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精选11篇)
1.妊娠合并心脏病 篇一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常规
【定义】妊娠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分娩后会随之消失,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分类:
妊娠期高血压:BP≥140/90mmHg,妊娠期首次出现,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蛋白尿(-);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诊断。
子痫前期轻度:BP≥140/90mmHg,孕20周以后出现,尿蛋白≥300mg/24h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
子痫前期重度: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h或(++);血肌
9酐>106umol/l;血小板<100*10/l;微血管病性溶血(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并有头痛、眼花、胃区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子痫: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神志、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2、评估有无其他并发症
胎盘早剥、HELLP综合症、心肾衰竭
3、密切监测临床症状
血压变化、蛋白尿定性定量、水肿程度
4、密切监测产程
宫缩、胎心、胎动情况;产程进展情况
5、出入量
摄入的食物和液体以及排出量,监测肾功能情况
6、密切观察主诉及自觉症状
有无晕、头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警惕子痫的发生。
7、产后细致观察
子宫恢复情况;引道出血情况;恶露颜色、性状
8、用药情况及用药后反应
硫酸镁应用时,注意浓度及速度,谨防镁中毒。
【护理措施】
1、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的护理
1.1、保证休息,充分睡眠(>10小时/天),左侧卧位为宜,保持愉快情绪。1.2、摄入充足的蛋白质(>100克/天)、热量。
1.3、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向孕妇及家属讲解妊高症相关知识,并督促孕妇每天数胎动,监测体重,及时发现异常。
1.4、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护理。1.4.1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左侧卧位为宜。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若孕妇为重度高征,应准备下列物品:呼吸器、床档、急救车、吸引器、氧气、开口器、产包,以及急救药品,如硫酸镁、葡萄糖酸钙等。
1.4.2、每4小时测一次血压,并随时观察和询问孕妇,有头晕、头痛、目眩、恶心、呕吐、阴道出血等自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1.4.3、教会产妇自数胎动,注意胎心变化,必要时做胎心监护;严防胎盘早剥。
1.4.4、适当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少于3克)。
1.4.5、隔天测体重,留置尿管,每天记液体出入量。1.4.6、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1.4.7、药物治疗的护理 1.4.7.1、解痉药物:首选硫酸镁,肌肉注射时臀部深部注射,注射部位有硬结或疼痛时,可行局部热敷促进药物吸收。静脉滴注时,速度以1g/h为宜,不超过3g/h。每天用量15-20g。应用硫酸镁的过程中,注意药物的毒性反应,应检测以下指标,膝腱反射必须存在、呼吸不少于16次/分、尿量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或每小时不少于25ml。一旦出现毒性反应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3分钟以上推完。
1.4.7.2、镇静、止搐药物:使用安定肌注或静脉注射,静脉推注时宜慢。使用冬眠1号(杜冷丁10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1/3量肌注时,因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产妇应卧床不能单独下床活动,以防意外。
1.4.7.3、降压药物:心痛定口服或舍下含化,应严格给要时间、剂量和方法,静脉给降压药时,严格输液速度,密切观察血压。
1.4.7.4、利尿药和扩容药,速尿用后注意观察尿量情况、白蛋白、血浆等扩容时注意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防止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2、子痫患者的护理
2.1、协助医生控制抽搐,硫酸镁为首选药物,25%的硫酸镁20毫升+25%的葡萄糖20毫升静脉推注(不少于3min),随之用以2g/h静脉滴注,必要时可加用强有力地镇静药物,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静点。
2.2、子痫发生后,立即给氧,用开口器或压舌板放置于上、下磨牙间防止唇舌咬伤。
2.3、使患者取头低侧卧位,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喉部黏液或呕吐物,以免窒息。
2.4、在患者昏迷或未完全清醒时,禁止给予一切饮食和口服药,取出假牙、防止误入呼吸道而致吸入性肺炎,加强口腔护理。
2.5、减少刺激,将患者安置于单暗室,一切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轻柔且相对集中,减少任何不必要的刺激。
2.6、严密监护,密切注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尿量(留置尿管)、记出入量。
2.7、及时发现产兆,做好终止妊娠和母子抢救准备。
2.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心力衰竭、脑出血、肺水肿、肾功能衰竭DIC等,及时处理。
3、妊娠高血压 孕妇产后护理 3.1、如果患者在分娩前或分娩时使用了硫酸镁,产后的第一个24h仍然要继续使用。由于硫酸镁会抑制子宫收缩,因此产后使用硫酸镁时要注意子宫收缩情况,避免出现产后出血。
3.2、如果产后血压持续升高,可考虑口服降压药,首选钙通道阻滞药。3.3、在产后72h内尿量通畅会逐渐增加,应注意监测尿量。
3.4、一般在产后2周内子痫前期的症状会完全消失,若不消失,应注意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等。
【健康教育】
1.加强孕期教育,使孕妇及家属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知识和对母儿的危害。
2.使孕妇于妊娠早期开始做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减少本病的发生和阻止其发展。
3.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减少脂肪过多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及富含铁4.5.6.7.钙锌的食物。
妊娠20周开始,每天补充钙剂2g,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
孕妇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悦的心情,减少生活压力,减少妊娠高血压的发生。
住院治疗期间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药物的性能,使之主动配合。教会患者自测胎动,如胎动过多或过少应及时报告医生。
2.妊娠合并心脏病 篇二
1临床资料
2008-2010年我科共收治12例心脏病孕妇, 年龄最大46岁, 最小21岁;风湿性心脏病1例, 先天性心脏病3例, 妊高征心脏病6例, 病毒性心肌炎2例;剖宫产8例, 阴道分娩4例, 其中心力衰竭发生在妊娠中期2例, 妊娠晚期10 例, 孕产妇0死亡, 围产儿0死亡。
2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
心功能Ⅲ级以上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需住院治疗, 心功能Ⅰ~Ⅱ级者, 预产期1~2周入院。病室内环境应整洁、安静、安全、空气新鲜, 限制探视。嘱患者卧床休息, 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 减少活动量, 遵医嘱给予吸氧, 心电监护, 指导孕妇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食物, 如铁、锌、钙等, 少量多餐, 多食水果和蔬菜, 保持大便通畅。严密监测孕妇的脉搏及胎动, 如脉搏>100次/min或胎动过多或过少, 均应及时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 并详细记录24h出入量, 严密监测孕妇的心肺功能、体重、血压和胎心音的变化, 做好各项记录, 预防各种感染, 防止并发症。
2.2 心理护理
合并心脏病孕妇多数以往有心脏病病史, 心理负担较重, 既渴望分娩成功, 又担心分娩造成心脏病病情加重, 因此患者易出现紧张、恐惧心理。护士要注意心理安慰, 主动与患者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 同时给予精神安慰, 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各种疑问, 以消除不安情绪, 减轻心理负担, 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3 产程监护
患者进入第一产程时, 应由专人护理, 给予精神上鼓励和安慰 , 适当使用镇静、止疼剂, 密切监测脉搏、呼吸、心率、血压、胎心及宫缩情况, 面罩吸氧, 指导产妇宫缩时不宜用力, 宫口开全后行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 严格无菌操作, 缩短第二产程, 减少体力消耗。如产程进展缓慢, 可适当使用宫缩剂, 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心脏功能、子宫收缩、宫口开大及先露下降情况, 如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气短、胎心>160次/min, 应立即报告医师适时在硬外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立即备皮、脐部护理、留置尿管、备血、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等术前准备工作。胎儿娩出后, 立即在产妇腹部置砂袋24h, 以防腹压骤降诱发心力衰竭。合理限制第二产程时间, 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是控制产后出血的关键。为防止产后出血, 必要时可用催产素10~20U肌注, 如产后2h内出血量大于200ml, 应积极查找原因, 给予急救处理, 遵医嘱输血、输液, 严格控制滴速,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血压、宫底高度、膀胱充盈情况, 嘱患者及时排空膀胱, 产后24h应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一切引起情绪波动的刺激, 清淡饮食, 防止便秘, 72h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如休息时心率>120次/min, 呼吸>22次/min, 说明有早期心衰发生, 应立即通知医生, 迅速对症处理, 继续使用抗感染药物, 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及产后感染。
2.4 用药护理
强心、利尿、扩血管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原则, 护士必须熟悉各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每次给药前均应测量脉搏, 同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视觉障碍, 心率<60次/min, 说明有洋地黄中毒发生, 应立即停药, 通知医生, 对症处理。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在进行静脉输液时, 应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2.5 吸氧
吸氧不仅可改善心脏病孕产妇的缺氧症状, 还可改善胎儿宫内窘迫。应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给予间断吸氧或持续低流量吸氧。胎心>160次/min或<120次/min, 可立即吸氧, 心力衰竭时如氧饱和度低应面罩加压吸氧。
2.6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患者一旦发生心力衰竭, 立即取端坐位, 双腿下垂, 保持呼吸道通畅, 高流量加压吸氧, 为增加气体交换面积, 可在氧气湿化瓶内加入50%的酒精随氧气吸入, 遵医嘱给予速尿20~40mg静脉注射, 吗啡5~10mg缓慢静脉注射, 使患者安静, 减少躁动,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 留置尿管, 准确记录出入量, 预防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妊娠,心脏病,护理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 (M)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47.
3.浅谈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 篇三
【摘要】文章通过临床病例,浅谈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
【关键词】妊娠;心脏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150-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01例均在孕前或孕期明确诊断为心脏病,20~43岁,分娩孕周为孕266/7~415/7周,剖宫产251例,剖宫产率为83.4%,阴道分娩50例,孕产妇死亡2例,死亡率为0.66%,围产期死亡率为0.33%,围产儿死亡率为1.63%。
1.2心脏病分类30例心脏病发生心衰19例中,从外院转入18例,本院发生1例,其初诊孕周为孕336/7周。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心理安慰 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心理问题,主要时紧张、担忧和焦虑,其中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多从外院转入,因此,出现的心理问题既有因环境改变、语言不通所致的情绪不安和躁动,也有本身疾病在医疗过程中未能治愈所致的忧虑。护士要运用沟通技巧,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等给予精神安慰,并向孕妇说明用药的目的,教会她们配合方法,同时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各种疑问,
2.1.2饮食指导 向孕妇及家属解释饮食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正确进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以减少水钠潴留,防止妊娠期体重增加,并嘱孕妇进食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多吃蔬菜及水果以防便秘和增加心脏负担。
2.1.3体位及活动度 保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日间餐后有0.5~1h的休息,夜间要有10h的睡眠,休息时保持左侧卧位和头肩高位,防止子宫右旋,减轻对心脏的负担;限制体力劳动,适当减少活动量。心功能Ⅲ级以上者要以卧床为主,尽可能采用半卧位或半坐位,以患者舒适为标准。
2.1.4加强母胎监测指导孕妇自我监测,正确数胎动,每天3次,每次1h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同时进行胎心监护并给予氧气吸入等。每日3~4次测听胎心率,加强电子胎心率监护,隔天1次,必要时每天1次,同时配合B超,作生物物理象监测、脐动脉血流图测试、24h尿雌三醇、血雌三醇的测定等,及时了解胎儿及胎盘功能。
2.1.5及时了解心功能情况每日或隔日测尿蛋白和称体重。心功能Ⅲ级以上者根据体重增加情况,及时予以利尿,以减轻心脏负荷,加强观察有无水肿加重或范围扩大、气急和心跳加快等异常情况的出现,加强心电监护并记录,配合医生及时复查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心功能以及实验室检查。
2.2对各种心脏病的心衰给予不同的护理
2.2.1围产期心肌病 孕妇在孕前可无心脏病史,多在妊娠后期2个月出现,往往是突发心悸、胸闷、呼吸急促,应加强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观察有无心律不规则现象,配合医生及时给予营养心肌的药物、利尿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2.2.2风心病所致的心衰协助经常改变卧位,移动双下肢,防止血栓形成。加强药物的控制,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先兆状态,本组风心病伴二尖瓣狭窄发生心衰3例,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在心衰好转情况下,做二尖瓣狭窄分离术,心功能得到改善,于妊娠晚期作剖宫产术,母婴均存活。
2.2.3心衰伴肾功能衰竭除护理心衰外,肾功能不全者,进行超滤,排除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血透。
2.3各种常用药的护理应用洋地黄时,避免各种诱发中毒因素,如各种感染、缺氧、低血钾等的发生,同时观察有无消化道或精神神经症状;静脉注射时需稀释、慢推;口服用药前需测1min脉搏;24h用量不超过1.2mg,防止洋地黄中毒。应用扩血管药物时,观察心率与血压,血压不能低于12.0~13.3/8.00~9.33kPa,心率加速不得大于20次/min以上。应用利尿药,特别是噻嗪类利尿剂不仅要及时补钾,而且要加强母胎监测和护理,避免长期和大量应用。因此类药可引起胎儿心律失常,延缓胎儿生长发育等不良反应。应用利多卡因时,滴速要保持在1~2mg/(kg.h),观察心律是否规整和心率有无减慢,以防传导受到阻滞而发生意外。
2.4围术期护理本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术为主,剖宫产率达83.4%,做好围术期的各种护理工作是预防心衰的关键。术前要及时按医嘱予以支持疗法和预防性抗生素疗法,以改善营养和预防感染,进行必要的宣教和心理护理,同时做好各种物品的准备。术后根据麻醉和心功能情况置患者于舒适的体位,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并定时观察切口、宫底、宫缩、恶露等产科情况,根据心功能予以心电监护,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用输液泵控制输液滴速和补液量(10~20ml/h,24h小于1000ml),尤其要加强第1个24h的观察和护理,以防心衰发生。
2.5哺乳问题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提倡母乳喂养。心功能Ⅲ级或以上者均予以中药麦芽和芒硝回奶,同时配合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B6。
由于注重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早期监测、治疗和护理,并根据各类心脏病特点和产科的特殊性,针对性地加强了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和操作护理,为医生提供了有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依据,积极配合治疗,运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心脏负担,防止母体和胎儿的缺氧,明显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并使心脏病孕妇顺利渡过了孕产期。
参考文献
[1]方圻.现代内科学[M].现代军医出版社,1995
4.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孕产期管理 篇四
1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类型
妊娠合并心脏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妊娠前已存在的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第二类为妊娠引起的心脏病如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等。根据心脏血液循环特征分为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右向左分流型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及艾森曼格综合征等;无分流型心脏病,如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及马凡综合征等。
心律失常也较常见,许多疾病和药物都可引起和诱发心律失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分为3类:激动起源异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激动传导异常,如房室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等;传导途径异常,如预激综合征。
2 孕产期孕妇血流动力学变化
妊娠期血容量自妊娠第6周开始增加,32~34周达高峰,较妊娠前增加30%~45%。血容量增加引起心排出量增加和心率加快。子宫增大使心脏向左上移位,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扭曲,机械性地增加心脏负担。分娩期每次宫缩有250~500 ml液体被挤入体循环致血容量增加,使心排出量增加。第二产程时,由于孕妇屏气致肺循环压力增加,使右心负荷加重。胎儿胎盘娩出致腹压骤减,回心血量减少,随后胎盘循环终止,大量的胎盘循环血液进入体循环,均造成血流动力学急剧变化。此外,妊娠期组织间潴留的液体也开始回到体循环,也加重了心脏负担,尤以产后3天最明显。这些变化使心脏病孕妇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增大。综上所述,妊娠32~34周后、分娩期、产后3日内心脏负担最重,是心脏病孕妇的危险时期,临床应给予严密监护。
3 孕期的管理
3.1 心脏病患者的孕期风险评估及随访
合并心脏病的孕妇的妊娠风险主要取决于心脏病类型及心功能状况,因此在妊娠前对已诊断心脏病的女性必须进行妊娠期风险评估。孕妇风险评估可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风险分类标准[2]。存在以下严重心脏病的女性应避免妊娠,如心脏病伴有肺动脉高压、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30%,心功能Ⅲ~Ⅳ级),重度二尖瓣狭窄和主动脉瓣狭窄、马凡综合征主动脉直径>45 mm,二叶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直径>5 mm,有围生期心肌病史仍存在左心功能异常。如果已妊娠者应尽早终止妊娠。
心脏病患者妊娠后需尽早评估病情,告知患者孕期风险,建议患者到有治疗经验的医院就诊,建立高危孕妇管理档案。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分类,制定孕期随访计划。除了常规产前检查,低危患者孕期需心脏专科医生随访1~2次,中危患者在早、中和晚孕期至少在心脏专科医生处随访1次;而高危患者或有禁忌证坚持妊娠的患者在妊娠期发生心力衰竭、栓塞、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的几率增高,因此需每月1~2次在产科和心脏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血气分析等,了解心脏病病情变化,评价心功能,及早发现并治疗心力衰竭及并发症,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3.2 胎儿的评估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后代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较普通人群明显增高,因此建议对胎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并根据母亲心脏病类型(如马凡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和长QT综合征等)进行相关遗传学检查。在孕13周,超声检查即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的患者,可以进行早期诊断。超声心动图在孕18~22周可以清楚地显示心脏及其流出道的结构,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佳时机[3]。
心脏病患者的胎儿容易发生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进行胎儿血流动力学的无创监测。脐动脉血流的多普勒指数能够反映胎盘血管发育不良、胎儿缺氧、胎儿酸中毒以及胎儿的不良结局。若出现脐动脉舒张期血流缺失或反向舒张期血流是终止妊娠的指征。
3.3 孕期治疗
合并心脏病的孕妇应避免过度劳累、膳食合理、保证睡眠。出现早期心力衰竭表现则住院观察,同时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感染等治疗,妊娠前需要服药的患者在妊娠期应该根据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和原发病情况调整用药的类型及剂量。较为常见的用药包括抗凝剂如法华林、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药物,原则上避免使用危害胎儿的药物。
尽管妊娠期进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孕妇的死亡率与孕前手术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手术增加了胎儿死亡风险。因此,不鼓励妊娠期进行心脏手术。但部分患者,如主动脉夹层患者,需要在妊娠期进行体外循环下的心脏手术治疗。此外,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需手术者可在孕中期行经皮球囊扩张术。
4 分娩期管理
心脏病患者在分娩前需要产科、心脏科及相关科室讨论,制定做出个体化的终止妊娠方案。
4.1 分娩时机
终止妊娠的时机需要根据患者心功能状态、孕周及生育情况综合评估。多数心功能Ⅰ~Ⅱ级低危患者可以妊娠至足月,若有早期心力衰竭表现,予改善心功能后及时终止妊娠;使用抗凝剂的患者,适时调整抗凝剂的类型。
4.2 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具有出血少、感染风险小等优势。若无产科指征,大多数心功能良好的心脏病患者可以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镇痛分娩可以减少经阴道分娩者的疼痛及焦虑对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患者一旦临产,建议采用侧卧位,第二产程时,避免屏气用力,必要时行阴道助产缩短第二产程。胎儿娩出后,在产妇腹部放置沙袋,防止腹压骤降引起回心血量减少。
剖宫产可减少产妇因长时间宫缩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减轻心脏负担。建议采用剖宫产分娩的患者包括服用抗凝剂、马凡综合征主动脉直径>45 mm、急性或慢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力衰竭、重度主动脉狭窄、重度肺动脉高压(包括艾森曼格综合征)[4]。
4.3 麻醉方式的选择
麻醉方法取决于产妇的心功能状态和凝血机制。首选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只有不能耐受者,才选用全身麻醉。因为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其外周血管扩张作用可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
4.4 血流动力学监测
由于宫缩和麻醉能够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分娩过程中需要连续心电监护和血氧监测。高危患者如肺动脉高压患者需要进行有创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这样可以准确掌握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5 产褥期的管理
产褥期需积极预防心力衰竭、产后出血、感染及血栓等并发症。
心脏病产妇须充分休息,剖宫产的患者在产后可采用镇痛治疗。所有患者产后至少进行24小时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监测24小时出入量、控制液体输注的量与速度,避免体液超负荷。产后72小时是发生心力衰竭的高危时段。重症患者需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心脏病患者产后应住院观察1周,重症患者如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应延长住院观察时间。产后出血将导致低氧血症。胎盘娩出后缓慢滴注缩宫素可以预防产后出血,而快速滴注缩宫素将导致外周阻力迅速下降,同时会导致肺小血管强烈收缩,从而加重肺动脉高压[5],应避免在肺动脉高压患者中使用。麦角新碱可导致血管收缩和高血压,不能用于心脏病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脏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心瓣膜病患者,在术中、术后有创检测较多,需预防感染及血栓。产后常规使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至少1周。
根据心脏病类型在产后使用抗凝剂预防血栓形成,至少7天,尤其是心脏瓣膜病变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全身麻醉术后的患者抗生素应用更应积极。抗凝药视患者心脏病种类和出血情况,瓣膜病患者及肺动脉高压患者一般在术后12小时或24小时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心功能Ⅱ级以上的患者避免哺乳。
妥善处理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需要产科、心脏科及其他相关学科密切配合,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重视孕期评价,避免高危患者妊娠,才能为成功治疗这些患者提供保障。
摘要:<正>妊娠合并心脏病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孕产期管理,对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改善母婴不良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1]。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孕产期管理多采用以产科为主,多学科参与模式。管理过程中应专人、连续、动态观察,依据严密监测结果进行临床决
参考文献
[1]李燕娜,卜岗,杨冬.妊娠合并心脏病247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12,7(6):751-753.
[2]Thorne S,Mac Gregor A,Nelson-Piercy C.Risks of contraception and pregnancy in heart disease[J].Heart,2006,92(10):1520-1525.
[3]Rychik J,Ayres N,Cuneo B,et al.American Society of Echocardiography 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for performance of the fetal echocardiogram[J].J Am Soc Echocardiogr,2004,17(7):803-810.
[4]European Society of Gynecology(ESG),Associationfor European Paediatric Cardiology(AEPC),German Society for Gender Medicine(DGes GM),et al.ESC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aorticdiseasesduring pregnancy:the task force on the managementof aorticdiseases during pregnancy of the Europeansociety of cardiology[J].Eur Heart J,2011,24(32):3147-3197.
5.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体会 篇五
1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护理
此类患者应特别注意观察胸闷、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是否缓解等。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继发低血糖,以防因低血糖引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脏供血重新分布,造成心肌更大面积的梗死而加重心脏损害。此时,血糖宜维持11.0mmol/L左右,不宜降得太低。同时注意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损害,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应及时检测心肌酶,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为抢救治疗争取时间。
2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护理此类患者以控制输液速度及严格掌握输入液体的种类为主。糖尿病患者输液一般多忌糖而选用0.9%氯化钠溶液,但血钠高又可加重tL,脏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输液过多、过少均可导致肾功能低下,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3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护理
对出现tL律失常的患者除进行心电监护外,需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同时给患者创造安静的休息环境,严格控制探视。低流量持续吸氧。应用强心药时需严防毒性反应。
4药物治疗的护理
4.1口服药物治疗的护理
采用门头和书面相结合的形式向患者交代用药的具体方法,说明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满足患者的治疗信息需求,从而主动配合服药,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4.2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要做到规范、准确、有效,护士在为患者测量血糖和注射胰岛素的同时,向患者讲解准确测量血糖和准确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性以及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如何预防和处理低血糖。
对出院后有自测血糖、尿糖或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在出院前有计划地教会其掌握测量血糖、尿糖的方法,注射胰岛素的方法。
4.3其他藥物治疗的护理
乙醇、水杨酸制剂、磺胺药及四环素类等药物可以使m糖下降,所以,糖尿病的患者尽量不使用对血糖有影响的药物,如确实要使用,要与降糖药分开服用,并间隔一定的时间,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
5饮食护理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它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讲解饮食在控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情、防止并发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严格和长期执行规范饮食管理的自觉性。定量进餐,在热量分配上按早、巾、晚1/3、1/3、1/3或1/5、2/5、2/5的三餐分配比例,也可按1/7、2/7、2/7、2/7的四餐分配比例。强调饮食原则遵循低脂、低盐、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食物的原则;少食多餐,忌甜食、饱食、烟、酒及刺激性食物。饮食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应通过口头宣教、书面宣教资料和宣传片等多种教育形式反复强化,提高患者的自觉性,使之能持之以恒地按饮食处方进餐。
6生活护理
6.1洗澡指导
指导患者洗澡时水温不宜太高或太低,以35~40℃为宜,温度太高容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导致冠状动脉和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胸闷、头晕等症状;水温太低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洗澡时间不宜太,使用抽风机保持空气流通,以免诱发胸闷等不适。
6.2排便指导
糖尿病患者因为高浓度的血糖,对植物神经有损害作用,致胃肠蠕动无力,大便不易排出;另外,由于代谓紊乱,蛋白质呈负平衡,以致腹肌和会阴肌张力不足,排便无力引起糖尿病性便秘。
所以我们向患者解释便秘的发生与糖尿病的发病是同步的,随着血糖的逐渐控制,便秘症状也将得到改善,控制血糖是改善便秘症状的关键。指导患者尽量使用坐便器而避免采用蹲厕,以减少腹压和跌倒的发生。对年纪较大、行动不便、视力低下的患者,采取床边或床上排便或有专人扶持。
7运动护理
患者病情稳定,指导他们进行康复运动。康复运动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患者只有根据运动处方进行持之以恒的运动,才能达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
指导患者出院后,尽量回到医院在监护下进行运动,或至少在家属等陪同下进行户外有氧运动,确保运动过程的安全。
8心理护理
6.妊娠合并心脏病 篇六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肝素、藻酸双酯钠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冠心病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心电图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呼吸困难、心悸、缺血性ST-T改变等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时,要采用综合治疗方式,在治疗肺心病基础上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冠心病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108-02
Abstract:Objective o focus on an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Select 76 cases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 total of 38 cases of and the control group a total of 38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received heparin and sodium alginate double ester treatment,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ere received pulmonal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using nitrate med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 clinical symptoms and electrocardiogram.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angina,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palpitations, left heart border expanding, dyspnea incidence was signi 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T changes, left axis deviation, bundle branch block, 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cidence was signi 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was 93.8%, the control group was 60.5%, treatment effect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th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or pulmonal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comprehensive way should be adopted based on using nitrate med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o obtain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ect.
Keywords:Chronic cor pulmona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Clinical treatment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多发生于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两种疾病的症状非常相似,合并时会互相掩盖,因此临床诊断非常困难,很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因此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疾病类型并采用综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1-2]。本文分析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7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3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6.8±6.2)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肺脏病学》中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标准[3]。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低流量持续吸氧、解痉平喘、利尿和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15mg藻酸双酯钠(上海华源药业沙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457)、20mg肝素(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052)、13mg川芎嗪(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094)、25mg复方氨基酸(B Braun Melsungen AG,H20120546)加入到500mlGS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次/d,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解痉、平喘、化痰、维持水分和酸堿平衡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及时给予患者强心、呼吸兴奋等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从而减轻心脏负荷。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60mg多巴酚丁胺(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904),10mg酚妥拉明(必康制药江苏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438),加入500ml的葡萄糖溶液(世贸天阶制药江苏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5103),1次/d。危重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时可进行尼可刹米(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746)和洛贝林(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42)静脉注射[4]。
1.3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咳嗽缓解,痰液白色稀薄,容易咳出,检测心肺功能为二级,肺部炎症大部分被吸收,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大幅度改善;有效:患者持续性咳嗽,痰液浓稠不容易咳出,檢测心肺功能为一级,肺部炎症部分被吸收;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没有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的现象[5-6]。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照组患者发生心绞痛、心悸、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心界向左扩大的几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电轴左偏、缺血性ST-T改变、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束支传导阻滞的几率也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具体见表1。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38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38例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0.5%,具体疗效比较见表2。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数量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变化而逐渐上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呼吸困难,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体内红细胞数量会大量增加,导致患者冠状动脉的血液流动减慢,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形成血栓[7]。同时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心肌细胞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处于缺氧的状态,细胞对于缺氧的敏感度逐渐下降,细胞对于缺氧的耐受程度逐渐增高[8]。此外,一些微生物的感染以及高碳酸血症都会对心肌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会因为心肌缺血表现出缺氧的症状,例如心绞痛、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的临床症状特别相似以至于在临床诊断时会发生掩盖,因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一定要进行完善的检查以避免发生漏诊和误诊。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时,不仅要进行常规的解痉、通气、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吸氧、平喘、化痰以及营养支持,还要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张血管,降低患者肺动脉压力以减轻患者心脏负荷,扩张冠状动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要合理使用利尿剂、洋地黄和镇静类药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方式和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者冠心病的治疗很相似,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左右心都会受累,因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要比单纯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者冠心病患者严重,当患者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时,治疗时不仅要进行吸氧、抗感染治疗和利尿,还要使用强心剂;当患者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导致心力衰竭时,要联合使用强心剂加强治疗效果[9-10]。本研究发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悸、心肌梗死、呼吸困难、心界向左扩大的可能性要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要高,发生缺血性ST-T改变、束支传导阻滞、陈旧性心肌梗死以及电轴左偏的可能性也明显增高;治疗时,对患者采用包括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等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效果要比使用复方氨基酸药物要好,无论是患者临床症状的好转、疾病发作的严重性和频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时要在抗感染、吸氧等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注意进行综合性的治疗,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鲁忠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J].当代医学,2013,11( 06) : 49.
[2]肖志华,李志润,张年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27 例临床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 06):67.
[3]崔祥.实用肺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24-226.
[4]赵云泉,吕宏,王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J]西部医学,2011, 21(3): 23.
[5]王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1(2) : 56.
[6]张会春,金一淑.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28例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4):357-359.
[7]贾浩.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诊疗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 (10):67.
[8]程秀丽,马永辉,冯晓红.低分子肝素、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1, 19(2):35-37.
[9] 熊国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690-691.
7.妊娠合并心脏病 篇七
关键词:妊娠,心脏病,孕期保健,实际效果
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共有38确诊为心脏病的孕妇,其中的20例给予了良好的孕期保健工作,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之间共收治住院分娩孕妇若干名,选择其中的38例确诊为心脏病的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年龄最小22岁,最大45岁,平均29.5岁。确诊心脏病类型:风湿性心脏病12例,先天性心脏病10例,妊高征性心脏病7例,肺原性心脏病6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生产方式:阴道分娩12例,剖宫产2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8)和保健组(n=20), 2组孕妇在年龄、心脏病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n=18)孕妇仅给予常规护理,保健组(n=20)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了良好的孕期保健,具体内容包括定期产前检查、运动指导、饮食指导、预防妊高征、动态观察心脏情况、预防贫血等;对比分析2组孕妇分娩时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孕产妇及婴儿病死率。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以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保健组孕妇分娩时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孕产妇及婴儿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孕妇分娩时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孕产妇及婴儿病死率见表1。
3 讨论
3.1 孕期保健
第一,定期产前检查。孕妇需要在20孕周之前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检查频次为1次/2周;在20孕周之后,孕妇需要以1次/1周的频次进行产前检查,根据产科医师的保健指导完成孕期保健。第二,运动指导。要求孕妇严禁从事各种重体力劳动或者高强度活动,如不应走远路或者登高山;另外,在日常的活动中,如果感到疲劳则需要立刻进行充分地休息。在正常休息方面,坚持每晚能够休息10h,午睡2h。第三,饮食指导。在日常的饮食方面,坚持高维生素、高蛋白、少盐、低脂肪的进食原则,同时为了防止因为营养过度摄入导致的体质量超常增加,应该将热量摄入维持在7500J至8400J左右;孕妇的体质量增加速度应该严格控制在0.5kg/周左右,同时整个孕期体质量增加不应该超过11kg;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第16孕周开始,食言的摄入量需要控制在3~5g/d的范围内。第四,预防妊高征。妊高征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也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生与钙及维生素等缺乏有关。自20孕周起,每日补钙剂2g、维生素E 100mg,有助于预防妊高征。第五,动态观察心脏情况。心脏功能分级并非固定不变,随妊娠进展可能恶化。妊娠24~26周为血容量增加高峰、28~34周为心功能变化高峰,是妊娠期最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时期,故应动态观察心功能变化。有条件时尚可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心脏射血分数、每分心搏出量、心脏排血指数及室壁运动状态,有助于判断心脏功能。第六,预防贫血。贫血时血液稀释,携氧能力降低,增加心脏负担,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1,2,3,4,5]。妊娠期由于铁的需要量明显增加,极易并发缺铁性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妊娠期缺铁性贫血高达40%。因此,应于20孕周起常规补充铁剂。常用药物有福乃得片,是硫酸亚铁的控释剂,不仅有利于铁的吸收,又能降低消化道反应,效果较好。
3.2 结论
科学有效的孕期保健能够显著降低孕妇分娩时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孕产妇及婴儿病死率,对于确保母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建平, 陈慧.心脏病妊娠期心功能监测技术及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 21 (10) :44-45.
[2]Scirica BM, O'Gara PT.Valvular heart disease in pregnancy[J].Curr Cardiol Reports, 2006, 8 (2) :325-327.
[3]姚天一.提高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疗水平降低孕产妇病死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 21 (10) :125-126.
[4]Ferrero S, Colombo BM, Ragni N.Maternal arrhythmias during pregnancy[J].Arch Gynecol Obstet, 2004, 269 (4) :215-216.
8.妊娠合并心脏病 篇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12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年龄22~36 (26.8±4.1) 岁;孕28~42 (36.5±3.8) 周;初产妇50例, 经产妇13例;自然分娩14例, 剖宫产49例。对照组年龄23~37 (27.2±4.3) 岁;孕29~41 (36.9±3.2) 周;初产妇48例, 经产妇15例;自然分娩17例, 剖宫产46例。2组年龄、孕周、产妇类型及分娩方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生活、营养、药物等进行护理。观察组从健康指导、心理、饮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询证护理, 并确定可行性高的最佳证据指导询证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
1.2.1 健康指导:
医务人员给患者讲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相关知识, 根据孕妇的孕周和心功能级别进行详细的讲解, 使其充分了解疾病的危害与注意事项。加强产前检查, 积极配合护理与治疗。
1.2.2 心理护理:
积极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的不同情况, 采用适当的方式与患者沟通。合并心脏病的孕妇心理压力较大, 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 医务人员应与家属合作共同疏导患者,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耐心指导用药, 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及困惑, 在精神上给予慰藉, 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1.2.3 饮食指导:
孕妇的健康饮食对母体和胎儿都是极为重要的, 向患者说明饮食对于疾病的重要性, 指导正确进食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 应少量多餐, 不宜进食过饱, 多食蔬菜、水果, 防止便秘, 控制体质量增长在12kg以内[2]。
1.2.4 妊娠期护理:
做好产前检查, 妊娠20周以前检查频率为2周1次, 20周后每周1次, 32~34周期间有特殊情况及时检查。检查内容除常规的产科检查外, 重点判断心功能的状况, 了解有无其他加重心脏负担的合并症, 有无早期心力衰竭的发生, 及时跟医师沟通, 并指导治疗。建议心功能Ⅰ~Ⅱ级的孕妇在预产期前2~3周住院待产, 心功能Ⅲ级或以上者, 尽快住院观察治疗[3]。
1.2.5 分娩期护理:
经阴道分娩者, 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 提前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 持续吸氧,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并用监护仪评估胎儿情况。产程中应积极预防心力衰竭。剖宫产患者应注意体位, 控制好静脉滴注量和滴速, 术中严密观察心电监护仪的动态变化。
1.2.6 产褥期护理:
产后由于重新适应的原因, 心脏负荷加重, 加上产后乳房肿痛, 仍易发生心力衰竭。产后3d特别是24h内都应该予以重视, 定期巡视病房, 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和心功能的监护。并定期观察切口、宫缩、恶露等产科情况。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 应鼓励并指导进行母乳喂养, 以促进子宫复旧, 增进母婴感情;心功能Ⅲ级或以上者, 指导产妇回奶, 进行人工喂养。
1.2.7 出院指导:
出院时帮助产妇和家属制定合理的生活计划, 指导产妇学习相关的知识, 定期进行随访, 了解产妇的情况, 促进其恢复。
1.3 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由受过培训的专业调查员进行, 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比较
通过问卷调查, 观察组患者对自身的心理、饮食及心功能满意程度为84.1% (53/63) , 对照组患者则是58.7% (37/63) ,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低于对照组的1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高危妊娠, 可造成早产、流产、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等不良后果, 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因此, 做好护理与治疗工作对母婴的健康极为重要。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询证护理是在一个新的医学模式下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实践过程, 是将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与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与愿望这三个基本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出的完整的护理方案[5]。询证护理概念是在询证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1) 寻找临床实践中的问题, 本研究的问题就是护理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妊娠结局的作用; (2) 根据问题进行相关的文献系统综述, 寻找外部证据, 本研究通过查找文献, 找到一般护理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生活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3) 是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外推性进行评估; (4) 将所获得的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与经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 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案, 本研究中运用询证护理, 结合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与需求对其进行护理 (5) 实施护理计划, 并评估临床证据的实际效果, 我院给予询证护理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 询证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摘要:目的 探讨询证护理应用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中对孕妇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从健康指导、心理、饮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询证护理,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 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询证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关键词:询证护理,妊娠合并心脏病,生活质量,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王朝松, 万惠芳.妊娠合并心脏病孕期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10) :3924.
[2] 林会芳.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整体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3) :109-110.
[3] 张素霞.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2) :213-214.
[4] 余钻控, 余艳芳, 黎叶飞.2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0, 23 (4) :1087-1088.
9.妊娠合并心脏病 篇九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治疗策略。方法:本次讨论所研讨的17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筛选而出,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出判断选择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冠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例,合并甲减6例,合并甲亢7例,均经药物治疗,12例患者心绞痛消失,另1例甲亢患者心绞痛从IV级降为II级,经PTCA+支架置入术治疗成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甲减患者4例,3例经PTCA+支架置入术治疗成功,另1例广泛前壁心梗死,通过尿激酶溶栓后未通,无介入治疗,患者死于左心衰。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应及早采取灌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在经药物治疗稳定甲状腺功能的基础上,行PTCA或者药物治疗。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异常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40-02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冠脉搭桥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1]。合理地选择这些措施进行治疗,并且有国内外指南可供参考,但是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治疗策略与风险,国内并无相关报道,为了探讨出更适合治疗策略,现将17例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纳入到分析研讨范围内,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讨论所研讨的17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筛选而出,17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63.57±4.69)岁。经诊断17例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例。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由病史和FT4、FT3 、TSH检查结果来确定,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具体情况,见下表1。
1.2治疗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共13例,均接受抗血小板、抗凝、抗缺血等治疗,其中甲减6例,均给左旋甲状腺素50~150ug/d,经治疗后6例患者心绞痛均消失。甲亢7例患者,给予丙基硫氧嘧啶300mg/d或甲巯咪唑5mg/d治疗,其中6例心绞痛消失,另1例心绞痛从IV级降为II级,在甲亢治疗期间,白细胞3.2~3.8×109/L,经过住院21d后给予抵克立得250mg/d,使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Stend治疗后,患者心绞痛消失,经过住院1个月后白细胞升到4.0×109/L以上。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例患者均合并甲减,3例患者直接PTCA并支架置入,治疗成功且术中、术后无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出现。1例患者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先采用200万尿激酶溶栓后未通,使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不适宜CABG或PTCA治疗,结果药物治疗无效,死于左心衰。
2.患者预后
不稳定心绞痛药物在治疗期间,无急诊PTCA病例,但急性期死亡出现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病情稳定后出院,后续随访中,无心绞痛、心肌梗塞住院与死亡。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依据危险分层,尤其高危患者应及早干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其治疗原则应充分、早期、持续开通梗塞的相关血管。
3.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行PTCA安全性
相关研究对比了未代替治疗的甲减,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行PTCA的安全性[3],结果表明两组在再狭窄、死亡率、心动过缓、低血压、心衰、胃肠功能紊乱、心肌梗死等方面并没差异,但甲减组的血肿发生率较高一些。我们对3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甲减患者直接行PTCA,其效果满意。说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未治疗的甲减,采取直接行PTCA治疗,并不增加风险。
3.2 甲亢的治疗
甲亢时低密脂蛋白水平、血胆固醇低,血流速度加快,抗凝系统的活性高,心梗死。冠心病少见。当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甲亢时,其抗甲亢治疗后,心绞痛可渐渐消失[2]。本次研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甲亢共7例,采取药物治疗后均有效,仅有1例行PTCA治疗,此患者在入院时,表现为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后期干预中未发生不良预后。因甲亢控制时间至少1个月,主张抗血小板、抗凝、抗甲亢、抗缺血同时进行。此外甲亢时,心肌耗氧量会增加,因心动过速会使舒张期缩短,冠状动脉供血量减少,易导致冠脉供血不足出现心绞痛,因此这一点在诊断中需特别注意。
3.3 甲减替代治疗
甲减患者易得冠心病,因甲减使导致心肌代谢低和耗氧量减少,心肌梗和心绞痛并不多见,但甲减替代治疗易诱发心绞痛加重。因而,冠心病合并甲减,在替代治疗上总是小心翼翼。近期的研究表明,甲减足量LT4治疗,可以阻止经冠脉造影证实的病变,甲状腺可以保护粥样硬化的病变[4]。在替代治疗过程出现心绞痛恶化,可采用血运重建的办法如行PTCA,解除冠脉病变,并让病人耐受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冬青.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a5):186-187.
[2]陈武奇.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5):492-495.
[3]欧阳繁.冠心病合并亚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的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2):171-174.
[4]熊小玲,杜鸣,邵迎新等.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 83-
10.妊娠合并心脏病 篇十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5年12月至2009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诊治的妊娠合并先心病患者83例, 其中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21例, 占25.3%。平均年龄25岁 (19~37岁) , 初产妇15例, 经产妇6例;入院孕周31+3~40周, 绝大部分 (20例) 为农村人口。其中孕前经心脏矫正手术后妊娠者仅2例, 其余均未行心脏矫正手术。
1.2 诊断标准和分组
根据病史、体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结果进行诊断。以超声心动图三尖瓣返流差估测肺动脉收缩压, 分为3组:以肺动脉收缩压35~54 mmHg为轻度肺动脉高压组 (共4例) , 55~74 mmHg为中度肺动脉高压组 (共6例) , ≥75 mmHg为重度肺动脉高压组 (共11例) 。心功能分级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 的分级方案分为4级。
1.3 统计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用单因素统计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用卡方分析及确切概率法。
2结果
2.1 各组患者先心病类型和心功能情况
21例妊娠合并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 先心病以房间隔缺损 (房缺) 和室间隔缺损 (室缺) 为主, 均分别占38.1% (8/21) , 有2例 (9.5%, 2/21) 为室缺合并房缺, 2例 (9.5%, 2/21) 动脉导管未闭, 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心内型) , 详见表1。其中轻、中度组以房缺为主 (70.0%, 7/10) ;重度组以室缺为主 (72.7%, 8/11) , 其中有2例室缺合并房缺。21例患者中有11例孕前已知有心脏病, 仅2例 (1例为房缺, 1例为动脉导管未闭, 均为肺动脉轻度高压) 于孕前行了修补术, 其余患者孕前不知患有心脏病, 于孕期产前检查或有症状就诊才发现。轻、中度组心功能以Ⅰ~Ⅱ级为主, 轻度组有1例心功能Ⅲ级, 该患者并发重度子痫前期;中度组有2例心功能Ⅲ级 (其中合并中度贫血, 1例合并呼吸道感染) , 均无心力衰竭发生;而重度组心功能Ⅲ~Ⅳ级达90.9% (10/11) , 有2例 (18.2%, 2/11) 入院前发生心力衰竭 (见表1) 。此外, 孕期心功能恶化 (Ⅲ~Ⅳ级) 的12例患者中有9例 (75.0%) 未定期行产前检查, 有4例是在呼吸道感染后发生心功能恶化;发生心功能恶化的孕周分别为32~34周 (8例) 、 20+周 (1例) 和35+周 (3例) 。
2.2 终止妊娠方式和孕产妇结局
21例患者中, 剖宫产20例, 经阴道分娩1例。经阴道分娩者为经产妇, 妊娠36周, 室缺伴重度肺动脉高压, 心功能Ⅰ~Ⅱ级, 入院时已正式临产, 入院后45分钟宫口开全, 第二产程21分钟, 母婴情况良好。行剖宫产的20例患者中, 有5例选用全身麻醉, 其余15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有1例患者术后16小时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予异博定 (维拉帕米) 后恢复正常;重度肺动脉高压组1例患者术前心功能Ⅲ级, 连续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近结束时出现心力衰竭表现, 予强心、利尿等治疗后好转;此外, 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有1例患者术后死亡, 该患者为动脉导管未闭, 妊娠36+1周, 发生心功能衰竭入院, 经控制后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 术后拔管时出现心跳骤停, 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期, 术后恢复良好。
2.3 围生儿结局
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均足月分娩。重度组11例患者中, 足月产3例, 死胎2例 (分别为35+2周和35+5周) , 早产6例 (其中难免早产1例, 孕周36周;其他5例均因患者心功能恶化而提前终止妊娠, 平均孕周35+周 (32+3~36+4周) 。中度组有1例患者合并中度贫血, 其新生儿为足月低体重儿, 出生时出现新生儿轻度窒息, 经抢救转儿科治疗后痊愈。其余轻、中度组新生儿均无异常。重度组足月产3例均为低体重儿, 6例早产儿, 均转新生儿科治疗后痊愈。各组均无新生儿死亡。轻、中、重度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2930 g、2708 g和1909 g。3组相比, 重度组早产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组 (P<0.05) , 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轻、中度组 (P<0.05) , 而轻、中度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3.1 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的围生期特点及对孕产妇的影响
肺动脉高压是先心病常见的并发症, 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 可导致右心负荷增大, 右心功能不全, 肺血流减少, 出现右向左分流,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尤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预后差。妊娠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加重原有的心肺疾患, 进一步增高肺动脉压, 使无症状的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或症状加重, 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众所周知, 妊娠32~34周, 分娩期 (特别是第二产程) 及产褥期的最初3天, 心脏负担最重, 血流动力学变化大, 因此, 心脏病患者在此期间极易出现心功能恶化, 发生心力衰竭, 危及生命。在我们统计的资料中, 66.7% (8/12) 的患者心功能恶化发生于妊娠32~34周;而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死亡等则主要发生于临产时及产后24小时内。此外, 值得重视的是, 呼吸道感染或合并贫血、高血压等均会加重心脏负担, 导致心功能恶化, 因此孕期应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 治疗贫血、高血压等合并症和并发症。由于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对该类患者 (尤其是重度者) 应在孕前进行心脏病纠治手术, 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1,2]。但患者常常忽视这一点。从我们的资料中可以看出, 仅2例患者在孕前进行了心脏病纠治手术, 其母儿结局良好。因此, 加强宣传、普及孕前及孕期教育、重视先心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
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应根据患者心功能状态、肺动脉压高低及孕周综合考虑。不宜妊娠者应早期在麻醉下行治疗性流产或钳刮术。如已妊娠至30周, 应严密监测, 一旦心功能恶化, 需及时终止妊娠。我们统计的资料中, 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基本能顺利妊娠至足月, 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因心功能恶化而提前终止妊娠者, 除1例入院时已是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死亡, 其余患者结局良好。
关于终止妊娠的方式, 目前认为, 为避免长时间子宫收缩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减轻患者疲劳和疼痛引起的耗氧量增加, 减轻心脏负担, 降低死亡率, 建议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者在孕中晚期终止妊娠时行剖宫产术[3]。手术时的麻醉选择, 以硬膜外麻醉为宜。这是因为硬膜外麻醉不仅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而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4]。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显示, 患者一般均能顺利渡过硬膜外麻醉下的剖宫产手术。而对于不宜进行硬膜外麻醉者需由有经验的麻醉医师会诊后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此外, 也有研究认为, 对于心功能Ⅰ~Ⅱ级, 产程进展快、产道条件好的患者, 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4,5]。我们的资料中虽然只有1例阴道分娩, 但也可看出这一点。
3.3 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对围生儿的影响
肺动脉高压患者妊娠期易发生低氧血症, 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导致胎儿窘迫、生长受限;此外, 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常常因病情变化需要提前终止妊娠, 因此, 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也较高[1,3]。从我们的研究结果中也可看出,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早产、足月低体重儿、死胎的发生高于轻度及中度组, 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轻、中度患者, 提示先心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者严重影响围生儿结局。
总之, 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在孕前应重视该病的诊治, 对不宜妊娠者, 应在早期进行治疗性流产;对可以妊娠者, 应在产科医师、心血管科等医师的严密监护下妊娠, 并选择恰当的方式适时终止妊娠, 有望降低母婴患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曹泽毅, 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453.
[2]Anselm U, Philip JS, Steve MY, et al.Pregnancy an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BMJ, 2006, 332 (6) :401-406.
[3]林建华, 赵伟秀, 苏或, 等.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41 (2) :99-102.
[4]张志玲, 林建华.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8, 17 (9) :701-703.
11.妊娠合并心脏病 篇十一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症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015年我院的妇产科待产妊娠合并症孕妇10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胎膜早破、早产及产后出血量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症孕妇予以优质的综合护理,可提高产妇的顺产率,并减少胎膜早破、早产及产后出血量多等情况的发生,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妊娠合并症;孕妇;妊娠结局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for complication of pregnancy. Methods: Choosed 100 complication of pregnancy women from 2009 to 2015 to divide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led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le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added. Compared the delivery outcome of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ate of natural labour of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led group (P<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reterm birth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of study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controlled group (P<0.05). Conclusion: Using comprehensive nursing for complication of pregnancy women can increase rate of natural labour to extend in clinic.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complication of pregnancy, delivery outcome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86-02
妊娠合并症也可称为妊娠夹杂证,是指孕妇在未怀孕之前或在妊娠时,由非妊娠直接引起的疾病,并且在妊娠终止后也不一定会消失[1]。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主要有慢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贫血等。发生妊娠合并症孕妇若不对其进行相应的干预,会增加孕妇在分娩时的危险性,并影响到新生儿。本次笔者以我院待产的100例妊娠合并症孕妇为例,研究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症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09年-2015年我院妇产科待产的孕妇中选取100例妊娠合并症孕妇,使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孕妇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5±1.0)岁;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8.2±0.2)周;其中经产妇12例,初产妇38例。观察组中孕妇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31.0±1.0)岁;孕周34-41周,平均孕周(38.0±0.5)周;其中经产妇11例,初产妇39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及孕产史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孕妇予以休息、饮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予以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环境护理
孕妇入院后为其准备干净、卫生的病房居住环境,注意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并保持病房区的安静,保证孕妇充足的睡眠。
1.2.2饮食护理
由于妊娠合并症孕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因此告知孕妇家属,孕妇的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对于前置胎盘及贫血孕妇指导其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及铁的食物,并摄入新鲜水果蔬菜,保持营养的均衡摄入。高血压产妇除了予以低盐低脂外,要提高蛋白质及钙的摄入量。糖尿病孕妇主要以低糖饮食为主,注意减少水果的摄入。
1.2.3休息护理
要保证所有孕妇的充足卧床休息,并叮嘱孕妇在休息时尽量选择右侧卧位或平卧位。胎盘前置孕妇指导其减少运动量,保证子宫的正常供血,避免早产,高血压产妇及心脏病产妇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1.2.4病情护理
胎盘前置孕妇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积极的纠正贫血的情况,根据孕妇情况对孕妇做好风险评估,做好应对准备工作。高血压孕妇要定期测量孕妇血压,并对尿蛋白及心电图进行检测。糖尿病孕妇要对其进行葡萄糖耐糖实验,按时检测孕妇血糖,遵医嘱对其予以胰岛素注射,注射液前叮嘱进食少量食物,避免发生低血糖。心脏病患者加强孕检及心电监护,若孕妇现异常情况要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剖宫产。
1.2.5健康指导护理
根据每位孕妇不同的合并症向其讲解其病情的相关知识,以增加其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另外向孕妇讲解顺产的重要性,并在产前指导孕妇进行呼吸训练,以提高孕妇的顺产成功率。
1.2.6心理护理
孕妇受到妊娠激素变化的影响,多数伴有不同程度抑郁、焦虑等情况,因此孕妇入院后要及时的与孕妇沟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特别是心脏病孕妇要加强心理疏导,避免孕妇出现剧烈情绪波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孕妇的分娩结局,主要包括孕妇的分娩方式、产程、胎膜早破情况、早产及产后出血等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使用SSPS19.0软件分析系统,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情况对比
观察组选择顺产的孕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孕妇的产程、胎膜早破、早产及产后出血量相比
观察组的产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产、胎膜早破情况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由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疾病增多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等各种原因,使临床妊娠合并症孕妇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严重影响到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再加上妊娠期孕妇其特殊的生理阶段,药物治疗对于妊娠合并症孕妇具有较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对妊娠合并症孕妇通过先关的护理手段,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2]。
在笔者本次的研究中,主要通过观察组孕妇予以环境护理、饮食护理、休息护理、病情护理、健康指导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的综合护理手段。环境护理为孕妇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使孕妇保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饮食护理对于一些贫血、糖尿病、高血压孕妇要特别注意,通过饮食对其病情予以控制,同时又要保证孕妇营养的均衡摄入。在休息护理中要注意指导孕妇选择合适的休息体位,对于心脏病、高血压等孕妇尽量选择右侧卧位或平卧位,以减少对心脏的压迫。在病情护理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尽量具体护理,并严格观察孕妇的病情变化,有紧急情况发生时要立即通知医生及时作出处理。健康指导护理增加孕妇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向其讲解顺产的优点,鼓励产妇选择顺产。心理护理则帮助孕妇改善心理情绪,使孕妇保持积极、正面的心态。
综上所述:对妊娠合并症孕妇予以优质的综合护理,可提高其的顺产率,并减少胎膜早破、早产及产后出血量多等情况的发生,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邓少嫱.黄清萍.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3): 167-
169.
[2]孙莉.赵艳.丁海峰.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9):140-143.
[3]万桂芝.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症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7):299-300.
【妊娠合并心脏病】推荐阅读:
妊娠健康教育06-22
湖北高危妊娠管理11-14
终止妊娠手术制度深圳06-1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妊娠结局11-08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常规08-19
妊娠糖尿病的健康教育08-14
妊娠期高血压病例分析11-05
中期以上终止妊娠和手术管理制度08-10
妊娠期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08-20
企业合并题库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