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间政治读后感

2024-08-28

国家间政治读后感(精选10篇)

1.国家间政治读后感 篇一

《国家间政治》重点章节的读书提纲!

第三章 政治权力

3.1什么是政治权力?

作为实现国家目的的手段

国际政治

概念:国际政治象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无论国际政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权力总是它的直接目标。(一旦他们力图通过国际政治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他们就必定参与追逐权力的斗争。)

结论:

1、并非一国对另一国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含有政治性质。

2、并非所有国家在任何时期都同等程度地参与了国际政治。

国家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具有动态的特性。这种关系伴随着权力的盛衰而变化,权力是时而把一国推向权力斗争的前沿阵地,时而剥夺一国积极参加权力斗争的能力。这种关系也会在文化演进的影响下发生变化,文化演进会出事一国宁要诸如商业之类的其他追求而不要权力。国家或多或少地卷入权力斗争的趋向。

权力的本质:

摩根索:

权力:是指人支配他人的意志和行动的力量。

政治权力:指的是掌握政府权威的人之间以及他们与一般公众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政治权力是权力行使者与权力行使对象之间的心理关系。前者通过影响后者的意志而对其某些行动有支配力量。这种影响源于三个方面:A、对利益的期待 B、对损失的恐惧 C、对领袖或机构的敬仰和热爱。行使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命令、威胁、权威或超凡魅力,或综合运用上述因素行使权力。

四种区分:A、权力与影响(例:总统与国务卿之间的关系)B、权力与武力(例:)C、可运用的与不可运用的权力(威胁与实际运用,核武器与常规武器)D、合法的与非法的权力(例:)

政治权力与武力(即实际使用暴力)相区分:警察行动、监狱、极刑或战争等暴力威胁形式都是政治的内在因素。当暴力演变成现实,这便意味着政治权力让位于军事力量或者伪军事力量。尤其是在国际政治中,作为威胁潜在威胁的武装力量,是一国获取政治权力的最重要的物质因素。假如暴力在战争中成为现实,政治权力便被军事实力取而代之。实际运用暴力意味着用两个人的身体接触代替他们之间的精神联系;一个人在体力上强壮的足以支配另一个人的行动,而精神联系却是政治权力的本质所在。恰恰因为这个原因,一旦诉诸武力,政治关系中的精神因素便不复存在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区分军事力量和政治权力。核时代的矛盾现象之一是,军事实力的增长不再必然有益于政治权力的增长。

虽然在这里武力威胁可被用作外交政策的理性工具,但是,实际动用武力则是非理性的,因为相互威胁下的武力不再是用于实现影响对方意志的政治目的,而是用于实现毁灭对方,因而也必然导致自我毁灭的非理性目的。

合法权利:(即其行使得到道德或法律认可的权力)

非法权力:赤裸裸的权力

合法权利比等量的非法权力更能影响权力对象的意志。通过自卫或以联合国的名义,就比通

过“侵略”或违犯国际法,能够更为成功地行使权力。政治意识形态是为这样一个目标服务的,即为外交政策披上合法的外衣。

讨论、补充:

[他对国家权力进行研究,是以对人性的探究为始点的。他认为,国家对权力的追求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而人本性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权力的追求,因此,国家作为个人的集合体,对权力的追求也就不可避免。以此为基点,用权力界定的利益概念为切入角以研究纷纭复杂的国际关系,便成为摩根索国际政治研究的一贯方法。

第一,摩根索在强调权力的时候,对精神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相当重视:

1、他坚决反对把强调权力政治看成是强调武力,把权力政治看成是强权政治。他说,“有一种倾向,试图将政治权力贬低为武力的实际运用,或至少将它等同于成功的武力威胁和诱迫,而忽略了魅力的作用。”①他提出国家追求权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威望的追求。在对权力政治下定义时,他重视的是权力行使者和权力对象之间的心理关系。他认为外交政策的目标,无论其内容是什么,都必须通过影响他国的意志来实现。

2、在对国家实力的论述中,他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应当是外交的质量,并且特别强调领袖人物超凡的魅力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在批判军国主义时,他特别提出仅仅靠军事力量很难实现对他国的征服,军国主义的征服只是在物体和肉体上的征服,并不能在精神上实现征服。

3、在限制国家权力,维持和平的方式上,尽管摩根索是研究均势的专家,但比较而言,他对通过外交方式实现和平更有信心。

政治理论的又一个明显特点,是在肯定权力在研究国际关系中作用的同时否定权力在解决国际问题中的作用。权力既是摩根索研究国际问题的切入点,也是维系其理论各个论题的纲领,他几乎用权力解释国际政治中的所有问题:现实主义的六项基本原则的核心问题就是权力问题,权力是国家政治行为的基本动因,国家的实力是权力的根源,均势是权力的平衡,道德和国际舆论及国际法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裁军和军备竞赛反映的是权力的竞争,集体安全的实现是权力和利益的协调„„。

但同时,他却并不认为用权力可以解决世界和平和安全问题,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国家对权力的追求,才导致了世界和平不能实现:他同意国家主权是影响国际和谐的一个主要因素的观点,他认为国际法和国际舆论在维持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之所以相当有限,也应归因于权力„„。因此,在研究摩根索理论特点的时候,如果仅仅强调他重视权力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作用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对权力否定的一面,对他的权力政治理论的理解就不够全面。]

政策:

威望政策:国际政治中的独立因素。

所谓甲渴望火拥有对已的政治权力,是指甲渴望做到或已经做到通过影响乙的意志来控制乙的某些行为。

任何形式的军备,其政治目的都在于,通过使各国意识到使用武力对自己过于危险,从而阻止诉诸武力。换言之,军备的政治目的是,诱迫潜在的敌国放弃使用武力,从而减少实际使用武力的必要性。战争本身的政治目的也不仅仅是攻城略地、歼灭敌军,而是使战败国屈从于战胜国的意志。(是为了服务于政治目的)

经济政策:

A、经济自身要求所奉行的经济政策

B、作为政治政策工具的经济政策:在政治政策中,经济目标只不过是达到控制他国政策的手段。

评价标准:

1、一项处于自身要求而采取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领土政策或军事政策,只能用各自自身的标准来评价。有关政策的制定只能从各个领域的内在因素来考虑。

2、然而,如果是这样政策旨在增强异国相对于他国的权力,那么我们在作出判断时,就必须

考虑这些政策及其目标对国家政治权力所作出的贡献。

决定政策的因素并不时纯粹的经济和财政考虑,而是要比较所涉及的政治*会和政治风险。即是说,要考虑这些政策对国家权力可能造成的影响。

3.2 对政治权力的贬抑

象在所有政治中一样,权力欲也是国际政治中的显要因素,因此,国际政治必然是权力政治。无可否认的是,在整个历史时代中,不管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如何,国家总是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彼此相遇。

国际政治的本质与国内政治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这两种政治斗争都是争夺权力的斗争,他们的不同仅仅在于这种斗争在国内范围和在国际范围赖以进行的条件不同。

支配倾向是全人类联系交往中的一个基本因素。

国家——尤其是民主国家——的全部政治生活,从地方政治到全国政治,都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权力斗争。定期选举、议会表决、法庭诉讼、行政决策和措施执行——人们在所有这些活动中都试图维持和建立他们自己对他人的权力。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作出决议的过程要受到由“压力集团”施加的压力和反压力的牵制,那些“压力集团”总是试图捍卫或者扩大他们自己的权力地位。

3.3 贬抑政治权力的两个根源

权力在国际舞台上所发挥的作用之所以遭到贬抑出自于两个根源:

1、一个是关于国际关系的哲学,这种哲学支配了19世纪的大部分时期并仍然在何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对国际事务的思考。

2、特定的政治和文化环境,这种环境决定了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

3.4 关于和平的科学:当代乌托邦主义

关于和平的科学:以理性计算的准确性来代替政治行动的不确定性和冒险性。(简单化)对于一个非理性主义的头脑来说,找到一个解决方案之所以看起来如此困难就在于所涉及的原因的多样性,这些原因的根子埋藏在人类心灵的最深处。

自由主义的外交政策的努力方向:将所有的这些多重的、复杂的因素归结为一个单一的原因——一个能够将所有这些多重的、复杂的因素归结为一个单一的原因——一个能够形成理性公式的原因,那么,找到战争问题的解决方法似乎就不是不可能的了。

单轨思维方式

由于“单一原因”是从大量实际原因中任意抽象出来的,所以,一种抽象也即一个“单一原因”就和另一个“单一原因”一样正确。此外,由于寻找单一原因的行动源于一种为人类生活的改善作出某种贡献的模糊愿望,而不是源于以一种确定方式去干预与中确定的政治事态的坚定决心,所以实际上,有关世界弊病的任何一般性的解释和消除这些弊病的任何一般性的计划,都会满足相应的心理需要。

国际关系的“科学的”时代导致了一想象中的科学标准代替真正的政治估价的情形。权力无论怎样受限制和保留、它都是国际政治承认为最高价值的价值。所以,国际政治决策所必须经受的考验,涉及到这些决策影响权力分配的程度。

第四章 寻求权力的斗争:现状政策

所有政治现象都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之一。一项政治政策所寻求的,或者是保持权力,或者是增加权力,或者是显示权力。

对这三种类型的政治模式,由三种类型的国际政策与之对应。如果一国的外交政策趋于保持权力而不是朝着利己的方向改变权力分配,则该国奉行的就是现状政策;如果一国的外交政策目的在于通过反转现存的权力关系获得比它实际拥有的权力更多的权力——换言之,其外交政策寻求的是在权力地位上的有利变化,那该国奉行的就是帝国主义政策;如果一国的外交政策寻求的是维护或增加权力而显示它所拥有的权力,则该国奉行的就是威望正政策。应该注意的是,这些概述式暂时性的,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现状:这一概念源于战前状况这个外交术语,意指和平条约中常见的一种条款,这种条款规定敌军撤出占领区,将该领土归还给战前的主权者。

现状政策的目的在于维持历史上某一特定时刻存在的权力分配。

特别应予指出的是,同盟条约往往在某些方面具有维持现状的作用。

现状政策是以维持某一特定历史时刻存在的权力分配为目标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现状政策必然反对任何变化,它并不反对变化本身,而只是反对任何会导致两个或更多国家间权力关系发生逆转的变化。

2.国家间政治读后感 篇二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全球专利活动日益活跃,随着世界各国对于专利的认识逐步深化,对专利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各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在迅猛的增长。专利不仅是各类创新主体R&D活动结果的重要测度指标,同时还是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因此,近年来基于专利数据的国家间比较研究逐渐增多。

在以专利数据为基础的国家间比较研究中,数据基准的选择与最终的比较结果和分析结论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系,是国家间专利比较研究的基石,同一项研究在不同的数据基准下得出的比较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全面系统的掌握国内外在国家间专利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基准,以及当前国内外在国家间专利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基准应用状况、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可以为国家间专利比较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拓宽国家间专利比较的思路和视角,为日后专利分析研究人员在数据基准选择上提供更好的参考和借鉴;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数据基准在国内外理论与应用情况,从而探明我国和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差异,为今后的研究找到努力方向,也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多思考角度。

2 国家间专利比较的三种数据基准

根据对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调研发现,当前基于专利数据的国家间比较研究中,较为常用的有三种数据基准选择方法,即国家间专利比较的一般性数据基准、三边专利数据基准和跨国专利数据基准。

2.1 国家间专利比较的一般性数据基准

一般性数据基准是指在进行国家间专利比较时,选取某个特定国家专利局提供的专利数据作为数据源,分别统计某些国家、行业或者企业在该国专利局中的专利申请量来进行比较分析。一般性数据基准在专利分析和基于专利数据的比较研究中的应用时比较多的。通过对某些国家或企业专利申请量的比较分析,得出在某领域专利申请量较多的国家或企业在所研究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较强。选用一般性数据基准来进行研究时,数据的选择和获取过程都比较简单易行,数据的选取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参考的以专利申请量为基础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是这样的比较忽略了专利申请的“本国优势”问题。考虑到在本国申请专利没有语言和地域障碍,并且对于本国的审查机制更为熟悉,许多申请人在申请专利时会倾向于先向本国申请,这便是本国专利申请人相对于国外申请人所具备的“本国优势”。例如以日本专利局(JPO)为数据源进行国家间专利比较时,日本存在的“本国优势”就比较明显。由于日语在全世界的普及程度远不及英语,因此,许多外国申请人基于语言障碍或地理位置的问题,会放弃在日本申请专利。

图1统计和比较了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专利发明人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日本专利局(JPO)、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和欧洲专利局(EPO)拥有的申请时间为2007年的专利申请量。可以清晰看出,同样都是比较三国的专利申请量状况,在不同国家专利局获取数据而得出的比较结果是具有明显差异的。以USPTO作为数据来源时,美国的专利申请量远高出日本和德国;而当比较三国在日本的专利申请情况时就显现出了明显的变化,日本本国专利申请量远远高出其他两国;比较三国在德国的专利申请情况时,德国本国的申请量也大大高出其他两国;而三国在EPO的专利申请量情况则比较平均。因此可以看出,在以特定国家专利局的专利数据为数据源进行国家间比较时,往往会出现本国专利申请量高于其他国家的现象,因此基于一般性数据基准的国家间专利比较结果会受到“本国优势”的影响。

2.2 国家间比较的三边专利数据基准

为了解决上述的“本国优势”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一些学者在积极的寻找更好的基于专利的国家间比较的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国、日本和欧洲在世界贸易发展中呈现三足鼎立的状态。在此背景下,Grupp Hariolf[1]在1996年提出了三边专利(Triadic Patent)的概念。三边专利是指在USPTO、EPO和JPO均申请过的专利。利用三边专利进行国家间比较在当时被认为是进行国家间创新实力比较的很好的方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建立了以三边专利数据为基础的专利数据库,并提出了三边专利家族的概念,即在USPTO、EPO、JPO获得的享有一个或多个优先权的专利集[2]。

如图2所示,以三边专利为基础的三国比较不会出现某国家专利数量远远高出其它国家的现象,因此,可以说三边专利可以比较有效地避免“本国优势”问题,提升了国际间基于专利数据比较的可比性;同时也在数据的选择范围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边专利都是经过三个专利局核准公开的专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三边专利的质量。但是三边专利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美国在2001年之前只公开已核准的专利文献,只有59%的专利申请会被核准公开[3],而在欧洲和日本,所有申请的专利文献都会被公开,鉴于此,在进行专利数据处理时会遇到同一篇专利在不同专利局具有不同法律状态的问题;其次,大约90%的享有同一优先权的专利都要经过大约6年的时间才会完成在三个专利局的申请和公开过程[3],因此所获取的近年数据存在不完整的缺陷;第三,由于专利申请与国家的经济实力有着一定的联系,而日本在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令人堪忧,这使得JPO的外国专利申请数量停滞不前甚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最后,JPO专利数据的准确性和完备性是决定三边专利质量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但JPO的外国专利申请数据在获得上存在一些困难。

2.3 国家间比较的跨国专利数据基准

近年来在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国、欧洲和日本三方在世界贸易发展以及研发领域的地位已不像上世纪末那么突出,市场国际化的程度已经越来越强,研发活动中的国际合作也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专利的重要性,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的专利申请量增长迅猛。近十年来,以中国、韩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专利活动十分活跃,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在全球所占的份额逐年扩大,位次也逐年提高,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专利活动也日趋活跃[4]。

在世界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加全面的衡量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水平,2009年,Rainer Frietsch 和Ulrich Schmoch提出了跨国专利(Transnational Patent)[5]的概念。跨国专利是指同时在专利合作条约(PCT)和EPO提出申请的专利,其中包括所有PCT申请的无论是否转入欧洲的专利,以及直接向EPO申请而非先在PCT申请的专利。如图3所示,跨国专利的数量在1990年到1995年这段时间内增长比较缓慢,在1995年到2000年时有了比较大的增幅。

跨国专利在数据选取范围上延续了三边专利的思想。国际专利申请是指按照PCT的规定,申请人只要使用一种语言向国际申请受理局提交一份国际申请,就可以获得在多个PCT成员国的专利保护。由于国际专利申请的语言可以使中文、英文、韩语等语言,为中国、韩国等近年来专利活动日趋活跃的国家提供的很大的便利;同时也使得跨国专利在数据选取方面更具有国际性,所面向的国家在三边专利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也包含了近年科研活动能力快速增长的国家,如韩国、中国等。因此跨国专利既可以很好的避免“本国优势”问题,又可以很好的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更加全面的考虑到世界各国的专利申请情况。跨国专利为国家间专利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比较基准。

3 三种数据基准在国家间专利比较中的应用现状

一般性数据基准与三边专利数据基准在国内外均已有所应用,而跨国专利数据基准在国外已有应用,国内的应用情况暂为空白。表1到表3简要列举了三种数据基准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文献调研结果以及下表显示,一般性数据基准在国家间专利比较中最为常用,其在国内国外研究中都有较多应用;三边专利数据基准的理论基础在国外已经比较扎实,其概念的发展演化到应用相对于国内都比较系统,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对三边专利进行了理论介绍和应用,有待于更多学着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跨国专利作为一个新生概念,在目前的文献调研结果来看,国外已有部分学者将其应用于国家间专利比较研究中,对其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仍有待探索,国内则暂无该方面的研究。

4 结论

专利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在各国经济、科技和研发实力都在迅猛发展的今天,通过专利进行国家间创新实力分析研究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4.1 三种数据基准均存在优势与劣势

一般性数据基准在数据的选择和获取过程都比较简单,各个国家专利局的专利申请数据都十分丰富,在选取一般性数据基准进行国家间专利比较等研究时,数据方面非常充足。但是这些数据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使用这部分数据进行比较时“本国优势”非常明显;其次,由于各国的科技经济发展状况、专利申请程序等都不尽相同,基于一般性数据基准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最后,每个专利局中的专利质量并不均衡。

采用三边专利进行国家间专利比较等研究时,增强了国际间专利比较的可比性,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本国优势”问题。三边专利的申请人必须支付每一次申请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并且能够承受获得其它国家扩展保护的时间耽搁,除非专利申请人认为其专利物有所值,因此三边专利的质量普遍都比较高[12]。但是如前所述,日本专利数据的获取及其质量是影响三边专利数据完整性的重要因素。

跨国专利是在世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其选择的EPO和PCT数据不再是基于特定国家专利局的数据,在数据的选择及其覆盖到的国家都更为全面,同时也可以消除“本国优势”的问题。不过在跨国专利数据基准下获取的原始数据量也比较大,数据筛选和清洗过程比较复杂,如何避免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重复计算问题以保证数据质量是应用跨国专利进行进一步研究的重要环节。

4.2 三种数据基准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根据三种数据基准的含义以及数据选取范围来看,三种数据基准主要应用在一下几方面:同一领域不同国家间专利比较,某一国家内不同行业或领域之间的专利比较,国家间创新能力比较研究,跨国企业技术实力比较及技术预测,某领域全球发展状况分析等。可见,三种数据基准理论上可以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根据笔者大量的文献调研工作发现,当前研究中一般性数据基准的应用在国内外都比较多,三边专利则在国外的应用比较多。由于跨国专利是近两年新被提出的概念,其理论基础相对来说稍显薄弱,并且一个概念由被提出到被研究人员认识和应用都需要时间的累积,因此跨国专利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相对来说暂时较少。

4.3 基于不同数据基准的研究指标改进

由于三种数据基准对于数据的选取条件各不相同,因此按照不同数据基准选取的专利所拥有的字段等信息也存在差异。例如在利用专利引文分析进行国家间知识流动情况等分析时,由于只有USPTO公布的专利说明书中会提供该专利的参考文献信息,其他专利局并不提供此项内容,因此绝大多数研究人员会选择美国专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引用与被引情况。而在对一篇三边专利进行引文分析时,尽管其在美国的专利申请中提供了参考文献信息,但是在欧洲和日本的专利并不包含参考文献信息,且同一专利在不同专利局申请时的参考文献不一定完全相同,因此能否以该三边专利在美国申请时使用的引文信息代表其在欧洲和日本申请时的引文信息,是进行三边专利引文分析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跨国专利引文分析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此外专利的引用状况不确定的问题还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专利质量和关联性等方面的指标。所以,以三边专利和跨国专利为基础的专利分析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需要有更多思考,在不断探索中对一般性数据基准下的专利指标进行进一步发展、改进和创新。

4.4 国内需加强对不同数据基准的研究和应用

国外对于国家间专利比较研究的发展是比较系统的,而国内在基于专利的比较研究中,最为常用的还是一般性数据基准,对于三边专利和跨国专利很少甚至没有尝试。鉴于三边专利和跨国专利数据基准与当今世界的发展格局更为匹配,且已明显的体现出其各自的优势,国内需要对三边专利的跨国专利理论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更多的将其应用在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中,丰富国内在进行国家间专利比较研究中的研究视角。

3.推进国家间积极的战略互动 篇三

法学博士

国防大学教授

米尔斯海默是美国杰出的国际关系学者之一,几年前他出版了《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受到世人的极大关注。他在书中强调,今天的世界仍然延续着旧时代的逻辑,国际政治依然是大国政治,依然处于悲剧式的历史循环之中。“每个国家压倒一切的目标是最大化地占有世界权力,这意味着一国获取权力必然是以牺牲他国为代价的。”正是根据这种悲观、循环的历史观,米尔斯海默看到未来中美冲突的必然性,中国实力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挑战美国在亚洲的力量存在。“在21世纪初期,美国可能面临的最危险前景是中国成为东北亚的潜在霸权国。”“富裕的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维护现状的大国,而将是一个决心获取地区霸权的雄心勃勃的国家。”

客观上说,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理论还是非常完整和系统的,并且也有许多历史事实可以提供佐证。然而,这种理论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对问题采用单一逻辑的简单理解,同时更没有看到国际关系的发展进步。许多研究已经揭示:影响国家战略决策的因素众多,并且相互间具有非常复杂的作用关系。仅仅集中于传统构成要素(如权力需求、力量变化和外部威胁等)的战略筹划是不全面的,这些要素并不能准确解释国家所做出的所有重要的行动。在今天的国际关系条件下,相互联系、观念变化及国内制度特征、利益集团的政治压力等种种要素在战略选择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的国家间的战略互动不可能最后归于某种宿命。我个人非常欣赏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早些时候关于中美关系的评述:中国和美国并没有注定走向冲突,两国最終是伙伴还是敌人,“将取决于政策而不是命运”。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战略文化和历史传统,有不同的战略偏好和历史际遇,同时也必然要在与外部世界日益密切的交往互动中调整自己的战略和政策。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的战略互动复杂而敏感,没有一成不变的单行线。历史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但这种规律却是进化着的,何况历史并没有必然要经过的点,否则我们只能相信上天或神灵的安排,而今天人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是徒劳的,仅仅是命运安排而已。

与过去相比,国家战略选择的余地毕竟不一样了。中国采取不同的战略将可能产生迥异的效果,稳健积极的参与和冒进刚性的扩张之间有天壤之别;而其他国家不同的对华政策也必然引起相应的反应,强化防范和限制必然迫使中国寻求化解之道,而推进积极的战略互动,也许对谁都有益处。

实际上,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的发展显示出竞争与协调的总体平衡,中美关系虽然多次出现反复,但并没有陷入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威胁不了美国,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做威胁自己的对手。我们没有做任何一件伤害美国的事。”也许正因为如此,近年美欧一些国家对中国积极的评论有所增多。2005年9月,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在有关中美关系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应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其中固然有约束中国的成分,但总体上表现出了一种比较积极务实的态度。前一段还有分析认为:“中国的软实力正在不断增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散发巨大的能量吸引国际社会关注,‘北京共识’成为世界争先效仿的发展模式,务实、主动的外交姿态获得认可。中国运用‘软实力’实现和平崛起,打消其他国家的顾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4.国家间政治读后感 篇四

来源:智阅网

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的考察的内容较多,记忆也比较繁琐,建议大家在考前,运用时间轴法,再重新回顾一下这部分的重点内容,好好学习,认真对待。

一、史纲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二、考试重点

考生需要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是这样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时间轴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共十章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80年(1840年-1919年),主要讲侵略史和探索史,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部分:4-7章,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翻天覆地的30年(1919年-1949年),主要讲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三部分:8-10章,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辉煌的历史征程(1949年-2007年),主要讲中国的改造史和建设史,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建设时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议考生在考研复习过程中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将近现代史纲要的全部内容梳理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从总体上加以掌握,并了解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

5.高中政治关乎国家利益教案 篇五

学情分析

生活中学生通过新闻媒体会知道一些国际社会中国家与国家的关系的事

但是对其中的原因不能做出科学的分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两个国家的关系既有十分冰冷的现象也有十分火热的现象。只有通过本框体的学习,才能真正认识到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乌克兰政治危机的演变过程的认识,了解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

通过对克里米亚“公投入俄”持不同态度的原因分析,理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通过读各方态度的评析,理解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必须尊重他国合理的国家利益。识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原因、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各国对乌克兰政治危机的态度,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分析乌克兰政治危机对我国的启示,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讨论法 网上资料查询法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 ——联合国大会表决乌克兰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出本课重点,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授课

1.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形式

学生: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乌克兰局势演变记录”

【合作探究】:

乌克兰政治危机牵涉到国际社会的哪些成员?

这次危机涉及到的国际交往的哪些领域?

这次危机反映出国际关系有哪些形式?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然后进行交流展示,小组间相互补充。

教师归纳:当今国际社会,国家之间的交往频繁而广泛,有政治、经济方面的,也有文化、军事方面的,决定它们之间关系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

(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出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高中政治优秀教案案例二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高中政治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内容

(2)根据课文内容收集相关时事材料 教学课题

知识目标

了解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识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原因、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理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必须尊重他国合理的国家利益。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中美两国交往中合作和冲突的典型事例,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分析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节课框题下设三目。第一目“国家交往剪影”是情景导入,通过五幅有关国际关系的内容与形式的图片及文字介绍,引导学生感悟,探究国际关系的内容与形式的知识。第二目“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是情景分析,是对课程标准规定关于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的知识点的系统表述。阐明了国际关系的含义,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及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际利益。第三目“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是情景回归,意在明确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中国通过壮大综合国力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外国的干涉等努力,维护我国国家利益。通过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国家力量也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而更重要的是明确中国只有通过增强国家力量才能有效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讨论法 网上资料查询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 胡锦涛同志出席G20获成功 维护我国重大利益

学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出本课重点,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授课

(一)国家交往剪影

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根据材料思考下面问题。

【合作探究】:材料中的国家与组织为何能达成一致?反映了国际关系的哪些方面的关系?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然后进行交流展示,小组间相互补充。

教师归纳:当今国际社会,国家之间的交往频繁而广泛,有政治、经济方面的,也有文化、军事方面的,决定它们之间关系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

(设计意图:列举学生所知道的近期国与国交往的事件,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出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教师:让我们一起进入百度贴吧,来讨论中美关系

【合作探究】

中美关系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学生:围绕问题,对探究结果分小组进行交流展示。

中美关系既有合作又有冲突,这是由各自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因此国家间需要协调利益,处理好矛盾,以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高中政治优秀教案案例三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的,它们之间必然发生广泛而复杂的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以什么为原则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呢?下面就学习这方面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材料,并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图片材料说明当今国际社会,国家之间的交往频繁而广泛,有政治、经济方面的,也有文化、军事方面的,决定它们之间关系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1、国际关系

(1)含义:国际关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内容: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形式: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4)、国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贸易;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外交;缔结条约或协定;使用武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讨论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国家利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地理的等各个方面。在各种因素中,国家利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由于国家具有阶级性,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首先体现了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

各国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讨论中美关系的状况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总结:中美关系既有合作又有冲突,这是由各自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与追求的国家利益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国家间矛盾和利益交织,使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以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从根本的、长远的观点看,这样的行为也会损害本国和本国人民的利益。

(2)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国家力量又称国家实力、综合国力。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从国际法角度看,国际社会的每一个主权国家应该是一律平等的,但是,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每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历来都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力量发生变化,也会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化。经济、科技落后,军力不强,国内政局不安,它的国际影响力、参与力就不强。正因为如此,某些发达国家往往以其强大的国家力量为后盾,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内容,思考讨论为什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1、原因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2、内容

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利益,如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利益,如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经济利益,如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

3、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材料,并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材料说明,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我们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中国反对霸权主义,自己也永远不称霸。

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外国的干涉。

利用机遇发展自己,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要有民族自尊心,全国人民万众一心。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学习了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们认识国家之间的关系,立志壮大我国的综合国力,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等,有重要意义。

(四)练习

1、1月6日,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会议中心开幕,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特别会议的议题主要包括:协商建立地区性预防机制,加强区域信息交流,以预防未来类似悲剧的发生等。这次特别会议能够举行的政治学道理是 ( )

A、国家力量是捍卫本国利益的能力 B、国家性质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D、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存在

2、中国政府多次声明,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自己做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这是因为 ( )

①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平等权等基本权利

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干涉他国内政是主权国家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

④平等协商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② ④

3、小布什上台之初,曾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而今又把中美关系定性为“建设性合作关系”。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转变和调整表明 ( )

A、美国政府对我国奉行遏制加接触的基本战略已改变

B、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关系的最高准则

C、中美关系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D、中美之间的基本矛盾和分歧已得到解决

课后作业

收集有关材料,分析讨论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6.不同国家媒介与政治的关系 篇六

 黄文龙 罗安平:《试论政府议程与媒介议程关系——对苏联新闻体制再思考》.作家杂志.2007 No.11.摘要:虽然苏联已在历史中定格,但它在新闻领域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仍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本文从传播学视角来剖析苏联新闻体制,解读其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为探讨我国新闻媒体与政府关系提供思路。

文章从传播学角度进行再思考,认为苏联的新闻体制构成的拟态环境主要呈现两种关系模式,媒介议程等同于政府议程,媒介议程与政府议程的博弈。获得的启示是,政府议程要把握方向,起主导作用,媒介议程还应兼顾公众议程,提供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发挥监督效能。 吕林:《中西媒介管理体制浅析》.研究生学苑.摘要:由于中西方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国际环境父母的差异,传媒管理体制自然不同。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国家和社会对媒介活动的制约机制。通过参照西方国家媒介管理体制和媒介管理自身的特性,启示我国媒介管理体制。

文章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传媒管理体制是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上的,因而更多的强调依靠社会力量调节媒介活动,即通过较为完备的立法、经济政策和社会中介组织来间接管理新闻媒介。我国媒介至今在管理上依然带有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导致的管理的尴尬和实践领域的某些混乱,以及当今社会对媒介抱有的太多期待都给媒介管理主体提出了种种挑战。再加上媒介管理自身带有的务虚性和业务性,启示我国媒介管理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方面参与的管理主体体系。 杨泽娟:《论西方大众传播媒介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Sep2006.Vol.7 No.5.摘要:西方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成为社会的“第四等级”,尤其是新闻媒介,越来越多的渗透和介入到政治领域,被比喻为政府的“第四权力”。思考和探究它们的互动关系,以及出现的正负效应,对我国新闻媒介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通过西方国家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西方国家政党、政府对大众传媒的控制和利用两方面探究西方大众传播媒介与政治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其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体现在:政治参与和政治沟通的重要渠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工具;左右舆论,设定议程,影响政府决策。政党、政府对大众传媒的控制和利用体现在:运用政治约束力控制媒体;媒体沦落为政党竞选的工具。思考对我国新闻媒介的发展借鉴是,建立健全现代舆论监督制度。

 郭敢峰 杨涛《如何打造传媒与政治和谐关系下的新闻媒介环境》.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文化视点.Mar2010.Vol.12 No.3 摘要:用传播生态学的观点来观照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二者的相互关系始终是日趋交融而共生共存的作为新闻媒体发展的管理决策者和市场经营的实施者,政府与媒体都应该充分认识传媒与政治的生态关系,全面理解政治在传媒时代的基本性质和存在形态的变化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公器功能,把握“政治传媒化”的管理策略,尊重公众的信息知情权,同时打造传媒生态视域下的政治文明,从而建立起和谐的新闻媒介生态环境。

 潘祥辉《从博弈论视角看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摘要:制度的形成是博弈的结果,博弈的均衡即表现为制度。媒介制度通常也是制度变迁主体之间博弈的产物。博弈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决定了制度均衡。正是不同利益团体间的博弈打破了媒介制度的均衡,导致了媒介制度变迁。从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历史维度来看的确如此,不同的博弈格局对应着不同的制度格局。在从近代以来开启的媒介制度变迁中,政府是制度博弈中的重要主体,当政府的力量十分强大时,媒介制度的演化路径是由政府掌控的,但当政府的力量面临挑战,媒介制度的的演化一般会有一个充分的博弈过程。最终的制度安排一定体现了各方力量的对比。

 宋小纯《浅析媒体与政治的关系》.学术前沿.法制与社会.2007.10.摘要:大众传媒在西方国家向来被誉为是在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第四权力”,今年来它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倍受关注,不断出现媒体政治化和政治媒体化这样的争论。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时期内媒体与政治之间的互动。

文章综合论述了不同时期内中西方媒体与政治的互动,认为不管在西方还是中国,媒体都是政治活动的“展示窗口”,是政治伸展的“触角”:同时媒体也通过行使舆论监督职能对政治形成牵制力,影响社会政治的发展过程。其实,媒体与政治的关系完全有可能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关键也许就在于媒体组织自身的结构体系以及政府对媒体的态度。

 彭伟步《东盟五国对外媒介政策透视》.环球视窗.国际新闻界.2002.6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东盟五个代表国家的对外媒介政策。新加坡:用法律严格约束外来传媒;马来西亚:对外来传媒实行适度从紧政策;印尼:较为宽松地对待外来传媒;泰国:排斥外来传媒;菲律宾:面向美国传媒开放。指出保护本国文化,对外来传媒实行有效控制,是东盟国家发展经济和民族文化的主要手段。他们对外来传媒所实施的政策,恰好为我国入世后的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 李异平《论东盟国家媒介与政治发展的互动关系》.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Vol.22 No.4 Jul.,2000.摘要:东南亚与中国毗邻,其独特的社会背景为新闻媒介的发展通过了历史舞台。同中国一样,东盟现代报纸的帷幕由殖民主义者们揭开,随后便在政治的漩涡中,被政治、经济和文化势力所掌握。三种势力下的媒介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媒介功能和效果,也为我们呈现出东盟媒介和国家政治血肉相连的关系。

东盟国家的媒介与政治的互动关系表现在它与政府的三种关系上:殖民统治和军管时期,媒介从属于政府;国家建立政权之处,媒介与政府共生;媒介与政府对立时期,揭露和抨击政府成了媒介的主要任务。总之,东盟国家的媒介与政治的关系血肉相连,它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演变,国家的发展决定了它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东盟国家媒介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给我们的启示。

 许东生《我国现行媒介管理体制的形成、特点与问题探析》.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媒介的宏观管理是指对大众媒介的整体性、全局性的管理。本文从媒介宏观管理主体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现行媒介宏观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探讨其在当前媒介融合趋势下存在的问题及变革的思路。本文认为我国现行媒介宏观管理体制具有党政结合、分业种、分级垂直管理等特点。这种体制特点是在我国媒介宏观管理主体的发展变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深层的历史原因。但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现行体制的许多问题日益突显出来。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大部制前提下的内容分类管理改革的思路。 何军《西方国家政党与媒体关系》

摘要:媒体与政党都是当今时代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因素,西方国家政党和媒体的互动关系错综复杂:媒体是政党政治运行的重要参与者,但又相对独立于政党;西方国家的政党和政党政治在新形势下发生了许多变化,不少政党则主动调整了其同媒体的关系。体现在三方面:

1、政党与媒体的独立性;

2、政党纷纷采取更为积极地媒体应对策略;

3、媒体沦落为政党竞选的工具;

4、西方政党试图利用与控制媒体的方式是采取政治约束力。

观点:

一、在西方国家,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成为社会的“第四等级”,尤其是新闻媒介,被比喻为政府的“第四权力”。其与政治权力的互动关系体现在以下两方面:西方国家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主要是:

1、政治参与和政治沟通的重要渠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工具。

2、左右舆论,设定议程,影响政府决策。

3、监督政府和政党。西方国家政党、政府对大众传媒的控制和利用体现在:

1、运用政治约束力控制媒体。

2、媒体沦落为政党竞选的工具。

二、在我国,推动新闻媒介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建立健全现代舆论监督制度。首先,要划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舆论监督同新闻媒体是“第四权力”等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界限。其次,舆论监督亟待不如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再有,建立有利于舆论监督生存的内部良好机制。最后,建立监督仲裁机构,使舆论监督健康发展。

三、在我国,打造传媒与政治和谐关系下的新闻媒介环境,要做到以下四点:

1、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公器功能,新闻媒体通过自身得天独厚的舆论监督加大增进了公众对媒体的介入和信任,促进了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媒体与民众沟通互动构成了现代社会健康、文明发展的有效机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的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载体,具有公共服务性和社会共享性,“社会公器”性质更加突出和强化。

2、把握“政治传媒化”的管理策略。“政治传媒化”是媒体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结果,其前提是媒体相对独立于任何政党和财团。在政治传媒化的过程中,政治宣传要按照媒体的新闻价值观和专业逻辑去传播事实。

3、尊重公众的信息知情权。从传播学意义上说,媒体和受众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新闻传播活动。从政治传媒化的角度看,尊重公众的信息知情权也就成为衡量政府部门媒介素养的重要指标。

4、打造传媒生态视域下的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传媒所具备的影响舆论的功能,以及它对现代政治文明的形成所起到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是政治文明得以正确实施的重要力量。

四、我国现行的媒介宏观管理体制是一个以分业种垂直管理为典型特点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随着媒介融合的大趋势,越来越存在以下问题:

1、分业种垂直管理造成媒介壁垒和地区壁垒。

2、缺乏能制定、协调媒介产业整体政策的部门。

7.“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 篇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几乎遍布全国各所大学;大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范畴和思想政治教育史等著作已问世。但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相对应, 近些年来有些人却感觉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教育的效果不佳;有的人理论水平很高, 实际工作却往往和教育目的相违背。针对这一现象, 很多学者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争论, 并提出了很多问题和积极意见。笔者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众多问题, 很重要的原因是未能处理好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 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

一、主体、客体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 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教育者为中心主导的“教育者主体”模式, 即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在现实中,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所教授的社会思想政治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将他所代表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内容“灌输”到受教育者那里。教育形式以教师的讲述为主, 教育的原则方法主要是灌输。受教育者只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层面上, 主观能动性并没有调动起来;受教育者往往成了一种被动接受教育的容器,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没有为受教育者所深刻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这也就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受教育者实际行动不相符合的矛盾, 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不明显的事例。

二、主体、客体的关系及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主体说”, 它的存在有多重原因。哲学上的主客体关系学说认为,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 人是主客关系存在的前提, 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 而客观的世界则是人改造和认识的客体。人这个主体对客体具有逻辑上的先在性, 主体在逻辑上先于客体而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上也是一种教育, 与教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教育学的一些规律方法必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和科学技术价值的增大,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技术, 原本自然完整的人的发展演变成以技术理性为核心的主体性的发展。表现在教育上, 是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地位升高。人们急切地想要获得科学技术的知识, 而这些知识主要来自教育者, 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就这样“自然”地形成了。另外, 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 教师一直都是起主导作用的,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典型的是“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 教育者有绝对的权威, 知识的传递是单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更容易导致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上说, 普遍认可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 为着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 用反映本阶级或政治集团利益和愿望的意识形态, 对人们的思想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以转变其思想, 进而影响其行为, 促使其思想行为向着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的社会活动。它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 就在于它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性, 它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利益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任务, 就是要向广大群众灌输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政治、道德、法纪观念。因而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受教育者的被动地位的形成也显得“顺理成章”。

众多学者在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反思的基础上, 提出了“双主体说”、“双向互动说”、“关系主体说”。“双主体说”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互为主客体, 从实施过程方面看, 教育者是施教的主体, 受教育者是施教的客体;从受教育过程方面看, 受教育者是接受的主体, 教育者是接受的客体。双方间的作用和影响是双向的, 分别构成互为客体指向的两个认识活动循环圈。“双向互动说”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的施教起主导作用, 但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影响时, 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而是有能动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认识、相互作用, 即互动, 形成合力, 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镶嵌发展。“关系主体说”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存在的, 他们之间的界限既是确定的, 又不是确定的。只有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模式中, 才可能和不要划分主体和客体, 确定主体和客体的地位。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是交错存在的。同一主体在这一关系中是主体, 而在同时存在的另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又是客体。不管是以教育者为主体还是以受教育着为主体, 这都是一种主体性思想范畴。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主体性, 把教育实践活动仅仅局限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上, 把教育变成人与物的关系, 而人是有思想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主体关系则被忽视。所谓的“双主体”等这几种学说, 也没有跳出主客体关系, 还是在主客体的框架下的思想。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教育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 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 都是有思想的、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教育活动最本质的是人和人的交流, 这就要求我们关注人, 关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三、“主体间性”关系的新发展

“主体间性”来自现代人对以往主体思想的反思。单向的主客关系及建立其上的认知及工具理性, 随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也带来了自然的报复,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造成了对立和冲突。随着生产的发展、全球化的加速, 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 人与人的关系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人与人的联系更加密切, 主体间性思想也就产生。主体间性超越了在主客关系中占有性的个人主体性理念, 把主体性置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中。在这里不存在孤立的单子式主体, 每个主体都是关系中的主体, 主体间性超越了主体性, 同时又强调主体间的相关性整体性。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米德在《代沟》一书中, 把文化传播方式分为三类:后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前象征文化。所谓后象征文化, 指未来重复过去, 晚辈主要向前辈学习;互象征文化指现在是未来的指导, 晚辈和前辈的学习都是发生在同辈之间, 以当代流行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前象征文化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他们所未有过的经验。现代信息社会新的知识信息层出不穷, 每年新出现的科学知识往往是过去的数倍, 年轻人通过各种方式也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现在我们处在互象征文化和前象征文化的交融时期。主体间性思想应用于教育, 它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教育缺陷, 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 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的本质。因此, 主体间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主体间性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地位的改变, 进而影响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效果的评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我们要认识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平等的, 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教育要面向每个受教育者, 解决每个人认识上、思想上的不足。因此, 在坚持党性原则、灌输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要更加强调求实原则、激励原则、渗透原则。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 注重榜样示范、情感陶冶、自我教育, 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作用, 双向互动, 以求得更好的成效, 从而创造更多的精神上、行动上的积极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赵树峰.论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 2000 (4) .

[2]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J].教育研究, 2004 (11) .

[3]王辉, 等.论差异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 2004 (11) .

[4]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 2004 (11) .

8.国家间政治读后感 篇八

一、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1992全国文)据有关部门统计,1990年全国有各种协会、学会、研究会、基金会、联合会、联谊会等各类社团近个。它们都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自主地开展活动。这一事实表明我国公民享有( )

A.结社自由 B.集会自由 C.出版自由 D.言论自由

2.(1992全国文)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同样也会有这个权利。”这表明( )

A.一定阶级的民主和自由,就是一定阶级的专政

B.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民主和法制是不可分离的

C.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民主只是形式上的

D.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3.(1994全国30)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违宪案例是这样解释的:“言论自由权利的运用以不致妨碍宪法其他条文的规定为限;任何出版物的.权利,以不得恶意诽谤政府或企图颠覆政府的存在为限。”这表明( )

A.民主要以不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 B.民主是受国家法律制约的

C.对统治阶级的民主即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D.资产阶级民主制实际是少数人统治的专制制度

▲4.(全国27)一年来,在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案中,80%的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为了保护和鼓励群众举报的积极性,有力惩治腐败,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颁布并实施《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的规定》,确定了举报受理、管理、审查移送、反馈、保护、奖励、初查等一系列制度。以上事实说明:在我国( )

A.反腐败斗争正在走向法制化

B.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是一致的

C.公民有与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做斗争的义务

D.公民具有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5.(2000津赣26)天津市实行警务公开前,一市民为办理车辆过户手续,跑了11趟车管所,还未办成。该市民见《天津日报》刊登了警务公开的消息后,举报了车管所,引起了市公安局有关领导的重视,并引发了车务管理模式的变革,车管部门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这一事例表明,公民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 )

A.克服官僚作风 B.克服特权现象 C.公正司法 D.改进工作

6.(全国文科综合选择题I)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当地的“民主恳谈会”,是基层政府就重大政策和建设规划等问题征询群众意见的新举措,已成为基层政府联系当地群众的新形式。在这种场合,群众行使的政治权利是 ( )

A.选举权利 B.集会自由 C.民主监督权 D.行政申诉权

7.(05北京卷33)据报道,某市引入社会评议机制,交通局因连续两次在部门服务社会评议中名列末位,其领导班子被迫“总辞”,5位责任人分别受到降职调任处理。引入社会评议机制的理论依据是 ( )

①社会评议公民权利的体现 ②社会评议是公民义务的表现

③社会评议是民主监督的方式 ④社会评议是行政权力的来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全国卷Ⅲ34)某区交通局从20下半年起连续两次在部门服务社会评议中名列倒数第一,根据事先确定的规则,交通局领导班子的5位负责人被降职调任处理。上述材料体现了 ( )

①对政府部门进行社会评议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表现

②对政府部门进行社会评议,可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③社会评议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

④对政府部门进行社会评议可以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06全国卷Ⅲ)某木地板销售商宣称,其所售产品是由总部在欧洲的一家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知名品牌。但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产品的国际品牌身世纯属杜撰。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工商管理部门立案调查,各地市场纷纷停售,不少消费者要求退货。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 )

9.高一政治教学案十五国家财政 篇九

一、课标要求

1、理解财政的作用

2、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3、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4、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

5、了解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二、知识框架:

一、国家财政

1.含义、本质2.实现

二、财政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2)渠道:税、利、债、其他(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2.财政支出(1)含义(2)具体用途 3.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1)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三、教材梳理.1、财政就是国家的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财政的作用

(1)。

(2)。

(3)。

3、财政收入可以分为、和。

其中,__________,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

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

(1)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2)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

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

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稳步增长,又促进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5、财政支出可分为:(1)(2)(3)

(4)(5)

6、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1)2)3)

三、易错易混.1、财政收支平衡就是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

2、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3、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

4、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的。()

四、典型题例.1、单选题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受证券交易印花税调降利好政策刺激,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双双出现9%以上的巨大涨幅,创下近七年来最大单日涨幅。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财政政策B.货币扩张政策C.收入政策D.货币紧缩政策

2、简析题 材料一: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上涨压力加大。面对通货膨胀苗头的不断加剧,国家通过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了对房地产企业的税负,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等措施,稳定物价,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材料二:最近几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如连续六次下调人民币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并改为单边征收、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以及高达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方案等等,都体现国家努力刺激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发展的决心。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财政政策是如何控制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

五、课堂检测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下列可以直接表明财政这一作用的有()

①国家投入资金用于公共卫生事业②国家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

发,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④国家提高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2、在经济增长滞缓时,国家采取财政政

策,给经济“降温”。()

A.紧缩性 扩张性B.扩张性 紧缩性C.紧缩性稳健性D.扩张性 稳健性

3、当社会出现经济过热时,为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所运用的经济政策通常是()

①增加税收②增加财政支出③减少银行贷款④降低利率

A、①②

B、②④C、③④D、①③

4、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财政收入包

括:()

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B、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

5、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截至5月22日14时,中央财政累计拨款102.95亿元.政府的这一救灾拨款属于()A.财政收入B.财政支出C.财政结余D.财政决算

高一政治教学案十五《国家财政》

三、易错易混BBBB

四、典型题例

1、A2、简析题

答:①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②经济发展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到供给能力的制约,物价上涨,政府应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材料一说明了这一点。

③在经济增长趋缓阶段,经济发展主要受到需求不足制约,政府应该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材料二说明了这一点。

五、课堂训练

10.浅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 篇十

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局限性

我们说的主体性是人的自觉能动性, 具体指人的主观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与客体性是相对应的。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受教育者客体化、物化、非人化, 教育者处于绝对的权威和中心地位,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强压和征服。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把受教育者看成是装知识的容器, 凭借其知识阅历的优势对受教育者进行填鸭式的教育, 忽略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交流。受教育者成为被动的接受的工具, 忽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教育忽略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的平等性, 体现了一种“唯我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片面的强调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完善而却忽略了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品德的升华。总之, 这样的教育与尊重人、理解人、提升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相违背, 思想政治教育也难以在新时期收到成效。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的、真实的、双向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不是主客二分、偏激、片面、过渡、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1]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是对单子式填鸭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超越和发展, 是更高境界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其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 都具有主体性, 他们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 表现为主体与主体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每一个主体作为对方的对象性存在, 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在人与人之间,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现实存在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具有二重结构。这样也可以说“主体-主体”关系中包含更微观的“主体-客体”关系。其二,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 而不是教育者的单向灌输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平等的教育活动主体, 他们之间理所当然是民主和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都不把对方看作是被动的接受对象, 而视为讨论共同话题的双方, 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在交谈和探讨。”[2]这种互动交往还应包括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其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生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实践活动, 主体间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实践体验, 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把知与行统一起来, 形成和巩固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与他人交往实践中, 促进个人的道德的社会化、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 强化主体间的民主、平等意识

首先, 要坚持民主原则, 营造民主的氛围。要坚持群众的观点, 正确的发挥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和坚持民主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凡是属于思想性质问题, 凡属于人民内部争论问题, 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 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 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其次, 要有平等信任的态度。平等要求地位平等、人格平等和话语机会权利的平等。地位平等并不是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完全相同, 而是说他们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参与者, 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在这方面是平等的。主体间拥有平等的话语机会, 摈弃各种形式的“话语霸权”, 尤其是受教育者要争取自己的言语权, 从而使双向交流有一个自由、理性讨论的公共空间。主体间的平等也是建立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二) 加强沟通理解, 重视互动教育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沟通交流, 谈心、讨论、辩论、通过多样的互动, 来达到形成主体间的共识, 这种共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自主构、自我完善和人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当教育者的视界和受教育者的视界相遇、交融时就形成了新的理解。在理解和对话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间的“视界”融合, 思想与思想碰撞、心与心的交流, 相互激励和相互促进达到互识, 共识。应重视互动教育, 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你来一句”和“我往一句”的活动中, 实现相互了解, 共同发展。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各种静态结构要素, 形成动态有机系统, 使教育对象自愿接受教育而实现教育目的成为可能, 所以应该重视互动教育。

(三) 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 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活动当成单向灌输的填鸭式教育, 教育者只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教育经验来教学。“忽视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不注意研究环境变化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 把教育者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5]还有些教育者教条主义的教学, 按照一个版本一个模式统一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 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和特殊性。这样使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 加入情感教育、伦理精神、美学体验等内容,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001

上一篇:临床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自我介绍下一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教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