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工程(精选14篇)
1.村村通工程 篇一
在“村村通”工程竣工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xxx副市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
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市委、市政府xx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村村通”工程竣工仪式的举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x向百忙之中拨冗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今年1月,xx市委、市政府公布了xx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我们很荣幸地承担了“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方便市民生产生活”项目中 “农村数字生态系统”的建设,包括:改善我市xx个自然村,实现所有自然村覆盖,并进一步为我市农村提供丰富的信息化应用服务。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和推动农村发展的决心,以及对xx的高度信任。
在接到这一光荣的任务后,我们迅速成立了由公司领导挂帅的项目领导小组和执行小组,设立专项资金,采取了积极的推进措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近5个月的艰苦奋战,克服了xxxx部分山区地理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种种困难,在今天圆满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所有工作。“农村数字生态系统”的其它项目建设同样进展顺利:截至目前,我司共在xxx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站,并开通“xxx”服务;帮助xxx个行政村建立了村务公开栏。目前,累计加入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接受农民已超过xx万户,每年通过“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发送的信息超过xx万条。“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农民了解最新政策信息、市场行情信息、农业致富的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在多次抗旱抢险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借此机会,我也向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指导和帮助的市农办、政务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以及各区、各乡镇、行政村致以诚挚的谢意!
“村村通”工程的竣工,极大地完善了我市的农村移动通信基础覆盖网,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而以信息化带动农村
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设施条件。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区、镇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广大农民朋友的积极响应,“农村数字生态系统”这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必将取得圆满成功,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向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农民朋友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最后,借此机会,谨让我代表xx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事业发展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区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致以诚挚的谢意!祝各位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发达!
谢谢!
2.村村通工程 篇二
1“村村通”工程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现状
1.1 央视:综合有余而专业不足, 缺乏针对性
“村村通”工程传播的广播电视节目主要来自央视, 如第一套、第七套和少儿频道。在农村入户率最高的央视一套综合频道, 主要针对全国受众, 传递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 解读国家的最新时事动态, 关系国计民生, 而没有专门的涉农栏目。设置的新闻节目, 主要关注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焦点事件, 涉农比例相对较小。对农村受众来说, 这些信息固然是了解国家动态的一个窗口, 但是这些信息与农村具体的生产生活存在差距, 他们更希望看到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 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电视节目, 富有“农”味, 具有针对性能满足需要的节目。
电视剧在农民的收看节目中算是比例较多的, 农民主要是喜欢看农村题材的电视剧, 真实反映农村生活, 能够激起大家共鸣的题材。但是在黄金时段中播出的电视剧以都市言情、白领偶像等题材为主的电视剧占据了大部分比例, 无法引起农民的兴趣。
1.2 省级卫视:娱乐主导而对农不足, 处境尴尬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 在媒介产业中亦是如此, 媒介产业的主要经济收入是收视率和广告的创收能力, 所以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 各个频道中都在想方设法的提高收视率和在广告创收方面增加效益。省级卫视是农村广电工程中的主要频道之一, 本应该是迎合农民的欣赏口味, 在一定比例上播出以农村题材和传播农业发展技术的节目为主, 但是为了创造收视率和收取广告费用, 很多的省级卫视都转向以娱乐节目为主, 让本来就不多的对农电视节目陷入了更加尴尬的境地。
1.3 广播:有限广播的衰落, 对农节目萎缩
“村村通”工程开通的对农广播频率有中央一套以及本省一套, 存在与电视节目相同的问题。中央广播电台一套涉农节目有《中国农村报道》、农业专题知识讲座《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两档节目。这两档节目主要是针对农村、农民及关注农村的人, 普及农业知识, 报道农村最新动态, 服务百姓生产生活。但是这两档节目的安排时间存在问题, 主要是安排在早晨的五点到六点之间, 农民的作息时间和季节有很大的关系, 在农忙季节和农闲季节有很大的不同, 在农闲季节这个时间段还没有起床, 在农忙季节的这个时间段正在做家务或者在地里务农, 根本没有时间去听。
2 提升“村村通”广播电视节目的对策
由于我国农村的农忙季节比较集中, 所以农民的空闲时间还是比较多的, 在空闲时间的精神文化生活主要是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为主, 所以对广电信息的依赖度较大。但是现有的对农节目在数量上还比较少, 并且有些偏远地区能够接收到的频道更少, 所以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提升广电工程的质量。
2.1 合理配置资源, 提升媒体责任
在我国的媒体受众中, 农民所占据的比例非常大, 因为在农闲季节农民主要的娱乐渠道就是广播电视, 所以在收视率方面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但是由于电视频道中对农节目有限, 所以无法引起农民的兴趣。在我国的发展规划中, 城乡差距较大, 过分的注重对城市的发展, 在广电节目中亦是如此。因为广播电视媒体是社会公共资源, 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 还应该注意到媒体的社会效益, 保障农民的权益。
2.2 丰富对农节目内容
丰富的节目内容, 专业的对农节目是满足农民需求最好方式。目前, 农民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两大类:第一类是对农资讯节目, 包括科技、教育、司法、文化、卫生、体育、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方面的内容, 而致富信息是节目核心所在。如CCTV7的《致富经》、广东电视台的《摇钱树》、山东电视台的《乡村季风》是对农节目的佼佼者, 讲述农民致富能手的故事, 为农村开辟致富捷径。第二类是娱乐节目, 现在娱乐当道, 各类娱乐节目充斥各大荧屏电台, 而以农村、农民为背景制作的节目寥寥无几。影视娱乐节目在农村同样有广阔的市场, 农民收看此类节目的比率最高, 但问题是如何在“三农”的政策环境下, 以农村为背景、农民为主角来拍摄属于他们的故事, 制作以他们为嘉宾的综艺节目, 在寓教于乐中提升他们素质。
2.3 提升农村广播覆盖, 增加节目服务性
“村村通”工程本应是广播电视节目齐通, 但是农村广播的衰落, 变成了电视节目“孤军作战”。广播在农村历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灵活性和贴近性是电视所不能比拟的。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要解决好广播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 根据区域特点、生产生活特点, 开办专业的农业频率和对农节目。农村有线广播设备老化、音质差、节目源缺乏致使其陷入困境, 要振兴农村广播首先就是要采取各种手段因地制宜提高覆盖率。据悉, 为了解决农村广播覆盖滑坡的问题, 中央财政计划在5年内投入36亿多元用于更新改造3000多座无线发射台, 每年投入的运行经费达8亿多元。改善基础设施, 是农村广播发展的关键, 在“十一五”期间“, 村村通”将全面升级, 技术先进的广播电视覆盖将会显著改善农村广播收听的条件。无线广播、有线广播, 以及新近兴起的农村调频广播都是满足农村听众的良好途径, 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收听习惯来选择。
3 结束语
农村广电“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 同时还有利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信息媒体的传播, 可以让农民掌握更多的知识, 丰富了农民的视野。在“村村通”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农村广电事业, 为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岩.新一轮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 .[1]曾岩.新一轮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 .
3.村村通工程 篇三
关键词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节目和内容;建设
中图分类号 TN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1-0180-01
长期以来,我国信息化发展滞后,突出表现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数字鸿沟。广大农村地区信息落后,信息缺乏,巨量的文化信息主要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需求,很少眷顾到农民的文化需求。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村信息建设亟待发展和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正是基于此种要求而实施的。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我国实施的一项惠民利民工程,这项工程自1998年开始实施,迄今已经建设和实施了13年,投资数十亿,十余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统计表明“我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了94.48%和95.81%,解决了9 700多万农牧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广大农民能够更好的及时的了解各种政策法规,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十余年的发展中,一些问题也随之而产生,这些影响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长久实施和以后能否更好的发展。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主要是以电视节目的建设和发展为主,其建设的基本标准就是44+2即“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七套、少儿频道和本省第一套电视节目,以及中央电台第一套以及本省第一套广播节目。”但是由于基础比较差,起点不高加之农村长期以来比较闭塞信息落后,这就使得在“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取得的效果不理想,以cctv7为例,这个频道有称之为农业频道,意如其名,就是以农业为主,为农民服务的频道,但是“入户率不理想。农村覆盖率仅37.2%。”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的呢?央视节目过于综合专业偏离农村生活,收视率最高的是新闻联播,农村很少关注,即使关注也不过是了解新闻事实的一个窗口而已,在弄收视率最高的就是焦点访谈,纵观焦点访谈的节目内容,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焦点访谈很少涉及农村的问题。总之,央视节目关注与社会上的重大问题,对于农村关注不足。省级卫视对于农村的关注依然不足,市场化之后,经济利益和收视率就决定了地方电视台的走向,各地卫视提高收视率的娱乐节目层出不穷,而农民是很好关注这些节目的,“对农民关注不够。目前省级一套广播电台,开办对农广播节目的不多,优秀的对农节目更是乏善可陈。”但是电视广播对与农民确实至关重要的,统计表明“我国农民群众获取的信息95%以上来自广播电视,农民群众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大约在2 h-3 h。”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促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深入开展呢?
1)要实现电视节目的多元化。统计资料表明在广大农村,农民所能看的的电视节目有限,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村,这就有赖于有线电视的发展,但是有线电视往往是收费的。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往往是以农民进城打工取得,这就是黄宗智先生所谓的“半工半耕”现象,这种情况下,农民很多时候不在家,而有线电视的收费,则不考虑这些问题,单纯的以年或者月来收费,无疑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农民的实际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在“村村通”工程中要科学的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民利益和有线电视公司的利益关系。曾岩在其文章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村村通”工程不能交由广播电视部门单方面来承担,更不能简单地按照产业化的方式来运作,而应该由政府来组织实施,由公共财政来统一保障。同时,各级广播电视部门也要本着“多予少取”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精神,积极支持新一轮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农民能够收看到更好的节目,才能真正的做到为农民服务。
2)要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媒体的责任。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对媒体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是媒体始终是要为社会服务的尤其是由国家参与的媒体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媒体要很好的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问题,不能一味的以提高收视率和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在节目的资源的配置上要增加对农节目同时还要减少各种广告的数量。这种情况下,媒体肯定会有抱怨即会影响媒体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政府对这些节目进行财政性的支持。
3)加强乡镇广播电视站建设。乡镇广播电视站和农村接触紧密,最能够了解农村的需要,但是目前一部分地区的乡镇广播电视站没有能够发挥应用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就是重视不够,领导不力。所以为乡镇广播电视站配备知识型领导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惠农意识的乡镇广播电视站工作人员是“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深入发展的保证。
4)要加强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是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发展的保证。要做到“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设备、管播出”,“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目的是惠农但是建设是基础,“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要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证。做到谁出事谁负责,奖惩明确。
总之通过节目的多元化,合理的资源配置和乡镇广播电视站建设的发展,才能够解决覆盖率低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为广大农村提供更好的服务,相信我国的“村村通”广播建设工程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会,沈书生.信息化视野下的"传媒协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學2010,01.
[2]彭菊华,张水湘.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3]韩爱.文试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4.
[4]曾岩.新一轮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视听纵横,2007,02.
4.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 篇四
长治市境内80为山地丘陵,自古交通不便,山高沟深。当年曹操北征路经此地,面对巍峨的太行山,写下了千古名篇《苦寒行》,“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感叹,道出了行路之艰难。特殊的地理
条件在革命战争年代成为抗击日寇的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就设在武乡县王家峪村,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震惊中外的“上党战役”就爆发在这里。
改革开放以来,长治市把改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兴市富民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两年来,长治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部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仅2002年一年就修建通村水泥(油)路3138公里,2003年又在偏远山村修建1299公里,使全市3481个行政村中有3111个实现了“村村通”,通村比例达到了90,两年修建农村公路的里程是建国52年修建总里程的2.3倍,创出了全国农村路网建设的奇迹。国家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原部长黄镇东、副部长胡希捷、冯振霖、原副部长李居昌和省委书记田成平、原省长刘振华、原副省长杜五安、省交通厅厅长王晓林等领导亲临视察后给予充分肯定,吉林、新疆、湖北、内蒙、河北、陕西、福建及全省各地市40多批60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后,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人民群众将写有“民之路石”、“路在百姓脚下、碑在人民心中”、“惠及百姓、利在千秋”等字样的锦旗牌匾自发地送到了交通部门。今年3月30日,省政府隆重表彰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我市占到三分之一,分别是壶关县、屯留县、沁源县、平顺县、襄垣县,其中壶关县为“标兵县”。
在实施“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典型引路,及时推广,形成村村通共识
长期以来,农村交通条件落后,一直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道路交通不便,一些边远山区信息闭塞,通讯落后,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农民种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卖不到好价钱;由于道路交通不便,许多旅游景点“藏在深山人未识”,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偏远的村庄群众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甚至丧失了生命;群众诙谐地说:农村公路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盼修路、盼致富成为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
“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必须首先解决交通滞后的状况”,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都有共识,但由于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一愿望一直无法变为现实。2001年,黎城县自逼加压,艰苦奋斗,仅用一年时间,完成投资3500多万元,新修通村水泥路220公里,新增通水泥路村167个,全县通水泥路村数由原来的50个增加到217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6.1,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黎城县论财力不算是富县,论人口不算是大县,论地形条件不算是平县,论公路基础设施也不能算是好县,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这充分说明,农村公路建设的制约因素最主要的不是经济条件差,自然地理条件差,而是思想不解放,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没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黎城的经验、全市农村公路的现状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使我们下决心修建通村水泥路和油路。
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研究后确立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8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的目标。在2002年年初的市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我们把这项工程列为全市2002年的“五场硬仗”之一,在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又确定为为人民群众办的10件实事之一。同时,通过组织到黎城参观,就地召开现场会、动员会以及在全市大造舆论,广泛宣传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一些干部群众的畏难情绪,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集中一年时间实施村村通,不仅是客观需要,而且积极可行,对农村乃至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形成了以下五点共识:
5.村村通工程 篇五
11月21日,韩岗镇就拟实施“村村通”广播工程向彭庄、刁集、杜庄、李坊、刘庙等五个村村民开展调查,每村分别调查10人,现就调查情况整理如下:
一、同意不同意,主要原因是什么?
被调查的50人对象中,有42人同意实施村村通广播工程,同意的原因是能获取到更多的信息。有8人对此不发表看法。
二、若同意,希望播出什么内容?
大多数群众希望播放内容更贴合农村、农民实际,播放致富信息、招工信息、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内容。
三、其他意见和建议?
一是建议工程的实施尽量不加重农民负担;二是播放时间控制在傍晚,农民在家期间。
四、被调查者姓名?
彭庄:彭延英、彭兆强、彭延相、彭鹏、彭兆举、彭兆思、彭延桥、彭益华、彭兆古、彭兆敬
刁集:高中红、荣垂伟、侯圣令、侯圣伟、荣佑广、荣佑贞、曹务林、高中旺、荣佑林、侯圣涛
杜庄:靳方信、靳兆顺、靳兆环、孔令强、孔银全、靳庆涛、孔令宝、孔令长、靳庆军、靳庆民
李坊:李道清、李学全、李学超、李道明、李学明、李学超、李来柱、李学勇、李学超、李学业
6.村村通工程 篇六
——**省**市“村村通”工程全省“三连冠”纪实
**的路好全国有名,**的路在**又出了名,特别是被叫做“村村通”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市副市长***高兴地告诉记者,____年以来,全市三年完成投资__多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改造项目____多个,改造农村公路_____公里,建设大中
桥梁___多座,新增农村公路里程占全省的六分之一,成功创造了**历史上农村公路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建设里程最长、工程质量最好的“四个新高”,树起了“全国看**、**看**”的一面旗帜,连续三年在全省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依“民心”修路。地处**北的**市交通发达、区位优越,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但是由于受财力等因素所限,农村公路建设欠账较大,截至____年底,全市____个行政村中还有____个行政村未通油路,占总行政村数量的__。落后的农村交通状况,不仅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也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德州农民为行路难、农产品运输难而发愁。
____年底,交通部作出了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重大决策。____年初,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用_年左右时间实现所有行政村基本通公路的目标;省交通厅把这项工程列为交通工作的重点,贷款对全省_万多公里农村公路进行补助。为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彻底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全省争第一、全国创一流”的目标,将这项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富民工程来抓。____年底到____年初,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_次常委会、_次常委扩大会、_次县市区委书记座谈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市里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
照“章程”修路。让农村公路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保障。**市交通局***局长介绍,实施农村公路改造以来,我们从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入手,充分借鉴高等级公路管理模式,结合**实际,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五四三”管理机制。
一是落实两级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责任终身制“五项制度”。市县两级建设业主负责制,就是由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市级业主,负责省市补资金的落实和发放;由县市区领导小组为县级业主,负责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和落实,支付全部工程造价中除省市补资金以外的地方配套部分。签订合同时,两级业主的法人代表共同作为甲方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招标投标制,就是根据各县的实际工程量,本着“不求多、但求精”的原则,对所有项目向社会公开进行招标,择优选择有资质、有资金、有实力、有设备、综合施工能力强的队伍,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创造先决条件。
工程监理制,就是由市县两级项目办联合对该县所有施工单位进行监理,保证每个施工单位至少有两名专职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理,并对所有监理人员进行交叉异地使用,同时聘请水利技术员、乡镇脱产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全民监督。合同管理制度,就是不定期地对各施工单位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效遏止违约问题的发生。质量责任终身制,就是按照分层管理、逐级负责、奖罚分明的原则,对每项工程、每个环节,都按照质量责任终身制的要求,具体划分了管理、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要求各参建单位从上到下层层签订质量责任状。二是把住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和试验“四个关口”。为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实行规划设计、技术标准、检测验收“三个统一”。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把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情况与交通量发展前景进行综合考虑,避免不切实际地提高标准,增加工程成本。指派专业人员,按照交通部的质量评定办法对完工项目进行统一检测验收,只要达不到合格标准,不做竣工验收,不支付省补资金,并做返工处理。
7.村村通工程 篇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2004~2013年连续10个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彰显了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处的的战略重心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增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推进新农村建设, 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多措并举, 一系列惠民政策相继出台, 而村村通公路工程 (以下简称“村村通”) 就是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 提高农村公路通畅水平,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采取的一项惠及9亿农民的重大举措和民心工程。
二、潍坊市村村通现状
根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布的数字, 全省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20.7万km, 全省140个县 (市、区) 全部实现乡乡通油路, 全省建制村通畅率达到99.6%。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 潍坊市近年不断加大村村通工程力度, 截至2011年底, 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21, 550km, 位居山东省第一位, 其中与村村通直接相关的县道2, 273km, 乡道3, 476km, 村道15, 670km, 农村公路密度达到134.6km/100km2。2012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超3, 000km, 交通网络更加完善, 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在村村通如火如荼推进, 农民不断享实惠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重修轻管、重建轻管”思想在某些地方还比较盛行、养护机制落后、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尤其是互联网、无线传输、远程监控等新兴信息技术在村村通工程中普及率不高, 应用面窄, 出现问题后信息传递不畅, 反应迟缓, 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应急反应机制。一些公路投入使用不久便出现诸如裂缝、坑槽、甚至塌陷等问题, 虽然只是个案, 却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和相关设施的使用效率, 公路修补和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三、物联网技术
微软创始人Bill Gates1995年首先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理论上讲, 它可以将世界任意地点的任何物品按约定协议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 构成一张比Internet还要庞大的复杂网络, 以更加方便、快捷而全面地进行信息交换、实时通讯和资源共享。物联网采用了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极大实现了信息化时代所必需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调控。
作为一项潜力巨大蒸蒸日上的新兴朝阳产业, 物联网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Zig Bee (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定) 无线技术的无线路灯控制系统在济南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盛大点亮, 物联网技术在高铁领域实现突破并在苏州成功投入使用, 智能交通系统在各个地方方兴未艾渐成燎原之势……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各领域都可以见到物联网的影子。潍坊市一直把物联网产业放在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重要地位作为重点来发展的新兴产业, 近年来在射频识别 (RFID) 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 技术、红外蓝牙传感器等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嵌入式芯片 (SOC) 和系统集成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2010年3月, 潍坊物联网研究院成立, 标志着全市物联网经济已经迅速启动;2011年8月,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申报为山东省首批5家物联网产业基地之一;2013年1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道路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在潍坊市寒亭区成功应用。“十二五”期间, 潍坊将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基础设施、商贸物流、交通管理等各领域的应用, 进一步把物联网产业做大做强, 将其打造成潍坊的招牌产业。
四、物联网在村村通工程中的应用
(一) 村村通工程安全监控。村村通面向广大农村地区, 地理、地质、地形情况错综复杂, 特别是山地偏远地区不稳定因素千差万别, 安全事故甚至是重大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单凭人力对公路进行巡查监管, 费时、费力、效率低, 上传下达层层滞后逐级放大导致信息闭塞, 难以及时对突发状况进行处置。
基于常规安全监管的种种弊端, 湖南省率先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路工程建设安全智能监管系统。它利用RFID技术, 对重点区域的人员、机械、护具等施工安全敏感信息进行自动采集、跟踪、预警与处理。在ASP.NET技术环境下, 实现了利用PC、PDA等各种终端对施工现场进行周期性的安全检查, 对各分项工程得分进行统计并确定动态安全状况。基于互联网可将安全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 中心及时对安全事故做出处置, 对安全隐患及早发现并做出预警, 从而在湖南尤其是湘西大山深处面对恶劣的地质和天气条件大大降低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潍坊市地理位置优越, 基础设施完备, 对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起步较早, 可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建设安全智能监管系统, 将日常监控、科学预警、应急处置、历史汇总等集成为一个统一高效的平台, 更好地应对村村通公路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二) 智能交通与信息平台建设。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2年10月, 潍坊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75万辆, 其中货车和农用运输车辆占有很大比重。村村通的实施, 方便了山村通往外面的世界, 大大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 无公害的瓜果蔬菜、农副土特产品借助日益壮大的物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的市场、超市和酒店, 广大农民也因此得到更大实惠。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是, 信息建设跟不上村村通、物流的飞速发展, 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效率低下。
如何构建智能交通, 降低运输空载率, 减少公路拥堵, 发掘村村通在帮扶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 各地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 其中物联网技术不失为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通过RFID标签实现车载农副土特产品自动识别, 借助GPS系统对车辆位置进行有效跟踪, 经由Internet数据管理中心进行实时调度已成为被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管理智能化、物流可视化、信息透明化是推动公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发展新的切入点。潍坊市已着手建设农副土特产品网络营销中心, 并与道路运输实时监控、路政路况信息发布、突发状况应急处置等实现互联共享, 建成智能交通与信息平台, 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三) 公路养护。修路容易养路难, 有的村村通公路缺乏养护, 十年九大修, 补丁连成片, 本来的民心工程却招来怨声连连, 严重损害了村村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究其原因, 传统养护模式的落后、养护队伍的缺失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关于养护模式的改革, 太原市建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工程养护模式。前者由城乡结合清洁、乡镇日常管理和季节强化养护优势互补, 后者结合具体情况开展了交通管理部门直接参与、乡村组织实施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补助及乡村自治实施等三种实践活动,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潍坊市在这方面也有试点, 昌邑城乡环卫一体化已经入围国家级试点项目, 可逐步渗透到村村通公路养护各个环节, 发挥城乡一体共同养护的合力。另外, 应加大对村村通公路超限超载车辆的治理力度, 设置限高限宽设施, 防止超重车辆进入农村公路, 保护村村通建设成果, 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
五、结语
物联网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延伸, 在各行各业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鉴于村村通主要面向信息建设相对落后的农村及偏远地区, 物联网想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还不太现实。当前, 可在基础相对较好的农村发达地区逐步开展物联网环境下的村村通工程试点, 不断积累经验, 有计划、有步骤地逐级展开, 最终利用物联网实现村村通的有效监管调控, 成为助推农村更快更好发展的利器。
参考文献
[1]张春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2]王刚.ZigBee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J].物联网技术, 2011.1.
[3]刘军, 肖宇, 向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路工程建设安全智能监管系统构建[J].公路工程, 2011.12.
8.村村通工程 篇八
“以前只能通过广播收听节目,现在可以在家里收看到中央电视台等几十个电视节目,更高兴的是看上了党的十八大盛况,看到十八大带给农民群众的好政策。”韶关曲江区罗坑镇一位瑶族村民激动地说。连日来,曲江区组织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加快安装直播卫星“户户通”设备,在11月8日,让革命老区罗坑镇瑶族、新洞等村的198户800多名农民群众看到了党的十八大开幕盛况。
据了解,罗坑镇位于曲江区西南面,是一个居住着汉族、瑶族的革命老区镇。多年来,因受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广大老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依然存在。针对这一问题,罗坑镇党委、政府结合区委、区政府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把直播卫视“村村通”工作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为了能让群众早日看到图像清晰、内容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及时了解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时事新闻,罗坑镇认真组织镇、村干部,积极协助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群众家中日夜加班进行安装,并指定专人负责今后的设备维护,确保了工程质量和群众的收视效果,真正实现“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使这项惠民工程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nlc202309011127
9.市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调查 篇九
**市是一个有23个乡镇、707个行政村、20.9万农户的农业大市,2046平方公里的土地大部分属丘陵地带。近几年来,**市把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惠民利民的一件大事来抓,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架通了全市19个乡镇的有线电视光缆传输主干网络,有线电视市(县)联通率达到91.3%,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达到486个,有线电视入户数达到3.5万户,农村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8%和98.5%,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村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最近,省广播电视局以**为现场,重点推介了其先进经验。
一、争取重视,形成合力。搞“村村通”建设,仅靠广电部门一家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2003年5月,**市广电局研究制定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可行性分析报告,由局长牵头,集体向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汇报。5月底又邀请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主管领导去祁东等地参观、学习,让几大家的主要负责人切身感受到建设农网的可行性、紧迫性,增强市委、市政府对建好农网的决心和信心。取经回来后,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以市委的名义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的通知》,成立了以分管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宣传部长、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广电局、发改局、财政局、物价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各乡镇相应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班子,把“村村通”工程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建好“惠民网”,实现“村村通”的良好建设氛围。
二、理顺体制,稳定队伍。实践证明,过去实施的“县乡共管”体制,条块分割,难以协同,严重制约着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为此,该市在“村村通”工程启动时,成立了“**市农村广播电视宽带网络中心(公司)”,从广电局单列出来,[本篇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网址为--未经过站同意转载此文均为抄袭 后果自负]成为独立法人,对乡镇广播电视站实行垂直管理,让长期游离在管理边缘的乡镇广播电视工作人员有了归属感,得到大家的广泛支持。柏坊镇的老广播员夏先志说:“做了十几年,现在终于找到了娘家。”不少老广播员在公司成立时,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他们纷纷掏钱买鞭炮,庆祝自己的公司成立。一些多年在外打工的人员也纷纷赶回,报到上岗。原来由乡镇广播电视站个人筹钱建设的小网也主动交给公司管理。象蓬塘、柏坊、洋泉这三个乡镇的电线电视站,在此之前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效益也较好,但他们都认识到不加入大网,事业难以进一步发展、做强,“村村通”工程在本乡也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现有的一点利益也会一天天萎缩,前景不大。公司成立后,马上为全体乡镇广电人员办理了医保、社保,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尽心在各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在人员管理上,公司进行大胆改革,打破了传统作法,以事管人,实行绩效工资制,按月核算,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如胜桥镇广播电视站去年完成有线电视入户1200余户,为任务数的153.4%,其中元月份就完成了300余户的入户,站里员工全年平均工资达到2500元以上。如今,各乡镇广播电视站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态势,发展形势十分喜人。不少乡镇站都是晚上开车到公司领取入户材料,白天走村串户,上门安装。
三、三管齐下,筹措资金。“村村通”工程线长面广,投资额度大,依靠广电局本身“单打独斗”,是极不现实的,必须调动广电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群策群力,走多元化筹资的路子。**市农村广播电视宽带网络中心(公司)在政府没有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多管齐下,先后筹措资金1600万元,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一是向职工集资。公司成立之初,将农网建设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发到每一个员工手中,并向员工算好投资帐,公司支出帐和入户、服务收入帐,让广大员工树立信心,积极支持农网建设。他们有的拿出全家多年积蓄,有的向亲朋好友告借,先后筹集资金320万元;二是向银行贷款。广大工作人员以大局为重,拿出自家的房产证到银行作财产抵押,共贷款400万元;三是请企业支持,延付货款500万元。通过这些措施,打破了资金的“瓶颈”,顺利地启动了“村村通”工程。
10.村村通工程 篇十
——山西省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
韩雪萌
2012-06-20 13:46:54
来源:《金融时报》2012年06月20日
一种以转账电话为基础,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行网点网络系统为支撑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近期成为了山西农民喜欢的金融时尚产品,这就是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推出的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它是山西农村金融环境建设中出现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形式:通过以村为单位布放转账电话,以户为单位发放惠农卡,以县为单位代理政府各类惠农资金,通过现代电子支付渠道,使农民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村就能办理以往需要到乡、镇,甚至县城才能办理的刷卡消费、转账结算、资金汇划、小额取现等银行业务。新农保、新农合资金和政府各项惠农资金,也能通过“村村通”直接批量到户。
农村支付结算是“三农”金融服务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广大农民最基本的日常金融服务长期得不到满足。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将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龙头,积极指导各级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因地制宜创新贷款授信办法、抵押及担保模式,丰富农村信贷产品,不断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各金融机构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有的创新成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截至2011年末,农业银行共在该省21303个行政村布放转账电话49657部,覆盖21553个符合装机条件行政村的98.84%,村均转账电话2.3部;共为全省576.16万农户发放惠农卡682.16万张,覆盖580万符合发卡条件农户的99.42%。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就可方便地享受如城里人一样的刷卡消费、转账结算、资金汇划等现代金融服务。“村村通”系统逐渐被广大农民朋友接受和认可,去年全年实现交易212.8万笔,金额150.24亿元。农业银行实施的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有效化解了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短板”与农民对安全、快捷、便利的金融结算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结算空白的问题,较好地满足了农村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是农村金融环境建设的很大突破。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山西省涉农金融机构4722家,其中县(区)机构874家、乡镇机构2083家,分别比2008年增加了44家和增加了529家,初步形成了政策性农村金融、商业性农村金融、合作性农村金融、新型农村金融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行长赵志华表示,该行按照有关方面要求,立足山西农村发展现状,扎实推进创新工作,引导和推动辖区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力求建立多层次、广覆盖、更便捷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满足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经过各级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辖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11年末,山西省涉农贷款余额达4390亿元,新增1021亿元,增长3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个百分点,2011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到全省新增贷款总额的64%,为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了“村村通”工程,为了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金融服务问题和进一步推进信用村建设,在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的推动下,临汾信用合作社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顺应“三农”需求,创建了“信合便利店”这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他们在金融机构空白村镇(乡)中心位置或交通要道附近设立固定办公场所、配备专业设备、组织专门力量、按周(集)到村,为农户提供咨询、扩股、吸存、放贷、收贷、结息、代理代办、信用户调查评定、反假币宣传、零残币兑换、理财业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的便民服务点,是农村信用社解决金融机构空白村镇(乡)金融服务缺失、推进信用村建设的一种积极探索。
11.广东村村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介绍 篇十一
1、政策聚焦
2004年、2005和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三个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必须要切实抓紧抓好;2005年底到2006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成为一项长期开展的重要工作。
2、时代标志
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到2005年7月,中国电话用户近8亿户,互联网用户超过1亿人,计算机拥有量达31台/百户 ,广东各项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信息技术近段时间迅速向传统农业渗透,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3、社会需求
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信息传递网络系统不完整,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没有有效解决。其次是未能形成有效的运营机制、运行模式单一,无法建立长效机制和实现良性循环。再次是未能充分整合和激活信息资源,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传播手段和终端单一。最后是平台重复建设,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信息资源的挖掘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4、国际经验
2002年美国已有42%的家庭农场,47%的奶牛场和52%的年轻农场主装备有电子计算机和网络。1994年韩国推出《农渔业振兴计划和农业政策改革计划》,成功创立了农业信息化的“追赶型”模式。20世纪60年代日本提出信息化专项计划,对农村信息化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革命的先导技术,信息化是跨越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追赶型”国家可借助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利用信息化推动和改造传统农业。
二、工程篇
1、“直通车”工程简介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政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加快广东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山区和市、县信息化步伐,广东省科技厅在多年开展农村信息化试点实践和对省内外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广东省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旨在依托广东农村现有的通讯条件,利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采用多种终端的形式,整合农业、农村和农民所需的信息资源,让其全面进入农村,使得广大农民能更廉价、更有效、更快捷地获取信息。“村村通”工程用最有效的科技手段,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达到信息解决“三农问题”的目的。使广大农民更快捷、更廉价地获得技术、市场、产品、农用物资等信息内容。实现信息进村入户,依靠科技促进农民致富,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2、实施内容
(1)建设覆盖全省的“直通车”工程信息总平台,同时,指导全省各地实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打造统一品牌。
(2)开发、推广适合不同地区、多层次用户需要的信息终端。
(3)建立和完善集信息中心、媒体中心、传播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为一体,各种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触角到户的省、市、县、镇、村五级信息网络;
(4)培养和建立一支层级健全、服务高效、进村入户的信息传播和基层信息采编队伍;
(5)建立以培养和提高农民获取和使用科技信息能力为重点的培训机制,提高各种培训工作的水平。
3、“直通车”工程特点
政府推动,企业运营
层级完整的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
省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联合推进的协调机制
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4、“直通车”信息服务种类及其内容
(1)农业资讯类信息
[新闻动态]
着眼广东,覆盖全国,网罗各种热门的新闻,关注农业相关动态。
◆[市场行情]
综合行家意见,分析和预测市场走势,助您及时把握市场动态,生产和经销均占尽先机 。
◆[商业资讯]
农业商机不容错过。农博会、农产品展览会、园艺博览会、农业合作项目等商讯,我们一一为您提供。
(2)农业科普类信息
◆[实用技术]
关注最先进的农业高新科技,介绍当前热点的农业技术问题。这是一个新颖、全面、实用性强的技术获取渠道。
(3)农产品交易类信息
◆[供求信息]
涵盖蔬菜、果树、农作物、观赏园艺植物、经济林、药材、畜牧、水产、及特种动物等各种农产品的供应和求购信息,让您与市场接轨。
◆[市场价格]
每天为您提供各种农产品的最新价格,让您足不出户,便能获取准确的市场价格信息。
(4)专家在线咨询
◆[专家咨询]
养殖技术咨询、种植技术咨询、新技术新应用咨询等,为您解答各种种植养殖疑难,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是您专业生产、科学生产的帮手。
(5)农业生活类信息
◆ [农村保健]
健康问题最重要! 医疗快讯、农村疾病防治、健康饮食、母婴保健、老年人保健、性知识等信息,为您带来贴身的卫生保健信息服务。
◆[气象服务]
预报全省各地农业天气情况,让您生产生活倍轻松!
三、公司篇
1、公司简介
广东村村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4年9月成立,由广东省农科院彩田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广东金科信息网络中心、广州容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玄武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弘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成立,公司初期注册资本750万元人民币。股东单位包括了广东农业信息化领域中各个方面的权威机构,为工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广东村村通科技有限公司是“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实施单位和顶层的营运单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调动社会资源,推动 “直通车”工程的实施。通过建立功能强大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多媒体、多终端、多网络的方式实现信息进村入户,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公司的核心使命为:“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以便捷的信息傳递方式,传播贴近农民需求的科技信息内容。
村村通公司通过政府的支持,进行有效市场化运作,以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核心,逐步覆盖以“三农”为服务对象的各个领域,成为一流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供应商,用科技服务“三农”,用信息开创农业新天地!
“直通车”工程在广东地区成功运营之后,我们将把成功的模式和运营思路辐射到“泛珠三角”地区的其他省份乃至全国,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为国家解决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提供一个好的模式,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2、公司架构
3、运营体系
四、平台篇
1、综合信息平台
该平台以建设一个功能强大的统一信息总平台为核心,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能够适应农民实际需求,传播实用信息的综合服务平台,“直通车”综合信息服务平台(MultipleInformationServicePlat form),以下简称为综合平台(MISP)。平台高起点、高标准、分步骤地搭建起的支持多种现代和传统接收终端的信息服务平台,能满足“三农”信息化技术的需求,支持多媒体(语音、数据、视频),利用多网(语音网、移动网、卫星网、广电网)覆盖全省,支持多种终端(固定电话、短信电话、手机、PC和电视机),可承载全省的各种信息,能较好解决信息的双向互动和多向互动。
该平台程序部分采用统一接口导入CP提供的各种数据,综合平台(MISP)采用LINUXRH3作为操作系统平台,具有高度的可靠性。采用开放式的应用体系结构,便于信息平台(MISP)的扩展和新应用的加入,在保持现有业务特色的同时,支持向下一代通讯技术的平滑过渡,支持各地分平台的建设。
2、电子商务平台
“直通车”工程农贸网(www.nmao.cn)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真正意义的电子商务平台,包括三大内容———信息服务、电子交易、电子支付,除提供信息服务之外,还可同时进行多个商家与多个商家(多对多)同时在线各自展开电子贸易,系统并具有为广大涉农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功能。该平台采用BtoB的电子商务形式。BtoB多方交叉互动电子商务系统是指多个商家(卖方)对多个商家(买方)之间,通过Internet或专用网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包括供求企业以及协作企业之间利用网络交换信息,传递各种数据、电子合同、电子支付,从而使电子化在企业商务过程中大行其道。农贸网采用这一电子商务形式,目的是使广大的涉农企业,如化肥、农药、农机、种子等农用物资生产商、农产品供应商与销售商、种养大户等走到网上的交易平台上,开展快捷有效的商贸活动。 另外,该平台具有网上支付系统,用户可在网上直接进行交易,在本平台上的交易金额上限可达50万人民币,冲破了一般网上支付的金额限制,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电子商务。
3、增值服务平台
增值服务平台包括以下几大功能模块:信息采集平台、信息监控平台、信息分发平台、固话短信平台、固话语音平台、手机短信(SMS)平台、手机语音(IVR)平台、手机上网(WAP)平台等,覆盖了信息采集、监控、分发、传输和接收的各个环节,确保对各项业务的有效管理。根据地方特点和经济差异,有选择地通过固话短信、固话语音、信息机、手机语音、手机短信、手机上网、互联网、呼叫中心等多终端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最大限度方便用户使用,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该平台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整合各大运营商的网络资源和传输通道,打通了农村信息传输的各个环节,解决了目前大多数农村信息平台不统一、不完善、信息分散,针对性差、信息量小、权威性低等问题。
4、卫星多媒体平台
“直通车”工程卫星多媒体平台,是在中国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的支持下,专门为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构建的技术服务支撑环境,主要包括智能建站、视频会议和卫星视频等三个工具。 该平台在互联网、移动网、语音网基础上,组合卫星通信、视频内容、网络媒体、安全认证等多种新技术,突出科技创新方法,促进省、市、县、乡、镇、村之间信息互联、互通、互动。卫星网、地面网同步发送节目内容,信号覆盖广东省和亚太地区,不受地区和自然环境限制,设置卫星站即可接收内容。3年计划设置广东卫星接收站超过2万个,确保无缝隙覆盖广东所有市、县、乡、镇、村,同时包括宾馆、教育机构、社区等,真正实现信息村村通,内容进家庭。 “直通车”工程卫星多媒体平台技术前瞻、覆盖面广、应用方便,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电视节目网络化、网络信息视频化、信息传播互动化和电子商务实用化等。
五、服务篇
1、互联网服务
根据用户在农村资讯和商务方面需求,建设和改版了“农贸网”和“信息网”两个网站。信息网(www.gdcct.gov.cn)是信息“直通车”工程的官方网站,旨在通过网络提供最新的农业信息和先进科学技术,引导广大农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直通车”网站的内容涉及“三农”多方面的信息,能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准确和权威的信息查询服务。
农贸网(www.nmao.cn)是专业的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广大农民和企业可以借助该平台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展示,足不出户就可签订电子合同,实现电子支付,完成产品的推介、销售。该平台还具有认证、保密、安全等功能。
在建设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网站的同时,加强网站视频内容的建设,目前已经实现网络视频点播,为用户提供更直观的信息服务。
2、手机服务
?(1)手机短信
“短信传情,情深意浓”。“三农”信息产品覆盖“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领域,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包括了一百多个栏目。每个栏目的内容都由广东省最权威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提供,所有的信息每天及时更新,用户通过手机短信,发送欄目的代码,移动用户发到8058,联通用户发送到8458,就可以定制相应栏目来获取信息。只要你拥有一部手机,无论何时何地,信息就掌握在你手中。
(2)手机上网
与广东移动合作,推出“无线乡镇”服务,用户通过能支持WAP的手机开通GPRS服务,登陆“移动梦网——广东风采——梦网精品”中的无线乡镇,即可浏览到所需要的有关“三农”信息。这些信息内容包括供求信息、市场价格、市场行情、实用技术、农用物资、新闻动态、专家咨询、农村保健和气象服务等信息,让您“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
?(3)手机语音
与广东移动合作,开通移动省网语音号码1255900,用户用移动手机电话拨打号码,进入广东村村通科技有限公司的语音服务中心,根据语音提示,自动查询广东村村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农业相关信息。
3、固话服务
针对农村信息化的需求,通过低成本的固话短信机,为用户提供固话短信和固话语音服务,传送最全、最新、最实用农业信息,真正地做到科技务农。固话短信机既为广大用户架构与农业信息互通的平台,又为用户搭建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菜单操作,实现短消息的订阅,而当用户短信息需要阅读时,只须直接按话机上的“信箱”键即可进入。同时用户可以使用固话机的一键通服务,或直接拨打4006786288,语音中心为用户提供一个与农业专家沟通交流的平台,用户可以留言的方式咨询种植养殖疑难问题,专家将会提供最完美的解答。
4、电视服务
电视是农村接收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把电视与互联网相结合,把农业信息传送到村到户,实现农业信息的“进村入户”。
一方面,与当地的电视台合作,通过当地的有线电视网,开设农业信息化专用频道,以图文并茂和和声像并举的方式,传播直观的视频信息内容。
另一方面,在不具备与电视网联网条件或联网条件差的地区,引进中国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的资源,通过直接在村委会和村学校建立卫星基站的方式,实现视频信息的进村入户,为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教育等方面提供提供帮助。
5、其它服务
另外,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通过传统方式为用户提供信息传播服务。包括报刊、教学光碟、公众信息栏、专题讲座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
六、成果篇
1、整合资源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直通车”工程整合了大量的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与省气象局、省物价局、省教育厅、省农业厅和省信产厅等多个单位结成联盟,实现信息的共享。与社会上50多家的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主体达成了合作,积累了大量的有效信息。
2、统一平台
在侧重信息内容的挖掘和积累的同时,建设了一个全省统一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MISP),通过该平台的建设为多媒体、多终端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并在统一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互联网、手机、固话和电视等多媒体、多终端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3、培训队伍
在原来的基础上,展开与省团委合作,突出“信息直通千万家,青春贡献新农村”的主题,启动“信息直通车——广东青年新农村建设服务行动”,以基层团组织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充满活力的队伍为保障,以培育一支以农村团干部和优秀团员青年为主力军的信息队伍为依托,围绕着“完善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网络信息平台;建立一批信息暢通、服务高效的信息服务站;建立一支熟悉业务、服务能力强的信息员队伍;形成一个互助互补、人才共享的结对帮扶机制”四大任务,扩大信息服务点覆盖面,已经培训了上千名信息员队伍。
4、网站到村
通过“村村通网站,户户有信息”工程,依靠智能建站工具,在科技厅的指导下,与团省委合作,发动万名大学生为家乡建网站活动,快速为广东每个行政村建好自己的网站,目前已经建设好几百个村级网站。
5、个性服务
与省农科院、电信运营商以及农业企业等合作,挑选和加工适合农村需要的产品与服务,通过互联网、手机、固话机、电视等方式,向广大的用户提供了100多个权威、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栏目,有效促进农村的信息化。
七、展望篇
1、打造信息传播网
充分整合现代科技(互联网、手机、固话、广播电视)和传统媒体(报刊、公共信息栏和专家讲座)等各种传播方式,通过文字、语音和数据等形式,建设一张覆盖全省农村的地区的信息传播网,实现信息的双向沟通和互动传播,大力推进广东农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2、建设信息化新农村
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精神,推进信息“直通车”工程的建设。探索通过实施信息“直通车”工程,在消除数字鸿沟、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农业科技转化、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体系、解决农民看病难、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发展农村旅游和法律知识普及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信息“直通车”工程将有效促进“三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改善农民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突出的贡献。
3、覆盖泛珠和全国
12.村村通工程 篇十二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放电现象,在天气闷热潮湿的夏天,地面上的水受热变为蒸汽,在空中与冷空气相遇,使上升的水蒸汽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积云,云与大地之间形成一个大的电容器,当电场强度很大,超过大气的击穿强度时,即发生了雷云与大地间的放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闪电。当云层放电时,由于云中的电流很强,空气瞬间被烧得灼热,发出耀眼的强光,这就是闪电。雷电的频繁出现会对地面物体或人畜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雷击。在不同行业和地区启动不同的防范措施,就是为避免和防范雷击。
2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防范防雷击措施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传输方式多样,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我们采用了接收卫星信号开路发射转播、接收卫星信号小片信号联网传播、光缆联网覆盖三种技术方式,针对以上三种技术方式,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了不同的避雷方式,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防范效果。下面就各种不同传输方式的避雷措施作简要描述。
2.1 接收卫星信号开路发射转播的技术方式及采取的防雷措施
这种方式是用卫星接收机接收到卫星信号后,从接收机中取出一级A V (音、视频)信号供给电视信号发射机,发射机再将接收机送来的A V信号调制在某一电视频道上,通过发射天线向空中发射,用户用接收天线接收信号,此方式的特点是工程设备集中使用,但是防范雷电面不广,发射天线要求架设在高处,受直接雷击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这种方式下,一般安装避雷针就可将地面感生电荷通过尖端放入空中,又能将接收的雷电电流迅速流散到地下,可有效避免雷击,但要求避雷针的安装高度与受保护的设备形成45°以上的保护角,入地电阻不得大于5Ω。由于用电设备的用电量较大,在供电网受雷击而带来强大电流感应雷击时,可采用如等电位避雷器一样的防雷设备安装在电源输入端,将来自电力网的强大雷电感应电流及时入地,从而达到设备避免雷击的目的。
2.2 光缆联网覆盖技术传输方式和采取的防雷措施
此种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将城区的有线电视信号取出,通过光发射机向工程建设的村寨发送,各村寨设有一个光接收点,将接收到的光电视信号转变为电视信号后,再通过电缆网合理分配给用户,其特点是无须架设空中接收设备,不存在直接雷击,光缆传输不受雷电的影响,防范面只局限电缆网,因而只做好光发射中心光接点用电设备的防雷措施和网张口入地保护措施即可。
2.3 接收卫星信号小片联网传播的技术方式及防雷措施
此种传输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将接收到的卫星节目信号中的中频信号亦或者接收机AV电视信号通过调制在低频道上的信号,将电缆的合理分配后传播给各个用户。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接收天线无须安放在高处,但由于要用到网络,故雷电的防范面要更广些,否则,容易因雷电感应电流的冲击而造成设备损坏,雷击防范需要用户的配合,一般可将接收天线安放在村寨中部,并低于四周的建筑物体,这样就无须安装避雷针,但须将接收天线接入大地,并在架设电缆悬挂的金属缆线和使用电器机壳上联接一根入地线。
13.村村通工程 篇十三
乡2009年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涉及8个村委会39个自然村622户(座)2493人。其中,**村委会7个自然村86户,庄房村委会6个自然村167户,水口村委会6个自然村100户,以赤叨村委会2个自然村60户,东甸村委会6个自然村77户,达卧村委会3个自然村34户,所所卡村委会2个自然村42户,白马口村委会7个自然村56户。
二、组织领导
项目下达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于2009年5月12日迅速成立了**乡2009年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及制定了实施方案。领导小组由乡人民政府分管广播电视工作的副乡长任组长,乡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及财政所所长任副组长,8个村委会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文化服务中心,乡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事务。要求乡文化服务中心、各村委会要负责搞好村村通工程的宣传发动、信息收集上报、组织实施和建档立案等工作,确保村村通工作顺利推进。
三、设备管理及安装
该工程设备由乡文化服务中心安排专人专库进行管理,并于2009年5月13日前全部统一发放给各村委会;设备安装坚持以“用户自发组织安装为主、乡村两级指导为辅”的原则进行。计划在2009年6月15日前安装完工,但我乡从2009年5月15日起至2009年5月31日,历经半个月时间,已全部按质、按要求实施完毕,较预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
四、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严格执行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保证资金全部用于“村村通”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由各村委会负责全额收取后交乡文化服务中心统一存入单位统管财政专户上缴县级财政后返还使用。目前,我乡已按时上缴县级财政2009年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项目资金62200元。项目完工决算后将组织乡纪委、财政等部门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督查。
五、乡级验收情况
我乡2009年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完工后,经乡人民政府同意,已于2009年6月1日至5日组成乡级验收工作组对其进行了验收。验收工作组由乡人民政府分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领导牵头,乡文化服务中心干部及乡2009年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组成。验收采取对每个村委会抽验2-4个自然村不少于20户,受益农户设备信号不低于60%;对群众满意度进行随机调查,满意率不得低于98%的方式进行。对不符以上两个验收标准的定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等次,要求村组两级限期进行整改。经乡级2009年6月1日至5日进行验收,全乡8个村委会39个自然村622户(座)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抽验受益农户设备信号均在60%以上,群众满意率达100%,均被定为合格等次。
六、档案管理
14.村村通工程 篇十四
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二〇一一年四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我镇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做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乡镇位于天水市XX东部渭河流域浅山区,距XX城区20公里,全镇面积XXX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X个自然村,农业人口X万人,耕地总面积X亩,果园面积X万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70%的村处于半山区,尤其是X村的X、X和X、X的X和X、X村的X园等自然村,地理环境复杂,村民居住分散,特别是自然村位置偏僻,户数人口数少,交通极为不便。
2010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广电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启动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X、X、X、X、X、X等9村被列入建设范围,总任务1314个。
二、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自“村村通”-1-
工程建设启动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成立了乡镇“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各村也相应成立了机构,全面加强了对村村通工作的领导,制定下发了工程建设方案,与各村签订了村村通建设责任书,将责任层层分解,做到了责任到人,切实履行了工作职责。镇上成立了工作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村“村村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检查,还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终考核,与镇村干部的绩效工资挂钩。
(二)广泛宣传,确保广大群众认识到位。利用广播、板报、橱窗、书写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在公共场所张贴《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建设公告》200余份,印发“村村通”广播电视宣传资料5000份、直播卫星简介材料810份、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购买安装售后服务工作流程10000份,悬挂宣传横幅12条,发放意见征求表7000余份,群众的参与率达到95%以上。由于形式多样,宣传广泛,在全市形成了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项目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组织培训,确保了工程设备正常安装与接收。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等灵活有效的方式,举办镇、村两级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安装调试技术培训班3期,各驻村干部负责组织各村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培训,实现了每个自然村都有
1名村民掌握安装调试技术,确保群众能正确安装、使用直播卫星接收设备。镇文广站的工作人员,负责设备发放和安装调试技术的业务培训,并先后两次组织人员到“村村通”工作开展较好的曹石村进行交流学习,探讨工作经验和做法,提高了乡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为各村顺利组织实施“村村通”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项目完成情况
(一)项目完成情况
2010年11月,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自启动以来,经过广泛的宣传和正确的舆论引导,结合我镇实际,首先选择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X村进行安装运行。X村积极配合区文化广播体育局,扎实推进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安装“村村通”卫星接收设备113个,使“村村通”覆盖率达到了100%,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广大群众收听收看电视节目的质量,成功率达到了100%。
今年以来,我镇组织“村村通”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等相关培训3期,并分别在X、X和X等其余项目村进行大力推广安装。截止目前,半坡村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90套,工程覆盖率达95%;X村安装120套,工程覆盖率达86%;X村安装152套,工程覆盖率达96.2%;X村安装151套,工程覆盖率达98.1%;X村安装123套,工程覆盖率达96.1%;X村安装180套,工程覆盖率达94.7%;X村安装
124套,工程覆盖率达95.4%;X村安装194套,工程覆盖率达94.6%。在各村的带动下,X村积极争取,经过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在和区文化广播体育局的衔接之下,目前也已安装64套。全镇共计安装1311套,完成总任务的99.8%。
(二)项目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一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我镇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广泛宣传,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位,该项目被人们所接受,在全镇形成了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项目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等灵活有效的方式,实现了每个项目村有1名村民掌握了安装调试技术,确定了1名管理人员,确保群众能正确安装、使用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确保了“村村通”、“户户通”、“时时通”。
三是“村村通”广播电视播出节目52套,图像清晰,信号质量好,为群众了解掌握新政策、学习掌握新技术提供有力帮助,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四、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我镇“村村通”工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没有专业的技术队伍,设备的维修、管理等后续服务不健全,“村村通”运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由于原有电视接收设备的存在,并且能够正常收看节
【村村通工程】推荐阅读:
民生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总结06-19
村村通需求分析09-16
赤峰信息村村通网站合同08-14
茨营乡广播电视村村通卫星直播09-14
村村级阵地建设情况10-06
官滩村村民自治典型村汇报材料上报06-28
甲秀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材料09-25
县移动电话“村通”工程全面启动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