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辅修专业

2024-08-24

旅游管理辅修专业(精选7篇)

1.旅游管理辅修专业 篇一

旅游管理专业辅修教学计划(2010级)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为旅游业培养具有管理学基本知识框架,系统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熟练使用外语,具备考取国家导游员(普通话、英语)资格证书的水平,适宜于在高星级涉外酒店、国际旅行社、大型风景区、旅游学校、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从事生产、服务、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二、学制与结业学分

1.招生对象:凡在学院就读的全日制本科二年级学生均可报名缴费参加辅修专业的学习。辅修资格

具体见《辅修专业管理办法》。

2.学习期限:第三学期~第六学期。

3.结业学分:最低学分为28.5学分。

三、课程简介

1.旅游学概论

该课程旨在全面而系统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帮助学生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旅游资源与开发

本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阐述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问题。主要介绍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开发与规划,环保与建设,旨在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旅游学背景知识,使其具有从事旅游专业学习、旅游行业工作的基本知识与能力素养。

3.导游基础知识

根据国家导游资格考试的要求,集中介绍有关导游需必备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常识、中国的民族民俗、中国的四大宗教、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园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本课程同时为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导游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导游服务技能

根据国家导游资格考试的要求,主要介绍导游员的职责和条件,导游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学习,明确导游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导游员的职责和条件,掌握导游接待工作的程序和问题处理的方法。本课程同时为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导游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5.导游法规知识

根据国家导游资格考试的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主要的旅游法规,了解旅游法规在不同的旅游业部门中的运用特点,它们各自的发展情况,从而使学生能胜任现代旅游工作。本课程同时为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导游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6.导游情景英语

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有关旅游的英语专业词汇,了解导游英语的特定表达方式以及接待外国游客的程序。在教学内容上力求涵盖导游所负担的不同工作领域,既有理论介绍,同时又提供实例。本课程同时为英语导游资格证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学习,为英语导游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7.旅行社经营管理

该课程主要讲述旅行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行业特点与经营规则、机构设置和基本管理制度、经营战略与的市场营销组合、外联业务和接待服务、导游员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控制、经营效益评估、经营资源配置等旅行社经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旨在使学生了解旅行社企业的一般运作过程,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8.旅游经济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支配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规律,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促进旅游业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使旅游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课程通过对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这两个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方面的深刻剖析,来帮助学生了解旅游经济活动运转过程以及在这一运转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规律,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旅游经济学的有关内容,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又为旅游业培养人才。

9.旅游文化学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从文化和文化学的角度掌握旅游文化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旅游文化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框架,具体如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旅游文化的特点、性质,旅游文化传统,旅游主体文化和景观文化等;同时切合市场的角度,了解旅游消费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以及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2.旅游管理辅修专业 篇二

随着国际交流需求的日益增多,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英语辅修专业来加强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相关研究表明, 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直接关系到学校社会功能的履行、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 以及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然而, 英语辅修专业的教学与英语主修专业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 因此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着差异。笔者通过对英语专业主辅修教学模式的比较调查, 试图为英语辅修专业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估和教学策略。其中教学理论决定教学实践的形式;教学目标设定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学评估衡量教学效果;教学策略反映教学途径与方法 (袁春艳, 2005) 。五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分别为PPP模式, ESA模式, Ur式PPT模式和Willis式TBL模式 (刘玉梅、肖肃, 2007) 。目前, 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已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新型模式的转化。在传统的教师主体教学模式中,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静态的, 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状态中 (刘玉梅、肖肃, 2007) 。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虽有益于教师角色的有效施展, 但缺点是淡化了学生角色, 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热情, 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靠, 往往在应付考试后不久就逐渐淡忘了所学的知识。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 将学习者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允许学习者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学习中。这种模式强调个体学习者的主动性、需求、兴趣和学习风格。教师则变成引导者和鞭策者,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语料输入。这种以学习者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主体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作用,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习得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一、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一) 问卷设计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英语主辅修专业教学模式的异同, 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水平, 教师应针对性地采用相应不同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二) 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分别是中南民族大学2008级110位英语专业主修生和55位英语专业辅修生。该校英语主修专业包括七个学期的课程和第八学期的论文写作。课程安排为周一至周五, 周课时约三十节。英语主修生从第五学期开始划分为语言学、文学、翻译和商务英语四个方向,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相应方向的语言必修课和选修课。英语辅修专业共四个学期, 其中前三个学期在周末开设课程, 周课程约十二节, 第四学期开展论文写作。英语辅修生课程统一, 不细分方向。此次调查一共选择165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收回有效问卷165份。问卷包括涉及到教学法、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33个选择题和一个主观提问。为确保研究的客观性, 笔者选择的主修和辅修学生由共同的教师授课。

二、测试结果与分析

图表对比数据显示, 英语专业主辅修教学模式的某些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一) 教学法

教学原则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 谭云杰 (2002) 指出五种常见的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 交际原则, 认知原则, 文化原则和情感原则。系统性原则强调语法教学, 学生虽然能在传统语言考试中得到更高的分数, 却往往无法将语法知识转化为真实语言交际中的实践能力。虽然英语主辅修学生都依然开设了语法课, 但调查显示, 两组学生都更为关注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交际原则强调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和学生都已认识到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调查显示, 英语主修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视度较辅修教学更强。认知原则强调学生的自学环节, 学生应自主分析调整并改进自身的学习策略。调查显示, 由于英语辅修教学课堂时间相当有限, 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因此要更多的鼓励学生利用课外业余时间通过看英语电影或听英语广播加大对语言语料的输入。文化原则强调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虽然英语主辅修学生都开设了英美社会与文化等课程, 但辅修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投入远远不足。情感原则认为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控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情绪, 因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都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调查表明, 英语主修生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的机会大于英语辅修生, 主修生能更好的在教师的帮助下克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二) 课堂教学活动

虽然英语主修生和辅修生的语言习得都是基于课堂学习, 但研究数据显示, 他们各自的学习目的, 教学要求和教学时间有很大程度的区别。首先, 两组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都不活跃, 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教师采取了多样的教学方法, 适当增加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并开展游戏竞赛。调查显示, 小组活动可以给学生更大的独立性, 不仅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进行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 同时还有助于课堂气氛的调动。通过小组活动, 学生能够强化学习内容, 增强交流能力。研究数据显示, 英语主修生与辅修生课堂小组活动的机会都较多, 同时, 两组学生课内英语交流的机会也较多。传统教学中, 文本教材是惟一的教学内容, 而黑板是主要教学工具;如今, 教师除了教材还能运用电子课件等电脑辅助工具, 这不仅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也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不过, 相比之下, 英语主修生比辅修生接触课外辅助学习语料的时间要更多一些。

(三)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教学效果。积极的学习动机有利于英语学习。调查数据显示, 超过半数的英语辅修生的学习动力是个人兴趣, 而比例较大的英语主修生的学习动力是出于就业的考虑。但总体而言, 大多数的英语主修生和辅修生都对学习效果不满意, 其主要原因是学习不能持之以恒。语言学习是长期的习得过程, 坚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成功要素。

三、认识与启示

由于英语辅修生的课堂时间较少, 所以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以求更多的灌输语言知识, 而没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和实践机会,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因此笔者建议在辅修教学中, 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有效安排教学活动,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训练。也就是说, 教师的角色应该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保持, 学习效果才能更好。

参考文献

[1]刘玉梅, 肖肃.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2]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3]谭云杰.英语方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

[4]徐康.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丛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3.旅游管理辅修专业 篇三

【关键词】日语 辅修专业 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校级课题:广东省独立学院日语辅修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4—006B)。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27-02

一、学习日语辅修专业的优势

1.辅修日语专业是加强日语能力的主要方式

高校开设日语辅修专业,因其教学特殊性,在课程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虽不能与专业教学相提并论,但基于高校的教学严谨性,辅修专业的教学一定是系统性、连贯性的教学。在校大学生,基于兴趣爱好、就业需求等原因参加日语辅修的学习,加之本专业的课业压力,如不能在课余时间接受到专业、系统的学习指导,日语的语言能力是无法得到提高的。因此,学生参加日语辅修专业的学习,是学习日语知识,加强日语能力的主要方式。

2.辅修日语专业对全面了解日本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字,体现了其民族的文化精髓。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除了能够了解到语言本身的组成、用法等,还能通过语言文字的构成、习惯用法等行文规律全面了解到本国的文化。在日语课堂上,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更是日本的文化精髓,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深入日语的学习,为今后的专业的语言运用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了解日本文化也是成为中日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基本要求。日语辅助专业的学生,基于自身的专业化知识和日语运用能力,在加上充分的日本文化了解,无论是在日常的社交场合中还是在正式的商业洽谈中,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3.辅修日语有助于学生拓展就业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日本累计在华设立企业已接近5万家,在华的日本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在给我国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就业机会。日语辅修学生在本专业知识的支持下,在中日贸易的市场领域中具有更大的就业优势,扩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日语辅修专业的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充分了解高校日语辅修专业的教学现状,笔者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在校的41位日语辅修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学习动机

作为辅修课程,学生的学习动机大部分相同。通过调查显示,82.93%的人表示选择辅修日语是因为个人兴趣爱好,75.61%的表示是因为想充实大学生活,丰富知识,48.78%的人是因为希望将日语作为语言工具,增加自己的技能,缓解日后就业压力。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辅修日语的动机绝大部分都是出于自身的学习需求所在,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出于就业压力。修读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辅修日语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教学模式和手段

通过调查显示90%以上的辅修专业课堂教学是通过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师黑板板书方式来完成的,只有31.71%的课堂教学运用到了教学模型、图具或各种演示设备,至于其他课堂教学手段基本上很少运用。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教师在注重常规教学的基础之上,增加案例教学的方式,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希望课堂多增加分组讨论和上台展示的机会。有97.56%的受访者认为辅修专业的理论教学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具有独特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丰富、技能扎实的教师映像更为深刻,更加乐于接受一学期一次到两次的,类似于参观、走访、师生交流、活动比赛的实践教学方式。

3.辅修专业教学整体满意程度

对于辅修专业教学的满意度,本文分为6个维度:教学质量、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时间安排、考核形式和教学态度。调查数据显示,满意度相对较高的是师资队伍(60.98%),教学态度(80.49%),但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表现不满意的学生人数最多(7.32%),在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方面,也分别有51.22%和48.78%的同学表示很一般。说明在课程内容、考核方式特别是课程授课时间方面,需要有很大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日语辅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和笔者自身的授课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目前日语辅修专业教学主要存在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课程安排不合理

(1)课程时间

日语辅修专业的授课时间大多安排在晚上以及其他课余时间,课程集中,授课时间较长,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出勤率。

(2)课程内容

将近半数学生反映课程内容安排一般,学习和掌握知识难度大,他们认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统筹合理安排课程的内容和进度。

2.学习积极性不足

日语辅修学生基于自身对日语的兴趣参加日语学习,但在实际的辅修专业教学中,会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的情况。衡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直观的指标就是学生的出勤率情况,对于历年来的日语辅修课出勤记录分析来看,日语辅修课的出勤率基本是两头高、中间低,也就是呈U字型分布,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那么这就需要日语辅修老师根据辅修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教学方法、改善教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都得以提升。

3.教学方法和方式陈旧

教学方式和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作为日语辅修课程也应如此。由本文的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学生辅修日语的学习动机,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尽相同,那么就需要教师结合辅修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教学,尽可能的达到较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四、提升日语辅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1.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1)在学校层面可多组织授课教师的学习与深造,定期针对辅修专业教学召开专题培训和讲座并组织辅修专业授课教师参加学习,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辅修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多与兄弟院校针对辅修教学进行沟通合作,借鉴兄弟学校的优质辅修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互通有无,保障日语辅修课程得以顺利进行。

(2)教师自觉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要想教出好学生,教师自身首先得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本身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不断吸收新的知识的同时加以提炼,将最恰当的知识点授予学生,带领学生一起领略新的未知世界,开拓他们的视野,这样才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对日语学习的求知欲和探索的能力。

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日语辅修的学生,多为零起点、零基础的学生。针对辅修教学的特点,更加需要要求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高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是教学方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如何在日语辅修教学中运用好对比教学法,关键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使用语言对比教学法,而是要融入国家文化来进行对比教学。

语言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日两国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信仰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结合中日两国的社会文化进行语言的对比教学。并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知识、风土人情的知识,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习惯异民族的不同文化心理和语言上的习惯表达,激发学生的兴趣。

(2)影音教学法

以直观的视图和声音的方式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一些5-10分钟左右的介绍日本情况的录像。在放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录像的画面,对一些关键词和有关问题进行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通过视听觉器官直接通过影像和声音了解日本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的讲解也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另外,音乐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工具。利用日语歌曲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日语歌曲体会日语的节奏感和扩大学生词汇量用日语表达情感时的语感。

(3)疑问教学法

引导学生培养对未知事物和情景的产生疑问和求知的兴趣,有利于我们深入的进行语言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刻意提起日本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细微的生活习惯,从而引起学生的疑问。比如:日本人民都会在用餐之前说“いただきます”,就以此可以反问学生,为什么在饭前要说“那我就不客气了”这种敬语呢?这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这与日本人崇尚自然与劳动的心理特征有关。日本人把食物当作大自然的恩赐,是通过劳动创造才得来的,所以会怀着感恩的心情用餐。通过如此讲解,学生对此习惯用语一定会产生很深刻的印象。

(4)实践教学法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对于语言的教学基本都是读写的能力,这导致很多同学实践的听说能力却很差,日语辅修教学更应该注重实践的培养。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多提问,让学生用日语来回答;或者找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对话,找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一来,学生的口语可以得到锻炼,还能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

在学生对日语有一定的了解后,实行讲课前一分钟演讲制度。在课前让进行主题自选的一分钟演讲。演讲结束后,学生就会意识自己日语的进步,从而体会到日语表达的乐趣与成就感,不断刺激学生学习的热情。

除了课堂实践教学,还可组织辅修专业学生参加其他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如:户外的讨论教学,演讲比赛、朗诵大赛等的比赛教学,参观企业的“见学型”教学等等。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提高实践效果。

(5)非语言教学法

所谓非语言要素就是指社交常识、语用规则以及价值观。比如:体态、手势、音量、面部表情等。在辅修教学中,除了语言,其他的一些非语言交际也很重要。比如:当他们在请求或道歉时,他们的语气会比较郑重;在谈话过程中他们不喜欢强烈的目标接触,并且排斥过近的身体距离等。

通过学生自身参与,让学生了解到日本人的这些交际习惯,才能在交际中游刃有余。因此,教师需要对日语教学课程进行精心、合理的编排,培养辅修专业学生的全方面素质。

3.合理适度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种种优势,可以多样化、动态化和直观化的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且能将一些抽象难懂、静态呆板的元素形象化、动态化,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相关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但是辅修教师也要注意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利用。在课程中,要做到多媒体技术、教师的讲解相结合,并注意比例。另外,给学生展示的多媒体资料要丰富多彩,通过我们的多媒体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真的起到相应的教学作用。在新时代的教学,我们应该转变教学目标,从之前的“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

另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出现,加上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使日语辅修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新的网络传播交流技术,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学习。比如可以通过qq、微信等,建立学习交流群,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保持联系,对于学生的问题及时给与解答,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与主动性。

4.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辅修专业可合理安排在白天学生没有专业课程的时间段或是其他休息时间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每堂课的时长,尽可能的不要造成疲惫教学,也不要把学生的休息娱乐时间零碎化,相信会对出勤率以及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5.构建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

科学完善的评价制度,是检验教学效果必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教学正规化、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科学的评价制度需要坚持评价方式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打破以往“以成绩论高低”的局面,增加平时成绩作为参考。可以设定:课程最终成绩=作业+考勤+平时测试+课堂实践训练+期终测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考核结果,更必须关注发展的过程。

五、结语

4.金融专业辅修课程简介 篇四

证券投资学总学时:48学分:3

简介: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研究投资决策,涉及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内容由下列三大块构成:

1、证券投资的背景,包含投资的定义;证券投资的主体与客体介绍;证券市场环境等。

2、证券投资的价值分析,包括债券价值分析、普通股价值分析、普通股基本分析等。

3、证券投资理论,以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假说几大理论构成。

教材:韩德宗朱晋主编,《证券投资学教程》(第一版),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

货币银行学总学时:48学分:3

简介:《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经济学(含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学科基础课。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的一般理论、信用与利率理论、金融机构体系构成和银行的一般理论及业务,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和运作机制、货币供求理论及其均衡、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教材:作者:曹龙骐.书名:金融学.(2003版次).出版地:北京.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2003年7月

国际金融总学时:48学分:3

简介:国际金融学以国际间的货币关系和金融活动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国际收支的平衡和调节问题;2.汇率和外汇问题;3.国际储备问题;

3.国际金融市场问题;4.国际债务问题;5.国际资本流动问题;6.国际货币制度问题。

教材:钱荣堃主编,陈平,马君潞编著,《国际金融》(最新修订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总学时:48学分:3

简介: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是研究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规律的科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及其经营原则;掌握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掌握商业银行服务的定价;掌握商业银行筹措资本策略;掌握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其控制策略,为今后从事金融理论和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金融技术分析总学时:32学分:2

简介:技术分析是通过图表和指标分析以不定期判断金融市场价格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掌握技术分析的基本理论,诸如波浪理论、道氏理论,并能熟练掌握价格分析的基本技术如趋势分析、形态分析、指标分析等,初步掌握资金的分配与运用以及时机选择的技巧,并可具备运用技术分析方法进行实际分析与操作的能力。

教材:蒋美云.金融市场技术分析.(2006年第1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年1月

金融信息系统总学时:32学分:2

简介:金融信息系统是的一门计算机应用型科学,本课程主要介绍金融信息系统基本框架、柜台业务处理系统的基本流程、资金清算系统、银行卡网络、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金融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基本理论和实用技能,使学生成为既精通银行业务、又擅长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教材:张卓其.电子银行.(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2期货学原理总学时:32学分:2

简介:作为金融衍生产品,期货、期权以其价格发现、规避风险的基本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尤其在金融市场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该课程将在介绍期货期权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运用期货期权工具在充斥风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风浪的基本技巧。

教材李一智主编,期货期权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项目评估总学时:32学分:2

简介:项目评估是研究拟投资(贷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其效益、费用之间关系的一门技术与经济评价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投资项目与项目评估、市场分析与项目规模评估、建设条件与技术评估、筹资分析与投资估算、财务分析与评估、国民经济评估以及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等。

教材:简德三.投资项目评估.(第1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银行会计总学时:48学分:3

简介:银行会计是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以金融理论和会计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何运用会计方法,来计量、记录和管理银行各项业务,评价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整个金融宏观调控的基础。该课程的核算方法和理论在实务上要以财政部会计制度和银行行内制度、银行电子化进程随时调整。

教材:吕德勇、韩俊梅.商业银行会计学.(第1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保险学概论总学时:32学分:2

简介:保险学主要介绍保险与风险的基本内涵和类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保险合同的特征、主客体和基本条款,保险费率的厘定方法,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再保险、政策保险和社会保险的主要业务内容,保险监管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5.旅游管理辅修专业 篇五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金融业的黄金时代。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 金融业也逐步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从就业人员总数变动趋势上看, 截至2013 年我国金融行业就业人员总人数达到了537.9 万人, 相较于2010 年增加了近15%, 近10 年来始终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而从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上看, 我国金融业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自2008 年起始终保持全行业最高水平, 更是在2013 年突破10 万元大关, 大幅度超过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信息软件技术服务业以及科研技术服务业。独特的行业地位、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和高额的薪资回报不断吸引着新兴金融人才投身金融业。在可见的未来, 我国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依然会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2 我国劳动力市场对金融人才能力的要求

2.1 金融行业对人才需求整体呈现新常态

金融行业创新变革日新月异, 近年来其所处的大环境历经了重大变化, 因而其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特点。整体而言, 金融行业外部职业需求和内部人才素质都已呈现出对跨专业人才的高需求性和重要性。

从金融行业外部职业需求上看, 以智联招聘发布的《2014上半年金融人才报告》为例, 该报告显示当前金融行业入职竞争压力最大的五个职位中除了传统的银行柜员、信用证结算员、银行大堂经理这三类职业外赫然多出了金融app应用开发工程师、高级金融软件工程师这两个具有明显跨专业能力需求的金融岗位, 且部分大型金融公司招募金融app应用开发工程师的热门岗位竞争程度已达81:1。这充分说明了当前金融行业对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 单一金融专业人才在日新月异的金融行业变化中所承受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从金融行业内部人才素质上看, 以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为例, 2013 年全国人大农委调研工作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县域及以下地区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呈现出加速流出农村的趋势, 即这些金融机构从农村吸纳贷款但却没有将其用于三农发展。尽管金融机构逐利性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 但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则在于由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缺乏跨专业领域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因此无法对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价格波动幅度大的农业贷款进行合理评估和定价, 因此基于风险防范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最终往往选择拒绝三农贷款。而这不仅影响到三农发展, 更会让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宗旨名不副实, 进而让农民失去信任。由于此可看出, 金融人才的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 复合型金融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农村金融业务, 并推动农村金融资源合理化配置。而随着金融业与各行业交汇的深入, 这种趋势也将会逐步得到加强。

2.2 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的具体能力需求

基于从用人单位角度探究金融人才究竟需要拥有何种能力的需要, 本文选择通过分发“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具体能力关注表”进行了一番问卷调查分析。此次调查问卷共发出68 份, 收回61 份, 其中3 份作答不完整, 最终整理得到58份有效问卷, 问卷有效率为85.3%。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福州、厦门、泉州和三明四地市, 主要针对上述四地的金融类相关单位发放, 涉及具体行业有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从事非金融业务的公司。整体而言, 受访公司规模跨度较大, 员工人数在10~500 人之间皆有之;调查对象的从业年龄在1~5 年间均有涉及 (已排除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实习人员) 。本文通过对问卷中数据的综合汇总计算, 将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的具体能力需求按照其顺序打分, 得到柱状图数据表。

从图1 中可以看出:由于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后大多倾向于集中在银行、证券和保险这三类金融机构, 因而用人单位对于其银行、证券、保险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关注度较高;而部分基础性金融学知识, 例如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受用人单位的关注度则较低, 这可能说明这类课程在工作中的实践意义不强。

“掌握多专业知识”的选项在用人单位关注度中位列第二, 而传统意义上理解与金融行业无关的“程序编程能力”也位居第三, 这可能说明由于当前各行业连接十分紧密, 因而用人单位对于跨专业金融人才的需求也较为强烈。如果金融学专业人才在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能够顺带拥有其他专业技能, 将会在就业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财务与营销知识”、“对个行业了解度”和“基础文理科知识”这三个选项受用人单位的关注度也较高, 且大多来自于从事非金融业务公司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这可能说明如果金融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非金融类工作, 那么掌握一些非金融专业技能和知识对其求职具有一定帮助作用, 而且从金融行业变动趋势来看, 用人单位对于复合型金融从业者的需求也逐步增长, 拥有一定营销能力或财务能力的人才往往更受青睐。

从问卷结果中可以看出, 当前用人单位对于金融人才的关注力主要还是集中于其能否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但在此基础上知识面多样化、掌握跨专业技能的金融人才将会更受欢迎。此外, 调查数据也显示超过9 成的金融行业关注者为本科学历, 这说明本科阶段是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能否在此阶段充分发挥教学优势、制定合理课程安排、在巩固金融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多渠道进行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将显得尤为重要。

3 我国高校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3.1 我国高校本科金融基本教学模式

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起点始于高考选拔, 本科院校通过高考分数选拔出满足招生条件的文科和理科生就读金融专业。但由于金融专业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纯文科或纯理科专业, 因而金融学专业几乎同时为文科生和理科生都开启了大门。正是生源的混合型, 因而使得金融专业学生异质性较强, 知识背景较为多样。

从图2 中可以看到, 通过高考吸引到拥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入学, 这对联合文理科优势、培养复合型跨专业金融人才都是十分有利的。但有别于本科教育中诸如历史、哲学等专业, 金融专业除了继承高中教育时代的基础数学和英语之外, 其余专业知识都是本科零起点教育, 因而本科期间的课程设置更显得尤为重要。由图2 中可以看出金融专业学生本科期间的学习课程包括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其中公共必修课主要是大学英语、政治、体育等基础性、常规性课程, 而从实际来看此类课程除英语外对金融专业学生就业影响皆不大;以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商业银行学等为代表的专业必修课则关乎金融专业学生毕业的就业方向和质量;以股票投资技巧、期货实务操作等为代表的专业选修课大都与专业必修课内容相挂钩, 其能够有效拓宽金融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并提升其实践技能;而以思政类课程为代表的公共选修课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并无突出影响。

3.2 财经类高校跨专业金融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 我国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金融学与各学科间逐步呈现出相互交融的态势。在此背景下, 伴随着国家对财经类人才重视程度的强化, 各地通过转型或兼并成立的不少财经类大学。这些财经类大学以财经类专业为培养重点, 并以培育优秀的财经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

通过对我国五所知名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规划中专业必修课的不完整统计, 出现频率最高的18 门课程分别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学、国际贸易、保险学、证券投资学。从中可以看出, 当前我国财经类大学对于金融专业的教学仍然偏向金融理论课程为主, 课程安排整体呈现出“重专业、偏理论、窄口径”的态势, 跨学科教学现象仍然有待深化发展。但与此同时, 我国部分财经类院校如今也逐步开始注重跨学科金融人才的培养。例如, 北京大学于新世纪推行的“元培计划”旨在“加强基础, 淡化专业, 因材施教”;西南财经大学则以课程体系创新为基础, 借助培养模式与教学计划的改革作为突破口来进行复合型跨专业金融人才的培养;西南大学则是通过学分制度改革, 提升“文化素质课程”与“自由选修课程”在整体教学中的重要性。从总体上看, 这些财经类高校进行跨学科金融人才培养主要根据两个途径:通过学分制度改革以拓宽金融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设立辅修专业让非金融专业学生能够系统性学习金融专业知识。

3.3 非财经类高校跨学科金融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各高校专业培养方向趋于明确, 非财经类高校与财经类大学在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逐渐趋于。本文以福建省农林大学为例, 列举出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专业必修课程安排情况:

从表1 可以看出, 在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教学中,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这三门基础课程占据较大比重, 这说明福建农林大学对培育学生扎实金融学基础知识较为重视。但本文的调研也显示, 金融类企业对金融从业者基础知识 (宏微观知识等) 的掌握程度并无太大需求。而以“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投资学”等为代表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以“会计学”、“统计学”为代表的次核心课程和以数量一般为50 节左右, 数量较之基础课而明显偏少, 而这些课程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核心素质提升的关键, 更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 为其将来多样化就业提供更多保障。

基于上述分析, 从福建农林大学金融专业必修课程角度来看, 虽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当前高效金融人才培养的主流趋势, 但在一些方面, 例如对金融相关行业了解度、核心金融知识掌握度、金融知识拓展度上还存在不足。结合本文的调查问卷数据, 可以清晰看出当前社会所需金融人才技能与高校重点培养能力之间的差别。

具体而言, 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人才的培养与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侧重点的差异。在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人才各项能力的培养中只有“证券、保险、银行方面的具体知识”、“财务会计能力”、“国际贸易能力”、“熟悉电脑基本办公软件”方面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但在这方面福建农林大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性学科在福建农林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占据较大比重, 其为金融专业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但在本科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需求中却没有发挥突出功效。虽然这并不能够说明基础性学科的没落和否定其贡献, 但如何在有限学时中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金融人才, 更值得我们共同思考[1]。

4 以辅修专业联合毕业论文为渠道培养跨专业复合型金融人才

福建农林大学作为福建地区唯一的农林类院校, 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倾向于农林类自然学科, 传统的农学、林学、生物学等专业历史悠久、优势明显;而以经济金融、管理、文学等为代表的社科类专业发展历史较短, 优势相对薄弱。金融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无不避免地受到缺乏其他学科支撑的困扰, 这不仅会使得福建农林大学面临外校学科压力的增大, 更直接影响到金融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 福建农林大学迫切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 以提高福建农林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4.1 辅修专业设置的背景

在本科教育层面设置辅修专业的目的在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 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另一个专业, 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对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并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空间[2]。

福建农林大学金融学辅修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该专业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内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 且辅修专业课程上课时间为周二、四、五、六、日晚上及周日上午, 一周不少于8 课时, 课程持续两学期。辅修专业实行学分制管理, 学生选定辅修专业课程后, 必须完成所有的教学环节,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取得学分, 考试不及格者进行补考, 补考仍不及格须重修, 毕业时最后的考核采取毕业论文的形式。因此, 辅修专业有着和主修专业一样严格的考核制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辅修专业的毕业生真正有所学并能为所用。由于福建农林大学早在十余年前就已开展金融学辅修专业的培养, 因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这就使得辅修专业能够成为培养跨专业金融人才的沃土。因此, 从金融学辅修专业入手, 以联合毕业论文作为渠道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4.2 以辅修专业联合毕业论文为渠道培养跨专业复合型金融人才

金融学辅修专业的学生既拥有原先本专业的知识, 又通过金融辅修专业掌握了金融学的专业技能。但这样并不能满足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要求, 单纯的学习了金融学知识, 但却无法灵活将金融学知识与本专业或是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不能从多学科联合的角度看待问题, 就不能称的上是一名合格的跨专业金融人才。而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长期教学成果的一次全面考核, 也是对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3]。因此, 利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不仅能够盘活现有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创新, 也是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关键渠道。

4.2.1 金融学辅修专业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模式的优点

第一, 能够提升综合已学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完成跨专业联合毕业论文的写作, 需要找到金融学科知识与本专业有关的交集点, 以此为基点构思论题。然后再灵活综合各学科知识, 全面的对论题进行论证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或是解决方法。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能充分锻炼学生联合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跳出单一学科的桎梏, 用更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而这些能力正满足了企业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该模式不仅提高了辅修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更是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的多方面知识综合考虑事物的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在将来的工作中会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第二, 有助于系统归纳整理本科期间的学习所得。通过多学科联合论文这一模式, 能相对全面的复习本专业与金融专业两方面知识。在选课题、写论文的时候会翻阅两个专业的课程知识, 会巩固或复习两学科的专业技能, 这就达到了毕业前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的作用。这样的复习比单一学科的复习更具有结构化, 也更为高效。

第三,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经济学院的教研能力。当前经济学院教师在团队教学合作上存在意识薄弱的问题, 虽然在工作中都保质保量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在学术研究上并未产生合力。而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学院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因为其论文涉及多学科知识, 在论题与论文内容上容易推陈出新, 往往能给学院教师提供灵感, 以拓宽日后研究的宽度;该联合论文模式下需要金融辅修专业学生原专业教师的支持, 而这侧面加强了经济学院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联系机会, 有助于将来在学术研究上形成合力。

第四, 有助于为其他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指导。通过这一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 而且低成本、易实施。将金融辅修专业作为试点的前哨战, 若方法行之有效, 可以快速的复制给福建农林大学其他11 个辅修专业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不断加强与完善该模式, 最终指导各主修专业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未来的目标。

4.2.2 金融辅修专业跨专业联合毕业论文模式具体步骤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由经济学院负责, 与本专业毕业论文一样需要经过开题、期中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从时间上看, 一般从大三下开始进行, 历经导师选择、课题确定、开题报告、论文答辩这些环节, 前后大约历经9个月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而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因要涉及学生本专业的知识, 需要有本专业相关教师的支持, 故在论文写环节上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具体而言:

第一阶段:首先在辅修专业开始教学时就要告知学生毕业论文的形式, 要求学生联合金融与本专业知识来选择论文题目并完成写作。这样能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金融辅修专业与本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两者交汇的领域并从中发现自己兴趣的方向, 如“XX地区建立污水处理厂会带来的经济利益”、“扁平化的企业管理方式是否会造成经济效益的流失”、“情绪变化对经济效用的影响”等课题都能写出一篇出彩的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辅修专业老师要督促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尽快找到大致的论文方向, 发现不同学科的内在联系并产生研究的兴趣。尽早确定研究方向以形成一种以课题和兴趣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不仅能为今后的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还能在早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并培养综合学科的能力, 使之学会用多学科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第二阶段:大三上学期学生要有初步的论题与写作思路。在进行辅修专业选择导师后, 学生与导师探讨拟定课题中关于金融专业知识部分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学生拟定题目审核通过后再到本学院找一名有助于论文写作的、拥有深厚专业知识的教师作为第二导师, 与其商量拟定课题中关于本专业知识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若一方不通过, 学生就要听从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与替换, 直到主副两位导师都满意为止。论文题目在这一阶段结束要确定, 并开始着手看参考文献、写文献宗述及开题报告和任务书 (开题报告中要注明第一导师与第二导师, 任务书中需要第二导师签名) 。

第三阶段:在进行开题报告审查、答辩前, 学生需要将开题报告交与第二导师进行审核直到通过。并要求第二导师在开题报告表格 (表格需多加一栏第二导师审查意见与签名栏) 注明审查意见并签名。学生们在规定期限前通过第二导师的审核然后统一在经济院进行开题报告的审查与答辩, 答辩时未先通过第二导师审核的视为答辩不通过。在通过答辩后正式开始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的写作。

第四阶段:在进行论文写作时学生要主动与第一、第二导师保持联系, 及时反馈写作时所遇到的问题, 确保不会出现专业性的错误并多听取两位导师的意见。论文写作完毕并通过两位导师口头确认终稿后, 要将论文与评分表 (需加入第二导师审核意见、评分值以及签名一栏) 先交与第二导师审核, 由第二导师填写审核意见、评分并签名。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第二导师审核后统一参加毕业论文的答辩。第二导师的评分占最终评分的20%。

参考文献

[1]杨师斌, 杨茹.以毕业设计 (论文) 为抓手加强应用型人才多重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09, (28) :76-77.

[2]郑红霞.工程与管理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的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 2008, (2) :35-36.

6.辅修财务管理结课心得 篇六

【摘要】:2011年,我学习了辅修专业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什么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财务管理在当今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等。以前,由于专业所限,没有接触过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学习,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也使我对经济管理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当然,在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请教过老师许多问题,老师耐心仔细的给我答疑解惑,使我增强了学习财务管理的信心。下面介绍我的学习体会:

【关键词】:

(一)财务管理的历史发展沿革

企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与销售、劳务供应与协作的经济组织,是按照经济核算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

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增收节支,加强经济核算和生产经营管理,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特别是在20世纪中期,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计算手段的迅速提高,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财务管理发展至今,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筹资财务管理阶段——20世纪初期约30年间,投资谨慎、筹资困难,如何筹措资金成为当时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

内部财务管理阶段——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复苏。仅仅关注资金的筹集已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如何管好用好资金已引起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视,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得到广泛应用

投资财务管理阶段——企业经营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资金运用日趋复杂,建立科学的投资管理程序和决策指标,组合投资思想与方法(科学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形成到了21世纪初,企业财务作为一门用来控制资金运动的科学,正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横断科学的新成就来重新武装自己,特别是运用电脑辅助决策系统进行财务决策,使财务管理的发展更加科学和完善。

(二)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前者(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称为财务活动,后者(经济利益关系)称为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1.财务管理是人所做的一项工作,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工作。

2.财务管理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的主要区别:

首先,财务管理是资金(价值)管理。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价值),财务管理是资金(价值)的管理;

其次,财务管理是综合性管理工作。

3.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和处理企业与各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

(待续)

(三)财务管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学习财务管理遇到的困难

7.辅修论文定稿 篇七

论文题目: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中小企

业的影响

院(部)名 称: 商学院 学 生 姓 名: 专 业: 会计学 学 号: 指导教师姓名: 陆姗 论文提交时间: 2012年5月 论文答辩时间: 2012年6月 学位授予时间: 2012年6月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 our country economic lif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has become the suppor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 important force.The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arried out give aid to energetically, adopted include to tax system, a set of measure of macroscopical adjusting control.The income tax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adapt to the transi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o serve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Because of the heavy taxes and by restricting i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ill be greatly changed, which came into force in January 1, 2008, the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will help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burden.Therefore,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d the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to make adjustments;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on the impac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finally proposed under the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tax planning.[ Key words]: the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anagement impact adjustment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引 言

中小企业是稳定国家财政收支的基础,也是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的稳定来源。中小企业通过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不仅为国家减少了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开支,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中小企业所得税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在税率、税前扣除、资产的税务处理、税收优惠、征管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加大了中小企业税前扣除额度,整合了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给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税法对其经营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通过税务筹划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是中小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作出的调整

(一)有关纳税义务人的界定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度。法人所得税界定了纳税义务人,即只对有法人资格的公司的经营所得征收独立的法人所得税。法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确定,应以《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中关于民事法律主体的规定为依据,并兼用注册登记标准和住所标准,认定居民法人和非居民法人。在此框架下,非法人的分支机构不作为独立纳税人,由法人实行统一汇总纳税。

(二)纳税义务的范围

新企业所得税法税收基础的确定过程中,取消对工资、广告费等扣除的限制;折旧年限可以短一点,根据国家财政承受能力来算折旧年限,加快固定资产更新,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对科技投资、技术开发等项目,除允许据实扣除外,还可给与一定的加计扣除;对于企业出于经营风险考虑而提取的风险准备金等适当允许扣除;一些体现公益特征的支出,如教育、捐赠等,也给予考虑。

(三)税率的变化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另一显著变化就是将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虽然原来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33%,但由于减免税优惠和税前列支标准项目不同,造成实际税负差别很大。新税法对税率的确定确保了内外资企业纳税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税率的调整,让更多的企业少缴税、少纳税,同时能够交税而不存在歧视和偏见

(四)纳税优惠政策的调整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将区域优惠为主的格局,调整为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的税收优惠格局,其中包括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优惠税率加以征收,对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还对企业从事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给予税收优惠。

(五)强化了反避税条款

新企业所得税法从税务调整的一般规则、预约定价安排等相关程序规范了转让定价税制,完善了纳税履行的规定,同时强化了反避税条款。首先,明确规定独立交易原则是关联企业间转让定价税务调整的基本原则;其次肯定了预约定价安排作为转让定价调整的一个重要方法;最后,规定关联企业的协助义务,税务机关在征税、调查取证的过程中,企业有提供相关资料协助调查的义务。通过上述制度安排,企业利用关联交易避税的风险和成本明显加大,从而在制度上遏制了企业避税行为的发生。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全面推进的历史发展中,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在加入WTO五年过渡期届满之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两法”合并,实现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统一,为内外资企业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和谐税收环境,实现了内外资企业的“双赢”。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与税收的国际规则保持一致,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成熟和规范的一个显著标志,成为中国税制进一步迈向国际化、法制化的新开端。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配合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贯彻落实,2007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实施以来,整体效果是好的,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现实意义

(1)降低企业科技创新的风险

企业创新与其他投资活动不同,创新投入的产出具有不确定性,特别在技术研发早期,创新风险极大。加上企业创新完成后,创新成果极易被相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模仿和使用,因而企业技术优势受损、创新活动市场失灵,较高的创新风险使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较难承受企业创新必须的资金投入和可能存在的各种失败。为降低企业创新成本,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较其他类型企业更低的税率,从总体上减少企业应纳税额,对投资额较大、获利较慢的高技术企业实施更强的激励措施,并对研发费用等创新要素的投入实行更宽泛的税前扣除,甚至以加计扣除的方式分担企业创新部分成本,以此降低企业科技创新的潜在风险,增强 企业抵御创新失败的风险能力。

(2)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税收优惠是政府以税收手段直接调节纳税主体收入、间接影响纳税主体行为进而带动社会经济活动变化、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活动。通过科技税收优惠的间接性导向作用,科技产业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过程中呈现良性发展态势,社会经济资源也逐渐向国家引导的方向流动。而新企业所得税法及时推出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比如统一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税收优惠税率,政府将国家税收收入让渡给企业,减少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收益,便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并积极投入技术创新,也为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营造出良好氛围和激励环境。

(3)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创建进程

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我国已建立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此,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及新条例将起到巨大的推动效应。

①产业优惠政策将大力推进我国科技发展,产业化优惠与区域性优惠的结合运用夯实了创新机制和产业关联的基础,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满足了社会发展对先进科技的需求。

②新企业所得税法致力于降低企业科技创新投入风险,无论是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还是据投资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相关税法规定均缓解了单纯依靠企业自身投入资金和动力的不足,解决了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自身瓶颈。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以及债务重组所得涉税处理不明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规定,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按规定确认的资产转让所得、企业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抵债或债权人让步确认的资产转让所得或债务重组所得、企业接受非货币性资产确认的捐赠收入,如果金额较大,在一个纳税缴税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的应纳税所得。而新法对上述三项是否在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的应纳税所得额,无明确规定。

(2)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还不够细化和明确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应税收入与税前支出扣除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以列举形式与“兜底”条款相结合,以实施条例为补充,可以说其涵盖的范围是全面的。而就应税收入与税前支出扣除的各个项目本身,部分字眼带有自由裁量的空间,在具体操作上,或仍有待于法规、规章进一步明确指,例如: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企业所得税法

实施条例》第二章第三节扣除关于“支出”的文字表述各不相同,有“实际发生的”、“发生的”、“支付的”,而只有《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对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解释为支付,其余均未作明确解释,这样对具体执行带来不便。同样,《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的“工资薪金支出”与第四十至四十二条的“工资薪金总额”也是不同的表述,其含义有何不同?哪些属于权责发生制的例外?作为一部具有可操作性的税法而言,须明确规定。

(3)小型微利企业的界定与税法立法原则不相吻合新法对小型微利企业的规定,不利于减轻小型企业税收负担和鼓励小企业发展。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了15%、20%、25%三档税率,而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对中小企业规定18%、27%两档优惠税率。新法实施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的税率,由18%上升为20%,税收负担有所增加。而20%的税率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以下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显然偏高,尤其是当前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下,经济环境恶劣,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不仅税负存有疑议,新税法对促进再就业,也有一些不利。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享免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必须同时满足如下四个条件:一是企业所属行业判定,不能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的行业,属于工业企业还是其他企业,企业所属行业不同,判定条件也不同;二是企业盈利水平判定,也就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得超过认定标准限制;三是企业从业人数判定,即企业的从业人数是所属纳税内,与大的影响,会导致此类企业为了追求低税率而裁员,不利于鼓励和支持小型企业吸纳就业。企业形成劳动关系的平均或者相对固

定的职工人数不得超过认定标准限制;四是企业资产总额判定,这里的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所有资产,等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总和,这个总和不得超过认定标准限制。这四条内容,其中小型微利企业对从业人数的认定标准限制,将对处于微利状态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产生较。

(4)资产税务处理的相关规定还不够明细

首先是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不明确。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这一规定虽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相一致,取消了价值标准,只强调使用期限超12个月(准则规定超过一个会计),没有设定单项资产的最低金额限制,但是实际操作中税务人员和企业财务人员因职业判断不同,容易出现较大的争执,比如一张办公桌单价800元,使用期限肯定超过12个月,要不要确认为固定资产?企业按不低于5年期限计算折旧,税务机关要不要认可?实际操作容易引起征纳矛盾。

(5)税前扣除规定上存在不明确因素

具体表现为“合理性”判定增多,容易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产生分歧。税前扣除中有关合理的规定还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合理确定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等,准于税前扣除。以工资为例,新税法只要是合理的工资,就可以税前扣除,将有可能造成企业将股利或者分红以工资形式发放,使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缴纳有所减少。此外,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扣除存在异议。

(6)税收优惠的杠杆作用体现学不够充分

新《企业所得税法》强调产业性优惠而取消了原有的区域性优惠,只是对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予以保留,相对原东部地区的原始积累发展过程而言,力度过小,不利于促进西部地区跨跃式发展。东部经济的发展之所以成功,与东部地区享受到的国家的区域性所得税优惠政策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但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曾在国家和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中做出了很大牺牲的西部地区,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和我国加入WTO后加快改革开放的时候,不能再象东部地区一样,在所得税方面享受“绿色”优惠而完成经济总量和资本的原始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西部战略性崛起。

(7)会计与税法的协调规定不明确

企业所得税是基于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实施的,许多新的内容是参照或借鉴会计上的提法形成的。新法得到正确贯彻实施的前提是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有效。但实际上纳税企业的会计核算相对还不够规范,除了主要的国有和集体性质的企业,其余企业财务核算的基础差,表现在账务设置不全面,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与会计要求有很大差距,常常直接影响所得税政策的落实。新法虽借鉴会计准则,但不竟不是会计法,它自身且有与会计准则不同的宗旨及原则,因而也决定了新法的规定只能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与会计准则协调,以简化企业的纳税调整成本。可是,这种协调毕竟还存在着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虽然有些方面减少或取消了,但总体而言是更加复杂了。新税法的制定符合WTO的基本要求,注重公允价值观和实质交易原则,比原《企业所得税法》更科学,但实际中企业执行的有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目前还没有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差异权威和明确的政策规定,因此,“打架”现象在所难免。

(8)原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未及时清理而留下某些争议

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法从1994年起到2007年执行了整整14年;而原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自1991年起就开始实施,执行的时间达17年之久。两部旧的所得税法在很多具体的征收管理细节上已经相当规范。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原有的关于企业税前扣除、资产税务处理,企业合并、分立以及新办企业认定、债务重组所得税处理以及广告费、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计算基数等等,一系列有关企业所得税具体操作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与新法没有冲突的,是否可以继续执行,亟需进一步明晰。

(9)分支机构汇总纳税问题需明确澄清

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的法律依据为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规定为“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执行办法则由国税发【2008】28号文(下简称28号文)具体规制。由于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涉及纳税人集团企业跨地区的问题,纳税人在执行上理解不易而缺乏便利,税务管理上也难免存在监控与分工的困难,表现为:地区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纳税人执行分配的问题差异仍存;就地预缴的监控存在问题。

(10)特别纳税调整的操作尚有一定难度

特别纳税调整规定于《企业所得税法》第六章,是为应对避税问题而作出的专门规定,可以说是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一大亮点。避税从本质上说是利用不同区域的不同法律、政策,让利润通过各种方法转移至低税负区域的做法,历来是国际税收征管的难题。从立法的角度来说,本章立足于国际经济交易和跨国集团组建模式,针对现有常见的避税手段给予一一的应对方式,是具有前瞻性的。而出于避税行为的难于规避,可以看出本章在征纳关系的天平中对于税务机关的倾斜,同时赋予税务机关较大的权力和责任。本章规定在具体操作中,核定标准与核定方法未尽详细,在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有可能扩大化的情况,进而产生或疏于管理或过度管理的问题。

(11)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1、征管范围不明确,容易引起国、地税征管争议。

2、核定征收规定的法律阶位过低,核定企业享受税收优惠事项不明确。

(三)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配套政策解释未能及时颁布

新所得税法已经颁布实施,但配套的实施管理办法和指引未能及时颁布落实,导致基层税务机关解释和操作出现随意甚至扭曲现象。

(2)解释执行口径不统一,存在新旧政策同时使用现象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已颁布多时,旧《企业所得税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得税法》相应配套的管理办法及政策解释,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废止,导致个别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在“新旧交替”期间操作无所适从,解释操作口径也难于一致。

(3)沟通反馈机制不畅、滞后

就一半年来总分支机构所得税预缴申报情况分析,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总分机构信息的掌握是非常被动,完全是靠纳税人主动提供。而税务机关之间信息的交

流也是比较落后,未能形成有效积极的沟通网络和机制。

(4)纳税人对税收筹划的意识明显增强

因税收政策的变动,合理的税收筹划成为跨国、跨地区以及股份、集团公司降低税收负担的主要出路。同时因税收政策仍然存在部份边沿及执行解释不尽细化到位的地方,成为纳税人税收筹划的可乘空间。

(5)电子科技手段的应用亟待加强

就一年半来总分支机构所得税预缴申报情况分析,纳税人采用的申报手段和税务系统ctais的科技应用手段相当滞后,除影响申报工作效率外,还引申许多增加征纳双方成本和纳税服务的情况问题,亟待税务机关解决完善。

三、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中小企业的应对措施

(一)认真学习新税法

企业领导要由宏观上把握新税法的主要变化和要点,财务人员要掌握新的具体核算方法,不但要把税收优惠政策体现在具体的财务核算中,而且避免因税法条款不清而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企业应该注意关联交易带来的影响。新税法规定,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

(二)争取优惠税法的践行

符合新税法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标准的中小企业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相关资料,以便早日享受税收优惠。中小企业可以留意本身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尽量配合从而享受20%低税率的优惠。

(三)设备税额的抵免

新税法中对从事农林牧渔业、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项目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符合相关条件的的中小企业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报送税收优惠审批资料。企业在购置设备时,可考虑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因该类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从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当然中小企业发展新项目时也可以考虑或关注有关具有税收优惠条件的产业,也许会拓宽经营思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融资方面

财力丰厚的集团公司将会更倾向内部融资。现行规定,内资企业集团公司向子公司贷款不得超过子公司注册资本,若超过50%,支付的利息将不能进行税前扣除。新税法删去了这样的规定,取而代之的是特定的企业债务权益比率。虽然有关的独立条文仍未公布,但若是落实的比率优于50%,那么企业可以在集团公司内部融资安排上更具弹性。

(五)更加注重技术创新

用足用好新税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建立持续研发投入的良性机制,提高产品的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有效利用加速折旧政策,加大技术和设备改造。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利用新税法工资扣除标准放宽的政策,加大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力度。合理、有度增加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争创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加大信息化投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六)更加注重转型升级

新税法将现行“以区域优惠为主”的所得税优惠格局,调整为“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所得税优惠新格局。企业必须高度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抓住新税法实施机遇,及时调整投资方向,推进转型升级。按照调高调轻调优的要求,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前景大、产业关联度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资源依赖程度低、污染程度低的“二大、二高、二低”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知识主导型产业,重点向高新技术领域、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及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等国家鼓励的产业投资。企业可采取直接投资、收购、兼并等多种形式,争创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尽可能多享受新税法的优惠政策。

(七)更加注重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新税法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实行减计收入的优惠政策;对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的专用设备,实行税收抵免的优惠政策;对企业依法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实行全额扣除的优惠政策。这都体现了国家对绿色制造的重视和支持,也为企业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奠定了很好的政策基础。企业必须用足用好这些优惠政策,制定有效、持续的绿色制造投入计划,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发展型的绿色制造体系。

(八)更加注重加强管理创新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的管理创新。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全面实施新企业财务通则,加强现金流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在经营、投资、理财等环节上的税收筹划,将不能税前扣除的支出最小化,将规定范围内支出最大化,实现企业税收负担的最小化。足额提取、列支新税法规定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公益捐赠等,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充分利用新税

法安置残疾人员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在适当岗位上尽可能安置下岗失业和残疾人员,节约企业用工成本。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用足用好新税法境外投资抵免政策,加快“走出去”步伐。

(九)更加注重规范纳税行为

新法对企业反避税的规范力度明显加大,特别注重对关联方转移定价的防范,规定了一系列相关条款,从而使以往主要是针对外资企业的反避税,自然延伸到内资企业。企业应提早作出安排,掌握和理解新法有关反避税的规定,防止被税务行政调查而造成损失。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合理布局总分机构,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十)推行专业化加信息化管理

强化法治观念,切实增强税企双方税法遵从意识。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税收宣传,优化税收服务,努力增强纳税人税法遵从意识;另一方面税务部门要结合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切实转变税源管理理念,真正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要设立企业所得税专业化管理机构,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随着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跨国业务逐步增多,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税务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法律、财会、外语、计算机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同时,保持企业所得税管理队伍的基本稳定,有计划地培训税务干部,使更多的所得税管理专业人才不断涌现。要加快所得税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电子申报、网上申报信息系统和平台建设,实现企业所得税多元化申报。完善综合征管系统的企业所得税应用管理功能,增加以管理为核心的汇算清缴、纳税评估、涉税事项审批等功能。逐步建立重点税源数据库、数据分析预警系统等企业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推进企业所得税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水平。

结 语

新企业所得税法在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条例不够严密,具体内容难以操作;自由裁量权可能过大;税务管理职能弱化;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造成企业之间的税收不公平,导致各地税源分布的不均。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人为的主观原因。应该说,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充分体现了税收公平、中性的原则,既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因此,要针对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建立和完善企业所得税管理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只有我们在趋利避害的双重作用下,才能够满足更多中小企业的未来规划,才能够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当然在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做适应的调整,以满足更多中小企业的要求。

致 谢

历时好长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特别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对其进行修改和更正。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谢谢大家,你们辛苦了。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电大校庆讲话下一篇:留守老人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