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精选18篇)
1.爱的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 篇一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被各国公认为最富有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爱的教育》超越了时代和国界的限制,被译成数百种文字,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以下的心得体会来了解这部畅销作品。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小说主人公是三年级学生安利柯,但我认为与其说是安利柯,不如讲是在他周围的用全身心的爱倾注于他以及他一样的孩子们身上的师长们。他们的言行中洋溢着爱的氛围。所以,孩子们也变得可爱,纯洁起来。如:安利柯的母亲是个富于同情心的妇女。她会带着孩子们送布给报上记载的穷妇人。而且她十分体贴他人,善解人意。当安利柯发现这户穷人正是同学克洛西的家事,她又不时的强调:“不要做声!”以免伤害到男孩的自尊。当克洛西看到他们,她又暗示儿子去与同学打招呼,使克洛西十分感动。她还很会借机教育孩子。在告诉安利柯“万圣节”的意义时,她也会告诉他,他要用感恩的心去纪念许多英雄。安利柯的父亲似乎是从来都不对孩子“火”的,他总是会用很温和的语气来“训人”.当安利柯抱怨“先生的态度不好”时,他给儿子分析先生是事出有因,并非有意,并且告诉他,要谅解别人的一时无礼,还应敬爱辛苦的先生.学期结束,他会提醒儿子去向朋友们告别,以及去向曾对不起的人谢罪请求饶恕。他也很关心其他所认识的人的情况,生活里充满欢笑。安利柯的先生当然也不能不提。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关心,一点点的小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对犯错之后又认错的孩子从不多家指责,只是说一句:下次不要在再做这种事了。他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家人,并告诉孩子们,这个集体是他们的又一个家。他对自己的行为从来都负责,自己犯了错,即使是芝麻点儿大的事,他也不会忘记道歉说:“对不起。”还有许多的人:如,他们都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们如何去关爱他人。整个世界充斥了一种叫作“爱”的空气,轻轻飘荡着,萦绕在每一个地方。这种有意无意有形无形中,孩子们以及每一个人学会——爱。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为人师的同行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让我们教育着并爱着学生们!
在这美丽的世间“爱”究竟是什么?在这本书里爱又是怎样去体现的呢?它又带给了我们什么教育的结晶呢?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时,这些问题便如潮水般向我涌来。带着这些未知的疑问我走进了《爱的教育》去探求我想要的答案。
《爱的教育》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无不诉说着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教育使爱在升华.由《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爱是什么 意大利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书中的科莱蒂一边忙着扛木柴,招呼顾客,一边见缝插针地复习功课,学着煮咖啡,照顾生病的妈妈,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他又是那么开朗乐观.当他“替母亲在背后垫好枕头,整理好被子”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为一个勤劳能干,乐观好学,体贴父母的好孩子而感动!这是多么难得的品质啊 科莱蒂所做的一切,现在哪个孩子能做到 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知道,师生间发生矛盾,是正常的事情 ,教育事业是个神圣的事业,被喻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教师则被喻为“灵魂的工程师”,而学生则被喻为“祖国的花朵”等.无论是老师打学生还是学生打老师,问题存在的原因就是教育存在的师生间的关系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现在的孩子不像以前的孩子那样深爱着他的老师.其原因有很多.但尊师重教的学生的道德观念也是缺少的, 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尊师和爱生这一传统观念,“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只有公正地对待学生,教师的爱才会产生出更大的力量,给每个学生的道德心灵带来有益的影响。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此书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索.爱,是什么 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却很少和父母亲交流,沟通.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但还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朴实的爱,深厚的爱.那教师对学生的爱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又该如何来理解呢 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一直在心底涌动着的是融融的爱意,暖暖的感动!书中几乎涉及到了人世间所有高尚的爱,博大的爱.有父母与子女之爱,姐弟之爱,同学之爱,师生之爱;还有对弱者之爱,对不幸者之爱,对劳动之爱,对学习之爱,对环境之爱,对大自然之爱;及至对人民的爱,对军队的爱,对祖国的爱......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相信我们的真诚和良苦用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的。
2.爱的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 篇二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得蒙托·德·亚米契斯最著名的作品。这是一部以教育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 它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 歌颂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怀, 鼓励人们消除阶级观念, 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 努力实现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作者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 他的作品以真挚、火热的心, 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 同时提倡谅解、博爱的精神。
【设计理念】
真正的阅读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行为, 教师不能替代也无法替代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班级读书会这个开放的课堂, 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所感畅所欲言, 还要通过分享彼此的读书方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做到随性而不随意, 即依自己的习惯、经验、个性来选择。有技术支撑的阅读, 方是有效的阅读, 进而走出文本, 感受生活, 体会现实生活中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爱。
【阅读目标】
1.初步了解并体会不同读书方法各自的妙处。
2.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阅读并从师生交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3.在个体阅读和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对本书主旨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案例描述】
一、名言分类导入
1. 出示三组名言:
2.小结:屏幕上的都是有关读书的名言, 第一组讲的是——读书的态度, 第二组讲的是——读书的作用, 而第三组讲的是——读书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举行一个读书方法交流会。我们读的书就是——《爱的教育》。
二、方法荟萃
1. 师:
同学们近段时间都在阅读这本书, 谁能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你是怎么阅读这本书的?
2. 交流:
生:我在读书的时候喜欢把最精彩的部分好好品味一下。
师:他刚刚所说的的确是一种不错的读书方法:一字一句细细品味。 (教师随机在黑板上贴方法标签, 同时小结该种方法的特点) 同学们, 有些好的书籍信息量大, 含金量高, 如同上好的牛肉干, 极少水分, 句句精髓, 我们大段大段地读, 难免会消化不良。所以必须边读边加以思考, 细细品味。
生:我在读书的时候喜欢用笔将一些好的词句摘录在小本子上, 或者在边上写点东西。
师:同学们, 他说的这种方法让我想到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 他特别擅长做读书卡片, 读书时见到有用的就抄在一张卡片上, 他读了几十年书就做了十几万张卡片, 很厉害。读书的时候做批注, 提炼一些有用的东西, 就算没有白读。 (教师随机在黑板上贴方法标签)
3. 小结并过渡:
同学们, 阅读书籍有那么多的方法可以选择, 我们来做个现场调查, 看看哪种方法最受大家的欢迎。 (在学生选择较多的三种方法之前打上五角星)
4. 师:
那么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走进《爱的教育》之每月故事。
(出示每月故事目录:伦巴第的小哨兵、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撒丁岛的少年鼓手、爸爸的看护人、费鲁乔的鲜血、公民荣誉奖章、六千里寻母——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客轮失事)
5. 师:
在上周的作业单中, 有较多的同学选择了《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现在我们分组再来读一读, 每个小组先商量下你们将采用什么方法来读这个故事, 读完之后小组讨论, 彼此之间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小组选择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教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淡淡的音乐声中沉浸于阅读)
三、有方法引导的阅读交流
选录:
1. 第一组:
(1) 王佳宁同学:我是采用我最喜欢的批注法来阅读这个故事的, 我把朱利奥内心说的一些话摘录在我的小本子上, 反复读一读, 让我很感动。
(2) 乔英琪同学:我也是采用批注法来读的, 我在读到朱利奥内心很矛盾的时候, 用铅笔在旁边写了:“朱利奥, 你向父亲说明情况不就没事了啊, 我都替你感到不值。”
2. 第五组:
(1) 郑熙媛同学:我读了很久很久, 我把自己当成了故事里面的人物, 读完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只想哭。
(2) 余子涵同学:我也用了主人公代换的方法去读了这个故事, 我觉得里面的朱利奥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懂得替父亲分担家里的困难。父亲其实也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才会错怪他的。
四、呼应课始总结
出示课前有关读书方法的两句名言, 齐读。
总结:同学们,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益友, 选择合适的方法读书, 我们将养成天下最好的个人爱好, 结交天下最好的良师益友——书籍, 我们必将得到无尽的智慧!
【教学反思】
有这样一本书, 能够做我们的老师, 那就是——《爱的教育》, 一部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必读的书。它用安利柯的日记讲述故事, 这些事情仿佛就发生在孩子们中间, 孩子们通过读故事学会做人。
作为一部名声响彻全球的作品, 里面的每一个故事虽不惊天动地, 但却有着感人至深的爱, 学生或多或少感受过、交流过、体会过。而笔者开的这堂班级读书会, 则是另辟蹊径, 从读书方法着手。没有合适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也就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 甚至无法把书读好。在这堂课上, 同学们通过分享并交流彼此的读书方法, 认识到这些读书方法的特点, 从而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阅读书籍并尝试获得新的感受。反思这节课, 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始“主角”亮相自然
课始笔者与学生一起分享了古人有关读书的三组名言, 而且羊皮纸卷轴的背景很好地契合了书香氛围。视觉、听觉的融合挑起学生思索的兴趣, 从读书的态度到作用以及方法, 如剥茧抽丝般逐步在读书方法上落脚, 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心扉, 引导学生进入读书方法的天地。“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 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接下来就是将这种倾向明朗化。
二、交流基于学生实际
学生们平时阅读书籍的方式其实也各有不同, 只是他们并未知晓, 这些差异就是形形色色的方法。本堂课是一个读书方法交流会, 学生在交流了自己平日里都是怎么阅读书籍后, 果然发生了火花的碰撞。笔者在当中穿针引线, 抓住各个学生随性的说法, 结合他们的讨论呈现了一些读书方法, 然后学生就这些方法进行讨论, 表明了自己的喜好与倾向, 有共识, 亦有不同见解。这样的交流氛围无形中推动了学生对读书方法的探索兴趣, 同时也交流了学生的心灵独想。
三、方法引路, “引”出新感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 培养起对书的酷爱, 使图书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 这些都取决于教师。”既然有一些读书方法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和青睐, 那么赶紧趁热打铁, 利用《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这个学生比较喜欢的故事, 借用小组合作模式, 先讨论采用何种读书方法去读, 接着阅读故事, 读完讨论、交流彼此的感受, 形成新的认识。
如金家瑜同学事先也阅读了《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这个故事, 当时她在作业单上写下了“这篇文章让我很感动, 儿子知道父亲很辛苦, 就每晚帮父亲工作”, 而在交流会上她是采用了一字一句细细品味的读书方法去阅读, 对文中各人物的语言字斟句酌, 她交流时的体会是“我觉得朱利奥是个爱家庭的孩子, 父亲这么责骂他, 他都没有顶嘴, 依旧帮助爸爸工作, 没有一个孩子能做到!而且他似乎要生病了, 还是没有放弃帮父亲做工作的事, 真是爱家庭”。通过细细品味书中细腻的语言, 让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感受更深了一层。蔡雅雯同学事先阅读的是《公民荣誉奖章》, 她在作业单上写下了“我们一定要学习皮诺特勇敢、无私的精神”, 而在交流完读书方法后, 她采用了主人公代换的方法阅读《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 摆脱了时空的束缚, 穿越到了18世纪的意大利, 在文中各角色之间互换, 在交流时她说:“朱利奥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 每天不分昼夜地为父亲代笔, 生怕父亲太辛苦, 宁愿自己精神疲惫也要一直做下去, 是一个多么善解人意的孩子啊!”她还说在交流的时候, 周边几个人都有种想哭的感觉。选择主人公代换的读书方法, 学生是很有兴趣参与到所阅读的故事中去的, 穿越时空, 进入深层的精神世界, 这样的阅读让学生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当然, 也有特殊的例子。一直坚持采用批注法进行阅读的王小雨同学, 和小组成员商量后运用一目十行的方法进入文本, 结果她早早地示意读完了。平时交流积极、畅所欲言的她, 在本堂交流会上却不见其踪影, 课后她无奈地向笔者说明如此快速读下来只是基本了解了一个大概, 并未有深刻的体会。看来一目十行的方法有其特殊的适用性, 可在引导学生阅读网络新闻、报纸杂志之类的文本时采用这样的读书方法。
四、教师不能有角色固定感
蒋军晶老师说过:“班级读书会流程不要太精细, 问题不要太琐碎, 形式不要太呆板, 气氛不要太严肃。”随性而不随意, 也是对班级读书会的组织者——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不能有角色固定感, 把自己固定于引领者、判定者等角色, 应该随着学生的发展让自己在一节课上呈现出多个角色。
教师有时是孩子的阅读伙伴。师生一起阅读, 融入故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 设身处地地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感受悲欢离合, 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故事中的爱, 进行无压力的阅读, 从而达到读书获益的目的。
教师有时还是课堂中的“弱势者”。优秀的书籍之所以得到孩子们的喜欢, 是因为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同样, 班级读书会也要兴趣盎然, 引人入胜。要让学生感兴趣首先就得平等, 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思维走, 否则就会影响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判断力, 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甚至“弱势者”的形象参与学生共读, 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的阅读神情, 以崇拜的耳朵去聆听孩子的声音。
3.渗透爱的教育 编织爱的方法 篇三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爱孩子;方法
在幼儿教育中,各种教育手段的运用固然很重要,然而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更为重要,爱是最有效的形式。年幼的孩子们能感受到的只有老师为他们创设的爱的环境,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对他们情感的给予,而体会不到知识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这些的获得是以爱心为基础,以師爱为媒介获得的,教师的爱心是一种具有动力作用的心理品质,因此借助师爱创设的精神环境对幼儿实施教育非常重要。教师有爱心便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幼儿产生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与心理状态,促使他们乐于去观察、尝试、探索与创造,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
一、一日生活中关爱每个孩子
一名幼儿教师,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那便是爱。整天面对着一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理能力还需成人帮助的宝宝,从孩子们刚入园的哇哇大哭,到如今高高兴兴来园,其间的辛苦我是知道的。要问我是如何做到的,我的秘诀就是“爱”。小班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最容易失去安全感,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始终在幼儿身旁细心照料,让幼儿感到时时刻刻有老师存在,这样他们会感到安全一些。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拍拍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他、和他说几句悄悄话、吻一吻他们的额头,理一理他们的衣衫,抱一抱他们的身体,一点点关爱,他们都会记在心中。只要你用心为了幼儿,就会对他们产生母子般的感情。孩子也会对老师有了真情,老师就会更加疼爱这些可爱的孩子。
当孩子有哭闹行为,我会和颜悦色地加以劝导,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合理要求,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喜欢玩什么玩具,喜欢和谁做朋友,能让他们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去做,并在其行动中尽量能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很高兴,很得意,孩子也会顺从老师的教育,服从老师提出的要求。我的爱是平等、宽容的,不管孩子外貌如何、品德怎样、家庭各异,只要来到我的班上,都是我爱的对象。
二、教育教学中关注每个孩子
我们要运用科学方法,让幼儿教育工作科学发展,才能有爱幼儿的效果。让幼儿们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健康成长,不能把幼儿管的太死。培养幼儿多动手脚、多动脑筋、多学才艺,开发智力。兴趣是幼儿活动的前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方式方法多样化,利用故事、儿歌、谜语、游戏等形式唤起幼儿的兴趣。
我们还要加入孩子的行列,与他们成为朋友。教育学家说:与孩子成为朋友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他们有的调皮捣蛋,有的整天跑来跑去,有的爱哭爱闹……想想每天都有这样几十个“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孩子伴随着你,如果没有一颗“童心”,会觉得疲惫不堪的。因此,在户外活动时,为了避免孩子们磕着碰着,我每次都会站在他们身边,当起“孩子王”。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爱的氛围里,我和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心里有话也会告诉我,我发现我与孩子之间一点也没有距离!
三、交流分享中关心每个孩子
孩子是天真烂漫的,只要你是爱孩子的,他们就愿意和你倾诉、交流。平时的聊天中,他们会把生活里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和你分享:“老师,今天我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老师,休息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去儿童乐园玩了;老师我家养了一只小兔子,什么时候带来给你看看呀;老师我爸爸在家总抽烟;老师我妈妈和爸爸还吵架呢……”通过孩子们交流的话语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的教育契机,通过我的回应、询问,能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生活情况,这样就能让我更有针对性的去关心有需要的孩子及家庭,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的行为,才能从他们的生活中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方法,拓宽他们的经验和视野。
四、关爱中收获一个个爱的回报
爱是互相传递的,我们为孩子們付出中辛劳和汗水,同时也收获着孩子们回报给我们的关爱、温暖、体验着特有 幸福和感动。“老师,你今天真漂亮!老师,你感冒了要多喝水。嘘!老师生病了,你们小点声……”。一句句稚嫩的话语,一声声温暖的问候,让我感觉拥有整个春天的花朵,爱与被爱如阳光般温暖的包围着我,这种爱是丰富的,神奇的,更是独特的。只要用心对待孩子、用心观察、用心去做,善于抓住孩子们生活中的小细节来分析孩子、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尊重 孩子,才能促进孩子更好的成长。
“幼儿园我的家,老师爱我我爱她”,每每听到这样的歌声我都觉得无比的自豪!是啊,幼儿园孩子的家,老师就是孩子的另外一个妈妈,让我们凝聚每份爱,点燃每一颗心,我相信幼儿园一定会成为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大家庭!让我们用爱奏响孩子心灵的乐章,用心敲开孩子智慧的大门,永远做孩子的朋友,在他困难时给予帮助,在他伤心难过时给予关心,在他成功时给予鼓励,在他孤独时给予温暖,努力让自己的爱温暖着每一个孩子!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解放儿童》 新华出版社,2007.
[2] 丽莲·凯兹《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占兰,廖贻.《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郭元祥.《教师20项修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四
《爱的教育》应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妈妈、师长、朋友真挚的爱。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持于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不幸与苦难。
读《爱的教育》走入安利柯的日常,爱护弱者的卡隆,坏小孩弗兰谛,可怜的泼来可西,小商人卡洛斐,顽强拼搏的斯代地……同学朋友之中的友谊,兄弟之中的关怀,子女与妈妈之中伟大的爱,师生之中的爱。天真无邪的心灵,处处为人着想的品格,知错就改的行为习惯,无一不冲击着我的心灵。
最感人的是每月故事:伦巴底的小侦察员,爬上大树瞭望敌情却中弹流失生命;少年鼓手腿负重伤,却还在勇敢奔赴援军驻地送信;小抄写匠深夜为父亲抄写公文,分担日常重任;费鲁乔用自我弱小的身体挡住了歹徒的尖刀,用鲜血证明对祖母的爱;13岁的马尔可万里寻母,受尽了磨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挽回了妈妈的生命……小小少年,惊世的举动,我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
虽说书中的故事是在遥远的意大利,时间久远,但爱的教育无国界,永不过时。假如一个学生布满着对同学的爱,那同学间务必是友爱相处,互帮互助;假如一个老师对学生布满着爱,务必会视为己出,倾注关爱;师生对学校布满着爱,务必会爱校如家,学校的明天会比起来好。
哲学家说,爱是一种特料制成的媒介物,它令人容颜焕发,青春常在;文学家说,爱是一首激动人心的抒情诗,让人心潮涌动,热情澎湃;医学家说,爱是一剂千古难觅的心理良药,令人经络疏通,忧愁不在;教育家说,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教育手段,令人学业有成,精神百倍。
我们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爱,爱什么,怎样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无本之木,是无源之水。教育缺乏爱,它将成为一片荒漠,是没有生命的不毛之地;教育缺乏爱,它将化作一段朽木,是没有生气的枯枝腐叶;教育缺乏爱,它将变成一条断河,是没有活力的干涸之水。假如每一位老师爱学生,就像爱自我的小孩一样,那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假如每一位老师爱事业,就像爱自我的身体一样,那就没有办不好的教育。
5.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五
在一口气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了爱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爱就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爱的教育》最吸引人的地方正在于此,在作者平凡细腻的笔触中娓娓道出这近乎完美而又为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国家之恋……书中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但是一字一句中所蕴含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因此,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陷入对爱的思索。
的确社会上每时每刻都充满着爱,比如,在2008年四川汶川的8级大地震中有多少志愿者去帮忙,还有许多人捐钱、衣服、食品……是什么让人们去帮忙四川的灾民?是爱。当青海玉树7级地震的时候又是什么让一些人不顾生死的去救那些被埋的人?也是爱。是这个如空气般不可缺少的东西。
在这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爱,那么他就等于失去了一切。甘愿给社会付出真爱的人,是最幸福的,因为幸福总是偏爱那些热爱生活而乐于奉献的善良人。因此,爱,使我们心灵相通;爱,使全世界变得更加温暖。让我们伸出温暖之手,让生活中处处开满真、善、美的鲜花。
6.《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篇六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1
一天下午,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爱的教育》我的书。就迫不及待的翻开书本,滋滋有味的看了起来。其中,我最爱看嫉妒和少年笔耕这两个故事。看了嫉妒这个故事以后让我明白了一个大道理,不要让嫉妒的毒蛇踏进你的心胸,破坏你的内心,还要多欣赏别人的优点,向别人学习共同进步。当我读到少年笔耕这个故事时,我被主人公叙利亚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
因为叙利亚的父亲是个铁路的催工,家里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他的父亲还要每天晚上抄写一些文件,非常辛苦,叙利亚怕父亲太累,所以,他趁十二点父亲睡着后,偷偷地把文件写了一半后才去睡 。
第二天,叙利亚在学习的时候,因为精神不佳所以被父亲斥责,他虽然很伤心、很委屈,但是,他还是继续为他的父亲默默地工作,直到一天,父亲发现了事情的真相——我觉得我应该向叙利亚学习他这种关爱父母的精神,为他们排忧解难。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2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文笔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爱的教育》书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卖炭人、父亲的老师、我的老师、铁匠的儿子、盲童等等,依然浮现在我眼前。《爱的教育》是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 100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扫烟囱的孩子》、《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吵架》、《告别》等等,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爱的教育》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飞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竟使人们宁愿葬送自己的生命来挽救爱?带着这个问题,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长途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这一切的一切,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在这当中,我找到了答案。虽然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特殊,但真的让人觉得很温暖。爱比珍珠更宝贵,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令人快乐,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钱买不到的感觉。爱能够将心中的恨化为勇气,它使你微笑地面对生活,使你倔强地反抗命运,它是还魂的仙草,给罪人新生,他是慈爱的母亲,唤浪子回头,它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命运不会让你白白付出,它会用人间最珍贵的爱来回报你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身边,因为它无影无形,所以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如亲子之爱,如此平凡,但很多人都无法感觉到。安利科有一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为什么呢?我思考着。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容易忽略。人类是那么伟大,难道竟不习惯人间最平凡的亲情吗?《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是我们所比不上的,同时也是令人羡慕的。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就连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而面对现在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而不是为孩子的错误找理由,但为什么仍有父母溺爱自己的孩子呢?当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的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了《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份心情,也将我在成长道路上碰到的痛恨,化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是我获得的意外收获。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人爱我们。”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是吗?在《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是这样但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甚至“消失”,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从别的岁月里飘进我生命中的云朵,不在落下雨滴,也不再刮起风雪,只把那融入大自然的爱的色彩,挥洒于我蔚蓝的天空。四季的风吹动着岁月的风铃,奏响迷人的恋曲,如流星般划过天际,仿佛一首纯真的抒情诗、一支幽婉的小夜曲,荡漾在我心头。我感激上帝,谢谢他将我变成人类,这样我才有机会,体验爱的生活。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3
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爱国,讲了一个小乞丐在一艘船上那些人们给给这个小乞丐钱,他们不知道小乞丐是意大利人他们讨论的意大利人十分龌龊.
小乞丐听后十分愤怒,把他们是说给他的钱甩到他们脸上,并且大吼一声,我不收侮辱我祖国人的钱我十分感动,因为这个小乞丐,并没有因为收了他们的钱而不管自己的国家就像我是中国人不会允许别人说我的国家一样,我很佩服他那样爱国的精神。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4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里的一篇故事,名字叫:《爱国少年》。
故事讲的是一个贫穷的意大利少年,每天被戏班子虐待,他忍无可忍的逃出了戏班子,坐上了意大利的船。和他坐在一起的乘客,非常同情他,三个喝酒和西班牙人给了少年一点钱,少年很感激他们。正当少年盘算着钱该怎么花时,喝酒的三个西班牙人开始肆意的说意大利:“愚蠢的国民!”“卑鄙的民族!”少年听了很是愤怒,他不能接受别人侮辱自己的祖国。“哗啦啦!”银币砸在西班牙人的头上,少年说:“拿回你们的臭钱,你们这些可恶的家伙,侮辱我的祖国,你们的钱我一分也不要!”
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我们的祖国是最神圣的,也许每个人爱国的方式不同,但爱国的心,都是一样的!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5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这也是亚米契斯先生的文章的成功之处。吸引我的,是那字里行间中通过细腻的笔触中,所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抒发了作者本人对爱的理解:这种情感是普通的,也是不平凡的。
《爱的教育》告诉我们: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在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当我看到恩里科的老师虽然体弱多病,但她给学生上起课来却是精神爽朗,讲起学校的事情来却是兴致勃勃,她是那么地爱她的学生时,我真的被感动了;当我读到安利柯的故事时,又让我感受到天下的父母都是那么地深爱他们的孩子;当我……静静地读着这本书,用心去感受那融入在朴实语言中深深的爱,我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心灵的洗涤、情感的震撼一生!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6
这本书是意大利人:德.亚米契斯写的,本书讲的是教师要把体育课从室内移到室外,让学生做器材运动。因为书中的主人公由于身体不舒服,所以不能参加体育运动,所以他的母亲就去学校申请不让他上体育课进行体育活动。但是主人公克服困难,并在朋友和同学的支持和帮助下去操场上完体育课的故事。
读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就算遇到了困难也不要退缩。更要努力加油、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然后就是你的朋友还是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或者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你都一定要支持他,关键的时候要站在他身边去帮助他。
其实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也有,对于我来说参加工作半年了,体育课也上了半年了,碰到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开朗,而有的学生就相对内向,个别的还很少和其他同学一起玩,作为老师的我都看在了眼里,我觉得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他们现在还小,心理还很单纯,我应该更多的去鼓励,让他们知道体育能带来快乐,也让其他同学去和他玩。我觉得不管是什么学科的课,都应该是有爱,学生是课的主体,让学生喜欢上课才能是一节好的课,爱的教育才能更好。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7
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代表性小说。《爱的教育》以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从十月开学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发生在安利柯身边的十分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了父母、姐姐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下的劝
诫启发性文字,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讲的:“每月故事”。
看完《爱的教育》,我受益匪浅。这一个个小故事,都蕴含了许多深刻的大道理。我觉得《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不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含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我希望,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爱充满整个社会,让我们在爱的教育下茁壮成长!不论你是回报还是本能,同样要学会关爱他人。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并且我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坚信,只要人人彼此关爱,奉献出一点点爱,我们的世界将会充满爱的气息!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8
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感受很深。爱有很多种,有同学之爱、亲子之爱、师生之爱等。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也栩栩如生,有热心的卡罗内、英勇的罗伯弟、爱学习的安东尼奥……但使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小丑角”中的博提尼先生。
博提尼先生是思利科的父亲,一位充满爱心和耐心的长者。他对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有深刻的理解。在“小丑角”一文中,博提尼先生在得知班主要来感谢他时,匆匆离开。这使我感到惊讶。喔!一个默默奉献的人怎叫人不爱呢?他无私的精神令我敬佩!更值得我们学习!
爱,是无私的,是博大的。宛如空气,每天陪伴在我们身边;或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金钥匙。亦是纯洁、纯真、真诚的!这就是爱,使博提尼先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班主一家渡过难关。而他也仅仅写了推荐文登在报纸罢了。有时随手能帮助别人的事,为什么不做呢?
这又让我想起那一次……
那时候我正在全力准备考试,与别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一位朋友找到我,想拜托我帮她划一下重点。但那时我正在保持高度注意力学习,这件小事也没放在心上。暂时耽搁了下。却没想到我再一次忆起时,已过了三天。当我找到她时,她笑着说:“哦,我已经划好了啊!”这个笑容刺痛了我,心怀愧疚地道了一声歉。她却也开朗,很快便原谅了我。但我心中那条疤,却再也抚不平了。
我知道我错了,不该轻视朋友间的友谊。真想像博提尼先生一样,那样地对待班主一家。我还缺少那份爱——无私的爱。我忽然觉得“爱”这个字深不可测,似乎每一笔划是一个哲理。而我就是那还没完成的“又”,曲折崎岖。学爱的路还很长,仿佛走不到尽头,我可以……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9
进入高年级后,我们学了几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文章,这些文章是我和学生受益匪浅,于是这学期,我决定和学生共读了《爱的教育》,结果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使我深受教育,还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思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一个学年十个月的日记)以孩子的口吻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其中也有父母写给孩子的,我也称这部分为“亲子共写日记”。这跟我们现在大部分孩子把日记锁起来、藏起来不让家长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建议家长和孩子都看这本书。
本书通过描写四年级小学生安里克身边发生的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反映了意大利中下层人民穷苦、朴实、友爱的品德。书中提倡爱国、勇敢、善良、宽大、无私和博爱等精神。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爱这种教育方式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每一点进步而欣慰。
我非常欣赏书中提倡的几种爱的教育方式,他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只是拿很简单的事实教育身边人。比如说:在爱国教育方面,校长常常带着学生去看路过的军队,向军旗行礼。在助人方面,书中主人公的母亲休息日常带安利克去贫民窟送衣服、食物。父母乐善好施的行为教育安利克要从小帮助有困难的人。尊敬师长方面、父亲带安利克去探望自己的小学老师亲自给他上了一堂尊师课。在孝顺体贴父母上,小抄写员代替父亲深夜写订单的感人故事,给我们上了一节爱的教育课。
读《爱的教育》深深体会到了不要忽略身边细微的爱,用自己的爱来熏陶别人,让爱在心中永驻。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10
《爱的教育》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写作方法,讲述了一个叫恩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我最喜欢的是每月故事——撒丁岛的鼓手。
它讲的是意大利1848年7月24日古斯托战役的第一天,一个步兵兵团的团长被派到一个高地去占领一个小房子,可是,他们遭到了敌人的猛烈攻击,于是,他们派一个14岁的小鼓手去送请援兵的纸条,小鼓手下到房子底下,去请援兵,可是敌人发现他了,他的腿中弹了,但他还是把纸条送到了。援军把敌人打败了,让他去送纸条的上尉也负伤了,他俩在军医处相遇了,令上尉惊讶的是,小鼓手的一条腿没了,上尉说:“我只是个上尉,而你是个英雄!”
他虽然只不过是个平凡无奇的鼓手,却勇敢地拯救了六十多人的生命。敌军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由于失血过多,他脸色苍白,身体极度虚弱,但是仍然坚持完成了任务。战友得救了,他却失去了一条左腿……看到这里,一股从未有过的敬仰之情从我心底升起。的确,小鼓手的确是个英雄!
虽然他是意大利人,但是,他的这种精神是所有国家、所有地区,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的精神,那就是:爱国,把国家、人民的利益置于第一位!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认真读书,提高素质,培养情操,增强爱心,长大以后对国家和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这也是一种爱国的方式。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11
爱情就像一盏灯,照亮了世界的真谛;爱情就像流水,慢慢流进心里;爱情就像一轮明月,明亮而干净;爱情就像一杯热茶,香甜可口;hellip看了《爱的教育》,对爱情的伟大有了深刻的理解!
爱是父亲对孩子的爱和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同学和老师之间真挚的感情,是后辈和英雄的爱。无论什么样的爱情,就像温暖的火焰,感激的火花都溅在心里。
《爱的教育》,同学之间的友谊常常让我发自内心的佩服。同学之间难免会有小矛盾,但《爱的教育》里的小英雄是
用宽容,大度地原谅了对方,从而换来的是更多的朋友,和宝贵的友爱,这让我学到了很多。只有内心会包容别人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友爱。
爱不只是书里有的,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有多少人涌现出爱的力量!在我们身旁就有这么几个为爱付出的榜样!吴菊萍阿姨被称为“最美妈妈”,她的感人事迹不仅震撼了全国,还震撼了每个人的心。那天,吴菊萍阿姨所在的那个社区里的一幢楼边围了好几个人,吴菊萍阿姨见了,也跑过去看,一个不满5岁的小女孩趴在居民楼的窗台外,眼看着就要掉了下来,吴菊萍阿姨不顾一切的跑上前去,伸出双手准备接那个小婴儿,只听“噗”的一声,吴菊萍阿姨和那个小女孩都跌倒在地昏迷不醒。到医院后,医生确诊吴菊萍阿姨的一只手粉碎性骨折,而吴菊萍阿姨醒来说的第一句话并不是关心到自己的健康,而是急切的问:“那个孩子怎么样了?”好人总会有好报,吴菊萍阿姨和那个婴儿妞妞渐渐康复出院了,但这个感人事迹,将流传在杭州,铭记在人的心中。是什么力量能让她去接妞妞呢?这就是世间伟大的爱的力量!
这些伟大的叔叔阿姨给我们树立了好榜样,我们也要从一点一滴做到发现爱,感受爱,给予爱。在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时递上一杯热茶。给教育我们的`“园丁”老师的辛勤“哺育”给予优秀的作业的回报。
《爱的教育》这本好书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明白了,爱是同学间伸出手的帮助,爱是你我微不足道的关怀,是晚辈给长辈的一杯热茶,或许只是给老师的一份优秀作业。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可贵的东西,那就是爱。爱能让所有生命都变得生机勃勃,爱能让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自信。爱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用心的去感受,就知道,爱是多么的伟大,又是那么的平凡。让爱充满你我家,让爱播下美丽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它永驻人间吧!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12
时间过得飞快,一个学期的课程就很快结束了。假期里,我读了其她老师给我推荐的《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创作的。当我把刚买到的《爱的教育》捧在手里,读到开头的几篇时,我不以为意,甚至为记住书中的人名而感到有些烦躁,语言似乎也那么平淡,没觉得有什么感人或者吸引人之处。我开始读书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想知道,这本书适合不适合对我班上的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能不能令其从中受到教育,但当我耐着性子继续读下去时,其中那些平凡而特殊的故事却深深吸引了我……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所以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读《爱的教育》,有泪有笑,但一直在心底涌动着的是融融的爱意,暖暖的感动!书中几乎涉及到了人世间所有高尚的爱,博大的爱。有父母与子女之爱,姐弟之爱,同学之爱,师生之爱;还有对弱者之爱,对不幸者之爱,对劳动之爱,对学习之爱,对环境之爱,对大自然之爱;及至对人民的爱,对军队的爱,对祖国的爱……所有爱的内容都不空洞,都是生动丰富的,都是融入了生活的,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这样的爱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地被学生所接受。
这是一本学校生活的书,书中的某些闪光的人物,一定会成为许多学生心中的偶像,他们应该会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是呀,只有真正对孩子们付出关心、爱心与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诚回报;也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孩子,了解孩子;没有“爱的教育”,哪有“美的回忆”。下学期,我会向孩子们推荐这本书,期待我的孩子们能够成为拥有爱的优秀学生。期待我的班级能够出现一个“卡罗内”似的学生,这对一个班集体,对一个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期待着爱的教育,会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13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着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如在《我们的老师》、《爸爸的老师》、《我弟弟的女老师》这几篇日记中描绘的师生之间的爱是那样的亲切、自然。在《我们的老师》一文里,作者用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老师在回应学生的问候时的神态、关心孩子时手的动作、批评孩子时的语调等,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慈祥的、感性的、亲切中不失威严的好老师形象。《伦巴底的小哨兵》是一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流浪的小男孩给一支骑兵小队当哨兵,为了看清楚敌军的情况,他不顾危险,勇敢地爬上树梢,最后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宣扬了普通的人对祖国的热爱之心,从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勇敢和忠诚,感受到了拳拳的赤子之心。《爱国》是一篇爸爸写给恩里科文章,爸爸在恩里科听了一个爱国故事以后,用这个故事的内容教育、启发恩里科。
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的人。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14
这本书是我们老师大力推荐的一本教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培养爱的书,它就是《爱的教育》。
经过细细品读后,我有了深刻的感悟。我们都知道其实爱的含义有无数种,比如说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鼓励的爱,在别人遇到困难时需要帮助的爱……。其中主人公安利柯在《小石匠》,他邀请了同窗“小石匠”来家做客。小石匠穿着父亲的旧衣服,上面带着石粉,恰好粉末沾到了安乐椅背上,安利柯看了,想去拍,但是他的父亲阻止了他的举动,因为,第一点,这会让自己的同学难堪,第二点,这粉末是在劳动时产生的,而任何东西在劳动中产生都是不脏的。这件小小的事情,却让安利柯懂得个大道理。
我记得这本书中的一个小故事:《少年笔耕》,文中的叙利亚令我很是深刻。他为了让父亲少操劳,就每天晚上十二点起来模仿父亲的笔迹写条子,维持家里的生计。但是他却因为这个,缺乏睡眠,上课总是走神,使他的父亲每天吃饭时对他破口大骂,叙利亚听了很不好受,多少次鼓起勇气想要向父亲说明原因啊,可是每次话到嘴边就说不出口了。只是一次偶然的书掉在地上,父亲随着声音的源头来到了房间,父亲看到这一幕,心酸不已,并且和儿子抱在一起,诉说他的悔悟。你看,叙利亚上五年级和我们差不多大,他的孝心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也许就是贫苦的家庭环境让他有了这份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吧!那我们就要像他学习。
而现在的平等不仅仅表现在不同阶级之间,还会在人与人之间。安利柯以这些一篇篇日记,告诉我们人生的感悟,告诉我们要维护正义,代表着正义,帮助弱小的、年老的残疾的人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爱。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15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一线工作者的一生写照。也许有人会埋怨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太枯燥、太平凡、太琐碎。然而,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可以与淳朴天真的孩子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咀嚼到甘甜,体味到精彩,这全都源于一个字——爱,她是那么真切地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亦或是一个手势,让我们随时都能感觉到它的温馨,都能感受到她如冰雪融化时,潺潺地清亮透彻的流水声。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最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没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決问題。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困思勉型的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度重视IQ,忽视EQ;;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現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7.爱的教育 真的教育 篇七
1 关爱学生,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如何走进学生心灵, 是教师工作的第一要务。教师是学生的精神导师, 因此, 教师要关爱学生, 引领学生的精神,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而学生渴望教师的爱就像大地需要阳光, 万物需要水分。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的爱心, 才会愿意听从老师的教诲, 才会喜欢老师, 才会进步更大。
18世纪中叶,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 只有真心实意的去爱学生, 才能够精雕细刻的塑造他们的灵魂。”这里说的是, 教师要有爱心, 要做学生的朋友, 才能细心塑造学生, 真正爱护学生, 而不是追求功利, 不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如果束缚太紧, 会阻碍他们的发展;太松又容易让他们散漫自由。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学习, 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 让学生更自信, 坚信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 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教师只有积极地关怀学生, 真心实意地做学生的朋友, 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 才能在教学中事半功倍, 收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果。
爱是教育的前提, 爱是教育的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 是指热爱全体学生, 特别要爱护差生。我们教师应该多找学生谈心, 用真诚打开学生的心门, 和学生的心灵保持零距离。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达到心灵深处。”虽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年龄是客观存在的, 但心理距离却是可以努力缩短的。
关爱学生, 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真诚平等地和学生沟通, 争取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 我们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 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越来越融洽。
2 信任学生,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理解与信任是师生间存在的情感交流的一种表现, 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信任, 对培养学生自尊和增强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起很大的作用。列宁说过:“没有情感的人,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师生间的情感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师生间的感情就像催化剂一样促使学生把已获得知识转化为行动。因此教师应理解和信任自己的学生, 而且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去换取学生的理解与信任。
春秋战国时期, 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 不过, 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为此, 耕柱觉得自己非常委屈, 心情十分郁闷, 因为许多门生之中, 大家都公认耕柱是最优秀的人, 但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一天, 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 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 我竟是如此的差劲, 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墨子理解学生的心情, 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 依你看, 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 还是用老牛来拉车?”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良马来拉车。”墨子又问:“那么, 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 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 值得驱谴。”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 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 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 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耕柱听完, 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心情十分高兴, 他顿觉世界是那么的美丽。理解与信任使耕柱与墨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他他们总是爱护到极致, 什么事情都不愿意给他们单独去做, 正因如此, 很多学生在学校总希望能有机会锻炼自己, 希望老师能够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而一旦得到了老师的信任, 他们往往就会做出惊人的成绩。笔者教过一个很调皮的学生, 他很喜欢和各科老师作对, 许多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不过他很喜欢阅读, 笔者抓住这一点, 让他担任语文科代表, 没想到他很乐意地接受了。新官上任三把火, 结果他把班上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带动了起来。毕业过后, 他告诉我:“老师, 当别人都认为我无可救药的时候, 您叫我做科代表, 您那信任的目光给了我希望, 谢谢!”善于关注学生, 信任学生, 宽容地对待学生,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成就感, 从而发掘深藏的潜能。这就是信任给予学生的力量, 也是信任给予学生的奇迹。
总之, 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能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能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 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3 尊重学生, 保护学生的人格
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 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主人, 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自始至终都要有民主的思想, 同学生一起商量教学改革的态度。如果思想上不尊重学生, 主观片面的压制学生, 那教师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平视学生, 不分亲疏, 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 不居高临下, 也不拘泥于师道尊严, 保护学生人格, 做学生的朋友, 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十分关注教师对自己的态度的。如果老师流露出对学生讨厌的情感, 则会严重挫伤学生, 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如果老师以热情真诚的关怀尊重学生, 让学生切实感到老师的爱, 那么学生就会接受老师的教育。
教师是教育者, 是领路人,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 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 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 多赞美学生。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 “赞美是不花钱而最有效的奖赏”, 获得老师的肯定, 获得老师的尊重, 学生心中便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学习会更认真, 待人接物才会更得体。“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有些时候, 教师的一句话可以影响学生的一辈子, 学生的一句话也可能影响教师的一辈子。可见, 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 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
俗语道:“老师就是学生的再生父母。”生活中, 教师应该主动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 鼓励他们;同时要有原则地指出学生的不足, 千万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教师真真切切地尊重学生, 学生学习就会更有动力。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 如果那个老师对我好, 我就会特别努力学习这一科, 这科的成绩自然就会特别好。这就是师生之间的“良性效应”。
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教师的尊重自然能换来学生的尊重, 建立在这样的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师生感情, 自然是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总的来说, 只要教师能够真心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 学生必然会真情相报。
4 结束语
魏书生说过:“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是手段, 改变才是目的。”魏书生还说过:“种庄稼, 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 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 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可见, 理解学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搭起通向彼岸的桥梁。
总之, 理解可以是一句关爱的问候, 是一个鼓励的眼神, 是一张小小的卡片, 是一张冰雪融化后的笑脸……只要教师能够洞悉学生的心理,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持之以恒, 和风细雨, 师生之间定然能润物无声, 定然能画出美丽和谐的画面。
参考文献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论辅导员的信任储蓄, 2008 (8) .
8.赏识——爱的教育 篇八
多年的教学使我深深感触到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情感是沟通思想的桥梁,爱是开启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钥匙,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与学生只有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领悟到教师的一份责任和爱心。爱应是具体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予以端正,纪律松弛,予以引导,身体不适,予以关怀……爱学生绝不是对学生的放纵,赏识教育恰恰是爱的教育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指出学生缺点的同时,多鼓励其优秀的一面,这将十分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以长处带动短处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不是只有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所有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一)对现实中表扬现象的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质与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度,如果超越了这个度,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表扬要有一个“度”。
第一 偏激表扬
如“你真聪明”类的表扬话,可使学生产生自满心理。它必须和相应的智力因素联系起来。
第二 低层次表扬
如“你真棒”这是很单一的,也是低层次。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两种,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本事相联系的学习动机,二是远大的理想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协调起来,才会更有效果。
第三 频繁表扬
这种表扬方式会导致学生自认为很优秀,很成功。这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也就没有一点经受挫折与困难的思想准备。
二)理想中的表扬原则
第一 表扬具有目的性,即要对症下药。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些学习差的调皮学生,因平常受的批评多、表扬少,会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逆反心理。做为体育教师我们则应善于在体育教学中发现他们闪光的地方。他们好动,往往,思想放得快,动作协调,体育项目中的技术动作掌握较快,较好。那么在体育教学,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优势,更能集中激发他们的顽强拼搏精神和培养集体主义品质。我们应抓住机遇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已聪明才智而一展风采的机会。适时地有针对性地给与他们表扬,培养他们成为体育尖子做示范、作裁判、协助教师参与保护帮助,借收体育器材的责任感,再把这种逐步培养而形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转到对文化学科的学习上去。
第二 表扬的同时要进行受挫教育。
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把赏识理念贯穿在我们的每节课中,但并不意味无原则地表扬。在表扬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受挫教育,尤其90后的学生。因此,我认为在体育课教学中,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在授课中常常安排难度适当的内容,辅导学生不断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增强勇气和信心。通过组织竞赛,经受成功和失败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在逆境中的承受力。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上,培养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锻炼自己,逐步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个性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
第三 表扬的方式应丰富多彩。
提高表扬效率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要创造出符合自己特色和具有个人特色及灵活多变的表扬方法和手段。那么学生一定会在浓浓的“天生我才”中得到无穷的力量。从而健康的成长。
当然,自己在教学中有时也会常常迷失方向,过多地谴责学生,批评学生。但心中的清泉常常又点醒我,使我清醒。正如,美国著名作家---桃和斯诺特先生在《人这样成长》中所写到:
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
他学会了自信。
一个孩子在充满肯定的环境下成长,
他学会了立定志向。
一個孩子在充满友善的环境的中成长,
他学会了热爱人生。
一个孩子在充满公正城市的环境下成长,
他学会了正义真理。
教育就应以人为本,教育事业的本质是让爱在每个幼小心灵中生根发芽。那么,爱自己的学生就要多欣赏他们吧!这时候你会发现更多的快乐。爱自己的学生就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我们做教师的才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与成功。
9.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篇九
刘兴源
爱的教育是一本好书,它可以使我们懂得尊老爱幼的法则,可以让我们学会文明礼节,可以让我们和同学友好相处。
爱的教育,主要写的是小学生安利柯与一些伙伴、一些老师、一些家人和祖国产生的爱的故事。小学生安利柯并用日记的形式,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使无数的孩子在这些故事的感染下健康成长。
爱的教育里有许多感人的文章,比如:《为父着想》,许利亚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是安利柯的同班同学。许利亚家生活比较艰苦,全家上上下下、老老小小全靠许利亚的父亲一人上班赚钱。父亲的工作非常辛苦,白天要在铁路上工作,夜晚还要在家用正楷字抄名册,500条才能赚3元钱。有一次许利亚看到了,就想了一个主意:我一定要帮父亲。于是他趁父亲睡了的时候,偷偷起床帮父亲抄名册,一直抄到深夜3点才迟迟入睡。第二天父亲起来数名册的时候,看到昨夜抄的名册有多了许多,可高兴了!但他却不知道是谁帮他抄的。许利亚也没有告诉父亲。许利亚白天上课,晚上帮父亲抄名册,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个月。最后还是被父亲发现了,但父亲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流下了幸福的眼泪……《医院的天使》、《病中的老师》和《遇险的船》都是感人的文章。爱的教育里,也有许多让人感到可爱的文章,例如:《幼儿园》。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吃饭的时候特别可爱。有人拿了两个勺子吃;有人直接用手抓着吃;还有人将豆子一粒一粒的装进口袋里,更可爱的人用小围裙包住豆子再捏成糨糊。特别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出神的看着苍蝇飞。孩子们吃完了饭,便在院中玩。有的玩游戏,有的唱歌跳舞,还有的听老师讲故事……《可怜的盲童》、《学校的女老师们》和《侠义的行为》都是写的比较可爱的。
在众多故事中,使我感受最深的要属每月故事中的《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了。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位母亲为了全家的幸福,去了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到一个富有人家里去帮工。这家主人对她很好,工资也很高,可是,她虽然缓解了家里困苦的处境,但还是无法减轻家人对她的思念。于是,她的小儿子便踏上了漫漫的寻母之途。在经过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这个小儿子终于找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母亲。可他的母亲为了多拿报酬,生了重病也不肯说一声,直到晕倒在地。那好心的女主人一直陪伴在这位母亲的身边,直到这位母亲的小儿子来到这里。当这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小儿子后,十分激动,垂危的生命又重新有了生存的动力。
在这篇文章中既有孩子对母亲的爱,又有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因为母亲而敢于漂洋过海,母亲因为孩子而有了生存的动力。可见,爱是多么伟大的力量啊!爱,可以让一颗失望的心重新点燃希望的火焰;爱,可以让一条垂危的生命重新拥有生存的动力;爱,可以让每一个人的心灵得到净化;爱,可以让饥寒交迫的人们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片爱的海洋里,比如失败时的一句鼓励;成功时的一声喝彩;伤心时的一叠纸巾;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这些不被人们所察觉的细小举动都是爱的印证。当我们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不轻易被发现的爱的同时,不要忘记将自己的一份爱也为他人送去,要知道,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点点滴滴的爱终究会汇集成一片爱的海洋。
10.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篇十
在《我们的老师》一文里,作者用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老师在回应学生的问候时的神态、关心孩子时手的动作、批评孩子时的语调等,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慈祥的、感性的、亲切中不失威严的好老师形象。《弟弟的女老师》一文所描写的那些情景仿佛就是我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女老师怎样教换牙的孩子学拼音,怎样处理孩子们带到教室来的东西,怎样应付上课时突发的事件,怎样克制自己情绪,怎样在发火后后悔等等。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的是引导作用,而不是填鸭式灌输。教师应该的重视学生存在,以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智。《爱的教育》里的安利柯的父母和老师一样,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他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敬师长,善待老人,不忽略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因为那些小事将促成一个人将来的品行。
《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还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了对祖国崇高伟大的爱,有《帕都亚的小爱国者》、《伦巴底的小哨兵》、《撒地尼呀亚岛的小鼓手》、《爱国》、《意大利》等等。
《伦巴底的小哨兵》故事讲述了一位流浪的小男孩给一支骑兵小队当哨兵,为了看清楚敌军的情况,他不顾危险,勇敢地爬上树梢,最后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宣扬了普通的人对祖国的热爱之心,从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勇敢和忠诚,感受到了拳拳的赤子之心。
《爱国》是一篇爸爸写给恩里科文章,爸爸在恩里科听了一个爱国故事以后,用这个故事的内容教育、启发恩里科。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恩里科对祖国崇高伟大的爱国情意。
11.爱的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犯错;尊严;改正;机会
我当班主任也十几年了,对于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感触颇深。爱是理解、爱是宽容、爱是信任、爱是希望。作为老师,只有用爱的教育才能让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
还记得那天早上,迎着朝阳我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学校,如往常一样,我首先要去教室看看。我刚跨进教室,小珂就高高地举起小手红着眼眶急着向我告状,说他的钢笔不见了,我摸摸他的脑袋安慰他:“你别急,慢慢说,什么时候丢的?”在我的引导下小珂的情绪慢慢平静了下来,说那支钢笔是他爸爸到上海出差给他带回来的,很贵的。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因为急着到姥姥家去,他把钢笔放在课桌上,忘记带回家了,今天一早他就到教室来找,可是课桌上没有,而且他也问了同桌和前后的同学,大家都说没有见。“老师,我爸爸要是知道我把钢笔弄丢了,肯定会揍我的,怎么办呀?”小珂可怜巴巴地望着我。
小珂的话音还未落下,小元和肖x就大声嚷嚷:“肯定是小武偷去了。”全班同学的目光立刻都转向了小武。
“我没!”小武大声争辩道。
“就是他,以前他还偷过文x的笔。”肖x站起来说。这时别的同学也附和着说可能是他。我的心一沉。小武是单亲家庭,家庭条件差点,同学们买了新的学习用品等,他都很稀罕,总喜欢摸一摸,玩一玩,以前是给别人弄坏过东西,可没听说过拿人家的东西啊。听着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看着小武涨的通红的脸,我的心很痛,因为缺少母爱,家庭贫穷,他本来就有点自卑,我再不能火上浇油,去打击他那颗脆弱的心。
“我没!我没!”小武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示意他们都别吵。转头问小元和肖x:“你们见小武拿小珂的笔了?”
“那倒没有,”肖x犹豫了一下,又肯定地说,“不过,一定是他。以前他还偷过文x的笔,而且昨天他不是值日生,但他走得很晚。”
我看向文x:“文x,小武拿过你的笔?”憨厚的文x说:“不是,前几天我的一支笔找不着了,我也不知道在家丢的,还是在学校丢的。妈妈说我是马大哈,不关小武的事。”肖x又插嘴:“我见小武看文x的笔来。”
我语重心长地告诉肖x:“没亲眼见,就不要乱下结论。”接着我对全班同学郑重地说:“‘偷’这个字是不能乱说的,你们想过后果没有?如果你认为一个人偷东西,你很可能会告诉你的家人或朋友,谁谁谁偷人家东西了,哪怕是一块橡皮一支铅笔,那也是偷。你的家人或朋友再告诉他认识的人,就有更多的人知道谁谁谁是小偷,现在还是小学,等你上了初中、高中、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会认识多少人啊,又会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啊。大家说起来都说谁谁谁从小就偷人家东西,这个人还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啊?——因此,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要随便说一个人偷东西。”
我的话,表面上是维护小武,其实潜在的意思是告诉全班所有的同学,如果不经过别人的同意,“拿”了人家的东西,后果会很严重。我的话说完了,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都在思考。我没有打扰他们。
两分钟后,我问:“大家认为老师说的有没有道理?”同学们纷纷点头,小珂担心地问:“老师,那我的钢笔怎么办?”我说:“这样吧,你先用我的钢笔,你的笔,可能掉在某个地方了,我们再慢慢找找,相信一定会找到的。”小柯同意了。
回到办公室,我在沉思,不知道我的那番话管不管用,如果没有用,我该怎么办?
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小柯就跑来找我还钢笔了,因为今天早上,不知是谁,又把钢笔放在他桌上了。听了他的话我很高兴,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这正是我希望的。
也许有人认为,学生偷东西,老师就应该彻底追查,查出“小偷”,严厉批评。但是我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学生犯错误时,批评不是目的,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才是我们追求的。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尊严,创造合适的机会让他们自行改正,切不可当众揭短。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但又是脆弱的。他们少不更事,承受不起过分的苛责。我相信和颜悦色的宽容对待往往比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呵斥更有用。
参考文献:
12.爱的教育 篇十二
关键词:师爱无痕,爱如春雨,爱如明灯,严格是爱
任教多年以来, 我以平凡的姿态诠释着爱的教育, 用爱演绎平凡的教学生涯, 用心灵浇灌每一棵“幼苗”。下面是我“爱的教育”点滴记录。
一、师爱无痕, 陪伴学生前行
伟大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 深入到他的兴趣当中去, 与他同欢乐, 共忧愁, 忘记自己是老师, 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心灵。”我时刻铭记于心, 时刻付诸于行动。课堂上, 我除开传授学科知识外, 经常给学生讲故事, 谈人生, 谈理想。教会学生如何对待生活, 面对挫折, 迎接挑战。课后, 我常与他们一起做游戏, 一起打球, 一起爬山, 陪他们度过难忘的中学时光。我教的学生特别听话, 学习成绩从不让我操心。也许, 这就是“亲其师, 信其道”吧!
任教多年, 我发现每个学生心灵深处都希望得到老师不一般的对待, 哪怕是细微的一句称呼, 一个简单的拥抱, 一个甜美的微笑, 一个肯定的眼神, 都能感染学生, 激励学生。师爱无痕, 他引起学生的心灵震撼比惩罚更强烈。师爱是一种情怀, 一种风范, 一种智慧。我很乐意付出自己的爱和真诚, 陪这些农村孩子走过孤独, 走过寂寞, 走过沧桑的岁月, 走过激情舞动的青春, 找寻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二、爱如春雨, 唤醒学生自尊
在教育实践中, 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整天调皮捣蛋, 哪怕你磨破嘴皮说干唾沫, 他依然不屑一顾, 不理不睬。“唉, 真是无可救药!朽木不可雕也。”许多老师常常叹气。是的, 有些学生心灵空白得像一张白纸, 令人触目惊心。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名叫李毅, 他非常聪明, 不缺乏忍耐, 也不缺乏坚强的意志, 但他的知识尤其匮乏。因为家庭离异, 母亲离开了他, 父亲难得管他。由于缺乏教育, 他对生活没有热情, 生活懒散, 学习松懈。多可怜的孩子, 因为没有爱而“饿”得“面黄肌瘦”。
记得一次试卷评讲课上, 全体同学都在专心致志地与我共同分析试题, 惟有李毅左顾右盼, 心不在焉, 还不时弄出极刺耳的声音。我试卷讲完了, 他仍东张西望。我刚想发脾气, 但理智告诉我, 他并非真心捣乱, 他只不过听不懂而已。何不借机帮帮他, 培养他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我冷静地拿着一张试卷走到他身边, 亲切地说:“你把这张试卷做好吧, 不懂的我教你”。在我的鼓励、帮助下, 他总算把题给做完了。我拿着卷子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李毅其实挺聪明的, 只不过他上课没注意听, 以后可得刻苦一点, 不然你就像一颗闪光的宝石被埋进垃圾池, 多可惜呀!”同学们捂着嘴巴笑, 他却羞得面红耳赤。
第二天, 我收到一封信, 李毅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的感激和敬佩之情。他说母亲离去, 父亲懒得管他, 老师早已放弃了他, 他还说自己自制力差, 没有学习目标, 希望我监督他。后来, 我告诉他, 知识可以充实人生, 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奋斗可以让人看到希望。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严格要求他。我还告诉他, 就算所有人都放弃了他, 自己决不能放弃自己, 只要不放弃, 自己就会有希望。再后来, 他各科成绩步步上升, 顺利考上重点高中。
伟大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说得好啊: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在广大边远山区, 有太多的孩子, 需要爱, 需要关心, 需要温暖。爱如润物无声的细雨, 能唤醒学生沉睡的自尊, 让学生真正健康快乐成长,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有自主意识、有个性、有思想的社会新人。
三、爱如明灯, 引领学生启航
是的, 在广大西部农村有太多需要老师付出毕身精力的学生, 他们的父母基本外出打工, 他们有的被寄养在外公或爷爷家, 接受着溺爱迁就影响, 有的被寄养在别的亲戚家, 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每当我遇到这些让人头疼的孩子, 我总是告诉自己, 不要放弃这些孩子, 我决不放弃, 我决不吝啬我的爱心。
记得一节自习课上, 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阅读, 教室里鸦雀无声。惟有一个女生, 东摸一爪, 西抓一把, 偶尔还发出嗑瓜子的声音。我轻轻地走过去, 伸出手, 小声说:“拿出来”。她畏畏缩缩地从课桌盒里抓出一大把五颜六色的糖, 还有一些瓜子壳儿。
她的同桌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大喊:“上课吃零食, 违规扣分, 还要给所有同学买‘阿尔卑斯’”。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罚扫教室一周”。这个女生面红耳赤, 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我略加思考:帮她还是罚她?给她一个机会, 可以吗?我灵机一动, 话锋一转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真相吗?事实上这是她特意为我买的礼物, 看吧, 还写了张纸条”。我随手摸出一张纸读道:“老师祝你生日快乐, 我爱你”。同学们恍然大悟:“哦, 原来如此, 老师祝你生日快乐”。这个女生的头更低了。
出乎意料的是我从此再没见过这个女生在课堂上吃零食了。而且学习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的每一节课, 她的眼睛里都绽放着光彩。
时过境迁, 这件事时刻启迪和鞭策我:面对学生的过错, 不能怒发冲冠, 不能粗暴训责, 要因势利导, 因人施教。教育需要宽容, 批评需要入情、入理、入心。教育应在师生间保持和谐的情感交流和心理协调状态下实施。这样既尊重了学生, 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 又让学生对老师的教育心悦诚服、刻骨铭心。爱是暗夜里的明灯, 引领学生启航, 让学生扬起信心的风帆。爱生如子, 教育就会峰回路转, 海阔天空;爱生如女, 教育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爱学生, 教师就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让学生在迷茫中找寻到人生方向, 引领学生朝着自己向往的方向起航。
四、严格是爱, 帮助学生掌舵
古人云:严师出高徒。是的, 爱学生并不等于迁就学生, 纵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是更高层次的爱。这种爱是睿智的, 高远的。因此, 学生在短时间内不一定能感知。
在教育过程中, 常会出现这样的学生:很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知错能改。但是这种转变只是三分钟热情, 常犯老毛病。此时, 老师千万不要泄气, 而是抓住要害, 一针见血, 对症下药, 提出明确目标, 严格要求。坚决打击其消极面, 彻底清除劣根性。使其朝着积极、阳光、正确的方向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在学生旧病复发的时候, 教师要有思想准备。千万不要找他们算总帐, 反之与他们共同回忆过去所做的努力, 寻找成功与进步的足迹, 以此激发其内疚感与悔悟感。从而坚持耐心细致地疏导, 潜移默化地感染, 明确严格地要求, 化消极为积极, 变压力为动力, 千方百计为他们启航掌舵, 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中外教育家事典》沈国经主编, 1995年.
[2]《教师的素养》于漪等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年.
13.描写《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十三
爱是长辈对孩子的父爱母爱,是同学之间的友爱,是同学和老师之间真挚的师徒之情,是小辈对晚辈的亲爱,也是对英雄的敬爱。不管是哪种爱都像温暖的火焰一样在心灵中溅出感恩的火花。
《爱的教育》中,同学之间的友爱常令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同学之间发生小矛盾是难免之事,可是《爱的教育》中的小小主人公却用宽容,大度地原谅了对方,从而换来的是更多的朋友,和宝贵的友爱,这让我学到了很多。只有内心会包容别人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友爱。
爱不只是书里有的,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有多少人涌现出爱的力量!在我们身旁就有这么几个为爱付出的榜样!吴菊萍阿姨被称为“最美妈妈”,她的感人事迹不仅震撼了全国,还震撼了每个人的心。那天,吴菊萍阿姨所在的那个社区里的一幢楼边围了好几个人,吴菊萍阿姨见了,也跑过去看,一个不满5岁的小女孩趴在居民楼的窗台外,眼看着就要掉了下来,吴菊萍阿姨不顾一切的跑上前去,伸出双手准备接那个小婴儿,只听“噗”的一声,吴菊萍阿姨和那个小女孩都跌倒在地昏迷不醒。到医院后,医生确诊吴菊萍阿姨的一只手粉碎性骨折,而吴菊萍阿姨醒来说的第一句话并不是关心到自己的健康,而是急切的问:“那个孩子怎么样了?”好人总会有好报,吴菊萍阿姨和那个婴儿妞妞渐渐康复出院了,但这个感人事迹,将流传在杭州,铭记在人的心中。是什么力量能让她去接妞妞呢?这就是世间伟大的爱的力量!
这些伟大的叔叔阿姨给我们树立了好榜样,我们也要从一点一滴做到发现爱,感受爱,给予爱。在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时递上一杯热茶。给教育我们的“园丁”老师的辛勤“哺育”给予优秀的作业的回报。
《爱的教育》这本好书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明白了,爱是同学间伸出手的帮助,爱是你我微不足道的关怀,是晚辈给长辈的一杯热茶,或许只是给老师的一份优秀作业。
14.谈实施爱的教育 篇十四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我则更喜欢他所奉行的“爱满天下”的格言, 那是他崇高人格的体现, 更给我们提出了在做教育工作时, 应该让爱流动在每个环节。因为“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陶行知语) 。从先生的话中, 我们不难领会, 离开了情感, 缺失了爱的瑞泽, 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 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我认为, 教师只有实施爱的教育, 以爱导航, 让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洋溢着爱的絮语, 教学才能春风化雨, 充满盎然情趣。
一、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中, 让爱流动
爱学生的前提必须得学会尊重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就中学生来说, 他们大多在15岁至?19岁之间, 世界观已初步形成, 自我意识接近成熟, 独立性和自觉性已达到较高水平。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进入高中后, 在学习生活不同于初中时期, 知识不断丰富、视野逐渐拓宽的情况下, 显得更“成熟”, 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更强。而这个时期他们尤其渴望得到别人, 特别是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教育是一个互动的双向的活动过程, 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你才会得到学生对你的尊敬, 才能使你的关爱行之有效, 也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意识你所付出的, 所做的一切, 都是一种关爱。在几年的摸索中, 我明显的就感受到高中学生在人格中要求平等的渴望远远的超出了初中生。平时一个不起眼的动作, 不经意的一句话, 往往在他们的心中会产生莫大的感想, 甚至会让有些学生逐渐产生出一种排斥你的心里。于是我在平时做事说话时, 总要力求不会有无形中伤害学生的举措。放下“高人一等”的姿态, 不做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 真正的让自己的爱发自于肺腑, 让自己的爱在尊重的前提下, 无微不至且又不由自主。因为, 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师的真正尊严, 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 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 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 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 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 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 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 并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 尊重学生的人格时, 学生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教师的尊严丰碑便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记得刚开始接手班级时, 别人就告诉我班中的一个女生特别喜欢谈恋爱。我就有意识的注意, 情况的确是这样, 但我并没有急着找她谈话。而是寻找着一个恰当的机会, 在尊重她的情感前提下, 以朋友的身份讲述自己对学习, 对情感的态度, 从信任的角度告诉她, 真正纯真的感情应是经得起考验的, 应以学习为重。并以同样的方式找了男同学谈心。他们心悦诚服的接受了劝告, 如今这两名同学在班级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我感到很欣慰。看来只有尊重了学生, 注重他们的个性, 我们才让自己的爱在无形中流进学生的心中, 从而让他们遵循你的教育, 让教育充满激情和感激。
二、以言行感染学生, 让爱绽放教育的风采
教师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以自身的高尚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个过程, 也即通过自己的言教和身教去影响他们。“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在班级中的一言一行, 时刻在受着学生们的关注。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师, 在施教的过程中, 不仅能增强德育的效果, 而且还能增强智育和体育的效果。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其实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爱, 用自己的爱去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让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受到爱的感染。在我们学校, 实施了这样的一个“工程”, 我们称为“关爱工程”。在实施关爱工程时, 我们校长说了这样一句话:能够关爱学生的老师, 肯定能够教出关爱他人的学生。但要记住, 我们要记住, 能够关爱好学生的老师是人, 而能够关爱差学生的老师则是神。他要求我们每天找一个学生谈心, 说上一句鼓励的话, 投上一个赞赏的眼神。自从实施了这项措施后, 许多的老师反应, 班级中的一些学生明显的发生着变化。也许这就是言语关爱的风采。课上一句礼貌的回敬, 一个善意的微笑;平时的一句注意身体, 合理饮食;中秋节, 不放假托人买上一些小月饼, 分给每个学生, 一起共度佳节;看见地上有一点纸屑, 自己弯腰把它捡起放进纸篓;气候突变, 当我们感受寒冷时, 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足可以从这些细小的环节中,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对他们的关爱, 为和谐的展开教育铺筑起一方舞台。也唯有这样, 学生才能从你的无言的爱中得到成长, 教育也才能绽放出风采。
15.宽容,爱的教育 篇十五
2013年9月,我的老班还未毕业,在领导的鼓励下,我又担任了13高药1班的班主任。虽然我带了好几年的班,但那个学期我身上的任务特别重,要参加两课评比,要组织并参与学校和常州市的技能大赛,我感觉自己肩负重任。一方面,学校的鼓励和信任让我意识到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做好这份工作。另一方面,作为学生的教育者,我觉得应该不负家长和学校的期望,把这个班级带好。于是,怀着忐忑和激动的心情,我又走上了班主任工作岗位,接触到了班上的一个女生。
二、案例呈现
××,女,新生注册时我还未知她的名字,只知道班上有个女生剃了个男生头,衣服有点男性化,很是阳光帅气。但是军训没两天她就给了我一个见面礼——有天教官找到我说我班有个女生不服从他的命令,公然顶撞;负责人也向我汇报由于她的原因,教官发了好大一通火,她还满不在乎。休息时,我找到她,想了解情况,哪知她满不在乎地说:“我有多动症的,控制不住自己。再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死了,要教官管?”原因没有找到,倒是把我吓了一跳,我问她:“父母知道你有多动症吗?去过医院吗?不要动不动就说死啊,父母就你一个小孩,知道了多伤心啊。”她笑笑,没再搭理我。
为了有针对性地工作,我想更多地了解她。和她走得较近的同学都反映她很是活泼开朗,嘻嘻哈哈的,很男孩子气,除了有点倔强,没有什么问题。我又打电话给她的母亲,她母亲说她家小孩很好,在初中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按照我做了7、8年班主任的经验,周围人评价这么好的学生应该不会说出那么极端的话,不行,我还应该多了解她。我把她单独叫到宿舍,和她静静地聊,终于她开口了。她成长于一个农村家庭,不喜欢自己的父亲,又觉得妈妈太啰唆,性格变得孤僻,心情好了可以讲话不断,心情不好时一个星期都不讲话;也不喜欢他人干涉她的生活。
军训归来,她融入了班级,开始正常地上课、自习。虽然值日班委经常汇报她在课上爱讲话,但是没有特别的事情,我还是希望多观察观察她,又怕多找她会引起她的反感,不好做工作。好景不长,班委汇报说她没有上第三节课,直接吃晚饭去了。不管什么老师,如果布置的作业、说的话不合她的心意,她都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反对。这一点从我每次开班会她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收集到了这么多资料,我又打电话给她母亲,这一次她母亲终于说了实话:她知道她女儿的问题,也找心理医生看过,但是没有多大效果。陆陆续续地,我了解到她在初中只要一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地方,总是以发脾气、闹情绪为发泄和争取的途径,而每次也总以她的胜利终结。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中她尝到了甜头,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暴躁。
对于这类同学,我要给予更多关注与宽容。每周开班会我不再盯着她,虽然她只顾做自己的事让我不舒服,但只要她能听进去就好了。每周我也会抽出一定时间和她聊聊学习、聊聊同学、聊聊生活,注意引导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她逐渐意识到旷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性,期中考试时成绩在班级中上游,除了偶尔周记中会出现让我心惊肉跳的句子。再后来,通过向心理老师求助:她可能因为自以为的与众不同而有自卑感,从而选择其他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上课调皮捣蛋、不专心听课,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此外,在对她的教育中,我发现她有着极其孩子气的一面,想尝试一下新鲜事物,是为了表现出她的个性张扬。同时我察觉她有些人生观、价值观有偏差,如认为老师对她的教育是为难她,觉得对她进行适当惩戒和教育是学校不人性化管理的体现等。但是她很“仗义”,只要是她认定的朋友,她肯定会“两肋插刀”。通过班级同学的反映,她身上的闪光点开始展露在我的眼前,相信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交流,一定能在职校五年生活中闯出一片天。同样的,她身上最独特的一点——喜欢女生,我也在每一次与她的单独聊天中不断引导。我不断劝说和证明只是内心对男生有些抵触与不满,对人和事不可一棒子打死,她可以突破自己的内心障碍与矛盾,以平常心面对男生。以此证明她与女生走得近只是这方面心理在作祟,并非她想象得那样。
我与她做了个约定,她向我承诺会将重心放在学习上,并且会不断完善自身,不断进步。事实的确如此,从本学期各科成绩来看,她的成绩基本稳居班级中上游,不断向高处攀爬。我可喜于这种状况,也欣慰于她的自我努力、不断进取及说到做到。
三、案例分析
16.爱的教育的读书心得 篇十六
书中有一篇日记,讲的是二年级学生洛贝谛勇敢地救护差一点被马车撞到的小学生,而他自己却受了伤。每个人都称赞他是个勇敢,了不起的孩子。
看完这篇日记,我被感动了。洛贝谛是个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是全人类共同的情感。让我们人人都有一颗爱心,奉献一片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17.爱的教育读书体会 篇十七
《 爱的教育》一书是爷爷在我上小学4年级的时候买的。可是,我翻了几页便没再往下看。心想:太无聊了吧?都是我们平常生活的事。于是,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一放就是3年,一直都没有动。直到去年寒假才被迫拿起书来读。一开始只是看看情节好写读书报告,后来我才发现这真是本好书。为什么说它是一本好书呢?一是本书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如:受人爱戴的卡罗纳,令人佩服的德罗西,盛气凌人的诺比斯,不知廉耻的弗朗蒂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比如从《宽宏大量的品德》一章中就可以看出卡罗纳是一个勇敢和宽宏大量的人。他勇于承担不属于自己的错误,并且让老师饶恕那些犯了错误的人。从《我的同学科列帝》中则可看出科列帝是一个勤奋能干的人。他一边替父亲料理店里的事物一边学习,还要照顾母亲。文中的德罗西不仅学习好而且还是一位善良的人,从《7号犯人》这一章的第二段便可看出。像卡罗纳、科列帝和德罗西这样善良、能干、正直的人在文中有不少。
但是,作者在书中也塑造了不少性格不好的人物。如盛气凌人的诺比斯,不知廉耻的弗朗蒂和有些虚荣心沃提尼。其中弗朗蒂很是不知好歹,最后搞得被学校开除了;他的母亲来学校为他求情,他还在一旁不知廉耻的笑;那个人要是
倒了霉他就幸灾乐祸。这样的人在文中与那些善良正直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我们做了一次反面教材。
文章通过学校和社会上的小事教会我们爱。“爱”是什么?是爱父母,爱国家,爱身边所有的人:帕多瓦的爱国少年因为有人骂了他的祖国,宁可挨饿,也不要骂他祖国的那些人的钱;伦巴第的小哨兵为了观察形势而牺牲;《达达的看护人》中的无名少年队医院里一个重病人像对自己的父亲一样;菲鲁其奥为了救自己的外婆,而死去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18.用智慧撬起“爱的教育” 篇十八
一、智慧的师爱首先体现在尊重课堂, 尊重学生上
课堂是教师的用武之地, 更是学生精神洗礼、增长智慧的地方, 它是神圣的。尊重课堂, 尊重学生, 就是要上好让学生满意、让自己不留遗憾的课;尊重课堂, 尊重学生就是尽量不要拖堂, 不要加塞, 不要动不动把学生留下来, 这不是敬业的表现, 因为学生的休息时间同样重要;尊重学生就是用心真诚地与学生沟通, 尽量在学生的立场审视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尊重学生就是不要把学生往独木桥上赶。我们可能都套用过这么一句话:“你不好好学习这个, 不好好学习那个, 你将来能干什么?或者你还能做什么?”我觉得这句话不能说, 因为这是不负责任, 不动脑子的表现, 更是没智慧的表现, 这句话虽然没有灵魂但杀伤力却很强。有些孩子可能暂时不适应课堂学习, 不适应专业学习, 但不代表他不具备学习能力和其他潜能。尊重学生就是要能静心、耐心地听取学生的心声。
二、智慧的爱就是要时刻保持理智的头脑
曾经我班有位学生不爱写作业, 我找他谈过话, 批评过, 处罚过, 可是效果甚微, 后来我了解到不爱写作业的原因, 他说作业他都会做, 就是费时间, 重复的题多, 没有技术含量, 所以不想写。我耐心地对他说:“会, 不一定你能在试卷上都答对, 也不能说明你会操作, 你的逻辑是否合理, 动手实践才能知道是否真会了呀, 就像练兵一样, 你不能光看不练, 如果是那样, 这样的兵上战场能取胜吗?”他说:“要是我每次考试都能考好你是不是可以让我不写作业?”我说:“可以, 不过我们得让同学帮我们作证, 行吗?”他说:“可以。”于是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咱们班有个很有志气的同学, 昨天和老师订了一个约:每次考好就不写作业, 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能做到, 我们一起期待他的精彩表现吧。”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他的作业做得最好, 交得也及时, 考试成绩都不错。我对他说:“不是说好了你不用写作业吗?”他说:“老师, 我害怕万一考不好怎么办!”其实办法不一定高明, 只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理性对待, 总会把困难解决掉的。
三、智慧的师爱就是严与爱的统一
说到爱, 有人把它同严格对立起来, 这是误解。爱, 必然包括严格要求, 甚至包括必要的惩罚。有些人总是对教育惩罚避而不谈, 这是不对的。离开必要的惩罚教育还是完整的, 惩罚不是体罚, 对教育的本意来说, 惩罚是必要的。古语云:“教不严, 师之过。”意思是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 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在教育学生上, 严与爱是统一的。严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一种教育方法, 如果真心爱护学生, 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严是师爱负责的表现。
四、智慧的师爱要坚持从儿童视角出发
真诚的爱就像雨后的阳光清新透彻, 温暖美好。刚到学校时, 给我安排了两个跨年级的汉文班, 其中一个班文化课基础、班级纪律、卫生和班风等较其他班来说都比较差。当时的班主任是一位很热情且观念比较前卫的女教师, 我们配合得很好, 虽然是中途接班, 但是很快我就和学生们相处得很好。后来原班主任休假, 学校让我接这个班, 那时, 学生们都欢欣鼓舞地支持我, 可是刚开始的第一个星期, 学生们接二连三的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 迟到、旷课、不值日、捣乱课堂、不写作业甚至离家出走等让我应接不暇, 后来打群架、顶撞任课教师已成家常便饭。我纳闷极了, 这些在我的课堂上可爱敏捷的家伙怎么摇身一变就成这副模样了?我带班以来自认比前任班主任勤快多了, 我每日跟班、跟操, 监督他们打扫卫生, 清查出勤和作业完成, 甚至经常巡视课堂表现, 按照班主任常规认真工作, 怎么学生却越来越不像话呢?思前想后我确实不知道根源在哪儿?一次班会课上, 我让大家对一周以来本班的不足作检讨, 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深刻剖析自己的不足, 并决心痛改前非, 至少500字以上, 不完成者请家长。面对这些顽皮的家伙我使出了杀手锏, 对他们交上来的一份份“忏悔”我开始得意于自己的这个“高招”, 在以后的几周里我们班确实有改观, 但接下来的现象更让我头疼, 虽说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有所好转, 但学生和我的关系开始变得不像以前那般和谐, 他们开始躲我, 开始懒懒散散地学习、抄作业、撒谎。我找学生谈话, 他们敷衍;我家访, 他们憎恨我;我精心制定的班规不知什么时候被改得面目全非;我在班里时他们像小猫一样乖, 而我转身离开时就一片哗然……我意识问题严重了, 我虚心请教, 认真查找资料, 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 找班干部谈心, 从他们闪烁其词当中, 我隐约醒悟到了什么。站在学生的立场我不再为自己辩解, 我把班主任工作简单地理解成了木偶式的监工, 没有真正理解班主任工作的实质, 光有热情和蛮干是不行的。班会课上, 我在黑板上规范地写上“迟来的歉意”, 我把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畏惧和好奇, 对班级管理的急于求成和对“班主任”职责的误解等统统以自我批评的方式袒露给学生。最后, 我为自己的无知和愚笨给同学们鞠躬道歉, 并请他们给我机会改正, 没想到当我抬起头的那一刹那, 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真爱学生就不能把自己套进规章的框里, 不能为了所谓的规范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翅膀, 更不能为赢得好评而急功近利。我们应该诚诚恳恳地面对学生, 服务于学生。不会当班主任没什么, 只要能捧出一颗心来和他们一起成长, 我想有一天我会做好的。
【爱的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总结07-03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作文350字10-21
优秀作文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500字09-25
爱的教育四年级学生读书笔记07-20
《守望教育》的读书心得09-12
教育类的读书心得10-16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10-20
教育读书心得11-03
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 读书心得08-11
《爱教育》读书心得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