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楼上赏析

2024-07-30

在酒楼上赏析(精选5篇)

1.在酒楼上赏析 篇一

《在酒楼上》被夏志清在《在中国现在小说史》总誉为《彷徨》集中“研究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四部作品之一”,周作人也说“这是一篇最富鲁迅气质的小说”。

1924年《彷徨》收了了鲁迅先生1924到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这是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分水岭。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隐退,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自选集》-----自序),。1925年,也就是《在酒楼上》发表后的第二年,鲁迅在一封信中对友人说:虽然辛亥之后已多年,但民众还在关心着“皇帝何在,太妃安否”,在这种情况下,要谈改革“只好从知识阶级……一面先行设法,民众俟将来再谈”(《华盖集·通讯》)。鲁迅在亲历了中国前所谓有的巨大变革,清醒的意识到:中国之前所发生的改变,人仍然未能在根本上扭转中国固有的腐朽与落后,中国仍未找到一条理想的最终出路。“彷徨”作为小说集的名称,正好反映了他此时的心境。

一、精心设计

《在酒楼上》——文章的名字就很耐人寻味。看到这个名字的人都会想为什么是《在酒楼上》?而不是《在客栈里》,或者其他的名字。

我们说小说空间的确立都是经过作者的精心设计的。作者之所以构建这个空间环境一定有它的独到的地方。它为我和吕纬甫提供了一个聚会的地方。一石居酒楼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就为天南海北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相遇的机会。于是在“深冬雪后,风景凄清”的中午在一石居酒楼相遇了。并且这个空间具有封闭性。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吕纬甫才会打开心扉和我说他自己的故事。《在酒楼上》只有一餐的功夫,吕纬甫给“我”讲了两个不同的故事:一个是给他的小弟迁坟,以安慰他的老母亲;是送剪绒花给顺姑,可是顺姑受誑,苦病抑郁而死。

另外,作者设计的这个空间环境为吕纬甫的叙述做了一个催化剂。刚开始“我”一个人,就叫了“一斤绍酒”,到吕纬甫来时“又添二斤”,后来“再添二斤酒”。所谓“酒后吐真言”就是这种情况。

二、人物形象

年轻时的吕纬甫是个受过先进思想熏陶的教员,是个思想启蒙者。为了反对旧思想,促进新思想的传播,他曾经到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曾经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与别人打起来,可见那时的他为了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是多么的努力,甚至于激进。那时,正值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高潮期,社会趋势如此,加上吕纬甫是一个教员,又年轻,更能接受新的思想,理念,能够无怨无悔、充满激情地为新思想奋斗。年轻时的吕纬甫是不惧的,内心是充实的,就如冬天的山茶花,热情如火,生命的意义非凡。

然而,当时间推移,社会趋势改变,吕纬甫也慢慢地发生了改变。当“我”再次在酒楼上见到他时,当年“敏捷精悍”的他现在已经“格外迂缓”,脸也“衰”了,精神沉静、颓唐,眼睛也失了神采。他又说任何事都是无聊的,自己也是模模糊糊,敷敷衍衍,随随便便,“麻木的多了”。更甚者,他现在还是一个教员,然而教的却是诗经古辞,《女儿经》之类的他以前深恶痛绝的东西。他“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 因而吕纬甫看不到希望,所以没有坚守下去。这是悲哀的。

三、废园——一丝新生机

“我眺望楼下的废园……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尽管天空是铅色的,雪花纷纷扬扬,人物是懒散的,颓唐的,给人寂寥彷徨之感。但是老梅斗雪。山茶怒放,吕纬甫也活泼过(酒后)红白,冷热的对立冲突贯穿全篇全文。鲁迅用吕纬甫“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暗示了在这些知识分子身上还是有一丝理想与抱负的,只是由于环境所变而不能施展。吕纬甫之所以“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是因为他的心也许已经是“绝无精采”的“铅色”,然而仍留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园地。

四、结语

鲁迅的小说是一册不尽的长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眼光交汇成一条长河,时而波涛汹涌,事儿急湍限流,从未平静。我们听过对他的礼拜,也听过对他的谩骂。时光流转,鲁迅的形象更显斑驳。还是少些怨气,用心灵去摸索鲁迅的那独特的文字,去感受他的人生。

2.在酒楼上赏析 篇二

一.情节的淡化与情感的强化

人物、情节、环境是传统小说里的三大要素, 而情节是最重要的要素。但鲁迅把《在酒楼》的情节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第一叙述者“我”冒雪从洛思旅馆走到一石居, 以逃避客中的无聊, 与旧友不期而遇, 两人一番把酒对酌言谈, 听完主叙述者吕纬甫的一连串独白之后, 各自顺着来时的路返回。从我遇旧有到旧友谈别后状况, “迁坟”、“送剪绒花”、“教授子曰”等主故事, 件件皆是同质关系, 没有垒营分明的冲突;没有精巧而出人意料的巧合, 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 只有一个充满抒情意味的酌酒闲话场景。这几件篇幅重大的事件, 虽然与鲁迅本人的亲生经历相关, 但其主功能并非详细记录某副现实社会真实的生活图景, 集结某一宏大主题, 即既非曹雪芹写《红楼梦》般的目的, 也非福楼拜对包法利夫人的塑造结果。而是通过这几件事情蕴蓄、重复、强调“模模糊糊”的生活状态和无聊、孤独、负疚等情绪。

情节淡化之后, 无论是“我”, 还是吕纬甫都不再是能够屡屡制造悬念, 掌握全局, 推动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甚至是变更并决定结局方式的人物, 而是纠结于“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生活状态所带来的颓唐和困惑, 并沉浸于回忆过去“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1], 不安于生活的平凡性、世俗性、物质性所带来的循环和无聊, 同时又无力去抵抗它们所织的网罗, 甚至被他们所奴役, 为了世俗情理去“迁坟”、“送剪绒花”;为了求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不得不去教“子曰、诗云”这类压抑人性的课程。吕纬甫虽然敏于体验、感受, 甚至能够进行深刻而彻底的自我反省, 但却失去了传统小说当中人物应对艰难环境时所爆发出的强大行动力。他反复咀嚼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以至于能够进行精确到位地叙述隐秘而细微的内心感觉。在“迁坟”过程中, 当他决然地指令土工“掘开来”时, 感受到了自己声音有些稀奇, 并不无嘲讽地发现“这命令也是一个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2]还能描述“我的心颤动着”这样细节化、私人化的感受。分析自己本可以不必再给弟弟迁坟, 但为了使母亲安心, 花掉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去迁一个空荡荡的坟, 这一系列行为背后的荒唐、无聊和无意义。吕纬甫不光能够细致地探寻自己内心, 还能敏锐地观察周围的对象。“我看她的神情, 是害怕而且希望”, 对阿顺的观察如此用心和仔细;对旧友“我”的反应, 吕纬甫亦是“阿阿, 你这样的看我, 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3]最为深刻的体认在于, 吕纬甫对自己的评价“我在少年时, 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 给什么来一吓, 即刻飞去了, 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 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 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 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 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4]但是他对生活的观察力和对自我的感受力, 只是化成了负疚和绝望交互感染的情绪体验, 这些体验通过忏悔式的言说贯穿了整部作品, 使小说以诗性的情感取胜而非曲折的情节。

“可以说传统意义的‘故事’已经从鲁迅小说中撤退, 因而给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留下了足够的空间。”[5]在省略的对比框架和简繁失调的对话中, 复杂的情节让位给了一个个不断去探索叙述者或主叙述者自己内心体验、感受和认知的场景、事件, 人物不再传奇, 情节不再跌宕;但是情绪在升腾、在蔓延, 并隐藏在长段长段的独白中、丰富的自然意象、社会生活意象中, 这些意象并不再是简单的实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而是从背景地位走向前台担负起诗性的言说与叙述。

鲁迅既是小说家、思想家、学问家, 也是诗人。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在鲁迅创作的艺术殿堂里, 小说、诗、杂文、散文、戏剧, 这些不同文学体裁;文学、哲学、历史、伦理学、心理学, 这些社会科学的不同部类, 都在互相融合渗透”[6]《在酒楼上》以诗性的叙述构造了小说的篇章, 用诗歌的表达方式:省略、重复、对比等来组织和安排小说的素材, 运用充满情绪意味的环境和暗示性的意象来构造小说的背景, 故事让位于情绪;在日常世界中涵盖非现实的成分;从文字叙述的外部事实中发现精神性的现实, 深刻揭露现实世界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艰难性。

旧友相会自是要怀旧, 说说过去的共同经历和记忆, 《在酒楼上》对过去拔城隍庙的神像, 连日议论改革中国方法的激情场景不再进行史诗性的叙述, 而是用高度概括的方式从吕纬甫的自我辩析和反思中闪现, 在“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3]的设问中深隐。只留下模糊不清的印象和深深的怀念之情。革命失败后留给吕纬甫的是沮丧、浑浑噩噩的现实困境, 这种困境通过“迁坟”、“送剪绒花”、“教子曰、诗云”这几件事情不断得到重复。对于吕纬甫来说从北地到东南和“教子曰、诗云”等经历都是无意义的, 但是他依然带着希望去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 那点吕纬甫自己强行赋予的, 弟弟和他感情亲近、阿顺善良等意义也被现实的“踪影全无”、阿顺的死亡所颠覆。吕纬甫模模糊糊的精神状态和心灵状态一再地被重现和强化。同时在吕纬甫和“我”之间, 并存着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对立, 这一对矛盾通过对话不断闪现, 也是复杂的事件, 情节得以收束为以情绪体验为主导的诗意文本。

二.意象的多元与重复

《在酒楼上》, 这文本中, 鲁迅运用了色彩感非常强烈的自然意象及气氛感热烈的生活意象。它们在小说结构安排, 素材连接, 故事推进等方面都起到了用关键性的作用, 让主体和客体、日常世界和精神世界得以对接, “实现热情与冷峻的平衡”最终达到“多重的抒情”, 即反讽的抒情。[7]“在鲁迅小说的故事中, 总是有看似不经意的几笔对季节和天气的描写, 而且故事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8]《在酒楼上》 也不另外, “深冬雪后, 风景凄清”短短八个字, 交代小说的季节、天气, 甚至是整体景物风貌, 后面接上“懒散和怀旧的心情联结起来”为小说奠定了基本的情感基调。洛思旅馆“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 帖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9]。“墙壁”、“莓苔”及后面一石居的“店面”、“招牌”、“废园”一切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物象无一不是被暗淡的词汇所修饰的, 它们共同地阐释着“风景凄清”这个氛围和感知。在见到吕纬甫这一主要叙述者之前, 叙述者采用了重要的篇幅去描写非人物性的环境背景, 通过灰暗、颓败、萧条的环境去映衬“我”到达了S城后, 物是人非的景象及心中因此产生的孤独、无聊的心情和愁绪。旧同事不知散到哪里去了, 学校不仅改了模样, 还换了名称;原先没有的洛思旅馆, “我”现在住在里边;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感到物非人亦非的生疏。

与传统的小说背景设置相较而言, 《在酒楼上》 的背景设置尤如一首诗歌, 众多的意象围绕着“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而组建。洛思旅馆窗外寂静凄清的环境是“我”的情绪外化, 也是在强化“我”的无聊, 迫使我走向一石居的导火索。一石居中依然以个体意象的集合组合成整体主观的情绪体验。这酒楼的一切物件都将成为“我”和吕纬甫情感观照的对象, 回忆的载体和投射物。

一石居外斗雪盛开的腊梅和“明得如火”的山茶, 是这风景凄清的环境下唯一让人振奋和惊叹的景物。这两个明亮的意象为吕纬甫那抹“精彩”的眼睛难得“闪出射人光芒”埋下伏笔。“我”过去并未发现这废园的旺盛生命活力, 现在以“惯于北方的眼睛”才发现。这种疏离后产生的陌生效果来暗示, 后来出现的那个“我”所熟悉又陌生的吕纬甫形象。并在相互对应中凸显大自然的永恒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让“我”对人去楼空世事变迁, 人类社会进程一片沧桑的感叹隐于美丽的雪中花盛图景。在有限的文字图景中, 留下了无限深远的诗意。

在白皑皑的雪中, 铅色的天空下, 废弃的园子里, 老梅可以斗雪开放, 山茶也可以在暗绿的密叶里更加如火。大自然残酷的环境与绽放的生命力并存。前者的冷峻更显后者的不屑与傲慢。鲁迅精笔减墨、凝词炼句地勾勒雪中花盛的图景, 图景空间虽小, 却用了“满”、“密”、“毫不”这样绝对性的修饰词和“竟”、“仿佛”、“还有”多个连词汇聚。在一句话的线性空间里, 放置如此多的词汇去修饰艳丽的景色, 在鲁迅小说中几乎没有第二篇。它所产生的呼之欲出的节奏感和饱满的情感近似于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热烈。但这种热烈与鲁迅冷静、绝望的探索相背离, 抒情的极致生发反讽。热烈的景致接上“愤怒而且傲慢, 如藐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10]这样疏离、隔膜的情感评价。冷热对抗的张力带来多重的审美体验。“我”惊异于“老梅”、“山茶”明如火, 被积雪压住的枝桠, 不但没有弯曲, 积雪滑落后反而更加笔直, 它们在嘲笑“我”和吕纬甫们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下甘心于远行。“我”和吕纬甫皆是在S城参加革命, 革命失败后甘心远行到北方, 现今又因为屈服于失败后的失败, 模模糊糊过日子。

雪和酒。“一个‘意象’可以被转换成一个隐喻一次, 但如果它作为呈现与再现不断重复, 那就变成了一个象征, 甚至是一个象征 (或神话) 系统的一部分。”[11]《在酒楼上》鲁迅多次写到雪, 除了在对话外插入描写性的文字时, 以雪为媒介, 更是在对话当中加入了吕纬甫对南北方雪景的议论“这在那边哪里能如此呢?积雪里会有花, 雪地下会不冻”。[12]而在写雪的时候不忘提到“酒”, 雪天毫无酒气的酒楼、“我”独酌、酒味儿纯正、酒的配菜带来的热闹, 酒引出了话, 话组成了故事, 故事传达了情感。这两个贯穿整篇小说的意象不仅让它具有了独白小说的模式, 还把原本该是意识流的小说拆分成了“我”和另一个“我”, 即吕纬甫之间的对话, 把沉闷的、冗长晦涩的心理小说, 折换成可触、可饮、可见、可闻的生活世界。酒楼是一个公共空间领域, 具有临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具备了交流对话的可能。“我”虽孤独, 但不愿被其他酒客打扰, 然而酒楼是酒客的归处。无论是西方的“酒神”文化, 还是中国的“诗酒“文化, 酒都于知识分子紧密相连, 酒楼让“我”和吕纬甫相会。酒楼中的酒还具有解愁、引话的功能。“一斤绍兴酒”、“早喝了一斤多”、“再添两斤”, 酒后吐真言, 喝得多的人, 说得多, 喝得少的人听得多。酒是“我”和吕纬甫的下话的作料, “举杯消愁愁更愁”, “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 排满了一桌, 楼上又添了烟气和油豆腐的热气, 仿佛热闹起来了”[13], 热闹的不是酒菜、烟气、热气、而是人物内心世界纷繁复杂的情绪外化和实体。它们喧闹地奔向人物, 而这样的热闹没有带来人物困境的调解。从山茶树上滑落积雪时的沙沙声, 铅色更加浓烈的天空, 小鸟的叫声。一切白雪图景中丰富的声响都在反衬人物热闹言谈下, 精神体验的寂静、无聊和绝望, 暗示自然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变革困境中个人生存的重重困境。

雪为故事提供背景, 为话语提供移情的载体, 亦把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还结构全文在雪中起, 在雪中结, 使结构整饰, 前后照应, 产生了回环往复的模式, 增加了抒情效果和节奏感。同时不断重复的雪景具有了象征的意蕴。雪代表了寒冷的冬季, 寒冷使万物绝迹, 是严酷绝望的载体;同时雪也潜藏着生命勃发和春天来临的可能, 是绝望和希望共生的地带, 黄昏下纯白而密罗的雪依然有带来黎明和春的可能。

酒、雪、花等意象的重复使用, 让《在酒楼上》充满了暗示性、多义性、和象征性;使小说文本脱离了单纯写实的传统文本模式, 具有了诗歌般的抽象意蕴和多重主题, 在有限里表达无限, 在具体中暗含抽象。文本还运用了“坟”、“死亡”等意象, 他们都与情节淡化后的情绪氛围紧密相连, 让小说具有了强烈的抒情性, 多重的象征意味, 产生了诗意化的效果,

三.结语

在整篇小说中贯穿始终的无聊感和模糊生活状态带来了负疚、绝望等多重情感, 使该小说蕴含了浓烈的抒情性;加上省略、对比、重复等表达策略;暗示性的意象, 地域特色浓郁的吃食都使《在酒楼上》超越传统、继承传统;超越现代, 又运用现代, 最终在浓郁的情感和诗意的表达中达到小说内容和诗性叙述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2][3][4][9][10][12][13]鲁迅.鲁迅自编文集—彷徨[M].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2013年:26;25;25-26;23;20;24;24

[5]张箭飞.鲁迅诗化小说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33

[6]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0

[7]张箭飞.鲁迅诗化小说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30

[8]冯芙蓉.鲁迅小说的诗意特征[D].兰州大学.2011:22

3.那兰酒楼 家宴上的“家味道” 篇三

京城里的广西味

其实,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来说,能吃到正宗的家乡味,是最幸福的事情。这也是广西大厦那兰酒楼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让身在北京的广西朋友们随时都能尝到“家味道”。 进入广西大厦正门,一幅巨大的描绘漓江的石雕画掩映在花花草草之间,颜色鲜艳的绣球和当地特产的陈列,无不体现着浓郁的民族风情。290间客房内都摆设有广西风景照、民族装饰物;客房区域电梯厅特别设置民族服饰展示窗并配以文字介绍;二层多功能厅的休息区域特别设置了广西民族物品展示柜。处处细节都在对异乡游子表达着“回家”的信息。

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多山临海,物产丰富,独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及农耕方式,创造了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广西风味菜——桂菜。

桂菜风格的形成,源于深厚的岭南文化,它起源于宋、元时期,广泛植根于八桂大地的城镇乡村。在原料上 “野”味十足,自然天成,在佐料上,众多闻名遐迩的特产资源数不胜数,经烹调大师扣、炖、酿、焖、炒、炸,便成为以清甜、微辣、鲜香、脆嫩为总体口味特色的桂菜。

广西家宴必备——白切鸡

如果让你猜一猜,广西家宴上必不可少的菜品,你一定会说是米粉、酸汤鱼或是腊肉腊肠。这些代表广西特色的食材的确会是家宴菜单上的必备菜品,但却不是必不可少的,真正的王牌菜品就是:白切鸡。

白切鸡是两广非常出名的家常菜,除广东外,在广西全境各地都非常流行,更是农村红白喜事中不可少的菜。不论是说桂柳话族群还是白话(粤语支系)族群,还是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白切鸡又名"白斩鸡"。清代人袁枚《随园食单》称之为白片鸡。他说:"鸡功最巨,诸菜赖之, 故令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作羽族单。"单上列鸡菜数十款,用于蒸、炮、煨、卤、糟的都有,列以首位就是白片鸡,说它有"太羹元酒之味"。而最为人常食不厌的正是白切鸡,原质原味,皮爽肉滑,大筵小席皆宜,深受食家青睐。在广西有句俗语叫“无鸡不成宴”,指的正是白切鸡。由此可知白切鸡在广西家宴上的地位有多高。

一直以来,白切鸡都是所有广西人共同的家宴大菜,也是祭祀主要菜品。逢年过节先把白切鸡整只做好不切,摆在厅堂供奉祖先,然后再下砧板切好,沾着葱花香菜酱油香油之类的鲜香调料吃。小孩子总是在鸡腿没下砧板之前啃得满嘴流油,这快乐贯穿每一个广西人童年的记忆。离乡在外的人回到家里第一餐,更是一定会有白切鸡。此外,每逢家宴,还少不了柠檬鸭、吊烧鸭、芋头扣肉、粽子、啤酒鱼、烤香猪、干笋炒腊肉这些特色菜品,虽然菜品都很简单,但是一上桌,就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游子最念家乡味

陈先生是位广西商人,家住柳州市。“闯荡商场多年,因为工作而在外地或是外国过年、过节的情况实在太多了,每次忙碌过后都特别想听听家人的声音,好好吃一顿家乡菜。”陈先生说,每次到北京出差他都会住在广西大厦,在这里有让人倍感亲切的环境,耳熟能详的家乡话,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地地道道的家乡菜。“离家在外,就想尝尝家乡风味儿,哪怕就吃一碗米线,也会觉得特别幸福。”

家宴,没有什么太多关于烹饪的技术,只是家人总是在电话里说:“回来吧,我们家的鸡已经养肥了,腊肠腊肉都晒好了,阿婆的粽子也包起来了。”为了等你,他们很早就开始准备的一顿饭。

4.《在酒楼上》读后感 篇四

当我怀着深沉的无家可归的悬浮感回到那早已被改头换面了的地方,坐在酒楼上,重拾故地的生疏。巧的是,在换了面貌的故土遇到换了灵魂的故友,这一切,便注定了这一次归来的索然与懊悔。

眼前不停喝酒,试图买醉的吕伟甫,恰是鲁迅笔下地位与命运无不带有一定的悲剧性与荒谬性的知识分子。他说在这近十年的分离中,所做的却也都近似是一些无聊的事。想想也是,往往别人看着无聊,并非真的无聊,若连自己都已认定,那便是真正的无聊了。曾经那个满怀革命热情的青年,曾到城隍庙去拔过神像的胡子,甚至因为激烈的争论改革中国的办法以至于打起来,较于现在,为胞弟迁坟,为糊口而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志去教孩子们充满封建毒素的<女儿经>之类的东西,在异常顽固与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当年敏捷精悍的吕伟甫终究是经不起挫折,变得颓唐与消沉,丧失了抗争的力气高尚的人生境界就此离他远去。

在我看来,他若就这样随波茫然的走下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在那个吞噬灵魂的年代,没有几个是在铁屋子里一直保持清醒的人,可吕伟甫的悲哀却远不仅限于此。

一杯杯酒水下肚,微红的眼圈昭示出的酒意,是他在走投无路之后为那消逝的灵魂所做的哀悼,他的躯体妥协了,但是他的自我意志又是这般的强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的痛苦较之于封建残破下的愚昧底层民众来说更加让人难以忍受,英雄的知识分子往往无法摆脱孤独者的命运。在封建传统的压力下,他、他们像一只苍蝇飞出了小圈子,却又飞回到原点。便如他当初可怜可笑那蝇虫一般,现今也只能可怜可笑自己那在颓唐消沉中无辜消磨者的生命罢了。

他不满足于自己这样的人生,但他又不得不坦承而又实际的走着那条仅剩的路,哪怕清醒的灵魂在不断的自责,他也只能怀着难耐的隐痛上路,他被逼无奈下浑浑噩噩的渡世,当我们给予深切同情的同时,又不得不去批判与痛斥,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吕伟甫的存在是多么具有广泛性。

辛亥革命过后的新知识分子们向他这般隐退的不在少数,好在他们只是选择了隐退,思想引导着灵魂保留着最原始的希望,正如他问我的:“你不能飞的更远些吗?”?他丧失了抵抗的气力但仍愿将希望寄于同伴,如此,中国还是有未来可言的。

5.在酒楼上鲁迅作品读书心得 篇五

鲁迅先生是以吕纬甫的朋友身份出现在文中的,开篇鲁迅先生便写道:‘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问了我的家乡,就到了S城’,他忽而想起吕纬甫,先前吕纬甫是一个很有革命热情的青年,他和他的同学曾到城隍庙去拔过神像的胡子,还因为激烈地争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

此时的吕纬甫像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远游。他是想拯救陷入险地的民族的知识分子,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是敢于对抗旧习俗但同时又想法过于天真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可周遭的乡民将他视为义务,并且村里开始有谣言,说吕纬甫是疯子,否则怎么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谣言猛于虎,在思想保守封建的小乡村,谣言一下子就传遍了,并且越传越夸张。

于是他被谣言压垮了。

当再见吕纬甫时,他的面貌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我与鲁迅先生一样,起初很以为奇,接着有些悲伤,特别是他的那番话:‘我在少年时,看见峰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去了,但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点,便以为这是在很可笑,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饶了一点小圈子。’他讲得很坦诚,以及对于自己的改变的嘲讽,痛心与无奈。

从上可以看出,吕纬甫思想十分清醒,但却浑浑噩噩地度日,并且使自己陷入无力自救的境界。我仿佛感受到鲁迅先生力透纸背想传达的思想—对这种悲剧人生的严峻批评。此时,我想,唯有坚信自己的信仰,才能对得起仅有的一次生命。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懂得思索以及思考。

吕纬甫又黑又浓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去了精采,但当他缓缓的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射人的光来,大概他是想起了年轻时双方彼此有好感的女孩—阿顺,她想拥有剪绒花,而最后女孩却嫁给他人。

在尴尬的相处气氛中,掌倌送上账来,交给“我”,他也不像初到时候的谦虚了,只是向我看了一眼。读到此处,忽然有一种失望,他已从本质里开始变了,因拮据的日子和现实的考验失去了基本的待客之道,多年的圣贤书的教导早已在这个小动作里而烟消云散,在我面前的,不是一个知识分子,反而像一个无赖。

就像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里所说:金子,只要有一点儿,就可以把黑变成白,丑变成美,错变成对,卑贱变成高贵,懦夫变成勇士,老朽变成朝气勃勃!啊!这个闪闪发光的骗子手。

“我们一同走出店门,他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相反,就在门口分别了。”其实预示着鲁迅先生亦和他走上不同的思想道路,纬甫在他的人生道路中丢失了信仰,但鲁迅仍继续勇往直前。

上一篇:物理复习计划下一篇: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