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2024-06-18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提纲(共11篇)

1.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篇一

摘要:介绍论文主旨,即非信用证交易风险规避的概述.

关键词:论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几个词组.

前言:提出中心论题,即非信用证交易风险的防范.

主体:第一部分:介绍非信用证交易的几种方式如:t/t,d/pd/a等等.

第二部分:阐明非信用证交易(即对第一部分)的优势.

第三部分:解释非信用证交易的风险所在.

第四部分:结合非信用证交易的优势,来解决它在实际操作中的风险如何规避.

结论:非信用证风险防范总结以呼应论文开头.

2.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篇二

《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1]它能体现学生在某一学科或某一方向内已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所具有的初步研究能力。《高等学校毕业设计 (论文) 指导手册 (外语卷) 》对此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刻的阐述:“高校外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是完成本科教学计划、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 是外语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外语教学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衡量、评估高校外语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2]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笔者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过程当中却发现当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解决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本文拟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主要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这几方面来谈。

2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

2.1 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与实习﹑考研﹑求职等形成冲突, 教师难于管理和指导

毕业论文写作通常都是安排在实习期间。在这个阶段, 学生处于相对脱离学校状态。一方面他们在实习单位既要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 完成实习任务, 又要实现从学习到教学的角色转变, 因此很难专注于论文写作, 也就会耽误毕业论文写作进程, 致使毕业论文无法按期完成。另一方面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的全国统考及面试也需要占据学生大量时间, 从而分散其对毕业论文的投入。此外, 学生在最后一年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走向社会, 如何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部分找到单位的学生认为自己工作已落实, 毕业论文只要及格就行了, 放松了对自己严格要求。而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也迫于巨大的竞争就业压力四处奔忙, 正所谓“将在外, 军令有所不受也”。于是, 便很容易出现指导教师找不到学生、学生又不积极主动与老师联系的尴尬局面, 更不用说进行面对面有效的指导了。

2.2 毕业生对论文写作思想认识不够, 写作态度不端正, 抄袭现象严重

很多学生都持有“毕业论文做得如何关系不大”的观点, 他们认为只要写了, 不管写得如何, 最后都会过的, 不会影响到自己毕业和前途。他们忘记了毕业论文写作是对他们大学几年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 是毕业前的一次很好的学术实践与锻炼。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和投机侥幸的心理导致了毕业论文写作最大的问题———抄袭, 学生从书本上抄或直接从网上下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的确给人们网上查阅资料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很显然有的学生的论文就是“下载”、“复制”加“粘贴”拼凑而成的。尽管我们一再倡议要注重学术道德, 可抄袭剽窃文章之事屡见不鲜。当然就这一点来说我们的一些指导老师也存在把关不严的情况。实际上指导老师也抱怨指导的学生数过多, 往往一个老师要指导十来个同学, 在指导论文的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这样指导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就非常有限, 论文质量肯定会大打折扣。

2.3 毕业生整体写作水平不高, 存在诸多问题

笔者通过与论文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及对学生上交毕业论文的调查和评估发现目前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仍存在选题笼统、空泛、正文写作缺乏连贯性与逻辑性以及格式不规范等写作方面具体的问题。根据相关要求, 一篇优秀的学士论文内容上应有令人信服的独特见解, 观点明确;逻辑性强, 前后无矛盾;例证充分恰当, 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组织上要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结构合理, 段落之间联系紧密;语言表达要准确、流畅、得体;格式须正确完整。而英语专业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必须全部用英文写作, 这无疑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受母语汉语思维的影响, 很多学生写英语论文时的表达多属中文式的英语, 非常的生硬和不地道。

3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 选题笼统、空泛, 结构层次不清

为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和兴趣爱好, 做好论文的选题工作。选题应与本专业有关, 体现本专业专门人才基本训练的内容, 应根据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实际, 选择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课题。其次, 选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不选过于宽泛或过于狭小的题目, 应具有可操作性,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从学生的论文题目看, 很多选题往往太宽泛, 很难就某一具体问题深入进去, 也就是说没有找到小的好的角度或切入口。比如说论文标题:“交际法的有效应用”﹑“浅谈英语词汇学习”“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等都存在研究对象不明确或研究范围不清楚的问题。除了选题, 在标题的表述上也有不足之处。不少学生总喜欢在标题上加上“谈”、“浅析”、“关于”、“研究”等字眼, 这样就会使标题的字数太多, 可能形成不必要的冗长。标题的主要目的一是吸引可能的读者, 二是反映论文的主旨。因此, 标题一定要包含一些关键词。此外, 体现在结构层次方面的问题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条理性较差, 各章节内容安排不合理, 在衔接词和过渡语的使用技巧方面也是亟待提高。

3.2 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语法拼写错误频出

语言基本功不扎实体现在英文写作上表现为单词拼写错误、不同词性的词如动词、名词、形容词混用错用﹑用词搭配不当及时态使用错误等等。很多学生习惯用中文思维构思文章, 再将汉语句子生硬地译成英语, 结果句子中主谓语及状语之间的位置安排不妥, 造成句子逻辑关系混乱, 殊不知汉语和英语在表达习惯上存在很大不同。这给指导教师修改论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不便, 有时错误太多修改过后原句已是面目全非, 有时甚至不知从哪下手去改。由此看来, 如何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英语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个严峻而又迫在眉睫的问题。

3.3 格式不规范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对论文的格式规范有很详尽的说明和要求, 包括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各个部分得内容。比如目录部分要独立成页, 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比如绪论和结论部分属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不必加章号;又比如在罗列参考文献的时候应先列英文的参考书目再列中文的。事实上很多的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对这些规范要求要么视而不见, 要么嫌麻烦敷衍了事, 根本就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在这些细节上, 总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规范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文献的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参看的文献数量有限, 尤其是英文参考文献不多, 缺乏有力论据无法论述清楚所提的问题。其次是滥用网络文献, 往往是生搬硬套, 大段引用, 缺少对文献材料的筛选及观点的概括提炼。还有就是对所引材料不进行明确的标注。据了解, 有的学生是因为对引用参考文献的要求和学术道德认识不到位, 采取了无意识的剽窃行为, 有的是因为准备材料时没有及时记录所引材料的原始出处。

4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1 管理层面:完善管理, 加强教师的指导

一套完整﹑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体系是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前提。我们的工作要从整体、宏观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从教学管理、师资配备、评价评估、资料建设、学生教育等各方面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 指导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 指导教师应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建设, 提高自身科研水平, 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其次, 指导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论文的责任感, 做到认真、到位地对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从选题是否合理、资料是否充分、提纲是否严谨、到写作是否认真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同时, 学院应给指导教师创造良好的指导环境, 指导教师和学生比例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避免出现教师指导任务过重, 从而影响论文质量。

4.2 教学方面:通过各种途径, 加强写作训练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我们英语专业基础课教学具有一定的反拨效应:那就是我们的写作教学﹑语法教学以及其他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还存在问题和不足, 我们应通过各种教学途径, 重视并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里提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必须贯穿于4年教学的全过程。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 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 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应用语言能力的高低。因为它作为一种输出性或应用性技能 (productive skill) , 需要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 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加工和重组, 赋予新的内容, 然后输出, 从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突破这个难关不仅有助于其他单项技能的训练, 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和表达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我们的英语专业教学中, 我们对学生的听说读能力的培养明显多于写的部分。在《大纲》的课程设置里“写作”课仅开了两年 (二年级和三年级) , 而“阅读”、“基础英语”、“听力”和“口语”所占的学时多得多。实际上, 英语所有课程都应承担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义务, 并贯穿大学四年, 不要把写作仅视为写作老师一人的苦差。为此, 除写作课外, 在英语其他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也可以适当进行英语写作训练, 基础英语课老师布置学生写英语课文摘要, 英语阅读课老师布置写英语读书笔记, 口语课练习英语口头做作文等, 各门英语基础课都可以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除课程教学外, 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学术训练也是必要的。大学生在校四年学习期间, 应接受多种专业论文训练任务, 如课程论文、课程实习报告、社会实践报告、毕业实习报告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训练都能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3 学生方面:提高认识, 端正态度, 认真撰写

“解铃还须系铃人”, 要想彻底改变英语专业目前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 学生自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首先, 学生应该提高对本科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是自己本科结束阶段最重要的一环, 是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奠基石。其次是要端正写作态度, 不断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培养, 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避免抄袭。此外, 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 学生还应积极主动并及时地与指导教师取得联系, 进行交流, 争取获得有效的帮助和建议。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和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质量。

5 结束语

鉴于毕业论文在英语本科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它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任务, 或是一种单纯的学业考核方式, 它其实是一项涉及本科教学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而且这工程的意义远不止学生最后上交的一篇篇论文, 它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过程上;而这个过程不只是从选题、开题到答辩的过程, 更是本科四年学校全面培养和学生专业学习的过程。因此, 如何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改进课程设置、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如何在四年的时间里有效提升外语类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 将是值得我们重点并持续关注的。

摘要: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当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不容乐观。该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建议从管理﹑教学﹑教师指导和学生努力几方面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 (论文) 指导手册 (外语卷) [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孙文杭.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J].外语界, 2004 (3) :59-63.

[4]王桂和.对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12) :268-269.

3.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篇三

关键词:模拟法庭;毕业论文;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77-02

一、传统法学毕业论文模式的困境

1.传统法学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法学教育是以文史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导致中国大陆的法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的法律职业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兴起,法学教育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分析、法律诠释,因此距离司法实践的要求差距较大[1]。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已进行三十年有余,广大人民群众中存在着对司法服务的迫切需求,法学院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是上大课讲授仍然是法学教育的主导方式,并且遵循从绪论到正文部分到结论的原理性教学方式,一门课程的教授内容由教学大纲、教案和教科书等参考资料组成。不用说诊所式法律教育、模拟法庭辩论等案例教学法未曾适用,就是案例分析通常也只是用作佐证某个原理的工具,法学教育方法和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着巨大的冲突。前美国首席法官詹姆斯·贝克曾经说过:“在法学领域中,存在着一对无奈的矛盾:那便是最博学的理论家和教授常常缺乏实施法律的实际经验,而成功的职业律师又往往是法律的历史和纯粹的哲学论证方面的无知者,他们对法律也仅仅持务实的态度。”[2]鉴此,法学是世俗的学问,其大部分内容都是实践性的,需要长期的技术能力培养,单靠课堂讲授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形下,我国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和学术成果以书面知识为载体,往往是纸上谈兵式的肤浅论理,缺乏实务运作经验,这与英美的法学院职业导向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传统法学毕业论文写作的困境

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一次综合性的应用,同时也是高校本科教学实践的一次检验。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更关系着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然而,由于我国法学本科的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缺少实践教学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相当多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对司法实务特别是审判业务非常不熟悉,在毕业论文撰写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选题不当。虽然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论文的题目已经由各门课程的教师提前拟订出来供他们选择,但是即使如此,由于可以选择的题目范围很宽泛,而学生又不能密切把握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或者动态,实现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密切结合,选题往往大而空、观点陈旧或者过于集中。比如有些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题目“论死刑”、“论依法治国等等”,这样大的论文题目在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中往往是无法完成的。还有些学生的选题如“论事实婚姻”、“论罪刑法定原则”等等,这些在学术界已经过气的题目,写出新意非常困难。再如学生们的选题过于集中在民法、刑法、经济法等领域,而对法制史和法理学的方面的选题关注不够。其次,内容空泛,往往从中国期刊网或者其他书籍拼凑,甚至是涉嫌抄袭,而且,由于毕业在即,部分学生应付了事,论文在逻辑结构、段落条理、用词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更谈不上创新性。此种现象已经严重背离了法学教育的宗旨,尤其是对于独立学院的法学教育来说,本科毕业论文模式与应用型综合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情况更为严重。因此,必须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模式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和创新。

二、我国法学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出路

实际上教育行政部门均已经认识到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对培养未来卓越法律人才的意义。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就指出,“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3]。故而,探索新的毕业论文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关于法学教育的改革路径,各个高校都已经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改革,比如重新制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改变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和思路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增加案例分析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是法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部分。虽然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案例编纂机构,案例分散在众多的报纸杂志和编纂方法各不相同的汇编之中,新闻报道是否具有援引资料应有的真实性常常是需要仔细甄别。但是,无论案例对中国司法的实际影响如何,都没有理由低估它们在法律教育中的作用[4]。案例分析能够使学生在规范的法律概念和社会生活事实之间来回穿梭,从而学会运用法学理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使课堂教学不至于脱离社会实践。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如果学生本身置于虚拟的裁判场景之中,在模拟审判过程中寻求解决纠纷的法律方法,将会强化其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则的理解与运用,缩减法学毕业生从课堂到实务的适应期。所以,如果能将法学本科毕业生的论文写作与模拟法庭的案例分析,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作状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该种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由于选取的是社会上的真实案例,学生自己通过模拟法庭的再设计、角色的扮演,从而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毕业论文。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模拟法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自己体会、感受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由于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所以论文也无法进行抄袭,论文经得住学术上的检验,并且部分内容可能具有创新性。

三、将模拟法庭引入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具体过程

1.选题阶段——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模拟法庭正式开展审判之前,学生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确定模拟案例,具体可以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或者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真实的案例庭审过程,比如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开设的“庭审现场”节目,充分利用激发学生对亲自参与模拟审判活动的期盼,对自身担任特定角色的盼望。在案例选择上,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库里,指导学生遴选社会争议较大的案例。这些案例可辨性强,并且要适合多角色的安排,将会给学生之后的毕业论文撰写留下广阔的发挥空间,与此同时又能把握住司法实务或者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2.着手阶段——感知案例

武汉东湖学院的教师根据学生挑选出来的案例进行庭审方案的拟订,详细、全面、科学地安排好相关事宜。在具体做法上,以一个自然教学班四十人为基准,十人左右为一组,根据法官(合议庭,包括人民陪审员,一般为3人)、检察官、原告人、被告人、律师、证人(鉴定人、目击证人)、书记员、法警(2名)的人员数量安排。原则上每组由学生自愿组合,角色由学生协商确定,出现争议才由老师安排。另外,还要准备一些物证、书证以及其他类型的证据,以使学生能够对熟练运用证据法学的知识进行交叉询问。庭审方案分好小组之后,每小组各自拟定自己的庭审方案,通过庭审方案的拟定,小组成员已经对各自感兴趣的问题准备了一定的文献材料,对自己毕业论文拟写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庭审方案分好小组之后,小组成员就可以开始进行角色的选择。原则上由学生自由选择,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安排法官、检察官、原告人、被告人、律师、证人、书记员和法警的人员数量。

3.系统化阶段——模拟审判

准备好模拟法庭的各项具体庭前事宜之后,就可以按照公诉人(原告)宣读起诉书——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合议庭合议——宣判,启动正式的庭审程序。首先要由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审判长宣布开庭,介绍合议庭成员和被告人的法定权利、公诉机关(原告)的名称(姓名)及案由。其次,在法庭调查阶段,证人原则上要出庭,控辩(原告、被告)双方都可以出示自己的证据并且就对方的证据进行询问。再次,法庭辩论阶段控辩双方要开展交叉询问,证据材料要进行充分的质证,辩护律师在这一个阶段要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辩护技巧和能力,切实地发现案件中存在的问题。检察官则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证明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事实。辩论结束,被告人要做最后的法庭陈述,对关于自己的案件事实做总结性的意见陈述。最后,合议庭的法官和人民陪审员根据当事人双方质证辩论的情况,对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做出评议,并进行宣判。

4.总结阶段——论文写作

模拟审判完成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角色扮演和庭审流程撰写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至此,学生经过选题、庭审准备和实战演练已经发现了我国某一具体司法制度甚至是实体法等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未来进一步的完善能够提出中肯的建议。如此,论文的大致提纲经过上述三个阶段已经形成,接下来,学生就能够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论文的具体撰写。显而易见,该种毕业论文改革模式将更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苏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法学,2006,(2).

[2][美]赞恩.法律的故事[M].刘昕,译.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

[3]段书臣.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

[4]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J].比较法研究,1996,(2).

4.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提纲 篇四

在现代市场营销中,产品被归结为人们通过交换而获得的需求的满足,归结为消费者或用户希望的实际利益,也就是说,凡是提供给市场的、能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某种需求或欲望的任何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均为产品。在产品整体概念的三个基本层次,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扩大产品中,扩大产品―通常指各种服务,日益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当市场趋于饱和时,大多数公司会发现,维持技术上对竞争者的区分变得越来越困难,并且这种做法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而服务则为企业提供了与竞争者区分的机会,并由此建立起竞争优势。现在,服务已经被普遍认为是高利润、高增长的投资机会。许多企业意识到,如果顾客感觉到他们能够得到公司的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并感到满意,那么购买行为就将更多、更经常地发生。因此,服务有助于形成顾客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

服务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商业银行业应用服务营销观念最早是在1958年的全美银行业联合会议上提出来的,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营销理论已成为指导各国银行业开展业务活动,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作为产品的外延概念,它使看似相同的产品所包含的内容可能大相径庭,良好的服务能使企业品牌和形象实现增值,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环境下,国内用户的购买心理由过去偏重产品质量,演变到不仅重视产品本身,同样重视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各商业银行主要靠利差来获得盈利,并不重视银行的营销行为,更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营销运行体系然,而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兴商业银行的迅猛发展,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骤然加剧,因此如何促进对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研究与运用以及尽快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营销水平,已成为我国银行界当前所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性问题。

二、写作的基本思路

前言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背景

1.1商业银行的概念

1.2商业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背景

二、服务营销在商业银行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服务营销的概念

2.2服务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2.3商业银行引入服务营销的原因分析

2.3.1商业银行引入服务营销的外部原因

2.3.2商业银行引入服务营销的内在原因

三、商业银行的服务营销的建议

3.1服务营销的措施

3.1.1向客户充分展示的策略

3.1.2对客户群进行细分

3.1.3服务产品组合创新

3.1.4服务促销多样化

3.2树立服务意识,

3.2.1渴望为用户服务

3.2.2专业化

3.2.3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3.3建立服务示范

3.3.1询问用户的情况以及可能的感受

3.3.2必要时向用户道歉

3.3.3服务中随时解答用户的问题

3.4很好地结束服务

3.4.1检查是否实践

3.4.2向用户作的承诺

3.4.3提示用户可随时提供服务

3.4.4向用户道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三、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论文主要从服务营销和商业银行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现状,并由此引申出一些对国内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和对解决途径的探索,最后给出了对国内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一些建议。

1.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概念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背景

2.分析服务营销在商业银行中的现状及问题

3.给出商业银行的服务营销的建议

四、资料收集计划

资料来源主要有书籍、期刊杂志和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务营销的认识也在提高和加深。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对商业银行服务营销开展了研究,本文撰写过程中研读了以下资料:

1.王超主编,服务营销管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版

2.[美]a佩恩,服务营销,中信出版社,版

3.[意]g佩里切利,服务营销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xx年版

4.蔡鄂,生张钢主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全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

5.韩庆祥,营销制胜的商业模式,销售与市场 营销版,xx.10

6.贾昌荣,服务营销战之缴枪不杀,现代营销 营销学苑,xx.06

7.李晓军,营销服务沟通八法,现代营销 经营版,xx.09

8.曾体,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战略透析,中国经贸,xx.10

五、完成论文的条件和优势

5.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纲及 篇五

对私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

(提纲)

一、人才流失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一)人才流失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人才流失会造成企业凝聚力和士气的低落

二、私营企业人才流失成因的分析

(一)主观原因

(二)客观原因

三、解决私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用人制度

(二)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训

(三)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

(五)科学合理的使用人才

(六)改善人才的生产、生活、学习环境

(七)企业决策者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格式范文

对私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

庄明欢

内容提要:当前私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还比较严峻,私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找出适合自己企业特色的留住人才对策。本文针对人才流失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分析了私营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提出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用人制度;加强对企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建立和实施有效地激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地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企业决策者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等几方面对策。

关键词:私营企业 人才 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特别是近几年,私营经济已逐步成为整个我国经济发展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生力军。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加上人才市场的日益完善和健全,使得现代的私营企业在吸引和利用人才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时在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上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在整个社会人才流动加剧的大背景下,私营企业人才频繁跳槽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已成为私营企业家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

一、人才流失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我们知道,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才作为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营销模式和技术的载体,是企业经营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正常的人才流动对于企业增加竞争优势,持续培养人才方面大有益处。但是,如果人才的流动过于频繁,流动面过大,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和连续性时,对企业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人才流失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人才流失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了高昂的额外费用,而且还会给留下来的人造成心理上的消极影响。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知识型人才的离职,致使企业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可替代的人选,从而导致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也可能导致企业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泄露,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现象。企业需再培养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等知识型人才,必然要花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势必影响或增加企业的正常成本运作,甚至可能对企业形成严重的损害。

(二)人才流失会造成企业凝聚力和士气的低落

企业里经常发生人才流失的现象,不管人才是什么原因离开企业,在其他人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多种猜忌、猜测、传言,产生从众心理。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转,还会对企业精心塑造的人才管理形象带来损失。特别是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经常会在其他人才中引起强烈的心理冲击,这会导致人才对领导管理能力产生的怀疑,导致企业内部人心涣散,从而削弱和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人员的士气,容易形成连锁的不良反应。

二、私营企业人才流失成因的分析

文中所说的“人才”,主要是强调在企业中层的核心管理人才、掌握核心企业技术的人才和具有高销售能力的人才。

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和长江三角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私营企业里不少的优秀人才纷纷“跳槽”到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私营企业工作,以致部分私营企业出现求人才难,留人才更难的局面,导致这种人才流失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本文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主观原因

现阶段,私营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往往是具有一定学历和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营销精英和技术骨干。这部分人才,因为掌握管理知识、掌握企业核心机密、掌握销售渠道或掌握行业内较为先进的技术而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和发展空间,其就业选择空间更为广泛,需求也越高。企业决策者的领导水平和领导方法也间接影响人才的流失,依据这样的前提,从人才和企业决策者自身考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才对薪金福利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知道,金钱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交换媒介物,因此薪酬福利对个体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人才的薪酬决定了他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关系到他的生活质量与活动空间等等。有时虽然人才不太愿意呆在一家没有什么发展空间的私营企业里,但具有较高的薪金福利使得他们还是愿意留下来为企业做贡献。由此可见,薪金福利对留住人才、减少人才流失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2、人才对晋升前景有更高的需求

从成就需要理论中,我们了解到,没有人喜欢平庸,尤其对于那些年纪轻、干劲十足的人才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为重要。一个人才往往努力工作,希望得到晋升,或者希望能做更有乐趣和挑战性的工作。但许多私营企业的建立往往是家族、亲朋好友一起合作的结果,私营企业里的高级职位都是与企业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占据,而优秀人才对职位及权利有较高的需求却难以实现。因此,人才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自然会选择离开该企业。

3、私营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水平有待提高

当私营企业的决策者与人才在经营风格、经营理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发生冲突时,私营企业的决策者不懂得对于不同职位属性的人才,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有的私营企业常常采用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在企业中从上到下企业决策者一个人说了算,完全失去了企业民主的氛围,这种管理方式会打击人才在工作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私营企业决策者领导水平的高低,也是人才流失不容忽视的一个主观因素。

客观原因

人才流失除了人才及企业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外,还有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客观因素,这往往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1、私营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私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基本的制度,组织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人才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做才符合企业的要求。由于没有明确的工作标准,人才即使再努力工作,也难以获得企 业的认可,以至于造成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疏忽,导致了许多制度规范建设的不完善。企业管理的方式主要还是人治,缺少成文的制度规范,导致了许多制度规范建设的不完善。即使有部分规范,实际上也引起不了大家的重视,工作追求简单直接,远远达不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2、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

在当今世界,知识、技能、价值观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习已经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事情。随着我国加入WTO,私营企业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情况,过去的被动式的学习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许多私营企业对人才培训不够重视,不能满足人才对自身素质提高的需求,没有长远的眼光,只顾眼前利益,不愿意在培育人力资源上投资,使企业发展缺乏后劲,人才缺乏继续工作的动力。私营企业要想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位置,必须与时俱进地给人才补充新的科学文化知识。

3、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

企业的激励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私营企业的人才竞争力,它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私营企业一方面不能提供相对优厚的物质待遇,另一方面又不能提供满足人才精神需要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待遇,这样的私营企业就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4、缺乏科学的用人机制

私营企业受制于传统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人事观念和人事配置手段落后,无法形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机制,岗位设置不合理,再加上家族式的管理,不少私营企业的用人机制存在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人才 “出头”机会较少,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以致人事安排往往是因人设岗,缺乏一套科学用人机制,导致人才的聪明才智没有的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的机会。

5、绩效考评管理不完善

导致私营企业人才待遇不公的原因,在于私营企业缺乏一个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不能把人才对企业的贡献与待遇公平合理地联系起来,这样使人才在工作上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会得到什么物质鼓励,导致人才不会心甘情愿为企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或者不完善,通常会打击人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往往是引起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

6、私营企业人才成长环境欠佳

一直以来,私营企业的决策者一味追求产量效益而忽视了对人才的关心照顾,也忽视了人才精神文化的需求。有的私营企业工作环境简陋,许多设施简单、老化,企业间的交流活动少,未能形成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还有,企业的人文环境较落后。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尚未形成一种关爱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氛围。长此以往,不但使人才工作效率下降,并最终将导致人才另谋高就。

三、解决私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任何一个私营企业都不希望自己的人才流动率过高,影响企业和组织的发展战略、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企业人才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不会希望自己过快的流动,这样会损失自己的时间、精力,更不 利于自身的职业生涯的发展。私营企业要解决这些矛盾,减少人才流失,除了充分利用我国经济发展自身的环境优势外,私营企业关键还要从自身着手进行调整。

(一)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用人制度

私营企业的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是避免人才流失的首要措施。首先要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要重视运用干部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其次要建立科学灵活的用工制度,为企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吸引和留住人才。因此,企业的管理一定要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来强化管理,只有依靠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才能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从而构筑一个能容纳人才的制度。

(二)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企业给予人才的一种福利,一个不能提高人才的技能和观念,没有人才发展机会的企业是很难留住人才的。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它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补偿和发展。只要人才在企业工作中能力不断得到增值,企业得到的回报就愈大。还要通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团队意识,使人才心甘情愿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私营企业的决策者应该注重对企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特别要对年轻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这样也满足了人才喝望知识的需求。

(三)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增长,企业间人才短缺的情况在加剧,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所以争夺人才也日趋白热化。为了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许多私营企业在待遇、条件、股权等方面多管齐下。私营企业面对人才外流的压力,传统的激励机制已收效甚微。因此私营企业要最大程度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应当在建立科学的薪酬与激励体制上下功夫。企业也要根据人才的不同特点 “适时激励”、“适度激励”,注重激励的有效性、公平性、层次性、持久性,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联系、内激励和外激励相统一的方式,切实发挥激励机制最大的效能。

(四)建立科学有效地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

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对留住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不合理或不完善,不能提供合理的、有竞争力的薪酬,通常是引起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许多人才对企业的薪资和待遇很不满意,这种不公平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导致人才会选择离开企业。所以要建立以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为核心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正确的评估人才的价值,正确的评价人才对企业的贡献值,以此为依据,制定在行业内有竞争力、对人才有激励性的薪酬。要合理拉开薪酬差距,要保证薪酬有提升的空间。保证人才在企业内有凭借个人能力和贡献而得到提升的空间。在绩效考核和薪酬福利方面,私营企业因为其与生俱来的家族式管理的特征,更容易把利益的天平向家族成员倾斜,这是最可能挫伤人才工作积极性的。

(五)科学合理的使用人才 私营企业决策者应该认识到,私营企业首先应该是一个企业,然后才有私营的特性,自己也只是企业的其中一员,要认同别人对企业的贡献,认同别人应有的地位和尊严,没有这种理念,要留住关键人才是非常困难的。私营企业如果想要留住人才,那么给予人才以足够的信任和个人事业空间是绝对必要的。合理科学地使用人才是留住人才的最好方法。在人才的使用中要时刻注重对人才群体或个体进行心理分析,给人才以公平的晋升和发展机会。在掌握人才心态的基础上应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节作用,做到留人先留心;同时要将企业的发展、岗位的需求与企业人才群体和个体的素质、技能相结合,让人才有展示其才华、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大舞台,从而起到一种留人的作用。

(六)改善人才的生产、生活、学习环境

安全、清洁、舒适的环境能使人才在工作中产生愉悦、舒适的感觉,保持良好的心情,使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除了改善人才工作的自然环境之外,同时不能忽视人才的人文环境。好的人文环境会让人才在企业里有一种家的感觉,因此公司要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要制定统一的团队合作行为守则,使人才与人才之间有一种协作、沟通的精神;同时要制定优秀团队的标准,并作为业绩考核指标之一,定期考核。还要关心人才的日常生活,切实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解除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总之,要一人一策,帮助人才解决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增强其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七)企业决策者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企业决策者的领导水平在防止人才流失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决策者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学会尊重人才,要对人才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要有大胆使用人才的胆识和魄力。这都是企业决策者用人的水平高低的体现。企业决策者要更多的从人才和企业的利益一致性方面看待问题,要树立“双赢”理念。决策者观念的转变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事实证明,越是高层次人才,越是看重企业家的个人素质和人才观念,看重和企业家之间的合作融洽和双方价值取向的一致。

综上所述,人才资源是现代私营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资源和因素。而深圳的私营企业也正是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认识到了人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也进一步认识到了人才流失队企业造成的消极影响,进而在人才在企业中的定位上,明确提出企业竞争的根本是要从人出发。尤其是深圳的私营企业,不论从竞争上,还是从环境的日益发展上,都是异常激烈的,所以,管理着认识到深圳私营企业发展没有人才不行,也认识到在当前的人才问题上,首要的是要积极防止和减少人才的流失,维护企业发展的人才优势。这既是深圳私营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的要求,同时也是深圳企业竞争的必然要求。本文正是立足于此,分析了私营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在面对人才时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当然,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控制人才的流失,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应注意“留人先留心”。在对人才的管理上,时刻跟进员工的发展情况,只有真心尊重关心人才,体察其需求,帮助他们成长进步,给他们营造一种能够发挥自己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公平、融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换来人才对企业的深度认同,使得人才在企业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同时也才能实现企业人才团队的稳定和事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在企业和人才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以培植人才的优势来赢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又以企业优良的人才管理为企业留住更多的人才。参考资料:

1、孙成志,《新编组织行为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李剑,《论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9月版。

3、(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4、汪力斌 李小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2月。

5、俞钰凡,《论人力资源的多元化管理》,《商业时代》,2004年3月。

6.毕业论文提纲写作 篇六

二、本论

(一)……

(二)……

(三)……

三、结论

——详细提纲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

1.

2.

3.

4.

(二)……

1.

2.

3.

4.

(三)……

1.

2.

3.

4.

5.

三、结论

1.概述……

2.呼应开头的序言。

学术论文写作的谋篇构思

(一)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

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

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论文影响读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题来实现的。因此,下笔写论文前,谋篇构思就要围绕主题,构思要为主题服务。正如法国的画家米勒(Millet)所说:“所谓构思,是指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可见这一条十分重要。

2.构思论文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

在对一篇论文构思时,有时会发现需要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又会需要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需要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有时,构思出现几种写作方案,这就需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化,写作思路又会经历一个由庞杂到单纯,由千头万绪到形成一条明确线索的过程,此时,应适时抓住顿悟之机,按照古人之去“应机立断,须定一途”的精神,确定一种较好方案。

3.要作读者分析

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终目的是让别人读的,因此,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多作读者分析。有了清晰的读者对象,才能有效地展开构思,也才能顺利地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一般说来,读者可分为专业读者、非专业读者、主管领导或科技工作主管机构负责人等,人们对科技文章的要求与评估标准各异。对于学术论文来说,其读者对象为同行专业读者,因此,构思要从满足专业需要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确定取舍材料与表达深度与广度,明确论文的重点。如果一篇论文包含有重要性不同的几个论题,作者应分清主次,考虑如何由次要论题向主要论题的过渡,以能引起专业读者的兴趣。

(二)如何提高构思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思维不清晰的作者会写出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论文来。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写作实践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构思论文的能力将随之提高。

在正式撰写学术论文之前,先拟制定作提纲,可以极大地帮助作者锻炼思想,提高构思能力,这一办法是被长期实践证明了是有效的办法之一。据资料报导,世界上先拟制定作提纲,然后按提纲进行写作的科技人员,约占总数的95%。

写作提纲的作用,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1.写作提纲,类似一张建设蓝图,可以帮助作者自己勾划出全篇论文的框架或轮廓,体现自己经过对材料的消化与进行逻辑思维后形成的初步设想,可计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如何表述一致,重点又放在哪里,哪里需要进行一些注释或解说。按此计划写作,可使论文层次清晰,前后照应,内容连贯,表达严密。

2.拟制写作提纲,只需要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甚至是词与词组加以提示,把材料单元与相应的论点有机组织编成顺序号,工作量并不大,也容易办到。当提纲写成后,再从总体上来。这很象是转动万花筒,只要稍稍转动一个角度,便会出现新的图案。提纲的调整也是如此。应该说,高速提纲要比无提纲写好人文后再调整要轻松得多。

提纲中用以提示写作的句子,有时即可用来做论文段落的标题。由此可见,通过写作提纲的拟制,可以确定论文的结构,使论文全篇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

3.提纲的拟制,有昨于繁忙的作者与进行合作撰写的多作者。前者,由于工作忙,时而中断写作过程,可藉提纲提示,帮助你在重新写作时立即恢复原来的思路;后者,可帮助合作撰稿人按照提纲进行分工与协调,避免由于各写各引起的重复与疏漏。

[示例]

论文:地基刚度对拱坝坝体应力的影响(研究对象:二滩拱坝地基)

一、引言

1.介绍拱坝地理位置与形貌

2.介绍坝址地质地貌

3.提示坝基存在的局部缺陷 (1 坝基刚度左右岸不对称;2右岸坝基中部存在玄武岩软弱带;)

引出四种不同的均质变模地基,分别计算坝体应力的问题。

二、地基刚度对梁、拱分荷的影响

就三种地基情况对梁、拱分载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均匀地基λ值的影响

1.给出λ的表示式。

2.绘制“不同变模均匀地基对梁、拱分荷的影响”曲线图。

3.提供“‘86型’拱坝主要几何参数表”。

论点:λ变化对拱端分荷的影响远小于拱冠部位。

(二)两岸不对称地基刚度的影响

1.绘制“左右两岸不对称的地基刚度对梁、拱分荷的影响”曲线图(对或、右端与拱冠分别绘制三张)。

2.分析图示结果。

(三)局部低变模的影响

1.分别就左、右端及拱冠绘制三张曲线图。

2.分析图示结果。

对以上三部分进行归纳说明[针对(一)、(二)、(三)一一对应说明影响程度]。

三、地基刚度对坝体复位的影响

1.均匀地基(图)。

2.两岸不对称地基(图、表)。

3.局部地基刚度降低的影响(图)。

四、地基刚度对坝体应力的影响

1.均匀地基情况下,λ值的变化对坝本应力的影响(图、表)。

2.两岸不对称(图)。

3.地基局部变模降低的影响(图)。

五、结论(总归纳)

1.针对λ值变化的影响的分析,指出在拱坝设计时需在底部考虑一定的倒悬度,以借助坝本的自重来减小底部由水压造成的应力。

2.针对刚度,指出用结构上的不对称补偿地基刚度的不对称。

3.虽存在有岩石软弱带,但只局限在边界附近,并不改变整个拱坝的应力分布。

重点说明地基变模对坝体应力的影响显著,其取值须引起重视。

作文提纲的形式一般有两种。

1.标题式提纲

这种提纲比较简单,只写出行文各段的标题。

这是一个标题式的作文提纲,勇简洁的文字标出了各段的写作要点。它的特点是文字简洁、速度较快,适合于对写作内容较熟悉或时间较紧的情况。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很难起到指导作文的作用。

2.要点式提纲

这种提纲比较详细,它即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写出作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交代出文章的详略。

(三)编写提纲的要求

1.要审清题目,确定中心,选择材料

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编写作文提纲要按照写作文的三个顺序:审清题目、确立中心,选择材料来进行。

作文题目一般给我们规定了写作范围(记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作问题(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所以,审清题目,才能明确写什么、怎么写,才能避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编写作文提纲式时,只有确立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等等。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2.要简洁明了

7.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篇七

论文选题过程及常见问题分析

1.选题草率。在论文指导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因为态度不认真没有做好选题而导致写作半途而废。有些学生在论文写作进程已过大半的情况下要求改换题目, 重新选题;有些学生论文已经完成很大篇幅, 但又觉得文不对题而不得不根据对题目的最新理解而重新开始写作。出现这些情况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选题工作没有做好, 在选题时这些学生要么不认真对待, 草草了事, 随意选择。要么在对论题和题目以及自身知识结构缺乏细致了解的情况下茫然去作选择。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作选题时往往不知所措, 没有进行资料的收集、研究, 没有对自己知识结构进行考察, 就随意选择一个题目应付了事。结果往往是选择了和自己研究方向及知识结构相关性不大的题目, 由于缺乏和论题相关的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支撑以及浓厚的兴趣, 导致后来的写作中缺乏持续的热情, 不能按照预定计划顺利进行。可见, 选题环节极为重要, 选择与自己的兴趣、知识结构及关注点有较高相关度的题目对日后写作进展有极大的好处。

2.选题缺乏技巧。好的论文题目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这样才能给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另外, 对作者来说, 好的题目难度适中, 视角新颖、独特, 可以很好规划文章的方向、角度、深度, 为进一步写作打好基础。但是实际写作过程中, 选择题目往往需要一定的技巧。选题缺乏技巧经常表现为题目难度相对过大, 超过了作者自身能力, 无法驾驭。这些题目往往内容过于生僻, 或者范围过宽、过窄而导致无法着手去写。当然, 选题过偏、过于生僻和过宽、过窄都是相对的, 是针对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和写作能力而言的。

公共管理类专业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政府公共行政、非营利组织管理这两大公共部门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过程, 其研究的学科和涉及的社会问题非常广泛。很多时候,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 还要有实际调查资料的支撑。有些同学的选题涉及实证研究, 但是由于对以往的文献资料和这些方面社会现状的调查资料掌握比较少, 在没有多大把握的情况下将这些题目确定为自己的选题就很容易陷入中途写不下去的境地。如有些同学选择了“西安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调查与分析”、“陕西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状况分析”等聚焦特定地域, 实证性非常强的题目, 但是由于实证资料缺乏而难以完成, 有些同学所选题目过于宽泛, 涉及面太广。

3.论文题目表达不准确、不规范。论文题目确定中常见问题是题目缺乏逻辑性和学术性, 或是题目与内容不相符。有些学生确定的论文题目不准确, 内容模糊;有的用词不规范, 不符合语法和修辞规律;有的则文不对题, 不能对所写内容进行准确概括和提炼。如, 有学生确定的题目是“当前我国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弊端及改革”, 这个题目中有“当前”二字, 但是当前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已经在改革和转型, 不能说是“传统”的, 这个题目明显不合逻辑。还有学生的论文题目是“回应时代要求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这样的口号式、结论式的题目明显缺乏学术性和专业性。再如, 有学生选择的题目是“我国公务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但是文章内容却围绕“我国公务员考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公务员考试管理是公务员管理中的部分内容, 文章题目与内容显然不相适应。还有学生的题目是“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 各地情况千差万别, 同时, 不同内容和类型的政策执行情况也大不相同, 因此, 这样的题目就过于笼统和模糊, 不具有针对性。

开题报告撰写及常见问题分析

论文初稿写作之前, 我们要求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对选题进行设计和论证。要对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条件、方法和研究方案等进行说明。开题报告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2) 对选题的了解与写作准备程度, 主要介绍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3) 论文的框架与结构。开题报告撰写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写作切入点不明

对选题目的和意义的论述往往可以围绕本论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以及此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等来进行论证, 要找准切入点, 突出自己选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避免缺乏新意、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以及论述中的漫天撒网, 毫无重点。例如, 有的同学选择了“试论公共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及其实现途径”这一题目, 关于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文献很多, 可写的角度也很多, 如公共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内涵、公共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关系等, 如果不经仔细思考, 很可能在写作时无所适从或人云亦云。因此,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从别人研究过但研究得不充分的问题或是有争议但始终未得出结论的问题入手, 找好角度及切入点, 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什么问题都涉及但是什么都没说清楚。

2.缺乏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

文献综述部分的内容要求阐述对选题的了解与准备程度, 主要是对国内外研究概况的介绍。这部分的写作要求进行大量的文献检索, 利用图书馆、参考工具书和网络, 获得论题研究的一般知识, 了解该论题的各个方面。文献检索的目的在于了解选题的研究状况, 如已经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存在争议的观点和问题以及尚待研究的领域。文献综述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研究, 同时要详细记明出处。有些学生只是对一些学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机械罗列和观点的简单堆砌, 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没有轻重之分, 他人观点和自己所持观点之间的联系也很模糊;有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 对别人的观点和资料进行了引用, 但是却没有记下引用资料的出处, 以至于在文章写好后再费很大的劲去寻找资料的出处, 费时费力;还有些学生文献检索的范围很窄, 方法单一, 影响了资料的丰富性、广泛性。文献检索可利用资源包括正式出版的中外文书籍、学术期刊、报纸、网上资源、学术论文等。文献检索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做好文摘库、注意时效性、注意权威性、注意相关度、注意精确度及具体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的格式。另外, 最好避免二次引用, 要找原始材料。在作索引、资料库、参考书目及引用内容时一定要将姓名、日期、措辞、出版社、书名、版本、卷号、地点、页码等记精确。这既反映作者科学严谨的写作态度, 又是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3.写作大纲层次不清

第三个内容是安排文章的框架结构并撰写论文提纲。提纲的撰写一般是由大到小, 由粗到细。在大纲的撰写中经常看到有学生所列大标题有五六个甚至六七个。一般情况下, 一篇几千字的论文, 篇幅有限, 其主要观点即重点内容三四个标题就足够了, 其余内容可以作为论据放在这几个大标题下。一般规律是先安排好论文几大方面的内容, 再考虑各部分的内部层次, 然后在各个层次下列出主要观点和数据、事例等论据, 最后还可在各个大小标题下记上一些要用的具体材料, 以备行文时应用。提纲要求结构完整统一, 层次分明, 有条不紊, 分出轻重缓急, 依次表达。有些学生的论文提纲, 各个纲目在范围上或角度上存在着相互包容或交叉的现象, 不符合要求;有的提纲把在正文中要详细论述的内容如对主要观点进行论证的过程或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结论写下来, 实属不必要。

论文正文写作及常见问题分析

首先, 在文章结构安排和观点的论证中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 如主题不鲜明, 重点不突出, 论据不足, 论证不严密等。例如, 有学生的论文题目为“我国公共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文章重点是对问题和对策的分析, 但是却用了较大篇幅论证政策参与问题背后的原因, 对解决问题的对策则只用了简短的篇幅。对一个论题的论证往往需要逐层深入,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在这个过程中, 段和段、句和句之间应该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但是, 一些学生的论文各部分之间往往缺乏有机联系, 结构杂乱无章, 逻辑关系混乱, 缺乏条理性和严密性。比如, 不能很好地提炼出主题, 内容拖沓冗长, 只是堆砌了一大堆材料, 但是却不知所云。我们对篇幅的要求是最好不超过8000字, 但是很多学生动辄一两万字, 给人的整体感觉却是观点不明确、论证不力、判断评价没有依据;还有些学生的观点缺乏可靠的论据, 论据由自己主观随意地捏造, 或者对获得的二手资料进行以偏概全的片面取舍。有些论文定性描述太多, 定量化分析太少, 缺少实证数据和资料的支撑, 说服力不强。

其次, 在语言表达和论文格式规范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语言表达生硬, 语句不通或语言表述上词不达意、用词失当或者语言口语化。还有些学生书写格式不规范, 论文格式笔记化, 有些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另外, 学术论文要求运用简明准确的学术语言, 但由于缺乏写作方面的锻炼和语言上的学习, 有些学生的论文口语化严重, 导致对现象的描述和对观点的论证不够准确和清晰, 缺乏说服力。有些学生在写作中对参考文献和脚注的意义和格式不清楚, 引文不注出处引用他人观点往往不加说明, 容易引起知识产权问题。

另外, 写作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是缺少独立见解。一些学生过分依赖网络资料, 大量使用他人观点, 东拼西凑, 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对于本科毕业生的学位论文, 虽然不要求有太多创新, 但如果学生能结合本专业理论在某个具体实际问题上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提出独立见解, 也还是能够做到有所突破和创新的。

摘要: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趋势明显。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源自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写作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笔者以最近几年指导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实践为基础, 对学生写作过程中在方法和技巧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试图为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选题,开题报告

参考文献

[1]王保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4) .

[2]袁红.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研究 (高等教育) , 2013, (4) .

8.列提纲写作文教学设计 篇八

1.明确列提纲写作文的重要性

2.学会怎样列写作提纲

训练重点、难点

学会列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尤其是议论文几种文体的写作提纲

教具准备

幻灯片、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在读初中、高中的时候,一共有五六位老师教过我的语文,其中一位教我们写作文很有特色。每一次作文他都用一节课引导我们写作文提纲,然后选择几则有代表性的提纲讲解、分析,指出其优点和缺点。他要求我们在平时作文训练中一定要先写提纲再写作文。经过几次训练,那些害怕作文的同学不再畏惧作文了,我们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了作文前应该写好提纲,这是保证作文成功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列提纲写作文的方法。

二、错误作法

投影:

不少中学生作文时都没有写提纲的习惯。有的不懂得写提纲的重要性,怕耽误时间,会写而不写;更多的是不会写或不会写合要求的、有用的提纲。

三、名家指点

投影:

古人文成法立,未尝有定格也。

—— (清)章学成

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 老舍

单是一个提纲,即大厦的构造,就足以耗尽作者的全部智力。

——(俄国)冈察洛夫

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像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象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绪意乱。这就是难产的痛苦。

——朱光潜

由此可见,学会写提纲,养成作文前写提纲的习惯,应该是中学生写作学习的重要任务,是有效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四、知识技能

投影:

写作提纲,就像机械加工的图纸,工程建设的蓝图,是对文章格局,材料铺排的大体设想。写作提纲具有整体性,它反映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可以这样说,写作提纲的确立是构思成熟的标志。写作提纲又具有简明性,一目了然。写作前,列出提纲,便于推敲修改;写作时,参照提纲,使行文思路大致不脱离预想的方案。

写议论文时,围绕论点选好材料,这些材料往哪里放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文章从何处开头,在何处结尾,中间用什么来链接。材料与材料之间,材料与观点之间,如何水乳交融,谁在前谁在后,哪里该深入阐述,哪里可以简要概述。这一段与那一段如何承接转换、如何前呼后应等等,都是编写提纲时可以考虑的内容。将考虑的结果用提纲的形式固定下来,不断深入地思考,不断地完善提纲,具体行文时,就不会出现有头无尾、丢三拉四、肢体残缺的毛病了。

提纲本身也有详略粗细之分。时间充裕,写的内容也比较多,提纲就可以列得细一点并加以修改完善,改出一个理想的蓝图。如果时间仓促,文章也短,提纲不妨粗一点,描出一个大体的层次框架,就可开笔行文了。即使在紧张的考场上,同学们可也不要乱手脚,至少也可以有一个大一、二、三的全盘筹划,以确保中心不乱,层次井井有条,结构完整统一。

五、避免触礁

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作战的计划,要力求写得符合要求。有些同学常写成这样的:

投影:

1.事情的开始;

2.事情的经过;

3.事情的结果。

这一类的“提纲”太空洞,对作文没有什么用处,不成其为“提纲”。也有同学把提纲写得太繁琐,也不好。还有的同学把提纲写得呆板、生硬,缺少变化,缺少特色,这样的提纲当然也不算好提纲,也会严重影响作文的质量。

六、现场操作

(一)提纲分类

投影:

编写提纲的方法,常见的有提要式和图表式两种,即以提要或图表的方式将一篇文章观点和材料的组合以及层次脉络表现出来。我们可从阅读入手来训练编写提纲的能力,学会编写提纲的方法。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领略文章的妙处,就不能不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及其段落之间联系等等来一番提纲挈领的归纳概括。否则,见木不见林,只见文章局部不见文章整体,文章的精妙之处是读不出来的。它既可成为我们深入钻研文章的指导,又是启发我们自己作文编写提纲的样板,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二)以读促写

1.分发打印资料:唐弢的《作家要铸炼语言》,要求写出这篇文章的提要式提纲或图表式提纲。

2.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投影

下面以唐弢的《作家要铸炼语言》示例如下:

投影:

(1)提要式提纲:

题目:作家要铸炼语言

中心论点:作家要铸炼语言。

结构层次:

(1)论述作家为什么要铸炼语言。(1、2、3自然段)

(2)论述历代作家都重视铸炼语言。(4自然段)

(3)论述怎样铸炼语言。(5、6自然段)

(4)号召都认真地铸炼语言。(7自然段)

(2)图表式提纲:

论证观点列举的例证(例证法)第四自然段

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要有“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

1.古人强调“炼”字,主张“意胜”;

2.贾岛诗句;

3.卢延让诗句;

4.王安石的“绿”字句;

5.刘公勇词话举的“闹”字句;

6.福楼拜对莫泊桑说的话。

第五自然段

作家必须不断地“向生活汲取,从人民的口头采集”语言:

1.普希金跟奶奶学习语言;

2.列夫·托尔斯泰学习民间语言;

3.契诃夫记客人谈话;

4.阿·托尔斯泰从犯人口供中学习语言;

5.高尔基听别人私语的例子。

(三)写提纲应该注意哪些要求

(1)提纲要切题。例如,有同学写《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提纲是这样写的:

投影:

1.“有心”就是有明确的目的;

2.“有心”就是有正确的方法;

3.“有心”就是有认真的态度和创造精神。

认真审一下题便可知道,这一种提纲就比较切题。

(2)提纲要体现体裁特点。假如要以《门》为题分别写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则其提纲,应该分别体现出不同的体裁特点。

学生练习后投影:

议论文提纲:

1.总说“门”启迪我们要入好、把好人生的扇扇大门。

①入好知识门,才能获得知识。

2.知识、生活、社会的大门,门门入好:

②入好、生括门,才会懂得生活;

③人好社会门,才可能成为社会的好成员。

3.家庭、国家、思想的大门,门门把牢:

①把好家门防风雨盗贼;

②把好国门防敌人侵犯;

③把好思想门防腐蚀变质。

4.努力入好、把好扇扇人生的大门,让生命的航船扬帆远航

这是一种写法,请看另外的写法。分发打印资料:《一道无形的门》。(见《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15日,作者:王亮)

投影:

说明文提纲:

l.门有古老的历史——与人类同时出现。

2.门有独特的构造——由门面、门框、门袖等构成。

①按质地分,有金属门、非金属门。

3.门的种类多种多样——

②按作用分,有多用途门和专用门;

③按位置的所属物分,有建筑物的门、交通工具的门、其它器具的门。

4.门正向轻巧、牢固、美观、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投影:

记叙文提纲:

首先,舅舅家是一扇寒伧的小门;

后来,有了一扇红漆大门;

现在,新楼前是一扇威武的大铁门。

(3)提纲要简洁。写提纲要根据需要或详或略。但详不是繁琐啰嗦, 略也不是空洞无物,要做到不管详略,都力求简洁、精炼。

以《十年以后返校来》为题拟一则提纲。

投影一学生例作:

1.宣传窗内,有声有色地放映着历届校友和在校三好生的动人事迹;

2.展览厅里,小爱迪生们的小发明干奇百怪,琳琅满目;

3.图书馆名著荟萃,座无虚席……

其实,这些提纲完全可以精简成:

投影:

1.宣传窗有声有色;

2.小发明琳琅满目;

3.图书馆座无虚席。

此外,提纲还要求准确、明确等,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七、课堂小结

我们都知道,初学作文,不少人看见题目,苦于无话可说,或有些模糊的意思,不知从何说起。如果说这是一种病态,那治病的良药就是锻炼思路,使之有物并有条理。

思路条理的形成,要靠多方面的条件;就作文说,写提纲是个很重要的条件,或说很有效的办法。其实又不只对于初学,就是非初学,先写提纲也可以避免缺漏、轻重失宜、次序混乱等缺点。总之,这是费力不多而确有实效的办法,凡是有志为文而没有这种习惯的人都应该试一试。

八、学生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投影:

2006全国卷Ⅱ(黑龙江、吉林等地区)高考作文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是3.7%,2003年18.3%,2005年是27.8%。

要求全面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正文字数不少于800字,且正文前要有300字左右的写作提纲。

9.毕业实习报告写作提纲 篇九

毕业实习报告写作提纲1、3.18:毕业实习动员会2、3.19:洛阳新思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3、3.20:洛阳奇瑞精机有限公司 4、3.21:洛阳源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5、3.22:洛阳.大学科技园6、3.25:洛阳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7、3.26:洛阳建筑机械厂8、3.27:洛阳北方易初股份有限公司 9、3.28:一拖(洛阳)车桥有限公司 10、3.29:洛阳建材机械厂11、4.1:洛阳中集凌宇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2、4.2:洛阳昌兴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10.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篇十

1.理论意义:新闻媒体作为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理所当然应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效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然而新闻传媒在传播信息时不可避免的要遇到诸多负面新闻信息,本文重点研究讨论这些负面新闻信息的报道会不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矛盾和冲突?在和谐社会的语境下又该如何做好负面新闻的报道?

2现实意义:通过理论上的分析,我们从中学会如何在和谐社会里既尊重了新闻事实的全面,客观,真实特点,又利用好负面信息的报道为我们和谐社会的建立目标服务。

ⅱ 论文提纲:

一 前言:简介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指出负面消息报道的现象存在二 和谐社会

(1)和谐社会的倡导

(理由:旨在提出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以来,和谐社会是我国一直所倡导的主旋律,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建设的主题和目标)

(2)和谐社会实现的要求——媒体创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理由:旨在为了引出构建和谐社会中,媒体信息报道和舆论创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 新闻媒体

(1)媒体的概念及内涵

(理由:引出和简介媒体的概念,为下面论述做铺垫。)

(2)新闻媒体的基本特征

(理由:对新闻媒体的简介补充。)

(3)新闻媒体自古至今发挥的作用

(理由:由古至今来论述新闻媒体的功能。)

(4)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消息分类及各自特征

(理由:指出新闻信息既有正面积极的消息宣传,也要负面消极的消息宣传,并且论述到相关报道的不同特征。)

四 负面信息

(1)负面新闻信息的概念和内涵

(理由:承接三(4)中负面消息的重点介绍。)

(2)如何认识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功能——作出辩证的看待、分析,2.1 负面新闻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阻力

(理由:指出作用之一: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阻力。)

2.2 负面新闻对和谐社会的积极反作用力

(理由:重点指出另一方面积极作用)

五 做好负面新闻报道的具体措施建议

如何做好负面新闻报道,充分发挥负面新闻正面功能的方法有五:

(理由:重点逐一分析各种方案)

1.实事求是,坚持信息公开透明

2.报道的时效性和时机性合理结合3.控制数量,掌握平衡报道原则

4.人文关怀的精神

5.报道上掌握度

六 实现负面新闻报道与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

(理由:作为论文的结束,指出将负面新闻信息报道与和谐社会辩证统一,欲盖弥彰,结合五点建议措施,让我们更好地在和谐社会下,做好负面新闻报道)

负面新闻是一个永恒的题材,也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领域,但是负面新闻信息并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洪水猛兽”,关键是看何人所用,如何报道,所持何等的价值取向,它只要发挥得当,引导得法,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不但不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矛盾和冲突,反而能产生正面的社会效应,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ⅲ 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进度计划:

11.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篇十一

一、《提纲》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一条社会路径

《提纲》是马克思从批判黑格尔到转向批判费尔巴哈的一次转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分析人的异化过程,论证了共产主义就是人的本质回归的过程。在《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的分析,从而使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分析论证共产主义的实现成为可能,也就进一步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找到了一条社会的路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人的本质时,还是裹着费尔巴哈的外衣,带有明显的费尔巴哈的痕迹的,所以他还是沿着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的思路来理解人类历史,并以人的类本质的术语出现的。他所强调的仍还是人的类生活、类特性等等,他指出人是有意识能劳动的动物,正是这些特性使人和动物有了明显的区别,并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还进一步指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此外,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的角度分析了人的类本质,还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人内在的理念或者共同性,而是通过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分析,指出人的本质是随着改造自然界的过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从人和自然这对主客体的关系去分析人的本质力量的形成的过程的。在谈到异化劳动时,马克思认为正是异化劳动使人的本质异化了,他指出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并且变成维持个人的生存手段。并由此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而共产主义则就是对人的异化的积极地扬弃,是人的本质的回归。“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的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

很明显,在这里马克思用了黑格尔似的辩证法论证了人的本质异化和回归的过程,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但是马克思并没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说明人的本质,而只是把人的本质当成一种理想的、想当然的东西,因而也只是一种抽象的、固定不变的预设物,历史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也只是使人的本质得到回归,回到它最初的形象而已。对于共产主义的实现以及人的本质回归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找到有效地解决方式。

然而,正是《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使解决这个问题变成了可能。“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在这里,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了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社会关系反映并体现着人的本质。同时,人的本质又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在不同的社会中,由于社会关系的差异,人的本质也会有所不同。因而生活在不同的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本质也就会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特点是历史的、具体的,也是暂时的。很明显,马克思用人的社会关系来说明人的本质问题,把人的本质问题归结到社会关系上,这就避免了以前那种抽象唯心的空谈人性论了。这也就进一步明确了人的本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样也就不再需要人的本质回归了。也就超越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到的人的本质的回归的思想。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既然人的本质离不开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作为人的本质发展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也就是一种社会关系,它的实现也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我们就可以明确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分不开的。这样也就找到了一条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那就是通过改变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关系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的本质的变化发展,最终人的本质发展到最高阶段,共产主义也就由此而实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要求把人从社会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获得自由,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论述,则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找到了社会途径。

二、《提纲》确立的“实践”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提纲》中最后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于改变世界。这自然地也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联系起来,只有不断地去改变世界,共产主义才会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自己的基础和核心,决定了它必然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这就是说,只有使理论回到实践中,在实践中贯彻理论,才能使理论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理论得到发展。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靠理论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不断地去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实践的指导理论,我们在实践中开拓创新,积极地改造世界,共产主义也就会在不远的将来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120页,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9页,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教案《山行》下一篇: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