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

2024-06-16

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11篇)

1.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 篇一

第一次集体讨论参考题目及作业:

1.如何认识党的性质?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共产主义理想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

3.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二次集体讨论参考题目及作业:

1.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2.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根本立场和党性原则要求?

3.为什么说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第三次集体讨论参考题目及作业:

1.党的纪律的内涵是什么?

2.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3.如何端正入党动机,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自己准备为我院的学风、校风建设做哪些工作?

七、评选优质党课

开展党校授课评比活动,评出一批优质课程。每节课程结束后,由学生对授课效果进行测评,各分党校按照比例评选出优质党课。党校将对获得优质党课的授课教师进行奖励。

八、考核与结业

1.理论学习结束后各分党校进行集中考试。

2.按照5%—10%比例评选出党校优秀学员.

3.理论学习结束后每人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要求:

(1)手写,字以上。

(2)结合自身实际谈心得体会。

(3)用正规稿纸,字迹工整,有封面。

(4)培训班结业考试前完成。

心得体会参考题目:

(1)谈如何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2)我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

(3)学习《党章》心得体会。

(4)新时期如何做一名共产党员。

(5)谈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6)我对共产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

(7)我心目中的中国共产党。

(8)作为学生党员在校风、学风建设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9)我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

(10)参加党校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年度培训计划篇三

回首过去一年的培训工作,由于缺乏经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何在的工作中提高能力,成为我20重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使今年的培训工作能够取得满意的成果,确保工作开展有章可循,现制定下年度培训工作计划。

一、培训的目的:提升工作能力,改变工作态度,改善工作绩效,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建立员工主动学习意识,而不是被动地听从企业的安排。培养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促进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二、培训内容:

1.公共教育(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培训,以提高公司凝聚力、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使员工具有归属感、认同感、忠诚度)

2.专业知识:(GMP知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管理规程等培训,以提高员工岗位知识、专业技能)

三、培训的形式:

1.网络下载名家讲座培训2.游戏活动培训

3.企业内训方式培训4.集中讨论与日常自学相结合的培训

四、培训范围:公司全体在岗员工

对员工的培训分为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两种,职前培训是指员工在公司录用后,在正式工作之前接受的培训(一般讲公司规章制度及工作的注意事项),然后由具有丰富经验、熟悉业务工作的部门领导向新员工传授职位上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以有利尽快适应工作。在职培训(重点),就是对正式员工进行长期(周六)的培训,更新观念,提升能力,使员工的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更新和提升。

五、培训的要求

1.培训人员应至少提前5分钟到达培训地点,上课时间应关闭手机,并自带笔记本做好听课记录,不得处理与科程无关的事项,除特殊原因外,不得随意出入。

2.会前签到,参加培训的人员不得无故迟到、缺席,如需请假需总经理批准。

3.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六、培训效果评估步骤:

对受训人员发放《员工受训意见调查表》,了解受训人员对培训的反应及培训的收获,通过培训心得,日常工作抽查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工作质量是否提高、费用是否节约、利润是否增长等。

七、培训时间:略

八、培训的具体内容和安排:略

2.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 篇二

1 员工绩效规划的基本概述

1.1 员工绩效的概念

员工绩效规划和制定是企业内部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通过有效的沟通后,明确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目标、指标权重、指标考核标准、绩效考核周期等项目,并将绩效考核结果和员工的薪资奖励及能力发展相挂钩。

1.2 员工绩效规划与制定的构成要素

第一,接受评估者的基本信息。只有明确接受评估者的职位、工号、级别等信息,然后将绩效规划、考核体系和薪资水平关联在一起,才能了解接受评估的员工对应的职位级别和薪资水平,对于企业建立一体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二,评估者的信息。评估者一般情况下为员工的上一级业务管理者。其三,被评估者的关键职责要求。这是规划和制定员工绩效的根基,为查阅、调整绩效规划和考核内容提供了参考信息。其四,绩效规划和考核内容。其分为关键绩效指标(KPI)与工作目标设定(GS)两个部分,可以实现对被评估者工作成效的全面衡量。其五是权重。将绩效规划和评估标准等按照权重进行划分,充分体现了员工工作内容的可量化性和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力度,此外,也能体现出企业不同职位级别在权重设置上存在的统一性等。其六是指标目标值。绩效考核中的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单项指标的计分规则。通过对指标的评估标准和时间进行评定,就可以实现对工作目标设定的完成效果评价。第七是绩效考核周期。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的绩效规划和考核的周期为一年,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职位和级别,他们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因此员工绩效规划和考核可以以年、月或者季度为周期进行。最后是能力发展计划。能力发展计划的制订过程是企业通过明确具体技能知识让被评估者清晰认识到职位级别对应的个人能力,以及他们需要发展何种能力,怎样发展来达到绩效的指标。

2 企业员工的绩效合理规划与制定

2.1 需要明确职位职责

明确企业的职位职责需要使用工作分析的方法确定职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应当取得的工作成果。职位的职责界定是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施行员工绩效规划和制定的先决条件。确定员工的岗位职责后,可以使人事部和管理人员在设定员工的KPI时,事先考量员工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任务,有效规避了对员工设定的KPI指标不受员工表现的影响,最终导致指标的存在毫无意义。确定岗位职责后,可以确保KPI的设定更具有针对性。

2.2 设定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是以公司的战略方针、业务流程、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等的要求为基础,制定量化的且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衡量被评估者的表现。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是各个管理层根据下属的主要岗位职责,通过和下属的有效沟通后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关键绩效指标的数量应当控制在4~8个。但是有一点,在绩效指标体系中,不是所有的员工都被分配关键绩效指标,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员工的岗位另外设定新的关键指标,或者选择现有的指标进行分解,以提取到关键性的指标内容。

2.3 设定员工的工作目标

绩效不仅仅是指结果的绩效,它同时还包含了过程的绩效。工作目标的设定体现了员工在绩效考核周期内,需要达到的工作内容和成果。将一些持续时间长,具有过程性、辅助性,无法量化的重要工作内容划分到工作目标的设定项目中,它起到了补充和完善关键绩效指标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关键指标无法衡量的部分,使得基层员工的表现得到有效的考核。

在被评估者的工作目标设定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目标的设定应当将中心放在不容易衡量,具有过程性的工作成效领域,这与关键指标的设定具有相同的原则。其次,由于工作目标是对关键绩效指标的补充和完善,因此,它的内容不能与关键绩效指标中的内容重叠。再次,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达成状况两者相对比,前者更为客观,它的衡量结果也相对精确。因此,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应当优先考虑关键绩效指标,对于无法使用该指标的非量化工作领域,则可以选用设定工作目标。最后,不是所有的工作内容都需要纳入工作目标设定的考量范围,而应当选择有益于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内容。

2.4 权重的设计与确定

权重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目标设定及其他指标在整个绩效考核体系中的重要性,并用权重来进行量化。

由于企业内部不同员工的职位级别、职位性质、对业务的控制和影响不同,那么绩效规划中的结果指标和行为指标两者间的权重也就随之不同。正常情况下,高职位级别和重要业务部门的职位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会比工作目标指标权重大;反之,低职位级别职位、后勤管理类的职位行为工作目标指标权重,会比关键绩效指标权重大。

绩效指标内部的权重设定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各个部门都涉及的一些通用指标,例如部门员工稳定性、客户满意程度等应当设定相同的权重;其次,单项指标的权重最少应当为5%,不能低于这个百分比,这样才能彰显该指标的影响力;再次,各项指标的权重应当体现差异性,规避平均分配权重的现象。指标之间的权重可以采用5%线性增减模式。在实际的操作中,评估部门应当先对最重要的指标设定权重,在这个基础上递减来设定其他指标权重。

2.5 确定关键绩效目标值和工作目标值

不论是对于关键绩效指标还是工作目标,在员工绩效规划和制定时,都需要设定目标值,即员工的工作成效达到这个标准才算是符合了公司的期望。绩效规划中的标准值在客观性的绩效管理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目标值是针对绩效考核中的每个项目设立的,它是在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协商后确定的。

2.6 指标审核

指标审核即检查绩效指标和目标内部的一致性,它是绩效规划结束前非常关键的一步。指标设计是否维持统一的标准,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确定。从横向上,检查相同部门、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设定和工作目标设定在选择和权重分配标准上是不是具备一致性。依照公司战略方针、业务规划、岗位职责描述等,检查上一级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有没有分解到其下属的指标中,让下属合理承担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能够实现其战略目标,创造社会价值,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7 能力发展计划

在绩效规划中,能力是指个人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整体要求而需要发展的能力与知识,而非个人任务或者职责。员工需要发展的能力和知识能够通过具体化的行为表现出来,从而促进员工达到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能力可以分成两类,即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指员工完成岗位职责所需要拥有的专业技能。如对于IT岗位,员工需要计算机知识、语言知识、系统知识等,财务部门则需要员工必须要有财务知识和技能,其他的诸如理解力、沟通能力、判断力这些都归类到基础能力的范畴。

在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设定完成后,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应当针对如何达到绩效目标展开谈论,从而确定出员工达到或者超过这些目标值需要重点发展的能力。此外,根据目标值和员工现有的水平制订出相应的能力发展计划,包括时间段、能力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成果评估方式等。最后,评估者或者管理层需要根据能力发展计划对员工的能力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3 结论

企业需要重视员工绩效的合理规划与制定,使员工明确绩效考核中的指标设定等目标值,并引导员工向着达到目标值的方向进行能力发展,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绩效,为企业的整体发展做出大的贡献。此外,企业管理层还应当善于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引导员工制订能力发展计划,这样可以使企业绩效管理的成效更好,最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摘要: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企业人事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作决策具有着指导性作用,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成为促进员工不断提升绩效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中,如何合理规划和确定员工绩效,是确保绩效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本文针对企业员工绩效的合理规划与确定进行解析。

3.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制定 篇三

一、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前的准备工作

每年在上年末和本年初,审计机关要对上年完成的全部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调查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重点是审计查出问题分类,以及此类问题发生在何单位。对那些内部控制不健全、几次审计都发生违纪问题的单位要特别关注,一般要将这样的单位再纳入本年的审计计划。除对上年的审计情况进行总结外,还可以组织调研选择有关部门、单位进行分类调研,与单位领导及财务负责人座谈调研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探讨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效益的措施。在认真梳理总结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拟定本年度审计计划草案。从当前的审计工作来看,一般有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企业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金融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项目。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以下情况的单位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予以关注:财政预算资金量大、有预算资金分配权和下属单位多的部门;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重点专项资金,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失业保险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资源环保建设资金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多、具有罚没职能的行政执法机关;财政资金投入较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群众普遍关注的、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等;以前年度审计中查出问题较多、屡查屡犯的部门单位;群众反映较大、信访反映财务问题较集中的部门单位。

二、年度项目计划要与方方面面的计划相衔接

编制好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要做好与各种规划计划的衔接。一是做好与审计机关内部的五年规划的衔接。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要做好与“十一五”审计规划的衔接。要服从五年规划的要求。五年规划是审计机关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要服从服务于五年规划。二是要做好与政府年度工作计划的衔接。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所规划的年度工作。既要听取三个报告对审计工作的直接要求,也要从报告规划的重点工作中,探寻审计项目年度工作重点。三是要与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相衔接。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是由组织部门下达的。审计机关在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要注意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不要重复,能结合的尽量结合,既节约审计资源,也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四是要与上级安排的授权审计项目相衔接。上级安排的项目要尽早下达,地方审计机关也要主动与上级审计机关联系,争取主动。五是要预留资源,以备临时交办项目。政府常有临时性工作、突击性工作交与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在安排全年工作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结合贯彻落实地方党委和上级审计机关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地区确定的本年中心工作和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充分体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审计机关局务会确定的年度审计计划,要报地方政府主管领导批准,报上一级审计机关备案,然后再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全年的审计工作。

三、年度项目审计计划安排要突出重点

年度项目审计计划应体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从当前来看,审计任务越来越重,政府及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而国家审计人力、物力资源相对薄弱,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千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被审计项目和单位定得过多,加之地方政府委托项目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审计人员少与审计工作量大的矛盾越加突出,审计时间难以保证,审计质量也将难以保证,也必将加大审计成本,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笔者认为:所谓“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凡是属于审计法定范围之内部门单位和财政性资金,审计机关在制定审计项目时都应考虑。审计项目安排既要考虑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资金,抓住影响大、危害大、资金总量大的项目进行审计。审计署6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第五条规定,审计机关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应当考虑审计项目的时间、经费和人员要求,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提供保障。计划安排的项目单位少一些,审计机关通过积极整合有限审计资源,能够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抓住重点项目,合理安排时间,注重计算机审计的应用,审深审透,力争出成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项目安排上要贯彻执行“行业系统审计”新思路

通过深入总结以前年度审计工作,发现所审计的县局级单位与下属事业单位之间关系千丝万缕,如果只审计县局级单位难以发现他们之间职能划分、财务关系是否清晰,是否存在将一些违规的开支“下沉”到所属事业单位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以往固有的审计思路,既要审“上”也要审“下”,形成点面结合、重心下移的“行业系统审计”的新思路,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整体性审计。对一个行业、一个系统、一个主管部门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视审计情况搞好延伸,综合分析,找出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从宏观管理和制度管理上提出意见建议,这样可以提升审计成果层次。相对来说,审计调查比审计更具灵活性,适用面也更宽些。以县级审计机关业务为例,每年可只安排三至四个行业系统审计,视情况搞好延伸。如安排对县卫生局的财务收支审计,可延伸审计一定比例的(一般应达到60%)乡镇卫生院审计;安排对县林业局的审计,可延伸审计一定比例的乡镇林场、林管站审计;安排对县教文局的审计,可延伸审计一定比例的乡镇中小学校。也就是说,审计机关成绩的大小,不在审计的部门、单位数量多,重要的是必须审深审透。通过突出审计重点,集中优势兵力,力争审计出成果、出效益。

4.企业员工培训计划应如何制定 篇四

为贯彻落实总经理、党委书记梁元璞同志关于加强员工培训工作的讲话精神,全面提升集团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推进公司健康快速发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2009年员工培训计划。

一、总体目标

1、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2、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3、加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

4、加强公司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5、加强公司员工的学历培训,提升各层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员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

6、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加快持证上岗工作步伐,进一步规范管理。

二、原则与要求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2、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公司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临近院校为外委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立足自主培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外委基地搞好相关专业培训。

3、坚持厂校联合办学,业余学习为主的原则。根据公司需求主流与相关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开办相关专业大专课程进修班,组织职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中授课,结合自学完成学业,取得学历。

4、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2009年,高管人员参加经营管理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30天;中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20天;一般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10天。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一)公司领导与企业高管人员

1、中央、国家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的学习,国内外政治局势、经济形势分析,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研究与解读。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调训。

2、开拓战略思维,提升经营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参加企业家高端论坛、峰会、年会;到国内外成功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国内外著名企业高级培训师的高端讲座。

3、学历学位培训、执业资格培训。参加北大、清华、南开、天大以及中央、省委党校的学历进修或MBA、EMBA学习;参加高级经营师等执业资格培训。

(二)中层管理干部

1、管理实务培训。生产组织与管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与沟通、领导艺术等。请专家教授来公司集中授课;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场

讲座;在集团培训中心接收时代光华课程。

2、学历进修和专业知识培训。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层干部参加大学(大专)函授、自考或参加MBA及其它硕士学位进修;组织经营、企管、财会专业管理干部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

3、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掌握信息、汲取经验。组织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到上下游企业和关联企业学习参观,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借鉴成功经验。

(三)专业技术人员

1、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定期进行专题技术讲座,并充分利用集团的远程教育培训基地,进行新工艺、新材料及质量管理知识等专项培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水平。年内培训安排如下,共310人:

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同行业先进企业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年内计划安排两批人员到山东海化、连云港碱厂等单位参观学习。

3、加强对外出参加培训人员的严格管理,培训后要写出书面材料报培训科,必要时对一些新知识在公司内进行学习、推广。

4、对会计、经济、统计等需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通过计划培训和考前辅导,提高职称考试的合格率。对工程类等通过评审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多渠道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等级。

(四)职工基础培训

1、新工入厂培训

2009年继续对新招收的职工进一步强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培训。每项培训年不得低于8个学时;通过实行师傅带徒弟,对新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各子公司的新职工师徒合同签订率必须达到100%,每半年考核一次,两次考核不合格,新职工予以辞退,考核优秀者给于一定的奖励。

2、转岗职工再就业培训

2009年要继续对再就业中心人员进行企业文化、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择业观念、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形象、项目进展等方面的培训、每项不得低于8个学时。

同时随着公司的扩建,内部就业渠道的增加,及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3、职工技术等级培训

2009年公司计划新培养技师15名,高级技师2名。碱业、股份公司中级工以上人员占技术工人比例在70%以上,2009年一方面继续普及,扩大比例,工作重点是培养高级技术工人,计划培养高级技师2人,技师10人。并试行首席技师制度,形成完善的技能人才体系,为其他子公司提供经验。

其他子公司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础工作上,重点培训中级工和高级工,争取中级工以上人员能占整个技术工人比例30%以上,使技术工人素质有整体提高。在此基础上选择成熟的力量强的个别工种,重点培养5技师,50名高级工。

(五)开展学历教育

1、公司培训中心与工业大学联合办学,开办化工工艺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专班。通过全国成人高考,对符合录取条件的公司员工进行有计划的集中培训,获取学历。

2、与理工大学联合办学,举办化工专业函授本科班;推荐优秀中层以上管理

人员到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提高公司高管人员的学历、业务水平和决策能力,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3、调动职工自学积极性。为职工自学考试提供良好的服务,帮助职工报名,提供函授信息;调整现有在岗职工学历进修的奖励标准;将学历水平作为上岗和行政、技术职务晋升的条件,增加职工学习的动力。

四、组织领导

1、公司要把干部培训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实行责任制。公司总经理对培训工作全面负责,主管领导(分管干部人事工作)要抓好落实。

2、组织到位,经费到位。公司人事组织部门要按培训计划做好组织、协调、服务、监督等工作,公司要按照有关规定划拨(工资总额的1.5%到2.5%的比例)培训经费,以保证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

一、引言

开始一项新的工作对新员工来说是充满压力的,新员工常发现自己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下与不熟悉的人一起工作。为了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功,新员工必须学习新的工作方法、了解事实、做事的程序、公司对自己的期望以及公司的价值观。新员工也可能还会因为过低地估计了新的工作责任所带来的情绪影响和适应新环境的难度而感到吃惊。此外,新员工也许还需要放弃一些在以前的工作环境中帮助其取得成功的而并不适合新的工作环境的一些行事方法。

适应新组织的过程被称为组织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新员工要想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熟悉组织对自己的期望并被新组织的成员所接纳,需要花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成功的组织社会化对员工个人和组织都很重要,它将关系到新员工的满意度、绩效;投资在新员工身上的启动成本(如招聘、甄选、培训、员工达到工作熟练所需的时间);员工继续留任组织的可能性;替代离职员工的费用几个方面。

尽管组织社会化很重要,但一些组织在介绍新员工和帮助新员工融入组织的工作却做得很少,迫使新员工只好靠自己摸索。一些员工虽然通过这种“自生自灭”式的学习适应了新的环境,但他们在入职的早期有可能经历焦虑和挫败感。因此,认识组织社会化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帮助新员工在组织中顺利过渡是必要的。除了招聘阶段的现实性工作预览外,入职培训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

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是为让新员工了解其即将从事的工作、即将与之共事的上级主管、同事以及组织的情况而设计的一项计划。该计划常常是在新员工同意加入某组织并为其效力后即开始实施。一般是新员工到岗的第一天开始。新员工到岗首日所受到的问候及待遇将给其留下深刻而长久的印象。然而,与着重于组织社会化的预备阶段的现实性工作预览不同的是,入职培训计划重视社会化过程的遭遇阶段,新员工在本阶段将会认识组织中的工作与生活情况。

入职培训的目的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1、减少新员工的压力和焦虑;

2、减少启动成本;

3、降低员工流动;

4、缩短新员工达到熟练精通程度的时间;

5、帮助新员工学习组织的价值观、文化以及期望;

6、协助新员工获得适当的角色行为;

7、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群体和规范;

8、鼓励新员工形成积极的态度。

入职培训在各种规模的组织中都被广泛采用。不同的组织使用不同的入职培训方法。

二、入职培训内容的评估和决定

从理想的角度来说,入职培训应该遵守评估-设计-实施-评估的框架结构。组织代表应在培训之前进行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的精心评定。培训完成之后,再对其进行系统地评估,以评定培训项目的成功程度。

一般来说,入职培训计划应包括如下信息:公司的整体信息,通常由负责人力资源开发的员工提供;与工作紧密相关的信息,通常由新员工的直接上级主管提供;公司信息可包括公司总体概况、关键政策和程序、使命宣言、公司目标和战略,也包括薪酬、福利、安全和事故防止、员工关系以及各种物理设施。工作信息包括部

门或工作小组的功能、工作职责和责任、政策、规则、程序、部门参观,以及部门成员介绍。

鉴于组织社会化的本质,组织应该清楚地向新员工传达组织对其的期望。应该向新员工讲明诸如工作职责、任务、报告关系、责任和绩效标准等。虽然有工作说明书,但一些重要的工作特征信息并没包括在内。因此,构成员工期望的要素,工作规则、工作条件、同事关系、客户关系、顾客关系等都应纳入讨论之列。

组织应让新员工从总体上了解组织的使命、目标、结构、文化、产品等关键要素。组织的使命宣言起着强化基本价值观和组织在行业和社会中的地位的作用。懂得使命重要性的员工更有可能产生符合组织使命的行为。有的组织使用信条来传达核心使命并在公司政策和目标中加以强化。许多组织试图简化这些宣言而只通过正式文件,如员工手册和业务报告等来传达。

入职培训中还应向新员工解释清楚薪酬和福利政策。有些组织在入职培训中安排填写薪酬和福利表,以使员工知道他们应该得到的薪酬和已参加的福利计划。引导新员工了解他们即将任职的部门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各种不同的工作如何与整个部门相配合,以及各部门如何与整个组织相协调。培训中还应讨论工作流程、协调等事宜。最后,实际的工作场所布局也应该得到解释,包括办公日用品的存放、各种设施、紧急出口和其他非常规的特征。

在入职培训中,可使用各种媒体,包括讲课、录像、印制的材料、讨论等。电脑软件也可作为培训的方式之一。公司的内部电脑网络也可为新员工了解公司及人员提供很独特的机会。入职培训的时间根据情况而各异。从几小时到几天,甚至几个月不等

下面提供的是常用入职培训内容清单:

1、公司历史、哲学、公司业务;

2、组织结构图;

3、组织所在行业概览;

4、福利组合概览(如健康保险、休假、病假、学费报销、退休等)

5、业绩评估或绩效管理系统,即绩效评估的方式,何时,由谁来评估,总体的绩效期望

6、薪酬程序:发薪日,如何发放;

7、职位或工作说明书和具体工作规范;

8、员工体检日程安排和体检项目;

9、职业发展信息(如潜在的晋升机会,职业通道,如何获得职业资源信息)

10、基本的人与机械控制和安全培训;

11、员工手册、政策、程序、财务信息;

12、有关公司识别卡或徽章、钥匙、电子邮箱帐户的获取、电脑密码、电话、停车位、办公用品的作用规则等;

13、参观设施和公司周围相关服务,如餐厅、购物场所、干洗店、散步空间等的地图;

14、技术或具体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或如何与相关上级主管或同事协商培训的日程安排);

15、着装(如周五可便装上班);

5.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篇五

20xx年11月中旬,人力资源部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了年度培训需求调查。该培训需求调查主要对公司的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详细内容参见附件《20xx年度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通过这次调查明确了以下几个20xx年度培训工作需要注意的方面:

培训时间的安排。根据培训现状、培训需求分析,20xx年的培训时间应尽量安排在一天以内,尽量少占用周日休息时间。

培训对象的确定。缩小培训范围,明确培训对象有利于培训效果的提升。 培训效果的评估。深入开展培训效果的评估,加强培训后的跟进工作,确实将培训的内容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

培训的形式。减少枯燥的课堂讲授,增加和现有工作项目相关的案例分析、研讨会等培训形式,以提高受训人员的参与程度和实际培训效果。

培训的内容。职业化、专业化应是20xx年度培训的主题。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中

层管理人员,自我减压、时间管理、沟通技巧等职业素养的培训都应列入20xx年度的培训目标。对于专业的培训,则必须和项目、工程紧密结合,从公司实际工作的实践出发引入课程。

第二部分 年度培训计划概述

在年度培训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人力资源部结合公司20xx年培训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确定了下列20xx年度的公司培训工作重点:

一、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快内部培训师的培养

6.如何有效制定培训计划? 篇六

众所周知,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的培训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获取高素质人才的一种基本原动力。世界各国对人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不断增加,培训教育日益法制化与制度化,培训教育职能日益专业化。培养和造就一支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良好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的当务之急。但在大多数的企业,培训依然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很多时候我们更多追求架构上的完整和形式,心理效果大于实际效果。如何才能使企业培训真正发挥作用?有一个前提是作为人力资源总监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培训计划的实施。关于如何有效的开展培训计划工作,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培训计划的重要性

所谓企业培训计划就是指对企业组织内培训的战略计划,企业培计划必须密切结合企业战略,从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开发战略出发,满足组织及员工两方面的要求,考虑企业资源条件与员工素质基础,考虑人才培养的超前性及培训效果的不确定性,确定职工培训的目标,选择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员工培训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已成为企业自身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企业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企业的兴衰与成败,人才之争是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管理层必须认识到培训和培养员工是任何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中心——如果没有把培训看作是实现经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就很难说这样的公司承担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很难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培养和塑造优秀人才,企业必须重视员工培训,很重要一点就是必须重视企业培训计划。

二、制定培训计划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原因

(一)制定培训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培训计划书格式要清晰

计划书本身缺乏沟通基础。一个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的背后,有大量数据、信息和资料支持。这有必要让高层通过这些来了解计划书的内容和整个过程。

为了便于沟通,应该把计划书内容以关键词来描述,这样节省高层主管之时间并加深对计划之印象及争取支持。同时重要数字及行动予以列出,最好只要一页为好。

2、培训计划书主体内容结构要完整

很多培训管理者在提交计划书时,会面临一个尴尬,由于缺乏系统性,报告提交上去的只有几页项目组合作业计划和资源需求统计数字。高层看完后,很难认同,眼前只有费用和投入,却无法清晰描述投入方向,只有项目组合,却不清楚为什么,一年的培训工作北京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最后预期效益是什么?无分析,无归纳,无统计。

核心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提出此培训计划?有没有充分结合培训规划?例如,有没有环

境分析(市场与竞争者)?有无考虑公司远景、经营目标方向?有无对过去一年及现状做深度分析?

3、各个单元内容需要进行深度分析

训练计划之目的与目标不明确,缺乏量化分解与描述。目标其实体现培训策略,也是作业计划的根本。如果是维持性目标,就保留在确保员工具备公司要求之能力~知识、技能、态度,确保员工能符合公司企业文化及纪律要求等;如果是改善性目标,就可能要考虑提高效率要求下,学习新技能,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如果是创新性目标,则必须从业人员心态及思维转变,增进主管的管理创新能力等。

培训项目运作计划未考虑到公司具体运作。如事前与各单位之沟通?争取到主管支持? 是否考虑到培训规划的一致性及发展持续性?可能遇到的问题与阻力?分析潜在问题发生原因?思考潜在问题之对策?替代方案之提出?

4、需要做出组织改善的具体行动方案。

在培训规划中可能已经充分考虑了组织保证,包括组织、流程、制度以及管理工具的改善等问题,但缺乏具体的作业计划。例如是否有必要成立培训委员会?其分工及权责?培训推动单位之任务即各级单位对训练之分工权责?相关支持单位之协助?

另外,培训训练预算编拟不仅需要科学的分配,更要考虑企业的实际状况、编拟培训预算之依据的原则、以往训练经费运用的分析和训练预算的具体分配方式等。

(二)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培训计划制订直接参与人员的专业技能薄弱

多数培训工作者,缺乏系统性培训管理训练。许多培训管理者自我认识意识不足,忽略了对自身技能的提升。很多工作经常落于俗套,受制于一贯的思路或前期工作模式,缺乏管理创新和提升意识。

实践中,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规划制订、培训计划、项目计划、教学计划的几个概念关系很 难理清楚。单一对培训计划中的培训组织建设、项目运作计划、资源管理计划、预算、机制建设等很难进行科学的分析或策划。

2、过程组织缺乏有效管理

在公司培训计划的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各机构或部门的培训专员缺乏对培训计划的基本认识,对基本任务、制订基本策略以及制订基本流程等只是一知半解。在此情形下,培训部门又无具体的对策。

3、在培训计划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体现在前期无引导、推进无策略、指导无方法、监督无效果、控制无手段。

三、有效制定培训计划的策略

为了有效推进培训计划的制订,最终保证全年培训效果,应该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提出如下改 善措施:

1、要想做好培训计划必须重视培训计划

企业要想做好切实可行又能够为企业带来明显效益的培训计划,首先必须从根本上重视培训计划,不要仅仅将培训看成可有可无的事情。一个好的培训计划绝不会只是一些培训课程的组合,同时让人抓不着重心或感受不到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而一个差劲的培训计划往往只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却得不到任何效果罢了。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培训计划,才能够正确对待培训计划,也才能够制定出有效有用的培训计划。

1、加强培训员培训管理培训

建议开发培训管理专题教材,加强培训计划的专题培训。从计划培训概念、任务、流程等,甚至到培训计划书的书写格式。

2、加强培训计划制订过程管理

一方面,做到三个“明确”:通过会议等形式,明确职能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培训管理部门和分支机构在培训计划制订中的职责;明确各主办人员的角色;明确本培训计划制定的目标或要求、规范。

另一方面,必须加强过程管理,包括前期宣传引导,召开动员会等,同时,培训管理部门一定要制订相应的管理工具,并实时进行指导。

3、做好培训计划必须落实相关部门

提供必要的人力、组织保障是做好培训计划的重要前提。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关键是落实负责人或负责单位。要建立责任制,明确分工。负责培训计划工作的人一定要有相当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热情,要有能力让总经理批准培训计划和培训预算,要善于协调与生产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以确保培训计划的实施。一般来说,负责企业培训计划的人应该具备以下基本要素:

(1)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战略,熟悉自身企业的文化;

(2)对培训行业要有相当的了解,熟悉大量的培训公司和培训讲师;

(3)掌握培训需求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能够深入了解员工状况;

(4)掌握培训预算管理和培训实施管理;

(5)掌握培训评估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4、了解制订培训计划的必要步骤

制定培训计划需要了解必要的步骤,掌握这些必要的步骤,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可以监测和监督培训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常来说,制定企业的培训计划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了解员工知识、技能构成状况,及学习发展意愿;

(2)结合公司战略目标及策略目标确定培训目标;

(3)将培训目标与员工现状相对照,确定培训内容及要求;

(4)初步拟订培训计划;

(5)上报审批,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6)执行过程中及时修正不妥之处;

(7)每阶段结束进行总结,根据目标和本阶段培训效果,提出新的培训要求,并修正培训计划;

5、清晰确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

清晰确定培训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是做好培训计划重要的一步。通常来说,企业每次培训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训目的、目标及要求;

(2)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对象、讲师及培训负责人;

(3)培训方式:内容讲解、实地培训、实地模拟还是其他方式;

(4)培训内容:是对员工培训销售技巧?产品知识?营销策略?以及其他内容;

(5)明确培训评估方式。通常的培训评估方式主要有:学员的评估方式(口试、笔试、实地模拟、学员对培训建议、培训后工作表现等);培训师的评估方式(观察、测试、学员表现);培训负责人的评估方式(培训目标达成度、培训资源利用情况、学员总体表现)。培训管理者在培训之初就应该明确本次培训的评估方式和手段。

(6)奖惩措施:对参加培训优秀的员工采取晋级、提薪、奖金还是其他的方式进行奖励,而对培训不合格的员工又该怎样管理。

最后一点,培训费用预算也是我们在做培训计划时必须慎重对待的一项问题。计划中培训预算的基本任务包括确定培训费用总量、项目费用预算。

7.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 篇七

近年来,中国风电发展迅速。2012年新增装机容量13 GW,全国累计风电并网容量已达到60.8GW,均居世界第1位[1,2]。风电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中国的第三大电源。

然而,随着风电并网容量持续快速增长,占全网电源的比例不断攀升,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网功率平衡、发电计划制定、电网调峰调频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风电上网电量[3],必须从年度、月度、日前、日内和实时多个时间尺度合理安排风电发电计划[4,5]。其中,风电年度计划应以年度风电预测为基础,重构得到风电时间序列,然后根据全网运行方式进行电力平衡优化,最终得到可纳入电力系统运行的计划电量[6]。通过制定风电年度计划,可以在年度运行方式中预留合理的风电接纳空间,保证年度计划的可执行性,同时可优化系统运行方式和检修安排,提高常规机组运行效益,对于优化风电管理、提高电力系统风电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区域电网和风电的建设也具有指导性意义。

由于“三北”地区系统调峰能力有限以及受电网送出能力约束的影响,风电“弃风”现象严重,风电实际上网电量与预测电量会有较大偏差,直接按照年度预测结果安排风电年度计划显然不合理。准确制定风电年度计划需要采用时序电力平衡的方法,考虑年度风电运行特性、系统调峰能力、电网送出能力以及火电机组的开机方式,对全网各时段进行电力平衡分析,优化常规机组和风电运行方式。然而,受到建模复杂性以及计算时间等因素影响,目前风电年度计划的研究较少。现有方法多采用基于典型日的电力平衡方法[7],该方法是在最严重情况下的风电平衡情况,不能体现每日风电出力特性以及全网应如何优化机组启停和检修安排,如果将其用来指导全年的风电调度方式,计算结果必将过于保守,不利于提高风电实际上网电量。

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对含风电的电力平衡模型进行了研究[8,9,10,11,12,13]。文献[8]基于风电机组出力随机特性的深入分析及其可能被高估和低估的概率计算,构建了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静态环境经济调度随机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多目标优化求解算法及决策方法,得到一些有益结论。然而,由于未将风力发电可信容量纳入常规机组开机计划,易造成常规机组运行容量过大,导致火电机组负荷率下降,在负荷低谷时期风电被限的可能性增加。文献[9]将风电功率区间预测信息纳入日前计划中,建立了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日前机组组合模型,基于风电功率区间预测的机组组合模型可使每小时提供的备用量分布更加合理。然而,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并未考虑火电机组的启停机特性,导致火电机组的运行结果与实际电力系统偏差较大,影响最终的风电平衡能力。文献[10]利用实际火电机组、水电机组、风电出力以及负荷数据,构建了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经济环境联合调度模型。但模型中并未考虑“三北”地区供热期供热机组特性,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不能为实际电网规划和调度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同时,上述文献均是针对日前时间尺度风电优化调度开展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和优化模型均无法直接应用于年度风电计划制定。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仿真的风电年度计划方法。采用时序仿真的方法,以年度最大可平衡风电为目标,综合考虑风电出力特性、负荷特性、机组调峰特性、不同种类供热机组热电耦合特性、开机方式和电网送出能力等因素,优化全年运行方式,科学、合理地将风电纳入电网年度运行方式安排[14]。

1 时序仿真方法和数学模型

1.1 时序仿真方法概述

时序生产模拟对发电系统的运行和决策都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短时间尺度的生产模拟时间一般为几小时到几十小时,可以为优化系统运行方式、提高风电平衡能力提供真实的场景模拟,为调度部门提供合理的发电计划;长时间尺度的生产模拟时间可以是数月或数年,可模拟不同的装机规模、电网架构等条件下的年度风电电力平衡情况,为风电年度运行方式、产业发展规划及电网建设规划提供参考依据[15]。时序仿真法已被国内外广泛用于电力平衡和发电生产计划安排中。然而,由于该方法建模复杂、模型涉及变量众多,长时间尺度仿真计算时间长,限制了其在含风电的电网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由于风电的年、月、日出力变化均较大,为了更好地表征风电出力变化特性,在考虑年度风电电力平衡问题时更加全面,本文采用时序生产模拟仿真方法。根据负荷和风电预测出力序列,模拟各发电机组的运行状况;将系统负荷、风电出力、发电机组出力作为随时间变化的时间序列;系统负荷与机组出力之间的平衡关系作为平衡约束,得到最优风电年度计划指标。

1.2 基于时序仿真的风电电力平衡模型

1.2.1 数学模型概述

风电年度电力平衡主要有以下两个制约因素:(1)电网结构约束;(2)电网调峰能力约束。为充分考虑这两种约束条件,实现尽可能多地接纳风电的目标,为电网新能源发电规划和优化调度运行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建立了一套完备的风电电力平衡数学模型。

中国省级电网覆盖面积大、电网结构复杂,建立详细的电网拓扑结构开展长时间尺度时序生产模拟仿真耗时巨大,难以应用于生产实际,且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中主要受制于少量断面送出能力。考虑实际电网运行中的制约因素,本文针对电网结构约束,模型中采用了分区的建模思想。综合考虑风电分布情况及电网结构,对电网进行划分。在考虑电网拓扑和面临的运行问题分区原则下,根据实际电网情况确定每个分区的风电装机容量、用电负荷、常规机组情况及各分区间的传输容量限制。将一个省级电网按区域划分为几个小型电网计算的建模思想,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模型计算效率,而且能够反映出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

其次,风力发电集中的“三北”地区火电装机比重大,其调峰能力对风电平衡能力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本文模型重点考虑不同类型火电机组的运行特性,特别是供热机组的建模,而对供热机组的建模也是一般的经济调度数学模型经常忽略的问题。本文模型考虑的火电机组类型包括凝汽式机组、背压式机组、抽汽式机组。特别注意的是,背压式机组和抽汽式机组一般运行在“以热定电”模式下,此类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期和非供热期的建模对年度风电平衡至关重要,需重点考虑其供热期内的热电耦合特性。

最后,数学模型中还应综合考虑系统平衡约束、电网安全约束、系统备用约束、电量约束等约束条件。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电网条件对部分约束条件进行取舍。

1.2.2 目标函数

为尽可能平衡更多的风电,基于时序仿真的风电年度电力平衡方法的目标函数如下式所示:

式中:N为系统分区总数;n表示某一分区;T为调度时间的总长度;t为仿真时间步长;Pw,n(t)为分区n在时段t的风电出力。

1.2.3 约束条件

1)机组优化功率及总功率约束

式中:j为机组台数;Pj为机组j参与优化的功率;PTj为第j台机组总功率;Pj,max和Pj,min分别为机组j的出力上限和出力下限;Xj(t)表示机组j在时段t的运行状态,为二进制变量,0表示机组已停机,1则表示机组正在运行。

2)机组优化功率爬坡率约束

式中:ΔPj,up和ΔPj,down分别为机组j的上爬坡率和下爬坡率。

3)机组最小启停机时间约束

式中:Yj(t)和Zj(t)分别表示机组j在时段t是否正在启机和停机,均为二进制变量,前者为0表示不处于启动过程,为1表示正在启动,后者为0表示不处于停机过程,为1表示正在停机;k由机组最小启机或停机时间参数决定,其反映了最小启机或停机的时间步长。此约束的考虑,主要是由于受到机组的物理特性及机组能耗和运行成本的制约,机组不能频繁启停。

4)供热机组供热期出力特性约束

式中:Cj,b和Cj,v为热电比系数;Hj为热出力;Pj,BY为背压式机组供热期出力;Pj,CQ为抽汽式机组供热期出力。

背压式机组和抽汽式机组的热电耦合特性如图1所示。根据此特性,建立供热期内的供热机组出力特性如式(8)、式(9)所示[16]。

5)区域间线路传输容量约束

式中:Li为第i条传输线的输电功率;Li,max和-Li,max分别为第i条传输线传输容量上下限。设定电流参考方向为流入区域为正方向、流出区域为负方向,因此,Li可以取正负值,其正负代表了功率传输的方向。

6)分区负荷平衡约束

式中:Pall,n(t)为分区n在时段t的所有常规机组的总功率之和;Pl,n(t)为分区n在时段t的电力负荷。

7)系统正/负旋转备用容量约束

式中:J为火电机组总台数;RP和RN分别为正旋转备用和负旋转备用;Pl(t)为时段t整个系统的负荷;Cpw为风力发电各时段的可信容量。将各时段风力发电可信容量纳入常规机组开机容量计算范畴,减小其开机容量,能够更好地平衡风电出力。

8)风电出力约束

式中:P*w,n(t)为风电装机容量一定时的风电理论出力。

综合目标函数(式(1))和约束条件(式(2)至式(13)),得到基于时序仿真的风电年度电力平衡模型。

2 实例计算

本文对中国某省级电网进行了风电年度电力平衡研究。该省风电占总装机容量的14.6%,火电占84.2%,风电占最大负荷的23.7%。其中,年度负荷序列采用负荷预测结果,风电年度预测基于风电电量预测结果,并采用文献[17]中的风电时间序列建模方法获得风电时间序列,仿真时间步长为1h,全年共8 760个时间断面。

全省负荷日最大峰谷差出现在第328日,为1 322 MW。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为其装机容量的40%,供热期热电机组出力为其装机容量的70%~85%。系统备用容量选取网内最大一台火电机组的容量,即为1 000 MW。该省供热期为每年的10月25日至次年4月15日。

由于研究区域内部分风电送出受电网断面输送极限约束,因此,按照电网运行约束分区原则,本文将该省网系统分为区域1、区域2、区域3这3个区域。其中,3个分区的用电负荷特性见表1,分别占全网负荷的比例为96%,3.5%,0.5%;风电场分布情况见表2,3个分区的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网风电装机容量的比例分别为59.82%,12.81%,27.37%;统调机组分布情况见附录A。电网分区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区域1到区域2和区域3的传输容量极限分别为432 MW和216 MW;区域2与区域3之间没有联络线。

本文分别建立了3种开机方式的数学模型,具体参数设定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方式1(年度逐周优化模型)下,考虑未来7d的负荷和风电出力,每次制定一周(7d)的火电机组开机方式及出力,该周优化完成后,将该周的优化信息提取并保存,传递到下一周,作为下一周的优化初始值,依次优化52周;方式2(年度滚动优化模型(3d联合优化))下,滚动考虑未来3d的负荷和风电出力进行优化,优化结果用来制定该周期首日的电网运行方式,并将该日的机组信息传递到下一周期,作为优化的初始值,滚动更新计算365次;方式3(年度滚动优化模型(7d联合优化))下,滚动考虑未来7d的负荷和风电出力进行优化,优化结果用来制定该周期首日的电网运行方式,并将该日的机组信息传递到下一周期,作为优化的初始值,滚动更新计算365次。

由于本文所求解的是大型复杂电力系统模型,涉及变量众多,且包含机组启停优化,是一个混合整数规划(MIP)问题,采用广泛应用且稳定的CPLEX[18]求解器进行求解。计算环境为曙光天阔服务器,系统配置如下:CPU为AMD Opteron Processor 6212 32核,内存为31.9GB,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

3 结果与分析

3.1 时序仿真法与典型日分析法对比分析

采用传统的典型日分析方法,选择负荷峰谷差最大的一日作为典型日进行计算,进而再推算全年电力电量平衡结果。与本文所提出的时序仿真法3种策略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基于时序仿真的风电年度电力平衡方法的风电平衡总量均大于典型日分析法;尤其是采用滚动3d的开机方式,其限电率仅为9.69%,远小于典型日分析法的15.76%。基于典型日提出的调度方式,是考虑在最严重情况下风电的平衡情况。如果将其用于指导全年的风电调度方式,计算结果必将偏于保守。另外,基于时序仿真的风电年度电力平衡方法与典型日分析法相比,更能体现出风电的年度特性,且更适用于实际电力系统调度。

不同风电电力平衡方法的节能减排效益对比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采用时序仿真法的CO2减排量明显高于典型日分析法。其中,采用滚动优化开机方式的减排效果最好,符合当前“节能调度”这一理念。

3.2 3种开机方式优化策略对比分析

在时序仿真法的基础上,采用3种开机方式,年度风电电力平衡后的风电消纳总量、风电限电量如图4所示。图5所示为在全年8 760个时间序列中,任意连续抽取一周的平衡风电出力曲线,图6所示为任意连续抽取一个月的平衡风电出力曲线。

由图4至图6可知:3种开机方式中,方式2和方式3均采用滚动优化开机,电网年度接纳风电能力较强,弃风量较少。其通过滚动调整常规机组的启停机计划和机组出力,从而可平衡更多的风电出力。而对于方式1(逐周优化),系统机组组合调整频率小于滚动优化,不能得到最优的常规机组开机方式,增加了风电的弃风量。

基于时序仿真法的3种开机方式下的计算时间分别为:39.8,37.6,240.7 min。可见,方式1和方式2的计算时间小于40min,能够满足实际年度分析时间要求。

综合上述指标,基于时序仿真法的风电年度计划方法,采用3d滚动优化的开机方式更加符合实际电网规划和调度运行,不仅能提高风电实际上网电量,而且能够保证计算效率。

现进一步对滚动3d优化的开机方式进行分析,其供热期电力分布图如图7所示,非供热期电力分布图如图8所示。

由图7可知,采用本文所提出的年度风电平衡方法,供热机组在供热期内几乎均保持其最小出力运行,给风电平衡让出了最大的接纳空间,保证了模型的最优性。对比图7和图8可知,由于非供热期供热机组调峰能力的增强,系统在非供热期的风电平衡能力要强于供热期。根据此模型,可以对网内机组按不同季节进行规划和调度运行。

在滚动3d优化的开机方式中,各区域风电平衡总量、弃风量以及风电的限电率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区域1和区域2可平衡较多的风电,而区域3的限电率高达27.90%,该省网的新能源限电量基本都来源于此地区。分析算例数据可知,区域3只有2台330 MW机组,最大负荷仅65.5 MW,且外送传输容量极限仅为216 MW,而该地区风电总装机容量多达738 MW,这是造成风电被限的主要原因。因此,从风电规划的角度讲,在大规模发展风力发电的同时,需提前对电网建设和布局做好规划。

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普适性,不同地区的年度风电调度计划,可根据自身的电网结构、风电分布和电力系统运行约束,进行模型匹配获得。

4 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仿真的风电年度计划方法,综合考虑风电出力特性、负荷特性、机组调峰特性、供热机组特性、电网送出能力等因素,建立了用于分析省级电网的年度风电计划优化模型,用于指导含风电的系统年度运行方式。通过与典型日分析法比较得出,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时序仿真的风电计划制定充分考虑了风电年度出力特性,能准确制定风电年度计划,为风电预留合理的电量空间,从而提高风电的实际上网电量和电网的节能减排效益;尤其滚动3d优化的开机方式,风电平衡效果最佳,计算时间短,更为符合实际电力系统的运行,对实际电力系统调度年运行方式安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风电出力具有随机性,考虑风电电量预测的随机模拟年度计划制定方法将是下一步的工作。

8.高三体育生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 篇八

关键词:高三体育生; 体能训练计划; 升学率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41-001

高中体育生不仅要面对文化课挑战,而且还要有体育术科的难关,因此研究他们现有的训练计划,会有利于高三体育生的训练与学习,为尽可能的拓宽其升学渠道,提高升学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体能训练计划的意义

体能训练计划是在对身体机能与体能状态诊断的基础上,为实现体能训练目标而选择的状态转移的通路,是对训练过程的理论设计,是进行体能训练的重要依据。

近几年以来,伴随着山东省体育高考政策的变化与调整,高三体育生的身体素质测试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与调整,但是大部分学校的体能训练计划一直延续至今,少有变化,可见体能训练计划在高三体育生考学当中所占的比重及份量。

由调查来看,聊城市各中学大都没有详尽的训练计划,有的只是大致的训练方向,没有具体细化到每一周,每一天。在设施,教师等资源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学生吃的是“大锅饭”,教师只是在巡回指导,并没有意识到以下几点。

1.制定运动训练计划是保证训练科学性的主要一环,预先制定好训练计划,才能使训练工作有条不紊向着既定目标前进,这一点在聊城市各中学训练当中,往往被忽视。

2.制定训练计划较少考虑训练后恢复过程的控制,没有把训练计划延伸到高三体育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较少将其日常生活因素考虑到训练计划当中。[1]

3.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发育与遗传的因素。在基础训练阶段要注意结合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使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较充分的开发和发展,在青春期到来之时,更要考虑不同性别训练学生的身心变化,加强青春期知识教育,合理安排训练。加大运动训练负荷时要考虑肌肉、骨骼及心血管系统发育的状况,力争做到安排适时、适量、适宜。另外,每个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基因不同,身高、体重、体能、心理都会有很大差别,在体能训练中可以根据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的方式来安排训练规划,加强体能训练的针对性,体现个体差异和专项需求差异。这一点也是被各中学忽略的一个环节。

二、体能训练计划的意义

1.通过制定体能训练计划,可把体能训练的总目标具体化,便于体能训练的实施与操作。

2.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有利于训练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保证,避免临时安排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可以使教练员和参加训练者进一步明确训练过程各阶段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手段的模式。

4.通过制定体能训练计划,可以统一教练员、医务监督人员以及管理人員等所有参加者的认识和行动。

5.通过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能积累大量资料,有助于对训练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训练管理者对训练过程的调控能力。

6.通过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有利于对训练过程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进一步认识、把握体能训练的客观规律,提高体能训练的整体效果。

三、制定体能训练计划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教练员在制定体能训练目标时,要根据对上一训练过程的积累,也就是这一训练过程的起始状态的分析,结合训练的总目标和某项体能能力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提出本训练过程的发展目标,并以此设计相应的体能训练方法、手段。

2.可行性原则

提出的体能训练指标必须根据现实状态和训练条件,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使之具有可行性。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过于容易,既要有利于挖掘运动员体能的最大潜力,还要不至于过度训练。

3.突出重点原则

确定体能训练目标要根据运动项目特点,结合每个训练阶段的具体训练任务,突出重点,以保证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做到有点有面。

四、小结

高三体育生的体能训练计划,要循序渐进,以量先行,强度次之,以减少运动损伤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当然,期间还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另外计划的执行力,也是出成绩的关键一环,只有几方面相辅相成,才能使训练顺利开展与进行,才能为促进高三体育生的训练质量,提高升学率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汉军.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体育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2013,6:19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1990,6:181-183

[3]曹青军.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M]2010,12:150-203

9.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大纲) 篇九

1.分析培训需求 1.1企业总体分析:

问题:如何围绕经营绩效的状况来考虑培训策略?-分析经营战略

-分析经营计划与,目标,绩效要求-分析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人力资源计划

-分析上业绩与培训相关的问题

1.2培训需求分析的基本层面

问题:如何通过培训需求分析来找到改变绩效的机会

-工作分析

-培训对象分析

-学员需求分析

1.3需求分析基本工具的运用 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识别培训需求-观察法-座谈法-问卷法-雷达图-标杆分析法

1.4培训需求的最终确定

问题:这么多需求,该先满足那一个?-工作优先次序-员工优先次序-具体培训需求优先次序-培训需求最终确定

2.规划培训方案 2.1培训目标制定 问题:为什么培训?

-培训三个基本目标:维持、改善、创新

-培训目标的层次性

-培训目标的重要性界定与优先次序安排

-制定目标的工具与专业术语

-如何制定与分解培训目标

-制定目标的原则

2.2培训学员选定 问题:到底该培训谁?-对学员进行摸底调查-对学员的工作重要性进行分析-对业绩维持与改善紧迫性分析

2.3培训课程设计 问题:培训什么内容?-分析受训人员的技能培训需要-针对技能提升规划课程结构-确定培训课程提纲-所运用培训方法的设计

2.4培训公司与培训师选择 问题:让谁来帮助我们完成任务呢? 培训机构与培训师的分类 培训公司分类 培训师的风格分类

评估培训公司与培训机构的标准业绩与经验 所提交方案结构可能培训风格 对本行业与本企业的了解程度

2.5培训成果转化行 问题:培训结束后该如何干? 培训成果转化的紧迫性 培训成果转化模型 培训成果转化计划与行动

3.制定培训计划

问题:如何使培训方案有效执行? 3.1把方案转化为可以执行的计划

方案与计划的差别 计划必须的内容 计划中的5个W2个H

3.2培训计划管理 培训计划责任部门 培训计划制定流程

培训计划时间与任务控制表(甘特图)培训计划修正

3.3培训预算 讲师费用 培训成本 管理费用

4.实施培训计划

问题:如何使培训计划执行到位? 4.1培训计划的组织与控制 培训计划组织 计划的控制

对过程的控制:标准与行为的对照

对结果的控制:效率与效果的控制

4.2对培训采购管理

培训机构与培训师的挑选流程 培训机构的表现评估 如何与培训机构谈价格

4.3培训实施过程的监控

计划执行制度实施

4.培训绩效评估

问题:一年下来培训部门到底创造多少价值?-培训绩效标准的制定

-培训绩效标准

-培训绩效评估平衡积分卡(KPI)

10.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 篇十

作为带兵打仗、攻城掠地的销售经理,面对吃苦耐劳同时又聪明伶俐的销售人员,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三句话:期初下达销售任务时,销售人员会说:“没问题”;期中查核任务完成情况时,他们说:“没关系”;期末总结评估销售成果时,他们说:“没办法”。

真的没办法吗?

衡量一只销售队伍合格与否的标准就是这支队伍能否有效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依据销售任务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是完成任务中致关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制定计划,绝不是简单的数字分解与分配,而是体现团队发展、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团队工作热情的一个过

程,也是销售经理管理队伍、训练队伍,从而不断提升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措施。

制定销售计划,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销售经理依据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配合任务完成的激励方案(如无激励方案应拟订出来),按照年、季、月、周将整个团队的任务分解细化,依据每位员工的销售能力,对可能的销售业绩进行估算。

然后,销售经理与每位员工进行个别沟通,帮助员工分析其个人目前的工作状况、达成激励方案的条件、员工在公司未来发展的空间,引导员工对销售任务和未来发展形成全面的思考,激发员工的进取心,树立他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也就是说,将完成销售任务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相结合,加以关心、爱心、辅导和帮助。

第三步,召开团队计划工作会。首先向员工宣布整个团队的销售任务和计划安排,然后向员工讲解团队计划与个人销售计划的关系,强调个人销售计划的重要性,要求员工依据团队的整体目标,结合自己的自身实力、自己未来发展的目标、激励政策达成的条件,在会上

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销售计划的制定和分解,会议结束前回收每人的计划书。

第四步,会后销售经理认真分析每位员工的销售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进一步与员工进行私下沟通,确定具体任务指标和完成任务的追踪措施,以及需要销售经理辅助的项目和

其他方面的支持,激励员工切实完成本期目标,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第五步,正式张榜公布整个团队的任务指标、分解计划、个人任务指标和各期分解计划。

指定计划整个过程的重点在于有效的沟通,重点沟通的内容包括:沟通销售中的问题、沟通对激励方案的理解、沟通员工在公司发展前景,让员工自己挖掘自身的潜能,将团队的销售指标变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动,形成全体员工完成任务的合力,始终以计划指导工作,始终以计划检查工作。相信一支团结、上进、有目标的团队一定能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

提请销售经理特别注意:

1.?为什么计划要细化到“周”?不同行业有区别吗?

2.?为什么个人计划要在计划工作会上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3.?为什么要张榜公布?

4.?销售经理在两次沟通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处理?注意事项?

5.?召开计划工作会时,应准备哪些资料?

11.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 篇十一

关键词:目标规划,生产计划,企业

引言

目标规划是应用于工业和公共决策问题中的第一个多目标方法。目标规划问题本质上是寻找达到多于一个目标的线性规划问题。目标规划的发展以应用为主,其在国民经济管理各行业、各部门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在决策支持系统中、工程优化设计中、统计学中及经济学中等。在当代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从重品质转向了重效率、重成本、重管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不得不注重在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生产绩效与管理绩效,不断增强自己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从而保证企业成为时代的强势主体,而如何制订生产计划便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管理者在拟订生产计划时,不仅要考虑总产值,而且要考虑利润、产品质量和设备利用率等,如何统筹兼顾多种目标,选择合理方案,是十分复杂的问题。目标规划比较符合现代管理决策的实际,其方法灵活,有能力处理互相冲突的经济问题。较线性规划来说,目标规划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体现了其优越性,已成为解决现代管理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目标规划的原理

1. 决策变量。

决策变量,又称控制变量,用x1,x2,…,x3表示,即模型最终要求的解。

2. 偏差变量。

根据最终计算出的目标值与目标预定值之差称为偏差。引入偏差变量可以确保原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转化为目标约束。偏差变量分为两种,负偏差变量和正偏差变量。第k个目标的负偏差变量记为dk-,它代表目标计算值未达到目标预定值的数值,目标规划模型中规定dk-≥0。第k个目标的正偏差变量记为dk+,它代表目标计算值超过目标预定值的数值,目标规划模型中规定dk+≥0。偏差变量的取值有3种可能:第k个目标的计算值超过原先设定的预定值,即超额完成预定目标,此时,dk-=0,dk+>0;第K个目标的计算值未达到原先设定的预定值,即未完成预定目标,此时,dk->0,dk+=0;第K个目标的计算值正好达到目标的预定值,此时dk-=0,dk+=0。

3. 系统约束和目标约束。

系统约束是指对某些资源(需求)进行限制的原始约束条件,也称为刚性约束。目标约束是目标规划特有的一种约束,指的是原目标函数在确定目标预定值,并增加偏差变量后转换成的新的约束条件。由于这类约束包含允许不达标的负偏差变量d-,也包含允许超过目标预定值的正偏差变量d+,所以目标约束也称为柔性约束。

4. 目标函数。

由目标规划问题原始各个目标构成的函数,目标函数实质上是一个关于目标优先等级和偏差变量的线性组合。对于满足系统约束的目标约束的满意解,从决策者的角度看,判断其优劣的依据是目标的计算值与其预定值的偏差的大小。目标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min Z=f(d+,d-)。目标规划问题各原始目标因要求不同,引入偏差变量后的目标函数有如下三种基本形式:(1)决策者希望目标的计算值等于目标的预定值,或对于经求解所取得的目标计算值心中无数,这时,可以这样构造目标函数:使计算结果中相应目标的两个偏差变量之和为最小(最理想的结果是都等于0),具体的形式为:min Z=d++d-。(2)决策者希望目标的计算值不超过目标的预定值,即允许达不到预定目标(例如,对于某种资源的使用,允许有剩余),这时,可以这样构造目标函数:使计算结果中相应目标的正偏差变量为最小。具体的形式为:min Z=d+,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类目标,决策者并不关心负偏差变量取值的大小。(3)决策者希望目标的计算值超过目标的预定值,即允许超过预定目标(例如,对于产品的市场需求的提供量,允许有超额),这时,可以这样构造目标函数:使计算结果中相应目标的负偏差变量为最小。具体形式为:min Z=d-,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类目标,决策者并不关心正偏差变量的取值的大小。

5. 优先等级和权重系数。

人们在解决目标规划问题而构造数学模型时,为了满足多个决策的需要,就要设立多个目标。这些目标的重要程度不可以完全相同,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按照各个目标的重要程度给不同的目标赋予不同的优先等级,这种优先等级为计算求解提供不同的判别标准。在同一个优先等级下,如果存在多个目标,则可以通过给出不同的权重系数来确定其重要程度。(1)优先等级。设目标规划问题有k个目标,分为s个优先等级,分别用优先因子p1,p2,…,ps来表示,规定pt>pt+1,优先因子的序号越小,说明等级越高。目标的优先等级是个定性的概念,不同的优先等级无法从数量上加以衡量和比较。优先因子可以理解成用来区别各个目标的重要程度的一种符号,表明无论w值有多大,都不能使wpt+1>wpt,即低位目标无论如何都不如高位目标重要。(2)权重系数。权重系数是指各目标中偏差变量的系数,是一个可以用数量来衡量的指标。对属于同一优先等级的不同目标可按其重要程度(这由决策者根据偏好或政策因素等特征来决定)分别给予不同权重系数,以此来反映各目标重要程度的差异。应该注意的是,处于同一优先等级中的不同目标,其计量单位必须相同,否则,目标函数值就无法比较和衡量。

其模型如下:求minZ=Σpt(ftk-dk-+ftk+dk+)(t=1,2,…,s),(k=1,2,…,r)

在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中,s为目标函数Z中优先等级的个数,r为目标约束的个数,s≤r。通常情况下,s=r;当存在几个不同目标属于同一个优先等级时s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式中的元素说明:xj:决策变量;aij:系统约束的系数矩阵;ckj:目标约束的系数矩阵(或当前目标约束中未含偏差变量的系数矩阵部分);bi:系统约束的右端常数;ek:目标约束的预定值(或目标约束的右端常数);pt:目标的优先等级;dk-:各目标约束对应的负偏差变量;dk+:各目标约束对应的正偏差变量;ftk-:目标优先等级pt中对应于负偏差变量dk-的权重系数;ftk+:目标优先等级pt中对应于正偏差变量dk+的权重系数。

ftk-,ftk+所代表的权重系数通常为1(缺省值为1),只有当多个原目标属于同一个优先等级时(即多个原目标合为一个目标时)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专门指定。

6. 目标规划模型的解。

一般而言,求解目标规划模型所得到的最优解,使其各个目标都实现最优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个所谓的最优解只是优解,实质上应称为原目标规划问题的满意解。满意解又称为可接受的解,对应地还存在不可接受的解。(1)可接受的解。如果所求得的最终解,主要目标已经实现(Z1*=0),而其他某个(或某些)等级的目标函数值ZK*=a≠0(2≤k≤s),则说明pk等级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则这个最终解就称之为可接受的解。可接受的解其实就是充分考虑优先级较高的目标并权衡其他一般目标的满意解。(2)不可接受的解。如果所求得的最终解,主要目标(优先等级为p1的目标)没有实现(Z1*≠0),则这个最终解就是不可接受的解。此时,一般做法是适当放松有关约束或降低p1目标的预定值,然后再进行模型的调适和计算,直到最高等级的p1目标完全得以实现。

二、目标规划在制定企业生产计划中的应用

1. 问题的提出。

四川省成都市A预制厂是一个生产销售各种预制板和小件的小型工厂。长期以来,该厂只凭简单的经验制订生产计划,虽然能获得一定的利润,但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的规划,没有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该厂急需一种合适的方法为其制定一个更佳的生产计划。

将该厂生产的预制板归类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小件归类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各类预制板的成本和利润(如表1所示)。各类小件的成本和利润(如表2所示)。

已知该厂每月最多生产预制板900件,小件1 500件,且每月支出水电费及设备维护费等3 000元。月初规划时考虑如下几个目标:第一优先级:月利润不得低于14 000元;第二优先级:生产的小件数量宜为预制板数量的1/3;第三优先级:企业用于生产两类货物的成本不得高于65 000元;第四优先级:生产的大型预制板不得超过300张。

试确定该厂的月生产计划,即确定其每月生产的各类预制板和小件的数量。

2. 建立数学模型。

设该厂生产各型号预制板的数量为X(i=1,2,3),生产各型号小件的数量为X(i=4,5,6)。

生产能力限制:

由上可得目标规划模型:

3. 求解模型。

目标规划的求解有多种方法,例如:单纯形法、图解法、Excel电子表格法等。本文选用管理运筹学软件求解。只要在目标规划中输入目标规划的子模型中输入目标规划的数据即可得到结果。需要注意输入栏中决策变量的个数是不包括偏差变量的决策变量的个数,绝对约束个数是指不含偏差变量的约束条件的个数。

模型经求解后,各变量取值(如表3所示)。

可见,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都达到了。

由上可知,该厂的月生产计划(如表4所示)。

若该厂按此方案生产,所用的生产成本为60 432元,可获得月利润16 984元,收益率为28.1%。经过规划后制定的这个方案符合该厂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厂的经济效益。

结论

用目标规划方法制订生产计划,可使工厂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即使在其他条件变化时,管理者也能够合理地安排生产。实践使人们意识到,用科学方法比简单经验好。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不同,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的市场、原材料等方面的限制较多,竞争性较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求得企业的发展,用科学的方法去经营显得更为重要。目标规划方法是科学的规划方法,特别是对那些自产自销、自负盈亏的小型工厂,具有特殊的适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宣家骥.目标规划的特点和进展[J].运筹学杂志,1993,(1):34-432.

[2]陈意平,张幼蒂.用目标规划方法优化露天矿生产计划[J].化工矿山技术,1992,(3):10-144.

[3]赵金鹏.目标规划在煤矿生产计划中的应用[J].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1):46-543.

[4]陶青平,何诗兴.马钢中板厂生产计划编制模型[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3,(3):61-645.

[5]赵雁,贾小刚.目标规划法在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8,(2):25-296.

上一篇:办公软件常见故障分析下一篇:发挥个人力量的七大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