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精选8篇)
1.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已经超过2400多万,大学生就业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而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里边,学习成绩占据了很大比重,但是愈演愈烈的逃课现象却令人担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皆为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结果令人堪忧。
从调查结果统计数据来看,从大一到大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逃课现象,但是以大二的居多,大一的步入大学不久,可能延续了中学的学习惯性,依然能够每天去上课,大三的很多都已经开始准备考研,所以为了巩固基础知识上课的频率也变高了,大四的很多都已经考研成功或者已经找到工作,而且大四的课已经很少了,所以基本上不存在逃课现象。在逃课的人群中,以男生居多,大多数男生逃课时要么去打球要么在宿舍上网玩游戏,但是逃课去学习的所占比例很少。数据显示,很少有不逃课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过逃课的经历,他们表示,有时自己因为一些事情来不及找辅导员请假,所以只能选择逃课,而且逃课很少被查到,这也导致了很多人逃课行为的发生。同学们逃课最多的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和马哲、毛邓等公共政治课,这些课讲的和实际生活关系不是很大,都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而且老师的讲课方式过于呆板,调动不起学生的听课积极性。老师的年龄也与学生的逃课多少有一定关系,很多学生喜欢年轻老师的课,因为他们觉着和年轻老师的年龄差距小,在很多方面有共同想法,存在共同语言,而且年轻老师在课堂上能和学生很大程度上进行互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因而也就提高了。对于逃课问题,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逃课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而问到他们如何看待逃课现象时,持各种观点的人数差不多。持支持态度的人认为大学生是独立的,可以自行支配自己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绝对是否上课。不支持逃课的认为大学生的本质还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而对于逃课行为持无所谓态度的人认为,逃不逃课关键看自己的心情,想去就去听,不想去就不去,很随意。
问及如何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时,很多人表示学校应该改变教师年龄结构,多多吸收新鲜的年轻教师资源,同时老师们也应该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上课时风趣幽默一点,多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会减少学生逃课的频率。根据问卷显示的数据来看,逃课已经成为大学生补课避免的问题,在我看来,我们不是不可以逃课,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给自己找出足够强大的理由,如果我们逃课时做的事情能够比我们上课学到的东西还多,那我们可以逃课,因为我们有重要的事去做。但是我们不能逃课去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比如窝在宿舍睡觉或者玩游戏,因为这些事情会让我们变得很颓废,既不利于我们现在的学习也不利于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那趟会让我们变得毫无斗志,对生活没有激情,更别说会有什么美好的未来了。同时我觉着学校也应该加大对学生出勤的考察,虽然大学生自主能力越来越强,但是毕竟是学生,是学生就会有很多地方自制力不强,所以学校有必要多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通过管理限制学生逃课,这样才不会让大学生浑浑噩噩的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
身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有能力管好自己,大学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不是睡觉和玩游戏的地方,我们应该把大学当作我们提高自己和充实自己的地方,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这样,等到我们毕业时也能毫无遗憾的对大学说声再见。
经济学院国贸1班孙泉泉
学号:20110210104
2.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篇二
一、逃课原因
学生逃学旷课现象在每所高校都偶有发生,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主观因素, 也有客观因素, 具体表现有下面几个原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
(1) 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 家庭条件优越, 没吃过什么苦, 并且从小到大的生活都是由父母安排, 所以缺乏自主成长的心理需要和相应的能力。其中不少大学生好逸恶劳、贪图享受, 在老师和父母的牵引、扶持下跨越了人生第一关——考入大学。高考后, 他们以优胜者的姿态进入高等学府, 没有了老师的督促、父母的管束, 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多了, 自己做决定的事情多了, 紧绷的神经一下放松了, 而懒散习惯也接踵而至。还有部分逃课学生是因为刚入大学, 还没有完成角色转变, 非常迷茫, 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为进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 带着“混文凭”的思想, 不再吃苦去学习, 而是逃课或沉缅打牌、睡大觉、玩电子游戏来消磨时间。
(2) 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有厌学情绪
由于高中时期学习高度紧张, 学生忙于应付包括高考在内的各种考试, 很多学生都没有时间去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爱好, 对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缺少必要的思考, 有不少学生的高考志愿都是听从家长或亲朋好友的建议。有不少学生由于高考分数的原因, 当他们踏入高校大门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而自己的爱好与兴趣与所学的专业相距甚远。还有的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弱、个人想法过于理想化、对专业尚不能完全了解等等, 导致学生不愿去上课。久而久之, 课程越缺越多, 相关的知识越来越难以理解和接受, 以至随着年级的增加, 只好利用逃课换得一时的躲避, 最后导致退学。
(3) 忙于自身充电
这类逃课的学生往往成绩较好, 接受和自学能力较强, 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为了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开阔视野, 于是逃课上图书馆涉猎群书, 或去听其他专业的课, 甚至进行社会实践。
(4) 追求刺激
有的逃课生反映, 有时候逃课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有个性, 从中寻找反叛的快感。比如通过逃课感受网络游戏的刺激就是一种反映。
(5) 其他原因
有的逃课生, 偶尔确实有事, 却因怕麻烦或怕被老师拒绝, 采取不通过正常的请假手续而采取逃课的方式, 这种无组织无纪律观念逃课的学生为数不少。也有逃课生说, 上到第四节课时肚子就饿了, 所以逃课。另外, 急功近利的外部生存环境也是引发逃课现象的重要原因。迫于就业环境的压力和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 一些大学生以逃课为代价博取名目繁多的“通行证”, 或者打工兼职, 积累社会经验, 增加将来就业的筹码, 等等。
2.教师方面的因素
(1) 教学艺术性较差
在调查中, 学生们反映, 一些任课教师在授课内容安排、授课方式、授课艺术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使大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 甚至产生反感、厌课情绪。比如, 有些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联系生活实际, 较为干瘪空洞, 缺乏说服力;有些教师讲授的观点已经过时, 对大学生没有吸引力;有的教师讲课的速度过快, 学生难以跟上讲授进度。
(2) 考试方法不当
这是造成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大学里的考试, 一般以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学生记的笔记为考试内容, 没有去听课的学生, 在考试前, 猛抄或复印别的同学笔记, “临时抱佛脚”也能过关, 甚至比上课认真记笔记同学考的分数还要高。有的教师为了“讨好”学生, 到临考前几周把考试题目告诉学生, 有的甚至把答案也写出来, 这样, 平时不来的学生只要临时突击几天, 就可以过关, 这就等于间接地鼓励学生逃课。此种做法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3) 上课纪律不严
一些教师对大学生出勤、课堂纪律等方面要求较为宽松, 甚至对大学生迟到、早退、缺课等情况不闻不问。这种松散的课堂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3.学校方面的原因
(1) 许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 教育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 使学生感到学不到实际应用知识, 即使听课, 走上社会也没有什么用处。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对那些学习中规中矩, 对老师亦步亦趋的学生, 在毕业后反而存在知识面狭窄、能力较差、适应性较弱等问题。
(2) 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每一个学校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当一个学生的逃课次数达到一定数量时, 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处分。然而, 在实际中, 这些制度没有真正落实, 因学生旷课而受到处分的人很少, 这些制度对学生没有真正起到约束作用。
二、对策分析
1.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师必须舍得花苦工夫, 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堂课。上课的时候, 不仅要理清思路, 攻破难点、疑点, 而且应该站在学科前沿, 在内容上给学生以新鲜感和新奇感。在教学方式、方法上, 则应当注意多样化, 比如采用对话式、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法, 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作为辅助, 使教学效果直观形象, 增加信息量。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境界, 会把听课当作一种享受, 当然不会想到逃课。
2.改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有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来学校读书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 混张文凭。常常根据是否喜欢某一位教师来上课学习。所以老师要常深入班级, 与学生谈心, 参加学生组织的活动。在文化活动、学术交流中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慢慢培养学生的理想, 激发学习兴趣。
3.改变考试方法
原有的考试方法是教师划重点、考笔记、考书本, 以知识记忆为主, 使逃课的学生投机取巧得以过关, 甚至得高分。考试要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为主, 考试内容灵活, 不以死记硬背的题目为主, 考试方法多样, 笔试、口试相结合或学生通过查资料、调查研究、撰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 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同时, 在评分时, 结合学生平时考勤、学习态度来评分。
4.加强思想教育, 激发学习动力
首先, 应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教育。把学生逃课结果与各种奖惩挂钩, 并严格按规定执行, 使学生自觉履行请假手续, 遵守组织纪律。其次, 增强危机感, 激发学习动力。学校有关部门应经常开展学习目的教育和就业形势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方式, 让学生亲身感受当今生存竞争的压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 大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应该好好珍惜。大学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它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立竿见影的谋生的技能, 而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等方面的道理, 它可以全面地提高人的品味并能够受益一辈子。逃课打工或参加社会实践是得不偿失的舍本逐末的做法。学生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 就会放弃实用主义和功利化的态度, 在大学这段人生最好的黄金时间发奋学习和“充电”。另外, 专业思想的教育应从新生入学抓起, 通过专门的专业介绍、新老生交流会、专业教师与新生的座谈等多种形式, 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方向、特点和前景, 让学生一入学就热爱专业。在以后的教学中, 时常体现本专业的重要性, 经常把最前沿的学术成果通过讲座介绍给学生, 使学生对专业始终充满浓厚兴趣。有了兴趣, 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5.加强学生考勤,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监督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解决学生逃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不仅需要班干部、任课教师日常的考勤登记, 还需要学院 (部) 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经常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检查监督。学生对逃课往往不以为然, 就是因为规章制度没有落实。所以, 对日常的学生考勤必须“动真格的”, 做到有检查、有结果, 严格按照制度办事, 该处理的坚决处理, 使规章制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有威慑力, 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总之, 大学生逃课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表面上看是一个学生对学业的态度, 但实际上它关系到教学体制、教学管理、教师素养、教学条件、学生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因此, 要解决大学生逃课这一难题, 需要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密切配合, 共同努力, 使课堂教学走上良性循环, 减少学生逃课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中伟, 桑大志.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 2006, 5 (24) .
[2]黄萍.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剖析及解决对策[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0, 1 (6) .
[3]柯羽.高校学生逃课行为的理性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4, 3 (17) .
[4]孙旭波.高校学生逃课行为原因及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 2006, (5) .
[5]谈宗凡.高校学生逃课原因及对策分析[J].新西部, 2007, 12.
[6]邵海燕.关于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4, 3 (29) .
3.当前大学生“逃课热”现象浅析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39-02
近年来,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社会需要有各个方面的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校开始加大招生数量,使得愈来愈多的青年人圆了自己的“校圆梦”。然而过于庞大的的学生人数也使高校在管理、教学、生活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这样使得本来应当洋溢着严谨科研氛围的大学中出现了逃课这种痛心疾首的现象,不同的专业、年级、班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生逃课。因此本文根据教师的教育方法与学生的契合度以及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内容对一定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从学生的视角了解大学生逃课的特点、原因及大学生期望的学校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逃课的突出特点
(一)随着年级的升高,逃课率也随之增加。一般情况下,对于才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大学还是梦想中的象牙塔,所以对大学生活还充满着美好的幻想,对大学课堂也异常向往,大部分学生都会遵守学校的教学安排,认真的按照课表上课,即使想逃课,也会碍于规章制度而选择不逃课。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日渐熟悉学校的教学制度和章程后,逃课率就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也就意味着大学生逃课的比例是按年级逐级递增的。
(二)从性别来看,男生的逃课率明显高于女生。男女生除了性别的差异之外,性格方面也存在差异。女生普遍比较保守胆小,很少会去选择触碰违规违纪这条高压线,而且同龄的男女生相比,女生总是会比男生成熟一些,对成绩的重视程度较高,因此大部分会自觉地完成相应课程,以确保可也顺利毕业。相比之下,敢冒险、爱玩儿是普遍男生都存在的特质,容易受新事物影响,因此逃课成为他们满足欲望最便捷的途径。从全国高校的调查情况来看,经常逃课的男生占 16%,偶尔逃课的男生占70%,没有逃过课的男生只占男生总数的14%;女生中没有逃过课的学生占33% ,有逃课经历的占 67%,其中经常性逃课的占女生总数的4%[1]。
(三)大学生选择性的进行逃课。大部分学生是有针对性的产生逃课行为。在大学校园里普遍流行着一种“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说法。从一些数据调查分析来看,可以看出公共基础课特别是“两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逃课比例特别大,有些学生甚至还认为“两课”根本没有开课的必要,非逃不可。公选课是如此,那么对于大学生来说选修课更是当做兴趣爱好一样,可学可不学,因此出勤率可见一斑。
(四)隐性逃课的现象严重。所谓隐性逃课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学生做其他作业或想其他事情,思维根本没有在课堂上[2]。学校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上了一学期的课却连老师的长相、姓名一概不知,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人在课堂心在外”。更有甚者,老师在讲台上肚子陶醉,把自己感动的不行,台下的学生却玩的不亦乐乎,一无所知。
(五)学生层次与逃课比例正相关。入学之初,学生们都只存在高考,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逐渐适应,同时接受了更多新观念,新思想之后,学生们的差距开始逐渐拉大,并且有的学生以后选择直接工作,认为大学只是一个过渡,对学业不过是得过且过。继而开始出现优等生,中等生,特差生的划分,最后会因为选择的不同而呈现差异。
二、大学生逃课原因分析
(一)教师教学缺乏新意,课程设置存在问题。我们说老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职责,但是具备教师有专业的知识、一定的科研能力,并不意味之同样具有较高的授课水平。根据大学生反映,一些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授课方式、艺术等方面存在一定欠缺,使大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课情绪。并且,有些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联系生活实际,较为干瘪空洞,缺乏说服力;有些教师讲授的观点已经过时,对大学生没有吸引力;有的教师做好课件,上课就照本宣科的念,师生之间没有互动,教学质量也上不去。再者,就是对考勤的要求,有的教师要求严格,则上课座无虚席,而有的老师要求宽松,对学生迟到早退的情况不闻不问,则学生寥寥可数。而正是这种松散的管理,助长了学生逃课的不良习性的滋长。
(二)考试制度形同虚设。近年来, 由于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的逐步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许多学校 ,特别是一些二流学校 ,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受利益驱动 ,为了提高学校学生的整体学业水平,放宽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考试过关率明显提高。第一次考试不过关可以补考, 补考不过关可以重修, 还有毕业清考、留级等。并且大学考试形式趋于形式化,很多学生抱着“去不去无所谓,反正老师期末会画重点”的心态去应付考试,考试前几周突击背一下复习资料,这一科的考试就可以轻松过关,是否认真上课,听课与最后的成绩并没有特别密切的联系,这也使得更多的学生选择了逃课。
(三)高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目前我国的高校,大部分都实行的辅导员管理制,一个辅导员可能要管理几百个学生,如此巨大的差距,必然会造成工作的疏忽,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很多学生就针对这一漏洞,光明正大的进行逃课。
(四)学生自身原因。在高中时,家长和老师最爱说一句话就是当你进入大学一切都轻松了,因此对学生造成了一种印象,我在大学里就可以肆意的玩耍,不用学习了,所以导致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只要最后拿到学位证就万事大吉了,60分万岁是大多数学生的口头禅。
(五)逃课变淘课。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时候我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大部分大学生都是20岁出头,正处于渴望新知识,好奇心旺盛的年纪,有理想,有思想,有灵魂。当他们在课堂上学不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并且教师讲授的课程不能引起共鸣,又枯燥乏味的时候,网络公开课就成为最好的选择。利用互联网,可以接受到无数名校优秀老师的知识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在无趣又刻板的课堂上虚度光阴,因此学生选择了逃课。
(六)从众心理导致的逃课。大学生群体属于同辈群体,是一群相对稚嫩、缺乏经验的青年人组成的一个较为稳定的群体,因此容易产生相互以来的心里,当一个个体做出相应的行为,这个群体就会产生我们是一个完整体的意识,继而产生效仿、追随的连锁反应。
三、矫正逃课现象的期望策略
(一)提高老师课堂教学魅力
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老师的认真负责、情绪、外表有很大的联系,如果老师幽默风趣,具有亲和力,整个课堂氛围良好,那么学生的听课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学生希望与老师有一个平等的互动,目前高校都还普遍存在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陪衬的单纯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教学方式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形成老师引导,学生自觉完成教学任务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提高授课水平,讲授内容与时与时俱进,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实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二)学校完善管理制度,改进考试模式
从逃课率逐渐升高的比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与学校异常宽松的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给予多次补考、重修的机会,并且补考的试题都很简单,过关率高,因此逃课是很好的选择。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使得学生没有了危机意识,这也是导致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质量下降,能力不行的一大原因。基于此,高校应当严格的控制补考重修次数,改进考试制度,形成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而不是为考试而考试的良好学风。同时提高毕业难度,改变“进校难,出校容易”的现状,控制毕业证的发放数量,提高毕业证的含金量。各大高校应该静下心来踏实搞科研,少一分功利的心,多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还大学校园该有的那份宁静。
(三)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当今时代是一个趋于多元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都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青年人作为新兴升起的一代,对新事物,新现象总是有着超强的吸收力和适应力。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一直以正统的教育为主,对新元素的接受度较小,而这显然不能被学生所接受。因此不管是教师在授课中,还是学校在进行管理时,都应当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精选一些网络公开课,作为辅助教学的材料传授给学生。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以满足多方需要 ,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针对性的开设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 在教学方法上,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更好地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和智能发展 ; 在教学环境上 ,要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浓厚的学习、科研氛围 ,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更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3]。
参考文献:
[1]陈应娣. 基于从众心理驱使下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60-162.
[2]马雅菊. 基于学生视角的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分析[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8:116-118.
[3]张忠德.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博弈分析[J]. 民办教育研究,2007,03:67-70.
4.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研究报告 篇四
——以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为例
一、研究目的有人说大学时传说中的象牙塔,是美丽的伊甸园,多少学子寒窗十载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也有人说大学是堕落的天堂,大学生逃课成风,认真的又有几人?在大学里整天沉迷网络,花天酒地,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一张文凭。
那么当代大学的逃课现象又如何呢?逃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简单的态度问题吗?还是逃课吸引力问题?还是教育制度问题?又或者是专业认同感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减少逃课现象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今的大学教育状况和教学水平,我在我们教育学院内进行了此次关于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旨在为教学活动提出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找到能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的措施。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时间:2011年3月
(二)调查研究对象: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学生
(三)调查内容
本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大学生逃课现状如何?
2、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去减少大学生逃课的现象?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随即抽样、无记名的方式)
三、结果与分析
总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63份,其中有效问卷60份(大一10份、大二14份、大三20份、大四16份),以下就是我通过对这60份问卷分析得出的结论;
调查的男女比例大致均等(男生31人,女生29人),调查人数各年级分
布情况是大
三、大四多些。
1、从逃课现状说。
被调查的学生有逃课经历的占95%(60人中只有3人从未逃过课),经常逃课的占16.6%(60人中有10人,其中大三无一人,而其他年级均差不多,男生4人,女生6人),有时逃课的占78%(47人)。
2、从逃课后的心理来看和对逃课的看法来说。
53.3%的学生觉得逃课后是无所谓的(32人),而有46.7%的学生会为自己的逃课行为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内疚和自责,其中觉得无所谓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认为逃课会影响班级体荣誉的占15%(9人),余下的学生都认为逃课还是可以理解,有13.3%的学生还认为不逃课不算大学生。总的来看还是有大部分学生会为自己的逃课行为感到内疚,觉得不应该,这是令我们欣慰的,大学生的羞耻心由此而现。认为逃课会影响学习和综合能力提高的学生占38,觉得没有关系的占62%。
3、从逃课类型来说。
16.7%的学生选择逃选修课的时候居多,13.3的学生选择逃公共课的时候居多,而63.3的学生则视情况而定。(当然这与调查人数高年级稍多有一定关系)
4、从逃课原因来说。
53.3%的学生逃课是因为觉得老师讲课很无聊,而又有55%的学生认为是因为课程本身很无聊,没有兴趣,23.3的学生则认为上不上课考试对都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老师会划重点。逃课后多数时候选择上网的占28%,而会选择去自习或去图书馆的占20%,选择与男(女)朋友在一起的占10%,选择做兼职工作的占
8.3%。
5、从对减少逃课现象的建议来说。
85%的学生认为教师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只有23%的学生觉得学校还应该出台严厉的措施进行管理。最后调查得出53.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逃课不会消失并且将成为一种大学传统,3.3%的同学认为大学生逃课现象将会得到很好改善,甚至消失。
四、原因及对策
(一)原因
从本次的调查结果分析中及综合现在各个高校学生逃课问题,我总结了导致大学生逃课成风的几个原因;
1、学生方面:
进入大学后对于建立新的学习动机的不适应。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及时建立新的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再加上生活方式不适应,容易对上课形成无所谓态度,放松对自己的监控。
2、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的个人风格,包括知识层次、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师生的关系等对大学生是否愿意上课有直接的关联。
3、教学管理方面:
对于逃课行为的“软约束”。虽然大多数高校的《学生手册》中明确把旷课作为一种违规违纪行为,但是这一制度约束往往并不一定非常严格的执行。
(二)对策
既然找到了原因,那我们就要讨论一下怎样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
1、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教育,并且创造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需要。但是严格限制大学生毕业资格,实行“宽进严出”政策。
2、充分发挥“两课”在大学生学风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学生的防变能力,加强就业观教育。
3、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亟待改革,包括分级教学、培养教师服务主体的教学观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优化课程设置、改革完善教学管理模式、发展网络教育
4、建立逃课的检测评估制度,把大学生逃课率作为考核高校办学质量的一项内容。
5、对于无心学习的学生,要严格管理.要加强对自制力差的学生的监督与管理.6、教师要提高授课水平.实行互动式教学,提高教学氛围。
无论怎样说,在学校大学生才是主体,他们有选择的权利,一味的强迫是不现实的。
我们要用有效的入学教育促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增强大学生学习动力,首先要抓住新生入学教育这一重要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树立起清晰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实质性的了解,明确主攻方向,学有选择,学有目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习和加强自我教育,完善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在学习中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能力。此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大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把进入大学视为人生理想的终点而放弃追求。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进入大学并非是人生的终结,而是新起点的开始。只有坚持不懈的自觉和积极的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完善自己,提高自我价值。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教育,同时解决心理落差问题,根除以后逃课的思想。
不要忘记了,大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体,他们是学校的未来,我们要做的是适应他们的兴趣所在,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这通过一系列的国家社会、国家、学校的改革甚至是人们的普遍观念才能实现。
因此,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才是根本之道,不然,大学生是飞不出这只封闭的笼子的,只要他们飞不出去,就会继续存在诸如逃课之类的厌学现象。
5.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篇五
您好,我们这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免费师范生对逃课的看法和态度,以下均为选择题,请按要求在括号内写上你同意的一项,对于你的配合我们深表感谢!性别:年级:
1.您在大学期间有逃过课吗?()
A.从不B.甚少C.有时D.经常
2.如果您有逃课,您认为()
A.逃课是不对的B.偶尔逃一次无所谓
C.有些课不得不逃D.不逃课不算大学生
3.逃课的时候您一般做什么?()
A.上网B.上自习C.运动D.去逛街购物E.与男(女)朋友在一起
4.如果有逃课,您认为原因是()
A.老师讲课很无聊B课程本身很无聊,没有兴趣C.实在事
D.情绪低落不想上课F去了也是睡觉,没什么收获
5.您经常逃的课是:__________________(多选)
A.马哲,思修等公共课B.数学物理等公共课C.英语
D.专业课E.选修课F.视情况而定
6.您认为要想使您不逃课,老师该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
A.风趣幽默一点B.联系实际一点C.学识渊博一点D.与学生交流多一点
7.如果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来防止学生逃课,您还会不会逃课?()
A.肯定不会B.将会很少逃C.像原来一样D.偶尔钻钻空子
8.您认为怎样才可以使大家减少逃课?__________________(多选)
A.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B.老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 C.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
D.同学之间互相监督E.出勤率作为综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挂钩
9.您认为在大学期间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
A.上课听讲B.自学C.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
10.您认为以后逃课的现象会怎样?()
A.不会消失,将成为一项“大学传统”B.一定会消失C.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可能会消失
11.您觉得逃课现象是否属于不文明行为?()
A 属于B 不属于 C 说不清
12.你认为逃课影响到你的学习了吗?()
A非常影响B或多或少有点影响C没什么影响
13.你认为我校整体素质和校风管理处于怎样水平?()
A很高B较高C一般D很低E.其他
14.你所逃的课老师年龄?()
A、年轻B、中年C、老年
15.你所逃的课考试()
A、容易过B、不容易过
16.你对老师上课点名的态度是:()
6.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 篇六
近几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愈来愈泛滥,大学校园里从没逃过课的学生几乎没有。尽管学校与学院采取了诸如课堂考勤等解决措施,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凤凰网上,甚至有一张图片画的是大学教授防学生逃课,用自己头像做试题考学生是否认识。这是一件多么滑稽,但又使人深思的事啊。接下来,我将说说致使如此多的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及我对逃课的态度。
一.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
(一)个人方面
首先,大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的不喜欢。据一项调查表明,刚入学的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及专业感到满意的人仅仅只有4%,没有一人对自己的专业感到很满意。虽然这个调查不一定具有全部的代表性,但至少反映了一些情况。相当一部分的在校大学生对于自己学校和专业不满意,以至于不愿意去上课。
其次,逃课的大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与懒惰心理。有的时候,由于天气的原因或者其他客观原因,大学生更愿意呆在寝室,追求更加随意,自由的生活,而由此导致的懒惰心理越来越严重,有的大学生甚至“成了宅男宅女”。
最后,大学课堂的 学习以理论知识为主,特别是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课堂里所学的知识并不有利于自己未来的就业。因此便产生了大学知识无用的观点,自然也就不愿上课,浪费时间了。
(二)学校方面
首先,大学课堂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如果教师不能以相对生动的方式展现知识的话,课程就会显得枯燥无聊,缺乏吸引力。特别是有的大学老师本身教学素质不高,照本宣科,缺乏相应的教学水平,没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使得大学课堂不能吸引学生,逃课率自然就高了。
其次,高校“严进宽出”,逃课不影响毕业。大学生经历高考这个历练,辛苦了三年进入了大学,到了大学后才发现大学是“严进宽出”的,大学考试即使你经常逃课,但在考前抱抱佛脚一样的可以过,有的甚至可以拿高分,逃课也不影响毕业。因此,逃课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管理现状,教学质量差。大学以研究为主,教师的职称等都是以研究成果来评定的。因此大学教师更加注重自己的研究,对于上课不够用心,也不管学生是否来上课或是听课效果怎么样,导致了学校教学质量差,自然影响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导致逃课率上升。
(三)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主要是因为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资源相当的丰富。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诱惑,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难以抵制。同时,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面临着考验和就业的压力,大部分学生会选择逃课而忙自己的事。
(四)家庭方面
家庭方面只要是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以及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家庭经济情况好的学生,没有金钱压力,因此不用努力学习获取奖学金等。并且,家庭情况优越相关的电子产品以及出去活动的机会就大,从而容易逃课。而经济情况不好的,有的会因为兼职而耽误自己的课程。
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大学生教育
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加强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修养与身心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对上大学的认识。大学生自己是逃课的内因,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要改变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改变大学生的思想才是最关键的。
(二)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大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待课程学习的态度。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态度,正确对待研究与教学。使教学方式,手段尽量多样化。同时,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吸取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反馈与建议,改进课堂教学。
(三)深化学校的管理
学校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风气,要完善学生的考评制度,使逃课与拿毕业证紧密挂钩。并且优化课程设臵,增加实践性课程,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同时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考察课堂效果,促进教师讲课素质的提高。
(四)家庭加强沟通
家庭方面,亲子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感情要和谐。家庭经济情况好的,需要让孩子减轻对家庭的依赖。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家庭需要更加给予孩子关心与帮助。
三.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态度
7.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篇七
据不完全统计,大学里从未逃过课的学生几乎为零。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学生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而公共选修课逃课率已达50%以上。[1笔者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点名、观察、询问学生、与其他老师交流等方式,发现大学生逃课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1.1 男生逃课现象相当于女生更严重
大学生逃课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男生经常逃课和偶尔逃课占逃课学生的大多数。相反,经常逃课的女生只占逃课学生的极少数,偶尔逃课的女生比例也比男生的逃课比例小很多。
1.2 专业课的逃课率低于基础课
多数学生是有选择性地逃课,只在自己不感兴趣或者认为不重要的课程才会逃课。只有极个别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才会无选择地逃课。如网瘾很严重的学生,成天都泡网吧,全部心思花在网游上,就算在老师家长的教育监督下去到教室,也是在课堂上睡觉。我们把课堂睡觉的现象叫做“隐性逃课”。[2]
1.3 高年级的学生逃课率更高
大一新生刚刚经过军训的洗礼,纪律性强比较强。而且新生对专业知识感到新鲜,学习积极性较高,故逃课比例比高年级学生小很多。逃课率最高是出现在学生求职期间。
1.4 不实行点名制逃课学生更多
根据初步调查显示,老师从不点名的课程缺课率最高,偶尔点名对学生逃课行为有一定遏制作用,而老师经常点名,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敢逃课。
1.5 不同时段逃课率有差别
一般在节日小长假前夕如“五一”、“十一”缺课率会出现一个小高峰,而节后返校一两天逃课率会稍微有所下降。第一节、第四节和下午的逃课率略高于其他时段的课程。
2 大学生逃课原因分析
2.1 自身原因
1)学习目标缺失。挤过高考独木桥之后,一切围绕着它的压力和动力一并消失了。来到大学之后,学生们没能立即融入大学生生活,没有找到新的学习目标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失去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几节课下来进度跟不上,于是产生了厌学情绪而逃课。
2)缺少专业认同感。很学生对专业不够了解,缺乏专业兴趣。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时的情况一般是“学生管分数,老师家长填志愿”。[3]由于近年来各种新兴专业的产生,许多高中老师、家长对专业并不了解,只是盲目为学生填报热门专业。进入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以及与社会多方面的接触,学生越来越能理性地认清自我,一部分学生会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对其缺乏兴趣,于是产生厌学情绪,“逃课风”也就应然而生。笔者就曾遇到一个学生三天两头逃课去做导游,甚至考试也弃之不顾,其理由只有一个———对专业不感兴趣。
3)自我管理能力弱。不少大学生觉得经过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进入了大学,没有人再来督促自己的学习。于是,便开始松懈,仿佛下定了决心要将以前失去的东西都补回来。毕竟大学了,上课在这部分学生看来已不再占据首位,取而代之的是上网玩游戏、聊天,有的甚至发展到上网成瘾的地步。加之大学管理比较宽松,一部分人通宵上网,第二天回到学校自然是用睡觉来代替上课。还有的大学生因本专业就业率低,对学习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只能通过网络游戏、睡觉、打牌消遣时间。
2.2 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
1)教学管理不到位。从目前学校的教学管理情况来看,仅仅在维持着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至于学科体系的研究和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初始阶段。比如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内容重复、滞后和老化,与目前实际结合不紧;教材的难度不适宜,信息量小,且选择余地不大;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又不成体系;教学设施差,大教室扩音设备不理想,学生听不清教师讲,于是干脆不听课。[4]
2)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管理现状。大学的定位应是教学与研究并重。但是,现在大学的实际情况却是本在研究,面在教学,研究高于教学。在大学,每个专业、每门课程都有其特殊性,教学的质量无法用分数等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教师评定职称时依据的仅仅是教学课时的数量,更注重的是科研成果。课上得好与坏没有太大关系,写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更关键。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学质量着实不容乐观,质量上不去,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就会逐渐淡化,形成“一次多,二次少,三次寥寥”的课堂到课率,即使采取强硬的管理措施,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大量出现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隐性逃课”现象。[5]
2.3 教师原因
1)少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不高,讲课枯燥乏味。授课教师或者照本宣科,或者让学生埋头抄笔记,或者思路不清,表达欠佳,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索然。再加上有的教师口音很重,学生不易听懂,影响了他们听课的积极性。
2)授课安排不合理。有时信息量太大,内容重复较多;有时信息量太少,学生感到吃不饱。特别是有些课授课内容重复,相同内容有好几位教师讲,学生觉得在浪费时间。或者内容偏难,有的课程在先期课程并未铺垫的条件下,就讲新课,导致学生听不懂,使学生因听不懂而气馁,这些学生便干脆不听。
3)考试方法不当。这是造成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大学里的考试,一般以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学生记的笔记为考试内容,没有去听课的学生,在考试前,猛抄或复印别的同学笔记,“临时抱佛脚”也能过关,甚至比上课认真记笔记的同学考的分数还要高,造成部分学生认为上课听讲价值不大的错觉。
4)教师是“老好人”,对学生旷课行为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这也助长了学生逃课行为的发生。
2.4 社会原因
面对现在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学生们开始意识到,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足,自已必须在学校学习到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或外语、或计算机、或考研、或公务员,等等。为了复习这些考试,所以这些学生便选择了逃课。
3 大学生逃课应对策略
通过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逃课现象背后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有力的措施扭转大学生逃课现象,保证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1 深化教学管理与考试制度改革
3.1.1 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及课程设置
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模式,注重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采取激励机制,鼓励老师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促进教师授课的充实性与生动性,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教师授课内容要与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6]。学校应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采取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宽进严出,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要建立大学生逃课的监测评估制度,改变以点名为主的监督方式,转变到吸引学生上课的兴趣上来,防止学生隐性逃课。
3.1.2 加强考试制度改革,加大素质教育力度
要坚持大学考试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大学教育不是考试教育,考试只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与巩固的手段。大学考试应该不拘泥于笔试、更不能拘泥于书本,而注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文史类课程的考试亟待改革,彻底改变学生的考前“突击思想”,对于一些公共基础课要加强考教分离力度,要通过合理、有效、科学的考试制度和考核方式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7]
3.2 要发挥师德师风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生逃课、学习没兴趣归根到底是学风问题,由于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教师的言行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德育人,要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学校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倡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作风,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的氛围。
3.3 加强学生的就业观教育
3.3.1 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下的逃课行为,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树立正确与积极的就业观念,让学生意识到获取一些有用的证书,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然而盲目跟风,过分追求考证不仅给自己徒增压力,也影响了学习,逃课去考证纯属舍本逐末。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要在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必备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对上课的重视。
3.3.2 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高校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要引导学生从入学那天起就要进行各种素质准备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要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同时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就业推荐制度,将不逃课的学生优先推荐给企业,以此来降低逃课率。
3.4 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逃课对自身的危害,避免急功近利,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班主任等要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干预和职场心理辅导。
3.5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大学生逃课表面上是学生个人的问题,而实质上已是个社会问题。针对大学生逃课原因的多样性,高校应该注重招生、学生培养与就业的系统性,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才能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高校要把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教育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当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把大学生教育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逃课的问题。
4 结语
大学生的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大学生逃课的多样性,高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切实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吸引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采取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荣辱观,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
同时,大学生逃课现象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关系到教学体制、教学管理、教师素养、教学条件、学生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因此,要解决大学生逃课这一难题,需要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使课堂教学走上良性循环,减少学生逃课行为的发生。S
摘要:在大学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管重点大学还是普通高校,学生逃课的现象都非常普遍。学生逃课不仅影响校风和学风建设,而且影响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探究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找出有效对策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大学生逃课原因进行分析,尝试找出有效对策,引导学生自主回归课堂。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恩元.大学生逃课的性质、原因与班级治理机制:道理、事理、理事分析[J].学理论,2010(4):216-218.
[2]刘艳芹.大学生逃课问题分析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67-68.
[3]麦劲声.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及管理对策探索[J].职校论坛,2011(23):284,294.
[4]张庆锋.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探析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06-208.
[5]王远琼.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464-465.
[6]莫家聪.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学理论,2011(10):146-147.
8.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篇八
【摘要】大四學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针对学校地质类专业大四学生逃课的现象,详细分析了学生旷课的特征,找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态度,进而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社会层面三个方面提出了减少大学生逃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质专业 大四学生 逃课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29-01
引言
大四阶段本科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应用性专业课学习时期,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知识技能、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一学期。然而,学生为了准备考研、找工作,穿梭在就业市场,或泡在图书馆准备考研,上课同学寥寥无几。这就是所谓的“大四现象”[1]。关于大四学生放羊的现象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焦点[2,3]。笔者对地质类专业的大四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力求从学生,社会,学校及教师方面去阐述逃课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
1 逃课现象特点分析
1.1 逃课存在普遍性
连续两学期跟踪调查大四学生出勤率,逃课现象在大四学生中相当普遍。部分专业选修课学生逃课率甚至达70%之多,大四第一学期多个专业的出勤率仅有50%左右。资料显示,重点院校逃过课的学生占50%以上,经常逃课的学生占6%左右[4]。无论是什么层次的高校,本科与专科生都存在高比例的逃课现象,尤其是毕业班,本科生与专科生的隐性逃课率分别达到了89. 4% 与84. 4%[5],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1.2 逃课行为具有选择性
大学生在逃课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尤其是大四学年,所有课程为选修课和专业课,通过调查,选修课及一些基础课程逃课率较高,而对于专业课,考研的同学会根据考研方向进行选择。重要的课尽量上,一般的课挑着上,专业课选择性逃课。
1.3 逃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出勤率调查,结果显示,地质类专业学生逃课率低于环境类、水文类和生物专业类的逃课率,与就业率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大四级学生逃课率高于大三年级学生逃课率;男生逃课率高于女生逃课率。
2 大学生逃课因素分析
2.1 学生因素
2.1.1 就业问题。煤炭、石油行业持续低迷,企业用人需求下降,严重影响了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煤炭形势不景气,大四了,工作还没有着落,所以逃课去找工作。”这是很多地质类大四学生的想法。
2.1.2 考研一族。日渐庞大的“考研族”让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学生提前备战,平时逃课以尽量多的获得时间复习考研课程,专业课课程则采取临时突击复习的方法应付考试。地质工程、勘查工程专业考研平均录取率达到51.2%,班级考研率录取率高达75.8%。
2.2 社会因素
2.2.1 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来看,如今的高校已不再是以往的象牙塔。对于高校来说,就业率是评价大学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准,而且关乎招生等问题,这就使得大学管理者不敢轻易地以牺牲就业率来要求大四毕业生去上课,最终导致“大四现象”的日益严重。
2.3 学校因素
2.3.1 学校提出要培养全面复合型人才,很多课程的设置以此为目标。学生需要接触不同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的不合理,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明确自己以后的发展目标,导致了动力的缺失,逐渐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
2.3.2 学校重科研轻教学,课程设置不完善。对老师的业绩考核、职称晋升更多的和科研项目、著作和论文数量、级别及其获奖情况挂钩。对课堂教学只有量的标准,没有质的标准,导致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不够重视,只以完成工作量为目标。
2.4 教师因素
2.4.1 学生评教和教师考核挂钩,学生评教的结果影响到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年终考核,导致一部分教师不敢严格要求学生,而是姑息、迁就学生,降低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以期学生给好的评教结果。
3 减少逃课的对策
3.1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鼓励教师们帮助学生扩宽就业渠道,动员校友的力量,最大程度推动学生就业。如地科专业和“惠普”公司进行联合培养,学生在大四学期进行实践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3.2 严格审核专业培养计划。学校教学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核专业培养计划,保证课程设置合理、课程内容符合学生专业发展要求,使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有积极学习的兴趣。
3.3 改革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有机会畅所欲言,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度学习,让学生感觉到每堂课都有所启迪和收获。
3.4 加强制度和政策建设。完善学生评教,形成有效的教学工作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作出的教学评价只是参考,不具有权威性,评教的结果作为完善课程教学的参考,以此来不断改进该门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恩福,高校大四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5,168-169
[2]于泽,朱学义.大四逃课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177-178
[3]孙献超.大四学生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6(3):165-167
[4]田正学,王小兵,王羚又,等.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1-7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大学生逃课现象07-16
关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的调查研究06-21
关于逃课检讨800字08-18
关于逃课的检讨书09-09
关于大学生就业社会调研报告12-01
关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调研报告09-09
关于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6-17
关于大学生如何安排课余时间的调研报告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