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教育大学生(精选13篇)
1.加强思想教育大学生 篇一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在传统的“硬实力”的竞争之外,还包括与之对应的“软实力”的竞争,即一个国家对内所表现出的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提升国家软实力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们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三十年。但同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国家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差距。一些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与国家软实力所要求的格格不入的行为,从外因来说,与这些“差距”的影响不无关联性。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出发点出发,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七大确定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群体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培育、积淀和形成了强大的民族精神,这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民族精神的凝聚下,中华民族发展了自身并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国家软实力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与我们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发展中大国还不很相称。在一些国际事务中,我们还起不到应起的作用,在世人的眼里,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常常遭到误解、曲解甚至诽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华民族一定要走向世界,中华民族一定要为人类的文明再创辉煌。必须让世界了解中国,必须让世人认同我们正在和将继续走的路。这就必须更大地弘扬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大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完成这样的时代重任,大学生同样责无旁贷。
国家软实力是由国家各公民群体的软实力组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干什么的?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用来增强大学生群体软实力的。它的任务就是教育帮助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正确地看待我们的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认清自身的责任,不辱使命,信心百倍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了这样的任务,国家的软实力定能大大增强,大学生们就会在未来的征程上以高昂的精神风貌投身到国家现代化的建设当中;在国际交往这个世界大舞台上,他们就会大力弘扬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展中华民族的风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的进步作出的贡献就会更大。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做好这样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大力弘扬先进的大学文化。千百年来中外大学的发展都揭示了这样一点:支撑大学永恒的是大学文化,核心是大学的精神,大学的育人。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正是育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这是对整个学校教育的要求,自然也是对大学育人的要求。大学不育人,还要大学干什么?当前,大学在为社会发展服务中,有个规模问题、数量问题,但是无论怎样的规模、怎样的数量,大学培养出来的人,一定要有质量。这质量绝不单纯是技能方面的,更是品德方面的、精神层面的。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让他们愿意跟党走,对国家有感情,对社会有责任感,这是最强的国家软实力。大力弘扬先进的大学文化,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关心大学生的成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做到: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闲时,时时都育人。应当让这样的大学文化溢满校园。
二是要特别发挥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自古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传道是列在学校教育的首位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何为大师?我理解一定是那些不仅学术造诣深,有“硬实力”,而且是精神崇高,有“软实力”的教师才有资格称之为大师。在我国当今的大学教育中,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就是灯塔,就是旗帜,引领了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努力前行。他们的率先垂范就是最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然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也还存在着与增强大学生软实力不相和谐的地方,有的教师只教书(传授专业知识),把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看成额外的事,对大学生没有很好地起到精神导引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广大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培养大学生的软实力应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应当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特别是对教师的教书育人应做出制度性的规定。是不是大师,优秀不优秀,能否做到以德育人应当放在第一位。
三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责任重大。辅导员是桥梁,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教育方针
政策是通过辅导员来向大学生传达、贯彻、落实的;辅导员与大学生朝夕相处,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直接产生着影响;同时这种密切交往的过程,也是了解大学生的过程。而了解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现在的大学生愿意强调个性化的发展。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包容多样,努力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对的。但是个性与社会性是统一的。尊重个性差异,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主旋律,要有利于国家软实力的增强。辅导员应当过细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到个人价值只有在为社会贡献中才能实现。要重视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既要保证这支队伍的数量,更要提升这支队伍的素质。要为辅导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极大提高,会创造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积极、生动活泼的局面,会有利地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的实效,进而有效地保证国家软实力的增强。
(作者系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辽宁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曲建武 发布时间: 2008-02-20 09:31 来源:光明日报
2.加强思想教育大学生 篇二
1、适应转变, 认清使命。
“适应大学生活, 确立新的目标”。是针对大学新生在新的生活环境和新的学习环境中所产生的失落、沮丧、苦恼、困惑及其各种矛盾, 从不同角度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 迅速调整方位, 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在这一章里我们通过对大学精神, 大学使命, 大学为青年学生成才提供的条件等的描述, 揭示了大学的内涵及其接受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 以期引导大学新生珍惜大学生活, 把握机遇, 尽快找准成才的立足点, 确立新的目标, 迅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
2、树立崇高的理想, 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的本质, 人生理想, 人生价值, 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是大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因其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 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 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 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所要遵循的道德原则。
3、“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责任这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人生态度是人生主体的精神状态, 它反映着人生主体的生活基调, 决定着人生主体的生活旋律, 责任意识是当代人的基本素质, 当代大学生在求学阶段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责任?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尤为重要。
4、加强素质修养, 提高道德水平。
“学会心理调节增进心理健康”是针对当代大学生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 心理压力过大, 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安排的。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 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 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当向大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正确的审美观, 什么是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和方法第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
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总的来说, 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 思想还不够成熟, 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 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 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 不断学习,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完善自己。
第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要想学好它, 掌握它, 并用于指导人生, 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1、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
毛泽东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科学的理论就像一面引导千军万马朝着正确目标冲锋陷阵的旗帜。思想道德修养课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回答和解决在青年学生中具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 形成了一整套思想道德修养理论。
2、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
青年大学生要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 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观点, 而且还要注重运用这些观点, 分析认识现实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 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这对于置身于社会转型期, 面临着多重价值体系选择窘境的当代大学生来说, 尤为重要。并在分析与比较中, 在评价与鉴别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要注重知行统一, 在践履中学习。
3.加强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篇三
【关键词】加强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加速融入全球化,社会出现了很大变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所引起的传媒和信息产业的不断进步,思想上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使大学生心目中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在高等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学生就业压力强增加和学生整体素质相对下降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学习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变化等因素构成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挑战、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特别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理想和信念教育
当前,对中国大学生加强思想和信念教育,帮助他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首先,这是由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其次,社会不良风气长期存在,与学校政治思想信念教育形成鲜明的反差,理论与实际严重不符,使一些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理想和政治观念产生淡化的倾向,原本就不是很牢固的政治信念发生了动摇,政治追求上表现出随意性或感到无所适从。同时,有少数大学生受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化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撇开了内在的、传统的道义型、精神型价值观念,而向现实主义转变,从而在价值观取向上信奉个人主义,对自身利益关注度日渐提高,个性化、多样化趋于明显。这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在对待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问题上更多的是以自我发展为视点,呈现出一定的实用化、功利化倾向。
二、价值观教育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经济复苏、繁荣、人民生活日益提高之时,生活条件、物质生活水平相对优越。大学生热情开朗、追求独立、张扬个性,知识新时期大学生的主流风格,显示了这一代人的自信以及好上一代所不同的个性特征,但这也带来了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强烈的问题。并且,当代大学生往往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父母、家人围着转,生活条件优越,滋生了享乐主义的心态以及个人主义。大学生中功利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在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进入新一轮改革的同时,高等教育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招生到就业观念、模式,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型,大学生的培养方式和目标也发生变化。一些在校大学生面对社会变革的大潮,表现出茫然。部分学生在苦思之后没有结果,便归结于只有抓紧时间学习,不问其他一切。这种学习态度固然重要,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走上“学以致用"的道路,为将来寻求一个好的职业而学习,滋生了功利主义思想,更多的考虑,以后有个好的工作,能赚更多的钱,而缺乏对社会的服务精神和责任感,缺乏对国家的政策、制度的把握,不考虑国家的前途命运。这样下去,作为民族未来的栋梁,他们是很难肩负起振兴本民族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的价值实现同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为国家与民族奉献自己的才智和精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创造自己的辉煌。
三、学习态度、个人能力教育
由于国家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专科层次定位,高职院校招收的大学生整体素质略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一些学生进入学校后不能准确定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玩乐、享受、交友放在首位。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对学习感到迷惑,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还有一些学生主观愿望是好好学习,然而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放弃了学习。岂不知,高中阶段学习与大学阶段学习存在断裂带,进入大学初期,如果不努力学习,很难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独立、完善的认知能力和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只能是徒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虚名。如果白白荒废大学阶段的美好时光,那么这种损失是没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因此,大学阶段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学习、努力钻研,积极参加学校及社会有益的活动,不断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
四、社会责任感教育
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觉的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的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五、情商培养
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的高度定位使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冲突和困惑,如环境适应不良反应、人际关系障碍、工作学习的挫折、网络依赖、自我意识模糊、价值取向迷茫、双向选择就业的难题等,这就要我们加强大学生的情商教育和开发。
4.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篇四
中国大陆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中国生命教育的萌芽。国家很多政府文件精神也提倡和要求加强生命教育工作,但是都在探索中进行。
在科学人生观指导下形成的社会主义生命观: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超越生命。这是生命观教育的最终目的。
当代大学生应该确立的生命观有以下几点。
1.生命存在观。
大学生首先要树立生命存在观,充分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学会有意识地有效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学会热爱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存在。、2.生命独特观。
人类生命是自然界伟大的奇迹。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无论从肉体到精神都有不同于其他生命的特殊性。时间的一维性也决定了人的物质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大学生要学会理解人类及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学会尊重和敬畏人类生命。
3.生命品质观
生命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个体把自己的生命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当生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获得支持的时候,就具备了提高生命品质、创造生命基础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生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社会中,通过社会实现生命的价值,生命只有融入社会,在生命的相互依存中才能变得强大
4.生命超越观教育。
人类生命是一种超越的存在。存在不是生命唯一的和主要的目的,超越才是生命的本质所在。大学生只有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才能体验到生命存在的幸福感,也才能意识到社会对其生命存在的认同。
5.生命责任观
人生责任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要求和行为关系,具有广泛的内容。既可以从个人对同志、对亲友、对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发生,又可以从个人对集体、对阶级、对民族、对国家和社会,甚至对人类的关系中发生。
5.加强思想教育大学生 篇五
经过近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寒窗苦读,我们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作为“时代骄子”,新时期我们究竟应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加强自己内心世界的修养?笔者认为,从根本上意识到加强思想理论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改造好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为了让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定位,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笔者特总结如下。
一、合格的政治素质
合格的政治素质,要求大学生必须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政治素质的核心,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要提高政治素质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大学生是追求理想的最热烈的时期。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前进就有了充足的动力,人生发展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有理想”就是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现阶段则要树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合格的政治素质,还要求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人格,要做到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二、科学的思想素质
科学的思想素质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的方法论。在世界观方面,要求大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唯物辩证法武装头脑,防止形而上学;用唯物史观武装头脑,作为观察各种社会现象的唯一科学方法。在人生观方面,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的目标,把劳动和对社会的奉献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尺度,而不是把金钱作为人生的价值尺度。同时,按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总体原则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为先、个人为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解决好这一人生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大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思想上才能健康发展。同时,科学思想素质的形成,一靠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是基础的理论功底,要能把握其思想体系和精髓;二靠在实践中锻炼,讲科学理论付诸运用。培养科学思想素质,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这是保证政治上清醒的前提条件。
三、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青年人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具有坚强的意志。这就是培育抗挫折、抗压迫、抗失败的能力,保持旺盛的生活态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临难而不失常态。坚强意志的形成,要靠在实践中的自觉磨练,没有任何捷径。
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表现为具有谦和宽容的气质。承认个体的气质,才能确立宽容的气质;承认人有所长,才能确立谦和的气质。谦和宽容的气质,是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是吸纳能量、汇集百川、在未来竞争中展示优势的前提。与此相反,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则是缺少自信心的消极表现。
四、良好的道德素质
良好的道德素质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观念。大学生只有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进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轨道,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要求诚实守信是道德之本。待人诚实是调解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道德风尚,来自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的指导。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大学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时,要想到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先进分子则要做到先人后己,把社会主义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否定利己主义、个人至上、损公肥私,倡导集体主义、克己奉公。培育良好的道德素质,既要靠社会主义道德的指导,也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培养。慎独,这一自古以来的道德修养准则,应该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只有在一切复杂的情况下,把握住自己的道德行为,才能保持自己良好的道德状态。
五、全面的文化素质
要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即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要求大学生具有人文修养,能够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中汲取营养。还要具有现代化的科学知识素养,了解现代著名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跟上时代的步伐。用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成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必要的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使其“内化”为人的品格,提高大学生的格调、品位、修养,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
在加强学科群的建设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载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积极主动地把学科群的建设和互联网联系起来,建设内容丰富、健康活泼的网络文化。同时,对待国外的先进文化,要兼收并蓄,不能一味的肯定或否定。
6.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篇六
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做人的`内在需要,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失范状况表明,大学生诚信教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诚信道德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以及针对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分析大学生诚信失范的原因,提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建议.
作 者:薛文辉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体育系,253000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教育
7.如何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篇七
一、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主要在于平时的引导和教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要时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在班会上给予鼓励、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 让全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接受教育, 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然而, 学生思想单纯、见识少, 往往容易对事物产生好奇的心理, 班主任一旦发现学生染上坏习惯, 就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 消除学生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分清是非, 促进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升华, 增强品德言行的理智性。
班主任只有多留心观察学生、亲近学生、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因势利导, 以先进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 让那些迷失方向的学生重新回到充满阳光雨露的班集体。
二、注重“三生教育”
近年来, 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 还呈上升趋势。针对当下的教育现象提出了“三生教育”, 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 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 确立生存意识, 掌握生存规律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 掌握生活技能, 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 树立正确生活观念, 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
小学阶段, 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三生教育”中, 班主任首先应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着力开启学生心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只有从小懂得生命的可贵, 才能时时关爱自己。其次班主任要积极号召家长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 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帮助家长提高综合素质, 用积极、良好的行为给孩子作榜样和示范。再次, 班主任要广泛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 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 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 帮助学生找到生活的乐趣, 让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道德意识得到升华。让学生在学校中学好, 在社会中走好。
三、关爱留守儿童
师爱, 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而是踏踏实实的行动, 是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是教师面对学生们信任与期待时温暖的目光, 要不断提升敬业爱生的精神境界。关爱留守学生成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前, 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的比例居高不下, 教育者应以高度的责任心教育和引导留守学生, 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引航人。在任教几年来, 我一直担任班主任, 对于班上的留守儿童, 我发现首先多给予关爱, 以情化人,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 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班主任平时应多与学生谈心,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 使他们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其次, 加强引导。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 养成自我中心, 自私自利、好逸恶劳、乱花钱、吸烟、酗酒、打架、斗殴、逃学、辍学等不良恶习, 作为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班会、队会、家长会, 与学生交流, 与家长沟通, 使学校内外对学生的影响产生合力引导效应。再次,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 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对象, 与外界接触少或不愿意接触。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 作为班主任, 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多一些关心、少一些冷漠;多一些谅解, 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公平, 少一些偏见, 真正把“情”和“爱”注入留守儿童的内心和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四、进行法律法规教育
小学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 都应遵守各种各样的行为规则。学校行为规则规定了学生在学校里应该遵守的日常生活规范;《中小学行为规范》规范了学生的行为。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标准, 一种准则。法律规范了所有人的行为, 公民都要遵守它。一个国家的法律, 是对居住在这个国家的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保障。小学生从小就应该教育他们自觉遵守规则, 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作为班主任应时时学习法律知识, 教育学生哪些事该做, 哪些事不该做。记得有一天下午, 第二节课刚下, 班上一名女生哭着告诉我说:“老师, 我们班王××和李××一起抢了我的5元钱, 我放学后回家的打车费没了。”我听后非常生气, 王××和李××是属于班上十分不规矩的学生, 经常欺负别人, 但我没有及时找他们来批评, 第三节课恰好是班队活动, 我改变了原先定好的主题, 变为———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在活动中, 我向学生首先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一些法律知识, 学生认识到, 抢劫别人的东西, 无论多少, 只要参与, 都属于抢劫行为, 都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学生听后, 深受教育, 我因势利导学生说:“同学们, 你们有碰到过抢劫行为吗?回忆一下, 举手说说”。我及时扫视了一下王××和李××, 只见他俩低着头, 不敢举手。活动结束后, 我把王××和李××留下来交谈, 在交谈过程中, 他俩都认识到了错误, 决定改掉抢钱的恶习, 第二天, 还把5元钱自发地归还了女同学。
在我国, 青少年占人口的一半, 据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全国在押服刑的劳改犯中, 青少年罪犯占68%, 并有上升的趋势。小学生大部分是六、七岁至十几岁的未成年人, 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变化时期, 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 理解事物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也较弱。作为班主任, 应教育学生从小学法、知法、懂法, 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道德谈话, 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提高学生的认识, 及时表扬好人好事, 批评不良的思想行为, 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8.加强思想教育大学生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党员从培养、发展到教育都经历了科学严谨的过程,他们中大部分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非常高的,综合素质的拓展也非常突出,但是部分学生党员的思想意识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部分学生党员政治素质不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有些学生党员在信仰问题上,选择信仰“个人主义”。政治素养水平不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经过逆境磨练而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缺乏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以至于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容易丧失立场、迷失方向,最终会导致对党信任程度的下降和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动摇。
(2)入党动机的多样化、复杂化和功利性。学生要求入党是为了有利于自己以后的发展,他们将入党看作是一种“筹码”、“跳板”,带有极强的功利主义色彩。除此之外,还有的学生毫无政治主见和立场,其要求入党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或者是随大流,跟着别人学。
(3)部分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先锋模范作用不强。少部分学生党员党性意识不强,在学生群体中的威信有待提高。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着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也给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一是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一些学生党员组织观念淡薄,注重自我个性的发展,缺乏政治责任感,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重名利轻政治,重实践轻理论等,从而忽视和淡化了党员先进性的发挥。二是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使部分学生党员应和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进入一切向钱看的怪圈,对功利过分热衷和追逐,同时对各种精神价值如人格理想等产生冷漠和排斥。三是市场经济诱使一些学生党员在处理集体与个人利益上,推崇的是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重个人利益。四是市场经济原则被泛化,导致一些学生党员在处理“利”和“义”的问题上,价值取向偏移,自觉不自觉地将等价交换的原则当成政治原则来衡量一切。
(2)互联网的全球性、开放性、即时性等特点影响着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及政治观念。随着经济的日新月异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以其快捷性便利性交互性以及信息容量大覆盖广等技术特性,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拓宽了人们的知识空间,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得西方敌对势力可以利用网络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观念的国家进行意识形态以至全方位的文化渗透,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
(3)学生社区管理在逐步实行社会化,学校对社区学生党员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教育考核,使社区学生党员的先进性难以得到发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推进,社会化、商品化的学生住宅不断地涌现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生社区,除了上课之外,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都是在社区度过的。面对这种新情况,学校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难以对大学生党员在社区的表现进行有效的监督教育考核,容易使大学生党员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在学校各项纪律的约束下和老师的监督下,大学生党员在学校往往能表现出带头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内缺乏各种有效的监督考核制度,一部分自律性比较差的学生党员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4)大学生党员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自身特点影响着人生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从大学生党员自身来说,大学生党员大多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生活成长在社会转型期,受新的价值观念、文化思潮影响较多,加入党组织的时间不长,经历过的政治考验和党性锻炼较少,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成熟,对党的理论、历史经验和教训了解也不多,长期的安宁生活和繁重的学习压力使其产生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感,对于社会的理解处于表面幻想或停留于理论,对于社会的实质内涵理解不够,造成了虽身处改革之中,但又“雾里看花”,形成了追求虚华、不尚务实的心理特征,因此在价值观变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某些错误观点的影响,造成一部分学生党员政治上迷惑,甚至造成少数学生党员完全从个人私利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5)从党组织的角度看,既有教育不够到位的问题,也有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标准把握不准的问题。在教育方面,一些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重视不够、研究不够,教育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往往重视党的基础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党的最高理想和宗旨教育,且教育形式缺乏吸引力。
三、加强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1)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對大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紧抓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教育他们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教育大学生党员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如同热爱我们的生命一样。要忠诚于党、忠诚于我们的国家,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教育大学生党员要牢固树立兴党兴国,只有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美满才会谈得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牢固树立担负历史任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扬主人翁精神.光荣地担当起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2)以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为重点,用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用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过来验证或发展理论。所以共产党员要具备“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终身受用的学习型党员思想.为构建学习型的社会起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大学生党员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也要学习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加强理论素养。要坚持用党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善于用党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影响我们周围的其他大学生、人民群众。同时,也要认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能够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强化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的教育,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尤其是青年人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跟上改革的步伐,以发展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要牢固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坚持和深化改革.既要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要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新~代的青年人,新一代党的执政者的接班人具备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这样我们党才会更有生机、更有活力、更有希望。
9.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篇九
摘要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令人堪忧的。由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缺失而引发的犯罪行为更是频频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则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就业乃至生活,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是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问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在一定方面标志着国家的文明程度。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素质培养
提纲
1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2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
3大学生道德素质不良现状的原因
4如何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探讨--《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论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0期
10.加强思想教育大学生 篇十
内容提要: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个性多样的社会群体,其思想状况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的特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严峻的挑战提醒我们,高校正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这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 键 词: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不回避我们前进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把“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作为“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的“突出”问题之一而提出。可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解决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形势下的集中体现,为高等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正视这个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够切实弘扬社会良好风尚,推进社会和谐。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必然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个性多样的社会群体,其思想状况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招生规模的大幅度增长,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得这种多元化特征更加突出。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积极向上、务实进取、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严峻的挑战提醒我们,高校正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这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1、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带来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当前国际形势跌宕起伏,政治多极化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化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创造了条件。西方敌对势力以全球化为载体,极力鼓吹西方民主制度与政党制度,标榜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夸大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目的就是企图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党的信任。特别是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在低潮时期,西方的政治多元化对青年大学生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使得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产生了动摇。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各个高校面临的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如何在多元中成为主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严峻问题。
2、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带来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它在催生了人们许多积极的思想观念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反映到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引发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同时,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封建迷信的思想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会沉渣泛起。当前,在部分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的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3、网络技术的现代化带来的现实生活虚拟化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方便了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方式甚至思维方式、语言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网络世界创造一个新的自我,尝试、体验、张扬一种与现实背道而驰的角色和个性,是一些大学生患上“网络综合征”日夜沉溺于网络的一个原因,严重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如何有的放矢地引导大学生辨析网络信息、增强抵制虚拟世界各种诱惑的能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4、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备受呵护。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和应试教育的观念使家长和社会忽视了对他们进行生存教育和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毅力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塑造。少数大学生已经形成懒惰、依赖、享乐的生活方式,进入大学后,面对集体生活和众多佼佼者的竞争以及学业、就业压力,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是值得重视的课题。
5、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尚存缺陷
一是德育的培养模式与德育的形成规律存在断裂现象,主要表现为重德育知识的传授,轻道德实践活动。二是德育与智育存在的断裂,德育与智育分属不同的系统,教书与育人分离。三是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存在断裂现象,主要表现为高校、社会、家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形成合力,甚至严重脱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不能并举。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多、创新少,容易诱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加强针对性、实效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求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切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把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
1、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最终要求,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教育的根本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2、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工作理念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在具体的思想教育工作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主体人的合理要求和正当权利,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理念的确立,特别要突出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意识,将思想教育、日常管理与为学生服务有机融合,坚持教育、管理、服务的统一,自觉、主动、积极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用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和高质量的服务引导学生成长,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确立学生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重心向学生主体的转移。
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学生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的关系,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尊重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潜力;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处理好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培养大学生在学习知识、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实践、善于发现、不断创新,促使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的观点,处理好学习环境与育人环境的关系,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观念;统筹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合力,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要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机制,形成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学校与社会相统一、优秀传统与时代特征相统一的思想教育新格局,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既能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又能促进工作持续开展。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
建构以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核心内容,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创业教育为辅助内容的新体系大学生的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是高等教育的头等大事。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道德观、法制观教育资源具有浅显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内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构成人的思想教育的核心部分。由于中学阶段的教育,绝大部分学生已经确定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此,高等学校应该把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坚持不懈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义利观、苦乐观,养成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增强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和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现实,高等学校必须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力度,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和创业教育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有其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特殊性,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内容,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三、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体系的探索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的第七部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指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1、全方位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立体化工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德育的主渠道,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本质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较好地做到了“五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与引导大学生自学马列主义经典原著相结合,坚持把课堂教育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把系统教育与开展专题教育相结合,坚持把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坚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相结合,坚持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坚持发挥党校、团校和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形成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立体化工程。
2、全过程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实践工程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实践。通过主题教育的开展,增强学生文明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利用寒暑假面向社会,精心组织与专业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服务社会与双向受益相结合”四个结合,具有专业特色的暑期社会实践新路子。
3、着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员育人的新机制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和表率作用,建立健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机制。二是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立足提高层次,坚持严把入口关;重视培养、使用与选拔,建立健全辅导员考核、激励机制。这些措施和制度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
4、积极探索形成大学生特殊群体服务的资助体系
对于大学生来说,提高全体毕业生的就业率,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以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面对生活、面对社会,是学校服务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一是实施毕业生就业工程。二是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要积极探索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坚持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内勤工助学体系。三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5、不断强化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1.加强思想教育大学生 篇十一
关键词:大学生;和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这个意识形态多元化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明显增加,极易产生浮躁情绪。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建和谐校园指明了方向。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转型。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建和谐校园的关系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所以,高校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建和谐校园的关系对于积极主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和谐校园是一个安定、有序、各尽所能的社会的缩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当代大学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能很好地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他们在创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反之,如果忽略思想政治教育,让少数大学生的错误思想蔓延或者任其发展,就会破坏和谐校园建设。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高校内出现的一些现象与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不相吻合。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认真探索,努力研究,深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高校中不利于创建和谐校园的现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涌入国门,不断冲击着青年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近年来高校大幅度扩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于是出现了许多与创建和谐校园不协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政治思想观念淡薄。一些学生在求学生涯中养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模式,对政治缺乏热情;一些学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上大学就是为了以后能找到好工作,挣大钱;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思想狭隘,把个人发展和民族振兴分裂开来,认为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无关。
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弱化。近几年,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波及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一些学生集体主义观念薄弱,以自我为中心,不顾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他们对集体活动懈怠、无兴趣,缺乏集体荣誉感。
大学生人际关系僵化。良好的人际关系既能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又能促进其学业进步。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在家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了学校,因为同学之间一点儿小事就会争吵不休,甚至有时大打出手,造成严重后果。一些学生之间相互怄气,互不理睬,关系恶化;还有的学生看到别人取得成绩而产生嫉妒心理,不能以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这些都给和谐校园建设带来不良影响,致使集体活动难以开展,班风学风败坏,整体素质下降。
大学生自理能力差,心理素质亟待提高。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在思想、生活、学习方面无所适从。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极小的挫折就会产生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以致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三、以和谐校园的内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环境的和谐。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创建和谐校园,培养诚实守信、奉公守法的公民,造就讲文明、懂礼貌、有知识、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新一代。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所以,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可靠保证。高校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的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大学生应该坚定的信念就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基础。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当代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现实生活中英模人物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严于律己,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高校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信守信为重点,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诚信是大学生立身的根本,是一种美德、一种自我约束、一种道德自律。大学生在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要以诚信自律、做人诚实、做事扎实,形成健康的人格。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新时代大学生。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让他们学会用健康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普遍增加,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因此,高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开展全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通过科学、规范的心理测试建立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咨询辅导、人际交往训练、就业指导等。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提高耐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创造和谐氛围。和谐的人际氛围可以给人以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工作和学习。好的人际关系要求大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影响,如内向多疑、自私嫉妒、骄傲自大等,培养起良好的品德,待人诚实守信,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谦和大度,理解包容。同时,大学生要善于处理好同学关系,对待师长不要阿谀奉承、失去自尊,同时又必须尊重师长。
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激励大学生的爱校感情,要通过记校训、唱校歌、戴校徽等培养学生“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形成凝聚力,培育大学精神。同时,要形成优良的校风,培养学生崇尚科学、严谨求实的学风,激励学生形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敢于创新的品质,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校园文化,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以和谐校园的理念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思路创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正面引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当前大学生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务实性的特点,表现为成功需求更加强烈、文化需求更加多样、社交需求更加广泛。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观念,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择业、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把握学生脉搏,了解学生愿望,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心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实效性。同时,高校要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大学生把学习与成才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帮助他们培养驾驭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和素质的提高上来,形成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另外,学校要积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载体创新。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在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关键要抓住“结合点”和“闪光点”。一是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做好校园信息网,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二是以真实情感为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人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真情实感,体现人文关怀。三是以贴近学生需求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关注学生切身利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为学生真心实意办实事、做好事,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方法创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首先要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导性,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其次要有包容性。现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更是如此。学校只有在承认并尊重学生思想多样性的基础上,才能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做出合理的引导。要善于面对错综复杂的具体情况,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以求得最大的包容性,继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再次要重视启发性。大学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独立性和能动性,他们不愿意接受灌输式的宣传和教育,希望通过自身的思考得出结论,但又往往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看问题容易情绪化和片面化。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摆事实来讲道理,启发学生开阔视野,理性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要注重过程、讲究细节,通过渗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只有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既可敬又可亲的形象,高校教师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意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缩影,所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高校只有创建和谐校园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稳定保证,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明伟.把“以人为本”深入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J].探索,2004,(2).
[2]夏宏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J].江苏高教,2007,(2).
[3]乔翔.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
[4]徐学林.构建和谐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环境[J].中国成人教育,2007,(2).
12.加强思想教育大学生 篇十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正逐渐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接受互联网最快、受其影响最深的群体当属高校学生。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普及, 使人类从工作、学习到娱乐, 从经济、政治到文化, 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 其负面影响也渐露端倪, 尤其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是:色情;暴力、游戏和赌博;网上诱拐;网上侵犯性行为;网络依赖;人格退缩, 焦虑、失眠、强迫症和社交恐惧。一旦深陷其中, 便会无力自拔, 以至成瘾。现在青少年迷恋网络已经成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到医院进行这方面心理咨询的青少年很多, 网络对青少年精神卫生方面的影响很厉害。青少年一旦沉溺于虚拟的世界中, 长期上网, 会患上网络沉溺症。
网络沉溺者分为五种情形:一是沉溺于网上交易, 如网上购物、网上拍卖及在线赌博等;二是沉溺于网络关系, 如以聊天室、虚拟游戏或网上结识的朋友代替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或家人;三是沉溺于网上色情, 如色情聊天室或色情网站;四是沉溺于网上信息, 总是不停地在网上搜索信息或下载数据;五是沉溺于电子游戏。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努力, 形成强大合力, 加强教育引导, 抵御网络的负面影响。
上网成了紧跟时代的新时尚,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们, 自然是上网族中的主力大军。网络正一步步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校学生亦是如此。许多同学把上网作为课余生活。有的学生把聊天交友作为上网的主要内容。还有的把时间、精力用在玩各种网络游戏上。这就是网上的“不务正业”。当然, 并不是所有同学上网都以聊天或游戏为目的, 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联络亲人朋友、谋份兼职或者进行网上写作的学生也不乏其人, 但是这样的学生没有那么多。
健康上网是全社会都在抓的一项工程, 有些学生没有完全理解网络的本来意义, 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对此, 大家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接受因网络而走向极端、上当受骗、甚至违法犯罪的教训。
一是因网而“罪”。由于不法分子利欲熏心, 利用电脑技术制作黄色网站来引诱同学们浏览, 加上有些同学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不能抵制诱惑, 因此是导致大学生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因“友”而亡。可以说网上交流非常恣意, 面对电脑荧屏, 轻轻一点鼠标, 就上了国际信息高速公路, 想和谁聊就和谁聊, 想怎么聊就怎么聊。有些经常聊天的同学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 这与现实生活极其不符, 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尤其对一些单纯的少女来讲, 如不及时调整心态, 很容易上当受骗, 因轻信网友而受到伤害的案例时有发生, 被网友骗财骗色甚至丧失生命。
三是因“坛”而“坠”。BBS上的“水木清华”、“珞珈山水”、“白云黄鹤”……并不是同学们很容易联想到的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而是BBS在某种程度上的一个“毒瘤”。
四是因“戏”而废。许多游戏的规则是:玩者第一次在网上玩, 打到一定的分数, 如果再打一定的分数就可上一个层次, 上了层次其功能和能力就会更高更强。有了这种不断上层次、能力不断增强的吸引, 学生很容易玩上瘾。据报道有一名学生玩网络传奇游戏, 因总是“杀不死人”, 挣不了积分, 越玩越恼火, 正在烦恼之时, 旁边一名同学嘲笑他真笨, 于是恼羞成怒的这名学生拿起刀照着嘲笑的同学砍去, 变态的心理使得这名学生无端的发泄, 致使他人惨死在刀下, 造成了终身遗憾。有位专家曾这样指出:无聊上网, 不出三日, 就会把人的大脑变成一堆垃圾。
五是因“熬”而“病”。通宵上网成了不少大学生周末必做的一件事。还有的私自外出, 整夜上网。医学调查表明, 缺乏睡眠会导致食欲不振、身体免疫力下降、情感冷漠、心理活动异常、反应迟钝等问题发生。就视力而言, 据有关资料报道, 全国许多地区的学生, 由于上网, 近视的达到60%。另外, 上网持续时间过长, 大脑神经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引起血压升高, 植物神经紊乱, 免疫力降低, 甚至猝死网吧。
所以, 我们要珍惜青春、珍惜健康, 切不可随意“透支生命”;要珍爱学业、珍爱前途, 绝不可任意挥霍自己。同时, 上网还增加了消费支出。大家应该以学业为重, 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 减少上网次数和上网时间, 如做不到健康上网, 要坚决戒掉“网瘾”。
作为知识含量较高、素质较好的大学生群体, 要上健康网站, 去绿色网吧, 在网络中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将网络中有用的部分变为自己的财富。可以利用网络帮助自己查找各种学习资料, 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深度、广度;可以利用网络找到各种兼职、打工、招聘的信息, 为自己的助学和就业找到好的信息渠道;可以利用网络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积极向上的社会各界朋友;可以利用网络写稿, 提高写作能力;可以利用网络开班会让大家畅所欲言, 发挥互相交流的真正作用;可以利用网络接受远程教育。总之要懂得运用自我智慧去上网, 把网络作为成长成才的科技工具,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第48条指出, 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 不得登录非法网站、传播有害信息。具体地讲应做到不传播有以下内容的信息:
1) 违反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2) 危害国家安全, 泄露国家秘密, 颠覆国家政权, 破坏国家统一;3)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4)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 破坏民族团结;5) 破坏国家宗教政策, 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6) 散布谣言, 扰乱社会秩序, 破坏社会稳定;7) 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8)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 侵害他人合法权益;9) 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对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以上内容, 造成严重后果的, 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 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的纪律处分;触犯刑律的, 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学们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网络使用的有关规定, 要正确理解网络的根本意义, 学会运用自我智慧去上网, 把网络作为捕捉和学习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提高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早日成人成才。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认知网络带来的危害, 怎样健康文明上网。
13.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 篇十三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中学教育尤其是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将来是否成为人才,理想抱负能否实现的问题。现在正值人口高峰期,各地中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增多,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给中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中学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抓好中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保障中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课题。
一、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和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
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少年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凡已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按照当地学制的规定,学习到毕业,而不能中途辍学。只有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才能使一些学生不中途辍学,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从而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
2、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社会发展到今天,从现代教育理论的角度要求我们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为教育本身是为了培养学生优良的、全面的素质,而不是单纯的灌输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安全教育,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素质,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学生一方面要自我约束,遵纪守法,另一方面,其学习和生活又要有必要的外部条件和稳定的治安秩序作保障,而中学生安全教育恰恰在这两方面得到了全面体现。
3、正确引导特殊中学生的需要
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与生俱来就有优越感,攀比之风日盛。当愿望不能实现时,少数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便动起了歪脑筋,把手伸向了周围的同学。造成许多学生宿舍内盗窃事件时有发生,有许多学生的钱物也被抢劫(住校生)。有些女生为了钱,结交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为“友”。同时,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的孩子也较以前多,其心理往往存在障碍。由于心理状态不好,导致个别学生面对缤纷的世界不能自恃,面对突发的意外事故及人身伤害等束手无策。
4、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校中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明显,校内和校外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学生被拦路抢劫或被他人伤害,酒后滋事、斗殴事件等屡屡发生。大量事实说明,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今后走向社会要遇到的问题。中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不仅可以做到在校期间
自己不受伤害,也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违法违纪并能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而且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5、提高中学生安全意识的需要
当前中学生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学校一再三令五申宣读《深圳市布吉中学安全教育读本》及处罚办法,给学生发放并学习《布吉中学管理条例》,但在学校总有学生追逐打闹、滑行楼梯扶手的,有体育课上不听从老师要求的,实验课上未经老师允许,擅自触摸药品进行违章操作的,在校外有不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的,有私自闯入施工现场的,有结伙斗殴、盗窃的,有滋事寻非的,在自身财物管理上,思想麻痹,钱物随意乱放,离开宿舍不关门窗,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另外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一些社会上的犯罪分子、“小混混”利用中学生在校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等,骗取中学生财物。还有的中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交通安全,平常不注意饮食安全,购买廉价过期食品和饮料,心存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一些中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看到违法违纪事件,没有关系到自身利益,装作视而不见。认识不到打架斗殴、盗窃等给自身、他人、学校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不采取有效的制止措施。因此,要切实加强中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中学生安全的防范意识。
二、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安全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应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相联系,应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1、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
法规校纪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打击坏人而制定的。作为一名在校中学生,通过对法规校纪的学习,应知道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学校可通过文本材料学习与视频材料学习相结合,法制课堂与法制知识竞赛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聘请法律工作者或公安人员,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教学,给学生上专题法制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法就在身边。这不仅对中学生健康、安全成长有益,而且对其走向社会乃至一生都有益。
2、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形形色色的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城镇应运而生。它们中有一些是正规挂牌网吧,但多数是一些无牌的地下黑色网吧,这些黑网吧瞄准的市场就是青少年学生。一些学生迷上网
络游戏后,便欺骗家长和老师,设法筹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上网。有许许多多原先是优秀的学生,因误入黑网吧,整日沉迷于虚幻世界之中,学习之类则抛之脑后,并且身体健康状况日下。黑网吧不仅有学生几天几夜也打不“出关”的游戏,更有不健康、不宜中学生观看的黄色网页。针对这种情况,一是要与学生家长配合管好自己的学生,二是向有关执法部门反映,端掉这些黑网吧,三是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中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在思想上形成一道能抵御外来反动、邪恶侵蚀的“防火墙”。
3、消防安全教育
当前中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有的学生遇到火灾发生时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报警,由于没有掌握简单救火常识,往往小火酿成大灾;也有的学生在大火发生时,因缺乏自防自救的知识和能力,丧失了逃生的最佳时间,最终被火魔无情地吞噬。针对上述问题,一是组织中学生学好、用好消防法规,提高依法治火的观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灭火技能和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互救本领。学校可采用消防知识讲座、图片展览、演示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和不同情况下逃生自救方法,让学生熟悉防火、灭火全过程,从而使他们熟练地掌握“三知”(知防火知识,知灭火知识,知防火制度)、“四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灭初起火灾,会疏散自救)。
4、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教育
安全是做好工作、搞好学习的基本条件,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人人都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懂得一些安全知识,学会一些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技能。例如:社会交往中要防止上当受骗;遇到险情、看到犯罪行为要及时采取适当方式报警;正确处理同学、宿友之间的纠纷;夜间一人不外出;不吃霉变食物和过期食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钱物;不能酗酒、参与赌博;不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的物品;不拉帮结派,不打群架,不惹是生非,不染社会不良习气,不参与社会恶势力等非法组织;不进卡厅、歌舞厅、游戏室等娱乐场所;遵守交通规范,注意交通安全,不横穿马路,不抢道、不强行爬车、超车;既要防止性骚扰、性攻击,也要自尊、自重、自爱。当有困惑时应向老师、同学倾诉,听取别人劝说;当受到伤害时,要防身自卫和寻求法律保护等等。只有有了安全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处处注意安全防范,并学会自我保护,才能按照正常的秩序工作和学习。
5、心理安全教育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必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之感到心理有压力,表现为各种心理上的不适。诸如焦虑、强迫、恐怕、抑郁、冷漠、固执、消
沉、暴躁等等。中学生的心理正在发育之中,尚未成熟,其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和偏激的行为特征。近几年发生在学生中的打架斗殴、偷盗、染上不良习气等行为,相当一部分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应采取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人际关系的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性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预防教育,优化心理素质,促成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从而避免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1、切实提高对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个别学校虽然重视安全教育,树立了安全意识,明白安全重于泰山,也采取了一些安全教育措施,但是安全教育工作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安全教育是维护中学生安全的一项基本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它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生学生安全事故,不仅仅是个别学生受到伤害的问题,还会牵动学生家长,涉及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还会影响到部分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我们要把做好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到能不能营造优良育人环境、能不能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能不能实现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这一高度来认识,时刻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2、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仅靠保卫部门和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学生管理工作者和学生组织及学生家长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要发挥思想教育阵地的作用,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和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此外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老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如在化学、物理实验课中讲授有关防火防爆方面的内容等。
3、突出重点、注意提高教育实效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更要有重点地进行。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是教育的内容要以防人身伤害、防财务受损、防心理失常、防违法犯罪、保学业完成为重点。二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如对有不良行为的“待进生”要以防违法犯罪为主要内容,帮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对喜爱运动,行为又过于冒险的学生,要加强防运动损伤教育,教育他们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有心理失常表现的学生要加强心理健
康教育,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等等。
4、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让中学生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中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如经常召开各班学生干部会,讨论安全管理问题,听取学生意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可以利用校团委的组织活动,各个课外小组活动进行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安全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和完善从校到班、从大的团队组织到小的兴趣小组的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让学生参与学校各方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经常开展创“文明班级”、“创三好”、“模范团员”、“优秀班干部”和“出色兴趣小组”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模范榜样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争取相关部门协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在加大对校园安全保卫力量的投入、提高保卫人员素质和学校安全教育水平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公安机关的支持,严厉打击危害学校及中学生安全的不法行为,切实改善校园周边治安状况,优化育人环境。对校门口的一些摊点,校园附近的一些黑网吧,对中学生存有安全隐患的一切问题,该取缔的取缔,该打击的打击,该解决的尽快解决。对校内发生的治安事件或安全事故,要依法处理,及时通报。对违反安全规章的学生应予以批评教育,甚至必要的纪律处分,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此创造一个安全、文明的育人环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加强思想教育大学生】推荐阅读:
语文课堂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12-0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和谐10-01
大学生党课培训思想汇报:自加强自我08-04
大学生思想汇报:加强党性修养,从我做起11-05
论加强当代大学生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07-04
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08-04
加强全镇宣传思想工作07-05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11-25
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09-0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意义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