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专业反事故技术措施

2024-10-07

热工专业反事故技术措施(精选9篇)

1.热工专业反事故技术措施 篇一

输电线路反事故技术 措施实施细则

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修订版(简称《二十五项反措》),总结了我国近年来电力系统发生的各种重大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二十五项反措》,确保我局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结合我局输电线路近几年来运行的实际情况,同时依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以及其他相关规定,我们制定了武陟县电业局《输电线路反事故技术措施实施细则》,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

1.1加强设计、基建及运行单位的沟通,充分听取运行单位的意见。条件许可时,运行单位应从设计阶段介入工程。设计时要重视已取得的运行经验,并充分考虑特殊地形、气象条件的影响(尽量避开可能引起导线、地线严重覆冰或导线舞动的特殊地区),合理选取杆(塔)型、杆塔强度,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同时杆塔设计应留有裕度。另外,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防止导(地)线断线的措施,对导(地)线、拉线金具要有明确要求。1.2 新建线路的设计,线路应尽可能避开矿场采空区等可能引起杆塔倾斜、沉陷的地区。在重要跨越处,如跨越防汛专用通讯线、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航河流以及人口密集地区,应采用自立式铁塔,并加强杆塔强度。1.3 在新建输电线路的重要跨越处,绝缘子串应采用独立挂点的双联绝缘子串结构,已运行的输电线路在重要跨越处,应及时改造为双联形式。1.4 对可能遭受洪水和暴雨冲刷的山区、河道等处的杆塔,应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及时提出并落实可靠的防护措施,将有关资料备案。采用高低腿结构的基础护坡要有足够强度,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在每年的5月-9月雨季期间,增加冲涮区巡视检查次数,并在洪水、暴雨冲涮过后,及时对冲刷区杆塔基础进行检查。1.5 铁塔螺栓的紧固应严格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并明确责任,做好记录。新建线路投产后,次年应对铁塔螺栓全部紧固一次。对有微风振动和大风气象的特殊区域杆塔应采取缩短螺栓紧固周期或全塔采取防松措施。1.6 线路器材、金具、绝缘子、杆塔的质量均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加强抽检、验收管理,不合格的器材、金具、绝缘子、杆塔不准安装使用,塔材、金具、绝缘子导线等材料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妥善加以保管,严防硌压产生宏观压痕。防止运行线路因金具破损、断裂而造成设备事故。1.7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隐蔽工程应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运行单位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掩埋,否则严禁立杆塔、放线。1.8 砼杆应有埋入深度标识。新建线路在选用砼杆时,应采用在根部标有明显埋入深度标识的、符合设计要求的砼杆,为施工及验收工程质量提供直观可靠的检测依据,并为提高运行维护质量提供有效手段。新建线路的导线接续应采用压缩型接续金具,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保证压接质量。施工期间要密切注意各类导线金具的安装位置,力求安装位置科学、合理,避免导线断股。1.9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线路巡视,在恶劣气象条件发生后应及时组织特巡。1.10 大负荷期间应增加夜巡,并积极开展红外测温工作,以有效检测接续金具(例如:压接管、耐张线夹等)的连接状况,防止导线接头发热引起断线。1.11 及时处理线路缺陷,尽量缩短线路带缺陷运行时间.1.12 当线路位于城区或跨越公路、车辆通行的道路及易引起误碰线事故的区域时,应设置限高警示标志,运行中发现警示标志丢失、损坏后,应及时补加。对易受碰撞的杆塔及拉线周围应埋设护桩,护桩应牢固可靠。1.13 加强铁塔构件、金具、导地线等设备腐蚀的观测和技术监督。应按照《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741-2001)的要求,对于运行年限较长、出现腐蚀严重、有效截面损失较多、强度下降严重的,积极开展防腐处理,必要时进行更换。运行年久或投运时间超过30年的线路要重点检查混凝土杆裂纹以及连接金具、拉线、架空地线、拉线棒等部位的腐蚀和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拉线、架空地线锈蚀严重时应取样进行拉力试验,如试验不合格,应及时更换。1.14 对线路上腐蚀严重或失效的铁质开口销、闭口销、锁紧销等,要及时更换为不锈钢或铜质销,防止绝缘子或金具脱落发生掉线、掉串事故。防震锤和间隔棒应定期检查,发现松动及时紧固,移位后应及时进行复位处理。1.15 在冬季温度降低时,应对垂直档距较小的杆塔及孤立档、变电所进出线的导(地)线弛度进行重点检查;在夏季温度升高时,应对档距较大及有交*跨越的导(地)线弛度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16 定期对线路绝缘子特别是耐张杆塔上的绝缘子进行零值绝缘子检测,发现零值绝缘子、低值绝缘子应及时更换。1.17 各单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同时成立事故抢修小组。为保证事故抢修的顺利进行,铁塔、电杆等大型抢修设备材料应实行区域储备。1.18 线路运行管理中,应做好杆塔后期安装的复合光缆、防雷、防鸟等附属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避免因附属设施缺陷引发线路故障。

第2章 防止污闪事故

2.1 健全防污闪组织结构,完善防污闪管理体系,明确防污闪各级职责,防污闪工作要常抓不懈。2.2 坚持定期对输电设备外绝缘表面的盐密(饱合盐密)测量,盐密测量点的布置要科学合理,使用复合绝缘子的地段要另设不带电挂瓶盐密测量点,污秽严重和特殊污秽地段应适当增加测量点,盐密测试仪器应定期校验,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2.3 按《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绘制规定》定期修订污区分布图,污区分布图应每年修订一次,应充分重视污源调查和运行巡视,并根据变化情况,做好污区分布图的局部调整与修订工作,为方便修订,宜采用电子地图作为底图。2.4 应加强设计、基建、运行及科研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并充分听取运行单位及电力科研单位的意见。2.5 新扩建工程项目输电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变化因素,并根据设备的重要性予以区别对待,首先确保主网架的安全运行。电网防污闪设计,要始终遵循“配置到位、留有裕度”的原则。对于一、二级污区,可采用比污区图提高一级配置原则;对于**污区,应结合站址具体位置周围的污秽和发展情况,对需要加强防污措施的,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充分考虑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同时结合采取防污闪涂料或防污闪辅助伞裙等措施;对于四级污区,应在选站和选线阶段尽量避让,如不能避让,应在设计和建设阶段考虑设备型式的选择,线路可考虑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同时结合采取防污闪涂料等措施。2.6 绝缘子结构型式的选择应充分重视运行经验,应选择运行良好、不易积污、自洁性能好、清扫方便的绝缘子。双联绝缘子的污闪电压比单串绝缘子低,在Ⅱ级及以上污区使用双联绝缘子串时,应增加1-2片同型号绝缘子,覆冰区的绝缘子应注意类型和结构的选择。2.7 摸清设备外绝缘配置情况,健全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台帐,运行设备外绝缘的爬距原则上应与所处环境污区分级及设备重要性相适应,不满足的应予以调整,受条件限制不能调整的应采取防污闪辅助措施,经防污闪主管领导批准后,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2.8 坚持适时清扫,保证清扫质量,严格落实“清扫责任制”和“质量检查制度”,不得随意延长清扫周期,对于脏污严重且清扫困难的绝缘子应予以更换,积极摸索针对不同污秽类型的清扫方法,以提高清扫质量。2.9 定期进行绝缘子零值测试,对零值绝缘子应及时更换。做好运行中瓷绝缘子零值率及玻璃绝缘子自爆率的统计。2.10 加强污秽区线路的运行巡视工作,对沿线污源点要登记清楚,对危及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新增污源户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2.11 建立与当地气象部门的动态联系手段,实现灾害天气的中、短期预报。

第3章 防止复合绝缘子损坏事故

3.1 加强产品入网管理,进入电网的复合绝缘子必须通过产品签定及入网质量保证必备条件考核,取得《复合绝缘子入网证书》,优先选用有技术证书、工艺先进、质量稳定、有运行经验的厂家的产品,并做好验收工作。3.2 在施工中应避免损坏复合绝缘子的伞裙、护套及端部密封,严禁人员沿复合绝缘子上下导线。3.3 特殊区域使用复合绝缘子要严格、慎重,如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使用复合绝缘子宜加长10%-15%,覆冰严重地区应采用不宜覆冰的结构形式或其他措施,凝结类(水泥厂、石灰厂附近)和油脂类(炼焦厂附近)污秽地区不宜使用复合绝缘子。3.4 正确安装均压环,上、下导线时应采用专用工具,严禁踩踏绝缘子伞裙和均压环。3.5 加强复合绝缘子抽样检测工作。新复合绝缘子进入电力系统必须进行抽样检测,经检测合格,方可挂网运行;为掌握复合绝缘子运行状况,应定期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周期为每3年1次,运行年限超过8年后,应缩短检测周期;对机械强度下降幅度较大的早期产品要及时更换。3.6 复合绝缘子是少维护产品,但不等于免维护,不能采用传统的方式清扫复合绝缘子,复合绝缘子运行3年后,应注意加强运行监督,伞裙表面被电弧严重烧伤后应及时更换。3.7 每年对复合绝缘子进行一次登杆检查,当伞裙表面粉化和出现裂纹、护套破损、端部附件连接部位密封破坏或出现滑移,则可以判断该绝缘子已经失效,应及时更换。3.8对运行中的合成绝缘子应参照“盐密监测点”,定期检测绝缘子憎水性,以分析该批产品的外绝缘状况。对于严重污秽地区的复合绝缘子宜进行表面电蚀损检查。在进行杆塔防腐处理时,应防止防腐漆滴落到复合绝缘子表面。3.9应定期更换一定比例的复合绝缘子做全面性能试验。对于确定性能已明显老化、不能确保安全运行的产品批次应及时更换。3.10 做好复合绝缘子挂网运行统计和故障记录,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对于不明原因闪络,应仔细查找,认真分析,并进行针对性试验。

第4章 防止覆冰及绝缘子冰闪事故

4.1 根据线路运行的气象资料、环境资料和环境特征等基础数据,准确划分覆冰、大雾等微地形、微气象控制区。4.2绝缘子覆冰闪络是污秽闪络的一种特殊形式。重冰区绝缘设计应采用增强绝缘、V型串、不同盘径绝缘子组合等形式,通过增加绝缘子串长、阻碍冰棱桥接以及改善融冰状况下导电水膜形成条件,防止冰闪事故发生。4.3加强绝缘子全过程管理,全面规范选型、招标、监造、验收及安装等环节,确保使用设计合理、质量合格的绝缘子。4.4 为防止覆冰造成导、地线断线,在线路设计时对覆冰区、不同气象区交汇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机械强度较高的导线,采取增加杆塔数量、缩小档距以减轻杆塔受力。选择导线间距较大杆型,防止脱冰跳跃时发生相间故障。4.5 覆冰区线路设计,杆塔的选型尽量少用或不用猫头型铁塔,且不宜采用瓷质防污绝缘子。绝缘子应采用有效的防冰措施,对单串悬垂绝缘子串以采取隔断措施为主,如采用在串上加装大盘径绝缘子、大盘径伞裙等;对双串绝缘子以及猫头型塔两边相推荐采取倒V型连接方式;若采用复合绝缘子,应选择有利于隔断冰柱的伞型结构,并在横担加大盘径绝缘子或加特制盘径伞罩。4.6 在覆冰区可以试用防冰球和隔冰环等防水

措施。

第5章 防止鸟害事故

5.1 应坚持动态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鸟类活动习性进行调查,科学合理划定鸟害区,摸索鸟害发生规律,建立鸟害杆塔台帐。5.2 新建线路投运前在划定的鸟害区杆塔要加装防鸟装置和采取防鸟措施。常见的防鸟措施有:安装惊鸟器、大型防鸟刺(安装时应考虑防鸟刺的长度与位置),涂红漆,挂小红旗,装风铃、风车,绝缘子串上方加装大盘径玻璃钢伞裙罩或大盘径绝缘子等。5.4 观察掌握鸟类在杆塔上的栖息规律,注意大型鸟类在杆塔上的停留位置。根据鸟类活动规律、鸟的类型、线路的重要程度、运行检修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鸟措施。当上述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采取调整措施。5.5 防鸟设施在杆塔上应安装牢固,因检修需要拆卸时要放置在可靠部位,检修结束后恢复原状,并确实紧固。采取防雷、防冰闪等措施时应注意兼顾防鸟害,以降低防鸟措施的成本。

第6章 防止雷害事故

6.1 应根据雷击跳闸记录认真总结、分析,合理划分易击区,要认真分析各种防雷措施的效果,找出适合具体线路、具体地段、具体杆塔的最佳防雷措施,防雷效果不明显的,要认真分析原因,重新考虑其他措施。6.2 山区或多雷区的线路设计应进行防雷方面的特殊考虑,如选择长效稳定的降阻措施,易绕击区应采用较小的保护角,降低杆塔高度和加装负角保护针等。6.3 多雷区应注意绝缘子类型的选择,为防止雷击引起掉线事故,多雷区不宜使用瓷绝缘子,使用复合绝缘子应加长10%-15%,或在接地侧加装1-2片悬式绝缘子。6.4 定期检查多雷区线路杆塔接地引下线的连接和锈蚀情况及防雷设施运行情况,发现损坏及时更换。杆塔接地网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经现场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填埋。6.5 规范测试方法,定期测量杆塔接地电阻,必要时对接地网开挖检查。对超过15年的线路或采用降阻剂的杆塔,根据地质情况开挖检查接地体的腐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改造计划。6.6 定期进行绝缘子零值测试,对零、低值绝缘子,要及时更换。6.7 重视运行线路杆塔接地网改造,根据接地电阻值及划定的易击区,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制订合理的改造计划,逐年进行改造,做到改造一基,合格一基。接地改造要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完成,同时要做好杆塔接地网资料的归档整理。6.8 重视同杆架设双回线路的防雷工作,防止双回线路同时雷击跳闸,可采用不平衡绝缘技术。6.9 合理选用线路避雷器,重视安装杆塔和相别的选择,做好运行分析和维护。6.10 充分运用雷击定位系统,指导线路防雷工作。线路雷击跳闸后,应复测故障杆塔坐标。6.11 雷击跳闸重合成功率高,雷雨季节应保证重要线路重合闸的投入。

第7章 防止采空区塌陷事故

7.1 各运行单位应与当地地质部门、煤矿等矿产部门联系,确实了解输电线路沿线地质情况,如采空区、压煤区、压矿区、取沙区等,建立采空区杆塔台帐。7.2 实时了解煤层、沙土的开采情况,加强采空区线路的测量工作,掌握采空区杆塔、导(地)线弧垂变化速度,对采空区引起地表变化频繁的地段缩短监测周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发生倒塔(杆)断线事故。7.3 设计新建线路时要尽量避开采空区,无法避开的要采取相应的基础加强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到杆塔下沉后导线对地、对跨越物的安全距离。7.4 当天气开始变暖、地表土壤开始解冻时缩短采空区监测周期,夏季雨后应进行采空区特殊巡视,发现缺陷及时处理。7.5 聘用当地居民作护线员,随时观测,随时汇报采空区变化情况,以便运行单位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7.6 对无法避开采空区路径的线路,不宜

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同杆塔架设。

第8章 防止风偏事故

8.1 在线路杆塔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天气情况及风力的大小,要充分考虑到影响风偏角的因素,在风力较大或易出现恶劣气象的地区,应选择空气间隙和摇摆角较大的杆塔型,并适当增大杆塔的设计强度。8.2 对运行线路,防风偏治理的重点是耐张塔风偏治理,如“干字型”耐张塔的中相绕跳线必须采用双挂点的双串绝缘子悬挂,并使跳线保持一定张力。其他类型跳线可采取加装跳线串、跳线扁担、重锤及增加跳线张力等措施,控制耐张塔的跳线风偏。8.3 直线塔的防风偏应在设计时就予以考虑,在可能出现大风地段的杆塔,定位时要重点验算杆塔垂直档距、选取允许摇摆角大的塔型、绝缘子采取“V”型结构连接等措施。运行线路的直线塔防风偏应根据杆塔使用情况、垂直档距大小等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加装重锤、加装防风拉线、更换绝缘子串等。8.4 新建线路设计时要加强实地勘测,巡视时应注意线路走廊两侧的悬崖、山坡、树木、建筑物等,并验算最大计算风偏的安全距离;注意线路交*跨越的其他线路是否存在大风时舞动或断线的可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5 加强特殊天气的巡视检查,及时发现线路杆塔是否存在上拔或垂直档距太小的情况,掌握大风发生的区域,准确划分特殊地形及微气象区,以便能及时采取防风偏措施,预防风偏故障。8.6 加强风振区线路的巡视检查,重点检查拉线、连接金具、导地线线夹磨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掉线事故。

第9章 防止外力破坏事故

9.1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护线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群众性的护线活动。鼓励广大群众检举盗窍电力设施行为,及时报告电力设施丢失、线路异常等情况。建立必要的护线组织,减少外力破坏。9.2 把线路运行环境的监督检查作为重要的维护工作之一,线路运行人员要及时掌握沿线的建筑、公路、铁路、桥梁、开挖等施工作业情况,建立动态台帐,实施动态管理。9.3 对于违反《中华人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施工作业等行为,发现以后,及时下发《违反〈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隐患通知书》,必要时与有关执法部门配合,共同解决。9.4 及时联系清理线路保护区内各类障碍物、堆积物,保证与线路的安全距离。9.5 加强线路防护区内树木的巡视检查,对最大计算风偏或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满足安全距离的树木或倒树距离不足的树木必须及时砍伐、修剪,避免发生树害事故。9.6 在人口密集区及线路密集区的杆塔上悬挂、涂刷警示标志;线路跨越的一级公路或建筑物时,均应加装警示牌。9.7 熟悉线路周边环境,发现倾向性变化应及时采取措施。积极与当地政府及公安机关配合,制止线路下方及防护区的开山炸石爆破等行为。9.8 在易盗区的铁塔要适当提高防盗螺栓的安装高度,拉线UT线夹要全部安装防盗帽,发现杆塔设施丢失后要及时补加,并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破坏分子。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开辟专栏、制作专题节目进行宣讲等。9.9近年来,高等级公路建设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外力跳闸很多,应引起各运行单位的高度重视,一定要加强公路施工的全过程管理,采取多种手段,力求减少外力破坏,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9.10 加强与输电线路交*跨越的其他供电线路的管理,尤其是新建线路穿越输电线路时,必须要求保证施工安全和架设后能满足安全距离。

2.热工专业反事故技术措施 篇二

1 继电保护的特点

1.1 灵敏性

继电保护具有很好的灵敏性特点, 电力设备或线路发生金属性短路的情况下, 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一定要达到相对应的水平程度。考虑到110k V的线路在可能的高电阻接地故障情况下的动作灵敏度要求, 一般情况下而言其最后一段零序电流保护的电流暂定值应小于三百A。

1.2 可靠性

由于有合理的配置、优良质量技术性能的继电保护装置和正常稳定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才可以使继电保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继电保护系统中, 信息管理技术采用数据仓库与方法库, 以便于维护系统及升级系统。在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过程中, 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由以往分散式的传输转变为集中式的运输, 所以就算是其中某一客户的工作站出现问题, 也不会影响到整个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1.3 实现远程监控

微机保护装置具备串行通信的能用, 能和远方的微机监控系统进行通信联络, 进而使得整个微机保护都具备远程监控性更加可以保障无人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安全。

1.4 实用性强

在实际的生产运行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继电保护有效的解决二次部分中的各类数据之间的使用与共享。由于可以分析系统、统计数据, 实用性更好, 继电保护运行的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 水电站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

2.1 直流电源

采用锡镍蓄电池的直流系统浮充电流, 要使全组蓄电池的液面达到基本一致的情况, 控制在最高与最低液面线之间, 保持电池的外观足够清洁, 应在失去交流电源的情况下对采取电容储能电源的水电站, 几套保护同时动作, 保证保护装置及有关断路器都可以可靠动作于跳闸。

2.2 保护屏上的设备

保护屏上的各个安装单元要有明显的标志, 屏体及接地端子接地要足够可靠, 端子排要是阻燃材料所制成, 正、负电源之间以及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的端子排, 要保证可靠连接。

2.3 控制电缆

根据电流互感器的百分之十误差曲线来进行保护装置交流回路控制电缆截面的选择, 交流电压回路用电缆按电压降来选择截面, 控制信号回路用的电缆芯。电缆敷设需要尽最大的可能远离高压母线及避雷器的接地点, 且与电力电缆不同层敷设, 要使电缆沟及电缆穿管封堵的情况保持良好状态, 且采取较为有效的防积水措施, 强电与弱电回路都不能同用一根电缆。

2.4 保护变压器瓦斯

瓦斯继电器是构成瓦斯保护的主要元件, 安装在油箱与油枕之间的连接管道上。给0.4MV.A及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与0.8M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都装设上瓦斯保护, 以便于反映出变压器油箱内部的多种短路故障与油面降低。气体继电器的两个输出触点一个是反映出严重故障的“重瓦斯”, 一个是反映变压器内部反常情况或较小故障的“轻瓦斯”。重瓦斯是用于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轻瓦斯则是能使操作人员迅速发现情况并尽快处理, 起信号作用。

2.5 双重化保护

继电保护的近后备保护采用双重化的配置, 包括交流电压及电流回路、直流、跳闸及相关回路都要独立配置, 不可以有任何电气联系, 断路器的保护与失灵启动等辅助保护及非电量保护要按照单套进行配置。要使双重化的两套保护跳闸回路和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达到一一对应的状态。

2.6 功率方向差动保护的灵敏度

因为是比较两侧功率的方向, 不用进行复杂的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所以进行的功率方向差动保护。继电保护功率方向差动的灵敏度主要是受功率方向继电器灵敏度的影响。为提高功率方向差动保护的灵敏度, 可以选用BG—12型晶体管功率方向继电器来作为功率方向差动保护的方向元件。

2.7 现场工作

继电保护现场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强化安全的思想意识, 及时做好分析危险点的工作。现场工作是反事故措施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环节, 一定要严格遵守继电保护工作的标准要求及规定。要做到:必须至少有两个人参加现场的工作;严格按照设计好的图纸进行工作, 绝对不能只凭靠对之前的记忆、而不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来进行工作;必须防止在二次电压回路通电的时候向互感器进行一次侧反充电, 必须在二次回路短路部分接线的时候用短路片或者是短路线;要保护整组试验适合在保护屏的端子排上来进行通电,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例如拉合直流电流、插拔熔断器等进行验证保护, 以避免和防止出现错误的动作或者是误发信号的不良现象。

3 结语

水电站继电保护专业要求操作人员具备很强的职业责任感,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素养, 强化反事故措施的管理, 加强反违章的力度, 不断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电站的稳定、安全运行技术水平。现代社会上的水电站继电保护不管是在硬件方面、还是在软件方面的发展都相当的快速。相信以后随着软件、硬件及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 水电站的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装置都将会达到更高的新水平。

摘要:加强现代水电站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的管理,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电站保护动作正确率, 保证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为多种类型, 要求达到一定程度的准确、稳定级快速要求。本文根据继电保护的特点, 对水电站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电站,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颖.瑞丽江一级水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设计[J].云南水力发电.2008.

[2]俞如兵.浅析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J].动力与电气工程.2011.

[3]徐学明, 祝裙.小型水电站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探讨[J].河南水利.2006.

[4]李柏瑾.思林水电站发电机及变压器保护设计[J].水力发电.2008.

3.热工专业反事故技术措施 篇三

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和反事故措施计划是指导企业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电力企业组织职工进行反事故斗争工作,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改善劳动条件,防止职业病的重要方法,为了有预见,有重点、有计划地消灭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消除电力生产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两措计划的编制

l、两措计划的编制工作在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进行具体编制工作由安监部和生技部共同负责组织各生产车间编制,同时还应邀请工会主席和劳动保护委员会主任参加。安措由安监部为主,反措由生技部为主编制。

2、两措计划项目确定的原则

(1)只要有发生事故、障碍、轻伤或异常的原因,可能造成事故,危及职工身体健康的,都应订人两措计划内,

防止人身事故的措施订入安措计划,防止设备事故的措施订人反措计划内。

(2)已经订人有关制度或已经形成制度的有关反事故工作不再订人两措计划。

(3)没有具体措施,只有原则要求的不订入两措计划。

(4)一般的研究项目及没有足够根据只凭推测的问题不订人两措计划。

(5)器材、施工力量、经费不能落实的项目不订人两措计划。

(6)购置备品、工具、仪器等不订人两措计划。

(7)有关职工福利、劳动保护用品、保健食品、清凉饮料等计划项目不订人两措计划,

(8)大修的标准项目所规定的工作,不订人两措计划。以防止事故为目的非标准项目可以订人两措计划。

3、两措计划编制的依据

(1)国家颁布的劳动保护法令、规章、标准以及上级颁发的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力工业工作规程、各种反事故指示和安全生产通报在本厂应执行的。

(2)本厂的安全分析、日常检查及安全大检查中所指出的问题和发现的安全生产漏洞、设备缺陷,威胁安全生产应采取的措施。

4.热工专业反事故技术措施 篇四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拒动事故的措施(现状分析和措施)

关于DCS系统配置的基本要求的措施

根据“DCS系统配置应能满足机组任何工况下的监控要求(包括紧急故障处理),CPU及通信总线负荷率应控制在设计规定的指标之内并留有适当裕度”的要求,并且控制器的负荷率做到尽可能均衡,已完全达到留有适当裕度的要求。

现在主要控制器应采用冗余配置,重要I/O点都用非同一板件的冗余配置。系统电源有可靠的后备手段(采用UPS电源),备用电源的切换时间为3ms可保证控制器不会初始化。系统电源故障在控制室内设有独立于DCS之外的声光报警。

主系统及与主系统连接的所有相关系统DCS、MARK-Ⅴ、MARK-Ⅵ(包括专用装置)的通信负荷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保证在高负荷运行时不出现“瓶颈”现象)之内,其接口设备(板件)稳定可靠。

DCS的系统接地严格遵守技术要求,有良好的单端机柜接地机柜。所有进入DCS系统的控制信号的电缆采用质量合格的屏蔽电缆。

操作员站及少数重要操作按钮的配置应能满足机组各种工况下的操作要求,特别是紧急故障处理的要求。紧急停机停炉按钮配置,采用与DCS分开的单独操作回路。

I/0通道配置满足隔离措施。

目前DCS系统配置能满足机组任何工况下的监控要求(包括紧急故障处理),CPU及通信总线负荷率应控制在设计规定的指标之内并留有适当裕度的要求。

关于DCS故障的紧急处理措施

当部分操作员站故障时,由可用的冗余操作员站继续承担机组监控任务(此时应停止重大操作),同时迅速排除故障,若故障无法排除,则应根据当时运行状况酌情处理。(目前操作员站是冗余配置的)。

当系统中的控制器或相应电源故障时,应采取如下对策。

辅机控制器或相应电源故障时,可切至后备手动方式运行并迅速处理系统故障,若条件不允许则将该辅机退出运行。调节回路控制器或相应电源故障时,将自动切至手动维持运行,同时迅速处理系统故障,根据处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涉及到机炉保护的控制器故障时应立即更换或修复控制器模件,涉及到机炉保护电源故障时则应采用强送措施,此时应做好防止控制器初始化的措施。若恢复失败则应紧急停机、停炉。

加强对DCS系统的监视检查,特别是发现CPU、网络、电源等故障时,热控人员应及时通知运行人员并迅速做好相应对策。

规范DCS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管理,软件的修改、更新、升级必须履行审批授权及责任人制度。在修改、更新、升级软件前,应对软件进行备份。未经测试确认的各种软件严禁下载到已运行的DCS系统中使用,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DCS系统防病毒措失。”

根据DCS系统实际使用状况,制定DCS故障的处理措施,并编入到机组的运行规程,核心思想是保证机组运行的安全。对DCS故障处理把握性不大,或故障已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决不能以侥幸的心理维持运行,应立即停机、停炉处理。在此重点强调了全部操作员站故障和通信总线故障(所有上位机“黑屏”、“死机”或数据不更新)、部分操作员站故障、控制器或相应电源故障等三种情况下的故障对策。

由于DCS是由多种硬件、软件及网络构成的系统,其故障点分布和故障分析都比较复杂。因此,日常检查加强对DCS的运行监视、检查和技术管理。

已建立健全DCS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加强系统升级、组态修改等重要工作中的软件管理),平时充分注意主控制器与冗余控制器控制组态软件的一致性、应用软件和数据的备份、系统防病毒等问题。

热控专业人员在DCS系统的维护管理方面加强同运行人员沟通情况,特别是在机组运行中对工程师站(EWS)的操作,也执行类似于工作票的制度,严防非运行人员(或未经运行人员允许)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有干预行为。专业人员和运行人员应对DCS运行的异常状态(包括操作员站显示画面微小的颜色、音响及提示的变化等)反应敏捷,并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于防止热工保护拒动

定期进行保护定值的核实检查和保护的动作试验(按保护定值的核实检查和保护的动作试验周期规定进行)。

对于由DCS构成的含有相关软逻辑的热工保护系统,在进行机、炉、电联锁与联动试验时,必须将全部软逻辑纳入到相关系统的试验中。汽轮机紧急跳闸系统(ETS)和汽轮机安全监视保护系统(TS1)加强定期巡视检查,所配电源必须可靠,电压波动值不得大于±5%。TSI的CPU及重要跳机保护信号和通道必须冗余配置,输出继电器必须可靠。

汽轮机超速、轴向位移、振动、低油压保护、低真空保护(装置)每季度及每次机组检修后起动前应进行静态试验,以检查跳闸逻辑、报警及停机动作值。所有检测用的传感器必须在规定的有效检验周期内。

若发生热工保护装置(系统、包括一次检测设备)故障,必须开具工作票经总工程师批准后迅速处理。汽包水位和汽轮机超速、轴向位移、振动、低油压等重要保护装置在机组运行中严禁退出;其他保护装置被迫退出运行的,必须在24h恢复,否则应立即停机、停炉处理。”

以上主要考虑DCS系统所包含的热工保护和独立热工保护的防止拒动措施。

对所涉及到的热工保护(如ETS及部分含有软逻辑的热工保护系统)其配置和技术指标必须满足DCS相应的标准要求(特别强调涉及到保护的信号均应按重要DCS信号来考虑)。

对于由软逻辑构成的热工保护系统,特别强调了在进行机、炉、电联动试验时,必须将全部软逻辑纳入到相关系统的试验中。这是由于DCS系统近些年来的覆盖范围扩大而带来的新问题。特别是后备手操保留较多的系统更应注意整体的DCS软逻辑联动保护试验。

为了防止热工保护拒动,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严格管理。第一是热工保护必须健全,首先应当按规程完善保护系统。

第二是热工保护必须好用,严格符合相关规程的要求,强调静、动态及定值的定期试验。热工保护装置的可靠、实用和定值准确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是热工保护必须用好。也就是说有了保护就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决不能随意解除运行中的保护,解除保护就为事故的发生与扩大埋下了隐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5.热工专业反事故技术措施 篇五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2008年6月总则

1.1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以下简称《反措汇编》)是在《防止电

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技术措施要点》等

规程、规定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汇总近年来南方电网继电保护的主要反事故措施而编制的。

1.2 《反措汇编》重点针对设计、运行等技术标准中没有明确,而实际运行中已出现对继电

保护装置可靠运行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对于已在相关技术标准中明确的部分早期反事故措

施,本汇编不再重复。因此,在贯彻落实《反措汇编》的过程中仍应严格执行相关规程、规

定和技术标准。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标准、规定,凡与《反措汇编》有抵触的,应按《反

措汇编》执行。

1.3 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反措汇编》,现有发电厂、变电站已投入运行的继

电保护装置,凡严重威胁系统安全运行的应立即整改,其它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

或改造,不能满足要求的应结合设备大修加速更换。

1.4 各单位应在遵循《反措汇编》的基础上,对各项反事故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实施细则。整定计算

2.1 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应充分考虑系统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尽量避免在复杂故障情况

下继电保护的不正确动作,当遇到电网结构发生变化、整定计算不能满足系统要求时,若保

护装置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应按整定规程进行取舍,侧重防止保护拒动,同时备案注明并

报主管领导批准。

【释义】对于在整定方案中出现的失配、灵敏度不足等情况均应备案注明并报主管领导批准。

2.2 制定整定方案应严格遵循局部服从整体,下一级服从上一级的原则,地区电网应严格按

照中调下达的限额进行定值整定。低电压等级的故障必须严格限制在本电压等级内,不得造

成高电压等级保护越级跳闸。

2.3 并网电厂涉网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应满足所接入电网的要求。

2.4 并网机组的低频率、高频率保护,过电压、低电压保护,失磁保护,过励磁保护,失步

保护,定子接地保护,阻抗保护,零序过流保护,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等涉网保护定值,应与系统继电保护及安稳装置定值配合,且涉网保护的定值应报相应调度机构备案。

2.5 并网电厂应重视和加强厂用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定值的整定计算与管理工作,防止系统

故障时辅机保护等厂用电系统的不正确动作造成机组跳闸,使事故范围扩大。

2.6 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的整定计算应遵循《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

(DL/T684-1999),并网电厂应根据电网运行情况和主设备技术条件,定期对所辖设备的继

电保护定值进行校核,尤其是校核电厂涉网保护定值与电网保护定值是否满足配合要求。当

电网结构、线路参数、短路电流水平或出线定值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校核相关涉网保护定值,避免保护发生不正确动作,并注意以下原则:

2.6.1 发电机变压器组的过励磁保护应考虑主变压器及高压厂用变压器的过励磁能力,并

按先发电机电压调节器过励磁动作,其次发电机变压器组过励磁保护动作,后发电机转子过

负荷保护动作的先后顺序进行整定。

2.6.2 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应根据发电机在不同负荷的运行工况下,实测基波零序电压和

发电机中性点三次谐波电压的有效值进行校核。

2.6.3 发电机变压器组负序电流保护应根据制造厂提供的对称过负荷和负序

下菲鳌⒏衾氲墩⒌母ㄖ拥愕龋ψ裱嗷ザ罏2.7 加强变压器差动保护整定计算管理。对厂家资料或说明书容易产生混淆的地方,尤其是

“变压器各侧额定电流与CT二次额定电流以及平衡系数计算”等问题应确认清楚,并在现

场试验时校验平衡系数是否正确。

2.8 为了防止220kV线路单相跳闸重合闸期间,220kV变压器220kV侧中性点间隙零序电流、电压保护动作,在征得设备主管部门同意后,间隙保护动作时间可按躲过重合闸时间整定。3 保护装置

3.1 线路保护及远跳

3.1.1 传输保护信息的通道应满足传输时间、安全性和可依赖性的要求。纵联保护应优先

采用光纤通道,220kV及以上新建、技改的同杆并架线路保护,在具备光纤通道的条件下,应配置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或传输分相命令的纵联保护。

3.1.2 为提高220kV及以上系统远方跳闸的安全性,防止误动作,远方跳闸命令宜经相应 的就地判据出口。

3.1.3 远跳通道宜独立于线路差动保护通道。

3.1.4 线路两侧不允许同时投入保护的弱馈功能。

3.1.5 电压二次回路一相、两相或三相同时失压,保护装置应发告警信号,并闭锁可能误

动作的保护。

3.1.6 采用三相电压及自产零序电压的保护,应避免电压回路故障时同时失去相间及接地

保护。

3.1.7 500kV线路保护配置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反时限零序过流一般情况下不带方向,宜采用IEC正常反时限特性曲线。

3.1.8 高频保护收发信机的其它保护停信回路(或称母差保护停信、停信2)应具有2~ 5ms延时。

3.1.9 500kV线路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应具备双通道接入功能。光纤电流差动保护装置、保

护光纤信号传输装置(保护光纤通信接口装置)应具备地址识别功能,地址编码可采用数字 或中文。

【释义】保护光纤信号传输装置(保护光纤通信接口装置)指将保护允许(闭锁)命令、断

路器失灵远跳、过压远跳或500kV电抗器保护远跳等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送至通信机房或对

侧的装置,如FOX-41A、GXC-01及CSY-102A等。

3.1.10 线路保护通道的配置应符合双重化原则,500kV线路保护通道的改造及新投产保

护通道的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3.1.10.1 配置两套主保护的线路,每套主保护的通道应有完全独立的“光纤”+“光纤”、“光

纤”+“载波”保护通道,确保任一通道故障时,每套主保护仍可继续运行。“光纤”+“光 纤”双通道应包括两个不同的光纤路由和不同的光传输设备,且通信直流电源应双重化。

【释义】“光纤”指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保护通道,包括专用光纤芯、复用2M等各种形式 的光纤通道。

3.1.10.2 配置三套主保护的线路,应至少有一套主保护采用 “光纤”+“光纤”、“光纤”+ “载波”或“光纤通道自愈环”三种通道方式之一。以确保任一通道故障时,仍有两套主保

护继续运行。

3.1.10.3 单通道光纤电流差动保护采用短路径通道,双通道光纤电流差动保护采用一路短路

径通道和一路长路径通道,且短路径通道和长路径通道分别采用不同的光通信设备。

3.1.10.4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禁止采用光纤通道自愈环,非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和辅助保护可采

用光纤通道自愈环。

3.1.11 线路保护光纤通道应优先采用本线或同一电压等级线路的光缆,在不具备条件时

可复用下一级电压等级线路的光缆。磁保护动作,后发电机转子过 负荷保护动作的先后顺序浇3.2 母线保护及断路器失灵保护

3.2.1 母线差动保护在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的各个阶段都应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无论在新建、扩建还是技改工程中都应保证母线差动保护不留隐患地投入运行。

3.2.2 为确保母线差动保护检修时母线不至失去保护,防止母线差动保护拒动而危及系统

稳定或将事故扩大,500kV母线保护及500kV变电站的220kV母线保护应采用双重化配置,重要的或有稳定问题的220kV厂站的220kV母线保护应采用双重化配置。双重化配置除应

符合7.2条的技术要求外,同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3.2.2.1 每条母线采用两套完整、独立的母线差动保护,并安装在各自的屏柜内。每套保护

分别动作于断路器的一组跳闸线圈。

3.2.2.2 采用单套失灵保护时,失灵应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当共用出口的双

重化配置的微机型母差保护与断路器失灵保护均投入时,每套保护可分别动作于断路器的一

组跳闸线圈。

3.2.2.3 用于母线差动保护的断路器和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切换回路、辅助变流器以及与 其他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亦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3.2.2.4应合理分配母线差动保护所接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对确无办法解决的保护动作死区,在满足系统稳定要求的前提下,可采取起动失灵和远方跳闸等后备措施来解决。

3.2.3 母联、分段断路器应配置充电保护。该保护应具备可瞬时跳闸和延时跳闸的回路,并宜启动失灵保护。

3.2.4 500kV变电站的35kV母线应配置母差保护。

3.2.5 双母线接线的母线保护,应设有电压闭锁元件。

3.2.5.1 对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可在起动出口继电器的逻辑中设置电压闭锁回路,而不在

跳闸出口回路上串接电压闭锁触点;

3.2.5.2 对非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电压闭锁接点应分别与跳闸出口触点串接。

3.2.5.3 母联或分段断路器的跳闸回路不应经电压闭锁触点控制。

3.2.6 500kV边断路器失灵宜通过母差出口跳相关边开关。

3.2.7 500kV边断路器失灵经母差保护出口跳闸的,母差保护应充分考虑交直流窜扰,可

在母差失灵出口回路中增加20~30ms的动作延时来提高失灵回路抗干扰的能力,防止母差

失灵误动作。

3.2.8 220kV及以上变压器、发变组的断路器失灵时,应起动断路器失灵保护,并满足以

下要求:

3.2.8.1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电流判别元件应采用相电流、零序电流和负序电流按“或门”构

成的逻辑。

3.2.8.2 为解决断路器失灵保护复合电压闭锁元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可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a)采用由主变各侧“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动作”(或逻辑)作为解除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复合电

压闭锁元件,当采用微机变压器保护时,应具备主变“各侧复合电压闭锁动作”信号输出的

空接点。

b)采用保护跳闸接点和电流判别元件同时动作去解除复合电压闭锁,在故障电流切断或保

护跳闸命令收回后重新闭锁断路器失灵保护。

【释义】该解除电压闭锁方案比单纯靠保护跳闸接点解除复合电压闭锁可靠性高,降低了保

护跳闸接点误导通而误解锁的可能性。

3.2.9 母线发生故障,母线保护动作后,除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外,对于不带分支且有纵联

保护的线路,应利用线路纵联保护使对侧快速跳闸,如闭锁式采用母差保护动作停信、允许

式采用母差保护动作发信、纵差采用母差保护动作直跳对侧等。对于该母线上的变压器,除

利用母差保护动作接点跳变压器本侧断路器外,还应启动变压器本侧断路器失灵。?${熜貴3.3 发电机变压器保护

3.3.1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主变压器或1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应按 双重化配置(非电气量保护除外)。双重化配置除应符合7.2条的技术要求外,同时还应满

足以下要求:

3.3.1.1主变压器应采用两套完整、独立并且安装在各自屏柜内的保护装置。每套保护均应配 置完整的主、后备保护。

3.3.1.2发电机变压器组每套保护均应含完整的差动及后备保护,能反应被保护设备的各种故

障及异常状态,并能动作于跳闸或发信。

3.3.1.3主变压器或发电机变压器组非电量保护应设置独立的电源回路(包括直流空气小开关

及其直流电源监视回路)和出口跳闸回路,且必须与电气量保护完全分开,在保护柜上的安

装位置也应相对独立。

3.3.1.4每套完整的电气量保护应分别动作于断路器的一组跳闸线圈。非电量保护的跳闸回路

应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

3.3.1.5为与保护双重化配置相适应,500kV变压器的高、中压侧和220kV变压器的高压侧必

须选用具有双跳闸线圈的断路器。断路器和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切换回路、辅助变流器以

及与其他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亦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3.3.2 发电机、变压器的阻抗保护,都必须经电流起动,并应有电压回路断线闭锁。

3.3.3 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应防水、防油渗漏、密封性好。气体继电器由中间端子箱引出的

电缆应直接接入保护柜。非电量保护的重动继电器宜采用启动功率不小于5W、动作电压介

于55~65%Ue、动作时间不小于10ms的中间继电器。

3.3.4 电气量保护与非电气量保护的出口继电器应分开,不得使用不能快速返回的电气量

保护和非电量保护作为断路器失灵保护的起动量,且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相电流判别元件动作

时间和返回时间均不应大于20毫秒。

3.3.5 为防止冷却器油泵启动时引起的油压突然变化导致重瓦斯保护误动作,应进行单台

及多台油泵启停试验,检查重瓦斯保护动作情况。若出现误动,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3.3.6 有关设计、制造单位和发电厂及其调度部门应针对发电机变压器组一次结构和继电

保护的配置及二次接线方案,对发电机变压器保护在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的各个阶段都

应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消除隐患。

3.3.7 认真分析和研究发电机失步、失磁保护的动作行为,做好发电机失步、失磁保护的

选型工作。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系统单相故障发展为两相故障时,失步继电器不正确动作。

设计、制造单位应将有关这些问题的计算、研究资料提供给发电厂有关部门和调度单位备案。

发电机在进相运行前,应仔细检查和校核发电机失步、失磁保护的测量原理、整定范围和动

作特性。在发电机进相运行的上限工况时,防止发电机的失步、失磁保护装置不正确跳闸。

3.3.8 发电机失步保护在发电机变压器组外部发生故障时不应误动作,只有测量到失步振

荡中心位于发电机变压器组内部,并对其安全构成威胁时,才作用于跳闸,并尽量避免断路

器两侧电势角在180度时开断。

3.3.9 发电机失磁保护应能正确区分短路故障和失磁故障,同时还应配置振荡闭锁元件,防止系统振荡时发电机失磁保护不正确动作。

3.3.10 200MW及以上容量的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应投入跳闸,但应将基波零序保护与发

电机中性点侧三次谐波电压保护的出口分开,基波零序保护投跳闸,发电机中性点侧三次谐

波电压保护宜投信号。

3.3.11 发电机变压器组断路器出现非全相运行时,首先应采取发电机降出力措施,然后经

快速返回的“负序或零序电流元件”闭锁的“断路器非全相动动⒌母ㄖ拥愕龋ψ裱嗷ザ罏作信号。若此时断路器故障仍然存在,可采用以下措施:

3.3.11.1以“零序或负序电流”元件动作、“断路器三相位置不一致”和“保护动作”构成的

“与”逻辑,通过独立的时间元件以第二时限去解除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复合电压闭锁,并发

出告警信号。

3.3.11.2同时经“零序或负序电流”元件以及任一相电流元件动作的“或”逻辑,与“断路

器三相位置不一致”,“保护动作”构成的“与”逻辑,经由独立的时间元件以第三时限去启

动断路器失灵保护,并发“断路器失灵保护启动”的信号。

3.3.12 发电机变压器组的气体保护、低阻抗保护应参照变压器气体保护和低阻抗保护的技

术要求。

3.3.13 在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应创造条件优先考虑配置横差保护,并且横差保护的

三次谐波滤过比应大于30。3.3.14 200MW及以上容量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应配置专用故障录波器。

3.3.15 发变组出口三相不一致保护启动失灵保护。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单元制接线的发

变组,应使用具有电气量判据的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去启动发变组断路器失灵保护。

3.4 故障录波和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

3.4.1 为充分利用故障录波手段,更好地开展运行分析,发现隐患,查明事故原因,相同

一次设备(如线路、变压器、母线、电抗器)的模拟量和开关量宜接入同一录波器中。

3.4.2 模拟量是故障录波的基本信息,所有220kV及以上电气模拟量必须录波,并宜按照

TV、TA装设位置不同分别接入。其中应特别注意:

3.4.2.1 安装在不同位置的每一组三相电压互感器,均应单独录波,同时还应接入外接零序 电压。

3.4.2.2 变压器不仅需录取各侧的电压、电流,还应录取公共绕组电流、中性点零序电流和

中性点零序电压。电抗器应参照变压器选取模拟量录波。

3.4.2.3 母联、分段以及旁路开关,应录取其电流。

3.4.2.4 3/2接线、角形接线或双开关接线,宜单独录取开关电流。

3.4.3 开关量变位情况是故障录波的重要信息,接入录波器的开关量应包括保护出口信息、通道收发信情况以及开关变位情况等变位信息。其中应特别注意:

3.4.3.1 任意保护的逻辑功能出口跳闸,均应在录波图的开关量中反映。对于独立出口继电

器的单一逻辑功能,宜单独接入录波。对于多项逻辑功能共用多组出口继电器的,可选用一 组开关量接入录波器。

3.4.3.2 传送闭锁式命令的专用收发信机的收信输出、保护的发(停)信的接点信号,均应

接入录波器。

3.4.3.3 220kV及以上的开关,每相开关的跳、合位均应分别录波,宜选用开关辅助接点接 入。

3.4.3.4操作箱中的手跳、三跳、永跳继电器的接点变位宜接入故障录波,便于事故分析。

3.4.3.5 保护跳闸、开关位置等重要开关量的变位应启动录波。

3.4.4 为了便于分析交直流串扰引起的保护跳闸,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宜录取保护使用 的直流母线电压。直流电源

4.1 保护控制直流电源

4.1.1 正常情况下蓄电池不得退出运行(包括采用硅整流充电设备的蓄电池),当蓄电池 组必须退出运行时,应投入备用(临时)蓄电池组。

4.1.2 变电站内蓄电池核容工作结束后投入充电屏的过程中,必须监视并确保新投入直流

母线的充电屏直流电流表有电流指示后,方可断开两段直流母线分段开关,防止出现一段直流母线失压。

4.1.3 互为冗余配置的两套主保护、两套安稳装置、两组跳闸回路的直流电源应取自不同

段直流母线,且两组直流之间不允许采用自动切换。

4.1.4 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与断路器的两组跳闸线圈一一对应时,其保护电源和控制电

源必须取自同一组直流电源。4.1.5 控制电源与保护电源直流供电回路必须分开。

4.1.6 为防止因直流空气开关(直流熔断器)不正常熔断而扩大事故,应注意做到:

4.1.6.1 直流总输出回路、直流分路均装设熔断器时,直流熔断器应分级配置,逐级配合。

4.1.6.2 直流总输出回路装设熔断器,直流分路装设小空气开关时,必须确保熔断器与小空

气开关有选择性地配合。

4.1.6.3 直流总输出回路、直流分路均装设小空气开关时,必须确保上、下级小空气开关有

选择性地配合。

4.1.6.4 为防止因直流熔断器不正常熔断或空气开关失灵而扩大事故,对运行中的熔断器和

小空气开关应定期检查,严禁质量不合格的熔断器和小空气开关投入运行。

4.1.7 使用具有切断直流负载能力的、不带热保护的小空气开关取代原有的直流熔断器,小空气开关的额定工作电流应按最大动态负荷电流(即保护三相同时动作、跳闸和收发信机

在满功率发信的状态下)的1.5-2.0倍选用。

4.1.8 直流空气开关(直流熔断器)的配置原则如下:

4.1.8.1 信号回路由专用直流空气开关(直流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他回路混用。

4.1.8.2 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 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站接线方式中,每

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门的直流空气开关(直流熔断器)供电,保护装置的直流回

路由另一组直流空气开关(直流熔断器)供电。4.1.8.3 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空气开关(直流熔

断器)供电。

4.1.8.4 只有一套主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的,主保护与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

直流空气开关(直流熔断器)供电。

4.1.9 接到同一熔断器的几组继电保护直流回路的接线原则:

4.1.9.1 每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到直流空气开关(直流熔断器)正负极

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的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都必须且

只能从这一对专用端子取得直流的正、负电源。

4.1.9.2 不允许一套独立保护的任一回路(包括跳闸继电器)接到另一套独立保护的专用端

子对引入的直流正、负电源。

4.1.9.3 如果一套独立保护的继电器及回路分装在不同的保护屏上,同样也必须只能由同一

专用端子对取得直流正、负电源。

4.1.10 由不同熔断器供电或不同专用端子对供电的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逻辑回路间不允

许有任何电的联系,如有需要,必须经空接点输出。

4.1.11 查找直流接地点,应断开直流空气开关(直流熔断器)或断开由专用端子对到直流

空气开关(直流熔断器)的连接,并在操作前,先停用由该直流空气开关(直流熔断器)或

由该专用端子对控制的所有保护装置,在直流回路恢复良好后再恢复保护装置的运行。4.1.12 所有的独立保护装置都必须设有直流电源断电的自动报警回路。

4.1.13 用整流电源作浮充电源的直流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

4.1.13.1 直流电压波动范围应小于 5%额定值。

4.1.13.2 波纹系数小于5%。压器本侧断路器外,还应启动变压器本侧断路器失4.1.13.3 失去浮充电源后在最大负载下的直流电压不应低于80%的额定值。

4.1.14 保护装置直流电源的插件运行不宜超过8年。

4.2 保护接口装置通信直流电源

4.2.1 线路保护通道的配置应符合双重化原则,保护接口装置、通信设备、光缆或直流电

源等任何单一故障不应导致同一条线路的所有保护通道同时中断。

4.2.2 不同保护通道使用的通信设备的直流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

4.2.2.1 保护通道采用两路复用光纤通道时,采用单电源供电的不同的光端机使用的直流电

源应相互独立;

4.2.2.2 保护通道采用一路复用光纤通道和一路复用载波通道时,采用单电源供电的光端机

与载波机使用的直流电源应相互独立;

4.2.2.3 保护通道采用两路复用载波通道时,不同载波机使用的直流电源应相互独立。

【释义】对于有两路电源供电的光端机,由于任一路直流电源故障不影响其正常工作,从通

信角度来看,具有双电源接入功能的光设备,应优先采用相互独立的两路电源供电。为了避

免降低两路直流电源的可靠性,采用双电源供电的光端机,应防止工作过程中出现两路直流

电源短接的状态。

4.2.3 在具备两套通信电源的条件下,保护及安稳装置的数字接口装置使用的直流电源应

满足以下要求:

4.2.3.1 通信设备使用单直流电源时,保护及安稳装置的数字接口装置应与提供该通道的通

信设备使用同一路(同一套)直流电源;通信设备使用双直流电源时,两路电源应引自不同 的直流电源。

4.2.3.2 线路配置两套主保护时,保护数字接口装置使用的直流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两套主保护均采用单通道时,每个保护通道的数字接口装置使用的直流电源应相互独立;

b)两套主保护均采用双通道时,每套主保护的每个保护通道的数字接口装置使用的直流电

源应相互独立;

c)一套主保护采用单通道,另一套主保护采用双通道时,采用双通道的主保护的每个保护

通道的数字接口装置使用的直流电源应相互独立,同时应合理分配采用单通道的主保护的数

字接口装置使用的直流电源。

【释义】具有独立蓄电池组和充电装置的一路(一套)电源视为独立电源。

4.2.3.3 线路配置三套主保护时,保护数字接口装置使用的直流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三套主保护均采用单通道时,允许其中一套主保护的数字接口装置与另一套主保护数字

接口装置共用一路(一套)直流电源,但应至少保证一套主保护的数字接口装置使用的直流

电源与其它主保护使用的数字接口装置的直流电源相互独立;

b)一套主保护采用双通道,另外两套主保护采用单通道时,采用双通道的主保护的每个保

护通道的数字接口装置使用的直流电源应相互独立,两套采用单通道的主保护的数字接口装

置使用的直流电源应相互独立;

c)两套及以上主保护采用双通道时,每套采用双通道的主保护的每个保护通道的数字接口

装置使用的直流电源应相互独立,采用单通道的主保护的数字接口装置可与其它主保护的数

字接口装置共用一路(一套)直流电源。

4.2.3.4 两个远跳通道的保护数字接口装置使用的直流电源应相互独立。

4.2.3.5 光纤通道和载波通道的保护接口装置使用的直流电源应相互独立。二次回路及抗干扰

5.1 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

5.1.1 在继电保护装置交流电流回路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文件的要求,进行继电保护

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选型和配置,防止出现保护死区。在继电保护装置和电流互感器的安装、调试、验收过程中,应做好电流互感器安装位置正确性、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配置合

理性、继电保护装置交流电流回路接线正确性检查。检查记录应有签名并作为工程竣工报告 存档。

5.1.2 继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配置原则:

5.1.2.1 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配置应满足DL/T 866-2004《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

及计算导则》的要求。

5.1.2.2 500kV线路保护、母差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推荐配置原则:

①线路保护宜选用TPY级;②母差保护可根据保护装置的特定要求选用适当的电流互感器;

③断路器失灵保护可选用TPS级或5P等二次电流可较快衰减的电流互感器,不宜使用TPY 级。

5.1.2.3 为防止主保护存在动作死区,两个相邻设备保护之间的保护范围应完全交叉;同时

应注意避免当一套保护停用时,出现被保护区内故障时的保护动作死区。当线路保护或主变

保护使用串外电流互感器时,配置的T区保护亦应与相关保护的保护范围完全交叉。

5.1.2.4 为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内部故障时,本断路器跳闸后故障仍无法切除或断路器

失灵保护因无法感受到故障电流而拒动,断路器保护使用的二次绕组应位于两个相邻设备保

护装置使用的二次绕组之间。

5.1.3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有且只能有一个接地点。独立的、与其他互感器二次回路没

有电的联系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宜在开关场实现一点接地。由几组电流互感器组合的电

流回路,如各种多断路器主接线的保护电流回路,其接地点宜选在控制室。

5.1.4 经控制室零相小母线(N600)连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只应在控制室将 N600一点接地;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断路器或接

触器等。

5.1.5 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如认为必要,可以在开关场将二次绕

组中性点经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V(220kV及以上系统中击穿电压

峰值应大于800V)。其中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所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

5.1.6 来自开关场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4根引入线和开口三角绕组的2根引入线均应

使用各自独立的电缆,不得公用。

5.1.7 电流互感器的安装、调试要求

5.1.7.1 在电流互感器安装调试时应进行电流互感器出线端子标志检验,核实每个电流互感

器二次绕组的实际排列位置与电流互感器铭牌上的标志、施工设计图纸是否一致,防止电流

互感器绕组图实不符引起的接线错误。新投产的工程应认真检查各类继电保护装置用电流互

感器二次绕组的配置是否合理,防止存在保护动作死区。以上检验记录须经工作负责人签字,作为工程竣工资料存档。

5.1.7.2 保护人员应结合电流互感器一次升流试验,检查每套保护装置使用的二次绕组和整

个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5.1.7.3 装小瓷套的一次端子应放在母线侧。

5.1.7.4 新安装及解体检修后的电流互感器应做变比及伏安特性试验,并进行三相比较以判

别二次绕组有无匝间短路和一次导体有无分流;注意检查电流互感器末屏是否已可靠接地。

5.2 保护二次回路

5.2.1 为避免形成寄生回路,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并接第一、第二组跳闸回路。

5.2.2 直流电压为220V的直流继电器线圈的线径不宜小于0.09mm,如用线圈线径小于 0.09mm的继电器时,其线圈须经密封处理,以防止线圈断线;如果用低额定电压规格(如

220V电源用于110V的继电器)的直流继电器串连电阻的方式时,串联电阻的一端应接于负的“负序或零序电流元件”闭锁的“断路器非全稀电源。

5.2.3 直流电压在110V及以上的中间继电器一般应有符合下列要求的消弧回路:

5.2.3.1 不得在它的控制触点上并接电容、电阻回路实现消弧。

5.2.3.2 用电容或反向二极管并在中间继电器线圈上作消弧回路,在电容及二极管上都必须

串入数百欧的低值电阻,以防止电容或二极管短路时将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短接。消弧回路

应直接并在继电器线圈的端子上。

5.2.3.3 选用的消弧回路所用反向二极管,其反向击穿电压不宜低于1000V,禁止低于600V。

5.2.3.4 注意因并联消弧回路而引起中间继电器返回延时对相关控制回路的影响。

5.2.4 跳闸出口继电器的起动电压不宜低于直流额定电压的50%,但也不应过高,以保证

直流电压降低时的可靠动作和正常情况下的快速动作。对于动作功率较大的中间继电器(例

如5W以上),如为快速动作的需要,则允许动作电压略低于额定电压的50%,此时必须保

证继电器线圈的接线端子有足够的绝缘强度。由变压器、电抗器瓦斯保护动作的中间继电器,因连线长,电缆电容大,为避免电源正极接地误动作,应采用较大起动功率的中间继电器,但不要求快速动作。

5.2.5 断路器跳(合)闸线圈的出口触点控制回路,必须设有串连自保持继电器,并保证:

5.2.5.1 跳(合)闸出口继电器的触点不断弧。

5.2.5.2 断路器可靠跳、合闸。

5.2.6 对于单出口继电器,可以在出口继电器跳(合)闸触点回路中串入电流自保持线圈,并满足如下条件:

5.2.6.1 自保持电流不应大于额定跳(合)闸电流的50%左右,线圈压降小于额定值的5%。

5.2.6.2 出口继电器的电压起动线圈与电流自保持线圈的相互极性关系正确。

5.2.6.3 电流与电压线圈间的耐压水平不低于交流1000V、1min的试验标准(出厂试验应

为交流2000V、1min)。

5.2.6.4 电流自保持线圈接在出口触点与断路器控制回路之间。

5.2.7 有多个出口继电器可能同时跳闸时,宜由防止跳跃继电器KBJ实现上述任务,防跳

继电器应为快速动作的继电器,其动作电流小于跳闸电流的50%,线圈压降小于额定值的

10%,并满足5.2.6.1~5.2.6.4条的相应要求。

5.2.8 不得采用可控硅跳闸出口的方式。

5.2.9 两个及以上中间继电器线圈或回路并联使用时,应先并联,然后经公共连线引出。检查测试带串连信号继电器回路的整组起动电压,必须保证在80%直流额定电压和最不利条

件下分别保证中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都能可靠动作。5.2.10 跳闸连接片的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应满足以下要求: 连接片在落下过程中必须和相邻连接片有足够的距离,保证在操作连接片时不会碰到相邻的

连接片;检查并确证连接片在扭紧螺栓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过保护屏的连接片导电杆必

须有绝缘套,并距屏孔有明显距离;检查连接片在拧紧后不会接地。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需立

即处理或更换。

5.2.11 用隔离开关辅助接点控制的电压切换继电器,应有一对电压切换继电器触点作监视

用;不得在运行中维护隔离开关辅助触点。

5.2.12 电压回路在切换过程中,不应产生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反充电。

5.2.13 用隔离开关辅助触点控制的切换继电器,应同时控制可能误操作的保护的正电源。

5.2.14 保护屏上的电缆必须固定良好,防止脱落、拉坏接线端子排造成事故。

5.3 抗干扰

5.3.1 静态型、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收发信机的厂、站接地电阻应符合GB/T 2877-1989和GB 9361-1988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条件所规定不大于0.5欧姆的要求,上述设备的机箱应构成良好电磁屏蔽体并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5.3.2 为了防止工频量进入变量器,引起变量器饱和,造成通道阻塞,新安装的结合滤波

器和收发信机与高频电缆芯线相连接端均应分别串有电容器。

5.3.3 对于现已运行的采用高频变量器直接耦合的高频通道(结合滤波器及收发信机高频

电缆侧均无电容器),要求在其通道的电缆芯回路中串接一个电容器,其参数为:0.05μf左 右,交流耐压2000V、1min。串接电容器后应检查通道裕度。

5.3.4 高频同轴电缆的屏蔽层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主电缆沟内紧靠

高频同轴电缆敷设截面积不小于100mm2的铜导线,该铜导线在控制室电缆夹层处与地网

相连。在开关场一侧,由该铜导线焊接多根截面不小于50mm2的分支铜导线,分别延伸至

保护用结合滤波器的高频电缆引出端口,距耦合电容器接地点约3~5m处与地网连通。

5.3.5 结合滤波器的一、二次线圈间接地连线应断开。结合滤波器的外壳和高频同轴电缆

外罩铁管应与耦合电容器的底座焊接在一起。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在结合滤波器二次端子

上,用大于10mm2的绝缘导线连通引下,焊接在上述分支铜导线上,实现接地,亦可采用

其它连通方式。在控制室内,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用1.5~2.5mm2的多股铜线直接接于保

护屏接地铜排。

5.3.6 收发信机应有可靠、完善的接地措施,并与保护屏接地铜排相连。

5.3.7 高频收发信机的输出(入)线应用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接地线截面不小于1.5mm2。

5.3.8 保护屏抗干扰要求:

5.3.8.1 保护屏柜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接地铜排,屏上设接地端子,并用截面

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连接到接地铜排上, 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保

护室内的二次接地网相连。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间应用截面不小于100mm2专用接地铜

排直接连通。

5.3.8.2 保护屏本身必须可靠接地。

5.3.8.3 所有用旋钮(整定连接片用)接通回路的端子,应加装接触性能良好的垫片,并注

意螺杆不宜过长,以确保可靠压接。

5.3.8.4 跳(合)闸引出端子应与正电源适当地隔开。

5.3.8.5 集成电路型保护或微机型保护的交流及直流电源来线,应先经过抗干扰电容(最好

接在保护装置箱体的接线端子上),然后才进入保护屏内,此时:

a)引入的回路导线应直接焊在抗干扰电容的一端;抗干扰电容的另一端并接后接到屏的接

地端子(母线)上。

b)经抗干扰电容后,引入装置在屏上的走线,应远离直流操作回路的导线及高频输入(出)

回路的导线,更不得与这些导线捆绑在一起。

c)引入保护装置逆变电源的直流电源应经抗干扰处理。

5.3.9 弱信号线不得和有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相临近。

5.3.10 保护装置本体抗干扰要求:

5.3.10.1 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经试验确证可靠接地。

5.3.10.2 所有隔离变压器(电压、电流、直流逆变电源、导引线保护等)的一、二次线圈间

必须有良好的屏蔽层,屏蔽层应在保护屏可靠接地。

5.3.10.3 外部引入至集成电路型或微机型保护装置的空接点,进入保护后应经光电隔离。

5.3.10.4 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装置只能以空接点或光耦输出。5.3.11 开关场到控制室的电缆线抗干扰要求:

5.3.11.1 对于单屏蔽层的二次电缆,屏蔽层应两端接地,对于双屏蔽层的二次电缆,外屏蔽

层两端接地,内屏蔽层宜在户内一点接地。以上电缆屏蔽层的接地都应联接在二次接地网上。

5.3.11.2 用于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的电流、电压和信号接点引入线,应采用屏蔽电缆,⒌母ㄖ拥愕龋ψ裱嗷ザ罏屏蔽层在开关场与控制室同时接地;各相电流线、各相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置于同一电 缆内。

5.3.11.3 不允许用电缆芯两端同时接地的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

5.3.11.4 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线路不得与二次弱电回路共用电缆。

5.3.12 在发电机厂房内的保护、控制二次回路均应使用屏蔽电缆。用于定子接地保护的发

电机中性点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接地点应在定子接地保护柜内一点接地。

5.3.13 交流电压、电流回路、直流回路及电源四部分均应使用独立电缆,动力电缆和控制

电缆应按种类分层敷设,严禁用同一电缆的不同导线同时传送动力电源和信号。运行与检修

6.1 各发、供电企业、电力建设企业都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继电保护安装、调试

与定期检验的工艺流程和二次回路验收条例(大纲),保证继电保护安装、调试与检验的质

量符合相关规程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6.2 应加强线路快速保护、母线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重要保护的运行维护,各厂、局必须十分重视快速主保护的备品备件管理和消缺工作。线路快速保护、母线差动保护、断

路器失灵保护等重要保护的运行时间应不低于规定时间。

6.3 应加强微机保护的运行管理,避免因软件版本管理问题而引发的保护装置异常和造成保

护不正确动作。

6.3.1 微机继电保护软件版本按照调度管辖范围实行分级管理。

6.3.2 装置原软件版本存在严重缺陷,运行维护单位收到相应调度机构下发的反措文件后,应限期整改。

6.3.3 运行单位对软件版本有特殊要求时,向相应调度机构提出升级要求,上报相关资料,经审核确认后,方可执行。

6.4 为防止线路架空地线间隙放电干扰高频通道运行,要求有高频保护线路的原有绝缘地线

均应改为直接接地运行,同时也要重视接地点的维护检查,防止产生放电干扰。

6.5 继电保护专业要与通信专业密切配合,防止因通信设备的问题而引起保护不正确动作。

6.6 在电压切换和电压闭锁回路、断路器失灵保护、母线差动保护、远跳、远切、联切回路

以及“和电流”接线方式等有关的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特别认真做好安全隔离措施。

6.7 新投运的220kV及以上保护设备经历第一次区外故障时,应及时打印保护装置和故障录

波器报告,以校核保护交流采样值、收发信开关量、功率方向以及差动保护差流值是否正常,该检查结果视同检验报告签名、归档。凡电流、电压回路变更时,应补充上述工作。

6.8 结合变压器检修工作,应认真校验气体继电器的整定动作情况。对大型变压器应配备校

验性能良好、整定正确的气体继电器作为备品,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6.9 所有的差动保护(母线、变压器、发电机的纵、横差等)在正式投入运行前,除测定相

回路和差回路外,还必须测量各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电压,以保证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接

线的正确性。

6.10 检修设备在投运前,应认真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特别是有无电压二次回路短路、电流二

次回路开路和不符合运行要求的接地点的现象。

6.11 在一次设备进行操作或检修时,应采取防止距离保护失压,以及变压器差动保护和低阻

抗保护误动的有效措施。

6.12 两个被保护单元的保护装置配在一块屏上时,其安装必须明确分区,并划出明显界线,以利于分别停用试验。一个被保护单元的各套独立保护装置配在一块屏上,其布置也应明确 分区。

6.13 现场试验应遵守的原则:

6.13.1 停用整个间隔保护进行传动试验需要投入保护出口压板时,应将与运行设备及保护V装置关联的连接片断开,如断开失灵启动和失灵出口压板等;停用其中一套保护进行试验时,停用保护要有明显的断开点(打开了连接片或接线端子片等才能确认),如果连接片只控制

本保护的出口跳闸继电器的线圈回路,则必须断开跳闸触点回路才能认为该保护确已停用。6.13.2 不允许在未停用的保护装置上进行试验和其他测试工作;也不允许在保护未停用的

情况下,用装置的试验按钮(闭锁式纵联保护的起动发信按钮除外)作试验。

6.13.3 试验用直流电源应由专用熔断器或空气开关供电。

6.13.4 整组试验指除由电流及电压端子通入与故障情况相符的模拟故障量外,保护装置处

于与投入运行完全相同的状态下进行试验。不允许用卡继电器触点、短路触点或类似人为手

段进行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

6.13.5 对运行中的保护装置及自动装置的外部接线进行改动必须履行如下程序:

6.13.5.1 在原图上做好修改,经相关继电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6.13.5.2 应按图施工,拆动二次回路时应逐一做好记录,恢复时严格核对。

6.13.5.3 改完后,应做相应的整组试验,确认回路、极性及整定值等完全正确,然后再申请

投入运行。

6.13.5.4 工作负责人应在现场修改图上签字,没有修改的原图作废。

6.13.6 应对保护装置做拉合直流电源的试验(包括失压后短时接通及断续接通)以及直流

电压缓慢地、大幅度地变化(升或降),保护在此过程中不得出现有误动作或误信号的情况。

6.13.7 对于载波收发信机,无论是专用或复用,都必须有专用规程按照保护逻辑回路要求,测试收发信回路整组输入/输出特性。

6.13.8 在载波通道上工作后必须检测通道裕量,并与新安装检验时的数值比较。

6.13.9 对于集成电路型及微机型保护的测试应注意:

6.13.9.1 不允许在现场进行修理插件的工作。6.13.9.2 在现场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拔出插板测试,只允许用厂家提供的测试孔或测试板进行

测试工作。

6.13.9.3 插拔插件必须有专门措施,防止因人身静电损坏集成电路片;厂家应随装置提供相

应的物件。

6.13.9.4 应做好插件的标识记录工作,防止误插插件。

6.13.10 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地恢复)时不能自动起动的直流逆变电源,必须更换。

6.13.11 所有试验仪表、测试仪器等,均必须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相应的接地(在被测

保护屏的接地点)后,才能接通电源;注意与引入被测电流、电压的接地关系,避免将输入 的被测电流或电压短路;只有当所有电源断开后,才能将接地点断开。

6.13.12 对于由3U0构成的保护的测试:

6.13.12.1 不能以检查3U0回路是否有不平衡电压的方法来确认3U0回路是否良好。

6.13.12.2 可以包括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连接与方向元件等综合组成的整体进行试

验,以确证整组方向保护的极性正确。

6.13.12.3 最根本的办法是查清电压及电流互感器极性,所有由互感器端子到继电保护盘的连

线和盘上零序方向继电器的极性,做出综合的正确判断。

6.13.13 多套保护回路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停用其中一套保护进行试验时,或者与其他保

护有关联的某一套进行试验时,必须特别注意做好保护的安全措施,例如将电流回路旁路或 将相关电流回路短接、将接到外部的触点全部断开等措施。

6.13.14 在可靠停用相关运行保护的前提下,对新安装设备应分别进行分、合直流电源正、负极电源的试验,以保证没有寄生回路存在。

6.14 现场运行应遵守的原则:

6.14.1 纵联保护(如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等)的任一侧需要停用或停直流电源时(例如为了寻找直流电源接地等),应先报调度,申请退出两侧纵联保护,然后才允许工作。工作完后,两侧保护按规定进行检查,并按规定程序恢复运行。

6.14.2 线路基建投产,相应的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必须同步投入运行。

6.14.3 专用收发信机,应每天交换通道信号,保护投入运行时收信电平裕量不得低于 8.68dB(以能开始保证保护可靠工作的收电平值为基值),运行中当发现通道传输衰耗较投

运时增加超过规定值3dB时,应立即报告主管调度机构和通知有关部门,以判定高频通道

是否发生故障、保护是否可以继续运行;运行中如发现通道电平裕量不足5.68dB时,应立

即通知主管调度机构,并申请退出两侧纵联保护,然后才通知有关部门安排相应的检查工作。

6.15 专用收发信机的维护要求:

6.15.1 依照定检条例和装置说明书正确调整3dB告警的动作电平,并记录在案。记录内 容应包括正常收信电平和3dB告警的实际动作(收信)电平。对于没有记录的视为该项目

漏查。

6.15.2 继电保护人员应将每台收发信机的发信电平、收信电平等以书面表格形式通知变电 站运行值班人员,或在收发信机有关指示上作出标记,以便于运行人员在进行每天的通道检

查工作时能及时发现收信、发信电平的异常情况。

6.15.3 当发生3dB告警时,应立即报至当值调度申请退出高频保护并组织人员查找告警 原因。严禁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调整3dB告警电平及收发信机衰耗。

6.15.4 每次3dB告警,均应详细记录备案并反映在当月的缺陷报表中。发生3dB告警的

保护通道在投运前应有详细试验记录,并由各供电局、电厂的继电保护专责签字认可试验结

果,在消除故障后方允许投入运行。

6.15.5 为了确认阻波器调谐元件是否运行正常,要求各单位在有线路停电检修时,必须分

合线路侧地刀检查收信电平的变化并记录在案。对于收信电平变化大于2dB的通道(阻波

器分流衰耗值),应立即组织人员检查该通道。确认检查情况应详细记录备案并反映在当月 的缺陷报表中。

6.15.6 每条配备专用收发信机高频保护的线路均要通过两侧配合试验校验收发信机的工

作状况,试验时必须采用选频电平表,并作好试验记录。收发信机正常工作的收信裕度应控

制在12 dB以上,有最高收信电平限制的专用收发信机如:YBX-1和GSF-6A型最高收信电平

不得高于15dB。两侧收发信机所测的传输衰耗之差不得大于3dB,达不到要求的,要查明

原因并报主管调度机构的继保部门。每一侧的试验记录必须包括:本侧与对侧的收发信机高

频电缆端的启动电压电平、启动功率电平、收信电压电平、收信功率电平、发信电压电平、发信功率电平、收信裕度、3dB告警的实测值、收发信机外部加入的衰耗值,收发信机内部

加入的衰耗值等。

6.15.7 穿电缆的铁管和电缆沟应有效地防止积水。专业管理

7.1 继电保护的配置和选型应符合《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及国家、行业技术

标准。应优先采用取得成功运行经验的保护装置,未按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检测或鉴定的

保护装置不允许入网运行。应根据电网结构、一次设备的接线方式,以及运行、检修和管理 的实际效果,遵循“强化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和二次回路” 的原则进行保护配置、选型

与整定。从初步设计阶段至投产运行前都必须经过相应各级调度部门的审核。继电保护新产

品进入电网试运行,应经所在单位有关领导同意后,报上级调度部门批准、安监部门备案,并做好事故预想。

7.2 继电保护双重化配置是防止因保护装置拒动而导致系统事故的有效措施,同时又可大,并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注意做到:

7.2.1 每套完整、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型的故障。两套保护之间不

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充分考虑到运行和检修时的安全性,当一套保护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

保护的运行。

7.2.2 每套保护装置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应分别取自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互相独立 的绕组,相邻设备保护的保护范围应交叉重迭,避免死区。

【释义】一次设备具备条件的,交流相电压也应分别取自电压互感器互相独立的绕组。在保

护设计、安装、验收等环节要特别注意避免产生保护死区。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发变组

保护、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的保护范围必须相互交叉,运行中应不存在保护死区。

7.2.3 为与保护装置双重化配置相适应,应优先选用具备双跳闸线圈机构的断路器,断路

器与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如断路器、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等),均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

按双重化配置。每套保护应分别动作于断路器的一组跳闸线圈。

【释义】考虑到回路可靠性,同时兼顾相关回路的独立性双重化配置的保护一般仅要求动作

于断路器的一组跳闸线圈。

7.2.4 双重化配置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应取自不同蓄电池组供电的直流母线。

7.2.5 双重化配置的线路、变压器和单元制接线方式的发变组宜使用主、后一体化的保护

装置;对非单元制接线或特殊接线方式的发变组则应根据主设备的一次接线方式,按双重化 的要求进行保护配置。

7.3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断路器均应配置断路器本体的三相位置不一致保护并投入运 行。

【释义】考虑到断路器三相位置不一致保护主要功能是提供保护断路器本体的功能,有电气

量闭锁的保护在某些条件下无法提供保护,本着断路器的问题断路器自己解决的原则应配置

断路器本体的三相不一致保护。

7.4 各发电公司(厂)应重视和完善与电网运行关系密切的保护选型、配置,在保证主设备

安全的情况下,还必须满足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

7.5 配备足够的保护备品、备件,缩短继电保护缺陷处理时间。

【释义】与相关保护厂家签署备品、备件供应合同或服务协议,能在指定时间内提供备品、备件的视为“配备足够的保护备品、备件”。

7.6 保护装置和断路器上的防跳回路应且只应使用其中一套。

【释义】防跳回路可以切换时,通常远方操作采用操作箱的防跳回路,就地操作时自动切换

为断路器本体的防跳回路;防跳回路不可以切换时,可选用保护装置或断路器本体防跳回路

其中一个。

6.供电所年度反事故措施的工作总结 篇六

一年来通过反事故斗争,杜绝由于人员责任原因、设备问题和外部因素造成的人身、电网、设备事故,确保了不发生重特大人身死亡事故、重特大电网事故和设备事故,确保了不发生对社会严重影响的停电事故,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力有序供应。

1、保证安规考试百分之百合格,安规要求百分之百执行,操作正确率百分之百实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措施百分之百落实;查在岗人员资格,查重大设备隐患,查管理薄弱环节。

2、年初就认真分析所辖配电网和中心区域等重点地区在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存在的问题,全面评估重要地段停电可能造成的安全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提高自身应对突发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3、针对夏季高温和重负荷等特点,对重要设备、长期重载设备以及老旧设备,制定过载、过温运行的`相关技术规定,确保出现过载、过温运行情况下的配电设备安全。

4、切实做好防雷、防雨、防火、防污闪等工作。有针对性开展大档距、交叉跨越线路导线弧垂和交叉跨越距离的检测和线路走廊的清理。

5、积极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开展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各类施工作业对电力设施造成损坏或对电网安全构成威胁。努力减少因外力破坏对配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

6、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前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质量。

**供电所

**年十二月

【供电所年度反事故措施的工作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1.供电所班组建设的工作总结

2.供电所年终的工作总结

3.供电所年度工作总结

4.反违章的工作总结

5.供电所安全员个人工作年度总结范文精选

6.2018年 供电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7.供电所的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8.供电所实习总结

7.热工专业反事故技术措施 篇七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设备网2005年06月07日 10:00作者:

近期,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及其周边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再一次给我国电网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为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家电网公司立即开展反事故斗争,落实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与一切不安全现象作斗争,自上而下建立健全反事故斗争组织体系,并采取二十五项重点措施,切实抓好反事故斗争工作,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级领导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识反事故斗争的必要性和严肃性,加强领导,广泛发动,把反事故斗争与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紧密结合,与迎峰度夏工作紧密结合,与“安全生产月”开展的各项活动有机结合,把反事故斗争落实到基层单位、落实到班级、落实到个人,务必取得实效。日前,国家电网公司表示:要把反事故斗争作为公司安全生产的一项长期性任务来抓,并制定了二十五项重点措施。

(一)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切实做到:安规考试百分之百合格,安规要求百分之百执行,操作正确率百分之百实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措施百分之百落实;查在岗人员资格,查重大设备隐患,查管理薄弱环节。

(三)严格执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结合电网运行实际,进一步细化电网安全分析,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加强电网运行监控,严禁电网超稳定限额和设备超能力运行。加强负荷预测分析,做好电力平衡,保证电网在运行中留有必需的旋转备用和事故备用。

(四)认真分析所辖电网的主网和中心城市等重点地区在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存在的问题,全面评估重要枢纽变电站全停可能造成的安全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在电网大负荷到来之前,要组织开展电网联合反事故演习和有针对性的单项演习,提高电网应对突发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加强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运行管理。认真复查验算保护整定方案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控制策略,特别是对多年未改变的后备保护定值要进行验算,夏季高峰前要对定值和安控策略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核查。要按期进行保护装置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校验传动。切实落实各项反措技术要求,1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努力杜绝保护(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误、拒动和人员“三误”事故的发生。

(六)强化低频率(低电压)减载管理,保证实际切除容量满足整定方案的要求。同时要切实做好低频率(低电压)减载装置的校验工作,保证其可靠动作。

(七)加强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确保调度自动化系统真实地反映电网运行情况,发现数据异常及时处理。加强对通信设备运行工况的检查,确保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所需通道的畅通,确保通信系统安全。

(八)发生重特大电网、设备事故时,公司系统各单位确保应急处理指挥系统响应迅速、应急处理预案启动及时有效、资源调动灵活快捷、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事故应急援助有力、对外信息发布及时得当,全力减少事故造成的社会损失和对用户的影响。

(九)加强对输变电设备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对输变电设备在设计选型、监造、安装验收、生产运行等全过程的技术监督,认真落实输变电设备的重点反措要求。确保输变电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十)针对夏季高温和重负荷等特点,对重要设备、长期重载设备以及老旧设备,制定过载、过温运行的相关技术规定,确保出现过载、过温运行情况下的输变电设备安全。

(十一)加强对输变电设备在恶劣气候和重要保电时期的特巡工作。切实做好防雷、防雨、防火、防污闪等工作。有针对性开展重载、大档距、交叉跨越线路导线弧垂和交叉跨越距离的检测和线路走廊的清理。当前特别要加强对事故率较高的电流互感器和支持瓷瓶等设备的监督、检查。

(十二)加强对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查,杜绝因直流电源系统故障导致事故扩大、变电站全站停电事故。加强对接地网的维护,必须按周期对接地网进行定期测试、开挖检查,对不合格或锈蚀严重的接地网要及时进行改造,杜绝发生由于接地网原因导致的事故。

(十三)加大对无功补偿设备的管理力度。必须按照分层、分区配置的原则,保证无功补偿容量满足要求。加强无功补偿设备的维护,保证无功补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依据电网需求,确保无功补偿设备实现投切和调整及时,保证电压水平和电能质量,防止发生电压稳定破坏。

(十四)建立健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制度,形成群众联防机制,加大电力设施保护的力度。积极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开展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专项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各类施工作业对电力设施造成损坏或对电网安全构成威胁。努力减少因外力破坏对输变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

(十五)加强对用电安全的监督检查,督促用电安全措施的落实,督促用电安全隐患的整改,防止因用户设备原因波及电网事故的发生。

(十六)因预试、检修需变更供电方式时,及时与用户沟通,共同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督促协调重要用户准备应急保安电源。对特别重要用户,督促其完善多路电源供电方案和非电保安措施。

(十七)加大对用户无功补偿设备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无功补偿的容量满足要求,并能按要求投切。

(十八)认真检查、分析和掌握基建施工企业的安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十九)加强承发包工程的管理。增强法律意识,规范基建过程中各类合同管理。重点做好对承包队伍资质的审查,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落实各项施工安全措施。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十)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作业,认真做好对各类人员尤其是对临时工和外来人员的安全监护,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控制与监督,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质量。

(二十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以“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落实有措施,执行有实效。全面遏制习惯性违章。杜绝发生各类人员责任事故。

(二十二)从电网结构和布局上整体考虑电网的安全性,选取先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采用技术先进、成熟的设备,从根本上改善电网的安全状况。

(二十三)根据负荷预测,及时调整电网规划及建设项目,不断提高电网抵御事故的能力。重点解决一批电力设备陈旧,输送通道“瓶颈”、电磁环网、短路容量过大等电网自身的问题。

(二十四)加强对并网电厂的安全监督,明确网厂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对涉及电网安全的机组保护定值、调速系统、励磁系统的控制参数必须满足电网的要求。切实加强公司系统发电厂的安全管理,落实发电设备的各项反措要求,保证机组的稳发、满发。加强水电厂大坝的安全管理,严防发生垮坝事故。

(二十五)加强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防范工作。网络信息安全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同样管理。建立生产信息系统和外部网站的物理隔离。加强对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方面的重点防范,确保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

8.电厂热工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八

电厂热工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本人毕业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中专,于2006年4月15日以雇员进入国华锦界电厂,当时在生产技术部信息中心从事信息维护工作,工作期间先后自学取得了大专(计算机应用网络)、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历。2013年1月正式成为国华锦界电厂员工,被分配至设备维护辅控班,下面就对我这1年来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短短一年的学习和工作,使我自身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也逐步适应了热工专业工作。虽然没有多少可圈可点的成绩,工作中还不能做到独当一面,但也从一些工作中得到了很多考验和磨砺。由于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热工专业和电厂设备检修工作,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为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检修工作的要求,我努力学习各规章制度和热工专业知识,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个人综合素质,尽快融入到辅控班这个大家庭。工作中同事们经常带着我到各设备、各个系统去实地查看、现场指导消缺,正是由于他们无微不至的指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结合2013年的3次机组A修,使我对辅控的脱硫、输煤、除灰等设备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在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我也不忘加强自身政治理论的学习,注重自身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9.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反事故措施 篇九

关键词: 继电保护

1.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

基本要求:(1)消除寄生回路;(2)增强保护功能的冗余度。1.1 直流溶断器的配置原则如下:

1.1.1 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它回路混用。

1.1.2 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所结线方式(一又二分之一断路器、双断路器、角结线等):(1)每一断路器的操纵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2)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1.1.3 有两组跳闸线卷的断路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1.1.4 有两套纵联保护的线路,每一套纵联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当地分配到前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

1.1.5 采用“近后备”原则只有一套纵联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的线路,纵联保护与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溶断器供电。1.2 接到同一熔断器的几组继电保护直流回路的结线原则:

(1)每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到直流熔断器正负极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的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断电的线卷回路,都必须且只能从这一对专用端子取得直流的正和负电源。

(2)不答应一套独立保护的任一回路包括跳闸继电器,接到由另一套独立保护的专用端子对引进的直流正和负电源。(3)假如一套独立保护的继电器及回路分装在不同的保护屏上,同样也必须只能由同一专用端子对取得直流正和负电源。

1.3 由不同熔断器供电或不同专用端子对供电的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逻辑回路间不答应有任何电的联系,如有需要,必须经空接点输出。

1.4 找直流接地,应断开直流熔断器或断开由专用端子对在直流熔断器的联结,并在操纵前,先停用由该直流熔断器或由该专用端子对控制的所有保护装置;在直流回路恢复良好后再恢复保护装置的运行。

1.5 所有的独立保护装置都必须设有直流电源断电的自动告警回路。1.6 上、下级熔断器之间必须有选择性。

2.保护装置用直流中间继电器、跳(合)闸出口继电器及相关回路

2.1 直流电压为220V的直流继电器线卷的线径不宜小于0.09mm,如用线径小于0.09mm的继电器时,其线卷须经密封处理,以防止线卷断线,假如用低额定电压规格(如220V电源用110V的继电器)的直流继电器串联电阻的方式时,串联电阻的一端应接于负电源。

2.2 直流电压在110V及以上的中间继电器一般应有符合下面要求的消弧回路:(1)不得在它的控制接点以电容电阻回路实现消弧。

(2)不论是用电容或反向二级管并在中间继电器线卷上作消弧回路,在电容及二级管上串进数百欧的低值电阻,以防止电容或二级管短路时将中间继电器线卷回路短接。消弧回路应直接并在继电器线卷的端子上。

(3)选用的消弧回路用反向二级管,其反向击穿电压不宜低于1000V,尽不答应低于600V。

(4)注重因关联消弧回路而引起中间继电器返回沿时对相关控制回路的影响。2.3 跳闸出口继电器的起动电太不宜低于直流额定电压的50,以防止继电器线卷正电源侧接地时因直流回途经大的电容放电引起的误动作;但也不应过高,以保证直流电源降低时的可靠动作和正常情况下的快速动作。对于动作功率较大的中间继电器(例如5瓦以上)如为快速动作的需要,则答应动作电压略低于额定电压的50,此时必须保证继电器线卷的接线端子有足够的尽缘强度。假如适当进步了起动电压还不能满足防止误动作的要求,可以考虑在线卷回路上并联适当电阻以作补充。

由变压器、电抗器瓦斯保护起动的中间继电器,由于联线长,电缆电容大,为避免电源正极接地误动作,应采用较大起动功率的中间继电器,但不要求快速动作。2.4 断路器跳(合)闸线卷的出口接点控制回路,必须设有串联自保持的继电器回路,保证:

(1)跳(合)闸出口继电器的接点不断弧。(2)断路器可靠跳、合。

只有单出口继电器时,可以在出口继电器跳(合)闸接点回路中串进电流自保持线卷,并满足如下条件:

(1)自保持电流不大于额定跳(合)闸电流的一半左右,线卷压降小于5额定值。(2)出口继电器的电压起动线卷与电流自保持线卷的相互极性关系正确(3)电流与电压线卷间的耐压水平不低于交流1000V一分钟的试验标准(出厂试验应为交流2000V一分钟)。

(4)电流自保持线卷接在出口接点与断路器控制回路之间。

有多个出口继电器可能同时跳闸时,宜由防止跳跃继电器TBJ实现上述任务,防跳继电器应为快速动作的继电器,其动作电流小于跳闸电流的一半,线卷压降小于10额定值,并满足上述(2)~(4)项的相应要求。2.5 不推荐采用可控硅跳闸出口的方式。

2.6 两个及以上中间继电器线卷或回路并联使用时,应先并联,然后经公共联线引出。3.信号回路 3.1 应当装设直流电源回路尽缘监视装置,但必须用高内阻仪表实现,220V的不小于20千欧;110V不小于10千欧。

3.2 检查测试带串联信号继电器回路的整组起动电压,必须保证在80直流额定电压和最不利条件下分别保证中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都能可靠动作。4.跳闸压板

4.1 除公用综合重合闸的出口跳闸回路外,其他直接控制跳闸线卷的出口继电器,其跳闸压板应装在跳闸线卷和出口继电器的接点间。

4.2 经过共用重合闸选相元件的220kV线路的各套保护回路的跳闸压板,应分别经切换压板接到各自起动重合闸的选相跳闸回路或跳闸不重合的端子上。4.3 综合重合闸中三相电流速断共用跳闸压板,但应在各分相回路中串进隔离二级管。

4.4 跳闸压板的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卷回路;压板在落下过程中必须和相邻压板有足够的间隔,保证在操纵压板时不会碰到相邻的压板;检查并确证压板在扭紧螺栓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过保护屏的压板导电杆必须有尽缘套,并距屏孔有明显间隔;检查压板在拧紧后不会接地。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需立即处理或更换。5.保护屏

5.1 保护屏必须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平方毫米的多股铜线和接地网直接联通。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间应用专用接地铜排直接联通,各行专用接地铜排首末端同时联接,然后该接地网的一点经铜排与控制室按地网联通。专用接地铜排的截面不得小于100平方毫米。5.2 保护屏本身必须可靠接地。

5.3 屏上的电缆必须固定良好,防止脱落拉坏接线端子排造成事故。

5.4 所有用旋钮(整定用压板用)接通回路的端子,必须加铜垫片,以保护接通良好,非凡注重不因螺杆过长,以致不能可靠压接。5.5 跳(合)闸引出端子应与正电源适当地隔开。

5.6 到集成电路型保护或微机型保护的交流及直流电源来线,应先经抗干扰电容(最好接在保护装置箱体的接线端子上),然后才进进保护屏内,此时:(1)引进的回路导线应直接焊在抗干扰电容的一端上;抗干扰电容的另一端并接后接到屏的接地端子(母线)上。

(2)经抗干扰后引进装置在屏上的走线,应阔别直流操纵回路的导线及高频输进(出)回路的导线,更不得与这通些导线捆绑在一起。(3)引进保护装置逆变电源的直流电源应经抗干扰处理。

5.7 弱信号线不得和有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卷回路)的导线相邻近。5.8 高频收发信机的输出(进)线应用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接地线截面不小于1.5平方毫米。

5.9 两个被保护单元的保护装置配在一块屏上时,其安装必须明确分区,并划出明显界线,以利于分别停用试验。

一个被保护单元的各套独立保护装置配在一块屏上,其布置也应明确分区。5.10 集成电路及微机保护屏宜采用柜式结构。6.保护装置本体

6.1 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经试验确证可靠接地。

6.2 所有隔离变压器(电压、电流、直流逆变电源、导引线保护等)的一二次线卷间必

须有良好的屏蔽层,屏蔽层应在保护屏可靠接地。

6.3 外部引进至集成电路型或微机型保护装置的空接点,进进保护后应经光电隔离。

6.4 半导体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装置只能以空接点或光耦输出。7.开关场到控制室的电缆线 7.1 用于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的电流、电压和信号接点引进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在开关场与控制室同时接地;各相电流和各相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置于同一电缆内。

7.2 不答应用电缆芯两端同时接地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

7.3 高频同轴电缆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紧靠高频同轴电缆敷设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两端接地的铜导线。

7.4 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线路不得与二次弱电回路共用电缆。7.5 穿电缆的铁管和电缆沟应有效地防止积水。8.仪用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

8.1 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分别有且只能有一点接地。8.2 由几组电流互感器二次组合的电流回路,如差动保护、各种双断路器主结线的保护电流回路,其接地点宜选在控制室。

8.3 经控制室 零相小母线(N600)联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只应在控制室 将N600一点接地,各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在开关场的接地点应断开;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接触器等。8.4 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卷,如以为必要,可以在开关场将二次线卷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伏,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所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千安。

8.5 宜取消电压互感器二次B相接地方式,或改为经隔离变压器实现同步并列。8.6 独立的、与其他互感器二次回路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或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可以在控制室内也可以在开关场实现一点接地。

8.7 来自电压互感器二次的四根开关场引进线和互感器三次的两(三)根开关场引进线必须分开,不得公用。

8.8 多绕组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线卷接进保护回路的接线原则如下:(1)装小瓷套的一次端子应放在母线侧。

(2)保护接进的二次线卷分配,应非凡注重避免当一套线路保护停用(为了试验)而线路继续运行时,出现电流互感器内部故障时的保护死区。

8.9 新安装及解体检验后的电流互感器应作变比及伏安特性试验,并作三相比较以判别二次线卷有无匝间短路和一次导体有无分流;注重检查电流互感器末屏是否已可靠接地。

变压器中性点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伏安特性需与接进的电流继电器起动值校对,保证后者在通过最大短路电流时能可靠动作。9.整流电源及储能电源

9.1 用整流电源作浮充电源的直流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1)直流电压波动范围应<±5额定值。(2)波纹系数<5(3)失往浮充电源后的最大负载下的直流电压不应低于80的额定值。9.2 新设计变电所,不应采用储能电源作操纵电源。对现有系统,其操纵电源应分为如下的各独立组,并定期作操纵试验。

(1)配出线瞬时动作保护一组,保证可同时供三台断路器跳闸和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再可靠跳闸;此外,当线路故障使母线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60时,保护必须瞬时动作切除故障。

(2)配出线带时限动作的保护一组(瞬时与延时保护用同一出口继电器的例外)。(3)每台变压器保护一组,能同时跳开各侧断路器。(4)信号电源。

(5)试验用电源。不得以运行中的保护电源为试验电源。10.保护二次回路电压切换

10.1 用隔离刀闸辅助接点控制的电压切换继电器,应有一付电压切换继电器接点 作监视用;不得在运行中维护刀闸辅助接点。

10.2 检查并保证在切换过程中,不会产生电压互感器二次反充电。10.3 手动进行电压切换的,应有专用的运行规程,由运行职员执行。10.4 用隔离刀闸辅助接点控制的切换继电器,应同时控制可能误动作的保护的正电源;有处理切换继电器同时动作与同时不动作等异常情况的专用运行规程。11.保护原理

11.1 110kV及以上电压线路保护、包括各套保护装置间的相互配合,应按“四同一”

技术原则有组织地进行分类检查,凡属严重影响保护性能部分,应安排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更新或改进。

11.2 处理原有相间间隔保护不满足先单相后延时发展成两相不接地或对称三相短路情况下的无选择性跳闸的原则:(1)220kV线路一般由纵联保护保证。

(2)没有振荡题目的线路,非凡是110kV线路,要求间隔一、二段不经振荡闭锁控制。

(3)新设计的间隔保护,凡有可能的,宜增设不经振荡闭锁而用延时躲振荡的一、二段(或相应的功能)。11.3 重申如下原则:

(1)高频相差保护用两次比相。

(2)间隔保护用电流起动;振荡闭锁第一次起动后,只能在判别系统振荡平息后才答应再开放;间隔保护瞬时段在故障后短时开放。

(3)采用单相重合闸的线路,为确保多相故障时可靠不重合,宜增设由断路器位置继电器接点两两串联解除重合闸的附加回路。

11.4 采用相位比较原理的母差保护在用于双母线时,必须增设两母线先后接连发生故障时能可靠切除后一组母线故障的保护回路。11.5 远方直接跳闸,必须在相应的就地判据控制。11.6 不答应在强电源侧投进“弱电源回答”回路。

11.7 有独立选相跳闸功能的保护和经公用重合闸选相回路的保护装置共用时,前者仍应直接执行分相出口跳闸的任务;如有必要,可同时各用一组接点相互起动非全相运行的闭锁回路。

11.8 纵联保护的逻辑回路必须与通讯通道的特点和收发信机的特性相协调;对收发信机的输进/输出的工作信号时延特性、在通道各种强干扰信号下(包括故障点电弧产生的5MS左右的强干扰)可能丢失信号及误收信号的特性等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性能,提出明确的要求。

11.9 电压二次回路一相、两相或三相同时失压,都应发出警报,闭锁可能误动作的保护。

11.10 原设计要求用两组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构成的电压回路断线闭锁保护,假如只用一组电压互感器供电时,必须注重解决因此而带来的电压断线闭锁失效的题目。

11.11 双母线断路器失灵保护

除发电机变压器组的断路器非全相开断的保护外,均应设有足够灵敏度的电压闭锁控制多接点回路,闭锁接点应分别串接在各跳闸继电器接点中,不共用。为了适应降低电压闭锁元件的起动值的需要,应在零序电压继电器的回路中设三次谐波阻波回路。

11.12 采用三相电压自产零序电压的保护应注重当电压回路故障时同时失往相间及接地保护的题目。

11.13 所有发电机、变压器等的阻抗保护,都必须经电流起动,并应有电压回路断线闭锁。

11.14 电力载波答应式纵联保护只能用相一相耦合通道;但当发生多相故障时,原理上也可能拒动,应以此考虑配合要求。

11.15 采用解除闭锁式纵联保护,当反方向故障时,也必须提升导频功率至全功率,两侧时间配合关系要求与一般闭锁式一样。

11.16 实现单相重合闸的线路采用零序方向纵联保护时,应有健全相再故障时的快速动作保护。

11.17 重和闸应按断路器配置。

11.18 发电机变压器组的高压断路器、变压器的高压侧断路器、母线断路器和采用三相重合闸的线路断路器等均宜选用三相操纵的断路器。12.现场试验

12.1 必须要有明显的断开点(打开了压板或接线端子片等)才能确认,也只能确认在断开点以前的保护停用了;假如压板只控制本保护的出口跳闸继电器的线卷回路,则必须断开跳闸接点回路才能以为该保护确已停用。

对于采用单相重合闸,由压板控制正电源的三相分相跳闸回路,停用时除断开压板外,尚需断开各分相跳闸回路的输出端子,才能以为该保护已停用。12.2 不答应在未停用的保护装置上进行试验和其他测试工作;也不答应在保护未停用的情况下,用装置的试验按钮(除闭锁式纵联保护的起动发信按钮外)作试验。

12.3 所有的继电保护定值试验,都必须以符合正式运行条件(如加上盖子,关好门等等)为准。

12.4 分部试验应采用和保护同一直流电源,试验用直流电源应由专用熔断器供电。

12.5 只能用整组试验的方法,即除由电流及电压端子通进与故障情况相符的模拟故障量外,保护装置处于与投进运行完全相同的状态下,检查保护回路及整定值的正确性。不答应用卡继电器接点、短路接点或类似人为手段作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12.6 对运行中的保护装置及自动装置的外部结线进行改动,即便是改动一根联线的最简单情况,也必须履行如下程序:

(1)先在原图上作好修改,经主管继电保护部分批准。

(2)按图施工,不准凭记忆工作;拆动二次回路时必须逐一作好记录,恢复时严格核对。

(3)改完后,作相应的逻辑回路整组试验,确认回路、极性及整定值完全正确,然后交由值班运行职员验收后再申请投进运行。

(4)施工单位应立即通知现场与主管继电保护部分修改图纸,工作负责人在现场修改图上签字,没有修改的原图应要求作废。

12.7 不宜用调整极化继电器的接点来改变其起动值与返回值;厂家应保证质量并应对继电器加封。

12.8 应对保护装置作拉合直流电源的试验(包括失压后短时接通及断续接通)以及直流电压缓慢地、大幅度地变化(升或降),保护在此过程中不得出现有误动作或信号误表示的情况。

12.9 对于载波收发信机,无论是专用或复用,都必须有专用规程按照保护逻辑回路要求,测试收发信回路整组输进/输出特性。

12.10 在载波通道上作业后必须检测通道裕量,并与新安装检验时的数值比较。12.11 新投进或改动了二次回路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在变压器由第一侧投进系统时必须投进跳闸,变压器充电良好后停用,然后变压器带上部分负荷,测六角图,同时测差回路的不平衡电流或电压,证实二次结线及极性正确无误后,才再将保护投进跳闸,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变压器的重瓦斯保护均应投进跳闸。12.12 所有差动保护(母线、变压器、纵差、横差等)在投进运行前,除测定相回路及差回路电流外,必须测各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以确证回路完整正确。12.13 对于集成电路型及微机型保护的测试应注重:(1)不得在现场试验过程中进行检验。

(2)在现场试验过程中不答应拔出插板测试,只答应用厂家提供的测试孔或测试板进行测试工作。

(3)插拔插件必须有专门措施,防止因人身静电损坏集成电路片;厂家应随装置提供相应的物件。

(4)必须在室内有可能使用对讲机的场所,用无线电对讲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对保护作干扰试验。假如保护屏是带有铁门封闭的,试验应分别在铁门封闭与打开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过程中保护不答应出现有任何异常现象。

12.14 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地恢复)时不能自动起动的直流逆变电源,必须更换。

12.15 所有试验仪表、测试仪器等,均必须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相应的接地(在被测保护屏的接地点)后,才能接通电源;注重与引进被测电流电压的接地关系,避免将输进的被测电流或电压短路;只有当所有电源断开后,才能将接地点断开。)12.16 所有正常运行时动作的电磁型电压及电流继电器的接点,必须严防抖动;非凡是综合重合闸中的相电流辅助选 相用的电流继电器,有抖动的必须消除或更换。

12.17 对于由3Uo构成的保护的测试:

(1)不能以检查3Uo回路是否有不平衡电压的方法来确认3Uo回路良好。(2)不能单独依靠“六角图”测试方法确证3U0构成的方向保护的极性关系正确。

(3)可以包括电流及电压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联接与方向元件等综合组成的整体进行试验,以确证整组方向保护的极性正确。

(4)最根本的办法,是查清电压及电流互感器极性,所有由互感器端子到继电保护盘的联线和盘上零序方向继电器的极性,作出综合的正确判定。12.18 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应以包括两组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和继电器元件等综合组成的整体进行整组试验,以确证回路结线及极性正确。

12.19 多套保护回路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停用其中一套保护进行试验时,或者与其他保护有关联的某一套进行试验时,必须非凡注重做好其他保护的安全措施,例如将相关的电流回路短接,将接到外部的接点全部断开等等。12.20 在可靠停 用相关运行保护的条件下,对新安装设备进行各种插拔直流熔断器的试验,以确证没有寄生回路存在。13.现场运行

13.1 纵联保护(如高频相差保护、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等)的任一侧需要停用或停直流电源时(例如为了寻找直流电源接地等),必须先报调度,请求两侧都停用,然后才答应作业,作业完后,两侧保护按规定进行检查,并按规定程序恢复运行。13.2平行线的横差保护,当一侧的断路器断开,形成一回线送电、一回线充电的运行方式时,假如横差没有经检查邻线过电流控制,则两侧都应断开运行中一回线的横差保护的跳闸压板(即停用保护),但处于充电状态的一回线的压板不应断开(保护继续运行)。操纵顺序应在一次系统操纵完后,才往断开压板;恢复时先投压板然后进行一次系统操纵。

13.3 线路纵联保护每年的投进运行时间不得小于330天;配置双套纵联保护的线路,任何时候都应有一套纵联保护在运行中,非凡情况须经领导审批。13.4 线路基建投产,相应的保护包括纵联保护,必须同步投进运行。

13.5 电力线高频保护,必须天天交换通道信号,保护投进运行时收信裕量不得低于8.68db(以能开始保证保护可靠工作的收电平值为基值),运行中当发现通道传输衰耗较投运时增加超过规定值(3.0db)时,应立即报告主管调度通知有关部分,以判定高频通道是否发生故障、保护是否可以继续运行;运行中如发现通道裕量不足5.68db时,应立即通知上述调度机构请求将两侧纵联保护一起停用,然后才通知有关部分安排相应的检查工作。

13.6 答应式纵联保护的发信及收信信号和闭锁式纵联保护的收信信号应进行故障录波。

13.7 触动外壳时有可能动作的出口继电器,必须尽快更换。14.厂用电保护 各网、省局应结合运行经验分别制订相应的反事故措施,避免厂用电事故引起全厂停电。15.其他

15.1 为了保证静态保护装置本体的正常运行,最高的四周环境温度不超过 40℃,安装装置的室内温度不得超过 30℃,如不满足要求应装设空调设施。15.2 用水银接点的瓦期继电器必须更换。

15.3 三相三柱式变压器的零序阻抗必须以实测值为准。

15.4 故障录波器盘的电流电压回路及其接线端子等,必须满足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质量要求,其接进电流应取自不饱和的仪表用的电流互感器的回路,否则取自后备保护的电流回路,并接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微机型故障录波器应按继电保护回路的尽缘和抗干扰要求进行试验。15.5 导引线电缆及有关接线应满足如下要求:(1)引进高压变电所开关场的导引线电缆部分,应采用双层尽缘护套的专用电缆,中间为金属屏蔽层,屏蔽层对外皮的耐压水平可选用15kV,50HZ,1分钟。(2)对于短线路,可以上述专用电缆直接联通两侧的导引线保护,但注重:(2)—1 供导引线保护用的芯线,必须确证是一对对绞线。不答应随便接进情况不明的其他两根线。

(2)—2 导引线电缆的芯线,接到隔离变压器高压侧线圈。隔离变压器的屏蔽层必须可靠地接进控制室地网,隔离变压器屏蔽层对隔离变压器高压侧线圈的耐压水平也应是15kV,50HZ,1分钟。所有可能触及隔离变压器高压侧的操纵,均应视为接触高压带电设备处理。

(2)—3 同一电缆内的其它芯线接进其它控制室设备时,也必须先经耐压水平15kV的隔离变压器隔离。不答应在变电所地网接地;更不答应出现两端接地的情况。

(2)—4 引到控制室的导引线电缆屏蔽层应尽缘,保持对控制室地网15kV的耐压水平;同时导引线电缆的屏蔽层必须在离开变电所地网边尚50—100米处实现可靠接地,以形成用大地为另一联接通路的屏蔽层两点接地方式。(3)对较长线路,可以只在引进变电站开关场部分采用双层尽缘护套的专用导引线电缆,并在距开关场地网边沿50—100米处接进一般通讯电缆。除遵守上一条原则外,并注重:

(3)—1 导引线保护用的一对通讯电缆芯线,也必须是对绞线。

上一篇: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下一篇:六年级上册劳技教案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