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2024-10-06

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精选12篇)

1.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篇一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院 系 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07-02 姓 名 陈超超 学 号 20072923 指导教师 任鹏 报告日期 2009-10-10

*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浅析新农村建设现状

作者:陈超超*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工程,自从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各地政府都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风俗等条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进行的有声有色。暑假期间,为了解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我在我们周边地区采用问卷调查及与当地农民勾通交流的方式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并对其做了汇总和简单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对于我国现行的农村政策,我认为是典型的多与、少(不)取,典型的工业反哺农业,以工带农,农村政策是很好的,少的就是具体工程的配套,和对工程审批程序的监管,以及对腐败违规的惩治,因此,应在出具具体惠民政策的同时,强力推出对政策落实的具体监督措施,让惠民政策真正惠民,直接惠民,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重拾政府的威信。其次,要针对农村农民加强科学文化思想教育,提高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让老百姓真正关心自己身边的建设,关心自己家园的建设,做自己家园建设的主人,和策划监督者,归一人民的思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共建一个和谐的新农村,共建一个和谐的家园。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实施科学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实现小康社会,农村是薄弱环节,必须加强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中的“人”是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广大人民群众,而农民占了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绝大部分,所以,*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的加快,这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议题也提上了日程,并在加速进行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工程,自从党中央在十六界五中全会上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各地政府都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风俗等条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进行的有声有色。值此暑假,我针对这一课题在我们周边地区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并加以汇总和做了简单的分析,抒发一下自己的一点意见和建议。

暑假期间,我挑选了几个在农村比较突出和反响较大的话题在当地几个农村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问题及调查结果如下:(共总20份)

1.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先后顺序当地村民是否满意,A 满意(7)

B 一般(8)

C 不太满意(2)D 不满意(3)2.村里街道硬化建设的先后顺序是否满意

A 满意(5)

B 一般(9)

C 不太满意(1)D 不满意(5)3.针对道路建设以及街道硬化的费用摊派,你的态度

A 满意(3)

B 一般(6)

C 不太满意(6)D 不满意(5)4.对于农村沼气工程的建设以及政府补贴的额度和形式,以及时效性,请给出你的态度

A 满意(9)

B 一般(8)

C 不太满意(3)D 不满意(0)5.对于道路硬化的质量把关你是否满意

A 满意(4)

B 一般(5)

C 不太满意(4)D 不满意(7)6.对于农村住房建设(主要是宅基地规划问题)问题请给出你的态度

A 满意(2)

B 一般(2)

C 不太满意(6)D 不满意(10)有了调查问卷的答案,以及在谈话中对其的原因描述,我特针对每一问题做了一简单的总结和分析。

村村通公路建设

村村通公路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极大地缓解决了农村交通条件差,雨天道路泥泞的问题,是一件惠民的大工程,但是建设不可

*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能是同时进行的,必须有一个先后问题,这就有了一个极大的争议,到底是先建哪一段道路。现实的情况是那几个村里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就会先取得项目优先建设,其余的依次后排,各村为了争取优先建设就有了给上级送礼这一说,用了村里的钱鼓了官员们的腰包,这就引发了村民的极大不满,究其原因,还是我国现行制度的弊病,官员腐败已不是一例,已经近乎通病,因此应该从制度建设出发,从思想教育出发,从源头治理腐败,方能给人民一个具有强大公信力的政府。

村里街道硬化建设

村里道路的硬化与村村通道路一样,同样存在先后顺序的问题,在此不必多书,还有一个有较大反响的问题就是道路的硬化仅仅停留在道路的问题上,而没有配套解决排水的问题,道路的硬化必然抬升了原来的路基,这就有了排水难的问题,在雨雪天,村间到处积水已是一个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夏天雨量大的时候,常常引发邻里的纠纷,我想这也是一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做到村间建设的配套方能建设一个真正和谐的新农村,方能达到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的。

道路建设以及街道硬化的费用摊派

道路建设以及街道硬化的费用摊派的问题也是另一个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中央文件的指示是不用农民的钱给农民办实事,但是到了基层却不然,费用摊派依然存在,并且有的地方价格不菲,以至于村里主动放弃建设,这也导致了村民的不满,我村附近一个叫石坪寨的村子(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辖)曾因费用摊派过多而上访,结果是以村村通道路以及村里街道硬化费用由政府全额承担而告一段落,而在大多数村则是在摊派了一定的费用后才进行了道路的硬化,(例如:我村每人30元,邻村每家400元)

农村清洁能源沼气项目建设

为了节约能源,开发清洁能源为了中国能源之大计,政府特资助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我家所在地区,因养有较多家畜,选择的是

*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发展沼气,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欢迎,每个沼气池政府补助1000元,以实物和现金结合的形式补助,其中包括挖沼气池用150元,水泥一吨约230元,发放沼气灶 约120元,这些为实物补助,其余款项在检查厨房合格后才结算发放,按照一般的花费,每家就是在厨房的达标问题上有一点花费,总的来说还是有一些结余,因此大多数村民还是比较满意的,有一点不太满意的,主要集中在厨房的清洁问题上,我们地区以前都烧煤和秸秆,因此厨房的清洁难度要有些大,加之冬天天寒,沼气不足,又不得不烧煤和秸秆,因此,厨房的保洁又成了问题,这也是问题的症结,政府在这方面做的还有点欠缺。

总的看来,在这一项目的实施上,还是很得人心的,为政府赢得了好评,再做好冬天的能源保障工作,就可以把农村的能源问题解决的更好,这也是我的一点点建议。

道路硬化的质量把关

道路就好比人体的动脉,直接关系着地区的发展,因此要想富,先修路这一观点很是正确。我们现在在修路,就好比在发育自己的血管,有了道路,不一定就可以很好的发展,这与区域有关,更与道路的质量有关。血管羸弱,健康的肌体焉得求?道路都是自己本地人修的,质量的好坏也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人的素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心和视角,我家地处县与县的交界,行政力量较弱,质量检查把关就相对较松,造成道路质量较差,用了一年有的地段就真的成了水、泥路,造成人民情绪的激化,和对政府的不信任,就我村而论,这与领导的不作为和不敢作为有关,我想这也可能是各地的一个通病,这也又归结到了行政制度和执行力度的问题上来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能只是一个空口号。

宅基地规划问题

宅基地规划问题是农村矛盾有一个集中爆发点,在农村,宅基地是很难重要的一环,在宅基地的问题上,矛盾显得更加突出,本来宅基地是国家按照一定的程序下发批文,硬性的不可私自变更地点和面积的家有用地,但是,这两年,随着农村收入的提高,对房子面积和有利地位的追求,而政府对于违规建筑也只是

*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处以罚款的较轻处罚,农村私自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逐渐形成了在自家耕地(非住房用地)上建房的混乱局面,有权势的家境好的有关系的很早取得宅基地或是已经建成,造成既定事实,而那些弱势群体只能在宅基地问题上没得作为,这就造成了一个村子群体的划分,滋生了群体分化的苗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旨大相违背,更与社会和谐的大主流相违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步,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社会调研归总分析

经过这次社会调查,和对结果的认真思考,我对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也多我国的农村政策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在这里,我对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出了我的一些观点:

首先,对于我国现行的农村政策,我认为是典型的多与、少(不)取,典型的工业反哺农业,以工带农,农村政策是很好的,少的就是具体工程的配套,和对工程审批程序的监管,以及对腐败违规的惩治,因此,应在出具具体惠民政策的同时,强力推出对政策落实的具体监督措施,让惠民政策真正惠民,直接惠民,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重拾政府的威信。

其次,要针对农村农民加强科学文化思想教育,提高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让老百姓真正关心自己身边的建设,关心自己家园的建设,做自己家园建设的主人,和策划监督者,归一人民的思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共建一个和谐的新农村,共建一个和谐的家园。

社会调研感悟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大学生仅仅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万万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的,一定得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最后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社会优秀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

*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也是一次认识社会政策,了解社会动态的机会。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自己的能力也是一次锻炼,也是对自己的实践能力的一次自检,让我重新审视自我,为自己的规划调整有了很大的帮助。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使自己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为我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2.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篇二

1 农户居住空间景观设计的相关要素

主要分为三方面要素:第一, 建筑要素, 在设计理念上, 要保留传统的建筑形式, 并且将现代设计融入其中。在建筑材料上, 要实现现代材料与传统材料的充分结合;在功能上, 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 符合现代的审美要求。第二, 植物要素, 植物是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 其不仅能够体现当地的文明发展, 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 起到良好的生态效果。第三, 道路要素, 道路是景观设计的框架, 具有划分空间以及满足交通的作用。在道路设计中, 在满足农户对交通需要的同时, 还要注意将审美与当地特点融入其中, 提高道路的艺术美感。

2 农户居住空间景观设计的新颖性

2.1 将现代与传统充分融合

当前, 农村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自然空间与环境, 在现代建设中, 居住空间设计要体现现代与传统的充分融合。首先, 要注重人为规划与设计来保证居住空间的文脉和质量传承, 积极吸取传统的空间景观设计理念, 实现农户对家庭的伦理价值和归属感。其次, 要充分融合现代的新结构、新技术、新空间以及新功能, 进而满足农户的多方面需求。在物质方面, 居住空间要具有传统的储存空间、生产空间以及生活空间;在精神方面, 要满足农户的认同感、归属感, 将现代与传统充分融合, 赋予居住空间新的文化内涵。

2.2 文化与物质充分融合

文化景观体现了当地人们对于自然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也折射了当地人们的发展历程。因此, 可以将居住空间的设计标准作为文化景观进行分类, 根据可视性原则, 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方面。其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衣食住行等真实存在的, 而非物质文化主要是指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无形文化。因此, 在景观设计中, 要在居住空间以及建筑形式方面融入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及地方文化, 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风俗和文化特点, 创造和谐文明的居住空间。

2.3 将新兴公共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充分融合

公共空间是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环节, 传统公共空间包括:庙会、戏台以及在民间祭祀和传统节日满足人们社交需求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农村建设更加重视农民的生活与精神双重需求, 因此兴建了一些新型的公共空间, 例如文化社区、医疗室等。在建设居住空间的过程中, 一定要改造当地的传统公共空间, 积极营建新兴公共空间, 实现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充分融合。

3 农户居住空间景观设计的相关建议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阵地, 同时也是实现生态、艺术以及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因此, 在农户居住空间景观设计中, 政府一定要给予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 进而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佳大化, 推动农村建设的稳定发展。政府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功能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改善农村的居住以及道路条件, 进一步完善娱乐文化设施, 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充分结合, 在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方面实现发展与平衡。

3.2 加强景观设计宣传

社会的良性发展与运转是个人舒适的基础, 只有社会大环境正常运转, 居民才可能收获更好的居住环境。农户是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 新农村规划与建设需要村民的参与和认同。因此, 一定要加强景观建设在农户中的宣传, 提高农户的可持续与生态景观设计意识, 并且邀请村民参与中景观设计的运转与规划中。

3.3 强调空间共享性

景观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创新, 还要尊重服务对象, 满足广大农户的切实需求, 设计在遵照景观原则的同时, 还要经济适用, 将实际应用与设计方案充分结合。在设计中, 要强调空间的共享性, 利用当前的一切资源合理规划, 强调美感、安全感以及舒适感充分结合, 利用环境丰富空间层次, 创造祥和、朴素以及温馨的居住环境。

4 结语

新时期下,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深入, 党和政府都给与了充分重视, 遵照管理民主、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宽裕、生产发展的要求, 加强农村的文化、政治以及经济建设。而改善农户的居住环境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助于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经济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王芳.论新农村建设农户居住空间景观设计的新颖性[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02:138-141.

3.论新时期建筑环境设计 篇三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环境设计

一、新时期的建筑环境设计追求个性化

新的居住生活需求对当前的建筑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下的建筑环境设计不仅要同周边环境的整体风格相融合,而且还应当注重自身设计的个性化。基于这一现状,我们在进行建筑环境设计时不仅要处理好建筑环境同周围空间之间的关系,使整个建筑环境的整体风格相互协调、相互适应,而且还应当将居住者思想方面的追求得以更好的体现,从而为具有差异化生活方式需求的居住者提供风格迥异的建筑特色,从而将不同的生活意境展现出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展现该项建筑独具风格的艺术品位,而且还能够彰显个性化十足的环境艺术。所以说,新时期的建筑环境设计者首先应当具备的就是较高的文化素养水平。历史名胜古迹、外国文化、古典风情、民俗传统等等众多方面都可以为新时期下的建筑环境设计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尤其是当今世界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建筑环境设计者们一定要努力汲取多方面的素材,开拓设计思维,在广阔的视野中寻求建筑环境设计的艺术灵感,并从中捕捉具有个性化的环境设计火花。

二、新时期的建筑环境设计应当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术

建筑环境设计是建筑科学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成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环境设计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建筑平面作用的规划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另一方面,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环境设计在结构以及功用方面对技术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当前正处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技术时代的建筑环境设计方法同过去工业时代的建筑环境设计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将高端技术融合到建筑设计艺术中去世当前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规则,这同时也逐渐成为新时期建筑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新时期的建筑环境设计师们正在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同设计艺术之间的融合力度,力求二者之间的和谐一致,从而满足当代社会公众的消费需求。

三、新时期的建筑环境设计应当注重对人性的回归

现代信息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性的泯灭。这一点首先表现在人类欲望带来的人类本性的泯灭,也就是说,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逐渐沦为被宰割的对象,所以说,“注重人性的回归”就成为新时期建筑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我国新时期的建筑环境设计中的许多杰作大多也是从体现人类本性的中国传统水墨画中激发出了灵感,从而创作了令人震撼的建筑环境设计项目的。例如,巧夺天工的云南大理石被用来作为建筑物上的装饰品、被镶嵌于古典镜框之中;桂林等地岩洞里钟乳石的照片被放大为宣传广告画;中国古典建筑的台基、柱廊、斗拱、飞檐、彩绘;苏州园林的人造山、水、亭榭构成的小中见大的意境;民间工艺品,如陶瓷、刺绣、蜡染,等等。这些都是回归自然的人性追求表现。

四、新时期的建筑环境设计应当加强环境的整体性把握

众所周知,当人们对一件事物进行审美评判时,通常是通过对其的整体印象来进行评判的,而往往不会首先关注事物的细枝末节,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审美过程是先从整体到部分,继而又返回到事物整体的一个过程。建筑环境设计作为一项整体性的工程,是由众多小的结构组合在一起的,每一个小的结构体又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与功能,这些具备不同功能的结构体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有机体,这就使建筑环境整体性的体现。但是,建筑环境整体绝不是将各种要素进行简单、机械的累加结果,而是一个各要素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加强的综合效应,强调的是整体的概念和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以说,在对建筑环境设计效果进行审美评判时,应当注重对建筑环境整体性的把握。“整体美”来自于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和谐,当代环境艺术对“整体性”的追求,也就是环境艺术组成要素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

五、新时期的建筑环境设计应当注重环保材料的使用

建筑材料在取材、生产加工、运输、使用和废弃的过程中,会导致大量废水、废气以及废渣的排放,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导致大气、水体以及土壤的污染。所以,新时期的建筑环境设计应当关注建筑材料的环境保护功能。应当加强节能建材的检测、生产以及销售,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完善法律法规,从法律制度的高度推进环保建材的使用与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出台一批主要影响环境的建筑装饰材料技术要求,对符合健康型建筑装饰材料技术条件的产品进行认定,并向予以社会公告。

六、建筑设计人性化日益显现

把人性化渗透到建筑设计中来,这是当代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一定要满足特定使用者的要求。比如,医院作为一个公共建筑,其使用者包括病人、病人亲友、医生、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在建筑设计中就要以这些人为中心和主导,在功能设置上使病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护理和治疗,病人亲友在陪伴过程中尽可能消除紧张,医生能减少不必要的外界干扰,集中精力和时间用于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医院工作人员减少行程,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这些都是“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魏卫红,艾会霞.谈当代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关系[J].魅力中国,2007,(01).

[2]林程.浅谈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3]李凯,张晓彤.探讨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J].科技资讯,2009,(05).

[4]王磊.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美的标准[J].法制与社会,2009,(23).

[5]孙杰.建筑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4.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篇四

1.1太阳能、风能的利用

在生态社区建设时,将太阳能资源运用到建筑中。在墙壁和屋顶内嵌入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让它最大程度的接收阳光,转换电量,从而构成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减少村民的花费,增加居住的舒适度。农村相对来讲地广人稀,且我国的季节性变化大,风能量储存非常大。广大的农村,可以运用风车提水、风力发电等。特别是我省沿海一带、不仅风能的密度大,年平均风速也高。因此,要深度挖掘风能利用的潜力。

1.2生活用水以及天然降水的循环利用

在水资源的运用中,做到“节流”和“开源”是关键。居民的饮用水约占5%,其余95%都用来洗涤和排污等。居民可将生活中洗菜、沐浴、洗衣服、盥洗等用过的中水,集中收集、储存,经简单的处理后,统一的应用于社区的景观绿化、冲厕排污、冲洗道路等。运用循环使用的方式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天然降水,同样是我们要充分利用的水资源。在降水的收集上,屋顶的降水收集应结合建筑物的规划布局,采用暗渠收集雨水的方式,既将墙面、屋面、阳台以及散水等的雨水引入环形滤水槽内,然后铺设砾石或鹅卵石等滤水材料,雨水渗入到滤水槽后,再入蓄水池。对于道路上降水的收集,采用透水性铺装,如停车场铺设的生态型透水地面,不仅能收集雨水,而且还能吸收扬尘,有助于保护地面生态。对于不透水路面,将降水引入绿地,不仅可以保护路面,还可以灌溉绿地。在布置绿地时,做到绿地比路面低,以保证水的流入。耕地是农村社区所特有的,所以,我们要将冬季的雨水收集储存起来,用于少雨的夏季,来灌溉农田。集水的水库就会被充分的运用出来,它不仅收集了雨水,而且还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

2运用环保型的材料,减少环境的污染

在生态社区的构建时,选用节能、生态、健康的建筑材料,构建生态住宅,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山东大幢社区,在室内的装饰上,住宅的木门和楼梯扶手采用天然橡木,地面选用天然石材,墙面选用环保型乳胶漆,在材质上注重细节、充分考虑材质的实用性、环保性以及美观性。再如绿色屋顶的选用,在屋顶上大量的种植绿色植物。在建筑立面上种植爬藤类植物,道理也是如出一辙的。提倡采用天然材料———木材、树皮、毛竹、泥土等。尽量采用本土的建筑材料,这样不仅减少经济支出,而且能够体现出当地的特色。例如我省沿海地区的海草房,利用当地特色的海草作为建筑的顶面。

3绿地空间的综合使用

构建乔、灌、草比例协调的多层次植物群落,加大空间环境的绿化量,保证有限的土地面积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以山东省十里泉文化生态社区为例,采用乔木、灌木、绿藤、草本相结合的方式,在树种上,选用了适应本地环境的乡土植物,如银杏、合欢、棣棠、大叶黄杨、广玉兰等,并配合了雕塑、喷泉、休闲长廊、假石,营造出清新怡人的景观环境。不仅维护了生态平衡,又有利于植物种群的稳定。从功能角度讲,树木和灌木不仅可以吸收雨水,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还可以帮助过滤噪声、隔热、防风、防尘、增加住宅的私密性等。从低碳角度讲,绿色植物白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清洁了空气的同时,使氧气变得新鲜。这样不但能够使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神清气爽,还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4扩大村民的交往与活动空间,增强人文关怀

与此同时,在生态文明社区建设时,一定注意邻里间的交往空间和活动空间。由于以前村民们都是住平房,习惯于挨家挨户的串门。但是住进新型的社区后,自家的院子变小或者没有了,左邻右舍在大槐树下促膝聊天的机会少了,社区的文明建设就明显不足了。所以,在社区的入口和中心区要设置足够的空间和设施,来满足村民的这一需求,加强社区的文明建设。在社区道路设计上,在满足居民便捷生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富有变化的路线,在路线两边多种植树种;增加道路两旁的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等,以吸引居民前来。

5提高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强政府的监督机制

5.论新形势下的农村宅基地管理 篇五

作者:胡能灿

一、农村宅基地管理现行立法状况及利弊分析

(一)农村宅基地法律基本特征

一是集体所有。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也属于集体所有”。二是使用主体特定。即特定的宅基地仅限本集体经济组织特定的成员享有使用权。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只可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特定村民申请取得宅基地后只可自己建房不可将其出卖、转让。三是取得方式的单一性。法律规定由村民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申请无偿取得。四是一户一宅。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第1款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从字面上看这条规定再明白不过了,如果一户农民拥有了两处以上宅基地当然就构成违法。五是不可流转性。特定村民申请取得宅基地后只可自己建房,不可将其出卖、转让。也不可以抵押。

(二)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利弊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农村住宅法律制度以及农村宅基地制度,伴随着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走过了一段光辉灿烂而又艰难曲折的历程,为我国土地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已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现行的宅基地管理制度,对于保护农民的财产权益,缩小城乡差别,推进我国城市进程,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表现了诸多的不相适应,其弊端日益显现。

二、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宅基地管理难度大。关于农民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数量少,且效力层次低,宅基地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政策调整。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调整农村房屋和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近年来,一些地方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宅基地管理办法,但由于各地宅基地管理政策内容上的不统一,且有的地方管理办法不够规范,加上各地管理力度上的差异,宅基地管理效果差异很大。2004年11月国土资源部虽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但以部门意见的形式出台,法律效力低。与立法较为完备的城市房地产管理相比,农村宅基地管理方面缺少权威性的法律规范文件,已出台的文件大多只对农村宅基地管理作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法律法规不完善进一步增加了农村宅基地的管理难度,对土地行政执法和民事司法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据报载:北京市大兴区一年发生宅基地纠纷的诉讼案件17例,但行政机关胜诉率仅为15%。主要原因在于现行关于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关宅基地流转及登记发证方面的规定滞后,宅基地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多,不仅土地主管部门管理难以到位,就连法院审理也感到无法可依。

2、农村住宅建设用地规模难以控制。从全国农村宅基地利用情况看,大部分地方宅基地只有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确定的数字规划,没有落实到具体村庄和地块的点和面上,大部分市、县村庄布局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普遍缺乏,而且部分规划也早已过了规划期,规划建设未能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用地规模及调整范围,导致农村住宅建设用地规模在一定程度上的失控。据笔者对湖南益阳市的调查.益阳市现有3780个村(居委会),有村庄规划的不到5%,由于村庄分布散乱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村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严重滞后,不仅给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而且影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3、空置住宅不能得到及时处置。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目前相关配套改革滞后的情况下,农村住宅空置现象将较为普遍。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农户搬迁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不少地方出现了“空壳村”,很多老宅基地闲置,这些宅基地应该如何管理,如何处置现有的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据陕西省2004全省农村宅基地专题调研报告,在调查范围内的43个县、265个乡镇、3627个行政村中,农村村民宅基地122.5万宗,实际用地43.32万亩,户均宅基地面积0.35亩,其中空闲宅基地12926宗,土地面积6055亩,闲置宅基地14375宗,土地面积5360亩,二者合计占宅基地总宗数和面积的2.2%、2.7%。

4、宅基地超标准占地现象较为普遍,村庄过度扩张。在陕西省2004年调查的宅基地中,有38.38万户宅基地面积超标,占宅基地总宗数的31.33%,超标准占地面积7.8万亩,占宅基地总面积的18.02%。长期以来的农村集体土地无偿使用,使建房户不但想多占地,而且要占好地。于是纷纷向村庄外扩张。一是“线性”扩张。农民建新房“沿路爬”,公路、村内道路通到哪里,新房就建到哪里,临路、临街乱搭乱建生产性、经营性用房比较普遍,形成“马路经济”。二是“块状”扩张。新建住宅不断向村庄外围延伸,村庄四周新楼林立,村庄内部破破烂烂,形成“空心村”。村庄扩张过度,造成了土地粗放利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不仅给耕地保护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而且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未批先建、少批多建、超面积以及一户多宅、房屋空置现象突出。村内的废弃地、闲置地多,农户建新拆旧积极性不高。

5、宅基地隐形交易,产权纠纷多,并严重制约了农村住宅抵押贷款的融资功能。全国许多城市郊区由于经济比较活跃,农民宅基地和房屋流转已大量出现,形成了自发的宅基地隐形市场。据2004年《北京农民宅基地与房产制度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市朝阳、昌平和怀柔三个区各选择的1个~3个村的典型调查看,宅基地流转已占宅基地总数的1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40%以上。由于农村宅基地流转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对宅基地流转的条件、范围、方式、期限、收益分配及流转后土地产权关系调整等方面缺乏规范和指导,一方面大量宅基地私下流转,扰乱了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宅基地隐形交易加剧了土地权属混乱和产权纠纷,增加了土地管理的难度。同时由于宅基地的流转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农民无法以自己的房屋宅基地抵押贷款,大大降低了农民的融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6、农村宅基地发证工作进展缓慢,国家对农村宅基的使用、流转的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土地登记费的取消,使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失去了经费支持,登记发证工作进展缓慢,有的地方几乎陷于停顿。同时,当前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过程中,对于“超过标准面积”、“一户多宅”等土地登记尚未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农户建房中除主房以外的其他用地的管理未完全到位,建房户往往将批准的建房面积用来建造主房,而将附房和庭院用地扩张到批准面积之外,有的农户庭院面积竟比房屋面积大几倍,造成土地浪费大,利用率低,审批面积与实际使用面积相差大。

7、新农村建设中,有盲目推行农宅公寓化的趋势。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部分地方未能正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一些地方存在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推行新村建设等现象,出现大拆大建的苗头,有的地方甚至存在盲目推行农宅公寓化、建设农村社区等现象。小城镇建设由于受各村行政界限的限制,各自为政,不利于节约集约用地。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一轮的用地扩张,且一味追求形式,并不符合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实际上也不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目标。同时,一些地方以新村建设名义,通过村庄整治和旧村改造,一方面将腾退宅基地作为建设用地指标,规避了建设用地指标的审批和管理;另一方面,因未理顺土地腾退后产权归属及收益分配关系,在宅基地腾退中农民也未充分享受到腾退土地收益。

(二)原因分析

1、国家在立法层面上,忽视了对农民财产权的保护。笔者认为现行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法律制度,无论是即将实施的《物权法》,还是过去的法律法规,均忽视了对农民财产权益的保护,房屋作为农民财产的主要部分,由于受宅基地制度的制约,其抵押、转让、继承均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人为地将农村房屋买卖从大市场中分离出来,缩小交易范围,限制交易主体,导致交易价格的降低和交易量的减少,这一做法本身就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限制了农民的融资手段。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加大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这种状况不利于农村社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2、农村居民的旧思想观念作怪。虽然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但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农村居民对农村宅基地所有权普遍存在着私有的观念,认为宅基地可以祖祖辈辈继承下来,是一种私有财产。这成为农村居民多占宅基地的强烈的内部驱动力,造成了农村中宅基地使用率低下,闲置地难以盘活的状况。同时,许多农民相信“出门冲墙,心灰意凉”、“茅房对厨房,倒霉不吉祥”等封建信条,或听信风水先生“宅大招财,路宽出官”的胡言乱语,便纷纷外出寻找“风水宝地”。加之富裕起来的农民有求宽敞、讲美观、图方便的思想,就舍弃老宅破屋,在村外或公路边修建新房,以满足自己摆阔气、高人一筹或“想致富,临公路”的狭隘心理。导致有的农户建新不拆旧,多处占地建房;有的农户旧宅基地闲置,自己不建,也不让他人使用,造成了闲置宅基地不能盘活利用,而又要占用园地甚至耕地用于新的建设。宅基地私有的观念是农居点管理困难的原因之一,要改变这种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光靠宣传发动就可达到的,还需采取相应的法律、经济等措施。

3、村镇规划滞后。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相应地对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也越来越高。农村里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但伴随着一座座新房的建成却并不是一个新农村面貌的出现。由于村镇规划的滞后,造成了农村居民的建房时缺乏统一的规划而杂乱无章,村内房屋朝向不

一、座落无序,道路不畅,既影响了交通,村容村貌,又浪费了大量土地,造成了农村土地利用率低下。要科学地管理宅基地,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作指导,而村镇规划却面临着不利的因素。首先是乡镇一级规划的技术力量薄弱,不仅缺少技术人员,也缺少对规划的技术资金的投入。其次是近几年农村中已建成了大量新房,新房的更新需要好几十年的时间,对它们进行拆迁的费用相当高,这对制定出的规划的实施又带来了困难。部分地方村镇规划不完善。一些地方长期不搞村镇规划,或在规划中不讲科学,只注重新房要整齐划一,而忽视了对旧宅基地的改造利用,造成农民建房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上建房时缺乏长远眼光,住宅设计不合理,给采光、通风、排水等留下隐患,致使房屋更新换代速度快。于是,新房越建越多,被闲置的旧宅基地自然就不断扩大。

4、缺乏有效监管手段,执法力度不大。由于管理不严,行政不规范,执法力度不大,特别是历年来各乡镇对一些违法用地问题处理不规范,以罚代拆、一罚了之的现象比较普遍,给制止违法占地行为带来了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之管理人员较少,难于保证“三到现场”,给宅基地管理带来了难度。同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超占的面积不得再处罚,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拆除,而按照超多少拆多少,现实当中很难执行,使执法陷入两难处境。

三、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宅基地立法体系建设,规范宅基地管理。针对目前宅基地管理方面的立法滞后且效力层次不高,以及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应加强宅基地立法体系建设,尽快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等,明晰宅基地产权,明确宅基地流转、宅基地登记发证等问题。2007年10月1日即将实施的物权法已将宅基地使用权明确纳入用益物权的范围予以保护,但对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未作出具体规定,但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政策的规定。而现行相关法规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只是作了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的规范性审批办法。如农村村民新建住宅,审批条件和建设程序有哪些;土地管理部门的权力和义务有哪些;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力和义务有哪些;村民群众有哪些义务和权利;符合申请建房的农村居民向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申请不到宅基地,其救济途径有哪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违规批地,村民未批先建,超面积占地等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等均需在规范性文件中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基层土地管理部门迫切期望农村宅基地管理有章可循,以指导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减少乱占耕地建房、浪费土地现象的发生。为此,我们建议尽快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2、加强宅基地规划管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农宅集居化建设。根据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科学预测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和用地规模。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专项资金编制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从严控制村庄建设用地及宅基地用地规模和布局。通过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安排城乡存量建设用地,整合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和用地,从而有计划有步骤有特色地改善农村生活和村容村貌。对于二三产业发达的县城控制区、乡镇规划区和控制区范围内的村庄和城中村,宜推行农民公寓化,开发农民住宅小区。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周边的自然村或零星村民住宅,应纳入城镇规划,有步骤地整体搬迁,向城镇集中。对于零星的、未能成片的住宅区及选址不在镇中心区和城镇近期开发建设重点区域,均不宜推行农民公寓化。对于离城镇较远、经济基础一般的村庄及以农业为主的村庄,也不宜推行农民公寓化,应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建设中心村。

3、建立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要建立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参照土地承包权的改革方向,调整农村宅基地的产权设置。允许农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逐步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自由流转。鉴于宅基地承载的社会功能和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为防止滥用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牟取不法利益,对其进行适当的限制是必要的。这种限制应主要体现为,在坚持“一户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的原则下,农民转让了宅基地使用权的,不得再申请新的宅基地;坚持用途管制原则,明确禁止买受人擅自将宅基地改变为商业用地,谨防利用宅基地进行房地产开发等商业投机活动;允许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住宅,但应规定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住宅面积的最高限额,并开征房产税(不动产税或物业税)、土地保有税等,以防止农村土地资源的分配不公,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流转利益驱动下,宅基地流转势必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压力,为切实保护耕地,农村宅基地流转必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约束下,强调并依法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规范并开征不动产流转税,加大对流转环节的税收监管,促进宅基地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按规划、有计划合理流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采用“法定面积,集中建设,节余流转,收益归己”的方式推进集约化用地和土地流转,村集体可以对节约使用宅基地后节余的土地进行工业投资、商业经营或农民公寓建设开发等。

4、建立统一的农民不动产登记制度,加快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步伐。为改变目前房地多头登记、管理混乱的局面,应建立统一的农民不动产登记制度,流转中要加强农村宅基地的变更登记工作。由于房屋是附着在宅基地上的建筑物,房屋与宅基地的关系是从物与主物的关系,且国土资源地籍管理部门掌握丰富的地籍资料,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也日渐完善,为节约行政管理成本,不动产登记机关规定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为宜。应明确登记仅是宅基地使用权的成立要件,是物权变动的要件,而不是出让合同的成立要件。这样既可区分物权变动与债权合同,又能在出让人(集体经济组织)不履行登记义务时,受让人可基于合同违约请求权请求法院强制出让人办理登记手续,从而取得使用权。要明确登记发证中的相关政策界限,解决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中的政策性问题,明确宅基地登记发证过程中一些如“超占面积宅基地”登记、“一户多宅”登记等问题如何解决,加快农民集体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步伐。有条件的市、县,应对农村宅基地进行一次普查,健全宅基地地籍档案。在技术基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籍调查规程及土地确权规定,如城乡地籍图数学基础的统一,农村地籍的完善及与城镇地籍的整合;土地确权与定界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等。积极探索“两图一表”(农村宅基地现状图和农村宅基地规划图,农村宅基地申请计划表)管理模式,实现宅基地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5、立足内涵挖潜,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推进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是通过政府投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巨大。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整理,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宅基地整理可实行政府定额补贴,谁整理谁受益,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收益应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解决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资金渠道,充分调动农民对闲置宅基地整理的积极性,有效增加农用地数量。城市郊区农民集中建设住宅小区并将原有宅基地复垦的,可以给房屋并可以流转。村集体经济组织节余的宅基地指标可用于小城镇建设,使有关集体和农民个人从土地流转中获得收益,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节约出的土地可出让、出租,实现“内涵挖潜出效益”。

6、加强农村宅基地用地计划管理,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进一步严格宅基地审批全程管理。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重点加强对新增宅基地的行政审批,各县(市)根据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指标一次性申请办理农用地转用。对存量宅基地的原址翻建改建,只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应从宽审批。农村居民建房用地必须坚持按规划、按计划、按标准、按程序、按权限依法审批。坚持统一安排,定点放样,不得自行选址。要提倡相对集中建房,推广联建统建,严格控制建造单家独院式住宅。要严格执行农村宅基地法定限额标准。农村居民一户只能有一处不超过标准的宅基地。要进一步健全和严格执行居民建房按规定办理规划、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和台帐制度,推行“四公开、三到场、一监督”制度,即建房用地指标公开,建房用地审批程序公开,建房用地条件及申请名单公开,建房用地审批结果公开;选址到场,放线到场,砌基到场;接受群众监督。要依法加强农村宅基地权属管理,实行以证管地。所有宅基地都必须登记造册,领取集体土地使用证。要及时调处宅基地纠纷,维护宅基地管理的正常秩序和农村社会稳定。审批机关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效率和办事服务质量。

6.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篇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维护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1、从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要求来认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促使农村干部队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还群众以知情权、监督权、管理权,从而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农村的集体利益。

2、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要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基层民主 政治 建设,促使农村干部遵纪守法、以德服人、依法治村,主动接受村民监督,维护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扬人民民主,努力打造廉洁清明的村干部队伍,维护农村社会安定和谐。

3、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高度来认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性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开展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 活动的重要 内容,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主动查找和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 问题 ;通过开展述职述廉等活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实际来认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性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使农村党员干部坚定党的宗旨和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带领广大群众共谋发展,共同富裕,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

二、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当前,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有的问题还呈日趋严重的趋势。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少基层领导干部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软指标,因此一些乡镇把责任制工作没有被摆上应有位置,只部署不检查,只发文不落实,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少数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办事不公。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征兵、土地转让、出租和工程发包工作中谋取私利,搞权钱交易;有的在宅基地划分、救灾救济物品发放、农用物资供应、山水林田承包等工作中依仗权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利益,搞特殊化。极个别干部甚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捞取个人私利的资本,想尽办法侵占集体利益,存在行贿受贿、贪污挪用公款行为。

(3)财务混乱,用公款吃喝玩乐,请客送礼,挥霍浪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既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引发出了农村干部用公款吃喝玩乐,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违法乱纪问题。由于财务管理混乱,一些干部利用职权乱批乱支乱用,再加上财务管理不公开,没有透明度,群众意见很大,同时也掩盖了一些人的违法违纪问题。

(4)少数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不实,工作 方法 简单粗暴。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形象不佳、作风不正、工作漂浮。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关心得不够,解决得不多,脱离了群众,背离了党的宗旨;有的干部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淡薄,作风简单粗暴,不对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有的村支部、村委“两张皮”,村委与支部“分庭抗礼”,削弱了党的领导;有的基层干部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损害了党的形象。

2、以上现象的存在,影响 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构建,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

7.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篇七

关键词:留守儿童,环境景观,设计思考

近几年在中国有这样一个词越来越被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留守儿童”, 而这一词也是中国所特有的。随着改革开放, 绝大多数农村儿童的父母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 这些留守儿童太早失去了父母的呵护与教导, 这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及安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 其中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问题尤为重要。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村小学便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的唯一场所, 小学校园规划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现在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小学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需求。所以建筑设计者或环境艺术设计者不仅要规划好学校的室外空间环境, 同时也希望通过合理的室内空间环境规划设计, 达到室内空间环境美观、方便、适用、经济的效果, 以满足留守儿童的行为心理需求, 使留守儿童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快乐成长。

好的校园环境设计能够营造文化氛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尤其强调“在生活中学习”,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 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 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让孩子们走进自然, 走进生活,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蓝天。让留守儿童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从而感受教育, 做到校园环境景观育人。

小学教育阶段优秀教育为培养孩子优良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也是最佳的教育时期。因此, 留守儿童小学校园环境设计要对开启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起到的作用。同时要服务于学习、生活, 为学生提供自然、健康、和谐的物质空间。

一、设计理念

留守儿童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应遵从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考虑, 既要考虑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 还要考虑留守儿童的特点。采用符合“寓、教、娱、乐”的小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理念, 寓——寓意深沉, 通过在景观中的元素, 达到蕴含及引导出学校文化理念、知识及内涵的意旨。教——一草一木参与教育、一景一物引导教育。课堂之外可以给予学生同样重要的环境教育。娱——享受教育的同时, 也要享受童年, 享受生活。景观要为学生和老师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乐——乐于学习、乐于耕耘、乐于成长、乐于收获、乐得其中。

将知识、快乐、健康和环境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一个生态自然、幽静美丽的校园环境中轻松快乐的学习。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留守儿童校园道路设计

整个学校道路系统的明确, 孩子们上学的道路以及学校周围的道路规划, 学校内部小公园的道路铺装等等。做一些人性化的处理, 道路边摆放一些休息的座椅, 供学生休息。道路都要修建成水泥路, 为了避免一些安全问题。

道路铺装分布规划:水泥路 (大部分校园活动区) 防滑铺砖 (陡坡的地方做防滑措施) 鹅卵石 (主要分布小公园幽径小道, 鹅卵石做一些处理, 利用不同颜色摆出不同图案以及文字, 有利于小学生钻研学习, 激发小学生户外生活的学习兴趣) 其他铺装 (其他地方) 。

三、留守儿童校园植物配置

(一) 绿化设计种植原则

自然生态型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状况, 充分利用当地植物品种的多样性, 遵循自然演变特征, 达到自然生态的群落效果。

地域文化性原则要营造适宜的地域景观类型, 映照具有文化的环境氛围, 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自然群落类型。

立体时空原则注重植物景观配置随时间、季节变化设计植物景观效果, 达到一年四季景观效果各有心意。在垂直空间中注重植物配置的层次感, 达到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立体配置。

经济美观原则尽量避免养护管理费时费工、水分和肥力消耗过高、人工性过强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强调植物群落的自然适应性, 应用方便管理的原则。

(二) 校园的植物配置

在设计中配置植物时, 在植物种类选择、季相、高矮、颜色等方面充分体现区段的特点和观景要求, 保证绿化主题性、连续性, 让学生学生宛若生活在自然景观长幅画卷中一样, 考虑到校园景观功能区分布范围, 在植物种类配置上以当地树种为主搭配适当的其它一些树种, 同时又要保证有着良好而通畅的观景视廊。

(三) 栽植生态植物

适量栽植能吸附尘埃, 过滤空气的生态植物。另外, 有些植物还能分泌出杀菌素, 如冷杉、松、柏、栎等, 能明显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 增加校园环境空间中的空气清新洁净。植物中有很多能够吸引鸟类和昆虫的浆果植物、蜜源植物, 适当种植此类植物可将鸟类、昆虫引入校园, 为孩子们提供观察鸟类、昆虫的机会。校园景观设计可以将生态植物和墙体结合设计成景观植物墙体, 结合学生生物课程自己设计种植小植物, 既美化校园, 又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在学习中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的情感, 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校园环境。营造新鲜氧气的“制造厂”。

(四) 突出季相变化

校园中春花秋实、夏荫冬青的环境会让少年儿童体验到鲜明的季节变化, 进而领略到大自然中生命的顽强与神奇。留守儿童小学校园的植物配置应坚持植物不同类别的结合, 如乔、灌、花等生态植物相互组合, 将植物的季相变化完美的搭配栽植。落叶树和常绿树搭配栽植, 使得校园四季都有不同的观赏植物;灌木应多用开花或结果的品种。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变化进行配置, 如栽植迎春、连翘、桃花等, 以强化春暖花开、四季各异感觉, 栽植银杏、海棠、金银木、樱桃、李子、栾树等, 以强化硕果累累、充实丰盈的意境等等。

(五) 景观材料及配套设施

活动区域设施以娱乐体育设施为主, 还可为学生的课余时间提供活动场地。在留守儿童小学校园景观中, 还可适当增加做游戏彩色地面铺装、一米高度的绿篱做成的迷宫、室外固定式棋盘等, 课余时间给孩子们另一个充满无限乐趣的校园空间。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在游戏中取胜中慢慢培养。

建筑小品材料方面保持在色彩上、材料样式、造型上与整体环境风格统一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设计原则是。主要采用自然、生态的装饰材料来进行建造, 坐具多采用木制结构。配套设施包括儿童游戏架、座椅、垃圾筒、简易健身器具以及自动喷灌系统等。颜色上鲜艳具有辨识性和亲近性。

铺装材料上主要采用陶土烧结砖、彩色塑胶地面、嵌草砖等材料, 精心设计精美图案, 以符合不同的活动区域和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的心理需求。在立面上采用外墙乳胶漆、木材等装饰材料来体现自然、典雅的风格。

(六) 景观亮化设置

由于学校没有灯, 晚上行走很不方便, 我们灯光亮化按照其小学校园建筑个性特点和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特点, 采用节能环保的光源灯具, 达到实用和美观在校园灯光亮化上完美结合。在适应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校区亮化采用采取高杆灯、景观灯及草地灯相结合的方式。

高杆灯:校园道路两旁

草地灯:各处草坪上

景观灯:学校内小景观处, 校园小花园

综合小学的实际情况及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 对于校园环境景观进行整体规划, 让学生融入校园这个大家庭, 让留守儿童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园景观环境更加和谐, 美好。使学生的德、智、美、体全面发展, 更好的学习, 更好的给农村留守儿童一个美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植物与意境美》.中国园林, 1985.

[2]陈子牛.周建洪对中小学校园绿化的探讨2000 (02) .

[3]苏雪痕.《关于植物造景的若干问题》, 1986.

8.浅论新农村建设的法律保障 篇八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法律 法律保障

新农村建设作为社会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动力、整合、激励和控制等社会机制的保障,也需要靠法律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积极寻求法律的有效支持,合理把握法律保障的维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法制建设,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作用。

一、新农村建设法律保障的理论依据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独特的方式调整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

1.新农村建设法律保障的历史依据

汉字“法”在古代是指一种判断平、正、直的标准,而“律”则指人人必须遵守的东西。在我国“法律”一词在清末明初才被广泛使用,主要用来调整统治阶级的利益关系和维护农业社会统治秩序。事实上,法律作为社会意识的范畴,在封建家长制的历史条件下,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着统治阶级的的利益,法就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而作为代表广大人民意志和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中才形成,在革命斗争年代,我国农村革命根据地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如《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富农问题决议案》、《劳动保护法》和《婚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它在中国法制史上揭开了法律新的篇章,开创了人民民主法制新纪元和新道路,推动了农村土地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对农村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要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法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社会子系统,调节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因此,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有效地寻求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新农村建设法律保障的制度依据

法律对社会生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调整着各种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一旦稳定下来,就相应地形成法律制度,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在规定的法律范围内活动。法律制度是用来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约定社会成员权、责、利等关系的一套正式的规范,具有权威性、规范性、约束性、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把农民的权益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明确规定农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根据法律的规定相应地建立农村分配体系和利益保障体系,并通过社会结构关系和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条例等制度化来运作,这就使得法律具有制度化的优势。制度提供约束、法律提供保障,使新农村建设得以稳步推进和真正取得实效。因此,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法律制度,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推动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以法律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制度规范,有利于保障广大农村的权益,保障农村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律制度保障。

3.新农村建设法律保障的秩序依据

社会秩序是实现社会价值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社会秩序是一种稳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一种社会关系,如果一种社会秩序更加符合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那就必须使这种秩序具有时代性、合理性和超越性。由于在现实性上,社会秩序是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作用所共同形成的过程,因此,一定社会的秩序中,总是包含着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法律的、道德的各个相关构成要素。法律作为稳定社会秩序的前提和基础,必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其一,法律拥有一种国家的强制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建立新型农业经济,法律在经济活动中所具有的规范、组织、预测和强制功能有效地保障了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和秩序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化建设不是单纯地依附于经济规律,而是根据农村社会实际情况和经济规律的深层结合,使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在不断地优化和完善过程中逐渐达到社会总体发展的价值目标。其二,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领域,村民自治的价值理念以及健全合理的行政管理方式是其重要的建设内容。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村民自治的建设理念是社会主义实现自转功能的价值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价值指导和实践原则的作用。其三,在农村法制建设领域,社会主义法律是维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规范体系。无论是农村、农民,还是整个农业,法律对良好社会秩序的实现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四,在农村文化建设领域,法律也推动或规范了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它们通过法律的方式确立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对启蒙国民思想、激发民族精神、凝聚社会民心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新农村建设法律保障的现实依据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农村法律保障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的状况之中,导致城乡居民的实际地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城乡居民享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差别也很大。具体表现在农村立法不健全、农村司法水平低下、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和农村法制教育落后等几个方面。

1.农村立法不健全

农村法律立法存在诸多问题。农村法律是指关于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一个以农村地域为主、相对于城市的分类概念,在调整对象的具体内容、调整方法的适用范围上有自己的特定内容。我国农村立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农村大多数的法律、法规、规章带有明显的维护行政权力权威的特征,体现平等自愿、有偿和誠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法规相当薄弱。二是政策的作用强于法律。农村行政权力不断膨胀,农村行政手段运用的主要依据是政策,但政策自身抽象、含糊不稳定,规范和可操作性差,无法规范市场经济中人民之问日益复杂的权利义务尤其是财产关系,行政行为自身无法得到规范和约束。三是义务本位,难以保证农民的合法效益。许多农村立法规定农民应尽的义务多于其应享受的权利,对现有权利的规定在农村执法实践中也常常保护不力。四是农村法律薄弱,与农村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是数量少,如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已制定的行政法规中,涉及农业的只有40多件,而且农村权益保护、社会保障、劳动力合理配置和流动等立法滞后等,使得农村工作难以有法可依。此外,在司法机构的设置上,我国司法机构只设置到县一级,至多是县一级的派出法庭到乡镇,且派出去的法庭大多在人口多、经济发达的乡镇,人口少、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几乎没有,而且派出法庭向来与地方同级行政机关有密切联系,成为协助乡镇政府工作的机构,例如乡镇政府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常常动用公安、司法的力量,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农民更习惯于依靠政府解决问题,这就使法律很难融入村民的生活中去。法律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非常有限,农民对国家法律感到陌生使权大于法的思想更加巩固和扩张,阻碍了法治进程。

2.农村司法水平低下

近几年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普法教育也有一定的成绩。几十年法治建设与努力,中国农村社会的主要关系和基本问题已经纳入国家法律规范之中,国家各种规范制度的建立,如民法、婚姻法、合同法、土地法、刑法、行政法等如同在城市社会一样,普遍调适着农村社会的乡民关系、生产关系和管理秩序等。 同时专门的系列的农村法律法规如农业法、乡镇企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业技术推广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也在各领域从不同方面规范着农村社会秩序,农村社会生活和生产已经有了法律的依据和保障。但是我国农村法治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最主要是农民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有力保障。与其他社会主体相比较,农民的平等权利缺乏强有力的规范和保障,阻碍了农民和农村迈向市场经济。这表现在:一是农民的政治平等权缺乏法律保障,农民在实际政治权利占有和利益表达机制方面与城市居民仍有很大差距,如选举法规定农村每一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多于市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实际是4:1),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中农民所占份额与其有80% 多人口的事实极不相称。二是农民平等经济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民在市场交易中总处于劣势,如农产品出售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还要遭到人为控制,如低价定购、禁止自由贸易等,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则面对的是卖方垄断市场,不能影响市场价格,进行的是不平等交易。三是农民社会平等权得不到保障,农民就业常常要受“农民”身份的限制,国家教育经费只拨给城市,农村依靠农民自己力量办学,户籍制度还限制农民子弟对教育资源的选择,而且农民几乎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3.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现代法律观念,现代法律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情代法。中国古代社会历来憧憬“和谐”,讲求“仁爱”,鼓励依靠道德进行社会交往、解决纠纷,在一定形态上,窒息了法律发挥作用的空间。同时,在解决纠纷时注重包容、忍让,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在农民思想意识中更为根深蒂固,这作为一种道德思想值得称颂,但不分条件、场合滥用,势必造成以情代法,“情治”代替“法治”,在“情为上”、“和为贵”的心理下,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诉诸法律,选择私了,甚至能忍则忍。这种通过一部分法律权利的牺牲换取的人情和谐的状态,一方面丧失了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使罪犯逍遥法外,阻滞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二是权力至上。我国封建社会一直是人治社会,“权力至上”的观念使农民习惯于接受统治、服从权力,权即是法,权大于法的观念导致农民不知道,也不敢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把法律看作某种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的工具,使得法律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其他手段更为经济简便时,人们会放弃法律,因此,在法律工具主义思潮影响下,许多农民形成了对法律敬而远之,畏而避之的心理,放弃法律终将导致法律的瘫痪,法治进程的停滞。

三是族规家法神圣观念。中国农村历来重视家庭和宗族,往往都以血缘、亲情为基石,制定家法、族规,对涉及家庭和宗族成员生活的所有事情,都予以规范。这些家法、族规均是以“情”字和“亲”字为纽带,易于为人们接受,成为内生于农民社会生活的普遍规则。所以,直到今天,中国农民发生纠纷大都愿以家法族规私了解决,而不愿诉诸法律。宗法观念的存在,排挤了法律对乡土社会的安定秩序发挥作用,使国家法无法在乡土社会中得到贯彻实施,法治文明无法实现。

4.农村法制教育落后

改革开放2O多年来,以经济为先导的中国农村改革,正日益深入地影响着农村的社会政治关系。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法制的日益发展与完善,使得广大农村地区以行政命令和政策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运用法律手段调整我国农村建设,已经开始为人们所重视。然而,农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民,这些生活在我国社会最基层的公民,对法律的理解、认同和接受程度仍处于表面层次。农民法律意识现状仍是以淡漠为其基本特征。

(1)农民法律知识贫乏与法律意识淡漠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其恶性循环。虽然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加上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传播,农民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限于历史传统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法律知识仍停留在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大多数农民对法律的认知源自传统法律消极观念,加上普法宣传流于形式,使得农民对法律难有切身体会,不能真正了解法律的涵义,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心理结构。农民的社会行为大多是脱离法律认知而进行的。即使有些农民对现代法律有所认知,也大多集中于某一侧面,流于法律的表层,难于领会其精神实质。

(2)国家在加强农村經济改革的同时,忽视了法制建设,从而导致了农民法律意识的淡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从农村到城市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先河,并最终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强大动力。但是。农村经济的率先改革是在无法可依的20世纪7O年代中期,国家在这一时期主要是用政策和行政命令指导整个农村经济改革,缺少可操作性的法律制度的支持。我国农村法制建设严重滞后,完整的农业法律体系至今尚未形成,农业法律薄弱的现状同我国的农业大国和农业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这极大地妨碍了农民对法的作用的正确认识、模糊了对自己权利义务的正确理解,难于树立起对法的信赖心理。

(3)农民法律意识淡漠和他们畏惧权力转而远离权力,亲近传统伦理和乡土规范相联系。我国是一个几千年的封建人治社会,权力至上的观念在我国农村社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虽然农村经济改革已经20多年,但是限于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加上地域因素和国家政策的导向,广大农村的法制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在权大还是法大的价值取向上,广大农民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农民对法律的遵守仅是对权力的服从,而非法律至高无尚的结果;农民执行法院的判决,更多的是因为该判决是象征权力的法院作出的,而不是其行为适用法律的结果。

9.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篇九

院系: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贺荣华学号:20124190059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时说,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便是有力的见证。

利用暑假期间我回到家乡,通过问卷,实地调查,咨询相关人员,询问本地农村人等形式完成了这次实践报告。

此次调查的内容包括: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程度,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收入的主要来源及提高收入的主要困难,村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民主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随机抽取的调查样本,其基本情况比例分配符合正态分布原理,抽样方法科学。

(2)从性别看,被调查者中,男性所占比重为55%,女性为45%。(3)从年龄分布看,被调查者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占20%,26-50岁的占40%,51-60岁的占24%,60岁以上的占16%。从学历状况看,被调查者中,文化程度是小学及以下的占2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7%,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大专文化程度及以上的占12%。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村民中有50%对新农村建设很了解;有35%比较了解;13%不太了解,只是听说过;还有2%的没听说过新农村建设这一说法。

(2)村民对目前收入状况的满意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中14%的村民对自己目前的收入不满意;76%认为比较满意;10%是满意的。

(3)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没有村民的主要来源是传统农业;被调查中66%的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打工所得;20%为个体经营;14%为其他行业收入。

(4)农村的村风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中29%的村民认为村风很好没有不和谐的现象;71%的认为村风比较好,有个别不和谐现象;没有人选择村风比较差或一点都不好.

(5)农村的民主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村委对关系村民利益的事情如何决定这一问题,被调查中80%的人选择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或集广大群众意见决定;20%的人选择由村干部决定.(6)村民普遍反映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好。每村都装上了路灯,门前都是宽阔的水泥路,公园里还有很多健身设备,绿化、垃圾处理等都比较完善。大多村民认为村干部对村民很关心,特别是对老年人更是关心。有些村每年拨一定的钱给老年人交纳养老保险。

(7)在对领导阶层的访谈中得知,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不仅抓经济,同时政治、文化一起抓.积极及时的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文件。

(8)村领导认为每个村的建设都应该有他们自己的特色,确实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而且这种模式都处于从基本成熟到较成熟的转型阶段。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是领导班子经验不足,村民的不理解和配合不够。

(9)调查中发现农民存在两忧一忧失地后丧失生活来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征地现象比较普遍,受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大多数农民的“恋土”情结较浓,不愿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虽然部分年青人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过程中,开始离开土地外出务工,逐渐融入大都市的生活中,但是他们更相信祖辈传统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倘如彻底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仍觉得故土难离,特别是对于没有一技之长的“4050”人员,更担忧失去土地而丧失了生活的依靠。

二忧拆迁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部分农民虽然对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十分向往,但是由于自身素质较低,收入不稳,对搬迁建设新居缺乏足够的信心。一方面,他们盼望自己现在的居住条件能够尽快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把仅有的一点积蓄都投入到建房上去之后,往后的生产和生活无所依靠,因此,他们对搬迁到农民新村既赞同又担忧。同时,部分农民担心进入农民新村集中居住后,家庭费用支出增多,特别是水、电、气等费用的支出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三、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不够。虽然中央、省级媒体对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较大,部分党员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位。同时,由于对不同类型的村队、不同的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目标不明确,具体操作中难以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积极性。

(2)村民对于征用土地没有很好的认识,他们担忧失地后丧失生活来源。这使得农民对政府工作的开展不够理解和支持,从而给政府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农村的文化建设有待加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很重要。许多农民反映文化水平低是限制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平时的文娱活动也很少。

(4)环境污染问题。环境问题是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企业不断涌现。靖江是个轻纺名镇,有许多的印染厂,污水的处理不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靖江是个空港新城,地处萧山国际机场附近,机场的电磁波、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四、对策与建议

(1)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新形势。要利用村喇叭、明白纸、标语横幅、宣传车等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标准、要求进行全方位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转变农民的观念。提高和加强农民对土地征用的正确认识,把他们的观念从传统的依靠土地中转变过来。同时,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

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对农村的文化教育投入,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的机会。适时的为村民免费提供一些技术培训,开展一些体育,文娱活动丰富农民的生活。

(4)提高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大力宣传和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特别是企业。有污染的企业要加大力度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减少甚至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于机场带来的污染,政府要积极的与机场负责人沟通,做出有效举措。加大对减少噪音,电磁波设备的投入。

五、心得体会

快乐的时光总是弥足珍贵,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反复回忆、思索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这几天的社会实践有汗水,有欢笑,更有沉甸甸的收获。

社会是一所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使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短短时光的实践活动中,汗水淋湿了我的衣裤,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但我选择了坚持。七月,我用汗和泪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七月,我撒播希望,同时拥抱丰收,就如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在我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在自己的人生蓝图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但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磨练了自己的心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才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培养了自己的韧性。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更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对自身价值有了更客观的评价。我们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

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10.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篇十

摘 要:对“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通过对“教学设计”的理解,逐步深化自己的认识。并对课堂教学设计的五个基本要素进行简单分析与思考。对教学设计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更有助于促进师生双方对教学的深层理解,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设计的内涵与价值。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基本要素;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4-0196-02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国内外的有关研究

国外的有关研究:“教学设计”这一术语被用以描述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实验和修改以及评定学习的整个过程。[1]“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递系统的全过程。”[2]教学设计是“为了便于学习各种大小不同的学科单元,而对学习情景的发展、评价和保持进行详细规划的科学。”[2]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引文的第一个解释中格斯塔弗森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谈教学设计;引文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解释中布里格斯以及瑞奇是从侧面,从不同学科的完整性角度来谈教学设计。侧重点不同,研究的任务和对象也不同。

国内的有关研究:我国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点:“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3]由此可见,第一种观点是从整个教学系统出发,把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合理完成并加以充分发挥的规划方法。第二种侧重获得优化的教学目的。第三种将教学分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对这两个维度的探讨来谈教学设计。第四种是依据已有的理论,对教学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安排。

对于教学设计概念的界定,笔者的观点是:“教学设计是对教学各个单元的最优化组合。”教学设计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计划的过程,它规定了教学的总体方向以及大致进程。对教学的各个单元做好最优化的设计,并把这些单元合理组合,这些过程可以称为是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的实践并加以完善,从小处着眼,逐步实现每个单元的最优化,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实施。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首先,教学设计具有引导性。为教学活动制定计划的过程统称为教学设计。它把握着教学活动的总体方向以及大致进程。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的各个单元都具有指导性和参照性,教学活动的每一个单元都受制于教学设计,并为教学设计而服务。教学设计的优劣事关教师是否能够实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发挥,能否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好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捷径。

另一方面,教学设计具有综合性。教学设计是对教学各个单元的最优化组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教学设计具有综合性这个特点。教学设计包含诸多要素,每一个要素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将这些要素按照一定方式方法合理的放置在一起而实现某种既定的目标,这种方式方法就是教学设计。综合地将一个一个要素衔接起来,交织在一起,一环套一环,从而形成整个教学设计的理论图景。

二、教学设计基本要素的理论分析

(一)教学任务及对象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就是指在学校进行的教学。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现代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只有明确了教学任务及对象,将教学中的“讲教材”向“讲知识”方向逐步过渡,那么,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也会比较容易实现。

以往从教材出发,将课本作为分析的主要依据,无非就是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所用到的考点,而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所用到的考点也都是点到为止,进行简单的阐述而缺少深入分析。当然,这些都是教师对显性教材的运用,当然,分析不应仅局限在显性方面,而是要充分发掘隐性教材,现代教学的载体不只是教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教与学所产生的某种教学现象其实也是一种隐性的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对已有的教材进行深加工,对教学内容的内涵有正确的理解和思考。

分析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应该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为落脚点。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心理、学习态度、思维特点以及迁移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都将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教学的目标

教学设计所要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学的目标是教学设计付诸实践的第一步,是教学设计的根基所在。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解决在教学中想要完成什么的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教师通过设定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要各自达到的目标来完成教学计划。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有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方面。教师是否可以达到或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设计内容的理解,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在教学的目标主体性来看,通常为教师主导学生。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是学生为主体,所以对教学目标的全新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整个教学的设计要求。

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强调师生双方共同发展的同时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其对学生所具有的指导性和方向性。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教学目标设定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范围和情感诉求。

(三)教学的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就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如何把教学过程中的诸多要素合理优化的组合在一起,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课题。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来认识教学内容,使学生不断发展自身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和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最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设计。

教学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课程改革第一步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活动更趋向于多样化,走向开放性的形态。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是教学诸多要素交错着前进而不是独立的前行,呈现出一种立体的交织的图景。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支撑点。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的过程,完成设定的教学任务,通常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主要作用是根据教学的具体实际情况,以最好最优的方式制定出引导学生学习活动的最佳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古语有云:教无定法,教学有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教学方法虽然灵活多变,但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还应回归课堂,在不断的实践中,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逐步找到最适合本课堂的教学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过于重视教法而忽视学法。这些教学方法大多是从教师活动来谈的,这些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而且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缺乏对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理论思考。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略有不同,教学策略包括三种策略即组织策略,授递策略和管理策略。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随着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增加,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渐渐落伍。新的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组织形式成为主流方向。因此,应该重视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发掘新的课堂组织形式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因此,我们要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快乐学习的教学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设计,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克服唯理智主义的知识观,强调与现实学习经验的结合,改变传统单一传递知识信息的功能,加强情感体验和过程体验,将新型教育技术融入课堂,同时不要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比如板书,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加以合理的改善而不是摒弃,运用多媒体以呈现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的评价

教师用理性思维思考问题,提高教学的元认知能力的手段。为了促使教师更好地思考教学问题,加强教学的元认知能力,教学评价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上文我们曾谈到教学设计具有综合性、系统化的特点,那么教学设计同样也是一个在研发、设计、应用和评价四方面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检验者。教学评价在纵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分别进行。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课中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再次设计方案,课后要及时总结分析,呈现出可行性高的教学设计。所以,教学设计涵盖很多方面,比如对教学任务及对象的认知,对教学目标的设定、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及对整体教学过程的把握,最后对教学的设计进行总体教学评价。所以说,教学评价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元认知活动。

教师在对教学的设计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对已经完成的教学设计进行现实模拟,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在应用教学设计于教学活动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应对,从而更好地完成最初的教学计划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二度创造。这是实现教学评价的一个方面。在教学设计实施之后的评价,主要是总结教学活动的收获与不足,更多的是对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预期的对比,产生好的影响以及不完美的地方。教师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出色完成教学活动,每一份教学设计都尽善尽美,但是不会做到完美,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所应用的教学设计经过不断的实践再实践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真正指导教学活动。每一次实践都有不同的收获,建立反思性评价的设计就是从每一次实践中总结得与失,逐步形成一个完整、有效。成熟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1.论新课改环境下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十一

那么,新课改环境下如何充分并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指导者、合作者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只有真实的环境下才能更好的习得,所以我们应该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而英语学习活动中各种学习情景的创设都里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引导,指导与合作。为了创设真实的英语学习情景,教师在听、说、读、写、译的过程中始终要用英语面对学生,而且要求调动一切可以促进语言发展的形势和手段,如幻灯片、收音机、多媒体等,在听、说、做等各种感知方面进行全面强化;教师还应提供各种机会加强自己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作为学生的合作者,而不是旁观者,从而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只有这样用我们才能让学生在一个丰富自然的全英语学习环境以积极的姿态去自主学习、自主探求、自主合作、自主创新,我们才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习得语言,掌握语言真正的交际性。

二、正确处理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都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应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它有利于因材施教,个别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学生与教材的作用。充分、灵活运用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要灵活处理,要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将教材的重、难点与学生的兴趣更好的结合起来,寻找他们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激发学习教材的动机、兴趣,引发问题形成“我要学”的求知心理状态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途径很多,如教学内容的巧妙设计,教学方法的新颖独创,教学过程的启发开导,学习评价的激励鼓舞等,都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等,也能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21世纪的人才需要有终身学习的观点。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独立获取知识,获取知识,这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教师应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好的学习方法的获得,学习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教师的的正确引导。

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王德春先生在《语言学概论》中指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实现思维活动的物质形式;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积极过程,它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上形成、存在和发展。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英语思维能力。英语思维是对所学英语语言的运用,是所学知识结构的表达和语言技巧的综合表现,全面体现英语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还可以提高学生掌握和使用英语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英语思维方法,提高英语思维能力,不能把知识简单地储存到学生的大脑中去,而应启发、诱导学生再发现知识,帮助他们形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出发点的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重视个性培养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在课堂教学中,切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并最终落实素质教育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其次,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业务水平的提高。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广博精深的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精锐武器,教师只有始终保持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长和扩大的求知需要。最后,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驱动课堂教学有两个轮子: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所以师生间情感交流是课堂教学生命的一大源泉。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少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它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成为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12.论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新特征 篇十二

以互联网和手机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的出现及对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新媒体的出现及影响是全面而彻底的,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模式,更是对整个世界的经济、文化、政治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由于新媒体发展迅速和它巨大的影响力,新媒体一词也成为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对于新媒体的定义也层出不穷,笔者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定义。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今天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认为,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于我们平时见到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最常见的就是数字媒体。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吴征认为,新媒体和旧媒体只是不同的形式表达同样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媒体和旧媒体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科技日报社汤东宁副社长认为,新媒体主要是指以网络为主体的传播平台。上海东方宽频总经理张大钟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美国网络新闻学创始人、“博客”报道形式首创者丹·吉尔默曾提出了“新闻媒体3.0”的概念:1.0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但新闻传播方式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仍是集中控制式的传播模式;而媒体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we media。美国《Online》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学者在界定的内涵及外延上是不统一的,不在一个界定的层面,理解自然各人各异。但综合大家的相同理念,我们倾向于理解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依托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者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的特征

无限的包容性。笔者认为,无限的包容性是新媒体最大的特征。这里的“无限的包容性”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包容性”,从传播形态上看,新媒体的包容性非常强。传统媒体将媒体的形式界限分明,如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电子传输时代等,而这一切在新媒体时代已没有意义。因为新的传播技术将传统媒体的不同类型综合在一个新的平台上,新媒体可以进行文字传播,同时也可进行视频和声音的传播,用户可以将文字、视频、声音存储下来随时浏览,也可以用流媒体的形式即时使用。新媒体是多种传播形态的复合体。

第二层意思是“无限”,在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中,包容的形式和内容已经被趋向无限化。有学者说过,新媒体时代创造了无限的生产、无限的需求和无限的消费,正是对这一层意思的解释。数字化的技术革新、全民性的创造和传播以及无边界的传播带来的是无限的生产。创造无止境,欲求也无止境,生产的多样性必然带来需求的无限以及消费的无限。

个性化和精准性。新媒体的另一大特征就是信息传递的个性化和精准性。新媒体的受众已被做了很好的市场细分,例如像聚众传媒和分众传媒这样的新型传媒公司的兴起,就是建立在细分市场、深入了解受众需求基础之上的。

现代营销理论在新媒体迅速扩张的态势上推出了精准营销的概念,意思是建立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精准营销借助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手段,坚持与受众长期的个性化沟通,使营销达到一种可测可控的高要求。

新媒体在这种新型营销观念的指引下,也在进行着个性化、精准性的信息传递活动。如新媒体中一大重要内容“广告”信息的传递,其最高境界是让广告不像广告,而是用户需要的有价值信息。新媒体广告的投放可以精准到某一地区、时段、人群,甚至是对某一个体的独特广告匹配,根据你的IP、COOKIES等来识别。而广告精准匹配的有效途径,包括有与内容相关、访客潜在意向相关、用户主动订阅等。

费用低廉。网易精准广告投放是网易首创的一种网络推广方式。根据网易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爱好等特征,投放精准广告并按实际效果付费。通过精准广告投放,少量投入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大量的潜在顾客。精准广告按照给企业带来的潜在顾客的实际访问数量计费,用户点击企业的广告才收取费用,不点击不收费,保证企业每一分钱的效果。这是有效提升企业销售额的一条很好途径。

新媒体对于企业发布广告是费用低廉而且效果显著的。而对于广大的普通使用者来说,发布信息几乎近于零费用,这种方式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新特征

针对以上分析的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在信息传播中,媒体环境发生改变,相对应地在媒体环境中彼此有联系的人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2009年1月份全国通信业运营情况统计报告显示,全国手机用户达到6.4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了3亿。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的用户,使信息的制作、传播、接受变得异常简单。笔者非常赞同美国《Online》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由单纯的“接受者”转变成“传播者+接受者”的双重身份,身份发生巨大改变。

“受”众不“受”。传播学大家拉斯韦尔早在上世纪中期就提出过一个著名的“5W”模式的理论,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传播模式被改变。(如图1、图2)

图1和图2很好地诠释了两种不同的传播模式。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是早期在网络出现之前以广播、电视、报纸这类大众传播媒介为主的传播方式,这种模式下“传播者”是整个传播链的第一环,处于第一中心位置,他决定着传播活动后属四大环节,而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处于被动的位置。

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早期的信息传播模式被完全打破,“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被模糊,媒介中心丧失。“去中心化”成为现今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所有人都可以进行传播,每一个个体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并发挥自己的能量。

这个时代不再会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唯我独尊”,新兴媒体的勃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和个性的表达,每个人都掌握着话语权。新媒体环境中,“受众”已经不是被动的、单纯的“受”众,笔者倾向于将“受众”更名为“用户”。

人人都有“麦克风”。2008年年底,湖南卫视推出一档新的节目《挑战麦克风》,这档节目中每期邀请108名普通观众,每人手里一支麦克风,随着音乐齐唱一首歌,用机器测出谁在群唱中唱得最好谁就能脱颖而出,类似的节目还有江苏卫视推出的《谁敢来唱歌》。

中国电视发展至今,电视观众的地位类似新媒体发展中受众的地位。最初综艺类节目中,观众只是纯粹的“看客”,被动接受。后来随着《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一类节目的兴起,观众可以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再到后来真人秀节目的火爆,普通观众也可以成为节目的中心,决定节目的发展。《挑战麦克风》中选手手中的“麦克风”使普通的观众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在新媒体发展下,受众成为用户,每个普通人都可以随意地发布信息,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一支“麦克风”,传播和接受的地位平等。

互动性加强。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特征明显:即时性、互动性、开发性、个性化、精准性、信息的海量、低成本的无界限传播、搜索便捷等。而其中信息处理技术的数字化、传播方式的互动性是它最本质的特征。

上一篇:煤矿全面预算管理下一篇:jci医院评审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