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领导致欢迎词

2024-12-14

论坛领导致欢迎词(4篇)

1.论坛领导致欢迎词 篇一

领导致欢迎词(一)

李学伟副校长:今天非常高兴能在中苑宾馆开由北京交通大学产业研究中心举办的这个高层的“中国铁路投融资高层论坛”会议。首先我代表北京交通大学,也代表谈校长向有关的专家和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今天的这个论题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铁路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时期,最近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等和九条客运专线的建设,到铁路建设投资将有两万亿左右,因此将涉及到在投融资体系多元化以及在许多的相关的理论和操作中的实际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的研究。今天来的很多的领导和专家在这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的基础和造诣。相信通过今天这个高层次的论坛,一定能够为中国的铁路投融资具体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可操作的实践问题提出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我祝愿此次会议取得成功并且取得丰富的成果,祝各位领导和专家与会期间愉快健康,谢谢!

主持人:谢谢学伟校长!确实处于大变革大发展中的中国铁路如何尽快地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重点问题。近半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三个文件,一个是我们铁路中长期铁路网的规划,另一个是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决定,还有一个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决定。那么,我们这次会议就是在这三个文件的背景之下召开的。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希望不同观点和不同的论点之间能够相互碰撞,使得我们的这个研讨会能够取得很好的实效。下面我们开始第一个单元的主题演讲和发言。首先请铁道部财务司于川老师做主题演讲,大家欢迎!

领导致欢迎词(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有机会参加20xx中国绿色通信大会,今天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都已经离不开了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工具。那么,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们也越来越感觉到信息通信已经成为了一个全世界能源消耗大的一个领域,现在有一些统计数据也不一定准确,但是不一定说信息通信领域是能耗最大的领域,但是应该说是增长最快的`领域。

那么,现在我们信息化还在深入到发展,在我们人和人之间的互联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我们物联网又提出来了,将来物与物等等都要相互依靠信息通信技术互相联系起来,这样一个趋势发展包括依赖消耗也越来越大,因此也对信息通信领域绿色发展提出更多要求。包括信息技术相关研究发展,我记得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我们做战略研究的时候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把它作为推动下一步信息技术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导思想融汇到我们整个研究开发过程。我想信息技术绿色化可能需要大家今天各位专家进行讨论包括实现的路径问题,我想这点体会也不一定准确,我想第一个刚才杨司长也介绍到,从技术上加强,通过我们的技术进步来促进绿色化节能减排,包括我们器件,设备,还有系统层次都有很多技术有待于解决,以这么一个技术手段来推动我们绿色化。

第二可能就是需要一个服务模式的创新,这也是一个机制的提法,不一定是大层次,至少也是一个技术问题。现在我们都提出了云计算,云计算很可能很大程度上也是有这样一个意思在里头,大家共享通过服务来提高我们信息通信设备的运行效率,不要在那24小时不做事空转这样一种理念。我想从这两个层面可能能够推动我们信息通信技术绿色华的应用和发展,下一步科技部在十二五科技计划当中已经部署了相关的一些工作,包括从器件,系统构建这方面采取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同时我们也在倡导一些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来推动节能减排。

我们愿意和我们业界的朋友们,专家,企业家们一起共同努力构建一个绿色通信世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谢谢各位。

领导致欢迎词(三)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感激和喜悦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助学捐赠仪式,首先允许我代表xx学校的全体师生向xx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学校教育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革命先驱李大钊说:“凡事都需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以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去做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事业可成。”xx在把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产品做大、做强的同时,反哺祖国,反哺社会,反哺教育,今天在我校举办爱心捐赠仪式,把贵公司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思考,学习,品格,竞争为主要内容的核心思想带进了校园。应用于我们农村学校,应用于我们经济基础薄弱的学校。如今,科学技术正以它神奇的方式和魅力快速改变着我们各个学校教育教学的面貌,提升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你们的捐赠,将为学校实现了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优化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培养富国强民的人才创造了条件。在此,我代表学校的全体师生,对xx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学校,在xx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规范管理为主线,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科学的管理促发展,正朝着实现校园建设与学校管理的同步提升和推进,向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学质量优异的目标迈进。

xx的领导,员工,你们是为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你们也一定是幸福的人,我相信,你们看到今天的教育发展,一定和我们一样,对教育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祖国充满希望。我们一定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回报大家,同时我们将励精图治,继往开来的工作和奋斗,使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无愧于xx大力支助,无愧于县委县政府各位领导的殷切期望。

最后,衷心祝愿xx创造更加辉煌的事业!

(谢谢大家)

2.3.领导致欢迎辞 篇二

尊敬的各位来宾、阳光的各位精英: 大家下午好!

首先欢迎各位尊敬的来宾抽出宝贵的时间光临本次阳光人寿XX支公司大型创业说明会,首先,我代表阳光人寿XX支公司的全体员工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

吉林阳光自2011年1月份开业以来,作为金融界的一家保险新秀,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开业伊始,保费规模就超过了前期开业的其他5家保险公司,名列吉林寿险市场12家保险公司的第7名,用我们的产品为客户带去了全面的保障和呵护!(各自机构成就的自行描述)这份成绩的取得要感谢我们在场的每位阳光精英,更要感谢的是我们在场的尊敬嘉宾,正是因为有你们的信任和关注,使得吉林阳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不菲的成绩!

今天在场的阳光精英们一直秉持 “诚信做销售、关爱做服务”的职业操守,将“用保险为人们提供帮助机会,让每个人活得更加精彩尊严”作为使命,将“人寿保险是最崇高的事业、寿险销售是最高尚的工作”作为信念,一路前行,他们是我们公司的骄傲,他们是值得我们选择的最优秀的代理人!他们将会为您量身打造最适合您的保障,为您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3.论坛领导致欢迎词 篇三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值此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的时节里,四川外语学院非常荣幸地迎来了首届中英国际专业人才发展论坛。在此,我谨代表四川外语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来自英国和重庆的领导、专家以及企业界精英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在全球化的时代,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在西部大开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按照胡锦涛总书记“314”的总体部署,全力打造“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因此重庆市产生了大量国际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将会变得愈发强烈。//

为此,重庆市人民政府与英国政府在中英国际专业人才教育发展上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于2008年和2010年两度签定“中英国际专业人才教育发展项目的合作备忘录”,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度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外语类专业院校,四川外语学院主动承接了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国际化人才的使命,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从事国际商务、企事业单位管理、翻译等多方面的高级涉外人才,许多校友业已成为各行各业及所在单位的精英或骨干。//

虽在六十年的发展中,我们收获了不少成长与进步的喜悦,但仍寄托着社会对我们的更多期望。因此,我们利用重庆市人民政府与英国政府的合作平台,与重庆市外经委、英国女王大学、重庆市科协、全英中国创业发展协会共同主办“中英国际专业人才发展论坛”,以此探讨国际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发和培养等

方面的议题。//

利用该论坛,不仅能进一步完善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而且能为中英国际专业人才培养的合作铺垫绚丽而坚实的基础。因此,该论坛寓意深远。//

4.论坛领导致欢迎词 篇四

会议议程:

开幕部分:欢迎词,宫少林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重庆市政府领导致辞:凌月明重庆市副市长

主旨演讲: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与新动力肯.寇蒂斯

(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曾任德意志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高盛亚洲总经理;亚太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之一,投资管理公司的创始合伙人。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客座教授。多国政府及大型跨国企业、金融机构的战略咨询顾问)

议题一:解读新增长

主持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司长巴曙松

参与嘉宾:肯.寇蒂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

宫少林(招商证券董事长)

林军(重庆国资委副主任)

聂梅生(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

丁安华(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议题二:把握新机会

主持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鶤

参与嘉宾: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尹明善(重庆力帆董事长)

石小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阎焱(赛富亚州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

《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居民投资信心及投资意愿指数报告》发布

(杨晔:招商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

下午:主旨演讲黄奇帆

金融创新加速经济发展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议题三:创新新模式

主持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

参与嘉宾:赵欣舸(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和CFO课程主任)

汤维清(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花醒鸿(Cerberus博龙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温天纳(招商证券投资银行业务董事总经理)

宣布闭幕杨鶤(招商证券有限公司总裁)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欢迎你莅临本次招商证券论坛。2010招商证券论坛即将开始。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刚才我们欣赏了第四届论坛的一段视频内容,同时我们也非常荣幸的和大家相聚在第五届招商证券论坛的会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招商证券对各位嘉宾的出席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首先有请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宫少林先生为我们致开幕欢迎词。

宫少林:尊敬的凌副市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十月的重庆秋高气爽,我们在重庆举办2010招商证券论坛,在此我代表招商证券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本届招商证券论坛的主题是新突破.新平衡增长主题在思变,还好构成了解读当前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方向。事实上十二五规划在描述中国经济发展蓝图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现实的课题。这就是经过三十多年快速的经济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当中两个基本问题日渐突出,一个是物资资源消耗过多,二是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性过强,这也构成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要扩大内需,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局面。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内涵丰富。

它求解的就是如何寻找新突破,构成新平衡,实现新增长。当然,在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世界经济已经成为了一张互相联系、互相牵制的大网,我们要破解中国的经济问题,就必须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和思考。09年全球经济在各国政府的共同联手之下,度过了金融危机的最困难一段,并努力的进入复苏的轨道。但是,在今天这个时间,我们看到复苏的进程并不平坦,年初主权债务危机在欧洲蔓延,严重打击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近来,随着美联储宣布新开启新一轮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对世界各主要的货币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贬值。

在美元贬值的压力之下,许多国家的央行采取了提前的应对措施,大有引发全球的货币战争之势。更加复杂的也使人民币的汇率引入其中,局势如何演绎,尤其值得人们的关注。而所有的这些国际因素的潜入,也给我们求解中国经济的新突破、新平衡、新增长这一命题,带来了新的思想纬度。招商证券作为三内的一流券商,肩负着贡献中国经济的重任,今天我们在这里邀请来自国内外杰出的经济学家、企业家和行业领导人和专业的投资家,以及我们招商证券的客户,共同探讨复杂形势下世界经济的新格局,把脉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模式,洞悉市场的新机会。我相信各 2 位嘉宾的智慧在此交汇,会给我们带来思想的冲击。在此,我特别感谢重庆市政府对招商证券的大力支持。重庆是一个富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在西部大开发中焕发出激情和活力,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突破。我想今天我们将新突破、新平衡增长主题在思变这样一个论坛安排在重庆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最后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宫少林的致辞。下面有请重庆市副市长凌月明先生致词。

凌月明: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国内外的金融界的精英齐聚一堂,共商招商证券论坛。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对大家的光临表示欢迎和祝贺。招商证券是国内著名的大型证券公司,年度的招商证券论坛从02年开始已经办了几届,已经成为探讨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以及金融领域重大问题的高层论坛之一,为政商界搭建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本次论坛的主题确定为再突破经济增长思变的主题,正好契合我们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也有助于我们探讨中国的未来的科学发展。重庆是国家定位的全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的历史文化名称,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的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长江上游的交通运输枢纽,也是全国唯一的以省级为单位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实验区。在西部开发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中,占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三号文件的精神,大力推进开放高地和五个重庆的建设,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09年全市实现GDP6528亿,同比增长了14.9%,人均GDP超过了3300美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GDP3634亿,同比增长17.6%,增速居全国第三。1—3季度我们保持11.7%的增长速度。重庆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并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来着力打造。金融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金融业的增长值增长10.8%,占全市GDP的8.2%,在国内名列前茅。支柱产业的地位凸显。截至9月底,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0464万亿,存款余额113097.2亿,同比增长22.3%,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下降到了1.03%,已经成为全国金融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重庆的资本市场发展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水务集团增完全上市,融资55.6亿,西南证券等实现了再融资,债权融资103亿,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加快发展,力争到年底前实现十佳企业的挂牌。国民经济证券化内今年有望达到45%,下一步重庆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大型金融机构,推动私募股权基金等非银行机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人才环境,加快推进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增强重庆金融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在此,我们真诚的向全球的企业发出邀请,欢迎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来重庆投资兴业共谋发展。我相信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必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外金融企业和重庆的交流合作,同时也 3 希望重庆有关方面以此为契机,充分吸收运用论坛的成果,努力推动全市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凌月明先生的致辞。下面将进入今天上午的主旨演讲环节。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肯.寇蒂斯先生,他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曾任德意志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高盛亚洲总经理;亚太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之一,投资管理公司的创始合伙人。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客座教授。多国政府及大型跨国企业、金融机构的战略咨询顾问。他今天为我们带来的演讲题目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和新动力。有请。

肯.寇蒂斯: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尊敬的市长先生,还有各位领导,杨总,宫总,还有各位来自招商证券的高管,还有我们各位尊敬的来宾,我非常荣幸回到重庆来参加这次重要的论坛,我非常期待我们今天将会进行的一系列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我们现在看到世界上到处都有一系列的经济危机论,它的范围非常大,强度也是非常大。实际上这一种危机已经打破了过去40年的世界上的一个经济的格局,就是这种管理世界经济的格局已经在这几年之中被打破了。这种格局是在1960年的时候建立的,这种格局现在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没有人知道未来的格局和未来的平衡将是怎样的。我们有一些想法,但是情况还是比较模糊,比较不清楚,我们并不了解在这个后危机的时代我们将如何管理好这个世界的经济。以后的新的平衡将会是如何的呢?这也是我们论坛的一个主题,但是现在我们并不清楚这个新平衡在哪里,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新的转变要花多长的时间,也不知道在这个转变的过程当中,还会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从我的角度上来看,我们认为危机仅仅是度过了第一阶段,但是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在国际社区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有各种的机构、买家都在找到一种比较扎实的基础,我们大家可以进一步的进行发展。

我们说今天的情况目前还是不确定性非常大,但是有几点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很了解。首先,“金砖四国”现在俄罗斯现在已经经济的状况不一样了,它和其他金砖四国的状况相比不一样了。我们说其实俄罗斯是一个比较大的大宗商品的生产国,它没有办法吸收这种冲击,有时候需要能够回收它的利润来进行发展。从商品的生产到基础设施,还有提高生产力,政策,以便能够推动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发展,他们和中国、英国、印度、巴西都不一样。第二,很清楚的一点是此次危机大大的加速了全球增长的转型转移,向亚洲进行转移,这是第二种转移,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此次危机进一步加速了全球增长向亚洲转移。在本十年结束的时候,我们也知道了这个加速是很快的,而且我们也能够有所了解,了解这种转移的程度 4 和幅度。我们看一下IMF和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这些不是我们自己发明的数据,而是来自国家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以及亚洲开发银行他们提供的数据,我们看一下从2005年开始到2015年这十年的时间,我们现在已经走了一半了,在这十年期间,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韩国会创造更多的新财富出来,比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整个欧洲加起来,都比他们多。大家可以想像,这五个国家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他们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出来,超过了世界其他所有发达国家他们产生的财富。我们之前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大的程度的发展,至少在我们这一生没有看到过。亚洲这五个国家,根据IMF世界银行大概有3.5万亿新的财富,而其他的发达国家大概只有6.5万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不仅是简单的量的转移,而它成为一种质量的转移,而不是数量的转移,而且是结构性的转移。还有不仅是经济和工业的转移,不仅是金融的转移,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是主要靠技术驱动的转移,还有文化转移,当然现在已经而且将来也会更多的和政治关联起来。所以目前来讲,这些发达的国家他们也发现了自己相当于被这种危机锁定了,他们发现在很多领域,他们变得越来越削弱和薄弱,试图应对这样的危机。亚洲这些强大的经济体事实上他们看上去正好是反过来,他们有很多的潜力来发展这种新的平衡。针对新的时代,持续的、强大的发展和增长。

我想首先先看一下发达的经济体,我们看一下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大家想想,我们试图看一下到底未来的情况会是什么样的,而且也试图在往回想,看一下对于我们的企业业务,对于公共政策来说,或者是对我们投资的策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今天经常听说债务,政府的债务,而且像英国,英国议会他们昨天、今天或者两天前,英国议会也在进行争论,讲公共支出的削减等等,它主要的争论和美国也是一样的。我们叫做中期选举,在11月份也中期选举,今年早期我们也看到一些政府的债务,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像欧元的危机,至少在刚开始,比如希腊等等这些国家都面临了政府的债务危机,确实面临非常严重的公共债务的危机。我们说公共债务是很重要的,但是我觉得这只是故事的一小部分,我们看一下公共债务,我们看一下其中的一部分,真正的在发达国家的真正的危机在过去三十年期间,他们主要是靠债务来驱动进行消费和扩张,不仅仅是政府这个行业有这种高的负债率,还有在整个经济体,各个经济都有这样高的债务,而且更多的问题比政府债务更多的问题就是这些经济加剧了产业的高债务。比如当失业率比较高的时候,问题更大。之前他们是储蓄率比较高的,但是我们现在会有越来越严重的这种债务问题在金融界也有。

如果我们把金融业的债务、房地产业和政府的债务结合在一起,金融的债务比较健康一点,但是这些发达国家的债务加在一起,他们的债务大概是他们GDP的350—400%,像英国接近了他们GDP的500%,日本也是大概500%。这只是一个发展 5 的债务,我们叫表外的一些情况,不包括一些负债、应急等等,你可以看到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刚才我说房地产、金融业、企业、政府等等向外公布的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些负债。我再给我们举一些例子,在过去十年期间,在2000年的时候,当克林顿当时结束他的总统任期的时候,美国的负债是GDP的250%,但是当布什任期届满的时候达到是360%。大家可以想像,美国的GDP也有发展,这八年的时间,债务有很大的发展。随着危机的发展,这种负债会更大,因为要考虑这方面的支持,要考虑房地产行业、银行,他们都有这些问题,虽然他们筹措到了很多的资金和资本,但是他们筹措的资本其实和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相比,都是很小的。当然通过政府的收入,他现在也越来越少。社会的福利的支付,还有失业的支付,保险等等,这些也越来越多。有些私有企业的坏账也转到了政府,很多的银行、很多的公司、尤其是一些政策方面,都受到了影响,私有企业的债务转到了政府。

这种比较大的所谓的杠杠利用率,比较大的房地产业还有一些比较少的没有显示出来,房地产这个市场总的来讲,在西方国家,他们会在短时间内恢复起来不太可能。将来给这种债务提供担保的话,它仍然是一个问题,在有些情况下,问题更严重。所以这里面我们有一些国家但是也有例外,加拿大就是例外,它的债务比较低,澳大利亚也是一个例外,它的债务更多在私有企业,而不是在政府这方面,政府的债务是很少的。意大利也有它的不同,政府的债务比较高。但是平均来讲,我们都是面临共同的问题,在西方。在这些发达的经济体里,有共同的问题,就是债务的问题。我现在可以问一下大家,一个经济体可以承担多少的债务呢?是它GDP的2.5倍还是3倍,还是3.5倍或者4倍,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这要取决于人口、储蓄率、还有经济的发展等等,看它的成熟度到什么地步,还有公共的政策,但是我觉得西方的经济体没有一个能够来长期承担这么高的负债率,相当于350%—400%这么高的负债率。比如假设是他们GDP的250%,我们可以看一下他们要花多大的精力,达到将来的平衡需要做多大的努力。当地有这么大的债务的时候,需要怎么办呢?当地有太多的债务的时候,需要怎么做?其实很简单,理论上讲,我们叫勒紧裤带。当然我想这种债务太高了,皮带不能勒紧太多,短期内没有办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尽量通过比较强的经济的增长,或者通过相当于分子分母改变的方式来改变,但是有时候是很难的。现在有很高的产能过剩,12%、15%的这些失业率等等,还有一些相当于就业不足的等等,加起来有15—20%,所以很多国家都面临这些问题,人力资源又没有充分的利用,所以很难,长期的低的储蓄率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叫做违约,过去三年已经遇到了很多违约的问题了,有许多的违约,有房地产业,将来还有更多的相当于银行业的违约。有些国家有时候可能需要对他们的债务进行重组,这是我的观念。有通货膨胀,创建通货膨胀不是那么容易,人们都很担心害怕,他们把现金握在手中,所以现金的流动率有很大的 6 衰减。货币的量增加了,但是流通率是比较低的,所以总的来讲很难创造这样的状况和条件,促进所谓的通货膨胀。

在中央银行,很多国家的一些银行,尤其是美国的央行,他们采取了一些政策,比如联邦存储的主席,他也是要设定比如通货膨胀的目标,现在有一些人在政府包括一些私有企业,他们相信美国不仅现在的通货膨胀,而且一定的时间内价格的水平,比如他们想目标的通货膨胀是2%,但是在国际三年其实通货膨胀率只有0%,他们觉得大概要赶到5%甚至6%的样子,你可以有通货膨胀,通过大概十年的期间4—5%,这样相对来讲债务会小一点,还有一点比较吸引人的就是像美国一样印钞票。宫董事长也提到过,我们叫做货币的贬值。美国现在是1美元借贷款,然后还也是用美元还,这是很容易的选择。如果我们看过去的利息,英国之前是主导世界经济,它就是印这种钞票,我们要减少贬值的诱惑,这些是可以发生的一些东西。有一些我们可以结合到一起。

但是我觉得这也告诉了我们,通过这么高的负债率,包括现在的政治的状况在很多的发达的经济体也发生了状况,所以很难在政治上让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到底应该怎么做人们比较害怕、担心、感到困惑,开始非常恐慌,这些都是政治的状况,你应该希望是最好的结果,但是要做最坏的准备。

所以不要低估政治的复杂性,这种转型、这种过渡的复杂性,我们说旧伤、新伤、破裂等等,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政治的裂痕,都会使期间问题更多一点。所以基本上来讲,我们西方国家会非常努力找到这需求,找到足够的增长点。我们说通过出口找到这样的增长,这种观点肯定会越来越多。事实上这也是一个美国一个非常清晰的思想,向世界各地采取一种信息,比如新的时代,他们叫做量化的扩张,基于他们经济体的发展。

如果把这个钱增加很多,但是经济并没有很多的发展,也就是说货币太多,货品并不足够,那这些货币到了最后,它的价值肯定比现在的价值要低。所以不要低估我们现在这种情况的反复性,不仅是在外汇市场上,在股权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商品市场、货币市场都有这种情况。大家想一想,在过去的八个月中,欧元对美元有非常大的一个改变,从1.18到1.46,我们并不知道以后有什么改变,但是我们知道在未来的两到三年中肯定还有非常大的改变,就是说大经济体的货币的改变现在非常的大,这种趋势会继续持续。总结来讲,我们当然希望事情能够朝好的地方发展,我们也必须要乐观一些。我的观点就是,我们必须要有一段的时间让这些大经济体慢慢的复苏,找到新的平衡点。下一次的低谷什么时候到来?如果到来以后,肯定会有很多的问题产生。因为现在政府并没有很多的财政来支持这个下一次低谷,因为他们现在已经用了非常多的财政的支持来支持上一次的经济危机,这些大经济体的失业率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大的、比较高的一个点。房地产市场也 7 比较困难,所以如果到了下一次的低谷,或者是一个停滞不前的一个经济发展期,将会对所有的经济来讲都非常难过。过去的12个月里,我们看到西方经济体的有慢慢的一个复苏,但是真的是非常慢。这种复苏后劲还不足,因为它不能持续,它是由政策所驱动的。这个状况进一步的恶化的话,政府必须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如果提供不了的话,情况就有可能向反方向发展。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的经济体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如果我们对比一下金砖四国的经济,或者是我们只说一下亚洲,有中国带动的亚洲经济的发展,印度也贡献了不少。这些国家都有非常强大的经济驱动力,当然他们也有自己发展中的问题,但是他们的潜力非常的强大,能够持续的带来经济的发展,在未来的十年中,可能是一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它的驱动力还是非常强劲的。高储蓄率,印度已经是亚洲中最低的储蓄率,但是它还是占了GDP的24%,通过国内的储蓄来为投资提供更多的平台。内需也有很大的一个拉动,当然现在亚洲的很多国家也慢慢的从过度依赖出口转向拉动内需,这种情况在中国和印度都有显现。如果我们要找到新的发展点,我们必须要激发内需,这些国家都有非常大的潜力来增加他们的内需,中国的内需是绝对有很大的潜力的。

第二,20年或者是30年之后,很多的亚洲的快速经济体都会面临很多的人口问题。下一个十年或者是下一个十五年,大多数的亚洲的经济体的人口结构非常好,可以很好的支持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有足够的男性和女性来做储蓄投资等等刺激经济发展的行为,这些对于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知道长期来看,发展是非常简单的,是劳动力市场可劳动的人以及资本市场的一个加权。如果我们把亚洲经济发展和西方经济的发展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亚洲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更强,更能够持续。我现在想讲一下亚洲国家包括了韩国,但是没有包括日本。这些国家房地产市场也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它的政府的杠杆作用可能会稍微少一些。即使我们考虑到了一些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房地产行业的公司它的杠杆作用还是比较小的。这些国家都有比较强的外汇储备的能力,还有外币的债权,在未来可能有很多的问题来管理这些债权。亚洲的大多数国家都能够有很大的潜力增长他们的产能,城市化也在不停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印度、印尼、越南为基础设施、服务业创造了非常大的市场,还有房地产市场。总体来讲,大多数的亚洲国家他们的政府反应都非常的快,都能够很好的管理这种危机的情况,我认为大多数的亚洲政府在危机中都比西方经济体的领袖表现了很多的活力和领导力。亚洲之内的交易在不断的扩展,比过去增长了两倍。如果我们看一下亚洲的优势和劣势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它确实比西方好得多。亚洲的潜力非常的强劲,能够保持他们在过去的十年中强劲的发展,但是并不是说亚洲的经济没有挑战,实际上挑战比较大。你们比较了解或者亚洲市场的一些挑战,所以我并不会过多的赘述。但是这些国家也面临着一些国际的挑战,国际的挑战也比较大。举个例子,有些事情我还不太清楚,8 中国能否很好的搞好它的货币的政策,国际货币政策能否以中国的这种趋势发展,如果不是,中国需要做一些什么妥协呢?这些我并不太清楚,很多人低估了这个影响。香港什么时候将会使用人民币作为主要的货币,现在并没有官方的宣布,但是这是一个趋势,什么时候发生我也不清楚,怎么样做一个很好的协调呢?因为中国、印度,还有这中间的一些经济体和西方的转型还有巨大的关联。我们在建立一个新成长的一个基础,我们在寻找一个平衡点,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已经不是我们能够独自去打理我们的经济,我们这个世界必须要一体化,我们要协调才能度过这个事件。我们要了解国际上对中国有什么样的一些压力,有什么样的影响,使中国能够崛起成为领导世界经济的一个经济体。每个人的期望都不一样,所以每个国家的期望也不一样。中国的一些期望不一样,印度的期望也不一样。所以对于领导者的能力也有非常大的要求。怎么样才能管理好这种危机四伏非常波折的一段时间,怎么样达到持续的稳定?西方有一些人夸张了对亚洲的一些期望,也夸张了他们对中国以及印度还有巴黎,南亚的一些国家能够做的事情。可能有些夸张。

做内部的改变比做外部的改变要快得多。这种冲击或者是危机转型的阶段,肯定是会过去的。在我们看这段时期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危机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以后会慢慢的理解这一点,就是自然资源市场有什么情况,资源食品、矿产市场将会有什么样的改变。我们知道在世界上有供求的平衡,这个供求的平衡在过去的十年中都不错,大多数的货品的价格都是由消费者所拉动的,因为在很多的国家的市场都非常的不错,不管是在资源、还是食品、还是在矿产方面,但是现在这个平衡在慢慢的向另外一边倾斜,也就是说向生产者、制造者方面倾斜,这个也是能够带来亚洲经济体的进一步的发展的一个驱动力,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如果亚洲的经济体能够在资源方面、能源方面、食品方面、矿产方面有一些新的突破性的科技的进展的话,那么这种平衡将会更加快速的倾斜到生产者、制造者这边。前段时间我在阿根廷开会,我们发现阿根廷每年生产非常多的大豆,中国从阿根廷进口。在阿根廷玉米、大麦、大豆的产量都非常的大,所有的这些产品都会在这个地方打包起来运到世界的各个地方。所以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污染的问题、暴力的问题,20公里的这个地方我们看到有来自各国的船,这些船装上了这些货品运到亚洲,如果有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的话,那么亚洲的食品价格肯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如果这个事情发生的话,肯定也会使我们经济格局有一个复杂的变化。在澳大利亚来做一个例子,大多数的能源的生产商都能够利用杠杆的效用来利用现在平衡的转移,转向制造商的转移。我们说大家要诚实一点、坦白一点、现实一点,别人欠你钱是他的GDP的4倍、4.5倍甚至5倍,坦白来讲,他们都会还给你吗?坦白来讲,是这种情况吗?他们怎么说呢?比如有一个小的贷款,问题比较小,或者遇到大的贷款,银行有大的问题的时候,很多人我觉得随着我们经历过十年的时候,我 9 们会看到有更多的波动努力,希望能够刺激经济的发展。让它达到通货膨胀,以便我们从某种程度上减少债务所谓的面值。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会讲,我想拥有这种硬资产,拥有这些不会失去价值的东西,而不是这种纸面的东西。我们现在所谓商品的超级的循环,我们可能会有第二个阶段,所以我们肯定这种过程这种流程,黄金时代已经看到大宗商品是把黄金看成新的货币,人们愿意持有,不是消费,而是持有这种商品保护自己,保护这种波动性,防止这些目前状况带来的风险,这有很大的影响,对这个区域有很大的影响。印尼是例外、越南也是例外。其实整个亚洲这个区域,都是自然资源的进口国,所以我们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或者所想到的,就是我们更愿意希望有比较强的好的领导力。我们可以想像。有一点总是很短缺,对我们公司来讲,对于机构来讲,对于政府来讲,缺的是什么?坦白来讲,或者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很少能够感觉到,其实就是非常强的一种领导力,有非常好的领导力,他们能够看到未来,能够看透这种迷雾,能够和当今关联起来。他们要看到未来,然后把未来和现在关联起来,然后帮助人帮助我们机构和公司,帮助我们这个社会能够更好的理解,我们怎么样从现在这种情况能够向我们更好的未来发展,虽然现在面临很多的迷惑、挑战等等。当世界经历过这样的程度过度以后,这个记录并不总是这么好。要有非常好的正确的明智的领导者,他们能够应对这种大的变化。比如欧洲德国的兴起,其实欧洲其他的地方有时候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有新的权利,新的权利他们很难决定他们怎么样扮演新的角色。美国、欧洲的发展就面临很大的问题,比如美国,他会成为如此强大的国家,那么美国我们会看到美国的历史在二战以前,他其实很难能够承担比较大的国际的任务,以及经济的发展,还有欧洲,怎么样和欧洲人打交道等等。我们再看一下日本的兴起,在过去一百年或者五十年的发展,他们也不是那么顺利的。人们不愿意放弃自己手上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在世界上政治、经济的权利,长远角度来讲,是需要一定的平衡的。有些国家经济上非常强大,但是他们没有任何的政治的权利来管理世界经济,这是难以想象的。所以我们说这种情况会发生转移,而管理这种转移和变化,就按照最优的方式来管理,按照最积极、正面的方式,最具有生产性,不仅为社会,为国家,为公司创造最佳的增长机遇,为他们带来繁荣。这是一个挑战。我觉得这是核心所在,宫董事长邀请我参加此次重要的论坛的时候,让我想象现在我们怎么样能够转到这种新的平衡,怎么样达到新的增长的基础,达到世界经济的新的平衡。我就说,这是你们应该考虑的,现在是这个问题,这是根本,我们所面临的根本的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下,一个代理机构如何走向未来,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非常感谢宫总的邀请,我应感到非常的兴奋和大家讨论,再次感谢,祝大家好运。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肯.寇蒂斯先生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内容。下面让我们进入上午论坛的第一项议题,解读新增长,下面有请本次议题的嘉宾主持人,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先生。

巴曙松:谢谢主持人。很高兴主持今天这一节,这一节分别是几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领导,我们请这五位嘉宾上台和我们一起讨论。一位是刚刚做了很好演讲的肯.寇蒂斯先生,第二位嘉宾是会议主办方的主要领导宫少林先生,第三位是重庆市国资委的副主任林军履行,第四位是房地产领域的资深专家,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的会长聂梅生女士,以及招商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先生。

欢迎各位嘉宾。我们招商证券开这个坚持了几年的一年一度的盛会的同时,今天在韩国的庆州也正在召开G20的峰会,在这个会议上,会议前两天刚召开的预备会议,会议上讨论的题目就是宫董事长给大家说的各国的货币问题,货币的汇率的争论。刚才肯.寇蒂斯先生刚才讲了一句话,说增长一些机会在向亚洲转移,我觉得还不仅如此,这些发达的国家在他刚才论述的逻辑里讲了欧美的一些国家,尽管投放了大量的货币,但是本国的通货膨胀老是上不来,因为它的失业率一直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是他带来了副作用,不仅增长在向发达国家转移,这些大量的货币也在向这些国家转移。那么这就导致了在发展中的经济面临着和发达经济完全不同的挑战。昨天我们的央行行长说中国的通胀和资产泡沫风险在上升。所以我就想接着刚才肯.寇蒂斯先生讲的内容再向他请教和追问一个问题。美国大量的印了那么多的美元,而且现在还在考虑,大概11月底规模高达1万亿美元,可能对美国的物价没有太大的影响,可能对美国的就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它很可能导致遥远的中国资产价格上升,热钱的流入。那么中国在这个环境下,应该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肯.寇蒂斯: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很多人说这有点像1985年的日本一样,基本上美国把这些东西都冲入日本。大家知道日本现在仍然在挣扎中。实际上我在想,可能这种比较不太好用日本做比较。我们要和1970年的日本作比较。在日本政府不断的刺激经济,有巨大的通货膨胀,当时在日本有很大的危机,它的商品的价格确实是上涨的。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必须要非常非常小心的来管理。因为要现实一点,我经常也会这样讲。说到有政治的压力,受到政治压力的时候,这些国家有比较高的失业率,我们看一下奥巴马他现在遇到什么问题和麻烦,各种各样的阻力,比如通过印钞票让它来贬值,确实我们看到这种情况也会继续持续,当然它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等等。中国应该怎么做来应对这些问题呢?

我觉得中国可以加快进度,加快放松国内需求的这种程度,在经济的出口方面,能够越来越小,更快一点,在理想的状况下,就像没有压力来做这样调整似的。我 11 觉得这是第一点。宫董事长也提到过,我们新的五年十二五规划刺激内需,要完全的刺激内需,要发展更多的服务行业等等,我觉得这是第一点。

第二,要准备,要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准备,这当然在不断的进行着。可能这也是非常大的要加速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

第三,我感觉我们要不断的认可人民币不断的强,美元的贬值,而且其他的亚洲经济也会施加压力,希望人民币进一步的升值。日本已经在施加这些压力,我们要找到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交易。因为我觉得大家每个人的利益都是这样的,我们不希望国际变得更糟更乱。中国是世界上黄金最大的生产国。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我对中国的黄金的价格一直有非常仔细的观察,因为黄金的储备比外汇的储备要低一些,为什么中国不把2%的黄金储备增长到5%呢?这种情况能不能在未来的三到四年实现呢?一个价值更高的人民币可以使自然资源的价格更加低一些,中国也是石油的一个大产国,日本主要是进口他们的石油,他们并没有石油的产量。现在石油的价格并不是特别的高,但是十年以后,或者十年的情况内,会有什么样的一些变化呢?美国和欧洲以及日本的自然资源价格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我觉得中国必须要考虑这些问题,来调整中国自己自然资源的一些价格以及自然资源的策略。

以上就是我想说的几点。

巴曙松:肯.寇蒂斯先生提出的要扩大内需,货币的国际化,买黄金。我接下来把题目转移到丁安华先生,你作为一个中国本土的经济学家,你觉得肯.寇蒂斯先生讲的中国全球货币竞争汇率冲突环境下,中国应该怎么做,而且这次十二五规划首次用了一个词,叫做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以前在中央的文件里是没有的,这是第一次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请问怎么参与?从哪些角度参与?我个人觉得买黄金这一点,可行性大吗?因为黄金全球的市场整个容量非常小,仅仅中国不要说把2%转到5%,就是加到3%,可能黄金的价格就要上好几个台阶,所以请丁安华先生讲一讲后危机时代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你作为本土的研究人员,有什么看法。

丁安华:谢谢,刚才我们听到肯.寇蒂斯先生讲了一下全球的新的格局。这个格局就是它用了一个词,叫做“转变”。我们从过去十年看全球的经济格局有一个重大的转变,刚才他讲了,比如东西方经济或者我们现在叫做新型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的不平衡,这是很明显的。经济上看,比如新型国家的增长很快,发达国家现在比较慢。新型国家还是一个出口为主的一个国家,发达国家是一个以产品进口的国家,这就导致了贸易的不平衡。从资本流动来看,新型国家又成为了债权国家,发达国家有很多的债务。这个不平衡是我们新格局的一个最大的特点。

刚才巴部长提的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应对?中国应对首先要知道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位臵?现在中国处于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新型国家一端的最重要和最极端的位臵。重要就是它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快,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很强,极端是它代表了一个贸易的不平衡,而且全球经济的压力都投射到了中国身上。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要找到一个新的格局,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我们当然希望全球的经济格局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合作和协调,特别是08、09年这两年间,我个人认为全球的货币当局的协调和一致性很不错,今年特别是最近美国这一轮的货币量化宽松,就引起了全球各个货币管理当局政策极大的分化,很容易理解,美国在放松,要把自己的经济拉上去,解决就业的问题。其他的国家在这种背景下,第一即便是欧洲国家,也没有条件在做如此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新型国家就面临两个风险,一个是货币的升值,二是资产价格泡沫。所以从最近这几个月来看,全球经济的这样一个冲突,要大大的协作。未来怎么办?巴老师的这个问题也很严峻,我自己想无非两个策略,一个是进取的策略,所谓进取的策略,就是我们要积极的进去,参加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投票、制定,不能太过于低调。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一些比较积极的应对措施,比如我们前天的加息,就是对美国量化宽松的一个应对。我们当然也要采取防御措施,就包括刚才肯.寇蒂斯讲的我们所缺乏的一些储备,资源储备。黄金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赞同巴老师的观点。一般来讲,从过去这么多年全球的央行我看还主要是一个卖方,不会去买。而且我估计黄金价格这样涨上去,涨到一定的位臵,欧洲国家的央行可能又会卖黄金来解决他们的债务问题。所以还是要小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黄金的生产各开采来积累。谢谢。

巴曙松:谢谢丁总,刚才丁总提了加息来作为量化宽松的应对。我们看这次加息,这次加息典型说明了存贷款双方的决策者是非常谨慎的。活期存款息是没有动,一年期加25个点,期限越长,加得越多,最多加到了60多个点。贷款息长期的加得很好。所以我们分析它还是担心持续的负利率,大量的资产买股票和房地产了,资产的价格很难控制。所以我们现在从目前的物价水平往前推测,大概两到三年期的存款不看一个月,看一年12个月平均的物价,已经基本达到了正利率了。老百姓的反映是很快的,加息完以后,大量的银行存款转存到了两三年期,所以把存款稳定住了。但是贷款这一方长期的加得很少,所以加息可能影响经济的增长,这一点是很谨慎的。还是不能忘记现在是后危机时期。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09年我们投放的9.59万亿,甚至包括今年的7.5万亿里有相当大的比重投给了地方投融资平台。去年9.59万亿,中间有相当大的比重,今年的投融资平台在一季度或者二季度在清理规范的时候,增速有所减缓。三季度的时候,我一个一个银行查的数字来看,又在大幅度的增长。因为理论上来说,去年是开工,今年是建设,建设之 13 年用的钱肯定要多,所以有内在的合理性。但是加息也有一种说法,中长期贷款里很大一部分给了地方政府,所以加得少,这个加息也是担心房地产调控、偿还能力有所降低的地方政府担心扩大它的利率偿还的压力,所以长期加得少。前一段时间,银行股一直没有动作,涨得少,也正是因为投融资平台加得多。重庆地区相关的投融资平台非常的灵活,贷款、发债、租赁等等。林主任,作为一线的投融资平台的领导,你从全国和地方来看,你觉得投融资平台的问题何在,下一步的趋势往哪里走?经过一两年的运作,起起落落,你觉得下一步怎么用最适合,特别是中西部地区?

巴曙松:对不起,插一句话,最近银监会对投融资平台进行了一个分类的逐一评估,第一他认为健康的本身的现金流能够进行贷款本息偿还的,全国大概48—50%左右。第二是自己还不了的,要靠第二还款来源。第三类是还款来源不能落实,有风险的。所以按照林主任说的,超前建设的基础设施,多数没有现金流。

林军:这个问题下一步会回答,但是我先把你要问的重庆的投融资平台在银监会这次调查当中,到底是得了多少分?我可以非常准确的告诉你,我们市级的投融资平台全部是最高分,全部在一类。区县级的重庆正在加快整顿。但是同时我要再说一句,不仅仅是路、桥、水的建设,我们在重庆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金融体系,特别是中小金融体系的建设。巴所长是专家,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中金融服务是很薄弱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当中,重庆政府我们是利用我们的投融资平台或者我们的国资力量,我们在建设中小金融服务机构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包括我们的重庆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三峡银行、西南证券的重组,地方金融机构,还有担保公司的担保体系的建设,应该说重庆的中小金融体系是大大优于其他的地区,这个国资是功不可没。这是我们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来完成的。所以国资这方面是积极有为的。应该怎么干呢?这是市场化运作了。黄市长总结市场化运作第一要坚持三个平衡,资产负债率、现金流、投资产出都要平衡,还有三个不,财政不挪用、互相之间不担保、项目之间不担保。刚才你担心的问题,我们的投融资平台都是我们的优质客户,资产负债率都保持在60%左右。而且他们拥有的资产都是优质资产,甚至我说他们的资产真正来算的话,应该是大大高于它的战略价值,因为很大一批都有土地,而且很多优良的股票都是金融机构的股票。这个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政府担心的没有现金流,黄市长还有一个五个措施,五个注入,包括规费、国债、税收等等集中注入到这些平台中,要作大它的资本,增强它的融资能力。黄市长说,要去融资,必须把姑娘打扮漂亮,这就是市场化运作,一个五两个三,这是一个基本要领。所以能够保持一个非常好的经营状况。

所以我觉得应该在过去投融资平台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而且运作非常成功。***书记说重庆的八大投是重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智慧杰作。但是随着经济的 14 发展,随着政府面临的任务不同,下一步投融资平台的运作和功能也要不断的调整和深化。下一步,我们论证了很多,经济面临新的形势。总的来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矛盾的突发期,但是是调整的加速期,还有一个是机遇的频发期,还有一个体制的调整期。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的投融资平台我觉得面对矛盾的突发期,我们继续要承担政府的平台的作用,承担解决问题的平台的作用。像现在目前我们正在做的公租房就是我们的两个投融资平台,我们的地产集团和城投集团做公租房的建设,这是解决我们的住房难的问题。在这个调整加速期方面,应该是产业结构要进行大的调整,新兴产业新技术方面,投融资平台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多的作用,现在正在运作。就像我们要走出去,我们的粮食集团在巴西收购土地,渝富增资了6亿支持它,重刚在澳洲收购矿,我们也增资了8亿。支持他们发展新兴的技术和产业,进行大的调整。而且下一步我们有一个计划,我们的工商产业应该在这方面资本金要做实做强,准备通过渝富渠道陆续和工商增资150亿,这是一个安排。再一个是机遇的频发期,我们认为投融资平台这些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无形当中积累了很多的市场操作的经验,而且培养了一批人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包括修路、治水方面,我们都可以走出去,包括高发集团,他们现在也在积极的考虑修高速公路可否到国外去修,水厂可否到市外修,现在他们已经在做了,他们可以利用已经积累的资源往前走。最重要的一个是体制转换期,我们觉得投融资平台可能再往前走,更多的对市场化运作的要求或者是涉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我们更多的以后可能会放在除了这些政府交代的任务以外,真正的还要更好的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要为政府的民生经济建设做贡献。实际上今年国有企业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这方面的一些贡献,从明年开始,国有资本的收益每年要拿出1亿扶持民营经济发展,1亿补助双解职工的医疗保险,还要拿出1600万补助困难职工,以后国有资本用在民生方面的可能会更多。而且投融资平台我们希望他们的市场化步伐越来越快,最后走向真正的市场主体。现在一个很成功的案例,我们的水务已经上市了,所以我们的投融资平台应该是很有生命力,会越走越好。

巴曙松:我肯定重庆水务今天停牌了。所以资金运用的重大变更,也要熟悉投资。我们到重庆来,我们先查了一下重庆板块。谢谢林主任。刚才你也说了,中国城市也是几个月换一个版图,讲一个外国朋友可能听懂的一个幽默,说为什么中国的英文是China?还有一个河北的市委书记,他姓陈,他的一个外号叫“一指没”。这既是有关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但是也给房地产发展带来了一个难题,这么短的时间浓缩了发达国家很多年发展的历程。所以有很多的矛盾,从99年到现在有十多年的时间,前两天我在准备今天这个主持的时候,我查了一下,刚才我看到一个地产商,他说这几次调控,说明我们的房地产行业应该进入一个沉淀期,应该想一下到底房地产业能够给社会做什么,到底碰到什么问题,不能再像原来那么浮躁的跑马 15 圈地的挣钱,那个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了,要不然弄得政府不满意,老百姓不满意,开发商自己也委屈。所以这个沉淀期,我看好几个地产商都说了,包括潘石屹先生也写了一篇不小的文章在新华社发了。所以我把这个问交给聂梅生会长,我们房地产走到今天,觉得如果要沉淀一下,我们下一轮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趋势是怎么样的?应该沉淀哪些东西,应该抛弃哪些东西,能否做一个简要的总结,也是99年到现在对我们房地产行业的探索进行一个小节。

聂梅生:谢谢巴所长。小节和回顾这个题目太大,我就谈一谈我自己对房地产当前的一些思考。

应该说我们国家的经济通过今天上午的会,可以看到整个世界经济和中国的经济,处于一个多变的时期,应该说是危机四伏,内外压力。房地产在内外两个方面来说,是属于内,因为是不动产。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对付外面和解决内部的话,房地产应该担起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经济和金融形势下。所以最近连续对房地产发力进行调控,今年的4月份的国十条,然后9月底的升级版国五条,加上加息,马上可能要试点的房产税。加息当然不完全是针对房地产,但是肯定是最受波及的。这样一些手段我自己认为是可以预料。我报几个数字,它的体量影响很大,高度关联货币金融。怎么讲呢?根据三年的统计数字,尤其是07年以后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它占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25%,因为我对比了一下,我们16届和17届五中全会,这两个报告当中,这次没有提GDP,上一次投资是放得比较前,尤其是08年的经济危机以后投资比较重。这次把消费放到第一,反正占了投资的20—25%。今年每个月房地产投资大概5000亿左右。占信贷方面的30%—40%,每个月大概有1600亿开发贷和个贷。然后去年占了土地包括土地收入和税收,在税收方面的贡献率达到35%,所以是一个体量很大的行业或者产业。

这种情况下,当前我们通胀的预期9月份是3.6,十月份会怎么样呢?这个预期很强,尤其是输入性的通胀有可能对我们产生影响,这对我们上升汇率有关系。房地产从来和通胀结伴同行,国内外都是这样的。一有通胀的预期,人民币存款的利率仍然是负的,谁也不愿意把钱存入银行,肯定要拿出来。那么汇率上调以后,热钱就要涌入,再加息,热钱更涌入,所以又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所以这种情况下,是很容易在目前的情况下形成对经济整个的布局的一个很大的一个冲击力。所以去年是龙头,拉动经济靠它,那么可能会从龙头变成祸首,因为现在的情况太复杂了,尤其是通胀、汇率调整的情况下。所以我觉得在当今情况下,对房地产的调控是势在必行,就是要给这一批狂奔的野马套上龙头,留出空间,实现整个经济的布局。

第二,我比较关心在目前这个情况下,其实从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就开始发力,好象四月份应该是历史上最严厉,然后到最后九月份交易量大涨,到了1亿平16 方米一个月,房价环比达到了0.5%。所以可以看出CPI的环比9月份比8月份上多少,房价的环比也上这么多。所以9月份的CPI涨了,房价也涨了。所以这个情况下,会不会把它压死,就像08年不断的加息,温水煮青蛙,最后又碰到了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这个时候房地产奄奄一息,然后又开始救市。那么在货币政策紧缩的信号下,会不会重演08年对房地产的这一幕,我觉得情况有所不同,恐怕有空间。09年我们全年的房地产投资3.6万亿,今年前三个季度投了3.3万亿,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投资接近去年全年的房地产投资。也就是说最后剩3个月,第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在这样一个强力的调控下,大幅度的下降,我觉得也会到4万亿。就不会对我们的GDP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毕竟今年还是投资占了很大的比例。第二,我们可以看一下,卖了多少房子。一天到晚说交易量下降,卖不出去房子。媒体也很喜欢说这个数字。实际上去年卖了9亿平方米的房子,到现在为止,三季度末卖了6亿多平方米,所以销售面积交易量也不会太差。因为10月份的交易量还没有大幅度的下降,所以今年卖到7亿平方米的房子,就是一个好的成绩。销售额今年很奇怪,销售额也涨了上去,也就是说房子是之前了。销售额今年已经达到了3.2万亿,这说明平均的房价在上升。如果把销售量和销售额一比,就等于每一平方米多少钱,这样一比,去年每平方米的平均房价是4695元,今年拿前三季度是5047元。也就是说最后的房价还是涨了。还有一个数字,开发商的资金充裕度,很充裕,9月份又吸了大量的金,因为9月份的房子卖得特别的火,很多上市公司都超过了前年的目标,全部完成了今年全年的销售额,早就完成了。所以4季度一个房子也卖不掉,也完成了。所以9月份的房子卖得特别好。因此,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我算了一下,1:1.2,也就是说它的进入房地产的资金和投出去的是1:1.2。所以这么发力,我认为是可以承受的。这个情况和08年是不一样的,08年是资产负债率特别高,最后资金链断裂,最后惹到了银行。我的意思是现在暂时惹不到银行,所以相当长时间内是可以承受的。

第三,今天会议的主题,房地产到底怎么做?怎么和五中全会的精神和十二五规划并轨。我觉得房地产这个事情,如果真的我们抛开一些各种各样的情绪,周围的房地产在GDP当中的比重是否超过了全世界其他的国家,是否太重了,是否应该减少它的比重,让它腾出空间给其他的产业,是否占地太大了?其实中国的房地产占整个的GDP大概10%左右,那么像美国、加拿大、日本,我们统计了很多发达国家或者我们将要成为的中等发达国家,都在10—15%,尤其是美国。所以我们的比重不算太高。但是为什么那么多的民怨呢?今年媒体都离不开房地产,房地产仍然是一个热题。我认为是投资方面的占量的结构非常不合理。首先GDP的比重当中是放到了投资,占了投资的20—25%。投资出去大概每年4万亿,有一半买地了,实际上这就不对,买地方的部分不拉动实实在在的其他的实体经济。比如美国的房地 17 产中的地价的比例只占10%左右,其他的90%反映在住宅的质量、产品上,没有毛坯房,全部是装修的。所以大量的实体经济的物品、材料和将要拉动的新兴产业都可以用我们这4万亿买,问题是我们4万亿的投资用了一半去炒地皮,其实这一半不应该占这么多。因为其他的产业的利润升值没有地王升值厉害,所以变成了一种金融属性或者泡沫属性很强,我觉得首先应该把投资当中的比例放到实体经济当中。所以要想中国的实体经济转型,应该利用房地产,因为它是买家,让他把钱付到实体经济当中。也就是说要改革,如果不改革,这个事不能做。所以十二五期间,应该对土地的制度、招拍挂制度、土地的出让金制度动手术,如果不动手术,那么土地价格的占比问题都不能解决。这个又和物业税有关系,这里就不深说了。这是一个。把每年GDP当中的比重充实,才能拉动实体经济,充实到节能、低耗、新能源等方面,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

第二个,在银根方面要改,房地产和金融密切相关,贷款的30%多在个贷和开发贷,所以和银行是高度关联的。它的银根为什么要改革?因为基本上都是银行出来的,所以它一动,就牵涉到了银行,也可以说是银行的良性资产,应该更多的开放民间的资本。这次民间资本36条当中,就有关于民间资本如何进入房地产。如果能够很好的组织房地产的私募股权基金或者类似这类的,就不会直接的去炒房,大家都可以享受房地产的升值当中带来的收益。一万两万也可以买,不用大量的炒房。这样才能腾出空间支持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

最后,我注意一下十二五当中有两个改变,一个是我们不再谈GDP,我们把内需放在第一了。还有一个是关于城镇化的提法,这两次五种全会,提得比较多。我可以给大家说一下,大家体会一下这个事情。关于城镇化,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坚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那么这次提的是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那么最近关于城镇化的争论很多,中国的城镇化是房地产基础。一个是GDP,一个是城镇化。其实这两个背景都发生了变化,城镇化问题上,是积极稳妥,把坚持促进改成了积极稳妥,重点要考虑实施区域发展布局,主体功能,完善城市化的布局形态,加强革命老区、各贫困地区,构筑区域经济互补。所以我觉得城镇化的问题不再是像原来那样,在现有的城市摊大饼,然后农民工进城就业就算城镇化。现在中央的研究机构认为是伪城镇化,这样一种形式的城镇化,造成了贫富差距巨大。也就是说在北京有1000多块钱一个月工资的,有1万多块一个月工资的,差了十倍,甚至有十万块钱一个月工资的。所以差距很大。这种城镇化不是发展的方向。城镇化应该沿着我们这次布局的4万亿的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布局,东西南北的布局来发展城镇化。这是一个对房地产很大的一个变化,不是在北京旁边建一个城,不是在长三角搞很多的楼盘,是沿着中国的区域经济的布局,来说城镇化。这点我们其实房地产内部也在调整,我觉得 18 恐怕这件事和美国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因为这次奥巴马政府当时是8000亿美元出来救市的时候,就把改造现有的住宅变成绿色住宅,建筑节能放到了这里,因为他用这个拉动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美国的发展当中,东西部的发展其实当时就是一条铁路从东部修到西部,造就了加尼福尼亚,现有基础设施,沿着基础设施布臵城市,尤其是硅谷的发展,我最近考察了好几个,硅谷、航空谷、太阳能谷都是这样,有一个产业形成,甚至拉斯维加斯这样一个沙漠中的城市,也是先定位了一个产业,然后起来了一个城市。所以这叫产业地产,恐怕和整个十二五规划城镇化的方向和经济的格局布局有关系。这样一种城镇化才是我们需要的,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所以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所以房地产下一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自己调结构,把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平衡,商品房是过渡发展,形成了很多的问题。保障性住房是过渡的缺位,这是不平衡的。然后在商品房的投资当中,不能大部分是土地投资,他土地投资这部分拿出来,把实体经济装进去,同时应该按照整个国家的经济布局来做。

为此,房地产商会最近正座做一件事我们想启动民间的公租房基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把民间的炒房的,开发商现在有钱,他不敢投了,因为你要继续打压,我的钱怎么办。也就是说手里有钱,到底怎么办。我们找他们开会,把这部分钱成立一个公租房的投资基金,因为公租房这块没有一个主体,我听了重庆的公租房,我觉得非常好,从政府也好,民间基金也好,应该营造有金融性质,同时可以吸纳很多民间资金或者政府投资的,还盖公租房,这个要多,不能少,起码我们想启动100意义上的大的一个机构,来持有投资公租房,这是一种持有型的物业。同时解决政府的问题,这类也是属于金融改革,也是属于房地产下一步突围的方向。所以我想中国的房地产如果按照中国的发展来讲,不管是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还是城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它,但是它可能会转身。所以先要把原来的大家很熟悉的那一出平息下来,然后让它转型,或者现在分慢速度,平息一段,然后找出一个新的发展,这才能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性。

巴曙松:谢谢。今天的题目每个人都可以讲一个小时,结果让六个人讲一个小时,一个人平均十多分钟。尽管这样,还有十多分钟的时间,我一直想请教宫董事长,今天总算找到机会了。我列举两个事实,来请宫董事长做一个评论。第一个,我们刚才对外的时候批评美国、日本货币发行太多,低利率,导致全球的流通性泛滥。但是今年有好几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是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当然我们的人均差距很大,我们总量上成为了一个大国。第二个从我们搞金融的角度看有一个数字,9月底我们M2是69万亿,美国是8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我们的GDP只有美国的1/3,但是我们的货币发行M2今年已经超过美国了。所以谁的货币发行猛烈,这个格局对我们的金融市场有什么影响?这要请教宫董事长?我们只有他们GDP的 19 1/3,但是我们印的钞票和他们差不多了。第二点,过去十多年,中国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结果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对国际多变组织提的建议,差距非常大,是完全不一样的建议。在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他对亚洲的建议是紧缩财政,紧缩银行,从紧。导致亚洲当时的经济复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次他自己碰到危机的时候,他就大量的货币发行,大量的财政赤字,和上次完全不一样。所以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尝试理解,还是一个金融的战略,所以我不承认有货币战争,但是实际上有它的战略。97、98年的时候,亚洲是债务国,借了很多欧美的资金,他们是债权国家,所以紧缩对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有利,所以他建议你紧缩,你自己的复苏慢了是第二位。这次债权人、债务人的地位移位了,我们变成了债权人的,2.6万亿美金,他变成了债务人了。所以这个时期,他就大量的印钞票稀释你的资产,这个大规模的货币发行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下一家有一个嘉宾陈志武教授,我就给他讲了一下这个逻辑,我说这是你们美帝国主义的阴谋,他说这不是阴谋,是阳谋,是摆在桌面上的事。所以这个问题还是要听一下宫董事长的见解,你直接站在一线操作的一个领导,你怎么评论这两个数字。

宫少林: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巴所长回答最好,但是他交给了我,我想就这个问题和大家讨论一下。应该说M2达到了将近70万亿,69万亿,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前15年讨论金融改革的时候,非常看中货币量和GDP之间的比例关系,当时80年代在提升货币化的含义就是因为我们是从计划经济走过来,当时货币的使用以及经济的规模不一致。那么到了今天2010年,整个数字背后反映的格局是大大变化了。巴所长刚才说了美国是8万亿,和他的GDP相比不到1:1,我们是多少?2倍多到3倍,是这个数字。在M269万亿当中,我们我们城乡居民储蓄20多万亿,也就是说除了现金几万亿以外,是不在我们个人以储蓄形态形成的不管是定期存款还是活期存款,确实是GDP相比,比例是一个很高的比例。我觉得怎么形成?为什么出现这么大一个数据,这有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我们的外汇债款是在迅速的提升,现在2万多亿美元,2.6万亿,要对应的人民银行去购买这些外汇投放的这些货币,这个货币出来还有一定的层数。第二是贷款的增加,大家知道去年和今年,整个贷款增加了17万亿,这是一个数据。第三个,利用资本市场一个是债务相对形成了,大家看到这两年贷款的形态17万亿,但是没有看到大量的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信托以及股权融资的形式形成的。如何管理这么大量的货币,确实对中央银行和政府来说,是一个考验。刚才巴所长在我们这节讨论开始的时候讲到了对这次加息的看法,我觉得和以前我们的金融结构里背后的因素都会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经济的成长带来的金融数据的变化,我们的M2原来以每年按16.5%作为一个可控制的目标来增长,但是前一些年实际上每年都在21%—23%,大大超出了中 20 央银行确定的目标。应该说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们钱很多了,管理难度很大。在当前的状况下如何管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巴所长给我提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为什么政策导向完全不一样?我同意刚才他所说的看法,我觉得确实在今天货币战争硝烟弥漫的情况下,2008年、2009年各国政府对中央银行或者财政当局的一致性行动变成了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各自的行动。有像美国日本量化这种政策,也有澳大利亚的连续调息政策,也有我们中国当局要管理通货膨胀的预期,这个时点上进行调息。要是从目前美元大量流出的势态来看,似乎并不需要,但是从管理通货膨胀的预期来上,人民银行还是有自己的考虑,特别是面对大量的金融资产,肯定要考虑如何把存款稳定在银行体系,不要形成对其他的资产架构过多的冲击。

巴曙松:谢谢宫董事长。时间非常紧,大家听得有点累了,但是还有几分钟,会场有两个提问的机会,如果董事长允许的话,可以再加一个。为了增加趣味性,增加第一个提问的难度。为什么这一次加息,以前每次加息都是27个基点,为什么这次变成0.25,能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优先提问?

提问:巴老师你好,据我们浅显的一些理解,关于你刚才提的这个问题,以前央行在加息方面以360天为周期,和27的倍数是一致的。欧美的一些国家,主要是以365天这样的一个周期为计息的周期,所以25个基点。这就导致了中国和欧美主流国家一些不同,这是不是也是考虑和国际接轨的一个举措。我的问题是针对宫总的,宫总提到一个问题,这次的加息其中有一个考虑,是把存款留在银行体系了。请问对于银行来说,存贷比的压力是一直存在的,是不是存款流失的问题,在通胀的大背景下,是不是已经演化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宫少林:刚才说了M2这么大的一个量,还有其他形态在银行体系当中,应该说如何管理刚才说是大的问题,管理是存款利息要和物价水平、通货膨胀预期相一致。而现在也是从体系当中逐渐向外流出渗透,管理起来用了一些行政的手段,原来信托很多从银行转移出去,有2万多亿,现在也停止了商业银行和信托之间的合作。存贷比从银监会的监管来说,要保证银行的资本充足的情况下采取的一个政策,各个行不一样,有的行比较紧一些,有的行比较充裕。

巴曙松:谢谢宫总,下一个,时间很紧,请大家抓紧时间。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聂会长,你说十二五会对地根进行改革,现在关于物业税的争论很多,有些人认为税是对自己获得财产的一个付出或者一个成本,那么对于中国大多数买房的人来讲,他是没有土地所有权,如果要收物业税,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想听一下你的意见,谢谢。

聂梅生:我想这是现在为什么不提物业税提房产税的原因。如果提物业税,就是持有环节收税,就涉及到土地的出让金,我交了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在房价 21 里,如果让我在持有环节交物业的话,那么土地出让金这个租金是否应该退回来。所以这次为了能够更快的推出试点,就不说物业税,就说房产税。房产税是在持有环节当中是针对一部分来收,至于是哪一部分,怎么收,现在各个地方在做试点,还不一样。所以我觉得不必要争论那么多深层次的法理问题,因为试点是可以试的,而且每次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的,试点可以成功,也是可以失败,起码是可以修正的。所以我认为房产税和将来要解决土地出让金的物业税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

巴曙松:谢谢各位嘉宾的精彩演讲,谢谢大家,我们休息以后,进入下一个阶段。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致辞,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嘉宾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观点,下面为大家准备了十分钟的茶歇时间,请大家茶歇以后回到现场。谢谢大家。

议题二:把握新机会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在短暂的休息以后,我们下面进入第二项议题,把握新机会。下面有请第二场议题的嘉宾主持人,招商证券总裁杨鶤女士。有请。

杨鶤:各位上午好。刚才前面第一组是探讨新的增长,探讨他们很多好的观点,大家已经欣赏和领会了。下一组就是要把握机会。这次在探讨机会的嘉宾里,我们邀请到了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陈志武先生,重庆力帆董事长尹明善先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先生,赛富亚州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先生。

关于怎么样去把握新机会,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正在面临一个非常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我们这个论坛召开之前,刚刚是咱们中央的五中全会闭幕。在五中全会上,为未来未来中国经济的五年发展确定了治国方略,这就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当中,实际上侧重在哪几个角度去着力、去抓工作也有了很多的明确的一些说法,其中包括像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民生的改善,还有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发展,还有建设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还有大力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等等。我想今天我们在讨论会上,面对这样的一个新的发展环境的这样一个变化,这种结构调整的加速,大家最关心的也都会是我们新的机会在哪里,我们怎么样去把握。今天来的嘉宾有教授、学者,也有企业界的企业家,而且我们的尹明善董事长还是非常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观点。

尊敬的陈志武教授,我们知道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还有市场建设过程当中,陈志武教授一直都是积极的参与,建言献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次的中国经济面临的转型的发展时期,我想您一定有很多的思考。特别是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在这场的讨论当中,更想探寻的是在这样一个新的经济转型时期,我们的新的机会到底在哪里。你能够先简单的给我们讲一讲吗?

陈志武:谢谢杨董,也非常感谢招商证券这次给我这么好的机会。因为招商证券大家从最近的华尔街纪录片中已经看到了,招商证券能够那么有远见,支持赞助并且亲自参与有长远发展意义的这样一个项目,推出华尔街这个纪录片。因为在中国过去这些年关于记录华尔街的阴谋论很流行,从从业的专家和从业者来讲,我们都知道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阴谋论盛行以后,让我们这些对资本市场持正面立场的人带来了一些挑战。从华尔街解读的出现,至少我希望把这些方面的空气多少改变了一点,做了一些调整。所以今天有这个机会参与招商证券的论坛,非常荣幸。关于经济转型,调结构,调发展的方向,从原来追求速度转移到现在追求质量,要做这种转型,可能有一些基础性的改革必须要进行。一个是民间社会从GDP增长中分享到的好处,必须要调整,要有提升。因为只要现在政府的征税权利不受到实质性的制约,让预算内的财政税收每年还是按照三倍于GDP增长速度增长,不加上国企业和其他企业,还有土地出让的收入的增长,即使不算那些的话,财政税收增长速度那么快,要强调转型要强调发展的质量,我觉得愿望是可以表达,但是实现的基础会很弱。所以要在十二五规划里,在未来的五年要真正达到转型的话,首先第一步就是让各个地方的人大常委会、财经委更应该拿起他们有的那些权利,对征税权利的不断扩张一些限制和制约。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在金融危机期间,国进民退的趋势很明显的强化了很多,使得民营经济的空间不管是融资机会还是行业的发展机会空间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今天我们非常高兴有尹明善先生也在我们的论坛小组里,尹总所做的一切我知道面对的挑战很大。但是尽管这样,从他54岁开始,一直到现在照样能够把力帆集团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发展壮大成为一个跨国公司,所以我也希望今后不止是在重庆,而且在整个中国经济里,有更多尹明善先生这样的拷贝,有更多克隆的民营企业家出现。但是更多的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之前,我觉得不管是老三十六条,还是新三十六条的意愿表达了以后,有更多后续、实际的行动,使得新三十六条有真正的、实质性的意义。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国家对金融行业的垄断地位如果不调整的话,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还是会继续受到很多的限制。只要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在国进民退的趋势下被挤得越来越多,那么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追求GDP增长的数量到质量这个愿望也非常难以实现。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当年的苏联还是当年计划经济的中国,也包括当前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从不同的层面和时期,都可以看到政府主导时期的经济增长往往在制造和基础设施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优势,换句话说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模式实际上对于追求GDP增长数量是最有利的一种安排。但是一旦发展的方向从数量转移到质量的话,据我的考察,好象还难以找到世界其他国家,不管是以前还是今天,难以找到政府主导下的经济模式更有利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这样的一个经历。所以我开始就讲这么 23 多,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制度改革,包括对于征税权的制约控制,对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民营企业融资空间这方面,是不是能够有根本性的改变。再一个,在其他的经济结构,从地方政府在投资领域唱主角,从更多的民营企业唱主角的这些改革没有办法进行的话,那么十二五规划和刚刚结束的五中全会的表达的新的经济发展的目标会很难实质性的实现。谢谢杨董。

杨鶤:陈教授讲到了在我们的十二五规划和五中全会中,大家有个很重要的关注点就是经济质量的发展,过去我们一直在讲速度的发展,这次非常明确的提出了质量的发展。在提质量发展的过程当中,陈教授又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是靠政府主导来抓经济质量的话,往往是成效值得质疑的,按照过去发达国家的一些发展经验。如果讲速度,政府主导见效快,但是讲质量,应该给民营企业更大的一个发展空间。对于这样的一个观点,我们也可以听一听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会长的看法。

石小敏:首先我觉得很幸运来这里,招商集团是我们大型企业开放联系最紧密的一个企业,由招商集团和重庆市政府联合举办的论坛,非常及时,在这个时刻举办。我想陈志武先生已经表达了他一贯的观点,他主张更多的给市场、给民营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他一致的观点,他有很多这方面的文章,包括各国经验比较的文章。我想就就新增长、新平衡、新机遇稍微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我根据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刚才国外的学者做的主旨报告已经讲得很清楚,全球经济的不平衡现在还没有解决,如果简化的话,以美国为一端,中国为一端,这个循环按照已有的旧的循环已经走不下去了,但是现在改革还不明显。作为中国来说,不能说是埋怨别人,能否从自身出发,对这个循环的改进多做一点事,多做一点努力。比如刚才我们谈到了像中国的M2这么大,有一块就是原来的旧的循环固然带来的。比如我们中央那么多美元,国家拿外汇储备做我们大银行的资本金,按照1:8比例,就可以放贷款,某种程度上,一女二嫁,人民币就多起来了。当然我们整个资本市场,整个相关联的证券和资本市场效率很高,各种资产的相互流动不那么顺畅,占用很大。使M2大,也是有一定关联的。这么大的M2,一旦市场化改进了,流动快了,当然对资产的价格和物价都会有影响。这个大循环的改进是各个调整走向新的结构的一个外部的条件。大家都在讨论,能否找出一个有效的办法,如果我们是里应外合,就很难解决,就会有贸易战和汇率战。如果能够在一起讨论,自己努力,那么解决起来就会方便一点。

说到中国的时候,我想讲我们是在一个大环境下,这个危机爆发两年了,和危机联系最紧密的一个词语就是不确定性。但是两年过去了,这个不确定性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感觉有不少的确定性现在已经向相对的确定的方向走了。比如奥巴马上台以后,对小布什的政策发生的很大的调整,他执政的方向和战略相对比较 24 明确,这点有确定性。比如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美国的经济总的战略一个是新能源,一个是所谓负利率,负利率就是银行利率加一定程度的银行贬值,形成负利率。新增美元战略,解决现在的一个经济危机,解决未来的一个大产业,但是很难。现在还在讨论和酝酿之中。能不能这四年形成一个基本明确的框架,下一个四年开始政府和市场,就美国来说,开始共同实施呢?现在也看不清楚。而这个负利率是要靠银行的低利率或者零利率加上美元贬值实现,这是一个必然。不是说你抱怨就不实行了。这样的方针下,中国怎么办?中国也在考虑新能源,但是中国的讨论往往是实施方面有很多的缺陷,比如很多大的国企,讨论新能源的时候,形式是很多,但是实质上的改进,形成一整套战略方针的还很少。这个不确定性,就中国而言,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危机到来之前,我们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们的经验不足。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自己的宏观调控方针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从2008年的双防,到7月份的一保一控,到11月份、12月份的全力保增长。我们经过了一年多将近两年多的全力保增长,我们也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靠投资拉动在以房地产为主的城镇化,房地产加基础设施为主的城镇化高投资拉动下,我们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率,9—10%的增长率,现在全球范围内是少见的。但是同时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一种增长方式,短期内就遇到难以为继的挑战。整个这样一个局面遇到了在各个方面似乎都触及到了它的一个零界点。如果再这样下去,有可能哪一天就泡沫破灭了。

所以我们现在要把它调控到一个相对可控的状态,不至于出现大的危险的状态。那么我们的增长就开始下滑,一年以2个点的速度下滑,我们的通胀一年两个点的速度在上涨。什么时候这两个碰头呢?我们曾经在08年9、10月份经济滑到了5—6以下,通胀上到了5—6以上,那个时候的压力非常大。所以我们遇到了一个很大的一个深刻的挑战。关于增长方式,调结构,保增长,谁前谁后,谁重谁轻的讨论,已经讨论了一年。这次五中全会的一个很大的好处使这个确定性增加了,比较明确倾向性的政策语言告诉了我们今后的方针。相反这个速度,相对来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个确定性现在有了。这是大家都非常关注和欢迎的。另外五中全会还有一个确定性的东西,就是我们治理结构的稳定性、延续性清楚了。紧跟着的一个政策就是利率调整,强化了整个这样一个未来方向的确定性。有人做评价,我们的这次利率调整,使我们短期的特别情况下的一种刺激政策回到了某种经验、常规的路上来。

那么我想谁都知道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未来的增长要在发展模式的转换中进行。未来的平衡要在结构的调整中调整。但是调整结构谈何容易?调整结构必须从改革的突破中进行。但是我们感觉,恰恰是在大家全力保增长的过程中,改革方向比较清楚。这几年我们数了数真正的改革,真正含义的改革不多。有那么一点,比 25 如林权改革,比如我们的新疆率先实行资源税。大的改革不多,因为有阻力。所以在某种情况下,政府主导或者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政府主导,其实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但是决策不能利益最大化,不能被捆绑,被官僚、利益侵害,完全掌控。那么就有问题。要反映社会方方面面的要求,才能使一个决策向着一个更合理的方向走。所以我感觉可能结构调整还要束缚于改革,有些改革压力最大的时候可能就破茧而出了。比如我们的资源税为什么能够在新疆实现,因为那个地方的压力最大。所以酝酿了很长时间,就让他先试一步。提高民生我们遇到了多大的挑战呢?比如我们想过如果2020年未来十年,我们真正要实现全面小康,真正实现完善的市场机制,有两个硬指标是跑不掉的,一个就是把我们的居民消费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一个就是我们的减排指标,我们已经承诺了,这两个是最硬的。可能要提10个点的比重上去,大概需要25—30个给农民减免税、加种粮直补的政策,我们这样的政策准备够不够?但是也有大的,一个就等于5个这样的政策的东西。我们已经提到了两项,一个就是我们聂会长提到的,如果土地制度加房地产这块,如果做一些制度上的突破,比如把我们的土地出让变成一个相对规范的土地增值税比如50%,一半政府拿来做公益,一半给农村集体和农民。那么在这个下面,农村的土地流转就有了更大的空间。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的小产权房的合法性交易就有可能确定,因为聂会长讲到去年我们9亿平方米的商品房,大有还有八九亿的小产权房,没有在法律保证的交易内。这块改革加上我们的住房体系的调整,住房制度的改革,这块至少要释放出来,在未来的五到十年,至少不低于五个给农民减税免费的政策。还有一块是服务业放开,包括我们的金融,服务业是未来大中专学生的主要的就业方向,也是整个产业升级的最重要的一个抓手。服务业上不去,我们老是在制造业里徘徊,我们不能进入比较高的经济体制中。我们现在好象很有钱,都是上万亿的外汇,但是我们不能进入全球的金融体制了,我们很难参与到定价、评估这样的高级金融活动中,必须得放开。如果金融业能够放开,那么至少也得五个,农村减免税,积极的提高农民的生产种植。服务业放开,加上土地和住房制度的调整,这两个要同时搞,那么还有相互的作用,我们就可以拿到15—20个相当于给农民免税的政策。那么在未来提高我们消费10个百分点是很有可能的,但是这需要酝酿,需要下决心,一定程度上需要突破特殊的利益。

而中国这么搞了,比如金融放开以后,我们外汇的持有性松驰,企业个人家庭都可以外汇,那么中国对国外的购买就会大大的增加,政府能买的民营企业都可以买,那么对全世界大循环的改善会不会有帮助呢?所以中国改革的推进,对世界新体系就是一个贡献,对我们自身就是一个贡献。所以我相信新的平衡在结构调整中,但是新的突破一定是在体制改革中。谢谢大家。

杨鶤:谢谢石会长,他提了一个非常尖锐的观点就是在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特别要处理好利益转移的公平公正问题。要突破特殊利益团体或者利益团体的一些特殊利益安排问题。那么这应该从说大的角度、宏观来说,这确实是我们政府在推动这项经济转型过程当中,要在宏观层面上解决好的问题。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因为有了一个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有了各种新的增长方式的一些规划和安排,必定它会对一些新的机会、新的利益的产生给不同的社会群体带来新的思考。那么因此,处于市场上的各个竞争者也好,或者是监管者也好,或者是被服务对象也好,大家都会思考在这种新的模式下,我们的机会在哪里?我们要做的事是什么?那么可以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新的经济模式的调整,会带来产业发展的一些新的方向的变化,会带来行业增速的一些分化,也会带来管理模式的一些变化。当然,也是我们现在这个组的主题,探讨机会。下面请重庆力帆的董事长尹明善先生来谈一谈他的观点。

尹明善:主持人好,大家好。如果陈志武教授讲的是美国的声音,石会长讲的是北京的声音,那么我讲的就是重庆的声音。这个阶段谈的是新机会,但是我首先感谢招商证券给今天整个论坛取了一个好的题目叫做新突破.新平衡。谈到新平衡,我们必须要反思旧平衡是什么,在世界金融危机之前,全世界的平衡是什么,那个时候的平衡就是一个金字塔,美国的强大的金融在金字塔的高端,牢牢地压制着中国的低端,让我们的附加值低,利润少,员工的收入低。而且在他们的高端,他们的金融在拼命的发热,我们在低端,我们感觉非常的冷。从05—08年,人民币的贷款在收紧,存款准备金提了又提。所以美国金融的热和中国的金融的冷的反差造成了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也许我是无稽之谈,他们热得受不了,我们冷得受不了。所以现在要新突破,就是我们的金融必须热起来,因为美国已经开始出问题了。也就是说我们要从金字塔的下端向上面打。所以我下面就要说三个新机会,国家的新机会和今天邀请我的主人招商证券的新机会以及我们企业家的新机会。

国家的新机会就是在金融上赶快崛起,把我们人民币做大做强。我们力帆是一个出口企业,我们经常被美元玩弄于鼓掌,我们一天到晚都在看美国的脸色,让我们深受其苦。美元确实强大,强大到我们100辆摩托车,4万多美元,他就开动机器,轻轻拎几张钞票就把我们打发了。所以我们造什么东西,他们钞票一印,就换走了。我们和全世界都吃尽了大亏,所以欧洲的强国他们抛弃前嫌,结合起来搞了一个欧元,本来法国和德国是世代冤仇,但是最后他们结合起来共同搞了欧元。如果美元是少林,欧元就是武当,那么我们亚洲为什么不组织一个丐帮呢?很遗憾,日本人老是和我们中国人作对,所以亚元的成立是遥遥无期。那么我们退一步,搞一个中元,港澳台加中国的人民币,现在港澳台也有一定问题。刚才上一个阶段对我们M2钞票印得太多,颇有微词,其实我不这么看,中国人印这么多钞票,那是客观发展 27 的需要。首先是我们企业要作大,我们人民币要走出去,不一定钞票多了,物价就要涨,是看你的钞票能不能用出去,比如津巴布韦,钞票用不出去。所以中国的钞票能够用出去,我们那么多出口,人民币已经在向周边的国家流通。我是全世界到处跑,我们港澳台不说了,就是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巴基斯坦都是欢迎使用人民币的。我们人民币印得多,我们就向外边扩展,总有一天,我们人民币就会国际化。所以我们要搞一个丐帮,我们中国首先把人民币做大,我们先带一个头,如果哪一天能够感召港澳台,哪一天日本人也觉得和中国合作是好,那么大家就搞一个亚元。所以中国的新机会就是拼命的把人民币做大做强,不能受美国美元的欺压。这是国家的新机会。

招商证券今天是我的主人,我谈一下你们的新机会。金融危机以前,世界的银行花旗、汇丰等等,中国的工商银行什么都不算了。可是短短的几年,世界市值第一、第二、第三的是我们的工行、建行和第四名的中国银行。但是我们的证券还很弱,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的证券做成我们中国的高盛,摩根史丹利,所以我们非常的祝愿我们把我们的招商证券做成中国的高盛、摩根史丹利。你们要扩张,重庆才那么几十家上市公司,我们重庆很人傻,以为上市很难。结果我们力帆上市的时候,他们说我们的企业申请的时候,他们说我们的企业已经是很大的规模了,重庆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数以百计,所以招商证券可以到重庆当保荐人,把重庆的企业推荐几十个去。

最后,说一说企业的机遇。我们企业最害怕的是金融冷,害怕收紧贷款。所以一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心里就紧张。钞票印得多我们就高兴,因为我们的贷款容易,上市容易,直接、间接融资容易,我们很多战略目标才能实现。你们不让我们贷款,我们非常的困难,钱也拿不进来,我们怎么发展。所以钞票印多了,我们企业家千万不要批评政府。有人说钱多了不管用了,你们太悲观了。改革开放以前重庆的小面一毛钱一碗,现在3.5元,好象物价涨了35倍。那么同志们,现在你们的生活比改革开放以前是好还是差了,今天我们穿的什么?改革开放以前又穿的是什么?今天是什么景象?不怕物价涨,只要收入的速度能够超过物价就行。所以这是一个挡不住的潮流,我们多发一点钞票,让企业多贷款,物价是会涨起来,但是我们的收入肯定会超出物价飞涨的速度。这就是我今天讲的国家的新机会,拼命把人民币作大,招商证券的新机会,你们要成为中国的高盛,我们企业的新机会,利用钞票印得越多,我们赶快到银行贷款,赶快发债,赶快去上市。最后我要感谢陈志武教授,陈志武教授所有的文章,每次讲话,都在帮我们民营企业呼吁。所以我们民营企业每次看到他都很亲切,看到他的文章都很感动,今天他也在鼓励我们企业,我要向他表示感谢。谢谢。

杨鶤:尹明善董事长说得非常精彩。我想刚才尹明善董事长感谢了陈教授,不过陈教授可能对尹明善董事长的这番高论,也应该给一点评价吧。

陈志武:谢谢尹总,尹总一直是我心目中最高的榜样,他的个人经历等等方方面面都是让我感觉到我个人的经历太一帆风顺,所以我非常的佩服。刚才讲到的很多话题是非常有意思的,也给我很多的启示。当然从另一方面讲,我也觉得为什么中国的人民币没有向美元那么强大,这是我们搞这一行的,也包括招商证券的朋友,我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因为从购买力的角度来讲,还有从长久的方方面面制度、经济、政治的稳定来讲,这些方方面面最后综合到一个国家的货币,是人们不敢更多的持有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比如像现在我们都知道的外汇管制那么严,人民币变成国际货币,第一个要做的事,人家有了几个亿的人民币的收入以后,是不是可以非常方便的到中国境内买房地产、股票投资,这些自由流动没有放开的话,不是我们不愿意看到中国人民币更多的走出去,而是我们自己的这些政策还有很多其他的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和非经济制度导致人民币没有办法走出去。刚才尹总讲到,在大中华三个地区要实现统一的货币都很难。为什么难呢?大家知道台币到目前为止,不能和人民币变成一件事,港币和人民币也是继续分离,继续保留各自的空间。这些都是和制度有关系的。所以从尹总讲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最终让人民币走出去的路程非常的遥远,这个遥远不是我们今天没有这个愿望,更多的是我们很熟悉的那些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还有架构网、监网方方面面造成的结果,所以我个人觉得,从我们自己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后,也许可以反馈回来,让我们要更多的进行刚才石会长讲的那些体制改革方面的这些要求。因为刚才石先生也讲到了经济增长,从数量转移到质量这些改变,从民间消费现在占GDP的35%上升到45%,这些要转型起来为什么那么困难,我刚才讲得太宏观了。我简单说一个很具体的一件事,比如今年暑假去东莞,东莞总的财政税收200多亿,一个镇财政税收给他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大概有6亿多,当地的居民大概是6万左右,但是外地的没有户口的农民工将近45万人。这些农民工的子女在整个东莞市下的民办学校上学的大概近500万。前两年各个媒体给东莞市政府施压,这些农民工自己给整个东莞市的财政税收贡献这么大,但是他们的子女教育一分钱好处都不能享受,还要自己付学费。在压力之下,今年东莞市政府终于开始发了善心,在给500多个民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弟学校500多万个学生今年提供的补贴大概是1000万,每个学生每年补贴了2元钱。大家可以想象,中央方面的数量到质量的增长的愿望表达了,但是市政府的层面如果没有民主权利的监督机构去支配和引导,东莞市的财政开支到底往哪些方面花,没有办法引导政府更多的农民工从外地的户口转到本地的户口,这些方面又涉及到一些实际的利益和权利的制约的问题。这些方面改革没有办法进行的话,最后东莞市政 29 府收的税收再多,也没有办法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所以愿望有是了,但是整个制度架构是什么,障碍不消除的话,愿望是难以实现的。

杨鶤:谢谢陈教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行业布局的变化。对于搞投资的来说,自然也会对投资的侧重点有所调整。今天在座的还有臵业的投资家阎焱先生,让他给我们交流一下他们在新的形势下,新的环境下投资策略和选择会发生什么变化?

阎焱:谢谢杨总。我在中国从来没有对宏观经济发表过评论,因为中国的每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今天在台上讲话的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就像我们北京的每个人,都是政治学家。我现在的职业是赚钱,所以我想今天谈的是新机会,所以我说一下关于PE,也就是VCPE私募产权的事。在这个行业我已经做了15年了,所以应该说非常具体。

在过去的两年,可能中国最热的一个行业和最热的一个职业可能是PE,大家看到很多的所谓公募基金人才的流失,都到了PE。所以现在是上至中央首长、地方官员,下到大街上的老太太,谁都讲PE。所以现在是中国最火的一个行业,也是机会最多的一个行业。但是大家不要忘记05年我们投资盛大的时候,很多人说我是疯了,包括我们的投委会,第一次也给我们否决了。但是过去的15年中,有一个关注的事,过去的十年中,尤其是VC这个行业,VC是增长性的资金。过去的十年,作为资产一类,回报是全球最高的。我们管理40多亿美金,我们过去十年,我们平均的回报做到了将近80%,79.6%,不光是我们一家,而是一批,比如IDG、CDH。同样在十年中,美国的前十名的基金的回报相比,大家大概是平均17.8%。所以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PE作为资产一类,大概比美国要高出4—5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热的一个原因。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咱们从微观经济的角度来讲,宏观的我们谈中国经济,基本上一半是废话,一半是常识。所有的人,如果真懂经济的话,看一看陈志武教授的一本书《金融的逻辑》,基本上中国的很多人都不懂经济,主要是没有看陈志武教授的这本书。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今天在会的人去思考,就是说在今后的五年到十年的机会,在今后的五年里,作为资产的一类,中国的PE是不是仍然能够保持高回报和高增长的态势?我个人认为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如果说从一个资产一类来讲,一定会比全球其他的资产回报高。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有很多的原因,大家知道中国的人口多,内需在逐渐的增加,人口比较年轻,发达地区和内地地区有很大的不平衡等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其实今天大家很少谈到一个问题但是陈志武教授以前提到过。其实中国今天的资本市场是全球最无效的一个市场。在中国如果要产生100块钱的GDP,在美国需要发行80元的现金,在中国需要180元。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刚才尹总也谈到,其实中国到今天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的待遇是一个二房三房的待遇,基本上是资本对民 30 营企业来讲,非常不利的。比如2009年国家4万亿贷款大规模向投资的时候,民营企业拿到多少?这也许是整个资本市场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拿到的却非常少。我们不需要钱,但是我们被银行逼着贷了400亿,因为银行知道我们能还,并且我们符合政策。如果我和尹总开一个公司,我敢肯定任何一个银行都会给我们贷款。由于资本市场的歧视性,所以去哪儿找钱,除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家人以外,就需要这种VC和PE的投资。所以在这种大规模经济的增长的同时,资本市场的无效性会给这些PE和VC提供了一个机会。

我就讲到这里,由于今天时间有限,大家可以多思考一下。谢谢。

杨鶤:谢谢阎总,阎总提到的这个问题,银行的资金一般是追逐安全、稳定的投资。那么要解决中国未来的这种新经济、新技术这样一种发展的一种需求,因为这样的一种发展需要的是有更高的风险承担度的这种资金的加入,那么确确实实中国在整个资金市场供给构造的过程当中,也在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大家看到了去年创业板的推出,今年还在探讨三板。实际上创业板大家知道,它也是在入门的门槛上,对企业基本具备的素质条件提得偏高的。因此整体上来说,在我们国家目前资本市场上,对于有迫切需要的资本形成的这样一种资金的供给,是不足的。那么PE基金的出现,实际上是在弥补这个空缺,而且发展的势头非常猛。我想发展的方向,也是符合我们目前整个国家的国策、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本来大会还安排了评论,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刚才我接到了会议通知,把提问环节取消了。黄市长也已经到了,要接见这些嘉宾,所以在这里,给大家抱歉。这个小组讨论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下面我们还有一个环节,为了更直接、更全面的跟踪投资者信息的变化,同时掌握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招商证券特别编制了投资者信息和投资意愿的指数,下面有请招商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杨晔先生为我们发布《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居民投资信心及投资意愿指数报告》。

杨晔:非常感谢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借此机会代表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发布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投资信心和投资意愿指数。我先做一个说明,对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做一个说明。投资意愿和投资信心指数主要是为了对中国不同层次居民的投资信心和意愿趋势进行跟踪,深入了解他们的理财态度和行为。所以我们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务院发展中心金融研究所,同时委托市场研究公司从08年9月份开始每季度对中国的主要的城市居民投资意愿进行调查,由此形成了投资信心和意愿指数。我待会儿会简单的介绍一下指数的结构,同时把大家所关心的关键的资产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一个说明。

采用的调查方式是一个在线的访问,数据搜集时间是2010年9月3—9月23日,覆盖大陆的华东、华南西北和华北的29个省市,样本1408个,主要的城市是北京、31 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同时还选取了核心城市。受访者的条件年龄是25—55岁的男女性居民,接受采访或者调查的同志是对家庭的投资理财情况有决策权或者影响决策的人。这些家庭的税收年收入在当地的中等及以上。涉及的两个指数一个是投资信心指数,反映受访人群对未来三个月的投资信心是乐观、中性还是悲观,如果指数是100是中性,超过100是比较乐观,低于100是有意愿减持或者没有信心。投资意愿指数也是这样一个情况。涉及到的产品有房地产、债券、股票、黄金以及其他一些另类投资。计算方法刚才已经讲了,持乐观态度或者愿意持增持的减少悲观的比例,乘以100,加加上100,100是中性词,超过100,表示居民愿意更多的投资或者增持相关的资产。所有的资产加总的时候,我们会使用上一期居民实际持有作为一个权重,计算投资意愿和信心的一个情况。本季度的情况,我介绍几个主要的方面。

目前居民持续的情况来看,储蓄和房地产在过去仍然是最重要的资产持有方式,其中在09年一季度以来,我们看到储蓄资产的比例有明显的上升,房地产的比例相对稳定,同时在金融资产方面,股票加上基金的投资在居民金融资产里的比例是有所下降的。从投资信心来看,总体的看法是三季度居民对未来三个月的总体投资市场是比较乐观,投资信心指数我们看到从09年的4季度开始达到一个高点以后,持续下降到今年的二季度,已经结束了一个下降的趋势,目前开始已经出现明显的回暖的趋势。投资意愿的情况相对保持一个乐观,因为我们看在100以上。和第二季度的情况是基本持平的。从城市来看,五个主要城市的投资信心指数是上升的,投资意愿方面愿意采取行动的居民来看,上海、广东、深圳比北京、成都方向要更强一些。储蓄的情况来看,储蓄的信心与上季度相比是保持一致的,意愿指数愿意增加储蓄的比上季度有所增加,可能和居民的收入增加有关系。房地产方面,三季度我们看到居民房地产的投资收益信息和投资意愿显著上升,其中信心,就是说在房地产调控四月初的房地产调控开始以后,其实是从09年的四季度开始对房地产的投资信心是大幅度的下滑,甚至下滑到一个负面的方向。但是现在已经从二季度开始有所回升,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中性的水平,这和目前房地产的价格变化和成交量的变化相匹配。从分城市的情况来看,各城市居民对房地产的投资信心是上升或者趋于乐观的。其中上海和深圳的投资信心指数上升到08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值,在采取行动方面,上海、广州、深圳采取行动的意愿是比较显著的一个上升。在股票方面,三季度7月2日市场处于一个低点,大盘逐渐回升。进入国庆节以后,出现了更大的一个上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居民对股票投资的信心和意愿其实也是从09年四季度开始有大幅度的下降,一直降到了今年的二季度,这是最低点,但是现在已经从二季度相对负面,特别是信心比较缺失的情况下开始回升至乐观的水平,投入意愿采取增持股票的意愿比二季度有所增强。

五个城市的情况来看不太一样,除了成都的情况稍微信心方面不太乐观,对于上季度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深圳居民对股票投资的信心指数2010年以来达到了最高点,北京、上海我们看采取行动或者增加股票资产的意愿是最强烈的。我们看到是相对的一个下降,但是其实是高位的一个回落,但是对债券仍然是乐观的。总体来看,各个城市的债券投资信心和意愿和上季度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基金的情况,我感觉和股票的情况来看类似,但是总体来看,深圳方面对2010年以来的最高值投资行动方面会更强一些。理财产品,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相对乐观,但是投资意愿和信心指数都是在下降的,可能跟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构发生变化有一些关系。保险方面,我们看到投资意愿指数是有明显的下降,其中特别是北京、上海,北京居民对投资性保险的信心下降到了负面,更多的人不愿意乐观的展望。从投资行为来看,投资意愿在北京、上海的居民有下降。黄金方面,中国居民的愿望和上季度是持平的,很多居民已经愿意采取行动应该说今年比较多,所以指数在131和138。所以总体来看,五个核心城市对黄金资产的投资信心和意愿都保持了一个高水平的稳定。

这些金融资产的基本情况就是这样,我们希望这个指数和结构方面的数据能够给我们的投资人在未来投资方面有所参考。谢谢大家。

杨晔:非常感谢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借此机会代表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发布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投资信心和投资意愿指数。我先做一个说明,对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做一个说明。投资意愿和投资信心指数主要是为了对中国不同层次居民的投资信心和意愿趋势进行跟踪,深入了解他们的理财态度和行为。所以我们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务院发展中心金融研究所,同时委托市场研究公司从08年9月份开始每季度对中国的主要的城市居民投资意愿进行调查,由此形成了投资信心和意愿指数。我待会儿会简单的介绍一下指数的结构,同时把大家所关心的关键的资产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一个说明。

采用的调查方式是一个在线的访问,数据搜集时间是2010年9月3—9月23日,覆盖大陆的华东、华南西北和华北的29个省市,样本1408个,主要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同时还选取了核心城市。受访者的条件年龄是25—55岁的男女性居民,接受采访或者调查的同志是对家庭的投资理财情况有决策权或者影响决策的人。这些家庭的税收年收入在当地的中等及以上。涉及的两个指数一个是投资信心指数,反映受访人群对未来三个月的投资信心是乐观、中性还是悲观,如果指数是100是中性,超过100是比较乐观,低于100是有意愿减持或者没有信心。投资意愿指数也是这样一个情况。涉及到的产品有房地产、债券、股票、黄金以及其他一些另类投资。计算方法刚才已经讲了,持乐观态度或者愿意持增持的减少悲观的比例,乘以100,加加上100,100是中性词,超过100,表示居民愿意更多的 33 投资或者增持相关的资产。所有的资产加总的时候,我们会使用上一期居民实际持有作为一个权重,计算投资意愿和信心的一个情况。本季度的情况,我介绍几个主要的方面。

目前居民持续的情况来看,储蓄和房地产在过去仍然是最重要的资产持有方式,其中在09年一季度以来,我们看到储蓄资产的比例有明显的上升,房地产的比例相对稳定,同时在金融资产方面,股票加上基金的投资在居民金融资产里的比例是有所下降的。从投资信心来看,总体的看法是三季度居民对未来三个月的总体投资市场是比较乐观,投资信心指数我们看到从09年的4季度开始达到一个高点以后,持续下降到今年的二季度,已经结束了一个下降的趋势,目前开始已经出现明显的回暖的趋势。投资意愿的情况相对保持一个乐观,因为我们看在100以上。和第二季度的情况是基本持平的。从城市来看,五个主要城市的投资信心指数是上升的,投资意愿方面愿意采取行动的居民来看,上海、广东、深圳比北京、成都方向要更强一些。储蓄的情况来看,储蓄的信心与上季度相比是保持一致的,意愿指数愿意增加储蓄的比上季度有所增加,可能和居民的收入增加有关系。房地产方面,三季度我们看到居民房地产的投资收益信息和投资意愿显著上升,其中信心,就是说在房地产调控四月初的房地产调控开始以后,其实是从09年的四季度开始对房地产的投资信心是大幅度的下滑,甚至下滑到一个负面的方向。但是现在已经从二季度开始有所回升,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中性的水平,这和目前房地产的价格变化和成交量的变化相匹配。从分城市的情况来看,各城市居民对房地产的投资信心是上升或者趋于乐观的。其中上海和深圳的投资信心指数上升到08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值,在采取行动方面,上海、广州、深圳采取行动的意愿是比较显著的一个上升。在股票方面,三季度7月2日市场处于一个低点,大盘逐渐回升。进入国庆节以后,出现了更大的一个上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居民对股票投资的信心和意愿其实也是从09年四季度开始有大幅度的下降,一直降到了今年的二季度,这是最低点,但是现在已经从二季度相对负面,特别是信心比较缺失的情况下开始回升至乐观的水平,投入意愿采取增持股票的意愿比二季度有所增强。

五个城市的情况来看不太一样,除了成都的情况稍微信心方面不太乐观,对于上季度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深圳居民对股票投资的信心指数2010年以来达到了最高点,北京、上海我们看采取行动或者增加股票资产的意愿是最强烈的。我们看到是相对的一个下降,但是其实是高位的一个回落,但是对债券仍然是乐观的。总体来看,各个城市的债券投资信心和意愿和上季度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基金的情况,我感觉和股票的情况来看类似,但是总体来看,深圳方面对2010年以来的最高值投资行动方面会更强一些。理财产品,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相对乐观,但是投资意愿和信心指数都是在下降的,可能跟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构发生变化有一 34 些关系。保险方面,我们看到投资意愿指数是有明显的下降,其中特别是北京、上海,北京居民对投资性保险的信心下降到了负面,更多的人不愿意乐观的展望。从投资行为来看,投资意愿在北京、上海的居民有下降。黄金方面,中国居民的愿望和上季度是持平的,很多居民已经愿意采取行动应该说今年比较多,所以指数在131和138。所以总体来看,五个核心城市对黄金资产的投资信心和意愿都保持了一个高水平的稳定。

这些金融资产的基本情况就是这样,我们希望这个指数和结构方面的数据能够给我们的投资人在未来投资方面有所参考。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杨总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报告。同时也感谢各位嘉宾、朋友的积极参与。我们上午的议程到此结束,下午的议程由于比较多,所以我们下午提前十分钟开始,下午开始的时间是一点五十。

下午:主旨演讲黄奇帆

金融创新加速经济发展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议题三:创新新模式

主持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

参与嘉宾:赵欣舸(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和CFO课程主任)

汤维清(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花醒鸿(Cerberus博龙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温天纳(招商证券投资银行业务董事总经理)

宣布闭幕杨鶤(招商证券有限公司总裁)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经过短暂的休息以后,让我们继续今天下午2010招商证券论坛的精彩内容。首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下午主讲嘉宾,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先生。

黄奇帆:应大家的邀请,我想借招商证券跟客户经理搞活动的这个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下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因为你们不仅是搞金融的,跟招商证券服务对象有关的客户经理事实上涉及到各类工商企业,各地的工商企业。所以大家到了重庆几百个人了解了一下重庆的情况有好处。

重庆作为中国内陆的直辖市,正在建设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我们这个城市是一个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所以我们推动重庆的发展,有一个城市化、工业化、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所谓城市化,就是讲重庆这个城 35 市是一个大都市结合的城市群和农村联手发展。大都市就是指重庆的主城现在700万城市人口,可能五年以后会到1000万城市人口,就形成一个超级规模的大城市。因为整个中国目前超过1000万人口的城市就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我们可能就是第六家。另外,重庆不仅有这么一个大城市,周围还有30来家中等的城市,包括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等等各个区县的县城。相当于各个省的地市州这样的城市。然后我们还有上千个各种中心镇,这样就是一个大城市带动一个城市群,再带动上千个中心乡镇和大农村,这样形成一个城市群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有一个工业化的推进,现在重庆是1万亿的工业的发展,1万亿的工业销售,过五年,我自己估计会到2.5万亿,三年就可以翻番,五年时间可以到2.5万亿左右。一体化就是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中,为了避免拉大城乡的差距,贫穷之间的差距拉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拉达,要有一个协调性,这是一个民生和谐的要求。

这样一个化就是城市化、工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下,重庆现在的经济发展比较顺。比如今年1—9月份GDP增长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们是17.1%,在整个中国西部我们排在第一位,增长是最快的。我看了一下周边其他的地方一般在14、15增长,我们在17,应该算是在全国排前三位,西部第一位。重庆这个高增长,还不光是靠投资拉动,实际上它现在的外资是50%的增长,进出口50%的增长,那么财政税收也是50%的增长,大家想一想,一年涨50%。另外我们的工业销售值,固定资产投资,都是差不多25%以上,接近30%的增长。银行的贷款、房地产的投资,以及商业零售各种经济指标都是比较高的,是一个全方位的发展。我自己认为,在今后五年,保持15%左右的增长率,在重庆是可能的。

大家会关心推动重庆高速发展、持续发展、并且发展和谐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我们自己认为,就是围绕着内需发展,围绕着民生改善努力的推进开放、改革和创新。这三个方面,六个字,开放、改革、创新,其实是推动重庆走民生发展道路,走内需发展道路的秘诀。我们说开放有什么秘诀?过去的二三十年沿海一直在开放,现在搞内需,搞西部开发,内陆开发,好象开放不那么重要。其实不对,越西部开发、内陆开发,西部地方的省份比沿海地区要晚开发十年到二十年,晚开放十到二十年,这样我们跟许多世界经济的交流、要素的互动实际上是短缺的。如果我们不补上这一课,我们蒙着头搞内需、搞西部开发,其实会误入歧途的,会钻牛角尖,会闭门造车,不清楚方向的。所以开发和开放,开放高地建设不是为了要资本,要外资的钱,30年前中国开放是为了钱,那时候中国钱少,现在2万亿美元的国家储备,国内的确不差钱。但是我们作为西部的重庆,我们差国际的历史、人才、技术、市场、管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补上开放这一课。

另一方面,西部开发了,全球又遇到了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更多的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的西部开发,而这个时候,你有开放的意思,外国资本会更多的跑到西部 36 来。你主动的迎合上去,正好是加快西部发展的有利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给我们西部开发开放带来的契机。所以恰恰是金融危机的三年,恰恰是整个中国外资投资增长率下降或者不怎么高的三年,恰恰是沿海利用外资开始减少的三年,中国的内陆外资增加了,重庆三年涨6倍,我们07年10亿美元,去年40亿美元,涨4倍,今年再涨50%,到60亿。这个60亿算算数量不多,但是比过去三年前要涨6倍。60亿讲的是到位资本金,算成人民币的话差不多三四百亿。这是资本金的概念,带动的外商外资总投资是上千亿,会促进你的发展,这是一个方面。我们估计重庆明年可能就是80亿,到2012年100亿也是正常的。整个十二五期间重庆外资投资500亿,今年100亿,平均五年500亿是可能的。所以开放高地建设这是。另一方面,我们不仅是开放,我们也要走出去,我们现在不差钱,引进外资的目的是刚才说的为了五个更开放的意识,国际化的管理,国际集团的管理,国际市场的把握,各种先进技术的掌握等等。我们在这个情况下,也要走出去。我们重庆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差不多有4—5个走出去的项目,包括到巴西买几百万亩耕地种大豆,大豆收获以后运回中国,我们一年要进口上千亿的大豆,与其让它涨价我们吃亏,还不如自己种大豆。所以我们走出去是一个确切的、合理的行动。我们到澳大利亚买的铁矿石,已经发生交易,一年可以为重钢所需要的铁矿石提供保障,而这个价格,因为我自己投资,自己左手卖给右手,成本比国际市场买卖的铁矿石价格至少低50%。第三,我们买来了英国的装备工业,高科技的装备工业买下来以后都归我们,至少让重庆的机电集团、装备工业集团提高十年的水准。第四,我们有企业到加纳去收购了铝矿,启动了氧化铝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加在一起,四五十亿美元。如果我们在一年做四五十亿,以后每年再有这些活儿干,可能五年下来,也有两三百亿美元的海外投资,叫有进有出,这就是开放。

再一个方面就是和贸易有关,贸易除了一般性的工业企业实物贸易进进出出以外,很重要的就是加工贸易。过去十年二十年,中国的加工贸易发展到了1.1万亿美元,规模是很大的。上亿的内地劳动力在沿海打工,主要是为加工贸易干活,模式主要是来料加工,原材料资源、原材料零部件在外,运到沿海加工,然后销到世界。这个模式不是很好,因为把原材料、零部件再从沿海运到重庆、四川、陕西,2000公里的路程,物流成本就淹没了一些加工的合理性。所以过去二十年,内陆没有加工贸易。那我们要把沿海加工贸易转移到内陆,只有改变模式,把两头在外变成一头在外一头在内,也就是说把要加工的那个产品的零部件70—80%都放到当地加工生产。把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为一体化的基地,我能够做一体化我就搞,做不成就不搞这种产品的加工贸易。那么重庆按照这个思路,这两年取得了突破。我们跟美国惠普形成了1+3+100的一个集群,1就是惠普,他下单4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单子,3就是富士康、广大、英业达,来加工4000万台,100就是一两百个零 37 部件厂在重庆落户。那么这样就形成了零部件在重庆产,在重庆总装,物流成本、供应链上的零部件的供应成本就比沿海低,这样我们的加工贸易基地就有了生存的条件。国家因此批准了我们两个保税区,给我们提供加工贸易基地的保税业务的发展。因为当你把加工厂放在保税区里,保税区外的一两百个零部件厂作为国内企业,一旦生产出产品运到保税区总装的时候,就算出了海关,就要退税,这样就使零部件的关税成本退下来,可以帮助流转。所以重庆这块的发展,国家也给了很好的政策支持,然后内陆的加工贸易基地模式由此形成。现在四川、陕西、郑州、湖北、湖北的武汉都在推进这个模式。应该说,重庆起了头,中西部一起受益,大家一起共进退,是好事情。

我们这个地方也不是一个方案,一个盘子做完了就拉倒了。实际上我们除了惠普以外,现在进一步的思科今年四月份也和我们签单,有几百万台的服务器、路由器等等,会有上千亿的销售值在重庆。进一步还有打印机、相机等等其他各种的3G手机等等这一类,现在3G手机和笔记本、平板已经一体了,功能都差不多。整个来说,重庆因为加工贸易而突破,电子信息产业而大发展,这是我说的开放、改革,用改革的方案推动开放的发展,使得整个内陆的内需发展过程当中,产生了的新的拉动力。而且我们这个加工贸易,创汇能力、拉动生产力的能力比沿海强,沿海如果1000亿美元出口,净创汇一般200亿,因为800亿是零部件从国外买来的,是拉动国外的中小企业。但是贸易摩擦很厉害,中国出口1000亿。我们这儿如果1000亿出口,我的零部件80%本地造,我如果1000亿美元出口,有800亿美元的净创汇,拉动的是中国内陆的中小企业,不管民营、国有,总之,拉动的是本地的就业。这个模式更符合中国的实际利益。这是我想讲的第一段,开放,我们要引进来,走出去,要在加工贸易方面、服务贸易方面整体的大发展。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方面,讲一下改革。

现在的改革其实小平同志说过,是我们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一种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社会制度安排的调整,是体制机制的调整。我们现在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在科学发展的过程当中,除了主观想科学发展以外,我们许多体制机制制度安排是原来的体制,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如果把再制度安排上调整,光主观想搞科学发展,搞不起来的,不能推到底。那么最近这段时间,重庆市委确定了几个重大的、和民生、内需有关的改革,一个就是户籍制度改革,一个是住房制度改革,一个是微型中小企业的体系的一种改革,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讲大概的。住房制度改革本质上是一个双轨制的问题,意思就是说我们过去五十年,计划经济时候完全靠政府造公房分配制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事实证明我们五六十岁的人,二三十岁的时候,可能和父母亲住在一起,都是六七人住十来平方米的房子,有这个房子住的还算家庭条件好的。这种体制肯定是要抛弃的。38 那么最近二十年,完全走市场化,统统的商品房,公房全部低价卖给了原住民。那么新生代统统到市场买房,这么一来,房地产价格也是越炒越高,买不起房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社会最终各种舆论讨论都很混乱,本质上一根经、一根轨道的做法不管市场化还是分配制,要一根轨道满足整个社会不可能。必须双轨制。所以我们提出百分之三四十公租房,保障房,百分之六七十市场化商品房。这样想就要这样干,我们算了一下,1000万城市人口,就要三四百万的人满足公租房。那么我们算了一下,这400多万人里,现在有一些房子,但是房子不够,至少要增加200多万人的房子。那么一个人15平方米,就要3000万,20平方米就要4000万。所以市政府就决定三年里,每年造1000万以上的公租房,三年造3000—4000万,事实上重庆一—8月份开工了12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明年一季度就可以出租给老百姓住。那么这个体系满足百分之三四十,这叫做双轨制。第二,就是三端调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有市场的支撑,市场支撑的房子有税费优惠,高端有遏制,遏制的房子税收要高一点。所以所谓三端调控,背后的工具就是税务。我们对低端有保障,就是我们的整个公租房四个不收,一是公租房的土地是划拨土地,不收出让金,二是公租房的建设过程中不收税,三是公租房也不收配套费,四是公租房造好以后,不会当商品房卖,没有利润。这四个不收就使公租房的成本比同类的商品房的销售价格至少低一半。当然老百姓就容易租得起,租金也相对低下来了。那么中端有市场,有优惠是指中等收入阶层他们是买商品房,他们在市场上买自己住的这一套普通商品房我们要支持,要信贷支持,税收上也要支持。重庆政府这几年一直推动的一个政策,扶助实施的政策,现在也在实施,几年前也在实施,我们没有改变过。就是中等收入家庭、白领或者蓝领家庭买普通商品房按揭贷款根据家庭收入,个人所得税的地方部分我们补贴给你还安臵贷款。这条政策在国外普遍使用,中国目前就重庆在使用,我们也不违规,我们是合情合理的在帮助老百姓增加财产性收入。无钱买房的人,公租房帮助。有钱买房,但是不是富裕的,给你一些家庭所得税的返还补助,增加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这是十七大、十六大中央的精神,我们是在具体落实。但是如果是高档商品房,比如比普通商品房价格高很多倍的,比如是别墅,那我们税收交易契税、各种所得税等等各个方面都是按照政府规定的税率当中最高的高限来征收,今后只要国家批准了,会对高端商品房、别墅用房收房产税。房产税是持有环节的税,谁买了这个房子,就要每年按照国家规定的制度安排交税。如果很富裕,占有了很多的资源,别墅的土地资源都是很大的。美国如果是高级别墅、高级公寓,比商品房要高几倍,他的物业税可以达到3%甚至5%的。在美国也是对特别高档的房子、豪华的房子收更高的税。我们中国普遍的房子不收物业税,特别高端的,按国家的规定批准了以后就收。美国是说有的房子都收,但是收得很低,但是高端的要收3—5%。我们低端的不收。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改革,双轨制、39 三端调控。当然房地产的问题不仅在于这些问题,还包括每年造多少房地产,如果造得太多,泡沫就更多,造少了城市的发育不足,供应不够,不会造成房价的波动。另外也会土地的价格有关,一般房地产的土地楼面地价不要超过房价的1/3,但是如果政府不适当的把土地批租,价格比房价高,那么楼面地价比房价高,等造好的房子,就比当地的现有房子高两三倍都可能。所以这些都是政府调控中,要关注的一些细节上的原则性的问题。

第二就是我们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这是中国城乡统筹,城市均衡发展,城乡均衡发展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国内改革开放三十年,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社会性的经济问题,它是经济问题,但是又涉及社会面,就是户籍制度改革,这个方面至少认为有三个悖论。第一,一般的国际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它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它的城乡差距逐渐逐渐缩小,原因很简单,当大量的农民进城以后,城市发展了,但是农村的人口少了,农村的人口少到了只占社会总人口的10%以内的时候,农村的农民所种的地、蔬菜、庄稼粮食要供应的是百分之百的群体的吃喝使用,这个时候它的规模效应使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收入比城市的工人一点不差,城乡差距缩小,接近甚至平衡了,这是城市化的过程。我们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三十年的城市化过程,城乡差距拉大了。原因是我们的农民进城是农民工,并没有真正成为城市的居民。五年十年二十年,年龄大了又回到农村,还是农村人,农村的人均生产力规模没有扩大。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越搞越少,建设性用地越搞越多,以至于我们国家18亿亩耕地要作为红线,坚决守住,严格控制城市的使用用地。全世界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耕地是在逐渐的增加,因为有一个基本的原理,一个农民在农村的宅基地、建设用地占比较多,到了城里高楼大厦,住密集了,资源利用好了,人均城市人口100平方米建设用地,在农村要200多平方米,那么进城过程中,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城里占100,农村退出200,一进一出,耕地会增加,我们没有增加,原因很简单,农民工没有转化为城市居民,所以最后两头占,最后耕地减少了,城市土地越来越紧张。第三,城市化工业化过程,总之这个社会人群要么城市人,要么农民,我们出现三类,几亿城市人,几亿农民,几亿农民工,这三类人两栖运动,总之社会就不太平了。长此以往,是不合理的,是人权问题。所以重庆启动了一个比较大的农民工的转户,我们从8月份启动到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目前每天800多个派出所的转户的点每天一个地方转10人左右,800个点就七八千人,一个月三十天,大概可以转20多万。我们的目标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十几个月,转300万。我也不希望几十万人排队,而是一个非常有序的,每天正常进展,农民工高高兴兴的转户。大家也有担心,农民进城以后,没有工作,吃低保,财政受得了吗?我们其实没有把农民农转非,我们是把在城里工作了五年的农民工,本来很有工作岗位基础的,转化为城市居民,不存在流 40 离失所的问题。而且我们的城市在扩大,就业在扩大,经济规模在扩大,就业岗位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农民会到城里打工。到城里打工的农民过年五年以后,我们又把他转到城里。又有人说,搞这件事是不是想要农民的土地。我们根本没有这个想法,我们过去想要地,农转非,城市发展到哪里,公路修到哪里,征了农民的地,就农转非。我们现在的概念,农民工是以他的青春和劳动力,以及有效的就业岗位获得了城市居民的待遇。只有这个前提,没有任何别的理由。所谓条件,就是有三五年这样的工作状态,就让你转。比如把几十万农民的小孩,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农民小孩能够成为城市居民,只有考大学,考上清华入学这一天,农民的小孩就转为城市户口。但是我们中专生、大专生不转,一个中专生毕业以后在城市里还是农民,他们的待遇比城市人要低,我们现在让全市60多万中专学生中,40多万农民的小孩转为城市居民,他们没有地,他们现在20岁不到。所以我们不想要他们的地,他们有青春,有劳动力就行。第二,如果外地人到重庆,比如四川人,他在重庆工作五年,照样转,他们即使有地的问题,也是和四川讨论,与我们无关。对我们来说,不分南北,就地转户。这是第二个概念。另外,我们这次的300万人有100万人是25岁以下的农民工,他们即使是农民工,他们在农村也没有土地资源,承包地和他们也没有关系,当时他们还没有出生。总的意思我们这次不是以土地作为条件帮他们转户。这件事现在比较正常的在运转,当然农民工进城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变革,我刚才说了,理论上这个地区转户是要有资金的,跟现金流直接有关的一个农民工十来年,社会出现的现金流的成本会达到六到七万,和老百姓不发生现金流,但是和这个社会我们说基础设施、城市道路的各种扩张相关的,一个人至少有四万。所以其实这300万人进来,就可能涉及到3000亿。那么城市基础扩张,不就是城市化过程中启动内需的必然的前提和目标吗?那么那六七万现金流的问题,也不是政府拿六七万,其实企业、社会要拿3/4,和政府相关的不到1/ 4。所以这件事,我们平衡得比较合理。这件事还在进展当中,我们会很努力、很诚心的把这件事做好,为重庆的城乡统筹做推动,一个可以启动内需,变成城市居民的农民,他的消费力比原来的农民工状态消费每年至少涨几倍。第二,为农村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提高创造条件。当人口减少了几百万以后,重庆原来的农民人均的占地规模或者资源处臵能力就会成倍的扩大,那么留在农村的农民收入也会增加。第三,实现城乡要素资源的流转。总体来说,这也是一个重大改革。

第三个改革就是民生的改革,微型企业。我们中国计划经济下,一般有大企业,大中型企业或者规模以上企业,有一个叫法是中小企业,再往下就是个体户,缺乏一个微型企业的层面。我们把微型企业的层面锁定在几个人,十来个人左右,资本金几万元到十万元、二十万元。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大企业要解决的是工人的待遇,他有能力和国有企业一样做任何事,门槛要同等,这是关键,其他都是没有必要太 41 多的优惠。中小企业要解决的是融资难,他的关键在这里。微型企业要解决的是资本金,因为很多的草根阶层、低收入群体有一技之长,想搞一个企业,缺乏资本金,没有注册资本条件,就无法做企业。那么重庆政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最近做了一项改革,任何人不管是大学生、教师、还是文化工作人员,还是民间的下岗工人、农民工,只要注册一个微型企业,摆一个摊点卖食品,还是做鞋子,开小商店、咖啡馆,只要搞微型企业,就我们说的十万二十万资本金以外,十个人二十个人的小企业,只要创业,工商登记注册的时候,你如果出了十万,我就补助你三到五万的资本金,我不跟你合资,我送你钱。如果有两万个这样的企业诞生,假如他们拿了20亿资本金,那么市政府就补助10亿,他们就变30亿,这是一个资本补助。第二,这样一来,许多的民间想政府可以给我5万,就跟兄弟朋友借10万,可以这样,但是借了以后,你不能我的5万到了,你又抽逃掉资本金,这不行。另外,我们同银行合作,帮助你一比一的贷款,政府信用担保,由担保公司担保。第三,在你经营的过程中,可以由一个资本金的税收优惠。意思是你拿了10万做资本金,一年如果有10万的税收能够交出来,我就把这10万全部退给你,半年如果有有10万,就半年退,如果三年才有10万,就三年退,这和你自己的运作和努力有关。这样一来,一个资本金,政府退税退了一个资本金,贷款贷了一个资本金,补助了半个,实际上最后得到的10万,就变成了三十四万,把你催化起来了。如果有5万个这样的企业成功了,带动的是100万人就业。这是千家万户群众的运动,这样搞了以后,可能过几年,这一批微型企业里就出现一大批中小企业,说不定十年以后,还冒出几个大型企业。这是讲改革。其实改革和民生有许多重大制度,这都是制度安排,观念上要根本的调整。但是这种改革会推动经济的发展。

第三,创新,创新要根据市场的潮流,看看我们原有的政府规章或者制度安排,或者国家的有关规定不符合潮流,那么你就对他进行改动,做一些创新。通过这种创新,它不是一个体制机制改革,可能就是一个章法的改革,但是这么一改以后,无中生有的一大块资源就拿到你手中。其实我们刚才说的大规模的惠普的加工贸易基地,创新就是把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两头在外变成一头在外一头在内,无非是这个方面有一个创新,一下就改变了这个模式,产生了几千亿上万亿经济规模的产业链。那么我们最近还做了一件事,就是中国沿海的加工贸易这十二十年,有1万多亿美元,但是结算在哪里?大家有时候想一个企业在哪里结算,这是传统的概念。一个工厂采购原材料、加工、销售,当然就在他公司总部的会计室里进行结算,这是传统的工厂。加工贸易由品牌商下单子,由代工商做产品,由零部件厂供应,然后物流企业帮助川流不息的穿线,还有最终的百货商店把品牌商从代工商这里拿到的商品销售到老百姓手中,这是几百个上千个企业在半个地球上活动,点对点发生结算,那很不合理,所以叫做离岸金融。两头在外,所有的活动都在外边,42 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在哪里?都在海外。那么1000亿美元的结算过程有几十亿的税,服务费,以及白领的收入。这个好处都流到了海外,所以我们实际上是三头在外,销售、零部件制造、结算都在外。重庆搞了一个创新,把重庆这个加工贸易的基地的结算搞到了重庆,从境外搬到了重庆,而且不仅是重庆的加工结算在重庆,整个企业的中国的结算、亚洲结算,亚洲结算本来在海外,都搬到了重庆。一年可以有上千亿美元,我们的目标是三年以后,重庆争取搞2000亿—3000亿加工贸易的结算,哪怕不是我们加工,是我们中国沿海加工的,但是他们现在的结算都在海外,我们争取把它搞到重庆结算。这个概念是服务贸易的发展,是数据处理的发展,是高级白领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实际上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是手心手背的关系,是一体化发展。这里要有创新,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在中国国内结算,我们以前有一个法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离岸金融帐户,那么我们这个帐户就是离岸金融,要设在重庆。如果这个规则不创新,按老皇历办事,不能与时俱进,就把这1000亿美元的结算弄到外边。所以我们就修改了这个规则。有时候修改的一个规则是很细节上的一个小规则,但是这个小规则是一个大发动机,这个地方一动,每年拿几十亿的税就来了,否则连一个送你税的帐户都开不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很多制度安排是要调整的。再比如我们的银行,以前因为计划经济的时候,所有的银行不做离岸金融,所以我们的银行是没有离岸金融业务的,1998年,中国第一个离岸金融业务是招商银行,就是我们今天招商证券的兄弟单位,那是在深圳98年开始。现在我有1000亿美元的离岸金融业务要处理,我们的银行没有这个业务。是不是该与时俱进?给他们这种业务功能呢?中国的银行已经扩大到了这样的规模,必须要有,那就要改革。所以我们跟中央首长汇报了这个事,得到了支持,中央有关部门、银监会、人民银行都支持,现在已经赋予我们一些国家的主力银行离岸金融业务,重庆的这些业务,就可以一起做了。这都叫改革创新。

那么再比如我们最近又在研究一件事,刚才说的是加工贸易离岸金融服务的结算问题,进一步的是电子商务的金融结算。那么这个结算大家知道,电子商务再通过网站这些就可以成交,成绩以后,我这边付钱要付给一个结算单位,那边收到钱以后,要有邮包公司把这个货寄给你。中国都是用人民币结算,电子商务中,还有很多虚拟的产品,一个美国人在打游戏机,要战争的游戏,要消耗1000元坦克,坦克从哪里来?通过中国的游戏网络上的软件开发人员或者没事干的在网上玩的小朋友,就帮你造坦克,哪怕1元一个,也是1000美元。那么这个事情怎么付费,怎么论证?一大堆,海关每一单都要搞,外管局每一单都要核,就很麻烦,如果不管不核,最后变成境外人民币市场灰色市场的买卖。所以这件事,同样有一个结算问题。这就要创新。小单怎么变大单,事前怎么变事后,50万美元一个实物贸易,可以有合同,可以事前监管、核定和审批,电子商务都是事后才能管的,事前管了,就不 43 做这个买卖了,一想到要办手续,就不买了,到商店买还简单一些。这个要创新。如果实物贸易是1万亿美元,加工贸易也是1万亿美元,现在变成商务在中国国际的这种电子商务是几百亿美元,五年以后就是几千亿,十年以后我相信会达到1万亿,因为每年要涨60%。这么一个事情,这么一个业务量,重庆就要在这上面努力,力争使重庆成为电子商务国际交流的结算中心。

那么如果把这件事搞起来,重庆看起来在内陆,因为都是电讯传输,我们力争成为中国内陆的国际经济中的一些结算中心。这也是我们要通过创新来实现重庆的内陆金融中心。当然金融中心不仅是这些内容,还有银行证券保险,还用各种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各种各样的要素市场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创新去努力把它搞好。

以上这些都是我由于时间关系,从比较概括的角度讲我们的开放、改革和创新中的一些事情。让大家了解重庆经济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关键一句话,就是把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的贯彻到实处,贯彻到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去,而这个贯彻的过程,除了主观要认真以外,还要通过改革、创新、开放的手段改变我们的社会结构,转变我们的增长方式,以民生为导向,来推动持久的内需发展,最终使重庆发展得更好。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黄市长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内容。同时,也使我们从经济的角度,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重庆这个美丽、正在快速发展的西部城市,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黄市长,谢谢你。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下午的第二场主旨演讲,下面有请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陈志武先生,他为我们演讲的题目是金融创新、加速经济发展。有请陈志武先生。

陈志武:谢谢。首先再次感谢招商证券今天在重庆举办这个论坛,给了我两次机会。另外,感谢刚才黄市长做了这么好的一个演讲。我首先要强调的是黄市长是非常好的实干家,也是非常好的政策思想家。另外跟他相比,第一我申明一下我没有办法给大家送钱,刚才黄市长说到重庆市政府给微型企业自己每投资10万,重庆市政府可以给你补贴2—3万,我没有这个本事。所以我没有办法跟大家说你们多赚1万,我给大家补助两三千。但是我也没有权利从你们口袋里拿钱。因为市长讲到,以后在重庆市甚至国外的其他城市要推出房地产税,当然对于普通的商品房不会征税,但是如果你的投资很多,你有10套、5套房,或者高档房,那么每年房产财富的2%或者3%要转移到政府的手里,这一点大家放心,我没有这个权利,所以你们不用担心,陈志武讲了半天,你口袋里每一千万有几十万转移到我的口袋了,我没有这个本事。我更多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金融创新的一些思考,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些交流。因为过去两年多时间金融危机以后,不仅是在美国,尤其 44 是在中国,关于金融市场到底起什么作用,对于社会的贡献,对于经济的发展,对于个人的尊严,对个人的选择空间等等,这些方面金融市场有正面的作用还是没有太多的正面的作用?所以我想在金融危机让我们很多人开始一方面对金融市场很恐惧,另一方面大家觉得华尔街也好、还是现在的上海、或者尤其是刚才市长讲的重庆市也好,成为西部的金融中心,包括在某些特殊的领域要做一些发展,是不是意味着大家的钱会以另外的方式转移掉。所以这些方面目前存在的一些理解和误解,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想法。当然我希望给大家讲的意思对中国来说,从今天向未来看,要做的事在监管方面,政府的作用方面,千万不要因为这次金融危机,以这个作为理由,本来中国的金融创新的空间就很小,利用这次金融危机的理由,进一步给压缩了。因为这样做的话,不仅仅不利于重庆市的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整个中国经济方方面面包括质量的改善,也包括上午尹总讲的对于中国经济进一步的转型和深化,价值链上的提升,都有非常大的一些负面的作用。

我想从三个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金融创新的理解。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主要的思路,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上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把财富的的价值创造力进一步的提升,当然我在讲这个话题的时候,实际上每次让我想起在06年的时候,我有一天跟《纽约时报》驻上海的一个记者在锦江饭店的附近吃饭,他说我在中国两年多的时间,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越多,我越不能理解。他说你看看一方面在中国走到哪里,都听到人去抱怨腐败、浪费方方面面那么多,消耗掉了很多的资源,很多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中国的钱越来越多,尤其是到今天,流动性特别是人民币方方面面的资金,投资资本越来越多,他说怎么样解释这两种不同的趋势,一方面腐败越来越严重,浪费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钱确确实实越来越多。他给我举了墙上的一幅画,那是几年以前餐馆的老板花了50万买的,现在可以卖到1两千万,他就用这个作为例子,说明中国的钱确实多了很多。我说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解释为什么,这两者短期内至少不是那么矛盾,一方面腐败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钱越来越多。我说你要向外看,我们眼睛能够看到的这些楼房,今天在这里,七八年以前也在这里,唯一的差别就是今天这些地和原来不能买不能卖相比较,当然也包括不能资本化相比较,今天这些地和楼房可以和这些国有企业的产权都是可以交易的。所以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市场化的改革把这些财富和钱之间的距离缩得很短。我说这个话的意思,尤其是在重庆做一个简单的思考的话,其实重庆市政府也许可以考虑,以下面这种方式来大大增加重庆钱和资本的供应,那就是把整个重庆的这些地和资源都卖给外国企业或者卖给华为、富士康,包括力帆集团,假如重庆把剩下的那些土地以1万亿卖给这些私营企业和重庆以外的企业,这样一来的话,让重庆市政府以及重庆市的老百姓就得到了1万亿的新的资本。这样一来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呢?第一,重庆市的经济因为华为、富士康、力帆集团他 45 们把这些地买过来以后,方面可以进一步的做房地产开发,另一方面也可以建设更多的工厂,发展更多的工业,这些地权的财富价值变成了1万亿的人民币资本以后,并不会对重庆市本身的就业和GDP的增长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甚至把GDP的增长和经济的机会用得更活。因为这些大的企业过来以后,他买过来的地不会死守着,也许会做更多的开发和就业。但是与此同时,把这些地卖给这些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或者一些其他地方的国有企业以后,所得到的1万亿人民币的资本,又可以使重庆市政府做更多的投资。所以我给大家先讲一个意思,就是如何管理这些死的财富,尤其是土地和这些资源的财富。当然我拿重庆的例子来举例,大家想象一下,实际上过去十几年房地产市场看到的,所展现出来的改变中国城市周围的这些土地的使用办法,已经做到的财富,所释放的资本的供应量给社会带来的有钱的感觉和影响,实际上是非常深远的。当然我知道,这里面需要有一点思考,大家事后也可以想一下。我也可以说像现在的外汇储备,2.6万亿美元,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笔新的财富。但是其实也不一定会是这样,2.6万亿美元,其实我跟很多美国的同事和国内的朋友讲如果实在要多出一个外汇储备,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增加外汇的储备,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整个国家的土地卖给外国人或者外国的企业。当然我不是说建议要这样做,我只是说大家退一步想一想,对产生的外汇储备,我这里是给土地资源部前几年做的一个估算,06年底,公有土地的总价值大概50万亿左右,如果真的卖掉的话,大家可以想像,使整个中国社会的有钱的程度,资本的供应总量会发生一个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卖给国内的企业和民间老百姓,也可以带来这么多流动性的财富和资本,如果卖给外国企业,就会给整个中国的外汇储备带来一种新的很大的一个数量的所谓的国家财富,但是我个人觉得现在的2.6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相当多的部分是把中国的环境、资源还有那么多的工人的未来的身体健康、人力资本变现。

但是我想说明一下,如果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一些关于资本化的一些经验,道理的话,我想从下面这个例子来理解不同的管理财富的方式带来的效果会很不一样。比如我这里说50万亿的土地资源财富,如果是把这个土地资源财富只是通过农业来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的话,就像我们知道的一样,就像刚才黄市长讲的那样,实际上靠农业发展经济,靠种田的方式挖掘土地资源的价值,效果会很差。这个PPT大家可以看一下,以农业的方式挖掘和实现土地资源所带来的这些效率,实际是非常低效的使用土地资源的一种方式。如果把土地资源从原来国有的、不能卖,包括使用权也不能卖,不能做非农的开发,不能做商品房的开发,到从98年年底开始,完全放开房地产进行一系列的住房市场化的改革,由此带来的一定的效果之一,就是我刚才讲到的把重庆市的土地卖掉的话,可以得到多少万亿的收入。尤其是最近07、08年到去年,每年政府的土地出让金的总额每年有 46 1万多亿,去年大概有1.5万亿,这样使得原来的财富以这样的方式变活了。带来的另外一个效果就是使商品房的总的交易额和与房地产有关的不同行业的发展机会和就业机会,GDP的增长就因为把土地的产权从原来的死财富的形态可以买卖交易的形态,到现在变活了以后,就带来了这么多的增值。比如07年全国的住房销售商品房的交易额是3万亿人民币,这3万亿人民币中间可能包括了一些土地出让金也许有几千亿,但是总的带来的就业和经济增加值也有2万多亿。

另外,根据我刚才说到的以这种死的方式保留土地财富,最后所能够给整个社会通过土地财富能够实现的价值会非常有限。但是从一个更大的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土地资源,把它怎么变活的方式去管理,给社会创造的价值非常有限,不管是石油,还是铁矿石,还是其他的资源型财富,都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灵活管理这些土地资源财富、石油矿产的财富等等。为了进一步的稍微具体一点说明我的意思,我这里给大家看一下这张图(见PPT),这是挪威主权基金准备的一张图,因为挪威政府从96年开始,每年卖掉一些地下的石油开采权,通过这个现金放到挪威政府的主权基金里,把每年通过卖石油开采权得到的收益这笔国家财富,通过投资的方式管理起来。我的意思是如果把中国这些石油财富,还有中国在大庆等等不同地方的石油资源财富按照以往的办法,不怎么动,不把这些产权卖掉,而是继续保留在地下,不能变活,以这种方式管理石油财富,给社会带来的收益的增长主要以什么东西决定呢?是由石油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决定的。如果说我们的总的石油储藏量是1000亿桶,那么油价每涨1元,那么国家所拥有的1000亿桶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笔自然资源财富,每次油价涨1元,这1000亿桶就涨1000亿。但是如果油价跌1美元,那么这1000亿桶石油资源财富,就会往下跌1000亿。所以根据他们的估算,85年开始到2001年,如果我们把85年的油价算成是100,到2001年总的来讲是增值了50%。但是如果像挪威政府那样,在85年的时候,就把这些石油资源财富变现,或者把石油资源财富的产权抵押出去,换成金融资本,然后按照每年60%投政府的公债,40%投国际股票,这样的组合方式来管理埋在地下的石油资源财富的话,那么从85年到2001年年底,整个投资汇报累计起来就是3.8倍,净增长了3.8倍。换句话说死守自然资源财富,这种自然资源的价值就会随着油价的波动而波动。但是如果通过证券化或者金融化的方式,把这些死的财富变成活的资本,以更灵活的金融投资组合的方式管理的话,带来的投资业业绩会有天壤之别。也就是说埋在地下的死的资源财富变活了以后,所能实现的价值,哪怕仅仅是从金融市场投资的角度讲也会差距很大。当然在中国由于以前有太多的死的财富,土地资源财富和石油资源财富,结果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一直到二三十年以前改革开放为止,这么多死的财富本来可以变成资本的,可以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多的经济增长,但是最终还是被埋在地下,不能动了。

刚才讲到的是如果把石油从85年一直到2001年按照不同的两种方式管理的话,那么这样的自然资源财富带来的效益差别会很大。如果我们把时间的跨度放远一点,从1900年一直到最近的2006、2007年,按照这四种不同的方式管理一个国家的石油资源财富。那么110年以前,如果不把这些石油资源财富变活的话,那么从1900年的年初一直到2006年年底,油价总的来讲,去掉通货膨胀以后,这期间总的是翻了一倍,从原来的一元变成现在的两元,也许原来的油价并不是这样,我只是作为一个分析。相比之下,如果把各个国家的石油资源在110年以前就变成流动性资本,然后把这些流动性资本每年全部都投入全球的股票,那么在过去106年左右石油资源财富在过去的106年里就翻了375倍。如果按照死财富的方式管理石油资源,总共翻1倍的财富的增值。当然也可以从比较专业的角度来讲,如果大家以前学过现代投资组合,最优投资组合的理论的话,你可能比较熟悉这个图,这个图反映的就是能够标识每种投资组合、投资安排带来的风险,纵坐标反映的是过去很多年里平均的年回报,如果是把石油资源财富埋在地下不开采,那么总体上带来的结果就是右下角的组合的情况,就是风险相对于股票来说,远远更高,但是长期的投资回报,把钱放在油了,带来的回报也最低,但是风险更高。相比之下,如果把钱放在股票里,那么带来的投资回报的风险比石油要低很多,而且每年的年均回报也会远远更高。当然我说这个不止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市一个省或者个地区如何管理自然资源财富,有很多的借鉴价值,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即使对于个人对于投资理财,也可以说明很多的道理。当然我知道今天油价在不断的涨涨跌跌,尤其是黄金的价格涨了很多以后,我们会觉得资源类的投资从今天向前看,可能会带来很多的收益。但是实际上,从长远来说,把太多的死的财富埋在自然资源里,实际上并不是最理想的安排。

我们刚才看到了土地、石油自然资源,总体上告诉我们的结论就是把这些死财富变成金融资本,可以更灵活的做更多的投资更好的配臵,带来的风险和收益的效果会好很多。实际上如果拿黄金来看,大致的结果也是这样的。我是把黄金每年的投资回报,从1951年一直到2009年年底进行一个累计计算,另一方面把美国的股票指数ST500从1951年一直年复一年的累计投资的话,总体上在过去将近58年里,黄金的投资回报远远赶不上股票的投资回报那么多。刚才看到的是51年开始,如果把时间提一点,从51年推到1981年左右的话,黄金投资回报总的来讲在过去28年里,涨了一倍左右,但是股票相对来说翻了11倍,所以黄金的回报远远低于股票。尽管现在有黄金期货等等,但是黄金总的来讲,更多的是资源型的财富,而股市投资等等,更多的是流动性更好的这些金融资本。

下面我想稍微换一个话题,前面讲了怎么样通过把死的财富和土地变活,让它变成活资本以后创造的价值,带来的就业机会,经济增长的催化作用是非常大的。关于那方面我们也可以自己进行一些思考。

下面我想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再看一下为什么金融创新加速经济增长,到底可以带来哪些效果?关于这块,我知道过去的两年多的时间,大家看到了读到了比较多的就是美国之所以有这样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美国人借钱花的愿望太强,借钱消费,提前消费的行为,通过金融市场的支持,发展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实际上,越是去思考借贷消费,借贷金融,消费者金融对加速行业的发展,加速整个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之所以是这样的,这跟我在过去写到的一些文章,谈到的话题也有关系。实际上不管是对中国人、美国人还是其他的国家的人,下面这个图里所反映的收入曲线,总体会随着年龄的上升会越来越多,但是消费意愿的曲线是相反的。年轻的时候最有意愿花钱,但是那个时候也没有钱,到了中年花钱得到的幸福会更多一些,那时候的收入也是达到了中等的水平,但是到了老年的时候身体条件不是好了,消费意愿是一辈子中最低的时候。但是那个时候是他一辈子收入最低的时候,所以这两太曲线沿着不同的方向走,如果没有办法缓解这两条曲线沿着不同的方向走所带来的对个人消费和幸福最大化的挑战,如果这个挑战不通过金融的手段解决的话,大家可以想像,如果整个社会大多数的钱都是掌握在不愿意消费,通过消费得到满足感不多的老年人手里,而很少的钱是掌握在愿意花钱,又没有太多钱的年轻人手里,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必然使整个社会消费的需求不会太高。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我一直在说我们以前在谈到金融创新,金融市场发展的时候,太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企业金融上。因为即使是能够企业金融的挑战需要解决得很好,如果没有办法把消费金融进行同样的带动起来,发展起来的话,那么整个社会、整个市场方面的消费需求就不可能和生产、工业产能同步的增长。因为企业金融的问题解决好了,使得生产能量、产能不断的提升,可以把产能提升的潜力发挥出来。但是消费没有解决,消费的需求就不能同步的跟上来。这就是为什么回过头看,不管是重庆还是其他地方,如果消费金融这块不能更快的跟上来的话,那么整个现在我们谈到的从过度依赖出口、投资,转移到更多的依赖消费需求的愿望会很难实现。

我之所以说如果能够解决好消费金融的这些问题,刚才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人一辈子年轻的时候是最想花钱,但是最没有钱。老年人是一辈子中最不想花钱,但是钱最多。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消费金融是可以提供很多帮助。这是我比较喜欢用的一个例子,美国的一个消费金融,借贷消费的文化实际上并不是美国人从200多年前立国的时候就有的一个文化,而是经过了很长的一个发展阶段。而在美国消费金融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包括比较大的一个工业产品就是缝纫机,我之所以想这个例 49 子给大家讲一下,主要是说对任何一个产业如果能够得到相应的金融创新的支持,会把你这个企业的加速发展的空间大大的加快起来。而之所以是缝纫机,就是因为一直到19世纪中期前的美国,那个时候为止,工业革命1780年的时候起源于英国,一八五几年,工业革命经过了七八十年的发展,但是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集中在工业生产的提升,在物质生产的机械化、工业化,还有就是蒸汽轮船这些交通运输工具方面,也是早期的几十年的工业革命所重点要解决的那些问题。但是早期的七八十年的工业革命,并没有对美国人、英国人家庭的家具或者生活方式产生太大的变化。或者一八四几年进入一个美国人的家庭,那时候会发现美国家庭的家具和常用的东西没有受到工业革命几十年发展太大的影响。但是第一个进入美国家庭的工业革命的大件就是缝纫机,缝纫机变成了美国社会的一个时髦的东西,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缝纫机行业面对增长瓶颈的时候,他们知道缝纫机之所以向美国的家庭销售,销售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会越来越那,就是因为缝纫机的价格太高。因为到一八五几年的时候,一般的美国家庭一年的收入是300美元左右,所以那个时候美国人的家庭收入比今天中国的平均的家庭收入要低很多,当然那个是150年以前。但是一台缝纫机的价格当时大概是80美元左右,所以对很多美国家庭来说,缝纫机的价格太高,尽管对于生产力的提升,因为当时很多美国的家庭典型的安排是妻子不工作,丈夫工作,丈夫一年赚300美元。这些做妻子的就想,如果有一台缝纫机,大概花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把一件衣服做好,但是如果没有缝纫机的话,要花两天的时间。所以有了缝纫机以后,就可以把两天的生产时间下降到两个小时。但是对于多数的家庭来说,缝纫机那么贵,我花80美元花掉一年收入的1/5左右,帮你买了一台缝纫机,帮你把做衣服的时间节省下来,但是节省的时间又不能做别的工作,又不能增加新的收入,所以就比较难。这就为后来1856年前后,今天还在的缝纫机公司的市场营销总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这个人就想既然缝纫机太贵,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分期付款的金融平台,让美国人今天就把缝纫机拿走,但是以后的每个星期付一美元的分期付款,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所谓的今天我们熟悉的今天买下来,以后再付分期付款。当然今天看起来,这种分期支付的金融安排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金融创新,但是当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金融创新。因为通过这么简单的金融产品,给IMC这个公司整个的业务增长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局。从1856年一直到1876年这二十年里,这个公司总共销售了26万台缝纫机,数字今天看起来好象不是太大,因为那个时候全球化远远没有到今天的地步。但是26万台缝纫机的销售额是超过了同行所有其他公司在同期间的销售额。

上一篇:阅读名著《平凡的世界》心得下一篇:2022学年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