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现状

2024-10-04

岳麓书院现状(16篇)

1.岳麓书院现状 篇一

从麓山寺的碑亭过来是时务轩,不由自主地想起了1前那次悲壮惨烈的维新变法运动。当时的维新壮士熊希龄、梁启超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宣传变法理论和民权平等学说,反对封建专制。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等“七君子”血染北京菜市口,梁启超潜往日本,时务学堂几经变迁后并入岳麓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来梁启超再往长沙参观“时务学堂”旧址等墨迹。1994年,政府将梁氏手迹刻碑,并在此建轩,又请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匾额“时务轩”,这再次体现了岳麓书院对经世致用的仁人志士的最高礼遇.

岳麓书院的参观就要结束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噢!对了,中间提了一个问题,在讲堂的讲台上为什么放了两把椅子,答案是这样的:古时候讲课一般有两个老师,一个老师负责讲述儒家的典籍、孔孟的学说,而另一个教师则负责对他所讲的深奥难辨之处进行解释。讲解讲解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也有人说当年朱熹和张栻两人曾在此一起讲学,并互相辩论,所以摆两把椅子让两位大师平起平坐。大家认为哪种说法更正确呢?

2.岳麓书院现状 篇二

一、现状调查——从模糊走向清晰

⒈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所使用的调查工具为自编的《岳麓区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学科任课教师情况摸底表》、《岳麓区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实施现状教师调查问卷》、《岳麓区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实施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2. 调查对象与方式

利用每周二下校的机会随机抽取每年级各两人参与学生问卷, 利用全区性学科教研活动时间统一发放问卷进行教师调查, 均采用不填学校、姓名的方式, 以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委托各校教导主任进行学科教师队伍现状调查。

3. 调查时间

2010年上半年, 队伍现状调查和课程实施情况教师问卷调查。2010年下半年, 课程实施情况学生问卷调查。2011年上半年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4. 调查结果统计

学科教师队伍现状:

岳麓区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学科任课教师情况摸底情况统计:

5. 调查结果分析

(1) 师资配备盲目

调查显示, 目前在学校中, 专职品德学科教师比例很小, 约占总人数的2%, 且这部分人员大多是学校的行政人员, 如校长、主任等。其他承担品德课程教学的老师一般来说属于主科教师兼职德育课程, 约占总人数的89%, 其中语文学科达80%, 且这一群体一般又兼班主任工作。经调查, 品德课程任教老师的面非常广, 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等所有学科教师几乎都有, 品德课程已然成为所有老师都可以任教的“百搭课程”。兼课的主要事实导致了品德课程教师队伍的极不稳定, 也导致了区一级的教研活动的开展很受制约, 连时间上的安排都成问题, 因为很难找到老师们的“空挡”。

(2) 课程计划执行不力

虽然所有的学校都按规定每周两节开设了品德课且进了课表, 但并未做到“上足”, “挪用”“占用”现象十分普遍。从学生调查问卷中显示, 已有61%的课不能做到“专课专用”, 在岳麓区四镇的农村学校更是高达97%。

(3) 校本教研空白

调查显示, 学校有品德教研组的仅占27%, 开展了一次或以上活动的只有40%, 53%的还从未开展过活动。在校本几乎空白的情况下, 大部分兼职教师不了解课程标准, 不会上品德课, 以至教研员下校调研时听到要听品德课老师们就烦, 总要想尽办法找托辞予以拒绝。

(4) 课程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调查显示, 学生对品德课程、课堂和教材的喜欢率分别高达96%、94%和98%。这说明, 新一轮课改在本学科建设的方向上是正确的, 至少它已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这几年的推进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孩子们愿意上这门课, 觉得好玩有趣, 可惜我们的老师总是无情的占用, 剥夺了他们原本欢乐的课堂时光。

(5) 老师强烈呼吁教学辅助资料

因为兼课的事实, 导致老师无法潜心研究本学科教学, 所以, 调查显示, 他们认为想要切实落实本学科课程计划, 特别需要的是提供与教材相匹配的备课资料和好的课例, 达到了75%这样的高比例。这样“拿来就可用”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他们的工作负荷, 也能让本课程更真实的得到落实。

二、原因分析——从直觉走向思考

1. 考试文化影响课程教学

“考什么教什么”的“考试文化”在我国根深蒂固。人们习惯通过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在现实的课程实施中, 品德课程很难进入到影响人生存状态的考评体系, 对学校来说, 课程实施的好坏既不影响学校的生存也不影响学校的发展;对教师来说, 教好教坏一个样, 不能拿这门课程的成绩来证明自己, 学校也不会关注你做得好还是坏;对家长而言, 品德的高低不影响孩子升学和工作。于是, 课程实施的质量就可有可无, 自然也就无人重视了。因而, 品德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就成为了一门“说起来重要, 干起来不要”的门面课程、尴尬课程。

2. 对课程价值本身的认识存在误区

如果让学校排序, 恐怕较为达成共识的是语数英为第一平台课程, 音体美为第二平台课程, 科学、品德、综合实践等为第三平台课程。很多学校说起来重视德育的重要指标便是德育活动如何轰轰烈烈, 而对承载学生品德教育的《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本身的价值认识却不足, 认为“我们天天无时无刻不在教学生品德还要专门的品德课干什么罗”, 对品德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够重视。殊不知, 如果德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系统化, 品德课程的教学是何等的重要。我们在区级教研课试教时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位教师上《国旗国旗真美丽》, 其中一个环节是“国旗知识知多少”, 老师惊讶的发现, 学校刚搞的“建队日之队的知识专题讲座”, 怎么学生连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都不知道呢?可见, 我们总是用所谓的大规模的德育活动来搞德育的思路很值得好好反思了, 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 何时置德育课程于德育主阵地, 则何时方能真正实现德育的实效。另外, 就算从应试的角度来说, 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历史、地理类知识的教学也与中学的文综学科的学习关系紧密, 如果小学不能让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那么学生升入初中是会不太适应甚至产生断层感的。

三、寻求策略——从认识走向问题解决

1. 在研究中求变, 探索品德课程的常态研究机制

直面学科教师队伍和学科教研现状, 大力推进以区域内就近的几所学校组成“片”级教研组织, 吸引志同道合者开展学科主题研讨, 以弥补区级教研活动的不便以及校本教研的空白, 力争“荡漾开去”, 形成学科教研的常态机制。

2. 在积累中丰富, 建立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使用的有效机制

建设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系统, 有效解决兼职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建设从教材出发, 与课标对应的学生主题实践活动案例库, 有效实现认知与践行的对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强化与各学科之间 (主要是与信息技术学科) 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建设史地类知识板块的主题教学活动资源包, 提高课程教学效益, 有效实现与中学的对接。

3. 在合理中建构, 完善品德课程的学业评价机制

3.岳麓书院现状 篇三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976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每天,源源不断的旅游巴士,带来了游人的喧闹,扬声器中传出导游讲解历史的高亢声音,详解每一栋建筑的由来,每一处文字的深意。

从大门口,经过赫曦台、忠孝廉洁堂、御书楼,再到文庙。在文庙大堂的后门,有个一米多高的木栅栏,上有“游人止步”的牌子。推开栅栏,右面是明伦堂,二楼,几个学生在听一位老师讲文物鉴赏。

在分区之前,经常有游客在窗外听老师讲课,听到入神处,还会情不自禁地登堂入室。

岳麓书院既是文保单位,又是湖南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承担着教学功能,有历史学和哲学的硕士、博士点。

中国古代书院有几千所,遗留下来的书院上百所,岳麓书院是现存修复最好、实用功能最强的书院。

2009年5月下旬,笔者专访了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

把古代书院的传统和现代对接

笔者:岳麓书院能在几千家古代书院中进入体制,现在还在发挥作用,什么原因?

朱汉民:晚清中国文化在与西学的对抗中逐步败退,学习西学,怎么学?开始有些学堂,比如船政学堂。晚清就出现了两套教育制度,传统书院和现代学堂,但还是以传统为主。1901年光绪帝下了一道诏令,改书院建学堂。但是没有多久就夭折了,后来慈禧新政,在教育和工业方面甚至比光绪走得更过头一点,完全废除书院和科举,建学堂,实行西方的分科制度,分成文理工,延续到今天的就是当时的那套体制。

晚清改学制,很多书院都改成了学堂。现在的很多大学,追溯它的前身很多都跟书院有关系,四川大学是几所书院合并的,浙江大学前身是求实书院,山西大学前身也是书院。当时的诏令是,县城的书院改成小学,府级书院改成中学,省级的书院改成大学,岳麓书院就是省城书院。

书院开始都是在山林里,读书人远离政治中心,清静,修身养性,最早的书院旁边都有道教的道观或佛教的寺庙,岳麓书院所在的岳麓山上就有湖南最早的寺庙和道观。白鹿洞书院和嵩阳书院也都在山林里面,但岳麓书院不同的是,它在宋代是在山林里,到了清代成了省会所在地,所以改制的时候,直接改成了大学。

笔者:岳麓书院在管理上相对湖南大学的其他学院,有没有相对的独立性?比如在学分设置和课程设置上。

朱汉民:没有,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属于体制内的教育,必须非常严格地按照学校的要求,设必修课、选修课,学生必须完成学分和论文。

书院是古代的教育组织,和现在体制内的教育组织差别非常大。比如古代书院多为私学,不分科,没有学历和学位之说,学生大多会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们做的就是把一个古代的书院纳入到现在的大学,作为一个院系。现在的岳麓书院教育主要是现代大学教育。

笔者:那么,岳麓书院还保留了多少传统书院的东西?

朱汉民:这是非常敏感的问题。

首先,我们的教室仍然是古代教学用的明伦堂;其次,老师所讲的内容主要是传统国学;其三,我们在教学形式上也努力继承古代书院传统,如师生相互讨论,邀请不同观点的学者讲学。

现在为什么会兴起书院的热潮,因为现代教育体制存在某些缺陷,学校是人成长的重要地方,而现代教育是很工具性的,是商品社会生产的标准化,大批量生产,这样不利于人才多样化发展。书院注重“人”的教育,求知只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组成部分。

我们就是把古代书院的传统和现代对接,把古老的学院变成现代大学的组成部分,应该说是一种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转变。

当时李铁映来视察的时候说:“你们应该走自己的道路,保留传统书院的特点。”但是在教育体系内,现代教育对大学的管理体制我们不可能摆脱。

只有讲下去,才能出大师

笔者:当年朱张会讲,使书院名声大噪,每个书院都需要有灵魂人物,才有号召力和吸引力,现在还能找到这样的人吗?

朱汉民:你问的是个很关键的问题。这个时代确实是缺乏大师的,现在既没有民国初年,有一批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更比不上以前能创立学说的朱熹等人,这是时代造成的。

民国为什么有大师呢?那时候他们有很好的国学积累,后来又到西方学习,两种文化都很深厚,这个时代如果成为大师,必须中西兼容,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是,国学根基深厚的人很少了,如果有,起码再过几十年,懂西学的也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去的,无论是学术领域,还是文学艺术领域,都没有普遍认同大师。现在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时代。

笔者:你是不是压力很大?

朱汉民:不能因为没有大师就不讲学了,只有讲下去,才能出大师。不能等着大师出来才讲学。没有这个逻辑。先是思想活跃起来,才有碰撞积累。我们尽量从国内外请一些学术地位比较高的人,虽然没有大师,但是有些体制内的老教授,这些老师都带硕士博士,学问做得不错,而且在国内比较有声望的,也会邀请。

笔者:岳麓书院的办学宗旨是传道济民,通晓时务物理,这种思想培养出了很多人才。

朱汉民:过去的书院往往会形成学派,宋代的时候岳麓书院和湖湘学派合为一体,而且结合一直非常稳定。既推崇理学,又注重实践,强调经世济用,这种学风沉淀下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王船山、曾国藩、左宗棠最突出,既有个人修养,又能经世治国。他们崇尚军事,往往文人也能带兵打仗。追求政治功利,与个人修养是两个方面,而湖湘学派就能把他们凝结在一起。

笔者:这个办学传统现在还能坚持做到吗?

朱汉民: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我们正在一步步学,一下子做到很难。现在与当时的教育体制不同,他们的教育在科举制度之外,所以有非常自觉的意识。现代教育有强制性,达到某个要求才能毕业,发专业的证书,为了找工作。

笔者:你觉得还能培养出以前那样的人才吗?

4.岳麓书院简介 篇四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

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自然气候

5.关于岳麓书院对联 篇五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横批:千年学府

注:当代虞愚题外门。虞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2、赫曦台对联

合安利勉而为学

通天地人之谓才

注:清代左辅题赫曦台

3、赫曦台对联

三湘隽士讲研地

四海学人向往中

注:当代商鸿逵题赫曦台

4、岳麓书院大门对联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横批:岳麓书院

注:清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明经张中阶题。

4、岳麓书院大门门厅对联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注:马积高、曾晓浒题岳麓书院大门 。

5、岳麓书院二门对联

纳于大麓;

藏之名山。

横批:名山坛席

注: 程颂万题岳麓书院二门

6、岳麓书院二门过厅对联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注:清代山长罗典撰

7、岳麓书院三门对联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横批:实事求是

注:近代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集联

6.岳麓书院调查报告 篇六

岳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是湖南湖湘学派和理学的发展传播中心,在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中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其保留完整的规模布局是中国书院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书院历史

岳麓书院建立在岳麓山脚下,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割地建屋”,建起学舍,岳麓书院就是在智璇办学的基础上诞生的。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办学的遗址上正式建立起了岳麓书院。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亲自召见山长周式,亲书“岳麓书院”匾额。在周式执掌下,岳麓书院成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两宋之交,岳麓书院遭战火洗劫,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延聘张栻主教岳麓。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会讲27年后,朱熹再次来到潭州,重整岳麓书院,颁行《朱子书院教条》。1275年元兵攻破长沙,岳麓书院被付之一炬。元统一全国后,潭州学正刘必大主持重建岳麓书院。元末战乱再起,岳麓书院又毁于战火。明初,全国书院颓废,岳麓书院沉寂百余年。1494年长沙府通判陈钢使岳麓书院基本恢复旧貌。自明宣德始,经地方官员陈钢、杨茂元、王韬、吴世忠等多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1643年,张献忠部队与明朝官军激战,书院在混战中被毁。清1668年,巡抚周召南重建岳麓书院,基本恢复了原有规模。1674年,吴三桂发动三藩叛乱,岳麓书院即兴即毁。1684年巡抚丁思孔又重建岳麓。1687年康熙帝御书“学达性天”匾额。1744年乾隆帝又赐御书“道南正脉”于岳麓,1833年巡抚吴荣光仿学海堂制,在此创设湘水校经堂。1852年,太平天国军进攻长沙,岳麓书院受到战火毁坏。1868年巡抚刘昆主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建。清末实施新政,废书院而兴学堂,“岳麓书院”于1903年废为湖南高等学堂。1917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岳麓书院)并入武昌国立师范学校。1926年正式成立省立湖南大学。1937年,省立湖南大学确立为国立湖南大学。1938年,岳麓书院日本战机轰炸,岳麓书院众多建筑被毁。抗战后,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修复。1981年,开始大规模修复工程,1986年10月,岳麓书院正式对外开放参观。

由此可以看出:1.寺院学风对书院发展产生了影响,在岳麓山上的麓山寺、道林寺的讲学之风,成为了书院建设与学风发展的基础。2.政治对学院发展的影响。学院的发展兴衰与各朝统治者的抑扬政策相一致,而战乱是对书院发展的最严重、最致命的打击。3.学院在社会上的影响不仅来源于统治者的支持,也源于学院教育人员和教育成果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名人效应所带来的良性循环。如宋真宗、康熙、乾隆的支持,周敦颐、胡安国、胡宏、程颐、程颢、朱熹、张栻、王阳明以及近代曾国藩、王闿运等名人学者的影响。

二、书院结构

书院主要是由建筑和园林风景两大内容组成的融合式结构。

(一)书院建筑

岳麓书院历史上经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现存主要建筑是清朝遗构。岳麓书院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其中主要以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为中轴线上,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进入岳麓书院首先要经过头门悬“千年学府” 匾,次入大门悬“岳麓书院”匾,过赫曦台便是二门悬“名山坛席”匾,再是讲堂的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的中央,讲堂层层递进,匾额林立,外为“实事求是”匾,中为“学达性天”匾,内为“道南正脉”匾,两侧壁嵌碑“忠孝廉节”、“整齐严肃”,最后过讲堂则是御书楼。中轴线的两侧为斋舍和专祠,呈前后左右布局。位于讲堂前面两侧为半学斋、教学斋两斋舍,中后两侧左为园林,右为专祠,专祠又层层递进,呈对称式。由文庙大成殿祭祀孔子及其弟子曾参、孟轲、子思、颜回等古圣先贤,后建四合式专祠以祭书院山长、湘学先祖,船山祠(王夫之)、慎斋祠(罗典)、六君子堂(朱洞、李允则、周式、刘珙、陈钢、杨茂元)、崇道祠(朱熹、张栻),四祠两两相对,次有濂溪祠(周敦颐)、四箴亭(程颐、程颢),最后终于屈子祠。各建筑之

间通过回廊将其连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种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通过构造闭合式的庭院空间,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之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二)自然风景

岳麓书院选址依山傍水,南面湘江,北依岳麓山,在这种山水自然的大背景掩映下,书院内部又构造出独特的园林风景。岳麓书院因年代悠久,其中自然古木参天。从门与门、祠与祠、斋舍与斋舍、二门与讲堂、讲堂与书楼的沟通的庭院中,都是根据建筑文化和建筑对象种植不同的花草树木,如门庭之间的香樟、银杏、桑榆、石榴、大椿、翠竹等树,衬托出书院的静谧,符合书院的山林之气。而亭台楼阁式的建筑,通过一盆盆的盆栽古松,红枫,反映出文人学子的高雅之气。御书楼前的桂树、鲤鱼池,又象征着文人高中的美好愿望。文庙大成殿前的森森松柏,体现出专祠祭祀的庄严肃穆。而建筑后面的园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回廊矮墙,在一片自然安静之中,给文人学子一种自由心态的表达空间。通过这种花草树木与建筑之间的组合协调,极易形成一种陶冶情操的文人气氛。

俯瞰整个岳麓书院,可以看出中国书院的基本模式。以中轴对称纵深递进的院落式结构,按主次分布讲堂、书楼、斋舍、专祠这四大主要建筑,并通过园林的巧妙设计,将整个人文建筑融入于自然风景之中,形成一种大自然环境下小的别有天地,粗犷与精细的组合,形成中国书院既别于山林隐士茅屋草房的粗野狂傲,又别于宫廷权贵朱檐玉瓦的精雕细琢,两者的结合,有如沟通上下的仕途、鲤鱼飞升的龙门,退则平民隐士,进则官宦权贵,这正是书院的特色所在。

三、书院文化

岳麓书院的文化除了师生相传的活得流动的文化之外,更多的是我们现在看得见的,感受得到的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岳麓书院中,到处可以看到匾联碑刻,圣贤遗像,这是给人最直观的文化感受。在这些匾联碑刻中,充满着诗意和哲理,也充满着对岳麓书院的深情赞叹。悬于头门“千年学府”匾下: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悬于大门“岳麓书院”匾下: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悬于二门“名山坛席”匾下:纳于大麓,藏之名山。展现出岳麓书院的雄伟气魄。而讲堂的尤为繁多:“实事求是”匾下“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学达性天”匾下“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一水长流池不涸,两贤互磋道终同”;悬于“道南正脉”匾下“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千古;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以及讲堂两侧的“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充满哲思道理,表达着先贤对岳麓书院的热情赞叹与殷切希望。悬于“御书楼”匾下: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翰;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祭祀专祠的匾联,如大成殿: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悬于船山祠:训诂笺注,六经于易尤专,阐羲文周孔之遗,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词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偶对精工,用简洁之笔,包涵着圣贤先师的经纬大才,也洋溢后学之辈的无限崇敬。岳麓书院通过这一联一匾、一像一碑的无处不在,加之以中国书法绘画雕刻的特有美感,使求学学子与观光游人在这举手投足、行住坐卧之间,不由得见贤思齐,生发无尽的思考与深深的敬仰。

岳麓书院通过匾联碑刻的具像文化,融之于园林自然和古典建筑的抽象文化之中,使得书院的一切都成了其文化情意的表达方式。书院浓厚的文化积淀也正是有这三部分的完美融合酿造而成的。

四、结语

通过对岳麓书院历史和建筑结构布局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书院的成立和发展不仅是一个地区文化教育的表现,它可能是一个民族思想演变的见证者,是一个民族建筑文化的综合体,是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反映,也是文人心态、情趣与品格的集中表达。岳麓书院良好的保存现状,使当今的人们可以窥见中国

7.岳麓书院现状 篇七

关键词:微课,岳麓书院,建筑特点,教学设计

微课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单元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多数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资源, 特别是特定的网络环境下的技术条件, 开展的双边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微课教学能利用网络资源平台, 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培养。

笔者通过参与全国微课大赛, 解析 《利用风水学解析岳麓书院的布局特点》这一微课案例的教学设计。

一、我国书院的概述

我国书院建筑受传统风水学的影响, 历代书院对选址极为讲究, 多依山傍水、师法自然, 素有天下 “四大书院”之城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选址都在著名的风景区。中国古代书院是儒学思想的传播基地, 因此, 传统儒学 “礼”、“仁”、“乐”的思想内核决定了书院功能区包括: 礼仪场所、治学场所、游息场所。对应的建筑有: 孔庙、讲堂、御书楼和书院园林。

这些书院在建筑布局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以岳麓书院为例。

二、岳麓书院的建筑布局特点

( 一) 教学重点的引入

岳麓书院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书院建筑群, 也是湖湘文化的薪火相传, 以讲学为主, 因此, 主要由讲学区、藏书区、祭祀区、斋舍和园林区五个部分组成。

历史上的征长沙者, 都想要烧毁岳麓书院, 以破坏和斩断长沙的文脉, 可直到今天, 长沙的文脉并未土崩瓦解。有学者认为, 只怕是占了风水之便。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脚下, 面对湘江, 两边各是天马、凤凰二山, 像不像是一把太师椅呢? 可谓是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古人的思想多受儒道佛三教的影响, 在古建筑上也是如此, 布局上讲究 “天人合一, 等级分明”。

( 二) 师生互动实操

请同学根据岳麓书院全景图为我们简单画出岳麓书院的布局图。岳麓书院的平面图不难发现, 岳麓书院在布局上采用的是中轴对称, 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其中, 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 也是书院的中心位置, 是书院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 也是最能体现岳麓书院作为教学作用的地方。中轴对称就是将主要的大殿放在建筑群的中间, 从图中可看出中轴线上的殿堂依次是头门、赫曦台、二门、讲堂和御书楼这些主要标志性建筑, 讲究东西对称。这一布局啊恰巧体现了 《易经》的阴阳平衡思想, 认为东方为阳, 西方为阴, 阴阳平衡则万物和谐。

祭祀孔子的文庙布局在中轴线的左侧, 为什么要将文庙布局在中轴线左侧呢? 这要追溯到700多年以前, 在北京设立的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庙和国子监都是反映中华文明的精髓, 两地相伴, 形成 “左庙右学”的形式。文庙院落与书院平行, 既保持了书院中轴的突出群体, 不致使文庙喧宾夺主, 又表现出文庙 “圣域”的独立特殊地位。

斋舍则对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 各城院落, 已满足居学读书的需要, 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的社会伦理关系。

御书楼位于中轴末端, 是书院唯一的三层楼阁建筑, 显示书楼在书院中的重要地位。院侧有文庙与书院平行, 自成院落。

岳麓书院不仅中轴对称, 而且天井和合, 什么是天井呢? 天井就是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 民居中常用作采光和排水。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 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 “四水归堂”。整个岳麓书院就像是大天井套几个小天井。天井的设计体现了风水学中的以积聚为本, 财源啊是不能外流的思想。

( 三) 教师总结

书院各部分建筑互相连接, 互为整体, 完整体现了我国古代书院讲学、藏书、供祀三大功能的格局。

( 四) 课后拓展

教师根据本单元课堂中的内容, 结合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纪录片视频, 要求学生总结归纳宫殿建筑群的布局特色, 并于下次课中团队介绍。

三、《岳麓书院建筑布局特点》教学单元设计的特点

( 一) 选题有针对性

岳麓书院是四大书院之一, 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 更有利于笔者的专业学生参加实地考察, 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其次, 岳麓书院作为湖南省 “理学”文化的旅游景点, 无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都有利于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

( 二) 充分利用有限时间

本教学单元的微课录制时间35分钟, 短短时间内包括了完整的教学过程, 有教学内容导入、学生实操和教师总结重点内容、课后拓展延伸四个环节, 每一环节环环相扣, 能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学组织的思路, 实现了教学目标。

( 三) 教学方法多样化

该教学单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头脑风暴、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的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现了高职教学的 “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

( 四) 文化角度新颖

本单元利用了风水学思想, 解析岳麓书院建筑的 “中轴对称”、“左庙右学”、“四水归堂”的布局特点, 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礼制思想、风水学思想与建筑布局的关系和特点, 培养学生深入观察和操作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慧霞, 马建伟, 闫秀英, 闫长虹, 微课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 (电子版) , 2012年04期.

[2]朱汉民, 邓洪波.岳麓书院史话.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9.

8.嵩阳书院话今昔 篇八

站在嵩阳书院大门前的平台上,南可俯瞰登封市全景,北可望嵩岳太室山诸峰,真乃清幽静逸,不愧是读书的好地方。

嵩阳书院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的一部分,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共有古建筑106间,多为硬山滚脊灰筒瓦房,整个建筑古朴典雅,充分显示了中原古建筑特有的风格,且具有浓郁的书院气息。

早在北魏时期,这里就创建了嵩阳寺,隋朝改嵩阳寺为嵩阳观。唐弘道元年春、冬,高宗李治同武则天两访此地,以嵩阳宫为行宫,名曰奉天宫。到了五代时期,嵩阳观改为太乙书院,增建了藏书楼、斋房,一些学者、文人聚集讲学于此,这便是嵩阳书院的起始。到了北宋年间,官学兴盛,书院有了更大的发展,与嵩阳书院齐名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雎阳书院(应天府书院)四大书院已基本形成。

教育拾零

嵩阳书院以传播理学著称。洛派理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与濂溪学派的周敦颐、关中学派的张载和闽中学派的朱熹共称为宋代理学四大派和理学“五子”。

嵩阳书院的任务是藏书、供祀、讲学,而讲学是书院的主要目的。嵩阳书院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因而拥有一大批名儒、学者讲学,全国各地的士子也纷纷前来受学,使“天下学者,闻风向附,倾动朝野”。

从五代到明清时期的970余年间,先后有庞式、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元好问、耿介等数十位大家在此讲学,培养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学方面的诸多人才,显示出嵩阳书院优于各级官学的属性。

历史传说

在嵩阳书院,有几棵参天古柏,因而也引发出一些动人的传说。相传,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来此巡游,进得大门看见一棵古柏,参天茂密,其身躯如此巨大巍峨实属罕见,于是就信口赐封“真乃大将军也”。然后拾阶而上,穿过二堂,来到中院,又见一棵古柏,更加雄伟挺拔,比“大将军”还要高大许多,汉武帝心里有点后悔,不封吧不尽情理,封吧,先已有主,金口玉言怎能改封。稍作停顿之后,他指着眼前的古柏说:就封此柏为“二将军”吧。一位随驾的御史官赶忙跪下奏道:“臣启万岁,这棵柏树可比前面那棵大得多啊!”汉武帝当然知道这位臣子的意思,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就怒斥道:“什么大呀小呀的,先入为主。”随行的官员谁都不敢再言什么。封罢“二将军”,再往后院走,又看到更为高大的一棵柏树,汉武帝干脆封它为“三将军”。心想,再高大也就如此了。

这三棵柏树虽然都有了封号,但封得不合理,各自心情都不好。“大将军”柏最小,封号最大,自觉难以挺直腰杆,成了现在的弯腰树;“二将军”当然心有芥蒂,闷闷不乐,气炸了肚皮,于是成了现在的空心树;“三将军”则从此气得痛不欲生,枝叶枯萎,命归黄泉。后来游人留诗嘲讽此事:

大封小来小封大,

“先入为主”成笑话。

“三将军”恼怒被气死,

“二将军”不服肚气炸,

“大将军”羞愧腰弯下,

“金口玉言”谁评价?

讲述古代的教育,游人们不再有多少兴趣,而在将军柏前合影留念则成为每位游客的必须。人多时还排起了长队。不知是天意,还是人怨,人们竟相在“二将军”前争着留影,“大将军”那里几乎无人理会,这也算是今人对“二将军”的安慰吧!真乃:

将军柏前说将军,

虚实可求不可证。

平添书院七分色,

笃信依恋怨游人。

传说终归传说。“二将军”庞大的肢体也非因气而炸。直径12.54米,需10人才能合抱的事实不容置疑。据林业专家测定,此树龄最低不小于4000-4500年,谓之“柏树之祖”当属无愧。

随着光阴流逝,嵩阳书院曾经拥有的辉煌离我们渐渐远去,伴随着时代前进的号角,我们看到了登封今日所拥有的财富。如果说昔日嵩山因嵩阳书院而名扬天下,今天的登封则因少林武功而蜚声海内外。

参观结束时,我的心中已有许多的感慨:天下名山,惟我嵩山!文哉!武哉!

9.湖南岳麓书院导游词 篇九

上了几级台阶,就到达岳麓书院的山门了。同样是山门,这里却是别具一格:山门前有两个参天大树遮盖住房檐,房檐下立着“岳麓山庄”的书院匾额,两边还有一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匾额和对联的学问可大了,它是由宋真宗亲笔题写的。

走进山门,就看见高高的“御书楼”。咦,屋顶怎么有两把“尚方宝剑”?经过导游介绍才知道这样做是有两个目的,第一个原因是使用方面的——防雷;第二个原因是镇物使用。传说屋顶上那两只非龙非凤的动物是这座楼的守护神,可因为它们太淘气,到处去玩,不好好看护楼,引起事故,因此拿这两只宝剑镇住它们。

御书楼的前面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金鱼池。据说从书院始建就有了,直到现在还完好无损。只是鱼池边生了许多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滑倒。鱼池旁边的大榕树陪伴着御书楼,那浓浓的学堂气也让我陶醉其中。

书院的长廊也很特别,瓦一片叠着一片,隔一段就有一个飞檐。飞檐上是十二生肖。看,小老鼠正在刨地,农田上的老牛此刻没有耕地,正在轻松的吃草呢。

走过长廊,顺着山间小路,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著名的“爱晚亭”。我惊奇的获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原来是在这里呀!亭子的匾还是毛泽东爷爷题的字呢!

10.关于长沙岳麓书院导游词 篇十

是非审之已,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太极悠然可会

下联是:

君亲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对联的意思是这样的:“是和非要先从自我审察,别人的抵毁和赞誉就由别人去说吧,得和失听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强求,只要登上岳麓山头,感受一下朗月清风,天地万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荣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亲恩如何来还报,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贤的道统如何传播,当登上赫曦台,感受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对联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清代培养人才的教育思想。

大家请看这块“岳麓书院学规碑”它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校规,为清乾隆年间所刻,共有9行18条,其中前9条是讲如何为人,后9条是进如何为学的。大家可能早已经注意到了,在讲堂里有4块大字石碑,上书“忠、孝、廉、节”,为朱熹所撰,现在我们所见的是清道光年间山长欧阳厚均重刻的,每块高213厘米,宽131米,字高169米,宽122米一般像这么大的石刻汉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单个字刻在碑石上的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因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讲堂也因此又称为“忠、孝、廉、节”堂,“忠、孝、廉、节”四字,实际上就是岳麓书院在整个封建社会里的校训。在讲堂正面两侧壁上,还有四块碑分别是:“整、齐、严、肃”与“忠、孝、廉、节”碑相映衬。

(御书楼)

好的,讲堂的讲解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将参观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

可能有人会问了:御书楼不是在讲堂后面吗?自私到了讲堂往前就没路了?大家请跟我来,其实路就藏在讲堂屏壁后面,你会发现后面其实别有洞天,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御书楼始建于宋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它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的主要来源有三:一是皇帝赐的,在历史上,皇帝数次赐书给书院;另外一个来源就是民间收集,以及地方官员、士子名绅以个人的名义捐赠的,最后一个来源就是书院自筹经费购买,或者自己刻书珍藏。可惜在1983年,御书楼及里面的所有藏书都被日本的飞机炸毁了,现存的建筑为1986年重建的。现在的御书楼藏书已超过5万册,不过它不对外开放,只是作为图书馆代书院的教研人员及书院的研究生使用。

(百泉轩?时务轩?三绝碑)

11.孤山敬一书院 篇十一

会馆面对西湖,绿树环抱,湖光山色,堪称是一个远离都市喧嚣,品茶论道的绝佳去处,在此,世俗间的种种顷刻间都会化作云烟。

会所之地原是南宋时期的“敬一书院”,书院外的白墙有“一片云”题词。据传当年康熙下江南,站在保傲山顶,远眺“敬一书院”,烟雨间书院的墙壁隐隐闪现在孤山万绿丛中,在湖光的衬映下,犹如天际飘浮的一片白云,欣然赞道“一片云”。后有官员修缮之时,将圣祖口中的“孤山一片云”刻入石碑,留存至今。

星河流转,岁月变迁,敬一书院在晚清之后的一个多世纪时间里被人渐渐遗忘。直到1994年,在孤山东麓一处被称为“财神殿”的民居院落,挖出一块刻有“敬一书院界”的碑石,这座著名的书院才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1998年,敬一书院才被重新命名并重修,以还西湖风景秀翠、以利传播传统文化。自此,它山会馆就承担起乐敬一书院文化传承的使命。

12.岳麓书院现状 篇十二

关键词:书院,既存研究,云南,清代

书院作为中国自唐代开始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我国各地的教育发展上起着突出的作用。清代是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 书院作为祭祀、教学、藏书的场所, 成为各地文化和学术的重镇;同时, 清代又是旧有教育制度即将转型的时期, 书院在清末迅速被新式学堂所取代。所以清代的书院有着兴盛与衰亡两方面并存的鲜明特征, 蕴含着丰富的研究价值, 引发学界广泛的研究兴趣。清代云南书院藏书丰富, 制度严明, 为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丰富、对其进行审视有助于拓展书院研究的视野和空间。

一云南清代书院的发展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 远离中原文化区, 加之民族众多, 多元文化交互, 社会发展水平与汉文化流布情况因地而异, 但云南的书院文化源远流长, 有着清晰的萌芽、发展、兴盛与衰微的发展轨迹。早在汉武帝时期, 云南就出现了官学和私学, 据《新纂云南通志》载“韩说于元狩间 (公元前122年~前117年) 使滇兴学”, 说明官学略早于私学。南诏及大理国时期, 汉儒文化在云南广泛传播, 南诏时期设有文学堂, 大理国时期寺院兼做儒学教育的学校。到了元代, 赛典赤入滇, 在云南大建文庙, 设立学庠, 大大促进了云南教育的发展。云南有史可考的第一所“书院”:一说是明弘治元年 (公元1488年) 腾冲县的秀峰书院, 另一说是明朝弘治十一年 (公元1498年) 大理府浪穹知县蔡肖杰在县城北 (今洱源县) 建立的龙华书院。之后, 书院陆续在云南的各府州出现。有学者统计, 明代云南全省有书院七十余处。在清一代, 云南的书院数量达到高峰, 制度完备, 运行机制也臻于完善。据统计, “清代云南共兴建226所书院, 尤以康、雍、乾三朝建立的最多, 计有105所, 占清代所建书院的46.5%。”鸦片战争前后, 云南的书院开始发生变化, 起初“沿袭明代旧制, 学校与科举平行, 教育为科举服务, 儒学、书院、义学在原基础上继续发展;后来, 各类学校不断发生变化, 新式学堂纷纷建立。”至此, 书院被采用新兴教育模式的新式学堂代替, 书院制度开始逐渐瓦解。虽然书院伴随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与学术转向而走向终结, 但在云南的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引起后世关注较多的书院有五华书院、育材书院和经正书院。

1. 五华书院

五华书院建于1733年, 据尹继善所撰的《新建五华书院碑记》记载:“雍正十一年, 特谕天下督抚建立书院……乃就五华山址, 新建官廨, 辟讲堂, 增学舍……”。“五华书院旧在府治西北, 明嘉靖间巡抚王启建, 久废。清雍正九年 (公元1731年) , 总督鄂尔泰为‘聚三迤十四府秀良之士而藏修息游其中’, 乃奏设于五华山之麓, 因以为名。”五华书院有着较好的学养和相对丰厚的资金, 是云南省清代较早也较重要的书院之一。

2. 育材书院

育材书院由总督蔡毓荣、巡抚王继文建于康熙二十四年 (公元1685年) , 又叫做昆明书院, 在城南门外慧光寺左。康熙四十二年 (公元1703年) , 御书“育材”二字赐匾悬挂。育材书院与五华书院在人员和规章方面比较相似, 但育材书院成就略逊于五华书院, 据《五华、经正、育材书院考略》称“惟车文富、汤立贤、周长清”等人较为有名。

3. 经正书院

经正书院建于光绪年间, 是继五华和育材书院后云南又一个著名书院。据《经正书院课艺序》载, 为“正兴文教为亟务”, “度地于翠海侧湖山清旷之区, 创建书院, 专课今古之学, 曰经正书院。”经正书院曾十分兴隆, 当时修建有藏书楼, 购买了众多的书籍储藏其中, 并聘请“品粹博学之儒”为主讲。据《宦滇存稿卷一议订经正书院条规详文》、《宦滇存稿卷二中原典经正书院课艺序》等文记载, 经正书院还有十分完备的学规制度。经正书院曾培养出众多著名学人, 在云南教育史上地位较高, 反映了清代云南书院发展的程度。

以上三所书院有政策支持和国家扶持, 有较为规范的学规和较大的藏书量, 对云南学术与文化影响较大, 是云南清代书院中的代表。至清代末期, 三所书院逐渐被新式学堂取代。

二云南清代书院既存研究关注的主要方面

云南省清代书院的成果数量众多, 涉及书院发展得很多方面。从现有成果看, 对云南书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书院制度

书院作为旧有教育、祭祀、藏书的场所, 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 这些制度深刻影响着书院学规、管理章程和教学理念, 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历来都是研究清代书院的一个主要方向。

清代云南书院的学制十分严格, 且各具特色。如在《议订经正书院条规详文》一文中就对经正书院的学规有非常详细的记录。其中有六条重要的规定, “一为课分内外, 以期群才皆奋也”;“二为考廉举贡, 以期造就天遗也”;“三为别其升降, 以藉昭激劝也”;“四为严其纠察, 以实征诵法也”;“五为勤听受以重师承也”;“六为设员役以资经理也”。可见书院的规章制度从课程排布、考试政策、纠察制度到经费管理一应俱全, 内容详细且包罗广泛。

清代书院的各类规章制度大多是在吸收原有教育制度加以整理和舍取综合而来的。如经正书院的规定就是“采取历代乡学、国学及各省书院成法, 而参以现在之宜”, “一切详细学规, 应仍候山长核定”。这样一来, 书院的规章制度均有共同的渊源和一个大概的范本及总规则, 使得书院有着相似的特征和教育模式, 同时又因书院地域的差异和风气的不同, 学规又各有差异, 显示出每个书院的独特之处。

书院制度反映书院的内涵, 影响后期教育制度的沿袭与革新, 现今对其研究已比较充分。对书院制度的研究主要有:段德龙的《云南古代学校教育》, 肇予的《五华、经正、育材书院考略》, 古永继《清代云南官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党乐群的《云南古代的学校》等。此外, 陈谷嘉、邓洪波主编的《中国书院制度研究》, 党乐群编著的《云南古近代学制》以及朱有献主编的《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一辑) 等, 也收集了与云南书院制度相关的大量文献和资料。

2. 藏书制度

藏书与教学并重, 是书院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成为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对书院书籍的保存制度、借阅制度以及书籍来源和后来去向的研究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云南书院藏书方面的大量史料主要保存于尹继善撰《新建五华书院碑记》, 陈灿撰《经正书院课艺序》、《议订经正书院条规详文》, 《滇系·艺文》 (第五卷) , 吴自肃纂《云南通志·学校志》, 李春龙、王珏点校的《新纂云南通志》 (第六卷) , 《袁嘉谷文集》 (第一卷) 等文献中。邓洪波1995年主持的国家八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中国书院制度史研究》及《中国书院史资料》, 收集了很多与云南书院藏书书目有关的资料, 其中有《五华书院藏书目》, 这个书目载于光绪二十七年 (1901年) 刊《昆明县志》 (卷四) , 反映了五华书院的藏书、刻书情况。该书目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院藏御赐《古今图书集成》, 第二部分包括经部、史部上 (正史) 中 (编年) 下 (志书) 、子部上 (儒家) 中 (杂家) 下 (类书) 、集部上 (总集) 中 (别集) 下等10个部类, 第三部分为“旧存诸书”目录, 第四部分为“续增储书”目录, 第五部分为嘉庆七年至道光十一年增置书目, 第六部分为院藏书板目录, 第七部分附“字帖”目录。邓洪波的研究成果还提到了育材书院的藏书状况。总体上看, 这是对云南书院藏书状况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有关云南书院藏书的研究还有:王水乔的《云南藏书史略》, 肖东发、钟洪、王波合著的《中国古代书院藏书概论》, 何俊伟的《云南古代书院藏书的历史与特色》, 邓洪波的《云南书院藏书目录集要》, 以及王卫国的《古代书院藏书管理及利用管窥》等。

云南清代书院藏书的特征: (1) 内容上多属儒学经典, 对边地汉文化认同起到了促进作用; (2) 不注重版本而注重流通, 从而改变了藏书家藏而不读的旧有现象; (3) 藏书借阅制度较为完善, 对书籍的保存、来源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如刊刻、赠阅、编纂等; (4) 云南书院还保存有地方民族文化资料,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史料的保存和利用, 并丰富了后期图书馆的馆藏。

3. 云南书院的发展与转型

清代是云南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 同时又是旧有教育制度即将转型的时期。云南书院的繁盛主要体现在丰富的藏书和严明的制度等方面, 但同时, 清代书院在清末迅速被新式学堂所取代。西学的传入和新一代学人的诞生, 无一不是对旧有书院制度的巨大冲击。关于云南清代书院转型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对云南书院发展历史及脉络的关注也很多。主要成果有:李天凤的《明清云南书院发展述略》, 刘光智的《云南书院及其向学校的转化过渡》, 肇予的《五华、经正、育材书院考略》等。清代云南书院发展与转型的史料主要分布在一些地方志、教育类著作中, 如《新纂云南通志》、《续云南通志长编》、《云南通志·学校志》等, 以及白新良的《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 薛梅的《云南五华书院的研究》, 还有云南省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的《云南教育大事记》, 杨才林的《民国社会教育研究》, 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的《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等。

上述三个方面并不能概括云南书院研究关注的所有主题, 事实上, 学界对书院研究的兴趣点还有很多, 一个主题往往可以延伸出各种子命题。如对单个书院的研究或是对书院中著名人物的研究也较为突出, 主要有:肇予的《五华、经正、育材书院考略》, 温梁华的《云南经正书院及其几位著名人物》, 以及薛梅的专著《云南五华书院研究》等。还有对于一些古籍中相应书院史料的考证研究, 如对尹继善撰《新建五华书院碑记》、陈灿撰《经正书院课艺序》和《议订经正书院条规详文》以及《杨玉科捐置西云书院碑记》、《新建普洱府宏远书院记》等的研究。对书院的研究还涉及其他主题、如书院如何获得经济支持和藏书来源、书院如何从寺院征得土地、如何得到书籍捐赠, 如何建设等。此外, 对于书院的社会影响的研究, 也同样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书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学术风气, 学人在书院中接受知识, 同时也习得书院的气质, 将这一学术风气传到社会中去, 影响着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中共有的氛围。

三云南清代书院研究的新空间

对书院学制、藏书制度、历史沿革与转型等方面的研究是书院研究的传统取向, 这些传统取向为书院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审视书院研究的传统取向, 可以看到书院研究的空间还非常广阔。

1. 书院与滇学发展

清代儒学的转向和后期西学的传入, 是中国思想和学术史上的重要节点和阶段。云南书院在这段时期体现出的繁荣态势促进了学术的创新和交流, 为后期新式学堂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藏书和制度基础, 也成为后期滇学的渊源。如袁嘉谷等著名学者, 不仅促进了云南书院的发展, 丰富了书院藏书, 同时还引领了滇学的发展, 使得云南独特的文化样态得以彰显。对书院如何引领滇学的发展这一问题的考量,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领域。

2. 书院兴衰与教育遗产的传承

清末新式学堂的兴起是中国学人对西方先进教育制度的学习和接纳, 同时也是对旧有教育制度的继承和反思。书院制度作为旧有教育制度的核心, 与科举制度、考试选拔制度, 甚至中央政治机制和制度都息息相关。随着书院制度的瓦解, 发展到鼎盛的八股取士也在清末灭亡。清末书院兴盛与衰亡的原因及其与中国古代人才的培养方式和选拔制度的联系, 是批判继承书院遗产的关键,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 作为文化遗迹的书院

书院在清代瓦解之后, 有的被破坏, 有的被作为文化遗迹保存下来, 如何把书院保存好、利用好, 是一项紧迫的研究任务。近年来, 在现有经济发展条件和社会变迁的条件下, 是继续继承传统学养还是已挪为他用, 这都可以是研究书院的新面向。

4. 重续书院的藏书传统

书院曾保存有大量的书籍, 从经史子集到地方书籍, 清代云南书院中五华书院、育材书院、经正三大书院的藏书是1909年云南省图书馆创建之初的主要来源, 其他书院的藏书也多归入当地图书馆。且由于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 书院使得众多地方文献、边疆史地、少数民族资料得以保存。这不仅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历史的延续, 也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书院藏书流变的考证、藏书价值的发掘、藏书形式和藏书传统的传承等方面的研究, 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5. 书院研究与新文化史研究的链接

对清代书院制度和藏书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开展图书史、阅读史等新文化史研究。从书院的具体制度、书籍的保存和资料的利用等方面出发, 有利于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人们的阅读习惯、学术流变、价值取向等;关注地方档案对于书院的记载, 也许可以深化对清代学术转向和西学东渐问题的认识。从这些面向中可以看出一个时代深藏于普通百姓之中的暗流, 以开拓诠释主流历史事件的新视角。

四结束语

13.高一岳麓书院说明文600字 篇十三

岳麓书院的门非常威武,门的顶端就像一条龙正在作战,他非常高大凶猛,在太阳的照耀下,金龙的爪子显得闪闪发光。最美丽的还是他身上的那些龙甲,雕刻师非常的用心,把龙甲之间的叠加表现的琉璃致敬,使金龙显得非常有立体感,从远处看,好像有一只活生生的龙。

走进去,我们来到了名人长廊。这个长廊里记载了岳麓书院出过的名人,还有曾有哪些重量级人物参观过岳麓书院。长廊中还有几间小屋子,里面放的是孔子,老子,孟子等圣人的石雕。相传,在岳麓书院学习的弟子,早上学习前,必须拜见石雕才可去上课。我在学校面前沉默了一会儿,也深深的鞠了个躬。名人长廊的尽头有一个小草坪,拐个弯就来到了另外一个长廊——历史长廊的跟前。就是这个露天的长廊,旁边还摆着几把长椅,历史长廊记载的是岳麓书院从刚刚建成到现在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岳麓书院并没有我们看的那么小,他的一部分早在很久以前演化成了湖南大学,另一部分成了现在的岳麓书院。

历史长廊的尽头是一条铺满鹅卵石的小路,我们顺着小路往前走,发现了一个博物馆。馆门前立着两尊战士骑在马上厮杀的雕像,让博物馆显得很有来头。走进去一看,第一层讲的是岳麓书院的一些状况,第二层放的是弟子曾经写过的一些手稿。

博物馆只有两层,不算高,我们看了20多分钟就出来了。博物馆的旁边有一个住所,曾经在这里当老师和弟子的就住在这里。住所是六十多间小屋子组成的,每个屋子都有10来平方,容得下很多人住着的。墙上挂满了许多画,有的是画龙,有的是画虎,还有的是画四大神兽。我摸了摸画像,灰尘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跑到了我的手上,我吹,他们又像熊孩子被骂了一样,立刻回到了他们的家了。

住所的东边有一个小池塘,我因为走累了,就蹲在小池塘边看金鱼。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小金鱼都一起游到水底下去了。我连忙呼唤他们,他们就硬不出来。我拿出背包里的面包,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投到水里,平静的水面一下子变成了波涛汹涌,看着小金鱼快乐的争食,我欣慰的笑了。

14.辽宁书院趣谈 (二) 篇十四

历史上的襄平书院名噪一时, 影响深远, 是科举时代辽阳的最高学府, 不少名人举子都出自这里。它与沈阳的萃升书院、铁岭的银冈书院齐名, 被称为清代“盛京三大书院”。不过, 这样的“辉煌”来得非常不容易, 因为它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创建过程。

辽阳是一座具有2400年历史的古城。历代都有名人辈出, 文风昌盛。可由于战火连年, 直到大清取代了大明政权后, 文教之于民, 又是从零做起。从康熙朝以后, 在全国范围内将明代的书院都做了修复和改建。唯有辽阳这座古城, 不但没有修复明代遗留的文武二书院, 而且也未建新的书院。

1835年 (清道光十五年) 刺史章朝敕莅临辽阳, 见辽阳义学破旧, 乃于1837年 (道光十七年) 加以集资修葺。“于是文风丕振, 家礼乐而户诗书。”又从当时的1839年及1840年两年的联绵开科的事迹而观, 士子及第者, 就“甲于他郡”, 可谓文风大盛了。在这样的形势下, 刺史章朝敕于1840年拟议将辽阳义学改为“襄平书院”。

但1840年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大清国势日衰, 地方经费缺乏, 无力建立书院, 便此罢手。据《辽阳县志》载:当时义学有学田70.2亩;1766年 (乾隆三十一年) 于余地内拨给学田929.8亩;共学田1000亩;征银60两。当时的辽阳义学有着一定的固定收入, 经济实力还是有保障的。但却不能满足书院聘请讲师, 生员日常膏火及公务用车或招待宾客等的开支, 所以只能维持义学度用, 不能将义学改为书院, 因此不能延师开课。

此后, 经过咸丰、同治两朝共35年, 直至1875年 (光绪元年) 辽阳知州徐步由与邑绅及诸名流兴资捐款, 于义学处再筹建襄平书院, 适值是年冬, 光绪“诏天下旧有书院处该州县宜劝令增修”。令下之日, 辽阳知州正堂刺史张云蕃和辽阳儒学正堂周策首倡捐资, 众乡绅响应, 自光绪二年到三年春竣事, 义学学舍又顿改旧观, 整制一新。刻石立碑曰“:重修书院碑”, 这是辽阳州义学学舍第二次大维修, 清光绪三年 (1877) 的事。

1877年 (光绪三年) 高乃昕来辽阳任代理知州事, 继续积极倡导捐资赞助。没等实现, 便调离。书院的建院工作, 又被中止。

1884年 (光绪十年) 冬, 章樾任辽阳知州, 其人热衷于学务。见旧义学地势低洼, 庭院窄小, 不利于改建为书院。况且办院经费短缺, 乃自行捐薪赞助, 并又积极倡议募捐, 再度邀请邑绅, 一面筹划捐资事宜, 一面准备另辟新址, 扩充校园, 广建屋宇, 聘请名流, 充任主讲;招收有志的青年子弟, 授以经书、文学、策论等, 做长久的计议。这个规模宏伟, 目标远大, 造福于辽阳的盛举, 非常符合于辽阳的民意, 仕绅乐为。这是着手筹划建立“襄平书院”的开端, 实现襄平书院之始。正在组建施工机构时, 知州章樾被调往承德。

1885年 (光绪十一年) 张锡蕃 (康侯) 接任辽阳知州, 见书院筹备工作已开始着手, 兴建在即, 不能停滞, 深怕善事中止, 除自己立即拿出薪俸资助外, 又积极向邑绅及殷商富户劝募。并与邑绅当众决议, 动用从前所募的钱款, 在城内大东门里刚家胡同, 购置园地一块, 准备新建一座规模宏伟、院庭宽敞、屋宇明亮的襄平书院。

经过一年时间的奔走, 张康侯又进京供职去了。而书院的建院工作, 并未因此中止。

1886年 (光绪十二年) 徐芙卿接任辽阳知州, 到任后, 亦重视书院建设。是时各邑绅一致呼吁要为书院购置学田, 报请官府, 准予征租。徐芙卿深表赞同, 大力支持, 并亲自主催。于是赖以保证襄平书院的办学基金, 得以稍有保障, 且略有充裕。

1887年 (光绪十三年) 夏, 邑绅李延干 (月卿) 从江西回到故乡辽阳, 得知本邑兴建襄平书院, 乃以己俸, 解囊赞助。同时各位首脑又挨门串户募化, 铢积寸累, 得辽钱二十余万贯, 呈请官府, 并予储存在商号内生息, 作为书院的固定经济收入之一。

1889年 (光绪十五年) 书院的基本建设和募捐筹款等情, 一切完竣, 估计每年的收入和支出, 足够书院的度用。于是董理院事的邑绅们, 把建院的详细情况向州府作了报告, 州府给办事人员记功行赏, 以表嘉勉和奖励。

1890年 (光绪十六年) 工程告竣, 开始聘请讲师, 启馆授课。同年, 由学使张筱圃转请于清政府正式批准。至此, 襄平书院这所清代辽阳历史上体制最完备、层次最高的学府。襄平书院的山长先后由锦州拔贡陆凤逵、辽阳州拔贡李廷斡、复州恩贡葛人龙、癸酉科举人朱集成任职, 办学资金来源通常有开明士绅捐资、学田养护及官府资助三种。该院生员住宿费用, 包括伙食费以及文具费用全部由公家供给。按照学习成绩的等级, 公家还给以不同标准的补贴。

1893年 (光绪十九年) 六月, 知州高乃昕撰文《新建襄平书院记》立碑记书院建院始末。

从辽阳刺史章朝敕1840年拟议将辽阳义学改为“襄平书院” 始, 到1890年, 襄平书院启馆授课, 经历了六任官府, 花费了整整60年艰难的筹建过程!

尽管筹建艰难, 但书院好景却不长。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 , 义和团兴起, 清王朝政局动乱, 书院耗资大半, 仅余学田及本金六万贯。是年, 襄平书院宣告停止。后二年, 清政府命将书院改为学堂, “襄平书院”之名遂亡。襄平书院从1890年启馆授课, 到1900年改为学堂, 仅仅才有10年的时间, 真是短暂的辉煌。

五、书院“最久”, 师资最高

书院在我国有一千余年历史, 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 全国大约有七千余所。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 朝廷诏令书院改为学堂, 书院自此结束。不过, 有一座书院却延续到了20世纪20年代, 而且还辉煌一时。这就是沈阳的萃升书院。萃升书院始建于康熙五十八年 (1719) , 由时任奉天府丞创建, 院址设在奉天城天佑门内的府丞公署东面, 当时称沈阳书院, 至乾隆二十年 (1755) 改为萃升书院。据史料记载, 书院的山长多为学界泰斗。清代著名才子王尔烈、著名的 “辽东才子”刘春烺、对《红楼梦》的刊刻与流传作出重大贡献的程伟元等, 均曾受聘在萃升书院讲学。书院每年要举行数次考试, 成绩优秀者给予伙食及其他费用上的奖励。教授 (老师) 每学期要讲课二十次, 由山长 (院长) 评定好坏, 按评定等级给予不同的奖励。由于书院的管理严格, 奖罚分明, 所以成绩斐然, 名声大振, 各府县学子纷纷报考, 盛况空前。1900年后, 书院因战事毁坏严重, 逐渐荒芜颓废。

到了1928年, 张学良主政东北, 在听取一些学者的建议后, 决定出资二万大洋, 重建沈阳萃升书院。他重修校舍, 置办新的教学设备、图书。他建立了一套精干的管理机构, 亲自担任书院院长。委任知名人士和著名学者于省吾担任院监, 全权负责书院日常管理。还聘请了一批国内著名学者、大师任教, 一时间, 萃升书院名师荟萃, 羡煞他人, 沉寂多年的书院再闻琅琅书声, 呈现一派兴盛景象, 求学者纷沓而至, 课堂拥挤, 人满为患。课暇之际, 向名师求教之人络绎不绝, 学员间相互探究争论之声不绝于耳。此时的沈阳萃升书院当为全国仅存的书院、也应为“最后的书院”。说到层次, 张学良当时任东北边防军总司令, 是东北地区最高的军政长官, 他任书院的院长, 可以想象书院的“级别”。另外, 书院的主讲, 国学大师高步瀛 (曾经是鲁迅先生的顶头上司) , 史志大师王树楠, 古文泰斗吴闿生, 史地专家吴廷燮等, 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则确定了书院的“档次”。

可惜的是, 好景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 九一八事变后, 书院被迫关闭, 学员流亡关内, 萃升书院由此消亡。

六、将军学府, 翰林帝师

复州横山书院是大连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代书院。书院的院落原本是复州正红旗防守尉顾尔马浑将军的府邸。不过, 这位将军当年还没有住进来, 就因升迁而离开了复州。清道光二十四年, 即1844年, 进士出身的复州知州章鞠人为了给州内准备参加科考的学员们开创一处进修的场所, 倡议地方士绅胡绍庭、宿儒刘祖尧协助官府操办, 将这座将军府邸建成书院, 冠名“横山”, 就这样, 将军府变成了学府。

横山书院虽不大, 名气却不小。因为它不仅是复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更为大连地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知识人才。据史料记载: 书院从1844年至1905年的60年间, 在册中取科名的就有271人。其中庠生220名, 贡生58名, 举人10名, 进士2名, 翰林1名。 最令人称道的是, 横山书院走出了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清咸丰年间的翰林院大学士、人称“辽南第一才子”的徐庚臣。

徐庚臣, 天资聪颖, 从小就被称作“神童”。咸丰二年 (1852) 、三年 (1853) 连捷进士, 钦点翰林院庶吉士, 加四品衔, 晋二品。徐赓臣曾将六位大清皇帝年号, 融入联中, 写下了一副千古绝句“:顺天康民雍然乾坤嘉王道, 治世熙务正是隆春庆昭光”, 文人墨客争相传抄咏唱。一时间, 才子徐赓臣名扬朝野, 众多朝廷大臣都想争徐赓臣于自己门下。而此时的咸丰皇帝也正在为年幼的太子载淳 (后来的同治皇帝) 物色老师。于是, 咸丰皇帝没打招呼就“暗访”翰林院。他见徐赓臣背对自己不理不睬, 龙颜不悦, 存心刁难, 顺口说个上联“:口十心思思父思母思妻子。”这一上联以“思”字的字体结构为由头, 暗讽徐赓臣目无君王, 心存旁骛, 是故意让他出个丑, 倒要看如何应对?徐赓臣灵机一动, 顺口应道“:言寸身谢谢天谢地谢君王。”这下联以“谢”字的间架结构为题, 婉转表达了对君主的一片效忠之心, 对仗工整, 严丝合缝, 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奇对妙对!本来一肚子气的咸丰帝立刻化怒为喜, 龙颜大悦, 很快钦点徐庚臣为帝师。可徐赓臣出任太子老师没几天, 就以自己才疏学浅、无力承担教导太子的重任为由, 坚决向咸丰皇帝递交了辞呈, 自己炒了自己鱿鱼!辞职后, 徐赓臣被委派到直隶穷乡僻壤的肥乡县任知县, 堂堂的翰林院大学士、朝议大夫外放为知县, 恐怕是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官职最低的帝师的纪录”。历史上, 多少太子老师最终都成为了辅政大臣、国之栋梁, 可谓是一朝为帝师、平步迈青云。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 徐庚臣就这样轻易地选择了放弃, 为什么?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

15.论清代山西书院 篇十五

关键词:清代;山西书院;特点;历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0

我国封建社会的地方教育机构有两个系统,一为官办的府州县学,即称为官学;一为独立于官学之外的书院。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它萌芽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明,普及于清代。山西书院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在清代书院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对山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一、山西书院的发展及分布

我国最早的书院,据正史记载,首推唐玄宗于开元六年(718)设置的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三年改为集贤殿书院。其主要职能是收集、保存古代遗书,编辑、刻印儒家典籍,订正国家典章制度,除此之外还帮助皇帝了解经典史籍。但还不是后来的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到了宋代,书院的性质逐渐发上来变化,从顾问机关变成了讲学、肆业的场所,成为封建教育体系的一个补充部分,并独立于官学之外,带有明显的民办的性质。山西历史上长治县荫城镇的雄山书院,就是在北宋靖康年间创建的。在元代,山西约有书院10余所,蒲州的首阳书院、屯留的藕泽书院、平顶的冠山书院、闻喜的董泽书院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明代,山西的书院发展到60余所,包括三立书院(太原)、河东书院(运城)、上党书院(长治)等,都是颇负盛名的。但因为明朝初期重点放在官学上,所以书院逐渐兴起,就到了成化以后,如弘治元年(1488)河津的文清书院、弘治二年(1489)偏关的儋林书院。

当时山西所建书院就包括晋阳书院。各府、州、县也纷纷仿而效之,创建书院。因而,书院大发展,其数量之多,远过前代。在清朝统治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各地所建书院往往屡兴屡废,难以作出精确统计。据光绪《山西通志》以及有关的府、州、县志的记载,截止光绪年间山西书院有150所,其情况是:太原府18所、汾州府12所、潞安府9所、平阳府18所、泽州府9所、蒲州府15所、大同府7所、宁武府5所、朔平府5所、平定州5所、沁州3所、辽州3所、绛州8所,解州15所、霍州7所、代州4所、忻州3所、保德州2所。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书院比较集中地地方,一是省会太原,一是太原以南的晋南地区。这种分布情况显然反映出太原是山西社会文化的中心地区,晋南地区是山西文化发达地区,北则相对落后,但比起前代来已有了较快的发展。晋南地区的文化之所以在全省领先,首先是经济条件。河东素称“棉麦之乡”,特别是河东盐池的生产和销售,有带动了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使河东成为全省的经济重心和财富重要来源;其次,河东是三晋文化重要发祥地,源远流长,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尽而带动了书院的建立和发展。

二、山西书院的特点

在积极倡导设书院的同时,清政府也采取种种措施,加强对书院的控制。

在山西150所书院中,乾隆年间建立(包括创建、重建、扩建)的就有55所。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如山西著名的凤鸣书院、河东书院、凤山书院、冠山书院等都是在乾隆建的。在此之前,顺治、康熙、雍正三朝90多年间,只建立书院30所左右。书院的地域分布,反映出地区的文化繁荣程度。太原是山西社会文化的中心地区,晋南、晋东南是山西文化发达地区,而晋北则相对落后,这一事实也正好契合了晋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即由南向北扩散、弥漫。

三、山西书院的历史作用

书院在宋元时代以至明代,作为一个地区讲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的中心,对繁荣文化、培养人才,曾经作出重要的贡献。即使到清代,绝大多数书院成为儒童参加科举应试的预备场所,但是,仍然不能否定它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所起的作用。书院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了大批人才。诚然,科举制度埋没乃至摧残了大量有学有识的人才。另一方面,那些功名成就的人,他们受过严格的儒家经典教育,旧学根底扎实,继承了传统文化。在他们当中确有不少学识渊博、造诣精深的著名学者。乾隆年间,同时肆业于晋阳书院的康基田、康基渊兄弟,以后均成进士。这些进士绝大部分是当时中央和地方从事集团的骨干,参与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的活动,为维持、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促进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清代有不少名师硕儒在书院担任教职,这对提高书院的教学质量,浓厚书院的学习空气,有着重要影响。乾隆三十四年(1769),著名考据学大师戴震,偕同他的高门弟子、文字训诂学家段玉栽来山西。戴震应聘到汾州府修簒《汾州府志》,段玉裁则应聘主讲寿阳寿川书院。第二年,戴震还应邀到寿阳进行指导。曾任福建巡抚的地理学家徐继(五台县人),罢官归里后,于咸丰、同治年间在平遥超山书院执教10年。清末著名方志学家杨笃(乡宁县人),通训诂,勤于治史,光绪年间担任《山西通志》簒修的同时,兼任令德书院分校,主讲《礼仪》、《说文》等课。“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闻喜人),于光绪初年亦曾担任崇修书院讲席、令德书院协讲等职。

16.庐陵文化书院白鹭洲书院 篇十六

庐陵文化

一周庐陵文化经典

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位于市区赣

江江心。南北狭长,面积约1.5平方公里。因成群白鹭栖息洲上,古人取李白"二水中分白鹭洲"诗句名洲.南宋淳祐元年(1241),吉州知军江万里,因吉州是理学先驱程颢、程颐的过化之区,白鹭洲江水环流,青翠雅静,是著述讲学、读书论理的好地方,为景仰先贤,阐扬理学,培育人才,“因命构楼、开讲学之堂”,创立白鹭洲书院,集郡中九邑俊秀肄业其间,亲为诸生授课,“载色载笑,从容与水竹间,忘其为今太守,古诸侯”。不久,江万里延请吉州名儒欧阳守道为首任山长,文天祥、刘辰翁、邓光荐等大批人杰皆出其门。书院创办后第十五年,理宗宝祐四年(1256)科考,文天祥高中状元,同榜吉州进士三十九名,占全国录取进士的九分之一,名震朝野,理宗皇帝亲书“白鹭洲书院”匾额以示褒奖,从此,书院名声大振,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并称江西三大书院。明建文二年(1400)、永乐二年(1404)两榜,以白鹭洲书院为主的吉州考生襄括三元(状元、榜眼,探花),书院名声更为远播。

白鹭洲书院创建以来,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既有“青毡晨夕数,书声弦诵闻”的兴旺景象,也有洪水兵燹造成的“满目疮痍、荒草萋萋”的衰败情状,所幸的是历代吉州有识之士,乡宦名贤倡学业,崇诗书,屡毁屡复,才使书院700余年弦诵之声不绝于耳。

上一篇:酒店员工试用期转正工作个人总结下一篇:英美报纸杂志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