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论文

2024-06-15

婚俗论文(精选8篇)

1.婚俗论文 篇一

浅谈岭南地区的婚俗文化

摘要:婚俗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岭南地区的婚俗文化内容 ,丰富多彩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岭南地区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婚俗文化形式多样 ,内容繁杂 ,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岭南、婚俗、文化

岭南地区的婚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随之变化,这昭示着岭南地区社会的进步,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岭南地区的汉族婚俗文化从不同区域可分为三类广府婚俗、客家婚俗与潮汕婚俗,另外还有疍民婚俗和其他一些婚俗习惯。

一、广府婚俗指以广州为中心分布于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的婚俗习惯。在20世纪80年以前,广州的婚配嫁娶按时间先后可分为3个阶段。

①婚前礼,婚前礼又可分为六个步骤:一曰纳采。由男家请媒人携带礼物向女家提亲。二曰问名。提亲后,交换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若男女“八字”宜婚,婚事方能进入正题。三曰纳吉。实际上是订婚仪式,是日要请酒祝贺。四曰纳征。俗称“行聘”或“过大礼”,这次送的礼比纳采时的礼厚,仪式也较隆重。五曰请期。下聘礼后,男家选择婚期,征求女家意见,双方商定嫁娶日期。六曰迎亲。婚礼前最后的重要程序。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迎亲;女家收取男家送来的部分礼物(不能全收),并回礼致谢。

②正婚礼,新娘到男家后当天的礼仪。新娘和新郎双双拜天、拜地、拜祖宗、拜父母以及对拜。之后,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向男家父母和年长者以及贺喜的亲友献“心抱”(即媳妇)茶。被敬茶者喝完茶后,要给新人封“利市”(即红包)。男家随后设宴款待亲友。宴中,新郎、新娘要逐席敬酒,散席前要敬茶。在入洞房前,新郎、新娘要对饮莲子糖水,取其“连生贵子”的好意头;要对饮“百合茶”,取其“百年好合”、“白发齐眉”之意;要吃和顺榄,取其和气、顺利、甜蜜的意思。

③婚后礼,新婚夫妇于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称“三朝回门”。这是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回门时,夫家备上礼品,包括烧猪、鸡和礼饼等。新婚夫妇必须于当天日落前返回夫家;且往返都要顺着迎亲时的原路走,不能“三天走两条道”。

从20世纪80年代起,广州兴起新式婚礼,并将整个婚礼过程录像留念。

婚礼前,先通过婚纱影楼照婚纱相。通常,新郎、新娘会提前请自己的未婚朋友做男傧相、女傧相(俗称“兄弟”、“姐妹”)。婚礼当天,新娘由“姐妹”陪同到预先约定的美容中心做发型、化妆;而新郎的“兄弟”则装扮花车:在轿车上挂上或贴上鲜花、丝带、彩球,车的正前方则矗立一男一女2个洋布娃娃。吉时一到,新郎领着众“兄弟”到新娘家接新娘。这时候,新娘的“姐妹”会严守层层大门,不让新郎轻易接到新娘,而且与新郎及其“兄弟”唇枪舌战,索取“利市”(俗称“姐妹钱”),拿到一封“利市”开一道门,有的还会藏起新娘的鞋,直到新郎“求饶”、“认输”才放新娘出门。这时,众兄弟、姐妹才热热闹闹地簇拥着新郎、新娘去男家。有的时候,尽管新娘家离酒楼近在咫尺,花车也要特意绕个大圈子经过吉祥路、长寿路、万福路、百子路等,以取好“意头”。随后,新娘由新郎陪同返回娘家,俗称“回门”。在婚宴中,新郎、新娘每席必敬酒;宴毕必敬茶,宾客则以“利市”相赠。整个婚礼过程,有的新娘会换2~3套衣服,迎宾时穿西式白色婚纱;宴中着传统红色裙褂;宴毕送客时则换艳丽旗袍。婚宴的菜谱也很有讲究,如是初婚,必有“烧乳猪”这道菜;还有红枣莲子汤,取“早生贵子”之意,有甜汤甜糕,取新婚甜蜜之意。婚宴后,主家还会向来宾回赠“利市”。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则选择旅行结婚。

二、客家婚俗指梅州、河源、惠阳等地区客家人的婚俗习惯。客家婚俗一般要经过“六礼仪式”:

(1)说亲。男孩长大成人,父母便托人作媒,寻访适当人家未婚女。媒者向女方父母说明男方家庭、男子年龄、品貌等。如女方父母同意,便进一步相亲,谓之“探人家”;如不同意,则婉辞谢绝。所谓“探人家”就是女方父母邀请几位至亲内戚前往男方观看郎貌,了解家迁,男设宴款待并赠送礼品。过去女儿本人不去。经同意,女方将女儿出生年、月、日、时,俗称“时辰八字”写在红帖上送往男家,谓“送庚”。男家将“庚帖”放在祖牌位前,三天内诸事顺遂,则进一步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认为“合”,婚姻就算定了。

(2)送定(札定)。说亲合适后,女方提出条件,聘金若干,猪、酒、鸡、鱼若干,桔饼、糖果若干,农村要加上米、豆、粉、面若干;男方则提出要妆奁若干,由媒人在男女双方间调和讲定。农村往往用书面形式,称“写婚约”或“写合婚字”,正面写“文字厥祥”,底面写“天作之合”,由双方家长及媒人亲房签字画押,各执一份。写字时要由男方备办盛宴。在城关则由男方送桔饼、糖果并布料、鞋袜、戒指或手表等到女家,女家回送帽鞋衣服给男方。有的还由男家请一二桌“订婚酒”。从此,女子便是男家的人了。送定以后,逢年过节,男方要送礼物给女方,直到结婚为止。

3)报日子和送聘金。男方择定“斗床”和接亲的日期后,告知女方,叫“报日子”,一般要在结婚一个月以前,同时男方将聘金送给女方。客家人对聘金的尾数喜欢用“九”,图其谐音“久”的吉利。女方在男方斗床的时候,要送柚子和木炭到男家,含有平生贵子和暖新房之意,俗称“探子探孙”。男方要做许多大肉圆送给女方分赠亲朋好友,以示结缘。

(4)盘嫁妆。嫁妆丰厚俭朴相差很大。旧时一般人家嫁女的妆奁有五色衫裤、梳妆台、脚桶、尿桶、门帘席、木箱或皮箱等,富贵人家则加绫罗绸缎、被褥毛毯、金银手饰等,招摇过市,极尽炫耀。送嫁妆的人叫“青娘”,由男方给予红包。嫁妆送到后,男家宴请亲朋“看嫁妆”。盘嫁妆的时间在日间,具体日期各地不同,城关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乡间多在新娘出嫁的第二天。

(5)接亲与送亲。接亲也称迎亲,旧时多在日间进行,现多在深夜。男方在午间要备猪头、鸡公、鱼及香烛、喜炮声中到女方家中接亲。“我是花轿抬到夫家的!”这是旧时妇女一辈子都值得骄傲的。俗话说:“破扇子扇扇也有风,破轿子坐坐也威风。”同去接亲的人要双数。女方家中看到接亲人员前来要将大门关住,待接亲者连放三次鞭炮以后,接过蜡烛火种,才开门恭迎。女方要备办酒宴款待接亲者,谓之“无块席”,婿郎、陪客稍微动筷,不多吃。出嫁姑娘洗澡后,由媒人和喜娘为之梳妆打扮。女方送客的人也要双数,一般有新人伯娓和新娘的兄弟及其他亲友。出门时,女方父母应回避。到男家后,若入门时候未到,新娘先要在门外等待。入门时,鼓炮相迎,男方父母亦应回避,到拜堂时相见,以避免“相撞”,造成日后不和。跨进大门槛时,由厨子宰杀一只公鸡,叫“拦门鸡”。一些乡间习俗在门槛下放一把斧头,新娘踏着米筛进入新房。

(6)拜堂与吃面碗鸡、交杯酒。这是结婚姻最后的仪式,新郎、新娘先同拜天,次拜祖宗,然后夫妻相拜。拜毕同入洞房,洞房内点红烛,桌上放着煮熟的鸡、面条和两个鸡蛋,新娘新郎共同进餐,吃交杯酒。这是新入门第一次与新郎进食,需选吉时。新床上放的东西有讲究,城关一般是放四个柚子,上贴喜字,“柚子”与“有子”谐音。乡间放一个红斗,装满白米,还有尺秤、算盘、剪刀之类,象征婚后生活富裕,会划会算;另有一盏红灯,取“添丁”之意。

闹房,闹房不属结婚仪式,或有或无。一般在宾客宴散以后,一些青年男女亲友进新房与新郎新娘逗乐,要新人说唱捧逗,如新郎抱新娘咬红花(红包),新郎新娘合吃一颗糖果,唱歌跳舞等。过去还有“坎压油堆”的陋习,就是一个个压到新娘身上。这种现象多少带有人类早期野蛮群婚的遗风,现已革除。过去有些地方因新房狭窄,闹房改在厅堂举行。闹房连续三天,这三天内不分大小,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客家闹房,还受一种观念的支配,认为越闹越吉祥。广东客家人闹洞房的习俗中特别突出说四句,以吉祥、祝福、禧 戏的语言构成押韵四句词,贯穿着整个闹房过程,典雅、风趣。

圆房,不少地旧俗有圆房验贞之陋俗。南方特别是广东一带,在三朝回门时随送烧猪以示新娘贞节完好,新娘得到男家的尊重,女家为此而感到骄傲。“吃烧猪”成了新娘子是否贞节的代名词。三朝之日新郎伴新娘回门,女方父母翘首盼望,在看到随来的“烧猪”时才放下那颗久悬着的心。女儿是守身如玉的处女,婿家已表示对她满意了,父母才为女儿终身有托而感到欣慰。

请三朝,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要设宴席请女儿、女婿。女儿以客人身份回娘家,可坐首席,宴后当众脱去红衫,改穿普通新衣裳。这天不能在娘家住宿,无论远近都要赶回夫家,有的乡间,娘家过几天邀一些亲戚(妇女)至女儿家中做客;有的结婚满月时,做母亲的请女儿回家做满月酒。男女亲家各择定日期,设盛宴互相请酒,谓之“上门”。这些喜庆的余音,可以加强两家之间的往来。

婚宴设于厅堂,桌位分尊卑。左上为首席,右为次,上坐老人,下陪客。宾客按尊卑、远近、长幼入席,外戚尊,本族插。主要宾客,新郎须一一到他面前恭请并带到规定的席位,奉献碗筷。嫁女宴席则由新娘家长礼请宾客。新郎和新娘的母舅为上宾,坐首桌首席。女方来到男家的客人叫“大客”,他们来了,要在门前放鞭炮迎接,他们未到席,不能开宴。新郎要在母舅的首桌执壶,斟酒从母舅开始。

三、潮汕婚俗指汕头、潮州和揭阳地区的婚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汕人的婚礼已越来越富于时代气息了,不少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然而,传统婚礼还存在。

(1)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2)合婚。这里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贴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占卜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

(3)定亲。合婚之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枚金戒指,也有送金项链的,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表示订婚的信物。女方在定亲礼时,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定亲后便行聘礼。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现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各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两个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期。亲朋邻里也

婚宴队,结婚宴请宾客,俗称“喜酒”,礼节甚为隆重,尤其过去娶亲更甚。

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请期,行聘礼后,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请期所请的时辰大多在黑夜里,潮俗保持黑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

(4)迎亲。这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 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这时,新娘往往放声大哭,这叫“哭嫁”。一方面是为远别父母亲而哭,另一方面据说只有流泪,才能使娘家富裕。

彩轿来到夫家门口,夫家要放鞭炮迎接。新郎用脚踢轿,卷轿帘,拔下新娘头上的如意,往新娘额上作势欲扎。踢轿、扎如意,意在给新娘下马威:今后一切须如夫意。这是夫权的暗示。接着新娘在伴娘搀扶下跨过门槛底下一堆燃着的“火烟”。新娘进门之后,要在婆家请来的“青娘母”陪伴下,与新郎吃“合房圆”,进洞房,上厅堂给长辈、平辈端茶行礼等。这时,青娘母应在旁诵祝颂歌辞。娘家在新娘迎娶当天,要派小舅子送百合汤赠与男方,愿新娘在婆家人人合意。第二天要给新娘送木耳猪心汤,期望新娘不要忘了娘家亲人。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住上几天,好好倾吐思念父母之情。

这里的姑娘出嫁时还有分赠“姐妹钱”的习俗。“姐妹钱”是由前来迎娶的新郎分赠给送新娘上路的弟妹们,一般是4元4角8分。分赠姐妹钱一对男女代送,含意“好”。448分,寓“世世好”和“世世不分(离)”之意。行庄严的“安床”仪式。安床之时宴请算命先生择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在安床时,要做“四句”以图吉利。

当新娘艳妆浓抹、将上花轿的时候,新娘娘家的人,便要端一盆清水,向花轿泼洒,边泼边念:“钵水泼上轿,新娘变新样。”寄寓对出嫁新娘的祝愿。不过,现在泼洒的当然不再是花轿,而是自行车或是摩托车、小轿车了。新娘的嫁妆中,过去还必须备有两双木履,除方便日常生活外,也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新娘过门后,隔一天清早就要起床下厨,亲自做一碗甜米饭,待家翁、家婆及丈夫的兄弟姐妹起床后,请他们各尝一点。据说,这碗甜饭,糖要从娘家带来,做饭时还必须将一口自己的唾液掺进米汤中。当然,唾液掺米汤得悄悄进行,吃的人也不必多问。这一习俗意味着夫家的人吃了含有新娘唾液的甜米饭,新娘和全家大小就能融洽相处,生活和睦。

新婚三天内,新娘子与公婆应避免相见。第四天一早,新娘要到新居所在地的公共井汲水。汲水前先将一小撮红糖和一小撮由娘家带来的泥土投入井中。这是为使新娘此后不致“水土不服”,且能和邻里和谐相处。

闹洞房。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子夜时分拜财神。无论是哪一个地区,婚礼的最高潮是“闹洞房”。潮汕也如此。香包是新娘出嫁前躲在闺房里刺绣的,人们要从这些刺绣工艺品的手艺高低、数量多寡来品评新娘的灵巧与笨拙、勤劳与懒惰。

四、疍民婚俗指在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及水上运输,并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的婚俗习惯。疍民们的婚俗,虽和陆上居民一样,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其婚庆有自己的特色。谈婚时,先将男女双方生辰请相士推算,如算得双方八字无碍,媒人再将两边的家庭详细情况通告对方家长,然后双方家长再商酌礼金,若男家不允女家提出的条件,便封回一个红包,把年生送回,此门婚事便告吹了。饼礼则同陆上居民大同小异,突出不同的是要加槟榔五十七斤。婚礼宴客也不在艇中进行,而是择一开阔、平坦的沙滩,以地当席,海碗当杯,畅饮庆祝。

五、其他婚俗,是岭南特有的一些婚俗习惯,有一些特别的称呼。

童养媳,长江长期以来有带童养媳的风俗,俗称“新婢子”。过去产生童养媳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重男轻女;二是一些人家娶媳妇

困难。生女孩者常在一二个月内将婴儿送给别人,收养者只需出几斤猪肉和细面。如果将来不做儿媳妇,也可将其出嫁,获取聘金。

过去童养媳结婚往往比一般人早,十五六岁结婚者不少。仪式也很简单,一般不请客,不拜堂,除夕日吃过面碗鸡便同房,俗称“合卺”或“圆房”。婚后夫妇感情多不太融洽。

赘婚,男到女家结婚,长汀俗称“打合同”或“招亲”。女方多属童养媳或等郎妹,前者指婴儿时抱来长大后配童婚(有男孩匹配),后者指抱养来后等着生郎的。因无男孩将新生女儿与人“打合同”的则很少。“打合同”主要条件是生的孩子两姓平分,男方对女方父母负责生养死葬。结婚仪式也较简单,女方家长请本族亲房和男方的家长商议签署合同即可完婚,男方不出聘金,女方也无所谓嫁妆,男方可继承女方父母财产。

转亲,城乡均有此种婚姻,但为数极少。

换亲,兄妹双双互换结成夫妇。两家均可省去聘金、送礼等费用,接亲、拜堂等仪式照样进行。这主要出自家长的意图,双方男女并无爱情基础。

改嫁,寡妇再醮与离群的妇女再婚,过去在社会上受歧视。结婚仪式不能与

普通婚姻相同,如不能穿红衣,不能在厅堂正门出门,要提前一两天离开原来的家,有的地方要半路上轿,接亲时间不能在晚上而在白天等。也有寡妇不改嫁他家,招男子来家结婚“打合同”的,多因其有子女并与翁姑有感情不愿离开所致。离婚妇女也有离婚不离家的,与家人照常生活在一起,除了与丈夫脱离夫妻关系外,其地位与离婚前相同。

用公鸡代替新郎与新娘拜堂成婚。由于广东城乡多华侨,许多侨居国外的子弟,到了当婚年龄希望在家乡找一女子为妻,以便照顾年迈的父母。可是隔山隔海,路远迢迢,回乡不易,只好由父母物色一中意的女子,按照俗规,从过礼纳聘,到定下婚约,一一遵行礼制。但到了完婚之日,儿子未能归来,拜堂时,便以公鸡代替新郎,一样为公鸡披红挂绿,梳头扮髻,吟诵祝词。新娘花轿一到,由一中年妇女手捧公鸡去迎娶新娘,公鸡与新娘进入厅堂后,一样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公鸡与新娘相拜,一切过程均与真正的婚礼一样。婚礼的当晚,公鸡还要缚在新房中与新娘共度良宵,直到次日清晨才能将公鸡捧走。有的婚后丈夫十年八年回不来,妻子可领养一个男孩作为后嗣,俗称“螟蛉子”。

2.婚俗论文 篇二

德国马格德堡区的什特勒贝克镇, 是举世闻名的棋乡。这里, 户户有棋具, 人人能弈善战。一个五、六岁的孩童便初通棋艺, 能挥戈上阵。棋乡人至今循守传统的风俗习惯, 既不轻易让本镇闺女与他乡人士婚配, 也不随便同意本镇青年和异地姑娘结合。凡外地青年小伙子相中并准备娶什特勒贝克姑娘为妻, 必须经历两遭难关:首先与镇长对弈, 镇长只允许获胜者成为棋乡女婿;然后再与姑娘的父亲交锋, 取胜方能获得订婚权。本镇青年与外地姑娘结合也得照此办理。

达雅克族人的抢婚风俗

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族人奉行一种古老的抢婚风俗, 当地人称“非常结婚”。

男方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 抢走自己的意中人, 并留下劫妻标识。女方双亲获悉闺女被人劫夺, 便四处呼叫, 八方呐喊。稍顷, 左邻右舍的村民组成一支队伍, 他们手握长矛, 高举大刀, 戎马倥偬, 跟踪追击。此时此刻, 男方村寨的成年人也纷纷手持棍棒和弓弩刀剑, 全副戎装, 严阵以待, 同时将猪、牛、羊、鸡、鸭、鹅等捆绑, 系缚于村头村尾的凉亭以及通往男方住房的路径附近, 并在男方的院子里设置一道篱笆。追寻抢婚者的人马逼近男方的村寨时, 便以独特的节奏敲锣报警。听得阵阵锣声, 男方的同村人火速藏匿暗处。这时, 由女方父母挂帅的“部队”势不可挡地冲向拴于树上的家畜家禽, 将它们杀得片甲不存、尸身狼藉。当女方的“部队”越过篱笆, 男方的“伏兵”击响战鼓, 高擎兵器, 人喊马嘶, 杀了出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从各方的队列中走出一名白发霜须的长者, 他们吟咏“媒歌”, 以“男婚女嫁, 相恩互爱”等古词劝导各方, 撮合婚事。不久, 双方言归于好, 便忙忙碌碌地将“殉难”的牲畜烹饪成佳肴, 犒劳“三军”款待挚友, 庆贺联姻。

棒打求婚人

尼日利亚伊博族的年轻小伙子向姑娘求婚时, 等待他的是女方至亲的乱棍。

当求婚人走近女方家门, 说明来意后, 姑娘的亲属一声不吭、一拥而上, 饱以一顿棍棒。他们一边高声喊叫:“打, 打, 打!”一边毫无顾忌、无拘无束地抡棍痛打求婚者。按传统习惯, 小伙子既不可喊爹叫娘、呻吟求饶, 也不能用手左右挡抵、前后护遮。这时, 一旁围观的人群不断齐声喝彩, 为打伐者加油助兴, 气氛欢跃。

年轻人为博取未婚妻的欢心与赏识, 为赢得人们的夸赞与好感, 即便浑身皮开肉绽、脸青鼻肿, 也在所不惜, 心甘情愿。而若无其事, 咬牙忍痛, 满脸堆笑的也不乏其人。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伊博人卖痛求妻。伊博族人认为, 只有经得起鞭抽棍揍, 千“锤”百“炼”的小伙子, 才能择为女婿。

摩洛哥的新娘集市

每年九月, 在位于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王国柏尔人居住区, 人们可以看到别具风情的新娘集市。

集市的秩序有条不紊。经过一番悉心打扮的待嫁妇女成排的端坐在祠堂前的空旷平地上, 她们个个笑逐颜开, 急切地期待未来的生活伴侣向自己献媚求婚, 缔结良缘。身穿各自的部落服装、佩戴部族标志的招郎女赫然入目。待嫁妇女的头饰也形状有别、颜色各异:情窦初开的处女戴着圆形头饰, 五彩缤纷、艳丽夺目;离异或守寡妇女的头饰则呈尖形, 犹如宝塔, 素净雅致。泾渭分明的头饰不容混淆, 倘若有谁鱼目混珠, 冒称未婚处女, 将要受到严厉惩治。

3.临县婚俗见闻 篇三

化妆

在举行婚礼的这天早上,人们吃过饭准备迎亲。在娶亲的人要走之前,我那摄像机的镜头却被吸引在我的朋友和他的老伴身上。只见亲戚们将用红纸沾的尺把高的帽子,戴在了这60岁开外的老头头上,帽子正中写着“炒面师傅之神位”,胸前用红绳挂了个碗口大的红柳盆,脸上涂了不起些锅底黑,洒了些白面。新郎的母亲被众人给扎了两个小辫子,插上花,脸上打上了胭脂,还画了眉,身上穿了件大红袄,胸前挂了个醋瓶子,手里拿着个小笤帚顶扇子用,还须让她扇着。被“武装”好后,他们就跟在新郎的身后,响工乐队陪着,亲戚朋友跟着一大群看热闹。他们先祭神,然后走到院子坡底下的大路上,由新郎在婚车的前面,一辆车一辆车地祭酒。在返回家的路上,新郎扛起放在路边早已准备好的一个石锁,足有二三十斤,由众人簇拥着将石锁扛进新房,放在炕的最里面墙角上,这才准备去迎亲。

以我观之,这新媳妇娶回来之前面,这老俩口就先喝了“红”,戴了“红帽子”,这分明是对当父母的能给儿子娶上媳妇的赞赏。公公是“炒面神”,表示大人对新人们未来生活的支持。当地人说,扛石锁是寓意将来石锁上拴孩子。我则以为寓意将来婚姻美满,不会有变,因为当地以农业为本,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娶媳妇太不容易,故对婚姻充满12分的希望。

喜饭

结婚都要吃喜饭,但临县的喜饭和别处的不一样,这与当地的生活有关。

还在娶亲的头一天,我就听朋友说,一天至少得吃六顿饭。真的,早晨临走前,我随来参加婚礼的人吃了粉汤,炸麻叶。那粉汤是用当地的粉条,加海菜,和各种蔬菜和在一起,用粉面煮出来的,很稠,能当菜吃,大家手端一碗,不坐桌子。这里过黄河就是陕西,我觉得和陕西街上卖的“麻辣汤”差不多。因为我是随娶亲的人摄像,当中午12点到了女方家时,娶亲的人刚坐定,就又让吃粉汤,说是吃早饭。饭桌前,有当地人在唱小曲,主家则给唱小曲的人一盒烟。粉汤端下去后,很快就又上来一席炒菜。女方的舅舅和叔叔陪着娶亲的人和新郎,酒桌上,女方主要的亲戚都要露面。与此同时,女方家来的亲戚开始吃中午饭,厨师把一大盆粉条凉菜放在院里,人们开始盛上一碗半碗的端上吃着。过一会儿,厨师又把一盆粉条热菜及馒头和粉汤放在院中间,由大家自己盛着吃。人们随处找地方,不用坐桌子。娶亲的人吃了酒席,还照样要把亲戚们吃的一样的凉菜、热菜给上一回,让我们品尝。等娶亲回来,我陪送亲的娘家人又坐了一回席。因此,一天下来,总也吃了五六顿饭。

我向村中80岁的老人打问:临县以前结婚也是这乡俗吗?他们说和现在一样,都不坐桌子,足见经济的限制。再早50年,这里的人洗衣服用的是河糟上的硝,点灯用的是大麻榨的油,穿的是土布衣,出门靠步行,所以结婚祭的是“马头”。当地人还说,唐宋时这里的村庄由寺庙的僧人管辖,所以他们的喜饭和庙上打会、寺院开光的吃法基本是一样,没有盘子、碟子、上酒这一说。

老公公背儿媳妇

娶亲的人回来后,村里看热闹的乡亲们已经将路口围了个水泄不通。朋友家的院子在个坡上面,新媳妇下车后由拥挤的人群围着站在坡下等着让人背。这时,村里看热闹的人们前推后拥地将新郎的哥哥拉到人群里,让他背新媳妇。新媳妇不干,周围的后生们硬是将新媳妇抬起来放在大伯子的肩背上,经过这样的好几回揪让,大伯子终究还是握住了新媳妇的胳膊,将新娘背上了坡。

新媳妇一到大门口,耍笑的人就不让大伯子再背弟媳妇了,而是从院里连拖带拉地将老公公推到了大门口。这位60岁开外、爱开玩笑的老人,此时被人抹得满脸是黑,人们逗乐似地将新媳妇硬往他肩上放,新娘不肯让背,但耍笑的人很多,就这么连扯带拉地,新媳妇由老公公背进了新房。

送戏

这一天摄像、照像,所见男女双方参加婚礼的人有七八十人,全是姨姨、姑姑、舅舅等直近亲属,但婚礼并不简单。由八九个响工组成乐队的师傅们当晚都住了下来,参加了第二天上午的新婚夫妇拜天地、认大小的仪式,实际是一天的事情两天办。

晚上,响工师傅们唱了台“二人台”小戏,直唱到晚上11点,村里的人才散去。听说每家娶媳妇都是这样,这倒也弥补了村里人白天上地没时间来看新媳妇的遗憾。小戏大约在晚上8点多就开始了,村里人围坐在院子里,还能看到“闹洞房”的年轻人在耍媳妇。我细细地听来,这小戏是采纳了“二人台”一男一女演唱说笑的形式,唱词借鉴了太谷秧歌反映晋商做生意艰苦的内容,采用的曲调又借用了陕北民歌、道情的音韵,中间的插曲又唱了些“妹妹啊坐船头”,或别的流行歌,有些利用了曲谱却改了词,从中可看出临县本地的“伞头秧歌”演唱的特色。那天的小戏反映的是一个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一年挣了1600元,赌输了1000元,剩下的600元逛了歌厅,回家交待不了媳妇,无法过年,只好又踏上了打工的征程,很受欢迎。

据说,这个村有300多人,其中就有80多人在外打工,他们大都把媳妇和孩子留在村里,一年才回来三五次。家家春播秋收,全靠女人。早上五点钟,村里的女人就开始起床挑水、上地,老太太也像后生一样地干。所以他们很喜欢听这些小戏。其实这里新婚的男女,多数婚后要离别故土去外面打工,他们结婚也不像别处要那么多财礼,是要看小伙子是否在外打工,能否挣钱。

游街

结婚的第二天上午,新娘新郎开始拜天地,认父母,由响工师傅们陪着。新娘认一个人,就将自己亲手绣的一个针线包送给被拜的人,然后叩头,被拜的人则赠以喜钱。意外的是,新媳妇的公婆又被亲戚们装扮成昨天的模样,“炒面神”戴着红帽子,老太太扮得像小媳妇似的,胸前照样挂着醋瓶子,到村里游街。好些人早上到地里劳动,也要赶早回来看此一幕。又因这个村和二里外的后栢塔村的杜姓是一家,这游街的队伍便由乐队陪着,坐车又去那个村也风光了一回。我想总许是要让家族的人也都知道,自家添了新媳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4.垦区传统婚俗考察 篇四

垦区是指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改道以来所淤积而成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包括今东营市的垦利县和河口区部分地区。由于百余年的移民之故,使这里的传统民俗文化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点。本文单独就这一地区的传统婚俗进行考察。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说法,人一生中有三大喜,即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和早生贵子。婚嫁之事即使在现今也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大事情。

订婚

旧社会的包办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新时代的青年们则往往是选择介绍对象或自由恋爱的方式。无论是以何种方式结下良缘的情侣都必须有订婚这一程序。订婚即男女青年的缘分达到一定份儿上后,男方家长主动与女方约好时间,到女方家中以做客的形式当面将两家的亲事确定下来的礼俗。届时男方须持两万,四万,六万,八万,十万,十二万不等的钱送给女方家长作为订婚钱,以表诚意。其中订婚钱的多少则要根据男方家庭经济条件而定,但必须是二,四,六,八,十,十二等这类吉利数字。这些数字倒也颇有一番讲究,"二”表示好事成双;四表示四喜临门;刘表示六六大顺;八则是取八与发的谐音,意味着发财;”十”则表示十全十美;”十二”则更有讲究,表示男方家长对他们家未来的儿媳妇有十二分的满意。订婚当日,女方家中需预备好丰盛的酒席来款待其未来的亲家,此外还须将叔伯姑舅等亲人一并叫来,共同”会一会”这未来的亲家和女婿。

送日子

送日子又称送裁剪。男女双方在订亲之后,男方家长要请人择一结婚的黄道吉日,之后男方便亲自登门女方家中,将这一好日子通知给对方,同时男方还要带上做被子用的皮棉,花布,女方一看便明白了,过了该日,女方的母亲便张罗村里的大嫂子,小媳妇们来家中一起帮忙做棉被子。每做一天,主家(要结婚的人家)都要管一顿好饭。其中挑选做被子的人也是有讲究的,做被子的妇女必须健康长寿,儿女双全,无丧父,丧子等晦气现象。女方家中共计做棉被八床,十二床不等。同时男方家中另需准备两床带有龙凤和鸳鸯图案的鸳鸯被(即夫妻二人共用之大棉被)。女方家做的棉被要待结婚当日同嫁妆一并送往新郎家。

出门子前

闺女出嫁又叫”出门子”。在结婚前夕,女方的父母要托人写好请柬,并亲自送到亲友家中,盛情地邀请他们在结婚当日到家中看着闺女”出门子”。结婚前一天,村里的其他人家便会主动去帮忙。帮助主家打扫卫生,搬家具,贴贴喜字等,更重要的是组成临时厨房。这其中包括主厨一名,副厨数名,“忙客“(负责端盘子上菜的服务人员)若干。当然这些事务得由主家本族内挑一名体面人物负责指挥安排此事,俗称”管事的“。出门子前一两天,亲朋好友,庄乡们(泛指同村居住的人)须将”喜钱“(份子钱)送至主家,主家收下后,要送一盒喜糖作为回赠。出门子前一天,女方本家的叔,伯,婶娘们都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到主家去帮忙,中晚两饭是要在主家吃的,其中晚饭一般是饺子,吃完饺子后再包饺子,以预备明天早上客人们吃。所包的这批饺子数量较大,一般得忙到十点左右,罢后本家的人们才各自回家。

娶亲

娶亲又称“娶媳妇”,这是新婚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在这一天男女双方家的亲友早早的就来到了主家,主家早就准备好了热乎乎的饺子来吃招待亲友。(其中村里来帮忙的庄乡们也都早早的来到主家就位)吃完了饺子,亲朋好友们就等着看闺女“出门子”了,男方早就准备好了八两崭新的轿车以迎娶新娘子,临行前新郎官要向父母磕头,以示自己在成家立业之际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后新郎官便在宾相(男方主要负责结婚礼仪的人)、伴郎、压车童子三人的陪同下前往岳丈家迎亲,其中在途经十字路口、桥梁、山岗时,宾相都要抛下一个红包。伴随着一串鞭炮声,新郎官便来到了丈母娘家,按照老规矩村里的孩子们是堵在大门口不让新郎官进去的,孩子们不断的向门外的新郎官要红包,要了一个有一个,直到孩子们的愿望得到满足为止。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堵在门口不让进是为了说明丈母娘家的门槛儿高,高门槛儿家的姑娘定时大家闺秀,新郎官娶妻回家后必要善待妻子。进门后,打头的是压车童子,只见他肩挑一酒壶子(寓意天长地久),新郎官紧随其后。新郎官并不急于见新娘子,而是被请到了早已备好的酒席上,俗称“女婿席”。这个“女婿席”可是大有讲究的,俗称“八大碗、八大盘”,八大碗即:鸡、鱼、丸子、肉各两碗。八大盘即:猪肝、火腿、鸡蛋、海虾等各两盘(不拘泥与形式,凑够八个即可)。开始的时候先上几盘点心,糖果吃着,后撤下点心、糖果,端上“八大碗、八大盘”,隔一段时间后,撤下八碗、八盘,换上点心、糖果。这时宾相则示意新郎官给赏厨钱,这时新郎官便掏出一个大红包(或200元或400元)压在盘子底下,由服务人员转交给大厨。大厨看到红包后再差人又上一遍“八大碗、八大盘”。吃饱喝足后,新郎官需夹上各式各样的菜去喂新娘子吃。待新娘子吃完后,新郎官抱其要走时发现新娘子的鞋子不见了,原来是被周围的姐妹给藏起来了,这时新郎官给红包方可要回。临走时,母亲包了一包袱钱(有100元的,有50元的,有10元的,也有5元的等各种面额)来让女儿抓一把。这证明着娘家人厚道,不能让女儿空着手“出门子”。临走的时候,娘家也要派一小孩子跟着新娘,俗称“压轿”“或带锁子”。这寓意着:新婚二人的心紧紧的锁在一起,另外还得有哥、嫂各两位,叔、婶各两位共八个人,带一车队载着嫁妆等前去送亲。其中嫁妆形式不一,以前是老四大件(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挂钟),现在是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有钱的人家干脆就陪送一辆汽车(在用男方订婚的钱基础上,再加上几万元买来的)。

过门子

娶亲的车队到达男方家中后,新郎官为新娘打开车门后搀其而出。新娘子需要先迈过大门口的马鞍和筛子。过马鞍寓意着夫婿可以骑上高头大马,当官发财,过筛子寓意着,用筛子筛去新娘子身上的“邪八卦“(一种迷信的说法)。而后,鞭炮声中,人头攒动,房顶上也开始撒喜糖、桂圆、红枣、栗子、小饼等吃食。这些吃食各有其不同的意义:糖代表生活甜美,桂圆代表家庭圆满,小饼则代表日子过得殷实(粮食多),枣和栗子则代表夫妻二人早生贵子。接着就要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了。其中在拜父母的时候新娘子要对公婆行“改口礼”,即正式的称二老为“爸妈“,改口时公婆要给新娘子红包,称作”改口钱“。礼仪罢后已时至晌午了,众亲友便也纷纷入席。酒宴一般设在周围的邻居家,酒席也是“八大碗,八大盘”,反复上两次,共三十二份菜。吃不了的菜一般都留给“房东”(邻居家)作为答谢。在喝酒的过程中,新郎官和新娘要到每家的酒桌上敬酒,敬酒后长辈还要给“敬酒钱”(这个因人而异,或给或不给)。结婚当晚村里的同龄人还要去新郎家闹新媳妇。

回门

新婚燕尔的第二天,新娘娘家的嫂子嫂子们便要雇上车去婆家接姑娘“回门”。回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给娘家的列祖列宗上坟,这也是为了不让姑娘“忘本”(即娘家人),故当地流传着一种说法“女人活到八十三,还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呢”。嫂子们再去接新娘的当天,婆家要好生招待他们,与结婚时一样“八大碗,八大盘”上一遍,不过这一次就不用去邻居家待客了。新娘子回娘家上完坟后次日(即结婚后第三天),嫂子们还要把新娘子再送回娘家,这一天,婆家还得要向上次那样“八大碗、八大盘”上一遍。从这天开始,结婚礼才真正地完成。

总结

5.中国当代婚俗展 篇五

前言

婚姻以及通过婚姻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涉及邻里、社区和其他多种社会关系,被中国人视作人伦之首,倍受重视。

婚礼是男女双方确立婚姻关系时举行的仪式,新婚夫妻通过这种形式取得社会的赞同、认可和保障。所以婚礼的程序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的各种文化观念。

中国古代意义的婚俗,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整个过程的礼仪程式。他们更注重求偶的过程,婚礼筹办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每一行动,以及每一物品用具,都与特定时代的社会风尚、经济发展、文化沿革密切相关,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社会经济、文化体制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近100年间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化,现代人与古代人在婚姻礼仪认识上已经有所差异。近现代注重求偶的结果,把议婚、订婚到结婚视作过渡性礼仪,而把婚宴发展成为近现代人的正婚大典。可民俗所蕴含的传统力量却不可能随着那些外在的形式一同急剧变化,一些传统礼仪和习俗仍然被保留了下来。

我们用这个展览来展示中国当代婚俗,也为您挖掘了当代婚俗中的古代婚俗元素,透过婚礼的点点滴滴,向您展示中国古老的文化传承与变迁。

第一部分 嫁

中国古代社会是男权宗法社会,结婚时男女使用不同的字眼。女子结婚称为“嫁”,写做左“女”右“家”,蕴含着女儿离开家的意思。口语也就称为“出嫁”。

在古代中国,女人结婚后就不再属于原先的家族,要在本姓前冠上丈夫的姓氏,此后人生的荣辱、死后的祭祀都与娘家不再相干。因此,父母常常极力要求婚礼的豪华,认为这是自己可以为女儿做的最后一件事,可以强化女儿的地位。而婚礼前的一系列准备活动,也显得尤其复杂。

当代中国妇女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可是“嫁”这个习惯性称呼仍旧保留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做媒

媒人在中国还有好几种称呼:红娘、月老等。

古代男女不能随便见面,婚姻要由媒人来撮合。即使双方互相了解,愿意结亲,也要由媒人出面。没有媒人的婚姻是不合礼法的,不被社会承认。

古人通常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里提亲,一家有女百家求,在同等身份条件下,女方到男方家提亲是不合适的。至今,中国女性主动追求男性的情形仍比较少,她们更愿意暗示男性来追求自己,在当代恋爱中依旧有传统观念痕迹。

当代中国已实现了婚恋自由,可依然存在着“媒人”的角色,有许多热心人和专业婚介公司介绍青年男女相识、相恋。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做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善举。

相亲

陌生男女在媒人安排下第一次见面称为“相亲”。

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青年男女的婚恋要由父母来决定,所以相亲的常常是双方父母,如男方母亲见女方,或女方父母见男方。开通的家长也会让男女双方以偶遇等非正式方式见面。当代中国青年男女拥有了婚恋的决定权,相亲就由自己亲自完成了。

当代中国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相亲方式。一些电视台为青年男女安排择偶节目一同做游戏、回答问题的节目,不但以节目的娱乐性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也以其有针对性的服务确实促成了许多情侣、夫妻的相识、相恋。

3.定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男女双方确立恋爱关系,称作“定情”。中国人非常重视“定情”。定情时常会互相赠送扇子、手帕、小饰品之类便于随身携带的小物件,让恋人随时记起自己。古代文人喜欢以红豆定情,所以红豆又名“相思子”。当代流行的定情方式有:互赠戒指,拍合影彩贴等,而以植树作为爱情的信物也是当代一种浪漫的定情方式。

中国有许多类似安徽黄山天都峰铁索的扶手上挂满了锁的场景,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定情方式:同心锁。恋人们把两把锁两两相扣、锁在铁索上,把钥匙扔进万丈悬崖,用两把相连并永远打不开的锁象征两人永不分离。

会亲

恋人们开始谈婚论嫁时,双方父母要在定亲前后举行一次正式会面。这意味着两个家庭对儿女恋爱关系的认可和确定,同时也是双方家庭相互了解、熟识和考察的机会,这个仪式称为“会亲”。当代中国城市家庭中多为独生子女,儿女的结合,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两个家庭的聚合,“会亲”的意义就格外显得重要。

会亲的另一个实际作用,是双方家庭共同商定儿女的结婚日期、婚礼操办的分工与经费分摊等具体事宜。达成协议之后,双方就要共同为协办儿女婚事而奔忙了。婚前检查

当代青年男女在结婚前通常会去医院进行婚前身体检查,看结婚双方是否有不适合结婚的疾病,优生优育广为人们重视。

而中国古代也有一种特殊的“婚前检查”:中国纪年法从古代沿袭下来,以12种动物对应每一年而轮替,称作“属相”。算命先生通常会以这12种动物的个性及相互间的合群程度、男女双方出生的年、月、日、时来推算,看两人的命相是否和谐,会不会互相妨碍。一旦算命先生认为命相不合,即使双方感情深厚,双方家长也不允许二人结婚。这个习俗在今天的少数地区还有残留,一些婚恋悲剧由此产生。

因为生日在婚恋中的重要地位,古时候女子的生日不能随便告知别人,这种习俗也沿袭至今,所以在今天男女交往中依然不便询问女方的出生年月。

6.结婚证书

通过婚前检查后,恋人们就可以去国家有关部门办理结婚证书,而成为合法夫妻。

新中国建国后颁布的第一道法律就是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它彻底废除了传统婚姻中的封建成份,确立了婚恋自由、一夫一妻制等婚姻的根本原则,调整了过去封建等级色彩浓厚的婚姻家庭关系。

古代也有类似结婚证书的“三书”,这就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的 “聘书”;男方赠送的礼物清单“礼书”以及结婚当日新郎用来迎接新娘的“迎亲书”。它们是古代婚姻的合法证据。

虽然有结婚证书的男女已经是法律认可的夫妻,可在当代人们心目中,举办婚礼才是真正的“结婚”。

7.结婚照

当代青年男女结婚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通常是去拍美丽的婚纱照。婚纱照由婚礼合影发展而来。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穿婚纱拍照就开始流行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中国传统的旗袍与来自西方的婚纱消失了,人们穿生活装拍结婚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专业影楼为新婚夫妻拍摄穿各式婚纱照已经成为了一种产业。

新婚夫妻不仅在卧室里悬挂巨幅婚纱照,还经常向别人展示婚纱影集。在人们看来,结婚证是严肃的法律文件,要妥善收藏;婚纱照却是充满感情的结婚纪念,可以经常展示。

8.喜帖

确定婚期后,新人开始向亲朋好友发送婚礼的红色邀请函,即“喜帖”。当代“喜帖”越来越讲究,有的会在“喜帖”上印制新婚夫妇的婚纱照,并散发着香味。

在讲究礼节的中国社会,给长辈的“喜帖”一定要新人亲自去送,有些喜帖甚至要新人的父母亲自送去以示尊敬。而平辈、朋友们的喜帖可以以邮寄等方式发送。9.红包

收到喜帖的人在参加婚礼时一般要给新人送上贺礼。贺礼通常放在红色的纸包里,被称为“红包”。

当代中国城市中,结婚送红包的习俗依然沿袭下来,且形式也多样化。参加朋友婚礼时,红包有时候是人民币现金的礼金,有时是象征祝福新婚夫妇百年好合的精制礼品,有时也会是家庭实用品等等。在婚礼频繁的春秋两季,有时人们一个月能接到4、5张喜帖,即使是收入不菲的白领阶层,也对此应接不暇。

10.聘礼

在举行婚礼前,按照传统习惯,男方父母要给女方父母赠送一些礼物,这叫“聘礼”。

古代婚俗非常重视聘礼,婚礼程序繁多,男方托媒人向女方送些小礼物表示同意订婚,或是正式送聘礼,俗称“过大礼”。但是,有些父母凭男方许诺聘礼的多少来决定女儿的婚姻,使婚姻染上了交易的色彩,确立婚姻自由原则后,聘礼在婚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了。

当代注重传统婚俗礼仪的家庭,男方家庭通常也会赠送女方贵重礼物,这些礼物事实上隐含了“聘礼”的意味,如果女方改变主意,是要归还这些“礼物”的。

11.嫁妆

男方送聘礼后,女方父母也要送“嫁妆”。这是父母送给女儿的礼物,是女家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也显示着娘家对女儿的重视程度。嫁妆在古代中国有“婚前财产”意味,是婚后女人唯一合法的私人财产,被称作“私房钱”。

一般嫁妆至少要包括四铺四盖、四季衣服、四只箱子,4个“4”谐音“事事如意”。此外还要有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两双用红绳捆在一起的筷子,谐音快生儿子。

最晚在结婚前一天,嫁妆要隆重地送到男方家中,一路上吹锣打鼓放鞭炮以示庆贺。随着居住方式、社会风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送嫁妆的习俗开始萎缩。

12.压箱底

在嫁妆装箱前,娘家母亲至少要在其中一个箱子的角上放一些钱或金银珠宝。这个习俗称作“压箱底”,以此祝福女儿此后四季富贵,一生平安。

嫁妆抬到男家后,通常,男方母亲会打开嫁妆箱子察看“压箱底”钱的多少,然后在这四个角放上等额或翻倍的钱款。从此,无论是丈夫还是其他任何亲友长辈都无权擅自动用这笔属于新娘的钱,否则会受到社会舆论的严厉责备。

古代中国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不到万不得已,“压箱底”钱再多也不会动用,她们通常把压箱底的钱当作最后、最重要的救急款项。压箱底的习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留着。

13.全福太太

结婚是喜事,所有说的话、做的事、参与的人物都要符合喜庆的气氛。寡妇、无子的人通常会主动回避婚礼,而上有公婆丈夫,下有儿女、孙儿孙女的女人,被视作人丁兴旺最有福气。娘家父母希望她们把自己的福气传递给新婚夫妇,习惯上会请1个或4个这样的女人做“全福太太”,负责在准备嫁妆时缝被子、叠衣服、装箱子,在婚礼当天为新娘梳妆、穿嫁衣、陪她们举行仪式、入洞房。

“全福太太”的“福”是指具备所有重要亲属,由此体现出中国人对人伦关系、天伦之乐的看重。

14.凤冠霞帔:经典的新娘礼服

过去,装好嫁妆后就由全福太太为新娘穿上结婚礼服,这是其他人不能插手的仪式。打扮好的新娘从头到脚一派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中国新娘传统的结婚礼服是“凤冠霞帔”、绣花鞋,凤冠上饰有银制或其他质地的凤凰;霞帔是红色、刺绣繁复的披肩,既保护上衣,又有装饰作用。绣花鞋也是红色,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霞帔”多半是女子在待嫁岁月中亲手缝制、刺绣的。

传统上,人们以“穿凤冠霞帔”来指代女子结婚。今天,美丽的凤冠霞帔对许多新娘还很有吸引力,当代有不少新娘选择复古式婚礼,穿一穿凤冠霞帔。15.旗袍与婚纱:当代新娘礼服

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新娘开始在婚礼时穿旗袍,而这之前,新娘都穿传统民族的系扣红色服装。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红色是喜庆的颜色,“龙”代指男人,“凤”代指女人,所以,绣有凤凰图案的红旗袍通常就是新娘礼服。

二十世纪50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以朴素为美,新娘在仅穿干净的普通衣着结婚,结婚礼服开始退出婚礼;二十世纪60年代全社会婚礼上“崇拜”解放军,新人以穿军装结婚为时髦;二十世纪80年代,新娘常以红色套裙为结婚礼服,婚礼后也可在日常穿着。

婚纱进入中国是在二十世纪20年代,40年代风靡一时,此后长期沉寂,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重新走入婚礼。当代婚礼中,新娘在举行结婚仪式时常以婚纱为礼服,可在酒宴中常换红旗袍向亲友敬酒,让婚礼中西合璧。爱美的新娘甚至会在一场婚礼中连换4、5套服装,所以,婚礼上新娘更换漂亮的礼服,吸引了在场客人的瞩目,使婚礼精彩纷呈。梳礼

梳妆化妆是婚礼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前也由“全福太太”承担。新娘化妆之前还有两道程序。第一道是“开脸”,即全福太太用棉线绞去新娘脸的汗毛,第二道是把新娘的发饰从原先的辫子改梳成发髻,这叫“上头”。开脸和上头都是以前人们判定陌生的年轻女子是否婚嫁的标志。

当代新娘的梳妆大多已由专业美容、美发师来完成了,但在有些地区,新娘出嫁前夜还有一道“梳礼”。新娘散开头发,女性长辈或全福太太用梳子一面从上到下为她梳头,一面说着祝词。梳礼共梳四次。第一梳象征“从一而终”,梳第二次寓意“白头偕老”,梳第三次祝福子孙满堂,梳第四次是祝福大富大贵、天长地久。结发

从唐朝中期开始,如果新郎新娘都是第一次结婚,新娘梳妆时就要行一道特殊程序:结发。

结发,是传统婚礼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新娘开脸时剪下一绺头发,与新郎事先剪下的头发一起绾成发结,当作信物供奉到祖先牌位前。在有些地方,则由新郎事先剪下一缕头发送到女方,梳妆时由全福太太把这缕头发结进新娘的发髻中。

作为身体的一部分,中国古人认为头发是身体的代表,因此,结发仪式标志两人从此结为一体、永不分离。因为再婚者不能行结发仪式,直到今天,称原配夫妻为“结发夫妻”的称呼法仍保留在日常用语中。

18.头发的意义

中文把少女浓黑柔软的头发美称为“青丝”,这发音与“情思”相同,因此,如果少女把自己的一缕头发送给意中人,就意味着“我愿意嫁给你”。

正因头发的重要性,古时候女子一订婚,就要用丝绳束发,表示已经有未婚夫;直到结婚时,那条丝绳才与新娘头上的发髻一起由新郎在洞房里亲手解开。如果结发妻子早逝,丈夫会把结婚时用的梳子掰为两半,一半随葬,一半留在身边,表示不忘结发妻子的深情。这种习俗在一些地区还有残留。

用头发象征爱情、婚姻的思维习惯遗留至今,当代,失恋的少女常会剪掉长发,表示要“剪断情思”。开门红包

古时候,当男方来迎娶的时候,女方的大门起初是关着的,待新郎塞进包有喜钱的红纸封的“开门封”后,门才会打开。

这套仪式在当代已经发生了有趣的改变。

当代,新娘在离开娘家前,房间里会挤满了姐妹与密友。新郎到达时,她们故意堵住门口,向新郎索要开门红包。新郎及其兄弟朋友们与她们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最后递上装有商定数额喜钱的红纸包,姑娘们才会开门放新郎进来接走新娘。

这套仪式最初为了显示女子的矜持,告诫新郎求取新娘的不易,事实上,当代开门程序的真正意义,是一群青年男女半真半假地讨价还价、欢乐嬉笑时为婚礼增添的喜庆气氛。20 婚车

新郎带来的不仅是红包,还会有婚礼上最重要的一个道具:婚车。二十世纪20年代之前,姑娘第一次结婚时都要乘坐“花轿”。这是一种装饰精美的大红轿子,轿顶、轿帘与轿身一般绣着各种龙凤图案,轿顶下点缀一圈鹅黄丝线流苏,讲究的花轿,轿前有一对飘带,飘带底部还坠有两串小银铃,轿子一动,银铃碎响。

从二十世纪30年代起,花轿逐渐被汽车代替。但是中国的婚车仍保留有一定花轿的元素,例如,车身会装饰很多鲜花、红气球,车号也有时被书写着“百年好合”之类喜庆话的红纸遮住。饿嫁

开门之后,新娘就要离开娘家举办婚礼了。在出门之前,娘家会给新娘吃些由桂圆、蜜枣、莲子煮成的点心。

以前的新娘,在结婚前的两三天就要控制饮食,这叫“饿嫁”。据说这是因为坐花轿时,新娘会随花轿上下左右地颠簸摇晃,常常像现代人晕车一样,呕吐不止,“饿嫁”可以减轻症状。但若完全不吃东西,新娘难免体力不支,便会吃些点心。桂圆、蜜枣、莲子不仅能充饥,其谐音还都有祝福的意味,成为首选。

事实上,当代新娘子吃这些点心,目的与“饿嫁”也有相似之处。因为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新娘要不停地走到宾客面前敬酒,几乎没有机会坐下来吃东西,事先吃点东西真的很有必要。哭嫁

吃完点心后,新娘就要出门上婚车。过去的新娘想到从此要离开慈爱的父母,独自去陌生环境与陌生人们一同生活,难免感情复杂地痛哭,这被称作“哭嫁”。有的地方新娘甚至从婚前一个月就开始哭,先是隔夜哭、进而是连夜哭、通宵哭,表达自己与亲人的惜别之情。

在西南的很多地方,新娘“哭嫁”是边哭边唱的,“哭嫁歌”曲调哀婉、情辞恳切,成为了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民歌种类。

当代人虽然已是先自由恋爱再结婚了,可新娘仍然面临着重大的人生转变,心潮彭湃之下,仍会情不自禁地“哭嫁”。23 上轿

新娘辞别亲人后,要由兄弟或其他亲近的男性长辈亲属抱进花轿,据说这样就不会带走娘家的福气。过去,新娘不仅脚不能沾地,连在家中穿的鞋也要换下,穿上新花鞋,因为旧鞋子上总还沾着娘家的泥土。

至今很多地方新娘离开娘家时仍保留有脚不沾地、换鞋的风俗,24 覆水

过去,花轿一起步,娘家人就会把一盆清水倾倒到大门外。以清水象征女儿的清白,公开泼洒的行为也表示证明给四邻亲友看,女儿是堂堂正正用花轿明媒正娶走的。

中国有句俗话解释了这一习俗的另一层含义: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水泼入地后再也不能收回来,这个行为也就意为女儿嫁出门后娘家就不再收回,此后她的荣辱与娘家无关,父母也不需要女儿赡养,这也是古代“嫁”这个词的重要含义,也是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的一个观念基础。

随着当代社会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这种古老的观念已经扬弃,对于任何一个小家庭的夫妻来说,男方家庭、女方家庭,都是他们各自的家,对任何一方的老人都有赡养的义务。

第二部分 娶

女子结婚称为“嫁”,男子结婚则称为“娶”。汉字中“娶”字的写法为上 “取”下“女”,意为把女子“取”到家中。可见,中国婚姻与古代的男权宗法社会密切相关。

社会承认妻子是“取”来的,也就等于承认了妻子对丈夫的依附,承认了丈夫对妻子包括人身支配权在内的各种权利。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夫妻的荣辱从来都是非常紧密相连的:丈夫获得成就可以为妻子带来贵夫人的荣耀;丈夫犯了重罪也常常会牵连妻子同样成为罪犯,而丈夫穷困潦倒时,他可以把妻子当货物一样卖掉。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家庭中男女地位平等的观念迅速得到确立,当代家庭生活中,夫妻双方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但是,“娶”仍然被人们广泛使用。新郎官

口语中,人们称新郎为“新郎官”。

旧时,中国男人最大的梦想是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名次,在这一天新郎官即使没有功名,也可以穿戴官服式样的礼服,出门迎亲的时候如同官员一样得到路人的礼让,享受的各种优待不亚于功成名就人士。

因为普通百姓可以在结婚这天过把官瘾,所以,新郎又叫新郎官,这个称呼也保存至今。

26迎亲

迎亲,即新郎在事先选好的日子亲自随花轿或花车到女家迎娶新娘。古代,迎亲的队伍可以享受很多待遇,例如,所有的车、船、轿都会为迎亲的车轿让路,就算遇到官员的官轿,官轿也会让路。这在中国古代官本位的社会下是十分罕见的;直到今天,迎亲的婚车车队依然能够得到路上其他车辆的礼让。

按照老迎亲习俗,新郎迎亲一般在黄昏后发轿,古代婚礼就是在黄昏举行。当代中国,南方许多地区保持了传统的婚俗,下午发婚车、黄昏举行婚礼,可是广大北方地区的风俗却是在早上或上午发婚车,中午举行婚礼。进门

婚车抵达男方家之后,新娘下车见到新郎的父母亲,要称呼为爸爸、妈妈,标志从此自己“进门”,成为这个家族的成员,而男方父母多数也会在此时送上第一份见面礼。

古代新娘进门有很多复杂的规矩,如花轿到时,要由新郎去“踢轿门”,新娘才能仿佛是非常不情愿地被请出来。有时新娘要手捧装有苹果的花瓶跨过马鞍,取其谐音意象征“平平安安”,再跨过火盆,象征以后的日子能够红红火火,这些程序都已在当代婚礼中消失。

但是在很多地方,新娘进门时,新郎的亲属们会把事先准备好的谷、豆等粮食洒向新娘,表示祝福这对新人以后的生活“五谷丰登”。

28主婚

婚礼中,除了新郎新娘,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主婚人了,通常要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进行主婚。他会向新婚夫妻宣布结婚的意义,祝福两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拜堂

中国最具特色的婚礼仪式是夫妻“拜堂”。

“拜堂”最初分三部分,新郎接新娘时双双拜谢新娘的父母;到了新郎家之后拜谢新郎的父母、祖先;最后在新房里,新郎立于东侧,新娘立于西侧,新娘先向新郎一拜,新郎答拜,新娘再拜。“拜堂”后来演变成新婚夫妻在婚礼上一气呵成的“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这套“拜堂”或称“拜天地”仪式非常重要,三拜完成才算真正成为夫妻。

由于“拜堂”具有很好的表演性,容易掀起婚礼场面上的高潮,这套程式被移植到了当代婚礼中,只是叩拜改成了鞠躬。当代的“拜堂”一般是新婚夫妻在婚礼上向父母鞠躬、向来宾鞠躬、互相鞠躬,答谢父母亲友。司仪

近年来,城市人的婚礼几乎都由专业婚庆公司的司仪来主持,他们通常先代表新人向到场的亲朋好友表示感谢、对两位新人的成长相识做简单介绍,之后宣布新人入场。这些司仪都有一整套的婚宴中的串场词,再配上相应的动作,形象化地再现传统婚礼中礼仪场面让新人表演,常使一席婚宴成为一场由新郎新娘及双方父母亲友共同参与的文艺晚会。

婚宴

完成婚礼后,一般都会有一场盛大的婚宴,婚宴上新郎新娘要向所有参加婚宴的人敬酒、敬烟。

而过去的习俗中,拜堂后新娘独自坐在洞房里等新郎回来,新郎则在洞房外向来宾敬酒答谢。

当代的婚俗将二者结合了起来。在婚宴中,来宾们很少会轻易让新郎新娘完成他们的敬酒、敬烟。不是想各种理由让他们一再喝酒,就是使用各种小技巧不让新娘把烟点着。习俗上新娘敬烟时不能使用打火机,因此,市场上有一种专为新娘设计的特别长柄的火柴。即使如此,新娘也极有可能用完一整包火柴而点不着一根香烟。这个过程为来宾们带来欢笑,也是婚礼欢乐气氛的一种点缀。

新房

婚宴完成后,新郎新娘就要进入洞房了。

中国的洞房摆放十分讲究。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贴上用红纸剪成的“喜喜”字,这是文字书写中不会使用的字眼,是两个“喜”字的叠加,象征“成双成对”。此外,洞房的许多东西要成双成对的摆放,以象征新婚夫妻成双成对。

过去,新房中尤其不能少一对龙凤烛,这被称为“花烛”。这对花烛经过特制而成,可以通宵不灭,因此,中国人常称新婚之夜为“花烛夜”。当代,有些地方的新房会彻夜点亮一盏灯,这种长明灯象征日后的日子过得明亮、幸福,也含有古代“龙凤烛”的传统因素。近年来,传统文化在不断复兴,龙凤烛也重现在当代婚礼中了。

盖头

“盖头”是新娘离家时蒙在头上的红布,这是传统婚礼中的一个重点。古时候,绝大多数新婚男女完全是陌生人,一直要到进洞房才能第一次相见,因此,掀盖头是两个人都十分紧张、忐忑的时刻。新郎要用一根秤杆挑开盖头,取其谐音寓示着两人的容貌能够互相“称心称意”。

新娘蒙盖头的来源,有一种说法是古代抢新娘婚俗的残留,盖头是抢来新娘后用以蒙面的。也有说法认为,这是象征新娘的贞节,说明她此前一直处在家中没见过外人。

当代婚礼中,新娘常象征性地临时披上红头帕,然后由新郎揭下,古代最令人忐忑的“掀盖头”被衍变成了趣味表演。

交杯酒

掀盖头后,先让新娘喝杯糖水,再行下一个仪式: “合卺”。

卺是葫芦瓢,把一个葫芦剖成两个就是瓢,旧时人家常用瓢作为舀水的器具。葫芦肚子里籽多,是生育能力旺盛的象征。新婚时,新郎新娘各拿一只瓢来饮酒,既象征夫妇在生活上能象两个葫芦一样合体,也隐含着主妇两个人多生育子女的意思。因此,此礼叫做“合卺”。

合卺是古礼,到了宋代人们便改用以彩丝相连双杯喝酒,“合卺”演变成“交杯酒”。

这个仪式当代被移到了婚礼上,新郎新娘要当众喝交杯酒,标志着两个人夫妻关系的确立。

婚床

喝完交杯酒,早已守候在一旁的“全福太太”便托着一只盘子来到床边,托盘里有枣子,栗子,花豆,金钱等,一边唱着“撒帐歌”,一边把盘中的喜物撒到婚床上。

当代撒帐的习俗已经罕见了,可是婚床上、甚至包括床垫下、被子里、枕头里都洒满、塞满枣子、花生、栗子、红鸡蛋的习俗已然十分盛行。因为这些果类分别都有“早生孩子”、“儿女俱全”的谐音意味。

中国人特别重视男性子嗣,所以在男方家的婚俗中,许多婚俗都与生孩子、尤其是生男孩有关。在新婚前夜,有的男方家庭还有请一个“童男子”睡在婚床上,称为“压床”,目的是期盼能借这种行为让新婚夫妻迅速生男孩。

闹新房

婚礼完成后,亲朋好友还常常会在新房里以新郎新娘为对象取笑、戏谑,让他们表演有点高难度的节目,这种行为称作“闹洞房”。闹洞房有“文闹”、“武闹”之分,“文闹”只让新郎新娘唱歌、表演等节目;“武闹”却是会开一些有性意味的玩笑。最常见的“闹新房”手段是用线悬住一颗糖或一只苹果,让新郎新娘分别从两边来咬,控制线的人故意让他们咬不着而接吻。此类习俗早已演变为亲朋好友增添婚礼气氛的活动,通常是婚礼的兴奋高潮和亲友关注的热点。

初始的闹洞房有实用性。古人普遍早婚,对性一无所知,已婚亲友闹洞房隐含有婚姻性教育的意味。民间有“结婚三日无大小”的说法,新婚三日内都可以闹洞房,三天的闹洞房,与传统保守的中国社会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敬茶

过去,新娘子婚后第一天早上起来,要向所有夫家亲属敬茶,借此机会熟悉这些家庭成员。

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关系,所以,中国人对亲戚的称谓也十分复杂。新娘嫁入婆家之后,要按照自己未来孩子的辈份来称呼父族的亲属。例如,称呼丈夫的兄弟为“大伯”或“小叔”,称呼丈夫的姐妹为“小姑”。38 下厨

在传统婚俗中,结婚后的第四天对新娘子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日子。在新婚的最初两天,新娘子可以在夫家享受贵客般的待遇,不需要动手做家务。可是三天之后,新娘子就要按习俗第一次下厨房亲手做菜,请夫家人品尝。即使是拥有厨师的富贵人家,新娘子也要亲手将烧好的菜从厨房端到餐桌上,象征性地完成这一道仪式。因为这象征着新娘子将从这一天起正式成为这个家族的主妇。

过去,中国普通家庭中的女性是不能出外工作的,妻子要承担全部的家务劳动。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尤其在当代城市家庭中,夫妻双方共同分担家务劳动成为非常普遍的生活状况。

回门

“回门”是指新娘在婚后第一次回娘家。“回门”最早在婚后的第3天,最迟在4个月或6个月后,一般是在1个月左右。一般“回门”是夫妻俩一起去。新郎必须带着礼物,多半是拿果子或礼饼。回来时女家也会让女儿带回用糯米饭做成的米糕和“桃”形的面饼到婆家做答礼。

就新娘的娘家来说,“回门”是第一次招待新婚女婿,要在此时把女婿介绍给全体族人,并且一一寒暄致意,随后开设酒筵款待。女婿在新娘的家族地位如同贵客,通常被称作 “姑爷”。女婿在口语上称妻子的父母为“爸妈”,也会尊称为“岳父、岳母”,民间则常称作“丈人、丈母娘”。

喜糖

当代年轻人也习惯于婚礼之后到旅游胜地去度过自己的蜜月。

不管新人们的新婚旅行将会持续多长时间,一旦他们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都需要向没有参加婚礼的同事发“喜糖”,喜糖通常由八种糖果组成,被封在一个红色的小袋子里,送喜糖的人通常都是一包一包的送。

送喜糖的目的是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新婚喜悦甜蜜。第三部分 家

中国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职业媒人撮合婚姻时不免会受到利益的驱动歪曲事实,父母在选择婚姻的时候总是会考虑到家族的利益。所以中国古代的婚姻很少是以爱情为基础的。虽然很多夫妻幸运地在婚后发展出了感人至深的爱情,可是也有许多家庭中,爱情是缺失的。对于男人来说,还有各种渠道可以弥补这一遗憾,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为他们提供了保障;可对于女人来说,与其说是感情,不如说更是中国古代强大的礼教观念在维系着那些家庭。因此,在展现当代婚俗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婚姻制、婚恋观念等其他因素。

门当户对

中国古代婚姻由父母包办,许多父母以“门当户对”为挑选的原则。“门当”与“户对”最初是指古代大门建筑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门当”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户对”是指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出于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原理,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且门当的大小、户对的多少标志着主人家财势的大小。所以,门当和户对除了有镇宅装饰的作用,还是住户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标志。因此,“门当户对”后来成为了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中国许多传世的爱情悲剧就是发生在并不“门当户对”,尤其是一方出身豪门,另一方出身贫寒家境的年轻男女身上。

再婚

如果妻子亡故,礼法允许男人“填房”,即续娶妻子。由于古人把夫妻比喻成一把琴,妻子亡故犹如琴弦断裂,续娶妻子便如换上新弦继续演奏,所以,续娶妻子又被雅称为“续弦”。

填房妻子结婚时少一道“结发”仪式,在传统礼法中,地位要低于原配妻子,所以女人一般不愿做同等身份男人的填房妻子。

虽然从宋代开始,社会礼法要求女人终生不能再嫁。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丧夫的女人迫于生计也会再嫁。再嫁的女人一般会受人嘲笑,在婚礼上也会受到一些歧视,不能再穿凤冠霞披、坐花轿。

当代再婚夫妻婚礼一般比较简单,极少举办盛大的婚礼、婚宴,习俗上对再婚会有歧视,但当代中国对再婚已经越来越宽容的态度对待。

离婚

中国古代离婚是单方面的,称为“休妻”。只有丈夫有权不经妻子同意单方面写“休书”休弃妻子,而古代妇女没有离婚自由,想离婚时要恳求丈夫写“休书”。在社会舆论上,女子被“休”是奇耻大辱。

古代男人休妻的理由主要有七条:不孝顺父母,无子,淫荡,悍妒,有恶疾,多言,盗窃。但同时对妻子符合另三个原则,丈夫都无权休妻:即从贫困到富贵的妻子不能休、为公婆守过孝的妻子不能休,已经没有娘家无处可以容身的女人不能休。

夫妻双方比较平等的离婚在民国时期的一些大中型城市中开始出现,可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在全国城乡范围内普及开来,好合好散成为当代夫妻的主要选择。44 爱的结晶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男性劳动力是家庭经济的支柱,因此,中国人形成了“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但是面对当代巨大的人口压力,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就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把它作为基本国策,一般情形下每对夫妻只能生一胎。

承袭数千年的传统观念一时难以消除,许多家庭、尤其是农民家庭,仍然显现出对男孩的强烈渴望,不少夫妻生了女儿后,离开家乡想尽办法在别的地方生儿子,这种人被中国人戏称为“超生游击队”。与之相反,许多都市中的青年夫妻干脆选择不生孩子。

事实上,当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生男还是生女已经没有经济差别了,只要是爱情的结晶,男孩、女孩都好,更讲究优生优育。45 志同道合

中国古代家庭关系中夫妻双方有非常明确的分工。丈夫负责家庭生计,妻子负责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就连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形成了父亲教育、母亲养育的传统,“严父慈母”一词由此而来。在这种分工下,丈夫是家庭的经济支柱、精神支柱,男尊女卑的传统也得到了近一步的强化。

新中国建国以来,妇女地位有了大幅度提供,妇女有了与男人同样的工作机会与政治待遇,女人们自豪地自称为“半边天”。随着妇女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有极大的提高,在家庭重大决策、子女的教育等问题上,夫妻双方有着相的话语权。传统的夫妻关系由“夫唱妇随”,已经转向了“志同道合”。

中国人对男女之间的关系有一个非常微妙的解释:缘。

“缘”是中国对男女之间关系的一种类似命运的解释,中国人常说的“姻缘”,正是婚姻的“姻”与“缘分”的“缘”的组合,可见它在婚恋中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每年的涉外婚姻接近10万对,人们说这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事实上,这大大超出了 “千里”范畴。

与此同时,通过网络恋爱而结婚的例子也越来越多,正如俗话中说的,“千里姻缘一线牵”,只不过不再是神话传说中那条绑在每个人脚上的、看不见的红线,而是一道道有形的网线与无形的讯息,把陌生的男女结成了一家。

直到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常会说:有缘人终结良缘。47 公婆与舅姑

中国古代是父权宗法社会,在古人看来亲属家族姓氏不同、不属于同一个家族,无论几代之内都可以结婚。亲属家族间没有婚姻禁忌,又因有亲属关系可以有更多接触机会,容易产生爱情。所以中国古代有许多描写发生在表兄妹之间的爱情的小说。中国很著名的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主要情节就是在男主角和他的几个不同亲属关系的女子之间的友情或爱情。

在过去的传统中,家庭长辈乐于让儿女与自己熟悉的族内年轻男女结婚,这种“亲上加亲”的婚姻方式非常流行。因为这种婚姻的常见,在古人的言语中,“舅姑”合称也就意味着丈夫的父母“公婆”,因为他们往往不是舅舅,就是姑姑。

宗族与伦理

古代婚俗中,对同属于父系男性亲属的子女,同一个姓氏、属于同一个家族,五代以内是不能成婚的。这种婚姻禁忌在很多地方还被进一步扩大为“同姓不婚”。

与血缘禁忌相应,中国还是个非常重视伦理的国度,有些关系即使没有血缘,也因伦理因素属于婚姻禁忌。例如,如果夫妻两人各有与前夫、前妻的子女,这两个孩子间即使没有任何血缘,也不能结婚。

当代中国废除了婚姻禁忌中的宗法制,无论父亲、母亲有四代以内的亲属都不能结婚,倡导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优生优育的观念逐渐融入人们的思想意识。49 招赘

中国古代婚姻大多是女方到男方家居住,丈夫在家中处决定者位置,对妻子的父母没有赡养义务,生的孩子跟父亲姓。但也有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正相反,这称为“招赘”或“招女婿”,还有俗称为“倒插门”。

“招赘”的女婿在妻子家中低位很低,在古代社会里也常会遭到人们的耻笑。一般条件相当的人家是不愿作“招赘”女婿的,通常是地位低的男人到地位高的女人家做招赘女婿,尤其是如果女方家庭没有儿子的话,女婿不仅要负责照顾两位老人,还要让孩子继承妻子家族的姓氏。

当代男女地位已经平等了,夫妻对双方的父母都有赡养的义务,因此,是否“招赘”已经无关紧要了。尤其是当代都市中人们比较开通,孩子跟谁姓可由夫妻俩协商,孩子跟母亲姓毫不稀奇,父亲不会因此被人耻笑。

古时候,中国实行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在古代家庭关系中,妻与妾地位非常悬殊。“妾”介乎于主人与仆人之间,丈夫亡故后没有财产继承权。在规矩严谨的家族里,“妾”结婚时不能坐花轿、不能从正门进家、不能穿凤冠霞帔、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穿大红色。

如果妻子亡故,习俗上不能把妾升作妻,除非妾有特别好的表现,才能被“扶正”升为“妻”。

“妾”一般有侍女、妓女、购买的贫家女子、赠送的礼物等几种来源。在一些贵族家庭,“妾”还会分为好几个等级,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在家庭婚姻关系中就有非常鲜明的体现。

结语

6.婚俗俗语 篇六

新娘真水看现现,夫妻一对好姻缘。

甜茶加伊饮乾乾,明年乎你生懒趴。

天地配合,成双成对,夫唱妇随,万年富贵。

眠床四角,蚊帐空壳,新娘袒笑,新郎袒仆。

新娘好学问,今日配郎君,翁姑着孝顺,百子传千孙。

新娘真慷慨,新郎好人才,好话讲归载,为着您相爱。

今日好日子,两姓结连理,冬尾的确生,阁来您恭喜。

两姓来合婚,日日有钱春,给您大家倌,双手抱双孙。

不婚不嫁,不成天下。

一辈没好妻,三辈没好子。

结婚不宜早,只要配的好。

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财。

莫看容颜,要看心眼。

妻子要小,二麦要老。

买屋看墙,娶妻看娘。

买猪不买圈,媳妇靠教劝。

7.清代豫南婚俗文化探究 篇七

一、订婚阶段:媒人必不可少

1.媒妁之言。传统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100,只有通过媒人的介绍,男女双方的家庭才能进入议婚阶段。清代豫南固始也是如此,《说媒》里详细叙述了张郭两家联姻的过程。话说河南光州的张守备和郭都堂都无儿无女,告老还乡后同时去“送子庙里求娘娘……若是一男一个女,天赐龙凤配成双”,“遍行好事遍行善”[3]13,感动了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身边的金童玉女下凡投胎到张郭两家。丁香成年后,张家张守备已去世,但郭家如约把女儿嫁到张家。表明当时儿女的婚姻由父母做主;也表明人们一诺千金的高贵品质;同时还表明清代婚姻习俗里,姻缘天注定的追求“:自古女儿掉下地,全凭天地定命相。”[3]38

郭张的婚事尽管在出生前就由双方的父亲定下,但依然逃脱不了世俗的藩篱,仍需要一个媒人。书中描写的两个媒人祝四娘和王三嫂“,专靠说媒度日光,能说活鱼乱眨眼,能说死孩拍巴掌……”[3]28媒婆很有能耐,可以使“活鱼乱眨眼“”死孩拍巴掌”,通过这一渲染,媒婆那副欺瞒哄骗,胡乱拉配的丑恶嘴脸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4]99。这段叙述表明清代有专门靠说媒为生的人,同时也告诉我们有些媒人为达目的颠倒黑白。说媒成功后过贴定亲,《议嫁妆》里有具体的叙述“,张郭两家更帖过……张家过礼钗环镯……郭家还礼笔墨砚”,“今日张家送喜期,喜期择在吉日上”[3]41,男方送定情物和礼物,女方还礼,确定迎娶日期。《郭丁香》最后部分讲丁香被休投河自尽未遂被范三郎救起,两人在劳作中生情,本来是你情我愿的爱情,但成亲依然需要媒人“,范家婆婆看在眼,请媒说亲两头忙”[3]238。范三郎的母亲充当了两人的媒人,从中撮合。可见,清代豫南固始的婚俗里媒人必不可少。

2.备嫁妆、教女规矩。《议嫁妆》里讲丁香要十样嫁妆,爹娘不仅全依她还添了十样“:一要娘的大龙柜……十要鸳鸯枕一对”“,一添金丝红绫帐……十添贵妃擦面霜,再添纹银三百两,压在想底作私房……还有亲友来添箱”[3]44,表明清代豫南固始的婚俗里有一个重要的礼仪添箱礼。除此外,母亲还要给女儿传授立家之道:《教女》里详细地叙述了丁香母亲的教诲“,闺女离家都有规章,出门双脚不沾地……三天不分大和小,老少都能闹新房……三天喜期坐过帐,儿要亲自下厨房。盘碟碗筷洗干净,大锅小锅刷停当”[3]49,教导女儿要孝顺公婆,伺候好丈夫“,若是婆母有责难,不可顶嘴去冲撞。纵是肚里有委屈,忍上三忍让三让”[3]53。母亲的教导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迎娶阶段:祈求多子多福,幸福安康

《郭丁香》里迎娶阶段的习俗主要有梳喜头,坐花轿,拜堂,撒帐,闹洞房等习俗。

《梳喜头》里叙述“姑娘出嫁要开脸,开过脸面再梳妆……脸要开得方方正,头要梳得油光光……要想梳好新娘头,可得专请梳头娘”[3]59。清代有专门的梳头娘,“梳头娘子行手艺,八十八行它为上”[3]60;梳头娘的地位高,“梳头娘子口福大,家家喜酒她先尝……梳头娘子财气旺,当前全凭嘴一张。要多要少不还口,整来还去不大方”[3]60。可见那时梳头娘很好生计;为求吉利,丁香妈“急急忙忙奔楼堂,两串大钱拿在手,元宝拿了整一双。绫罗绸缎拿两匹,粗布细布各三丈。红绒丝线拿一把,棉线惠子那一双。粗布单子拿两床,绒线袜子拿四双”[3]60;梳娘有身价,“大户人家去梳头,一斗米来一斗糠;木匠家里去梳头,柜是柜来箱是箱;画匠家里去梳头,落幅字画挂中堂;最穷莫过菜贩家,青菜萝卜给一筐”[3]61。由此可知,当时做梳头娘是很不错的营生,不仅地位高而且收入好。

《出嫁》叙述了新郎带队抬花轿迎亲。新娘出门有很多的禁忌:“梳洗打扮早停当,单等哥哥背姑娘”[3]65;新人不能沾娘家土,否则会把娘家的福气带走;女儿出门时,丁香妈泼了一盆水,“女儿如水嫁出去,永远不会休回庄”[3]66,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女儿在婆家生活得很好;上轿也有讲究,“有心花轿左边上,穷了婆家富了娘;有心花轿右边上,富了婆家穷了娘;花轿俺打中间上,娘婆二家两兴旺”[3]66。花轿到张家后“,两位姑娘来接轿,一双盘子捧手上。一盘捧的长寿面,一盘栗子枣子糖”[3]69,引导新人拜堂,希望新人身体康健,早生贵子。

《颂房》叙述了入洞房后的礼仪:铺喜床和撒帐。丫鬟铺喜床很有讲究“,床中放有七颗枣,五颗花生放一旁。花生枣子有说头:早生贵子兆吉祥。七子归堂龙和凤,五子登科状元郎。四个萝卜床四角,一块土坯床中央。萝卜疙瘩生养多,个个都像坯头样”[3]72,寓意多子多福,孩子好生好养。撒帐求吉利“:一把果子撒天上……美满姻缘百年长。二把果子撒地上,土地祖宗保安康……子孙绵延五世昌”[3]78,同样寄托了生活美满,子孙满堂,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

三、婚后关系的认可及其他

1.婚后关系的认可。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婚后关系的认可,主要通过拜天地,闹房,办酒席,回门等一系列礼仪体现出来。通过拜天地,闹房,办酒席,新娘取得夫家祖先神灵的认可、父母的认可和亲朋好友的认可。通过回门,新女婿取得妻方亲朋的认可。《回门》里叙述“丁香出嫁三天整,三天回门看爹娘……三天本该双回门……开天辟地有规矩,三天回门要成双……三天回门是规矩,圣人最把规矩讲”[3]103。这一章节里多次提到三天回门是自古就有的规矩,但因张万良不愿意陪丁香回娘家,丁香还是依照传统习俗独自一人回门。

2.休妻和再婚。《郭丁香》里不仅详细叙述了清代豫南固始的婚姻礼仪,也叙述了当时社会的休妻和再婚现象。(1)休妻习俗。从《二下学》、《斗嘴》、《一打一休》、《两打两休》到《三打三休》详细地叙述了张万良受表嫂王满香的诱惑对丁香三打三休,并最终赶走丁香的过程。他休丁香的最好的借口是丁香没有生儿育女。正如丁香哭诉的那样,不是她不想生,而是没机会生“,嫁来张家三年整,你整三年不还乡。成亲三天圆房日,圆房日里守空床”[3]205。面对不讲理的张万良,丁香也只能忍辱负重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张家庄。“一直休书千斤重,手拿休书泪汪汪……躬身下拜婆母娘”[3]209,丁香依依不舍地拜别了昔日陪伴她的一切,带着自己从娘家带来的衣物和从娘家借来的牛车离开了付出诸多心血的家,这些表明,在清代,豫南固始的男人如果对妻子不满意,一纸休书就可以休掉妻子。对女人而言,没有争辩的余地,只能选择离开。(2)再婚礼仪。《遇救》里叙述丁香被休而无颜面对父母“,休书是把无情剑,斩断母女恩情长”[3]219,最终投河自尽,正好被路过的范三郎救回,做了范妈的女儿。《托梦》里叙述后来两人在劳作中自生情愫“,范郎有心娶郭女,郭女有心嫁范郎。只因人间纲常在,二人不能结鸳鸯。好马不配双鞍子,好女不嫁二夫郎……若是要把范郎嫁,玷污清名失纲常”[3]228,表明清代豫南固始女子被休再嫁有违纲常。书中描述,王母娘娘“吩咐土地下界去,夜间托梦给丁香。……如今嫁他正相当……有情夫丧该守节,无情再嫁合纲常”[3]230,仅有神仙托梦还不行,丁香的父母也托梦给女儿,“张家恶少无情义,无情无义伤天良。哪能有心念你情,休你如扔破衣裳。如今你为他守节,不婚不嫁太窝囊。人守纲常为仁义,失去仁义无纲常”[3]234。神仙和父母的双重托梦,让丁香放下了思想的包袱,“老爹一番开导言,好似拨云见天光。今个收起离去心,一门心思伴三郎”[3]237。郭丁香最终选择与范三郎结为夫妻,二人同心协力共同开创了一个富有的范家庄。

摘要:灶戏《郭丁香》通过对张万良和郭丁香婚姻生活的叙述,具体展示了清代豫南的婚俗文化:订婚阶段,媒人必不可少;迎娶阶段,祈求多子多福,幸福安康;婚后关系的认可以及休妻仪式,再婚的礼仪。

关键词:清代豫南,婚俗文化,灶戏,郭丁香

参考文献

[1]谢谦.国学词典[M].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王秋生.孟子经典百句[M].合肥:黄山书社,2007.

[3]河南省固始县文化局.郭丁香(全本)[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8.百年婚俗幸福长 篇八

9月的塘河,依旧青山碧水。骄阳下,老街上的行人寥寥。寻常日子来到这里,并无多少热闹的景象。只是街头悬挂的大红横幅还提醒着人们,这里刚举办过一场别开生面的“七夕东方爱情节”。其中“塘河婚俗” 因其礼节繁琐,场面盛大,具有浓郁的渝、川、黔乡土风情,浓缩了西南地区古代婚俗文化,无疑是最为动人的内容。

复活古老婚俗

塘河镇位于重庆江津西南65公里,过去由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人们的社交范围多限于本地,传统习俗文化在塘河有着较强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兴于明代的“塘河婚俗”,流传了300多年,一场婚礼要办三天三夜!

2007年,比利时国家电视台为了拍摄北京奥运会的宣传片,在中国挑选了4个地方拍摄民俗文化,塘河婚俗就是其一。

提起当时的拍摄情景,现年46岁的罗江荣显得很兴奋,“比利时方面来了一个大型摄制组,央视与重庆台也派出了人员配合,那次把我们塘河婚俗拍得很精彩。”长期为塘河婚俗宣传奔走的罗江荣深知,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

“塘河婚俗是2005年全区文物大普查发现的。”罗江荣说,他是外来干部,在走访掌握了基本情况后,意识到这项越来越只是传说的婚俗,应得到尽快的保护和传承。“于是,我开始找‘证人’,并提起录音机收录他们所记得的每句婚俗中的说、唱词,并大量记录和收集场景中所需的物什、妆颜、角色……”

还原该婚俗的工作比想象的难:“因该活动中如烧纸钱等环节,被大家认为是封建迷信,首先就被一些领导和同事阻拦。”但知道其文化价值的罗江荣并没有放弃,“担心被人斥责‘不务正业’,我就利用下班、周末的时间,提起录音机到处找人。”

知情人家属的不理解,也令罗江荣遭遇了被驱逐出门的尴尬。“当时,我找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她会哭嫁。”在录音的过程中,因被老人悲伤的唱腔和情绪感染,其子女认为罗江荣上门弄得老娘哭哭啼啼,要染霉运,硬是将其赶出家门。没法,我只有在后来偷偷利用晚上的机会,把老人接到办公室,才完成了‘哭嫁’的录制和保存。”

“天下第一媒婆”

在镇上,记者见到了现年57岁的谭东方,她做过塘河乡政府播音员,喜欢唱川剧。26岁继承母亲的媒婆“衣钵”,成为现实生活中远近闻名的媒婆,被当地人戏称为“天下第一媒婆”。三十年来,她已不记得自己到底撮合了多少对新人。由于媒婆是传统婚俗中的重要角色,从2005年开始,谭东方自觉地与川剧票友何贵银,以及该镇时任广播电视中心主任的罗江荣一起,为拯救塘河婚俗而奔波。

为了“复活”塘河婚俗,除了母亲的言传身教,谭东方也大量走访当年健在、熟悉塘河婚俗的老人,“甚至连走路姿态、表情、手势、滑稽语言,我都是向很多老辈子印证后,才在表演中还原的。”

2005年8月,经过罗江荣、谭东方、何贵银等人的努力,在塘河古镇首次举办了完整的塘河婚俗的全过程。既是一次展示,也是一次记录。因为婚俗文化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罗江荣他们要做的不仅是简单地文字、图片、录音资料的收集整理,而是要对塘河婚俗进行活态的传承和运用。

于是在申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功以后,塘河婚俗又成为“中国重庆江津七夕东方爱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验环节。

在塘河镇政府的会议室里,罗江荣为记者播放了首次恢复塘河婚俗全过程的纪录片。再次回顾当时的情景,谭东方边看边介绍,“新娘家就是在我家拍的,当时还没有装修。”不时看到片中有熟悉的老人,不过“某某现在已经过世了。”

塘河婚俗流程繁琐,总的来讲包括说媒、做相、开庚、男方办接妆、女方办嫁妆、出阁、送亲(迎娶)、拜堂、办宴席酒、闹茶、参厨、谢媒和回门13道程序。

顾名思义,有些程序比较好理解,有些就需要解释了。“比如做相,其实就是男方到女方家送礼订亲;开庚就是双方合八字,决定婚礼的日子。”谭东方说,在男方置办的接妆礼盒中,不但要有鸡鸭糖酒,还有为新娘准备的从头到脚的一身装扮。当然还少不了两块“离妈肉”,即是带猪乳的两块猪肉,寓意新娘要离开母亲跟随丈夫一起生活了。

哭嫁

而每一道流程也都包含了诸多内容和细节。“就拿出阁来说,就有哭嫁、踩斗、丢筷子、骂媒、父亲压轿、哥哥背上轿六个内容。”特别是哭嫁,是最具塘河婚俗特色的重要环节。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要办出阁酒,先烧纸化钱辞别祖宗,直到第二天早上拜别父母上轿。这期间,新娘见一个亲戚哭一个,称为“哭嫁”。

“哭嫁”有专门的唱腔和唱词,“是个儿子是香炉脚哟,是个女儿是香炉灰哟。你生女儿一慈母呀,你养女儿长成人哟……”新娘哭嫁的感恩词和悲伤的腔调,令旁观者无不动容,更有甚者还热泪盈眶。

在出阁当天,新娘在保持哭嫁的同时,要完成“踩斗”,即坐在板凳上,用一只脚踩在装有剪刀尺子等用具的斗上,寓意今后精明能干;然后有兄弟背靠新娘,新娘要朝背后“丢筷子”,边做动作边哭嫁:“一把筷子十二双,我的娘啊,丢给我兄弟买田庄啰。”寓意新娘把财富留在家里,不要带走。

新娘出阁上轿后,就随着长长的送亲迎娶队伍嫁往夫家。迎娶队伍的顺序也有讲究:最前面是大锣开道,然后是旗队、礼盒队、乐队,之后是媒婆轿、新郎骑马或坐轿、轿伞、马灯、新娘花轿、送亲轿、嫁妆、押礼。这一套下来,100多人的队伍,不但场面热烈,讲究礼仪,也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如此繁复的传统婚俗,在塘河不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而且当地人在现实生活中也选择了按塘河婚俗举办婚礼。谭东方就是身体力行者。2008年,谭东方给儿子娶媳妇,就是结合传统婚俗举办的婚礼。谭东方亲自置办各种道具,安排各种礼仪流程。婚礼当天,新娘坐在花轿上,随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围着古镇走了一圈。亲朋好友和附近的居民们都被热烈喜庆的场面所感染。“稀奇,好看,耳闻不如一见!”喜宴开席了,新郎新娘退场,宾客们在开怀畅饮中,对耳目一新的仪式大加赞赏。

上一篇:高考雷人标语九大最下一篇:看于丹老师讲座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