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2024-10-04

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共8篇)(共8篇)

1.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篇一

厦门市

“十三五”建设事业专项规划

厦门市建设局 2016年8月

目录

序 言..............................................................1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2

(一)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2

(二)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3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5

(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全面快速推动........................6

(五)低碳生态城市与节水型城市建设持续领先......................7

(六)城镇建设与民生工程建设继续加快推进........................8

(七)依法治建水平与建设服务质量同步提升........................9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12

(一)优势与机遇...............................................12 1.中央支持福建快速发展带来的优势与机遇......................12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心枢纽城市建设带来的优势与机遇......12 3.区域合作愈加紧密带来的优势与机遇..........................12 4.城市建设新一轮转型升级带来的优势与机遇....................13

(二)困难与挑战...............................................13 1.城乡建设发展新模式带来的困难与挑战........................13 2.建筑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困难与挑战............................14 3.建设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困难与挑战..........................14 4.改善民生居住环境带来的困难与挑战..........................14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16

(一)指导思想.................................................16

(二)基本原则.................................................16

(三)发展目标.................................................17 1.总体目标..................................................17 2.具体目标..................................................18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26

(一)行业管理.................................................26 1.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链培育........................26

II

2.规范建筑市场管理,营造良好市场环境........................27 3.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提升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29 4.提升勘察设计水平,加强抗震防灾管理........................31 5.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推进房地产产业发展方式转型............33 6.着力提升建设科技应用水平,推进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35 7.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科技示范........36 8.加快推进服务外包,形成产业升级新支撑......................38

(二)项目推动.................................................39 1.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共同缔造美丽厦门........................39 2.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40 3.着力提升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水平,加强民生服务保障..........41 4.进一步推动棚户区改造,着力改善居住条件....................42 5.加快推行公共租赁房,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42

(三)城市管理.................................................43 1.规范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43 2.强化停车设施建设,缓解城市停车难题........................44 3.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缓解临时居住难题......................45 4.进一步强化绿色及文明施工,助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46 5.加强城市立面景观整治与夜景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47 6.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建设,营造和谐文明家园..................48

(四)服务保障.................................................48 1.完善立法执法体系,强化依法行政能力........................48 2.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促进人才队伍建设........................49 3.积极拓展筹资渠道,保障建设资金需求........................50 4.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有效提升管理服务水平..................51

五、实施计划.......................................................52

六、保障措施.......................................................62

(一)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分阶段有步骤实施.......................62

(二)加强宣传和组织动员,确保规划有效落实.....................62

(三)强化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63

(四)做好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正常工作秩序.......................63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建设事业健康发展...................64

III

“十三五”时期是中央支持厦门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加快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重要阶段。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有关部门关于“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的工作要求,在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厦门市各项建设事业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论证,编制了《厦门市建设事业“十三五”专项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中依据《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福建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厦门市“十三五”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等内容,通过分析新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立厦门市未来五年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目标,科学、系统地提出厦门市建设事业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并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加以切实保障。本规划将为厦门市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引导和支撑,对于紧抓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厦门市建设事业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实干、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按照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福建省住建厅的指导下,厦门市建设事业围绕当好“三个排头兵”、打造“五个厦门”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五大战役”、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建设。以“建设”、“管理”、“保障”三大平台为抓手,以建设美丽厦门为目标,在行业管理、项目推动、城市管理以及服务保障等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新时期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2011年至2015年,厦门市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分别为551.8亿元、641.31亿元、742亿元、881.92亿元、1106.86亿元,年均增长率19.57%。厦门市建筑业企业数量由2011年底的597家增至2015年底的945家,其中施工总承包300家,专业承包283家,设计施工一体化211家,劳务分包151家,分别占建筑业企业总数量的32%、30%、22%、16%。在建筑业企业发展数量的同时,加强资质批后监管。在招标投方面,率先在全省推行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电子化招投标,每年可为企业减少投标成本约3000万元。通过构建“厦门市建筑市场建筑业企业管理系统”,积极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工程担保试点工作和工程建设领域突

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合同履约检查和清欠工作,强化建筑劳务市场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2011年至2015年共解决被拖欠工程款17489.92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10808.24万元。通过不断强化行业监管服务,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营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

2011至2015年,厦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为438.12亿元、518.88亿元、531.80亿元、704.06亿元、774.07亿元,年均增长率15.42%。在出台贯彻落实“新国五条”细则、调整“购房入户”等调控政策的同时,制定实施了《商品房项目建设推动工作实施细则》,不断梳理完善房地产开发审批核查流程,认真抓好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推进服务,并定期组织开展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检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每年成功举办一届厦门人居环境展示会暨中国(厦门)国际建筑节能博览会,有力地促进了居住品质的提升。发布实施《物业行业各方主体行为规范》和推行专项维修资金新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开展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改善和提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试点推动“和谐小区共同缔造”行动,促进文明城市、和谐社区的创建,推动创建部、省、市级物业管理示范项目。

(二)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通过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坚持安全生产行为考评、监管警示和约谈制度,巩固并推广质量安全巡查模式,深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建筑施工标准化建设和工地

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受控稳定态势。成立轨道交通质量安全专家督导组,严格把控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创新建立工程勘察作业现场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制度,使勘察现场的安全和技术操作行为得到规范;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质量月活动,确保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有效落实,“十二五”期间全市无较大等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建设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发布实施《厦门市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查暂行实施办法》、《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等,实行混凝土生产质量、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常态化、制度化监督抽查抽测机制。开展预拌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等专项整治,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工程质量控制和建筑机械安全使用。开展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大排查,有效改善工地消防安全环境;牵头开展渣土车安全整治,有效控制砂土污染,全面提升环境质量。2011年以来,全市共有6个项目获评“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其中集美滨水小区花园项目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鲁班奖荣誉的保障性住房工程;全市共有181个项目获得“闽江杯”(省优质工程),821个项目获“鼓浪杯奖”(市优质工程),11个项目获评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2014年市建设局被省住建厅授予“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2015年被省住建厅授予“达标单位”。

积极开展建筑抗震和防灾减灾工作,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完成《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系统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厦门市建设工程重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及《厦门市物业服务行业防洪防台风工作指导意见》三个应急方案的修订;组织编制的《厦门市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

设计指南》、《厦门市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综合技术》指导和规范了全市校舍抗震加固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工作;修订并发布了《厦门市建设系统地震应急预案》(厦勘设[2014]8号),组织编制并印发了《厦门市破坏性地震建筑震害应急评估指南》(厦勘设„2014‟60号)。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十二五”期间,厦门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第二西通道等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快速路系统相关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启动了厦门站南广场及片区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全省最大规模的青礁互通立交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了思明区东浦路、湖里区金山西路等一批市政道路改造及维护工作,集美区北部新城区、厦门北站交通枢纽工程等道路及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湖滨东路等一批人行天桥建成。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绿化美化工作成绩突出,公园及景区建设步伐加快。启动了集美新城百亿工程、世茂海峡大厦、海西首座、翔安新城等一批集居住、办公、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宜居综合体项目建设。提升停车场建设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岛内外公共停车场及其数字信息系统建设,加强道路停车泊位设臵管理。火车站南广场停车场等地下停车场建设协调推进,机场地下车库、上古街公共停车楼等建成并投入使用。

建立城市道路景观综合整治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各环节管

理,组织对“城市综合整治方案”进行技术审查,完成了多条主要城市道路两侧景观综合整治方案的技术论证。鹭江道、东渡路等多条道路沿线开展建筑立面改造,环筼筜湖、鼓浪屿等片区开展夜景灯光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新安路、杏前路、集美新城环杏林湾岸线等景观整治项目和景观提升工程,有效改善了城市道路两侧景观,美化了市容市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完成了国际马拉松赛、台交会、海峡论坛等重要活动的市容保障工作和城市氛围布臵。配合做好道路安全综合整治,强化渣土车治理,渣土车交通事故呈下降趋势,扬尘及道路污染初步得到遏制。开展家园清洁行动,集中清除各类积存垃圾,结合“河长制”的建立实施河道沟塘的整治。岛外各区实现垃圾保洁和考评的两个全覆盖,海沧区、集美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垃圾治理全覆盖区(县)。

(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全面快速推动

“十二五”期间,厦门市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升建设科技水平。2011年完成天虹商场、中国银行、建设大厦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获得财政部、住建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1025万元。推动厦门科技创新园列入可再生能源片区示范,获得国家补助资金4000万元。2012年厦门市被列入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国家财政补助5000万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被有力推动。推进厦门市SM商业城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等多个国家示范项目建设,发布实施《厦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项目管理办法》,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灌口市民中心一期项目作为厦门市第一个CPA(清洁发展机制规划活动)项目,完成了项目节能优化设计并模拟计算减排量。同时,不断强化建筑节能工程管理,大力开展民用建筑设计方案节能审查、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专项验收等工作。

组织修订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定并实施《厦门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等技术文件,积极推进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完成科技创新园、集美新城等项目的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的评价工作,大力推进洋唐保障性安居工程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探索在保障住房中试点实施钢结构工程建设。截止2015年年底有3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数量位居全省第一;20个项目被列为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百项重点示范工程。发布实施《厦门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在全省率先提出从2014年1月1日起,所有新取得建设用地的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出让商品住宅项目全部推行一次性装修到位。通过完善建设工程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行业技术交流和开展初步设计技术论证等工作,推动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技术管理优势服务项目建设。

(五)低碳生态城市与节水型城市建设持续领先

发布实施《厦门市低碳城市建设规划(2011-2015)》等专项发展规划,编制《厦门科技创新园低碳生态指标体系》、《集美新城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集美新城核心区低碳生态地块开发控制指引》等

技术文件,开展翔安新城等绿色低碳城区示范项目申报,推进14平方公里集美新城低碳生态试点,探索低碳新城建设规划体系。印发《厦门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实施方案》,系统提出了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原则、目标、措施,明确了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途径。在海沧投资区规划建设“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2014年厦门市被住建部授予“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为全省首个试点城市。

持续巩固深化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对全市月用水量在600吨以上的非居民用水单位全部纳入计划管理,开展计划用水指标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建立重点监控名录,将月用水量在3万吨以上的用水单位列入重点监控,加强对其用水的监管和指导。通过开展水平衡测试验收、查漏堵漏和节水改造等措施,实现年节水量近900万吨。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和节水型居民小区的创建,指导相关企业做好节水工作,增强全民节水意识。2013年厦门市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组的复查考核,蝉联“国家节水型城市”;2014年市政府授予市节水办“厦门市循环经济先进单位”称号。

(六)城镇建设与民生工程建设继续加快推进

编制起草《厦门市关于促进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全力助推汀溪、新圩等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进入省首批试点小城镇前列。以建设镇区公园、完善和提升公共绿地、道路绿化为重点,深入开展“绿色乡镇”创建并推进向纵深发展。指导

帮助汀溪、内厝等乡镇开展“绿色乡镇”系统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完成灌口镇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灌口风景湖公园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面启动同安西柯、翔安新垵等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工作。开展村庄家园清洁行动,不断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及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厦门市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办法》,扩大市容考评机制进农村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方式。

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运用综合建设管理平台保障项目质量与进度,实施挂牌公示、质量分户验收和物业逐套验房等制度,强化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标准建设。配合完成《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修订工作,进一步健全审核协查机制,加快资格审核和分配进度,加强各类保障性住房的配租、配售和管理,开展违规转租、出租、转借行为专项查处工作。规范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试点建立“住户身份识别门禁系统”和报修维修信息平台,实行物业末位淘汰制。积极构建和谐保障性住房小区,高林居住区、滨水小区等入选省保障性住房“和谐人居”示范项目。全省规模最大的、首个按照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洋唐居住区保障性住房综合体项目被省住建厅列为首批“和谐人居”示范试点小区。

(七)依法治建水平与建设服务质量同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先后开展了《厦门经济特区建筑条例(修订)》、《厦

门经济特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厦门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厦门市建筑废土管理办法(修订)》等二十部法规规章的课题调研或立法评估工作。组织制定并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和《厦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2部法规;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厦门市建筑外立面装饰装修管理办法(修订)》和《厦门市建筑废土管理办法(修订)》2部规章。实施《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重大决策制度规定》等制度,健全重大决策规则,规范行政权力运作。强化执法行为管理,加大执法稽查力度,厦门市建设局被住建部确定为“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联系单位”。执行《厦门市设计评标专家回避制度暂行规定》,强化建筑市场监管。在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合同纠纷、物业纠纷的预防、排查、调解和综合治理的同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理顺信访管理机制。挂牌运行“厦门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多起纠纷,有效预防和化解行业矛盾。厦门市建设局被市政府授予首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2013年2月);局政策法规处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创先征优活动先进集体”(2012年12月);2人次被市政府授予“依法行政先进个人”称号。

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分级分类管理,对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四大新城等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城市快速路系统得到较快推进。启用工程建设推动平台,有针对性地服务四大新城、火炬管委会、思明区等重点片区项目以及机场、地铁、火车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建立了市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督办机制,取得了“项目滚动发展节奏快、项目推进合力强、服务协调督办好”的成效。为促进建设审批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与高效,建设局设立建设审批管理处,按照“能简则简、能快则快”的原则,梳理各审批部门交叉审批关系,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实现审批提速和零逾期、零投诉,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省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为主动融入“多规合一”审批流程制度改革,将施工图审查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及备案等三个阶段的窗口集中到“多规合一”建设服务厅,完成流程再造。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代建管理机制,牵头研究出台《厦门市市级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和加强代建单位管理,加大项目推动力度。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一)优势与机遇

1.中央支持福建快速发展带来的优势与机遇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对福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也相继出台意见大力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建设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同意在福建、厦门等特定区域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推动福建省建设海丝枢纽城市等政策。中央作出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厦门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心枢纽城市建设带来的优势与机遇

厦门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开展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对外投资、海洋合作、旅游会展、人文交流六大领域的交流,确定推进39个重点建设项目,以点带面,全面对接福建自贸试验区发展,深度拓展国际区域合作,有力推动厦门市新一轮的建设事业发展。3.区域合作愈加紧密带来的优势与机遇

厦门作为中国(福建)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一,又是两岸交流先行先试的城市,在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金融贸易中心、两岸文化产业基地、健康产业和养老服务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旅游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益密切;随着厦漳泉同城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推动了厦漳泉区域客货运枢纽和综合交通网络的建设,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完善、城镇新增区的拓展、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区的融合、基本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衔接。区域合作的日益紧密为厦门建设事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4.城市建设新一轮转型升级带来的优势与机遇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厦门”的两个百年愿景,努力将厦门市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闽南地区中心城市和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加速厦门城市转型、产业转型和社会转型,统筹资源,优化配臵,为厦门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困难与挑战

1.城乡建设发展新模式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2015年厦门的城市化率达到89%,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大大超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城市交通不断拥堵,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厦门岛内外城乡二元化结构较为明显,岛外的教育、医疗、商业、娱乐、环境、公共交通发展和城市核心服务功能培育滞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土地资源先天不足日益凸显。如何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快速发展和城乡建设发展新模式之间的矛盾将是厦门建设事业面临的挑战。

2.建筑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厦门传统建筑业发展模式弊端日益凸显。一方面建筑业受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利润空间越来越有限;另一方面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建筑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推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此外,国家鼓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私合作模式(PPP),对建筑企业资金运作及管理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因此,厦门建筑业亟须在建筑业结构调整、建筑业发展模式转变等方面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3.建设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随着厦门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厦门市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而传统的建设事业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给厦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性的建设科技创新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此外厦门市作为海绵城市、综合管廊、低碳城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智慧城市等试点城市,面临国内没有成熟技术及相关标准情况下先行先试的挑战,仍需不断探索新的建设模式和建设技术。

4.改善民生居住环境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厦门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城中村和棚户区,部分城中村和棚户区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而

且影响厦门整体城市风貌,厦门推动城中村、棚户区以及老旧建筑改造工作仍任重而道远。为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厦门市不断推进保障房和安臵房的建设工作,但在形成科学合理的保障住房管理方面仍需不断探索,改善民生居住环境的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显得极为紧迫。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批示为指导,以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自贸区建设、“海丝”枢纽城市建设和海西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厦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建设事业改革发展,持续推进“多规合一”,加快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发展集约、低碳、可持续的城乡发展模式,促进美丽厦门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把以人为本作为“十三五”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保障进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公共设施和公用事业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打造美丽、宜居、幸福的家园。

2.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原则。认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动建设事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效益相统一,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坚持区域协同的发展原则。积极推进厦漳泉同城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带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促

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4.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积极跟踪国内外和海内外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不断提高城市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建设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加快厦门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五位一体”发展,拓展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初步实现厦漳泉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和公共服务初步形成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基本实现岛内外均衡化发展,城市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居住环境和生态功能进一步改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能力以及城市应急防灾减灾处臵能力切实得到提高;绿色建筑、建筑产业现代化、可再生能源等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建设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并基本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基本平稳的房地产市场;建筑质量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培育发展一批大型建筑业企业或企业集团,建筑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建筑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建立全市统一的建筑业企业诚信档案系统,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市场环境逐渐成熟;全面提升厦门市建筑业行业管理、项目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保障能力。

2.具体目标

1)行业管理

建筑业发展。全市建筑业产值年递增100亿元,至2020年,建筑业年产值达1600亿元。推动特级、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扶持高资质等级、高技术含量建筑业企业发展,到2020年,新增2家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新增20家一级总承包企业,全市一级总承包企业达60家。鼓励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设计企业转型为工程总承包企业,至2020年,全市有2家大型施工总承包转型为工程总承包企业,年产值100亿以上的建筑业企业1家。

建筑市场管理。建筑市场环境明显好转,交易行为规范,工程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企业信用水平持续提高,建立全市统一的建筑业企业诚信档案系统。至2020年,全市新增甲级招标代理机构、造价咨询机构、工程监理企业各5家。

工程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筑从业人员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得到落实,质量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明显减少,杜绝较大及以上质量事故,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基本杜绝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一般的生产安全事故。全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通过率100%,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100%,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100%,建筑施工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100%。每年力争获全国“AAA”级文明工地3个以上、省级标准化优

良项目占全省总数的25%以上、创建市级标准化优良项目数150个以上。每年力争获评“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1个以上、“闽江杯”省优质工程25个以上、“鼓浪杯”市优质工程120个以上。

勘察设计。培育勘察设计企业,力争到2020年甲级企业数量增加10%。加强施工图审查力量的建设,提升审图机构资格等级,一类施工图审查机构增加3家。加强市场监管,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的勘察设计市场。建立行业诚信体系,完善信用评估标准,提升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制度,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差异化、信息化的动态监管和服务。到2020年,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每百个项目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数比2015年下降20%,勘察设计审查一次通过率在2015年的基础上提高20%,工程勘察现场检查合格率达到80%。推广BIM技术的应用,到2020年全市建设工程设计项目BIM技术应用率达到20%。做好建设工程抗震防灾工作,抓好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抗震设防管理,推动既有建筑的抗震改造,做好地震应急工作准备。

房地产。“十三五”期间房地产需要实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基本平稳的目标。要坚持集约和节约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提倡梯度改善,完善住房保障,提高居住水平;实现房地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房地产的发展目标要由单纯地追求“量”的增加转向对“质”的重视,“十三五”期间要督促新建的住宅精工提质,为百姓提供低碳绿色的现代化住宅。注重房地产业的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优化房地产业运行环境,增强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努力实现房地产业持

续、平稳、健康的发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建筑耐久性和平均寿命,满足市场有效需求,服务城市产业功能发展。完成150个老旧住宅的改造提升,打造15个完整社区。“十三五”期间,全市房地产建安总投资预计目标为2336.36亿元,年增长率为6%。

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至2020年末,全市绿色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完成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300万平方米,改造项目实现节能率20%以上,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工作任务。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00万平方米;新增节能建筑2000万平方米,实现50%以上建筑废弃物循环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低碳绿色消费模式,形成生态宜居城市环境,全面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实现2020年节水2.88亿吨的目标,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

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贯彻落实《厦门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实施方案》,制定系统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指导政策,组织编制并实施系列建筑产业化地方技术标准体系及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一个集成化、系统化、规模化的建筑产业集群。全市装配式建筑达到当年开工建筑面积的25%以上,竣工及在建累计面积超过450万平方米,一次装修到位的菜单式装修、个性化装修和建筑产业化有机衔接。到2020年,将厦门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建筑产业之都。

技术进步。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作用,鼓励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发展资源节约型城市,加强信

息技术应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力争取得一批能够带动行业进步的实用成果,提高建设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

2)项目推动

重点项目建设。在“十三五”期间,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及十大行动计划,以重点项目为依托,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五位一体”发展,实现跨岛发展、转型发展、产业升级、城市功能提升、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厦门特点的转型发展新路。

宜居环境建设。按照“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三大发展战略的要求,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为平台,以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景观带、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为重点,不断丰富和深化宜居环境建设的内涵。力争到“十三五”末期,全市完成美丽乡村建设150个,培育美丽乡村示范村25个,打造美丽乡村景观带6条;市政管网无法到达的农村村庄实现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整治一批“三边三节点”项目;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基本实现岛内外均衡化发展;各区完成省级宜居环境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改善并提升厦门市城乡环境面貌和质量,使厦门市的城乡宜居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构建“山海田城路”的城市新格局。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重点由岛内向岛外逐步转移,保障性住房供应在全市域层面进行统筹协调。以集中建设和开发配建作为主要手段,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模式进行空间布局,结

合新城、新区建设,进行保障性住房项目选址规划。规划建设新阳居住区一期、华铃三期、同安城北二期、黎安居住区、九溪小区、洋唐三期,新阳居住区二期保障性住房。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积极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PPP试点,采取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提升设计品质,强化质量管理,实现所有新建保障性住房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统筹项目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开发,至2020年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20000套。积极探索消化市场存量住宅用于保障性房屋的体制机制创新模式。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以满足市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珩琦公寓、园博公寓和后吴公寓,建成后提供公共租赁房约8000套。

棚户区改造。结合片区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思明区直管公房改造,充分利用国开行棚改专项资金,开展各区棚改项目试点,加大棚改项目征拆力度,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十三五”期间,规划开展棚户区改造项目共计17个,涉及拆迁户数15000户,新建及购买安臵房16000套。

3)城市管理

物业管理。以解决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切实完善制度设计,加强物业管理服务,规范物业管理行业,维护业主合法权益。力争提高全市住宅市场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提高物业服务行业营业收入总额,充分发挥物业行业对全市服务行业的推动作用。

停车设施建设。按照“扩大停车供应为主,交通需求管理为辅” 的原则,加大停车设施的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停车设施的供应水平,提高停车服务智能化水平,重点解决因停车设施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停车难问题,并逐步培育适合停车产业化道路的市场氛围,吸引多方资金参与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力争至2020年末,全市新增两万个以上公共停车车位,停车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新接入500个停车场数据,提供十万个以上停车泊位实时信息。

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审核分配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的使用管理,切实解决本市户籍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逐步解决在本市稳定就业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和本市新就业无房职工的临时居住问题。至2020年,实现解决本市约2万户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建筑废土处臵综合管理、扬尘防治。加强建筑废土的处臵管理,完善建筑废土处臵综合管理制度,建筑废土运输实施核准制,通过招投标确定建筑废土运输企业。推动建筑废土资源化利用,有效控制建筑施工扬尘,建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2020年岛内各类工地扬尘防治达标率100%,岛外各类工地扬尘防治达标率90%;岛内渣土运输车辆100%使用智能渣土车,岛外渣土车80%使用智能渣土车。“十三五”末期,实现50%以上建筑废土资源化利用。

城市景观综合整治和夜景提升。按照“一年全面深化,三年明显改观,五年整体提升”的目标,加大城市景观综合整治和夜景建设力

度,完善夜景建设管理机制,分片区逐步提升改造厦门市夜景景观水平,全面改善和提升城市品味,塑造特色城市形象。

无障碍设施改造。加大设计、审图环节把控,确保新(扩、改)建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达到100%;通过结合老旧住宅居住环境改善,逐步建设老旧住宅的无障碍设施,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经过五年改造,完善全市150个老旧住宅无障碍设施建设。通过结合150个老旧住宅居住环境改善,达到住建部《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标准》中明确的“已建居住小区改造率不低于60%”的标准。

4)服务保障

法制保障。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快实现行政决策机制更加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更加完善、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的法治政府。

人才保障。2020年末,获得建筑类中级职称累计人数达到5400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各层次任职评审合格人数每年递增10%;职业技能(技术工人)培训和鉴定完成累计2万人。

资金保障。加大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的实施,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多方位地筹集资金,努力争取中央、省上级对财政资金对厦门市建设事业的支持。

后勤保障。树立小后勤、大保障理念,探索建立局系统后勤综合保障平台,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完善工作衔接机制,不断提升协调、督办、推动等管理服务水平。

信息化建设。推动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融合“信息

孤岛”,促进业务协同。基本建成覆盖建设工程前期审批、施工管理、竣工验收、使用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行政管理和公众服务平台。开发建设综合业务平台。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行业管理

1.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链培育

1)积极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特色专业资质承包企业,支持施工专业承包企业做专做精;推进建筑劳务实体化,引导三级专业承包资质企业向建筑劳务企业转型;鼓励企业晋升资质等级。

2)加快推动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工程承包方式改革,逐步实行建设与投资一体化运行模式,实现从单一承接业务向综合承接业务转变;支持引导建筑业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公路、铁路、隧道、机场、码头、桥梁等基础设施领域,创造更高产业附加值。

3)大力推进建筑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大对建筑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建筑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推广;完善以工法和专有技术成功示范工程为抓手的技术转移与推广机制;推动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企业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二级建筑业企业基本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建筑业企业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4)积极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支持企业总部及基地建设,并给予适当优惠政策;鼓励市外建筑业企业将注册地迁入厦门,重点引进具有公路、铁路、港航、水利、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和桥梁、隧道工

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央企全资或控股企业、上市企业;鼓励本市建筑业企业增产增收;支持本市企业承担“高、大、精、尖”项目、大型公共建筑、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公路、水利、港航、电力、设备安装、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勘察、设计、检测、施工、监理任务;支持本市企业优先承接市内工程。

5)鼓励企业争创精品工程和“走出去”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争创国家工程质量奖;积极执行优质优价政策。简化外出承接业务手续办理,支持企业更好地拓展外地建筑施工任务;对企业承建市外项目提供金融支持;支持企业开拓外地和境外市场。2.规范建筑市场管理,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1)规范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以完善建设各方主体责任为切入点,以招标投标监管为手段,规范工程交易行为。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施工和监理企业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在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内,研究完善工程招标投标改革措施。一要加强对全市从业的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重点是做好在厦办公条件巡查和从业人员证件抽查,清出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加强对本市建筑业企业批后监管,重点是对新设立和被投诉的企业进行核查;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部署,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工作。二是加强招投标监管,完善招投标办法和流程,加强招标代理行为监管;继续通过信息化招投标等手段,完善信息化招投标平台,不断提升工程交易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健全市场决定工程造价机制,准确编制厦门地区各专业工程定额价目表。四是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认真履行建筑市场监管职责,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监管方式,继续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狠抓招标投标源头管理,完善招标投标竞争机制。严格市场准入清出制度,进一步加强企业资质动态监管,完善企业资质定期检查制度。完善行政审批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通报备案制度(黑名单)。

2)完善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完善信用评价结果在招标投标、资质管理、市场监管、扶优扶强等方面的应用;对建筑业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转包挂靠、违法分包以及在招标投标、施工许可、质量安全、合同履约、工程款结算与支付、劳务费用支付等过程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责任追究,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将交通、水利、港口等各类建筑业企业纳入企业诚信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发布、查询制度,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守法诚信以及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和执业人员名单,构建依法守信的市场信用环境。实施信用差异化管理,加大其违约失信成本。落实《福建省建筑施工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暂行办法》,贯彻实施《厦门市建筑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开展施工合同履约检查,加强标后监管。

3)促进中介行业规范化发展。促进工程监理企业依照法律、法

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监理委托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承担监理责任,壮大监理行业实力,培育一批优质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程监理知名企业。促进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规定的计价规范和合同约定进行工程造价咨询活动,并对其确认文件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咨询责任。进一步明确招标代理机构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委托代理合同,对代理活动承担代理责任。开展监理企业、造价咨询机构和招标代理机构日常行为检查(机制),规范行业执业行为。实施检测机构的品牌战略,推动第三方检测机构可持续发展;整合检测行业资源,促进强强联合;积极参与国际化检测机构之间的能力验证。3.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提升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

1)强化目标,落实各方主体责任。明确建设、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承担相应的质量终身责任;积极推行法定代表人授权和书面承诺制度、永久性标牌制度和信息档案制度,确保工程质量终身责任的落实;严格落实施工项目经理责任。

2)创新机制,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持续推进建筑材料质量检查制度,完善监督检查实施细则,强化对建设工程材料的监督管理,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对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全过程严格管控;继续强化和完善工程质量安全分级巡查制度,强调参建各方主体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安全状况并重,结合检查情况点评、约谈相关责任人,检查通报、信用记录、违规扣分等制度多管齐下,进一步促进各方主体主动履职,形成监管震慑力,达到以查促管;提高轨道交通工程及大型公共建筑的监管水平,促进设计质量大幅提升,推广远程监控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业争优创优,加快建设更多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3)强化监管,促进工程安全文明。深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改革,转变安全文明施工监管理念,落实常态化建设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常态化巡查和各类重大危险源专项整治,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能力,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保障监督机构人员、资金、设备,提升安全文明施工监管与执法能力;督促指导企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工作,培育并树立推广一批标准化建设较好的典型示范企业,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提高建设工程本质安全水平;完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监管信息系统,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监管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完善建设工程“黑名单”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制建设,继续推进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及时组织开展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重视信用,推行评价体系建设。推动全市工程监理企业、工程检测机构、预拌砼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根据《福建省地基基础检测机构信用评价办法》,筹备“福建省地基基础检测机构信用管理系统”,并积极落实《福建省工程监理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暂行办法》和《福建

省预拌混凝土企业信用评价暂行办法》。

5)加强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推进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开展执业人员、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岗位培训教育;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开展建筑工人夜校学习,组织各种建筑职工岗位技能竞赛,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4.提升勘察设计水平,加强抗震防灾管理

1)构建规模级配合理、专业分工有序的行业结构体系。积极推进勘察设计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培育发展一批综合实力强、社会信誉好的甲级勘察设计企业或企业集团;积极为企业在人才引进、市场准入、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打造一批行业品牌,逐渐培养一批省重点龙头企业和市重点文化企业;鼓励本市勘察设计企业晋升资质等级,同时积极吸引周边地区优秀设计企业落户厦门,参与厦门的城乡建设,让优秀勘察设计企业立足厦门、面向世界。

2)健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诚信体系。按照“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失信必惩、保障有力”的原则,营造良好的勘察设计市场环境,建立比较完整的各类市场主体和注册执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加强执业监管,规范执业行为,加大对人员业绩、从业行为、诚信行为、社保关系的审查力度,防止注册执业人员的人证分离,全面提高执业人员的素质。推行市场准入清出、勘察设计招投标、市场动态监管等环节的

差别化管理,形成一套以信息系统为支撑、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行为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体系。

3)加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管理。实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质量抽审制度和施工图审查评估制度,督促勘察设计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勘察设计文件审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勘察现场作业进场报备制度,加强勘察现场作业检查和土工实验室检查,督促勘察设计企业增强质量安全意识,落实设计质量安全责任,提高勘察设计质量。

4)完善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制度和评标制度。落实建设项目业主负责制,实现建设项目业主的责权统一;研究开展评定分离制度;创新招投标方式,引入大师领衔设计城市重要地段、重要景观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提升厦门城市建筑水平;逐步推行异地远程评标,不断探索适合建筑工程特点的设计发包模式;加强社会监督,逐步建立评标专家的信用评价制度。

5)促进勘察设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鼓励和支持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加大注册人员培养力度,不断增加注册人员数量。严格落实注册人员的法律责任,增强其执行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的自觉性,发挥其在控制质量安全、规范市场行为中的独立性及中坚作用。加强注册人员法律法规、业务知识、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素质和水平。

6)加强建设工程抗震防灾管理。贯彻落实《厦门市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实施规划》,做好建设工程抗震防灾工作,抓好新建、改建、32

扩建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抗震设防管理,开展建设工程抗震加固技术的推广和研究,推动既有建筑的抗震改造,做好地震应急工作准备。5.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推进房地产产业发展方式转型

1)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建立房地产业稳定发展长效机制。放松地方政府对楼市的行政性管辖。多重利好政策叠加,普惠刚需,刺激市场需求。需要有供、有限,因地制宜确定住房用地规模,控制、优化住房用地规模及结构,保证市场供应量在合理范围内。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和地方性法规来进一步加快二手房流通速度,活跃市场。

2)规范房地产企业标准化体系,推进房地产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鼓励房地产企业走集约式发展道路、着力加强房地产品牌建设、不断优化房地产市场环境,大力扶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建立企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推进房地产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商品房的预售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预售资金监管机制,规范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行为。加大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3)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推广低碳绿色住宅建设。以实施住宅全装修化、部品产业化为重点,加快实现房地产业发展模式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工业化模式转变。全力推进住宅设计标准化、住宅建设工业化,住宅经营社会化。根据厦门市发展实际情况,建立住宅产品淘汰和限制使用制度,率先淘汰不符合“四个节约”(即节能、节地、节

水、节材)要求的产品。建立厦门市优秀住宅部品的认证推荐制度,通过对住宅的认证推荐,强化企业的争优意识,提高住宅部品的质量,增大优质部品生产的市场占有率。按照“海绵城市”试点的要求,新建、改造小区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及自然地面等,强化城市渗水能力。

4)完善房地产服务体系,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完善物业服务业,鼓励物业服企业走专业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道路,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由简单低层次的经营模式向提供多种高端增值服务的综合模式转变。力争使物业服务专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5%。狠抓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制定出台旧区物业服务的实施办法,因地制宜地制定旧区改造治理计划,拆除违章搭建,完善配套设施。要完善房地产中介服务体系,规范房地产关联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制定服务行为准则,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的代理监管,建立房地产估价行为监督举报机制。健全房地产投融资机制,改变当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形式,利用多种方式融资。

5)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老旧住宅整治主要包括建筑修缮、环境整治、设施完善等内容,分三类组织实施:一是建筑物及周边环境,主要包括房前屋后绿化美化、楼道修缮、防盗门等7项;二是市政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气、供电、雨污管网、道路等10项;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在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基础上,统筹完善社区综合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慢行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

6)打造完整社区。以“发挥优势、完善短板”为原则,尽快吸引和统筹调配人才、资金、产业等要素资源全面进驻,一方面抓好产业布局和发展,提升“经济容积率”,另一方面抓好生活和居住区支撑,打造“多元共享空间”,进而实现生产端、生活端的有效结合,达到“产业、城市、社会”融合。

6.着力提升建设科技应用水平,推进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1)完善创新驱动机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与完善鼓励创新的新机制、新政策,按建设科技的发展要求,鼓励建立高新企业,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鼓励高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鼓励科技创新研发项目的申报与立项,鼓励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培育建设领域新型产业与产业链,完善引进与培养领域领军人才的政策,建立市建筑行业公共研发平台,整体提高设计、施工与检测单位的技术水平。

2)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及节能改造工作。继续开展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及能效监测平台建设等工作。利用建筑节能监管体系数据成果,研究制定厦门建筑能耗定额参考值,对全市建筑能耗超过基准线的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节能减排,发展合同能源管理、PPP等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建立并落实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管理制度和财政补助制度。

3)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贯彻落实国家和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以《厦门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为指导,以政府投融资

的项目为抓手,以市区两级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为表率,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全市绿色建筑工作。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各个环节规范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新建城镇民用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落实《厦门市绿色建筑财政奖励暂行管理办法》,加快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出台绿色农房建设技术细则,提升农房节能性能。

4)继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结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工作任务,积极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组织示范项目申报及实施工作,对示范效应大、节能效果显著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进一步争取部级、省级和市级等各级财政的支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扶持力度,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7.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科技示范

1)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研究与综合实施。以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为基础,研究建立反映厦门地区特色、符合厦门地区工程建设需求的地方标准体系,加快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研发单位与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相关工作,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鼓励制定企业标准。加强标准规范实施能力建设,强化标准规范实施监督,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全面促进厦门市建筑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2)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落实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

点城市工作要求,推动实施《厦门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激励政策,鼓励建设主体、实施单位共同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及时制定技术和评价标准、提供科研支撑,保障建筑产业现代化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从住宅产业化向建筑工业化和建筑现代化过渡,研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现代化建造技术(包括设计、生产、制作、建造工法等),结合我国城镇化进程,进行成品小住宅(承插快装结构体系)的研究、生产、推广、实施,丰富产品供应端,开拓产品需求市场。建立覆盖项目全过程的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方案评审、产业化建筑设计、预制部品质量管理、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等系列监管体系,保障项目建设过程安全有序。

3)充分发挥产业联盟作用。依托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吸引吸收周边区域内相关企业,组建高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联盟,创新集成绿色、生态、节能、低碳、抗震、防火等领域先进技术融入建筑产业现代化,掌握独特的装配式建筑核心技术(包括设计、生产、制作、建造工法等),保障产业联盟核心竞争力。携手企业并发挥产业联盟作用,搭建相对开放有效的BIM、物联网技术平台,指导和引领厦门乃至福建省相关企业合理有序、健康持续地发展壮大,展示和推介厦门独特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理念,逐步高调高端介入海峡两岸、国内国际建筑市场。

4)加快BIM技术应用,推动本地建筑行业技术进步。进一步加快厦门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及品质,在全市范围筛选一批技术复杂、管理协同要求较高的BIM应用项目进行试

点示范,不断提高BIM技术的应用水平及项目应用积极性。要求甲级勘察、设计单位成立BIM技术中心;特级、一级施工企业将BIM技术纳入企业技术中心工作等。到2020年末,新立项的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达到一定比例。

5)开展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加快全市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鼓励市属建筑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会同相关部门每年开展全市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发掘先进典型,积极引导厦门市工程提高科技含量,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不断引进建筑行业国际先进技术。

6)推动建筑企业行业学术交流。组织企业技术骨干参加大型学术交流会、技术座谈会、现场观摩会,依托学会等组织开展沙龙、学术讲座,并积极组织国际建设合作交流,为厦门市建筑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8.加快推进服务外包,形成产业升级新支撑

1)培育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在建筑领域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对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支持企业参加“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评选;鼓励政府部门不断拓宽购买服务领域,将可外包业务委托给专业服务企业。

2)重点推进功能区域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集聚作用,依托现有各类开发区和自贸试验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服务出

口基地;制定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促进管理办法,鼓励各区、各开发区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形成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集聚和示范效应。

(二)项目推动

1.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共同缔造美丽厦门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围绕“公铁水空”立体交通总架构,统筹推进城市快速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东南航运中心、翔安新机场等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厦门东站建设,实现高铁与机场的快速衔接;推进海沧港区集疏运体系建设,建成国际一流游轮母港,港口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改善发展环境,有效缓解“瓶颈”制约,为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建设瑞科际(reCulture)生活垃圾资源再生示范工程、翔安南部新生水处理厂、厦门海域清淤整治工程、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节能减排能力,健全流域协同整治机制、打造生态屏障、推动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加大滨海岸线保护力度,抓好典型生态系统修复,突出滨海旅游新亮点,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创建海绵城市,建设宜居厦门。

3)加速构建城市骨架,加快区域中心建设。丰富市政雨污水管网、电网、通信、天然气等城市毛细血管,打造提高城市承载力的大骨架和大血脉,提升城市防洪抗涝能力,促进城市的内联外达;加快

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四大新城、马銮湾片区、环东海域东部新城及丙州现代服务业基地、美峰现代服务业基地两大组团的建设,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产城融合,促进产业向城镇集聚,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型。

4)优先建设民生工程,全力构建幸福厦门。重点围绕“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等方面,建成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新阳居住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厦门市心脏中心新址项目、翔安医院、市体育中心综合健身馆等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根本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让更多的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全力构建美丽厦门、幸福厦门。

5)加强代建管理,服务项目建设。完善代建名录库管理,明确准入清出门槛,促进企业优胜劣汰,进一步培育和扶持代建企业;完善代建单位选择,按照便捷择优的原则,规范选择方式和程序,促进项目建设需求与企业能力相匹配;推行代建合同范本,明晰责权利,强化履约监管,提高代建单位责任心;完善代建单位考核奖惩,建立量化管理体系,与代建行业的信用评级、市场准入、资金奖罚、任务承接相挂钩,形成闭合管理链条;研究和探索项目总承包等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代建单位的法律责任。出台实施一系列代建管理办法,为推动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

1)整治生活环境。深化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推动生活垃圾资

源化利用。健全村庄保洁制度,完善处理设施。梳理规范各种线路杆线,规范晒衣架,有序堆放柴火等杂物。

2)整治农村生活污水。规模较大、有条件的村庄可集中处理;其他村庄可采取几户合并或单户分散处理。对居住集中、管网施工条件较好的村庄,可建设生活污水管网收集处理。

3)整治旧房裸房。旧房裸房外墙可采取个性化装饰或统一简易装饰,屋顶可进行“平改坡”或挑檐等改造,与传统瓦屋面相衔接,突出地域特色;维修和保护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形成整体风貌和地域特色。

3.着力提升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水平,加强民生服务保障

1)提升项目设计水平和居住品质。项目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项目及其周边商业配套、社区服务、文化教育、无障碍设施等建设;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设计审查制度,对项目的建筑方案、户型设计、装修方案等方面进行把关,优化设计方案,审查功能合理性,保证工程质量。

2)试点PPP模式。积极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PPP试点。做好项目策划,采取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和管理。

3)规范存量房回购举措。依据地方存量商品房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探索、试点基础上制定相应操作流程,规范收购、回租过程。在细节上强化监管,做到公开透明。

4.进一步推动棚户区改造,着力改善居住条件

1)棚户区改造重点。全市棚户区改造的重点:一是结合片区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二是推进城中村改造。

2)做好棚户区改造项目策划。计划开展五缘湾内湖南侧高林旧村改造(一、二期)、思明区危旧房改造、海沧东屿村旧村改造等17个项目。各部门应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落地。积极与国开行对接,促进前期工作审批,最大额度争取棚改专项优惠资金。

3)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37号文)中,要求创新融资体制机制,明确提出“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对政府购买城市棚户区改造服务的具体范围、购买主体、承接主体、购买方式、购买程序、购买服务资金来源、购买服务资金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等作出规定。选择实施主体进行改造,选择试点推进。5.加快推行公共租赁房,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

1)构建立体式多渠道住房供应体系。确定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满足群众住房需求,建立购租并举、市场配臵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健全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

2)加快公租房项目建设。项目选址坚持交通便利、净地原则,建筑设计坚持小户型、功能齐,项目建设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同

时确保周边配套设施齐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积极推进三个已选址公租房项目进展,确保园博公寓、后吴公寓、珩琦公寓的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3)开展公租房布局专项规划。统筹安排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发展的用地布局,在近期建设规划中着重研究需求预测、选址要点以及用地布局等方面,明确各选址项目的建设规模、配套设施等内容。

(三)城市管理

1.规范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1)建立健全物业行业法律法规,营造行业健康发展法治环境。完善物业行业系列法规配套文件,其中包括物业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物业服务行业价格指导指数定期更新,房屋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规定等。

2)探索健全物业纠纷的多元管理及多元调解。具体包括建立市级建设、民政、法制、市发改价格主管、治安、消防、质监等部门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各区、街道、社区三级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更广泛吸纳行业专家、法律专家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社区调解机制,探索居民自治管理模式、社区非营利小区服务中心等多元管理模式等。

3)鼓励运用高新科技,推动物业行业升级发展。引导和鼓励互联网、物联网、自动化技术在物业行业的创新和运用,促进物业行业摆脱劳动密集造成的人工成本压力和发展制约,并获得社区商务等多元发展。

4)结合老旧小区整治提升,解决老旧小区因早期建设遗留问题

造成的物业服务问题和矛盾。具体包括提升老旧小区的基本配套完善、为居民生活提供增值服务、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费用标准的市场化提升等,走出大多数老旧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费用严重低于成本的绝境。

2.强化停车设施建设,缓解城市停车难题

1)目标任务。遵循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有序建设的原则,积极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建议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着力缓解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问题,促进停车产业化。2016年确保全市新增4000个以上路外公共停车泊位,其中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各800个以上,同安区、翔安区各500个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区新增路外公共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

2)建设重点。厦门市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的重点:一是商业、学校、医院、旅游景区、居住区等停车需求集中区域及公共服务设施周边;二是机场、车站、码头等大型公共交通设施以及轨道交通站点、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旅游集散地等可以实现自驾车辆与公共交通换乘的地段。

3)制定政策,加快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制定《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从保障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用地、灵活采取多种方式供地、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建设模式、挖掘其他的停车设施建设资源、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停车设施运营管理等方面,44

制定相关政策。按照“投用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生成一批、谋划一批”思路,加快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

4)继续推进停车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制定全市停车场信息数据联网标准和管理规定,实现全市公共停车信息服务全覆盖;完善厦门市停车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实时信息导引、收费价格管控,错时停车信息交互等功能。全面普查停车设施,收集建立停车大数据,实现大平台管理监控,方便市民出行和错时停车。3.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缓解临时居住难题

1)解决本市户籍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科学测算住房困难标准、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和家庭收入(资产)标准,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每年至少启动两批次保障性住房申请分配工作,制定并实施每批次保障性住房分配方案;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审核分配制度,指导完善街道办事处、区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市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三级审核和多部门联合协查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逐步解决在本市稳定就业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和本市新就业无房职工的临时居住问题。优先为公交、环卫行业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宿舍型公共租赁住房,在此基础上,面向总部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宿舍型公共租赁住房。结合本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调研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每年在解决本市户籍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的基础上,对达到一定积分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按套进行

分配。

3)加强保障性住房的使用管理。建立四级管理模式,指导并监督物业服务企业、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和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依法履职;建立并完善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信用档案制度,将良好信用记录在小区内公开,将情节严重的不良信用记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责令整改并依法处理;完善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根据不同情形可通过市场租金或强制执行等措施依法处理。

4)开展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调研工作。在保障性租赁房为主的前提下,探索共有产权(自住)等住房保障方式;研究以实物分配和租赁补贴相结合的多种保障途径;探索保障性住房可持续的运营机制,盘活保障性住房项目内的公建配套设施。4.进一步强化绿色及文明施工,助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1)完善规章制度。修订《厦门市建筑废土管理办法》(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86号),通过建立运输企业特许经营、规范运输车辆、实行诚信保证金与信用考核清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制度,不断强化建筑废土处臵管理。出台配套建筑废土运输企业及车辆核准、招标管理、建筑废土消纳场所管理等具体实施办法。

2)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化平台。继续完善建筑废土砂石综合管控平台,完善网上联审联批制度,会同市公安部门建立建筑废土运输车辆视频查缉布控系统,实现运输车辆全面监管、部门信息共享,运

输车辆100%实现卫星定位及同步视频管理。

3)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坚持建筑废土处臵和扬尘防治巡查制度,坚持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为原则加大在建工地扬尘防治和渣土车整治管理力度,在一定周期内确保覆盖所有在建工程,落实建筑废土处臵和扬尘防治主体责任。

4)完善建筑物资源利用体系。推动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编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研究建立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出台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财政补助政策。

5.加强城市立面景观整治与夜景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1)加强城市立面景观整治。按照一年整治一批道路景观的计划安排,根据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程度,对城市道路、标志性建筑、大型宾馆、会议场馆、旅游景点周边的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规范店牌店招、拆除违法建设、规整各类管线、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显山、露水、透绿、靓景、洁净”的城市景观。

2)编制全市夜景灯光照明专项规划。对城市夜景和照明在城市建设中的发展目标和原则、空间结构布局、色调、节能灯具、实施策略、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计划和部署,以确保城市夜景和照明建设的合理、有序、健康发展。牵头提升改造鼓浪屿和鹭江道、中山路等一批夜景项目。

2.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篇二

(一)应用型本科内涵

依据各国普遍认同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分类方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可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与高专教育三大层次,将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四种。应用型本科教育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育不同,它是指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构建“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以深度的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高科技专门人才和应用性人才[1]。

(二)基本特征

1.应用型本科是典型的应用教育体系

美国教育家费依屈克(H.A.Foechek)早在1965 年就预言:“在将来某一时候,大学本科水平上至少有四种基本类型的学士学位教学计划———科学类(science)、工程科学类(engineering science)、工程类(engineering)和工程技术类(engineering techno logy)。”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由命题和概念构成的科学活动构成了科学体系,对应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以基础知识和学科为主线;由活动和实践构成的工程技术活动形成了工程技术体系,对应于工程技术教育,其教育内容以工程项目或生产流程为主线。它们分别以培养科学型、工程型和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教育不同于注重学理的科学教育体系,而是强调应用的工程技术教育体系。

2.应用型本科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而产生的。随着全球知识经济以及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技术研发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因此,在当今世界需要将基础自然科学与实用型科学相结合的技术型科学。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社会生产结构的变革,推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提高层次,应运而生了本科层次的应用型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科学技术知识不断进步的产物。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应用型人才的主体和核心,相应的以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即成为应用型教育的中心环节[2]。

3.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专业性的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是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教育模式,它是以“通才”为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上强调不同学科的融合,以综合能力训练为内容的教育模式。一个综合性的课程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未来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下,必然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管理和现代技术的要求。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模式与“通才”教育的模式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我们在强调综合的同时,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好某一门专业,要侧重于技能和方法,处理好通、专、博的关系,即通→专→博→专→博→通。

4.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高级专业型和实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专业性知识、综合能力素质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取决于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细化,细化到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方向。应用型本科是为学生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不仅强调对科学和技术等基础理论的准备,更强调各行业的相关技能的掌握,获得技能和能力的通行证。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型工程师和应用型工程师,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科学统一和有机结合的教育。

5.应用型本科教育应重视校企深度联合

2012 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会同相关部门及行业企业制定实施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鼓励行业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高校根据实际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导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缺乏,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本科毕业生普遍出现就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校企合作是实现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实践与理论有效结合,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3]。

二、人文城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导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简称人文城乡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重新调整的专业,是对“经济地理学”、“城乡区域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专业的合并,涉及地理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三大学科的宽口径的理科专业,同时与资源开发、城市开发及经济建设等也联系密切,是针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学科分化日趋严重等问题设置的地理学二级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应紧密结合国家在城乡发展、资源利用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该专业人才需求的取向[4]。

三、应用型本科人文城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确定以“应用”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教学、科研、应用紧密相联,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注重实践教学,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用为原则。人文城乡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城镇规划的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能力以及区域社会经济调查、数据整理与定量化、规划成果图的制作的实际操作的能力。强调学生岗位适应性,强调具备职业技能,强调具有技术创新和就业竞争能力,培养的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

(二)构建突出“职业元素”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最根本的特征是突出对职业实践的适应性,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做准备。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因此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应突出宽口径、强素能、多方向的特征,通过课程活动模块组合进行训练。人文城乡专业应建立两大模块:(1)课堂教学模块。包括基础课程、理论支撑、应用技术、规划理论。主要指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生态学、区域规划原理、城乡规划管理、地籍管理、资源分析与评价、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价、区域分析方法、地图学、GIS、RS软件应用等。(2)实践教学模块。由实验、实习和设计三部分构成。包括GIS、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等实验;区域调查、城乡规划顶岗等实习;土地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GIS应用等课程设计[5]。总之,在遵循学科和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强调从实际出发,根据职业和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

(三)人才培养过程以“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主要特征

这种模式是指“基于国家政策、制度为主导;行业规程、标准为指导;企业参与;学校实践”的“四位一体”模式。从单一的学校、企业双向对接转变为国家宏观调控、面向行业、企业需求以及学校实践的“四位一体”模式[6]。具体可以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培训,或相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直接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中,以现场参观、讨论、录制现场教学录像、讲授等方式,重点讲述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岗位前沿要求。同时以实习基地为依托,设计综合实践,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在实践中检验、更新教学内容。企业除了承担学生部分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还可以直接参与到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地安排、培养方案地制定等方面工作。

(四)建立以“能力”为主导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因此,学生的考核方式应改变传统上仅凭一张试卷成绩评价学生质量的做法,更多地应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地考核。实行知识、技能、能力的综合考核,内容上突出学生探索知识、思维训练、技能训练、合作意识等多元化的能力评价;形式上可采用开放、灵活、个性的质量考核与评价方式。

结语

黑龙江科技大学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体,依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上突出以“应用”为目的,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达到培养高级专业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由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科技、经济对人才层次要求的提升,使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日渐引起关注。在总结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文城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构建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文城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邵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

[2]吴惠琴.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定位及其发展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5):32-33.

[3]谢丽莉.论校企合作理念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新西部,2015,(21):122.

[4]赵荣钦,丁明磊,徐震光.专业更名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方向及定位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4,(5):74-78.

[5]张守忠,李玉英,胡囡.应用型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构建[J].山西建筑,2013,12(9):228-229.

3.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篇三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需要大量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人力支撑,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应用技术型大学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依托,为生产一线提供“现场工程师”型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区别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一类新型大学。通过“校企融合,产教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致力于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打造好湖北省首批应用技术型试点高校的品牌,在同类院校中发挥引领作用,对于学校的事业建设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子与通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规划

一、建设背景

(一)产业背景

电子与通信产业历来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支柱产业。近几年电子与通信制造业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生产规模已经居世界前列。电子与通信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大量的人才需求为专业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的空间。同时,随着武汉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大量企业进驻武汉,这些企业将需要一大批电子与通信技术管理和生产方面的人才,为我校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社会需求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交流所用的媒介(如通信、广播电视、报刊图书以及信息服务)、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所需用的器件设备和原材料的制造和销售,以及计算机、光纤、卫星、激光、自动控制等由于其技术新、产值高、范围广而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电子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技术革命带来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影响,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既出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又促成了现代通信的实现。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因此,培养高素质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任务非常紧迫,意义重大。

二、建设目标与意义

(一)建设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建成“校企融合、产教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建设意义

通过“校企融合、产教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做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几个方面。依托地方大中型企业,在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完成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的“订单班”培养、课程体系、校本教材、资源库、实训室共建、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

三、整体建设思路与原则

(一)整体建设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武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求、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城市竞争能力的需要。发挥行业企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将改变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将教育由学校拓展到社会和企业。由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使学生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真实环境中,构建“校企融合、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总体建设原则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立足武汉、辐射全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技术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明的大爱,创新笃行”为校训的道德教育;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以“三会、三有”为目标突出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各教研室可根据专业类别、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四、建设工作规划与方案

(一)整体建设规划

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按照职业岗位标准,优化专业发展方向,建成“校企融合、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满足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依托企业,以企业典型产品加工为项目的教、学、做的教学模式,实施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岗位教学,构建教学与生产零距离对接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为评聘和考核核心,通过校内外各类培训,参与企业设备的技术改造,到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等方式,打造一支“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具有教学、管理、生产、研发、服务功能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二)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人才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建立和管理校内外实训基地。

(三)推进校企合作的“订单班”培养

“订单班”培养不仅仅体现在与企业签订协议、顶岗实习等方面,更体现在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内容;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表现优秀的学生直接在合作企业就业,确保学生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零距离对接。

(四)开展课程建设

课程与教学内容是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市场调研、专家论证基础上,学校要大力进行课程开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坚持能力为本,大力推进教学过程改革,积极实施“产学一体”培养模式。坚持立足市场,以校企合作开放性办学模式取代传统封闭式办学模式,形成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五)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学校根据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与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而且可充分发挥出基地资源的价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实践技能提升;合作企业可在基地优先选拔到优秀人才,达到“双赢”的效果。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高校进修、下企业挂职锻炼和岗位培训等途径,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6名骨干教师,5名双师型教师,5名企业专业带头人,聘用校企合作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每年预算10万元用于兼职教师的培训,课酬等。

五、在建设中应重点关注的困难或问题

在“校企融合、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校企合作的形式,更要注重校企合作的内涵,结合企业岗位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行课程改革,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注重教师能力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校的品牌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实习就业创造好的平台。

六、结束语

通过“校企融合,产教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以“瞄准市场,跟踪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为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适应企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应用技术型人才,在全省高等教育同类院校中达到领先水平,发挥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颖,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2]陈文艺,张继荣,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11(4)

4.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篇四

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兰州市民政局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及《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精神要点》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全市养老事业基本现状

截止2010年底,我市60岁以上户籍在兰的老年人口已达47.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4%。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不同程度需要提供护理照料服务。我市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省会城市,近几年来老龄化日益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态势。城乡空巢家庭、农村留守老人明显增多,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家庭养老负担越来越重、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

大。

“十一五”期间,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始终坚持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方向,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热心为老人服务,把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关心关注困难弱势群体”等执政理念落到了实处。经过探索和实践,我市养老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法规不断出台,为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初步确立。根据国家民政部的政策指导,结合我市实际,初步建立了以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等为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广泛开展,全市建立街道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和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共341个,建立各类城市社会养老福利机构16家,农村敬老院29家,为全市城乡3500多名老人提供机构养老服务。大力扶持和促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新建和发展,全市集体和民办养老机构达到10家,设置床位2442张,成为全市机构型养老服务的主要力量。部分县区综合性福利服务中心和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兰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等一批新建养老福利项目已开始前期规划和设计。

虽然我们在养老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市养老事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养老机构总量不足,投入资金有限,专业化服务管理程度不高,政策落实不完全

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2、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社会养老服务的公益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界限,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充分发挥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力量,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实现合作共赢。

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区域内老年人口数量和养老服务发展水平,充分依托现有资源,合理安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以长期照料、护理康复和社区日间照料为重点,分类完善不同养老服务设施的功能,优先解决好需求最迫切的孤老优抚对象、“三无”老人、“五保”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问题。

4、深化改革、持续发展。各级政府积极增加投入,扩大养老服务设施增量,切实深化改革,努力盘活存量。在政府职能转换、国有事业单位改革和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统筹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不断改进管理,完善养老服务的服务规范、建设标准、评价体系,促进信息化建设,加快以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养老机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规范服务方式和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平台科技含量,努力拓宽服务半径和服务对象的范围,加强企业监管,加强产业化运作,积极吸纳社会资源,促进该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壮大。

(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1、全市90%以上的城市社区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采取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发掘老年人服务需求,努力拓宽社区养老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以社区日间照料为主要建设内容,按照就近就便、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要求,建设和改造托老所、老年饭桌、日间照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增社区留宿照料床位4000张。

2、鼓励各类社会服务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长期护理、精神慰藉等一系列服务。鼓励健康老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提倡邻里互助。

3、依托城市社区服务信息载体,在社区普遍建立数字网络服务系统、养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建设便捷有效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三)机构养老服务体系

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的重点是以收养“三无”、“五保”、低收入和失智失能老年人为主的供养型和护养型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的重点是有效增加机构养老床位,努力提

(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坚持社会福利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养老服务试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努力探索我市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路子,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我市“居家为主体、机构为保障、社区为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的服务模式。

1、在农村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强化传统家庭养老的功能,通过进一步规范和扩大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促进全市农村老年人均能获得养老服务。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政策的衔接,努力探索多样化、多形式、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

2、继续实施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进一步完善农村敬老院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3、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专门设立老年活动室,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开展老年人日间照料和托养服务,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吃饭、医护和照料问题。提倡邻里互助和老年人互助,成立老年人互助组织,经常性开展各种互助活动。

(五)养老服务科学化管理体系

1、法制保障体系。认真监督执行现有的各项涉老法律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民政、发展改革、老龄、规划、国土、建设、财政、人事社会保障、卫生、工商、税务、工信和公安等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各县区成立相应机构,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政策、统筹规划、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能职责。加强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整合,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统筹规划。统筹抓好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规划编制、标准制定和信息化建设,达到政策有促进力度,规划有前瞻和可行性,加快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方针和补缺型福利服务向适度普惠型服务发展的方向,合理确定目标,努力争取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服务布局上,坚持城乡统筹,地域均衡发展。在加快推进城镇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协调、整体推进。在服务功能和服务档次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努力使供养型、护养型、颐养型等机构合理布局,梯次互补。

(三)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民办公助、公办民营制度。加大金融、税收等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实行各项税费减免;各类养老机构实现与居民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同价。养老机构用地采用划拨方式供给,各

0

5.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篇五

第一条为加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退耕还林条例》、《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等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建设项目,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中的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含退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和补植补造等项目。

第三条实施建设项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相结合;

(二)坚持国家支持与退耕农户自力更生相结合;

(三)坚持中央制定统一政策与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相结合。

第四条实施建设项目的目标是:

(一)加强林木后期管护,搞好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杜绝砍树复耕现象发生,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

(二)通过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活困难和长远发展问题。

第五条建设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并组织实施,严格按规划编制计划,按计划编制方案,按方案编制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和验收。以退耕还林工程县(市、区)为基本建设单位,以退耕还林村为基本单元,统筹落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各项措施。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国函„2009‟93号)要求,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审计署、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等部门组成部际联席会议,负责协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关工作,研究解决建设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督促地方落实建设任务。

第七条在部际联席会议统一协调下,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建设项目任务计划的审查和综合平衡,会同财政、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下达建设任务计划;负责建设项目的综合协调,对生态移民建设项目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对各类建设项目进行稽察。

国土资源部参与基本口粮田和相关项目建设的指导、监督检查。

水利部负责基本口粮田建设中的坡耕地水土综合治理工程、坝地、沟滩地建设、退耕还林相关水利设施建设的指导、监督检查和水土保持专项工程验收。

农业部负责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农民工培训以及后续产业发展中农业建设项目的指导、监督检查。

国家林业局负责补植补造项目以及农村能源、后续产业发展中林业建设项目的指导、监督检查;参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其他建设项目的指导、监督检查。

国家粮食局负责退耕地区粮食市场的监测和供应,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确保退耕农户口粮需要。

监察部、审计署、国家统计局分别依法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察、审计和统计。

第八条建设项目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坚持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将目标、任务、资金和责任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并督促各县逐乡、逐村、逐户予以落实。

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制度,确定一个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总协调工作,明确部门分工和责任,并将有关制度和部门分工情况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备案。

第三章计划管理

第九条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根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下建设任务和资金使用建议计划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等部门,并附送当年计划执行情况。

第十条纳入建设任务和资金使用建议计划的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属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内的项目;

(二)自筹资金基本落实(包括劳务配套);

(三)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具备开工条件。

第十一条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按照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计划和专项资金预算,在两个月内分解落实本省(区、市)的建设任务,将专项资金预算下达到项目县,同时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备案。

各地在分解下达国家投资计划时,要明确项目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工期,以及省、市、县等各级配套投资比例和数额。

第十二条建设任务计划一经下达,应当严格执行。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须报原审批部门审批,并确保不影响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十三条建设项目应当按照类型编制实施方案、初步设计(作业设计)。初步设计(作业设计)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承担编制,图、文、表齐全,科学合理,各项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和退耕农户。

实施方案、初步设计(作业设计)等编制和审批程序,由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具体制定,并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备案。

第四章建设管理

第十四条各省(区、市)应当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提供工作经费等保障条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各项制度。对较小项目难以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的,要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

第十五条实行建设项目公示制。项目实施前,县级有关部门要会同乡镇政府把项目名称、目标、任务、资金来源与建设内容和规模等,以村为单元向项目区退耕农户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项目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初步设计(作业设计)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组织施工,不得擅自降低建设标准和工程质量。

第十七条加强项目建设档案管理。有关项目建设的相关文件、实施方案、初步设计(作业设计)、招标投标资料、阶段性项目建设总结、检查验收资料、资金审批和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图片照片、统计数据和录像资料等,项目工程县要按整理成册,分类归档保存,专人负责。

第五章资金管理

第十八条严格执行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财政部、原国务院西部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印发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严格资金支出管理,严禁弄虚作假骗取和截留挪用建设项目资金。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和地方应当支持配合。

第六章验收与管护

第十九条各省(区、市)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分为自查验收和联合复查。自查验收由县级负责组织实施总协调的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实施。联合复查在自查验收的基础上,由省级负责组织实施总协调的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实施。

第二十条检查验收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项目任务和投资是否按计划完成;

(二)建设项目是否按规定组织实施;

(三)项目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和要求;

(四)资金拨付、管理与使用是否符合财务制度,有无违规问题;

(五)项目管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六)各项效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七)项目档案、信息报送等管理措施是否落实。

各类建设项目具体检查验收办法由行业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应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确产权,落实项目运行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制定管护制度,建立档案,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建设项目所在乡镇和村组要落实后期管护制度。

第二十二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对各省(区、市)建设项目分别组织或联合组织监督检查。

国家林业局要对退耕还林省级复查结果进行核查,并将核查结果通报有关部门。

第二十三条各省(区、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检查验收、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依照《退耕还林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信息统计与效益监测

第二十四条各省(区、市)应当加强建设项目信息统计工作,建立完备的信息统计报送制度。建设项目信息由省级负责组织实施总协调的部门负责汇总报送。

各省(区、市)应当建立建设项目信息汇总审核制度,明确项目县报送信息的汇总审核要求,各省(区、市)汇总信息须经省级负责组织实施总协调的部门审核无误后上报。

第二十五条汇总报送的信息内容包括:

(一)上半年和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二)上半年和粮食补助生活费补助资金兑现情况;

(三)全年建设项目完成情况总结,包括项目进展情况、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安排及建议等。

上半年信息于每年7月31日前、信息和全年总结于次年2月底前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各部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上报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汇总分析情况及时提供给部际联席会议。

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实行效益监测。效益监测分为工程区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退耕农户生活三类。

生态环境监测,主要监测退耕还林地区退耕还林以来工程区植被盖度、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状、水土流失状况、河川径流量、含沙量、降雨量变化、大风(沙尘)天数变化等连续动态变化信息。

经济社会发展监测,主要监测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掌握退耕还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退耕农户生活监测,主要了解退耕农户收入、口粮保障、能源消费的信息,掌握退耕农户长远生计解决情况。

第二十七条生态监测依托现有的监测技术力量和队伍。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具体负责监测技术指标及方案的制定、监测的技术指导和监测结果汇总;各省(区、市)林业部门会同国土资源、水利、农业部门在国家统一指标和方案下负责本省(区、市)监测的技术指导和监测结果汇总。

经济社会发展和退耕农户生活监测由国家统计局监测网负责。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备案。

6.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篇六

编制座谈会上的讲话

教育部副部长 鲁昕(2011年10月13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南京召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适应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刚才,江苏、北京、上海、湖南、沈阳、无锡、德阳等省市作了交流发言,与会专家代表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路径、政策安排与建议”等作了报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就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的背景和要求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有的同志讲,这次会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很赞同。今天的会议开得非常好,确实是一次划时代意义的会议,也是职业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对于引领今后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极为重要。

刚才大家的发言各有侧重,概括起来是四大类:第一类是四省三市的实践成果交流。第二类是关于国外职业教育体

系建设情况的介绍,主要介绍了瑞士、德国、英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特点。我认为,这七、八个国家加台湾地区很有典型意义。先不谈德国,谈谈瑞士。瑞士是世界上最没有资源的国家,可却是世界上最幸福最稳定的国家,没有失业,没有暴动,没有骚乱。英国叫骚乱,美国叫占领华尔街,中东叫阿拉伯之春,法国叫国家罢工,希腊叫罢工,西班牙也是罢工。资本主义国家走到今天特别有意思,罢工的、占领的、骚乱的、捣乱的,什么样的都有。但是,大家可以观察到瑞士没有,德国也没有。从中我们可以总结,思考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最没有资源的国家,却是幸福生活最稳定的国家?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北欧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但那是别人分的类,不是我们分的类。不管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也好,还是民主社会主义也好,怎么定义社会制度都可以,但我们要看到他们社会发展背后的教育本质。凡是稳定的国家,它的教育结构也非常能够支撑这个国家的发展,支撑国家的竞争力,支撑国家的生存力。再简单分析一下新加坡和日本,其实新加坡也很典型。新加坡虽然也是一个没有资源的国家,靠港口、靠马六甲海峡把资源运来,但是它的应用型教育非常发达。日本则基本上是工厂式的职业教育,但是它的经济比较低迷,这里就不再阐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清楚地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主导着教育规

律。教育结构不是由教育自身,而是决定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反过来,如果没有教育的支撑,也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有核心竞争力。第三类是专题调研案例介绍。这次教育部组织了十七个专题调研组,分赴全国各地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目的是为明年国务院即将召开的第七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起草决定服务的。调研组站在国家层面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专题调研情况进行了调研思考和总结。第四类是关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有关情况介绍。

推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中国教育制度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改民生的要求,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人才纲要提出的需求目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是一个国家级专项规划,作为一个国家级专项规划,其批准主体是国务院,编制主体是国家发改委,然后是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工信部等。

回顾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们经历了很不平凡的过程。我体会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9年。这个阶段主要是梳理问题,理清思路。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成就和问题并存,但是问题要大于成就。我国用十年时间就达到了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位,经济发展快,产业进步升级也很快。有些技术是嫁接来的,有些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我们的学科还不了解,但产品和技术已经进来了,正因为我们是在国际化背景下迅速发展的,所以面临的问题自然也就比较多。2009年我们共梳理出了十四个方面的问题,有国家层面的,有省级层面的,有学校层面的。第二阶段是2010年。这个阶段主要是问题入手,重在行动。根据梳理出来的问题,我们对大家对社会做出了回应。标志性的事情主要有:一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二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三是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四是最近又刚刚印发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后面三个意见是今年发的,但也是去年行动的结果。这一系列文件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作用。第三阶段是2011年。这个阶段主要是大胆探索,建设体系。我们的成果主要有:一是许多地方进行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探索,形成了不少成功案例。二是提出了体系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即2011年以十个衔接为纽带,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2012年初步形成架构,2020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教体系。三是出台了系列文件,进行思路性表态。四是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纳入了国家专项规划。其中第四点最为重要,它的意义远远大于已经出台的那些文件。

纵观这几年,无论在思路上、措施上、各方的共识上、各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上,以及教育战线对职业教育发展

变化的感受上,我听到的声音都是说我们取得了显著进展,成果喜人。尤其看到我们职业院校的老师和校长,确实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他们工作充满着激情,向我汇报工作时全部用PPT,用现代化手段,不再念稿件了,语调抑扬顿挫,慷慨陈词,我听了他们的汇报心里特别高兴。另外,我们还经常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让大家共享会议成果,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改造传统教育等等,这一切虽然是基础性工作,是细节,但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近几年发生的变化。为此,要感谢各位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付出的辛苦劳动。今天,尤其是上海市教委和江苏教育厅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出席这个职业教育会议,确实使我挺感动,非常感谢各位。

借此机会,我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重点讲五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时代背景

(一)这个国家专项规划是落实国家“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任务的一个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十二五”起步之际,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纲要和规划,如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高技能人才培养

十年规划、2020年科技创新工程等,更重要的是还有一系列产业规划,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门规划等总计有95个。完成这些规划的目标任务,共同的支撑就是人才培养。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就是要满足“十二五”以及今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共同需求。由此决定了我们这个专项规划是全社会最希望看到的一个教育规划。

当然,各级行政部门对这个规划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有些部门非常关心,而有些部门重视程度还不够。但是行业、企业和社会高度关注我们这个规划,都期待教育部门出台一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出台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他们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教育规划纲要由于面向各级各类教育,不会讲那么细,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则能全面系统地对接他们的发展要求。

(二)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是教育的重大使命 我国已进入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这是“十二五”的战略主题。教育事业要服务好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这一使命,就必须

大力培养适应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各类人才。省长们、市长们最关心的教育就是职业教育,行业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就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端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在此我想说,创新型人才不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专利。不能一提创新,就是研究生教育。乔布斯大学一年级还没毕业,可是他改变了世界;Intel创始人,大二辍学,他肯定也没有接受研究生教育。所以,创新人才不是研究生教育的专利,也不是本科教育的专有名词。职业教育也应有这样的名词。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和复合型人才,什么叫复合?首先肯定是学科复合,第二是技能和文化复合,第三是应用和创新复合,第四是技能和创新复合。因此,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是教育重大的使命。现在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不强,体系比较旧,必须要改,不改就不能提高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能力很重要的一个载体,就是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这个载体非常重要。

(三)这个专项规划是落实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载体

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加快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时期。刚才教育部的同志介绍了即将颁布的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立四个体系和十个以上制度,重点是完善国家制度。没有国家制度、没有国家机制、没有国家政策、没有国家体制,各个地方落实起来就会非常难。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国家体系、国家体制、国家机制和国家政策,既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又是落实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的基本要求。四大体系主要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继续教育体系。完成“十二五”教育规划的重点任务,在国家层面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四)这个专项规划是服务适应国际竞争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

教育必须服务国家的国际竞争,必须服务国家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最近,美国参议院不管我们坚决反对,通过了所谓人民币汇率法案。新华社随后发表文章,警告美国,如果法案实施可能给世界带来有如三十年 代的大萧条。汇率是实力的体现,是国家实力的货币体现。美国人国内矛盾解决不了,就把矛盾转向国际化,他转嫁矛盾,把人民币汇率作为解决美国经济增长、解决美国失业一个重要举措,美国人特别不讲理。一方面我们要警告美国,另一方面则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国家占领了制造业产业的高端,我们就不怕了。关键是教育怎么去适应国际竞争,怎样为国家战略服务,怎么为省委省政府战略服务。现在,很多地方都提出要占领世界产业链的高端。比如飞机发动机,现在我

们在设计上和国外上没有太大差距,就是制造过程不行,材料不行,工艺管理水平跟不上。这说明职业教育还不能够完全支撑产业竞争力。职业教育经过近一时期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标志性成就是3300万在校生。同时,也确实为加速发展的产业化进程、城镇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做出了贡献。国家能力和规模具备了,但是也还受诸多问题困扰。因此,我们的国家专项规划就要立足服务国家需求,着力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充分理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意义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有95个专项规划加以支撑,其中17个是重点规划。教育部参与了16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但是唯独没有独立编制的规划。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国未来更长时期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核心内容。国家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我们急需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经过我们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充分沟通协调,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支撑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国家专项规划之一。这个专项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纳入了国家专项规划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纳入国家专项规划,这在历史上可能也是非常少有的。有了教育部主导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各省发改委自然也会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变成省级专项规划,这是纳入国家专项规划的第一要义。今天有不少来自省里的同志,中东西地区都有,大家要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去理解、思考和把握。

Here

(二)为在国家层面统一各部门认识提供了历史机遇

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的教育,与其他教育的问题不太一样。但是,社会上仍有相当一部分部门对此存在模糊认识。如学前教育两大问题:一是投入问题,二是教师问题。义务教育两大问题:一是均衡问题,二是投入问题。这两类教育各级政府非常明白自己的职责,不存在体制问题,也没有什么制度问题。而职业教育则有个国家体系问题,国家制度问题,国家体制机制问题等,包括生均拨款问题都没解决。编制这一规划,可以在国家层面上统一部门的认识。因为这个专项规划是为国家战略服务的,为发改委制订规划服务的,为财政部财政收入服务的,为人力资源部提升人才质量服务的。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了职业教育按照现代化国家教育模式的体系要求,合理借鉴别国经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层面达成共识,解决职业

教育存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提供了良好机遇。

(三)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造了国家条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从国家层面来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来系统思考统筹规划,需要各地充分发挥首创精神,深入探索。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经过不少省市的共同努力,已经有了一些思路和实践,有些理念也非常好,但是还没有上升为国家制度。比如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等,还没有充分的国家条例来保障。另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也没有完善的国家制度支撑。所以说,专项规划的编制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造了国家条件。

(四)为设计现代职业教育国家体系架构提供了充分条件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共设了425个项目,其中职业教育有56项改革项目,推进这些项目需要在国家层面设计一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架构。通过专项规划编制,既在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防止走偏,又可在国务院层面规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各项部署,给职业教育这个“弱势群体”一次强壮体魄的机会。

三、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定位

(一)国家的宏观专项规划。这个专项规划,是国家的

宏观专项规划,是支撑“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必须围绕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任务完成来编制。

(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人才对接规划。大家都认同一个观点:跳出教育看教育,走出中国看世界。这个专项规划一定要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接,它支撑国务院即将发布的95个专项规划的人才对接规划。

(三)实施人才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的行动计划。人才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以及中组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十年规划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就必须有个行动计划,我们的这个专项规划就是他们的行动计划。要认真分析上述规划的要求,深入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其对应的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端应用型人才等四大类人才需求。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的人才培养计划。这个专项规划还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的人才培养计划。要重点做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开发、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衔接”。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一)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的基本原则

1.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原则。有了现代产业体系这个基本概念,再提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很容易理解。这也就是教育规划纲要所讲“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服务国家其他专项规划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原则。职业教育必须主动回应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系统培养人才。如上海市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北京市变成世界城市,产业都是高端产业,那么职业教育就要培养适应当地高端产业需要的人才。高端产业所需人才,没有一定学历层次不行。正如有的同志讲,铁路现代化了,高铁出来了,但是铁路管理人员还是“绿皮车”的水平,这肯定不行。飞机为什么就相对安全呢?它的相关人员培养的起点就是本科。飞机从业人员无论是管信号的,搞驾驶的,还是当机长的,全是本科以上学历,而高铁则不然。有些同志一听建体系,就想着学校升格。我很不同意。教育是有结构的,你都升格了,还谈什么结构。袁部长讲不允许升格是原则,考虑产业升级的要求也是原则。教育部刚刚下发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什么用引领两个字,大家要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在体制上、模式上、体系上、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上高职怎么来引领,希望大家要读懂教育部文件。

3.设计中国特色、世界水准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通过这个专项规划把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架构进行系统设计,特别体现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形式、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体系内的结构、层次、机制的内容等。借鉴国外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照搬肯定不行。因为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比如你照搬德国的肯定不行。德国学校一套体系,企业一套体系,而且德国八千多万人口,我们国家有十三亿多人口,企业装不下那么多人,这是第一。同时,看看德国的历史,它就是一部技术文化史。德国文化非常强调技术文化,但我们中国不行。另外,德国只需要解决八千多万人的生计问题,而我们要服务十三亿人的民生。因此,德国可以没有现代农业,而我们不能没有现代农业等等。何为世界水准,因为我们的产业要成为世界水平的,我们的生产力就要按照世界标准发展。如果我们的职业教育不是世界水准的话,我们就无法实现教学和企业标准的对接。世界水准的意义就在于此。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分类、分层次研究,有个总的架构,研究实现形式,不能都“一刀切”,因为各地差别千差万别,具体情况也大为不同。

4.服务区域分工,服务产业分工,服务区域布局,服务产业升级,服务产业调整的原则。做好服务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国家专项规划的定位就是服务。要服务国家战略,国家

竞争力;要服务区域战略,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特点,这是编制这个规划内容的原则。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 专项规划的内容要点,我认为,主要有五大方面: 一是规划的背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专项规划的主要背景和现实需求。在充分梳理背景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现实的诸多需求。需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逻辑起点。还有就是产业竞争力定位的描述,没有这些肯定是不行的。

二是规划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体系的内涵。专项规划与其他规划不尽相同,是新生事物,是填补国家空白,不像战略性新兴产业那样,有较强的历史连续性。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系统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体系内涵。

三是体系建设的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适应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研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四是探索和推进的项目。定位在探索,是因为职业教育领域有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要通过项目来深入探索和积极推进。规划纲要用重大项目的实施来定义,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千万不能用实施,因为国家职业教育体制

机制的问题很多,而有些问题可能一时我们也解决不,放到推进项目里面,就可以进行深入探索,用实施就离开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本来要义。

五是保障条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需要有保障条件,但不能一讲保障,就是投入。投入仅是一个方面,关键是国家制度,要把着力点集中在填补国家空白、统一全国认识、拿出体系架构、指导未来十年上。规划编制不仅是简单的要钱,而是为从制度上保障职业教育(当然也包括投入)创造条件。

五、做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具备良好的历史条件。由于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协调工作量大,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统筹规划、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层落实、科学部署,尽快实施,加快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工作制度,尽快把良好机遇转变为工作落实,不断取得成效。

(一)要成立工作机构,出台工作方案。工作小组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部委层面,当然可能是教育部牵头。第二层次是有关省市。各地方要着手编制自己的规划,与国家专项规划同步进行。要充分考虑到全国各个地方的不同情况,不是全国都编,搞“一刀切”。我们积极鼓励东部

省份和经济发达城市率先编写。特别是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等省份要大胆探索,积极启动省级层面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而贵州则不太合适编制,但可以在贵阳市先行试点。有条件省份的编写对国家层面开展编制工作是个很好的案例和工作支撑。第三个层次是科研机构。科研院所的工作重点是开展支撑规划的重大课题研究,为国家层面的规划编制提供智力支持。

(二)要针对问题,借鉴国际经验,设计好服务和支撑国家专项规划的重大课题。这个国家专项规划和国务院的决定不太相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要直接针对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站在国家的层面予以回应。不涉及生均拨款标准等具体事宜,具体问题不是国家专项规划的研究内容。规划就是要研究国家制度,研究国家架构。在国家职业教育的体系、制度、机制和产业对接、服务能力等层面上梳理问题。是宏观问题,不是微观问题;是大问题,不是小问题。另外,还要借鉴国际经验设计一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课题。

上面所讲的第一件事请规划司负责。第二件事请职成司负责。梳理的相关重大课题可请教育部的研究部门,各个省份,还有南开、北大、清华、人民大学等开展专门研究。在这一点上清华和南开都很有经验,尤其是清华大学,在编制国家规划方面非常有经验。另外,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研

究公共政策的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具体工作请中心研究所负责落实。

(三)国家专项规划的编制要与准备中的国务院决定相配套,同步推进、同步送审、同步出台。有了国家专项规划,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决定的文件层次就更高了。我们不能完全采用前几次国务院决定的那种模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和国务院决定要同步推进、同步送审、同步出台,以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已列入发改委2012年发布的专项规划名录,要管十年。这次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跟以往的规划相比,适逢全国第七次职业教育会议召开的难得历史机遇。在第七次职教工作会议上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还有国务院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就真正标志着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确实进入了世界水平,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四)要明确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时间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在今年年底要有初步的样本,国务院决定要基本成熟,明年“两会”之后开始进入国务院程序,五月份召开第七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定五月份召开,主要是考虑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要在上海召开第三次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的关键是教

育部先拿出一个基本架构,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后,送国务院请发改委批复,批复后,再发函邀请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编制。这些工作需要统筹协调、有机衔接、同步推进、最后由教育部负责牵头编写。科学合理地设计工作机制可以有效缩短工作协调的进程。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的保障条件,我认为,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增加职业教育投入上。这个国家专项规划的实质是设计国家制度,不仅仅是为了要钱,而是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通过系统制订国家制度,完善国家机制和政策,填补国家空白、统一全国认识、拿出体系架构、指导未来十年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为今后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创造有利条件。如果定位定在这里,部门协调就相对比较容易,最后就能很快通过国务院批复并上升为国家制度。

同志们,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大家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切实增强编制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好各项工作,为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努力。

7.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篇七

一、参与灾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工作

2008年5月14日, 按照当天召开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抗震救灾紧急会议的部署和要求, 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迅即组建成立了“抗震救灾专家组暨恢复重建规划工作组”, 由院主要领导挂帅, 全院资深规划专家和骨干中青年规划师等精锐技术力量组成。工作组成立后, 迅速集结, 并着手收集灾后重建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极重灾区、重灾区地理信息等规划基础技术资料, 并采购了一些野外帐篷、药品等必须生活用品, 做好了驰援灾区一线, 实地踏勘镇村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设施受损情况及开展规划技术支持工作的所有准备。

5月18日至21日, 我院工作组先期派出的8位规划技术人员分三批飞赴都江堰重灾区, 开展对5个镇, 33个安置点, 关系8万名灾民过渡安置的22000间板房的选址规划设计工作。5月底, 我院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定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组副组长单位, 承担起了全程参与农村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深入重灾区镇村实地踏勘灾情、调研重建条件, 审查重灾区镇村重建规划基础资料, 协助拟定灾区镇村恢复重建方案、研究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等工作任务。在接受到此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后, 我院工作组又先后增派10余人次奔赴灾区加入农村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组。

在灾区主要工作由抗震抢险、过渡安置全面转入到恢复重建之后, 我院先后承担起了科技部《震后安置房技术导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灾后重建农房技术导则》等农房重建规范标准的制订任务。自2008年10月起, 我院又多次派出精干技术人员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对灾区农房恢复重建进展、村镇规划编制实施情况的检查, 检查中对于个别村庄规划中存在的农民住房行列式布局、沿公路两侧带状分布、忽视了农村景观特色等问题, 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整改建议, 由检查组告知、督促地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给予及时修正。

二、过渡安置点规划任务完成情况及取得的主要经验

(一) 齐心协力、艰苦拼搏,

按期保质完成过渡安置点规划任务。编制都江堰市聚源镇、胥家镇、天马镇、崇义镇、蒲阳镇等5个镇的33个灾后过渡安置点规划, 是我院工作组进入灾区一线后接受的第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为完成好这项重要、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一领导下, 我院工作组克服了灾区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等困难, 以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以地方同志忘我的工作状态和氛围激励自己, 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地投入到了紧张的实地踏勘、测绘、制图等工作中。工作组克服交通困难、余震频发、寝食不便等多重困难, 不辞辛劳, 深入到江堰市重灾区镇村开展调研工作, 在短短几天内, 走遍了有关镇乡所有居民点, 掌握了灾损基本情况等第一手震后资料。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工作组同志与地方同志一起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 白天在施工现场和建筑工人沟通、协商, 晚间在电脑上将白天调整的方案落实到图纸上, 或者进行新地块的方案设计、调整、完善等, 经常工作到凌晨2、3点钟, 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6—17个小时。工作之初, 由于设计标准未定, 初期几个地块按照不同标准设计了多个方案, 为筛选出最优的规划方案, 工作组全体成员彻夜科学论证, 多方案反复比较, 终于在规定期限内找到了灾区干部群众认可、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 为早日妥善解决好灾区人民过渡性安置问题, 使其及早获得生活、就医和服务等基本服务赢得了时间, 做出了贡献。

(二) 关于灾后过渡安置点规

划编制的若干经验与体会。过渡安置点是一段时期内灾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 好的过渡安置点规划, 对于迅速、有序组织过渡安置点住房以及集中供水点、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点、临时学校、医疗诊所等设施的建设, 对于组织和帮助受灾群众开展恢复重建、恢复生产生活信心等, 均有重要意义。从我院参与编制的经验和体会来看, 能够获得各方认可且实事求是、科学可行的过渡安置点规划, 在编制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高度重视防灾安全。过渡性安置地点的规模应当适度, 选址要避开地震断裂带、滑坡、崩塌、泥石流、河洪、山洪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影响的地段, 同时针对安置点人多、物多、生活空间相对集中的特点, 需设置和预留必要的消防应急通道, 配备相应的防雷设施、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 防范火灾和雷击灾害发生。

二是高度重视节地和环保。过渡安置点的选址应以占用废弃地、空旷地为主, 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农田, 避开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 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布局应先行考虑, 以尽量减少对过渡安置期限滞后灾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三是力求交通条件的便利。过渡安置点的选址要尽量靠近干线公路, 以方便救灾、重建物资的集散转运, 并方便受灾群众参与恢复重建各项建设。

四是布局要立足实际、灵活处置。过渡安置房套数要合理布局, 灵活采用单层双拼、联排、背靠背等多种形式, 既集约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也有利于防灾安全, 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我院在规划编制中对于过渡安置房的建筑布局采用组和组团方式, 以2排约20户为一组, 统筹安排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点, 再以2—3组约50户为一组团, 统一设置通车道路和消防通道等。

三、农村建设专项规划编制的主要贡献及经验体会

(一)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为农村建设专项规划编制作出贡献。为保障汶川地震灾后农村恢复重建科学依法合力开展、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 按照《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总体部署,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农业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扶贫办和四川、甘肃、陕西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专项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作为专项规划的牵头单位, 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组成立之初就邀请我单位承担副组长单位职责, 全程参与规划编制。

自6月初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到11月3日规划正式印发实施, 我院工作组在牵头负责规划编制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的领导下, 在近半年的时间里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以下工作:深入极重灾区进行农房和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生产设施受损情况及重建条件的现场踏勘和调研, 为规划编制搜集第一手技术资料;参与农民重建意愿典型调查;对灾情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 提出恢复重建工作总体思路;制定恢复重建规划的总体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对恢复重建规划工作进行技术协调和审查把关, 参与具体规划方案编制和规划文稿撰写;配合村镇建设司组织召开规划专家研讨会和会商会等。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我院同志与工作组其他同志一道, 加班加点, 深入细致地开展灾后农村恢复重建调研评估、资料审查和政策研究等工作, 共同提出了农村恢复重建四项原则:重建恢复方式坚持原地重建为主, 异地迁建为辅;推动农民生活秩序和农业生产秩序同步恢复;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人居生态环境整治同步实施;贫困村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 重点扶持贫困农户生产恢复与能力建设。这四项基本原则也最终成为指导灾后农村恢复重建工作的准绳。

(二) 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农

村建设专项规划编制的若干经验与体会。《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专项规划》颁布实施后, 受到灾区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充分肯定。农村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十分重大而又复杂的工作, 面临时间紧、规划范围大、涉及面广、技术资料收集难度大的困难, 能够最终取得圆满结果, 我们认为主要经验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 高度重视基础资料的收集, 自下而上地开展规划编制。“全面调研、科学评估”是农村建设专项规划编制的基础和前提。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后, 规划编制工作组立即组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中国建筑设计院、西南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技术人员, 克服余震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深入灾区, 实地踏勘农房和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生产设施受损情况及重建条件, 了解受灾群众对恢复重建的意见与建议, 使农村建设专项规划编制有了扎实的基础资料支撑。

第二,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避免“领导指挥规划”问题。“立足实际、广纳民意”是农村建设专项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农村建设专项规划的编制坚持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的原则, 不以领导意志为依据, 充分听取来自各方的建设性意见建议。编制中除了现场征求村干部和农户的意见、采取自下而上方式编制外, 还采取召开研讨会、专家评审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 积极引导灾区干部群众参与规划编制, 广泛听取专家、基层干部和受灾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 提高规划编制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避免受灾群众“被规划”。

第三, 统筹兼顾理想性与现实性, 确保规划理念和要求切实可行。“实事求是、科学可行”是农村建设专项规划编制追求的重要目标。规划编制中摒弃了保守封闭、小富即安的思想, 坚持将恢复重建作为灾区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机遇的思路, 同时也强调确保规划目标符合财力、物力的实际支撑能力, 力求规划目标能够按期保质地实现。专项规划中既考虑了灾后农村恢复重建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相结合等工作的衔接、协调, 也充分考虑恢复重建的资金、技术、管理、人力的实际支撑能力。其中, 对于异地重建居民点数量、规模、资金需求, 农房新建、维修加固数量和资金需求, 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资金需求等重大关键问题, 编制组反复进行研究、核算、论证, 使得规划的各项目标缜密严谨、符合灾区农村恢复重建的实际。

四、参与灾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一点体会与感悟

在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中, 我院全体干部群众能够有机会以自己的努力工作、实际行动, 为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广大灾区人民送去一点点关心与慰藉, 为党和国家分忧, 我们倍感光荣;在气势恢弘的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 我院作为国内专门从事村镇规划设计技术力量, 能够有幸能够全程、深入参与其中, 我们倍感荣幸;在具体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 我院能够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 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出一点点成绩, 切实履行了规划人员的神圣使命, 我们倍感欣慰。通过全程参与这次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积累的灾后过渡点安置规划和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专项规划编制方面的丰富经验, 对于我院今后进一步做好村镇规划设计本职工作一定会有重大启发和重要裨益。END

8.浅析中学校园网建设规划与应用 篇八

[关键词] 中学校园网 规划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 学校园应用

本世纪将会是知识与经济的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势不可挡,迅速延伸到国防、科研、经济等各个领域,也不可避免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正处在一种与工业化时代不同的教育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中。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下,将会在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评价等方面产生重大变革,教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被拓宽,教育的各种资源被极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新型的教育模式将会从这里诞生和成长。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是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物质基础,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是推动教学质量改革、改善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因此,从长远看,规划好校园网络的建设,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校园网建设的目的和必要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校园园区网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主要表现在:

(一)校园园区网信息系统是“校校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教学和协作工作的基本工具

(二)教育信息量的不断增多,使学校、家庭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和教育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同时,是否具有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信息社会下衡量人才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目前,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软件、教学管理软件、教学资源、教育信息、多媒体系统也迫切需要网络环境。

(四)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能依靠某一方面的变革来促成质的变化。人们已经意识到,当前的教育已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所需要的人才需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信息技术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题的基本工具,它为实现教育的整体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尤其是网络技术,它正在促进教育系统的重组和社会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因此,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更应该大力推广和应用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全面推进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以及教学评价的信息化进程。

二、校园网的规划策略

(一)校园网的设计原则。校园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校园网的规划与学校的长远发展统一起来,把服务教学作为网络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本着“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的原则,实行“整体规划、健步实施、逐步到位”。

(二)校园主干网的造型。校园网工程主干网是整个网络数据信息流动的动脉,是决定校园网的整体性能和能否达到校园网功能需求和应用的关键。目前,校园网流行的三种高速网络技术是:传输(ATM),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交换式以太网。前两种网络皆因造价相对昂贵、管理复杂而用的较少,以太网则以高度灵活,相对简单,易于实现等特点,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一种局域建网技术,也是目前校园网中应用得最多的一种网络造型。

三、校园网的基本框架

(一)校园网的功能目标。校园网从功能架构上来分,大致分为对内部分、对外部分和信息中心。对内部分主要是指校园Intranet,主要包括多功能教室、网络教室、电子读书馆、电子备课室、办公室和广播室系统的建设,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对外部分包括与Intenet的连接、卫星宽带数字网的连接、与其他兄弟校以及上级主管的连接,提供家庭和移动用户的接入服务等,而信息中心则是这两部分的桥梁和核心,担负着整个网络系统的管理和安全工作。

(二)校园网络解决方案。校园网方案紧紧围绕教学和管理两个重要环节。教学方面采用数字广播教学系统,管理方面采用百兆或千兆速以太网,应用功能模块化设计,同时通过高度软件化的集成,使整个校园网系统的应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这样可以最低投资成本,最大限度发挥校园网各项功能、提高教学水平,是目前性价比较高的校园网解决方案之一。

四、校园网建设和使用过程上的若干问题

校园网建设总的目标是: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以校园网络为支持环境的计算机综合应用平台,使之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的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校园网与互联网的连接,使平台在对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方面起积极作用,扩大学校的影响。目前,国内在校园网规划建设、功能发挥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硬件建设问题。一些学校由于对网络技术的发展缺乏认识,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追随潮流、注重规模,有的甚至互相攀比,学校投入多、浪费大,校园网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教育资源问题。校园网信息资源的多少及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校园网的利用效率,一些学校在校园网建设中只重硬件投入、轻视软件建设,教育资源匮乏,而且可用性差,与教学内容不能完全融合,致使数万元的校园网设备竟成了一种高档摆设。

(三)思想认识问题。领导和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有待更新,有的仅把教育信息技术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标志,或者作为课堂表演的点缀,更多的同志则是对校园网建成后,我们就做的工作不太熟悉,工作无从下手。

(四)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问题。利用计算机教学正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到注意同学科课程的整合上来。而我们的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上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上,多数教师还比较陌生,信息素养有待提高,学科间在应用的程度和水平上也很不平衡;在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上层次不够,系统性不强。因此,要想把校园网利用起来,培训是关键。应对全校教师分层次,分组别,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

(五)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问题。学校内部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校园网络功能的发挥。一方面需要他们维护校园网络各种设备,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终端、网络线路等,保障校园网络的安全和电能;另一方面,需要他们加强对全校师生网络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使之能很快适应这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校园网应有的作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校园网络环境的建成,无疑使学校的硬件环境上一个新台阶,为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还任重道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连聿《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山东淄博市桓台实验小学交流资料 1998.

[2] 姜荣根《中小学校园网的设计与建原则初探》《实验教学与装备》1999年第4期.

上一篇:《谈英雄崇拜》阅读题及答案下一篇:年轻医生护士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