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企业家精神(共11篇)
1.马云的企业家精神 篇一
从马云精神说起
坪外领导人培训:“四讲四有”与团队 承担 领导 成长
稿件撰写:17年4月26日 Wednesday从马云精神说起坪外领导人培训
“打造区域名校,实现集团化办学,这就是坪外的愿景。”钟校在演讲中透露出坪外人正在努力追求的目标。
心在一块,心愿在一起,齐心协力为共同目标而奋斗。此外,承担也很重要,如果在一个团队里,没有承担,大家的心就不会在一起。因此,承担就是在团队里真心诚意的去奉献,承担既有在团队中应尽的职责,也要有相互的补位。
钟校长表示,全校各层级领导者要思考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备课组长、学科组长、年级长,德育线,教学教研线都应该为实现坪外总体目标率领各自团队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谈及前瞻与规划,钟校长称:没有规划,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是无头苍蝇。做工作一定要有规划、计划,各个一线部门要走到前面,做到忙而不碌,紧而不张。
行动与引领方面,钟校长谈到,从问题出发,需要强化执行力。所谓行动,就是整艘战舰要有共同目标,要定位好各自角色,当水手还是瞭望,是后勤还是前哨?他又说,开会加不落实等于没开会,落实才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他还指出,坪外坚决反对小团体主义,散漫主义,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有的领导干部,对工作说些负面的话,这样怎么能带好团队?怎么能正言正行正能量,正视正面正愿望?”
“学生的利益至高无上!”
在沟通与规则方面,钟校长形象的称,沟因势低而利于通。放低姿态才能获得更好的沟通效果,无论是团队内部还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相互埋怨和指责就像是一堵墙、一道坎,百害而无一利。在规则方面,他亦强调,对于坪外来说,学生的利益至高无上!作为“四讲四有”的人如何选择,显然是不言无喻的。他同时重申坪外的管理原则:可以越级汇报工作,但不宜越级请示工作。
钟校在演讲中还勉励与会的领导者,用哲学的观念去解决团队中合心与协力的问题。对待问题,应先从主要矛盾入手,优先解决最紧急的问题,“做管理者百分七十的工作是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
他强调,团队中最为重要的是多一点欣赏,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赞美,少一点埋怨。他谈到“团队保养”有多种方式,既可以面对面,也可以通过QQ,微信进行。他有提到“五指理论”和“千日文化”,“把能力不同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这是优秀领导者应具有的素质。”在他看来,“真心”必须经历长久的磨砺。“一千天,才能真正改变一个人。”
“中国是文明有礼、文明有序。”钟校在培训会上提到,“一张照片就能看出团队有没有核心。”至于文宣方面,他强调谁组织谁撰写的原则。“德育线新闻稿交给德育处,由刘校审核。教学线,即教育、教学方面的新闻稿件须交到王胜主任审稿。其他综合类的新闻稿发到钟焕斌校长处。”
“四讲四有”党员新准则
从马云精神说起坪外领导人培训
较突出,这些问题的根子还是缺乏奉献担当精神。争做合格共产党员,就是要时刻不忘肩上扛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面对挫折不怨天尤人,面对困难不彷徨退缩,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祉。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普通党员干部,讲奉献、有作为,就是要敢于担当,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完成好本职工作;在工作失误面前善于总结反思,勇敢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主动加以弥补和整改;敢于破解困难,主动去探求解决发展改革新问题的方法和举措,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果说“四有四讲”为校内各级团队领导者提供了行动指南,那么最为关键的,还是要这些领导者们像马云那样,具有前瞻性的快速执行和落实。坪外能否如钟校希冀的那样站得稳挺得直,坪外的学校自信、品牌自信能否建立起来,还得依靠领导者们引领全校教职员工撸起袖子干起来。
从马云精神说起-坪外领导人培训
2.马云的企业家精神 篇二
提问者:马云先生好!我是做移动互联网的移动识别的,我想大家一定有一个心愿,在商业大腕聚在一起的时候,你们的实践中有什么?这是我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我代表他们。首先像您这些商业巨腕里面,有来自银行的、做咨询的,做实业的巨头,我们这些中小型企业,带着创新的思维如何发展。在你们成为世界五百强里面,这些共同跟你们成长的中小型企业,你们是否想把他们带出来,你们是否想到未来的十年,要带领一批中小型的企业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下成长。
马云: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我觉得这些哥们跟我一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在座的好几位是我年轻时候的偶像,我觉得跟他们拍个照,合个影,我可牛了。但是今天跟他们在一起,我觉得差不多,我十几年的奋斗挤进这个圈,发现这个圈跟我们没有区别。很多人会说,马云你怎么这么厉害,其实我们并不厉害。我们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吃的亏比别人多,但是我们不怕吃亏。
3.马云的企业家精神 篇三
“如果说WABC能发展到现在,有第三点原因的话,就是我这个创始人比较跨界,能‘忽悠’。”苗世明对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说。他把一位精神障碍学员的一幅奥巴马素描赠与了奥巴马本人。马云则获赠了一套印有学员创作的“绅士狗”图案的靠枕。
1980年出生的苗世明,在2010年创办了民办非企业单位“WABC无障碍艺途”(WABC),帮助精神障碍者学习艺术课程,并创作艺术作品,以此获得物质收入和提升精神生活。目前,WABC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了8个工作室。他的口号是“寻找中国的梵高”。
早在2009年,作为策展人,苗世明在北京798双年展上策划了“人人都是艺术家”项目,接触到一群精神残障人士,经过一个月简单培训,这些人展现出来的艺术天赋让他惊讶。
参加宁夏卫视的电视节目《谁来一起午餐》后,当期嘉宾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成为苗世明的创业导师。一次,他替黄怒波到某个活动现场领奖,站在台上,他向大家展示印有学员作品的T恤衫,问大家好不好看,得到一致称赞后,他对台下的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喊话:“夏总也可以把它做在西服上”。夏华把手机号码给了他:“你一定要和我联系,我觉得真的很有意义。”很快,他们根据一个自闭症男孩的作品推出了一款西服。
2014年1月,苗世明想象着“大黄鸭之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在黄埔江边和自闭症孩子合影的样子,创造了一幅素描,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霍夫曼,希望他有一天把大黄鸭带到上海。一周后,霍夫曼来到上海,参观了WABC,并按照那幅素描在黄浦江边和一个自闭症孩子合影。“特别牛,大家都很感动,有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我觉得这事有意思。我还是有一些策划能力,把一个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苗世明说。
2014年7月,他通过合作的汽车品牌英菲尼迪找到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在蔡国强的个人展“九级浪”现场,8名WABC的自闭症学员在蔡国强的指导下完成了一系列作品,并通过《爸爸去哪儿》节目的车队进行展示。
除了敢于跨界“忽悠”,苗世明认为WABC能发展到现在,一是产品创新,让政府、企业、艺术界都觉得这是有意义、可以合作的;二是广泛的公众需求。
去见政府官员,他总穿着印有学员作品的T恤,告诉他们这是一群精神障碍者的作品,将来通过商业渠道销售,可以给精神障碍者带来收入,解决就业问题,并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
“我让一个精神障碍者坐在这里,他的行为特别,你就会很紧张。但是我让你先看他的作品,你会觉得很震撼。然后我告诉你,他是一位精神障碍者,你就会很钦佩这个人。”
这几年,甲骨文、强生、福特、阿里巴巴等大企业都与WABC合作做员工志愿者项目。
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展览找到苗世明,希望他参与策划。目前,他正在策划荷兰“错觉大师”艾雪在中国的展览。
但苗世明对此并不满足,他觉得目前的项目还不够商业,难以实现自我造血。“我不喜欢做对社会影响力小的事情。”一开始,他遭遇很多质疑,有的学生家长质疑他利用孩子赚钱,欺骗社会。他想了半天,觉得还是带来了一些改变。一些自闭症患者的肢体动作逐渐变得稳定,不再咬自己的衣服了。“这是我的支点”,做了几年,现在就没人这么说了。
4.马云的企业家精神 篇四
--马云2002年在宁波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有眼光、有胸怀、有实力,这是马云认为一个企业家必须具备的三个特质,
“有眼光”是指你的愿景,是否有一个对的战略;“有胸怀”是指价值观,是否能包容下优秀的人才;“有实力”则是执行力,能否把一个虚的理想变为现实。
回到2002年,当时,三大门户网站纷纷宣告赢利,但迎来的却是国外投资者和评论界的批评。新浪和搜狐靠的是短信业务,而网易靠的是网游,这与投资者最初心目中的门户网站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马云则仍坚持原来的目标和路径不动摇,据说,阿里巴巴的股东孙正义当年听完马云的陈述后说:“马云,你是唯一一个三年前对我说什么,现在还是对我说什么的人。”
行动指南
5.马云的企业家精神 篇五
1、两个故事
今天我主要讲一下使命、愿景、价值观是什么。
我曾经在日本街上的一个小店里,看到门口挂了一块牌,说“庆祝本店152周年店庆”。我很好奇,这家店竟然有152年,我跑进店里一看,估计(店面)不会超过20个平方米,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在做糕点。我说:“你们这个店有152年啊!”他说:“152年。我们家的糕点提供给了日本皇宫。”我说:“你怎么不想搞的大一点?”他说:“挺好的,我们几代下来就在这个地方做,我们挺享受的。”我问:“那你们家孩子呢?”原来他们孩子在京都大学读书,不过毕业以后,也得把这个店搞下去。我无比的感动,他们过得是如此快乐、舒适。
另外一个故事是星巴克的创始人舒尔茨跟我分享的,我觉得这个故事很经典,值得每个人去思考。他说有一次到伦敦去,伦敦最贵的一条街,非常繁华,寸金之地。中间里面有一个人开了个很小的门帘卖奶酪。奶酪在国外就像我们的盐和酱油一样,根本不可能在那么贵的地方卖。这就像在我们北京最贵的地方开了个酱油店卖一样。
然后他就跑进去看,想看看这家店怎么付房租嘛,然后看到一个老头,胡子邋遢,在那边唱着歌切奶酪。舒尔茨问老大爷:“你这个店在这开交得起房租吗?”老头说先买20块钱奶酪我再告诉你。然后他买完了奶酪,老头说:“年轻人,你出来我跟你讲讲。”老头说,你看这头到那头,再到那头,都是我们家的。我们家几代就在这卖奶酪。卖了奶酪我其他生意也没兴趣,也不会做,我就买下了很多门帘,结果边上的很多店,都租了我的门帘,我依旧卖我的奶酪,我觉得无比的快乐。我儿子现在还在离这半个小时的农庄做奶酪。只有你热爱,只有你坚持,知道自己什么不碰,才能做好。
你发现没有?企业做大,不一定快乐;做小,不一定不幸福。我们中国人很多时候都是在说,企业要做好、做大、做强。其实阿里在早期的时候,我最迷茫的时候,2002年、2003年、2004年是一分钱都没有赚。
1999 年到2000年最头疼的是,投资者天天问你,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你的营收、你的利润是什么?我那时候,觉得最大的收入是什么?每天有很多的感谢信、e-mail发到阿里巴巴,感谢我们让他挣到了钱。虽然我从他们身上没挣到钱,但他从我这挣到钱了,我觉得这东西有价值。只要有价值的东西,一定能赚到钱。
2、使命
你一定要想明白,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能放弃什么?这三个问题决定了你这家企业,在教育学上称之为使命。你要想做战略,离开了这些问题,一切都是空的。所以第一天,你要把战略的基础理一理。人要活的长,活健康了,活快乐了就三件事情。企业也一模一样。
如果你没有准备好,给你10万、5万、1万个员工,你是非常不快乐的。所以做战略,第一个问题,先想明白: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能放弃什么。我把这称之为「使命感」。只要是一个组织,他要能生存下来,一定是有一个坚强的使命。
我跟阿里巴巴招来的员工讲两个公司,一个是GE(通用电气),一个是迪士尼。GE在100多年前创建这家公司的时候,那时候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他们公司第一个使命就是「让天下亮起来」。
那个时候的电灯泡,大概只能亮两分钟、三分钟,灯泡里面的丝马上就烧没了。所以每个人进来,从老板到员工,到管传达室的,都希望这两分钟的亮,能做到二十分钟。招进来的人,都是认同这个事情。GE到今天为止,一切都围绕着电气。加入这家公司的人充满着荣耀感「我的工作是让世界亮起来」。
迪士尼的使命是,make the world happy(让世界快乐起来)。所以他们最早招进来的员工都是很开心的人,悲观的人没办法进这个公司。他们的戏剧、电影,所有东西都是让大家开心。如果你有这样的使命,你招聘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建的组织是完全不一样。
我们中国人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没定清楚,很多人是为老板打工,基本上就死了。我最怕阿里巴巴的人进来是为马云打工,那是很累的。我们共同确定为什么要有这家公司。所有的人围绕这个使命去打工,我也一样。我在公司五年、十五年,所有做的一切都是围绕我们共同的使命展开。
如果你的使命很庸俗,你招不到好的人,使命很高大,那些实实在在的人又不来。你一定要想明白你到底有什么、要什么。
我去看一家公司的时候,无论创始人讲的多好,我比较关心的是,他身边的人,到底相不相信他讲的东西。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使命听起来好像很宏大,但是你真正相信,才会有人也相信。你老板不相信,那你下面基本上就会垮掉了。
使命,在公司生死悠关、重大利益抉择面前会发生作用。平时没有用的,平时是忽悠人的。使命不是写在墙上给别人看的,是你骨子里面的。使命不论公司大小。
你开个饭馆卖馄饨,你的馄饨就是让吃过的人都高兴,你会想出一切办法让他高兴。这个是变态的,没有一种变态的执着和热爱,我们叫超常态,没有这种东西,你是不可能在后面孤独的路上走下去的。
3、愿景
你跟员工讲我们的使命是什么,这个东西怎么不错,大家就会觉得,反正你就说呗。接下来大家关心的是,这个公司会发展成怎么样子呢?我有什么好处呢?不听愿景加入你们公司的人,尽量少招聘。如果他没问,老板你这个公司搞下去会变成怎么样子呢?他只关心下个月工资发多少。那你的员工都找错了。
使命可能听着觉得是空头支票,但是愿景,是要有阶段性的,五年、十年、二十年会怎么样。愿景不是说我明年业绩涨个20%大概差不多了,这不是愿景,这是目标。我们在西方的公司会经常问这个问题,二十年后你的公司到底怎么样啊?二十年我没想过啊。那你这个公司有问题。你要有至少十年、二十年的设想和规划,这叫愿景。
如果你说,我有一个伟大的使命,但是愿景是往另一边走的,那员工就会矛盾了。你要是不讲使命、愿景,那员工不会记住;你讲的多了,那员工会不会说你洗脑。有的人讲阿里巴巴给大家洗脑,错了。我们今天还有几个人能真的被洗脑?原因在于你能真正激发员工心底里的那个东西。
愿景和使命碰在一起,会像化学反应一样,激发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出来。他只有把自己点燃了,觉得做这件东西有意义,才会努力做下去。
千万不要听人讲那些空对空的战略,每一家公司的战略是不一样的,战略是绝不能复制的,能复制的都是复制品,不能复制的才叫战略。战略你就公布给世界,我要做这件事,这是我的使命,这是我的愿景,还有我的价值观,这些东西就放在桌子上。如果今天的电子商务腾讯拿去了、百度拿去了,照样做了一个出来,那肯定就是阿里巴巴做错了。战略是不可复制的,所有可以被复制的东西都是不值钱的。
阿里刚成立的时候,我们提出的愿景也蛮奇怪的,我们说这家企业要活80年,这家企业要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这是我们的两个愿景,愿景不能太多。
我那时候觉得,人生就活80年差不多了,朦朦胧胧觉得企业如人。但后来,我们提出了活102年,我们99年成立,活102年就可以横跨三个世纪。现在百年企业已经空化了,都说要百年企业,你要真正做到目标明确。
我们当年恬不知耻要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当然为这个东西我们辩论了很多,我们有没有可能做成。反正我们花10年时间去干,今天我们从各方面来看确实做到了。
你没有明确的使命、愿景,今天张三来,你跟着张三去了,明天李四来,跟着李四去。而且你还找了非常好的理由,我们先活下来再说。这个其实是很痛苦的选择,阿里在前面十年很痛苦,有很多诱惑的选择。
我们完全可以做解决方案,跑进去说服一个老板,拿两百万帮他做,然后吃回扣,那到底是选择吃回扣,还是像原来那样做一个交易平台,点点滴滴的熬下去。这是完全两种不同的路。
我们说,如果做的不是我们要的,不是开心的,那我们可以明天就把公司关了。现在我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我做的事情不是我开心的,不是我愿意做的,我自己都看不起的事情,我不可能坚持那么久。
4、价值观
我们招进来的这帮人,你问,我们的使命同不同意?同意;愿景好不好?好!接下来就约法三章,我们做事是否讲究诚信、讲究客户第一、讲究拥抱变化。
价值观是什么?
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操作方法,是创始人们、是第一波人制定的。价值观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需要考核的。不考核这价值观没用。企业文化,是考核出来的。如果你的企业文化是贴在墙上的,你也不知道怎么考核,全是瞎扯。
我们十多年来每个季度都考核价值观。我们的业绩和价值观是一起考核的。每年的年终奖、晋升都要和价值观挂钩。你业绩好,价值观不行,是不能被晋升的。你热爱公司,你因为帮助别人,自己业绩没有完成,那也不行。只有这两个都做好了才行。这是一整套考核机制。
告诉大家文化是怎么培养出来的。西方的教堂很有意思,教堂是一个灵魂的东西,那怎么考核呢?每个礼拜爸爸妈妈都把你带到教堂,坐在那听,我们小时候的教育基本上都是靠这种制度进行的。
你们以后公司要建立很多制度,制度为重还是文化为重,大家想明白这个道理。公司内部是制度重要,还是文化重要?一定是文化重要。制度是来强化文化的。有哪个人是看了刑法,读了宪章,知道不许杀人,看了法律说不许杀人,才不杀人的。你从爸爸妈妈那里,平时的生活习惯中知道了很多事情是不能干的。
你的制度是强调使命、愿景、价值观。如果你做的好,你的制度可以少很多,因为大家知道这东西不用讲,大家肯定不会犯。
如果你的制度能强化好使命、愿景、价值观。那么基于这三样东西,你再来考虑你的战略。
附录:涉事月饼
今天,阿里“内网秒杀月饼事件”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中秋节为员工家人准备月饼是阿里的传统,每位员工都能分到一盒。今年的月饼因为造型可爱,受到大家欢迎,不少员工希望再多买几盒送给亲朋好友。为此,公司行政决定将为数不多的余量月饼通过内网面向员工以成本价销售,并临时开发了一个内部预定页面。
在月饼内销过程中,公司发现四位安全小二采用技术手段作弊,共计多刷了124盒月饼。经过与几位小二的坦诚沟通,公司忍痛做出了请他们离开公司的决定。小二的出发点是多买几盒月饼送给家人,但对其他员工造成了福利分配的不公正,更重要的是,安全部小二作为平台规则的捍卫者,使用工具作弊触及了诚信红线。[page]
阿里巴巴表示,今天这个引起争议的决定,让我们再次提醒自己和每个员工,游戏都有规则,偶然总有必然。无可奈何是因为万事都有底线。很遗憾但祝愿他们的未来更好。
二 疑似阿里员工的回应
支持:本身就是内部安全工程师,却对自己公司的员工造成技术压制,实在不应该。
反对:认为这是几个IT男的一次技术玩笑,是个很geek的行为,上升到道德价值层面太过严重...一、人性的公司应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阿里选择开除,因为这是最不需要动脑子方式
这件事有非常多更好的处理方法:比如可以内部警告,将抢到的订单数量重置为1,然后技术团队去开内部分享,将其搞成一个攻防双方互相分享的技术氛围。处理了事件,又保证员工技术积极性的办法多得是。
但是阿里放弃了这种让所有人适得其所的选择。
开除是最不需要动脑子的选择,就像评论区里某些人的回复一样。
二、阿里老员工:阿里的政治氛围有点过了
这是一个技术公司应该做的事情么?我想最多通报批评一下了不得了吧。。几个年轻的安全技术男的一个技术玩笑,是一个很geek的事情,刷到的月饼是要花钱购买的。
阿里的政治氛围有点过了,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太近,什么问题都能上升到价值观问题。那食堂吃饭插队也可以算价值观,要不要开除,停车场占了别人车位也能算价值观,要不要开除?
适当让员工活跃一点,geek一点,绝对是好事。应该开除的,是阿里集团安全部的那几个sb混子,一个个身居高位,我就不点名了。
三、阿里匿名员工:阿里帝国上层越来越官僚,中层越来越扯淡,下层越来越难过
纵观阿里这些年的变化:
首先,一群穷逼拿了外援资金打江山;这段时间倒是还不错,还知道分赃给一起拿枪的兄弟们,虽然也做了统一思想的事情;
然后,蓬勃发展期,这段时间其实已经有点变味了,不过好在市场够大,赚得钱也够多,可通方过分钱.的方式平息很多其他方面的怨言;不过这段时间引入的二代们,集聚多年的老官僚们,就开始出具雏形了,并且价值观已经成为了很重要的考核手段;
最后,固化的帝国状态,随着收益的增加和官僚阶层的建立,上层建筑已经封闭,二代和老官僚们的层级对下面的新人来说,基本是遥不可及;加上公司所谓文化体系的固话和加强,和HRG制度的深入,其结果就是,上层越来越官僚,中层越来越扯淡,下层越来越难过;
抢了个月饼就成了价值观问题,阿里不如人手一本马主席语录,然后高唱价值观歌舞,最好配个忠子舞。
ps:另外有匿名用户消息称:“今早内部通报是有五个人抢月饼,但是只开除了四个,有一个安全部的高级专家,算是老员工的,没有开除”。
而据阿里云云盾负责人“道哥”消息“剩下那个是阿里云的,非集团安全部。阿里云的处理结果还在讨论中。请不要过度解读。”
同行反应:
腾讯公司
360公司
6.马云的企业家精神 篇六
读完《马云管理日志》,很兴奋,书写的很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难得有一本书,勾勾划划之间有一种反复阅读及与人分享的冲动,也由衷感谢大boss给推荐了这本书!心得体会有很多,结合当前形势,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交流以下三点内容:价值观、团队、客户及客户利益。
第一、价值观
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叫‘六脉神剑’。‘三剑’说做人:‘诚信、激情和敬业’;‘二剑’说做事:‘团队合作、拥抱变化’;‘一剑’刺中要害,说的是‘客户第一’。” 先会做人,后会做事,以客户为导向,这三点是与我们一致的。我们公司也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正直、学习、参与、共享、创新、感恩”,这是应该坚守,也是需要长期不断宣导,印刻在每个员工心理的。“很傻很天真,很猛很持久”很傻很天真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很猛很持久的干下去!马云的成功之谜,说起来很简单:共同的价值观、明确的目标、很强的使命感以及坚持。所以发挥价值观引导的最大“价值”,不断提升员工的思想水平,比劲头、比坚持、比行动、比创新,比把事情做到极致。寻找和激励认同公司价值观,并为此不懈努力和付出,也愿意付出的人一起共同为公司的未来而奋斗!这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团队
说到团队,首先说选人。阿里巴巴在用人上,“精英”不是首选,甚至连第二都排不上,他们选的是对公司的价值观有认同感的人。一群价值观不同的精英在一起干活,就像用巨大的力量从不同的方向拉车一样,越是势均力敌越不会前进。培养一个强大的团队,依靠的方法不是强制式统一人的思想,而是共鸣式统一人的目标,要让菜鸟变成大侠,把平凡的人打造成最合适的人!选人除了硬能力,软能力更为关键,用梦想淘汰那些投机者,让团队更纯粹,是对我们能力的考验。
其次是用人,用人的最高境界是”养“人,百年山大学堂,国际著名易学家刘大x教授说“聚人以财”、“守位以仁”,员工工作的目的不仅包括一份满意的薪水和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包括在企业中能快乐的工作。“阿里巴巴最大的财富是阿里人”,不快乐的工作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所以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梦之队”,要时刻让这支队伍保持“亢奋”和“战斗欲”,激励团队士气,还要时刻审视它的忠诚、幸福感和向心力,因为这是团队能量的来源。阿里在员工和干部培训上面非常重视,如果不激发战斗力,管理就会非常累,所以团队要经常敲打,也要经常鼓励。取得成绩的时候要去鼓励,对人不对的时候,要去指导。”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员工学习和充分交流方面,我们还是要让水流动起来,更开放和具有活力。
第三、客户和客户利益
与客户打交道其实也是做人的方面,“客户第一”的核心解释是:关注客户的关注点,为客户提供建议和资讯,帮助客户成长。“客户第一”不是只说说看的,或者挂在墙上的,而是坚决的“说到做到”,我们现在讲求要做“客情”、要做“用户中心”、去总部学习并考取BMP 认证、做商学院、做行业沙龙交流会议等,就是为这个方向努力的。仅仅了解客户的期望是远远不够的,更高的境界是深入顾客的内心,寻找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绝大多数客户在大部分时间都是错的、都会有很多迷茫,所以客服的工作就是要引导帮助我们的客户,及时发现促进客户“对”的诉求,剔除掉“错”的诉求。
客户是衣食父母,我们坚持客户第一
只有让客户成功,我们才会成功;只有让客户赚到钱,我们才会有利润。所以与客户亲近,帮助客户赢是我们现在重点抓的工作,我们鼓励员工出访客户,管理层监督员工的客情工作有没有落到实处,客户对我们的服务反馈怎么样。高超的”以客户为中心“不仅是服务好客户,而且是建立一个商业生态链,让整个客户链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于企业而言,有两个原则非常重要,其一是创造价值,其二是分享价值。我们的用户社群是在这两个原则下创建起来的,也坚守着为客户创造价值和提供分享价值,会随时推出面向客户boss的互联网营销之道;我们的开创商学院会定期举行培训会,并在线进行优化案例分享。”任重道远,”客户第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开创将上下同心,一起致力求索!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所使用的能力,只有我们所具备能力的2-5%,《马云管理日志》让我感受到了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还可以做更多事情。无论企业还是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理想信念、坚韧的品格、踏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思路,对于我们,任何成功的经验均不能照搬,多学习总结,应用于实际,才会离目标、离成功更近!
7.马云的菜鸟网络 篇七
菜鸟网络, 专注物流、打造“中国智能骨干网 (CSN) ”项目, 目标是希望通过5~8年的努力, 通过自建、共建、合作、改造等多种模式, 打造遍布全国的开放式社会化物流仓储设施, 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的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网络, 让全中国任何地区都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马云的设想是通过自身平台输出的信息流来指挥物流的一个分配, 并借助第三方来得到最终的落地和执行, 以此来减少配送费用, 并减少自身在仓储上的投入。
马云为什么要做物流?菜鸟网络将会以什么模式参与物流?
一、外部竞争压力
在互联网盛行的中国, 电商已在逐渐地改变零售市场格局。电商有三个大需要点:一个是信息流, 一个是资金流, 一个是物流。而物流是现在整个电商行业最薄弱的, 各大品牌电商都在强化物流业务。
去年12月, 高调杀入京东腹地的腾讯旗下B2C电商易迅网打出的就是“物流牌”, 推出“一日三送”, 借此易迅华北地区的订单量已经稳定在了日均12000单以上。继2010年推出“211限时达”、“次日达”、“预约配送”等服务之后, 京东配送5月再次升级, 推出“极速达”服务, 同时京东还计划六大核心城市同步推出“夜间配”服务。苏宁云商也一直在强化自建物流, 到2015年, 苏宁计划完成60个物流基地、12个自动分拣中心、5000个售后服务网点的发展建设目标。
腾讯电商控股公司CEO吴宵光曾在2013年开年内部讲话中称, “物流是电商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谁没有物流能力, 谁就不要做电子商务。如果一个电商的物流能力只是靠‘四通一达’, 那他只是这个行业里水平最低的电商平台。”
二、修复物流短板, 冲刺IPO
对阿里巴巴集团来说, 目前信息流由淘宝、阿里巴巴、天猫、阿里妈妈等网站解决, 资金流由“阿里金融+支付宝”基本解决, 而物流则成了他的薄弱环节。当众多的竞争对手都在纷纷强化物流, 对于物流建设均不惜重金, 累计金额数以百亿元计的时候, 物流却成为阿里电商投诉最高的部分, 阿里的压力与日俱增。其实马云从2009年就开始接触并开发阿里的物流系, 入股民营快递企业星辰急便即是阿里巴巴对云物流探索的一个尝试, 但这个民营快递平台, 仅2年不到的时间, 就不堪经营压力, 走向破产。星辰急便担当的是淘宝的物流服务平台, 然后他将买家卖家以及供应商连接在一起, 提供更加高效的低价进行交易, 但这个云物流的模式基于的一个前提是能够有很大的一个业务量, 但当阿里入资星辰急便后并没有带来高的业务量。因为在此之前, “四通一达”已经占据了淘宝业务的半壁江山, 星辰急便作为一个后来者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网络方面都没有优势, 基本上很难分到一杯羹。2012年3月, 星晨急便因资金告急宣布破产。投资民营快递公司星辰急便失利, 并未熄灭马云的物流梦, 随后阿里巴巴携手淘宝对外发布了“大物流计划”, 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推出了“物流宝”平台, 内部称之为“天网”。物流已经成为电商竞争的最后一公里, 内部实验两年的“天网”系统逐步成熟。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 菜鸟网络成立了, 马云要出手构建他的物流王国。
三、菜鸟网络参与物流的模式
在阿里巴巴内部, 注重实体仓储投资的菜鸟网络有与“天网”相匹配的代号“地网”。“天网+地网”构建了整个阿里巴巴物流体系。按照菜鸟网络的整体计划, 未来共投资3000亿元人民币, 首期计划投资1000亿元。马云希望用5~8年的时间, 努力打造遍布全国的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基础设施, 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元、年度约10万亿元的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网络。“天网+地网”是阿里巴巴想要构建的一个物流生态圈, 所谓“天网+地网”实现无缝融合, 他们一端对供应商一端对消费者, 供应商和消费者都要依附于“菜鸟”这个平台。
据悉, 新公司注册资金为50亿元, 规划总投资3000亿元人民币, 阿里旗下的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出资21.5亿元, 持股比例43%, 是第一大股东;银泰集团旗下的北京国俊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6亿元, 持股32%, 是第二大股东;复兴集团旗下的上海星泓投资有限公司、富春集团旗下的富春物流有限公司各出资5亿, 各持股10%;快递公司圆通、顺丰速运、中通、韵达、申通均出资5000万元, 持股比例均为1%。马云出任菜鸟网络董事长, 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任CEO。菜鸟网络董事会席位的分配为:阿里巴巴3席、银泰2席、复星和富春各1席。
在这支明星企业家组队的“菜鸟”团队中, 涵盖了零售、物流、地产、银行等行业标杆企业, 其中银泰集团尤为瞩目, 其投资16亿占股32%, 成为仅次于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东。面对此前不少百货转型电商的失败案例, 银泰加盟“菜鸟网络”, 也算是另辟路径开进发展迅猛的电商版图。CSN平台很重要的一个功用就是仓储, 而仓储的管理是银泰集团最擅长的, 这个平台一旦建起来将有助于整个银泰业务网的发展;另一方面, 银泰地产现正在全国发力, 这种落地的仓储对银泰发展物流、地产极为有益。阿里巴巴携手银泰意在地产, 未来在线下搭建仓储中心, 需要借鉴银泰集团商业地产的经验, 而银泰集团则可借阿里快车布局电商, 此外, 两者也可能在“菜鸟网络”基础搭建中收入优质土地, 坐等土地升值。
复星系最早也有投资一些物流公司, 这物流公司只能算是复星地产下面一个比较小的产品线。富春集团内部有一个很有竞争力的物流公司, 此物流公司主要是做港口物流, 这个港口物流有很多的仓储以及加工管理的优势, 但主要针对的是钢材木材相关企业, 富春集团跟马云的结合是互惠互利的, 这将在以后可以加强富春集团的产品线, 另外马云可以利用富春集团的此项优势共同做大这个平台。
对于快递公司顺丰和“三通一达”的加盟, 从入股的份额看, 他们都是1%的股份, 其实没有更多的话语权, 但是如果不加入就有可能被边缘化。比如, 现在申通物流整个业务量占淘宝总量的30%,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 那么未来随着淘宝和天猫这个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它的整个业务也会随着扩大, 所以它被迫加入, 韵达等其他几家公司也是一样。顺丰在淘宝天猫的市场份额非常小, 也希望加入能够为未来分得一杯羹。马云曾在宣布成立菜鸟公司的当天多次强调:阿里永远不做快递, 智能骨干网建起来后, 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但“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组建成功, 相当于打造一个社会化的基础设施平台, 等于把产业链的上下游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使得其他电商在物流环节上将很难挑战阿里的地位, 这当然也会影响所有快递公司现今的商业模式。
那菜鸟网络到底是怎么样的运营模式?无论是马云还是银泰沈国军, 对于菜鸟网络最终的商业模式似乎都没有最佳的解释。而随着电商未来发展的多元化, 无论是商户还是消费者, 对个性化物流需求都越来越旺盛, 但这似乎不是“菜鸟”平台的强项。另外, 智能骨干物流网是联合多家物流公司共同运营合作的, 今后如何分配运输区域, 以及如何权衡各家物流商家的利益, 这很容易引发新的矛盾和利益纷争。菜鸟计划也有可能会牺牲快递企业的利益来做大, 比如对于新疆、西藏这类偏远地区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愿意来承担这样一个配送环节所面临的额外的费用增加和仓储问题。
马云提出来的仓储的概念有一个实体仓储和虚拟仓储的概念区别, 实体仓储很大一方面是希望利用下面第三方物流的分布网点, 但是很多快递企业不愿意分享这样的网点, 因为这涉及跟他们之前的客户的一个冲突, 所以此项利益如何分配是个问题。除此以外, 24小时送达这样一个概念, 业内有许多专家觉得难度非常大, 因为现在快递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电商和快递产业之间发展的联动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首先在运营方面, 24小时送达需要有大量的物流建设, 速度的提高必然会带来成本的提高, 另外就是市场能否接受的问题以及价格的问题, 现有的几家物流公司之前的价格优势将会面临冲击。
四、菜鸟网络的前途究竟如何呢?
阿里所拥有的数据优势以及在互联网领域的尝试, 担当的都是变革者的角色, 借用马云的一句话来说, “菜鸟”计划可能失败, 但“万一”成功将会产生巨大的变革力量。确实如此, 智能物流网一旦打通和建立, 对整个电商和物流业带来的变革都是很大的, 最直接的影响是全国今后各大电商公司以及关联的快递公司都要依托这个平台去发展, 其实最大的受益者还是阿里, 这也是阿里将互联网商业城市的思维继续向物流延伸的重要一步。在商务部于2011年发表的《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中曾提出, 到2015年初步建立一套与商贸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通畅、协调配套、绿色环保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而“菜鸟”与这项战略不谋而合, 但这个大胆的商业计划将面临艰巨的征程和叵测的未来, 所以对马云而言, 挑战才刚刚开始。
阿里巴巴的物流梦, 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马云抛弃“做物流的思维来做物流”, 而以“做生态的方式来整合物流”, 弥补阿里巴巴生态链中的短板, 打造物流界的阿里巴巴, 却成了业内大家讨论主题。中国仓储物流行业太陈旧了, 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电商与仓储物流的矛盾一直存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中国的物流界一定会有一次优化升级革命, 问题是谁来革命, 就菜鸟网络的模型构建而言, 马云确实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人选。马云曾说:“未来是否成功谁也说不清楚, 但是这个事情是一定要做的。”
摘要:2013年5月, 阿里巴巴马云在深圳对外宣布成立“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物流, 打造“中国智能骨干网 (CSN) ”项目。本文对阿里涉足物流的背景进行分析, 并对菜鸟网络的前景进行说明, 对物流业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马云,阿里巴巴,菜鸟网络,物流,快递
参考文献
[1]马云.21世纪网[DB/OL].3000亿放飞梦想, 2013-6-6.
[2]菜鸟计划:马云还没想清楚[DB/OL].经济观察网, 2013-6-7.
8.马云的企业家精神 篇八
——马云
9月11日,2009年度APEC(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峰会、第六届全球网商大会以及第二届网货交易会同期在杭州召开。
此次APEC中小企业峰会为期两天,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新加坡工商联合会、杭州市人民政府、阿里巴巴集团主办,得到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并被看作是全球中小企业之间交流、交易、合作的一届顶级盛会。
小企业,大梦想
“谁不去关注中小企业,谁就是不关注自己的未来。” 在此次主题为“小企业,大梦想”的APEC中小企业峰会开幕式上,阿里巴巴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未来20年将是中小企业的时代。
“10年来,我们希望在中国证明,互联网在完善中国,推动中国发展。我们坚信中小企业会发展,在中国会发展,在全球会发展,中小企业一定有前途。”马云回忆自己带领阿里巴巴走过的10年历程,并充分肯定了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
马云分析,在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显示出强烈的经济活力。低成本,快速反应,中小企业是中国对全球经济最大的贡献。“2009年中国中小企业遭遇了经济危机,今天,只有网商在经济寒潮中奋勇前进。”他说,网商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规模最巨大的群体,他们从社会经济的边缘走到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的大舞台上面,这是中国网商对经济的发展,孕育了大时代的机遇。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意味着新的经济秩序的诞生,世界经济由此走向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当前的危机正是诞生新的商业文明的良机。”马云认为,金融风暴之后,以诚信、开放、分享和社会责任为特征的新商业文明将会诞生。未来的商业原则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消费者导向的商业体系将成为未来,中小企业将成为商业社会的主体,“网商、网货和网规”将成为商业生态系统的三大支柱。
“未来20年是属于中小企业的时代,那些具备网商精神的中小企业将在这个时代扮演潮头冲浪的角色。”马云认为,网商精神即诚信、分享、社会责任。具备网商精神的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敢于尝试,勇于开创自己的事业,改变经营方法和模式。
科比:打NBA好比创业
虽然篮球看似与商业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出现在杭州休博园APEC中小企业峰会现场的NBA巨星科比•布莱恩特或许是峰会当天最耀眼的明星。这位NBA赛场上的“王者”身着西装,与身高还不到他肩膀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面对面,交流了自己成功的心路历程。
科比表示,打篮球用的是智慧,用的是想象力,而这和商业存在共同之处。
“打NBA的比赛就好像创业,必须拥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只有不断改进、创新,拥有意志力和决断力的人,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最后,科比还赠送马云一双篮球鞋,尽管超大号的篮球鞋与马云的尺码明显不合适,但马云本人却表示非常中意这份礼物。
马云坦言,自己并不适合打篮球,但篮球和商业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想像力,比如热情。
9.企业家精神的中国式解读 篇九
中国的企业家精神肯定不会完全类同于美国的企业家精神, 鉴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及传统文化的不同, 中国企业家精神具有其特殊性。笔者认为, 当前, 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应当是创新、淡定、诚信、学习和责任。
1. 创新。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 是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 是“做不同的事, 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在国外由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 企业把创新视为第一要务, 早已为所有企业家认可。但在我国, 创新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产生这种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当前中国很多的企业没有经过创新, 而是掌握了某些机会或某些政策使得其获得了成功, 这些成功的企业不少恰恰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反而成了企业创新的阻碍。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孟宪忠在《绝处逢生》中提出了先前成功的企业有五个有利条件, 包括当时的市场容量、市场规则、竞争状况及消费者成熟与否等因素, 这些因素在当时是这些企业成功的条件, 但是到目前, 这些因素已逐渐消失, 市场规则已基本成熟, 企业经营也逐步回归本质。孟教授同时还发出警告, 蜜月不会长久, 当年的机会明摆着有漏洞, 是带着漏洞的机会, 而今天则不同, 今天的机会则是深度机会与创新机会, 而不论深度机会还是创新机会, 都需要企业能力来开拓、来创造。因此, 当前企业最需要的是创新, 只有创新, 才能摆脱自己的企业成为新时代的土著。在当前, 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表现出这种企业家精神, 典型的企业有华为、阿里巴巴等。
2. 淡定。
这在国外根本不体现为企业家精神, 但在中国, 对企业家来说, 这是很重要的企业家精神。当前的企业界十分浮躁, 大量的企业不踏踏实实地经营企业, 朝三暮四, 这固然有大环境的影响, 但更重要的是企业家本身的素质。众所周知, 德国的制造业最强大, 其关键是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始终坚守自己的产业, 精耕细作, 心无旁鹜, 成就了无数的隐形冠军, 这些小而有特色本领的隐形冠军几乎做到了长盛不衰。而在我们这里, 能坚守本业, 耐得住市场及其他诱惑的却寥寥无几, 大量企业都变成了市场投机者。就以笔者所在的集团公司为例, 其下有五家独立的公司, 分别从事工程设计、安装、运输、服务等主业, 几家企业实力都比较雄厚, 规模都在3个亿以上, 但这几年市场诱惑多, 战略定位不清, 如当股票上涨时, 大家争相搞资本运作;当房地产好时, 五家企业有四家进入了房地产开发或委托贷款;当化工景气时, 大家合资搞装置;当运输好赚钱时, 有企业就贷款买大船。几年下来, 结果都不遂人愿, 这些行业的繁荣都是昙花一现, 陷入了低迷与不景气, 企业的经营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经营者意志不坚定, 不清楚企业经营的本质, 耐不住寂寞与诱惑, 随波逐流, 这样有时虽有一时之利, 但最终会走向失败。在国内市场上, 具有淡定精神的也不乏典型, 如格力空调、三一重工等。格力这个中国空调行业的冠军, 自始至终只做一样产品, 就是空调, 集中全力把空调做得更节能, 质量更好, 价格更实惠, 终于赢得了市场。
3. 学习。
春秋时代的荀子就说过:“学不可以已”, 对于当代的企业, 销售、市场、财务、运营越来越复杂, 企业越来越需要集技术、管理、市场营销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领导。企业家必须坚持持续地学习, 把学习作为习惯, 才能跟上知识经济的步伐。记得笔者在十年前参加过一个企业家论坛沙龙, 台上坐着12位企业家进行交流, 这些企业家都是声名显赫的人物, 分别在汽车、化工、家庭用品等方面铸就了辉煌事业, 是值得尊敬的成功者, 但在主持人介绍他们的学习经历时, 令我非常吃惊, 在这12人中, 三位是富二代, 其余的只有2位拥有正规大学学历, 他们都从小学或初中就开始打拚市场, 他们没有经过多少学习, 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吃苦精神与敏锐的洞察力, 抓住了市场的机会, 一步一步成就了事业。而在十年以后, 笔者参加了EMBA班的学习, 又有一个有趣的发现, 在这些有所成就的同学中, 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没有进过大学, 但他们却花高昂的学费坐下来学习, 说明他们十分重视学习, 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家到了不得不学习的时候了, 重机会的时代已过去了, 现在是需要创新的年代了, 学习就成为必由之路。
4. 诚信。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 因为市场经济本身是法制经济, 是信用经济。所以, 作为企业家, 首要的是要有诚信的道德品质。但在这方面, 恰恰正是目前中国企业界存在的最大问题。缺乏诚信、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在目前是司空见惯, 三聚氰氨、瘦肉精等有害食品此起彼伏, 像这些国内著名企业尚且不讲道德, 惟利是图, 坑害百姓, 更何况那些苦苦度日的小企业。在一次企业家的聚会上, 专题讨论目前中国的移民问题, 令人不安的是, 有移民意愿的人占到一半以上, 而这个意愿的最大起因是因为他们认为处在一个非常不诚信的环境中。因为不诚信, 造成食品问题十分严重, 吃得不放心;因为不诚信, 他们经营企业如履薄冰, 提心吊胆;因为不诚信, 到处是假冒产品, 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所以, 要培养企业家精神, 首当其冲的是建立起诚信的品质, 建立起诚信的经营环境。只有诚信体系建立起来了, 市场才会公平公正。
5. 责任。
10.马云的三次高考 篇十
1964年,马云出生在杭州一户普通人家。小脑袋,小身子,即使是40年后,他的“光辉形象”仍然没有什么大的改观。“我大愚若智,其实很笨,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从小,马云的功课就不好,初中毕业时想考个二流高中,结果连考两次都没考上,原因之一就是数学太差。
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得了1分。他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上大学的料,只好去打工。去一家宾馆应聘,结果因长相欠佳被拒绝。无奈,他只好去做不要求长相只要求力气的搬运工,每天蹬着三轮车给人运送各种货物。有一次,他捡到一本小说《人生》,闲暇时随手翻阅,竟然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主人公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打动了他,同时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要想有所成就,不经过一番磨练是无法成功的。也许就在那一刻,马云开始下定决心,准备参加第二次高考。
第二次高考,数学考了19分,仍然没有成功。然而,马云却毫不灰心,连续两次高考失利,反而让他越战越勇。由于无法说服父母让他继续复读,他只得一边打工,一边复习。
马云的第三次高考成绩出来后,数学虽然破天荒地考了79分 (满分120分) ,但他的总分仍然属于专科线,离本科线还差5分。
幸运的是,马云的数学虽然极差,英语却奇好。就在马云准备进杭州师院读专科时,该校的英语本科专业由于升本时间不长,招生没有满额,于是,歪打正着,英语成绩最好的马云摇摇晃晃地被调配到了本科,算是捡了个大便宜。
智者点拨
大名鼎鼎的马云,高考时数学能考出“1”分,确实让人难以想象。这在我们大部分人的脑中不是一般的灾难,更不是一般的“弱智”。可就是这个“智商”充其量算平常,满大街一抓一大把的普通人,现在已是世界公认的商业领袖之一,担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成为“世界经济论坛”评出的全球百位“未来领袖”之一。
因此,我们终于能理解心理学家将智力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分数。也让我们更臣服地去思考哈佛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一个很著名的理论:智力多元说———该学说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它绝不仅仅是现在大多数人所框定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所显现的以逻辑数理为主要特征的智力,而是包括了言语、音乐、空间、动觉、自省、交往、认识自然等八种智力,且这八种智力都是相互独立的,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每个人的身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从而使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各具优势。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他(她)的聪明之处,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也都有在某些领域成才的能力。一个人某种智能很差,另一种却可能很好,没有人是全能,也没有人是全无能。
因此,以前也许还有人说: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能,我没这份底气。现在呢?还这样想吗?真的你不能吗?
不!马云用自己的奇迹,心理学家也用经过千万事实检验的真理明确告诉我们:对我们来说,我们不用再怀疑自己是否聪明,我们要问自己的是:我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也就是说,怎样去找准自己的切入点,怎样发现自己的智能潜力和特点,识别并培养自己区别于他人的智能和兴趣,为自己提供一条建立自我价值感的有效途径,从而去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这点很重要!就像你要砸开一块石头,如果你想用鸡蛋去硬碰,恐怕你永远没有机会,而如果你想到了用锤子,你离成功就近了!
所以,当你面临一次次打击,哪怕感觉是毁灭性的;当你开始信心丧失,哪怕感觉极无力无助;当你开始对前途迷茫,哪怕感觉穷途陌路,换个方向,也许就柳暗花明。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相信也没有一个学生没有自己的理想。马云和很多成功者用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出色的!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应成功!
千失误万失误,人生不努力才是最大的失误,不要轻易放弃!
非常测试
你将凭什么获得成功的机会
1.你非常能叨叨NO→3Yes→2
2.有很多经人介绍认识的朋友吗NO→3Yes→4
3.你写字工整吗NO→5Yes→4
4.即便很累的时候,也会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他人面前NO→5Yes→6
5.如果你现在拥有了足够奢侈一生的财富,你觉得你还会继续工作吗
NO→6 Yes→7
6.你对自己的能力有百分百自信吗NO→7Yes→8
7.在父母眼里,你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吗NO→9 Yes→10
8.许多人都说过你聪明NO→10 Yes→12
9.你认为今天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得来的吗NO→11 Yes→13
10.到现在为止,几乎没尝试过失败的感觉NO→14 Yes→11
11.你觉得自己几乎没付出过什么努力NO→12 Yes→D
12.你确定自己是一个很招人待见的人吗NO→13 Yes→14
13.有很多人肯定你的能力NO→BYes→A
14.如果你遇到了麻烦,你能想到很多可以出手相助的人NO→EYes→C
测试结果:
A.才能你的大脑时刻保持高速运转,所有计划与应对方案可在你头脑里迅速成形,同时以精准清晰的语言将其完美表达。非凡的才能是你最大的资本,让你无论在哪里都是最引人注目的几人之一。
B.智慧你是一个聪明的人,懂分寸知进退。这是你处事的智慧,别人不见得看得透,然而它确实助你离成功越来越近。
C.人脉你为自己累积了不少人际资本,在你成功之路上,总有人愿意在关键时刻助你一臂之力。
D.幸运你一路走来,都是顺风顺水,但你同样需要明白,你更加要有虚怀若谷的气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E.外貌因天生的容貌、气质或品味等因素,你让人眼前一亮、心情愉悦,谁都愿意给你机会,让你从此走向成功。
11.企业家精神理论的演化与新进展 篇十一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个体企业家精神,公司企业家精神,内部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家精神
一、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自Schumpeter (1934) 最早提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创新精神”以来, 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其中, Cole (1946) 指出, 企业家精神是在不确定环境下, 通过个人或参与团体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系列行为, 这种行为会受现在经济和社会力量的影响。与Cole从“企业家行为”视角来阐述企业家精神不同, Glosten&Muller (1993) 则关注企业家精神的形成过程, 在他们的论述中, 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从新的、独一无二的、有价值的资源组合中攫取利润的过程。与此相似, 张玉利 (2004) 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将一系列独特的资源集中在一起从事开采机会的过程, 研究的焦点是机会而不是目前所掌握资源的情况, 是在动态复杂环境下组织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周其仁教授基于功能和能力视角给企业家精神下定义, 指出所谓企业家精神, 首先, 企业家就是创新, 别去做别人已经在做的事, 一定要找到新的市场机会;其次, 企业家对潜在的市场机会有敏感;最后, 企业家对市场“不确定性”能够驾驭。而Kao&Tan wee liang (2003) 通过分析企业家精神的特质, 认为企业家精神是所有经济活动的驱动力, 它包括寻找机会、承担风险和推动事物的发生发展, 企业家精神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此外, 还有的学者将企业家精神看作是获取竞争优势与较佳财务绩效的重要元素和能帮助企业发展新的产生现金流的事业 (Schollamer, 1982;Peterson&Berger, 1983) 等等。
从上述对企业家精神的论述来看, 虽然学者们试图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但是对于企业家精神实质的认知却是趋同的, 概括这些定义, 可以认为企业家精神是指具有企业家素质的人或所属组织机构, 基于一定创新意识和持有进取态度基础之上, 敢于承担风险和挑战不确定性, 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投机机会, 发挥个人特性或团队合作精神, 为个人或组织机构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效益最大化过程不可欠缺的要素。
二、企业家精神理论演化的若干脉络
从企业家精神理论的生成和演进来看, 以Collins&Moore (1970) 区分“独立型企业家”与“管理型企业家”为契机, 企业家精神理论研究向“个体企业家精神”和“公司企业家精神”两个方向发展, 随着公司企业家精神研究的不断深入, 又从中分离出“内部企业家精神”理论, 近年, 人们又将商业经济领域的企业家精神引入到社会型组织机构来, 进而提出了“社会企业家精神”理论。企业家精神理论就在这四个不同的理论分支的各自理论创新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 个体企业家精神理论。
个体企业家精神 (Startup Entrepreneurship) 多指具有良好个人声誉、成就欲望和不断追逐机会进行资源整合能力的创建者自身在创业初期表现出来的企业家精神, 即以个人或一群自然人为载体, 在强烈的成功欲望驱使下, 独立发挥创业、创新、承担风险、勤奋、节俭、自强不息的精神, 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 以满足社会需求。个体企业家精神理论的研究开创了企业家精神研究的领域, 其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个体企业家, 从研究视角与内容来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关注企业家个体创业特质。企业家个体创业特质一般都被描述成如具有领导风格、个人主义、成就欲望、风险倾向等, 识别个体创业特质差异对创新性行为的影响非常重要, 具有创业潜力的个体在被识别之后可以加以培训提供创新性活动的机会。对此, Huef ner&Hunt&Robinson (1992) 总结过去各种企业家精神量表的优缺点, 选定EQ、EAO、MBTI和HBDI对创业者和非创业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个体而言, EQ对创业者和非创业者的区别力最强, EAO次之;对于组织而言, EQ/EAO/MBTI的组合使用能最佳地预测组织成员的创业倾向。张玉利、杨俊 (2003) 基于以上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采取随机抽样和问卷方式以MBA和大众群体为调研对象对我国企业家创业行为进行了调查, 调查以受访者的冒险性及能力经验来识别个人创业特质, 经分析得出, 个体冒险性和能力经验与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之间正相关, 表明个体冒险性越高, 越具备创业必需的能力经验就越倾向于产生创业动机和实施创业行为, 等等。
其次, 关注个体企业家精神所包含的要素。在对个体企业家精神要素的研究中, 邢以群 (1994) 及其合作者们通过对120个优秀企业家进行个案文献统计分析和制作企业家精神表现量表, 分析评定出追求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大胆开拓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实事求是的实干精神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个体企业家精神要素。更多的专家学者也都是基于上述观点研究个体企业家精神要素的, 可以说自企业家精神理论产生伊始, 人们就开始对其予以关注。
最后, 关注个体企业家精神在创业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创业实质上是企业家完成和衔接感知并评价创业机会, 整合资源以创立新企业, 以及谋求新企业生存和成长三项关键任务的过程 (杨俊, 2005) ,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家个体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周立群、邓宏图 (2002) 通过对企业家个人行为理性、非理性与相对理性问题的研究, 认为个体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行为出现“变异性”和“跃迁性”, 正是这种企业家精神使企业的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且通过企业家精神导引下的企业家进行创造性活动, 使企业家自身拥有的资源禀赋得到扩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 杨俊、张玉利 (2004) 从企业家资源禀赋视角分析个体企业家的创业行为表现, 他们认为, 企业家创业时并非一无所有, 企业家创业前资源禀赋构成其创业的资源基础, 创业行为实质上也更多地具有理性成分, 是企业家创新冒险精神与理性决策的交织过程, 表现为企业家在获取创业资源与应对环境不确定性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性, 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的一系列理性决策与其创业前拥有的资源禀赋密切相关。
上述关于个体企业精神理论的研究尚存在片面及静态性, 缺乏整体观念及动态性。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 要动态性地认识和发展个体企业家精神, 首先, 促进企业家的自我超越,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个体企业家精神, 达到量的增加;其次, 加快个体层面向组织层面的跃进, 即个体企业家精神向公司企业家精神转变, 实现质的飞跃。
2. 公司企业家精神理论。
Miller于1983年提出公司企业家精神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的概念, 公司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精神在整个公司的渗透, 不仅限于公司领导层或某个人所表现出的企业家精神, 主要体现在公司的创新与风险创业行为上。它可以作为价值创造和创新的工具, 用来提高公司竞争地位、变革公司及其市场环境, 公司关键决策者具有承担风险的偏好, 通过持续的产品或过程创新、技术的改进来追求对资源潜力的开发, 也就是“激活”潜在的现有知识和在现有的市场、技术环境下实现创新成功所必需的资源和竞争力, 以实现改进公司的竞争地位和经营绩效的持续增长 (Morris&Paul, 1987;Covin&Slevin, 1991;Miles&Arnold, 1993) 。可以说, 公司企业家精神理论的研究突破了个体企业家精神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研究对象由针对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个体企业家扩大到整个公司, 研究范围更为宽泛, 而且, 将理论研究用于指导实践, 专家学者们更加重视理论的实效性研究。综合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关注公司企业家精神的构成要素。最早对公司企业家精神要素的构成进行划分的是Miller&Friesen (1983) , 他们将公司企业家精神要素分成三个层面, 一是公司要致力于产品市场的研发且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二是要具有预见性的创新特质, 三是要有主动出击竞争对手的投机与变革意识。在此基础上, Lumpkin&Dess (1996) 通过广泛的研究公司企业家精神文献和总结美国企业组织的经验, 提出了西方学者普遍接受的公司企业家精神的五大构成要素:冒险、创新、独立性、变革、竞争性进攻。在国外理论界对于公司企业家精神构成要素展开研究的同时, 我国学者也识别出包括新企业开拓、创新性、自我更新、先动性、冒险性、独立性、竞争性进攻、道德和合作精神等要素。欧雪银 (2007) 还从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公司水平选取企业家精神评价指标, 建立了一个科学完整的企业家精神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度时序评价方法测量我国1995—2004企业家精神的水平。
其次, 关注公司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公司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关注, 实质上是对理论假说的一种验证。对此, Lumpkin&Dess (1996) 则以美国西部不同产业的94家独立 (未多元化) 企业的124位高层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中发现, 企业家精神在动态性和敌对性环境中与高企业绩效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Zahra&Garvis (2000) 在针对149家制造业企业的研究中发现企业家精神与ROA或收入增长成正相关。在产业竞争的不利环境下, 企业家精神程度越高, 公司ROA和收入增长越高。基于以上国外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国内专家学者们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薛红志、张玉利 (2003) 通过对国外最新研究文献的回顾和整理, 分析了公司创业的产生背景及主要内容, 探讨了公司创业精神的衡量标准, 即创新、风险偏好、进取性, 并从大公司创业导向定位的角度探讨了公司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最后, 关注公司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在科学技术不断更新, 公司内外环境迅速变化的情况下, 公司要保持长足持续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培育企业家精神。例如, 陈劲、朱朝晖、王安全 (2003) 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影响公司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系统理论假设模型, 他们从公司董事会与经营层结构、企业家素质以及公司企业家战略和创业环境三大主要因素进行研究, 运用调研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得出这三大主要因素与公司企业家精神培育都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对公司企业家精神的提升影响很大, 同时, 得出了包含公司业绩的系统模型, 并证明了公司企业家精神与公司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有利于提高企业各方面的经营业绩。李维安、王辉 (2003) 则从公司治理制度层面入手分析如何培育公司企业家精神。通过对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数据 (2001年) 进行分析, 得出“政企职责不分”和“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是影响创新的主要障碍;并通过“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其制度根源, 认为在文化背景和经济体制原因之外, 公司治理制度的不完善是企业家创新精神不足的微观根源。所以, 为了培育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就必须从公司治理制度层面入手, 完善企业经营者的选任、激励以及相应的科学决策机制, 最大化企业家的创新效用, 从而诱导其创新行为。另外, 还有学者通过分析企业家精神缺失原因, 为构建培育模型和塑造公司企业家精神提供了理论支持 (薛红志, 2003;何志聪、王重鸣, 2005等) 。
从公司企业家精神理论三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 公司企业家精神能够使企业获取新的生产力, 帮助其进入新的业务领域, 开拓新市场, 为企业注入新活力, 推动公司的经营业绩, 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但由于公司企业家精神要素衡量标准、与绩效之间的测量指标、数据及相关维度难以确定和获得, 再加之还未形成系统的培育体系, 因此, 与国际研究水平接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3. 内部企业家精神理论。
理论界以Pinchot (1985) 所提出的内部企业家精神 (Intra Entrepreneurship) 这一概念为依托, 逐渐形成了以现有大企业、公司的内部具有创新发展机会的组织机构为研究对象, 通过考察公司创业家所采取的战略战术及其个性的风格, 集中研究以创业方式来采取行动的员工个体及其偏好的内部企业家精神理论 (Burgelman, 1984;Pinchot, 1985;Ross, 1987;Zahra, 1991;上野明, 1992;Drucker, 2000;Robinson, 2001;Marcus&Zimmerer, 2001) 。该理论以所有公司的现有体系和结构是限制员工的主动性发挥的要因为假设前提, 从内部企业家精神培育以及内部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了该领域问题的研究。
首先, 关注内企业家精神的构成要素。内企业家精神是创新、更新、冒风险、进取性的集合, 它是企业家精神在公司内的体现 (郭洪强, 2003) 。从其构成要素看, Twomey&Harris (2000) 在他们的研究中提出了内部企业家精神体现在团队合作、错误学习、接受异见、创新期望、积极主动、角色榜样、归宿感和责任性八个方面。Antoncic&Hisrich (2003) 提出了体现内部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的八个维度:创业、新事业、产品或服务、过程创新、自我更新、冒险、超前行动、竞争性进攻。陈忠卫、郝喜玲 (2008) 采纳衡量企业家精神从创新、冒险和积极进取3个维度切入的一般性做法, 又充分考虑创业团队层次的企业家精神在上述3个维度的特殊性, 将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提炼为集体创新、分享认知、共担风险、协作进取4个维度进行测量。综合上述不同的观点, 事实上创新精神、冒险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是被广为接受的内部企业家精神要素。
其次, 关注内部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内部企业家精神被公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取得高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Marcus&Zimmerer (2003) 针对两者的关系研究则选取10家《财富》500强企业为样本, 用调查表法、T-检验法、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内部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得出, 公司的业绩不但没有受内部企业家精神影响, 反而促进公司业绩呈增长趋势;影响内部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因素有财务分析、产品设计和竞争市场分析及可用的资源数量;被调查者认为内部企业家精神对组织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还有的从内创业行为及团队创业视角研究二者关系, 发现内部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有着直接积极的影响作用 (俞明理, 2003;范剑锋, 2004等) 。所以, 我们要注重培养内部企业家精神, 通过挖掘、发挥内部企业家精神来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
最后, 关注内部企业家精神的激发与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不但要从公司企业家精神方面进行培育, 还要注重内部企业家精神的激发与培育。Drucker (2000) 提出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企业需要加以组织、系统化的实务与训练, 也视为管理者的工作与责任, 即对企业内部企业家进行创业创新精神、行为的培训;他提出了七个创新机会的来源, 作为系统化创新及创业型管理的重心, 同时提出了四个创业型策略, 作为如何将创新成功导入市场的可行性方法。另外, 还有学者认为企业要塑造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通过塑造企业文化并渗透到每位员工身上来培育内部企业家精神 (Ross, 1987;陈忠卫、李晶, 2005) 。
可以说, 内部企业家精神是个体企业家精神与公司企业家精神的融合体, 通过对其内部潜在性的挖掘, 更进一步的提升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市场竞争力。但仍然没有科学的解决公司企业家精神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4. 社会企业家精神理论。
随着有关企业家精神理论内容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研究视角也从关注商业经济领域的赢利部门渗透到了社会非赢利组织部门。社会企业家精神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是企业家精神在社会领域的拓展, 即如何将企业家的创业、创新和冒险等精神应用于社会非赢利组织部门来创造新价值。其内涵可以理解为具有社会型特质的企业家, 不懈的追求、把握服务于社会的机会, 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进行资源整合, 以完成自身所肩负的社会使命, 创造出更高的社会价值。结合其现有成果及发展前景,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该领域的研究。
首先, 关注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社会企业家精神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尚未形成系统体系, 研究的内容多集中于通过创建良好环境、利用有效资源来更多的培育、开发社会企业家精神, 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Drucker (2000) 认为企业家精神不仅限于经济性机构中, 公共服务机构也需要企业家精神, 如现代大学的创建和发展, 尤其是现代美国大学的创建和发展是讲述企业家精神发展历史的最好教材。还有的政府积极建设各种创业基础设施, 调整政府各种政策, 创办不同层次的社会企业家精神培训班, 把以培养工作技能为主的文化氛围转变为以培养创业能力为主的文化氛围, 并且努力开发能使企业高速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力争创建具有社会企业家精神特征的良好创业环境。国内学者时鹏程、许磊 (2006) 通过对国外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回顾和总结, 率先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论, 且认为在社会层次 (如对政府官员) 应该进行如何制定创业政策和营造创业型环境等方面的培训, 还应进一步出台有利于发扬社会企业家精神和促进社会企业家进行创业的政策实施, 进一步在国家宏观管理层面使创业投资制度化, 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法律体系。
其次, 关注社会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社会企业家精神的载体是社会非赢利组织机构, 通过获得这些载体的大力支持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Thompson (2000) 围绕社会企业家精神作用进行分析, 探讨社会领域中存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社会企业家以及各自作用。他指出社会领域存在社会福利系统所不能有效满足的特定需求, 社会企业家善于识别和把握此类机会。同时也指出社会企业家精神是社会所急需的, 因此需要创立新机制以促进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形成, 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Kreft&Sobel (2005) 提出通过吸引社会的创业投资来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开展更多的社会企业家型创业活动促进经济的增长。目前, 已有学者发出相应的量化指标从社会层次对E-Spirit进行测量。如GEM的E-Spirit在社会层次的衡量指标为TEA (总体创业活动) 指数, 该指数目前应用较广, 用以衡量社会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社会企业家精神如何培育还没有形成系统, 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本是定性分析, 进行定量分析的指标、数据及维度难以确定, 不能进行充分的说明。为此, 如何通过完善各种机制、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来培育社会企业家精神和充分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实际应用社会企业家精神来衡量经济增长, 提高社会价值最大化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企业家精神理论的启示
本文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通过从个体企业家精神、公司企业家精神、内部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家精神四条脉络进行梳理, 给予我们以下启示:
1.四种企业家精神是根据其不同的精神载体进行划分的, 发展脉络由个体企业家精神向纵深方向发展到公司企业家精神 (内部企业家精神) , 逐渐拓展到社会企业家精神领域, 这四种企业家精神又交互发生作用。
2.四种企业家精神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 但企业家精神的构成要素基本是相同的, 通过在实际的组织活动中发挥这些精神交织成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互影响, 最终实现企业家自身、公司、社会价值最大化。
3.通过对四种企业家精神关系的梳理, 我们可以发现, 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都是要通过发挥企业家精神促进个体 (组织) 欲望或目标的实现, 即最终目的通过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影响公司、企业的实际业绩, 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满足社会多层次的需求, 进而构建了企业家精神与经营绩效关系及培育体系研究模型 (见图1) 。
4.我国对企业家精神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启蒙阶段, 所以, 要借鉴西方企业家精神教育培训的先进经验, 完善教育培训制度, 优化社会环境, 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 (见图1) 。
四、结束语
通过梳理不同专家学者对企业家精神理论的认识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平台, 但研究不难发现, 理论界对企业家精神的衡量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 同时, 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缺乏实证分析。基于此, 在构建企业家精神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对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将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另外, 由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系统, 进一步探索影响企业家精神评估的相关因素, 通过大量有效的实证研究来完善培育系统模式的构建也是当前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加]Raymond W.Y.Kao&, [新]Tan Wee Liang.杨静.亚洲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玉利, 杨俊.企业家创业行为调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9)
[3].邢以群.企业家及其企业家精神[J].浙江大学学报, 1994 (2)
[4].杨俊, 张玉利.基于企业家资源禀赋的创业行为过程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2)
[5].欧雪银.企业家精神评价指标体系与灰色关联度系数的测量[J].求索, 2007 (11)
[6].陈劲, 朱朝晖, 王安全.公司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系统理论假设模型及验证[J].南开管理评论, 2003 (5)
[7].李维安, 王辉.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一个公司治理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 2003 (2)
[8].[美]彼得·杜拉克;彭志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海南出版社, 2000
【马云的企业家精神】推荐阅读:
马云企业成功经典语录10-30
马云的作文11-19
马云的励志名言07-01
马云的创业历程08-19
马云成功背后的女人09-08
马云关于管理的经典语录07-19
关于马云的演讲稿11-03
马云给创业者的忠告07-01
马云在全球女性创业大会的演讲09-05
马云激动人心的创业演讲经典语录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