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课程标准测试卷(共11篇)
1.地理新课程标准测试卷 篇一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新版课标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3.识字、写字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4.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
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5.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7.九年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9.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
10.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A)。A.奠基作用 B.交流作用 C.工具作用 D.核心作用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是对第(B)学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D)、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 B.训练 C.熏陶 D.积累 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A)。
A.贴近生活 B.贴近教材 C.有语文特色 D.有文化内涵
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C)。A.定量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定性评价 D.表现性评价
7.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C)A.教学材料 B.学习工具 C.课程资源 D.教学内容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D)A.诵读 B.分角色读 C.表演读 D.默读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A)。A.评价的能力 B.创作的能力 C.仿写的能力 D.体验的能力 10.第二学段要求会写(C)汉字。A.3500 B.2500 C.1600 D.800
三、判断(20分,每题2分)
1.小学一、二年级应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D)2.学习略读是小学五、六年级阅读方面的学段目标。(C)3.小学五、六年级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C)4.小学三、四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D)
5.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D)6.为了达到多认少写目标,第一学段规定让学生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C)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合作精神。(C)8.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 是第二学段提出的。(D)9.各个学段相互联系,逐步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D)
10.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C)
四、简答题(20分 每题1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2011版课程标准与旧版课标有很大变化,请就其中的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五、论述题(20分)
语文教学“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一、填空(23分)
1、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3、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4、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5、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6、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7、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8、五至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9、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10、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11、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4、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5、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16、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7、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18、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19、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 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20、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 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 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21、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22、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3、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课内外作文外,还应记录(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 展过程)。
二、选择(10分)
1、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D)。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3、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
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5、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三、判断对错(10分)
1、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D)
2、课堂是师生沟通的桥梁。(D)
3、新课程强调,教学更应注重过程而不得结论。(D)
4、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传授知识、解答问题。(C))D
6、改变师生关系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D)
7、教学应注重思维结果、淡化思维过程。(C)
8、课改的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课改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D)
9、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少了。(C)
10、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C)
四、名词解释(16分)
1、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校本课程
是学校根据当地课程资源、学校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而研制开发的课程
3、赏识激励策略
指通过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部的积极因素与内动力,使不同差异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与发展的规则与技巧。
4、合作性学习的方式
指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个任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分 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
5、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的功能性基本要求。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的灵魂、统帅
6、课程资源
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7、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8、体验学习
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五、简答(30分)
1、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写话的要求是什么? ①.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②.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③.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2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
(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3、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 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 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 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 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六、论述(11分)
学了新课标,你认为在高效课堂建设中要有哪些具体体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2.地理新课程标准测试卷 篇二
一、充分开发渠道, 丰富和利用各种地理课程资源。地理课程资源包括旨在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开发地理课程资源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地理课程目标, 为地理教师提供各种教学素材、案例、条件和手段, 更好地贯彻地理教育思想;另一方面, 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广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不断拓展学生的学科深度。作为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更应尽可能充分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地理教学的资源, 借助各种条件, 丰富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的活力。1.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等, 也可指导学生制作地理模型。例如, 在学习“地球仪”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先指导学生用厚纸板做镶嵌式小地球仪, 既弥补了课堂教具的不足,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2.教师可以结合热点新闻与教学内容整合提出探究性地理问题。例如, 新闻报道了“新西兰遭遇暴风雪袭击”, 我们却穿着T恤在上课, 同样是6月, 天气为什么截然相反?2004年底印尼地震并引发了海啸, 对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造成惨重损失, 近来印尼地震、火山喷发不断发生, 请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解释印尼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并向印尼人民提出防震减灾的措施或建议。3.重视学校小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建设。学校的小图书馆和阅览室是农村学生收集所需的地理资料、扩大知识范围的重要途径。4.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服务于教学。
二、认真设计地理略图, 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 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 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 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 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边讲边画, 学生边听边记, 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 做到了视听结合, 手脑并用, 思维集中, 印象深刻, 便于记忆, 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长江的内容时, 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 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 一直画到入海口处, 先画干流, 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 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 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 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 边画边讲, 哪些支流在上游, 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 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 上游“水流湍急, 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 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 便于航运”。这样有形有意, 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 可以较好地体现事物的特征,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 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利用感性材料, 强化语言表达,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 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 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 教师必须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 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 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 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 引发学生思考、探究, 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 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强化表达能力。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 幻灯片上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上游缩小, 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我们都知道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 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 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 (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人尽皆知, 但这一点仅从流域的平面图中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 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的结论) 而在讲解黄河中游特点时, 教师事实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 因而, 这一要求对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难。通过教师引导,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篇三
认真学习了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收获很多,感悟颇深。义务段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有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新课标在地理课程目标定位上有了变化, 定位于“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而不是像过去地理课程所追求的培养地理学科专家那样去确定目标, 因而,新地理课程把学生学习地理从死记硬背、教师满堂灌中解放了出来, 从而让地理教育首先体现“教育”的功能, 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人的发展, 然后才是用“地理”去“教育”,这才是初中地理教育在新课标中升华的本质特征。
一、对于教材有了新的感受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 要教会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终身有用的地理。新课标地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出发,构建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学科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课程。他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联系生活,感悟知识。展开一个地理知识内容,首先考虑学生的生活情境生活体验,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地理。并应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知识解决大问题。新课程标准还特别注重要使学生具有初步地理素养,爱国意识,全球性认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构建开放式地理教育。
二、对目标有了新的认识 按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今后的教育目标是以指向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为核心,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生存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初中地理课程应该具有多样性、选择性,以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的学习需要。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在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基础上的能学,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关注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结合教材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看学生学得如何。现在学生,正值求知欲、表现欲非常旺盛的时期,在课堂上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说”的机会,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新课标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文字表达简洁明了,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减少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加大了“活动”、“阅读”、“思考”方面的篇幅内容,使“活动”、“思考”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材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多说”学习情境,师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提高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案例:地理学科“降水的分布”的教学。
四、讲究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根据教学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开展探究学习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研究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讨论、相互评价、自由表达、创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创新的情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地理新课程标准测试卷 篇四
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试卷
(含附录《课外古诗词背诵》)
满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七年_____班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阅读(70分)
(一)古诗文阅读(37分)
甲、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2.□□□□□,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争渡,争渡,□□□□□□。(李清照《如梦令》)
5.我们赞扬人到老年仍有雄心壮志,通常引用曹操的《龟虽寿》中的“□□□□,□□□□;□□□□,□□□□。”
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
7.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蕴含不断学习新知识,就能达到新境界的语句是:□□□□□□□,□□□□□□□。
8.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乙、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童趣》选文,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9.《童趣》全文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3分)
10.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项为之强( )
③徐喷以烟( ) ④果如鹤唳云端( )
11.下面两个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成语的意思。(4分)
①明察秋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作者围绕“______________”写了童年的`两件趣事: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3.作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3分)
5.地理新课程标准测试卷 篇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D
2.A
3.D 4.B
5.B
6.C 7.D
8.C
9.C
10.C
11.D
12.B 13.C
14.B
15.D 16.D
17.A 18.C 19.C.C
二.综合题(共30分)
1.(每空1分,共7分)
(1)600(2)鞍部(3)③(4)西北(5)10(6)乙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1.(每空1分,共10分)(1)亚 青藏
(2)苏伊士 直布罗陀(3)南极 印度(4)大洋洲 南极洲(5)大西 北冰洋 3.(每空1分,共6分)(1)A C(2)B 距海远,降水少(3)地形
(4)热带沙漠气候 4(每空1分,共7分)(1)略(2)A(3)南 昼短夜长 极夜
6.地理新课程标准测试卷 篇六
一、准确把握课标精髓, 明晰新型教学特点
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 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特征。新课标明确, 初中地理教与学的内容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即地理学习对生活的意义。指导学生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切入,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意识, 增强地理学习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视角”, 从而从长远的角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人文情操。而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即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 关注自然和社会, 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这一崭新的学习内容和目的要求我们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 要让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 课程形态具有开放性, 而在具体实施中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开放性。可见, 我们的教学模式要翻陈出新, 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着重拓宽学习空间, 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研究, 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从课堂狭隘的地理知识灌输, 走向地理人文思想的熏陶、养成。
二、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思维
兴趣是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 学习兴趣, 是学生内部动机的一项重要指标, 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兴奋剂和调节器。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只有充分培养、调动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那么地理教学才能实现有效、高效。传统的地理教学, 教师往往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应达到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来处理教材, 然后再把“嚼烂”的知识“喂”给学生;结果学生被动地接受, 缺乏学习兴趣和真实的体验。在新课标下, 我们要了解学生关注点, 男生比较关注时政, 可以用当下与地理教学相关的时政引导入, 如南海事件, 让学生读地图, 这既能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也提高了利用图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由从身边的污染现象找原因, 由身边的现象, 引导他们体验地理情感, 培养地理必备的能力和兴趣。初中生一般好奇心强, 有活力, 记忆力强, 情感单纯而强烈, 想象力丰富, 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 可以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并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 如通过实物、多媒体运用等展现现象可感的地理现象, 视屏、音频或是教师声情并茂地营造地理学习情境等。如此, 学生课堂思维活跃, 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实现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采用形式多样教学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我们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后, 还要关注学生是否接受、喜欢自己的引导。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并尊重学生, 老师的教学可以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体悟学生的感受, 让学生产生可以亲近、依赖的情感。教师要有丰富知识和学科素养, 以应对不同学生对学习知识的需求;只有老师知识渊博了, 课堂教学上有高度、有深度, 具有幽默感。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评价者, 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乃至学习资源。如此, 学生才能喜欢你的课堂, 喜欢你这个老师;师生关系才和谐, 课堂教与学才能愉悦, 教学效果才能增强。另一方面, 在新课程标准下, 我们的教学模式不能陈旧单一;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只要是讲的明白、学的轻松、考的理想的教学形式都是可以采用的。这也是在新课程教学的理念下, 我们只有坚持走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只有如此, 才能确实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2011版地理课程标准的出版结束了建国以来初中地理无正式课标的历史;使得初中地理教学具有精准的定位, 使其肩负的时代感、使命感更鲜明。因而, 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实施有效的地理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准确定位师生角色、改变学生学习思维方式, 构建新颖课堂教学模式, 才能使得初中地理教学富有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素琼.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新课程学习 (中) .2011 (05) .
[2]王茹.提高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生之友 (初中版) .2011 (09) .
7.地理新课程标准测试卷 篇七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月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多地观测到152年一遇的月全食、超级月亮、红月亮、“蓝月亮”组团亮相的壮丽景观(下图)。但浙江多地阴云遮蔽,因气象条件不佳遗憾无缘享受视觉盛宴。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这一天文奇观,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地图中,可见月食部分过程地区位于不可见月食地区两侧,且关于某经线对称分布 B.超级月亮由暗变亮
C.红月亮是由于能量较高的红光折射于月面后穿透地球大气层而形成的 D.提及的“蓝月亮”是尘埃物散射蓝光造成的现象 2.造成浙江多地人民无缘享受视觉盛宴的根本原因是 A.浙江位于不可见月食区 B.大气光传播、反射能力极弱 C.气象条件不佳 D.观测时间提前或过迟 【答案】1.A
2.B 【解析】
1.超级月亮由亮变暗,再由暗变亮,B错误;当发生月全食时,虽然照向月亮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但是地球的大气层可以折射光线。当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波长较短的光被大气散射掉,剩下波长较长的红光由于折射照向了月面,所以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月亮就变成了“红月亮”,C错误;通常情况下,一个公历月里只有一次满月,但有时也会例外。因为两次满月间大约相隔29.53天,而公历历法中每个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例外),因此一个公历月可能出现两次满月。当一个月出现两次月圆之夜时,第二个满月就被赋予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蓝月亮”,D错误;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昏暗,形成月全食。能看到月亮既能看到月食,在平面地图上,可见月食部分过程地区位于不可见月食地区两侧,且关于某经线对称分布,A正确。故答案选A。
2.浙江多地人民无缘享受视觉盛宴主要是因为天空中的云量太多,影响了大气的光传播、反射能力,因此导致不能出现红月亮,故答案选B项。
3.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
/ 13
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是
A.华南连续暴雨后回暖
B.大马哈鱼聚集乌苏里江 C.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D.日本樱花烂漫四野 【答案】B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P河流自南向北流,西侧沉积东侧侵蚀,说明流水右偏,为北半球。北半球纬度向南减少,说明P地位于30°-40°N,北半球大陆西岸30°-40°N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河流丰水期,河流补给泉水较多,涌水量最大是当地冬季。华南连续暴雨后回暖,为北半球的夏季,A错误;大马哈鱼聚集乌苏里江为冬季,B正确;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C错误;日本樱花烂漫时春季,D错误。故答案选B项。4.下列地理事物与断层现象无关的是()A.河床台阶地形
B.泉流线状分布
C.矿山附近地面断裂陷落
D.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答案】C
【解析】河床受内力作用,河床两侧地壳断裂、抬升,从而形成台阶地形,与断层现象有关,A错误 ; 泉谁多出露在断层线附近,与断层有关,B错误;矿山附近地面断裂陷落,多与人们不合理的开矿活动有关,C正确;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主要是由于地壳断裂、抬升,河流不断下切而形成的,与断层运动有关,D错误。故答案选C项。5.第30届非盟峰会系列会议于在非盟总部召开。举办地附近中方承建的建筑显现眼底,中非合作继续深入发展。深化中非合作,对两国的积极意义有
A.促进动物工艺品贸易发展
B.推动中国石油化工业转移 C.促进非洲钻石原矿输入中国
D.维护北非航运秩序 【答案】D
【解析】深化中非合作,应该在加强动物的保护方面加强协作,不应该促进动物工艺品贸易发展,A错误;我国的石油工业逐渐由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向非洲转移的意向不大,B错误;中非合作不能将非洲钻石原矿输入中国,C错误;中非合作,对于维护北非航运秩序具有深远的意义,D正确。故答案选D项。6.RS遥感技术应用广泛,下列主要应用到该技术的是 A.淘宝物流信息追踪
B.选取餐馆地址 C.监测微小裂缝的移动
D.监测海岸线变化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淘宝物流信息追踪利用的是GPS技术,A错误;选取餐馆地址,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B错误;监测微小裂缝的移动,需要的是GPS技术,C错误;RS技术可以监测海岸线变化,D正确。故答案选D项。
7.伊朗在建造克鲁恩河坝时,采取了强有力措施保护建址地生态环境,使得在一段时间内,大量人口迁移至工程布局地,体现了
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A.政治
B.自然生态
C.经济
D.文化
/ 13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分析可知,伊朗在建造克鲁恩河坝时,为了保护建址地生态环境,才产生大量的人口迁移,因此可以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自然生态,故答案选B项。
下图两图是我国北京市示意图及该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考虑,该城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区的
A.西南郊
B.西北郊
C.东南郊
D.东北郊 9.据右图可以推断,近十年该城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郊区城市化
B.东西走向街道逐渐延展
C.城市工人住址远离工作地
D.郊区居住用地减少 【答案】8.A
9.C 【解析】
8.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从环境角度来看,工业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和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盛行西北风和东南风。因此工业区应该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因此西南方向即位于河流的下游,而且位于盛行风向下风向,故答案选A。
9.读图,图中正值表示某种类型增加,负值表示减少。读图可以判断,城市的建筑面积不断增加,说明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区不断向郊区迁移,从而导致城市工人住址远离工作地,C正确;由图分析可知,郊区的林地、草地面积明显增加,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郊区城市化不会呈现,A错误;街道应该成南北走向,城市规模扩大,郊区的居住用地会不断增加,D错误。故答案选C项。
10.2018年2月,“复兴号”高铁首停高铁余姚北站(图),标志着其运输范围进步扩大。也为余姚缓解交通运力紧张的问题带来福音。这主要说明了
/ 13
A.高科技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B.先进交通服务扩大有助于区域内部协调 C.“复兴号”主要服务范围在于中小城市 D.现代化交通缓解春运压力 【答案】B
【解析】“复兴号”高铁首停高铁余姚北站,标志着其运输范围进步扩大。也为余姚缓解交通运力紧张的问题带来福音。这主要说明了先进交通服务能够促进区域交通的发展,缓解区域交通的紧张问题,有助于区域内部协调,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我国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现代化交通的发展,A错误;“复兴号”主要服务范围主在逐渐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各大城市之间,C错误;高铁能够缓解城市区域的交通压力,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运输压力缓解缓解效果较小,D错误。故答案选B项。
11.治理和发展尼罗河流域是埃及政府重点工作之一。下列措施符合流域治理基本原则并切合实际的是 A.开拓洄游鱼类繁衍通道
B.紧抓水能资源综合利用的治理核心 C.河口三角洲发展地中海式农业
D.增加上游水库、大坝建设 【答案】A
【解析】尼罗河的修建,阻挡了洄游鱼类繁衍通道,因此为了恢复尼罗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可以开拓洄游鱼类繁衍通道,A正确;尼罗河定期泛滥,洪水灾害是河流治理的核心,B错误;河口三角洲主要发展的是棉花、水稻等种植业的发展,C错误;河流上游增加水库、大坝建设,会导致下游水文、情势的变化,进而会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D错误。故答案选A。
12.夏季,37°N美国东海岸城市月均温比西海岸城市,体现了
分异规律 A.低,经度地带
B.高,地方性
C.低,地方性
D.高,垂直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温度的因素,37°N美国的东海岸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美国的东海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因此37°N美国东海岸城市月均温比西海岸城市气温高,气温高低是受洋流影响的结果,属于地带性分异规律,故答案选C项。点睛 :影响气温的因素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
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
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3、地形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13.有气象专家指出,2021年地球很可能迎来小冰河期,即2021年全球气温将明显偏低于正常值。这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是
①我国雨雪分界线、霜冻线南移 ②太阳黑子影响减弱 ③地表接受热量减少④热带特性改变⑤气候变暖停滞
/ 13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 【答案】C
【解析】处于小冰河时期,全球气温降低,我国雨雪分界线、霜冻线南移,①正确;该研究指出,在2020年至2030年之间,太阳活动周期将相互抵消,太阳黑子影响减弱,②正确;太阳辐射会减弱,导致地表接受热量减少,③正确;但是热带特性不会改变,④错误;小冰期出现,温度降低,气候变暖停滞,⑤正确。因此①②③⑤正确。故答案选C项。
如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0时某市区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4.图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b处附近形成冷锋
B.空气质量信息表描述的是上海 C.台湾以东洋面风浪较大
D.原先控制北京的暖气团较干燥
15.若15日后新一轮冷空气袭击中东部,上海徐家汇自动站近地面气温已达-1.3℃,且距地约103m处,气温为-1.9℃,却出现多日冷雨未降雪的天气现象,其原因是 A.冷空气未深入渗透
B.暖湿气流过强 C.近地面温度过高
D.逆温现象严重 【答案】14.D
15.B 【解析】
14.读图分析可知,Q处为低压,a和b为低压槽,b位于低压中心的右侧,形成的为暖锋天气系统,A错误;上海位于冷锋的锋前,此时受暖气团,空气稳定,空气质量较差,之后经历冷锋天气,风力加大,空气质量变好,之后冷气团控制,大气稳定,空气质量变差,因此,上海的空气质量指数先高、后低,之后再高,不符合题意,B错误;台湾以东等压线比较稀疏,风力较小,洋面风浪较小,C错误;控制北京的暖气团来源于大陆,水汽较少,空气较干燥,D正确。故答案选D项。
15.冷空气袭击中东,而且温度降到了0℃一下,但是还是以降雨为主,主要是由于此时暖湿气流过强,从而使得在暖湿气流的影响下,不易凝固形成雪,故答案选B项;上海的温度已经在0℃以下了,说明冷空气形象较大,A错误;降水的类型取决于高空中的温度,并不是取决于近地面的温度,C错误;海拔升高103米,温度降低0.6℃,垂直递减率属于正常规律,说明没有出现逆温现象,错误。故答案选C。下图是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 13
16.属于混合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7.与丙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新加坡
B.四川盆地
C.墨累一达令盆地
D.五大湖流域 【答案】16.B
17.A 【解析】
16.乙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较高,故判断为混合农业,B正确;甲地区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比重较低,商品率低,故判断为水稻种植业,A错误。丙地区以园艺业为主,商品率高,为园艺业,C错误,丁以畜牧业为主,而且商品率较高,属于畜牧业,D错误。故答案选B项。
17.由上题分析可知,丙属于园艺业,新加坡属于热带,适宜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热带种植农业适宜发展,A正确 ;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适宜水稻种植业的发展,B错误;墨累一达令盆地属于典型的混合农业区,C错误;五大湖流域属于乳畜业的发展,D错误。故答案选A。
18.环保部联合多部门出台雾霾攻坚方案,着力解决京津冀大气环境问题,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 A.权利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C.可持续的观念
D.发展的观念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发展的观念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公平的观念是指不同国家间、不同代际间、不同发展机会和基础差别的人享有平等的发展权;环境的观念是指人类生赖以生存的环境,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观念;权利的观念是指选择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取得或者放弃的自由。出台雾霾攻坚方案,着力解决京津冀大气环境问题,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环境的观念。故答案选B项。
19.“银色浪潮”是形容一个国家老龄化严重的人口结构的词语。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二孩所占比重达51%,二孩数量的增加将对老龄化有很大的弱化作用。在现阶段,五年内我国人口现状不包括 A.人口红利被寻回
B.人口抚养比大
C.仍在迈向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路途中
D.对老人服务业依赖性强 【答案】A
/ 13
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浙江政府在《浙江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要不断提高传统制造业高新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水平,为经济发展实现“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提供坚实支撑,减少脱节。完成下列各题 20.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重点要做的是
A.减少落后产能,高效益生产
B.依托交通优势,扩大外贸 C.产业提质增效,补足后劲
D.利用集聚效应,打造高新园区 21.该行动计划是基于
A.地区制造力与经济发展协调衔接的需要
B.先进制造业抢占市场的优势 C.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
D.发达国家高科技制造业冲击的实际 【答案】20.C
21.C 【解析】
20.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需要不断推广高新技术成果,推进传统企业转型为科技型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以科技作为动力,不但推进传统制造业的发展,C正确;全年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需要技术来做支撑,制造业的智能化和高新化,不单单是改善减少落后产能,A错误;依托交通优势,扩大外贸,属于对商业等对外贸易和第三产业的措施,产痛制造业主要是生产工艺的变化,B错误;利用集聚效应,打造高新园区,能够获得规模效益,但是在根本上不能实现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D错误。故答案选C项。
21.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市区域产业升级改造的需求,C正确,故答案选C项。读浙江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22.由图分析,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④地年降水量大于②地
B.梅雨时⑥地洪涝危害小于①地 C.台风雨主要集中于⑦地东南方向
D.⑨地比⑥地冬季气温低 23.浙江省季节性龙卷风较多发,结合上图,分析龙卷风的成因
A山体间通风口狭窄,管峡强风易生成B.滨海块状平原热力条件优越 C.多中小地形,小范围热力差异明显
D.台风环流影响 【答案】22.C
23.B 【解析】
/ 13
22.读图分析可知,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盛行东南季风,②地和④地地形都比较平坦,②距海洋较近,降水较④更多,故答案选A;⑥位于河流的上游,①地位于河流的下游,⑥地上游流速较快,汇水速度较快,⑥地地势较为平缓,宣泄能力不足,更易导致洪涝灾害发生,B错误;台风主要影响沿海地区,主要集中于⑦地东南方向,C正确;⑨地比⑥地受海洋的而影响更大,冬季气温更高,D错误。故答案选C项。
24.若尔盖湿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下图为若尔盖湿地各类湿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各类湿地面积均逐年减少
B.围湿造田是湿地萎缩主因 C.湖泊湿地退缩最明显
D.排湿放牧是湿地萎缩主因 【答案】D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河流湿地并不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A错误;该地为青藏高原,该地主要是河谷农业,因此湿地萎缩不会因为是围湿造田,B错误;从数字来看,沼泽是的萎缩量最大,C错误;该地以高寒牧业为主,沼泽和湖泊沿岸草原资源丰富,因此由于牧业的发展,不断的排湿放牧,从而导致湿地萎缩的主要原因。D正确。故答案选D项。
25.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
/ 13
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市场 C.交通运输
D.原料 【答案】A
【解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题中分析,图示反映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迁移,故以劳动力指向型产业为代表由此判断,影响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的价格水平。故答案选A。
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原因:
①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④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2017年11月11日在岘港市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达成共识:在促进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行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3
(1)中南半岛不仅是世界粮食主产区之一,还是渔业资源富集区,而其鱼产品畅销东亚、东南亚的原因有
、。
(2)目前,岘港市所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该国平均发展速度,说明该国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区域发展进入
阶段,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
大规模转移。
(3)乙岛屿位于欧亚板块和
板块的消亡边界,城市大多位于该岛屿的(填“东部”或“西部”)。(4)试分析材料所示季节甲海峡表层海水流动特点。
【答案】(1)饮食共性广泛
国外市场需求大(2)不平衡 工业化 服务业(第三产业)(3)印度洋 东部(4)秋冬季受北印度洋洋流影响,甲海峡表层海水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微弱,流速慢,甲海峡水道西北较东南宽,东南方向海水流速相对稍快,且相对变化更大(现象未分析不得分)【解析】本题以东南亚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农业的发展阶段、板块类型、城市的分布以及洋流的流向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该地区渔业资源丰富,而东亚和东南亚的地区的人们喜爱吃鱼,因此市场范围广阔,从而鱼产品畅销。(2)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发展阶段,由材料可知,岘港市所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该国平均发展速度,说明该国社会经济差距加大,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区域发展进入工业化阶段,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
(3)读图分析可知,乙岛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读图分析可知,该岛屿河流主要发源于西部山地,自西向东流向海洋,东部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因此城市大多位于该岛屿的东部。
(4)读图分析可知,甲海峡为马六甲海峡,该海峡的西部为北印度洋,秋冬季节,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受该洋流的影响,甲海峡表层海水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该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微弱,流速慢,甲海峡水道西北较东南宽,东南方向海水流速相对稍快,且相对变化更大。27.读上海市某时段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判断,P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为
,这是人类活动强烈改变下垫面性质,从而使城市产生
效应的结果,由此推测上海城市用地扩展最有潜力的方向是
。(2)目前,通过管道工程建设调入本区域的自然资源是,该工程建设对本市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3)甲区块高楼林立,金融、服务、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从城市功能分区看属于典型的 ;该功能区形成除了历史文化因素外,最主要受
影响。
(4)简述上海港从“黄浦江时代”到“长江时代”,再到“东海时代”自然区位条件的变化。
【答案】(1)西北风
热岛 东南(2)天然气 改善大气质量(3)中心商务区(CBD)或中心商业区(只写商业区不给分)交通运输状况(4)①航道变深变宽;②港区水位变深;③泥沙淤积减弱
/ 13
【解析】整体分析:P地中心气温高,周围气温低,应是低压中心,北半球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东南方向等值线密集,说明热岛效应较轻,城市用地扩展最有潜力。浦东新区是典型的中心商务区(CBD)或中心商业区。港口自然区位条件,主要是港区、航道、泥沙沉积等。
(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判断,P地中心气温高,周围气温低,应是低压中心,北半球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此时近地面的风向为西北风,这是人类活动强烈改变下垫面性质,从而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的结果,目前东南方向等值线密集,说明热岛效应程度较轻,由此推测上海城市用地扩展最有潜力的方向是东南。
(2)目前,通过管道工程建设调入本区域的自然资源是天然气,该工程建设对本市环境的积极影响是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
(3)甲区块高楼林立,金融、服务、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是上海的浦东新区,从城市功能分区看属于典型的中心商务区(CBD)或中心商业区;该功能区形成除了历史文化因素外,最主要受交通运输状况的影响,交通通达度对,对外联系便利。
(4)港口自然区位条件,主要从港区、航道、泥沙沉积等方面分析。上海港从“黄浦江时代”到“长江时代”,再到“东海时代”,航道逐渐变深变宽,港区水位变深,泥沙淤积减弱。28.【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甘肃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但目前干旱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缺水的根本问题。为此,甘肃探索出“梯田、水窖、地膜、调整”旱作农业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资源与农业生产的巨大矛盾。
材料三
2017年9月《甘肃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颁布,计划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初步形成镍钴新材料、铜铝新材料、记忆合金材料等16个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引领带动作用强的省级以上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形成“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制造企业+下游用户”的科技创新联盟,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发展。
(1)分析图中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东西两侧城镇分布特征的差异。
(2)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角度,评价 “梯田、水窖、地膜、调整” 旱作农业发展模式的积极影响。(3)说明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的区位条件。
(4)简述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对甘肃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东侧分布在河谷地带,主要受地形影响;西侧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地带,主要受水源影响(2)梯田有利于保水;水窖有利于减少水资源流失;地膜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调整结构发展耐旱作物有利于减少耗水量(3)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多样;农业发展历史悠久(4)产业链延长提高了材料附加值;产业结构的调
/ 13
整促进了产业升级;新技术的引进提高了工农业水平;物流、科技服务等相关产业得到发展。(强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等社会影响不给分。其他有理的,酌情给分。)
【解析】(1)根据城市符号,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东侧城镇分布在河谷地带,主要受地形影响,河谷地区地形平坦。西侧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地带,主要受水源影响,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
(2)旱作农业区降水少,水资源不足,梯田有利于保水,增加下渗。水窖有利于减少水资源流失,储存水资源。地膜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耐旱作物,有利于减少耗水量,减轻水资源短缺的影响。
(3)甘肃省跨干湿地区、温度带类型多,气候类型多样,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地形地貌多样,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所以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
(4)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使甘肃的产业链延长,提高了材料附加值。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促进了产业升级。新技术的引进提高了工农业水平。经济发展工,带动物流、科技服务等相关产业得到发展。
29.【加试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为欧洲区域图(局部),S半岛为该区域最大的半岛,右为某日m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芬兰湾以北陆域几乎没有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覆盖率为75.3%,林间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拉普兰地区是当地主要的驯鹿牧区,人口密度约为2人/平方千米,近两百多年来驯鹿牧区范围变化不大。
(1)说出与西侧相比,S半岛东侧海岸附近一带的主要地形特征。(2)分析芬兰湾以北陆域很少出现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自然原因。(3)分析拉普兰地区驯鹿养殖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4)计算右图所示日期n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并在图中用虚线绘制该日n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示意图。【答案】(1)海岸线较平直;多沉积地貌;半岛和岛屿数量少;地势和缓 2)境内年降水量稳定;(平原广布),地势起伏和缓;植被覆盖率高;(远离板块边界),地质条件稳定 3)气候冷湿,适合驯鹿生存;森林广布,可供驯鹿栖息;人口稀少,自然生态环境稳定(答对两点给满分)(4)42º 参考作图
/ 13
【解析】(1)与西侧相比,S半岛东侧海岸附近一带的海岸线较平直,海湾少,多沉积地貌。半岛和岛屿数量少,河流较长,说明地势和缓,坡度小。
(2)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与降水、地形、坡度、植被、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芬兰湾以北陆域,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境内年降水量稳定。平原广布,地势起伏和缓。植被覆盖率高,远离板块边界,地质条件稳定。所以很少出现滑坡、泥石流灾害。
(3)拉普兰地区纬度高,气候冷湿,适合驯鹿生存。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森林广布,可供驯鹿栖息。人口稀少,自然生态环境稳定,有利于驯鹿养殖业持续发展。
(4)m地纬度是60 º N,正午太阳高度是52 º,n地纬度是70 º N,纬度升高,与走向点的纬度差增大10 º,正午太阳高度减小10 º,应是42º。根据m地正午太阳高度,可以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纬度是22 ºN,n地有极昼现象。绘图时要注意n地夜里0点时,太阳位于地平线上,高度约2 º,正午时太阳高度是42 º。
8.地理新课程标准测试卷 篇八
3(人教版)
章末过关检测卷(三)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测试时间:45分钟,评价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5分×11=55分)
“煤”变“油”的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据此完成1~3题。
1.煤炭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A.放射性污染
B.臭氧层空洞
C.酸雨、酸雾和粉尘
D.重金属污染
2.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
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 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 ③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④我国煤炭资源过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的“煤”变“油”项目应布局于()
A.山西、内蒙古、陕西
B.北京、天津、上海、广州
C.湖南、四川、贵州
D.新疆、青海、西藏
1~3.解析:第1题,煤炭中含有硫元素,在燃烧后会产生硫氧化合物,从而形成酸雨、酸雾和粉尘污染。第2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燃油需求量迅速增长,而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大,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启动“煤”变“油”项目后,可以增大石油比重,从而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第3题,我国“煤”变“油”项目应布局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
答案:1.C 2.A 3.A
读下图,完成4~5题。
4.据图所示,山西省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①山西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酸雨区 ②土地盐碱化面积迅速扩大 ③灰霾天数增加 ④日照时数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造成山东省能源产出平均比重大,但废气排放平均强度较低的原因是()
①拥有较丰富的石油资源 ②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③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④高新科技企业的比重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5.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山西省的能源产出平均比重最大,废气排放的平均强度也较高,它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基地,所产生的污染主要是粉尘,因此可能会使当地灰霾天数增加,日照时数减少;煤炭的开采可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加剧;因该地的降水较少,并没有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酸雨区。第5题,山东能源产出平均比重大,但废气排放平均强度较低,和能源的构成及利用率有关:石油资源丰富,技术水平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高。
答案:4.C 5.A
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据此完成6~7题。
6.上图为2012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其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
A.减少灰霾天气
B.减少紫外线辐射
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D.消除酸雨危害
答案:6.C
7.A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读“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8~9题。
8.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
A.发电
B.航运
C.灌溉
D.防洪
9.年泄洪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
()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稀少
D.阿斯旺工程上游农业发达,取水量较大
8~9.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的开发。第8题,阿斯旺大坝建在尼罗河上,其下游流经沙漠地区,降水量少,河流支流少,水源短缺。因此,阿斯旺大坝首要目标是灌溉,解决其下游的农业缺水问题。第9题,三峡工程位于我国长江干流,流域内降水量大,水量丰富。而阿斯旺大坝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
答案:8.C 9.C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11.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11.解析:本题组考查某流域内土地利用情况。第10题,通过图例仔细比对:林地后期增加;增幅与减幅均最大的是旱地;前期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旱地;总体上看,流域内生态环境好转,归功于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第11题,图例分析可知,灌丛草地增多,生态转好;裸岩地减少,生态转好。
答案:10.D 11.B
二、综合题(共45分)
12.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3分)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见下图)。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8分)
(3)该流域沿岸工业城市密集,可能给黄河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2分)
(4)作为煤炭输出地的晋、陕、内蒙古面临哪些环境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7分)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流域的能源资源及环境问题。第(1)题,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实现了梯级开发。分析水能资源,主要从河流落差与流量两方面分析。第(2)题,经济效益高低与产业链长短有关,资源的合理开发主要从综合利用的角度去思考。第(3)题,从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去分析。第(4)题,煤炭输出地面临的共同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应从技术、生物措施两方面去思考。
答案:(1)水能 河流落差大、径流量较大(3分)
(2)方案②。(2分)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加大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实行清洁生产;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6分)
(3)有利于对该河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大量排污会加剧河水的污染;增加河水的使用量,易引发河流中下游出现断流。(2分)
(4)问题: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及道路的建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破坏;燃煤、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发展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地面塌陷,引发地质灾害;破坏地下含水层结构,污染地下水(答其中4点得4分)措施:矿区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土地复垦、植树种草;在生产环节中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两方面回答)(3分)。
13.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试述图示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5分)
(2)简述波河流域的水系特征。(5分)
(3)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分析其原因。(7分)
(4)对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你的建议。(8分)
答案:(1)沿河分布;沿海分布;
(2)干流较长,自西向东流;支流众多,基本呈南北对称分布;流域面积较大;干、支流河床比降大。
(3)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汛期;冬春季节,大部分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发源于亚平宁山脉的支流)得到雨水补给,径流丰富。所以波河的丰水期持续时间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
9.地理新课程标准测试卷 篇九
一、基础部分。
1、口算大王。
1809=
4008=
9800=
5004=
102+25=
1420=
204=
6500=
9400=
2300=
7208=
903=
100-402=
182+30=
2、混合运算。
160-513
8(156-124)
96(42-34)
163 +98
二、思考填一填。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教室门的周长大约是6( )。
(2)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00( )。
(3)黑板面的周长约是10( )。
(4)一块手帕的周长约是80( )。
(5)小红身高142( )。
2、围着游泳池走一圈是120米,游泳池的周长是( )米。
3、数学书面的长是3分米,宽2分米,周长是( )分米。
4、一个正方形花坛,一周的长度是80米,它的边长是( )米。
5、6123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在( )位。
6、一本书有105页,小明每天看10页,8天后还剩( )页没看。
7、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这根铁丝长( )厘米。如果围成一个正方形,则它的边长是( )厘米。
8、用2个边长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9、在()里填上>、<、=。
800 () 3922
3504()3405
503+4()50(3+4)
9123 ()300
三、火眼金睛辩对错。
1、甲的周长和乙的周长相等。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边长也相等。 ( )
3、用两根同样长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不相等。 ( )
四、用心选一选。
1、用软尺量得一个钟面的一圈的.长是38厘米,也就是说这个钟面的( )是38厘米。
①长
②宽
③周长
2、小明家利用一面院墙,篱笆围成一个正方形的鸡场(如图)。养鸡场边长10米,求篱笆一共长多少米?
①40米
②10米
③30米
④无法计算
3、小亮用三根16厘米的铁丝分别围了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它们的周长( )。
①长方形最长
②正方形最长
③三角形最长
④一样长
4、用1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①40
②6
③24
五、拓展应用部分。
1、班级板报长3米,宽2米。 为了把板报装饰得更漂亮,要在它的一周围上边框,边框长多少米?
2、一辆玩具汽车的价钱是35元,一辆玩具坦克的价钱比玩具汽车贵13元,买7辆玩具坦克一共要用多少元?
★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和答案
★ 三年级综合实践测试卷
★ 优等生评语
★ 优等生评语精选
★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
★ 语文三年级第五单元测试卷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10.地理新课程标准测试卷 篇十
一、找规律填空。
1. ( ), ( ), 68, ( ), ( )
2. 5, 7, 9, ( ), ( ), ( ), 17, 19
3.
二.找规律涂一涂,画一画。
三、按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
四、找规律填数。
五、自己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探究题)哪一行的规律与其他三得不一样,画“X”。
(1) 3, 4, 5, 6 ( ) (2) 2, 5, 7, 9 ( )
7, 8, 9, 10 ( ) 1, 3, 5, 7 ( )
1, 3, 2, 3 ( ) 2, 4, 6, 8 ( )
1, 2, 3, 4 ( ) 5, 7, 9, 1l ( )
2.(挑战题)按规律接着画。
11.地理新课程标准测试卷 篇十一
一、填空: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理论。他认为,()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旋转;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
》。他认为()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法国有一位叫()的物理学家,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2.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
3.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东边()西边()。
4.天空中星星围绕()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是()自转产生的现象。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的。
5.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6.四季的形成与()的公转、()的倾斜有关。
7.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公转、自转和地轴()有关。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
8.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2、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4、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
5、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
()
6、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7、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8、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
9、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三、选择:(把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A、头顶正上方 B、北极星C、北斗星
3、秋分时,太阳直射在()A、南极 B、赤道C、北极
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
A、由西向东 B、由北向南C、由东向西
5、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A、月亮 B、北斗星C、北极星
6、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A、赤道 B、纬线C、经线
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时区。A、12B、24 C、36
9、傅科是通过观察()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A、星星 B、摆C、水流
10、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A、太阳 B、地球C、地球自转轨道
11、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四季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12、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A、春季 B、夏季C、冬季
13、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A、1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四、实验探究填空:
如下图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运转。当转到位置③时,北半球阳光()射,是()季;南半球阳光()射,是()季。
五、简答题:
1、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2、对于北极星的“不动”,你是怎样解释的?
3、请要据《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课的研究,说明四季的成因
五年级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地心说地球 地球 哥白尼 日心说天体运行论 太阳 傅科
2.自转 逆时针(或自西向东)3.不同 早 晚
4.北极星 不动” 地球 倾斜 5.地球
6.地球 地轴
7.地球 倾斜 极昼 极夜
8.公转
二、判断: √ √ √ √ √ × √ × ×
三、选择:
C B C C C B C B B B A A A
四、实验探究填空: 斜 冬 直 夏
五、简答题:
【地理新课程标准测试卷】推荐阅读:
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与创新12-06
新课程下初、高中地理教学协调研究08-05
13玉门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测试卷10-17
浅议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08-02
校本课程乡土地理09-08
初中地理课程特点12-18
地理教师课程教学计划07-05
七年级地理课程的教学反思10-03
高一地理课程改革的教学反思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