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有效开展校本阅读课(精选11篇)
1.浅议如何有效开展校本阅读课 篇一
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李巧珍
做为校本教研的参与者,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校本教研在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办学品位、促进教育均衡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探索校本教研的实施途径和策略,以提高校本培训内容的系统性、目标的针对性、管理的主动性,对象的层次性,效果的实用性。
一、充分认识校本教研意义与作用
1、在于在先进课改理念与千变万化教育实践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一方面有助于使先进理论转化为生动实践并产生积极成果;另一方面有助于有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疑难和困惑,提高实践的水平。
2、在于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执行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创生者,提高教师执行新课程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在于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
二、明确校本教研的有效点在哪?
参与校本教研的教师如果不重视学习理论,不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不集中力量合作攻关,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低层次重复研究”、“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后果。要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你要明确校本
教研的有效点在哪?否则校本教研活动可能会形式化、达不到预期活动效果。校本教研的有效点在哪?
1、要重内容。有的研究形式很新,但研究问题陈旧,缺少新颖性和针对性(“鸡肋工程”)研究什么问题比怎样研究更重要。
2、要重质量。不要对教师提出“每周几个一”的要求,追求数量,项目太多,教师忙于应付,研究也就缺少深度。
3、要重行动。不要太看重教师的论文、案例、活动记录、学习体会等文本材料,更多的应该重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4、要重效果。在总结校本教研经验时,要重视实践效果的实证性研究,从学校、学科、教师三个层面上挖掘典型经验。不要做表面文章,提这个方式、那个模式。我们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教育学是一门不很成熟的学科,教育科学还是准科学,目前的教学研究似乎还处在医学研究的“土郎中时代”。
三、思考校本教研的深化点在哪?
1.有行动跟进的教学反思。过去学校教科研工作往往从一个理念出发,通过研究和实验,试图构建新的理论和新的模式。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的素材是为证明理论和模式的正确性服务的。现在的深化点应该从“验证性”探索到强调“自我经验”的主动反思、积极生成和创造性的表达;从追求教育研究的“科学范式”转变为更多地提倡基于教师、基于教学的“人文范式”。----着重解决如何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问题,如行动研究、教育叙事、案例分析等。
2.有深度研讨的同事交流。近期强调教育研究多元化,理论界重新发现教育研究中的“田野研究”和“现场研究”的价值,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搞研究,认识教育现象,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我们要从教育研究的“宏大叙述”转向到注重教育研究的“日常叙事”。----着重解决如何提高教师群体素养的问题,如教学沙龙、集体备课、教学论坛等。
2.浅议如何有效开展小学德育教育 篇二
一、高度重视,狠抓落实
引起领导高度重视,将德育工作放到学校工作的首位。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是惺惺作态、摆样子,而是要切切实实狠抓落实做到全程掌控、全程管理。形成师生全员参与的局面,塑造良好校风、学风创造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建设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建立先进模范典型才能在相互交往中体验道德情感、陶冶道德情操。在这样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里师生们的内心都会产生道德意识和道德底线,才能实现用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小学生的人格塑成尤为重要。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细致的了解。而要了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地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三、转变方式,全面教育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既直接形象,又易于被学生接受。所以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发挥活动的促进作用,化无形为有形。扎实开展了"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校报、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积极开展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得扎实有效。
四、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发挥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学科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课堂教学寻找渗透的结合点,把握教学内容时考虑渗透的途径与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责任感、自信心、学习动机、求知欲等方面的教育。只要是有心人,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处处存在着实施德育的亮点和契机,教师要做课堂教学的有心人,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行为教育和疏导。
五、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行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凭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濡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地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做到有"机"和有"时"。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3.如何开展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 篇三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阅读目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不但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还能通过阅读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获取大量信息,从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关键词】情境;策略;情感;延伸
《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阅读目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不但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还能通过阅读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获取大量信息,从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个人初浅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运用实物、简笔画、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如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7 What’s the matter?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The little match girl》的形式引出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习了新内容,不知不觉中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并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去阅读,大部分学生要靠老师正确的指导,而阅读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为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具体有:首先,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其次;培养学生猜词的习惯,最终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
三、培养学生阅读的策略及技巧
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但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任务。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在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选择一些方法,以Reading tips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并有目的地训练。比如:
1.导读。导读是教师在学生自由阅读前的指导。教师可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与该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跳读。跳读是由阅读目的所决定的。在进行跳读时,学生不需要详尽地理解所读材料,只是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信息,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学生可以跳过细节,跳过不重要的语句。
3.扫读。是从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些特定的信息。扫读是在对阅读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进行扫读时要求学生在几分钟内找到有关信息,即完成教师设置的阅读任务。
4.细读。细读的首要任务是扫清语言障碍,在经历了前面的跳读和扫读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大意有了整体的理解,但是对于一些句子和单词的意思还不是很清楚,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细读,能培养学生确切理解词义,正确使用语言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读,能扣住每一个单词、短语和句子在上下文中的含义,这对理解全文特别重要。
四、挖掘情感,提升内涵
阅读的最后环节是阅读后延伸活动,是阅读教学的升华部分。教师在此环节要多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边学边用,真正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师针对不同的语篇设计不同的练习,如表演课文,复述故事等。在学生充分理解语篇的基础上,还可以设计适当的拓展活动,提炼语篇的情感目标,提升语篇的内涵。
五、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具体做法有:(1)可开辟一个课室,里面摆设着各种儿童英语读物,这些读物生动有趣,语言地道,丰富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源。(2)网上阅读: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借助这一优势,我们可以把网上阅读作为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形式之一。同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优势,建立英语学习资料库,为学生提供个别化阅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调看有关材料,以便让学生自我拓展阅读的空间。(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手抄报比赛,开展讲故事、演讲等活动,背诵和改编rhyme,chant等和唱一些英语歌曲以及鼓励学生互相交换英语课外书和视听材料等。这些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还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的活动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定期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书籍,同时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总之,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精神得到升华,情感得到提炼,兴趣得到培养。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
4.浅议如何有效开展校本阅读课 篇四
浅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审美教育
梁允莲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明珠路小学)
摘 要: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要求内容,现已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但能否有效开展却仍亟须解决。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为了迎合审美教育的发展,教师必须竭尽全力地寻找积极有效的教学战略,为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通过对目前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加以分析,浅析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有效性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脍炙人口的典故“孟母三迁”则鲜明地论证了此观点,因此,现代社会的学校、家长、老师必须明确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力求为孩子的发展做好第一手的准备。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关键性基础课程,以其独具文化色彩的语言讲解形式,一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性格和文化底蕴的形成,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思考问题、感悟世界均有着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学生的审美判断。但就目前情况来说,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存在较大问题,学生不但无法感受到语文之趣,而且开展审美教育的路途更是问题重重。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现状
1.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的各种美
综观目前广泛应用于教学的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其所选定的300多篇阅读篇目,主要是根据小学生心理成长历程、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的综合所编,符合教育的规律,也紧跟时代脚步,为学生充分展示了各式各样的美。《桂林山水》《黄山奇石》和《富饶的西沙群岛》凸显了自然之美;《一次成功的实验》《捞铁牛》和《长城》展现了智慧之美;《桂花雨》《地震中的父与子》和《少年闰土》彰显了情感之美;《狼牙山五壮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一面五星红旗》张扬了节操之美。
2.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是不连续、断层的,大多数教师仍旧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立于督导者的地位、面朝应试教育方向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动机、兴趣以及个性的发展,同时根本不注重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而且令人十分头疼的一点,即为某些教师片面认为审美教育完全偏离教育目的,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提高毫无作用,因而在此思想的诱导之下,更加忽略了审美教育的施行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开展审美教育的方法
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是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步而行的,将良好的审美体验贯穿于知识的学习之中,便于学生与阅读素材能够有效交流,从而在阅读的历程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审美教育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1.激起审美欲望,乐中求美
优美的阅读素材本身就带有一种特殊的美感,给人以心灵上的触动与情感上的陶冶,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素材自身的优势,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将这种天然的美感发挥到极致,从而激起学生心中最原始的阅读欲望。首先,教师需要提前阅读教学篇目,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风格;()其次,教师在把握文章整体风格的基础上,需要将文章所体现的美进行总结规整,巧妙用语言指出其中渗透的虚幻美;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快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文本素材的别样美,于乐中求美。
2.感受阅读情境,思中求美
一般来说,每一篇文章均会营造出不同的情境,或虚或实,却已足够表达作者的感情,但是这种感情模糊不清、虚无缥缈,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合理想象去寻求文章之美。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且思想天马行空、想象力极为丰富,教师正好可以抓住学生这一性格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开发学生每一处天马行空的思想热点,鼓动他们利用现有的情感经历和知识水平去探求文章作者的感情,在文本载体中与作者形成异时空交流,于思中求美。
3.体会真情实感,阅中求美
“情”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缺失“情”的文章便如人没了执念一般,浑噩而不知所终,可见“情”在一篇文章中的重要地位。上文已提及到小学语文的阅读篇目选材特点,不同类型篇目自然展现出不同类型之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凸显“情”,用“情”教学。古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看,采用阅读、朗读、通读以及诵读等多种阅读形式,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器官去体会文章中的真情实感,继而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在阅读的过程中达到与作者相通的感觉,于阅中求美。
4.鼓励开口表达,说中求美
为什么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呢?无非就是一个目的,即创造美。既然学生已经通过阅读、感悟以及欣赏的过程领略到了文章的美,肯定对于文章之美有了一定的自我感受,而这种自我感受必然埋藏在心底,这时就需要教师热切地鼓励学生善于表达美的感受,将个人快乐传递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于说中求美。比如,在讲授《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之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谈谈自己心中的西沙群岛模样,在开口表达的过程中展现美、求得美。
总之,在如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不但对于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而且代表了一代社会人才的审美水平。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课本阅读素材为文本载体,选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多管齐下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语文课程的文化美,进而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郎文静。小学语文教材与审美人格涵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09)。
5.浅议如何有效开展校本阅读课 篇五
临渭区三张镇中心小学
校本研修,是学校教学业务工作的核心,更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近年来,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走向了常规化。学校紧紧围绕教学常规搞调研,积极开展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快乐学习为目标,根植于学校常规工作,使教学、调研等工作环环相扣,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力的促进学校教研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一、强化备课管理和培训
(一)研读新课程标准
如果说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标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研读课程标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用课程标准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把脉。为此,我们组织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学习新课程标准,熟悉三个学段知识之间的衔接,掌握每个学段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每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为在授课中有效地把握教材深浅提供保障。
(二)研读教材
教材是完成课程标准的工具。北师大版教材与以往的教材不同,更多地呈现出了开放性的课程内容。如何才能更好的应用好教材呢?如何才能更好的挖掘教材的内涵?为此我们组织教师细读当前所教年级教材,吃透教材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和处理,能够就全册内容特点书写高质量的教材分析,掌握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写出整册和单元性教学计划。
(三)备课能力的研修
1、通过过程并不复杂的备课能力研修。
裸备——交流、思考——查阅资料、充实备课——小组交流,完善备课。
教师知其不足,才能对症下药,通过一定途径提高自己。
2、同题异构。
不同教师面对同一课题,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文本解读,从而构建出差异教学,然后分别执教,请同伴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反,从而琢磨同一教学设计在课堂实现上的差异,以获得更深刻的教学经验,形成操作性强,使用方便的的教学设计。
3加强成熟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语文“六环五步”、数学“四环”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探究。按照中心校统一要求,我校给教师配备了“六环五步”、和 “四环”模式教案,切实引导教师认真研读,切合自己实际及时修改,以简单、规范地应用和方便实用的操作,切实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课堂掌控能力。
4、教导处和教研中心加强教学设计的检查与评价。
学校教导处及时对同志的教学设计进行检查,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反馈。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加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评价,以提高教学效果。
5、定期进行优秀教案收集与奖评工作。
通过定期的优秀教案收集,以鼓励优秀,形成竞争,从而整合优秀资源,达到共享的目的。
二、落实课堂教学过程
(一)公开课
1、用“合作诊治”研究法,开展公开课课前“磨课”活动,通过磨课活动,解读教材和课标。
2、有针对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巧,加强教学目标落实,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习惯养成。
3、用比较研究法,开展“同题异构”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校一公开课为契机,从细节入手,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以规范教师上课行为,已达到唤醒教师自觉研究意识的目的。
(二)加强教学目标确定与落实。
本学期,为提高大家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多次开展“议标—调标—试标—测标—定标”的教学目标确定训练,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加强语文“六环五步”、数学“四环”教学模式的探究,切实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课堂掌控能力。多次组织专家报告的形式培训语文“六环五步”、数学“四环”教学模式的操作,并印制成熟教案供大家参考,以规范上课,使得课堂阵地有效落实。努力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结合优质课展示及时总结提高,以此促进了新课程课堂教学,形成了我校特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果。我校薛荣歌老师、张鸽老师的“六环五步瓢饮式”多篇教学设计获奖,被选中汇编成教案,全区交流。
(四)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加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评价,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四轮”听评课活动
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我校提出了“四轮”听评课活动。四轮即“展、示、提、汇”。“展”是第一轮,即“公开展示课活动”;由我校中青年教师每人准备一节课,内容自选,以赛教的形式进行,组内评出优胜者。“示”是第二轮,即示范课,由各组第一轮推出的教学优胜者在集体研讨的前提下,进行全校示范教学,展示一节优质课。“提”是第三轮,指的是提高汇报课,由语数组安排一名教学艺术相对薄弱的教师,先由个人备课,再进行集体备课,共同订正后,该同志组织一节展示课,由组内同志共同评议,进一步提高教师个人教学艺术。“汇”是第四轮,我校要求30岁以上的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展示一节汇报课,通过汇报课,展示自己一学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上的收获,进行“高效课堂”的有效探索。这样通过精心备课—集体研讨—认真上课—反思总结,形成课堂教学的一个完整体系,经过这样的听评课活动,老师们不怕上公开课了,明确了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喜爱的,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极大地更新了老师的教学理念,增加老师的知识储备,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
三、课题研究初显成果
(一)思路清晰,认识明确
我校申报的区级重点课题《小学生常见的计算错误、原因及对策研究》获批立项,课题组成员积极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资料搜集工作,再此基础上对学生计算错误进行归类,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语文组的课题是《以读促写、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是这样做的:1.认真研读教材,自主备课时有意识地确定好课文的读写(说)结合点。2.将精彩说话集和优秀的练笔集集中展示,并在班级中的交流。通过互评互阅,让孩子共享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写(说)出更多的好片段。课题研究的过程是艰难的,课题组成员经历了刚开始的茫然,没有思路;在课题主持人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课题组成员思考、讨论,最终明确了研究的方向,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经过尝试研究,老师们的观念改变了,思路清晰了,认识明确了,不再认为课题研究是专家的事,与自己无关。
(二)“说课标、说教材” 获益多多
为进一步使我校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更好地提高掌握教材和使用教材的能力,我们按照上级安排,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多次参加“说课标说教材”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课标,并进行说课标活动,全体教师参与,并写出了相关的说课标说教材文字稿,张鸽老师更是做出了知识树这样的课件。这项活动的开展,老师们从中获益多多,真正把握了课堂教学的方向。
(三)集体备课,碰撞智慧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有效的集体备课是融合集体智慧,提高备课质量,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我校在开学初统一安排各学科组的集体备课,在自身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定时间、定内容,使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同时坚持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每位教研组长每月对本组教师至少随堂听课一次,及时反馈交流,在交流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四)研修形式多样化 教师以参加课题研究活动为主,以个人自主研修为辅,校本研修活动安排包含以下内容:
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构、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结对互助、教研活动、教学竞赛。
总之,我们目前对校本研修的尝试还处于粗浅的探索认识阶段,要深化我们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理论,再用理论指导我们实践、深化我们的研修,还有待于我们持之以恒积极坚持探索,希望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发展的方向,为我校出谋划策,力促我们茁壮成长。
三张镇中心小学
6.如何多样化开展课内外阅读 篇六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综合体现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而“阅读”是“鉴赏”“表达”“交流”的根基。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创造性阅读,充分调动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不断发展其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惟其如此,学生才能具备积极的鉴赏态度,才能理性、个性地表达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思考,不断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一、所见所感
笔者曾在所任教的高一班级做过一次简单的阅读调查,从“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必读的课外书目中挑出10本书,结果读过其中5本的不到10人,仅占班级人数的20%左右。究其原因,除去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客观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义务教育阶段中考指挥棒的引导。
课外阅读这一环在许多农村学子初高中衔接过程中的断裂与缺失,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缺乏严谨理性的思辨能力,陈述观点时思维凌乱,人云亦云,许多精心准备的小组讨论、课堂辩论、随堂练笔等教学环节也无法开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学生因为课外阅读的缺乏带来的认知的肤浅、思想的贫瘠。在进入高中以后,身心的发展变化让学生的思维向着创造性形象思维的方向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必须迅速沉下心来寻找对策,有效弥补课外阅读缺失带来的缺憾,让学生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二、所思所做
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多进行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博约结合,粗精结合,鼓励学生对文本做出有个性、有创见的解读。另一方面,要勇敢地在现行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多样化地开展自主性的课外阅读,为学生开辟出一方自由随性的阅读天地。
1.开辟班级书架,资源共享
笔者发动学生将自己拥有的觉得最值得阅读的一本书放在班级书架上,编上编号,形成班级书目清单,再由班委会组织召开班会,集体商定班级书籍借阅制度,并指派专人负责管理。学生的藏书种类多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借阅兴趣,大家在共享书籍中互相借鉴,拓宽了阅读视野。
2.开展读书漂流,化整为零
在观察班级书架运转情况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偏于叙事、抒情的中外文学名著、现当代小说等书籍是大家比较喜爱的类型,而富含哲理、偏于说理的书籍他们往往浅尝辄止。对于阅历尚浅、思辨能力较弱的高一学生来说,实在难以具备读完整本哲理性书籍的意志。于是笔者采用了“化整为零”的读书漂流法。
做法是集体商定挑选了一本哲理性书籍,专门准备一个本子作为班级读书漂流的读书笔记,每天按照学号或座位顺序,轮流由一名学生专门负责阅读其中部分章节,并且将自己摘录的精彩语句和阅读心得写在班级漂流的读书笔记上,利用晨会时间走上讲台与同学交流。这样使每天肩负阅读分享任务的学生能够非常认真、耐心地阅读其中的章节,并且在全班分享富含思辨性的妙语箴言。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在快乐分享中集体读完周国平的《人与永恒》,大家对自然、生命、爱、美、人生等话题也有了自己的辩证思考和感悟。
3.用好课前五分钟,交流心得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学生都渴望自己通过主动发现、探索,获得个人独特的见解和感悟。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勇敢质疑、积极思考、自由表达。笔者将每天的课前5分钟作为学生进行阅读心得交流的专属时间。每天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将自己准备交流的阅读心得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课上进行3分钟发言,余下2分钟由同学们点评交流。日积月累,展示的学生在准备发言过程中学会反复斟酌,辩证思考;倾听的学生学会了欣赏和借鉴;点评的学生学会了捕捉敏感信息点,大胆质疑。
当然,课外阅读在坚持学生自主、个体阅读的同时,教师也要充分扮演好倡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不仅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还要对阅读习惯进行强化。比如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圈点批注、摘录整理、记录心得等良好的读书习惯。此外,还要在尊重大多数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对学生阅读书目进行适当引领,指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筛选,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的读书风格。
7.浅议如何有效开展校本阅读课 篇七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已逐渐形成。校本课程实施以来,加强了教研组的建设。在新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的大环境下,充分挖掘教研活动的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多种功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我们个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让我们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快速的成长。
一、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撰写教学反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教研组要重视组员理论知识的积累,以便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每次教研活动中都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如: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方案》、《开放教学
激活思维》和《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策略》等等书籍,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去指导我们的教学。平时,在翻阅一些教育教学刊物时,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文章摘录下来,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学习和探讨。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我们全组教师的共识。
二、加强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教研组成员的组成会有从教6、7年的年轻教师,也会有从教十几年的中年教师,还会有从教将近30年的老年教师。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都有自己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因此,组内的交流互动,我们非常的重视,采撷个人之所长,弥补个人之所短,达到共同进步。
1、注重备课交流。教研组内实施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在学期初,教研组根据个人的情况,商量制定了一学期各个组员的备课任务,及完成的时间。每次教研活动,都留有一定的时间对备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研究,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回去后,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和自己上课的习惯,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并注明修改的原因,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为教研组交流和以后的教学积累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2、课堂教学交流。每位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教学看作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教学活动的开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探讨的机会。通过说课、评课各组内教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探讨,研究,找到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讨论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这样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不仅上课老师在教学方面会有所提高,其他听课老师也会从中获取教学经验。
三、抓实课堂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进行
教研组的教师应从点滴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每位老师从学生的坐、学、听、写等方面抓起,加强对学生作业书写的规范性要求,使学生的作业整洁、美观,而且具有条理性,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习成绩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也重视学生每一次的单元检测,不仅统一检测的时间,而且将成绩及时上传中心总校,进行均量值的分析,以便组里的成员分析学情,找到差距,调整教法,扎扎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在常规教学管理中,我们力求做到做到“五严”、“一改”:“五严”即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作业量;严格执行课堂教学规范,推行领导推门听课制;严格常规的督查、指导、反馈、整改制度,每学期在学期中和学期末组织两次由学校全体行政和教研组长参加的大型常规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作业、辅导、听课、业务学习、参与教研组活动等方面都按照《开福区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逐一进行检查,并把检查的结果在全校教师会上通报,然后还责成教研组长对薄弱老师逐一进行落实;严格实施学科抽测制度,抓好教学各阶段的质量监,一改是改革教育评价。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基础,因此我们提出做到“六备一超前”、“四精一创”和“三找一写”。“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学法、备教具、备生活;“一超前”是教师要超前一周备课。“四精”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教学语言,精心设计质疑问题,精心设计分层作业,“一创”是指每位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三找”是找成功之处,找失败原因,找补救措施,“一写”是写教学反思。
四、注重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研组在落实“双基”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各种活动的辅导,让在书本教学过程中学有余力的学生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探索。
8.如何有效开展拓展性阅读 篇八
一、精选内容,追求内与外的融合
1.在进行拓展性材料的选择时,应考虑学生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现有知识、年龄特点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材料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感兴趣。同样是关于“鲸”的拓展阅读,对于低段的孩子,重在激趣。如学习了生字“鲸”,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鲸的了解。这样,学生便会主动到《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等书上去寻找相关的资料,甚至回忆自己看过的电视片。此时,教师只需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以便讲给别人听,不求深度和广度,以学生愿读、爱读并乐于表达为目的。对于中段的孩子,则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读整篇故事,了解鲸的体形特点、生活习性等知识,并在课堂上交流,互相补充,以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对高年级段的学生,除了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开展阅读活动并交流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作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带领他们通过质疑、辩论、争论等形式开展探究性、审美性和批判性阅读。这种思维的交锋不一定非要产生一个正确的答案,只要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富有个性的独特见解,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
2.在进行拓展性材料的选择时,还应考虑文本的内容和特点
(1)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教师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无师自通。
(2)从文体的角度拓展 。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篇比较典型的说理文——《说勤奋》为例,教师可以从课文中心、事例、结构等方面设置问题,让学生精读,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接着可引导学生学习另一篇说理文——《谈礼貌》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两篇文章的异同。这样的一种阅读思路,可以说是帮助学生拿到了一把开启说理文阅读大门的钥匙。
(3)从作家角度延伸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教师不妨借此机会,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风格……这样的拓展阅读,让每个单篇课文都从自身的封闭结构中解放出来,并与其他课文建构起一种全新的、自由而开放的结构,文本间交互辉映,互动对话,能彼此唤醒一些被埋沒在个别课文中的生命。
(4)相同主题的拓展。最好的阅读材料是同题文章,即表现的主题相同或所写的题材一致。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时拓展阅读杜牧《题乌江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名作,但它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解读就构成了一种形象而有趣的对话关系。把这两首诗融合,展开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这两首诗艺术表达的感悟,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诗人合理地引用历史题材借以抒发个人情感的艺术构思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又可以对项羽乌江自刎作出丰满的思索,更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作出自己独立的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二、细挑切点,追求教与学的融合
找到课内教材与课外教材的联结点、切入点,是有效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关键。
教师必须自己深入解读文本,然后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先前的认知基础,揣摩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和读不懂的——“见不到处”“易忽略处”“参证比较处”“搅不明白处”就容易一些。而这些学生的“未知”正是拓展阅读的切入点,是确定有效阅读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实现高效阅读课堂的基点。
如教材中有很多选自名著的作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文章和原文融合,感受原著的语言艺术魅力,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以《三打白骨精》为例,同是一个白骨精在师徒几个的眼里却是不一样的,在八戒眼里是个美女,在唐僧眼里是个善良的村姑,在悟空眼里就是个妖精。那么白骨精到底生得咋样,改编后的课文沒有呈现,这便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见不到处”。请看原著:
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在“见不到处”拓展阅读,填补了文本的“空白召唤”,看到了白骨精变成村姑后的美,学生先是想到了“美若天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又想到这是“美人计”,于是又认识到了白骨精的“处心积虑”“阴险狡诈”。放声再读读这有音韵的句子,从对偶和比喻间又欣赏到了文字的美。
這样经教者精心编织出的一个课文与原著交相辉映的艺术集群,给学生带来了立体的艺术享受与情感冲击。通过这个艺术集群,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文章进行了创造性的感知活动,充分体会了课文与原著的不同言语风格以及不同文体对同一内容的处理艺术,从而深刻感悟了文本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引发了学生阅读原著的热情。
9.浅议如何有效开展校本阅读课 篇九
摘 要 室内课教学是完成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任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就针对如何有效开展小学室内课教学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所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可行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不影响其他班级的原则),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科学开展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常用的几种方法,以确保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 室内课教学 体育 小学 基本原则 常用方法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内容一般是由实践部分和理论部分共同构成的,从课程性质上来说,又可以将其划分为室外课教学和室内课教学两个大的类别。虽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室内课部分的内容相对于室外课部分的内容而言课时数要少的多,但其却是完成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任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室内课教学的开展,不但有助于学生了解与体育相关的知识,提高他们对于体育的认识,还能够为室外课教学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就针对如何有效开展小学室内课教学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有效开展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要确保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就必须要根据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的特点,在遵循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具体来说,在开展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时,为了确保室内课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主要应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可行性原则。由于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是在室内开展的,相对于小学室外课教学来说,室内的空间小,单位空间内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小学室内课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应根据体育室内课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改编,以确保其适合室内体育教学活动的环境和条件,确保其可行性。
二是,多样性原则。对于体育室内课教学而言,其一般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育项目介绍、运动规则和体育常识的学习等内容,这些内容多以理论为主,如果采用单调的理论讲述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时,体育任课教师就应注意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积极的调动学生去动手、动耳、动眼、动脑,让学生积极、主动、能动的参与到室内课教学之中,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三是,不影响其他班级的原则。由于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是在教学楼的教室内开展的,在教学楼内还有多个班级同时在开展其他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时,体育任课教师应注意向学生提出严格的纪律要求,要通过严谨的组织和管理,做到动而不乱,不要因为体育室内课教学的开展就干扰到其他班级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有效开展小学体育课室内教学可采用的教学方法
要确保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仅仅遵循了小学体育课室内教学开展的基本原则是不够的,任课教师还要在遵循了基本的开展原则的基础上,注意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的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所开展的室内教学的成效。鉴于此,下文就对常用的几种,有助于有效开展小学室内课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视听感受
多媒体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元素融于一身,如果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时,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试听感受,从而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例如:在讲解体育知识时,任课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相关的体育知识,采用文字、声音、图片以及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元素来加以呈现,从而让学生变单纯的、以听为主的学习方式为视觉、听觉和思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均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让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又如,在开展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时,如果涉及的是体育赛事欣赏的内容,体育任课教师就可以改变传统的说教课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比赛录像,并引导学生从中体验体育的乐趣,领会体育的精神,从而确保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运用体育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游戏是开展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游戏的方式,不但能够有效的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而且还能够作为调节剂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夹弹珠”、“吹乒乓球”等游戏,不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让学生的身体得到一定的锻炼,而且简单易行,生动活泼,趣味性强,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凳面支撑”、“双人压肩”、“双人掰手腕”等小游戏,同样在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的同时,具有简易性和游戏的趣味性,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时,就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三)运用室内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开展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时,任课教师还可以利用室内素质练习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在开展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时,可以利用教室内的场地和桌椅等开展一些简单的、基本的身体素质练习,如,利用课桌或是椅子来开展直角支撑臂屈伸练习或是仰卧在课桌上进行举腿起坐练习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学校的体育器材,如哑铃等来开展哑铃操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卢鹰.室内体育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教师[J].2012.07.05.
[2] 谭尧.体育室内课与“栏目式”教学[J].中国民族教育.2007.09.10.
10.如何开展校本课题研究 篇十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j.Co M 2 如何开展校本课题研究
“研究”一词比较高深,仿佛与我们距离很遥远,但其实与我们真的很近,从课堂上、班级管理中、家庭教育中等各方面都能发现问题,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研究,应该算作“校本研究”,校本研究距离我们的教学最近、也最实用,那么基于我的理解和做法,浅谈一下“校本课题研究”的理解和实践。
先来分享两个耳熟能详的名言: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你的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之路上来。
——【苏】苏霍姆林斯基
迈克尔•富兰说:“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回避真正的问题是有效的变革的敌人。因为我们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并取得突破。”
我的理解:作为教师面对教学中的问题并取得突破,其实就是校本研究。
课题研究对教师自身的意义
自身的工作: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有助于提高科研能力;有助改变工作环境和状况。
自己的生活:具有了研究的意识,掌握了研究的方法,可以把孩子当作一个研究对象。我们有不少的教师能够做到“爱生如子”,到却不能做到“爱子如生”。
结合自己的例子。谈自己对校本课题的理解:
我从事教务工作十年,每年的计划、很多,有计划、就有总结,这些材料存放与检查成了我的一项“工程”!,后来,随着工作量加大,怎样从繁琐的收缴材料中解脱出来,我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于是在教科所陈主任的指导下,结合上级经常性检查的情况进行梳理,经过和老师们沟通、研究,开发了三种手册《教育科研手册》、《教师教育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这样,我从繁重的教务管理中解脱出来了,效率上来了,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应该就是校本课题研究的例证。我在2010年评选XX市创新教师的时候,在创新成果一栏,我就将这三本手册纳入其中,最终,我被评为“XX市创新教师”。所以说,“研究”并不神秘,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并能有效的解决,使我们的工作更加规范、高效,那么,我们的研究就是有价值的。
所以,我今天我发言的题目与“校本研究”和“同伴互助”有关。以期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明确概念:什么是校本课题研究?
校本课题是“以校为本的课题研究”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
校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基于学校: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学行为研究的基地,其含义为:①校长是教育科研的第一责任人,校本课题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抓手。②学校教师是校本课题研究的主体,参与教学研究是所有教师(而不只是少数人员)的权力和责任,学校就是研究中心,课堂就是研究室,教师就是研究员。
(2)在学校中:学校发展只能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它不能靠简单移植,靠“取经”,而是要靠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自我提升。所以,校本课题植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贯穿于学校教学活动的过程,并为所有的教师所体验、所认同,其研究的成果将逐步沉淀为学校的传统和文化。
(3)为了学校:以校为本的课题研究,无论作为一种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机制,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对中小学教师而言,不能解决自身真实教学问题的研究,不能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不能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
追问:
什么样的科研才是“教师的科研”?
什么样的课题才是“自己的课题”?
能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推动工作有效进展的课题才是“自己的课题”;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实际作用的,并且教师能够胜任的科研才是“教师的科研”。
因此,教育科研的重心必须下移,科研的阵地必须前移。“解决身边具体问题,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搞教师们期望的研究周期短、能够有实效解决自己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
因此,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指向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旨在引领教师不断重构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倡导广泛开展校本课题研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具体操作:明确校本课题研究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校本课题研究的选题、来源以及科研课题的题目的确定,这些与课题相关的一系列的问题都在陈主任的讲座都有涉及,不再赘述。仅就课题研究的一般途径与方法,结合我校实际谈一下:
1.举办校级公开课、校际公开课、校际联合教研(同课异构,一课多上)、常态课赛课、听课和评课等形式加以实施。
2.抓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做好校本研究的关键。涉及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切教学活动如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都是做好校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离开这些基本的教学环节的研究,那么,校本课题研究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学校注意有关研究资料的汇总、编辑,教师注意相关研究过程性资料整理归档,确保研究的过程资料翔实,这不仅是迎接检查之需要,更是进行研究反思之必须。
4.建议:学校结合学生、教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方调研,确立学校自己的大课题,然后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大课题指导下选择子课题,这样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能形成群体效应,便于群策群力,容易操作。
例谈我校开展校本课题确定的背景:
前因:2012年4月4-5日借清明假期,面对即将迁入新校、教师素质和眼界确须进一步提高的工作需求,学校校委会一直在寻找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新标杆,直到在教育网络上偶然读到《中国教育报》大张旗鼓地推出《永威课改的10条定理》和《“包”字进学校——永威学校管理的10条定理》系列专版,让我们眼前一亮:这正是辛弃疾所描述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面对众多流派的教育改革,大多是针对中学而言,而小学所借鉴的意义并不是很大,而永威学校恰恰是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部15年一贯制的学校,并且课堂教改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六环节在各学段都得到了有效落实和运用,均取得显著效果,教育专家高度评价:“颠覆传统教育的革命”。深入研究后,觉得我校干部教师专业需求及教育管理上的瓶颈突破就在于此,于是就有了我们踏上初觅永威教育改革真谛的千里之行。
回来后,我们召开了专题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排除外来干扰,将永威课堂教学模式扎根人心”。
改革先从课堂研究开始:在教科所陈主任的指导下:明确了“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将课题研究的内容确定为以下内容:
(1)研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科学性。
(2)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
(3)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4)研究精讲与点拨的策略。
(5)研究“当堂训练”练习设置的有效性、层次性和针对性。
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学校从、“先学后教,反馈矫正”有关理论的研究、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先学后教,反馈矫正”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等三个方面确定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题实验微型子课题指南》,共筛选了47个子课题。这样形成学校大课题、教师小课题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我们对上课、备课、作业、听课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全方位推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题发展。
历时一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的教案改革初见成效,小学各学科的电子教案基本完成,现在在整理编辑之中、各学科的模式构建已基本完成、以赛课为主要教研形式的特色也初见成效。
在今年的XX市课题申报中,结合一年的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总结,我校柳XX校长申报的《“先学后教,训练矫正”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被推荐参加山东省重点课题的评选并立项。我们将校本课题提档变为省立项课题,既是对我校前期课题研究的一个总结,也是说明我们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也是我校进一步推进改革有力的助推。
三、我校开展校本课题研究的一些尝试
为实现教师课堂效率的提高,我们突出了两项载体,一是赛课活动。二是组织解放论坛。
(1)赛课活动
坚持一个赛课原则:强力推进,强力执行,以赛促能,整体提升。
落实两个赛课措施:一是评价的时效性。赛课教师授课30分钟后,留出的10分钟组织当堂评课教研;二是评价的实效性。赛课及评课过程全程录像,并上传至学校博客,听课教师及时跟帖评论。
三个赛课层面:
第一层面:“同课异构(本级部备课组,展示自己教学风采)。
第二层面:教研组赛课(本教研组进行,展示备课组才智)。
第三层面:学校赛课,(学校范围进行,展示教研组智慧)。
同时规定并要求,参加校级比赛的教师转入评委库和指导教师团队,与本备课组或本教研组教师捆绑,重在指导其他教师。直至全体教师赛课结束。
四个坚持到位: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到位。边实践边创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坚持严明赛课纪律到位。各赛课组设点名簿,在上课前两分钟点名,对迟到或无故不参加的教师,分别扣0.2分、1分。
坚持结果及时公示到位:每一轮结束,及时公布赛课结果,对上课反思、听课笔记和赛课后写成的灵活运用教学模式经历的“教学相长体会”及时评价。
坚持阶段成果汇编到位。每一轮结束,及时将相关资料汇编成册,作为阶段性成果。
(2)解放论坛。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结合学校的实际需要及教师存在普遍的问题确立每月的研究主题。这样的操作,使问题的解决更加高效、便捷,作为赛课的有益补充。如我校一直重视写字教学,并将此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亮点,那么实际教学中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说写字就是语文老师的事情,学生上语文时能做到双姿正确,而上其他课时,则恢复原形,不利于一以贯之,因此,将10月份研究主题确定为: “各科教学中如何落实写字教育”,教师们结合写字教学从各自学科和理解以及平时的落实情况进行了阐述总结,理清的写字教育在各学科的思路,也为学校的写字教育健康发展积累的宝贵的经验。
结束语:
正确理解创新变来变去不叫创新,没有方向不叫进步,只破不立不叫发展。
什么是创新: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别人做到的事,你能换种方式去做。(XX都总裁兼CEO唐XX)其实这就是我们做教师寻找自己职业幸福必走之路。文章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11.浅谈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篇十一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计划阅读环境实践活动阅读途径
课外阅读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通过课外阅读,不仅能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广化”、“深化”,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高尚的阅读文化品质。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但目前职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不尽如人意,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许多学生痴迷于言情、武打小说或思想性低俗的“小本本”中,其结果自然收获不大,甚至还会受书中不良思想的影响,极可能让他们误入歧途。因此,职校应该重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那么怎样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为使课外阅读有效展开,对职校生也应像对普通中学生一样严格要求。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每学年、每学期、每周、甚至每天都要有计划,计划包括课外阅读的目的,要求,步骤,方式、书目等,以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做到一个阶段一个阅读目标,循序渐进。关于阅读的时间问题,要号召学生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见缝插针,挤时间阅读,当然,每周要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教师也可以抽出一定的语文课时间让学生阅读。双休日,
“五一”、国庆长假、寒暑假等是学生读课外书的黄金时间,更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一旦制定好计划后,就应要求学生严格执行,不可一暴十寒。
二、推荐健康读物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应给学生推荐下面的读物:①与课本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这类读物可以进一步扩充课本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程度不同的迁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比较能力,如:语文基础版的《课外读本》第1~4册、《演讲与口才》、《语文基础知识手册》。②介绍革命领袖名人、英雄人物、传记。这些读物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完整的了解革命领袖、名人和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如:《毛泽东的故事》。③具有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貌的读物。如《书摘》、《把握好为人的艺术与处世的学问》。④反映祖国面貌和大好河山的读物。这类读物是进行国情教育的好教材,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如《上下五千年》。⑤中外名著。这类读物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有利于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围城》、《变色龙》。⑥科普读物。这类读物可以为青少年打开科学之窗,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他们从事科学技术工作,成为科技人才奠定基础。如:《十万个为什么》。⑦心理健康读物。这类读物为职校生提供学习、生活、交友及青春成长等方面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心理健康教育》(黄希庭著)。⑧报纸杂志。这类读物可以使学生了解时事,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特别是职校学生的就业前景。如《职校生之友》、《当代职校生》、《广西日报》、《南国早报》等。
三、指导阅读方法
教师把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外阅读中灵活运用和熟练运用。
首先是指导读书方法。大凡精读和略读。朗读和默读。快速阅读和鉴赏阅读等几种主要的读书方法及其细节,都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了解要领,不断练习,达到熟练地运用为止。
其次是训练基本能力。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着力训练阅读活动中相关的内部智力操作和外部技能操作两方面的必备能力,这些基本能力主要有:感知阅读教材的能力;熟练运用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能力;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等能力。如操作电脑、上网查阅资料等。
再次是指导学生做笔记。如抄录式和索引式摘记,写提纲与纲要,做各种批注、圈点及心得笔记,读后感等,都应引导学生尝试、学习,直到能熟练运用为止。
四、创造阅读环境
学校要懂得阅读对培养人的意义,尽可能开放图书馆,创设图书室。教师可以定期带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览室进行现场指导阅读;也可以班级集体、个人订购报刊,相互借阅;还可以让学生每人自愿捐出自己的课外书,积少成多,形成班级“图书角”,配上图书管理员,让学生随时借阅,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还可以扩充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源,一举两得。总之,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课外阅读活动行之有效。
五、开展实践活动
为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
1、开展文摘(摘录精粹文章、片断),剪报、集报等兴趣活动。“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古人的遗训。指导学生阅读精粹文章、片断,显然也要做好文摘的指导。可组织班上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组成摘抄小组,每天在早自修把精彩的片断。诗句、名言等摘抄在黑板上,要求全班学生在自己的文摘本上,并及时地背诵。除了摘抄外,剪报、集报也是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载体。指导学生在看报纸杂志时,把报纸上的精华剪下来,贴在厚厚的本子上,教师把这些内容传递给学生相互欣赏。这不但可以提高集报者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开展剪报、集报活动,培养学生勤动手、勤动脑,勤积累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欣赏力和审美力。
2、组织文学社团。组织文学社团,把优美的文章、片断复印出来,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写体会,谈感想。开展参观,访问等活动,要求学生观察、体验、写生,定期编印文学社刊,发放到全校各办公室和班级等方式方法,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
3、开展评比交流活动。可以利用早读课、班会课等开展“诗文朗诵比赛”、“名人格言交流会”、“新书介绍”、“课外阅读摘录笔记评比”等活动。为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可进行每堂课前五分钟演讲训练,还可以结合报纸中的一些时事要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如针对“泥石流”、“瓦斯爆炸”等问题和学生讨论环保、安全等问题。除此还可以组织答辩,如进行《事业的成功努力比机遇重要》、《上网聊天利大于弊》、《读职高比读普高有出息》等为题的辩论赛。通过各种活动渠道,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
六、拓展阅读途径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高速公路正在全迅速延伸,学生也被各类信息包围着。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当今社会要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大量信息。所以课外阅读也不能仅限于书本,除了书本外,有条件还可以借助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工具。
1、听电影录音剪辑。许多中外名著都已经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如《红与黑》、《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让学生听名著改编的电视,电影录音剪辑,既让学生了解名著的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
2、看影视作品。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如《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孤儿游浪记》等,指导学生将阅读原著与观看影视结合起来,通过观看影视,学生便较快地掌握原著的基本内容,吸收原著的精华,从而更好理解原著,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原著与影视进行比较,如学生能找出两者在叙述事件与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异同,学生便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启迪。
【浅议如何有效开展校本阅读课】推荐阅读:
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主题班会07-12
如何开展有效的英语故事教学09-02
如何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09-06
如何有效地开展区域游戏活动解读10-23
中职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07-11
简论如何有效开展岗位反洗钱工作09-03
如何有效地开展0-3岁亲子活动11-21
对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11-07
如何做到有效沟通07-25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