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2024-12-09

读教育与美好生活(12篇)

1.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篇一

读王君《教育与幸福生活》有感

苏明灿

阅读,就是让阳光住进心里,驱赶走心里的阴霾与黑暗。近段安徽蒙城县学生群殴教师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老师们对教师职业的忧虑,甚至有人喊出了“中国教师,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时间教育届上空乌云笼罩,身为老师的我自然也不例外。这几天情绪难免有些低落,批改学生作业提不起劲来,抬头无意间看到书架里躺着的一本新书,才想起这是年前买的,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写的《教育与幸福生活》,一直未抽出时间来看,正好可以好好拜读一下。

《教育与幸福生活》是王君老师于2006年写的,由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主编并作序的,全书分为天使素描、激情岁月、呵护心灵、爱如潮水、教而不思则罔和源头活水六部分,这本书主要是写王君老师与IB班孩子们一道,发现、创造、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的温馨过程,还有一些读书心得。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王君老师对教育、对学生、对生活、对生命的赤子情怀像一束阳光照进我的心里,阴霾一扫而光,我顿觉身心舒畅耳清目明,大有拨云见日之感。我在这里略谈感想,和朋友们共享。

一、“教师应该爱学生,不过应该有艺术的爱。教师不是神,既不应该是蜡烛,也不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教师奉献给学生之前,首先要给自己注入生命的动力。教师要想让孩子热爱学习,你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孜孜不倦的求学者。要想让孩子们成为一个坚忍不拔的人,面对困难你首先必须波澜不惊百折不挠。要想让孩子们成为乐观向上的人,你自己首先应该朝气蓬勃到老也还拥有年轻的心态。”我深为其精辟诊断所折服,其中诸多观点,对于身为教师的我,更有醍醐灌顶的效果。弗洛姆也说:“给予并不是说为别人牺牲自己,而是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富有生命活力的东西。他给予别人的是他的快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和幽默。给予的人不要把被给予的人看作是帮助的对象,而是同他们建造起一种创造性的相互关系。”时代在变,社会在发展,“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老师们的一厢情愿。君不见,教师职业依旧是大学生们不屑一顾的职业;君不见,校园里老师的辛勤无法感化的问题学生数不胜数。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仅仅靠教师负责奉献已经不能改变更不可能塑造学生的心灵了。弗洛姆的论述很精彩,作为老师更重要是教育孩子热爱生活,使他产生这样的感觉:活着是很美的,做一个男孩儿或者女孩儿是很幸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愉快。

二、“当如惊涛骇浪一般的教育的强势力量无法深入的时候,那就只有寄希望于水的载歌载舞了。微笑着等待,几乎是唯一的温柔的选择。”这是王老师教会我如何对待差生。的确,有一句教育名言说的好: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等待。我们离不开差生,因为我们离不开应试。有优生自然就会有差生,存在即是合理,差生是上天赐给教师的礼品,甚至是中学生教师生存的土壤,是我们的饭碗。对学生过高的预期使我们失去了耐心与爱心,因为已经认定学生个个都该是优生,所以就难以容忍差生的一丁点错误,企图对差生的教育立竿见影,立马生效,但无论你下了多么大的功夫,往往表现在差生身上都是如水滴融入大海,什么都看不见。这样的事,可以说我天天在经历,我在上课时见到差生睡觉、不记笔记和连最简单的字不会写会生气,考试时看到差生什么也不想写趴着睡觉会愤怒,交作业时差生都不交作业会想不通。静下心来一想,其实是自己太心急了。身为特级教师的王君老师在面对差生也一样有过手足无措,被差生漠视的经历,只不过王老师的耐心取得了成效,一个重不交作业的差生竟然也交了作文,这让惊喜不已的王老师在批改后加了一句话“谢谢你交作业”.学生中肯定有少年有为的英才,但也必须承认,有相当多的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他们的成长需要一辈子,他们在一生的大多数时候,只能是差生。人是终生成长的,生命不止,成长不止。所以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差生,对差生多一点宽容与耐心,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应该向王老师学习,“微笑着等待”差生的成长,当然“微笑着等待”不等于纵容不管。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同时,促使自己成长。

三、“孩子,我是你青春的倒影。我快乐着你们的快乐,得意着你们的得意。我是你的欣赏者仰慕者,我是你的崇拜者纵容者。我雀跃是因为你欢乐,我开怀是因为你兴奋。记得:你曾经有那么一个倒影,曾痴痴地等待你欣赏你,如你是他前世和今生的爱情。让我们永远如影相随不离不弃。”王君老师的这些充满着真情、充满着爱意的话简直如电光火石,瞬间照亮我迷茫的心空,让我对师生关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常常会高高在上,滥用教师的权力,认为学生该做就是绝对服从老师,不服从就是不尊重老师,把颐指气使、惟我独尊当作引以为荣的事,殊不知,这绝对权威的背后是老师的自恋因素在作祟,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而是“奴才”.陶行知先生认为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这才是师爱的圆满。真正的教育应是弯下腰来和孩子对话、走进孩子的心灵、和童心一起突围。

我还是想以王君老师的一句话作结:我希望我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师,不仅能够给予学生牛奶,也能够给予学生蜂蜜。

2016年4月27日晚

2.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篇二

书的作者王君是重庆外国语学校35岁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全国中学语文教改新星, 重庆市红岩好班级班主任。我喜欢这本教育专著, 不是因为它是一本貌似深刻的理论书籍, 而是因为它是一本十分朴素, 饱含真情的教育手记;不是因为它传递出多少时髦的教育观念和教法, 而是因为它是一本有思想、有温度的教育行动实录;它以育人为本, 负载着热爱学生, 与学生共成长的沉甸甸的份量。

这本近30万字的教育专著, 是王君老师担任重庆外国语学校初2006级IB班班主任的教育手记, 它试图呈现“一个特定的班级, 一群特定的孩子, 一个特定的老师对教育原汁原味的咀嚼”。它收入了作者在担任这个没有“优生”, 需缴一大笔费用方能进入的“非正取”班的“班头”3年之中的教育举措、教育历程和教育细节。它浓缩了一位有着强烈理想色彩的青年教师在1000多个日日夜夜中的挥洒激情, 倾尽心力, 探寻育人本质的点点滴滴。

在应试的大背景下, 与60余名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陋习、毛病的“差生”打交道, 在常人的想像中必定是一场异常艰难的苦役或搏斗, 但出乎意料的是, 王君老师偏偏以“幸福”二字作为这3年教育实践的“关键词”。她说:“这3年, 实在是我和这些孩子一道, 发现、创造、享受了幸福的教育生活的3年。我渴望在这本书中展示的, 就是这样一种幸福生活得以产生的令我回味不已的温馨过程。”她极其执着地认为:“教育, 只有让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同时幸福地向人性的完美进军时, 它才会呈现出它应该有的面目。”

为了贴近学生, 亲近理想, 王老师把自己的办公地点从办公室挪到IB班教室的最后一排, 每个白天和晚上, 她都全天候、全方位地去感知IB班的阴晴冷暖、喜怒哀乐和心灵律动。全天候、全方位的介入, 绝不是仅仅为了使这些“高价”学生最终都获得一个中考高分, 而是为了关注班上发生的哪怕是任何一个教育细节, 为了让60余个孩子拥有一段幸福的初中人生。

呈现在这本书中的王老师是一位深情的爱者。她把班上的每一位孩子都称为天使, 她把他们都视为成长之中的人, 对他们身上的弱点、缺点都大度地包容, 细心地校正。而一旦他们之中谁有了些微进步, 她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在书的首篇, 她把IB班的孩子比作“外表难看, 味道却极好”的“丑柑”, 一个个孩子在她心中、笔下都十分美丽、无比可爱!一位师者, 有了宽厚仁慈的爱, 才会有呵护孩子心灵的细致入微的教育举措;一位师者, 有了不含级差、一视同仁的爱, 才会有惠及全班, 阳光春雨般照彻每位孩子心灵深处的煦暖;一位师者, 有了海样辽阔、天样高远的爱, 才会有农夫般埋头躬耕, 期待苗木生长的平和。

王老师又是一位对教育有真知灼见, 并敢于大胆将理想付诸实践的勇者。为了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 培育他们的平民情怀, 她把他们带到盲校, 与盲童们交友联欢。孩子们收获的不只是一份“残疾朋友需要关爱”的责任感, 他们甚至对赵本山风靡全国、拿残疾人来“开涮”的“忽悠系列”小品给出了“伧俗至极”的评判。为了“让我们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 在中考备考的紧张时段, 她竟然冲破教育禁令, 带领孩子们在风雨中进行校外万米徒步跋涉, 使孩子们收获了比分数深刻得多的人生感悟。

王老师还力图做一位教育的智者, 她行走在追求教育理想的旅程中, 边走边张开思想的羽翼, 多角度、宽视野地透视当前我们的教育面临的许多困境与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 并努力寻找突围的方略和路径。书的后面两辑文章凝结着她深刻思索的结果。真实坦诚、不虚伪不矫饰是她作为一位思想者的可贵品质。她指陈某些“发达”地区“为教育贴金”的可耻之举;她仗义执言, 为遭受权贵罗织、受到过重处分的同事鸣不平, 并坦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等一类名言的偏颇及荒谬。她从育人的高度直言:“教出了好分数的老师不一定是好教师, 治学严谨的老师不一定是好老师, 温柔善良的老师不一定是好老师, 勤劳负责的老师不一定是好老师。”她从陶行知等先辈的嘉言懿行中领悟到:“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 也不是父爱, 而是朋友之爱, 同志之爱”, “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 以感情赢得感情, 以心灵感受心灵”。

王老师是一位胸怀崇高教育理想的“且歌且舞”的行者。在许多同行屈服环境压力、扎实应试、虚应素质的时候, 她以脚踏实地不打折扣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细节昭示教育的“乌托邦”并非虚空。她追求的是一种饱含真情, 满蕴诗意的“载歌载舞”的教育。以人为本, 瞩望未来, 高扬理想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 在王君快乐的行走过程中没有一日旁落, 这是十分令人钦佩的业绩!但她也从未放弃过教育的近期目标, 在本书的序言中, 她极其低调地提及:“英雄要过美人关, 教改要过分数关。……我和我的IB班是幸运的, 我们让我们的幸福经受了最后一轮也是最残酷的一轮检验。”这也是王老师最可贵的地方:一方面她十分清醒地透视并不完美, 甚至极其残酷的教育现实, 一方面她又不舍昼夜, 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发现”、“创造”、“享受”、“幸福”地育人的教育理想。哪怕现实无情, 理想与现实常常不能牵手, 也“总要有人在过分功利的教育红尘中执着追寻在水一方的教育诗意, 总要有人在现实的教育困境中为灵魂深处的教育理想辗转反侧……总要有精神的跋涉者即使在人性的荒原上也依旧翩翩起舞”。

3.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篇三

【美】罗斯·格雷戈里·多塞特 著

珍乐 译

三联书店

生于1979年的美国人罗斯·格雷戈里·多塞特,目前是《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他在1998—2002年期间曾经在哈佛求学。为了让人们认识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哈佛大学,他撰写了《特权:哈佛与统治阶层教育》。本书中,他以非虚构的手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线,回忆了学习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往事。本书作者虽然年轻,但是在社会观察方面表现出出人意料的理性,他的文字真实、坦率、诙谐风趣。作者指出,不论是哈佛也好,还是国内的大学也罢,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

首先是大学与社会合作的问题。大学是社会知识的聚集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大学与社会合作交往越来越密切。服务社会作为一项基本职能,已经成为中外大学的基本职能。然而大学与社会合作过程中,很多教授再也坐不住学术的冷板凳,乐于跑项目、拉课题。比如统计学是热点,一些在基础数学领域耕耘多年的教师,干脆就转型研究数理统计。学科交叉是没有问题的,可基础学科也需要人扎扎实实地研究,若一窝蜂地跻身经济建设的战场,大学就是一座空巢,大学的办学品位必然受到削弱。尤其是国内一些大学教授,对于三尺讲台已经毫无兴趣,热衷于和企业老板、政府官员打交道,这些教授也被学生公然称为“老板”,师者风范已经荡然无存。

其次是学术道德的问题。近年来,从很多报道中不难发现,不论是美国大学还是国内大学,学术道德的底线不断在下沉。国内有的大学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压力很大。有少数教师在这种困局中铤而走险,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或者同样的一个实验,将分析数据拆开分成多篇论文发表,还有的教师更更是出格,随意编造实验结果或者数据。学术道德问题,已经成为毒瘤正在吞噬大学健康的躯体。大学如果在学术道德方面丑闻频出,也意味着大学声誉已经扫地。

4.读《爱的教育《有感之生活道理 篇四

《爱的教育》包含了作家在对社会中下层艰辛度日的大众的深沉和同情的关爱,对普通人的纯真的心灵热忱赞颂,由于它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磬的人之美。

《爱的教育》中的《高尚的行为》中说明了卡罗内的心灵非常高尚,乐意帮助别人,心胸宽广,不计个人得失的人。卡罗内也是个非常勇敢的人,见克罗西可怜,便帮他承担过错,受罚。这也许是它们之间的友谊使他那么勇敢,也许是卡罗内同情克罗西才这样做的,或许是因为他们是好朋友才出手帮助克罗西的。在这其中,我也看出克罗西是一个知错能改而又可怜的孩子。克罗西的家不仅穷,而且他自己的胳膊又残废了,不能自卫;当他用墨水瓶扔到老师的衣服上时,在老师的追问下终于站了起来,当面跟老师承认错误。

5.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篇五

故事发生在热那亚,有个名叫玛尔可的13岁的小孩,他家里很穷苦,母亲为了多赚些钱,到一家上流社会的人那里去做了仆人。从此没了音讯。

有一天,玛尔可对父亲说:“父亲,请让我去寻找母亲吧!”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说:“好吧,我相信你,不过要小心。”就这样,13岁的玛尔可踏上了寻找母亲的路途。他历尽千辛,在杜克曼市沿河一带,终于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母亲。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想想玛尔可可是步行了六千英里,路程有多远,而他也只有13岁。我想,玛尔可一定有时在想,加油,我就要见到母亲了。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才会成功。我想,以后我也要珍惜现在我和爸爸妈妈的美好生活。

6.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 篇六

原创: KetLune

前文

前一段时间在读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它是本涵盖范围广,引据权威且文字审慎的心理学入门书。

它主要内容涉及到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但主要是普通心理学。那什么是普通心理学呢?简单的说,就是研究人们心理现象的基础和一般规律。像了解人类感觉,知觉,意识,记忆,人格,情绪,和动机这些概念,和它们的一般规律。它是心理学的基础,对未来接触不同解释心理学现象的理论有背景介绍,或说是基础概念科普的作用。对心理学入门的爱好者来说,也是本不错的心理学知识框架搭建的书。

以往我会在文章里简要介绍读的书的框架,但我发现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书中逻辑的整理和对内容的记忆更为高效。我就都列入思维导图了。没用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去整理一本书的框架和逻辑的话,可以尝试一下。比粗浅阅读一遍书籍,有着质一样的不同。在阅读时,当时能够理解书中内容,但这和在读完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输出书中的思想来比,是阅读深浅的一个很大的不同。

读完的一些想法。

1.我们的意识有多大程度上是独立的?

我不惊讶有许多人是持有“灵肉”两分的观点去认识这个世界。这种想法,尤其是在文艺创作者中尤为兴盛。它们的标配总是会去认为,有个单独的灵魂,凌驾于自己的肉体之上。而体会这个灵魂的存在的方式,通常是出于“我”能够将我本身,和外部世界当作客体去认识,仿佛存在一个超脱自身的“我”.而在有了这个,仿佛对“肉体我”有控制感的“灵魂我”后,就会容易认为,作为客体的世界,包括身体,这些可以被当作认知客体的事物是外界。作为“主体”的“灵魂我”才是真正的“我”,它是没有束缚的,自由的存在。Ta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前进”方向。

从心理学的角度,这个观点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般所讨论的“灵魂我”与我们的身体,特别是大脑活动是紧密相关联的。例如大脑额叶组织受到破环,可以使人人格变换。杏仁核的损伤能够导致人们失去辨别气愤或恐惧的情绪。当下在我们脑海中呈现的意识,是大脑生物化学的一种体现。而生物化学的原料和环境发生变化,将导致结果呈现在脑海中的意识的变化。

说两个生理状态影响意识的例子。

情绪和认知放松能够影响判断决策。对于我们在记忆提取时,当下所处的情绪状态会使你更容易去记起来那些处于当下情绪的回忆内容。这在我们日常做判断决策时,会影响到我们在作选择时如何去从记忆中提取记忆来支持某一项选择。除此之外,诺贝尔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指出,大脑疲惫引起的“认知放松”,会让人们更容易做出原本理性的自我不会作出的非理性决策。

激素水平能够影响人类亲密活动模式。女性在经期前后的性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时期。研究发现,女性在经期前后更偏好有“男子气概”的男性,对男性来说她们也更为吸引。此外她们对其他女性嫉妒心更强,性欲更强,也更容易出轨。性激素的高低水平,影响着女性的情绪状态,亲密活动模式。我们常常将喜欢与爱恋,默认为是灵魂我的权利。但心理学发现,喜欢与爱恋也受到非情境因素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认为人格性格是“灵魂我”的自有属性。然而许多心理学支持,它们更多是在后天社会环境的习得。也就是说,你认为你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是作为你一个个体独特的存在和体现,但实则更多的是在你这个历史环境成长下的孩子都共同存在的一个模式。(一个家庭里的孩子们虽然分享着较高的环境相似性,但会因为早期的行为和其他因素从而在父母和社会处得到不同的评价反馈。)

确实,与别人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出生时会伴随着不同的出生气质:偏安静或活跃。但更多的是,成人时的人际关系交往和行为模式,受到原生家庭和周围社会环境对你的反馈形式的影响。父母对你幼时哭闹(对他们表示需要)是否能够及时反馈,和反馈是否细致温柔,会影响你是否能容易依赖信任别人。周围环境对你的评价反馈,特别是父母,对你形成一个你是否有价值,有能力,()或值得被爱(它们反映了自尊水平)的自我形象有莫大的影响。他们对你的反馈若是积极,我们更容易去形成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一个积极的自我认知积极的影响了你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有时觉得我们自己很勇敢,或胆怯,在面对一个困难或一个选择。好像勇敢和胆怯,是“我”的一种自然属性。实则你的这些应对方式,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了成人前环境的影响。许多选择,与其说是你自己作出的选择。不如说,是一个在你这种环境历史上成长的孩子,都会作出的同样选择。

因此,从意识与身体的紧密联系,和受意识指导的行为习惯受到历史环境的紧密影响这两点出发,我认为人们的意识是没有许多人所想象的那么自由,独立的。那么对我的启发一点就是,人类本身的身体规律,和环境对个人的推动或限制是巨大的。硬要与这两点对抗必定是要作出巨大牺牲的。就如同寒门学子高考上榜,底层阶级欲要跨越阶级。硬凭借“热情”,“刻苦”,“自律”等这些个体的意志努力,而没有从整体环境结构去思考问题,没有去审视行动策略与目标之间的关系,都可以说是自欺或不太聪明的。(简单来说,拿学英语举例。刻苦背,充满热情的背单词,很棒,很累,和人沟通起来,效果还是很差。这和在国外生活学习英语,和在国内,但不断整理学习日常常用语句,语法,不断和英语母语者练习沟通,更正错误来比,效果是不一样的。)但许多时候这可能亦是个人无能为力的,很多时候人们也不知道自己离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之间需要付出多少努力,直到意识到巨大的差距时,却往往又只能通过认知失调的调节来安慰自己了。

2.知识理解和记忆

有时在我学习的时候,我发现学习一门学科的困难,有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沟通传达之上,而非知识本身的复杂。当你在看一句话时,你可以理解每个单独的字,但可能你无法理解它所要传达的意思。常见的是,在看了以个名词概念的定义后,脑海中并没有对该名词形成一种“理解认识”的感觉。我觉得这常常是由于:

直接理解名词定义无法全面理解该名词。

名词概念除了在描述该事物之外,也在划清该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一个界限。即,只有符合这个定义范围的存在,才是这个事物。那么对许多事物的认识,是从了解它与它的定义所要区别的事物之间的差异中去认识的。单单从该词语的定义是无法理解的。

除此外,对语言的理解,需要依赖于适当的语境。

语言本身有意义,语言所传递的意义却是建立在说话者,与听者的共同或相似认知之上。“猫已抓到老鼠”,可以是以只猫将老鼠捕捉到。也可以是警察逮捕行动中将嫌疑犯逮捕后的语言代号。对语言的理解,要理解说话者所在的一个语境,和表达的目的。语言本身是一种符号,在中文里,是苹果,英文里是apple.它对应的都只是“苹果”这个水果。对语境的限定,可以使得我们更容易去形成语言符号所象征了的更为准确的意义图像。许多对名词的限定词在每个人脑海中投射的图像不尽相同。例如一个红的苹果。每个人可能对红的程度认知不同。语词在脑海中对应的是该物的经验的图像的平均。

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对知识的记忆,应该达到对知识的“复述”阶段,而非是仅仅对知识的“再认”.根据记忆在人脑海中存储的策略,一般我们可以通过a.复述,b.深度加工(涉及分析、理解、比较和精细处理)来使得知识进入长期记忆。而相比不断“复述”,对知识的“深度加工”,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最近的感受就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在阅读一本书时,可以先梳理清大的逻辑框架,然后在每个框架下又有次一级的知识概念。这样的整理,可以从大到小,比较清楚的去理解某一知识概念所在的层级,也更容易于其所在层级周围的知识概念比对,去更好的理解一个点。

(图为,用思维导图制成的普通心理学内“学习”章节的知识要点)

7.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篇七

关键词:双语教学,师资培训,误区,理念,素养

当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同时我们还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竞争对手的挑战, 这对21世纪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双语教育”由英语专门术语“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 指要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 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的, 而不仅仅是把目的语作为一门课程, 比如把英文和中文作为两种独立的课程。

据书中介绍:21世纪的中国迫切需要双语教学, 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 还有诸多实际问题等待解决, 只有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教材、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和建构完善的评价机制, 才能真正落实双语教学的实施。以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为例, 能够使用流利的英语在课堂上自如授课的教师并不多, 大部分是运用汉语讲授英语知识。

在我国, 英语学科的教学一般被认作为语言教学, 而教师常因缺乏英语的听说基本功, 而造成师生沟通障碍。针对这种师资状况,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比如主动引进师资, 聘请高校教师或外籍教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外语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 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学校在注重教师过硬的学科知识的同时, 还应强调教师的双语能力, 培养复合型教师。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双语教师?

1 认清教育现状, 切勿走进误区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 仅仅靠开设一门外语课程, 只能使大多数学生掌握有限的外语, 很难达到精通外语的程度。随着双语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纳入教学计划, 双语教学的普及速度和范围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很多学校在具体的试行中, 仍存在不妥之处。

1) 学校对双语教学的误读

不少学校认为, 只要在课堂上说了外语就算是双语教学了。目前老师仅限于用英语说出“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或“请大家拿出练习本”等这些课堂常规用语。而具体的知识性内容则用汉语。实际上, 真正的双语教学并非如此简单。从语言教学角度讲, 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也就是说, 不论是课堂上的常规用语还是知识性的学科讲解, 都要求用英语讲出来, 让学生接触和掌握一些其他学科的英语术语, 这才是双语教学的初衷。

2) 双语教学中对母语的冲击

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除了使用第二语言传授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非语言学科内容的教学, 有些学校甚至在语文课、思想品德课上也进行双语教学。这种做法与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必然导致汉语地位的降低和汉语传承的损伤。诚然, 在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中, 用英语讲授一些计算公式、标准单位或者学科术语, 有助于教育与国际接轨。但在文科教学中, 尤其是语文教学中, 双语教学就得不偿失了。语文课设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古诗词文的鉴赏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这些凝聚几千年文明的精华如果用英语讲授就本末倒置了。

2 更新教育理念, 创设双语环境

教学观念的变化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长期以来, 我国的英语教育重视书面知识, 忽略听说能力。要想真正实现双语教学, 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 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使英语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此外, 双语教学还要打破“我教你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构建一种平等、合作、协商的师生关系, 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我认为, 要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构建相应的双语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双语环境的构建是为了让学生在一种自然、轻松的第二语言环境中学习, 达到“学中用、用中学”的境界,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融入语言环境。

书中提到, 双语教育在新加坡、加拿大等双语国家都取得了成功。究其原因, 是因为英语作为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 使得第二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有了得天独厚的先天环境。而我国属于单语国家, 自身没有外语的客观环境, 因此我们需要人为地去创设第二语言环境。学校可采取以下措施, 比如: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力度, 定期聘请外籍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辅导, 组织友好学校间互访交流活动;计划编制校园英语读本, 在学校图书馆内开设学生学英语网吧, 开设英语电台、电视台和创办英语刊物;开展英语歌曲、英语书法、英语墙报和英语小品表演的竞赛, 定期举办学校英语文化节等等。

3 夯实专业素养, 保证教学效果

双语教师承担着双重任务。

1) 向学生传授物理、化学、音乐、体育等学科内容;

2) 提高学生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水平。

双语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与其他教师的不同, 他们不仅要精通学科内容, 而且自身必须是一个双语者, 其学科水平和双语能力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就幼儿园双语师资而言, 目前幼儿园的老师在大量使用英语方面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 教师本身的口语不标准;

2) 教师中英文转换不恰当;

3) 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某些误区。

一些教师有幼教经验, 但英语, 最主要的是口语较差, 一些老师自身的英语很棒, 但幼儿教学经验不足。针对以上状况, 当前普遍采用的师资培训方法是:将英语教师幼儿化, 幼儿教师英语化。笔者在上海金山实验幼儿园的几天观摩学习活动中, 发现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许多生活环节都是固定不变的, 教师在这其中的语言组织有很大的固定性, 让教师每天练习口语, 熟能生巧, 也可让幼儿学得轻松、自然。如:晨间英语:“Good morning, Miss Yang.”“Good morning, Lili.”等;早餐用语:“Our breakfast is milk and bread.”“Please take your food.”教室用语“It's time for class.Please be quite.”“Raise your hand to answer my question, please.”午睡英语:“Go to bed.”“Please put the pillow first, and then spread out the quilt.”游戏英语:“Let's play a game.”“Are you ready?”离园时常用英语:“See you./Bye-bye.”“Hi, your mummy is coming.”等。这种方法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园双语环境的创设与教学的优化。而作为小学、初高中的双语教师, 除了要掌握过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熟练运用英语课堂用语的基本功之外, 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素养。

4 结束语

教学大计, 教师为本。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 双语教学的任务只能通过教学第一线的双语教师来实现。双语教学的关键是师资, 没有高素质的双语教师, 就无法实施高质量的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姜宏德.论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 2003 (23) .

[3]杜秀花.佳木斯大学培养幼儿教师的实践与启示[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 (6) .

[4]王立芃.小学双语师资培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 (8) .

[5]陆蓉, 艾琼, 马天宇, 等.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双语教师培训项目组.为双语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上海市浦东新区双语教师培训项目纪实[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 (8) .

8.“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 篇八

关键词:生活教育;高中美术;美术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高中美术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逐渐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向创新思维教育转变。加强高中生美术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将生活教育引入到高中教学中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高中美术教育是我国高中教学中的标准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然而,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应对高考机制,学校和教师对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十分不足,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将美术教育看做是一门副科,这极大地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和顺利进行。

(二)美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艺术源于生活,美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当今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注重对课本内容的讲授,忽视了美术教学的实践,这使得美术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失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2]。美术教学不但包括绘画基础以及对美术作品的鉴赏知识,更包含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掌握美术的基础功底,同时享受创作的乐趣。

(三)缺乏生活元素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绘画的教学,还包括雕塑、建筑等美学作品的鉴赏,高中美术的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功底,更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然而,这些美术知识基本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差距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学习和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美术教学中缺乏生活元素的融入,使得美术知识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导致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学生无法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美学素养,提高审美水平。

二、将生活教育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将生活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艺术源于生活,高中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中处处都是生活的痕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生活教育的融入。例如,在一些抽象派的绘画作品的鉴赏中,学生无法在短时间深刻理解抽象派的绘画风格和绘画思路,更无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使得学生失去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一些较为抽象的雕塑涉及到中西方文化中的一些神话内容,学生无法了解这些神话背景,更加无法理解雕塑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将生活教育融入其中[3]。

例如,在《古希腊雕塑》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不理解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因此无法理解古希腊人的审美理念。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教育的方式,将2004年出现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些片段展示给学生,通过表演者们身着石膏像的衣服的静止表演使学生理解古希腊雕塑的地位和意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古希腊雕塑的博大精深。

(二)整合教学资源

每个地方都有地域性的文化特色,生活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域性文化特色的教学资源,立足于生活,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深刻的理解美术知识。例如,在《中国民居》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身边的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民居和建筑,使学生将熟悉的文化特色与熟悉的建筑类型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对中国民居的影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操。

生活中的许多物件也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例如在素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常见的容器和水果带入课堂,让学生绘画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光照下,不同角度不容物体所表现出的不同阴影,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学会阴影部分的处理。同时,这种绘画常见物件的实践,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用美学角度去观察生活、美化生活,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内容要不断的与时俱进

由于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更新教案和教学内容,从而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美术教育的建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通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的介绍使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还要注意一些中国现代建筑的介绍,让学生通过现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理解美学的发展进程。

例如,在故宫建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以及2010年世博会上各个国家展馆的设计思路穿插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学习美术,感受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对美学的不同的灵感和领悟。

(四)学会创作生活之美

美术教育的最终价值体现在运用美术来创造生活之美。学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才能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事物的美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增强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例如,郑板桥的竹子,展现给大家的是一种静态美,一种宁折不弯的精神,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则体现出一种神秘的美,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将不同的美展现出来。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高中美术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将生活教育引入到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措施。将生活教育引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场景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创造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张荣安.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128-129

[2]王帅.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同生活审美教育相融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5(16):130

[3]赵新春.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学周刊,2014(02):224

9.读《生命与教育》有感 篇九

宿师附小 李方静

当我拿到《生命与教育》这本书时,不看内容,只是题目就已经吸引了我。

当我静下心来,读其内容时,给我的感觉是那样的温暖。书中对生命的阐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是一名老师,每天都能看到孩子们小小的肩膀背着重重的书包上学、下学,也了解他们一天的学习,以及周末家长带他们上各种班的情形。孩子真的很累,但老师和家长也都无奈,因为孩子将来要面对残酷的竞争,不从小抓怎么行?是啊,现实生活和我们的精神需求矛盾啦。这个矛盾的存在使得我在想:能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生命与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为了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要更多的去关注孩子那跳跃的生命。

书中写道: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而长期以来教育却遮蔽了这种本源性的需求,而把教育的目的异化为知识、技能,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这应该是很多人能感受到的。在我们的教育中,课堂教学被从整体的生命中抽象和隔离出来,被简化为特殊的认知活动,对孩子的感受考虑的少了些。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教育必须依据生命的特征—有限性,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与独特性,及其超越性。教育的过程应该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教育目的是使人从生存状态走向澄明的存在状态。存在的状态是开放、自由、创造及人我合一与物我合一的和谐状态。教育过程不仅仅是占有知识的过程,我们应注重教育形式是否影响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书中的第一章《生命:教育的原点》指出人具有种生命与类生命的双重性。种生命是自由生命,是自在的;而类生命是价值生命,是自为的。所谓自为,就是自己做主,自己有所为。要实现自为的境界,达到种生命向类生命的超越,无疑教育是关键。教育,就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当然,这种存在,并不单单在于“活着”,而更在于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回归生命的本真,实现生命的灵动。因此,对生命来说,最基本的原点便是教育。因为教育对人的生命来说确确实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人因为教育改变了命运。

作者归纳出生命化教育的四个特征:敬畏生命、解放儿童、融入生活、充满人文关怀。面对这16个字,我们做到了多少?孩子们又失去了多少?如果我们能将这四个特征重视起来,并很好的融入到教育中去,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是一个心理健康,有上进心,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人。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和谐。

生命化教育还提出了“着眼于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的命题。很多孩子由于老师的一句话而影响了他的一生,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孩子评价是关注孩子生命成长的较好的途径,所以老师的评价对孩子要具有鼓励性。老师的教育对有的孩子来说能马上显现出来,1

有的孩子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显现出来,因此老师要关注每一个个体,倾注同样的感情。“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为生命发展奠基。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不断积淀和否定、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断地受教育就是为了不断地发展。生命在发展中形成,也在教育中生成。”

在我们的工作中,尽管我们面对的是孩子,但是一样需要我们的尊重,因为再小的孩子也有人格也有自尊。我们要认识到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10.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篇十

《玫瑰与教育》初看书名,不禁感到好奇:玫瑰与教育究竟有何联系,是不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给予是快乐的,而教育同样也是以奉献为乐,两者有其相似之处,因此取其《玫瑰与教育》为书名。怀着好奇读完此书,发现原来“玫瑰”是窦桂梅老师的网名,这本书是讲窦桂梅老师与教育的故事。在这本书中没有什么长篇大论,主要写了窦桂梅老师在生活与教育教学中所看到的现状,从而引发的感触与反思,读过之后就像读过此书的人说的那样,读这本书时就像与一位老友促膝交谈,书中朴实、亲切的语言如涓涓细流进入我干涸的心田,亲切自然,娓娓道来,令我不忍放下,常常跟随着她优美的语言走进她的思想领域中。

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感触最深的就是窦桂梅老师在自序中讲到的《我在成长,我在写》,在这章节中窦桂梅老师讲到练笔就好比开花,没有一定的时间和力量,是不可能让一瓣一瓣的花朵展开自己的面容的,鲁迅也称自己的文章是“硬写”出来的,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长的、艰苦的修炼。所以窦桂梅老师告诫我们年轻的老师——要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自己不断接受理智的自我批判,让实践的自己不断接受理论的自我省察。这样的写作,已不仅是记录生活、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它更是逼迫自己坚持实践、勤于阅读、深入思考的强劲动力,是一种让我们反思着的存在。反思一下自己,自己的惰性大,真的疏于动笔,很多的经验、教训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但

读了这段文字,我的确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切实做到及时梳理反思,记下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点点滴滴。让自己养成勤反思多动笔的习惯,要像窦桂梅老师说的那样:用写作记录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

《执子之手,与子偕行》此章节中,窦桂梅老师讲到给她幸福的习惯便是读书,“一定要让读书成为习惯”是窦桂梅老师经常对自己说的话。她说到每每阅读总感觉有一股新的力量注入我的身心。我驾着读书之舟,追逐那纯粹的快乐,试图驶向广阔的海洋。读书能成为习惯,这是一个可以独自培植幸福的习惯——土壤、阳光、水分都来自于美好的书籍。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爱上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需要,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挤一点时间,少一点闲散,逛一逛书店,去去图书馆,或买或借,每月认认真真读它一本书,细心体味个中原委,感悟其间蕴藏的真谛,让自己获得感动,获得明白,获得成功,由此帮助更多的学生,走向成功。读书吧!这是我们自己可以把握的机遇,是创造和识别机遇的基本准备,当真正的机遇到来之时,才不会因为准备不足而失之交臂,也不会在“嗷嗷待哺”如饥似渴的学生面前露怯,从而多了几分的底气。为自己、为学生、为未来读书吧,养成读书的习惯,来成就我们为之终生奋斗的光荣的教育事业。

11.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与生活融通 篇十一

[关键词]教育 生活 教育方式 融通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9-090

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知道如何描写春天:“春天来了,万物从睡梦中醒来,小草从地上冒出个小脑袋,树上的叶子也冒出了绿绿的嫩芽……”小时候看过的很多作文书上都是这样描写春天的。我交给老师的作文也是这样,自然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直到高二,我才真正看清春天。那时我们班的教室在一楼,教室前有一片草坪,那时常常站在走廊休息的我,才真正体会到青草在深秋干枯,在春天零星转绿的景象。之后走在校道上,才认真看见了树叶冒出嫩绿的芽,它们能使我紧张的情绪得到较好的缓解。当时才知道自己不细心,从来没有发现自然的美。但现在想来,7岁会写得高分却违心的作文,不正是教育出现了问题么?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美国教学生活化》的文章,感触很深,觉得美国的小孩子很幸福。文章中这样写道:“我结合女儿韵正的例子,说说美国的中小学是怎么上课的。上午教英语阅读、数学、科学、历史这些主科,下午上的是一些很有意思的副科。如学校里有专门供教学用的厨房,学生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烤面包、做煎饼,韵正还把她做的点心带回家给我们品尝;还有缝纫机,韵正利用缝纫机做了一个小枕头,带回国作为纪念;还有小车间,在小车间里,韵正和她的同学合作,用木板做了一台手推车;还有理财、职业规划以及如何带孩子之类的课。”想到这两天,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新闻“一个5岁的美国小男孩,在家帮助他的妈妈接生了自己的弟弟。”我当时就在想,换作是中国的孩子,可能早就吓哭了。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中国当今的孩子学什么,怎么学?因而,我在这里谈的是教育与生活的融通。

一、在生活中教育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无刻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陶先生在这里讲的教育是指在生活中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我很赞同陶行知先生的观点,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学说话,学走路,这是学;我们开始学着怎么拿筷子,怎么自己吃饭,这也是学;然后上学、读书、考试、上兴趣班,同样是学。只要是需要我们学的地方,就存在教育。从幼到老,学习做人,便是教育中很重要也是很难的一件事。

早先很多城里家庭注重孩子的学习,只让孩子埋头读书,生活上的事情父母帮着做,导致孩子成为不识五谷的“秀才”,很多孩子不会削苹果、洗碗洗衣、叠被、系鞋带等,更别提有什么生存技能了。我父亲经常给我们讲他小时候要干什么活,说不像现在我们这些孩子只管读书这么轻松幸福。随着接触的同学朋友越来越多,我才发现,被说成“早当家”的农村孩子,更让我佩服。他们跟我父亲一样,有着比城里那些读书好的孩子更强的生存和生活能力,懂得各种生存技能,东西坏了可以自己修好,什么破了也可以自己完善得更加人性化。农村孩子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周围教学资源缺乏,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城里的孩子,但是相比考试分数高,弹琴弹得好,却不懂得照顾自己,不能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的城里孩子,我觉得农村孩子更优秀。由此见,美国的孩子是很幸福的,学校把生活中的各种技能的学习都搬到了学校,在学校就能学会怎么生活。我们可以想象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能快乐的玩耍之余,也能更容易接受生活这个“智慧宝库”里散播的知识吧!

在生活中开展教育,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有这样的意识。父母不仅要教会孩子在生活上如何自理,也要在点滴的生活细节里去发现值得让孩子学习的知识。如看见毛毛虫,可以告诉孩子“破茧成蝶”的自然现象。在这现象之上还可以进行拓展,可以告诉孩子“破茧成蝶”的故事蕴含着历经艰辛而获得美丽重生的人生道理;如看见风吹窗帘飘,可以告诉孩子这是气压的变化而引起的现象;如看见仙人掌,可以提问,仙人掌为什么只有刺而没有叶子,让孩子思考以后,再告诉孩子,因为很多年前仙人掌长在沙漠,炎热的天气使它的叶子退化,从而减少水分蒸发使自己不至于被渴死等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孩子可能很少会去思考,但是通过父母一次次讲述,孩子就会养成好奇的习惯,对学习充满兴趣,不知不觉,知识面就广了。有一些知识或道理,孩子听的时候也许还不明白,但听过的事情,总会有一些印象,等到他们长大了,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与道理,也许会领悟得更快,未来的路也会走的更加顺畅。

二、让教育生活化

有学者提出教育生活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教学资源的生活化,提倡教师把社会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的直接经验与课本相结合,从而发挥现实生活和直接经验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与独特的作用;2.教学内容的实践化,提倡教师课堂教学必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去参与,体会理论在生活实践中的价值,真正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目标;3.教学方法的生活化,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现和创设生活情景,联系书本与生活,将生活作为探索实践活动的感性支撑。如利用新闻播报法、实话实说讨论法、模仿电视栏目等课堂组织形式,都是教学方式走向生活化的有效形式。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利用。”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把这些“素材”和书本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使学生提高兴趣,也丰富、扩展和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应试教育已经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如果教师仍用灌输知识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但花费大量时间且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是通过让学生听、记、背会让学生感觉到学得更苦,求知欲也就渐渐消失。陶行知先生还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活化地推进,则是真正做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发现知识,事半功倍,教师不累,学生也轻松。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里,还提到一个方面,即“教学做合一”。“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我认为,这是使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之处。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认识和感知事物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它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由直观到抽象等。因此,单纯的讲授课本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较被动,失去学习的动力,学生也难以将知识记住。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在劳力上劳心”,提倡我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用扮演法让学生去体验知识,让学生亲临真实的场景,自己在体会中有所学。记得初中学习思想品德在《认识银行》这一章中,有一张银行汇款单的图片,当时我们任课老师只是用寥寥几句话告诉我们汇款的注意事项,作为学生,我们一点也听不明白。导致我第一次到银行时,看着汇款单发愣,填了几次都没填好,面对银行工作人员的冷漠态度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这段经历就像高中认识春天的感受一样,其实,教师让学生走进春天,并不困难。很多学校有春游,但多数教师只是让学生在春游时自己玩游戏、吃零食,并没有提醒学生注意身边的环境,没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春天的一草一木,没有合理利用资源。

生活蕴含着知识与力量。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获得知识与能力,也容易产生情绪,表现各种各样的态度,从而形成一定的价值观。生活教会人们生存技能,展示着人世间的秘密,教会人们如何走向成功。将生活引进教学,也使知识增长、能力增强、良好情感的形成、科学态度的培养以及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确立有着可靠的基础。

三、民主的亲子关系、宽松的师生关系

在生活中教育,教育生活化离不开家长与教师的投入,教师和家长不能经常用严肃的态度去教导孩子。传统的亲子关系讲究孩子对父母的恭敬顺从,但现代教育现实需要父母与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父母应在生活中自然地向孩子提问,态度不能太僵硬,不能以审查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在给孩子讲述一些知识的时候,不能要求孩子一定要听,而是通过有趣生动的方式去吸引孩子关心这个知识。课堂教学生活化,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宽松与和谐的。“课堂教学可以看成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行为,而不是知识授受的认知行为。”

高中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一个老顽童,他经常在课间和学生开玩笑,也给学生取很多有趣的,但又让人接受的外号,我们也都亲切地叫他“老刘”。上课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他总是用外号和逗趣的方式提问。数学老师的不正经让我们觉得老师很可爱,很值得信任。但是当一些同学真正遇到困难、感到压力大而向老师求助的时候,数学老师就会变得很和蔼且语重心长,并耐心地开导学生。数学老师对数学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用很多自创的术语帮助我们记忆和学习数学。同学们很喜欢他,十分喜欢他风趣幽默又不失严谨的教学方式,因而他的术语大家都记得很牢固,这大概就是“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吧!

“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讲的是君子的学习,是把知识存在心里而不显摆,修养自己的品行,劳逸结合,在游玩中学习,学得愉快。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知识,如何学的问题。在我看来,真正把教育和生活融通,在生活的各个时候都可以进行学习,也可以收获乐趣,知识便可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知识也就不是可以显摆的东西,而我们也将真正学会运用知识,因而快乐生活、学习。

12.读教育与美好生活 篇十二

关键词: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智力教育

罗素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1872~1970) 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同时也是积极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50年, 罗素以“言论自由最勇敢的斗士, 卓越的活力、勇气、智慧与感受性, 代表了诺贝尔奖的原意和精神”, 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其几十部论著中, 尤以与怀特海 (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 合著的《数学原理》 (1910~1913) 及独著《西方哲学史》 (1945) 最著名。1921年罗素曾来华讲学, 对中国学术界有相当影响。[1]

在其时欧美各国轰轰烈烈的新教育运动中, 罗素不满意传统公学和公立学校, 也批评进步学校太不重视理智教育, 主张应为人类发展提供一种真正的现代教育。为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 罗素于1927年创建了一所新型学校———比肯山学校。在继承、借鉴前辈教育家经验教训, 顺应时代教育需求的基础上, 罗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论说。他有许多著作涉及教育问题, 其中, 《教育与美好生活》 (1926) 是其集中论述幼儿及青少年教育的经典之作。

一、《教育与美好生活》简介

1921年9月, 罗素与第二任妻子朵拉·布莱克结婚, 并相继有了两个孩子。在“知天命”之年子女的到来, 让常年被学术和社会事务缠身的罗素备感欣喜, 对孩子更是钟爱有加。信仰和平主义的罗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写成的《社会改造原理》一书中, 就基于改造社会的需要, 论述过通过教育改造人性的问题;子女的降生, 又促使他从新的角度对教育进行更系统的研究。其教育理念以民主与科学精神为基本特征, 充满辩证、怀疑的品格, 具有挑战传统的勇气。

《教育与美好生活》于1926年同时在英、美等国出版, 在英国出版时名为《论教育:特别是儿童早期教育》 (On Education:Especially in EarlyChildhood) , 在美国出版时名为《教育与美好生活》 (Education and the Good Life) , 除个别标题、文字不同外, 两个版本内容一致。该书出版后受到热烈欢迎。在中文世界, 该书在1930年首先由周意彪译为《教育论》 (北平, 文化学社) , 1931年由柳其伟译为《罗素教育论》 (上海, 商务印书馆) 。本文参考版本为河北人民出版社“汉译世界教育名著丛书”之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 [2]

《教育与美好生活》这本小部头的教育专论除导言外共十九章, 分上、中、下三编。上编共两章, 主要论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教育目的。罗素认为若能对儿童因材施教, 就能培养出人们所希望看到的个人及社会。中编共十一章, 以现代心理学的新发展为依据, 主要论述“在人生的早期尤为重要”、从儿童出生到十四岁的品性教育 (即道德教育) 。[3]下编共六章, 讨论了智育的目标、课程、智育的各种可能性及在日间学校、寄宿学校与大学中的自由教育。罗素认为, “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 要让学生主动, 而不是被动”, “是使教育成为一种幸福”的秘诀之一。[4]

本书不仅如罗素所说是为渴望子女获得良好教育的父母而写的普及读物, 其中也灌注着高度的理性精神, 正是这种双重性使得本书行文通俗易懂而又论理深湛, 充满了辨证色彩。他考虑到“理想的教育制度必定是民主的”, 但又清醒地认识到“澄清民主与教育的关系甚为重要”。[5]正由于其新教育实践及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中系统的教育思考, 使他跻身20世纪世界优秀教育家行列。

二、指向美好生活的教育思想

(一) 教育目的与教育理想

罗素在吸取以往教育家教育思想, 并对教育所依存的社会与文明的综合考量基础上, 指出教育应是民主和实用的, 应致力于培养自由的世界公民。

“理想的教育制度必定是民主的”。与同时代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 (John Dewey, 1859~1952) 一样, 罗素注意到了民主与教育极为重要的关系, 他批判教育思想家洛克 (John Locke, 1632~1704) 和卢梭 (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的贵族倾向, 因为这种倾向导致他们在教育方面缺乏“最起码的民主原则”。但罗素也看到, 在传统思想弥漫的现实社会中, 人们应“谨慎地接近教育上的民主, 以便在此过程中尽少破坏那些与社会不平等偶然相关的有价值的产物”。[6]同时, 仍应对“能为每个男女儿童都提供享受现存最佳机会的”教育制度保持一种敬意;“为公平而牺牲文明”是不值得的, 理想的教育制度“不会立即成为现实”, 是“将来才能产生的”。[7]

应寻求教育人文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妥协”及“平衡”。19世纪以来的英国教育改革已经居于西方各资本主义强国末流, 传统的贵族化的“绅士教育”即便进入20世纪也依旧有广阔市场。罗素认为, “现代世界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他们须具有更富于想象力的同情心和更富于理智的灵活性, 一方面减少对匹夫之勇的推崇, 同时增强对技术知识的信念”。[8]即使是对社会文明必不可少的高深知识的学习也应尽可能分门别类, 适当进行, “当掌握一门学科需要困难的技术时, 除专门人才的训练外, 那门学科应当是实用的。”[9]罗素认为, 在教育过程中, 应当在儿童学习时即让他们明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传统的装饰性教育早已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教育是开启新世界之门的钥匙。”[10]罗素认为, 知识犹如其他珍品一样, 获取固然不易, 但并非不可能。一切败德恶行的根源在于人们过去总是通过遵从消极的规定, 而不是通过扩充和发展自然的欲望与本能来追求美好的人生。人性中有些能使我们勿需费劲便能超越自我的东西, 其中最普通的是爱, 还有便是客观知识及艺术。英雄及圣贤能办到的其他人一样能办到, 只要告诉他们实施的方法即可。罗素终身热心探索哲学奥秘、大力普及现代知识与科学, 并为世界的和平鼓与呼。他所设想的教育理想, 正是培养在民主公平氛围中得到陶冶、受到科学与爱的知识之滋养, 从而在独立思考中自由探索的世界公民。

(二) 儿童道德教育思想

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 罗素提出了作为其教育思想基础和先导的道德教育思想。

1.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实施

罗素认为幼儿期的教育至关重要, 应着力于培养儿童的四种普遍品格, 即:活泼 (vitality) 、勇敢 (courage) 、敏感 (sensitiveness) 、智慧 (intelligence) 。罗素认为, “一个由最高等级的教育而培养的具有活力、勇敢、敏感和理智等特性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 将与迄今为止存在的一切社会截然不同”, 具备这些品格便可以为其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奠定基础。身处上述四种普遍品性所奠基的美德世界, 就能“扫除我们因懒惰、怯懦、冷漠以及愚昧而忍受的残酷和痛苦”。[11]

活泼就是一个健康的人在生理上所表现出来的活力。学前期是人一生中最富有活力的时期, 随着年龄增长, 这种活力趋于减弱。罗素指出, 保持活力在人生中具有很大作用, 它可以增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 从而增加作为明智之要素的客观性;也可以增强人们从事艰巨工作的力量, 防止人们陷入阻碍生活愉快的嫉妒。在对待婴幼儿时, 成人所提供的娱乐应有相当的限制, 而婴幼儿本能自发的娱乐却应提倡。

勇敢应是积极的, 是出自本能的, 而不是消极及压抑的。罗素认为, 恐惧虽有本能的先天性质, 但其更多的是后天习得的。在克服恐惧、培养勇敢品质的方式上, 罗素认为抑制恐惧的方式不足取。而真正的勇敢, 不仅应体现在行动上, 也应体现在无意识的感觉上。要获得真正的勇敢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健康和活泼”、“应付险情的经验和技术”、“积极的非个人的人生观”。

理想型的敏感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是“认识范畴的敏感”, 即对周围的环境作出迅速、正确的反应;第二层次是“情感范畴的敏感”, 即能敏锐地感受环境刺激;第三层次是“同情范畴的敏感”, 又分两种形式, 一种是“具体的敏感”, 即当一个并非他特别亲近的客体受害时, 也能表现出关注和同情;另一种是“抽象的敏感”, 即客体受害的场景不在眼前, 通过理智分析, 他也能感受到受害者的痛苦并予以同情。

在罗素看来, “理智”应该包括实际的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力这两个密切相关的方面。在其中, 知识的理解力即智力更为重要。“理智”的发展需要三个条件:求知欲、好奇心与求知方法、勇气。在这里, 正当的好奇心是为真正的求知欲而激起的, 而好奇心若能富于成效, 则必须与求知方法相结合;同样, 在求知过程中, 勇气也和肉体上的英勇无畏一样是甚为必要的。此外, 也必须养成观察的习惯、相信认知的可能性、耐心、勤勉、虚心以及精确性等美德。

罗素指出, 正确的爱是恰当对待成长中孩子的自然结果, 而不是贯穿在各个阶段可以刻意追求的东西。对孩子的爱, 应当是由智慧和知识适当引导的本能的自由及延伸, 唯一可行的方法是观察这些情感可自发生成的条件, 然后努力创造这些条件。“从心理学上讲, 父母应当成为背景, 孩子则不应以取悦父母为目的而被安排去行动。父母的快乐应是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孩子的任何回报“就像春天里的好天气, 而不应作为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而期待发生”;如果父母对其子女持有正确的爱, 子女的反应必定也正是父母所希望的。[12]总之, 在传递和表达对孩子的爱的时候, 切勿将事物道德化, 而是要让事实在孩子的心灵上产生其自身蕴含的道德。罗素认为, 爱不能创造, 而只能被解放。

对于儿童的性教育问题, 罗素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样作为人的一种本能, “性是很特殊的”, “这种本能成熟得较晚”。[13]幼儿在性方面的好奇心通常始于3岁, 主要表现为对男女之间以及大人和孩子之间身体上的差异产生兴趣, 而这只是儿童普通好奇心的一部分而已。应争取在青春期到来之前, 向儿童们提供、讲明他们所适合的一切性知识。罗素认为, 真实地回答有关问题是性教育的主要部分, 要完全像对待其他知识一样地对待性知识。一旦“完全实事求是”而适时地给予应对, 儿童的神秘感必将一扫而空。只有这样, 才能使孩子们从教师或父母那里得到关于性的正确知识, 而避免从因教育不良而变得下流的孩子那里获得。

2.协调几种关系

作为哲学家与教育家的罗素, 其对理想教育及幼儿道德教育论述的辩证性, 主要有以下表现。

首先, 道德教育的早期实施与后期发展的有序衔接。罗素一方面强调, 儿童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开始的正确时刻是婴儿呱呱坠地时, 也同样注重儿童在早期德育阶段以后的智力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他借鉴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经验, 重视幼儿园在儿童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过渡作用, 并预言幼儿园及幼儿教育理论将会受到人们更多关注、得到更大发展。

第二, 儿童自己的步调与来自父母等外力的调和。罗素一方面基于现代心理学和其他科学发展的新成果, 提倡生命早期 (即幼儿时期、学龄前期) 对于人之教育与成长的重要意义, 重视智慧和知识引导下本能的延伸, 避免父母在儿童自然发展中的过度影响;另一方面也极为重视同伴、成人及父母对儿童成长的巨大作用, 罗素提出成人应对孩子绝对诚实, 只有理智的父母, 才能有理智的孩子;并进而主张儿童的个人培养与社会的改善并行不悖,

第三, 教育者对孩子的爱与对人类的爱的统一。罗素认为, 教师应该饱含对孩子真心和爱, “教师爱学生应当胜过爱国家或爱教会”。另外, “教育家仅仅热爱年轻人是不够的, 他对人类的优异之处也应持有正确的观念”, 应该重视那些“普遍必须”的“某些品性”。[14]

第四, 积极地客观体验与真理引导下幻想二者的统一。罗素重视通过幸福、健康的体验, 诸如早期习惯、惯例和集体游戏去进行道德训练。同时, 他也指出, “真相是重要的, 想象也是重要的”, “当幻想为一种刺激物时, 它在体现人类理想方面, 正在执行一项极其重大的使命。扼杀童年期的幻想就是使儿童成为现状的奴隶, 成为拴在地上的生灵, 以致不能指望他们去创造天堂”。[15]

(三) 儿童智力教育与大学教育

罗素主张通过智力教育, 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在我所期望的美德中, 既无恐惧, 又无限制的求知乃是实质的要素。”[16]其大学教育思想更是其儿童期智力教育及道德思想的提升。

1.智力教育的内容及实施

罗素认为, 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到了6岁时便能基本完成, 即如果儿童在6岁前已受过合理的处置, 学校最好将重点放在儿童纯粹智力的促进与提升上, 并以此推动其在道德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在充分地进行了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培养后, 若接下来的智力教育再受道德思考的影响, 那么不论对智力还是对道德, 都不是一件好事。知识的传授应着眼于智力的目的, 而不能为证明某种道德或政治的结论而服务。诸如道德教育中的好奇心、耐心、勤勉、专心等品质同样, 适用于智力教育;一些完善的美德 (罗素称之为“智力的美德”[17]) 也应是智力教育的产物, 虽然“品性的完善”非常重要, 但并非简单地为此类美德而美德。罗素认为, 教育是一项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 一般情况下, 教师不应当由父母亲充当。当然, 这不影响儿童父母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罗素主张, 教学应从最简单的学科教起, 如地理、历史、舞蹈、唱歌、文学与现代语言等。对数学、科学及古典学科的讲授则应等到12岁开始。而到了14岁, 针对儿童趣味及性向, 教育内容开始多少带点儿专门化[18]。罗素将较高层次的学校教育课程分为三大类:古典学科、数学和科学、现代人文学科。罗素也强调在课程学习的同时, “应当继续不断地进行室外事物的教育”。这种室外的活动不同于儿童游戏, 主要指“农业过程、动植物、园艺、及乡间观察习惯等”。罗素认为, 只有在“城里的孩子到了乡村会感到其乐融融”时, 才可看作“他们的深切需要得到了满足”。[19]这样饱含生活气息和人本味道的教育评判标准, 虽不具有实证的严密性, 却颇为通俗而易行。

2.大学教育:“研究至少和教育同等重要”

罗素的一生除母校剑桥大学外, 曾讲学于欧美多所著名大学, 诸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等。罗素有关大学教育的论述也颇为独特。

大学有“训练男女习得某种专业的”育人和开展“不讲功利”的学术即研究的功能。罗素认为, 社会发展使大学日益成为更多专业工作者的训练学院, 与其恪守所谓的传统不放, 不如下决心保住那些我们能够附着到新的、更有效力的观念中去的东西。这不仅是迎合科学发展的明智之举, 更是革除陈旧政治传统、保存传统文化精华的必然之路。他认为, 若要使纯学术仍为大学的目标之一, 必须使之与全体社会生活发生联系。其大学功能思想既摒弃了传统大学观的保守, 又紧贴社会现实, 重视大学的传承文明、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等功能。作为哲学家的罗素同样注重理论的重要先导价值, 认为人们应不受功利主义哲学的束缚, 要勇于追求可以支撑功利和实用价值的卓越的纯理论。由此, 人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才能变得伟大。

大学教育应是有才能者的特权。罗素认为, “植根于英国高等教育中的贵族传统乃是其祸害所在”, [20]培养绅士的教育传统, 在考虑未来的教育时或可搁置不议。在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下, 如同针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及智力教育一样, 高等阶段的教育应向所有人敞开, 并为所有人实际享有, 除非有特殊的人才需要特殊的教育。同时, 大学教育应被视为有特殊才能者的特权, 那些经济贫困的学生在求学期间应该有公费的支持。因此, 大学里活跃着的应该是有志从事各种专业的人, 是在学术及研究上将能成为有价值的、具有特殊才能的人。任何人若没有通过能力测试, 则不得入校;任何人若在校懒散悠闲, 则不得留在学校。

罗素认为, 公允的学术应该是大学的极端重要之物。在大学里教书, 教学技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对所执教学科的知识的掌握, 以及对学科动态的关心。每个大学教师都应从事研究。“研究至少和教育同等重要”, “功利主义的知识需要通过非功利的调查研究来结出累累果实”。[21]如此, 不应期望教师长时间忙于教学, 而应有足够的余暇和精力去了解各国在自己学科领域的进展。罗素主张,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书目的设计与指导, 每周或每隔一周抽出一个晚上, 会晤那些希望与之见面的学生, 和他们随意就学业等感兴趣的话题交谈。罗素这一主张显然深受英国大学经典导师制及近代欧陆大学理念的影响。

3.应注意的几点内容

作为无神论哲学家、数学家的罗素, 其儿童智力教育及大学教育思想的辩证性以及特色,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激情与理智的统一。在罗素看来, 激进的政党会制造一个神秘的大茧, 政党的灵魂即平静地蛰伏其中。激情往往扼杀理智;反之, 对知识分子来说, 理智也往往扼杀激情。而其教育哲学则旨在避免这两种不幸。激情若不具有破坏性, 将甚为可取;而在同样条件下, 理智也会令人愉快。他指出, 我们不得不与群体合作, 在一个人为的世界中, 唯有对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学生与教师、幻想与精确等问题有全面而平衡的对待, 才能使激情和理智服务于自由世界公民的培养。

第二, 与人性的弱点作斗争。罗素认为, “我们应在自己头脑中保持渐进的、曲折的进步观念, 作为指导思想”, 并“通过知识”, “逐渐引导我们朝向支配自身和环境的方向上来”。应“视人类为一整体的概念, 是在同时与外部的混乱及内部的黑暗作斗争”, 对“种族、民族和信仰间的鸿沟, 应当作为蠢事对待”。[22]斗争方法在于, 提升我们在现实世界里能有何种作为的感受性, 使我们对何种现实消除我们的幻想更为敏感。在此, 罗素的德育思想和智育思想几近融合为一体了。

第三, “培养科学精神”, 提倡“智力探险”。罗素认为, 决不可鼓励学生抱有存在求知捷径的想法。“我应取的目标是教会学生思考。我将绝不以牺牲理智来维护那种臆造的道德利益”;学生应具备智力探险的意识、热情和技能, 学校中不应存在任何形式的求知障碍, “在我所期望的美德中, 既无恐惧, 又无限制的求知乃是实质的要素”。[23]这就要求以观察取代先入之见和草率直感, 让学生对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清晰明了。在其中, 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本能及其批判性思维异常重要。

三、启示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 教育事业规模已居全球第一。但在东、中、西部三级地理阶梯、城乡二元的巨大差距, 又于各个地理单元内部及不同教育层级和类型间存在较大发展落差。罗素的家族在英国有着悠久的贵族传统, 但身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24], 罗素对传统教育大为不满, 并对通过改革教育, 以扩大教育民主、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独立自主的世界公民抱有信心。如何切实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改善与提升, 是我们尤应着力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罗素等优秀的哲人型教育家在促进教育公平与民主方面的思考, 值得认真研究。

罗素认为, 知识是使人从本能冲动及破坏激情的帝国中解放出来的救星;任何形式的宗教和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遭到了他无情批判。他极力主张人的独立思考, 致力于以爱和知识艺术般的结合形成人的独立自主, 冲破由于种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等真正的黑暗和人性之弱点, 而达一种伟大情怀, 成为世界的自由公民。罗素主张, 教育工作必须受到爱的鼓舞, 必须以解放儿童身上的爱心为目的, 教育唯一的进步之路应是“为爱所支配的科学”。[25]爱的缺少妨碍了知识的应用, 则“这一切就不过是水中月, 雾中花”[26]。教育活动中, 真正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当密不可分。

罗素的德育论述从未忽略结合儿童体格 (体育) 、敏感 (美育, 即同情及审美感等, 虽本书没有详细论述) 及智慧 (智育) 等多方面教育的综合考察。德育不仅限于狭隘的道德知识和训诫的灌输和传授, 更应奠基于对儿童自主地位的真正体认。罗素重视文学教育中经典记诵的重要性;但也主张, 在历史教学中“倘若真实的历史与我们所要传授的任何道德相抵触”, “我们还是弃之如敝屣为好”, “真正健全的道德只会由于对世上实际所发生的事情具有最充分的知识而得到加强”。[27]道德教育过程中, 直观与客观、爱与知识、儿童与伙伴、室内与室外应是相互作用、和谐统一的。

湖南师范大学前校长张楚廷教授认为, 教育学是“以人为出发点, 又以关于人的哲学为理论基础, 并归结到人自身的发展”的“第一人学”、“首位人学”[28], 教育也应是社会中与人的发展最密切的一项事业。正如无数教育史实所表明的那样, 真正的教育家与哲学家往往集于一身, 真正的教育、教学成效与哲学、理论趣味也往往难以分离。我们深深感到, 应该主动培育丰富而科学的教育价值观, 使每位教育事业的从业者都能有精神与思想的归宿。哲学家与教育家罗素对教育民主与公平的促进, 其指向人的美好生活的教育实践与理论思考, 因其所具有的现代性、科学性和辩证性, 对当下中国教育, 尤其是儿童教育及大学教育的发展与研究均有重要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伯特兰·罗素[E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AF%E7%89%B9%E5%85%B0%C2%B7%E7%BD%97%E7%B4%A0, 2013-08-22/2013-09-02.

[2] (英) 伯特兰·罗素著, 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英) 伯特兰·罗素著, 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3.164~165.2.2.2.27.11.46.45~46.123~124.132.28~30.76~77.183.155.174~175.175~176.27.198.169~170.183.

[24]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 (第五卷)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199.

[25].[26].[27] (英) 伯特兰·罗素著, 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148.201.127.

上一篇:(空白)结算账户授权书下一篇:城关街道2012年度食品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