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结构设计

2024-07-20

住宅楼结构设计(精选11篇)

1.住宅楼结构设计 篇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某住宅楼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

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1.5MPa。、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一:

土层代号 名称 厚 度 m 含 水 量 w % 天 然 重 度 r KN/ 孔 隙 比 e MPa 塑性 指数 液性 指数 直剪 试验(快剪)压缩 模量(kPa)承载力标准值(kPa)内摩擦角° ψ° 粘聚力 C(kPa)1-2 杂填土 2.0 18.8 2-1 粉质粘土 9.0 38.2 18.9 1.02 0.34 19.8 1.0 21 12 4.6 120 2-2 粉质粘土 4.0 26.7 19.6 0.75 0.6 15 0.60 20 16 7.0 220 3 粉沙夹粉质粘土 >10 21.6 20.1 0.54 1.0 12 0.4 25 15 8.2 260 附表二: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S曲线见附表(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M = 400kNm、H = 5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10.0m,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15MPa、=16.5MPa 4φ16 =310MPa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C30、=15MPa、=16.5MPa =1.5MPa(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按0.25折减,配筋 φ16)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

1°、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0.60,入土深度为12.0m 2°、桩侧土摩擦力:

粉质粘土层1:,取18kPa 粉质粘土层2:

,取28kPa 3)、根据静载荷试验数据计算:

根据静载荷单桩承载力试验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力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根据以上各种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取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4)、确桩数和桩的布置:

1°、初步假定承台的尺寸为 上部结构传来垂直荷载:

承台和土自重:

取 根 桩距 :

取 2°、承台平面尺寸及柱排列如下图:

(四):单桩受力验算:

1、单桩所受平均力:

2、单桩所受最大及最小力:

3、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即 与合力 与的夹角小于 单桩水平承载力满足要求,不需要进一步的验算。

(五):群桩承载力验算:

1、根据实体基础法进行验算:

1)、实体基础底面尺寸计算:

桩所穿过的土层的摩擦角:

,取,边桩外围之间的尺寸为:

实体基础底面宽:

实体基础底面长:

2)、桩尖土承载力设计值:

1° 实体基础埋深范围内的土的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下取有效重度)2° 实体基础底面粉质粘土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

根据书上表2-5 取,3°取,基础自重为:

4°实体基础底面压力计算:

当仅有轴力作用时:

考虑轴力和弯矩时计算:

由以上验算,单桩及整体承载力满足要求。

(六)、承台设计:

承台尺寸由图1所示,无垫层,钢筋保护层厚取100mm。

1、单桩净反力的计算:

单桩净反力,即不考虑承台及覆土重量时桩所受的力 1)、单桩净反力的最大值:

2)、平均单桩净反力:

2、承台冲切验算:

1)、柱边冲切:

冲切力: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的计算:

冲夸比与系数的计算:

3、角桩向上冲切:

4、承台抗剪验算: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Ⅰ-Ⅰ截面处承台抗剪验算:

边上一排桩净反力最大值,按3根桩进行计算。

剪力 承台抗剪时的截面尺寸近似的定为:平均宽度 , Ⅱ-Ⅱ截面处承台抗剪验算:

边排桩单桩净反力平均值,按4根桩计算。

剪切力 承台抗剪时的截面尺寸:平均宽度,斜截面上受压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为:

5、承台弯矩计算及配筋计算:

1)、承台弯矩计算:

多桩承台的弯矩可在长,宽两个方向分别按单向受弯计算:

Ⅰ-Ⅰ截面,按3根桩计算:

Ⅱ-Ⅱ截面,按4根桩计算:

2)、承台配筋计算:取。

长向配筋:

选配 短向配筋:

选配 承台配筋图:

(七)、桩的强度验算 桩的截面尺寸为,桩长为,配筋为,为通长配筋,钢筋保护层厚度选。

因桩的长度不大,桩吊运及吊立时的吊点位置宜采用同一位置,如下图所示,控制 弯矩为吊立时的情况:

,取动力系数为,则 由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得 选用,桩的配筋构造见图纸。(图纸另附)图纸附件无 仅供参考

2.住宅楼结构设计 篇二

某工程, 是一幢底层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楼, 建筑面积8 994 m2, 建筑层数为6.5层, 总高度23.5 m, 总长度65 m, 建筑占地面积1 260 m2。工程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35 KN/m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00 kPa。

2 结构选型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 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而且必须使结构具有足够抵抗侧力的刚度, 使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所产生的侧向位移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基于上述基本原理, 工程综合分析了结构的适用, 安全, 抗震, 经济, 施工方便等因素, 选取了结构方案, 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 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承担竖向力和侧力。钢筋混凝土框架刚度布置相对比较均匀, 在满足建筑功能情况下, 尽量减少平面扭转对结构的影响。由于工程体型相对简单, 满载较均匀, 且桩端下不在软弱下卧层, 桩型为端承摩擦桩, 所以工程只在±0.000以上设100 mm宽的抗震缝, 同时兼作伸缩缝。

3 楼盖设计

工程选用的是主次梁楼盖, 主次梁楼盖虽然存在着结构高度较大和模板安装制作比较复杂的问题, 但却具有下列优势:

①楼盖混凝土折算厚度最小, 自重最轻;

②开间大, 房间布局灵活;

③承载力大;

④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贡献比平板和双向密肋楼盖要大得多。

3.1 板的设计

3.1.1 板厚取值

现浇楼盖中, 板的混凝土用量约占整个楼盖的50%~60%, 板厚的取值对楼盖的经济性和自重的影响较大, 在满足板的刚度和构造要求的前提下, 应尽量采用较薄的板, 双向板的最小板厚度为80 mm, 板的厚度与跨度的最小比值:四边简支板为1/40, 连续板为1/50。工程最大板跨为5 m, 其余板跨均小于4 m, 考虑到工程为住宅楼, 板内有埋机电暗管, 因此小于4m的板跨板厚也取100 mm, 5m板跨板厚取140 mm。

3.1.2 板的配筋

板的配筋主要对板中某些不合理的配筋进行调整, 如工程卫生间, 阳台处, 标高都为H-0.05 m.PKCAD配筋时一般对负筋在板有高差情况下也通长配筋。

3.1.3 支座负筋直径的取值

对于工程的设计, 一般板厚都≥100 mm。根据简支板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出的最小构造支座负筋为ϕ8@200, 这与旧规范所给的ϕ6@200合适, 因为ϕ6@200的筋太软, 钢筋架易被踩蹋, 致使负筋的有效高度很低而发挥不了构造负筋的作用, 现行所规定使用的ϕ8钢筋虽比ϕ6钢筋要好些, 但如不采取其它措施, 也同样易产生构造负筋变位。

4 梁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大量建筑的兴建, 建筑人员根据建筑功能和环境条件有目的的选择主次梁楼 (层) 盖的设计方案也随之增多, 同时也出现在主次梁楼盖设计中应怎样合理布置柱网的综合效益最好。究竟应该选择短跨为主梁还是选择长跨为主梁, 在框架梁的弹性受力分析和承载力计算时, 是否应该考虑现浇板的共同工作效应, 如何有意识地对端跨进行调整会更有利。

4.1 如何合理布局主次梁与柱网

主次梁体系的传力途径从广义讲是楼面荷载通过板传给次梁, 再由次梁通过受弯传给主梁, 最后由主梁传给柱子.在支承和传递荷载的过程中, 主次梁的变曲变形, △I均与它们各自承担的弯矩Mi及其自身跨度的平方成正比, 而与弹性模量E和弯曲平面内截面惯性矩Ii成正比, 另一方面, 从设计要求来分析, 建筑功能要求主次梁所占的结构空间高度越小越好。

因此, 工程做主次梁楼盖的柱网布置时考虑上述影响优先选择的柱网是矩形以短跨为主梁, 长跨为次梁, 而且短跨与长跨的比例应小于0.75比较经济, 工程一般比较常取0.65~0.7, 这样设计出来的主次梁截面高度能协调一致, 从而保证楼盖的结构高度最小, 另一方面, 从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美学方面考虑, 主梁的布置是依据房间布局而定的。

以短跨主梁截面尺寸为300 mm×600 mm, 次梁截面尺寸为200×300现浇板厚为90 mm, 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

4.2 现浇板的考虑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通过框架梁和现浇板的共同受弯来约束柱顶的转动, 使柱子产生自上而下的反弯曲, 从而形成楼架作用, 由于梁板的共同作用, 不仅提高了框架梁的截面刚度, 还提高了梁端负弯矩承载能力。因此设计工程时特别注意了下列问题:

(1) 框架弹性受力分析时框架梁的合理截面形式在进行整体现浇梁板分析时, 本人为计算方便, 把框架梁简化为矩形截面 (与无楼板或预制楼板的空框架一样计算) , 很显然这与现浇梁板框架结构的实际性能不符。若在进行整体现浇梁板的框架分析时, 框架梁的线刚度仅取矩形截面IR值, 计算得出的自振周期明显偏大, 而实际上框架位移值要比计算值小, 则该框架结构实际承受的地震作用及其效应都将比计算值大。在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计算值偏大, 而跨中正弯矩值却偏小等。所以, 设计时根据整体现浇梁板共同工作的特性和原理, 按规范规定的有效翼缘宽度, 将现浇板作为框梁架的翼缘, 共同参与弹性受力分析。

(2) 梁端负弯矩钢筋的合理分布范围对作为框架梁翼缘的现浇板内与架肋平行的钢筋参与梁端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工作的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和《建筑抗震规范》 (GB50011-2001) 中都未很明确的规定。所以, 设计时按矩形截面进行极限承载力计算所需的梁端负弯矩钢筋与无现浇板的空框架梁一样布置在梁筋顶部的宽度范围之内, 而翼缘板内平行于梁肋的钢筋则按现浇板的受力或构造要求设计布置, 这无形之中增加了梁支座处负弯矩钢筋的配筋量, 导致负屈服弯矩的相应提高, 由于作为梁翼缘板内平行梁肋的钢筋参与梁端抗弯承载力的工作, 支座处的负屈服弯矩明显要比无翼缘矩形梁的负屈服弯矩提高。这时裂缝可能不会出现在框架梁上, 而先在柱上出现塑性铰, 形成强梁弱柱现象。

为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目的, 保证在罕遇地震时, 能很快地在梁端附近出现塑性铰线, 形成具有延性的结构体系。应将按设计荷载, 地震作用计算所需的梁端弯矩钢筋合理地分布在梁肋及其有效的翼缘宽度范围之内。

至于多少有效翼缘宽度内的钢筋可以被考虑, 共同参加梁支座正截面的抗弯工作也暂时没有定论。根据经验取每一梁侧的6倍的板厚范围内的板上, 下钢筋参与共同抗弯。

在工程设计时为保证以上 (1) , (2) 两点的共同作用, 梁端弯矩在SATWE程序的调整信息下进行调整, 梁端弯矩的调幅系数取0.8~1.0。

(3) 梁跨中弯矩的取值

在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未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分布, 而仅按满布计算, 考虑该工程层数只有6.5层, 可通过调整信息下的跨中弯矩增大系数来加大梁的跨中弯矩, 以达到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影响的目的, 弯矩增大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0~1.3.对于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的各层, 此系数不起作用。

(4) 梁扭矩折减

工程的现浇楼板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这时宜考虑楼板对梁抗扭的作用而对梁的扭矩进行折减, 折减系数一般为0.4~1.0.对于工程折减系数取0.4。若考虑楼板的弹性变形, 梁的扭矩不应折减。

(5) 梁刚度增大

主要考虑现浇楼板对数值的作用, 楼板和梁连成一体按照“T”形截面梁工作, 而计算时梁截面取矩形, 因此可将现浇楼面中梁的刚度放大, 通常现浇楼面的边框梁取1.5, 中间框架梁取2.0。

4.3 关于次梁受力

工程所用的设计软件PK引入了构件的内力大小与其刚度成正比, 并由变形协调条件确定。根据空间三维分析, 次梁不再像平面框架分析方法中那样作为荷载加到主梁上, 而是与主梁共同作用。

其次从结构中可以看出, 局布结构布置较复杂, 主次梁有时很难确定, 梁的支座和跨长也就很难确定, 只能根据刚度条件来计算其实际受力状况, 不过, 大多数情况下, 对于框架梁, 一般以柱间距为一跨这与平面框架分析是一致的, 但对于非框架梁, 应该一榀框架梁到另一榀框架梁之间为一跨。

4.4 主次梁相交导致后果

主次梁相交时, 当主梁两侧的次梁跨度相差过大而在主梁中引起的扭矩以及次梁边跨与主梁相交在主梁中引起的扭矩往往容易被忽视, 其后果将导致建筑结构的可靠程度降低, 留下事故隐患, 甚至诱发安全事故。

因此结构设计中慎重考虑主次梁相交在主梁中引起扭矩的作用。根据扭矩的大小采取构造抗扭措施, 或通过计算来进行梁的抗扭设计, 而不要随意把次梁两端假定为铰支来考虑忽视扭矩的作用。这样做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可靠度, 消除了事故隐患, 尤其要尽量避免主次梁相交时次梁靠近主梁支座这种情况, 以免在主梁中产生过大的扭矩而使梁的抗扭截面尺寸不够, 产生抗扭超筋现象。

4.5 箍筋加密

工程抗震设计, 框架梁的梁端1.5 h~2 h (h为梁高) 范围内箍筋需要加密, 这是为了使梁端可能产生塑性铰的区域有较好的延性, 这是抗震设计的构造要求。显然, 构件除了要满足抗震构造要求外, 还需保证在受力状态下的安全, 如梁还应满足竖向荷载作用 (或与水平荷载组合作用) 下抗剪承载力的要求, 以此确定抗剪箍筋的数量。但工程所用的PK软件只输出框架梁端 (节点) 处的剪力和箍筋面积, 梁其余部分的剪力和箍筋面积的变化情况不得而知, 导致用程序计算时在加密区1.5 h~2 h长度内满足梁端部受力和构造要求 (如箍筋间距为100) , 而在非加密区 (1.5 h~2 h以外) 范围内的箍筋数量则按加密区数50% (如间距200) 配置, 本人认为这是不安全的。框架梁的剪力, 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 剪力反对称, 若中间的箍筋数量按加密区数量的50%配置, 则加密区的长度至少需要L/4 (L为梁长) 。

因此, 做设计时应重视这一现象, 最好由端部剪力和梁上荷载计算出中间部分的剪力进行配置箍筋, 如果设计时间不允许, 为安全起见, 结合有经验工程师的经验, 在梁全长范围内都按端部最大剪力配置箍筋, 最大间距为100 mm或150 mm, 这在水平荷载较大时也不会浪费多少钢筋。

5 柱设计

工程框架柱设计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问题。在设计中经常出现, 框架柱的断面由轴压比限值确定。这往往使柱子断面很大, 一方面, 这样大的柱子, 很容易使柱的剪跨比大于2而形成短柱;另一方面, 由于柱断面很大, 占去了许多建筑空间, 工程师们不易接受, 同时, 由于自重增大, 引起地震反应增大, 造成恶性循环。

5.1 工程轴压比限值的实质

规范通过限制轴压比, 主要是希望柱发生延性好的大偏心受压破坏, 从而保证框架柱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在高轴压比情况下V-△滞回环骨架曲线的下降段比较陡, 滞回环的丰满程度差, 在循环次数不多的情况下, 框架柱丧失的承载力较大, 耗能的能力较差, 在低轴压比情况下V-△滞回环骨架曲线下降段比较平缓, 框架柱承受变形能力较大, 而承载力降低不明显, 对轴压比加以限制, 即要求在满足一定层间变形时, 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滞回曲线在第三个循环抗力下降量不超过前一个循环抗力下降量, 保证在大变形下, 仍有稳定的承载能力, 从而保证框架柱“大震不倒”。

5.2 影响工程的因素

5.2.1 (1) 选用矩形截面柱的原因

框架柱的断面形状将直接影响着柱截面界限破坏时钢筋和混凝土内应变, 应力的分布和混凝土受压边缘的极限应变, 从而影响到不同的截面形式的框架柱, 反映出的强度变形特性是不一样的, 在相同条件下, 圆形柱的轴压比限值可提高10%左右.但本工程为住宅建筑, 考虑房间布局的因素, 只选用矩形截面的柱而不考虑选择圆柱。

5.2.2 剪跨比的确定

建立在截面界限破坏基础上的轴压比公式中, 未考虑剪应力的影响, 没有体现出剪跨比的影响, 事实上, 剪跨比能够大体反映截面上弯曲正应力与剪切应力的比例关系, 因而是框架柱破坏形式的主导因素。通常认为框架柱的剪跨比越大, 延性越好。在一般配筋条件下, 当入>2时, 框架柱在横向水平剪力作用下, 一般都会发生延性好的弯曲破坏;当入≤2时, 框架柱就变成了短柱, 在横向水平剪力作用下, 一般发生延性差的剪切破坏。这种情况在工程中出现在与楼梯休息平台相连的框架柱和墙有大开窗处的框架柱。对与短柱工程采取全长加密, 取ф8@100。

5.2.3 箍筋约束的影响

在利用界限破坏条件推导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时, 并没有考虑箍筋约束的有利影响, 箍筋能改善混凝土的受力性能, 特别是能提高混凝土受压边缘的最大压应变。

5.2.4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影响

工程不考虑采用高强混凝土, 因为高强混凝土虽可以减小轴压比, 但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一样, fc和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 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 变形能力变差。

总之, 柱子设计关键是控制轴压比。根据规范轴压比限值取0.9。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短柱现象, 千万不能忽略了。

6 结语

3.住宅楼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篇三

本建筑工程主要用于住宅,面积约135×94.5米,总建筑面积为45865.96平方米。设有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层高3.7m,面积为5197.9 m2。首层设置小部分商铺,层高7米,面积为323.28 m2,其余为住宅,分为11栋,十二层高,总高度为37.7m,其中90m2以下住宅套型面积为31619.17m2,90m2以上住宅套型面积为7849.32m2。该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设计等级分类为三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Ⅰ级,天面防水等级为Ⅱ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物使用年限为50年。

2.施工流程

本工程共分4个区,其中1~3区设有一层地下室,地上由11座12层高的塔楼组成。待桩基检测完毕立即进行围蔽桩施工和土方的开挖,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集中“抢”下地下室工程,该工程工程量较大,承台与底板面同标高,承台使用砌砖作模板,但必须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本工程每区主体都进行内部流水施工,由于工期较紧,主体工程将采用18厚的胶合板进行制作板模,梁模板采用木夹板,工程将用三层模板进行周转,支撑采用钢管早拆支撑的方法进行施工,主体砼采用泵送,其他材料用塔吊进行垂直水平运输,钢筋焊接将采用我公司较成熟的电渣压力焊进行,既为建设单位节约资金,又能顺利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

主体以上工程安排应按短结构、精装修并突击外墙装修的原则进行。地下室完成后,主体结构应及时跟上,并尽可能的缩短结构工期。当主体结构完成后重点抓好外墙的装修,为在预期的时间内拆除排栅做好准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紧凑搭接,循环推进,严格交接班制度相互爱护成品,避免交叉污染。本工程施工总体顺序如图1所示。

3.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本工程采用300-400预制砼管桩,共计1010根,设计桩长26-36米左右,计划采用5台锤击桩机进行施打,预计每天完成55根,加上不可预计因素,大约16天可完成打桩工程。打完桩后安排5天时间进行试桩。

打桩时要求达到“双控”要求,如不能,则保证达到静压阻力值。对桩位进行复查,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具体方法是起吊桩后,使桩尖对准桩位,缓缓放下,准确插入土中,然后稳桩,用线坠双向校正,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在压桩过程中,每次回升夹具时要观察桩机水平是否符合。桩身倾斜率不得超过0.8%;

4.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柱模板用组合钢模板。柱子的四面边长均按设计宽度由钢平模拼成,四角采用连接角模或阳角模,上下左右均用U型卡连接,柱子底部加小方盘定位,顶部与主梁、次梁连接处,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尺寸,另行制作顶模板,设三道支撑,长撑用钢支顶,短撑用木枋并对下竖枋支顶,下撑用木枋。

(2)本工程的梁模板采取15厚木胶合板。当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则在梁侧模板加穿梁螺栓进行加固;当梁底模板跨度大于4m时,对模板进行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挑檐模板必须撑牢拉紧,防止向外倾覆,确保安全。梁支模体系采用Φ48×3.5普通钢管架满堂红脚手体系,见图2所示。支柱间距≤1200mm,采用钢管作大龙骨,50×100mm的木枋作小龙骨;模板安装时,先通线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然后架设小龙骨。进行合模前先清理干净并满刷脱模剂,木模板脱模剂采用水性脱模剂。

(3)柱拆模要掌握好柱卡或对拉螺栓的拆除时间,过早松脱会导致柱面变形或出现裂缝脱皮现象,过迟松脱会造成模板难拆和抽不出螺栓的情况。拆模后应及时修补柱面,及时清除粘结在模板表面上的水泥浆,重复使用前须涂刷模板隔离剂,涂刷时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施工缝。脱模剂采用甲基树脂、水溶性脱模剂均可,模板要经常检查有无过大变形及损坏并及时维修。模板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预留洞口,避免日后打凿。柱支模要注意垂直控制和轴线控制,要派专人复核模板位置、尺寸是否准确,支顶是否牢固,浇注混凝土后再复核一次,发现问题立即修正,施工质量和安全是否保证,支模质量是关键。

5.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由现场加工成型,由人工负责绑扎。钢筋的绑扎顺序:柱钢筋绑扎→梁钢筋绑扎→板底钢筋绑扎→板支座处负筋绑扎。钢筋进场要有完整的试验报告、原材料合格证。钢筋搭接长度、搭接位置及现场焊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遵守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用预制砂浆块按不同部位的要求绑扎在主筋上,以确保工程质量。

(1)柱竖筋直径较大者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直径较小者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接头应避开柱端箍筋加密区。搭接长度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接头相互错开35d。

(2)柱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3)柱节点加密箍筋采用以下工艺处理:在柱端箍筋加密区Ln范围内,取梁的高度将加密箍筋预先各扎2φ12竖筋,短竖筋上端加长3cm,下端增加长度为密箍的间距,并用电焊机将φ12短竖筋与箍筋的接触处全部点焊牢固,然后穿梁的纵筋。落梁筋前,将绑在竖筋上的扎线拆除掉。落梁筋时,套箍随同梁筋同时落入模板内,到此整个工艺结束。

(4)梁的纵向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φ25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φ25mm时,短钢筋与纵向钢筋相同直径、规格,必要时可用电焊将纵筋与短钢筋点焊连接,防止二层钢筋移位。

(5)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6)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的净间距应留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7)钢筋保护层定位。本框架梁柱的钢筋保护层采取水泥砂浆垫块以及塑料卡子进行控制,而对于框架柱、梁侧面的钢筋保护层则通过利用塑料卡子控制。所采用的砂浆垫块可以根据钢筋规格做成凹槽,使垫块和钢筋更好地联合在一起,充分地确保了钢筋的不偏移。

图3框架梁钢筋保护层塑料卡定位 图4墙筋塑料卡定位图5柱筋定位卡

(8)本工程的钢筋绑扎设置水平定位梯子筋和垂直定位梯子筋,而且对于楼板的施工缝筋同样采用梯子筋定位,柱箍筋定位则根据高度控制,以充分保证横平竖直,位置准确。图5给出了本工程框架柱钢筋定位采用的专用模具。

6.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先浇筑该层全部柱的混凝土。待每一层的楼面模板安装后,钢筋绑扎完毕,垫好保护层垫块,有关部门验收后逐段浇筑梁、板的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按下列原则进行:

(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柱、板的清扫口应先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0左右。

(3)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隔,其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后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5)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己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前修整完毕。

(6)柱浇筑前,或新浇筑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20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7)施工缝处必须待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施工缝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表面必須凿毛,清除松动的石子和水泥浮浆,并用水冲净,清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8)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来控制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应用刮尺抹平表面。

7.结语

本文结合某建筑工程主体工程施工实例,对该主体结构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施工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和总结,提出了一套质量上乘、工期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为类似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何明星.多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J].建设监理,2009,28(08):110~112.

[2] 乔建华.多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分析与防治[J].铁道建筑技术,2005,24(05):31~33.

[3] 熊凯越.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福建建筑,2009,21(09):117~119.

4.住宅电气设计标准 篇四

简介: 随着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入小康,家庭装潢已是家庭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但家庭装潢中的设计,往往注重在格局和色调等设计上,对电气考虑得不多,甚至出现无图施工。关键字:家庭装潢 电气设计 安装

随着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入小康,家庭装潢已是家庭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但家庭装潢中的设计,往往注重在格局和色调等设计上,对电气考虑得不多,甚至出现无图施工。家庭装潢中涉及的主要材料有绝缘导线、开关和插座等,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有差异,用户若不知道国家标准的内容,就无法检查;对安装质量的监理人员更应掌握新国标的有关内容。

用户在选购电气产品时往往只考虑价格,这是不明智的做法,价格贵的产品不一定可靠。如何选购电气产品是家庭电气装波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由于装滨施工队伍的素质不一,其安装质量差异极大。如果是无施工资格的人员,其技术素质往往不尽如人意。如何在施工中检查其施工质量,及早发现质量问题是用户关心的大事。

家庭装潢的设计、选材、安装、验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本连载按照工作顺序,结合上海市标准DBJ08—20--98《住宅建筑设计标准》作一些介绍。

任何一种标准总是有时间性的,随着居民生活的进步,新标准必然会不断取代旧标准,这里所谈论的住宅电气设备标准,其依据是DBJ08--20—98,该标准是在DBJ--20--94的基础上作局部修订而成的。它是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GBJ96—86《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本世纪末实行小康居住目标的要求(到200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m2;成套串达到70%)制定的,适用于除外销房以外的所有新建城镇住宅,包括动迁房、经济适用房、平价房、安居房以及商品房。

上海由于人口拥挤,居住水平低,用地紧张,故98对非上海地区的读者仅供参考。但本连载涉及的选材、安装和验收是相同的。

DBJ08—20--98规定每户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如下标准:

1.每套住宅进户处必须设嵌墙式住户配电箱。住户配电箱设置电源总开关,该开关能同时切断相线和中性线,且有断开标志。每套住宅应设电度表,电度表箱应分层集中嵌墙暗装设在公共部位。

住户配电箱内的电源总开关应采用两极开关,总开关容量选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避免出现与分开关同时跳闸的现象。

电度表箱通常分层集中安装在公共通道上,这是为了便于抄表和管理,嵌墙安装是为了不占据公共通道,目前上海正在个别居民小区内试行自动抄表法。

2.小套(使用面积不得低于38M2)用电负荷设计功率为4KW;中套(使用面积不得低于49M2)用电负荷设计功率为4。6KW;大套(使用面积不得低于59M2)用电负荷设计功率为6—8KW。上海在1994年以前每户的用电负荷在1kW左右,因此采用5A的电度表就可以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饭堡、微波炉、空调器、电水壶、电斑斗涌人普通家庭,每户的用电负荷增长很快,1kW的用电负荷是不够的,于是DBJ08--20--94规定每户用电负荷设计功率为4kW,电度表选用5(20)A。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家用电器的降价,使一户两台空调、两台彩电和电脑进入家庭已不是新鲜事,促使每户用电负荷再次猛增,因此DBJ08——20--98把每户的用电负荷设计功率由4kW增加到4—8kW。即高标准中套按6kW设计,高标准的商品房和130m2以上的住宅按8kW设计,电度表全部采用10(40)A单相电度表。

3.电气插座宜选用防护型,其配置不应少于以下规定:

(1)单人卧室设单相两极和单相三极组合插座二只,单相三极空调插座一只;

(2)起居室、双人卧室和主卧室设单相两极和单相三极组合插座三只,单相三极空调插座一只;

(3)厨房设单相两极和单相三极组合插座及单相三极带开关插座各一只,并在排油烟器高度附近处设单相三极插座一只;

(4)卫生间设单相两极和单相三极组合插座一只,有洗衣机的卫生间,应增加单相三极带开关插座一只,卫生间插座应采用防溅式。

上述规定是最小值,几乎每个家庭都感到插座不够,要用临时线加接插座板作补充,一块插座板上接三四个用电设备是常见现象,如果这些用电设备都是小容量,例如家用电脑要用到四五个插座,这是允许的。如果插座板同时接电水壶、电热取暖器等大容量电器是不允许的,因为导线会过载发热。

发达国家不允许临时线长期使用,同时规定要有足够的插座数量。因为临时线在使用中易受损,会导致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事故;对插座数量,美国国家电气法规(NEC)规定:两插座点问的距离不得超过12英尺(约3.66m),即一个家用电器如不能自左侧接插座,定能自右侧接插座。香港的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插座分别为4、7、4个。

4.插座回路必须加漏电保护。

电气插座所接的负荷基本上都是人手可触及的移动电器(吸尘器、打蜡机、落地或台式风扇)或固定电器(电冰箱、微波炉、电加热淋浴器和洗衣机等)。当这些电器设备的导线受损(尤其是移动电器的导线)或人手可触及电器设备的带电外壳时,就有电击危险。为此DBJ08--20—98规定:除挂壁式空调电源插座外,其他电源插座均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5.阳台应设人工照明。

阳台装置照明,可改善环境、方便使用。尤其是封闭式阳台设置照明十分必要。阳台照明线宜穿管暗敷。若造房时末预埋,则应用护套线明敷。

6.住宅公用部位必须设置人工照明,除高层住宅的电梯厅和应急照明外,其余应采用节能开关。电源应接至公共电度表上。

根据消防规范,高层住宅的电梯厅和应急照明是不能关的,因此不能用节能开关。

7.住宅应设有钱电视系统,其设备和线路应满足有线电视网的要求,小套每户应设电视系统双孔终端盒一只,中套、大套每户应设不少于二只的电视系统双孔终端盒,终端盒边应有电源插座。在装没施工时,不管该地区有线电视是否到位,都应暗设电视终端盒。

8.住宅电话通信管线必须到户,每户电话进线不应少于二对。小套电话插座不应少于二只,中套、大套电话插座不应少于三只。

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每户一对电话线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规定每户电话进线不应少于二对,其中一对应通到电脑桌旁,以满足上网需要。

9.电源、电话、电视线路应采用阻燃型塑料管暗敷。电话和电视等弱电线路也可采用钢管保护,电源线采用阻燃型塑料管保护。

10.电气线路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导线应采用铜导线。家庭装横中线路已转为穿管暗敷,既符合安全又达到防火要求。

11.由电度表箱引至住户配电箱的铜导线截面不应小于10mm2,住户配电箱的配电分支回路的铜导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

住宅电气设计必须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要适应21世纪的用电水平,电气线路容量(配电回路数、导线截面、插座数量、开关容量等)的设计,应留有裕量,一般新建住宅的设计寿

命为50年,因此电气设计至少要考虑到未来二三十年负荷增长的需要。住宅楼电气线路设计绝大多数采取暗管,如果考虑到造价,电源线的线径不增加裕量,那么敷设的暗管至少要加大1—2档管径;对室内的分支线路,如何考虑未来的增长需要呢?德国的N瓜OAX公司的产品在上海展出时,展出了嵌墙安装的线槽,这种线槽如果和室内的护墙板配合,既可作为保护墙面的装饰,又可在此线槽内任意增加分支回路及在线槽上任意设置终端电器,例如插座。

导线线径加大和分支回路增加,不仅仅是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住宅电气安全水平,避免了许多电气火灾和其他电气事故。国际铜业协会北京代表处经过咨询中外专家,并在一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住宅建设中电气线路设计容量提出了宝贵意见:配电回路不能过少,如果配电回路少,每个回路的负荷电流增加,会导致线路发热加剧,电压质量变差,影响家用电器的性能和寿命。导线的使用寿命与工作温度成一定的反比关系,例允许工作温度为70度的塑料导线,其工作温度每超过8度,绝缘使用寿命将减少一半左右,而绝缘老化将导致导线寿命缩短、短路和火灾增多。

住户进线香港为16mm2,日本为14mm2,美国为25—50mm2。上述数据供电气装潢设计参考。

12.接地。

上海住宅供电系统规定采用IT系统,供电局三相四线进户,每幢建筑物单独设置专用接地线(PE线)。在每幢建筑物的进户处设置一组接地极和皿线相连,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防雷接地和电气系统的保护接地是分开设置的,防雷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

在上海地区,对成品房(简单装横)买方可根据上述内容加以对照验收。若是购买毛坯房,房产商只负责公用部位的电气安装及到住户配电箱的线路敷设,电源进入室内,室内只安装供装横照明用的一只灯和一只插座。对现浇楼板,房产商应做好线路配管的预埋工作及穿线工作。

上述电气设备标准仅适用于上海地区,对其他地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上述电气设备标准仅供参考。

5.蟋蟀的住宅+教案设计 篇五

设计说明

教一篇课文,不仅要教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本课的设计,旨在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针对“蟋蟀的住宅”提出几个问题,突出“以解决问题为线

索”的教学理念,整课教学围绕着解决“作者为什么将蟋蟀的洞穴说成是住宅?它的住宅是

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建造的?”等问题展开教学,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理解等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整理作者法布尔和昆虫蟋蟀的相关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读准生字词。(2)有条件的地方,学生可以课前观察蟋

蟀的巢穴。(3)查找作者和蟋蟀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住的房子越来越宽敞,越来越漂亮。谁来简

单介绍一下自己家的住宅?(板书:住宅)

2.现在有一个小家伙想和你们比一比住宅,它就是——(板书:蟋蟀)

3.(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教师整理出几个重点问题:作者 为什么将蟋蟀的洞穴说成是住宅?它的住宅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建造的?)

设计意图:本课的起始设计,具有激趣和铺垫的双重功能。开篇创设比住宅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许多疑问,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测字词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将句子读通顺。

(2)给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2.检查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同桌互相交流预习字词情况。

(2)组长利用字词卡片,组织小组成员轮读、抢读,熟记字词。

(3)课件出示几个难读的生字、新词:

慎(shèn)重 选择(zé)洞穴(xué)隧(suì)道

倾(qīnɡ)斜 住宅(zhái)挖掘(jué)搜(sōu)索

全班开火车读、指学生领读,正音。

3.教师指导书写。

先让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再指导书写。(预设:“蔽”要注意第八笔的竖上下是连在一起的,“搜”要注意把笔顺写正确,“倾、抛”要注意安排好间架结构。)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点放在检测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读课文情况。

2.教师引问:通过读课文你看到蟋蟀的住宅了吗?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蟋

蟀住宅的哪几方面的内容?

3.课件提示:

先简单说明蟋蟀成名的________,然后重点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学生找出每部分对应的段落,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指名读、默读等多种形式读熟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为精读课文作好铺垫。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说说这节课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2.作业设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整体回顾课文;抄写生动的句子,丰富积累。

第二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教师引问: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它是怎样建造住宅的?作者为什么将蟋蟀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这节课我们就来和法布尔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引导、巩固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为理解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它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1)教师提出读文要求: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并试着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句子并概括特点。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4)学生结合句子汇报:

预设:结合第 5 自然段能概括出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通过读第6自然段能知道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

(5)学生边读边想象蟋蟀住宅的样子。

过渡: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这么好的住宅怎么就被蟋蟀碰上了呢?

2.引出选址问题。

(1)指学生读第2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①随遇而安,从字面看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②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喜欢随遇而安?(别的昆虫:临时的隐蔽所藏身;蟋蟀:慎重地选择住址,不肯随遇而安。)③读了这一段,你喜欢上蟋蟀了吗?是文中的哪些词让你喜欢上它的?(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常常、一定要、一点一点等。)④如果你是蟋蟀,天下起了大雨,别的昆虫还在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舒

适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舒畅)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过渡:这么宽敞的住宅它又是怎样挖掘的?

3.解决问题:它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1)提出读文要求。

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结合下面几个思考题,谈谈你的发现和感受:①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蟋蟀建房的过程?说说每个层次的意思。②找出描写蟋蟀建房的句子,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③作者能够把蟋蟀建房的过程写得如此生动具体,说明了什么?

(2)汇报交流:①这部分分三个层次介绍蟋蟀建房的过程:动工时间;怎样挖掘;不断修整。②蟋蟀建房的句子主要在第 7 自然段,表示动作的词语有:扒、搬、踏、推、铺。

③说明:蟋蟀有认真工作、坚持不懈、辛勤劳动的精神。

(3)读到这,你明白为什么作者将蟋蟀的洞穴称为住宅吗?你想怎样称赞这小小的蟋蟀?

(4)带着赞美的感情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来体会课文要表达的内容,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选址和建筑过程,并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三、深入读文,感悟写法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其实我们很多人并没有亲眼见过蟋蟀的住宅,那为什么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们就如同

亲眼所见而且兴趣盎然呢?(因为作者观察非常仔细,有耐心,而且写得生动具体形象,用了打比方、列数字这些说明方法。)

3.学生介绍有关法布尔和《昆虫记》的资料。

4.读了这篇课文,你要向法布尔学习什么?(学会耐心细致地观察,具体地描写。)5.学生介绍蟋蟀的资料。

6.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昆虫记》,去更深地感受一下法布尔对这些小生命的热爱和敬佩。

设计意图:交流写作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结合课文让学生写一个小动物,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布置课外阅读,延伸语文课堂,让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和课外图书有效地整合起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思路清晰。教师以课题做文章,学生的好奇心和读文兴趣很浓,引发学生提出了

有价值的问题:作者为什么将蟋蟀的洞穴说成住宅?它的住宅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建造住

宅的?整课教学都是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的,重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晰、明了,摒弃了“分

析式”的阅读教学模式,突出了阅读策略教学。

2.注重培养能力。本课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小组合作学习,结合重点语句概括

6.住宅户型设计趋势总结 篇六

第一部分:住宅户型设计一般注意的几个问题

1、户型需求

户型需求是运动的,它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包括: ○目前的户型需求多样化,市场上并无绝对的主尊户型。○户型的需求随时间、区域而变化。

○户型需求的多样化源自市场消费层次的多样化:比如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人口来自全国各地,多种地域文化形成撞击,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层次的消费构成了不同的需求层次,消费心理难以一一把握,销售难度往往集中于如何将不同需求导向某个需求目标。而在黄石,购房群体只要是在本城区,文化层次较集中,消费习惯易于把握。

○购买群年轻化,购房者年龄大都在25—45岁之间,年轻化使需求呈现复杂的个性化。○潜在的够房者绝大部分为“非常人口”——有限的收入使其难以实现近期购房的年轻者,其置业计划必然是远期的,并且购房很难把握,也许会选择过度性的小面积户型,也许会一步到位,选择较大面积的户型。还有一种就是有固定住房,追求自在新潮的生活,经济实力强的上班族,其购买心理也是不确定性,因为其购房主要目的调节生活或者争脱父母的束缚。

2、户型适用

适用是住宅建设的基本要求,户型设计的第一位选择因素就是使用方面,舒适度较高,离开这点就谈不上户型设计的先进和前瞻性。

○面积适当的厅,满足会客、团聚、视听、休闲的公共性活动功能。○厅内要有良好的光照、通风和视野。

○厅内不要有太多的洞口和门,以方面家具的摆设和隐私的保护。○厨房最好靠近门口,以利购买菜蔬与处理垃圾,避免污染。○厨房和餐厅最好相邻,以便用餐和撤除餐具。

○卫生间与卧室要相近,夜间使用时,不然老人儿童使用均不便。

集中归纳起来,动静分区、干湿分区、公私(公用区和私密区)分区应是使用功能合理的基本原则。

3、平面形式

平面形式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每一层的户数在减少,尤其是小高层和高层住宅。以前多为平均一梯8户甚至10户,现在减少平均一梯4—6户,最少一梯1—2户。密集的户型在后期将不受欢迎。

二是平面形式增多,以前那种简单的十字形也在变化。“井”字、“米”字已经很少使用,“蝶”形、“品”字型以及单排式、错层式涌现出来。现在较多采用的是“品”字型(或“工”字形)结构和蝶式设计。这种形式的是最大优点在于采光通风良好,户与户之间无遮挡,住户观景效果良好。

4、内部间隔

以往户型间隔布局杂乱,功能分区不明。主要表现在:餐厅和客厅不分,开门即厅,厅当走道;卫生间对着房门,而且与卧室相邻,由于隔音效果不好,卫生间的水龙头一打开,相邻的房间深受噪音之苦等等。为此,户型间隔上应注意:

○开门是厅或玄关,饭厅与厨房相邻。

○卧室置于一侧,卫生间、浴室等置于一侧,中间形成一道走廊。○走廊尽端是主卧室。

○一般都是“工”字、“T”字或者蝶式设计,景观互不遮挡。

5、户型大小和构成户型大小到底多大才合适吗?

户型大小与产品形态有着很大的关联。而一般住宅户型面积的分配如下: 厅(起居室):20-45㎡

主卧室:15-25㎡ 次卧室:15㎡

次卧室:8-12㎡ 保姆间:4-6㎡

卫生间:4-10㎡

厨房:8-12㎡

洗衣机间:4㎡(附污水盆)储藏室:6㎡

阳台:4-12㎡ 生活阳台:4-6㎡

走入式储藏室:6㎡

上述面积中,保姆间、家庭团聚室、走入室储藏室根据商品房的目标客户而选择配置。除此之外,常见户型设计的细部处理还需改进的地方:

○起居室窗户:目前窗台高80-90厘米,外有封闭式阳台,两层窗户遮光,阳台栏杆一般在1.2米,人们站在阳台上不舒服,现在改进为落地窗户加透空栏杆,阳台有阳光室的作用。建议阳台的实栏板部分不要太高,影响使用效果。

○窗台:现在已从900、850厘米的窗台变矮、变大,下面可以走暖气、视野好,但需要有铁栏杆的保护。

○楼梯:2.7米层高的楼盘,一般为1层16步,每步17厘米,现在改为1层18步,15厘米高。这样增加了面积,但舒适度上升,特别是六层楼,会令老人、小孩舒服。75厘米是室内楼梯的最小宽度,如果厅比较小,楼梯可以独立做,厅大时楼梯可以用来美化客厅,成为一景。○复式层顶:一般最低是1.5米,平均高度2.1米,有的采用威卢克斯窗直接开在坡屋顶上,采光好,但视野不好,不能看到天空。提倡窗向下落到普通高台的位置。○室外防护护栏:一层防护栏杆开始缩回墙面,以至整栋楼都不得不做栏杆。

6、功能分区

住宅的使用功能虽然简单,但却是不能随意混淆的,简而言之一般有如下几个分区: ○公共活动分区:供起居、交谊用,如客厅、餐厅、家庭厅、门厅等。○私密休息厅:供处理私人事务、睡眠休息用,如卧室、书房、保姆房等。

○辅助区:供以上两个部分的辅助支持用,如厨房、卫生间、储藏间、阳台等。这些分区各有明确的专门使用功能,有动、静的区别,有小环境的要求。绝大多数的平面设计都注意到了正确处理这个三个功能区的关系,使之使用合理又不互干扰。

7、户型布局

户型内部应如何布局和配比面积。根据调查,一般客户认为评价户型最重要的依次是:布局、朝向、楼层、使用率。可见布局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户型布局上,客户认为个功能区的重要程度依次为:起居室、主卧、次卧。有专家认为目前在130-140平方米总面积的户型里设计30平方米比较合适,从趋势上看,厅的面积下调,主卧室面积从15-18平方米调至25平方米。其中的原因是:

○客户年轻化,很少在家度过,回家时卧室是常用的空间,需要组合柜、电视,看书的位置,厅内一部分功能转移到卧室中。

○社区设置会所,会所改变了交友一定要在家的概念。○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的隐私权要求增加。

在设计中通常安排餐厅和起居厅结合,但高标准的住宅内,可以考虑分开设置。但如果分开后,餐厅的光线、通风以及视野等条件均没有得到改善,或餐厅分离后反而更象扩大的通道,则不如不分开。特别是中小型住宅,一个大起居室的空间感、尺度感和生活氛围,便优于两个厅的分离设计。

第二部分:把握新概念住宅户型设计的基本要点

1、高科技和环保时尚住宅的新亮点

2、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

3、气候

4、地形地貌

5、社会、经济、生活科技的发展

6、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开发商的要求

7、家庭规模和结构

8、家庭行为模式

9、生活习惯、风俗、社会以及文化背景

10、生理、心理的需求

第三部分:住宅户型设计的新走势

1、户型面积趋向使用化

○传统的一梯多户受到挑战,尤其是高层住宅的一梯八户井字形格局,由于使用效率低,功能质量差,愈来愈受到市场冷落。户数的减少,多边形的平面布局使得户型设计更趋合理。三角形、钻石形、六边形、斜十字形等布局形式不断涌现,每一户的居住质量都得到相应的关注及重视。

大厅大户的结构显得落后,中户型设计基本上以大厅小房为主,而大户型通过增加房间数目、强化功能空间的手段也达到类似的效果。

○户内实用率比以前高,公共走道、室内走道、楼宇边角等公共面积减少,户型设计较以前更讲究如何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

2、功能配置更趋完善

○主人房带卫生间已成为中大户型的必要设计。

○工作阳台的设置,同以前功能重合的阳台设计(把家务操作、观景等功能集中于一个空间实现)相比变得合理、方便。

○书房、儿童房、健身房、衣帽间等配套空间的设置、使室内活动更为舒适。

○玄关的设计,增加户内空间层次,亦与生活水平提高的社会现实想吻合,使入室更衣换鞋等新风尚变为可能,促进居家健康化、安逸化。

3、功能分区更为明显

1996年以前的住宅,没有什么功能分区概念,在居家使用上极不科学,大厅功能比较混乱,基本上不区分休息娱乐区(客厅)与进餐厅(餐厅),一些卧室门直接开向大厅,设计十分不合理。

1996年以后的住宅,开始注重使用空间的层次与分区的问题,三大分区理念:动态静态空间花分、工作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划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划分思想在户型设计当中得到有效贯彻。

平面户型设计打破平面厅室划分的旧传统,利用凸出的边角,台阶、隐形走道等设计进行空

间划分,使空间层次感更强,空间变化更大。

4、户型设计更为贴近人性

1996年以后的住宅户型设计与1996年以前的相比,一个显著的分别在于:现在的户型设计更为贴近人性,设计是出于居家细节设身置地为住户考虑的。

○传统的厨房多采用I型,现在则有I型、L型、还有开放式,半开放式的厨房设计(在小户型住宅及酒店式公寓运用用得比较多),在长度、宽度方面考虑到操作台、洗盥台,厨具电器壁柜的设置及摆放位、管线的安装、通风排气条件。

○落地窗、凸窗、角窗的普通采用打破单纯以阳台作为居室外延空间的局面。○卧室门的朝向注意避免与其他房间门相对的现象。

○低窗台设计,可坐可卧,既增加了使用空间,又开阔了视野。

○些中小户型采用自由间隔设计,充分体现个性品位:其一,少梁柱对空间的占用及制约,使自由问题灵活方便。其二,室内空间多运用薄墙、虚墙(非砖石水泥结构),住户可重新进行间隔。

5、设计观念变革 ○朝向观念的变革

不再追求户户朝南的设计,景观与朝向同样重要、户型设计更关注景观的方向而不是南北朝向/ 消费者开始关注小区内部环境的营造,开发商近年花大力气去塑造区内景观,住宅小区采用围合式、半围合式布局较多,只要是朝向中心花园的户型,基本上都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需求观念的变革

随着目标市场逐渐细分化,购房群体日趋理性与个性,单一的户型需求演变变为多极化、多样化的户型需求,从而使户型设计也呈现多样化特征。

1996年以前的住宅户型,同一楼盘同一类型面积相同,格局也相同,1996年以后的住宅户型,同一楼盘同一类型细分为几种面积结构有差别的户型,以满足相同收入阶层中不同的消费需求。

6、从人口构成确定居住空间

从家庭人口构成分析,7种套型即可适应1-6口家庭的各种构成情况。但套型设计还要满足

7.浅谈住宅楼电气设计 篇七

1 住宅用电负荷的预测

住宅面积分为三类:小型住宅60m2以下, 中型住宅60~100m2, 大型住宅100m2以上。一般小型住宅照明用电负荷500W, 娱乐用电 (包括电视机、音响、电脑等) 负荷950W, 厨房用电 (包括电饭煲、电热开水器等) 负荷3500W, 卫生间用电 (洗衣机、排气扇) 负荷1170W, 空调用电负荷2250W, 综合上述各类用电负荷共8370W, 中型住宅乘1.3系数10881W, 大型住宅乘2.6系数21762W。根据统计调查, 一般住宅用电负荷的高峰期是夏天晚饭后的时间, 这时用电负荷有:电视、电冰箱、电热开水器、消毒碗柜、电脑、空调, 共有住宅用电负荷的40%, 查设计手册得需要系数0.4~0.6, 所以根据实际情况, 我们设计时取0.4系数便可以, 则小型住宅负荷计算取3.5k W, 中型住宅负荷计—算取4.5k W, 大型住宅负荷计算取8.5k W即可。

2 住宅的电源与配电系统

一般住宅供电由小区变配电所引入, 应采用三相四线 (TN-C系统) , 经重复接地后进入单元总电表开关箱, 改成三相五线制 (TN-S系统) 后再放射到各用户, 配电箱中应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 断路器应选用能同时切断相线———中性线的断路器。住宅用电负荷计量应采用一户一表制, 建议将单元总开关及分户电能表集中设置以便管理。户内配电系统: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 为避免电气线路过载和降低谐波电压的影响, 户内配电系统应采用多回路形式, 至少应设照明回路、一般插座回路和空调回路, 如实际需要也可将厨房和淋浴室设为单独回路。此外考虑到家庭办公和信息化的发展, 还应增加一条专用回路。

3 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

室内外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住宅用电的安全及经济效益, 因而必须在工程设计中合理选用导线和有关电器设备。

3.1 导线的选择

导线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导线的型号和规格, 其原则是既能保证配电的质量与安全又能节省材料, 做到既经济又合理。其中导线型号应按使用工作电压及敷设环境来选择;导线的规格 (导线截面) 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选择:

3.1.1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为防止出现断线事故, 导线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一般照明回路计算电流较小时 (<10A) , 其导线都应按机械强度选择。

3.1.2 能确保导线安全运行。

选择导线时应保证其安全电流大于长期最大负载电流, 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选择进户线及干线截面时应留有适当余量;

2) 单相制中的中性线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3) 三相四线制中的中性线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的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用于接中性线保护的中性线, 其电导不应小于该线路相线电导的50%, 气体放电灯的照明线路因受三次谐波电流的影响, 其中性线截面应按最大一相电流选用。

3.1.3 能确保电压质量。

对于住宅建筑来说, 电源引入端至负荷末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不应大于2.5%, 如线路电压损失值大于规定电压损失允许值, 应加大导线截面以保证线路的电压质量。

总之, 在选择导线时要考虑实际使用及未来发展需要, 适当留有余量, 减少电压损失, 保证导线使用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有效。

3.2 电器设备的选择

电器设备主要指电源配电箱、电表、控制开关、漏电保护开关及电源插座等。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选用时应根据住宅的负荷情况、安装要求、使用环境、设备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等合理选择电器设备的型号规格, 注意设备的容量等级宁大勿小, 但又要避免选得过大造成浪费, 一般来说在计算工作电流的基础上选大一级即可。为确保其质量, 应选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国内GB、JB有关行业标准, 并具有产品质量认可证书的电器产品。总之, 电器设备的选择尽可能做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4 防雷与接地

4.1 防雷内容与措施

防雷内容一般可分为:防直击雷, 防感应雷及防高电位入侵三个内容。就防直击雷而言, 一般是在屋面易受雷击部位安装接闪器, 然后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电阻很小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安装时要注意屋面突出的金属部件与避雷针、带、网应全部可靠连接。目前一般利用屋面板钢筋作为避雷网, 柱主钢筋作为引下线, 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 这是较为实用经济的作法。为了防止感应雷和高电位入侵的危害, 可在电缆进出户处将绝缘子的铁脚支架可靠接地, 同时安装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此外要强调进行等电位联结, 也就是在设计施工小要把建筑物内、附近的所有金属物用电气的方法连接起来使整座建筑物空间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 这样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内部和附近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 从而避免内部的设备被高电位反击和人被雷击的事故。

4.2 安全接地的形式与要求

在住宅电气设汁建设:扣为确保电器设备和人身安全务必做好用电系统的安全接地。日前我国的住宅配电系统方式一般有三种:TT、TN-C-S和TN-S系统, 在进行设计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接地系统。以下着重谈谈住宅配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 电气设备必须保护接地, 接地电阻R≤4Ω。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既可采用保护接地, 也可采用保护接中性线。为确保接中性线保护系统的安全可靠, 必须将中性线干线或支线的终端再次接地, 这称为重复接地。重复接地有以下作用:增大流过线路保护装置的电流使其加速动作, 从而减轻或避免事故的发生;设置重复接地后可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 减少触电的危险程度。为确保接中性线保护的安全可靠, 按规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0Ω; (2) 保护接中性线的其电导不得小于线路中相线电导的一半; (3) 在任何情况下, 同一供电系统中不可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 另一部份采用“保护接中性线”; (4) 用于接中性线保护的中性线不能安装带熔丝的开关或熔断器。

此外, 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及智能化的发展, 应作好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工作。

5 消防系统

大型现代住宅中由于电气设备越多就越容易发生火灾, 因此应安装完善的消防系统。大型现代住宅在电气消防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供电电源应采用两路方式, 一路为市电电源, 另一路为应急电源;

(2) 有应急照明系统;

(3) 应用手动响鸣火警警报系统可加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如可能可加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 开关和导线应选用符合防火规范的开关和阻燃型的电线电缆。

6 智能化发展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随着微机自动检测及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 楼宇智能化的实现已成为可能。未来的住宅楼应有一个由检测单元、执行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微机组成的智能监控系统, 由该系统对楼宇内的设备运行, 电气故障、火灾、盗情等进行集中监控。再设置综合布线系统, 将一定区域内的楼宇按星型拓朴结构建成小区局域网, 进而所有局域网连接, 同时与公安、消防、电讯、广播住宅管理等部门连网从而建成城市住宅管理信息网络, 实现住宅的全火候、全方位监控和管理。

8.新版住宅设计规范与住宅的发展 篇八

很多人认为,设计规范是为设计单位、设计人和建设单位制定的,和一般人没有关系。但笔者曾参加了新版《住宅设计规范》的审定,了解规范编制者、建设管理部门的良苦用心和制定过程,新规范的很多条文都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较长时期的国家住房政策、住宅建设类型、后期管理等息息相关,当然更重要的是与老百姓的居住生活息息相关。何以见得?笔者从三个方面说明。

第一,新版规范更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如新规范明确要求“7层及以上住宅或高度超过16米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12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需配置一台能容纳担架的电梯”,这为居住在高层住宅的居民解决了急病抢救的后顾之忧。再如“套内安装在1.80米及以下的插座均应采取安全性插座”、“阳台栏杆的设计应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等,为居民的安全做了保障。

第二,新版规范更注重住宅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家鼓励中小户型与保障房建设,推动住宅回归基本功能和产业化,新规范适应了政策与市场形势,摒弃了与住宅建设发展方向不相适应的条款。如新规范将一居室(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使用面积从不小于34平方米,调整为30平方米,将零居室(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卫生间)使用面积从不低于30平方米,调整为22平方米。这适应我国国情和当前保障房建设的需要,有利于正确引导中小套型的住宅设计与开发建设。

第三,新版规范更注重住宅的长效管理。在以往的设计中,一些退台式、复式或顶层变化的户型,很难避免将卫生间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上层,一旦出现卫生间漏水,将给下层住户带来不便,甚至引发邻里纠纷。新规范规定“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上层”,为这类问题在源头止水。新规范规定“新建住宅应每套配套设置信报箱”,保障了居民的权利。又如,在开发商的各种增加利润的策略中,增加隐形面积是常用手法,有时一套住宅的卧室加起居室面积为30平方米,而阳台面积竟达到50平方米!新规范明确规定“阳台面积不超过套内面积的15%”。以往有的开发商把住宅户型层高设计为6米,实际把一层潜伏修建为两层,使产权面积只有实际面积的一半左右,钻国家管理的空子,而新规范明确规定“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米时,应对这些超过3米的楼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米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米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米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这使得开发商“偷”面积的手段难以实施。

9.《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篇九

一、引入新课

1、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我们通过电脑学习、工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

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再读课文,思考:

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

填写表格或绘制电子住宅的示意图

具体设施

如何工作

有何功能

4、教师出示电脑住宅的示意图,由同学来做电脑住宅的讲解员。要求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按一定的顺序,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介绍电脑住宅中的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5、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

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6、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

四、课外拓展

1、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

2、如有兴趣的话,还可以试者设计智能化的商场、医院、学校,并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

板书设计:

30、电 脑 住 宅

一切 电脑 指挥

(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

神奇

安全 方便 舒适

10.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设计说明 篇十

一.概况

本住宅小区地处西安市东城区,位于东五路与康复路交汇的十字路口西北侧,东临西京医院,附近为康复路服装批发市场,加上小区的建设,形成一个十分钟的生活圈,人流量大,商业氛围浓厚,交通便利。

二.设计理念

本设计中自然生态的理念一直贯穿始终,体现了尊重自然而不仅仅是改造自然的现代设计思想,追求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密切结合,相互辉应,相得益彰,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规划设计

关于道路系统

在充分研究了小区现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分布后,贯彻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从交通、消防等多个方面精心考虑,主要道路系统与建筑密切配合,明晰了然,将各大分区通达顺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流主要交汇处均设有较大面积的活动空间,体现了良好的疏通性和引导性。次要道路系统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并沿其设置别有情趣的坐凳、雕塑和小品。所有道路系统两旁均合理设置异域风情浓郁的指示牌和路灯,在充分发挥其功用性的同时亦强化着主题,为小区增色不少。

关于绿化配置

11.住宅钢混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住宅建筑;框架结构;优化设计;性能分析

0.前言

随着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高,住宅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形势发展较好,由于设计施工的框架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围护墙体轻、抗震性好、施工速度快、布局灵活多样等特点,在许多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结构体系本可能是多式多样的,但根据其平面特点,通常都利用中部的竖向交通区设置较多的剪力墙,组成一个较完整或基本完整的筒体,伴随着这种施工特点的满足群体不断增大,住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现代施工技术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1.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形式

1.1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的特点是开间大、灵活性好、抗震性能较好、造价较低,但由于柱截面大于隔墙厚度而造成柱角外凸,影响家具的布置和美观,有时由于住宅中房间分隔的不规则性又造成柱网的难以布置。

1.2抗震框架结构

与非抗震结构设计相比,考虑抗震的结构设计在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时要考虑的是结构的自震周期避开场地的卓越周期,否则应调整结构平面,直至满足为止。在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大部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根据设计基本资料确定地震计算参数;②进行抗震概念设计,合理布置结构体系;③根据地震设计参数计算结构的总体地震响应,检查各地震控制指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不满足的要调整结构体系直至满足为止;④计算地震力;⑤根据地震力计算结构内力;⑥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计算各构件配筋;⑦按照规范要求调整截面配筋,并采取各种抗震构造措施。

1.3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就组成了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它是小高层住宅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主体结构型式。其特点是平面灵活,适用性强,结构合理,能使框架、剪力墙两种有不同变形性能的抗侧力结构很好地协同发挥作用。

1.4大开间剪力墙结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建造的小开间剪力墙体系住宅在建筑功能上的局限性变得日益明显。从强度方面看,小开间结构中墙体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过多的剪力墙布置还会导致较大的地震力,增加工程费用。另外,由于结构自重较大,也增加了基础的投资,因此,大开间剪力墙应运而生。

1.5短肢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介乎于异形框架柱和一般剪力墙之间,由于这种结构体系在建筑功能、结构形式、投资效益、节能指标等多方面效果良好,己成住宅的主要结构形式。

2.住宅钢混结构设计要点

2.1水平荷载

水平荷载是小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在低层住宅中,往往是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控制着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而在小高层住宅中,尽管竖向荷载仍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产生着重要影响,但水平荷载将成为控制因素。对某一特定建筑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2.2轴向变形

对于采用框架体系或框架一剪力墙体系的小高层住宅,框架中柱的轴压应力往往大于边柱的轴压应力,这就使得中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大于边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当房屋很高时,此种差异轴向变形将会达到很大的数值,其后果相当于连续梁中间支座产生沉陷,使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值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

2.3结构延性

相对于低层住宅而言,小高层住宅更柔一些,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更大一些。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2.4结构侧移

与低层住宅不同,结构侧移也是小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随着房屋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结构的顶点侧移一般与房屋高度H的四次方成正比。在设计小高层住宅时,不仅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要有足够的抗侧移刚度,使结构在水平荷载下产生的侧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过大的侧移会使人不舒服,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过大的侧移会使隔墙、围护墙以及它们的高级饰面材料出现裂缝或损坏,也会使电梯轨道变形而导致不能正常运行。

3.住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3.1优化设计方法

住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主要是应用住宅结构分析软件,采用人工分析进行调整,运用概念设计的方法对不同的结构选型和布置不断的进行方案分析比较,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构方案。用概念设计的方法所得的方案是较合理经济的,虽其费工费时、对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但这种依靠设计人员经验进行人工优化的方法仍是当前所普遍采用的主要方法。

对于同一住宅方案,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结构(包括基础)布置方案,确定了结构布置的住宅物,即使在同种荷载情况下也存在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过程中设计参数、材料、荷载的取值也不是唯一的,住宅物细部的处理更是不尽相同等等,这些问题目前计算机是无法完全解决的,都需要设计人员自己做出判断。而判断只能在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律指导下,根据工程实践经验进行,这便是前面所说的概念设计。因此,概念设计存在于设计师对多种备选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中。

3.2结构性能分析

①抗震性能分析。对结构体系来说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是两个同时需要满足的条件。结合概念设计的理念,对上述两种结构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电算程序可以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SATWE。在结构设计中,不仅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还要求其有适当的刚度。高层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安全与其侧移的大小密切相关,过大的侧向变形会使隔墙、维护墙及其饰面材料出现裂缝或损坏。结构分别按考虑5%的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力作用的不利情况计算出各结构体系层间位移角,剪力墙结构小于框剪结构,但均小于规范要求,且富裕量较大,说明两种结构体系满足刚度要求。

②使用性能方面,剪力墙结构由于墙体太多,自重大,导致了较大的地震作用,混凝土和钢材用量也较高,增加了基础工程的投资,而且限制了建筑上的灵活使用。而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特点是平面使用灵活,适用性强,结构合理,能使框架、剪力墙两种有着不同变形性能的抗侧力结构很好地协同发挥作用。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具有较纯框架和纯剪力墙结构更为有利的水平变形曲线。由框架构成自由灵活的使用空间,容易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时剪力墙具有相当大的抗侧移刚度,从而使框一剪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也大大减少了结构的侧移。

③经济性比较。通过对三种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直接费的计算,发现三种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单位面积直接费相差不是很多,其中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单位面积直接费最大,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单位面积直接费最小,三种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的次要项目造价基本相同。单位面积造价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最小,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次之,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稍微较大。

4.结束语

上一篇:我的家乡下一篇: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文献与电子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