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2024-11-06

开题报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12篇)

1.开题报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篇一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计。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07年3月首批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截至今年6月底,全 国正式营业的村镇银行达到214家。村镇银行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 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 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 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农民融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但是当前村镇银行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本身经营成本高,成立时间短,盈利空间小,筹集资金困难,风险控制难,还面临同业竞争威胁 等问题,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村镇银行所面临的问题将严重阻碍其发展,不利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 构,缓解决农村资金供需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本文将着重其发展过程中所遇问 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更好的支持农村经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外相关研究

1.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 Hugh T.Patrick(1995)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农村金融模式:一是 “需求先于供给” 模式,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农村金 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供给。二是 “供给先于需求” 模式,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 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而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 段适应,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有顺序问题。

此后的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供给和需求。Mark Drabenstott 和 Larry Meeker(1997)指出资本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 提出美国农村资本市场存在的缺陷,并从扩大社区银行的可贷资金、发展农村二 级市场、开发农村股票资本市场等三方面提出如何发展农村资本市场来提高农村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Junior R.Davis、Angela Gaburici 和 Paul G..Hare(1988)从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对罗马尼亚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的决定因素进行了 分析,定量方面着眼于影响贷款和储蓄的因素:农民收入、资源和贷款的使用; 定性方面着眼于金融服务供给者与农户的关系,同时也考虑了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过程中农户参与或者不参与的动机。

2.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供给主体

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R.L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aw)出版了《经济发 展中的货币与资本》(1973)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1973)这两本书,提出 了“金融抑制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集中表现为经济中 实际利率过低甚至为负,主张放弃国家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度行政干预,扩大金融体系的规模和容量。他们对非正规金融持不欢迎态度,认为非正规金融 的存在是对正规金融的抑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合作金融体系的社会性质逐步消淡化,市场型合 作金融理论成为目前金融合作金融理论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对农村金融组织体 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合作金融的范围,学者们把更多的眼观投向农村商业性金融 以及各种非正式金融组织。如Wyn Grant和Anne Mac Namara(1996)通过对农 村专门金融机构和银行的访问分析了英国和爱尔兰农户的外援资金提供者的情 况,讨论了两国农业贷款机构的发展及其随后的商业化,同时指出,大农户往往 能更好的利用借款机会及新的金融工具。Brian P.Cozzarin(1998)创立了农业部 门两大契约关系的概念模型,从而得出最优化契约和一体化组织形式是比合作金 融更重要而且更有效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的结论。Korotoumou Ouattara Douglas H.Graham(1988)研究了贫困国家农村金融互助组织在金融服务、存贷款方面 的优点和不足。他肯定了乡村银行集体借贷的优点,但也具有产权不明、规模过 小的缺点。在对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的研究方面,Hans Dieter Seibel(2001)指 出,随着货币经济的膨胀,非正式金融机构进入了农村金融市场,但在规模、延 伸和持续性上都受到了限制,他认为应该帮助非正式金融机构改进管理并整合到 更广阔的金融市场,提出了使非真实金融正规化的观点。Shahidur R.Khandker 和 Rashid R.Faruqee(2002)通过对巴基斯的农业信贷调查分析指出,正规贷款机构提供的用于生产的贷款远高于非正规贷款。当给农业项目信贷予补贴时,和印度两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研究表明,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明白这些项目是否值得支持。Kelless。Tsai(2004)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两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研究表明,微观金融的潜在客户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正式金融组织,他将非正规金融组织存在的原因归结为:正规贷款的有限供给、国家执行贷款政策能力有限、地方政治经济分隔趋势严重、许多微观金融组织存在制度缺陷。⒊社区银行存在的合理性研究

在对小型银行的研究方面,Hauswald和Marquez(2002)从信息成本的角度说明了社区银行存在的合理性。认为大银行一般座落在远离中小企业借款人的位置,从而使得其难以获得这些潜在客户的关系型信息,并论证了关系型贷款将随信息距离或生产关于借款人的特定信息的成本的提高而缩减,而上述成本一般与物理距离相关。

对于社区银行在关系型贷款优方面,Berger和Udeu(1998)认为,大银行在向大企业发放贷款上拥有优势,而小规模的社区银行由于其地域性和社区性特征,它们可通过长期与中小企业保持密切的近距离接触来获得各种信息,因而在向这些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上拥有优势。而Berger、Udell(1995、2002)从银行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权利配置方面分析了小银行对关系型借贷的适用性,认为大银行喜欢硬数据且不大愿意向信息获取困难的借款人放贷,而社区银行由于具有处理软数据的能力,在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借贷上拥有比较优势。同时Berger,Klapper Udell(2001)以及Berger和Udell(2002)从关系型贷款独特的处理程序及代理问题的存在入手论证了社区银行存在的合理性。在盈利能力方面,Berger(1995)通过对银行规模与银行赢利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规模并不能算作银行盈利的充分条件。

Keeton、Harvey、Willis(2003)认为在过去10年中,相对于大银行而言,社区银行整体保持着自身良好的盈利能力,虽然他们的盈利水平在最近3年也有一些下滑趋势,但是除极少数机构外,社区银行依然独立运作、盈利良好增长迅速,并且吸引大量的新进入者。

(二)国内相关研究

村镇银行的设立改变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模式,其对解决农村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村镇银行的改革实践,我国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⒈村镇银行设立的意义

关于村镇银行设立的意义方面,大部分学者一致认为村镇银行的设立在体制上是一种探索和创新,完善了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一是设立村镇银行属于一种增量的改革,通过适当降低门槛,充分调动各类民间资本、城市金融资本甚至是外资到农村地区创业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设立村镇银行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三是设立村镇银行可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通过竞争来提升当地整体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而李莉莉(2007)认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之举,为农村金融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竞争性农村金融机构的构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的矛盾,并为民间资金提供良性发展渠道,但是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而张鸣鸣(2007)则认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活跃了农村金融市场,有利于完善农村服务,加速推进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逐步转化为正规金融。何广文(2008)则认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是中国农村金融史上的重大突破,农村金融将从增量角度改善农村金融的结构和布局,然而仍需多角度创新。

⒉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其面对着复杂的农村金融环境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国内的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徐希龄(2007)认为组建村镇银行最大的困难在于发起人制度,国家规定必须有一家银行作为发起人,且必须占20%的股份,而我国大型银行基本不管,中型银行认识不清,小型银行条件又不具备,因此严重阻碍了我国村镇银行的设立。

高凌云、刘钟钦(2008)指出了由于农业生产易受自然条件影响、信用制度体系不完善、农户信用意识淡薄以及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使村镇银行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并据此提出了灵活确定贷款期限、逐步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增强农户信用意识以及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等防范信用风险的对策。

李长健、卞晓伟、张磊(2008)支付结算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不畅严重制约了其业务开展,部分村镇银行截至目前尚未加入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和征信系统,没有在人民银行开户,致使银行之间的清算、客户资金的跨行汇划只能通过当地农信社才能实现。此外,由于没有得到当地人民银行开户允许,存款准备金无法上缴,结算不畅通,企业基本户无法开立,难以发展大的客户群体,存款增长缓慢,资金来源受限,各项业务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徐瑜青仅009)通过实地调研得出村镇银行的发展面临吸收存款困难、存款之外的资金来源受限、对公业务受限以及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并指出要实现村镇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选址、审慎经营、立足县域服务“三农”、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注入资本以及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救助机制。

杜晓山(2008)认为:不少村镇银行在人才和管理上、股东之间的协调配合上、资金来源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村镇银行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仍然按照传统银行的理念与业务实践来经营;在产品设计和业务流程方面,一些村镇银行与普通银行没有太大区别,业务创新能力不足;村镇银行的贷款规模一般很小,许多农民、企业往往拿不出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担保或业务与财务报表;村镇银行的主要定位是解决小企业、微小企业以及一般农户的贷款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倾向于种养业和专业大户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放大不放小”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信用环境和制度建设、农业保险等配套措施不完善,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等。

秦晓晴(2008)则通过2008年7月在湖南湘乡的实践活动调研成果的分析总结,研究发现村镇银行的诞生在其目标地位上与实际是有偏差。由于村镇银行经营和发展面临的瓶颈,村镇银行的服务范围难“一心为农”。村镇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必须要满足其自身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目标,因而就存在社会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冲突。一些村镇银行在服务上就逐渐偏离三农的服务目标,主要为当地的大企业和对外出口企业服务,普通的农民需求更为旺盛但却在金融服务中较为缺乏,疏漏的中小型企业以及更多的农业大户的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而在社会利益和商业利益上如何寻求平衡是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

而王学忠(2008)也认为金融资本远离小农经济,导致了农户与村镇银行之间的资金供求矛盾,使村镇银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存在内在冲突,危及村镇银行的生存与发展。这些冲突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政府应承担相应责任。为此,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优化村镇银行经营环境,降低村镇银行经营成本;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扩大资金需求;逐步改变农村小农经济状态,以达到缓和冲突,营造适合村镇银行生存发展环境之目的。

(三)评述

从目前国内外对村镇银行的已有研究来看,一方面村镇银行的研究己经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认识也逐渐深入,各种研究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参考,但是另一方面,大多研究学者主要集中在农村金融结构组织体系大体框架的分析,缺乏经济学方面的理论论证,或只强调对现有制度进行修正;对农村银行业金融结构的进入方、投资主体或控股股东的性质、来源和控股程度缺乏深入的研究;在应对措施上往往只是泛泛地强调金融创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多元金融供给主体等,很少从政府和非正规金融如何联动、如何具体进行农村金融市场的优化配置、如何从农村内外资源的整合、如何研究市场化农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对进一步放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条件缺乏深入的研究。

我国国内现在的研究中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巫待深入研究。如缺乏对村镇银行发展存在问题的背后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对村镇银行的运行机制、市场定位、以及核心竞争力培育方面的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并且已有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属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因此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本文将深入研究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l]刘玲玲,杨思群,赵冬青: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韩俊: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5)[3]李树生,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2)[4]黄庆华:三农贷款难与村镇银行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12)[5]张琦:我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8(6)[6]李孝: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3)[7]高思:中国村镇银行总体现状与发展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8(9):12-13 [8]石丹林: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与完善[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7(3):7-8 [9]曾学文,王辰华,吕忠伟:农户的金融需求与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2)[10]楚尔鸣,周嫦琦:中国社区银行发展的理论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9):11-12 [11]贾学琳:从构建农村和谐金融的角度谈村镇银行的设立[J].农村金融,2008(5):22-23 [12]熊玉军:从美国社区银行看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J].金融电子化,2008(5):17-18 [1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4]曹艺,才凤玲,苗闰关于我国村镇银行经营模式的现实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3):15-16 [15]胡金众,张乐:非正规金融与小额信贷一个理论评述[J].金融研究,2004(7):9-10 [16]李莉莉: 关于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思考[J].金融改革,2007(7):29-32 [17]李伟军: 基于实际运行基础上的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研究[J].黑龙江金融,2008(12):27-29 [18]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9]高伟:对我国农村金融的风险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7):17-19 [20]马伯龙:我国村镇银行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基于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成功经验[J].华商,2009(60):11-13 [21]刘莹:村镇银行发展的内外部制约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09(5)[22]郭素贞:关于村镇银行运行状况的几点思考[J].经济纵横,2008(6):13-15 [23]Berger A N,U dell G F.“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 [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8):22-25 [24]Berger,A Ilen N,G F U dell.“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nizational Structure”[J].The Economie Joumal,2002(112):42-45 [25]BergerA N,Udell G F.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 [J].Journalof Business,1995(7):34-36 [26]Keeton W,Harvey J,WillisP.The Role of Community Banks in the U.S.Eeonomy [R].Federal Reserv Bank of Kansas City Economic Review,2003.

2.开题报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篇二

近年来, 我国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非常迅速, 交易量大幅上升, 如B2C的网购交易金额, 从2008年的1245亿元到2013年的12600亿元, 5年时间增长了10倍;2013年全国4.89亿网银注册用户数, 实现上网交易金额830万亿元, 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17倍;阿里金融通过“小贷+平台”的融资模式, 截止2013年末已向13万家小微企业发放了300多亿的小额贷款。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 包括绝大部分表内和表外业务, 都比较适合电子化和网络化, 几乎所有主体业务都可以通过网络手段来完成。10余年来, 银行业在网络银行领域经历了一个深度电子化、网络化的过程, 网上银行已经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交易的最主要的载体和渠道。

二、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融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安全问题。

由于我国自身的信息网络技术不发达, 网络金融机构所使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绝大部分由国外引进, 金融界对这些设备与系统的性能掌握不全, 在防止来自发达国家的黑客袭击时存在先天不足。更为严重的是, 发达国家在设计这些系统时可能留有“后门”。因此, 我们自身的网络安全完全维系在别人的产品基础之上, 在安全技术方面隐患极大。

2、价格管制限制了网络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低成本、高效率使客户从网络金融服务中获得极大的收益, 也是网络金融最吸引人的地方。虽然在理论上网络金融存在着降低交易费用的巨大优势, 但实际上除了原有的交易费用外, 我国网络金融机构的客户还要承担上网费、电话费甚至会员费, 使得交易成本不降反升。这极大地限制了消费者进行网上金融交易的热情。同时, 网络金融服务无法形成规模反过来又会影响其成本优势的发挥, 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不利于我国网络金融业务的开展。

3、金融监管体制不适应网络金融发展的要求。

网络金融实施的是标准的混业经营模式。而我国严格遵循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 并将这一体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体现在《证券法》和《商业银行法》中。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律环境、金融经营者的素质、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金融监管水平来说, 现阶段我国分业监管的原则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一方面, 外资金融机构实施的都是混业经营模式, 且我国现行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亦允许外资银行从事外币投资业务, 这将形成中外资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平等竞争格局;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网络金融的兴起, 网络金融业务也不可能局限于传统的业务范围, 业务多样化成为竞争取胜的必然选择, 如平安保险已经建立了网上金融超市。在网络金融混业经营充分发展的形势下, 分业监管不仅大大降低了监管效率, 同时也增加了监管成本。这势必影响我国网络金融业的正常发展。

4、金融立法相对滞后。

我国的网络金融业务已经启动并呈迅速发展之势, 但与此相关的法律条文却尚未出台, 这给我国的网上金融业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目前, 网上金融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 与客户在言明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上订合同, 出现问题则通过仲裁解决。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问题出现后涉及的责任认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现在仍难以解决。当前网络金融业务的最大法律缺陷是电子凭证、数字签名作为支付指令的法律依据。《新合同法》中虽然承认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应, 却没有解决数字签名问题。虽然中国银行在网上章程上规定“数字签名是银行为客户履行支付的唯一依据”, 但并未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列出, 尚属过渡性措施。法律条文的滞后无形中增加了金融机构与客户在网上进行金融交易的麻烦与风险, 从而阻碍了网络金融的发展。不仅如此, 法律条文的滞后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随着金融业务的处理日益依赖于互联网, 金融机密和财富也日益集中于互联网。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网络犯罪将愈演愈烈。据统计, 金融领域的电脑犯罪占电脑犯罪总额的40%以上。基于网络金融犯罪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各国都难以克服其相关立法的滞后性。尤其是我国现有刑法制度只有四条有关网络电脑犯罪的法律条文, 难以适应网络金融日益发展的需要。

三、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融业务发展对策

1、不断创新金融产品, 稳定客户群体。

网络金融新业务不断推出, 已对银行线上线下的金融产品带来了冲击, 对客户、资金的分流明显。如包括余额宝在内的货币市场基金等短期现金管理工具, 在其官网起点申购额为100元, 在正常交易时间内可以申请赎回, 赎回资金可以实现T+1或T+0到账, 今年以来实现的七天年化收益率普遍超过3.5%, 而对应的银行线上线下的短期现金管理工具:活期存款、一天通知存款、七天通知存款、日日金 (招行) 等理财产品, 无论在收益率、起点金额要求等都处于劣势, 对客户的吸引程度低。为了能够在网络金融条件下, 稳定客户群体, 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全面梳理目前网络金融推出的产品并与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进行比较分析;二是根据比较分析的结论, 重点从起点金额、流动性、存续期限、收益率等方面设计具有相对综合优势的符合不同层次客户的各类金融产品;三是要创新营销方式, 参考支付宝和天弘基金合作的“余额宝”的形式, 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合作, 利用他们的渠道拓展业务;四是要深入研究网络金融的发展趋势, 预先设计具有前瞻性的金融产品, 做好产品储备。

2、方便网络业务操作, 提高服务水平。

成功的网络金融业务特点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全天候服务、友好性界面、便捷化操作、交互式体验、快速化响应, 将原来复杂的业务办理手续简洁化。如目前基金公司网上开户只需实名认证、填写账户信息、绑定银行卡等三个步骤五分钟时间就可完成, 基金的赎回, 资金基本实现了T+0和T+1到账, 流动性强。而通过银行网上同样购买基金, 在开户、赎回资金到账、申购赎回费率、基金转换等服务方面均处于劣势, 客户具有流失的可能;如在通过银行平台进行贵金属等投资时, 在信息服务、分析支撑等方面, 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虽然, 从表面看都是服务方面的小问题、小瑕疵, 但是在细节决定成败的网络经济时代, 这些细小的问题, 会导致客户的流失。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以网络金融公司同类服务的标准, 提升自己的服务, 这样才能够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一是以客户为中心, 完善产品销售至到期整个存续期内的服务细节, 方便客户的购买、赎回、到账等操作;二是注重金融产品的信息服务, 帮助客户做出正确的决定, 购买合适的产品;三是要提供包括手机支付、第三方支付多形式的支付手段方便客户等。

3、采取积极措施, 增强我国金融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要改变我国金融网络系统安全运营受制于人的局面。就必须加快发展自己的民族信息产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为此, 应加强金融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的密切合作。加大对核心技术与信息软件的研发力度。加紧开发适合我国金融系统安全需要的有关技术。同时。中央银行应会同科技部门、国家安全部门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对网络金融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认证, 加强风险防范。为防止黑客及病毒对金融网络体系的侵害, 要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网络建设, 建立可靠的金融机构内部网络和互联网之间的桥梁和安全屏障。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购置专门的互联网入口, 没有条件的可以租用国家金融网的共用网关连入互联网。在网络金融的开发应用过程中, 必须提高金融防范意识, 把严密的技术设计和周全的预防措施融入网络金融工程, 对往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应作充分性、真实性鉴别, 确保金融机构和客户双方资金的安全。

4、完善金融法制体系, 为网络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中央银行一方面要根据技术发展修改现行的法律规范与规则;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关规范电子货币和网上金融服务发展的系列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明确网上电子商务和电子资金流动安全标准和程序, 强化对网上银行和网上电子支付结算中心的资格认证, 为网络金融的发展和网络化金融创新提供法律保障。同时网络金融存在规模经济效应, 在发展初期投资大、见效慢。这都要求政府不能急功近利, 应该为网络金融的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

参考文献

[1]曾硕.银行电商之痛[J].新财经.2013 (7) .

[2]金名.电商马云“搅局”金融[J].上海经济.2013 (7) .

3.开题报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篇三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营销

银行的个人业务指的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实际类型进行区别的专门把私人为主要对象,来提供的不同的银行的金融服务以及产品的总称。先进的国际经验证明了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就是个人的金融业务。从2006年的12月11号开始,我们国家已经全面的缴入到世界经合组织就开始对外开放银行的业务,这就标志着中国金融业务系统开始进入全球的金融体系,面对着世界金融业的竞争,如何更好的扩大商业性银行服务的个人金融业务,寻求新的银行金融业务营销体系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环境背景

(一)经济背景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速度快,GDP以每年平均9%的增速,2006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大10.4%,中国的GDP高达20.96万亿元,人均达到2034美元。与此同时,到2006年6月底,城乡居民的银行储有量为15.5亿元,以上的数据表明我国居民的财政资产在结构以及数量上产生了很大的增长,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进一步提高了个人对银行业务的需要。

(二)体制背景

首先,我国的银行金融业务管理主要执行分业管理经营政策。而且因为利率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导致我国的银行不能实现自主定价,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银行的价格营销手段的选择。这些原因在不同的范围内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金融业务的前进和发展。

其次由于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存在不健全的情况,也制约着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在进行贷款等业务时候,申贷人的信用制约着银行的最终决策。但是目前我国居民与商业银行之间缺少有效的互信机制,使得个人和银行在信用信息方面不能实现完整的对称,易于造成道德风险,给银行的金融业务带来了较多的不确定性风险。所以银行为了规避此类申贷的危险,往往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申贷等银行的个人业务条款。对个人的资产业务拓展更为小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客户在办理信贷业务时候难度较大。

(三)市场背景

当前商业银行所设立的大部分的个人金融业务好事停留在摸索或者宣传的时期,同时已经实施的个人金融业务的整体规模和种类也不均衡。个人业务开展的途径也较为单一,没有真正实现高效、方便、安全的银行金融服务。所以,银行的个人金融市场的产品开发、开设等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很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个人客户与商业性银行之间没有建立稳定、安全、长期的服务关系。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市场营销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市场营销观念落后

第一,目前有较多的银行对个人金融业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没有充足的认识,没有真正的认识个人金融业务的巨大利润,以及个人业务发展的广阔前景,造成银行对个人业务缺乏全面的营销策略的研究和开发,在实际的业务办理中缺乏相关的动力。

第二,无差异的营销策略,目前仍是我国多数商业银行使用较多的市场手段。这样的市场营销手段忽视了个人业务细化分之间的不同,仅仅提供了标准的银行服务和产品,这只是保证了较低的运营成本,但是这样的市场营销手段不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客户之间的金融业务要求。所以。银行要从市场发展和人们对金融业务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建立和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个人金融业务。

(二)营销管理手段缺乏

我国的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个人业务缺少科学的营销策略,手段和理念处于比较落后的时期,例如很多的商业银行仍旧采取客户上门、机构岗点扩张的经营思路,没有清晰的认识到,现代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变动,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市场调查,品牌、人才、设备等优势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

1.市场营销的观念落后。虽然当前多数的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客户为上帝的理念。但是多数仍然以银行已开发的产品为中心的营销方式占主导。

2.银行组织结构的重叠。当前我国的银行多数采用金字塔式的经营管理模式,造成银行业务办理的效率低,而且银行的各个业务部门没有很好的落实统一的营销策略,没有实现银行优质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3.银行的市场定位不科学。在银行的市场划分的基础上没有准确的把握好个人客户的市场整体目标。没有很好的对个人客户予以分类服务、差异服务,市场的分析缺乏规划性以及整体性,使得银行管理没有跟上市场的需要。

4.银行的品牌业务建设落后。商业银行的个人业务品牌建设不力,直接的影响了业务在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5.银行的售后服务没有认真的落实配套。虽然个人的业务类型、服务质量在不断的加速发展,但是相关的金融业务的功能、咨询等服务却严重的不足,使得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的扩展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创新严重不足

银行金融茶品的创新力不能有效的满足个人对银行业务的需求速度。最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过的个人业务在金融产品的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相同本质的产品类型较多。2006世界上国外的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有2万多种,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仅仅提供了260多个产品类型。跨国的花旗、汇丰等银行开展的个人金融产品已经占了40%以上的业务,我国的仅仅占了10%,这充分的表明中国的商业银行和市场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产生的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网络、电子服务等不健全,已经开展的也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实现有效的推广。另一方面银行的电子产品开发的人员没有适应市场对产品研发的需求。

三、促进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市场营销的对策建议

(一)加速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

一般的情况下建设个人的信用评估常使用两种选择:首先是由政府统一构建个人的信用数据系统,这取自教育、工商、税务等机构。社会保障等西戎个人的信用资料分类管理。其次是成立专门的信用评价公司,资信的来源是有金融机构给予提供,金融机构以及资信公司之间实行会员的合作的形式。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做法,并且根据我国的状况,有政府组织,多个部门相互合作,成立综合性的个人信用报告部门。同时实现和保险公司、担保部门合作,建立统一的个人信贷信用保证体系,提升个人的信用度查询,以更加快捷、安全的为个人业务服务。

(二)多样化营销策略的实施

根据商业银行本身的资源优势以及个人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通过调查研究来制定科学的中长期发展策略。所以准确的掌握市场的规律是重点。营销计划的实施依靠着具体详实的营销策略,而且较为集中的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策略,鉴于个人金融产品是以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特点,使得市场的消费要求弹性较大。所以要加大广告的促销力度,实现广告、人员、营业推广三结合,树立好品牌形象,提升银行在群众中的名牌度和认可性。

(三)加强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

商业性的要实行主动有效的金融业务研究,及时的改变银行个人业务产品的构成,适当的推出附加值高、安全的个人服务产品。要求银行在做好细致的市场调查的条件下,对客户的金融服务类型进行分析。为不同的客户群开发不同的金融服务类型,实现银行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更好的开拓银行的业务增加银行的收入和社会效益。

(四)不断推进网络建设

商业性银行的网络发展规模和理念直接的决定着,银行开展高端客户业务发展的办理速度和营利性。所以银行要不断的实施网络的建设研发,增强银行的网络营销能力,利用网络的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等巨大优势和现代化的科技来更多的开发个人业务产品,实现科学化、高效化的发展模式,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声明.对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思考[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5,(6).

[2]谭水全.全面开放下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分析[J].江苏商论,2006,(12).

4.开题报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篇四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受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与发达国家比起来属于起步阶段,理财产品相对有限,但近些年来我国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增长空间巨大。要使我国商业银在这个竞争与机遇并存的个人理财领域处于不败之地。本文通过分析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须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仍然是分业经营,银行不能经营保险、证券、基金等,无法对个人资产进行全权管理,其理财服务也只能停留在方案上,这从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发展。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客户要求银行提供全面的保值增值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既包括方案设计,又包括具体操作,混业经营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但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发展还不完善,风险大,证券管理水平低及金融监管当局的监控能力有限,决定了仍然要进行分业经营模式。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在只能设计理财方案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混业经营的方法,加强和其他金融同业合作,在不触犯政策的前提下,实现优势互补,把分业经营的影响减到最小,以期适应市场的需要。

2.加强品牌建设,提供差异性、个性化服务

理财服务要注重个性化服务,需根据客户的理财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及实际的财务状况进行理财规划,推荐合适的投资组合,并跟踪客户的整个理财过程。而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服务中对客户细分策略、量体裁衣的产品设计方面做得还不够。银行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的品牌可以增强产品的影响力,从而使之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更能得到客户的亲睐。我国商业银行还应该考虑个人理财服务的金额范围,找准自己在个人理财市场上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建设品牌,管理品牌,加强品牌的推广力度,让客户感受品牌效应,接受品牌,使自己通过品牌产品拥有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做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就是帮客户制定出以规避风险为原则的投资组合方案,以期使客户的资产得到保值与增值。而优质的个人理财服务应该是因人而异的,除去以上的目的,还要具体考虑客户的行业、收入、年龄、侧重目标等具体情况设计理财方案。只有这种个性化、品牌化的服务才能满足不同人士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推动理财市场走向成熟。

3.加强网上个人理财渠道和个人理财服务的创新

网上理财平台是基于网络银行的全能型理财业务平台。网络银行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银行服务方式已被大部分客户所认可。现在的网络银行不仅能提供储蓄、贷款和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还开展投资、保险、咨询等辅助业务。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可以在现有的网络银行的基础上拓宽业务范围,增加金融品种,整合证券、基金、外汇、国债、保险等个人理财业务,搭建一个全能型的网络理财业务平台。这样的平台不仅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也能面向更广的客户群体,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我国商业银行整合自助银行服务、电话银行服务、网络银行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系统平台,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联网联合,扩展服务范围,增加服务种类,并通过优化服务界面、提高服务设施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个人理财的服务质量。

4.建设高质量的理财专业人才队伍

理财业务不仅要求理财人员全面了解个人银行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证券、保险、投资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理财人员的业务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理财市场的开拓,建立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又同时通晓投资理财知识的高素质理财人才队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是非常有必要的。理财理财人员是在具备良好素质的基础上经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获得的`,我们可以从单位员工中选拔一批年轻业务骨干,进行金融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引入金融理财师、个人金融理财师的认证,提供证券、保险等跨专业的培训、交流机会,全面提升理财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营销技巧,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实行业绩考评制和绩效奖励,以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5.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有效防范风险

5.开题报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篇五

2.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审计对策。由于涉及一些事务性的资料,需要从我国商业银行获取,而这些资料也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资料,所以有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去获取一些相关资料、数据等。为此,我会去中国一些商业银行进行调研,访问相关专家和学者,查找相关文献等,获取相应的信息和资料。

参考文献

[1]Renneth.Spon. Banking lts purpose: Regul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m],.

[2]冯懃,章科燕.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探究—构建股权激励制度[J].北方经济,(2).

[3]李金玲.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商业,(3).

[4]李雷卡。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湖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5]刘胜军,王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商业经济,2008(7).

6.开题报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篇六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17日

衣志成 学 号: 1409074144 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

电子竞技商业化发展

赵晓霞 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

一、题目来源

文献查阅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积极推广电子竞技,具有双重意义,首先是能够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条,创造经济增长点,第二个方面,就是带动地区或者国家的经济转型,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高耗能,高污染,同时也符合新时代的节能环保的倡议。

电子竞技是基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为器械进行的体育对抗活动。现今主要的竞技平台有类似于个人计算机,XBOX,PS2等硬件,其中个人计算机是最为广泛的竞技平台,能够兼容更多的竞技内容。从以上背景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电脑普及率还十分低。如果能够大力发展这项新兴的竞技体育活动,能够反向推动电脑硬件的销量,和周边硬件的需求。

在韩国,电子竞技明星,能够享受于足球明星同等的待遇,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尊重和肯定。与此同时,韩国也开设了全球知名的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赛事,并通过整合通信,网络,电子设备等厂商,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使基于硬件设备的体育竞技,形成了影响世界的一项盛事。该赛事的理念是“Beyond the game”,也就是超越游戏。WCG给所有关注此赛事的观众,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超越比赛,超越自己,为队友,为对手喝彩”。通过比赛,传达理念的构想,给社会的意识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人们的思想高度和个人修养,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具有深远的影响。

现今电子竞技的发展处于一个转变期,从新生期转变为成长期阶段,由于电子竞技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也没有太多的先例可以参考,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中,电子竞技界出现世界级赛事解体,实力雄厚的俱乐部解散,选手被拖欠薪金,赞助商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新兴的产业,也阻碍这个体育赛事向外扩展,成为影响世界的力量。纵使电子竞技周边产业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如果电子竞技找不到正确的发展路向,最终会走向衰落。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1]赵军.电子竞技发展趋势研判[J].体育文化导刊,2014(1).[2]冯宇超.对电子竞技发展的初步探讨[D].浙江大学,2003.[3]何慧娴.电子竞技运动及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8).[4]李涛.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5]王玮.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D].苏州大学,2008.[6]李凡凡.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4.[7]薛建新.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1).[8]袁伟.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现状与发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9]何培奕.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10]郭铮.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11]雷曦.对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2]陈瑜文.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及困境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4.[13]朱树豪.体育休闲产业与社会发展[J].体育学刊,2014.[14]杨芳.电子竞技应回归游戏的本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近年来,我国已开自己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通讯基础设施推动了城市信息化,电脑在民间快速普及推动了电子竞技的快速发展,而互联网起了关键的作用,它把各地区的电子竞技爱好者联系起来,并不断的为电子竞技运动带来了新的机遇。2003年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运动列为第99项正式运动项目,2004年有政协委员提议“游戏产业化”,这都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非典”对经济影响会议上指出,培养新的消费点和经济增长垫,规范和改善电信、互联网业务环境,推动广大网络文化娱乐的消费。随后,我国出现了较多的电子竞技联盟,2012年5月23日,电子竞技俱乐部联盟DOTA职业联赛(简称:ACE DOTA职业联赛)启动仪式在北京索菲特大酒店隆重举行,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有关领导、联赛主办方代表、赞助商代表、媒体及参赛选手出席本次发布会。联赛将于5月28日开始,为期三个月,将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

随着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电子竞技在韩国已经成为三项体育竞技(足球、围棋、电子竞技)之一,电子竞技堪称“国技”。电子竞技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当蓬勃了,由于玩家的拥护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全球以电子竞技为核心的电子娱乐业已经创造了巨额的产值。国内有网络专家测算,一款网络游戏如果能达到600万人在线,那么由它及其所带动的周边产业所产生的市场价值将高达1500亿元。比尔·盖茨认为网络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领域,他坚持要求微软研究院将“在线娱乐”放在公司4个主要研究方向之首。微软公司预计,今后两年内,全 球包括网络游戏在内的数字娱乐产业规模将达800亿美元。

毫无疑问,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中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发展我国的数字体育产业又面临一个良好的战略时机。这项新兴产业的成熟与发展同电信、IT、金融、体育等各个行业密切相关,而近年来这些相关行业的飞速发展与人们观念的巨大转变,已经为我国数字体育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网络游戏用户已达807.4万人,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9.1亿元人民币,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付费用户达401.3万人,约占总数的50%。可以乐观地预言,巨大的市场空间定能吸引着众多淘金者涌入。在数字体育产业中,拥有巨大网民资源以及最大消费市场的我国,面临历史性的战略发展机遇是肯定的,而在当前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当务之急是如何合理地规范和引导电子竞技运动的健康发展。

五、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我国电子竞技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我国电子竞技产生困境的原因;

3、我国电子竞技的困境所做出的对策建议。

六、完成毕业论文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办法

1、到学校微机室查询相关资料。

2、通过网络对情况进行调查。

3、对社会人群进行采访。

2015年07月——2015年08月 修改论文并定稿。

7.开题报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篇七

一、个人金融业务概述

个人金融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推出的以客户为中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理念向个人或者是家庭提供的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存贷款业务、信用卡办理业务以及投资理财等业务。按照银行资产负债项目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将个人金融业务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个人资产业务、个人负债业务以及个人中间业务。其中个人资产业务主要是指为个人或者是其家庭发放的贷款业务,贷款的种类相对较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将贷款分成不同的种类,通常依据贷款的期限不同能够将贷款分为长期贷款、短期贷款以及中期贷款三种形式,按照贷款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住房贷款、教育贷款、医疗贷款等,按照还款的方式将贷款可以分为按揭贷款以及一次还清贷款两种;个人负债业务是银行对个人提供的存款服务业务,根据存款的形式以及存款的期限也可以将个人存款业务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依据存款形式可以将个人负债分为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根据期限可将其分为长期存款、短期存款以及中期存款;个人中间业务是银行以中介人的身份为个人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且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的业务,按照业务的功能以及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结算性中间业务、投资理财性中间业务和担保性中间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没有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

无论是银行卡中的信用卡还是个人放贷或者是小额贷款业务,都与信用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建立了个人征信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商业征信业务开启的时间比较短,相对其他银行的信用体系建设状况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没有统一的查询系统,其次是信用信息缺乏完整性,还有一点就是公民信用意识不强,并且考虑到商行个人征信系统及时性和完整性都有待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的个人征信体系中仅包括了个人银行的信贷数据,没有包括其他行业中的数据,信息数据严重缺乏。信用内容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用内容,提高信用体系对社会的影响力。

(二)缺乏统一的营销规划方式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领域还没有形成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导致营销行为出现偏差。与此同时,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对营销和推销的概念认识存在误差,很多工作人员都将推销看作是营销,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将营销当作是部分部门的业务,认为和他们的部门没有很大的关联。个人银行业务在营销分析和定位方面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导致营销策略的规划不够清晰,市场定位缺乏明确性等问题的出现。

(三)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方面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数理财业务的发展仍然保留了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只是增加了一些金融业务咨询以及国债的代买等业务,但是不能够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理财产品。此外,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专业业务人员严重缺乏,只有少部分通过专业资格认证的理财经理,大部分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资格考核。另外,我国部分银行的员工风险管理意识相对薄弱,尤其是分支银行的一线员工根本没有风险管理意识,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通过销售产品的数量提升自己的收入,一定程度上给银行的合规经营造成威胁。

三、强化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健全个人征信体系

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不仅能够促进银行的发展,同时还对我国信用环境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个人征信体系的完善是目前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我国个人征信系统来看,目前的系统模式还停留在区域范围内,但是信用卡业务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区域征信系统已经不能够适合当前的管理需要,需要建立全国性的个人征信体系,这个系统比较庞大,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运营模式。在个人信用卡业务方面,我国的竞争力相对较大,各个机构所掌握的信用信息不能共享,因此,只有政府出面设立的信用征信体系才能够强制各个银行将信用信息进行共享,从而形成完整的信息库。在这种模式之下,当信用卡、个人贷款等业务的风险机制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还可以制定一定筛选标准,让部分股份制企业加入到信用信息咨询的业务当中,加强对广大企业的监督。企业的加入还能够起到完善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作用,促进个人征信市场的活动。

(二)加强业务拓展,促进金融业务全面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还存在较大的偏差,业务规模也比较小,并且业务品种范围相对较小,为此,需要加大拓展私人银行业务,加强商业银行金融体系的完善,建立健全良好的金融体系,对商业银行金融体系业务以及非金融领域的业务拓展有着很大的帮助。由于私人银行的各种资金来源通常是来自于服务性的收费,银行需要帮助客户树立一种金融消费有偿的意识,可以针对特定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模式。除此之外,可以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通过网上银行这种新型的银行服务模式能够改变传统的面对面服务模式,不仅为客户节约了较多的时间,同时还能够减轻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网上银行的成本较低,并且业务发展的速度较快,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增长,这种新型的银行业务将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同时,不能忽略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需要建立网上银行技术安全体系,消除客户对网银服务的顾虑,从而更好地提升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

(三)加强对银行内部管理人员的培训

银行需要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尤其需要加强对一线员工风险意识的增强,通过改革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在原有的营销数量以及营销规模的考核基础上再加上对营销质量的考核,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让员工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考虑到消费者的信用状况以及违约风险,选择资信程度良好的顾客销售,能够从整体上改变产品销售的外部环境,进而降低银行信用风险。在平时的专业培训中还应该加强对银行业务人员的道德和素质培养,高素质并且有责任感的员工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且采取一定的手段规避风险,进一步减少银行因为信用风险所遭受的损失。

(四)建立健全银行金融业务风险管理模式

要加强商业银行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必需有一套合适的催款方案,及时催收不良透支。面对不良透支客户,在制定处理方案时要正确判断其透支的性质,看是否为恶意透支。对于恶意透支的行为,可以采取上门催收款项或者是电话催收的方式,在这些催款方式都不合适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免息分期偿还的方式。此外,商业银行在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与外部相关机构的合作关系,导致银行与有关部门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一些税务部门和工商部门掌握着大量的信息但是却没有将信息共享给银行相关机构。由于部门的分割导致信息难以实现整合利用。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的方式实现客户信息的共享,让商业银行掌握需要的客户信息资源,就能够掌握客户资信情况,减少借款者多头借款给银行所带来的风险。

四、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银行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从而使得行业内部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尤其是数量占据首位的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了全国化的经营模式,不仅在银行所在地参与当地的行业竞争,同时在全国各地也参与竞争,导致不同银行之间的竞争力量逐渐增大。在激烈的竞争下,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为此,需要不断加强银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加强内部人员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各大银行所面临的业务风险逐渐增长。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从最开始的简单存贷款业务发展到个人金融产品、各种金融服务等业务,一定程度上显现出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势头,同时也表示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从支流走向主流,从而推动了金融机构的壮大和发展,可以帮助居民对手中的资产进行合理的组合,使他们资产的效益得到最大化。但是在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同时,商业银行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金融产品同质化、没有合理的营销规划等问题的出现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威胁,本文就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加强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张韬.商业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4,(1):116-116.

[2]李梓萌.浅谈商业银行个人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对策[J].品牌,2014,(12):71-71.

8.开题报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篇八

【关键词】个人理财;商业银行;解决策略

1 引言

根据国际理财师标准委员会( CFP Board of Standards)的定义,个人理财是利用客户的各项财务资源,帮助实现其人生目标的过程。具体说来,就是基于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财务现状数据,综合考虑客户的各种财务要求、目标,通过客户风险偏好的测试,基于现金流、资产价值、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帮助客户制定个性化的理财规划,推荐需要的金融产品,并出具理财报告。个人理财业务最早兴起与美国,之后在欧洲及亚洲的日本、香港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迅速地推广,现已成为世界各大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

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

2. 1 居民财富的日益增长及富裕人士增多

目前,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居民财富也得到快速增加,这为理财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见下表)

2. 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争夺巩固高端客户的有力手段

银行业向来遵从“28”定律的惯例,在“28”定律指导下,银行以争夺大客户为竞争策略。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利差变得不确定,银行净利息收入与贷款规模之间的正比例关系不复存在,即规模大,盈利不一定多。这样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吸引高端客户。而对于高端客户,他们对财产的保值、增值需求逐渐增加,而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存款业务需要。他们更看中的是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的种类、个性化、以及质量等问题,从而保证他们的利益及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2. 3 理财业务是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增加利润来源的重要途径

如上所说,传统银行通过存贷差获得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甚至趋于零,因此必须调整盈利模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减轻对利息收入的依赖性。资料显示,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已占国外银行总收入30%以上,成为发达国家很多大商业银行的主导产品和重要的收益来源及利润增长点。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的竞争手段和扩大中间业务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

3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分析

3. 1 以花旗银行为例的美国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

花旗银行成立于1912年,现已发展成美国最大的国际性商业银行, 也是世界上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规模最大的银行。2007 年4 月23 日,正式向中国境内公民开展人民币业务,展开花旗银行在华发展历史新纪元。花旗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在于:

( 1)专业的理财队伍。作为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机构,花旗银行积累了金融和理财的各方个面的无数专家和经验。花旗的每一位Citigold客户经理和其他理财专才都通过严格的培训及获内部专业认可。

( 2)多元化优质产品,为客户提供最好的理财管理。Citigold明白客户理财需要不断转变,因此紧贴客户的步伐,持续推出全新财富管理产品,尽应所需。花旗银行根据客户的年龄、性别、地域、偏好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资产等标准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市场定位,根据不同层次向客户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银行服务多层次、个性化转变。

( 3)环球理财,快捷的服务渠道。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的银行需求并尽可能的节省客人在银行等待服务所花费的时间,花旗银行客户无论身处世界任何地方,都可随时随地于花旗网上银行, 24小时花旗电话银行,全球超过一百万自动柜员机网络轻松处理财务事宜。

3. 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非常短暂。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细分不够,没有真正树立“客户导向”理念。市场细分可以说是市场定位的基础。在国外,各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地理、行为、心理、人口等把个人理财市场划分为很多方面,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客户量身订做,开发了多式多样的理财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真正做到了以客户为中心。而国内的商业银行市场划分却相对粗糙。提供的理财产品就不能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甚至于只是给客户一种选择其提供的固定的理财产品的机会。

( 2)提供的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单一,且各银行间产品趋同。纵观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其划分十分细化。在我看来,上述第一个原因上的突出表现是其产品多样化的重要前提。以美国花旗银行为例,其理财产品囊括了基金、股票、保险等多类资产的组合,并且从生命周

期、客户心理等多方面对产品进行设计。

4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策略

从以上国内外对比分析中,我们看到了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一些不足,“对症下药”,中国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个人理财产品进行改进与提高:

( 1)着实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细化市场。客户管理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基础,客户管理首先要建立在市场细分和定位的基础上。国内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对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一直处于表层理解,不能深入理解客户需求。因此,各商业银行必须注重客户调研,针对不同类型客户实行差别化管理。建立完整的客户数据资料库,加强与客户的联系,着实才客户需求的利益出发,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 2)各商业银行创建自己的理财品牌,实现产品多样化、个性化。产品是银行占领、维系客户和创造收入的关键。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各商业银行必须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发现目标消费者群的需求特性,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特色,争取出奇制胜、以新取胜。新产品必须体现以客户为中心,使客户的效益获取的程度达到最大化。

( 3)加强理财人员专业化培训,组建高端的理财团队。各商业银行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多方位的培训,选拔素质高、可塑性强的人员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中,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队伍,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理财服务。

参考文献:

[ 1 ] 张利敏,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J ] , 河北企业,2009年02期。

[ 2 ] 喻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J ] , 金融研究,2004, ( 8) 。

[ 3 ] 殷剑峰,袁增等, 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N ] , 上海证券报, 2008. 03. 05. 。

9.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 篇九

 叶 小 伟

施 菱

[摘 要 ] 商 业 银 行 积 极 稳 妥 地 发 展 中 间 业 务,既 是 摆 脱 七 次 降 息 以 来,存 货 利 差 日 趋 减 小,利 润 趋 微 困 境 的 需 要,也 是 应 对 加 入 WTO后 外 资 银 行 冲 击 的 理 性 选 择。本 文 拟 从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中 间 业 务 的 发 展 现 状 入 手,通 过 国 际 比 较 发 现 其 问 题,揭 示 其 成 因,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若 干 对 策。

[关 键 词 ] 商 业 银 行

发 展

中 间 业 务

问 题

对 策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中 间 业 务 发 展 现 状

所 谓 中 间 业 务,是 指 银 行 不 需 动 用 自 己 的 资 金,依 托 业 务、技 术、机 构、信 誉 和 人 才 等 优 势,以 中 间 人 的 身 份 代 理 客 户 承 办 收 付 和 其 他 委 托 事 项,提 供 各 种 金 融 服 务 并 据 以 收 取 手 续 费 的 业 务。它 与 资 产 业 务、负 债 业 务 共 同 构 成 商 业 银 行 的 三 大 业 务 类 型。

中 间 业 务 种 类 繁 多,不 胜 枚 举。根 据 巴 塞 尔 委 员 会 的 划 分,银 行 中 间 业 务 大 致 可 分 为 四 类 :

1、商 业 银 行 提 供 的 各 类 担 保 业 务。主 要 包 括 贷 款 偿 还 担 保、履 约 担 保、票 据 承 兑 担 保、备 用 信 用 证 等 ;

2、贷 款 承 诺 业 务。主 要 有 贷 款 限 额、透 支 限 额、备 用 贷 款 承 诺 和 循 环 贷 款 承 诺 等 ;

3、金 融 工 具 创 新 业 务。主 要 包 括 金 融 期 货、期 权 业 务、货 币 及 利 率 互 换 业 务 等。·

4、传 统 中 间 业 务。包 括 结 算、代 理、信 托、租 赁、保 管、咨 询 等 业 务。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长 期 以 来 靠 存 贷 利 差 谋 生,而 对 中 间 业 务 的 发 展 不 甚 重 视。但 随 着 我 国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和 加 入 WTO的 日 益 临近以 及 经 济 发 展 对 金 融 需 求 的 推 动,国 内 各 商 业 银 行 逐 步 认 识 到 加 快 中 间 业 务 发 展 的 重 要 意 义,开 始 积 极 拓 展 业 务 领 域,使 中 间 业 务 的 品 种、规 模 和 收 入 都 得 到 了 一 定 的 发 展。表 现 在 :

1、业 务 品 种 不 断 增 加。以 工 行 为 例,据 统 计,到 2000年 底 该 行 已 开 办 各 项 中 间 业 务 品 种 达 261个,是 目 前 国 内 开 办 中 间 业 务 品 种 最 多 的 银 行。

2、业 务 规 模 迅 速 扩 大。20多 年 来,随 着 中 间 业 务 品 种 的 增 多,交 易 量 也 呈 迅 速 增 长 态 势。以 人 民 币 结 算 业 务 为 例,1998年 已 达 157. 15亿 元,为 1978年 的 15. 11倍。尤 其 是 信 用 卡 市 场 的 发 展 更 令 人 瞩 目,1987年 全 国 信 用 卡 交 易 量 只 有 0. 2亿 元,到 1998年 底,仅 4家 国 有 独 资 商 业 银 行 信 用 卡 交 易 量 就 已 超 过 16751亿 元。

3、业 务 收 入 有 所 增 长。1978年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非 利 差 收 入 占 总 收 入 的 比 重平均 不 到 1%,至 2000年 底,该 比 例 已 达 7% 左 右。

国 际 比 较 与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可 以 说,经 过 20多 年 的 培 育 和 发 展,我 国 商 业 银 行 的 中 间 业 务 与 往 昔 已 不 可 同 日 而 语。但 与 发 达 国 家 相 比,仍 有 很 大 差 距。

2.1 品 种 少,层 次 低。

目 前 西 方 国 家 普 遍 实 行 混 业 经 营 制 度,其 中 间 业 务 品 种 不 仅 包 括 传 统 的 商 业 银 行 业 务,还 将 信 托 业 务、证 券 业 务、保 险 业 务 等 囊 括 其 中。而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由 于 受 分 业 经 营 所 限,只 能 从 事 传 统 商 业 银 行 业 务。其 中 间 业 务 主 要 集 中 在 代 收 代 付、结 算、结 售 汇 等 筹 资 功 能 强、操 作 简 单 的 劳 务 型 业 务 上,而 很 少 能 利 用 其 信 息、技 术、人 才 等 优 势 从 事 诸 如 代 客理 财、为 企 业 并 购 或 资 产 重 组 提 供 项 目 融 资 等 高 层 次 的 智 力 型 业 务。

2.2 规 模 小,效 益 差。

据 国 际 清 算 银 行 统 计,1986年 美 国 银 行 业 中 间 业 务 量 就 已 达 121880亿 美 元,其 中 7家 最 大 银 行 的 中 间 业 务 比 贷 款 业 务 高 一 倍 有 余。从 收 入 来 看,国 外 同 业 的 中 间 业 务 收 入 一 般 占 到 总 收 入 的 40% 一 50%,高 者 如 花 旗 银 行 甚 至 达 到 79. 83%。而 我 国 以 中 间 业 务 水平在 同 行 中 名 列 前 茅 的 工 行 为 例,2000年 该 行 上 述 指 标 仅 为 7. 48%,差 距 之 大,由 此 可 见 一 斑。

2.3 服 务 手 段 落 后。

国 外 银 行 中 间 业 务 的 服 务 手 段 科 技 化 程 度 高。以 美 洲 银 行 为 例,该 行 有 45万 个 间 接 自 动 转 账 账 户,能 提 供 多 种 账 户 服 务,凭 借 其 强 大 的 支 付 网 络,1998年 光 存 款 账 户 服 务 费 就 达 32亿 美 元。相 形 之 下,我 国 银 行 业 缺 乏 高 效、快 捷 的 结 算、支 付 系 统,计 算 机 网 络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滞 后,应 用 软 件 配 套 能 力 差。

2.4 市 场 竞 争 秩 序 混 乱。

国 外 银 行 由 于 具 有 符 合 市 场 经 济 发 展 要 求 的 现 代 企 业 制 度、经 营 机 制 和 内 控 机 制 以 及 完 善 的 法 律 法 规 体 系 和 有 效 的 监 管 体 制,所 以 银 行 业 的 竞 争 激 烈 但 有 序。而 我 国 由 于 相 应 方 面 的 发 展 滞 后,中 间 业 务 市 场 竞 争 秩 序 比 较 混 乱,比 如 把 中 间 业 务 当 作 吸 收 和 稳 定 存 款 的 手 段,而 非 一 种 相 对 独 立 的 创 利 途 径,从 而 竞 相 压 价,演 变 成 无 偿 服 务,个 别 地 方 甚 至 出 现 银 行 为 争 夺 中 间 业 务 办 理 权 而 为 客 户 倒 贴 费 用 等 异 常 现 象。

成 因 分 析

以 上 问 题 的 产 生 和 形 成 是 多 种 因 素 的 综 合 作 用 引 起 的。主 要 有 :

3.1 观 念 落 后。

由 于 受 长 期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和 传 统 信 贷 管 理 体 制 的 影 响,在 相 当 长 的 一 段 时 间 里,银 行 干 部 职 工 还 停 留 在 银 行 收 益 靠 存 贷 利 差 这 个 低 层 次 认 识 上。大 多 数 商 业 银 行 把 中 间 业 务 作 为 拓 展 银 行 传 统 业 务 的 辅 助 手 段,没 有 充 分 重 视 其 发 展 前 景,对 中 间 业 务 在 人、财、物 上 投 入 少,起 步 慢,制 约 了 中 间 业 务 的 发 展。

3.2 业 务 管 理 不 规 范。

其 一,管 理 政 出 多 门,各 自 为 政。比 如 结 算 业 务 由 会 计 部 门 管 理,代 保 管 业 务 由 出 纳 部 门 管 理,代 发 行 兑 付 债 券 由 储 蓄 部 门 管 理 而 信 用 证 业 务 由 国 际 业 务 部 管 理,而 有 的 中 间 业 务 如 代 收 代 付 事 业 费 等,储 蓄、信 用 卡 等 部 门 都 在 抓,都 在 管 等 等。各 职 能 部 门 往 往 各 自 开 发,自 成 体 系,不 同 业 务 之 间 难 以 衔 接。缺 乏 一 个 对 中 间 业 务 进 行 统 一 规 划 和 管 理 的 综 合 管 理 部 门 或 协 调 机 构,这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使 中 间 业 务 的 管 理 缺 乏 业 务 政 策 和 决 策 的 统 一 性、连 贯 性、科 学 性 和 有 效 性,对 中 间 业 务 的 发 展 极 为 不 利。

其 二,中 间 业 务 收 费 标 准 不 统 一。现 行 的 中 间 业 务 收 费 依 据 主 要 有 人 行 的 《 支 付 结 算 办 法 》、政 府 部 门 制 定 的 有 关 收 费 标 准、各 行 自 定 的 收 费 标 准 以 及 由 银 行 与 客 户 协 商 确 定 等 等。收 费 标 准 多 头 制 定,结 果 是 无 人 管 理,造 成 收 费 行 为 不 规 范,破 坏 了 公平竞 争 原 则。常 见 表 现 就 是 竞 相 压 价,导 致 收 费 标 准 过 低,成 本 与 收 益 倒 挂 现 象 严 重。这 也 是 我 国 中 间 业 务 业 务 量 大 幅 增 加,而 业 务 收 入 增 长 缓 慢 的 重 要 原 因 之 一。

3.3 外 部 环 境 不 成 熟。

其 一,分 业 经 营 管 理 制 度 的 局 限。按 《 商 业 银 行 法 》 规 定,我 国 商 业 银 行 可 以 开 办 的 中 间 业 务 限 于 : 国 内 外 结 算,代 理 发 行,代 理 兑 付,承 销 政 府 债 券,买 卖、代 理 买 卖 外 汇,提 供 信 用 证 服 务 及 担 保,提 供 保 管 箱 服 务,代 理 收 付 款,代 理 保 险。严 格 的 分 业 经 营,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制 约 了 中 间 业 务 的 服 务 领 域。比 如 与 保 险、证 券 业 相 关 的 新 产 品 开 发、代 客 理 财 及 金 融 创 新 工 具 等 收 益 较 高 的 新 兴 中 间 业 务。

其 二,硬 件 和 软 件 都 跟 不 上。

中 间 业 务 的 发 展 必 须 依 托 强 大 的 电 子 化 网 络 和 资 金 清 算 系 统。我 国 在 这 方 面 已 有 所 投 入,但 仍 显 不 足。如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应 用 的 滞 后,使 自 助 银 行、网 络 银 行 等 依 赖 新 技 术 的 业 务 品 种 得 不 到 有 效 开 展。同 时 缺 乏 高 素 质 的 复 合 型 金 融 人 才。我 国 商 业 银 行 懂 传 统 业 务 的 人 员 多,熟 悉 中 间 业 务 的 人 少,尤 其 是 从 事 技 术 含 量 高 的 中 间 业 务,需 要 精 通 诸 如 法 律、计 算 机、资 产 管 理、金 融 工 程 技 术 等 知 识 的 复 合 型 人 才 缺 乏,不 能 不 制 约 中 间 业 务 的 发 展。

此 外,还 存 在 信 用 机 制 不 健 全、缺 乏 相 应 的 配 套 法 律 支 持 等 问 题。这 些 问 题 都 急 待 改 善。

若 干 对 策

4.1 转 变 观 念、合 理 规 划。

由 于 我 国 银 行 传 统 资 产 负 债 业 务 存 在 各 种 各 样 的 问 题,如 资 产 品 种 单 一,质 量 低 下,筹 资 成 本 高 等 等,使 银 行近几 年 经 营 效 益 逐 年 下 降 甚 至 出 现 全 国 性 亏 损。同 时,近几 年 存 贷 款 利 率 连 续 七 次 下 调,存 贷 利 差 越 来 越 小,靠 其 维 持 生 存 发 展 已 不 现 实。因 此,银 行 在 巩 固 发 展 传 统 业 务 的 同 时,必 须 寻 找 新 的 利 润 增 长 点,更 多 地 加 强 对 中 间 业 务 的 发 展。而 我国 加 入 WTO已 指 日 可 待,外 资 银 行 的 加 速 进 入 给 我 国 银 行 提 出 了 更 严 峻 的 挑 战。办 理 中 间 业 务 对 外 资 银 行 来 说 是 轻 车 熟 路。在 上 海,外 资 银 行 的 国 际 结 算 业 务 已 占 据 总 业 务 量 的 半 壁 江 山。随 着 人 民 币 业 务 的 逐 步 开 放,它 们 的 业 务 范 围 将 会 扩 大,优 势 进 一 步 增 多,中 间 业 务 市 场 份 额 将 有 被 进 一 步 蚕 食 的 可 能。因 此,大 力 发 展 中 间 业 务,实 现 银 行 经 营 多 元 化 也 是 应 对 WTO的 理 性 选 择。而 我 国 经 济 的 持 续 增 长 对 金 融 服 务 提 出 了 新 的 需 求,为 中 间 业 务 的 创 新 与 发 展 提 供 了 广 阔 的 市 场 前 景。因 此,必 须 切 实 改 变 观 念,提 高 对 发 展 中 间 业 务 重 要 性 和 前 途 的 认 识,树 立 市 场 观 念,增 强 竞 争 意 识 和 服 务 意 识。要 把 中 间 业 务 的 营 销 列 为 各 商 业 银 行 的 主 要 任 务 之 一,让 客 户 像 了 解 银 行 的 存 贷 款 业 务 一 样 熟 悉 银 行 的 中 间 业 务。统 筹 规 划,全 方 位 开 拓、分 阶 段 发 展,力 争 形 成 中 间 业 务 和 资 产 负 债 业 务 相 互 支 持,协 调 发 展 的 良 性 循 环 机 制。

4.2 规 范 管 理。

首 先,商 业 银 行 内 部 要 建 立 专 门 机 构 对 中 间 业 务 进 行 统 一 管 理 与 协 调。其 主 要 职 能 是 制 定 中 间 业 务 的 管 理 制 度、办 法 和 操 作 规 程,负 责 全 行 中 间 业 务 新 品 种 的 研 究、开 发、设 计、宣 传 与 推 广。负 责 建 立 科 学 合 理 的 中 间 业 务 综 合 考 核 体 系,健 全 中 间 业 务 的 内 部 约 束 机 制。力 图 达 到 既 有 效 调 动 从 业 人 员 发 展 中 间 业 务 的 积 极 性,又 尽 可 能 防 范 风 险。

其 次,从 央 行 来 说,应 制 定 中 间 业 务 管 理 条 例,借 鉴 国 外 对 中 间 业 务 的 监 管 标 准、监 管 手 段,提 高 对 中 间 业 务 的 监 管 水平。如 将 中 间 业 务 纳 入 资 本 充 足 率 考 核 体 系 中 ; 制 定 出 能 提 高 中 间 业 务 透 明 度 的 会 计 准 则 和 实 施 细 则,并 建 立 严 格 的 商 业 银 行 定 期、详 尽 地 向 央 行 报 告 中 间 业 务 经 营 状 况 的 报 表 制 度 ; 建 立 科 学 的 风 险 测 量 指 标 体 系,以 对 中 间 业 务 风 险 进 行 量 化 分 析,及 时 发 现 潜 在 问 题。同 时,鉴 于 中 间 业 务 不 同 品 种 风 险 程 度 差 异 很 大,央 行 应 对 之 实 行 分 类 监 管。如 对 传 统 中 间 业 务,因 其 几 乎 没 有 风 险,故 可 全 面 放 开,由 商 行 自 主 经 营 管 理。而 对 担 保 类、承 诺 类 和 创 新 金 融 工 具 类,因 其 可 能 形 成 银 行 对 客 户 的 或 有 负 债,风 险 较 大,就 应 加 强 监 管。

再 次,制 定 统 一 的 收 费 标 准。公 布 统 一 的 收 费 标 准 是 规 范 中 间 业 务 发 展 的 关 键 之 一。建 议 充 分 发 挥 银 行 同 业 协 会 的 作 用,明 确 收 费 管 理 权 属,坚 持 统 一 管 理,有 限 浮 动 的 指 导 原 则。在 对 市 场、客 户、风 险、成 本 等 因 素 综 合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制 定 统 一 的 中 间 业 务 基 本 收 费 标 准,允 许 商 业 银 行 根 据 上 述 因 素 有 限 浮 动,既 防 止 恶 性 竞 争,又 能 体 现 中 间 业 务 成 本、风 险、收 益 的 相 互 关 系。

4.3 完 善 外 部 环 境

首 先,在 审 慎 监 管 的 前 提 下,允 许 商 业 银 行 逐 步 扩 大 中 间 业 务 范 围。中 间 业 务 的 发 展 离 不 开 国 家 金 融 政 策 的 扶 持 和 引 导,虽 然 目 前 我 国 金 融 业 还 不 具 备 混 业 经 营 的 条 件,我 们 不 能 急 于 求 成,但 也 不 应 消 极 等 待。应 该 看 到,随 着 金 融 创 新 和 网 上 银 行 业 务 的 发 展,各 类 金 融 业 务 的 交 叉 是 不 可 避 免 的,因 此,我 们 应 未 雨 绸 缪,为 适 应 国 际 金 融 业 的 发 展 趋 势 做 足 够 的 准 备。在 试 点 的 基 础 上,允 许 少 数 银 行 扩 大 开 展 投 资 银 行 业 务 的 范 围 和 深 度。如 利 用 证 券 市 场 空 前 发 展 的 机 遇 和 企 业 改 制、资 产 重 组 的 时 机,开 展 各 类 债 券 承 销 业 务,企 业 并 购 服 务、资 产 证 券 化 业 务。而 对 担 保 类、承 诺 类 及 金 融 工 具 创 新 业 务,因 其 都 具 有 一 定 的 宏 观 和 微 观 风 险,也 应 在 一 些 人 才 素 质 好、设 备 先 进、经 济 较 发 达 地 区 先 行 试 点,待 取 得 经 验 后 再 逐 步 推 行。

其 次,加 大 技 术 投 入,注 重 中 间 业 务 人 才 的 培 养。中 间 业 务 的 竞 争,最 终 是 技 术 装 备 的 和 人 才 的 竞 争。各 行 要 注 意 行 际 协 调,对 现 有 技 术 资 源 进 行 整 合 和 共 享,最 大 程 度 地 避 免 重 复 建 设,提 高 资 源 利 用 率。同 时,应 加 大 技 术 投 入,力 求 建 立 起 完 善 的、先 进 的 电 子 化 网 络 和 资 金 清 算 系 统。在 人 才 方 面,可 通 过 国 内 培 训 和 国 外 培 训 相 结 合、理 论 研 修 和 实 务 培 训 相 结 合、国 内 培 养 和 国 外 引 进 相 结 合 等 方 式,加 强 对 中 间 业 务 从 业 人 员 的 培 养,特 别 是 对 从 事 比 较 复 杂 的 中 间 业 务 开 发 和 交 易 的 高 级 人 才 的 培 养,以 适 应 中 间 业 务 发 展 的 需 要。

[参 考 文 献 ]

[1]中 国 银 行 业 协 会 课 题 组.积 极 稳 妥 地 发 展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中 间 业 务 [J].金 融 时 报,2001,4,14.[2]王 广 升.商 业 银 行 发 展 中 间 业 务 的 对 策 [J].金 融 时 报.2001,4,7

[3]何 连 晔 等,商 业 银 行 要 加 快 中 间 业 务 发 展 [J].金 融 理 论 与 实 践,2000,12.[4]窘 方 乐.关 于 商 业 银 行 中 间 业 务 创 新 与 发 展 的 若 干 思 考 [J].中 国 金 融,2000.7.[5]陈 国 兴 等,发 展 中 间 业 务 应 正 确 处 理 八 大 关 系 [OL].国 研 网,2001,4.12.[6]董 向 东 等.银 行 发 展 中 间 业 务 迫 在 眉 睫 [OL].国 研 网,2001,4.9.[7]王 珍 等,中 间 业 务 是 银 行 发 展 的 必 然 选 择 [OL].国 研 网,2001,3.21.[作 者 简 介 ]叶 小 伟,广 西 大 学 商 学 院 金 融 学 硕 士 研 究 生。施 菱,广 西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文 经 部 财 经 教 研 室 教 师。广 西 南 宁,邮 编 : 530022。

10.开题报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篇十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名 称

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

(系)

体育学院

专 业 班 级

体教11202班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辅 导 教 师

开题报告日期

2015年5月11日 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

生: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指导教师: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一、题目来源

文献查阅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积极推广电子竞技,具有双重意义,首先是能够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条,创造经济增长点,第二个方面,就是带动地区或者国家的经济转型,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高耗能,高污染,同时也符合新时代的节能环保的倡议。

电子竞技是基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为器械进行的体育对抗活动。现今主要的竞技平台有类似于个人计算机,XBOX,PS2等硬件,其中个人计算机是最为广泛的竞技平台,能够兼容更多的竞技内容。从以上背景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电脑普及率还十分低。如果能够大力发展这项新兴的竞技体育活动,能够反向推动电脑硬件的销量,和周边硬件的需求。

在韩国,电子竞技明星,能够享受于足球明星同等的待遇,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尊重和肯定。与此同时,韩国也开设了全球知名的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赛事,并通过整合通信,网络,电子设备等厂商,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使基于硬件设备的体育竞技,形成了影响世界的一项盛事。该赛事的理念是“Beyond the game”,也就是超越游戏。WCG给所有关注此赛事的观众,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超越比赛,超越自己,为队友,为对手喝彩”。通过比赛,传达理念的构想,给社会的意识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人们的思想高度和个人修养,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具有深远的影响。

现今电子竞技的发展处于一个转变期,从新生期转变为成长期阶段,由于电子竞技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也没有太多的先例可以参考,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中,电子竞技界出现世界级赛事解体,实力雄厚的俱乐部解散,选手被拖欠薪金,赞助商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新兴的产业,也阻碍这个体育赛事向外扩展,成为影响世界的力量。纵使电子竞技周边产业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如果电子竞技找不到正确的发展路向,最终会走向衰落。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1]赵军.电子竞技发展趋势研判[J].体育文化导刊,2014(1).[2]冯宇超.对电子竞技发展的初步探讨[D].浙江大学,2003.[3]何慧娴.电子竞技运动及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8).[4]李涛.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5]王玮.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D].苏州大学,2008.[6]李凡凡.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4.[7]薛建新.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1).[8]袁伟.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现状与发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9]何培奕.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10]郭铮.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11]雷曦.对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2]陈瑜文.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及困境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4.[13]朱树豪.体育休闲产业与社会发展[J].体育学刊,2014.[14]杨芳.电子竞技应回归游戏的本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近年来,我国已开自己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通讯基础设施推动了城市信息化,电脑在民间快速普及推动了电子竞技的快速发展,而互联网起了关键的作用,它把各地区的电子竞技爱好者联系起来,并不断的为电子竞技运动带来了新的机遇。2003年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运动列为第99项正式运动项目,2004年有政协委员提议“游戏产业化”,这都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非典”对经济影响会议上指出,培养新的消费点和经济增长垫,规范和改善电信、互联网业务环境,推动广大网络文化娱乐的消费。随后,我国出现了较多的电子竞技联盟,2012年5月23日,电子竞技俱乐部联盟DOTA职业联赛(简称:ACE DOTA职业联赛)启动仪式在北京索菲特大酒店隆重举行,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有关领导、联赛主办方代表、赞助商代表、媒体及参赛选手出席本次发布会。联赛将于5月28日开始,为期三个月,将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

随着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电子竞技在韩国已经成为三项体育竞技(足球、围棋、电子竞技)之一,电子竞技堪称“国技”。电子竞技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当蓬勃了,由于玩家的拥护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全球以电子竞技为核心的电子娱乐业已经创造了巨额的产值。国内有网 2 络专家测算,一款网络游戏如果能达到600万人在线,那么由它及其所带动的周边产业所产生的市场价值将高达1500亿元。比尔·盖茨认为网络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领域,他坚持要求微软研究院将“在线娱乐”放在公司4个主要研究方向之首。微软公司预计,今后两年内,全球包括网络游戏在内的数字娱乐产业规模将达800亿美元。

毫无疑问,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中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发展我国的数字体育产业又面临一个良好的战略时机。这项新兴产业的成熟与发展同电信、IT、金融、体育等各个行业密切相关,而近年来这些相关行业的飞速发展与人们观念的巨大转变,已经为我国数字体育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网络游戏用户已达807.4万人,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9.1亿元人民币,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付费用户达401.3万人,约占总数的50%。可以乐观地预言,巨大的市场空间定能吸引着众多淘金者涌入。在数字体育产业中,拥有巨大网民资源以及最大消费市场的我国,面临历史性的战略发展机遇是肯定的,而在当前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当务之急是如何合理地规范和引导电子竞技运动的健康发展。

五、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我国电子竞技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我国电子竞技产生困境的原因;

3、我国电子竞技的困境所做出的对策建议。

六、完成毕业论文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办法

1、到学校微机室查询相关资料。

2、通过网络对情况进行调查。

3、对社会人群进行采访。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首先,确定论文题目,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动态;随后,找辅导老师了解情况,并综合整理。提交文献综述。再次,提交开题报告,最后提交初稿并修订。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半年,2015年4月开题,研究进度分别为查找文献资料,阅读与理解文献资料,收集数据整理,撰写开题报告,最后总结四个阶段。2015年04月——2015年05月 查找资料,确定论文题目。2015年05月——2015年06月 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2015年06月——2015年07月 完成论文初稿。2015年07月——2015年08月 修改论文并定稿。

11.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十一

关键词:银行卡;业务;发展现状;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金融行业的不断进步,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银行卡的发行量也是剧增的增加,并逐渐与国际发展相接轨,走上的全球化发展道路。在当今的金融与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下,加强对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当前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据2011年国内金融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银行卡业务比以往年份的发展更加迅速,而且截至到2011年的第二季度末,全国已发行的银行卡数量已经超过了26.7亿。中国第二届第一次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上海召开,会上决定通过加强对银行卡业务及行业标准的规范,营造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我国银行卡业务和产业的发展步伐。调查数据还显示,截至到2011年第二季度末,上半年的总交易金额已经达到了178.6万亿元。在这些交易金额中,消费金额为7.5万亿元左右。银行已发行的贷记卡已经超过了2.3亿张,而且上半年的银行卡交易金额也超过了3.3万亿,其中用于消费的金额占一半以上,大约为1.8万亿元人民币。虽然2012年的统计数字还没有出来,但就当前国内和国家经济形势来看,我国银行卡的发行数量有增无减,平均每个人所拥有的银行卡数量将超过2.5张。就此发展势头,到近年(2012)年底,国内银行卡的发行量可能会超过30亿张。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而且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尤其在功能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存款、取款、汇款以及贷款等业务的载体,而是在发展层次和业务种类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和改进,逐渐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服务载体。

2、我国银行卡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知,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非常的迅速,为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毕竟起步较晚,实践中还存着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实际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依然缺乏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的银行卡业务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发展的时间相对比较短暂,并未在很大范围内形成一种影响力,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也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这方面。作为经济活动中要手段或途径,却得不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或业务推进,这将严重影响我国银行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和业务拓展。实践证明,银行卡业务应当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才能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目前我国业已成为WTO组织的成员国,当过渡期结束以后,大量的外资银行业就会大举进入到中国境内,与国内银行进行竞争。反观国内银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难以与欧美或者日本等国家相媲美。在这种国际国内形势下,政府再不及时对国内银行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则银行卡业务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二,国内银行卡业务经营与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机制不健全,很多时候表现出一种滞后性特点。目前来看,我国关于银行卡业务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和业务发展需求明显不符,而且对国内的银行卡业务专业化及市场化发展趋势缺乏政策上的导向;同时,不同的监管主体在业务监管过程中的职能分化及业务准入条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尤其对发卡机构和专业化的服务机构权利、义务,缺乏法律上的有效界定。面对当前的国内银行卡业务发展现状,中国人民银行曾先后颁布和修订了《银行卡管理办法》,但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然难于国际法规相比,多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第三,由于缺乏国际竞争,国内银行卡专业化服务的水准还是比较低。从实践来看,造成国内银行卡业务相对比较落后的影响因素很多,专业化服务水准比较低就是其中一个。就当前国内金融形势来看,作为我国银行卡业务的一个重要发展主体,商业银行至今尚未打破窗台的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的陈旧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总是习惯于专业化的外包,每一家商业银行都闭门造车、自成体系。在缺乏竞争、沟通与交流的背景下,使得银行卡业务的传统统包独揽格局难以真正的打破或者改变。

第四,大量发行的借记卡严重影响了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导致其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就当前我国银行卡业务经营现状来看,不仅用户刷卡消费方面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刷卡消费环境应当改善,而且以银行卡业务的发展视角来看,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银行卡业务的拓展结构和方式不太合理。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透支消费过程中较长免息贷记卡的比重相对较小,而借记卡或者信用卡的比重则相对较大;加之国内至今还没有实力雄厚的大型发卡机构或者高效率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因此我国银行卡业务的整体竞争力仍需不断提高。

3、加强我国银行卡业务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1)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完善银行卡信用体系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为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同时也可以充分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银行卡业务进行宏观上的调控,或者采取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以此来鼓励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由于银行卡业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对运行环境的保护,因此可通过立法的形式来明确发卡单位、特约商户以及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并对他们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进行规范,严厉打击银行卡犯罪活动,防范银行卡业务发展风险;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银行卡信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信用考核机制,对那些失信的单位或者个人,要建立登记、惩罚制度,信用不良者不能在任何一家银行办理银行卡业务,只有过了一定的观察期限,方可继续使用银行卡。

(2)加大用卡宣传力度,培养优质用户

对于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而言,同时面向社会的一项业务服务活动,因此应当向全社会加大对银行卡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广大用户的用卡意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熟悉银行卡业务,这也是开拓市场的一种有效途径。当WTO暂缓期限过去以后,大量的外资银行就会进入到国内市场,那时对资银行最主要的竞争主体就是优质客户。基于此,笔者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应当把握当下时机,多培养一些优质的用户。比如,年轻的高知识阶层人士和高收入阶层对银行卡一点也不陌生,而且还比较容易接受银行卡、有能力使用之,所以银行卡业务可以适当地、有目的地想这类人群倾斜。

(3)创新银行卡业务,提高服务质量

对于银行卡业务及产品而言,创新时应当考虑的是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同时又带有一定的个性化特点,并以此为创新方向,提高银行卡业务的含金量。比如,将银行卡业务或产品与高科技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一卡双币种、一卡多功能以及借贷合一等业务,从而增强银行卡业务的吸引力。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只有这样银行才能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结语:银行卡业务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应当给予高度的思想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业务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朱丽霞.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08(21).

[2]侯换成.浅议农村信用社银行卡业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01)

[3]张浩琪.银行卡业务的风险与防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1)

[4]荀雅梅.简析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05)

12.开题报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篇十二

一、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

个人金融业务是银行对个人客户提供的存款、贷款与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的业务, 通常具有市场风险较低、经营收入稳定、业务范围广泛的优势特征, 在商业银行运作中备受重视。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 是对居民个人或家庭提供的相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总称, 是在银行经营过程中根据客户对象划分的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的金融业务, 主要包括储蓄结算、投资咨询、资产运作、消费信贷等系统性银行服务形式。随着当前金融市场的多元性变化趋势, 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是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拓展金融市场、实现战略目标的需要。

二、客户关系管理分析

客户关系管理, 是企业基于客户个性化需求基础上, 在以客户为中心, 通过不断开展包括选择、发展和保持客户关系等系统化的客户服务, 来优化企业管理和业务职能, 通过提高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实现企业管理战略目标的持续性商业过程管理行为活动。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 通过加强与客户交流沟通, 提高客户忠诚度, 实现客户价值持续保有率, 从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客户关系管理有利于明确客户终身价值合理定位、有效提高经济管理效率和效益, 实现银行金融管理机构与客户间价值链关系的耦合与双赢目标。

三、地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 金融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优化, 促进了我国个人财富的急剧增长和个人客户金融需求理念的迅速提升,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收益的提高, 也推动了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同时, 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式以及战略调整的双重压力, 加上金融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职能的不到位, 导致客户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满意度逐渐降低, 造成大量优质客户的不断流失。存在的问题弊端表现在如下方面:

1. 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服务理念偏失

地方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对于发展客户资源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不能充分理解客户关系管理对于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本质要义, 偏重于存款客户开发和金融产品销售的短期利益, 忽视与客户长期性合作关系的维护与管理。

2. 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管理定位模糊

地方商业银行往往忽视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多采用单一形式进行个人金融服务, 导致其市场定位过于笼统, 服务对象不清晰, 无法针对客户关系进行有效落实个性化服务, 造成很多客户对银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降低。

3. 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管理机制粗疏

有些地方商业银行针对个人金融业务流程不能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进行分工协作, 将个人金融业务机械划分, 造成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不科学, 营销机制不完善, 服务职能缺失, 客户关系管理措施粗放疏漏, 导致很多优质客户资源的流失。

4. 个人金融业务管理技术模式相对滞后

很多商业银行网络信息电子化服务设施还不完善, 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没有得到有效推广, 很多个人金融业务很大程度上仍由人工操作并停留在存取收付流程业务上, 金融产品的开发项目结构盲目不合理盲目,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落后。

四、优化地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管理与发展的对策分析

1. 提升管理人才素质, 强化客户服务理念

随着当前金融市场环境的复杂形势变化以及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剧,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资源, 优化客户关系管理的服务理念, 整合与提升金融管理人才素质, 是实现金融管理科学化的前提保障。

2. 优化金融市场环境, 定位客户服务对象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发展环境, 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开展要坚持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效性原则, 优化金融市场的内外环境, 加强人才资源的引进培养, 整合金融管理组织职能建设, 明确定位客户服务对象, 开发客户资源。

3. 完善金融管理体系, 拓展个人金融业务

根据实际需求, 构建和完善合理的金融管理体系、经营运作与激励评价保障机制, 相应调整内部组织架构, 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在遴选优质客户中的作用, 强化客户关系管理职能, 协调和优化客户服务结构, 实现金融业务领域的拓展。

4. 整合金融营销渠道, 创新客户关系管理

采用信息科技手段, 强化科学管理体系建设, 完善客户信息的采集处理系统, 灵活针对性服务原则, 创新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评价措施, 对客户实施针对性营销和差别服务, 根据客户需求, 加强金融营销和产品创新, 正确引导市场消费。

五、结束语

总之,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势下, 深化金融管理改革, 完善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客户关系管理机制, 强化金融服务职能, 协调客户关系, 提高金融业务效益, 是促进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波.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商业经济, 2008

上一篇:四个全面内容解读下一篇:食品安全小报内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