纷举手想要在大家面前讲述自己编的诗句,这说明他们都已经知道创编的基本方法了。于是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回家创编四句诗句,让妈妈或爸爸帮助你写下来。

整个活动很成功,孩子们都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

2.教师一周教学反思 篇二

被儒家尊为“宗圣”的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可见反省在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教师是一个专业的教育者, 而专业化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教师在自己长期的职业生涯中, 不断地反思与实践, 持续地学习, 最终才能达到真正的专家水平。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对象, 更应该成为教育教学反思的引领者, 学会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研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努力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那么, 作为一名教师, 该从哪些方面反思, 又该反思些什么呢?在这里, 我想谈谈自己的点滴想法。我认为, 反思无处不在, 可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也可以反思他人的课堂教学。

一、反思课堂教学, 调整教学策略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 尤其是常态课教学,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 如何让教学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成为一种促进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力的催化剂, 笔者认为根据平时课堂教学及时记录课堂教学成功之笔和教学机智, 尤其要不断反思课堂教学中原先教学设计中的不足, 及时捕捉生成的教学资源, 调整相应教学策略, 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1. 记下成功之笔和教学机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每一堂课总是有自己满意的地方, 如课堂上一些精彩细节;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感触;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整合和创造性处理;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在课堂中应用的感悟;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学法指导的技巧, 等等。把这些详略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总结、改善, 推陈出新, 教学艺术才能日趋完善。

如在一节语文课上, 学生正在交流一个问题时, 窗外突然电闪雷鸣, 下起了瓢泼大雨, 巨大的声响立刻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这时如果再勉强上课, 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 实施的就是无效的教学了。我突发灵感, 提出一个问题:“好大的雨啊!请大家看看窗外的雨, 想想你能用哪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这场雨呢?”等学生观察完了, 再让学生交流, 学生很容易地就将课内外学过的形容大雨的词句与这场大雨联系起来, 进行了一场很有效的口语交际课。课后, 我将这个突发的亮点记录下来。此后, 在课堂上偶有不同的突发状况时, 我都尽量将它进行巧妙处理, 化被动为主动, 基本上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2. 反思不足之处, 提出“再设计”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或教学内容安排不妥, 或教学方法不适用, 或练习设计难易程度把握不准, 或课堂中的生成处理不当, 或未针对学生差异区别对待等。这就需要教师课后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 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寻找解决的办法,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 进而使自己的教学活动逐渐完善。

如我执教校级公开课《桥》时, 在制作的课件中只插入了洪水来临的图片, 缺少了声音和视频, 没有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洪水来临时紧张恐怖的情景, 因此学生在体会人物情感时, 无法很好地体会当时人们那种惊慌害怕的心情。在反思了不足之后, 时隔六年, 今年我第二次上这篇课文之前, 我重新修改、完善了课件, 加入了洪水冲毁道路、吞没房屋的视频, 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孩子们在朗读洪水肆虐和人们惊慌逃窜的语句时, 明显有了进步。

再如, 以往教学写父母之爱的习作, 学生写来的文章选材单一, 基本上都是写生病时父母怎样彻夜照顾自己;下雨天忘带伞了, 父母如何及时送来雨伞, 自己却淋湿了等。虽然所写的内容符合要求, 但却千篇一律, 也缺少情感体验。经过反复思考, 我认为写好这类习作的关键之处在于,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学会从小事中体会父母之爱。因此, 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后, 在充分学习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慢镜头和快镜头结合的描写后, 我让学生利用周末仔细观察父母工作或做家务时的动作、神态等, 将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真实地记录下来。当我批改学生的习作时, 学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 一次次打动了我。有位学生写道:“今天, 妈妈又煮我喜欢吃的糖醋肉了。我站在一边仔细观察妈妈做菜时的动作。当锅里的油热了以后, 妈妈把肉倒到锅里翻炒。这时, 不少油星子溅了出来, 吓得我直往后跳, 生怕被油烫到。可妈妈却满不在乎, 手里的勺子熟练地翻炒着。我很好奇, 问妈妈:‘您不怕烫吗?’妈妈笑了, 说:‘傻孩子, 我早就习惯了。’我不禁看了看妈妈握锅铲的手, 第一次发现妈妈的手是那样粗糙, 在这寒冷的冬天里, 妈妈的手都有些裂了。我的心一酸, 妈妈, 您给予我的那样多, 我对您的关心却那样少。亲爱的妈妈, 我该怎样报答您对我的爱?”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 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他们笔下的人物是活生生的, 他们流露出的情感也是真挚感人的。

二、反思教育方法, 提高教育实效

作为一名教师, 除了教学, 还应育人, 因此, 不但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还应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一个班几十个学生, 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 教师应时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今年, 我所任教的是五年级, 班上有位小苗同学, 平时作业要么拖欠, 要么随意乱写。期末完成一张语文复习卷, 卷子上写满了随意的红叉和数字1、2、3……看得我火冒三丈。于是我把卷子揉成一团扔掉, 并给了他一张新卷子, 要求他重写。而他也非常生气, 全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带着一副倔强的表情, 一节语文课都趴在桌上, 完全不听课。

回到办公室后, 我开始静下心来思考, 如何对付这样的同学?叫家长?以他的脾气, 只能使矛盾激化, 而且他完全不听父母的话, 甚至会和妈妈打架;放学留他下来?他带着抵触情绪, 根本不可能好好完成, 如果再乱写怎么办?我想到了小苗同学性格是比较幼稚的, 比较喜欢被表扬, 于是我决定采取“爱的教育”。

课间, 我找到小苗同学, 问他:“你知道我刚才为什么那么生气吗?”他想了一会儿, 说:“因为我没有好好写字。”我又说:“你能这样想, 说明你肯定能把字写好。刚才我是很生气, 但是我觉得自己对你太凶了。我向你说声对不起。你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他又想了想, 说:“对不起, 我不应该乱写。”我摸摸他的脸, 说:“中午你能把作业重新写好吗?”他点头表示可以。后来, 他真的将重新写过的卷子交给了我, 而且书写工整了很多, 得到了我的表扬, 而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有了很大进步。在这件事的处理上, 正是由于我及时反思与调整教育方法, 才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常说, 教无定法, 因材施教。我们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心灵。

三、反思他人教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为一名教师, 除了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还应学会反思他人的课堂, 在听课中, 及时记下亮点和不足, 课后进行整理, 形成较完整的评课稿。长此以往, 就容易形成辩证的思维, 不但善于找出别人在教学设计中的优缺点, 取长补短, 而且能发现别人的缺点对自己的启发, 它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养成在听课时同时反思的好习惯:“这个环节为什么精彩?我从中可以学到什么?这个环节是否存在不足?如果是我自己, 怎样设计会更好?”

江苏省教育科学院的张晓东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全国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 在一次上课时, 给了一个孩子七次回答的机会, 直到那位同学回答正确为止。此后, 有一位老师在网上写到, 他给了一个孩子九次机会, 比于永正老师还多。这位老师的学习是很庸腐的, 因为他只学到了于老师等待的次数, 而没有学到它背后的东西——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尊重。我想, 这就是这位老师没有对这堂课的优点进行深入反思的结果。

作为市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对象, 我们更应当常常自我反思, 并对反思的重点进行调整, 如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如何构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目标?如何面对教师教育新形势下的竞争与挑战, 坚持自我发展与教师团队共同发展?如何面对新课程改革, 坚持教育创新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如何切实做好减负增效工作, 做到既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又能提高教学效率?等等。

3.对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的“反思” 篇三

【关键词】教学反思;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9-0028-05

【作者简介】滑红霞(1964-),女,山西运城人,太原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科科长、高级讲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表明(JuliceAnneThomas,Montomery,1998;Byrd,Intyre,1993),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美国学者波斯纳曾说过“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也持相同观点:“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于一名优秀幼儿教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本文以太原市35位一线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拟对幼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幼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反思多程式化少亮点

“改进教育实践的最好的希望是,把教师提升为自主的和反思的人。”“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思乃个体成熟之标志,群体亦然。”在参赛的35位幼儿教师中,8位能写出自己的教学感受和特点,反思有针对性,能为理清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进行有效反思。

“在课前准备方面主要是依据活动目标反思的,看看自己准备的是不是恰到好处,如:活动内容要体现目标,抓住重点,另外,在孩子安全方面也要考虑到。可以说,各个环节都要反思,如果反思不到位,教学肯定出问题!”(L老师)

“身教重于言教”。一天幼儿准备午睡的时候,我边帮孩子们脱衣服,边和班上陈老师说起家里的烦心事,有几个小捣蛋就乘机说话了,我见状后很生气地说: “睡觉不许说话!”这时,突然听到周凡怡大声地说:“老师也在说话啊!”我和陈老师听后都一时语塞了。午睡过后,我主动向小朋友承认我的过错,并和孩子们约好午睡的时候不大声说话,不影响孩子的睡觉,他们都很高兴地答应了。这件事后,使我深深体会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幼儿的心目中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记。教师应当做幼儿的榜样,要求幼儿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并做好。(w老师)

而其他27位教师的活动反思一般都是先从活动前的准备、再从活动的进行、后从活动的结束方面进行回顾,反思公式化,将其记为流水账、回忆录。

在“我们的节日”的活动中,教师的反思内容为:

“(1)通过本次活动为国庆节诗歌会奠定了基础,使幼儿产生做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了全体小朋友从小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2)利用谈话之后的游戏时间让幼儿学习模仿、制作,以更深切地让他们感受春节的快乐。(3)可收集旧挂历做装饰,布置新年里的教室。”(B老师)

“在本次活动过程中,我先让幼儿动手操作来完成,然后让他们相互讨论,最后还请几名幼儿总结了今天的感受。教学效果比较显著。”(A老师)

以上两位教师的教学反思具有极高的代表性,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教师仅仅反思活动目标,有的仅仅反思教育效果,有的反思就是描述自己在活动中的做法等等,反思不能做到全面和科学,还停留在教师的随感随想方面,不能触及到教育活动的实质。这样的反思只是在走形式,没有体现出反思的意义和价值。而且他们的教学反思中最多的问题不是找不到可写事情,就是找不准问题。即使发现了“闪光点”,也担心没有理论依据、不会分析而犯观念上的错误,而找一些别人分析过的、有依据、写过的主题来写。

(二)教学反思多空想少梳理与实践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探索与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研究手段,是创新理念、教法和提高活动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Wallce(1993)曾经把教师专业发展表示为一个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

而在调研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基本感受是“工作忙,没时间反思”。每天班里事务和一日保教活动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每天还要写教学活动设计、每周写观察笔记、观课议课笔记、家长联系册,再加上其间进行的各种考核、评比等常常使教师疲于应付,给教师造成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使很多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倾向,并扼杀了教师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幼儿教师没有掌握相应的教学反思方法和技巧,许多想法、看法、观点一闪而过,没能留下自己思想的“闪光点”,事后又常常不及时记录,白白将自己的经验付诸东流。更多情况是教师在活动反思中想的多、思绪乱,真正动手动脑总结、提炼少,学习研讨时间少,对反思后的再实践、再总结、再提炼行动就少之又少了。

“我们的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还有就是精力,谁每天有那么多时间精力把白天经历的都写下来,那样的话每个人都能出书了,所以我们只能是尽力而为。”(D老师)

“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我有意让自己养成一个习惯,晚上吧,休息了之后,在脑子里回想今天哪些孩子预期的目标是达成了,哪些没有达成,下一步的策略是什么,应该丰富哪些材料,明天的活动是什么,教案有没有背熟,脑子里就是思考这些东西。不过脑子里很乱,东想一下西想一下,想不清楚就糊里糊涂地睡着了,后来一天工作下来很累,躺在床上马上就睡着了,索性也就不想了。”(E老师)

(三)教学反思多感性描述少理性思考

在翻阅35位教师的教学反思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活动反思重事实描述轻理论思考,对目标中的核心经验把握不准,对幼儿的行为表现缺乏科学的依据和理解,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理念不清,只能就事论事,不能深入思考。有的教师教育观点有误,有的教师为写而写,流于形式,有的教师进行的多为思考教学手段适宜性的反思,有的反思成为宣泄情绪、平衡心态的手段。

“本节课幼儿很有兴趣,自己画的画也比较独特,教学目的达到。”(B老师)

“今天早上,我又领孩子排练了六一的节目,孩子们不听话,我很生气,熊了他们几次,所以,下午又练习了一边,希望在‘六一’演出时能得到领导的好评。”(F老师)

“这些孩子太油了,跟他说话当没听到。就光是让他们安静下来就得扯着嗓子喊半天。哎,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G老师)

教学反思很多都是描述性地记录一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却没有人思考“为什么”“怎么样”,没有看到平凡工作背后的不平凡。而“为什么和怎么样”才是教学反思的核心和关键。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教师“真的没时间仔细想,也不知道该反思些什么”或“这些也没人仔细看,就是做做样子应付检查”;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师理论素养不高,自身没有能力对教育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参加教学活动竞赛的35位幼儿教师中,32位第一学历为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学科知识缺乏和文化素养不足成为制约他们反思的关键因素。

(四)教学反思多关注集体少关注个别幼儿

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实际中,“善于反思的教师能借助孩子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判断自身行为的适宜性,减少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错误,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在对幼儿主体性的关注方面,31位教师在60%的活动反思中谈到怎样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整体表现情况,仅有个别教师在某篇反思中关注了特殊、个别幼儿的表现。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大部分教师没有体现个别特殊幼儿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材料方面的研究反思。

“幼儿对这首歌掌握得很好,在游戏时幼儿的兴趣很高,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幼儿之所以掌握得比较好,是因为这首歌的内容比较生动有趣,所以学得较好……”(A老师)

而恰巧在放学时,笔者听到A老师班上一名幼儿和家长的一段对话:

妈妈:宝贝,今天长了什么本事啊?

幼儿:没有

妈妈:可是妈妈今天问老师,说教了一首特别好听的歌,宝儿,你唱给妈妈听好不好?

幼儿:不好

妈妈:为什么?

幼儿:没意思,不想学

A老师在教学反思中非常肯定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幼儿对这首歌掌握得很好”,但实际上,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位幼儿对这首歌“与众不同”的态度。新《纲要》中特别提出“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每个幼儿都是与众不同的,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中,教师应该多关注和思考幼儿的个性需求发展以及那些特殊幼儿的表现,而不要被课堂表面的热闹迷失方向。

(五)教学反思多谈不足少谈质疑与改进方法

在教学活动方案和“观课议课”的反思中,一些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对别人的教学活动写了多方面的不足,恰如开批判会。比如有的教师说自己教学目标理解有偏差,教学材料使用不当,教学内容不适宜,幼儿积极性不高,将自己的教学批判得一无是处,或者将自己上课的失败归咎于他人。但唯有批判和抱怨是不够的,教学中有何困惑、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改进等问题没有提到,反思便没有价值。

“这次活动没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主要是因为我没有引导幼儿完成一组活动后,再去尝试使用其他组的材料;教学内容好像也有点难,孩子们不理解要做事情的要求;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显得很急躁,没能静下心来好好及时调整……”(B老师)

在“玩具变变变”活动结束后,教师反思到:

“在活动中,存在着几点不足之处:①为家长、为幼儿提供收集资料的时间太匆忙,对收集的质量和数量有一定的影响。②有个别家长参与意识淡薄,对主题的开展漠不关心,活动中很难和我的教学活动相互配合。”(C老师)

教学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基本手段,教师在实践中掌握了这种手段,无疑会获得自己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工具。从两位教师的活动反思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教师并没有认清教学反思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她们将书写教学反思当作负面情绪的宣泄方式,或为自己的不成功寻找“自我安慰”的理由。然而,教师反思首先对活动本身有着直接的发展价值,可以不断调整和修正教育活动的发展,同时教师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才是教师反思价值的根本所在。

二、对提高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引领幼儿教师理解教学反思的内涵

杜威最先将“反思”这一概念引入到教学领域,在1933年发表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到:“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着的沉思,并进一步解释为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而幼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主要是对教学反思的内涵认识不足和对教学反思价值认同度不高造成的。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教师对教学反思内涵的理解,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实践性、反省性、自我性、过程性、研究性是教学反思的五大特征。全方位的教学反思涉及教学方案的设计、幼儿的经验水平的把握、幼儿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与学习兴趣的了解、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活动形式的适宜、幼儿学习交往机会的提供、学法指导、赞赏和激励的评价方式、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创设、教师角色定位、突发事件处理等。教学活动后,幼儿教师及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我的教学有效吗?精彩处有哪些?教法与学法上有哪些创新?摸索了哪些教学规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35位幼儿教师在教学反思内容上的基本情况。

教学反思不仅仅是找不足、找缺陷,更是对自己或别人理念、行为的质疑,它要求教师对教学实践和经验重新认识,更自觉、理性地去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不断调整和修正教学活动的方向,使理论与实践统一,提高实践质量。同时教师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使教师在自我扬弃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二)引领幼儿教师掌握教学反思的基本步骤

教学活动反思的一般基本步骤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验证。其中,发现问题是教学反思的关键环节。而要想发现问题、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就必须挣脱思维的惰性,提高问题敏感度,对每天“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积极的思维加工。也就是说,教师要对已经熟悉的事物保持一种“明知故问”的态度。“明知故问”即敢于质疑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就是教师通过积极的思维加工对事物保持一种“陌生感”。

在具体操作上,首先,教师必须能够诚实地看待自己和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剥离自己、追问自己,直到心灵最深的角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有过类似过程的具体描述: “首先,问自己对周遭的事物基本上抱持什么样的看法或信念。先质问自己:某项概括性的看法所依据的‘原始资料’是什么?然后问自己:我是否愿意再想想看?这个看法是否不够精确或有误导作用?诚实地回答这项问题很重要,如果答案是不愿意,再继续下去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你愿意质疑自己的某项概括性的看法,就应明确地把它和产生它的原始资料公开。可能的话,直接检验概括性的看法。这往往需要回头探询一个又一个行动背后的理由。”另外,教师可以运用类比、推理、分析、情景再现等方法记录教学反思,以帮助教师准确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问题。幼儿教师通过上述一系列经验重组的过程,改变了原有习惯性思维,具有了创新思维,成为真正的问题发现者。

“很多幼儿园设立在成熟的社区里,教师每天都要和社区的人、事、物打交道,教师应怎样更好地利用这个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另外,幼儿家长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利用这一教育资源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服务?”(w老师)

教师发现、梳理出问题,选择特定问题予以关注,搜集相关资料,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理念行为,进一步确定反思问题;当反思问题确定之后,通过自己多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也可邀请同行和专家集体教研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对教学实践效果要有预设;教师在认真、反复研究确定改进办法后进行实践验证,再在此基础上形成新一轮的反思循环,从而形成有效的反思链。

(三)引领幼儿教师了解教学反思的常用方式方法

教师常用反思方式主要有内省式、经验记录式、交流式。在与35位教师交谈后发现,他们对三种反思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会。

与教学反思方式相对应的反思方法主要有个人反思笔记、集体教研反思、摄像录音记录等,下面是对35位教师涉及教学反思方法调查得到的数据,

反思方法是教师反思得以实现的载体,是教师反思必须掌握的工具,熟悉教学反思的方法并灵活地运用对幼儿教师十分必要。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方法主要是自我反思(写个人反思笔记)和与同事一起进行集体教研反思。个人反思笔记是近年来运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记录一日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连同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诉诸于笔端,从而实现自我监控的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

撰写教育论文多是上级部门分配的硬性任务,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多的是摘抄相关文章,而不是自己经验的反思总结和提升,因此,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如摄像录音反思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录像和录音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客观、真实、全面的活动再现,可以帮助教师认识真实的自我。但35位教师所在幼儿园硬件实施条件有限,很多幼儿园不能采用摄像方式帮助老师记录活动现场。

其他方法主要包括对外学习交流、专家指导反思、家长反馈、档案袋法等。档案袋法是教师在一段时间里收集教育方方面面的活动资料,并将反思结果记录下来。档案袋建立的过程不仅是记录教育活动进展的过程,更是教师对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是教师成长的积累过程。

以上方法各有优势,有效的反思应是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和灵活运用,只有这样,反思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四)搭建提升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平台

1.组织合作反思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

合作反思具有1+1>2的效果。它的主要形式有案例分析、专家答疑、专题性研讨等多种形式,可以是教师之间进行,也可以是教师与专家之间。在合作反思中,教师最大的收获是借鉴了别人的想法,拓宽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如有教师认为:“它有思维的碰撞,和其他老师或专家在一起反思比我们一个人反思更深入了,面也广了,同时还可以让我们老师进一步去思考从怎么样的角度去反思,可以怎样更深入地去反思等。”在共同的研究辩论中,教师思维活跃,研究气氛热烈,专家教师共同受益,大家建立起新的、亲密的同伴关系。曾有过合作反思经历的老师深深体会到:“减少了我们老师的压力,特别是在研讨中减少了一些心理压力吧,同时它能创设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能激发我们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因而,为幼儿教师提供教学观摩、教学大赛、教学研讨等合作反思的机会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

2.加强反思材料交流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一时没能解决,可以记录下来,之后和同伴交流讨论就会有解决的办法。这样会使教育更科学,教师也会随之成长、成熟。因此,反思材料的撰写和交流,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的反思向纵深发展,提升实践性知识的层次。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好的或有代表f生的教育反思笔记,就其中的“亮点”挖掘出来,作为典型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如该教师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的?运用了什么反思方法?该反思案例对你有哪些启示?当撰写反思笔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自发需求和有力工具时,距离研究型教师不远了。

3.开展职后培训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关键

好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会主动对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寻求一定的理论支撑,并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积极思考,更有效的更新、充实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32位初中起点的幼儿教师在对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比较欠缺,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对科学领域基本原理的理解、对领域知识的把握上有很大困难。教育理论的科学指导和学科知识的科学理解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成败,决定了孩子接受的知识是否科学,决定着孩子的成长是否健康。因此,幼教管理部门、幼教科研单位应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对幼儿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应该对其进行教育理论和理念的培训、教材教法的培训、相应领域学科知识的培训,使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发展,教学反思能力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4.第一周教学反思 篇四

一、铺陈意象,进入文境

课始出示一幅幻灯片:圆圆的月亮高高高地挂的天空中,你联想到什么?在遥远的古代,山重水隔,人们望着那一轮或圆,或缺的月亮,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呢?你会背诵哪些写月亮的古诗词?由此介绍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进入文章学习。

二、抓点悟情,传递阅读策略

文章以苏轼的情感变化“思念——埋怨——宽慰”为点贯穿文章始终。在教学时,围绕这三处情感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学生读完第二自然段很快就感受到他内心思念亲人的情感。我引导学生探究表达情感的词句。从“心绪不宁”、“形影不离”等词句中可以感受到对弟弟的思念之情。由第二小节学生联想到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恰恰表达了苏轼当时的情感。在教学“形影不离”时,文中一句“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解释了这个词的意思,我又让学生进行了联想:“他们在一起还会干些什么呢?”学生浮想联翩,有的说:“在一起吃月饼、赏月”,有的说:“过年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等。学生的联想一方面加深了对词意的感悟,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苏轼于弟弟苏辙的手足情深。第四自然段教学时,苏轼的情感由思念变为埋怨,教学时主要抓住了文中的反问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读等多种形式体验他当时复杂的内心体验。同时我也引导学生抓住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进行了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加深了对文本的体验。最后两小节,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苏轼宽慰的内心体验。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感受到了他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牵线品读,开阔视野

古往今来,很多文学家、诗人喜欢借月亮抒发内心的情感,所以我在教学时,以月亮为线索,引导品读感悟。教学开始以中秋节导入,说到中秋节,班上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很多学生将他与重阳节混淆,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下中秋节,重点突出了它是合家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人们常常望月思乡,怀念亲人,盼望亲人团聚。导入课题后我和学生共同欣赏了王菲的一曲《但愿人长久》,优美的旋律将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调了上来。接下来,围绕月亮让学生背诵了一些经典诗句。第二自然段“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一句,学生读到这儿自然想到这正是亲人团聚的时候,苏轼也正是由这明月激发起思念亲人的痛楚,触景生情。所以指导学生朗读时,读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脑海里仿佛浮现出与弟弟一起生活时的快乐情景。月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此时的苏轼看着月光,不由得产生了怨月的心理。一阵感慨后转念又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如同月儿的阴晴圆缺,心里又宽慰了许多,教学时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宽大胸襟的表露。最后在一起吟诵文中的五行诗结束了文章的教学。

四、巧设练笔,加深领悟

5.一周教育教学反思 篇五

对于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我在教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重点培养学生在学会读题的基础上学会理解题目和分析题目,建立较简单的解题的思路:例题的问题: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题目读完之后我提出疑问:原来的桃子被怎么样了以至于小猴子请求我们帮助他告诉他原来有多少个桃子?引导学生想到:原来的桃子被摘了23个,现在就剩5个了,

一周教学反思点滴。接着提出疑问:那有什么办法能够知道原来的桃子的个数呢?引导学生想到:把摘掉的桃子拿回来,加上就是原来的桃子了。这样一步步的引导,而且要求学生一定要说出来,这样做就是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思维。有个别家长在家里教孩子:看到问题中问原来的,就是用加法。这种方法绝对是不可取的,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6.小学开学一周教学反思 篇六

我真的好怕,怕自己再倒回到伤心地我也知道,自己再也不会为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伤脑筋了,我已学会用阿Q精神宽慰自己,上帝对他的子民是非常公平的`,他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还会打开一扇窗。

自从被撤去班主任后(自己想当然认为),我一直在反思,学校里为什么不让我接班主任,为什么不给我一个理由。他们都不知道我多喜欢班主任工作,学生是我工作的动力,是我快乐的源泉,没有了他们,我好空虚,课余时间不敢向班里多去一趟,怕别人说我闲操心,以至于开学这么多天,谁叫什么,我还不能对号入座,没有了热情,讲课怎会有激情。

面对全体学生,我真的好惭愧,承诺的总不能兑现,语文课有时上成了大杂烩,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学生在恨我,恨我浪费他们的宝贵时间,恨我不能认真上课。如果恨可以发泄你们心中的不满,可以让你们快乐起来,你们恨吧!老师绝无怨言!

今天早晨召开了全体教师会,领导说开学三周后要对九年级老师进行测评,我也不怕,我知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道理。只能自食其果,怨不得别人,领导批评了,我会接受的,可能我需要这样的暴风雨来清洗自己的灵魂。

在这种心情的影响下,我变得敏感,学校里好像别人都在努力,只有自己还碌碌无为,自己变得不可理喻,自己变得好卑微。

今天周五,写完这篇心情日记,心里舒畅了许多,我相信“风雨过后,就是晴空”相信自己会找回原来的自己,自己的心情天空一定会阳光灿烂的。

小学开学一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推荐:

1.小学新学期教学反思

2.幼儿园开学第一周反思

3.小学第一天工作反思

4.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5.幼儿园教学反思制度

7.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七

第一,总结成功经验,在经验中反思。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能给人以自然、和谐、严谨的数学美感。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上都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闪光点,如可以为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精彩的导语,为引入新课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创新处理等,这些教学闪光点教师都可以在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做详细记录,供以后教学做参考。例如,我在教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时,让学生自带小木棒,分组搭建三角形,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生会发现并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木棒都能搭成三角形。于是我引出问题,具备什么条件的木棒才可以呢?进而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好。

第二,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目标中反思。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事关一节课整体的重要问题,是教师备课的目的所在。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要进行反思,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以九年级毕业班复习课为例,复习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确定什么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而使有效性和针对性更强。如进行函数的第二轮复习时,如果仍从定义、图像、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这些点进行复习联系,则与第一轮复习没有区别,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构建知识体系和掌握方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也难有提高。教师应把着力点放在函数与其他内容的交融以及函数思想的广泛应用上,在选择例题时要特别注意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体现数学问题的综合性和思想性,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的整体体系,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撰写教后感,在教育经历中反思。

8.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篇八

一、当前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共性问题

1.概念性反思,普适理念的再阐述

“教学中,我遵循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诸如此类的语句时常出现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之中,诚然,这句话没有任何错误,所阐述的也是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改的理论观点。但是,这句话作为普适性的理念,放在每一课时之后作为教学反思都是符合要求的,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的“大众话”。显然,这样的教学反思针对性不强,深刻性不够,教师在反思过程中是没有经过主体积极思考的,仅仅是对于一些常见的教育理论观点的再阐述。这样的教学反思看似具有专业词句,却缺乏主体性认知,只能称之为概念性反思。概念性反思也是教师教学反思中常出现的问题。

2.现象性描述,问题的浅表式反映

“这节课,我发现讲得太多,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学生这节课理解得不够深入,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遇到问题,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解决,应多练习,逐步熟练。”反思中,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课堂上的问题,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难能可贵。然而,问题的发现,仅仅是一种自我的感性评价,如果仅仅满足于对于课堂问题的简单性呈现,以及浅表式的认识,不进行问题的深度剖析,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审视课堂、反观教学,不寻求课堂问题的主动突破的话,那么,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就不可能得到多大的发展。因而,局限于课堂问题的浅表式反映,以及现象性描述的教学反思也是低效或无效的。

3.笼统式总结,过程的简单再现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再让学生……最后让学生……。学生通过这节课明白了……掌握了……获得了……”这样的句式也常常出现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成了教师对于课堂过程的总结,对于教学目标的回顾。从某一方面讲,教师每教一课都要梳理一下教学的得失成败,以及自己使用的方法措施,但是诸如此类的过程性反思,却容易陷入笼统式误区,给人以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印象。过程性简单再现式的教学反思,很难突出反思的深刻性,面面俱到的结果也许就会成为面面不到。这样的反思依然停留于教师对于课堂的感性回顾描述。深度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对课堂深度诠释,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浅表式叙述转变为深层次剖析。

二、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一节课的内涵是丰富的,因而教学反思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教材的再认识,可以是对教学的再设计,可以是对学生的再把握,可以是对精彩的再回顾,可以是对失误的再剖析。对于这些方面,教师不需要面面俱到,但要力求精深,需要从点上突破,在深度上下工夫。如此,才能突出教学反思的思维深度,才能让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教师主体性教学研究行为。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精彩点,总结有效教学经验

课堂中的精彩事件,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因而,抓住精彩事件回放,不仅可以让教师探索教学成功的经验方法,而且可以树立教师的自信心,使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应善于自我发现,发现课堂的精彩、发现课堂的成功、发现课堂的亮点,并从理性的角度深度阐释成功的原因,由此及彼,从点到面,从一节课的成功推及同类知识点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2.抓住生成点,设想多重教学方案

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多重作用下的综合性空间,教师的教学设计仅仅是教学的预案。这种预案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推进也在产生着不同的变化,课堂不可能是教学预案的简单再现,而是教师引导下的情境生成。每一节课都有可能发生一些教师无法预知的教学事件,课堂也是教师的预设与自主生成的统一体。对于课堂中的生成事件,教师会即时采取应对策略,然而,这种应对并不一定是科学的,也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对此,课堂中的生成事件应当成为教师反思的重要内容。因为课下时间的充足,教师可以从多维角度,全方面思考处理课堂生成事件的教学方案。这樣的教学方案不仅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而且也是增强教师教学机智,提升教师课堂应对能力的训练手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因为平时教学反思中的磨炼,对于课堂突发性生成事件的应对能力也将大大增强。

3.抓住失误点,深度剖析根本原因

课堂的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难点预设不够,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教学设计不科学,学生认知基础有问题,等等。对于课堂中的失误,教师不应当避而不谈,而应当作为研究的对象,教师要敢于自我剖析,问诊课堂。从教学目标的把握,教材的前期处理,教学的设计预案,课堂的整体调控等逐个方面查摆原因,分析问题。为课堂教学提供反面的案例,在研究失误、自我剖析中寻求科学的教学策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4.抓住疑惑点,借助资料加强学习

课堂中,老师疑惑不解的地方亦可作为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教师对教材的不理解,对学生的不理解,对教学的不理解等,可以在课后查找有关资料,研读专业理论书籍,找到合理的解释,提高主体性认识,既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具理性,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教学反思重要在于“思”,教师要在教学反思中体现自己的思想。笔者认为,只有融入教师主体性思考的教学反思才是有效的,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要肯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正视教学反思,理性教学反思,将教学反思作为研究的方式,作为科研的课题来作,如此,教师的专业水准又何愁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呢?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责编/董 璐

9.大班一周的工作教学反思 篇九

本周上课发现了许多的问题,上托班课程的时候都会以课本为内容,将课本内容变为小故事呈现在小朋友面前,刚开始大家都听得认真,几分钟之后有些小朋友开始注意力不集中,只玩自己手里的玩物或者打开书看书,不再听老师讲课,直到回答问题时什么都不知道,回答的也只是和本节课无关的,像其他课老师都会用光盘、课件、实物展示课程内容,会立马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所以看到课件就会抓住幼儿的心理,以达到上课的效果。

由于大班幼儿入园才两个多月,一些习惯的培养不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很容易转移。还是我们在教学方面有欠缺,小大班幼儿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参与活动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动的特点,所以今后我会以游戏为形式上好托班课程,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表演、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学习知识,不再坐着听课而是亲身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10.开学一周来总体情况的教学反思 篇十

开学以来,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检查学生的假期作业。通过检查,发现在假期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不够认真,包括一些学习好的同学,也不是多么自觉。大部分学生往往把平时要求严格的老师的作业完成了。而在平时要求不严格的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往往不做。由此可见,学生是有惰性的`。需要严格要求。

再就是,刚开学,大部分学生在假期中形成了惰性,早晨不愿起床。并且静不下心来。显得很浮躁。鉴于以上现象,我认为,在开学之初,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有了好的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教学方面,上学期进行的教学改革,在课堂上基本上能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本学期开学后,课堂上学生缺少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并且,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足。所以,今后还需在课堂上进一步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1.教师一周教学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教学日志;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教学日志作为教师记录自己进行的教学活动中的思考,并对教学事件的得失与成败进行总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将教学日志与教师专业发展联系起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教学日志与英语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结合起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国内对有关教学日志的研究还很少,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日志也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而教学日志在理解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作为反思性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

一、教学日志的概念

有关教学日志的概念界定,国内外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尔德认为:“研究日志(有的地方也称“教学日志”、“工作日志”或“教师日志”)是一种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它有意识地、生动地表达了教师自己。它不是仅仅罗列生活事件清单,而是通过聚焦这些事件,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假定。”(张伟译,2002)。外国学者Joaquim Sa认为教学日志是一个报告,是在课堂仔细观察、课后立即记录而来的,这包括课堂上有关教学的质性材料的收集过程。国内比较通用的教学日志概念表达是:教学日志是教师积极主动的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反思和研究价值的经验所进行的持续而真实的记录和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地理解和认识,从而不断更新观念、增长技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以往教学日志撰写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据现有研究看来,教学日志主要有点评式(课前或课间在教案上点评,适用于教师应急时使用)、提纲式(课后,对课堂成败得失分析与综合)、随笔式(课后,对产生触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专项式(课后,抓突出问题深入反思总结)四种。

二、教学日志的写法

著名的学者王蔷提出,教学日志的要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教学方面。你教了什么,如何教的,教学计划是否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符,为什么有的内容或方法能够按计划完成,而有些却不能?第二:学生方面。他们学了什么,不同的学生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学习的场景,行为描述,出乎意料的事情等。第三,师生互动情况。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交际活动进行的情况如何?第四:讨论与反思。总之,教学日志的内容不是预设的,而是教师经过教学实践和反思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后生成的。

对于怎样引导教师写好教学日志,如果从叙事研究的角度出发,可以对英语教师提出两点要求,首先,教学日志一定要记录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这种实践可以是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然后,教学日志里所记录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要有一定的启发。

三、运用教学日志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教师自我反思,这种做法是:一方面,为了形成一系列某个突出问题的教学日志,关注教学中一两个突出问题,持续写同一主题的教学日志;另一方面,教学日志的重点是反思成功及失误之处,还有对突出事件的处理等。还有一方面,要善于总结,在写教学日志前,要善于总结这次记录的与前面同主题的教学日志相比有哪些经验,有哪些新思路。

其次,教师之间共同反思。因为不同教师之间的思想、观点、教学手段、方法都不一样,所以互相反思可以得到互利共赢。学校可以协调好教师的课务,把哪天哪个具体时间段确定为集体反思交流时间。

最后,网络日志。随着网络的发展,有关网络日志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人们运用网络日志可以同来自不同地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所以教师博客(网络教学日志)成为教师常用的表达与交流方式。具体做法可以分两方面,第一,教师要常浏览优秀的博客教育网站,了解别的教师是如何反思的,这些方面有有哪些新进展。第二,教师也可以自己跟帖或者建立自己的博客去发表自己的教学日志,接受别的优秀教师的指导。

对于教学日志的撰写,可能比较难以持续,首先,高中英语教师在学校的任务已经比较多,可能难以分配时间或精力在课后去记录平时上课或者生活中所思所想,因为教学日志的记录可能相对来说比较费时费力。其次,可能有些教师会反应,即使日常已经对教学日志进行了记录,但是并没有发现有进步或者说有很明显的进步。但鉴于教师多年的经验积累,教学日志确实可以用于教师去用心准备每节课,从而促进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

[1]Joaquim Sa.Diary Writing:An Interpretive Research Method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2002(8):150-151

[2][美]布鲁克菲尔德著,张伟译,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90

[3]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2)

12.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阶梯 篇十二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师成长

我国古代就有“学而不思则罔”、“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来阐述反思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 反思已成为人的自觉行为, 而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不断地反思来提高专业成长。

那什么是教学反思呢?也许我们并不知道, 但是每次在我们上完课时我们的心中都会有各种想法, 有对这节课部分内容的肯定、有对这节课部分内容的否定……。这些内心深处的想法会对你以后的授课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教学反思在发生作用, 只是它还没有上升到有意识的自觉总结的层面。课堂教学不是授课的结束, 课后反思是完善、创新教学的延续, 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它具有研究的性质。

教师要成长, 最主要的方法是反思, 所以我们要研究教育, 研究自己、发展自己, 通过对教学反思的反思来加速达到这种成长。教师通过课后教学反思, 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估、思考和探索, 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改进, 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创造性;为不断超越现有水平, 改进教学工作, 向更高层次迈进, 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性。因此不难看出, 教后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后反思的内容很多, 笔者主要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总结“成功之举”, 肯定成绩, 促进自身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 每上一节课总有自己最满意的地方, 这就是“成功之举”。比如笔者在教授个人所得税会计工资薪金时, 采取学生课下自己先复习, 课上讲授时脱离课本, 把课本中的理念和我们学校教师的工资薪金联系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举学生身边的例子引发学生共鸣, 引发思考, 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整堂课上大家都很认真, 有的地方甚至引发大家激烈的讨论。课后同学们和我进行交流时都认为这种方法好, 记忆深刻, 如果完全按照课本上的讲授, 同学也能理解但是课下很容易遗忘。成功的教学经验体现了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思维, 体现了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的能力, 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另外, 学生在课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 精彩回答和创新思维等, 往往都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拓宽教师的教学, 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课程资源。同时, 可以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 并以案例分析的技术, 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教师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把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感悟, 体会加以升华、深化, 把感性的东西变成理性的东西, 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自己能得到极大地提高, 促进自身成长。

二、反思“败笔之处”, 发现问题及时探索改进

“教, 然后知不足。”即使是自己觉得非常成功的课堂教学, 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和不如意的地方。例如:很多年轻的老师刚开始教学时, 只把学生当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摆设, 一个等待被填充的容器。在课堂中一旦学生不愿意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 是将教案进行到底, 还是大大方方顺着学生的的思路走, 是我们老师常遇到的问题, 也是我们每节课反思教案预设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关键所在。

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 发现问题, 及时探索改进。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课上提问是否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案例设置是否能够引发学生共鸣……。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 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 针对以上问题, 要找到解决的新方法与思路, 为以后教学提供经验教训。

三、师生贯通互补, 共同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 应遵循“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总会有一些新奇甚至怪异的想法出现, 一个学生有一种奇思妙想, 70个学生就有70种想法, 教师可以从中选取有益于教学的想法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 做到教学相长。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是我们所期待的, 学生让我们“经常有惊喜”“经常被缠住”, 改变了教师的权威地位, 迫使我们主动“充电”,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近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写教学反思就像是积累财富的一个过程, 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学中的案例记得越多, 你的教学就会越充实, 你也会越自信。我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在反思中成长, 将教学反思坚持到底, 让教学反思成为促进自我教学能力不断成长和进步的阶梯。

参考文献

[1]李斑斑, 徐锦芬.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反思量表构建[J].现代外语, 2011, (04) .

13.高中生一周反思总结调查问卷 篇十三

时间:姓名:

我 思 故 我 在1、你认为这一周学习状态如何()

A、很有干劲B、一般C、较差

2、本周,你懈怠过吗?有几次?

3、本周,你各学科的重难点你逐一突破了几个?复习得如何?

4、本周,你认为哪些知识,习题的学习让你不满意?

5、能不能对本周学习和生活简要地做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6、你最想对我班哪位同学提出几点希望?

答:我希望同学:

7、你以谁为榜样,我班最努力的同学有哪些人?

14.音乐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十四

一、课堂导入部分非常重要

尤其是前10分钟的导入如果能够做好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比如说可以把一些师生问候用音乐唱出来, 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 这样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 所以说, 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 课堂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半。

二、音乐学习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戏”

只有当孩子在音乐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 才能唤起他们对音乐的那种缘自心底的热爱, 并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不竭动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各项音乐课常规、在游戏中聆听、在游戏中想象、在游戏中积极表现、在游戏中大胆创造。游戏中, 学生有个体的独立活动, 更有充分的师生、学生合作活动 (如小组合作听辨高音与低音、分角色扮演玩具兵练习走等) , 在这些合作的游戏活动中, 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的本领, 体会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 更为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了与人交流、与人对话, 锻炼了胆识, 增强了自信心。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 “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达到了,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也达到了。这全受益于采取了“游戏、合作”的学习方式, 方式的改变也让老师教得轻松愉快, 学生学得快乐有效, 并使音乐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一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 通常情况下, 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 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是在农村, 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 他们没有那么好的先天素质, 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生不但没有对该曲目产生兴趣, 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白白浪费掉。对此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 以听为主。条件允许的时候还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 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 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 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 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 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 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加深对音乐的热爱。对于有素质的学生, 也可以让其来做带头, 教大家一起来识谱, 这样就起到了带头作用。所以说先唱歌、后识谱和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

四、音乐教师更要更新观念, 转变思路

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必须抛弃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 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我们教师应当更新观念, 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提问方式,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让学生自己动脑子想出答案。例如:音乐课本经常出现的创编歌词和歌谱, 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练习机会。每当学生们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 也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 老师应该不断拓展更大的创作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

五、教师应善于启发

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感知音乐的耳朵”。让学生学会欣赏, 是培养学生听觉、感受音乐的前提。过去曾片面认为, 中小学音乐课就是教一首新歌、识几个音符, 音乐欣赏不是这个年龄段所能感受的。事实证明:只要不断启发, 学生还是能够懂得欣赏音乐的。学会欣赏, 将带给学生音乐感知的快乐, 在这一点上, 教师的循循善诱尤为重要。

六、结合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音乐、舞蹈、诗歌、绘画是文学艺术范畴中的几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各有其表现特征, 但相互间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在审美意义、表现手法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其目的是一致的。音乐、诗歌有声无形, 而绘画、舞蹈则有形无声, 它们相互结合后的表现形式更加完美。

孩子就象一张白纸, 你给什么就留下什么。而音乐, 特别是美妙的音乐, 蕴涵着真、善、美的音乐, 有着无尽文化内涵的音乐, 从小给予孩子心灵的滋养, 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工作。我爱音乐, 我爱孩子。我要做一名音乐文化的传播者, 把爱和音乐给予孩子, 只要我不断努力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和人文修养, 总有一天, 孩子们一定会爱上音乐。

15.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十五

一、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设计能力

1.反思教学主体的基本情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教学的最终受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无法成功。教师在教学前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已有知识及认知规律进行反思,探索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活动设计易于学生学习,预测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思考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这样才能设计出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设计,才能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2.反思教学平台的模块处理

作为教学的第一平台,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设置了很多模块,其中“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这两个模块最能体现新课程提倡的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理念。只要有效地设置好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解决问题的疑惑,引起思维冲突,激起学习情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3.反思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

教学设计的好坏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前除了多方借鉴教案和课件外,还需进行大量针对性的练习,以练促教。只有通过解题训练,才能掌握系统、全面的知识,掌握细节上的处理,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这样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才会比较完整、合理、有效。

二、强化教学中的反思,提高调控应变能力

1.反思课堂气氛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活而不乱”。一方面,应尝试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舞台。另一方面,有的课堂表面看起来气氛异常活跃,但也要注意一定程度上是否忽视了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分析,是否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是否肯定是学生内化后参与的一种真实表现。

2.反思学生反馈

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考、灵感、认知习惯参与课堂活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爆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错误。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要善于聆听并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根源及时作出解答,鼓励其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生)出色的课堂答题,教师要善于用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加以肯定与赞赏,激励其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回答或板演的错误,教师应抓住机会积极利用,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反思,为课堂教学服务。

3.反思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孕育着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孕育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孕育着培养学生独特体验的素材。在提倡教育“以发展学生为本”的今天,教师尝试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让不同层面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争论中丰富提升认知。最后由教师居高建瓴地加以分析,排解学生存在的疑问。

三、落实教学后的反思,提高评价总结能力

1.反思成功之处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新课导入是如何承上启下、富有创意的?(2)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如何最大程度辅助教学的?(3)板书设计是如何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4)采取了什么方法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5)采取了什么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6)采取了什么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反思不足之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教学设计是否妥当?(2)预设的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3)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4)课堂节奏控制是否游刃有余?(5)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6)课堂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能够活学活用?

3.反思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间思维情感的不断碰撞,产生一些瞬间灵感,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完善了教学设计。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同时也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所以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加以捕捉记录,为以后的教学设计添砖加瓦,捕捉动态生成资源中的有意义成分,寻找隐含在背后的理论依据,加以推敲总结,使之上升到一定高度,获得规律性认识。

16.开学第一周教师随笔 篇十六

这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走向教室。突然教室内传来两位女生的争吵声,我急忙走进教室,只见两个女生争吵声由小到大,越来越激烈,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这片纸是你丢的,你要捡起来。”文欣说。“明明是在你的课桌下,你为什么不捡?”露露说。“你要执行班级的卫生规定”……原来两位同学为谁应该捡起纸片争执起来。“婆说婆有理,媳说媳有理”。互不相让。见我走进教室,开始有短暂的沉默。一会儿,又重新争持起来。

一张小小的纸片,竟然引起两位学生的激烈争持。我觉得应该借用这件小事,给学生一个明确答案。我简单地了解了一下这件事原因。便问:“同学们觉得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才能化解她们之间的矛盾?”同学们没有想到我会提出这样问题,谁也不敢开口说话了,只是互相望着。你看看我,我望望你,教室里出现了难得的寂静。几分钟后,学生的目光转向我,期待从我看口中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我知道这是学生一贯思维方式,有了难题,就希望老师一锤定音。因为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老师是至高神圣的,也是最有权威的,老师的话永远是对的。

我环视了一下班级,平静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他们俩对处理纸片问题都有自己的理由,谁也没有错,只是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说完,我来到两位学生的桌前,蹲下身捡起纸片,并说道:“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在自己的教室里,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包括老师在内,纸片有我看见的,应该有我捡起来,只要解决了问题,就是执行了班级制度”。说完,我径直地走向垃圾桶,把纸片放进去。

这时,我身后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我真没想到,一次恰当好处的举措,竟赢得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掌声。同时,一张纸片也让我真正领悟了我们常挂在口上的一句话,“身教重于言传”。“一张纸片”让我产生了深思。

我看到了,批评教育不是万能的。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的不同,所以学生之间存在差距是必然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这这样或那样,或多或少的缺点,对学生“穷追猛打式的批评”学生会认为是“揭伤疤算总帐”学生情绪上会有反感和对立,而当你抓住那瞬间即逝的闪光一刻时,及时激励学生,你就一定会发现,他们的潜力是如此的巨大,虽然是那瞬间即逝的闪光,教师若是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课堂上也是如此,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它们发光发热,从而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收获,逐渐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

比如:班上有做小动作的同学,如果你批评了他,其他同学会不以为然,甚至很多的同学也分散了注意力,而如果是表扬某个同学时,其他的同学会做得更好,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让他们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因此,在课堂上我在提问学生的时候是因人而异的,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我的问题比较容易,尽量能让他们回答出来,当他们回答出来的`时候,我会及时地加以表扬,肯定他的成绩,当他们因为回答出老师的提问而得到表扬的时候,脸上便露出笑容,整节课都能认真听讲。

17.初中数学一周教学反思16 篇十七

我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时,先复习与新知有关的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正负数的写法等),进行了简单的口算练习。再结合实例,充分利用数轴,讲述实例中在一条直线上两次运动的结果,从而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

由于课堂容量较大,要让学生透彻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1)中的三条小法则,就必须让学生充分读、想、算,所以教学时间紧张,以至于最后仓皇收兵,设计的巩固题没有出示出来,学生也无时间在课堂内完成。但通过课外作业,可以看出教学效果较好:同学们理解了法则,能正确计算,有四人只错了一至二题,李祥兵错6题,杨彩凤错5题,最低的正确率达百分之七十,最高的正确率达百分之百。

基于课堂上没有巩固练习,也没有做课堂作业,我心里忐忑不安,心想:这是一堂不完整的课,看不出教学效果,在评课时,老师们该好好“斗”我了。

18.教师教学反思行动的现状分析 篇十八

一、教学反思包含的内容

1. 教师个人方面的反思。

在教师个人方面, 教师会用批判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观念, 对自身所持的观点、信念、价值观与态度进行批判与反思。教师还会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进行思考, 这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2. 学生方面的反思。

在学生方面, 教师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 关注学生健全的心理与人格发展。

3. 教学方面的反思。

教学实践的反思能促使教师成为更好的教师, 甚至更加完美的教师。新手型教师的反思更多的是对于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反思, 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教育教学知识比较多地停留在间接的书本知识上, 对于这些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缺乏实践经验。

4. 教学环境方面的反思。

在教学环境方面, 教师会反思教学的心理环境的构建对学生的学习和自身教学的影响, 心理环境包括教学的人际环境、教师的管理方式、校风班风等因素。同时, 教师还会思考物理环境如教室的采光、通风以及班级规模等。

二、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特征

1. 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教师对于教学方式的更新、教育理念的获得都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才可实现的。也就是说, 在反思的过程中, 教师自身是反思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教师认识到主体性这一个特点是决定教师反思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2. 实践性。

教师反思, 是教师对跟自己教学有关的一系列活动的深刻的反省和审慎的思考, 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思考过程, 是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没有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 就不可能有教师的反思。因此, 反思是一种实践活动。

3. 探究性。

反思需要教师有问题意识, 是教师针对教学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剖的思考过程, 它是自觉的而非自发的, 它又是有意识的而非无意识的思维活动。这里所说的问题, 必须是有研究价值的, 不能是一种空泛的问题。因此, 它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情感, 善于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进而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从多个维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反思就是要教师去不断地探索新的问题和寻求策略, 具有明显的探究特征。

4. 创新性。

教师个体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改进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 从而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而要实现这个目的, 教师就必须不断地思考自己的教学以及相关的活动, 并提出质疑, 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并进而超越自我。因此, 教师反思的目标决定了教师反思必定是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性的。

5. 批判性。

教师在反思时, 应该做到辩证地看待任何问题, 而不是全盘接受或是完全抗拒。具有反思思维的教师必须具备去伪存真的能力;具备如何组织、整合有效信息的素质;能够将不同的信息整合为更具包容性、更广阔的系统。

6. 社会性。

个体反思需要群体的支持, 如果把教师反思仅仅作为一种个体教师所需要的活动, 就会限制教师反思的效果。教师反思活动通过社会互动来获得支持和挑战, 有助于教师在群体的支持中树立信心, 并得到一种力量和灵感。因此, 教师教学反思并不是孤立的个体的活动, 而是互相关联的个体在群体中寻求自我发展的一种方式。

三、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

1. 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比较薄弱。

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表现出的主动性、质量、频率在一定的程度上都能体现教师反思意识的强弱。反思并未成为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必然环节, 个别教师甚至对教学反思毫无所知。大部分教师谈到教学反思都是在教学遇到困惑时才会实施教学的反思, 把对教学的反思等同于对教学过程的简单回顾, 倾向于关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情绪的体验。这种反思虽然是自发的, 但大多是盲目的, 缺乏明确的目的。对自己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经验的积累影响甚微。能够对教材内容做出调整以服务于课堂的教师不足1/4, 多数教师以教材为本, 忽略了教材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一个媒介, 过于强调教材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不利于自己灵活开展教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反思意识普遍淡薄, 缺乏质疑和创新的意识。

2. 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重视不够。

教师通常是在上级布置任务时才被动地去关注教学改革的动向, 在应付检查的时候会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教学参考资料与日常教学直接相关, 用起来更直接、更有效, 所以阅读人数更多。因此, 虽然他们在教学中注重学习, 但是学习的内容比较单一, 忽略了教育理论的学习, 更无法满足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只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 才能认识问题的本质, 找到问题的根源。教学理论学习和修养的不足, 制约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3.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单一。

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多采用写课后记或教学日记的形式。大多数教师认同对学生进行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 并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但能开展调查的教师甚少。很多教师因为平时教学工作任务太重, 每天疲于应付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没有更多的精力主动地组织问卷。

4. 学校缺乏教学反思的良好氛围。

学校的教师评价体制可以说是教师管理制度的一部分, 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教师的角色变化提出明确的要求, 而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在教学反思氛围的建设上, 学校应该做出必要的引导, 教师自己也应该本着为自身专业发展负责的态度, 积极投入到教学反思中, 创建和谐顺畅、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四、改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措施

1. 提高理论素养, 增强反思意识。

教师要增强反思意识, 深厚的理论素养非常重要。在反思性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地对自身已有的观念、假设以及教学活动过程、结果进行批判性分析和思考, 同时将反思的结果作为以后制定行动计划和选择方法的依据。因此, 教师的反思既要瞻前, 又要顾后;既要依靠经验, 又要有所突破。这些都需要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同时, 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反省、分析、推理、归纳, 提出多种解决的假设, 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修正, 直至得出合理的、科学的结论。反思任务的艰巨性, 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坚韧与果敢的意志力, 还需要强大的科学动力为后盾, 这些更多地来自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2. 打破思维定势, 养成反思习惯。

思维定势其实就是经验性思维或习惯性思维。在教学中, 它主要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 对某些教学现象或典型的教学问题的高度概括。这种思维常有以下明显缺点:它具有引出错误信念的倾向;它不能适应于新异的情境;它具有形成思维懒惰和教条主义的倾向。当然, 经验性思维对于教师处理类似的教学问题时能够得心应手, 利用原有的经验或方式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但是, 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 教学问题也不总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 依靠经验性思维的教师难免会思维僵化、固执己见、狭隘保守、不思进取。表现在教学中, 常常是迷信经验, 不愿意接纳新观念、新思想;对问题缺乏敏感性, 更少有反思与探究;对于自身的教学行为很少质疑, 缺乏批判意识等。这样, 在错综复杂的教育教学形势下, 教师会显得力不从心, 束手无策, 课堂也会如一潭死水, 毫无生机。因此, 打破思维定势, 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无论对教师, 还是对整个反思性教学来说, 都非常重要。

3. 优化教学设计, 提升反思水平。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所谓优化, 也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以促进教学有序、合理完成的过程。通过优化教学设计, 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的整体布局与进程, 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系统, 同时也是督促教师不断反思和持续发展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 (第2版) .姜文阂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上海教育科研, 2002.

[4]Stephen D.Brookfield.批判反思性教师ABC.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施工合同管理计划下一篇:莫泊桑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