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舆论引导机制

2024-10-07

健全舆论引导机制(精选11篇)

1.健全舆论引导机制 篇一

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

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网络具有全时、无界、互动的特点。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结构,信息单向流动变成了双向沟通。公民在网络上可以自主发表言论,反映利益诉求,网络成为社会舆论表达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高涨,人们更多地通过网络媒介发表自身对某些社会现象、公共政策乃至突发事件的看法和意见。这使得政府能更为直接和便利地掌握社情民意,有利于做出更加贴近民意的公共决策,大大增强了决策的透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网络舆论还可以加强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 对于各级政府树立执政形象、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党和政府的新闻管理,特别是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能否处理好政府与网络媒体的关系,引导网络舆论和谐,进而增进党群和谐、干群和谐和社会和谐,将成为衡量各级地方政府及领导干部领导和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媒体舆论要引导,引导谁?引导什么?媒体舆论要引导的是公众,引导公众的实质是引导和化解公众情绪。许多突发性事件本身不是危机,只有不能及时处理好,及时引导和化解群众的情绪,才会酿成危机。

地方政府要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首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积极作为,及时、适度调整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变被动为主动,立足于“疏”和“导”。综合运用政府行政管理、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网络行业和用户自律等多种管理方式。二积极建设主流媒体网站,强化舆论引导。加强新闻网站和政府网站建设,努力增强与公众互动的功能,增强政府与群众沟通。

三、创新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制度, 提高网络舆论应对能力。如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制度等。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要遵循“双进入”,危机处置小组和临时新闻中心。对公众的第一期待要亮明态度,第一处置要公正,第一时机不错失,第一情绪要化解。严格技术管控,防范有害舆论的传播扩散,打击网络犯罪。创建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搭建政府与公民沟通互动的平台。

2.健全舆论引导机制 篇二

从现实情况看,依靠干部的教育约束和道德自律是很难根除腐败的,只有把权力置于监督之下,权力的使用才能得到有效的制约。网络舆论监督是传统监督方式的有益补充,是新时期权力监督的创新形式,是群众舆论监督的有效工具。网络让监督无人不能、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在反腐败治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反腐败功能

互联网之所以成为反腐败的利器,在反对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这与它的便捷功能、震慑功能及其揭露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1. 网络舆论监督的便捷功能。

一是参与方便。根据官方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互联网使用人数的迅猛发展扩大了网民监督群体,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基础,使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腐败事件的揭发举报中。二是成本低廉。人们对腐败问题的监督举报,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的上访、信件举报、电话举报等方式,省去舟车劳顿、辗转多个部门的复杂程序,只需要拥有畅通的网络、电脑、手机等日常通讯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微信、微博等方式参与到网络监督中来,不受年龄、身份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三是隐蔽性强。传统的举报方式,监督者难免会有畏惧位高权重、打击报复的思想负担,而网络监督具有匿名性的特点,不需要担心身份的暴露,互联网为监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隐蔽的平台。另外,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都设立了自己的监督举报网站,通过技术手段生成举报编号和密码,建立网络加密服务器,防止举报内容的截获、泄露和篡改,增强了举报的安全性也调动了普通民众通过网络监督揭露腐败问题的积极性。

2. 网络舆论监督的威慑功能。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舆论监督发挥出它前所未有的威慑力,形成了全天候的监督环境。一是公众舆论引发的威慑力。在网络使用如此便捷的时代,一位普通民众的不满和心声都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宣泄,他可以指名道姓,可以公布事态发展的经过和细节,事件不仅能够迅速蔓延开来,还会在短时间内使本不熟识的网民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舆论威慑力,被举报者将体会“人言可畏”带来的严重后果,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不敢对民众意见坐视不理。二是制约公共权力的震慑力。十八大以来,通过网络曝光落马的官员为数不少,那些被网民搜罗起来的贪腐分子的相关视频、图片、文字立体直观,远比反复言说的廉政宣传教育活动更有警醒、威慑作用。网络监督犹如悬在头上的利剑,使很多官员患上了网络恐惧症。他们担心自己的不良形象和行为在不经意间被曝光,无论在公众场合还是私人会面时都增强了对个人仪表、言行、作风的自我约束,因此对手握公共权力的领导干部带来无形的威慑力。

3. 网络舆论监督的揭露功能。

网络监督为贪腐案件的揭露提供了线索,成为传统监督方式的有益补充。十八大后,仅一个月内就有十多名官员落马。源于网络,微笑“表哥”杨达才、“房叔”蔡彬撤职调查;源于网络,重庆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在被爆出不雅视频,从被举报到其落马仅用时63小时。源于网络,《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公开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后刘铁男涉嫌学历造假、包养情人等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被调查。源于网络,山东农业厅原副厅长单德增为情妇写的“离婚承诺书”在网上曝光后被立案调查。源于网络,女记者实名举报黑龙江双城市原人大代表孙德江作风问题、以权谋私等问题,经调查核实其在处置国有资产问题上有违规违纪问题被撤职。源于网络,广东省英德市原副市长、原公安局长郑北泉被爆出充当贩吸毒团伙保护伞,后涉嫌徇私枉法和严重解决问题被调查,等等。

二、网络舆论监督对反腐败的负面影响

事物都有两面性,正如网络因其匿名性、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为腐败治理提供又一路径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1. 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提高了腐败甄别的成本。

人人手持“麦克风”的客观实际必然导致短时间内网络信息的大量涌现,这些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真假混杂提高了腐败甄别的成本。网络作为公众舆论的平台从来不缺少追随附和之人,那些虚假言论将被以讹传讹,无限扩大,成为别有用心之人借题发挥、窥探隐私、发泄不满、博取利益、赚取眼球的工具。甚至出现网络推手进行幕后煽动、操控,致使更多的网民裹挟其中。政府相关部门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调查、甄别和取证,不仅给无辜受举报者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也增加了反腐成本,造成了有限反腐资源的浪费,并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危害。

2. 内容单一低俗的网络舆论带来了反腐的局限性。

通过近几年网络反腐案例不难看出,贪腐者的东窗事发多与生活作风联系在一起,在网上被曝光的内容大多指向单一、低俗,造成了反腐的局限性。当前,一些干部腐败堕落,类似“不雅视频”“情妇”“艳照”、有几套房、有几辆车、带什么手表、背什么包,抽什么烟,穿什么衣服成为其落马导火索的不在少数。而生活腐化堕落只是腐败问题其中之一,我们还要着眼全局,把对干部的监督放在“盲点”领域和更深层次的腐败问题上。如果举报人只有依靠吸引更多人的眼球,打出“花边牌”才能够获得举报的成功,不仅一定程度反映了网民的素质,长此也必然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

3. 公开可操作性的网络舆论增加了反腐查处的难度。

利用网络的公开透明特点和个人身份、能力的优势,干扰事态发展,增加反腐查处的难度。网络的开放透明为举报人揭发腐败案件提供了便利的平台,也同时让被举报人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了事情发展的经过和举证材料。被举报人会迅速对自己不利的相关物证进行转移或销毁处理、对相关的人证转移或串供、对自己或家人安排外逃、对举报人威胁报复甚至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人证、物证的损失必然增加查处的难度,举报人不仅处于被动位置,案件查处也可能无果而终。利用网络资源,依靠“网络水军”,人为操控和调整网络舆论走向,增加反腐查处的难度。比如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原县委书记胡艺珍渎职和受贿案,在接受调查取证后,其女儿吴芳宜在网络上为父亲“喊冤”,举证父亲的清白为人,对“不法”办案程序质疑得有理有据,在网络推手的帮助下成功地把舆论导向引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引起很大社会反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司法审判,增加了腐败案件查处的难度。

三、网络舆论监督引导机制的构建

1. 以政府为主体,建立主动作为机制。

传统监督模式程序运行烦琐、处理问题时间长、行政过程缺乏公开透明,这些消磨了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和耐心,早已不能满足监督的需要。网络的兴起让政府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巨大转变,对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转换观念、主动作为才能应对已经到来的网络舆论监督和挑战。一是排除抵触情绪,积极主动应对。在网络上所有的信息都是开放的,对人们关注的热点事件决不能采取“拖、捂、推”的方式对待,要敢于、善于接受网民的监督,利用网络听取民声、集中民智、化解民愤,将人民对政府的监督转化为政府与人民的沟通,为政府提升执政能力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赢得话语的主动权、行动的主动权。二是积极主动挖掘大案要案,加大查办力度。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利用网络资源在反腐败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搜集和掌握的线索还是太局限,与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差距太远。我们要充分调动网民积极性,主动拓展线索资源,让人们通过网络参与到反腐败中来,查办对社会影响坏、损失大、危害重、教育深、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并做到抓大不放小,用实际行动证明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

2. 以网络媒体为主体,建立合作协调联动机制。

腐败案件的查处涉及多个环节,众多部门,是一个复杂的处理过程,它需要网络舆论监督与体制监督的有效对接,多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一是网络舆论监督与体制监督双向互动。一方面,组织监督要积极回应网络舆论监督。面对网上繁杂的舆论信息,组织监督需要及时收集、甄别、研判,并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对网民进行回应,公布事件进展和调查阶段成果,使体制监督作为网络监督的坚强后盾。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监督对体制监督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网络监督作为体制监督的重要补充,要逐步规范化、法治化。提倡实名举报,优先办理实名举报,以降低反腐成本,节约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恶意伤害他人的虚假举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求责任,严格惩处,网络监督的严格筛选尽可能地为体制监督扫清障碍。二是促进网络媒体与政府、网络媒体之间、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协调合作。网络媒体运营商要积极与政府监督部门的沟通,确保网民举报的贪腐问题在网上得到及时回应,并引导舆论的正确导向。加强网络媒体之间的相互协调。网络媒体作为公众媒体,要有社会责任感,遵守行业自律,避免为了争抢“头条”误传信息,追求事情本貌,客观真实报道,口径一致,做好党和政府的宣传员。加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网络媒体公众参与广泛,信息发布传播速度快。传统媒体权威性、真实性、公信力优势明显。双方各有所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共同推动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

3. 以网民为主体,建立教育培养机制。

网络信息质量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网民素质的高低不同,要提升网络舆论监督水平,使网络治理腐败真正发挥积极作用,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高素质的网民队伍。一是加强网民基本素质教育。网民要通过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在网络参与中充分认识舆论监督的严肃性,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用理性的思维判断问题,以正确的方式讨论问题,不跟风、不随意、不盲从,不虚构。有些网民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在网上传播谣言,他们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也无须承担任何后果,这是缺少法律常识的荒唐想法。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只有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自由才能得到保护,社会才能在有序的环境下运行。培育网民理性运用监督权利,不仅拓宽了维权者伸张权益的渠道,更为引导净化网络风气贡献了重要力量。二是注重对年轻一代的培养。所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年轻人既是未来网络监督的主力军,又是廉洁社会的建造者,对他们进行网络伦理和“贪污可耻”的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让教育走进课堂,既是对年轻人未来的成长负责,也是为建设清正廉洁的社会种下了健康的种子。

参考文献

[1]黄威威.网络监督权力腐败的规范性思考[J].理论探讨,2015,(2).

[2]汤澈,左高山.试论网络监督在廉政建设中的功能与困境[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

[3]孔令兵.网络监督的公共政治属性与建设路径[J].廉政文化研究,2014,(6).

[4]张爱民.反腐倡廉语境下的网络舆论监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1).

3.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机制研究 篇三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引导;机制

一、新媒体环境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这一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于 1967 年提出来的。它是指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型传媒,主要包括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传统互联网和第五媒体的移动互联网。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电视、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网站、微博、社交等传播模式。①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的传播格局和舆论格局均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新媒体通过开创点对点、点对面等多种传播方式从而彻底打破了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机制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三大舆论引导主体

日本传播学家伊腾阳著名的三级理论:政府、媒体、群众相互影响形成舆论,这三者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这里,我们将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主体归结为政府、媒体、公众三大主体。

1.政府

在我国传统媒体环境下,政府决定舆论的内容与方向,而公众是舆论引导的受众,他们只能被动接受政府通过媒体传播的内容。因此三大舆论引导主体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单一、缺少反馈环节的弱关系,这就一定程度上致使普通民众的观点意愿无法直接传达到管理层。

2.媒体

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样,媒体舆论引导的主体不仅包括广播、报纸、电视等老媒体还包含具有高互动性、快捷便利的移动新设备新媒体。例如公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工具讨论社会热点事件,而不再需要考虑时间和地点的问题。此时网络舆论很少出现简单的“一窝蜂”、“一边倒”状态,而是呈现出复杂与多元化并存的特点。可见,新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中越来越扮演重要的主体地位。

3.公众

“公众作为舆论引导的三大主体之一,他的言论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是社会生活中普通民众广泛讨论的结果,具有多元复杂性等特点。”②普通民众已经从传统单向的信息接收者变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人人皆有“麦克风”,人人皆可充当“发言人”。

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微信越来越成为舆论发布和社会热点事件集中呈现的场域。政府、媒体和公众三个主体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的地位不断趋于平等,互动不断趋于频繁。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机制与影响机制

1.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机制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的直线型舆论格局逐渐被打破。三方都作为舆论引导的主角,政府有控制各种资源的优势,媒体凭借其互动平台有很强的话语权,而公众的优势则在于它的影响范围。公众与传媒积极主动传播信息→引发讨论→形成舆论后传统媒体进入→影响公共事务决策。

2015年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事件,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以及2016年年初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都不同程度上彰显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媒体、公众之间舆论引导影响机制的变化。而那些具有批判意识、反应迅速,并且有众多粉丝的舆论领袖们也在引导公众舆论走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影响机制变化

近些年的社会热点事件都离不开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传媒体与统媒体网络的互动形成媒介议程;网民大范围、频繁交流形成多元化的公众议程。公众议程影响媒介议程,媒介议程随之為公众程提议供反馈效果,新的舆论引导机制通过新媒体平台交锋和碰撞而形成。传统形势下的舆论引导模式,舆论引导在整体上是一种可控的状态;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舆论引导主体的多元化和舆论环境的复杂化,舆论引导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

三、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的策略

(一)政府:健全法律法规,保持良性互动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只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有效地规制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社交平台上的不良言论,推进健康舆论氛围的形成。目前,我国结合自身实际并借鉴他国经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章条例。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建立起高效的舆论引导运行机制、权威信息发布机制、舆情监督机制,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已成为政府舆论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媒体:优势互补,发挥议程设置功能

在人人可以发布“新闻”的时代,传统媒体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宣讲,抢先设置议程,赢得话语主动权。如:CCTV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的建立正凸显传统媒体凭借其公信力、权威性再次发挥其舆论引导的领头羊作用。

同时,新媒体也可以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来提高可信度。如:人民网依靠人民日报,新华网则依靠新华社发布新闻。新媒体应发挥其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强大组合功能,借鉴转载传统媒体的权威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实时跟踪事件进展,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氛围。

郭庆光曾指出:“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是舆论引导的第一个阶段,同样是引导舆论的重要环节和方面。”③只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才能使社会舆论从非理性走向成熟。

(三)公众:提高媒介素养,重视舆论领袖

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不仅是对普通民众的要求,也是对新闻从业者尤其是对社会舆论领袖的特殊要求。只有公众自己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媒介素养,时刻做到传递社会“正能量”,我们才能掌控好舆论引导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个人意见领袖以“质”配合,群体意见领袖以“量”带动,充分发挥名人意见领袖的“代言人”功能。使高权威性和专业意见领袖相互配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引导社会舆论的健康发展 ,营造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注释:

①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1页。

②李明文《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舆论引导》,《兰州学刊》2007年第7期,第159-160页。

③蔡雯、戴佳《议程设置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与麦克姆斯教授的对话》,《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2期,第15-16页。

参考文献:

[1]【英】麦奎尔、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

[2]【英】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殷祺译,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5 .

[3]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4.加强公安舆论引导 篇四

----新时期公安宣传工作新思考

摘要: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公共话语空间和重要舆论策源地,成为包容"体制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巨大场域。一些在"体制舆论场"中不能传播的信息有可能在互联网中传播,并迅速形成舆论。认真分析并逐步引导互联网公安舆论,努力提高群众对警察的满意度,对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密切警民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大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 公安舆论 和谐 警民关系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全球各领域的应用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地域,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新闻媒体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要求空前高涨,一些涉警事件、一起刑事案件甚至一些小纠纷,如果处置稍有不当、舆论引导不及时,就会引起舆论炒作,警民关系紧张,影响公安机关的形象,影响社会稳定。

一、信息化时代公安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公安机关作为执法部门,历来是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扩展了各种监督渠道,也加剧了涉警舆情的扩散和传播,使公安舆论引导形势严峻。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互联网被称之为继报纸、电视、广播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新型媒体,以其即时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动性等特点,受到广大公众的青睐,改变了以往新闻和信息传播格局,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务的活动空间,成为公众发表言论、表达意见、释放情绪的便利渠道和政府洞察、引导社会舆论的平台,成为社会舆论快速“传播器”和高倍“放大器”。一些个别问题可能借助网络引发舆论浪潮,出现“一人疾呼、万人参与、百万人关注”的“网上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现实社会,从而使维稳处理难度加大。

(二)公安机关舆论引导手段的相对滞后,有损公安形象的“危机”更多,破坏更大。公安舆论宣传作为公安工作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一直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但随着公安保卫任务的日益繁重,特别是网上涉警舆情的日趋严峻,公安宣传舆论引导整体呈现“上热下冷”的滞后局面,主要表现有“五不”:一是思想认识不高。对舆论引导重要性认识不够,重业务轻宣传。二是网上舆情处置水平不高。对传统媒体沟通多,投入精力大,但是对网上舆论引导认识不深、办法不多,特别是面对涉警负面舆情,第一反应就是“删”、“封”、“堵”、“捂”、“不表态”,有的甚至无动于衷、麻痹侥幸、听之任之。三是对外宣传机制不全。宣传舆论工作有机构、缺人员、缺设备、缺经费,没有一整套强化舆论引导、应对危机处置的工作机制,一旦发生重大涉警舆情事件,往往慢一步、慢一拍,丧失工作主动权,造成工作被动。四是与媒体沟通能力不够。不善于与媒体和记者打交

道,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生硬,缺乏应对技巧。尤其在涉及负面新闻采访时,部分民警不会说、不愿说、不敢说或者胡乱说,造成工作被动、形象受损。五是教育培训力度不够。民警参与舆论宣传知识方面的培训少,从事宣传工作的专业水平不高,提升新闻舆论引导的能力不够,新闻舆论引导、网上监控处置、专业评论分析相结合的专门人才队伍还没有形成,全警舆论引导的基本技巧还没有普及。

二.加强信息化公安舆论引导的应对之策

“不懂信息化的领导将丧失指挥权,不懂信息化的民警将丧失工作权”,信息化已经是公安工作的一场必然的革命,如何应对媒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已成为公安机关能力建设方面极为重要的现实课题。加强信息化公安舆论引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引导:

(一)建立健全公安新闻舆论预测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密切关注尤其是涉及公安部门方面的舆情、动态,特别是一些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以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落实专人跟踪走访、回访,并做好法制宣传和停访息诉工作。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涉警敏感舆情隐患,抢占先机,防微杜渐。同时要对案(事)件发生的时段、地段、涉及到的群体对处置工作可能形成的不利影响和后果进行舆情风险评估,牢牢把握事态的发展方向,不断增强公安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性。

(二)建立健全警媒互动联谊机制。采取建立警媒之间经常性“交流通气”制度、定期交流制度、年终或节日与媒体开展联谊活动等方

式方法,建立起与新闻媒体互信、互助、互动、双赢的和谐关系。要主动为媒体“报料”,方便媒体记者采访,联合宣传公安典型事迹。对采访涉警敏感问题的记者,要热情接待,妥善应对,引导其从维护社会稳定和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角度,客观、公正、准确地采访报道;对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要促请新闻媒体从内部渠道反映,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媒体,争取理解支持。

(三)建立健全网上巡查管理机制。一方面公安网监等部门要积极构建网上维稳工作新防线。招募网络人才,聚集网络精英,变被动应对为“主动进攻”,以“网上群众工作”、“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等形式主动拉近与网民的心理距离,架起融洽关系的桥梁,建立网络群众基础,有效引导舆论。另一方面要主动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完善网络运营法规,规范网络运行管理,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发展网络主流文化,加强网络舆论监管,提高人们的网络道德觉悟,引导人们既做责任公民、又做责任网民。

警民关系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做好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基。在当前信息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各类矛盾错综复杂,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增加。因此,认真分析并逐步引导互联网公安舆论,努力提高群众对警察的满意度,对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密切警民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大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建柱在全国公安机关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结业式上强调树立现代传播理念拓展民意沟通渠道切实提高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人民公安报.2009.

2.提高信息时代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军事记者》2009年05期

3.如何认识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青年记者》2009年11期

4.《警察与媒体:第三届警察公共关系国际论坛文集》孙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公安

5.加强舆论引导共建和谐网络 篇五

随着新技术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为传播主体多元化、大众化和传播渠道多样化。每个人都能通过相关传播渠道,成为信息传播、意见表达的主体。网络意见发表的便捷性,使网络媒体成为了民意表达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和“四个”多样化的出现,各种利益诉求、社会矛盾甚至群体性冲突日益增多。网络意见发表的便捷性和互动性,使网络媒体成了社会各阶层人们沟通交流的桥梁、理性讨论的平台和个人情感渲泄的场所,成了民意表达的重要场所。在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中,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积极疏导公众情绪,获得精神支持和社会认同;同时也便于党和政府从另一个层面来及时了解民意,掌握民情,汇聚民智,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有序,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加快推进。

网络上,既有众声喧哗,各抒己见,也有多样文化的激荡、多元利益的博弈,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网民达3.84亿,手机用户达7.5亿的国家而言尤其如此。在这里,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帖子”,一条“小道消息”,通过网络的发酵、催化,会迅速升温。如果引导不力或者不当,容易使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性问题,使一般问题演变成政治性问题,使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在“网络时代”的舆论引导方面,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我们的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却缺乏充分认识,能力不足。有的遇事手足无措,有的处置方式简单落后,引导不得力、不得当、不得法。因此,我们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深入调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在“网络时代”,舆论环境复杂,各种声音交织,舆论导向至关重要。按照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办事,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根本方法。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舆论引导的有效性。离开了有效性,任何正确的舆论引导都无法起到主导作用。而要实现有效性,关键在于舆论引导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网络时代”,网络舆论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只有先声夺人,才能领“众声”之先,真正发挥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政治、信息、资源等优势,先说话、敢说话、说真话,讲究说话的艺术,特别是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要力求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准确信息,及时表明党委、政府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不给小道消息和谣言以任何可乘之机。这样,党的声音、政府的声音辐射面就广,影响力就大,说的话就能深入人心。

提高驾驭网络能力,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当务之急。在“网络时代”,从一定程度上说,谁主导了网络舆论,谁就抢占了引导舆论的制高点。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网络舆论不重视、不知情、不内行,这已成为其舆论引导能力的“短板”。

我们必须把引导网络舆论,特别是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我们必须努力研究网络舆论的特点,研究网友的接受习惯,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分析和研判,力争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围绕群众关心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主动介入应对,主动设置议题,主动对话交流,把握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做到手中有招。

正确对待、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网络时代”的舆论监督,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深入群众、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因此,必须充分尊重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监督权,尊重每一个“网民”的监督权。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但网络舆论监督一点也不“虚拟”,和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威慑力和广泛的警示作用。正确对待、自觉接受网络舆论监督,不仅有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工作,对舆论引导能力本身也是一个提高。实践证明,舆论监督效果越好,舆论引导越能取信于民。不容忽视的是,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学会和媒体打交道,在新兴媒体面前往往手足无措。遇到舆论监督,就视为“洪水猛兽”;遇到负面新闻,就认为是找茬子唱反调。他们不是从自身找原因,不是积极应对、正面引导,而是捂、躲、瞒、防、堵、压,最后陷入被动,不仅问题没有解决,反而使政府失去公信力。

6.创新舆论引导服务发展方式转变 篇六

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舆论引导在政策宣传、典型示范、热点引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激发干部群众投身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造性,大力营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浓厚氛围。

创新舆论引导思维理念,使中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决策深入人心。一是强化正面宣传主导理念。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贡献上来,使科学发展的理念始终成为舆论引导的主旋律。精心组织系列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充分发挥宣传报道的阐释、前瞻、分析和激励功能。二是强化科学引导理念。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遵循媒体的传播规律,适应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情景、接受方式、接受偏好,努力提高引导艺术,用群众语言述说身边变化,做到用事实说服人、用真情感动人、用道理教育人,增强传播力,提高公信力。三是强化全媒体传播理念。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特点和作用,靠主流媒体组织宣传、引导舆论,用网络等新媒体抢占先机、互动参与;推进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形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四是强化服务民生理念。认真关注大众需求,积极回应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宣传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得到的实惠,努力实现中央和省委部署与人民心声有机统一,引导干部群众积极投身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的生动实践。

创新舆论引导内容方式,营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宣传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举措。要把省委、省政府开展的向先进行业和先进企业看齐的“对标行动”和“示范工程”活动引向深入,着眼提升产业和行业技术水平。通过介绍先进地区先进企业成功做法、本地企业现身说法、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比较等多种形式,引发思想上的触动和思考。二是宣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成效。围绕“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这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更好地聚集生产要素、聚集优质产业、聚集人气、聚集财富,推出一批深度重头报道,通过典型化支撑、故事化展现、离散式表达,多角度反映城市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抓好民生项目落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成效,引发群众认同感和幸福感。三是宣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新突破。办好“追踪双三十”等专栏专题,以新闻督导等形式加强对重点行业、耗能大户节能减排措施行动的追踪报道,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兑现承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四是宣传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新任务。宣传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新兴服务业的进展成效。

创新舆论引导机制方法,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创新引导方式。着眼于实现由总结提炼概括为主,向超前策划、突出主题、逻辑链接、亮点聚合并重转变;由说教式、灌输式为主,向渗透式、感召式转变;由以播(讲)为主,向多媒体、多元素、新手段、新技术综合运用转变,组织跨部门、跨区域协作策划,创新节目和栏目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实现内容设计专题化、报道推出系列化、表现形式多样化、重点栏目品牌化、营造声势规模化。二是创新引导手段。注重顶层设计、典型引路、统筹兼顾,通过组织多媒体集成、多要素聚合、多手段并用的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使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融合互动、相互支撑。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做亮主题宣传、做活典型宣传、做深成就宣传,引导人们深化共识、加快转变。三是创新引导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选题策划会议、新闻通气会、新闻协调会、新闻阅评、新闻发言人等新闻宣传工作机制,不断提高“转方式”宣传的科学化水平。把“转方式”宣传各项任务按课题要求来研究设计,按工程项目来推进实施,列入台账进行督导调度,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完成时限,从机制上保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宣传落到实处。

创新舆情分析与研判,掌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宣传的主动权。切实增强反应速度、分析深度、实用程度,做到“围绕大局、把握大势、关注大事”,为科学决策和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提供依据。一是突出舆情分析重点。围绕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城镇化、节能减排等重点工作,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舆情分析研判。二是创新舆情分析方法。运用辩证、逻辑、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群体性、阶段性、思想性的角度,深入分析其特点和规律,增强“转方式”舆论引导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三是健全舆情收集和分析网络。建立健全互联网重要舆情信息预警联动机制和重点舆情地区、重点部门的网络舆情直报机制,协调应对、妥善处置网上和社会热点问题。建设一支政治可靠、思想敏锐、反应快捷的舆情收集研判队伍。

7.健全舆论引导机制 篇七

(一) 建立舆情监测研判工作体系。

一是建立全覆盖舆情监测体系。我部通过整合人力资源, 每日加强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监测频率, 2015年全年共发现涉及我区政务类舆情共约170起。二是建立舆情信息报送体系。面对纷繁复杂各类舆情, 我部采取短信、电话和舆情快报等多种形式, 及时通报媒体监督性报道和网络舆情。三是建立舆情研判工作体系。根据舆情发展时效性强的特点, 我部已经形成每日重大舆情有专报、周周舆情有报告、月月舆情有分析、年度舆情有总结的舆情研判、分析报送工作体系。

(二) 形成全区联动舆情处置机制。

一是实现舆情信息共享。为了更加整合全区舆情监测信息资源, 我部与区公安分局共同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全区网络舆情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双方共同处置舆情建立专项沟通渠道。二是舆情处置快速反应。我部制定和完善了舆情处置快速反应联动机制, 将突发事件分为三级, 即三级 (问题) 、二级 (事件) 、一级 (危机) 。三是出台全区应急预案。我部先后制定、下发《江宁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应急处置预案》等专业性、系统性指导文件, 为全区各单位的舆情化解处置提供实际的指导手册。

(三) 设置议题主动引导初获成绩。

一是网评工作建章立制。今年以来, 我部围绕网评工作从制定规范、建章立制方面下功夫, 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方案》。二是网评工作分级管理。对全区网评队伍实行两级管理体制, 网上舆论引导和突发舆情应对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是主动参与引导成成效受肯定。

二、深刻理解“新常态”, 把握舆论引导工作内在规律

(一) 驻地媒体高度发达, 网媒推进舆论监督常态化。

南京的舆论监督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现代快报、扬子晚报等报纸媒体比较强势, 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等电视媒体监督类栏目的区域影响特别强。经监测, 近年来我区涉及政务类的网络舆论事件每年有150多起, 并且呈逐年上涨之势。

(二) 社会转型维权意识高涨, 舆论监督无处不在。

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 社会各种矛盾集中凸现, 民众的公民意识、围墙意识不断提升, 政治参与的要求愈发强烈, 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加关注, 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公平正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监督, 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显著增强。

(三) 网络舆情泛滥, 舆论表达凸显非缺理性思辨。

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缺位使得网络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 任何能引起网民兴趣的话题都能成为“聚焦事件”, 然后网民根据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任意的评论、引导, 很容易使舆情发生错位, 出现网络“非理性表达”。

三、主动深化改革, 构建舆论引导全新局面

(一) 树立正确舆论观, 依法治理夯实基础。

一是服务群众, 正视舆论新变化。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面对媒体舆论, 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以公仆形象正视舆论场的新变化;二是依法行政, 开创舆论新格局。基层单位要注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从源头防范相关负面报道产生, 努力开创舆论新格局;三是平和心态, 巧对舆论新常态。

(二) 发挥改革动力, 为工作提示注入有力支撑。

一是加强系统性。把舆情引导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注重监测、研判、处置、评估、队伍建设的协调推进。二是加强整体性。着眼全局, 从整体上把握舆情处置整个环节, 推进各领域、各方面建设。三是加强协同性。搞好制度、奖惩的配套和衔接, 防止发生各自孤立、相互脱节甚至相互抵触的现象。

(三) 推进考核引导, 形成科学主动工作格局。

一是健全考核体系。以往, 宣传部门对于舆情发生后处理速度、处置效果等重要环节未纳入考核, 需要对舆情考核进行科学细化。二是把握考核重点。舆情发生后, 相关单位对于网络媒体甚至不熟悉的国家级媒体接待说明情况时存在一定疏忽, 通过考核帮助各相关单位转变观念。三是提升考核效果。宣传部门对全面重点舆情细化分析, 将成功案例和较为不成功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开座谈、上通报的形式, 提升考核效果。

(四) 积极发布解读, 掌握舆论主动权。

一是加强正面宣传工作。通过各级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平台积极发布惠民利民新举措和取得的实际效果, 将群众关心的方面为宣传主要方向, 努力将群众团结起来, 共同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二是强化信息发布;面对突发事件、公共事件, 摆脱过去传统“鸵鸟”思路, 及时主动发布, 压缩谣言、不良信息传播空间, 为事件解决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 加强新媒体建设, 打造政民互动新品牌。

一是推进新媒体平台建设。基层干部要积极投身于互联网潮流中成为弄潮儿, 基层政府进一步广泛推进政务微博等新媒体全覆盖工作。二是实现新媒体互动效应。这是要求网络宣传在新媒体使用时提升与网友沟通的技巧, 善于用网络化的语言去和网民去沟通。三是善于学会使用网络语言。公务人员要用鲜活的网络语言和大众口语, 用这些语言来摆事实、讲道理, 赢得网民理解和支持。

摘要: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的时代, 由于互联网的技术快速发展, 新的传播媒介越来越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面对突发事件或重大舆情, 基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如何面对, 如何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社会的理解, 这些新问题、新课题、新任务已经摆在基层政府面前。

关键词:舆论,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余秀才.网络舆论传播的行为与动因[D].华中科技大学, 2010.

8.探究当前新闻舆论的引导艺术 篇八

武超群

列宁说过:“每个宣传员和鼓动员的艺术就在于,用最有效的方式影响自己的听众,尽可能使某个问题对他们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容易领会,留下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①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一定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提高舆论的引导艺术使新闻舆论引导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受众爱听爱看、入耳入脑,日益成为业界、学界普遍关心的话题.

正如古人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这里的“文”既是指新闻报道要有丰富的新闻事实,又是强调舆论引导要有娴熟的技巧和艺术手段。提高新闻舆论引导,需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一、舆论引导是新时代的创新艺术

舆论引导有两层内涵:一是对新闻舆论进行引导;二是以新闻舆论对社会舆论实施引导。舆论引导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把舆论引导作为一门艺术来研究,分析舆论引导独特的艺术特点和一定的艺术规律。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应该主动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舆论引导艺术水平。舆论引导艺术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新闻宣传的效果.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和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江泽民的这些论述对于讲求舆论引导艺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创新性的探索。提出的“三贴近”原则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闻舆论引导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方法和根本途径.

近年来,科学发展观成为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指导方针。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以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为指导,明确目标,改进方法,创新体制机制,新闻媒体应该自觉在思维转变中谋求创新思路,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具体能力.

二、舆论引导是多元文化的调控艺术

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舆论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的时代。这种多元文化是由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等存在一定冲突的文化所构成的一个广泛的系统,表现在文化主体在价值取向上的异质性、多样性.

在多元社会中,随着社会新阶层的产生和公众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同,形成的舆论也不同.

舆论的形成是以公众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为基础,而公众的认识和判断取决于他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近些年来,许多重大突发事件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各类舆论大行其道,很容易将一些非主流舆论发酵催化,形成舆论热点,干扰主流舆论.

新闻媒体需要切实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本领,能否有效调控主流价值观,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做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考验.

(一)以党性原则为基点,找准引导方向。

舆论引导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最大限度地动员、鼓舞和激励公众为现代化建设而努力。新闻媒体报道事实要做到真实、客观、全面、公正,以此来强化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践证明,以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提高舆论引导吸引力的方法是用事实说话,提高舆论引导感染力的方法是要用典型的事实说话.

(二)以人为本,提升引导效果。

当前,民生问题和热点问题日益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这些问题报道在整个舆论导向中的比重正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舆论引导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舆论引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生活。因此,舆论引导要紧抓公众的疑虑点和兴奋点,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增强公众的共鸣感.

(三)以引导“适度”为标杆,做到恰到好处。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在把握好“度”上下功夫,新闻媒体要审时度势,力求保持对党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因此,舆论引导既要得力,又要得当,还要得法。“度”的把握依靠科学,“度”的体现讲究艺术。徐光春同志在谈到认真把握好“度”时,提出了热度、密度、力度、深度、广度、角度、亮度、准确度等八个要求.

三、舆论引导是多元议程的设置艺术

反映舆情和引导舆论,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如果媒体能巧妙设置议题,就能够形成主导舆论,实现有效传播。“议题设置”是大众媒体主动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议题,引导公众参与某个讨论,使议题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通过各类议题的设置,巧妙地引导舆论,从而达到影响和控制社会舆论的目的,形成媒体所预期的舆论或社会情绪.

不同程度议题的显著性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判断。但现实情况是,公众在一定条件下对媒体设置的议题不仅不感兴趣,反而产生逆反心理。在设置议题时,除了传统的媒体议程和政策议程,更要注重公众议程,即公众必须通过大众媒体来表达自身的意愿,一方面参与各种各样社会议题的讨论,另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社会议题。公共讨论能够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优见解,如果媒体对讨论不进行有力引导,势必使这种舆论活动失去应有的实效.在议题设置过程中,媒体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目前,在网络机制下,出现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资源爆炸化,造成了媒体格局和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形成了包括社会舆论场、媒体舆论场、网络舆论场、手机舆论场在内的多个舆论场,特别是网上论坛、新闻跟贴、聊天评论等十分活跃,产生了明显的放大效应。②网络环境下的议程设置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变得比传统的议程设置更加复杂,在引导舆论方面日益强化。因此,除了加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外,必须加强新兴媒体的舆论引导,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四、舆论引导是“内功”的修炼艺术

古人提倡“立德、立功、立言”,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亦如此,需要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业务本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宣传队伍。因为新闻舆论导向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新闻工作者良好的综合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还需掌握一种“最完整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列宁语)③——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当前,加大对民生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引导力度成为新闻舆论引导的重点。新闻媒体需要通过新闻手段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的把握、驾驭和调节,使舆论引导和调控收到最佳效果。新闻媒体需要积极有效地运用当代传播技术和手段,全方位地缩短传播主体与引导客体的时空和距离,积极主动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清楚,实现新闻舆论引导覆盖到各群体、各社会阶层的目的,积极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增强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17卷,第321页.

②苏荣:《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求是》,2009年8月.

③周斌:《新闻舆论引导艺术论》.

9.健全舆论引导机制 篇九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何强宇

我作为一名来自临沧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干部,很荣幸地赴北京大学参加了为期12天的“临沧市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十分感谢市委、市委组织部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为我们广大基层干部提供了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培训机会。结合这次培训学习,回到工作岗位以后,就是要用学习创新成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促使我市新闻宣传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一、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我认为,参加这一次培训班的学习,有“三点体会、三点收获、三点建议”。

三点体会:

这次培训班体现了高、新、实三个特点。高即:办班规格高。北京大学作为全国著名的重点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 执着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根本,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经济社会建设急需的高、中级管理和科技人才。选择在国家首都和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习培训,更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按照市委的要求,“临沧市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主要以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年轻干部和非党干部为重点,选派人选名单最后报以市委审定同意。此外,组织大批干部外出学习,市委还安排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建民为此次培训班的带队领导,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的2名同志作为管理员进行跟班学习。新即:教学模式新。此次培训班的教学采取多媒体讲座、现场教学、讨论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互动式、体验式教学,并请来了全国著名的农村改革发展专家、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教授,经济学专家、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雎国余教授,领导科学和廉政建设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成言教授,心理学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靖副教授等前来授 2 课,同时也有来自工作一线经验丰富的领导同志,如投资环境经济学专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处投资环境项目办主任黄静教授,县域经济学专家、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高焕喜教授,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樊登教授,中国现代礼仪学学者、范智老师,中国近代史专家、李庚其教授等,既有国际学术前沿的理论高度,又有基层干部迫切需要了解的典型工作实际案例。实即:后勤服务实。市委组织部跟班管理人员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班主任教师在学员的吃、住、行等方面都体现了重细节、抓落实,实实在在为学员服务。如:住宿的酒店干净整洁、离学校较近,安排的食堂品种丰富、营养均衡,班主任教师每天为学员打好开水、打扫教室卫生,外出学习的车辆配臵高、参观考察的地点和线路选择适宜。尤其精心策划组织中秋联欢晚会及聚餐活动,给9月份出生的学员集体过生日,让全体学员在首都北京度过了一个终身难忘的中秋节。

三点收获:

一是收获了一种学习理念。此次学习虽然学到的知识不一定全部的理解和掌握,但主要是收获了一种学 3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理念,使学员掌握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是收获了沉甸甸的知识。无论是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与工业发展战略、还是学习型组织建设、政府投融资与资本运作、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招商引资策略及方法都让学员受益匪浅。

三是收获了全市8县(区)的朋友。此次培训有市直部门和8县(区)选调的54名学员,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的平台。

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市委每年安排一批干部赴高校外出培训学习。虽然临沧的财政只是吃饭财政,但每年还是要挤出一定的资金安排干部赴高校外出培训学习,保证每年组织一个班(50——60人左右)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学府学习培训,也可赴港、澳、台或国外知名大学学习培训,培训时间半个月至一个月为佳。

二是建议在班级设臵上实行分期分班制。如第二期举办市直部门、县(区)党政领导培训班,第三期举办县(区)涉农部门、乡镇党政领导培训班,第四期举 4 办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培训班。

三是建议在课程设臵上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市直部门、县(区)党政领导可侧重于党的农村改革发展和宏观理论学习,县(区)涉农部门、乡镇党政领导可侧重于农村工作技巧和领导艺术学习,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可侧重于基层群众工作方法和实践学习。最好每一堂讲座都有一个结合临沧市情及工作实际的典型案例来供学员进行互动交流和情景模拟讨论。

二、用学习成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结合这次培训学习,我回到工作岗位以后,就是要用学习创新成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促使我市新闻宣传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新闻媒介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公众精神和公众意识的代言人。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新闻媒介的参与及舆论监督密不可分,与舆论引导工作的成败得失息息相关。

(一)舆论引导工作面临新形势

当前,舆论宣传工作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掌握话语权的任务十分紧迫。从国内热点引导 5 状况看,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社会热点引导任务十分繁重。新闻宣传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需要我们打好每一场宣传战役,敢于碰触热点,善于引导难点,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从国际舆论形势变化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围绕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争论时起时伏,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尖锐复杂,敌对势力掀起一轮又一轮反华遏华舆论浪潮,国际舆论竞争更趋激烈。新闻宣传如何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下,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需要我们从每一场舆论战入手,讲究谋略和方法,以战术的主动争取战役的胜利,以战役的胜利推动战局的转换,从而实现我们整体战略利益。从传播技术发展态势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深刻影响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和传播途径,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巩固阵地引导舆论的难度大大增加。如何 6 在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掌握舆论主导权,使新闻舆论、社会舆论、网络舆论健康协调,需要在互联网这个舆论较量的重要战场延伸宣传触角,传播主流声音,使之成为舆论引导的有效平台。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临沧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想呈多元化、多变化的特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明显增多,一些潜在的社会矛盾有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通过不明真相的外地媒体进行渲染炒作。而有些领导干部在面对外地媒体时由于思想麻痹、准备不足,往往未能做到从容应对,尤其是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敏感问题把握得不够准确,说话分寸掌握不够,被个别媒体紧抓不放,导致小题大做,使地方的声誉形象受损。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尤其要深刻认识在新形势下妥善有效地应对各级媒体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增强忧患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提高应对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

(二)准确定位新闻舆论导向

舆论引导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新闻媒介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很大,其中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在新闻媒介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社会大众对新闻媒介的依赖又日益加深的时候,这种消极影响就愈加明显。因此新闻媒介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加强社会责任感,才能保障媒介本身的健康发展。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作为我国新闻工作的指导方针,已确立了其纲领性地位并已在实践中不断地予以贯彻执行。但是毋庸讳言,在新闻舆论引导的问题上,尚存理论与实践的相脱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找准定位,科学把握。

1、不应把“新闻舆论导向”等同于“新闻政治导向”。舆论是社会自在的精神形态,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我们之所以要强调“新闻舆论导向”,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我国新闻媒介系统,大力宣传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并努力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各种非主流的思想观念进行协调,通过双向的互动,使后者尽量趋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甚至获得一致。

2、不应当把新闻舆论导向视为一般的宣传。新闻、宣传、舆论是社会观念形态不同的三种表现形式。新闻是某一事实的报道,宣传是一种社会行为。作为政党活动主要行为之一的宣传,可以是新闻的表现形式——往往可以凭借某种新闻事实传述一定的思想与主张。但是不能误将新闻舆论导向简单地等同于宣传。舆论的主体是公众,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将宣传行为等同于舆论,往往会把一些组织的意见、上级的看法,甚至是个人的好恶,简单甚至偏颇地视为公众的意见,从而忽视舆论与宣传、舆论与新闻所存在的区别。

3、不应将“新闻舆论导向”传播模式仅仅设定为单一向度、单一力度的“刺激→反映理论”。这种样式的好处在于声势浩大、旗臶鲜明、没有任何不和谐音,但问题在于它只是单方面地考虑了引导者的目标追求,没有将舆论引导视为一项需要统合考虑多方面社会因素和社会变量的存在及其作用的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9(三)切实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不仅仅是新闻宣传部门的事,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负起构建大宣传的职责,真正对本辖区或本单位管理范围内的对外宣传工作负责,尤其在面对自然灾害、突发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综治维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报道时,要选定政治敏锐性高、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干部作为媒体联系责任人,并切实负起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职责,确保舆论引导的正确性和权威性。

1、注重全面收集舆情信息。各级各部门媒体联系责任人要负责收集本辖区、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各方面舆情信息,重点关注一些社会敏感问题。如征地搬迁纠纷、就业就学就医困难、房价物价波动、国企改革遗留问题、社会保障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舆情动态,人民群众、各级媒体对党委、政府或本单位的评价意见,对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舆情信息要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反馈,在应对媒体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握分寸。

2、注重关注各级媒体动态。各单位媒体联系责任人要密切关注各种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新 10 闻报道,发现涉及本地区本单位的新闻时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对报道不实或有可能引发负面影响的新闻报道,要及时作出回应,必要时要主动与媒体沟通联系,最大限度降低负面影响,而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对不实新闻报道采取推诿或工作不力而引发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或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注重争取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敏感问题的新闻采访时,媒体联系责任人必须做到第一时间搜集涉及到本辖区或本单位的新闻事实真相材料,及时向单位第一责任人汇报,必要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第一时间向市外宣办反映情况,提供新闻通稿,积极配合媒体做好发布权威信息的准备,并全程跟踪事态的发展,直至问题妥善解决。

4、注重善用、善待、善管媒体。要正确看待媒体的舆论监督,善于通过媒体监督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面对负面新闻报道时,在积极做好应对措施的同时,要静下心来查找问题,努力改进工作。要真诚地和媒体交朋友,与媒体合作。对安排前来采访的各级媒体,要积 11 极配合,统筹安排好本地本单位的新闻采访,包括采访内容、时间、地点、人员的安排及新闻记者的接待等。对未经沟通私下采访的相关媒体不要回避,要主动介入,摸清情况,沉着应对,及时反馈,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外地媒体的宣传影响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0.网络新闻舆论引导探讨 篇十

1 网络新闻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1.1 新闻硬性宣传与受众自主意识的偏差

所谓的新闻宣传就是通过一篇文字性的东西用一种极强的说服力来向大众进行传播。新闻宣传手段通常是在新闻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中通过媒介事件来向公众做出传播行为, 它也是现代网络时代里不可缺少的一种传播行为。在传播环境里, 如果传播环境不断变大, 那么它的传播作用和传播地位就成为了主体, 而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它会逐渐从被动者变成主动的选择者, 但有很多时候我都们会过于在乎新闻的宣传性, 却忽视了公共议程这一最关键的环节, 在新闻媒介传播中, 公共议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反作用, 也正是因为忽视了公共议程, 才会使新闻宣传中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换一个角度, 若新闻传播脱离了实际, 那就会让公众议程受到一定影响, 如果公众对新闻宣传并不理解或不能接受, 那么可通过强化的行为来让公众去接受, 这样既可让公众产生正确的宣传理念, 也能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另外, 如果宣传手段过于硬化, 通过高调的宣传方式让新闻本身和实际发生了严重冲突, 那么这时就会引起公众的心理排斥 (2) 。如果公众通过实际的体验发现实际与媒介议程差距过大, 那么就会造成浅舆论的出现, 其最终的传播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1.2 媒体失语与受众知情权的反差

新闻对于舆论的反映速度, 即能否在第一时间发布某一消息, 是能否引导舆论的关键所在。同样的, 这也是新闻舆论引导的基础, 但就目前而言, 我国有许多新闻媒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更没有去很好的实施或完成 (3) 。尤其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紧急事件的处理他们都长时间或者永久的保持沉默。例如, 发生了一些损害公共利益安全的事件, 新闻媒体往往都会经过很长时间才会去关注和报道, 这样就成为了被动者。通过众多的实例, 我们可看出社会的舆论热点往往都是与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若新闻媒介无法及时、有效地报道消息进而进行引导, 那么不仅会让舆论事件越来越大, 同时也会造成舆论风波越显激烈。

1.3 新闻舆论引导度不足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极为强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要进行新闻舆论引导的原因所在。在此情形下, 若新闻媒介的舆论引导力度过小, 那么这一行为便会被群众力量抵消。它不会引起大众的重视也不会让大众产生心理反应, 而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舆论引导效果是失败的。例如, 香港在1988年出现了一起张子强案件, 但对于这个舆论也仅仅是在香港的某个电视台做了一个专题节目, 而在内地却没有做好媒体宣传, 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姿态, 所以就未能让大众对打击黑社会的恶劣形势引起一定的重视, 也正是因为舆论走向一直在反方向, 以至于黑社会的一些不良恶势力也开始呈现在内地, 导致这种恶势行为越来越多 (4) 。从中我们可看出如果对新闻舆论的宣传引导力太小, 那么就没有对舆论进行很好的引导, 无法让大众对此产生警惕性作用。

2 网络新闻舆论引导对策

2.1 提高网上舆论正面引导水平

一般情况下, 人们较为关注的舆论热点更多的集中在社会事件中, 一旦大众被某一负面影响先入为主, 那么新闻媒体就很难再通过积极的方向去对舆论进行引导。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人民发生内部矛盾最多的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 像一些城建拆迁、腐败等行为就多次成为了社会焦点, 让网上的舆论热点迅速攀升, 如果稍有不慎, 还会增加内部矛盾, 这样就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威胁。因此, 新闻媒介必须加强对舆论的正确引导, 让网民可以平和、公平的去探讨和交流, 而不是一直往反方向去评论。

另外, 相关部门也要尽可能地去搜集积极向上、正面的内容题材信息去发表, 善于通过大家的力量来宣传政府的相关工作, 让网民可以用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来开展网上的评论工作, 这种正确的舆论引导才能让这个经济社会越来越和谐。

2.2 提高网络新闻传播者的专业素养

网络新闻的宣传者应该是有较高素质及职业素质的从业人员。所以, 提高新闻质量及正确的去引导舆论就需要网络新闻媒体人员是积极的, 例如政治思想、工作能力、社会责任感、行为道德都是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对于新闻的撰写也要坚持真实的原则。但由于现在是网络时代, 所以网络新闻工作者也和传统的新闻工作者有所不同, 而这种特殊性是建立在通过网络去传播新闻的特点而定。举个例子, 多媒体的报道能力就考察了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资源是否丰富, 同时也意味着大家要将多种的媒体手段一起结合起来服务于新闻媒体业 (5) 。网络新闻工作者要擅于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去做好新闻的传播工作, 例如, 编辑能力、文字功底、图片制作能力、摄影、录像录音等能力都是要具备的, 掌握这些媒体手段才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去进行多方面的报道及策划。

2.3 加强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道德建设

就目前而言, 已有足够的技术对网络舆论的传播进行实时监控, 因此, 我们应结合监控与法律, 加强新闻传播主体的道德建设。法律的自律性作用我们一定不要忽视, 因为在现代的网络传播环境中, 还是会引起一些法律问题。传播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 所以法律机制是不能减弱反而还要随之加强的, 这样才能使网络新闻媒体在道德上是处于良好的状态。在传统的新闻媒体传播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因为这本书的规范性很适合于网络新闻工作者, 而这本守则也是根据网络传播特点来让网络新闻工作者可以对自身的角色有个很好的定位, 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 网络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新闻去传播更健康、更积极、更有价值的新闻。除此之外, 网络新闻工作者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道德修养及坚强的工作理念, 用积极热情、严肃认真的心态去搜集有价值意义的信息去发布和传播。

结语

网络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既要立新, 又不能废旧。从现实的实践来看, 一些传统的舆论引导和管理还是有效的, 既要务虚又要务实, 既要有明确的对策, 更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本文所述问题与对策仅是本人在工作过程中的见闻, 分析也较为浅显, 更多课题有待专家与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仅是抛砖引玉。

注释

1 王东玲.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作用[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06:116-117.

2 黄守洲.从虐童事件看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J].新闻传播, 2012, 12:130-131.

3 陈超.搞好网络深度报道强化新闻舆论引导[J].新闻世界, 2010, 11:190-191.

4 王舟蕾.如何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J].科技传播, 2014, 19:257+250.

11.健全舆论引导机制 篇十一

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面对媒体、引导舆论,是宣传部门和单位领导的事,这种观点非常错误。面对媒体、引导舆论是一个党政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党政干部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新闻传媒出现的新动向、新特点,努力提高面对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三个问题。

一、当前传媒的特点

综观当今媒体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新发展阶段一一全媒体时代。

1、传统媒体的发展简介

我国拥有报纸2000多种,广播、电视台站3000多个,期刊9000多种。(党报: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仙桃日报,都市报:新京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杂志:今日湖北、知音,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电视:中央电视台等)。

2、新媒体的发展简介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增幅明显收窄。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按接入设备划分,我国网民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70.8%和43.2%;手机上网使用率为85.8%,较2013年底提高4.8个百分点;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达到34.8%;电视上网使用率为15.6%。即时通信服务作为互联网最基础的应用之一,伴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在手机端也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即时通信网民数为5.08亿,较2013年底增长了7683万,年增长率达17.8%。目前,新闻报道的时间界限、空间界限、属性界限等,都被打破了,对于一些新闻资源和新闻事件,根本无法封堵。堵得住地方媒体,堵不住中央媒体;堵得住国内媒体,堵不住境外媒体;堵得住传统媒体,堵不住新兴媒体。你不通过正当途径提供新闻信息,他就会从旁门左道挖掘小道消息,甚至凭空猜测,主观臆断,结果刊发的、播放的就是你最不愿看到的。所以,有时权威部门如果不及时主动地向媒体发布新闻,很可能会使事态急剧恶化,甚至造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3、消除麻麻痹侥幸心理

现在,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几乎无秘密可言,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理论上1分钟就可能传遍全球。出现问题,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试图欺骗媒体,欺骗公众。如果领导干部心存侥幸,就难免陷入被动之中。有媒体采访或网络爆料,最明智的办法就是:积极主动地寻求媒体的支持与合作,立即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尽量降低影响;面对媒体,一定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有责任,就实实在在地承认,认真负责地处理,千方百计地纠正和补救,换取媒体和公众的谅解,千万不要狡辩、推拖。否则,立即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造成更大的被动。

有的领导会说了,他不实事求是的写,我就去告他。其实,有多少人和媒体打过官司?有多少人打赢过官司?再说,即使你打赢了官司,你的负面影响还是出去了。还有,文字功底强、阅历丰富的记者他写出来的稿子,还不一定有破绽。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不能麻木不仁,要积极主动联系记者、应对记者。这里,我讲几个案例:

案例一:庆安枪击案舆情“拔萝卜带泥”

当地官场被集中举报现“新闻搭车”现象;举报者称此前在网上举报不受关注

5月2日,哈尔滨铁警李乐斌在黑龙江庆安火车站“开枪击毙”徐纯合,该事件通过网络迅速发酵,而官方也被公众及媒体质疑在枪击案发生后迟迟不公开完整现场录像。事发至今已逾十日,而网上关于当地官场的举报帖却集中爆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对新京报记者称,此类现象为“新闻搭车”,即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枪击案主体新闻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举报人会趁社会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表示,网民通过激烈围观主体事件,人肉搜索促使相关方面做出进一步反应。而此次的现象也反映了,现实中的强势群体在网络中并不一定强势。当地官场举报逾十起

新京报记者梳理近期相关报道后发现,庆安枪击案当下已发生舆情转移现象,部分网友将目光延伸至当地的贪腐问题上,与枪击案有关联的当地多名官员受到关注。

据当地媒体报道,庆安县副县长董国生在枪击案次日迅速慰问受伤民警,并肯定了民警“坚持与歹徒搏斗的行为”。网友迅速曝出其户籍年龄、学历造假以及妻子在政府机构“吃空饷”等问题,5月12日,董国生被宣布停职接受调查。

此后,庆安县检察院干警隋伟忠在网上实名举报该院检察长魏鹏飞超标用车、悬挂假车牌等行为,此事也引发大量网友评论。新京报记者昨晚确认,黑龙江省检察院已对此事展开调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大网络论坛发布的信息集中于5月12日,被举报对象除当地部分主要政府官员外,还有公安、人社、教育、纪检等部门,相关事件已超十起。公务员:记者涌入县城

5月12日,庆安县民办教师孙广旭、陈船明等实名举报该县部分官员涉嫌联手倒卖教师编制的帖子走热。帖文反映,庆安县教师编制被明码标价,每个编制“售价”3万至5万元不等。昨日,绥化市教育局回应正在清理审核教师档案。

“15年来我们一直在打官司,也多次上访,但都没有结果。”陈船明称,他们此前曾多次向各级部门反映相关问题,但一拖再拖。

他说,此事也曾被他们放到网上,但关注度一直不高,而枪击案发生后网友再次发布这一信息,立刻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关注。

一位不愿具名的举报人表示,实际上,他并没有刻意把枪击案作为举报契机,最后获得较大反响有巧合因素存在。

庆安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当地政府部门正面临舆论冲击,大批媒体人士涌入县城,网上舆情也接连不断。其表示,目前当地政府网信办正在积极接收网络此类举报,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调查部门。■ 盘点

近年“新闻搭车”现象频现 案例二:“我爸是李刚”到“校长抄袭”

2010年10月16日,河北保定公安局副局长李刚之子李启铭,在河北大学校内酒驾,造成1死1伤,“我爸是李刚”成网络热语。河北大学学生称被校方要求保持沉默,担心学校处分不愿出面作证。

由于校方对该车祸案封口,网友将该校校长王洪瑞的论文涉学术不端的旧事再次翻炒。网帖称,河北大学教授何达仁向某学术网站举报,并提供材料,反映王洪瑞有3部作品涉嫌抄袭。案例三:“微笑局长”到“表叔杨达才”

2012年8月26日,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因在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的现场露出不合时宜的“微笑”,被网友人肉。网友发布杨达才在不同场合佩戴的5块不同款式手表的照片,并鉴定其所戴手表价格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杨达才因此也被网民戏称为“表哥”。不少网民质疑其有贪污腐败的嫌疑,杨达才还就“微笑门”和“名表门”与网友交流。然而,随着其所有的越来越多的名表被曝光,9月21日,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次年9月5日,其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14年。案例四:“转500被刑拘”到公安局长停职

2013年9月14日,甘肃张家川县初三少年杨某发微博反映当地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及其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被以涉嫌寻衅滋事刑拘。杨某案被称为“转500刑拘第一案”。此事引发关注后,网友发现武威市中院官网曾公布:张家川县公安局局长白勇强在1995年至2005年期间,曾以拜年等名义送给天水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史居平人民币5万元。网友纷纷质疑白勇强为何行贿后仍能担任张家川县公安局局长。

9月23日,白勇强的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被撤销。案例五:从不正当言论到“1500元天价烟”

2008年12月10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一句“对于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将和物价部门一起进行查处,以防止烂尾楼的出现”,将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其不当言论引发公众对其履职行为的关注。

有网友将其开会时的照片公开,周手头的1500元高档烟和万元手表引发网友关注。随后,周5年受贿25次,总额达上百万的腐败问题被曝光。

2009年10月10日,南京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周久耕犯受贿罪判刑11年,没收财产120万元。

■ 专家观点

为何出现“新闻搭车”现象?

喻国明称,庆安枪击案中,副县长董国生顶着民意慰问干警激起民怨民愤,成为一系列当地举报事件曝光的导火索。“副县长出现问题后,与他关联的部门和官员的问题也就引起关注,这是事件之间的联动性。”

他表示,类似案例如果发生在其他地区,一旦深究细查,也可能具有潜在普遍性,这是官员的监察管理体制疏漏所导致的传播现象。

沈阳说,部分网民对网络传播规律比较了解,当某个事件爆发后被公众围观,而事件又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如周期冗长、围观过程激烈、悬念足够大,就容易产生二级舆情事件和舆情链条。

“新闻搭车”现象该怎么破?

沈阳表示,网民的围观和舆论监督有积极的一面,能加强官员纪律性,完善监督体制,但要防止造谣与谩骂。

舆情事件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事实和细节上,按照法律原则来判断。

他说,地方政府在处理社会反响比较激烈的事件时,应按照信息公开条例,在不涉密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提供细节。在遵循法律办案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民众和网友的感情因素,依照常理、常识和常规来审慎处理舆情事件。

“就庆安事件来说,其处理速度有些跟不上公众的期待,在处理过程中应该依照法律规范化进行,同时加强信息披露。”沈阳称,当地政府面向网络的执政水平和能力很关键。在处理好线下事件的同时,当地政府部门也要关注线上网友的反映。

案例六:重庆两司机开车斗气 引发车祸致3死10伤 一个坚决只赔100元,一个非得要他赔300元。一场小擦挂事故后,重庆两名司机为了这200元钱,从上午9点扯皮到下午3点。两人开车前往理赔中心定损理赔的路上,竟然还斗气开车,结果在江北观音桥引发了惨烈车祸:4车相撞,3人死亡10人受伤。

3月21日,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了“观音桥2·7重大交通事故”案情:驾驶出租车的郝某和驾驶福克斯轿车的周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

小擦挂竟扯皮6小时

“不行,再怎么也要300块钱。”2月7日9点左右,鸿恩寺东部立交桥,郝某驾驶的渝bt7721出租车和周某驾驶的渝apq620福克斯轿车发生擦挂。虽然车子的受损情况并不严重,但两个司机却为赔偿的事情闹得很不愉快。

出租车司机郝某坚决只赔100元,福克斯的驾驶员周某却坚持要郝某赔他300元。

上一篇:零售药店质量管理制度规范下一篇:做一个快乐而睿智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