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节活动方案

2025-01-11

学校体育节活动方案(共16篇)(共16篇)

1.学校体育节活动方案 篇一

一、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9日7:40——9:30

二、活动对象:

德明中学非毕业班学生(初一 初二 高一 高二)

三、活动地点:

学校篮球场、学校田径场

四、 比赛流程及安排

(一)初二 高二大课间操展示及比赛

1.比赛时间:9月29日上午7;40

2.比赛地点:篮球场

3.比赛方法:

体育节开幕式结束,高二,初二成体操队形散开进行课间操展示。各年级组长负责,专门的评委予以评定打分。各年级按分数高低设奖。各年级的20%为一等奖,30%为二等奖,50%为三等奖。

4.评委

学校领导,中层干部4人,年级组长2人、

总负责:z

具体分组名单:

初二年级组:z(组长)z

高二年级组:z(组长)z

备注:各年级组长负责召集评委,并将比赛成绩汇总及时上报教育处陶谷杨老师,学校颁发奖状鼓励。

5、现场广播指挥:z。

初中部场地指挥:z

高中部场地指挥:z

6、评分细则:(10分)

精神面貌(2分) 精神饱满,服装整齐统一,体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广播操表演(5分)

1.动作整齐合拍。1分

2.动作到位,有力度。1分

3.动作正确、规范。1分

4.动作整体印象。2分

队列和人数(3分)

1.广播操队形排列整齐。1分

2.参赛对象无故缺席的每人次扣0.1分。1分

3.队伍整齐有序,动作迅速,安静。1分

7,具体要求:

1、每班必须带好班牌有序参赛,比赛结束后队伍向前靠拢不退场,以班为单位就地集中,各班安排学生参加跳绳比赛。

2. 服装整齐,精神面貌好。

3。原则上各班级均必须全体同学参加比赛 ,特殊情况必须向年级组请假说明。

(二)初一 高一晨跑展示及比赛

1.比赛时间:9月29日上午7:50

2.比赛地点:田径场

3.比赛方法:

体育节开幕式结束,高一,初一年级有序地经南北楼梯下到田径场,迅速集合组织好班级晨跑队伍,10分钟后高一,初一年级听到指令统一出发,跑完800米(整两圈)回到出发位置结束比赛。比赛要求每班4路纵队,至少48人参加,(比赛时各班多出的同学统一集中就坐于足球场指定点,即课间操位置上),初一年级站在内四道的白线上,高一年级站在外四道白线上,两年级错位排队,确保队伍间隔。各年级组长负责,专门的评委予以评定打分。各年级按分数高低设奖。各年级的20%为一等奖,30%为二等奖,50%为三等奖。

4.比赛要求:

各班在田径场跑步两圈,排头右一的同学举好班旗跑,以便评定成绩.各班保持好前后距离。各班应有一名指挥员(负责指挥、喊口号、控制跑速)跑步中,各班应有班级口号,跑完800米后,各班队伍决不能解散,必须整体回到足球场指定划分的地点集合(课间操所在位置)。各班安排学生参加迎面接力比赛。

5.评委

学校领导,中层干部4人,年级组长2人(评委席设田径场东直道,台阶上)

总负责:z

具体分组名单:

初一年级组:z(组长) z

高一 年级组:z(组长) z

备注:各年级组长负责召集评委,并将比赛成绩汇总及时上报教育处陶谷杨老师,学校颁发奖状鼓励。

6.比赛组织指挥:z

初一场地指挥:z

高一场地指挥:z

7.具体评分标准:

整体跑操评分细则(总分10分)

评价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指挥员 2 指挥效果好、能很好调控队伍与前面班级的.间距

整齐程度 5 方阵队伍整齐、步调一致、摆臂和身体姿态好

精神面貌 3 精神饱满,口号响亮有班级特色

(三)3分钟集体跳绳赛

(1)比赛对象:初一初二 高一 高二以班级为单位参赛

(2)比赛时间:9月29日上午8:10-----9:30

(3)比赛地点:篮球场1 2 3 4 5 6 7 8个比赛场地(自南向北8个1/4篮球场)

(4)竞赛规程

每队参赛队员22人,2名摇绳队员男女不限,其余20名男女各半,跳绳轨迹∞字型,比赛时队员不得随便调整位置,不得退出比赛,长绳被绊停,停止计数不停止计时,待补绊人回到原地重新跳过时连续计时。

五 :录取名次及办法

全校分年级组进行比赛录取前八名,进行奖励,

(5)具体安排

总负责:z

场地 1 2 3 4 5 6 7 8

裁判

(四)50米迎面接力

(1)比赛对象:初一初二 高一 高二以班级为单位参赛,

(2)比赛时间:9月29日上午8:10----9:30

(3)比赛地点:田径场东直道 田径场西直道

(4)竞赛规程每队参赛队员30人,男女各15人,分立于跑道两端,交接棒必须绕过标志杆,采用“立棒式”传接棒,比赛过程奔跑队员必须手持接力棒,若掉棒立即拾棒并从掉棒处奔跑,参赛队员完成交棒立即归入队伍末位保持队伍整齐,每队最后一名队员必须系明显标志带,

(5).具体安排

田径场东直道 总负责:z

田径场西直道 总负责:z

场地

田径场东直道

田径场西直道

裁判

zz

说明:由于参加阳光体育集体项目比赛的人员很多,组织难度大,

为确保比赛安全,高效完成,请各班严格执行定点的集中管理,统一组织,有序转场,准时圆满地完成好各年级的集体展示和各班级的两轮集体比赛。

德明中学

2.学校体育节活动方案 篇二

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课与课外体育相结合是实现学校体育终极目标的前提条件,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越来越显示出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 终身体育思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体育工作者所接受, 对于义务教育处于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的地位也基本取得共识。

1“课外体育活动”的产生及发展

1 9 5 1年7月, 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中规定:“学生每日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时间, 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活动外, 以1 h~1.5 h为原则。”1 9 5 4年颁布实施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进一步促进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1982年开始, 教育部先后颁布多种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体育合格标准, 对课余体育活动做了明确的指示和规定。2001年开始实施的“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和2007年开始实施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从不同的角度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 也极大地促进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

2 对“课程”的新理念

自启动课程改革, 尤其是实施“体育新课标”以来, “健康第一”的观念、“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观念逐渐成为了学校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 对“课程”的研究也使得“课程”重新回到了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目前, 教育学界对“课程”持有几种观点:“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教学活动计划”、“课程即社会经验”等。对于“新课标”理念下的“体育课程”, 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理解。如“狭义的体育课程”即学校体育课程, 学生在学校所收到的体育教育的总和, 包括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虽然没有给体育课程是什么做出一个让所有人认可的定义, 但有一点是可以取得共识的, 那就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体育课程”已经突破了传统学校体育中两节体育课所代表的范畴。

3 围绕“课外体育活动”的几个问题

3.1 关于“课外体育活动”的范畴

3.1.1“课外体育活动”与“两操”

建国初期,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 是重中之重, 社会体育被职工体育、军人体育等所代替, 并与学校体育没有过多交叉, 所以“课外体育活动”这一称谓所包含的是学校体育之内体育课之外的那一部分内容。现在, 随着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兴起以及学校体育与其他体育活动的交叉融合, 学生在学校之外从事体育活动的机会大大上升。正因为如此, 有的学者将家庭体育、课余训练竞赛, 两操, 校外体育等诸多内容均包含在“课外体育活动”之中。这些新兴的活动形式已经远远地超出了“课外体育活动”原来所指的学校范围之内体育课之外的范畴。“课外体育活动”不仅仅受到“课外”这一条件的约束, 同时也受到“课”这一名词的约束, “课”或者“课程”是被限定于学校范围之内的。

“眼保健操和课间操”, 有的资料将这两者归于学校体育的范畴而不包含在“课外体育活动”, 有的学者将两者归于“课外体育活动”之内。随着国家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视, 健康和卫生保健等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各级学校也大都配备了医务室和校医, 并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 继续将眼保健操归于“课外体育活动”已经不是很妥当。课间操:学校体育活动形式之一。在中小学学生上课间隙所坐的徒手体操等活动, 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 防止身体畸形。课间操的意义在于缓解师生长时间进行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身体疲劳, 并不是为了增强师生的体质健康, 提高运动技能等, 这和国家开设“校外体育活动”的出发点是不完全一致的, 同时, 在实施目的和组织方法上等方面, 也和“体育课”没有互动关系, 所以, “保健操课间操”更应该属于学校卫生保健的范畴。

3.1.2 课外体育活动与课余训练竞赛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大中学校学生体育竞赛暂行规定》等条例都要求学校体育要做好课余训练与竞赛工作, 同时要处理好课余训练竞赛与课余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可见, 课余训练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竞技运动的重要内容, 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课余体育训练竞赛是少数具有突出运动能力的学生所从事的活动, 在活动的目标、参与群体、活动方式上, 同“课外体育活动”有着显著的区别, 所以, 两者同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彼此不能互相包含。

3.2“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的关系

“延伸”:“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第二课堂”:“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第二课堂;“一体化”——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堂实践模式;“终身体育的两个车轮”——课外体育和体育教学共同组成终身体育的两个车轮。

上述几种观点分别从组织形式、内容和目的等方面阐述了两者的关系, 其中有一个共同点是比较清晰地划分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者“课内”和“课外”的关系。但是, 文献仅仅是论述了两者的关系, 但是却没有给“体育课”是什么给出明确的说明。以前的几次课程改革仅仅是局限于教学层面, 也可以说是教学改革, 并没有真正的触及到课程是什么以及课程建设的问题。而从“新课标”实验稿颁布以来, 围绕着课程建设的研究广泛而深入的开展起来, 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也可以说“体育课”代表了全部体育课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 “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处于何种地位, 应该给予重新的认识。

不论是“延伸论”还是“第二课堂论”, 都将“体育课”的主要功能定义在知识的传授上, 却又将增强体质和技能形成作为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体育运动因其自有的实践性和生活性, 使得体育知识具有多种多样的存在形态, 学生有组织的或自由的活动也恰恰是体育知识传播和学习的途径之一, 课外体育活动也正是学生进行体育自我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形式, 同时也是健身娱乐的重要过程, 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有着体育课所无法取代的作用。

3.3 现代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意义

现代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合格的受教育者能够独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学校体育而言, 也应该培养学生现在以及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和素质教育以及终身体育的思想相符合的。由于体育独特的运动实践性, 也决定了体育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具有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 学生也具有多种获得体育相关知识技术的方式, 体育课堂教学只是其中的主要方式之一。所以, 课堂教学在传授体育相关的知识与技术时, 不能远离学生的运动实践, 要主动解决学生在运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 还包含组织、管理、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体育活动特有的实践性和生活型, 使得体育课程不能仅仅按照教学的规律、运动的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模式, 还要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和运动实践。“课外体育活动”无疑是学生进行运动实践的最好的场所, 而体育课堂教学应该主动解决学生在运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这不仅仅是“一体化”或者“延伸”的问题, 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

3.4 从学校体育理论建设看“课外体育活动”

在学校体育理论方面, 一直持有相当大的争议, 学校体育是什么, 学校体育的本质任务是什么, 学校体育的目的等问题一直持有相当打的争议。不论是“体质论”还是“三基论”, 都把争议的主战场放在了体育课堂教学方面, 在潜移默化中, 将体育课代替了体育课程, 也是在这场争议中, 将“课外体育活动”放在了从属的地位上。根据体育原理研究的成果, 体育已经不仅仅是增进健康的手段, 更是生活的目的;而教育学理论的发展, 是学校体育的目的有增进健康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终身体育能力的人。体育原理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使“课外体育活动”这一处于从属地位的课外活动将承担更多的学校体育的任务。“课外体育活动”原本所蕴含的教育性、健身性以及娱乐性等将得到更深入的发掘。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社会上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 学生在校内校外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区等的体育交流活动也日趋频繁, 因此, “课外体育活动”也被加入了更多的内容。这就使得在认识“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功能等问题时, 面临着过多的主要的次要的区分和辩论, 事实上, 许多的功能与目的是学校体育的目的, 而不是“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在处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等问题上, “体育课”要面对着“课外体育活动”所包含的诸多内容, 不论在实践操作上还是在理论建设上都存在许多矛盾。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新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下, 经过了几十年发展的“课外体育活动”已经显得过于庞杂, “课外体育活动”也必将在以后的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 围绕“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些问题应该得到重新的认识, 比如, 随着卫生保健在学校体育过程中重要性的提高, 是否还应该包含在“课外体育活动”之中;如何界定“课外体育活动”与“校外体育活动”的区别, 这也是影响学校体育理论建设、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交流发展的一个课题。

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新认识, 也有助于将其从诸多的次要目标中解脱出来, 充分与“体育课”相融合, 共同完成学校体育所承担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定终身体育的良好基础的任务。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的深入, “课外体育活动”将在学校体育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理清其与“体育课”及其他学校体育内容的关系, 有助于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 也有助于学校体育理论建设, 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认识

参考文献

[1]陶景飏, 李晋裕.学校体育大词典[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507.

[2]毛振明.学校课外体育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18.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264.

[4]吕中凡.学校体育“双中心”体系的构建[J].山东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7:12.

[5]王沂.体育课程的界定[J].山东体育科技, 2004:44-45.

[6]胡孝安.对学校体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 2002:3.

3.学校体育节活动方案 篇三

《体育科学》杂志2005年载文提出,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至今在我国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的力度和范围,加大交流、汇总、总结提高。

深圳的学校与全国其他各地的学校一样,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及课外体育活动都是以“强身健体”为主,也就是所谓的“体质观、技能观”,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逐步形成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教学理念。而香港在回归祖国之前作为一个殖民地,接受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文化思想,有很多基督教学校,学校教育相应地要为他们的社会体制、社会需求服务而不断变革。但是回归之后在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方面仍然与深圳的学校有很多共同点:如“体育是透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旨在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及使他们获得活动及安全知识,以进行活动,从而建立活跃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见,追求“体育与健康”的和谐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一种需求和任务,也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香港与深圳相毗连,地理位置、气候、温度都大致相同,两地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济文化链接频繁,教育文化沟通广泛,人种条件、生活习俗、语言也相同相通,尤其是深圳作为全国的经济改革开放的窗口已走过二十多年,在经济体制、城市发达程度上比国内其它城市更有优势。比较香港与深圳的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及课外体育活动,开拓深圳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视野,寻求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径,可以不断丰富与增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内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对深圳和香港的部分小学进行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编排及学校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比较,并提出相关的结论与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课程编排的比较

香港方面以崇真小学(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全年)编排为例(表1)为例进行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香港崇真小学的体育课全年有100节,其中高、中、低年段的侧重点不同。深圳在实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之后,各地各校因地适宜地开展体育课的课程设置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定了教学基本内容的同时还鼓励各校开发校本课程,其中“十一五”课题还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题,但基本的内容都是由田径、大球类(篮、排、足)、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健身韵律操)、武术、各类游戏、传统项目和自选项目等组成。以全学年两个学期,每学期进行18周的教学,每周以3次体育课计算,深圳的学校全学年体育课为108节左右,与香港学校的100节差不多。

2.体育课程设置的比较

首先比较一下学校的全周课程安排:以香港崇真小学的课程设置为例(见表2);以深圳某小学的课程设置为例(见表3)。

分析:

1)需要说明的是香港学校的每一节课是30分钟,而深圳的小学校每一节课为40分钟,有少部分学校有课程设置的改革,实行下午每节30~35分钟,在下午第三节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或进行第二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以使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在体育课组织教学方面两地有很大的区别: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的体育教学课一般都是由一名体育教师进行组织教学,班级的学生通常是45名至55名,有的学校班级人数还要多;而香港的学校通常都是小班教学,各班人数由25名至35名,而且还大都由两名教师进行组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班级的体育教学课),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而且还有足够的条件进行广泛的课堂讨论,香港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都十分注重课堂讨论,任何人有疑问,老师都鼓励提出来并进行讨论,课堂上形成良好的的教学互动。

3.体育课教材的比较

以香港崇真小学的体育课教材为例(表4)。分析:

香港各学校的体育教材不是固定与相同的,是由教统局制定了教学大纲,各学校选择适用教材进行教学,与深圳的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材选用相仿,由于资料尚在整理中,这一点需在进一步调查研究之后再详述。

4.课外活动(包括校运动队的训练)的比较

以香港崇真小学的校队和深圳小学为例(表5)。分析:

1)可以看出在小学校,深港两地的田径和篮球这类基础体育运动开展还是同为重视和普及的。

2)内地有的学校还开展一些有特色的,或具有本校体育教师专业的和学校有场馆条件的运动项目的校代表队,如武术队、毽球队、乒乓球队等,还有的学校是校外聘请教练或与某区、市体校联合办队。

3)深圳的学校运动队的数量远不如香港的学校校队多。这是因为深圳(包括内地许多学校)的校运动的设立仅仅是为了参与校外和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一些体育竞赛,这与国家制定的奥运目标是有关系的。在我国奥运项目、全运会项目在各省市都是抓得如火如荼,而非奥运项目的开展从经费到人员配备都是艰难的。在香港,学校的校队不仅仅是为了参加比赛的,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校队训练的方式来对有一定运动能力和基础的学生进行高一层次的体育教学,平常的体育课只是基础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校队可以去参赛但更注重参与或进行表演,还是自身运动能力的一种展示,所以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比较注重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的校队训练。

5.在课改新动态方面的比较

分析:香港的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经常性开展一些教师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教研和讨论,共同探讨如何使教学更科学化、人性化,更能使学生乐意接受获得健康的手段、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等。深圳的学校也同样在不断开展学校体育的教学教研活动,推动“课改”的发展,有许多特色和亮点:如开展“体育双语教学”、对早操进行改革的“体育大课间”等,并通过全省、全国的教学现场会,受到各方面专家的认可与好评。

四、结论

1)两地的学校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这个理念,其中“健康”的概念是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教学领域中还着重提出“适应群体、适应社会”才更能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方面两地的教学目标也是相同的,如香港学校提出的“培养一技化”和深圳提出的“培养学生掌握一项喜爱或擅长的体育项目”的观点是相同的。

2)比较香港学校和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深圳的教育比较踏实,香港的教育比较务实;香港的教育具有多元型、人本化和世界性的特点,深圳的教育具有双基实、发展快和创意新的特点。如深圳学校注重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而香港教师则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地去积极参与、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3)从课程设置及体育课外活动比较可以看出,香港的学校比较渴望了解具有中国传统的体育特色项目,而且他们本身也注重培养学生对“国粹”的欣赏和继承,如许多香港的体育教师对武术、舞狮等方面颇有研究。

4)香港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多鼓励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以及他们提出的要求,而且与学生的家长沟通较多,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程度比较高;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更强调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统一性,甚至可以用上其它课的时间用来进行队列、广播操的操练,以便评上区或市的早操标兵学校。

五、建议

1)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在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体育健康教育课方面的教学改革,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大如何在小学的各项课程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研究,而不是仅仅在课表上列一项健康课程而已。另外,学校教育应真正把“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重智轻体真正落实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体育及健康教育相结合上来。

2)针对近些年来深圳及内地的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下降,建议在提高学校运动队水平的同时,加大学校体育教学与课程设置对培养大多数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主的教学探究。

参考文献:

1.邵桂华.对我国的体育教学目的论疏理与评判[J].体育科学,2005.7

4.学校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篇四

1、教会能力强的幼儿在游戏时能加快奔跑速度,能力弱的幼儿能勇敢向前奔跑,增强幼儿的奔跑能力。

2、发展幼儿跑的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认真锻炼、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不同颜色的小旗六面。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走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合队伍成六路纵队。听信号做队列练习,队形变化:六队——大圆——六小圆——大圆——六路纵队。

(2)徒手游戏。根据教师指令,幼儿一人、两人、三人或多人一起游戏,如:一人可玩玩拍球、跳舞、做操、射击等;两人可玩翻饼、套圈;多人可开火车、钻洞等。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跟老师在原地复习跑的基本动作。

(2)幼儿自由进行跑的动作练习。

教师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六队,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强的幼儿在奔跑时加快速度,能力弱的幼儿能大胆向前跑。

(3)幼儿学习绕圈跑:

①教师示范绕圈跑。与幼儿一起讨论,重点让幼儿掌握绕圈跑的身体姿势,即沿弧形绕圈时,身体应向左稍倾斜。

②请两名幼儿绕圈跑。相互讨论:怎样超越同伴(后方幼儿超越前方幼儿时必须经过对方的右侧)

③全体幼儿练习绕圈跑。

三、游戏“绕圈接力”。

1、交代游戏名称及教师交代游戏规则:今天,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绕圈接力”;这个游戏怎么玩呢,先来听听老师讲解一下游戏规则吧!听到旗手快跑的信号后,每对排头的幼儿手持小旗沿圈快跑一周,把旗交给下一位幼儿,自己站到队尾,接到旗的幼儿用前一位幼儿的方法进行快跑,到队尾幼儿跑完为结束。

2、幼儿游戏。提醒:前一位幼儿跑时,后一位幼儿向前一步,站到预备接力跑位置上,准备接力的幼儿,不可站到圈外。

四、结束部分。

1、小结幼儿学习奔跑动作的情况。

5.学校体育教研活动方案 篇五

课堂教学使我们体育组老师最为重要的工作,所以全组成员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1、体育课堂的安全教育是放在首位,课堂教学要严肃活泼,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主体,服务于学生正确传授体育技能、

2、纪律始终是体育课堂的第一位,因为学校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总动员,体育教学也不利外,保证做到纪律从体育课堂开始,努力杜绝课堂上出现的不良现象,例如:买零食和饮料,偷偷回教室等现象。

3、体育课堂有始有终,充分体现出体育课堂的纪律性,做到内容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高度关注每一名学生,努力做到不产生体育弱生现象。

4、体育技能的学习,以学生兴趣为主,以课标为范畴,以终身体育为出发点,真正体现体育课的健康第一的目标。

5、体育教学要渗透德育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产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6、体育教学要因材施教,体育检测采用有层次有区别的过程性考察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能合理和人性化。

二、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作成部分,丰富的文体活动是体现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面镜子,是落实邻水素质教育文件的有力展现、

本学期各个年级的体育活动概况如下:

1、制定各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兴趣小组计划和选定兴趣小组队员。(2月)

2、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特别是大课间活动以及兴趣小组活动,成为学校的一个体育特色。(3月)

3、搞好低年级广播操的教学工作,让低年级尽快加入高年级的大课间活动中去。(3月)

4、开展我校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4月)

5、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通盘考虑下以及全组的努力之下健全我校田径运动队和篮球运动队。(5月)

6、督促各年级认真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做到保质保量,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平时)

三、体育科研

体育科研是增强我们体育教师理论水平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促进我们实践工作能更上一层楼的内涵源泉,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就会上一个层次,所以本学期全组教师要努力做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并且积极的参加各级的科研论文评选活动,努力成为有丰富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强的体育教师群体。

6.学校课外体育艺术活动实施方案 篇六

一、活动目的

为了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栖霞市教体局《关于深入开展学校课外体育艺术活动的通知》,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课外文体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使学生从小树立终身健身体育意识,通过活动,促进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体育、艺术指导教师队伍,提高新课程实施的力度,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促使文节、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通过学校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音乐一项美术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机构

组 长:刘云涛 副组长:储效侠 刘庆

组 员:各班班主任,全体音、体、美任课教师。

三、工作目标:

(1)合理利用学校现有文体活动场地、设施,努力创设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文体活动内容,吸引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构建和谐、文明、活力校园。

(2)构建学校课外文体活动体系同初中体育与艺术的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相结合,精心组织实施课外文体活动,落实课外文体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我校课外文体活动的质量。

(3)努力培育好体育艺术特色生,充分发挥体艺特长生在学校课外文体活动中的作用,探索我校课外文体活动特色,努力提高我校文体活动的整体质量。

四、具体措施和方法

1、发挥各处室在活动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发动全体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活动的有序、安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课外文体活动的教育功能。

2、充分发掘学校文体教师的专业特长,通过文体小组的组织、训练,满足不同兴趣、特长和层次的学生持续发展需求,做到活动时间、场地、内容、学生和指导教师“五落实”,确保活动安全有序,提高文体活动质量。

3、科学规划、制定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制度,坚持每年至少办一次全校性体育运动会和一次文化艺术节,每月举行一至二次单项性文体活动或竞赛,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4、充分发掘校外文体活动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专题活动和竞赛,争创佳绩。

5、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研讨活动、业务培训和学历进修,为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创造条件。

6、不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配齐音体美器材,为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保障。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

1、体育活动内容及要求

(1)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好课间操、眼保健操、大课间体育、体育活动课及冬季长跑活动等,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要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确保每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

(2)兴趣小组

成立以田径、篮球兴趣小组,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措施、有师资、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抓好特长生培养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能力及培养目标,结合他们各自的特长,组建好特长生队伍。

2、音乐活动内容及要求

(1)爱国歌曲班班唱活动

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下午第一节课前由各任课教师或文艺委员组织全班学生,演唱一至两首歌曲,将活动形成制度化,坚持长期进行。(2)班级合唱活动

在有体育课的当天,由班主任或文艺委员下午两节课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一节课时间的合唱活动。

3、美术活动内容及要求

(1)在班级中开辟书法绘画园地

每个班级在班内开辟书画园地,每月挑选好的作品张贴在班级的书画园地。

(2)美术兴趣小组

组织成立学校兴趣小组。通过一定阶段的训练辅导,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素描(速写)、中国画、书法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六、分工协作,认真落实,保证活动的质量

7.浅谈学校体育课外活动 篇七

关键词:学校教育,体育,课外活动

《体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给推进素质和实现体育教育教学目标, 明确了方向, 而素质教育、体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 是由学校来具体完成的,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的开展, 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只靠每周的两节体育课是根本不能办到的, 更何况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 把体育课用来上其他课, 加上学校器材的不足、场地小、认识不到位, 给推进体育素质教育设置了障碍。但是课外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体育课外活动好与坏, 直接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如何理解和认识课外活动, 怎样开展课外活动, 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不能忽视体育课外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体育教学与体育课外活动不能相互代替。学生要在学校生活十几年的时间, 这个年龄正是长身体, 长知识的时候, 我们的学校教育, 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的培养, 而忽视身体的锻炼, 应让学生有一个好的环境、愉悦的心情来完成他们的学业。因此, 学校在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 必须积极地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做到课内外密切结合, 更好地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

下面结合日常体育教学的一些尝试, 谈谈怎样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1 结合学校实际, 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小学地处农村, 场地小, 器材、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但是, 我们不能受场地, 环境的影响, 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 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如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运动项目, 开支少, 参与的人又多, 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 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充分合理的利用现有的场地, 开展一些大众化的活动。

2 培养学生爱好, 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因为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 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新鲜感, 在各方面都有一种“重新做人”的感觉。小学的体育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 多数是在游戏中度过的, 而他们不知道中学的体育课是怎么样的, 苦不苦, 有没有趣, 这些都是他们关注的。而在以往的教学中, 不少教师怕学生不听话, 第一堂课总是板着脸讲体育课的规矩, 不准这样, 不准那样, 和他们小学的体育课相比, 失去了兴趣, 就有了抵触情绪, 这样要想培养兴趣是困难的。我们针对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 在中学体育教育起始时, 首先利用体育课, 培养他们的爱好, 调动他们的激情, 让他们喜欢体育课。贺龙元帅在抗战时期, 利用战斗间隙还组织篮球赛, 被人们喻为“战斗篮球队”;毛泽东喜欢游泳, 生前曾13次游过长江, 还曾游过钱塘江、湘江、北戴河等大江大河, 1974年81岁高龄的毛泽东还在湖南长沙游泳馆游了5次等。这时, 同学们的情绪高昂, 就给学生讲我们准备组织什么课外活动, 组建什么运动队、健身班等。针对他们的爱好, 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 组织他们进行锻炼。如喜欢篮球的同学, 参加篮球比赛或训练;喜欢武术的同学, 参加武术学习等。这样, 他们参加的积极性高涨, 在活动的时候才不会和教师顶着干, 他们也会很乐意的去完成安排的运动量, 达到锻炼的目的, 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活跃了校园的氛围。

3 结合教师的爱好, 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教师给学生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比如他喜欢某位教师, 他肯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针对学生这一心理, 在校内找几位有体育特长的教师 (体育教师人手少, 精力有限) 来带一些训练, 如某位教师喜欢武术, 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武术练习;喜欢篮球的教师, 进行篮球训练。可以不只是身体练习方面的, 还有一些智力方面的, 如喜欢下棋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棋艺方面的学习, 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同样可以丰富课余生活, 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总之, 我们的观点要改变, 不要只认为学生的成绩好, 就一美遮百丑, 于是不占用他们的课余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他们这个年龄,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 顺利的成长, 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4 结合县内、学校的竞赛情况, 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我们的学生, 无论他的素质多么优秀, 如果没有展示的平台, 是得不到锻炼的, 哪么我们根据具体情况, 组建一些运动队, 以少带多, 以点带面, 开展课余活动。根据学生的特长, 利用课余活动时间, 有针对性的组织他进行训练, 如体训班、音乐班、美术班, 发挥他们的特长, 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既锻炼了身体, 又会带动更多的学生进行锻炼, 从而活跃了校园氛围, 增加了学生的乐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 我们应当发挥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 精心计划, 认真组织, 不要让课外活动流于形式, 把课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让学生在快乐中锻炼, 在玩耍中锻炼, 既丰富了校园生活, 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文卿.学校体育学.湖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8.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活动现状 篇八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活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15-01

校园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素质教育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活泼校园环境的重要环节。校园内的体育竞争活动也能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表现欲与竞争欲,能短暂的营造出社会竞争的氛围,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竞争带来的心里压力与身体上的压力,可以说这也是一种锻炼,具有极强的锻炼意义。

一、校园体育活动的意义探讨

总得来说,校园体育活动是一项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活动,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内,如同一个小社会,建立一种由校园内独特的校园内有形物质环境以及无形的校园社会环境共同形成的校园体育生活环境,这样奇异的组合也是促使体育精神传播,促进体育发展的一项校园活动。

1、校园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

校园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是指有校园内师生的体育价值观与校园内的主流文化共同决定的一种意识。

2、校园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现今的校园活动,大部分是学生自发的、自主的体育活动。校园体育实践活动更能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学生思想中的东西,都能通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呈现出来。

3、校园体育活动具有教育性

作为一个教育场所,展开的体育活动也是充满了教育意义的。校园体育活动在进行的过程中,应当始终贯穿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强健学生体质,宣扬体育精神为目标的科学理念。任何一场体育比赛,都不应是以胜负为主要目的,而是将体育精神作为主要思想。只有这样,校园内的体育活动才更能体现人文精神,才能培养出知识型人才,才能为中国主流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高校校园体育的现状

1、根据研究,现在高校中的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一下几种:

①自主形式的活动

自主形式的体育活动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爱好在校园内自发组织的一种校园活动。这种校园活动也是目前高校内最为常见的一种校园体育活动,其主要的活动组织团体主要包括:校学生会、团委、学生社团、学生协会、俱乐部等组织。各学生团体自主进行的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发展校园文化,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内容。

②校方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

学校组织的活动主要是以院系为单位或是以年级为单位举行的。这种大型活动的举办,既存在着优点又存在着缺点。从一方面来说,校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影响范围大,且规模较大,并且能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吸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且一般大型活动之前,都会引起个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活动举行之前会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及科学指导,这种科学的指导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举办大型的体育活动在组织的过程中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财力,另外,活动的举办也受天气的变化影响较大,活动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参赛人数的限制也使得这种体育活动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③俱乐部式的课外体育活动

俱乐部的课外体育形式主要是指俱乐部聘请教师教学,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相关的指导,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这种俱乐部式的教学也是当今高效中较为流行且被大家所接收的体育锻炼方式,在俱乐部中,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快速有效的提高自身技能。而这种方式也只在少部分人中较为盛行,因为部分大学生可能受自身经济因素、时间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参加俱乐部。

2、对上述几点进行总结概括

①高校大学生缺乏对体育活动的热情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体育活动充满热情,才能积极参与到学校或是学生团体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去。学校的整体氛围也影响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因此,高校在平时,应当积极营造活跃的校园气氛,利用不同的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如此才能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活动的真正意义。

②普通高校对体育活动较为重视,但缺乏由校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

高校内,大部分体育活动都是以学学生团体自发组织为主,而由学校统一组织宣传的却较少。虽然在大型活动组织过程中,会耗费一定的人力、劳力,但在这过程中也能起到充分宣传的作用。学校重视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同样也要重视学校组织大型体育活动的次数及质量。

③高校内的体育活动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高校内大部分体育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但是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这可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如何去锻炼,最终导致失去耐心。专业教师的指导站在体育锻炼中可谓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专业的、系统化的锻炼计划,往往能事半功倍。

④体育活动缺乏对学生系统化的评价制度

高校在学生的体育锻炼中,普遍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系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成长。

三、促进高校体育活动发展的对策

1、校方积极组织校园体育竞赛

体育竞赛是进行校园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学生在进行体育竞赛时,充分表现自己,并在此过程充分完善自己。高校应当多组织体育竞赛,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形式,营造活跃、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学生在体育竞赛的过程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完善,同时进行自我评价。

2、高校应鼓励支持体育活动的展开,并对其提供资金保证

资金在体育活动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高校应当寻求各方帮助,为体育活动举办及体育设备完善提高资金保障,这也是学生安心进行体育活动的物质保障。

3、建设有力的课外体育管理制度

体育活动在进行过程中,如果没有强健的管理制度支持,那么可能造成混乱的局面。高校应当注重对体育指导工作的建设,规范学生的体育活动,形成有秩序、有涵养的体育活动氛围。

四、结语

高校体育活动是大学生校园活动中最常见的活动之一,且占据大学生活的很大比重。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身体素养,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高校各部门都应道给予重视与鼓励,促进健康校园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红卫.郑州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D].武汉体育学院,2008.

[2]刁国炎,韩晓伟.云南省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J].體育科技

[3]谢伦立.美国苏必利尔湖州立大学体育活动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4

9.学校体育节活动方案 篇九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010年4月22日我校举办拔河比赛。

比赛在何文老师哨响的那一刻正式拉开序幕。八年级比赛中,只见三班和四班两个兄弟班级都使出浑身解数想压对方一筹。凭借着过人的实力、四班技高一筹率先取得赛点。第二场也顺利取胜。在一班和二班的比赛中两支队伍充分发挥团结就是力量的作用,在一番较量之下一班高奏凯歌取得胜利。

在前三名的争夺中、养精蓄锐的二班由于实力略逊于四班和一班,只能名列第三。一班和四班学生的高昂斗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也给现场的老师、同学们带来了新一轮的视觉冲击。在两个班代表队站在人前的那一刻他们的呐喊声将全场的气氛推向高潮。一番激烈的角逐之后一班最终笑到了最后,取得了冠军。全班同学相拥而笑、共同欢呼。虽然在最后比赛中四班惜败对手,但他们依然用自己独特的一面演绎了自己,证明乐自己,诠释了自己。

本次拔河比赛同学们精神抖擞,团结一心,体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既赛出了水平又赛出了风格。现场拉拉队的同学和老师们的呐喊助威也为本次比赛增添了一抹亮色。愿我们可爱的学生们在今后的活动学习中保持积极心态,力争上游,为学校增光加彩。

班沙尔学校 2010/4/24

班沙尔学校拔河比赛简报

10.学校体育节活动方案 篇十

为庆祝“三八”节,让女教师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同时为活跃女教职工课余文化生活,减轻工作压力,激发青春活力,提高广大女教师的身体素质、增进友谊,根据学校工会计划,经校务会研究决定举办庆“三八”女教职工体育娱乐活动。

二、比赛时间:

2012年3月8日 下午2:30

三、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三、组织部门:xx三小工会

四、参加对象

全体女教师

五、活动内容:

(一)定点投篮

方法:每个教师站在规定的投篮点上,连续投篮五次。

奖励办法:以投进篮匡的多少来取名次。

一等奖:2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

(二)打飞镖

方法:每个教师站在2米线外,连续打飞镖五次。

奖励办法:以打飞镖的环数的总和的多少来取名次。

11.谈学校阳光体育实施方案的针对性 篇十一

【关键词】阳光体育 高三 趣味活动

高考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十二载寒窗苦读学子的人生重要转折点之一(尤其是农家子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每一个部门(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值得长期深入且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科也應主动参与其中,发挥积极作用。我校经过三年的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高中阶段,追求高考成绩的最大化是每一位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终极目标”。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唯分数论”和“持久战”的现象相对严重,导致学生和教师身心疲惫。作为教育教学双边关系的主体,学生和教师不是机器,需要适时地休息和调整,也需要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体育运动有益于大脑发展和调节,有益于缓解紧张心理、调节情绪,有益于增进友谊、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等等。俗话说,“磨刀不费砍柴工”。适当的体育运动没有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反而是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成立组织结构,加强管理

我校高三年级有20个行政班级,近千人;由一名副校长分管,两位级部主任分别管理10个班级。在活动安排、班级调动和人员调配上,仅凭几位任课的体育教师是无法高效地完成任务,必须建立机构、依靠组织。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体育教师及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领导小组为核心,吸收班主任、分管年级的教导处副主任加入,分工明确,体育组负责设计,出方案,级部负责统筹,班主任负责思想工作和活动参与。

三、统筹课务,合理选择课时

课时的选择和安排,是影响体育运动质量的因素之一。我校选择的时间是下午第二节课后,即:15:30~16:10。这段时间内,空气中含氧量相对较高,有利于师生摄入更多的“氧分”,从而提高疲劳的恢复速度和质量。同时,兼顾到高三年级本学期的体育课已暂停和一天的学习已持续了6个小时,迫切需要“释放”,以缓解身心疲劳。教务处对体育运动后的课务也相应作了调整,安排以“语数外”和“选修学科”的限时训练(训练容量为1小时)。其中,体育运动与限时训练之间留给学生10分钟的休息调整时间。

四、优化设计,提高实效

体育运动项目是整个活动的载体,它的选择和设计应切合实际,应该兼顾技能、体能、兴趣、进取意识和团队意识等。运动项目不能完全搬用某一体育项目,亦可适当修改或重组,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技能要求不高,(2)体能锻炼价值较高,(3)趣味性较强,(4)有利于进取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案例一:为了个体和集体的进取意识,我校设计了“开往成功的列车”。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跑操之后,再组织进行“开往成功的列车”。每班一条道,学生一路纵队,两臂搭在前一学生的肩上(双手不得离开),步调一致前进至100米终点(绕田径场一周)。

案例二:为了增强班级的团队意识,我校选择了“集体跳长绳”。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跑操之后,先进行约8分钟全体参与“鱼贯式”跳长绳,再进行约6分钟20人共同跳长绳,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较班级个数。

五、加强安全保障

学校以学生的安全第一,设计和开展活动,要求各部门和人员密切关注并制定应急预案,分责到人。安全预设与防范主要包括:(1)场地与器材安全,(2)运动量安全,(3)运动后安全。场地与器材安全主要由体育教师和总务处负责。体育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做到预设安全隐患;其一、对运动量的控制,不易过大;其二、防止因学生密度过大而冲撞或踩踏(例如:“开往成功的列车”的冲撞或踩踏)。总务处对器材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与检修(例如:“同舟共济”的木板边角进行防护)。另外,班主任和校医全程观注学生的身心状况,直至学生安静后参加限时训练。

六、有待优化之处

1.运动项目设计有待优化

运动项目的设计相对单一,没有很好地结合技能、体能和趣味性等。体育教师需走出学校,学习校外的拓展活动研发和组织方法,开阔设计思路。

2.深入了解师生兴趣和感受

教师和学生是本活动的主体,他们的体验和感受对活动的改进有着决定性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参与率和效果,年级和体育组很有必要深入其中,了解他们兴趣和感受,集思广益。

3.完善点评机制

每次活动后,由分管领导或班主任代表进行点评,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4.加大对器材的投入

器材和设备是保障活动高效的载体。例如:“同舟共济”的木板质量和制作;在活动结束后的点评阶段,广播系统的质量。

在此项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全体高三师生充分体验到了“共同运动、共同快乐、共同成长、共同成功”的快乐。三年来,我校高考成绩位居南京市前列。阳光体育系列之高三阳光趣味活动的成功开展,起到了不可忽缺的作用,同时也提供了体育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改变了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阳光体育活动的认识。

12.学校体育活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篇十二

风险的产生源于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及人们对风险认识的有限性。人们之所以认识风险是因为风险通常与损失相关。我们知道, 人们对任何事物的处理总是乐于制定相应的目标, 但限于各种客观变化着的实际情况, 往往与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存在偏差, 而这种预期目标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负偏差通常被称为风险。风险是指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综合。基于此, 体育赛事的风险可以认为是在举办体育赛事过程中所表现的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综合。

风险管理实际上是一个风险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管理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成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等四个主要环节。

(1) 风险规划:风险规划主要是制订项目风险管理的一整套计划, 包括定义项目组及成员风险管理的行动方案及方式, 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方法, 确定风险判断的依据等。

(2)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其实就是分析致险因素, 致险因素简单来讲就是导致举办赛事产生风险的潜在或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对致险因素的分析就是对各类体育赛事致险因素加以判断、识别、归类并对其性质进行定性的过程。

(3)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规划和识别的基础上, 通过对所有不确定性和风险要素的分析, 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程度, 并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从而找出关键风险, 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

(4) 风险处理:风险处理就是在对各种风险对策评价并选择之后, 经过体育赛事组织者的决策和要求, 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计划, 实行目标管理, 以期降低或规避体育赛事运作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

学校体育活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

(1) 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涉及到校方、教师、学生和器材、设备方面。校方要根据开课需要, 承担购买器材、设备的经济风险, 有时可能买来的器材因为课程调整, 导致器材闲置;有时因为使用, 难免要损耗器材。教师可能因为选课人数太少, 课程只能停上。学生可能因为选修的课程需要, 必须自备球拍、球, 也可能发生丢失公共器材现象, 有些公共器材需要当事人赔偿损失。

(2) 环境风险。体育教学中的环境风险有下雨、下雪、刮大风等。如遇大雨、大雪, 有些体育课不得不停上;天气太热, 老师或学生中暑;游泳池水污染, 使课停上;游泳池水不清晰, 发生溺水事件时, 影响抢救时间;体育馆空气不好, 引起学生休克等。

(3) 教学运作风险。教学运作风险与教育管理者有关。在安排课表时, 难免发生某个时间段的课程没有学生上课或与其它课程冲突、体育场馆使用冲突等。

(4) 场馆器材风险。在教学中, 偶尔会发生器材断裂致人受伤的事件。对于这种意外事件, 很难确定责任方。但是如果老师事先检查器材, 后勤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器材, 这样的事件就有可能能够避免。

(5) 责任风险。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岗, 如果教师不在岗, 那出现任何风险, 教师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发生课表上漏班现象, 那排课人员就要承担漏课责任。同样, 学生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擅自去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活动, 那一旦出现风险, 责任肯定在学生一方。

(6) 人身安全风险。上体育课擦破皮、扭伤脚、拉伤腿是难免的。上游泳课时, 发生溺水、猝死事件的概率非常小, 但是一旦发生, 损失是非常惨重的。

(7) 财产安全风险。信息技术的进步, 有一少部分学生上体育课时会携带笔记本电脑、手机到课堂上去, 这样就难免会发生丢失重要东西事件。当然, 丢失钥匙、钱包 (饭卡、存折) 和书包等事件也会发生。

二、学校体育活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任何学校体育教育的组织过程, 都存在着风险, 有些风险事先可以预料, 有些事先无法预料。体育教育组织过程中发生的任何风险, 都会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组织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下大雨、刮大风、下大雪, 都有可能使体育课停上减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体育课上发生的学生猝死事件, 会对活者的心理上产生不可磨灭的阴影, 甚至影响终身;由于场地设施的安全问题, 有可能出现骨折、受伤情况使学生的学业受到影响;由于教师的疏忽, 保护措施不当, 学生受伤的事情屡有发生。另外, 由于学生自身, 不按教师要求进行, 一意孤行, 体育课上引发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面对如此众多的伤害严重的风险, 需要组织者做出合理安排和正确决策,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校体育教育在健康、安全的轨道上顺利地进行, 减少不良影响。因此, 组织者必须对学校体育教育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全面的认识, 并在认识和评估这些风险的基础上, 优化组合各种技术和手段, 实现对风险的妥善处理和有效控制, 设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目前我国部分学校体育场馆已经对社会开放, 在国内体育场馆数量有限但大众健身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 将学校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向社会开放, 益国益民。开放学校体育场馆, 主要是因为大众健身需求日益旺盛, 而公共体育场馆或交通不便, 或收费高, 或场地有限, 很多健身者的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 由国家财政投入建设的学校体育设施却大多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据全国体育场馆普查结果, 全国有三分之二的体育设施建在学校;很多城市, 学校体育设施占一半以上。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是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环境受影响;二是开放场馆将造成体育设施的损耗, 增加维护管理成本;三是校园安全和锻炼者健身时人身安全问题。总之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存在着一系列潜在的风险, 但是又不能不开放, 如果让闲置封闭的学校体育场馆不再闲置和封闭, 面向社区居民开放, 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 既是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需要, 也是发展社区体育的需要, 是件好事, 值得关注, 更值得推崇。因此我们就需要对学校体育活动风险进行系统的规划和管理, 基于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会产生更大的风险, 我们更要加强对学校体育活动风险管理的力度, 使体育活动风险降到最低。

三、学校体育活动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一) 加强对学校体育活动风险和风险管理策略的认识

根据确认风险的步骤 (图1) , 结合学校体育活动的特点, 我们对学校体育活动风险可以理解为:学校体育活动实施时, 一切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因素和造成损失的机会。对学校体育活动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是进行风险确认的重要工作, 风险确认是实施风险管理步骤 (图2) 中的第一步, 是风险管理的前题条件。然后通过对风险的衡量, 采取最佳风险管理策略 (图3) 制定出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 从而实现对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的科学管理。

(二) 加强学校体育活动风险教育, 建立健全防范风险的措施

(1) 要提高体育教师的风险意识和责任心, 加强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相关安全知识的学习。学校体育的风险管理中体育教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体育教师是意外发生时最佳的预防和处理者。

(2) 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风险意识的培养, 树立学生安全的体育观、全面的体能观、正确的技能观、良好的道德观。

(3) 学校的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体育设备、器材的维护和保养, 体育教师也需加强对活动器材的安全检查, 保证器材的安全使用。

(4) 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系统, 可以包含安全消防系统、医疗求助系统、标志指示系统以及救难支持等系统每个系统都必须通过组织、学习、训练及实际操作来达到应有安全维护的保障。

(三) 根据意外发生率的高低和伤害的严重性来选择不同的管理策略

在确定风险后, 我们先要对风险进行衡量, 然后确定采取哪种有效的策略。根据风险管理策略 (图3) , 针对不同情况的风险, 可以采用下面四种方法:首先, 转移风险, 风险的转移通常是通过合同约定来完成, 转移风险的策略在风险管理中是最具体、有效的方法。一般而言, 针对低发生率、高危险性的潜在意外或伤害, 最佳的选择是转移风险这种方式。其次, 保留风险, 当损失频率及损失幅度均很低时采取的措施, 即由学校来承担损失。对于偶尔会发生, 却不严重的风险 (例如:身体的轻微擦伤等) , 一般采取这种策略。第三, 降低风险, 对于高发生率, 却不严重的小伤害, 可采取降低风险的策略。必须制定一套预防办法, 目的在于降低伤害的程度。最后, 回避风险, 意外是经常发生并且造成严重伤害时前三种策略又不能解决问题时, 则采取停止这些会造成伤害的活动, 以回避这些风险, 主要目的是将损失降至为零。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风险和风险管理的概念, 让我们对风险和风险管理有个初步的认识, 随后列举出了学校体育活动风险的类型, 给读者一个对学校体育活动风险种类的清晰认识。紧接着又讨论了学校体育活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基于目前我国部分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会产生更大风险的事实, 我们更要加强对学校体育活动风险管理的力度, 确保学校体育活动风险降到最低。本文在最后总结出了学校体育活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学校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邹国忠, 张键.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1, (04) .

[2]袁作生, 潘永芝.面向21世纪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06) .

[3]杜春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2) .

[4]张键, 邹国忠.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构建难点与整体优化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01, (06) .

[5]陈峰, 王勇, 闫军, 吴敏.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调查分析与预防[J].四川体育科学, 2006, (02) .

13.学校体育节活动方案 篇十三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苍南县教育局《转发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为激励全校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锻炼,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确保我校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落实,经研究决定每学年定期评选阳光体育活动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现将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评选条件和要求公布如下:

一、阳光体育活动先进个人评选条件

具备以下几条者方可评为阳光体育活动先进个人:

1、积极踊跃地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熟练掌握两项体育技能。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优秀。

3、在班级阳光体育活动中有较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二、阳光体育活动先进班级评选条件

具备以下几条者方可评为阳光体育活动先进班级:

1、阳光体育活动纳入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做到有方案、有落实、有总结。

2、认真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人人都参加体育节活动,并且活动组织精细,工作扎实,开展效果好,无伤害事故发生。

3、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率和体育两项技能的掌握人数居前列。

三、名额分配

满50人以上的班级,每班评10人;50人以下、40人以上的班级,每班评8人;不满40人的班级,每班评6人。先进班级为班级数的30%。

四、发奖要求

每年阳光体育活动结束后各班将阳光体育活动先进个人名单上报政教处,并领取奖状,对学生进行表彰。政教处将每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检查情况汇总,评选阳光体育活动先进班级,纳入班主任量化考核。

流坡坞镇曹集学校

14.学校体育节活动方案 篇十四

冬季长跑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宗旨,以宣传实施《全民健身条例》为契机。冬季长跑活动,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贯彻体育育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加大宣传,在活动中强调学生“诚信”和“守诺”的自我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特制定方案如下:

二、活动主题

“励志从长跑开始”。

三、参加对象

小学部全体师生。

四、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至2012年4月。

五、活动内容1、2013年11月28日举行古城子学校小学部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起动仪式。

2、每天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组织学生完跑步里程,做好活动记录。

3、在节假日,学生要自觉坚持长跑并做好记录。

六、具体安排

1、一至六年级按照逆时针顺序有序地在跑道进行长跑。

2、以班级为单位两个班级成四路纵队有序的进行长跑。

3、政教处要在网站上传有关信息,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4、各班体育委员要协助班主任,组织好本班学生整齐、有序地进行锻炼,如实填写长跑记录表。

5、学校对冬季长跑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分别评选出最佳长跑班级和最佳长跑学生。

6、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每天长跑参考距离基数为:小学生800-1000米。

七、安全保障

1、在冬季长跑活动中,学生要注意健康安全。确实存在特殊体质不适合参加此项活动的学生,可参加其他力所能及的活动。

2、起跑前要做好热身活动,掌握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3、各班主任要积极配合,精心组织,起跑前要清点人数,跑步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保持好队形,步伐整齐,维持好纪律。

4、体育组老师要对学生的长跑活动进行指导,随时监控,对组织不力,秩序混乱,队伍涣散的班级现场纠正。

八、组织机构

为切实做好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我校特成立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德广负责冬季长跑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郭铁制订活动方案,组织好活动的开展。

组员: 朱玉、石传富、孙士敏、孙科、刘新宇以及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协调、组织确保活动的开展、检查与评比。

古城子学校小学部体育组

15.中职学校体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篇十五

中职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有文化劳动者的重任, 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基本要求;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和重托, 我们一贯奉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的教学理念, 对中职学校体育活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实践。

一、基本情况

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运城市信息工程学校, 其前身是为培养厂矿企业管理人才而成立的运城地区工业干校, 办学形式以短训为主, 学校未配备体育教师, 只是开展一些体育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校更名为运城地区经济管理职工中专学校, 成人中专开始了体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尝试。2004年成立的运城市信息工程学校, 是一所全日制中专学校, 学校的体育教学步入了正常化的轨道, 我们对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二、存在的问题

在不断地转型跨越, 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 结合学校实际, 结合中职学生特点, 我们卓有成效地开展校园体育活动。

不得不承认, 在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中, 我们还面临着一些困难,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体育活动场地有限

学校筹建于上个世纪, 校园面积小。虽然几经改造, 教学环境已大为改观, 建有两个标准化篮球场和一个羽毛球场地的塑胶操场, 为学校的体育活动提供了支持。但体育活动场地狭小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 短期内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还存在较大的困难。

(二) 体育活动经费紧缺

学校靠自身的积累, 建立了完整的教育教学环境。彰显学校特色的比较先进的教学设施投入, 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因素。至今尚欠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累加的债务, 给学校的跨越发展, 特别是体育活动带来了经费紧张的不利影响。

(三)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就选择中职教育的学生而言, 绝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活泼好动、精力旺盛、闲不住;绝大部分学生喜爱专业课、忽视文化基础课, 个性张扬、对表现自己能力的体育活动项目拥有浓厚的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对班集体活动缺乏热情、情绪自控能力差、社会感冷漠, 个别学生自卑、孤独、不合群。同时, 我们应当看到, 处于15-18岁年龄段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可塑性强、好奇心强、充满活力, 如果能因人施教, 仍可成为有用之才。

三、探讨与实践

面对于学校的现状, 面对于学生的实际, 面对于中职体育教育成为学生终点教育的现实, 我们在不停地探索, 不断地实践、不住地追求。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 培养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特长,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 强调创新理念

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 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 增强其体质, 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 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

中职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于体育活动场地有限、体育活动经费紧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 我们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新理念,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注重探索体育课堂教学与校园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的方式方法。方便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 不仅能踊跃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而且成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 并带动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 注重培养意识

中职学生, 由于存在着对班集体活动缺乏热情、情绪自控能力差、社会感冷漠等问题, 个别学生自卑、孤独、不合群, 会对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团队精神, 就是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协调意识, 是团队所有成员价值观与理想信念的基石。团队精神是体育活动的灵魂所在。体育运动中的集体项目, 必须有很强的团队意识, 必须树立极强的团队精神, 通过团队精神让人产生责任感和自豪感, 这是我们在组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三) 力求取得实效

中职教育中的学生, 处于步入工作岗位前的最后学习阶段, 中职体育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通过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有效的体育活动实践,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成为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意识, 奠定其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

我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切合学生的实际, 让学生了解常见体育赛事的比赛规则, 知晓常见体育赛事的程序安排, 掌握体育赛事中循环、淘汰、混合赛制的编排方法, 为组织体育活动做好铺垫。

我们在体育活动实践中, 面对体育场地小、体育活动经费紧张、体育器材缺乏的现状, 在开展定点投篮、羽毛球、乒乓球、拔河、踢毽子、跳绳、广播体操、广场舞、交谊舞、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 探索师生喜闻乐见的趣味活动项目, 先后丰富和发展了袋鼠跳、三人行、背靠背接力、吹气球、投弹力球入筐、自制保龄球、隔墙接沙包、蒙眼沾鼻子、自行车慢赛等趣味项目。另外, 对体育活动有兴趣的学生, 有针对性的组建篮球、乒乓球、体育舞蹈、武术等各种协会, 锻炼了身心, 展示了特长, 收到较好的效果。

通过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活动, 激发学生活泼的潜能, 着力培养一批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为全民健身运动培养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16.学校体育节活动方案 篇十六

一、抖空竹与游戏相结合

目前在各个中小学校中,大课间活动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众多的活动都是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为主题,通过学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为辐射点,以“落实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为切入点。开展“抖空竹活动”的学校,建议不要局限于单纯的抖空竹或抖出花样,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空竹与游戏相结合,比如跳大绳抖空竹、跳小绳抖空竹、跳竹竿抖空竹、捞月接龙等形式。师生共同参与,人人感受游戏与空竹相结合的乐趣,从而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抖空竹与艺术教育相结合

抖空竹的艺术性也是很强的。把抖空竹与音乐、舞蹈、体育健美操相融合,完全能够使得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最终呈现成一场动人、优美且充满技术含量的文艺表演。笔者在一所区属小学了解到,在“丰田—NBA关怀行动”捐赠仪式上,在各级领导、嘉宾和NBA球星面前该校空竹社团进行的抖空竹表演,让外国友人叹为观止,博得全场喝彩。

抖空竹活动还可以由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延伸拓展到社会的全民健身活动中,现在的公园、广场、健身馆也会不时看到三五成群的成人或孩子在抖空竹,他们熟练地技巧,翻飞的空竹那优美的身姿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拍手称奇。由此可见,抖空竹正逐步地从校园里的阳光体育项目演绎到全民健身的热潮中,抖空竹这种传统的体育项目正在社会范围内不断的推广普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抖空竹活动的了解和参与,真正实现了空竹这种久远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也越来越多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抖空竹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空竹这一传统项目从远古走来,有他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在一所小学,笔者看到了完整的有关空竹发展历史的校园文化,从空竹的起源,空竹的盛行时期,空竹的传承以及现代的集健身、表演、娱乐与一体的空竹运动,展示了空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姿的技巧。空竹俨然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体育特色。

常言道:开展的是活动,提高的是素质,铸就的是品牌。经过长时间甚至多年的训练,一定会达到孩子们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抖空竹、健体魄,培养健康高雅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笔者还了解到的一所学校,把抖空竹定性为学校的阳光体育特色项目,至今已经坚持了11年。这所学校的全校师生人人会抖空竹、人人爱抖空竹,校园气象和师生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这所学校的校长兴奋地对笔者说:学校将在今后的抖空竹特色教学中,进一步传承创新这项中华民族传统技艺。老师们也高兴地说,抖空竹经过反复锻炼,能增强大脑活力、提高灵敏性,同时对保护视力、促进智力发展都有好处。不少学生感激地说:“抖空竹这项活动很‘阳光,自从接触到这项活动后,上课不分神、知识点记得牢、解题思路开阔,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这项活动真是太好了!太受益了!

上一篇:淘宝客服日常话术整理及注意事项下一篇:学校校医的工作总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