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2024-06-12

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精选19篇)

1.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一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08化学(2)班 18号 陈雪

一、教学目标:

1.2.3.力。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概念,我们把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那我们怎样正确的书写离子方程式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们通过AgNO3中滴加NaCl溶液的反应一起来探究。

AgNO3和NaCl都是无色的溶液,当向盛有AgNO3的试管中滴加NaCl时,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悬浊液,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是由于AgNO3和NaCl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生成了AgCl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NaCl=NaNO3+AgCl↓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反应:

NaCl和AgNO3都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其电离方程式如下: NaCl = Na+ + Cl-AgNO3 = Ag+ + NO3-对于AgCl它是以固体颗粒的形式存在,我们用化学式表示;而NaNO3 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同样也要发生电离,即:NaNO3=Na+ NO3。

我们把NaCl、AgNO3和 NaNO3用离子形式表示,把AgCl用化学式表示,则有:

+

-Na+ + Cl-+Ag+ + NO3-= AgCl↓+ Na++ NO3-

观察等式两边,我们发现等式两边均有Na和 NO3,进而可以判断在此反应中这

+

-两个离子未参加化学反应,所以我们把它们删掉,即该反应为:Ag+ + Cl-=

AgCl↓,写完后,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

通过上述AgNO3和NaCl反应的分析,我们来总结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 1.写 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gNO3+NaCl=NaNO3+AgCl

2.拆 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包括强酸、强碱、盐等;把气体、水、弱酸、弱碱、氧化物、单质、难溶于水的物质写成化学式

Na+ + Cl-+Ag+ + NO3-= AgCl↓+ Na++ NO3-

3.删

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Ag+ + Cl-=

AgCl↓

4.查 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四、课堂练习:

上面我们讲了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同学们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拆”这一步,一定要明确那些物质要拆,那些物质不能拆,写完后一定要检查,以保证离子方程式的正确性。下面请同学们写出Zn和FeCl3,Al和H2SO4、MnO2和浓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Zn+ 2Fe 3+=2 Fe+3 Zn2+ 2Al+2 H+ =2Al3++ H2↑

MnO2 +(浓)4H++ 4 Cl-= Mn+ + 2Cl-+ Cl2↑ + 2H2O

作业

课后练习第6第8题。

2.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二

一、反应物“足量”与“少量”时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反应物的量不同, 反应的现象和反应的产物就会不同, 离子方程式的写法也就不同.解这类题时, 学生往往不作深入分析, 考虑问题不全面, 从而导致书写错误.

例1写出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极少量二氧化硫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解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H2SO3) , 由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H2CO3) , 所以碳酸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 而少量的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后只能生成少量的亚硫酸, 只能提供少量的氢离子, 因此只能将碳酸根离子 (CO2-3) 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 (HCO-3) , 又由于CO2-3结合氢离子的能为强于亚硫酸根离子 (SO2-3) , 在这种情况下, 亚硫酸则电离出两个氢离子, 变为亚硫酸根离子 (SO-3)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2-3+SO2+H2O=2HCO-3+SO2-3.本离子方程式在2003年江苏省高考试题中出现.若本题中二氧化硫改为足量, 则CO2-3将完全转化为CO2, 而SO2则以HSO-3形式存在, 离子方程式为:CO2-3+2SO2+H2O=CO2+2HSO-3.本例中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突出了“量”的问题, 和离子结合H+的能力强弱问题, 综合性较强, 难度较大.

例2将少量SO2气体通入Na Cl O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解析: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l O-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O2被氧化成SO2-4, Cl O-被还原成Cl-, 离子方程式为:SO2+Cl O-+H2O=SO2-4+Cl-+2H+.但由于SO2是少量的, 此时溶液中还有大量的Cl O-, 会与上述反应中生成的H+结合成弱酸HCl O, 即H++Cl O-=HCl O, 将上述两个离子方程式合并即得该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SO2+3ClO-+H2O=SO2-4+Cl-+2HClO.如果SO2是足量的, 则反应后就没有Cl O-剩余, 不生成HCl O.本例中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 “量”的问题, 以及生成弱电解质的问题, 书写时应考虑全面.

再比如, 描述下列反应的现象并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1) 将少量的Na2S溶液滴入Fe Cl3溶液中, 现象为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 将少量的Fe Cl3溶液滴入Na2S溶液中, 现象为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1) 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 S2-+2Fe3+=S↓+2Fe2+; (2) 溶液中产生淡黄色和黑色沉淀, 3S2-+2Fe3+=S↓+2FeS↓.

例3 (1) 将少量Ca (HCO3) 2溶液滴入Na OH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 将少量Na OH溶液滴入Ca (HCO3) 2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解析:本例中发生两个离子反应: (1) HCO-3+OH-=CO2-3+H2O (2) CO2-3+Ca2+=Ca CO3↓, 对于这样的多离子参加的离子反应, 遵循“少定多变”的原则, 即指少量的那个反应物中参加反应的离子的数目比是固定的, 与该物质化学式中的离子数目比一致, 我们形象的称之为少量的物质中参加反应的离子“全力以赴”参与反应, 而过量的反应物中参加反应的离子数目比则由反应的需要而定, 不一定与该物质的化学式一致.由此得出本例题的正确答案是:

(1) Ca2++2HCO-3+2OH-=Ca CO3↓+CO2-3+2H2O

(2) Ca2++HCO-3+OH-=Ca CO3↓+2H2O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现再举例如下: (1) 向Ca (H2PO4) 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 OH溶液:3Ca2++6H2PO-4+12OH-=Ca3 (PO4) 2↓+4PO3-3+2H2O

(2) 将少量的Na H2PO4溶液滴入Ba (OH) 2溶液中:

2H2PO-4+3Ba2++4OH-=Ba3 (PO4) 2↓+4H2O

(3) 向明矾[KAl (SO4) 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 (OH) 2溶液:

2Al3++3SO2-4+3Ba2++6OH-=2Al (OH) 3↓+3BaSO4↓

(4) 将少量的明矾溶液滴入Ba (OH) 2溶液中:Al3++2SO2-4+2Ba2++4OH-=Al O-2+2BaSO4↓+2H2O

(5) Ba (OH) 2溶液与少量的Na HSO4溶液反应:

Ba2++OH-+H++SO2-4=Ba SO4↓+H2O

(6) Ba (OH) 2溶液与足量的Na HSO4溶液反应:

Ba2++2OH-+2H++SO2-4=Ba SO4↓+2H2O

而以下反应则有其特殊之处, 根据反应中应先生成更难溶物质的原则, 由于Mg (OH) 2溶解度更小, 因此在镁盐与碱的反应中, Mg2+应生成Mg (OH) 2沉淀.如Mg (HCO3) 2溶液与足量的Na 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4OH-=Mg (OH) 2↓+2CO2-3+2H2O, 同理Mg (HCO3) 2溶液与足量的Ca (OH) 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2Ca2++4OH-=Mg (OH) 2↓+2CaCO3↓+2H2O.

二、给定反应物比例时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例4将1 mol·L-1的Na Al O2溶液和1.5 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解析:两溶液等体积均匀混合, 两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就是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当Na Al O2与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 离子方程式为:Al O-2+H++H2O=Al (OH) 3↓;当Na Al O2与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 离子方程式为:Al O-2+4H+=Al3++2H2O.而本例中Na Al O2与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 (即2∶3) , 所以, 产物中Al (OH) 3和Al3+共存,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 在确保方程式两边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的同时, 还应使Al O-2和H+的系数比为2∶3,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6AlO-2+9H++3H2O=Al3++5Al (OH) 3↓, 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更改比例进行练习, 还可将反应物更换为Al Cl3和Na OH (3∶10) 进行练习.

例5将1 mol·L-1300 m L的Na HSO4溶液与1 mol·L-1200mL的Ba (OH) 2溶液互相均匀混合,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解析:本例中Na HSO4为0.3 mol, Ba (OH) 2为0.2 mol, Na HSO4为二元强酸的酸式盐, 可完全电离出0.3 mol H+和0.3 mol SO2-4, Ba (OH) 2电离出0.2 mol Ba2+和0.4 mol OH-, 相互反应时, Na HSO4电离出的SO2-4剩余0.1 mol, 而Ba (OH) 2电离出OH-剩余0.1 mol, 根据离子方程式中只保留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的原则, 该离子方程式应写为:3H++2SO2-4+2Ba2++3OH-=3H2O+2BaSO4↓.本题也可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然后再按拆、删、改的顺序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HSO4+2Ba (OH) 2=Na2SO4+Na OH+3H2O+2BaSO4↓, 这一反应中的两个反应物中的离子均部分剩余, 学生较难把握, 教师在给学生分析要慎重考虑.

三、具体“情境”下离子方程式书写

这里所说的“情境”, 就是指题目所给的具体条件, 这些条件可通过不同的途径给出, 如溶液的酸碱性, 沉淀的情况, 或者通过图表、图象等给出.

例6 (1) 向Na HSO4溶液中, 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至中性, 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 在以上中性溶液中, 继续滴加Ba (OH) 2溶液, 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解析:该题类型为给条件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Na HSO4=Na++H++SO2-4, Ba (OH) 2=Ba2++2OH-, 欲使Na HSO4溶液呈中性, 只需将其中的H+恰好中和即可.本题可用赋值假设法, 假设Na HSO4溶液中含2 mol Na HSO4, 则恰好至中性时需1 mol Ba (OH) 2, 此时溶液中SO2-42过量1 mol,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2-4+Ba2++2OH-=2H2O+Ba SO4↓;当继续滴入Ba (OH) 2溶液时, 只有SO2-4和Ba2+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SO2-4+Ba2+=Ba SO4↓.做此类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题设条件, 分析出符合条件的两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也可先写出化学方程式再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1) 小题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SO4+Ba (OH) 2=Na2SO4+2H2O+Ba SO4↓, (2) 小题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 (OH) 2=Ba SO4↓+2NaOH.本题若将 (1) 小题中的题设条件“至中性”改为“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 则离子方程式又怎么写呢?我们不难分析出Na HSO4和Ba (OH)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 SO2-4和Ba2+恰好完全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H++SO2-4+Ba2++OH-=H2O+Ba SO4↓, 此时溶液中OH-有剩余, 若向此溶液中滴入酚酞, 则应显红色.

例7向100 m L 3 mol·L-1硫酸铝铵[NH4Al (SO4) 2]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Ba (OH) 2溶液.

(1) 写出当刚好出现沉淀的总物质的量为最大值时的离子方程式 (用一个式子表示) :______.

(2) 随着Ba (OH) 2溶液体积V的变化, 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如图所示.写出B点和C点所对应的Ba (OH) 2溶液的体积:B______, C______.

(3) 写出C点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用一个式子表示) :______.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正误判断 篇三

1.审清题意

(1)看清题目要求选的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的答案,不要答非所问。

(2)看清反应物之间是否有量的多少。例如Mg(HCO3)2与Ca(OH)2的反应:

①当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反应式是

Mg2++2OH-+Ca2++2HCO-3

MgCO3↓+CaCO3↓+2H2O

②当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3时,反应式是

2Mg2++4HCO-3+3Ca2++6OH-

Mg(OH)2↓+MgCO3↓+3CaCO3↓+4H2O

③当两者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式是

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2.明确离子反应的实质

离子反应是电解质在电离条件下发生的,

对没有或很少自由离子存在的反应或固态物质的反应,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如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固体氯化铵与碱石灰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等。

3.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如FeBr2+Cl2(足量)的反应,写成2Fe2++2Br-+2Cl22Fe3++4Cl-+Br2,虽然原子(离子)个数,电荷均已平衡,各分子式及离子符号也书写无误,得失电子数也已配平。但却不符合反应实际,因为FeBr2中n(Fe2+)∶n(Br-)=1∶2,在有两个Fe2+被氧化的同时,应该有4个Br-也被氧化,故离子方程式应为2Fe2++4Br-+3Cl22Fe3++6Cl-+2Br2。

4.检查是否已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写成了离子的形式,把“难溶、难电离的物质、气体”写成分子的形式

这就要求学生既熟悉溶解性表,又熟悉物质的性质与电解质的电离规律。如①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错在没有把易溶、易电离的Ca(HCO3)2写成离子的形式;②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盐酸CO2-3+2H+CO2↑+H2O,则错在把难电离的HCO-3,写成了H+与CO2-3的形式;③氢氧化铜中加入盐酸OH-+H+H2O,问题出在把难溶的Cu(OH)2写成了OH-的形式;④碳酸钙加入醋酸CO2-3+2CH3COOHCO2↑+2CH3COO-+H2O,错在把难溶的CaCO3写成了CO2-3的形式;⑤氯气跟水反应Cl2+H2O2H++Cl-+ClO-,则犯了把弱电解质HClO当成了强电解质的错误。

5.认真检查,谨防疏漏

(1)对微溶化合物,当作为反应物时,通常写成离子的形式,当作为生成物时,往往写成分子的形式。如向澄清石灰水中通CO2,此时Ca(OH)2应写成Ca2++2OH-的形式,而NaOH溶液与CaCl2溶液的反应,产物Ca(OH)2应写成Ca(OH)2。当石灰水悬浊液时,应写成

Ca(OH)2。

(2)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或离子)的个数是否相等。如I-+Br2I2+2Br-,两边的碘原子个数不等。

(3)方程式两边的电荷是否平衡。如Fe3++CuCu2++Fe2+,Na+H2ONa++2OH-+H2↑。前者得失电子数不等,后者除此外还有原子个数不等的问题。

(4)沉淀、气体的符号是否标错或漏标。如2Fe3++H2S↑2Fe2++S+2H+,H2S的气体箭头标错,S的沉淀符号漏标。

(5)离子所带的电荷及形式是否标错。例如2H-+S2-H2S,H+错写成H-。

(6)是否遗漏了反应物或产物。如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写成Ba2++SO2-4BaSO4↓,反应物中漏了Cu2+与2OH-,产物中少了Cu(OH)2。

精题例析

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a2++HCO-3+OH-CaCO3↓+H2O

B.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CO2+CO2-3+H2O2HCO-3

C.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

Ca(OH)2+2H+Ca2++2H2O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2+2OH-3Cl-+ClO-+H2O

解析A项中,Ca2+和HCO-3个数比为1∶1,不符合Ca(HCO3)2的组成比。当氢氧化钠足量时,参加反应的Ca2+和HCO-3的个数比应为1∶2;C项中Ca(OH)2应写成离子形式;D项中,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故答案应选B。

例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稀硝酸与硫化亚铁反应:

FeS+2H+Fe2++H2S↑

B.金属钠跟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

C.在20mL沸水中加入2~4mL FeCl3饱和溶液:

Fe3++3H2OFe(OH)3(胶体)+3H+

D.Ba(OH)2溶液与少量NaHSO4溶液反应:

Ba2++2OH-+2H++SO2-4BaSO4↓+2H2O

解析A项中隐含着氧化还原反应,正确应为:

FeS+2H++NO-3Fe3++S↓+NO2↑+H2O

C项中FeCl3饱和溶液在沸水生成Fe(OH)3(胶体),应是一个完全反应,故应该用“=”表示;D项中随着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量的不同产物也随之改变,①当Ba(OH)2溶液过量时,离子方程式为:

Ba2++OH-+H++SO2-4BaSO4↓+H2O

②当NaHSO4溶液过量时,离子方程式为:

Ba2++2OH-+2H++SO2-4BaSO4↓+2H2O

故答案应选B。

(收稿日期:2014-10-17)

4.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教学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讲解、推理引导、讨论、练习等。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反应热,知道可以用反应热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这节课我们学习反应热的应用。我们知道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并明确各种物质在发生反应时的变化,如果将将反应热在方程式中也反映出来,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就会很方便。

【板】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同时也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和压强。

(3)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物质的状态。(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5)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4、提问: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

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

5、(1)练习: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1molC(固态)与适量H2O(气态)反应,生成CO(气态)和H2(气态),吸收131.3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练习讲解

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评课稿 篇五

语文组

11月7日下午第七节课,我们在多媒体教室聆听了柴老师执教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课。整节课教师条理清晰,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我组一致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高效课堂示范课,下面就我组对这一节的评议做一简单汇报。

1、教师准备充分,参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语言风趣幽默,教学基本功扎实,能驾驭课堂,使整个课堂有收有放。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柴老师在教学中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讲解中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

4、教师复习式导入,提出化学方程式有几种表达方式。切中主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5、讲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然而教学时一门缺憾的艺术,略感不足的是:

1、柴老师在讲解中不断总结经验,但由于是幻灯片,很多基础一般和较弱的同学可能没有完全掌握,就一闪而过,应把这些经验板书在黑板上,一方面使学生明白这是学习的重点,另一方面也是有些基础较弱的同学有消化的时间。

2、板书应和教学过程同步。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总结的经验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得出的,应在每个经验后再做些巩固性练习。

4、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应适当接触一些中考题,比如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一个“点击中考”环节,鼓励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瑕不掩瑜,柴老师教态庄重,大方,态度热情,富有感染力,热爱学生。他的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从教学目标上来看,学生学会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是成功的,也是高效的。

6.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六

高村中学教师

李 娜

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3、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复习提问→思考讨论→总结归纳→补充讲解→练习提高。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化学用语的学习负担,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

【学法指导】

学生已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已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其意义,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建立了微粒观,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文字表达式,并结合了上节课学到的质量守恒定律。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可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设想】

本节课主要以讲练为主,因此我的教学设想是,用一个课时的时间通过举例和归纳教会学生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3分钟)——讲授新课(30分钟)——课堂练习(10分钟)——归纳总结(2分钟)”进行教学的。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合作交流

1、【归纳总结】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9,找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0上面一段,了解一下H2+O2→H2O这个式子是如何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

3、[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以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所讲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对书写步骤进行总结。

4、讲解几种常见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三)课堂练习,检测反馈:

[课堂练习一]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课堂练习二] 试试看,你能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吗? [课堂练习二] 正确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布置作业:

课本P101《练习与应用》1、2、3、4、5题,作业本上完成

【板书设计】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五字口诀: 写---配---改---标---查。

三、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观察法

2、最小公倍数法

7.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七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书写是每年高考必考的热点,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的基本反应;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15%;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考生在总复习时,一定要将该知识点学精、学透,这样在高考中才能胸有成竹.高考命题常根据以下几方面设计:

一、依据物质反应的客观事实(原则1)

例:铁和稀硫酸(2000春·京皖)

2Fe+6H+2Fe3+3H2↑(×)

Fe+2H+Fe2++H2↑(√)

二、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原则2)

例:过量的锌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Zn+2Fe3+Fe+3Zn2+(×)

3Zn+2Fe3+2Fe+3Zn2+(√)

三、必须遵守电荷守恒原理(原则3)

例:钠与水的反应(2004·全国)(2001·广东)

Na+2H2ONa++2OH-+H2↑(×)

2Na+2H2O2Na++2OH-+H2↑(√)

四、氧化还原反应必须遵守得失电子守恒(原则4)

例:在过氧化氢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MnO-4+3H2O2+6H+2Mn2++4O2↑+6H2O(×)

2MnO-4+5H2O2+6H+2Mn2++5O2↑+8H2O(√)

五、必须遵守定组成原理(即阴、阳离子的配比关系)(原则5)

例:漂白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2001·广东)

Ca2++ClO-+SO2+H2OCaSO4+2H++Cl-(×)

Ca2++2ClO-+2SO2+2H2OCaSO4+4H++2Cl-+SO42-(√)

六、反应条件与反应要一致(原则6)

例: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l2+2OH-ClO-+Cl-+H2O(×)

3Cl2+6OH-ClO-3+5Cl-+3H2O(√)

七、难溶物、难电离物不能拆开

例:大理石溶于醋酸(2004·全国)(2003·全国)

CaCO3+2H+Ca2++H2O+CO2↑(×)

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八、注意不能漏掉离子反应

例: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003·全国)

Ba2++SO42-BaSO4↓(×)

Mg2++SO42-+Ba2++2OH-BaSO4↓+Mg(OH)2↓(√)

九、物质的配量不同,离子反应不同

1.生成的产物可与过量的物质继续反应的离子反应

例: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中(2001·上海)

CO2+2OH-CO32-+H2O(×)

CO2+OH-HCO-3(√)

2.酸式盐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

例:过量的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003年上海)

Ba2++OH-+H++SO42-BaSO4↓+H2O(×)

Ba2++2OH-+2H++SO42-BaSO4↓+2H2O(√)

3.较特殊且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

例:碳酸氢镁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Mg2++2HCO-3+2OH-MgCO3↓+2H2O+CO32-(×)

Mg2++2HCO-3+4OH-Mg(OH)2↓+2H2O+2CO32-(√)

十、混合顺序不同,离子反应不同

例: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2H++CO32-H2O+CO2↑(×)

H++CO32-HCO-3(√)

8.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八

一、物质的量之比固定型

将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

分析如下:取1molCa(HCO3)2、1mol NaOH;则溶液中有1molCa2+、2molHCO-3、1molNa+、1molOH-,离子Ca2+、HCO-3、OH-各以1mol相互发生反应,离子间HCO-2+OH-=H2O+CO32-、CO32-+Ca2+=CaCO3↓,把反应的离子写下来,最终写为

OH-+Ca2++HCO-3=CaCO3↓+H2O

该类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总结为:先固定反应物的量,能拆开的拆成离子,不反应的离子的离子抵消,反应的写下来。

例如: KAl(SO4)2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

若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2,则表示为

Al3++2SO2-4+2Ba2++ 4OH-=2BaSO4↓+4AlO-2+2H2O

若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2:3,则表示为

2Al3++ 3SO2-4+3Ba2++6OH-=2Al(OH)3↓+3BaSO4↓

二、过量、少量型

一般的,此类题是少量溶液和过量溶液混合,或者是不变量溶液和足量溶液反应。

1.少量和过量:将少量NaOH溶液滴入过量的Ca(HCO3)2溶液中;

分析:以少量为标准,令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过量物质的离子需要多少就消耗多少。1molOH-消耗1molHCO-3即0.5mol Ca(HCO3)2 ,为便于讨论,令NaOH 2mol、Ca(HCO3)2 1mol故就有了2OH-+2HCO-3=2CO2-3+2H2O,而CO2-3+Ca2+=CaCO3↓余1molCO2-3因此,总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2HCO-3+Ca2+=CaCO3↓+2H2O+CO2-3

2.不变和足量溶液

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使SO2-4恰好沉淀完全:

分析:一般以被滴的溶液为不变量,根据题意找到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从离子共存角度去书写离子反应。为使SO2-4恰好沉淀完全,n(KAl(SO4)2)∶n(Ba(OH)2)=1∶2.故离子方程式为

Al3++2SO2-4+2Ba2++4OH-=BaSO4↓+AlO-2+H2O

例如:

若将过量的Cl2通入FeBr2溶液中,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 6Cl-

若将少量的Cl2通入过量FeBr2溶液中,其离子方程式为:

Cl2+2Fe2+=2Fe3++2Cl-

该类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把握住:1、先把少量的物质或不变量的物质的量固定为1mol或nmol;2、过量物质或足量物质需要哪种离子反应,该离子就反应,需要多少就提供多少(多少有1中的1mol或n mol决定);3、反应物的量固定之后,拆开,共存则抵消,不共存则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

利用以上所说的两种分析方法不难解决下列例题:

例题一

OH-+Ca2++HCO3-=CaCO3↓+H2O可表示:

a.将C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比1∶1混合;

b.少量NaHCO3溶液滴加到過量的Ca(OH)2溶液中。

例题二

2OH-+2HCO-3+Ca2+=CaCO3↓+2H2O+CO2-3可表示:

a.过量的NaOH溶液与Ca(HCO3)2溶液反应;

b.NaOH溶液与Ca(HCO3)2溶液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

c.C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比1∶2反应;d.Ca(OH)2溶液与过量的NaHCO3溶液反应。

例题三

Ba2++ 2OH-+2H++SO2-4=BaSO4↓+2H2O可表示:

a.氢氧化钡和硫酸溶液反应(物质的量任意比);

b.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

c.氢氧化钡溶液与过量的硫酸氢钠溶液反应。

例题四

Ba2++H++OH-+SO2-4=BaSO4↓+H2O可表示:

a硫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比1∶1反应;

b.NaHSO4溶液和过量的Ba(OH)2溶液反应。

例题五

CO2+2OH-=CO2-3+H2O 可表示:

a.CO2与NaOH溶液以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

b.CO2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

例题六

AlO2-+H++H2O= Al(OH)3↓可表示:

a.将少量盐酸滴入NaAlO2溶液中;

b.NaAlO2溶液与盐酸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

例题七

AlO2-+ 4H+=Al3++2H2O 可表示:

a.将少量NaAlO2溶液滴入盐酸溶液中;

b.将NaAlO2溶液与盐酸溶液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1∶4反应。

例题八

4OH-+Al3+= AlO-2+2H2O可表示:

a.将少量AlCl3溶液滴加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

b.NaOH溶液与AlCl3溶液以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4∶1反应

例题九

CO2+2AlO-2+3H2O=2Al(OH)3↓+CO2-3可表示:

a.将CO2通入过量的NaAlO2溶液中;

b.CO2与NaAlO2以1∶2的物质的量比反应(在溶液中)。

例题十

CO2+SiO2-3+2H2O= H4SiO4↓+CO2-3可表示:

a.将少量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b.CO2与Na2SiO3以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

例题十一

KAl(SO4)2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

若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2,则表示为

Al3++2SO2-4+2Ba2++4OH-=2BaSO4↓+4AlO-2+2H2O

若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2∶3,则表示为

2Al3++ 3SO2-4+ 3Ba2++6OH-=2Al(OH)3↓+3BaSO4↓

例题十二

若将过量的Cl2通入FeBr2溶液中,其离子方程式为:

2Fe2++4Br-+3Cl2=2Fe3++2Br2+ 6Cl-

若将少量的Cl2通入过量FeBr2溶液中,其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

综上所述,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清题意:无论哪种类型,首先确定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或相对多少,反应的各物质能拆的拆成离子,再根据离子共存则抵消,不共存则反应来写离子方程式,这样就简便多了。

9.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九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节课是从电解水的微观模拟图切入,分析化学变化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让学生用符号表示出微粒的数目,并写出文字表达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给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的优点,这种导入方法源于学生已有的质量守恒、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掌握,导入新授很自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采用“感知—发现—尝试—归纳—运用”的教学程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上的主动性,学习新知的创造性,并以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实践,本设计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通过旧知建立新知,多数学生接纳了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对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方法,明确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在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取得了实效,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学习表现出较好的学习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有欠帐。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可能不太现实,在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的探索上有一个循序渐进,边练习边发现,边发现边积累的过程,因而需要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渐熟练。

2、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给学生更多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尝试书写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这一环节中,这个化学方程式书写难度并不大,因而教师留给学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不多,这样对那些化学方程式书写较慢和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全的同学会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容易被忽视,他们也往往会因为末对自已的书写结果进行反思而影响对化学方程式正确书写方法的感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用好以评价促发展是关健,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板演|,发言等方式来展示自已的成果,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如学生对P+O2点燃P2O5;KClO3MnO2KCl+O2的配平结果的板演就可以使学生充分反映出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效率。

3、注重学生心理需求,营造积极兴奋的学习氛围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有一种期待心理,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改变教学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展现不同的问题,若不适应学生这一心理,课堂就会平淡而缺乏生气。

10.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说课稿 篇十

井冈山市黄坳中学

李考林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⑴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②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工具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游戏与练习,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和掌握。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以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关键是创设恰当的情景,组织好活动与探究,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活动探究为主线,通过教师设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归纳,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及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归纳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第一步:复习设疑,导入新课:(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开始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普遍遵循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化学方程式使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我们《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第二步:引导讨论,分析原则:(为了使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有比较清楚地认识,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孙悟空具有点石(CaCO3)成金(Au)的本事,可信吗?

2、“KClO3——KCl+O2”是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很自然的推导出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然后通过两个例子的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的理解。

在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第三步:教师引导,探讨写法:

因为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反应,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而化学方程式只不过是符号表达式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因此,我引导学生由“氯酸钾制氧气” 入手探讨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在通过引导学生完善“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逐步渗透书写步骤,归纳书写步骤,同时渗透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接着,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中的条件及状态符号的作用和用法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了完善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

随后,通过引导回顾化学反应由“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化学方程式” 逐步演化、完善的过程,一方面加深了同旧知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明白了事物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第四步:小组合作,探讨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本节内容的难点,让学生学会配平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法时,我采用四人一个小组探讨如何配平“P+O2—P2O5”,而后交流归纳出配平方法。

为使学生及时巩固该方法,我随后安排了三个小题的练习,对新知进行了及时巩固。

此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归纳出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用最小公倍数法,使他们体验到了化学学习的乐趣,并且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五步:教师介绍,开阔视野:

单一的“最小公倍数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化学问题,为了增强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我向学生介绍了另一种万能方法——归一法。通过一个例题讲解,三个小题的巩固训练,是学生基本掌握了这种方法。并且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此方法成为了许多学生的首选方法。

为避免给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我告诉学生: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很多,如:“观察法”、“奇数变偶法”等,不管哪种方法,只要你认为好用,简单,能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好方法,但一定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掌握和熟练。是学生明白了“学有方法,学无定法”的道理。

第六步:归纳小结,强调方法: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以“氯酸钾制氧气为例”用四句话概括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左反右生一横线,配平以后加一线,等号上下写条件,箭头标气或沉淀”。这四句话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及步骤的理解和掌握。

第七步:及时练习,巩固所学:

为使学生切实掌握本节课的所学,最后用十一个小题的练习加深了学生的所学。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1、原则

1、最小公倍数法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写

二、配(1)符合客观事实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奇偶法

3、观察法

2、步骤 写 配 等 注 查 … …

该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条理清楚,较好的展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给学生比较清晰的认识。

六、【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教师引导与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守衡等,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通过新知出现后的及时有针对性的练习,较好的巩固了所学。

11.书写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篇十一

1.确认化学反应可以发生,正确书写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确认反应可以发生.在确认反应可以发生的前提下,必须正确书写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若化学式书写错误,整个化学方程式必定错误.

2.必须配平

配平的目的是使化学反应前后各类原子个数都相等,使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配平的方法很多,无论用何种方法,都应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的系数,使参加反应的各类原子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都相等,绝对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否则就会违反质量守恒定律.

(2)配平后,必须将短线改成等号,以示质量守恒.

3.要注明反应条件

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条件不具备,某些化学反应就不能进行.另外,同样的反应物,若反应条件不同,则生成物也不同,因此必须正确注明反应条件.在注明反应条件时,要正确区分“加热”、“点燃”与“高温”.

(1)“加热”与“高温”.“加热”常用“△”表示,一般指温度在400℃~500℃范围.若加热温度高于500℃,通常称为“高温”,“高温”不能用“△”表示.

(2)“点燃”.一般认为有燃烧现象产生的,都要把反应条件标注成“点燃”.要注意不能将燃烧和点燃两个概念混淆.“燃烧”是一种反应现象,如同发光、放热、生成沉淀一样,不是一种反应条件.

(3)可燃物的着火点各不相同,有高有低.要注意可燃物无论在多高的温度下才能燃烧,反应条件都必须标注“点燃”,不能标注“加热”或“高温”.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必须把木炭放到火焰上加热到发红(带火星)后再伸入氧气瓶中才能燃烧,但其反应条件不是加热,而是点燃.

4.“↑”或“↓”要正确标注

(1)“↑”或“↓”是生成物的状态符号,因此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注“↑”或“↓”.

(3)在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中,因置换出来的金属附着在参加反应的金属表面上,一般不标注“↓”,如Fe+CuSO4=FeSO4+Cu,在Cu后面不标注“↓”.

附化学方程式书写口诀: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写好化学式,系数来配平.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明.

12.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十二

一、试剂的滴加顺序涉及的“量”

1. 在Al Cl3溶液中滴加Na OH溶液。现象:先有白色沉淀, 然后消失。

2. 在Na OH溶液中滴加Al Cl3溶液。现象:生成白色沉淀立即溶解, 然后生成沉淀不消失。

3. 在Na Al O2溶液中滴加盐酸。现象:先有白色沉淀, 然后消失。

4. 在盐酸中滴加Na Al O2溶液。现象:生成白色沉淀立即溶解, 然后生成沉淀不消失。

二、酸式盐与碱的反应涉及到的“量”

方法:书写时采用“少定多变法”。

(1) 往足量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2) 往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钙溶液。

2.KHSO4溶液与Ba (OH) 2溶液混合 (1) KHSO4少量时; (2) KHSO4过量时。同学们试着写一下。

三、氧化还原反应中涉及的“量”

方法:对于氧化还原反应, 按“强先弱后”的原则来书写。

例:还原性I->Fe2+>Br-

1. 向Fe Br2溶液中通入少量 (足量) 的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向Fe I2溶液中通入少量 (足量) 的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四、较特殊的反应涉及的“量”

1. 碳酸氢镁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3.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十三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3、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学案、讲练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一个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

情景导入: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它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这是否就是化学方程式?为什么?

P+O2 ====P2O5 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

点燃 讲授新课: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板书)

讲解:符号表达式只完成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1.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板书)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根据实验事实短线左边写出反应物,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不只一种物质的用加号连结。例:KClO3——KCl+O2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调整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短线左右两边达到原子的种类相同、数目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切记:决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比应是最简整数比。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讲解:找出短线左右两边出现机会较多、原子数目变化较大的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调整其他原子的个数。

例题:在KClO3——KCl+O2中,先找出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于是在O2前边加上系数3,在KClO3前边加上系数2,使左右两式中氧原子个数相等后再调整KCl前面的系数2,使短线左右两边所有元素的原子种类相同、个数相等、质量也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KClO3——2KCl+3O2 方法2:奇偶法

规则:①找出方程式中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

②该元素的原子在各端的总数是否一个奇数一偶数,选定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

③由已推出的系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调整)

3、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气体用“↑”符号,沉淀物质用“↓”符号表示。△ 例:2KClO3——2KCl+3O2 MnO2

2NaOH+CuSO4=Cu(OH)2↓+Na2SO4

4、最后:将短线改为等号,意味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小结: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分:“写、配、注”三步进行。作业布置:P-99习题3、4、5

【板书设计】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三步进行)

1、写

2、配

3、注

化学方程式课堂选题练习

一、选一选:

1、葡萄糖与氧气作用是构成生物呼吸的主要反应,其中X的数值为()C6H12OX+6O2=6CO2+6H2O A、3 B、6 C、9 D、12

2、已知X+Y====M+N,如果40gX和1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N,则同时生成M的质量为()

A、41g

B、32g

C、39g

D、10g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A.P+O2点燃 P2O5 B.C+2O

点燃 CO2 Fe3O4 C.Mg2+O2点燃 2MgO D.3Fe+2O2点燃 点燃

4、化学方程式 2H2+O

22H2O中等号表示()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参加反应的氢、氧分子数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分子数 C.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参加反应的氢质量等于水中氢气的质量

二、配平并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Fe+ Cl2———FeCl3

2、C2H4+O2 ———CO2+H2O

3、Fe2O3+CO———Fe+CO2

4、H2+N2 ———NH3

5、CH4+O2 ———CO2+H2O

14.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十四

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或能量变化。以下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讲解,请考生认真掌握。

一、定义

表示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

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也可以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中学化学中的四大守恒定律:质量守恒:所有反应都遵守。能量守恒:所有反应都遵守。得失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遵守。电荷守恒:离子反应遵守。

二书写原则(从左往右进行)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以mol为单位,数值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2.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也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g___ 气态,l___ 液态,S___固态,aq___溶液,由于已经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15.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十五

一、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技巧

1.根据条件判断反应物、生成物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如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是否正确, 量不同、产物不同, 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2.观察离子方程式中的符号, 如是用等号, 还是用可逆符号;气体和沉淀符号应用是否正确。

3.离子反应方程式中难溶于水的物质 (如Ag Cl、Ba SO4等) 、难电离的物质 (如弱酸、弱碱) 和易挥发发的物质 (SO2、CO2等气体) , 要写化学式。

4.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 用离子形式表示, 若是浊液, 则写成化学式 (如Ca (OH) 2) 。

5.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 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如HCO3-在水溶液中不能拆开写。

例题: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 (OH) 2+CO2=Ca CO3↓+H2O

解析:A错误, 水解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应该写成可逆符号。B错误, HCO3-属于弱酸的酸式根离子, 不能拆开写。C正确, 生成物HCl O属于弱酸, 应写成化学式。D错误, Ca (OH) 2是微溶物质, 澄清溶液应写成离子形式。

二、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方法技巧

1.产物与过量的物质继续反应的离子反应。例如, Al (OH) 3与Na OH反应当Na OH少量时, 产生Al (OH) 3沉淀, 当Na OH过量时, 产物是Al O2-。

例题: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总之, 离子反应, 特别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是高中化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通过本文的举例阐述, 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 学生要学会总结方法和技巧,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复习, 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摘要: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所占分值较大。学生在学习和高三复习过程中, 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重点, 也是一个难点。为使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 本文在方法技巧方面予以总结。

16.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十六

关键词: 守恒法 氧化还原反应 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一项重要的化学用语,尤其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信息题中,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的难点。高考中为了在有限的题量下考查尽可能多的知识点,一般将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润和起来考查。这类题不但能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还能考查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从而达到双管齐下目的。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知识时虽然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效果不佳,原因是在书写方法上没有找到有效的书写规律,答题时只靠记忆,考试中出错率极高。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既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而高考时失分率又很高。在查阅很多资料后都没有详细论述。

研究这些试题发现,这类题在题目中能找到的信息往往是不全面的,但反应的主要信息在题目中还是能找到,是一个缺项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关于缺项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我们可以用以下步骤完成。

一、氧化还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四步走

例如:用SO吸收Br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转化规律或题设条件写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转化规律有:邻位转化规律、不交叉规律、优先规律等。由于这个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因此这两种物质可发生的转化有:

S +4价→+6价

Br 0价→-1价

通过分析题意可知,SO被氧化成HSO;Br被还原为HBr,方程式可初步写成以下形式。

SO+Br—HBr+HSO

第二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

注意:我们现在只关心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只配平S和Br就行,O和H暂时不需要配平。

第三步:根据元素守恒补充缺项。

此时,反应物4H和2O,正好是2HO

SO+Br+2HO—2HBr+HSO

第四步:检查方程式画上等号。

SO+Br+2HO=2HBr+HSO

二、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五步走

例如:SO与Fe反应,写出离子反应方程。

第一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转化规律或题设条件写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由于这个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且根据邻位转化规律的条件可知这两种物质可发生邻位转化,因此氧化产物为SO,还原产物为Fe,此反应可初步写为:

SO+Fe—Fe+SO

第二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

注意:我们现在只关心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就像以上反应中我们只配平Fe和S就行,氧元素暂时不需要配平。

第三步:根据离子电荷守恒补充缺项。

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方程式两边正负电荷数要相等,所以步一中要用补充阴阳离子的方法使两边电荷数相等。一般补充的离子有H、OH等简单离子。补充方法是碱性条件下补充OH;酸性条件下补充H;中性条件要看反应体系的各离子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能否共存,在方程式的某一端如果存在能与H反应的物质,则这一端就不能补充H换做另一端补充OH;在方程式的某一端存在能与OH反应的物质,这一端就不能补充H换做另一端补充H。例如:反应物中有Fe、Cu、Mg等能与OH反应的离子时,在方程式左边不能补OH,改在方程式右端加H补充电荷使方程式两端电荷守恒。在书写方法上抓住两个根据:①根据电荷守恒;②根据题设条件。

在以上反应中,等式前面6个正电荷,等式后面4个正电荷和2个负电荷。要是等式两边电荷守恒,等式左边差4个负电荷,右边差4个正电荷。根据方程式可知Fe水解显酸性,所以反应不能在碱性环境下进行,所以只能在等式右边补充4个H,最终补充离子保证两边的电荷守恒。

SO+2Fe—2Fe+SO+4H

第四步:根据元素守恒补充小分子

此时,在反应的反应物中缺4H和2O正好是2HO。

SO+2Fe+2HO=2Fe+SO+4H

第五步: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17.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十七

鹅湖中心学校

吴南捷

以工匠精神重塑教师职业道德

随着媒体不断披露的教师师德师风失范行为的事件和问题,它不仅仅是单纯表现为学校管理问题,而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失范师风严重滑坡的大暴露。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道德生活的嬗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部分城市中小学教师身上出现了厌岗怠业、为师不廉、非人道对待学生等形形色色的道德失范现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不仅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教学人际关系恶化和消极教学氛围的出现,还直接导致教师形象的丑化,教师在学生面前因职业崇高所带来的那种“文化威信”和“神圣形象”日益丧失,进而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据调查,目前,一些地方中小学校教师师德师风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引起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和社会的严重关注,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新时期下,工匠精神对于教师重塑职业道德建设显得犹为重要。

空穴来风,事必有因。造成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师德建设滞后。忽视师德建设,这是造成当今师德滑坡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过分关注教师业务素质发展的偏颇,使得师资培训的主题被定格在业务素质的提升上。我们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应试教育还是占主流,从学校评先评优、教师晋升职称、绩效考核评定等等方面还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筹码,所以各个学校都把提高升学率、提升学校知名度放在了首位,而把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了一句空口号,从而导致师德师风滑坡,师德师风沾上了铜臭,教师职业道德水准下降。

二是社会环境影响。目前,我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拜金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以权谋私,经济领域中的见利忘义,人际交往中的互相利用,伴随而来的是人们道德素质的变化,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给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使教师队伍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人们急攻近利的思想日益凹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益至上的观念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传统的道德至上观念受到怀疑,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在这种不良风气的裹挟下,部分教师也会随波逐流,慢慢放弃自己的道德坚守。

三是学校管理松檞。学校管理缺乏深层次,学校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措施不落实,对教师的培训侧重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轻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缺乏正确积极的引导、监督和培养。

四是制度约束乏力。在反腐倡廉方面虽然多年来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一些学校迅猛发展,新的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管理程序不够规范,使用环节还有漏洞,缺乏工作环节的节制,为腐败创造了条件。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时之间成为了各网站间的热搜名词。工匠精神,是生产、设计者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记得行业领先消费者依赖的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劲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对于新时代的教师而言,工匠精神无遗在工作中给我们以指引。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赋予教师职业新的使命

说到“工匠精神”,不禁会让人想到瑞士钟表,其研发的产品之所以享誉世界,我想是离不开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就是“看着简单,就是没想到”的灵感瞬间迸发。其意义在于满足客观存在的需求,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和未知的问题。创新首先是一个观念上的更新,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人的观念也会跟着新的信息、理论和新事物的出现不断更新,而引领变革的思想和理论是最高层次的创新,由此可见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在这个时代变迁如同水沙流动的网络社会,立足本职岗位,在技术、专业等领域运用创新的能力尽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也需要创新,它是依据创造学原理、运用现代教育观、以学生学习经验的重新组合为主要途径,是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塑造创新型人才的新形势教育。那么,学生教育的创新首先要抓住立足点:打破传统教育中束缚学生思维的不利因素,针对学生的天性,支持和鼓励学生萌芽式的创新精神;正确理解学生“创新”能力的特殊性,以进行具有学生特色的创新教育。其次要走出创新教育的误区:不能将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而是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意识。最后要找准教育创新的方法:树立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帮助学生储备大量知识信息;将创新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运用游戏为创新教育的活动载体;创设启发性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学生教育的创新模式有许多,但任何创新都不能脱离实践,而且必须要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施。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教师不断书写职业的本色

一个工匠,凝聚毕生的梦想、心血和才情,用生命中最鼎盛的十七年,成就一个传奇。忙忙碌碌的世间,永远有遵从自己内心节奏的行路者。因为慢,他们落后于时代的脚步,却最终留下了清晰的印记。职业无贵贱,除了身份的外壳不同,其内在的核心气质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匠人”。但同是匠人,手艺有高低,格局有高下。匠,分匠气与匠心。前者意味着机械、重复、固执和守旧,后者则意味着执着、专注、完美和情怀;前者重斧凿之气,后者浑然天成;前者重技术,后者重艺术;前者做产品,后者出作品。取法匠气,只能是个亦步亦趋的技工。就教育而言,多成“教书匠”,“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取法匠心,才有可能成为“巨匠”,就教育而言,才有可能成为“人师”,他们适应各种变化,创造诸多可能,匠心独运,让教育达到一种审美境界。是故,师者,当怀一颗匠心。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教师实现个人成长的追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使个人价值观服从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真正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让自己投入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建设中去,我们应该时刻具备着工匠精神。

18.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十八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学生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又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继元素符号、化学式之后又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从本节开始,以后所学的化学反应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会写化学方程式显的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a、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b、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9.离子方程式书写大全 篇十九

一、连锁反应类型

1.反应特点

在反应体系中, 能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离子反应, 反应有先后, 前一个离子反应的产物中, 有后一个离子反应的反应物, 几个离子反应有明确的先后顺序, 是连续发生, 把这种类型的反应称之为连锁反应。

2.原则应用

【例1】 向NaHCO3溶液中滴入Ca (OH) 2溶液, 发生的离子间反应分步为:

①HCO-3+OH-=CO2-3+H2O

②CO2-3+Ca2+=CaCO3↓

两者总反应式会因两者量的相对多少而不同, 那么怎么正确而快速地写出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呢?根据“多数服从少数”原则:

①Ca (OH) 2少量时, Ca2+、OH-完全反应, 必定满足Ca (OH) 2配比, 所以令其系数为1, 则总反应式可直接写出为:2HCO-3+Ca2++2OH-=CaCO3↓+CO2-3+2H2O。

②Ca (OH) 2过量时, HCO-3完全反应, 必定满足HCO-3的反应需要, 所以令其系数为1, 则总反应式可直接写出为:HCO-3+Ca2++OH-=CaCO3↓+H2O。

3.存在范围

多元弱酸的酸性气体通入碱性溶液中, 例如CO2、SO2、H2S等;与酸或碱反应能生成两性化合物的离子, 例如Al3+、AlO-2等;一些活泼的金属单质或非金属单质加入到水溶液中生成碱或酸, 例如Na投入CuSO4溶液中, Cl2通入Na2CO3溶液中;能与碱生成沉淀, 与NH3分子发生络合的离子, 例如Cu2+、Ag+等。

二、并列反应类型

1.反应特点

在反应体系中, 能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离子反应, 反应无先后, 只要相关反应的离子存在就会发生反应, 几个离子反应之间互不干扰、相对独立, 把这种类型的反应称之为并列反应。

2.原则应用【例2】 稀H2SO4与Ba (OH) 2溶液混合。

发生的离子间反应有:①H++OH-=H2O ②SO2-4+Ba2+=BaSO4↓

①、②两个反应相对独立, 由于H2SO4与Ba (OH) 2溶液中H+与SO2-4、OH-与Ba2+都是2∶1的关系, 所以多数服从少数, 反应物的配比所得的离子反应都一样:2H++SO2-4+Ba2++2OH-=BaSO4↓+2H2O。

3.存在范围

酸、碱、盐电离出的离子间能发生相互交错反应生成难溶、难电离物质时, 容易发生并列反应, 例如明矾与Ba (OH) 2, H2SO4与Ca (OH) 2等。

三、有序反应类型

1.反应特点

在反应体系中, 能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离子反应, 反应因物质的电离程度、溶解程度或氧化还原能力等因素的差异, 从最终结果来看, 体现出反应顺序的先后性, 把这种类型的反应称之为有序反应。

2.原则应用【例3】 向Fe (NH4) 2 (SO4) 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发生的离子间反应有:①Fe2++2OH-=Fe (OH) 2↓ ②NH+4+OH-=NH3·H2O

由于Fe (OH) 2是比NH3·H2O更弱的碱, Fe2+比NH+4更难与OH-共存, 所以反应有先后顺序, 先①后②。

①NaOH溶液少量有Fe2+剩余时, 只发生①反应为:Fe2++2OH-=Fe (OH) 2↓;

②NaOH溶液过量时, 发生①和②两个反应, 根据“多数服从少数”的原则, 应该满足Fe2+和NH+4的1∶2配比关系, 所以总离子反应为:Fe2++2NH+4+4OH-=Fe (OH) 2↓+2NH3·H2O。

3.存在范围

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弱酸根离子、酸式根离子与H+的反应, 例如SiO2-3、CO2-3等与H+反应;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弱碱阳离子与OH-的反应, 例如Fe3+、Al3+、Cu2+、NH+4等与OH-的反应;共存于同一体系中的还原性微粒与强氧化性微粒之间的反应, 例如Fe、Cu与Fe3+反应, S2-、I-、Br-与Cl2反应;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强氧化性离子与强还原性离子之间的反应, 例如Cu2+、Fe3+与Fe反应等。

上一篇:学院年度工作计划合集5则范文下一篇:前列腺炎的自我疗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