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训练总结

2024-10-25

科研训练总结(共11篇)

1.科研训练总结 篇一

科研技能训练总结

科研技能训练总结

本学期有温老师担任的《科研技能训练》课程,主要讲述了科技论文的格式及写作技巧、科研课题立项申请书、综述论文写作、有关文献检索的写法等内容,包括河北省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申请书、秦皇岛市社科联2011年社会科学重点应用性课题研究申报表、河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申报书及文献综述的写法。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科研技能训练,使我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为我撰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并培养了我的科研组织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现总结如下:

一、学习内容要点概括

1.科研立项申请书

科研立项申请书的作用是申请者通过申请书向有关主管部门陈述申请研究理由和需求事项,以此获得评审通过及取得支持;申请者在完成项目研究的过程中,作为有关主管部门指导检查、督促和鉴定工作的基本依据之一;申请者在开展研究的每个阶段,作为布置和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书。

2.申报科研项目

项目申报是获得科研立项,取得经费支持的第一步,主要包括选题、论证、上报科研材料等步骤。申报科研项目,首先要填写申请书,申请书的填写非常重要,填写申请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论证的过程。课题能否立项,与选题的新颖性,选题的意义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课题申请人对课题的论证质量有关。他是申请者知识和理论水平及其研究能力的体现。撰写好项目申请书,是搞好项目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进行科研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3.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

二、学习问题的解决

1.科研立项申请书的结构

科研立项申请书的结构包括封面、摘要、立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研究内容、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特色与创新点、计划和预期成果、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等。写申请书必须采用一种说服评议人对你将开展的工作产生兴趣的方式去组织整个申请书。申请书的思想要清楚、明确、严谨,逻辑性要强,学术用语要准确,语言表达要具体,书写要突出重点创新点,书写连贯前后照应,真实的反应出你的学术思想和研究能力。申请书要使参加评审的专家对你的课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申报科研项目的要点

申请书封面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申请者、所在单位、协作单位、申请日期以及项目类别等。其中最主要是项目名称。评审者对课题的兴趣首先来自题目所反映的问题,因此,题目的表述应能抓住人并力求全面反映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使人一看题目就知道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摘要以陈述的形式,概述课题的研究方法、内容、目标、科学意义。写立项申请书切忌重复、注意创新、注意学科前沿、交叉和科学意义并结合自己积累及特点结合国家需求,严格符合立项书要求。

3.文献综述的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结论。综述内容要求选题要新,在引用文献中,70%的应为3年内的文献,参考文献依引用先后次序排列在综述文末,并将序号置入该论据的右上角。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层次要清,前后呼应,有一个统一的构思。写综述要注意的是,题目不要过大,不要生搬硬套。

三、学习体会

通过这次科研技能训练,使我了解了很多关于科研论文方面的知识,并且学到了很多关于毕业设计和工作时需要的知识,实践能力有所增强,这对今后毕业设计乃至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让同时我发觉个人在大学期间发展目标并不明确,在任务到来时才发现自己是毫无准备,在问题面前一无所措,无从下手。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吸取此次的教训,认认真真的完成每一件事,把握住每次学习的机会。

2.科研训练总结 篇二

自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首创“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 为大学生参与科研首开先河, 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世界各国高校所效仿。1995年清华大学在其数学建模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 提出了SRT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 作为我国首项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8年浙江大学借鉴清华大学的成功经验, 试行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SRTP) , 该计划吸引了一百多名学生参加了七十多个研究项目[1,2,3]。近年来, 各个高校相继开展SRTP, 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为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为例, 简要介绍我院物理学专业学生科研训练情况。

1 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目的与意义

高校开展SRTP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机会, 吸引一部分优秀而有天赋的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 接触和了解相关学科前沿, 为深入研究做准备;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 配合因材施教, 突出办学特色, 提高办学效益;三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营造教学相长的学术研究氛围。

SRTP是建立一种模式, 把硬性化的教学过程和个性化的培养内容相结合, 充分发挥学术团队的人才资源、宝贵的研究经费和学科前沿变化发展的信息等优势, 以此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 创造活跃的科研气氛[4,5]。实施SRTP, 有利于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在科研训练过程中, 科研团队需要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对研究的课题进行综合分析, 再结合分析结果讨论并分配各自最擅长的方面,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激情, 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过程中感受知识的重要性, 在实践过程中由被动学习逐渐变为主动学习, 从而活跃思维, 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研过程中, 整个团队要经常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 发表各自的观点,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 锻炼各方面的素质, 提高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社交能力。

2 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实施过程

对理工科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 体现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为确保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有效、顺利地开展, 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六个方面来保证实施过程的有序性。

(1) 通知工作。学校学院下发相关文件至各个班级和相关教师, 做好申请申报书的通知工作, 鼓励学有余力或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

(2) 立项阶段。由学生自由组队并自主联系指导教师, 结合自身的学习状况和兴趣取向, 对选题进行初步分析, 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对项目进行初步规划, 最后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科研项目申报, 并确立项目的负责人。

(3) 评审阶段。由学工办组织专家对上报的所有项目进行公开、公平地评审, 并公示入围资助的项目, 进入到科研训练的实施阶段。

(4) 实施条件。除了提供一定的研究经费外, 学院需向学生提供必备的研究条件, 包括理论书籍、计算机以及相应的实验设备, 以保证学生顺利开展科研工作。

(5) 信息反馈。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明确的分工, 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与潜能、对项目展开研究, 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研究的进展情况, 讨论、分析、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并做好总结工作与下一步研究计划。

(6) 项目结题。学生根据研究开展的情况, 及时调整工作的进度, 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相应的研究成果, 包括实物、论文、研究报告等, 由学工办组织老师对项目进行统一答辩, 做出成绩的评定。学校学院在此基础上遴选部分优秀项目 (成果) 进一步资助扶持, 为省级、国家各种技能、竞赛做准备。

经过上述流程, 多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团队协作能够顺利的完成项目, 并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特别是在信息反馈和汇报过程中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其中不乏优秀学生通过科研训练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 从某种程度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基于上述科研训练, 我院物理学专业学生取得了一序列可喜的成果。近三年来, 获得省级科研资助项目15项, 校级科研资助项目36项, 校级实验室开放资助项目32项, 学生先后公开发表论文29篇, 申请授权专利9项。

3 科研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自主设计、独立研究科研项目, 运用系统的理论知识, 发挥了个人的创造力, 锻炼了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了科学研究的氛围, 但是在训练的过程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若这些问题处理不当, 则会影响训练的顺利开展, 阻碍计划的进一步推行。以下是科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 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学生是SRTP受训的主体, 指导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而实际情况是部分学生一出现问题就寻找教师解决, 没有经过自己充足的思考, 失去了挖掘自身潜能的机会, 背离了科研训练的初衷。

(2) 实践与理论脱节。一些参加科研项目的学生认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研究工作没有实际的联系, 因而不能较好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有效结合起来, 做到学以致用。

(3) 科研条件受限。学校投入的科研经费比较有限, 而且有些实验室的条件也相对简陋, 使得很多具体的试验不能够在有限时间段内顺利开展, 个别学生还会因实验仪器的精密度不够, 得到误差较大的实验结果, 严重影响了项目的结题。

(4) 研究互动性不足。团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互动还存在很多不足, 没有进行及时沟通和信息的反馈, 使得研究工作的进度不能按照原定计划顺利地发展, 影响了项目的结题验收。

(5) 管理、奖励机制不健全。由于不完善的管理机制, 使得少数学生得到资助后发现自己没能力或没时间去开展工作, 于是申请退出或直接放弃项目, 加重了团队中其他组员的工作量, 也打乱了科研的进度,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打上了折扣。

4 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建议

针对科研训练过程出现的问题, 我们应该做好总结反思工作, 以下是提出的几点建议来改善出现的问题。

(1) 提高教育水平, 加强教学改革。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 改善考试方式, 增设综合性的实验和课程设计, 创造优良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在统一教学模式下, 探索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宽松氛围, 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爱好发展。

(2) 加强思想教育。因为学生总是认为课堂所学的并不能应用于实践中, 导致很多人不愿意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错过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时光, 而让学生参加科研训练, 可使得他们认识到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离不开最基础的理论知识, 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可鼓励学生重新认识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 鼓励学生自主立项。学生选研究项目总是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 而老师提供的项目有时不是很适合学生。难度过大, 容易打击本科生参加科研的积极性, 难度过小, 达不到科研训练的目的。因此, 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对立项进行充分了解。鼓励学生自主立项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提高自信心, 获得成就感。

(4) 加大经费资助, 扩大学生受益面。较为充足的经费既可以保证科研的顺利开展, 又可以吸收更多勤于思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到科研中去, 扩充整个科研团队的队伍, 提升科研团队的素质。

(5) 将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相结合。本科生在高年级的时候比较适合参加科研训练, 而此阶段的学生又忙于做毕业论文和找工作, 使得学生精力易分散, 影响了科研训练的完成进度。如果适合的科研训练可以代替毕业论文, 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参与科研训练的同时, 既提高了科研能力又可以有成果作为毕业论文材料, 一举两得。

5 结束语

培养地方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教学目的之一, 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 拥有了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 经过后续努力可逐渐成为民族科技进步的主力军。

摘要:大学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通过参加科研训练, 学生能够尽早了解接触科学研究,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付诸于实际应用, 做到学有所用。本文简要介绍我院物理学专业学生科研训练的现状、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科研训练,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耿新, 陈心浩.搭建科研训练平台培养实践创新人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1 (3) :50-51.

[2]白文苑.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社科纵横, 2011, 26 (2) :161-162.

[3]彭安, 向本琼, 等.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和机制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 2010 (2) :75-79.

[4]李杨帆, 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4) :24-25.

3.研究生科研训练及能力拓宽研究 篇三

关键词: 研究生 科研训练 能力拓宽

研究生科研训练主要是指通过参与具体的科研实践活动,使研究生掌握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技能,并具有独立开展一定科学研究的能力。而科研能力的拓宽主要是指研究生在从事科研训练的过程中,依据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开展探索性的工作并内化为独自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可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多层面的知识体系中,是综合能力运用的一种体现。二者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学习方法、能力等方面的掌握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生培养过程来看,科研训练与能力拓宽有机联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尝试从科研训练与能力拓宽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及影响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因素出发,提出研究生科研训练与能力拓宽的途径。

一、科研训练与能力拓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科研训练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生科研训练的主要形式包括:课程学习、文献调研及报告、参与学术讲座、参与课题研究、课题总结、科研撰论文写等,即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全部环节。从基础知识的积淀到涉猎专业基础知识的总结,再到专业研究的交流,到最重要的研究课题的涉猎(包含实验思路设计、实验平台搭建、实验结果分析等)及研究课题结果总结和撰写科研论文,无不体现了研究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的基础理论的应用和研究型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拓宽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运用。研究生的培养不是开发产品,而是一种知识能力的再运用,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这对于研究生成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科研训练与能力拓宽二者互为基础,都体现了知识的运用,前者属于基础,后者偏于实践,二者结合起来才是全面发展,因此研究生培养要立足科研训练,着眼于能力拓宽,对于培养全面型研究生具有重要作用。

二、研究生科研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生科研训练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理论学习不足。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随着研究生招生扩招及招生中的调剂志愿,造成招生研究生专业存在一定的差别,致使基础理论薄弱而短时间的理论学习达不到培养后续要求。二是专业文献阅读不足。研究生科研思维不够活跃主要体现在文献积累不够,也就不能够很好地与其他专业人才交流,要求研究生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是需要阅读大量文献,有专业基础才能够再创新、再突破。三是参与课题实践少。参与课题研究是研究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重要途径,对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的训练有直接的影响。要实现全面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参与实践课题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具体的实践训练,才能内化基础知识;从实践中摸索经验,才能挖掘科研思路,创新发展。

三、影响研究生科研训练培养环节的主要因素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人文因素和环境因素。人文因素主要是研究生个体接受的人文思想教育,研究生的教育与本科生有很大不同,研究生接受集体、集中教育的机会大量减少,因此研究生阶段各种思想教育及人文关怀不足,很容易造成其思想不稳定,工作状态起伏不定,从而影响科研工作的开展。另外,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主要集中于导师管理或者课题组的管理,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管理主要偏重于专业技术能力的指导和训练,一味强调专业学术,往往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造成人文关怀的缺失,反而使学生的科研训练积极性不足,影响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但是单一地说某一方面影响是不充分的,环境因素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基础理论学习环境、科研训练环境、科研平台及所在团队氛围如何等,这些因素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较大的导向性和制约作用,因此良好的培养环境和研究生个人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是研究生科研训练培养的关键。

四、进行研究生科研训练与能力拓宽的主要途径

有效进行研究生科研训练与能力拓宽的主要策略有完善的科研训练体制与规划、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建立科研实践基地三个方面。

完善的科研训练体制与规划是研究生养成学习、工作良好习惯的重要保证,健全的组织管理体制对于保障研究生专业理论学习和科研训练的连续性开展非常重要,促使研究生养成有目标、有计划、有准备的工作习惯。

良好的学术平台是开展学术交流、碰撞学术思想、促进科研创新的重要手段,可以召开学术座谈、也可邀请一些业内专家、知名人士或相关领域的专家针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讲座,通过专业的和交叉领域的学术交流促使研究生攀登更高的科研高峰,不断创新进步。

建立科研实践基地是促使研究生科研训练到实践的一个转化,可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内化能力,是研究生能力拓宽不可缺少的环节。如高校与企业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产学研基地、工程中心等实践基地,利用企业在生产实践、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联合实践基地。通过这种合作促使研究生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上实现社会化的要求,达到研究生科研能力有效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现彬,陈闻.科研训练与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9(11).

[2]边国英.科研过程、科研能力以及科研训练的特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8(5).

4.科研训练心得总结 篇四

为培养我们的科研技能,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学校和学院开展了科研训练,而我们有幸能够参与其中,在樊老师的辛勤带领下,我们组的同学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来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

科研确实是一项相当不简单的工作,要使自己的科研项目在众多的项目中脱颖而出需要我们大家的合作和努力。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特别想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特别想亲身体验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二来提高自己社会工作实际操作技能,动手能力,为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奠定基础。而这次的科研技能训练不仅让我亲身体会到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难度,还了解到科研绝不仅仅只是我以前所想的那么简单,它需要很多的人,做很多的工作,包括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扫尾工作都是非常的重要,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够忽略。通过科研训练,我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和细节部分的重要,不能因为关系不大就不去重视,从而导致大的失误。

在这次科研训练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对有限元分析法不了解,对MATLAB使用不熟练等问题。但是通过樊老师耐心的讲解指导,查阅各种资料,以及与同学们讨论,最终顺利的完成了此次科研训练。这次的科研训练,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科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缜密的思维、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有欠缺。

在这一年多的时光里,我们的科研训练也随着我们长大,渐渐成熟,最终顺利结题。从一开始的懵懂与手足无措,现在的我们已经能够使用MATLAB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也复习了以前在工程数学中学习过的知识,如拉普拉斯方程。深入了对知识的了解,明白了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而要事必躬亲的去探索。同时也让我们端正了我们对待科研的态度,让我们获益匪浅。

对于我的毕业设计,此次的科研技能训练让我增加了很多经验和方法,也让我了解到了我的很多不足之处,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加以改正。将此次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其中。多多询问他人的意见,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将毕业设计做的比此次更完善。

5.科研训练实施情况总结 篇五

(一)研究内容

1、立项背景

随着当代大学生思想的逐渐超前,大学生兼职已经是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中有75%以上都有过兼职经历,全国百万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市场意识,渴望通过兼职丰富社会阅历,获得工作经验。同时,社会上一些企业和临时性岗位也需要年轻、有活力和有知识的在校大学生参与其中,以有效的完成工作目标。基于供给和需求的同时存在并达成交换关系,大学生兼职市场开始逐步形成。大学生兼职市场的供求双方各自付出成本和获取收益,作为大学生管理者的高校应本着对学生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加强对大学生兼职市场的引导和规范,为交易中的供求双方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人才培训基地的大学更是正在充分的发挥着网络带个我们的便捷与利益。在需求与条件双重具备的条件下,学生兼职网的产生也就是必然的了。

东北电力大学有着悠久的教学历史,其学生也具有坚忍不拔的学习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生活作风。随着我校“一实两创”人才培养的推进,我校的学子已不能甘愿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兼职,既为自己的日常生活赚取了积蓄,也为这些久居象牙塔的学生们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据不完全统计,2005至2010年,我校大学生平均每三个人就有一个在自己的大学四年生涯中从事过兼职工作,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曾经靠做兼职赚钱来养活自己。兼职工作已经作为我校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校园里流行。如此庞大的群体必然需要一个强大的信息网络去推动它的发展,东北电力大学学生兼职网站应运而生。他起源于学生而服务于学生,为我校大学生的兼职提供一个全面广泛的信息网络平台,为东北电力大学及其周边的经济提供一个平稳快速的发展渠道。

2、研究内容

一、前期调研

我组成员充分利用专业所学知识,与营销、会计班级同学共同制作了一份符合我校大学生真实情况的调查问卷。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新老校区同学、学校周边个体经营户及吉林市部分中小型企业中调研。我们累计发出调研问卷3650份,收回3478份,问卷有效率93%。根据收回的问卷,我们分为三大方向:

一、学生需求方向。

二、学校周边个体经营户需求方向。

三、吉林市中小企业需求方向。跟据这三大方向,我们进一步得出了我校学生兼职事业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根据问卷内容,我们绘制了基本的网站各大模块。

二、中期制作

我组成员利用半年的时间初步完成了学生兼职网站的整体制作。我们将网站分为如下几大大板块:

兼职信息管理:网站对所有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进行详细的人工分类,招聘信息的类别包括两个层次,确保对招聘信息归纳的更具体,便于学生使用时更加方便,同时对招聘信息有招聘单位的图片及详细的介绍,方便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兼职工作。

注册会员管理:本网站为了规范同学们的使用,要求每位同学在使用网站的信息是需进行实名认证,同时网站对每位注册的同学使用本网站的信息进行记录,避免某一位同学同时应聘多个职位,给其他同学带来不便。

网站信息管理:包括网站的介绍、网站的各种制度的说明、网站管理人员信息的修改与更新,网站不定期的维护公告信息等。

新闻资讯管理:由于本网站随时有兼职信息发布,网站对所有委托到本网站的招聘单位的信息及时发布出来,同时为了保证招聘单位发布信息的可靠性,网站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招聘单位进行相关的信息报道。

友情链接管理: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对兼职信息的需求,本网站跟多家拥有相关信息的网站简历友情链接,使同学们能得到更理想的兼职信息。

三、后期调试

(二)研究成果

1、东北电力大学学生兼职网站为各类商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招聘平台。商家注册会员后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布招聘信息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及工资信息等。

2、在校方的支持下,本网站可以为我校学生提供各类兼职信息。以满足同学们丰富课余生活,体验生活的需求。

3、本网站的各类用户包括学生、商家可以通过网站上的留言板为我网站的管理者提出意见,以便于我们进一步为网站维护、改善、升级。

(三)创新点

1、本网站是专门为东北电力大学的学生量身定制的,其丰富的兼职信息及独特的内容将会备受我校学生喜爱。

2、本网站适用性强、针对性强,专门服务于东北电力大学学生。

3、网站实行会员制,有发布信息需求的商家需先申请会员,经审核后才可在本网站发布各类信息

(四)存在的问题

1、网站的数据库使用了access,操作不及SQLsever强大,功能有所下降。

2、留言板的功能不够完善,只能由管理员看见,而外部浏览者看不到。

3、网站的整体美工不够到位,技术方面不够完善,仍需改进。

(五)经费使用情况简介

6.科研训练实习心得 篇六

一、实习目的

目前,大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缺乏自主思考能力这样一现象越来越普遍。通常是课本理论一大堆,一旦到自己动手时候就无从下手,左右为难。针对这一现象及结合我们学生所学的专业,校方专门为我们开设了《科研训练》这一课程,希望通过《科研训练》课程的实习实践,使学生们结合主要园艺作物(茶树为主)试验材料的种植开展有关试验科学研究,并在实际的试验过程中验证、巩固、深化所学课堂理论知识,探究园艺作物及园艺产业的科学问题,亲自动手采集实验样品、自主准备玻璃器皿、学会用仪器设备、掌握配制药品试剂,按有关指标的测定方法及步骤,测定需测样品指标,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果,作出结论。由此自主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的实践、实操体会,有效增强实际动手技能,促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着力培养开展园艺科学研究的素质与能力。间接引导并发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锻炼学生们的做事能力、分析研究能力,激发学生们创造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14年7月,实习、训练时间累积约2周。

三、实习地点

实习地点主要在贵州大学果园、贵州省农科院茶园、综合实验室等地。

四、实习内容

1.茶园主要形态性状的识别及大田管理(1)植株主要农艺性状观察;

(2)茶园管理:对幼龄茶园的维护和成龄茶园的肥水管理。2.红绿茶茶叶的制备

(1)取优势资源的茶青,进行绿茶的制备;(2)用优质茶青制备红茶。

3.果园主要果树种类的识别及大田管理

(1)种类识别:常绿果树枇杷、柑橘,落叶果树梨、苹果等仁果类;桃、李等核果类;葡萄、猕猴桃等浆果类果树的大田识别;

(2)果园管理:果园的整形修剪、间作套作、肥水管理等。

第 1 页

4.果树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

(1)脯氨酸含量测定:选取代表性植株上完全成熟的叶片,将叶片离体后,装入自封袋,放入冰盒内,快速带回实验室,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丙二醛含量的测定:选取代表性植株上完全成熟的叶片,将叶片离体后,装入自封袋,放入冰盒内,快速带回实验室,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五、实习心得及总结

成龄茶园的管理

(一)施肥原则,茶树因树龄、树势、产量指标,土壤、种植密度不同,施肥的数量和方法等都有差异。

1、重施和适当早施基肥:在低温到来之前,当根系生长最旺盛时进行深耕施基肥,以有机肥,磷、钾肥为主。

2、分期追肥:在各轮新梢萌发前的10-15天,及时分批追肥。全年3-4次,以速效性氮肥为主,促进茶发萌发。

3、肥料搭配:成龄茶园施肥以氮肥为主。氮、磷、钾比率为3:1:1。

茶园管理技术

一、补苗。新建茶园应在建园后1-2年内将缺苗补齐。

二、中耕与除草。:每年要求进行2-3次,视杂草情况必要时应进行化学除草。

三、追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

1、定植当年:于8月底到9月初,每亩施尿素5公斤。

2、第二年:每亩施尿素15公斤,分别于春、夏、秋茶采摘前30天分三次施下。

3、第三、四年:分别每亩施尿素25公斤、30公斤,时间同前。

4、投产茶园:视茶园长势和产量,每年每亩施尿素不少于40公斤,同时搭配一定数量的磷、钾肥。

四、修剪。

1、定型修剪:茶苗定植后要求进行三次定型修剪。(1)第一次:当苗高达35-50厘米,基部茎粗0.3-0.5厘米 时,离地15-20厘米剪去主枝,保留侧枝。(2)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基础上提高10-15厘米进行分段修剪,主枝酌情强剪。(3)第三次:在第二次剪口基础上提高10-15厘米 用大枝剪剪平。

2、投产茶园修剪:主要有轻修剪和深修剪。(1)轻修剪:投产茶园每年茶季结束进行一次。剪去冠面3-5厘米,剪平。时间以11月底前进行为宜。(2)深修剪:根据茶树长势每隔4-5年进行一次。剪去冠面10-15厘米。时间可在春末夏初或年底进行。

五、茶园抗旱防冻:

1、茶园抗旱(1)铺草或地膜覆盖抗旱。(2)灌溉:春茶前干旱期间至第一次透雨前每7-10天灌溉一次。

2、冻害防治(1)选用抗寒品种。(2)增施有机肥

第 2 页

和磷钾肥。(3)定剪不宜过迟,受冻地块茶树蓬面可撒盖稻草防冻,开春后揭除。(4)受冻坏死的枝叶,应在气温回升后及时剪除,并加强肥水管理。

六、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达到治早、治小、治了的目的。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发挥物理、生物防治的优势,尽量减少化学防治次数。严禁选用高毒、残效期长的农药,实现无公害生产。我区常见的病虫害有:

1、病害:茶饼病、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苔藓地衣、根结线虫病。

2、虫害:茶毛虫、茶蚕、卷叶蛾、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蚜虫、螨虫。防治方法:病害防治用药有托布津、波尔多液、多菌灵、石灰等。虫害防治用药有天王星、螨撞死等。

茶园耕作技术

科学合理的茶园耕作,是提高茶叶产量、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耕作深度不同,茶园耕作可分为浅耕和 深耕两种。

浅耕

一般来说,茶园耕作深度不到15厘米的都叫浅耕。通常,每年都要进行春耕、夏锄、秋锄和冬耕。春耕和冬耕以松土为主。耕作深度春耕10厘米左右,冬耕10厘米~15厘米。夏锄和秋锄以除草为主,锄草次数常因杂草生长不同而有一定差别。锄草深度以5厘米左右为宜。新开辟茶园的第一年,为了避免带动茶籽和茶苗,距茶苗30厘米以内的杂草宜趁雨后用手连根拔除,30厘米以外的照常进行浅耕,待茶苗长大后可用手锄除草。秋后就可全面浅耕。

在茶树幼年和青年阶段,茶园行间空隙大,容易生长杂草。为了减少杂草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浅耕时期,次数的安排常在追肥之前进行一次。夏秋季杂草多,浅耕后要将杂草铺在地面晒干或耙出园外,堆积一处制成堆肥,特别在多雨季节更要注意。

壮年茶园如果树冠覆盖度高,其生长好、产量高。由于采摘、施肥、除虫等作业较频繁,茶行间土壤容易板结,浅耕以疏松土壤为主,次数可适当减少1次~2次。

深耕

耕作深度超过15厘米即可称为深耕。茶树种植前的深耕,按照常规即可。种植后的深耕,由于茶园类型不同,深耕要求也有差异。下面分别就幼龄茶园、成年茶园、衰老茶园的深耕方法加以说明。

1.幼龄茶园种植前深垦过的茶园,一般结合施基肥进行深耕。深耕深度初期在离茶树根部20厘米~30厘米以外开沟30厘米左右深度。茶树长大后开沟的部位向行中间逐步转移。开垦时仅在种植行中深垦的茶园,一般要结合施基肥,在茶行间宽1米左右深耕50厘米。深

第 3 页

挖的土壤先放置道路上,然后施基肥与心土混合,施入沟中,再将第二段表土翻入第一段,这样依次深耕,逐步完成。

2.成年茶园过去已深垦过的,如土壤疏松可不再深耕。若土壤很粘重,在尽量减少伤根的前提下,适当缩小宽度深耕30厘米左右,以后不再深耕。深耕时期,北方茶区宜在8月~9月,长江中、下游茶区宜在9月~10月,华南茶区还可适当推迟。

3.衰老茶园通常结合低产茶园改造,在秋末冬初离开茶根30厘米进行50厘米深耕。深耕时要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将肥料与土壤混合,使土肥相融。

总之,深耕是花费劳力多,需要有机肥多的作业。通常在开垦前进行一次,如果土壤粘重可在开采初期缩小宽度再进行一次。在正常情况下,待20年左右茶园产量大幅度下降时再深耕改土一次,其他时期不再深耕。

果园主要果树种类的识别及大田管理

(1)种类识别: 在实际训练中我们涉及到了一下几个方面对果树的认识区别与分析。A生长习性树木类型:乔木、灌木、藤本、草本B树形:疏层形、开心形、圆头形、圆柱形、纺锤形、棚架篱架形C枝条:直立、开展、下垂;密、中、希、有刺无刺等D叶:叶型、叶形、质地、叶缘、叶脉、叶面E花:花序、花或花序着生的位置、花的形态和构造F果实:种类、大小、形状、果肉和果皮G种子:打下、多少、形状和种皮色泽等。

果园管理包括以下:土壤管理、包括土壤的深翻、改良、覆盖和施肥、灌水等。如:果园施肥 以树体营养诊断,主要是对果树特定部位叶片进行的全量分析,以及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诊断为依据。施用的肥料种类日益趋向以高浓度复合肥料为主。有的国家有专门工厂按照果园具体要求生产包括各种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但厩肥和堆肥的应用仍受重视。果园灌水

在降雨量不能满足果树生长发育需要的果树产区均需灌水。采用喷灌方法兼可防霜冻和降低夏季树体温度,并可配合施用肥料、农药。也可采用滴灌。中国果园以漫灌和沟灌为多;喷灌、滴灌也已开始应用。

树体管理 主要有下述几个环节:结果量的调节,在果树整形和果树修剪的基础上进行、树体保护、灾害防治 等

如:树体保护 为防止果树丰产时枝条被果实重量压弯和被大风摧折,苹果、梨和柑橘园常采用吊枝或木杆支撑的方法保护树体(见树体保护)。对伤损枝干应修正削平,促进愈合,必要时进行消毒、包扎或桥接(见嫁接)。

1.果园的种植土壤环境决定着果实的成长程度,所以只有加强土壤的抵抗能力和营养能力才能更好地管理果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为果园土壤增肥的正确方法。

第 4 页

2.增加有机肥投入。要广开肥源,充分利用果渣、秸秆等有机资源,采取堆腐、发酵,、腐熟无害化技术,弥补粪肥资源不足的现状。

3.大力发展果区畜牧业,集造农家肥;因地制宜,推广幼龄果园间套绿肥、果园生草,增加土壤有机质;利用秸秆、杂草堆腐造肥;发展沼气,在果园推广沼肥应用技术,增加有机肥投入,逐渐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15g/kg以上),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在果园施肥上要坚持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针对性补施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原则。要依据测土化验结果、实验资料、果树生长状况及果园施肥特点,确定科学的肥料配比,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依据果树的需肥规律,采取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分期分批施入肥料。

5.施肥方法上可采用放射状、环状、条状沟施。要通过深翻改土,覆盖保墒,应用“穴施肥水”技术,搞好肥水结合,提高施肥效率。

体会

科研训练是教学计划中,为大学生做好毕业设计准备的理论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计算、查阅文献资料、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与以往理论学习不同,具有巩固、神话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作用。科研训练也培养学号是呢过实践、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此次科研训练中,我结合自身并体会老师讲解内容,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收益颇多。通过本次科研训练,巩固、扩大并加深了我们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他是我意识到了在大学里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让我感受到我们必须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将之付诸实践,我们才会得到更大的提升,理论用来指导实践,要重视实践操作,拓展视野,提升能力等。

然而,在这次科研训练中我们业余到了不少挫折,主要到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缺漏和严重不足,但它让我更全面的认识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短处;另一方面,这次经历为我以后的决定方向提供了参考,还有这宝贵的经验为我以后择业选择增加了自信。正如人们所说得人生难免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这次科研训练让我对自己幽灵一个全面的、比较准确的定位。与此同时,我真心希望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积蓄自己的专业储备,不要因为一时的洗好而错失真正的有价值的东西。同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参加实践。

因为在实践中你会发现自己很多的不足,以及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往往一些课本上看是不重要的东西在实际中却无比重要。我们只有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的参加实践,才会促使我们在原有专业水平上更上一层,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第 5 页

六、附件(4份实验报告)

1、绿茶的制备

2、红茶的制备

3、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4、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7.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现状与完善 篇七

1 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必要性

高校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是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本科生的一种重要手段。首先,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尽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接触和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使得学校的科研、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因材施教,从而有效提高办学效益[1]。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可以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打破“在听讲中学、在课堂中学”的传统教学模式[2]。因此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完成,并不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而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参与者需要和项目组成员一起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对研究的课题进行综合分析、交流和实践,学生还要经常与指导教师、课题组的其他同学以及评审专家进行交流,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提高其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高。

2 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正逐渐受到重视,但同时由于开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管理不善等条件的限制,其发展过程依然面临不少障碍,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1,2,3]:

2.1 项目组织管理有待完善

高校作为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其管理方式和水平对项目能否顺利开展、成效如何会产生重要作用。许多高校遵照同一种模式,项目组织开展缺乏新意,管理章程和实施细则多有雷同,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教务处,负责组织项目申报、评审、检查、监督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等工作,而项目的组织实施由各学院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具体负责。但是过程中组织管理方式不当或者疏于管理,项目最终流于形式。很多项目在执行过程,缺乏对指导教师职责的监督和学生的有效管理。

2.2 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

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指导职责,从项目的申请、过程的实施,结题报告的撰写等方面都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以监督、指导学生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研究,取得预期成果。但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指导教师对项目的开展完全不予过问,而是等待学生自主“上门求助”,结果学生也在忙碌的课程学习中将一年的项目实施时间耗尽,没有做到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和自主开展研究工作,使得项目不能完成,这完全背离了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初衷。

2.3 实践与理论脱节

虽然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选题是由大学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但多数项目是采取教师立项的方式,没有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时学生并非主动申请科研训练项目,而是导师要求学生申报项目,项目书也非学生自已书写。此外部分项目的研究内容与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脱节,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并没有很好的结合,对所进行的科研训练不感兴趣,被动参与。因此,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缺乏系统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意识不足,科研训练成果的整体质量不高。

2.4 学生缺乏主动性

科学研究需要的是一种主动探索、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许多学生恰恰缺乏这种主动、坚韧的精神品质。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很多高校都出台了相应的学分转化机制作为辅助保障措施。我校在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中明确指出,“结题评审合格以上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组成员可根据《福州大学本科生奖励学分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申请奖励学分,或作为院系培养方案中科研训练课程学分”,但参与科研项目的大学生并未对此有足够的认识。针对我院2007年以来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少有同学为了获取学分而参加科研训练,而项目结题合格的学生也很少主动去申请奖励学分。对指导老师的调查中,也反映出学生在参与科研训练的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

3 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完善措施

3.1 加大项目经费投入,完善激励机制

高校应加大对理工科学生的单个项目的经费资助,充裕的研究经费可以为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保障。同时,在科研训练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施原则,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大学生的科研训练纳入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中, 对取得成绩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宣传和表彰。另一方面,学校主管部门可考虑科研训练向勤于思考、动手能力强的优秀的贫困生倾斜[1]。贫困生大部分都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由于家庭条件差,他们大多把业余时间用来做兼职以赚取生活费。如果将这些学生吸收参与到科研训练中来,让他们通过自主的学习、研究,取得好的科研成果,在对项目结题合格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的同时,也可以对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的贫困生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资助,则可使得他们积极从事科学研究。

3.2 加强过程管理及对指导教师的监督

目前,很多高校把本科生科研作为一种科学研究工作来进行管理,从而沿用结果导向的方法对本科生科研进行考核,主要表现在重立项和结题,轻过程指导规范,轻视人才培养[4]。各高校一般对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把关较为严格,同时对项目的结题审核也较严,要求有论文公开发表,或者提交规范的、有价值的研究报告。由于各高校在大学生科研管理中较容易注重科学研究结果及其价值,一般会忽略学生科研训练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既缺乏预先的精心设计,又没有结题后的检查评价。本科生科研训练应该是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来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科研实践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从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和体验。因此在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过程中,过程远比成果重要,其评价标准不应该是至少不全是科研成果的本身,而是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提高了什么,应以“研究过程”为主,强化实践能力和个性培养的实施过程,兼顾“研究成果”。

同时,普遍存在不注重过程指导规范的问题。针对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怎样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及学生获得指导的时间和方式,往往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规范,而且没有完善的指导教师监督和考核机制。因此高校要建立本科生科研训练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制度,健全科学的考核方法,建立公正、透明的奖惩制度,建好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工作扎实、教学管理和科研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队伍。

3.3 构建多元化科研能力培养体系

高校可以依托学科平台、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科研平台创建多元化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5],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质。根据学科科研现状、教学体系以及学生情况,可以建设两级训练平台: 学生基本科研训练平台和学生专业科研训练平台。前者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进入科研提供一系列准备和保障,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和各学院的研究团队,充分发挥研究与教学的结合,鼓励本科生在基础课学习期间进行探究性学习。从本科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学生则可组成科研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入到不同的专业科研训练平台,跟随导师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在这个平台上,充分考虑到理论与实验结合的规律和学生广泛的兴趣,设置的训练方向平台既有理论,又有实验,既有学科本身的题目,又有一系列交叉学科的课题,以扩展学生的选择面。通过该培养模式的系统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交叉学科、应用型工科研究前沿的了解,开阔学生的科研视野,提高他们的科研兴趣,锻炼其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3.4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创新型活动,需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从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如何利用学生业余时间来开展科研训练活动等方面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驱力源于兴趣,学校和指导教师要通过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充分开发出来。因此,不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业余时间都应该努力为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研究过程对学生的吸引力, 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还要通过教学方法、管理措施、科研竞赛活动、各种奖励等政策措施唤起他们的科研热情[6]。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和科研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将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相结合

本科生科研是教学的一部分,是一个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它不同于科研人员对科学目标的立项、结题、考核等研究过程。一方面大学生要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这个学习过程又渗透着科研的成分。高校和教师应该像课堂教学一样认真地做好本科生科研的设计、引导与管理工作。但是目前科研训练的课余化给本科生科研训练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由于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在项目的研究中遇到很多专业难题,若要依靠自学搞懂则要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查阅文献、提前学习专业知识,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对指导教师的依赖性较大,也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而且项目的完成质量不高。而以三年级学生为项目负责人开展科研训练时,则可以有效避免这样的问题。本科生在高年级的时候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了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文献资料的查阅、选题、研究方案制定、方案实施、研究报告的撰写以及项目总结和答辩等过程可以自主进行,比较适合参加科研训练。因此,对于有一定难度和新意的科研训练项目,完全可以代替毕业论文。这样参与科研训练既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最后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作为毕业论文材料,一举两得。

4 结 语

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本科生科研训练包含了正常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所欠缺的科研训练内容,是培训学生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科研训练,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做到以教育引导人、实践锻炼人、环境熏陶人和机制激励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创新能力,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科学研究的团队精神、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这些都为学生们的后续学习、深造和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摘要: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是改革本科教育模式的重要举措,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大学本科的教育质量,而且能够促使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教育手段。本文分析了科研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同时给出了提高科研训练质量的一些完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现状,完善

参考文献

[1]仓定帮,陈藏.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实践和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4):118-119.

[2]乔思辉.我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评析[J].中国电子教育,2011(1):6-11.

[3]郝智,伍玉娇,张金柱,万明攀.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71-74.

[4]邬家瑛,钱辉.论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9(1):63-65.

[5]肖敏.“基地班”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探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4):100-102.

8.科研训练总结 篇八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适应时代和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科研训练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以浙江大学SRTP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例,通过对相关学生和教师的访谈,阐明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性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科研训;创新性人才培养

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创新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国家和社会亟需的创新人才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国内不少高校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研究的价值

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制的构建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估研究工作,对于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这是因为:

(一)造就大批优秀创新人才是增强国家人才储备,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们恰逢人才盛世,人才研究开发提到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人才培养十分活跃。学术研究走向繁荣,国外人才思想源源流入,精英人才纷纷涌现,人才工作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2010年6月8日,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创新型国家战略贯彻落实中,对新时期的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抓住这个学术研究的历史机遇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善于把传统人才思想、国外人才学术理论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才实践结合起来,发扬中华民族的智慧、振起伟大创新力的翅膀,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理论,造就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大军,这不但是实施科教强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第一战略资源,也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关乎自主创新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

(二)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具备创新性解决问题的品质和能力。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迅速发展的21世纪是以知识和信息创新为基础的时代,是人才制胜的时代。把尝试“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追求,从人群中的局部人、少数人,扩大到人群中的绝大数人,并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有机构成的一部分,这已经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国家未来的战略人才贮备资源,只有不断地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形成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结合实际,提升个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力,实现顺应时代潮流,开拓发展空间,谋求组织进步的最终目标。

(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跃升需要完善、高效科研训练体制的支撑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科研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科学发展的分支化趋势和综合化趋势的加强,通识教育的推进使得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创新训练已成为重中之重。高校开展的各项科研训练项目越来越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平台,全校性规范的科研训练项目不仅汇聚了科研设施优势、研究师资优势、专业整合优势,而且可以有效地发挥专业院系的合作效应和群聚效应,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参与以往想得到做不到的科研题目。高校科研训练项目旨在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勇于突破,而对于科研成果没有太多的硬性要求,适度压力下的科研实践有助于培养个体科研与创新能力与科研团体合作能力。总之,完善、高效的科研训练项目是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跃升的可靠选择。

(四)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高校学生科研训练体制是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尽管高校科研训练项目先后在国内各大高校发展起来,几年来在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生能力锻炼上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与国外较为成熟的科研训练项目相比,还存在着很多提升的空间。例如学校对学生科研立项的经费支持、学校实验设施的进一步投入、科研项目前期培训和中期指导、项目成果的转化和利用等方面还有不少完善的空间。进一步研究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组织管理模式,改进绩效评估机制,有利于高校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在开展中获得完善,在进步中成为传统,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典之作。

高校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已经成为新时代和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与重要环节。只有真正建立起完善、高效的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才能在增强我国创新人才战略储备,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世界知名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实现综合发展。但是,当前高校学生科研训练体制还有待改进,主要表现在学生科研训练团队如何指导、如何管理、如何运行、如何考核、如何激励、如何约束,都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施办法。同时,还要看到,如何打造高水平学生科研训练指导团队,增强学生科研动力与协同研究能力,更是当前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事情。

二、大学生科研训练状况的访谈与思考

在对高校学生科研训练机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笔者于2012年9月至2012年11月之间,实地访谈了五位来自浙江大学不同院系负责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老师,和十五位来自浙江大学第十五期、第十六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相关同学,获取了大量数据和信息,涵盖了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基本概况、组织与管理模式、项目申请流程、现状和满意度等基本情况,从他们的描述中了解到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浙江大学的发展情况。

访谈法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式,在社会调查中具有重要位置。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采取无结构式的随机访谈。无结构式访谈是一种半控制或者无控制的访问,事先不预定提问的标准程序,只给调查者一个题目,由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就这个题目自由交谈,调查对象可以随便地谈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而无需顾及调查者的需要,调查者虽有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或几个要点,但所提问题是在访问过程中边谈边形成,随时提出的。因此,在这种类型的访谈中,无论所提问题本身和提问的方式、顺序,还是被调查者的回答方式、谈话的外部环境等,都是不统一的。

笔者在2012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进行了实地调查。受访者中,负责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老师(Teacher)记为T,同学(Student)记为S,并对每位受访者依此进行编号。例如:编号为J-T-1的受访者即是J院系负责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老师中的第一位受访者。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实地调查,笔者从实地访谈中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实施是有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科的视角。

笔者前往J院系进行实地访谈,J-T-1向笔者详细介绍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J院系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果涵盖了论文、设计、调研报告、研究报告、专利和课件建设等多种科研形式。现在J院系对本科生的基础科研训练非常重视,也投入了不少经费和人力。当然,参加过科研训练的学生所撰写的论文质量和档次明显要高于没有参加过的学生。通过参加科研训练计划,能够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培养他们在该学科的特定范式内进行科学研究,为将来的深造打好坚固的基础(J-T-1)。”J院系是浙江大学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的社科院系,拥有多个重点学科,本科生生源质量也相对较好,而院系对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重视又从侧面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C-T-2认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即SRTP的实施,表面上学生只是完成了一次科研任务,实际上,SRTP的精髓在于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尝试着走完整个科研的过程,在该学科的范式之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确立研究假设、搜集各种资料、获取各种数据、利用各种分析方法验证或者推翻假设,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就知道如何下手、如何来撰写报告或者论文了(C-T-2)。”笔者认为,本科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能够带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并以SRTTP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不是纯粹的科研,而是在科研过程中学习、沟通、思考、协作,是一个学习过程的综合体。

N-S-2认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外显特征是科研,但科研只是其部分属性,科研仅仅是载体或者途径,关键的是通过这种载体,我们塑造了自己的学科意识,开始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科并喜欢上自己的学科(N-S-2)。”

(二)大学生科研科研计划提升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J-S-2在访谈中说到,“我参加了浙江大学第十六期SRTP训练计划,我感觉自己收获最多的不是学术上获取了什么,而是真正明白了团队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在我们的科研训练计划中,我结识了其他学科的同学,并成为了好朋友,这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J-S-2)。”

“科研训练一般都是有几个人组成的团队来申请立项,而团队成员不一定来自同一个院系,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分歧,但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前进,这就需要我们用大局观来看待问题,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D-S-1)。”

“科研训练确实大大提升我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浙江大学的SRTP训练计划还是很规范的,必须通过立项申请、评审、立项、期中捡查、结题验收等几个环节,规范化的训练能够培养我们规范化的做事态度,我们的指导老师常常教育我们,只有正规才有机会,细节往往对结果会造成决定性的作用。今后不管我是读研深造还是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这都是很好的经验(X-S-4)。”

(三)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SRTP确实很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指导老师往往很少出现,基本就是我们团队的成员自己在做,指导老师经常出差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有问题我们也只能邮件联系,而很多东西在邮件里又很难说得清楚(X-S-3)。”

“现在浙江大学的SRTP科研训练,大部分的本科生都会做,都是为了拿二课分数,这就导致了很大程度上SRTP流于形式,立项审批不太严格,中期基本不检查,到结题了交个报告上去就算完事了,所以学校还得抓好各个环节(H-S-1)。”

“各院系在SRTP的审批过程中界限分的比较清楚,不少院系都对本学科的科研训练计划大力支持,而涉及到交叉学科就非常尴尬,双方院系都不愿来批这样的项目(N-S-1)。”

“有的质量较高的项目,往往是导师大课题的子课题,都是跟着导师在走,学生根本没有自主性,何谈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C-S-1)。”

三、总结与建议

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辅以详细的实地访谈,笔者对大学生科研训练有了基本认识和初步了解,并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需要强化保障,落实责任。学校相关部门应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放在重要位置,专人负责,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颁布相应的管理文件,确保经费独立;不断完善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交流平台,定期对指导教师进行督导,落实相关责任。

其次,需要对症下药,破解难题。总结多年来施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过程中良好的经验,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各种短板和瓶颈。定期召开研讨会,邀请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和参加过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学生,对症下药,围绕提升大学生创新科研能力这一中心,把握学校职能部门和指导教师这两个重点,整合各类资源。

第三,需要选树典型,形成常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一项常态性的工作,在每一期的执行过程中要挖掘重点、优秀个案,让参与的学生与教师现身说法,并根据优秀的经验做法形成常态化机制。

参考文献:

[1]叶民,魏志渊,楼程富,毛一平.SRTP: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04)

[2]王爱民,崔建伟.SRTP 和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的模式研究[N].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05)

[3]唐立华,张仲风.大学生“挑战杯”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02)

[4]王茹,王玉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探讨[N].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03)

[5]杨牧磊.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N].大理学院学报,2008,(07)

[6]郑家茂 张胤.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6)

9.科研训练心得体会 篇九

一:提高了我们的自学能力。在编程过程中要用到海康威视的一些参数而这些参数都是C语言的,我们了解了主要常用计算机内置参数,还掌握了图像识别的编程技巧。

二:拓宽了我们的学科视野。其中朱老师让我们亲自去询问一些仪器设备如摄像头的价格和性能参数,让我们了解了在工程实践中各种仪器的价格是有大波动的,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去采购才能买到物美价廉的设备。

三: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品质。这次科研训练我们去了两次马鞍山的一个工厂,在工厂地锅炉房里一呆就是一天,更何况是炎炎夏日,在工程实际中作为一名优秀的热工程师必须要在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丰富自己的经验。

四:坚定了自己从事热工行业的坚定信念,了解到热能行业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锅炉电厂的改造节能减排和一系列国家政策都与我们专业关系密切,通过科研训练,体会到了自己动手实践,并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的极大乐趣,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了解到真正的工程问题完全不同于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的课本知识。他要工程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我们的要求很高,需要不断的在工程实践中积累经验,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是在无数的工程实践磨练中成长起来的。

10.科研训练总结 篇十

130623102 李泽辉

在过去的一周中,我们小组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钙钛矿阴极材料Ln Ba Co Fe O5+δ(Ln = Pr, Nd;PBCF, NBCF)可行性与优化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是一种完全固态装置,它使用一种可传导氧离子的陶瓷材料作为电解质[[4]。由于只需要两种相(气相和固相),所以原理比其他任何一种燃料电池都要简单。SOFC不会有PAFC和MCFC电池所面临的电解质腐蚀问题,而很高的工作温度也意味着不需要贵金属做催化剂,而且排出的高质量余热既可用于取暖也可与蒸汽轮机联用循环发电,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综合效率(由60%提高到80%}。

SOFC被普遍认为是当前时代发展条件下最具应用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技术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发电系统,适用于大型发电站及其它工业应用,如交通、军事等,目前世界各国下大力量投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按照几何结构特征,目前,SOFC单电池通常采用的结构类型有管型和平板型,由于两种电池结构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应用范围也不同【1,2,41。管状SOFC是最早发展的,也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种。从内到外由多孔支撑管、空气电极、固体电解质薄膜及金属陶瓷构成,通常采用挤压成型、电化学气相沉积(EVD)、喷涂等方法制备,然后经高温烧结而成,燃料与空气之间不需要密封,所以即使在10000C下工作也能够稳定地运转。其突出优点是易于密封和放大及实现电池堆的集成化设计,但不足之处是功率密度较低。在大管SOFC方面,西门子一西屋动力公司(Siemens-Westinghouse Power Corporation)已组装成多种型号的大型 示范性电站(>100kW),成功运行一万小时以上。平板型SOFC是由空气电极/固体电解质(如YSZ)/燃料电极烧结成一体,组成“三合一”结构(positive electrolyte negativeplate } PEN,然后由平板状单电池和双极连接板层压制而成。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同时功率密度高而成为SOFC的发展趋势。目前在这方面研究的公司和实验室较多。德国西门子公司已开发出了SkW, 7.2kW的平板型SOFC模块。但这种电池主要的缺点是:电池堆密封困难、抗热循环性能差,不易做成大尺寸的单电池。

SOFC单电池的PEN的结构设计可分为两大类,外支撑结构和自支撑结构。在外支撑结构中,薄层构成的单电池制备在多孔基板或连接体上在自支撑结构中,电池组元中最厚的一层被作为电池的支撑体。因此,自支撑结构设计又可以分为电解质(eleotrolyte supported)支撑和电极(阳极或阴极)支撑(eleotrode supported)。传统的高温(操作温度900-10000C)YSZ电解质SOFC,一般采用电解质支撑设计。中低温C 8000C以下)SOFC一般采用电极支撑的薄膜电解质设计。

综合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PBCF和NBCF是很有希望的IT-SOFC阴极材料。进一步制备出的PBCF-40SDC和NBCF-30SDC复合阴极,优化了阴极材料的各项性能。

11.科研训练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引言

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核心内容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具备自主创新能力,这也是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环节[1]。培养创新型能力人才不仅要学习课堂理论知识,更需要课外实践能力的锻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是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2]。

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

(一)定义。

本科生科研训练又称之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是专门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一种实践教学环节和科研项目资助计划,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独立完成的一项研究工作,可以进行实验或者调研等多种研究形式[3]。

(二)国内外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

本科生科研训练在国外起步比较早, 特别是美国。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简称M IT) 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马戈立特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ROP) [5], 资助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或课题。M IT认为, 这一计划是全美国最早实施的本科生科研项目之一。

国内出现较早的就是1996年清华大学实施SRT (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它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模化的科研训练。之后, 从1998 年开始浙江大学也开展了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RTP), 每年投入经费20 万~50 万元, 每年立项1000 项左右; 中国科技大学于1999 年提出了“大学生研究计划”;这种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培养过程,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5]。

三、依托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开展实践,培养高校创新型能力人才

(一)加强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宣传力度,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高校充分运用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推广,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负责人的积极动员,加大对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宣传力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该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师生积极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营造创新文化,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4]。学校和学院可通过学术讲座、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及报告会等形式,传授学生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能,并提前了解作项目应注意的事项,学校对在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上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表彰,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

(二)依托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或者参与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然后填写项目申请书。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首先,积极引导学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让学生尽早了解所研究课题在科研领域和所在学科的前沿和最新动态,在此基础上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科研训练课题紧密结合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7];其次,指导教师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比如可以让学生制定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项目进度计划、经费预算分配和阶段性成果汇报等,并由项目负责人监督项目进展情况,从而增强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6];最后,学生对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出的阶段性成果和结论,及时撰写成调研报告或实验成果进展报告,指导教师给予具体指导,培养学生文字撰写和归纳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真正达到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以后工作学习奠定基础[7]。

(三)依托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而项目团队成员的组成最好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这就要求项目团队成员之间保持有效、和谐的合作。因此,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团队协作精神,从各个方面协助学生拓宽项目团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的渠道,使得科研训练项目顺利进展,提高学生对科研探索的信心[6]。学生在参与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过程中,可能涉及多个学科方面的具体工作,必须要求项目团队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配合,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顺利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克服自私自利的思想,并且团队协作精神也是大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所应必备的良好素质[7]。

(四)规范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和学生的激励机制。

学校重视、激励措施到位是开展科研训练计划的关键,学校各部门和各学院在制度建设、经费支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本科生科研训练从项目立项、实施、中期检查、项目结题要进行严格的过程化管理,落实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和管理项目负责人的各项工作,实行项目负责制管理。

为了激励师生参与的积极性,项目结题后,经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终审确认、验收合格,项目主持人及成员给予相应学分,指导教师给予相应工作量的鼓励[8]。科研小组的研究成果被推荐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根据获得奖项的级别,科研小组负责人及成员和指导教师及管理项目负责人应给予相应奖励。

高校重视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实施,严格规范整个项目的管理过程,建立健全教师和学生的激励机制,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成为新时期社会所需求的创新型能力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林,陆灵云,沈明霞,等. SRT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8-12.

[2]朱丹雁,张翔南,李欢,等.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实施与展望[J]. 药学教育,2009,25(3):12-16.

[3]沈文飚,袁家明,闫祥林,等. 高等农业院校生命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索与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5,11:81-83.

[4]郝渊晓,周美莉等. 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之思考[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6):626-632.

[5]杨慧,俞安平,恢光平,等.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65-68.

[6]沈明卫,涂澄海,何勇,等.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践中的问题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7):133-135.

[7] 訾斌, 李艾民.依托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36-37.

[8] 郝智,伍玉娇,张金柱,万明攀.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 培养创新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71-74.

上一篇:18个经典人生故事下一篇:劝说爸爸戒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