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教学设计(8篇)
1.环境教育教学设计 篇一
16、家居新概念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绿色家居环境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益 重难点:了解知道家居绿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了解知道小区居民享受科技环保节能空调对人们的好处
这种空调与传统空调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优势?
传统空调通过制冷剂(即雪种)制冷,要用空气压缩机不断压缩制冷剂。环保空调通过水蒸发制冷,不用制冷剂,没有压缩机。环保空调最大优势是省电,用电量是传统空调的1/5到1/8。另外,环保空调冷风量更大,送进来的新鲜冷风可以将室内闷热、有异味、有粉尘的气体排出室外;环保空调可以打开门窗使用,所以环保空调更适合开敞的环境使用。
与风扇相比,这种空调的好处在那里?
环保空调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有换气作用,可以将室内闷热、有异味的气体排出室外,取而代之的是经过过滤的新鲜冷空气;而风扇只是加快室内空气流动,没办法降温,也没有换气作用。这种空调适用范围如何?
环保空调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如:纺织、注塑、皮革、鞋业、制衣、印刷、五金、食品、印染、包装、电
子、陶瓷、电镀、精细化工、机械等行业;另外,商场、医院、学校、网吧、舞厅、酒店、大排档等开敞式环境都适合安装。
2、交流,讨论,找一找绿色家居表现在什么地方
3、了解知道奥运村新型住宅小区里有哪些绿色环保家居
教育学生要有环 教学反思
环保空调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有换气作用,可以将室内闷热、有异味的气体排出室外,取而代之的是经过过滤的新鲜冷空气;而风扇只是加快室内空气流动,没办法降温,也没有换气作用。
2.环境教育教学设计 篇二
一会计教学需要具备的条件
1. 理论意义上的指导
信息化的会计教育离不开理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 要关注学习者需求差异和学科特点, 综合学习利用国外相关的比较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式方法, 结合中国的国情, 提出更加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式。
2. 教学中教师的重要性
新的教育方式中教师的作用毋庸置疑, 因为在整个信息化会计教育新模式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同样也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1) 会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构建学科课程, 提供数字化教学学习环境; (2) 能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理论, 能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与实践; (3) 能在会计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组织、指导、参与、协调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教学中
1. 信息化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 会计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将逐渐被弱化甚至被取代。因为这种单向式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缺乏趣味性及挑战性,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
相反,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会结合先进技术, 运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 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通过网络学习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的知识, 可以随时获得教师的指导, 教师也可以在线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使学生学习更快捷。
2. 构建新型的会计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会计教学主要模式有如下几种:
第一, 模拟学习。顾名思义, 模拟学习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教学软件, 将现实中的企业会计业务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进行模拟,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职能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中是怎样实现和完成的。更重要的是, 要注意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会计, 从而能够更加适应信息化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等带来的变革, 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优化工作流程, 找到更适合的工作方法。
会计信息化模拟学习要具备几个条件:学校提供适合教学使用的会计教学软件, 提供可用来进行模拟核算的企业会计资料, 学生要熟练掌握使用会计软件, 并了解企业会计业务流程。
第二,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学校为学生提供大量可供模拟使用的会计信息, 使学生有机会在网络资源或者学校资源中进行自由探索, 对其所获取的大量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 并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利用, 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阅历。
第三, 协作的教学模式。所谓协作, 就是教师将学生分组, 让同组的多个学生对同一会计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 这样就为他们提供一起相互协作的机会, 目前协作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协作、BBS讨论、伙伴和角色等多种形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成一个小组,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 模拟一个企业团队, 根据各自的角色, 分工协作。这样, 学生在与其他成员或者教师的交流过程中, 拓展所学知识、产生新的概念、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这种协作学习实际上是在构建主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学习和教学方式, 学生间的互动协作和讨论是推动认知发展的重要部分, 小组的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的知识构建过程, 使生生间、师生间在交流过程中, 巩固所学知识, 产生新的概念, 并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更连贯的知识体系。
3. 营造开放式的会计教学环境
教师应搜寻和整理相关的会计案例素材, 在多媒体教室中建立一个数据库, 实现资源共享, 搭建一个相对开放的教学平台, 为学生提供参考。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 自己去模拟案例中的会计角色, 运用自己所学知识, 去完成模拟任务, 这样不仅可以检测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以及学习效果, 还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更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摘要: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形成了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 为会计教育提供了优越的平台, 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会计教学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改革中脱颖而出已成为一个问题。本文从构建新型的会计教学模式、会计信息化模拟学习以及营造开放性的会计教学模式等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会计教育创新,会计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玉珍.管理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教育创新问题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4 (3)
3.环境教育教学设计 篇三
〔中图分类号〕 G40-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8(B)—0010—0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远程教育也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进入到现代远程教育阶段且初具规模,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我们立足于找出和分析问题,从实用科学的范畴出发,应用教学设计分析其要素结构,以期找出一些新的思路。
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现代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问题,反映在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功利化: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不是十分明确,陈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使得远程教育让个人不知学后应具有的能力,仅仅追求学位,功利性很强。
2.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指导:我国的远程教育借鉴于西方,本土化后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我们找不出完全适合网络环境下的现代远程教育理论来指导现代远程教育。
3.对教学设计的元认知研究不足:所谓教学设计的元认知就是指对教学设计本身的思考和认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有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间又有什么关系?由这种元认知所引发的一系列思考,有助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找到一个切合点。
4.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和配置问题:根据《光明日报》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在Internet上的所有资源中,中文资料只有千分之几。网上中文资源的缺乏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网络环境下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教师的定位陈旧:网络环境下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由远程函授中的组织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师进行重新定位。
6.信息化浪潮中学习者的茫失: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定义:一切具有需要,并为需要去努力获取信息的人都可称之为学习者。网络这把双刃剑给学习者利益的同时也有许多负面的影响,加之远程教育对学生特点的忽视,都将导致学习者的茫失。
7.师生情感的疏离:远程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师生双方处于永久性分离状态。人与人直接交往的机会减少,师生间缺少感情交流,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不能直接感染学生。同学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的虚拟情感存在很多伦理的问题。
8.反馈评价流于形式:反馈和评价在网络环境下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切实有效地开发,学习者和教师之间都不容易得到反馈信息,从传统教学中移植而来的评价方法需要新的教学设计来改造,来设计。
二、教学设计介入现代远程教育的新思路及其要素结构
教学设计是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系统更科学。我们应用教学设计思想分析上述问题形成了现代远程教育设计新思路:
1.确定能力目标:网络环境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目标应对学习者在能力上给出明确的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应具有以下能力:信息处理包括收集、加工、存储、应用信息的技能、提出问题并解决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2.分析教学环境,选择最优的教学手段:面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及现代远程教育在某种情况下会同时存在,我们所谓最优的教学手段不仅仅是指一种而是多种方法的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所面对的教学环境。
3.学习者特征分析:现代远程教育应注意到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应用教学设计分析学习者在非课堂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特点及其规律,就如同基础教育一样远程教育中的学生也有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认知结构,其学习动机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动机即社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一个是内部动机即提高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能力水平。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收获使其内部动机得到增强。
4.对教师进行设计:教师由教学的组织者变为引导者,任务也更艰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功能设计和角色设计,既要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伙伴。
5.对教学资源进行设计:我国目前已建成“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进行优化资源配置,宏观上它是以中央电大中央资源库为核心,以电大系统和普通高校为主要依托建立起来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优秀资源利用和共享”的国家级资源库平台。微观上我们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应考虑从集中建库、随课配发、网际共享、提供链接等方面出发,帮助学习者更加便捷地使用教学资源。
6.教学中人文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获得的。所以我们应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学习交流区域的建设,使学习者和老师及学习者之间在网上充分交流和讨论。
7.教学评价和反思设计:现代远程教学应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个方面展开,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如:问卷调查、跟踪评价、博客论坛、热点信箱等等。同时提倡教师反思,检讨自己执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以及教学设计本身是否合理,以改进教学。
我们应用教学设计思想确立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应遵循的新思路,并将教学中的要素关系总结形成如下结构图:
4.环境教育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内容:“环境教育”第4页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化肥的危害。
2.帮助学生了解利用化肥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全局看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环境所应持有的态度。
四、教学准备:
收集施化肥好处的文字资料和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稻田旺盛的画面,为什么生长这样旺盛?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化肥的使用价值。
(二)、介绍介绍化肥的使用价值。同学们介绍自己准备好的资料。
师小结:既然化肥有这么重要的价值,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大量施肥呢?
(三)、了解化肥的危害。
1、展示学生搜集的化肥的危害。
2、假设自己是这些植物和动物的一种,请以它的口吻说一句“遗言”,或发出一句呼吁。
3、站在植物的角度上,发表自己对生存处境的看法。
4、以小组为单位,自己仿照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写出一组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环境关系,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6、有感情地朗读“绿色延长线”。讨论:合理施肥的方法?
四、作业
和同学交流制作有机肥料的方法。
《湿地的“呼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湿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湿地、的分布情况。2.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3.通过学生了解我国湿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湿地资源的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教学建议
二、重点:我国湿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当前湿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三、教学过程:
[导入]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这说明的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说明土地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基础。[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湿地资源的状况如何。
[板书] 《湿地的“呼唤”》 [解释]湿地资源指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土地,它是人类最宝贵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引导读图]结合“我国湿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耕地减少,分组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湿地按利用类型,主要分为哪几种?
2.我国以哪种湿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最大?湿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难以利用的湿地资源占了多少?这会导致哪些问题出现?
[转折]湿地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湿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活动]读书上所给的资料,请你来概括一下,我国的湿地资源都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读资料] [教师小结] 1.当前湿地利用中的问题(1)湿地资源相对减少。
(2)湿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问题、草场超载等)2.我国湿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采取的措施
(1)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2)开源节流(合理规划各项用地,因地制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3)加强湿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
5.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篇五
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4、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教学改进措施
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应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
1、注重知识渗透,寓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首先要上好环境教育课。要把这项教育开展得扎实深入,必须把环境教育课程作为基本载体,以便使环境教育比较系统地开展。教学中要根据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掌握环保知识的现状入手,根据环境教育的目标、理念和环境教育内容,选择适合本年级的环境教育内容,根据学期初制定好的环境教育课教学计划,备好环境教育课教案,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
再次注意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2、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重视环保实践教育。
寓环境教育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各种参与能力的目的。
3、营造校园的环境教育氛围,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因此,平日里要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园里创设优美环境,诱发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校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要爱护地球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让我们的教室、校园美丽起来。我们应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孩子美化、净化学校环境。
每周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1枫叶红了
2大雁南飞
3疯长的水葫芦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5消失的耕地
6湖泊变小了
7动物哪里去了
8星星不见了
9难以去除的“口香糖”
10白色污染
11遗弃的电池
12电子垃圾
13环保家电
14喝上“海泉水”喽
15耕海牧渔
16家居新概念
17总复习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2
一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对所开设的课程有一些了解,但不够深入。五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良好,能够从各方面对本学科知识进行补充和充实,但个别学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对此认识不深,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
二、教材分析
环境教育这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探索实际问题、参与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到生动的社会生活中去。五年级学生在以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可尝试自己独立面对社会与自然,去关注、调查、探究、思考、总结,做出自己的判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以”为主题,引导学生更加熟悉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提高学生的整体的素质。
三、教学目标
1 、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3 、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注重实践的过程,实事求是地反映生活。
2、走向社会,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
3、组织有关的活动素材。
五、教学措施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进行有指导作用,通过我们提供的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可以使教学有序的进行!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是21世纪的热点问题,中学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和环境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学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也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教材。平时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零散、杂乱、随意性的学科渗透式教学,这种渗透方式首先在内容上缺乏整体、规划与系统性;在实施途径上缺乏合理、多样与有效性;在评价体系上缺乏创新、条理与客观性。根据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在充分挖掘教材中可渗透环境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在人教版《高中生物》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性发展观,推动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改革,在学科范围内促进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太阳是万物之源,了解太阳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
2、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4、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5、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6、教育学生胸怀天下,关注全球环境恶化和保护问题。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4、努力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环境保护课题研究。
5、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6、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涉及环保教育的活动途径,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教育方法,所以把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作为强化学生环保意识与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教育的最佳途径。
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环境调查,调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理解、对垃圾分类的看法、用小眼睛观察大社会。
四、引进评比、表彰机制
环境教育中也要引进评比表彰机制,这不仅仅是可以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参加环保活动的主体意识,学生的潜能得以展示。为此每次开展环保活动前都要提出活动要求和评比条件,活动后进行总结、评比、表彰。
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本学年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年级20xx-20xx学教学内容
高一我们居住的地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功能
环保设计大赛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高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环境
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转基因食品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主题辩论赛
生态平衡
低碳环保摄影展
高三全球气候变化
生命之源--水
土壤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控制
无形杀手--噪音
能源与社会
六、创模活动
1.积极参与重庆市创模活动
(1)认真阅读重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介和创模卡
(2)完成重庆市创模知识调查问卷
(3)完成创模见行动活动及记录工作(可计入社会实践或社会服务学分2分)
(4)完成创模征文活动
征文主题:创模﹒变化﹒感动
征文要求:征文要注重真情实感,关注身边人和事,围绕创模(环保)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模?创模我们能做什么?创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创模中有哪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社会单位,调查研究、感知校园及身边的那些变化和感动。
征文后面要写清楚学校、年级、班级及姓名。并请家长在征文后面写上对孩子参加创模活动的寄语并签名。征文于开学时交班主任,学校将组织评奖并推荐优秀文章参加重庆市的评奖。
七、组织保障
(一)成立校级领导小组
组长:王国华
副组长:张勇唐良沐
成员:吕之生舒义海余赢费春斌吴国慧邓飞汪红霞
(二)成立活动工作组
以年级为单位,以领导小组为核心,加入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师,成立环境教育工作小组,具体落实、实施各项教育工作。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如何拯救地球、拯救自己,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忧虑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准则。为此环境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而帮助当代中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并通过他们宣传、感染他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提高我校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环境教育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
2、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
3、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4、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
三、实施措施:
1、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科学管理。加强环境教育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是落实环境教育的保证。加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管理力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项项工作有落实,项项工作出成效。
2、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校园环境。加大绿化资金的投入,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总务处的职能,整理校园苗圃,添置校园各类花草树木,实行树木名称分类挂牌,使校园绿化布局更加合理,做到鲜花四季常开,树木绿色成荫。使校园环境这一隐性课程更具教育人、陶冶人的功能。
3、加强学科渗透内容,完善学科渗透管理。学科渗透是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导处要在教师教学中渗透环保内容的基础上,组织教研力量,完善环境教育学科渗透系列。使学科中的环境教育渗透更具系统性、操作性和检测性。
4、开展劳动实践,增强学生护绿意识。校园绿色基地,一方面是营造美好校园需要,同时是培养师生环保意识,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场所。学校团队要结合年级特点,把绿色园地合理分配落实到班,充分利用班会及空余时间,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5、加强环保节日教育,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团队要充分利用“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植树节”等节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6、创新环境教育专题活动,深化学校环境教育。每学期以校为单位,结合区里环境教育活动主题,开展绿色教育活动。改革活动形式,寓教于乐,融环境知识问卷调查、环境知识竞赛、绿色家园绘画、环境征文演讲等于一体,使环境教育富有生命的活动。
7、各班强化垃圾收集处理,净化校园。团队把该工作纳入平时的检查中,使之能正常有效地运作。
8、加强校园卫生的管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校园卫生包干责任到班,打扫职责明确;卫生检查拓宽时限;检查的内容形式更具操作性;班级自主管理更加强、更到位。卫生检查促重视,以检查促重视,以重视促落实,使学生的卫生习惯更上一个台阶。
9、组织教师环境培训,提高教师环境教育能力。由教导处负责,以级部为单位,就绿色学校的内涵,环境教育常规知识,环境教育实施途径、方法、形式等开展校本培训,一方面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提高育人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环境的育人水平。
四、工作安排:
1、本校园环境以净化洁美为主,积极倡导以实际行动节约用水、用电。
2、宣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1)组织环境教育讲座,开展教师培训,提高环境教育水平。
(2)国旗下讲话渗透环保知识,黑板报上辟出环保知识专栏。
(3)组织开展一次“珍惜生命之水”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普及教育,各班级完成一期环境保护宣传园地。
(4)组织环保知识橱窗宣传,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5)利用环境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开展环保实践,培养能力。
(1)组织社会调查,了解梳洗河的污染和整治情况,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写好调查报告。
(2)组织学生举行“环保绘画比赛”。
(3)美化校园,包干到班,责任到人。
4、走进课堂,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1)采用各学科教育渗透环境教育的形式,充分利用并努力挖掘各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以达到让学生学习一些环境知识,掌握一些环保技能,提高环境意识的目的。教师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编排体现的环境保护相关内容。对这部分内容不能擅自省略,要按课标要求认真上好课。
(2)在课堂教学中,灌输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要求教师必须备好课。在教案检查中我们将重点检查该项内容的落实情况。
(3)各教研组的教研计划中要体现出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
(4)每班的黑板报必须有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版块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天人合一”、资源有限、可持续进展的环境训练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二、目标任务
1、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学问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2、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加环保的内在动机。
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爱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主要内容
1、环保理论:⑴我们共同的家园;⑵人与自然;⑶人与动物;⑷人与社会;⑸个人与他人。
2、环保常识:⑴世界环境日;⑵世界环保纪念日;⑶中国环境标志;⑷中国绿色食品标志;⑸绿色食品;⑹环保时装;⑺绿色笔;⑻绿色包装;⑼绿色建筑;⑽绿色胶卷;⑾绿色计算机;⑿绿色水源地;⒀绿色汽车;⒁环保材料;⒂无铅汽油。
3、环保现状:
⑴我们生活的四周存在着哪些污染;
⑵我们生活的四周空气污染有哪些;
⑶空气质量预报;
⑷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及如何削减;
⑸白色污染有哪些及如何削减;
⑹固体废物污染有哪些及如何削减噪音;
⑺节省可利用资源的做法有哪些。
4、环保行动:
⑴爱护环境,美化家庭;
⑵爱护环境,美化社会;
⑶爱护环境,美化家园。
四、基本途径
环境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应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
(一)开设环境训练课
要把这项训练开展得扎实深化,必需开发环境训练课程并把其作为基本载体,以便使环境训练比较系统地开展。学校要求各班级在这方面应进行大胆的尝试,各班级老师应依据本班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把握环保学问的现状入手,依据学校环境训练的目标、理念、和环境训练内容,选择适合本班级的环境训练的内容,期初制定好环境训练课教学方案,备好环境训练课教案,上好每一节环境训练课。
(二)学科教学有机渗透
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老师们应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特殊是重点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爱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学问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寓环境训练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开心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训练,这样既丰富了环境训练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各种参加力量的目的。
一是结合学校原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爱惜干净环保训练;
二是结合乡土教材,特地开设环保课;三是利用周二班会和周三下午爱好小组进行环保小分队活动。
(四)营造校内的环境训练氛围
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以美妙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素养。因此,每一位老师应留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内里创设美丽环境,诱发孩子们爱惜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校内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关系最亲密的小环境。要爱惜地球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让我们的教室、校内漂亮起来。各班应实行多项措施美化、净化学校环境。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准则。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我校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环境教育计划。
二、具体工作安排:
1、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应地制易开展校园绿地建设和周边环境保护工作。
2、宣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1)、开学初,由学校少先队组织环境教育讲座,提高环境教育水平。
(2)、国旗下讲话渗透环保知识,黑板报上辟出环保知识专栏。
(3)、组织开展一次“珍惜生命之水”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普及教育,各中队完成一份环境小报。
(4)、组织《水法》、《环境保护法》的橱窗宣传,增强学生爱护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5)、利用环境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三月:3月12日植树节安排学生养花种树,美化校园。
3月22日世界水日晨会课宣传有关护水知识。
四月: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组织学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五月:5月31日世界无烟日要求学生上街宣传,动员亲属戒烟。向家长们普及环保知识。
六月: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上街宣传,自编小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晨会课宣传知识;
6月25日中国土地日晨会课进行广播讲座;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观看禁毒录像。
七月: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十月: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十一月:11月17日世界戒烟日。
十二月: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3、开展环保实践,培养能力。
(1)、组织三——六年级学生做社会调查,了解水质污染和整治情况,一分钟过往摩托车、助力车的辆数,了解对空气的污染情况;了解学校附近居民种植花草情况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写好调查报告及小论文。
(2)、组织学生举行“环保绘画比赛”。
(3)、各班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收集废电池集中管理。废物利用,搞好再生实践活动。
(4)、美化校园,包干到班,打扫绿色基地。
环保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和实践活动,使环保行为得到张扬,形成明显的环保文化氛围。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7
环境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所以要教育学生注意爱护环境,提高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此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让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鉴于此,特制定本学期环境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二、教学措施
本学期讲解时根据课程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教学措施为:
.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要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参与。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然后用讲故事、游戏的形式来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授同时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并把其中与中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事例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提高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扔垃圾,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幻灯、录像、VCD、多媒体等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措施使学生达到在校、在家、在外,都能够对自己和他人有一定的保护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交通场景中,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避免危险的行动。
三、教学进度按排
课题
课时安排
随着水滴去旅行
植树节里的活动
地球上的水
为被动吸烟者呼吁
我们的石油还能用多久
废旧电池危害大
大地母亲的呻吟
家乡的河
做文明的宠物小主人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环保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以此为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继续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形成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会的环境建设模式。
二、主要措施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的环保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以后的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子,在今后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本,我们将巩固去年创建的成果,采取扎实的措施,在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上做文章。
1.突重点:渗透于课堂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环境教育应立足课堂,利用课内教育的主渠道,持之以恒地进行渗透。为了提高干部、教师关于环境科学知识和自身环境意识,我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环境科学知识和环保法规的学习、考核,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要求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根据教材制定环境教育在各学科渗透的知识要点,使环境教育能有目标、有计划、有内容、系统地全员参与,逐步探索、逐步深入地开展起来。
例如,每学期安排环境保护素质教育专题讲座,思品和社会课上通过国情、乡情教育使学生了解国家的环境状况;化学老师介绍硫、碳燃烧时对大气的污染及产生的温室效应对生态平衡造成的威胁,指出酸雨的严重程度等知识内容;语文组组织环保小论文评比、手抄报评比等。这样,增强了环境教育的形象性、真实性,加深了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2.抓关键:寄寓于活动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还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我们将立足于校园,适当走出校门,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强化环保教育,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努力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特别是利用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每年的纪念日都有一定的主题,校团队部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如专题讲座、参观调查、纪念活动、模拟场景、征文竞赛等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学校还成立环保督查小分队、义务植树小分队,树木修剪小组等环保活动小组,并配备辅导教师,定期组织环保活动,参与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劳动。利用学校的大扫除,对全校师生进行教育,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节约用纸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尝试一些现场调查环境质量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实地考查水质污染状况,查找原因,为改善环境出谋划策。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参加各种环境宣传活动。重视每年的植树节、水日、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期间,组织学生散发环保资料、拾捡白色垃圾。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9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二年级所开设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环保意识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全学年教学目标总要求:
(一)双基:
1、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二)思想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
1、大树的功劳。
2、找寻珍稀动植物。
3、纸张的自述。
4、画出秋的绚烂。
5、滴答滴答下雨了。
6、与动物交朋友。
7、大树爷爷多少岁。
8、感受冬的宁静。
9、过个环保的春节。
10、聆听春的脚步。
11、室内花卉本领大。
12、鸟是人类的朋友。
13、争做文明小游客。
14、玻璃瓶的新生。
15、走进昆虫王国。
16、是谁阻挡了飞机的起飞。
17、拥抱夏的热情。
18、节约是一种美德。
(二)重点难点: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4、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5、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了解了一些环保常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动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环保实践,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让学生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培养小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等是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另加两个实践活动,内容紧紧围绕环保问题,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单元:环境差异
第二单元:可怕的消失
第三单元:顽固垃圾
第四单元:绿色生活
绿色志愿者
童眼看法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学校校本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2.结合实践活动进行环保小分队活动,交流、评估、布置与辅导,同时提供榜样,树立典型,评比“环保小卫士”。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4.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五、教学措施
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应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
1.注重知识渗透,寓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首先要上好环境教育课
要把这项教育开展得扎实深入,必须把环境教育课程作为基本载体,以便使环境教育比较系统地开展。教学中要根据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掌握环保知识的现状入手,根据环境教育的目标、理念和环境教育内容,选择适合本年级的环境教育内容,根据学期初制定好的环境教育课教学计划,备好环境教育课教案,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
再次注意学科教学有机渗透
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2.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重视环保实践教育。
寓环境教育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各种参与能力的目的。
3.营造校园的环境教育氛围,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因此,平日里要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园里创设优美环境,诱发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校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要爱护地球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让我们的教室、校园美丽起来。我们应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孩子美化、净化学校环境。
六、教学进度
两周进行一课,共16课再加两个实践活动,正好两学期。本学期学习前八课,单周进行《环境教育》,即第一周、第三周、第五周、……以此类推。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11
一、绪论
通过上学期的环境教育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所开设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环保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本学年,要综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在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方面着重加以指导。
二、教学目标总要求:
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思想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各单元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各种自然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风的作用和危害,让风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3、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4、认识青蛙在大自然食物链中的作用,了解保护青蛙的意义。
5、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硕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重点难点:
1、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2、认识青蛙在大自然食物链中的作用,了解保护青蛙的意义。
3、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培养自主合作探索的能力。
四、具体的措施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环境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六、执行说明:
1、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
2、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及如何保护环境的资料。
七、教学内容安排
每周一课时,间周进行教学。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环境保护对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保护和改善环境,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不懈努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20xx年,学校将继续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的总目标之一和创建“绿色学校”的要求,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此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二、环境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环保事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增长环保知识,掌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以创建国家绿色学校为抓手,努力建设生态校园,为最终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中心工作
(一) 努力争创绿色学校
继续绿化校园,使校园绿化覆盖率高标准超省标。整体优化校园环境,利用宣传阵地(橱窗、黑板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创文明办公室,师生共创“绿色学校”。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师资队伍
1.为了使学校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要调整和充实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要构成我校环境教育的组织机构,全方位、立体式地推进环境教育。
2.强化师资队伍。要想使孩子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具有较高环境教育素质的老师是关键。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a.加强对教师的环保培训,在教学业务培训的同时结合环保培训。 b.创造机会,组织校领导和教师参加环保专题培训班。
c.订阅环境报、杂志和书籍供教师学习。
d.定期交流环保信息。
(三)抓好四个结合,加强环境教育
a.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诸多学科都涉及到环境教育内容,所以要求相关科目教师积极渗透环境教育,具体要落实到教学计划、教案中,并进行环境教育教案的常规检查和好课评比,将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渗透、拓宽、深化,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b.与环保纪念日相结合。积极利用环保纪念日及时对学生环保教育,“3、12”开展植树节活动,上街开展护绿活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要上街做好宣传工作,发放环保宣传品,开好主题活动。
c.与行为习惯相结合。学校将根据校本教材<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和<小学生环保行为规范>要求做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教育,要求学生爱绿护绿,不乱扔乱抛杂物,不在墙上桌上乱涂乱画乱刻;学校和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学习活动环境,如教室、班级环保区、自行车车棚等,以整齐干净为标准,评比打分,作为班级常规管理,使每一个学生在爱环境的每个具体行为上
检查自己“做好事”,“不做坏事”,在公共场合,如街道、医院、公园等不随地叶痰,不抛任何杂物,不损坏一草一木。
d.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是一种做的哲学,学校环境教育只有与课程相结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学校将以绿色环保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以凸现学校文化特色。
四、每月工作安排
九.十月份:
1. 班级环境评比。
2. 出好环保主题宣传黑板报。
3. 结合环保教育,开展“我爱大自然”综合实践活动。
4. 环境教育知识讲座。
十一.二月份:
1. 迎接上级绿化验收。
2. 评选环保先进个人。
3. “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环境教育辅导。
4. 汇总一环保教育资料。
5. 写好环保教育总结
三.四月份:
1. 进行环保教育,开展植树公益活动和绿美化校园活动。
2. 学校出好环保主题宣传橱窗。
3. 学生环保知识竞赛活动。
4.“我和父母谈环保”活动动员
五.六月份:
1. 教师环保渗透优秀教案评比。
2. 请专家进行环保讲座。
3. 防止河水污染学生小论文评比。
4. 绿色环保主题中队观摩活动。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绿色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切实掌握各科材料中有关绿色教育的内容,引导师生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绿色宣传和绿色监督活动,树立起较高的绿色意识和自觉保护环境的风尚,努力推进绿色宣传教育的社会化,使我校成为绿色学校。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目标
制定目标,健全组织。在上级的领导下,学校发挥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由校长亲任组长,各部门主任分工合作,将学校绿化、美化、净化,以及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
(二)丰富环保内容,体现教育为本
1、美化“绿色的校园”
加强办公室、教室的保洁工作,加强道路、走廊艺术化给人的视感,创造更加幽静、美观的工作学习环境。
2、形成“绿色课程”
把绿色环境教育工作与学校工作结合,与学校课程结合,把绿色教育溶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中。
(1)绿色环境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环境问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2)活动课程进一步促进绿色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
(3)隐性课程加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在保证校园清洁卫生的基础上,通过警示牌、宣传橱窗达到环保教育的效果,并要求学生参与设计过程。
3、完善“绿化理念”
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学校的环境教育,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并加大理论学习的力度。
(三)亲身体验乐趣
学校要寻找多种途径,采用新颖活泼的方式,将环保教育与少先队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也使环保意识在活动中得到升华。
1、以学校电视台、广播站、宣传窗、黑板报等阵地为基础,开设环境教育专栏,及时分析当前的环境现状,开展生动的环境问题讨论,报道校内外创绿活动等。
2、班级中队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进环保意识。
3、利用学校网络,号召学生查找环保知识,开展各类活动。
4、在全校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开展环保读书大赛、办环保手抄报、举行环保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1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环保意识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全学年教学目标总要求
1、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3、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4、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重点难点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对水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水资源的重要性。
3、学生热爱水资源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4、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5、学生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四、具体的措施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对水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节约用水的习惯。
六:教学进度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把环境保护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我校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精神指引下,;以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普及深化下去,把绿色希望带进21世纪已成为我校近三年用以推进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按照《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特制定如下规划。
二、目标
学校在环境教育过程中,制定了“三环一教”的总体目标,提出通过开展环境育人的活动,提高师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环境保护的自觉行为,溶入学校大教育体系之中的目标实施方案。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建立了各类环境育人活动目标,如环境教育目标:“创绿色环境,树环保意识,学环境知识,施环保行为,育环保新人”;如环境知识学习目标:“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如环境主题活动月目标:一月份“雏鹰争章冬令营”;二月份“社区环保宣传小队活动月”;三月份“我为校园添花衣”;四月份“环保绘画网上赛”;五月份“我和小树苗齐成长”;六月份“环境知识知多少”;七月份“绿色夏令营”等等。同时,我们还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及互联网的优势,向师生、家长及社区宣传学校环境教育目标体系,使其明确方向,走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道路,形成学校环境教育向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到20xx年,我校的环境教育体系形成,学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学生在做任何事情都会想一想这样做是否会有利于环保才去做。学生的环保成为了自觉的行动。
三、具体措施
(一)环境建设致力营造清新洁净。催人奋进。洋溢着绿色希望的校园氛围。
1、可绿化地均得到绿化(覆盖效率37%以上),无折枝毁木迹象。
2、“教育基地”要具备“二有”:有提供环境教育的活动基地;有供学生实验操作用的仪器齐备的实验室。
3、卫生状况优良,做到:校园净化,课室整洁,饭堂符合卫生标准,厕所干净,无臭味,无卫生死角。
4、污染得以控制污染源为沟渠、烟囱、垃圾桶、噪声等。
(二)行政管理
1、领导重视。做到:
①有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②把环境教育内容列入“学校规划”和“工作计划”中。
③有检查、督促措施,年终有总结
2、资料齐全。包括环境教育文件、计划总结、论文、教材、教案、录象以及单位订阅两份以上环境教育报纸、杂志等。
3、宣传教育。做到:
①学校有环境教育宣传栏,各班有包括环境教育内容的宣传墙报。
②校园有环境教育宣传标语,广播站、阅览室有环抱宣传内容。
③植树节、爱鸟周、环境日等有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两次以上。
④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及互联网的优势,向师生、家长及社区宣传学校环境教育目标体系,使其明确方向,走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道路,形成学校环境教育向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4、环境培训。校长、教导主任及广大教师每年参加1—2次环境教育及环保培训的学习活动。
(三)教育过程致力抓好“教育过程”这一关键环节,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1、充分利用现有教材(重点科目为思品、语文、自然、社会)作为环境教育的基本载体,进行课堂渗透。要求:
①上述四个学科在科计划、教案上有所体现;
②渗透内容正确、结合贴切,并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③各科有不少于一次环境教育研讨课。
2、把环境教育列入班会课程,每学期不少于两次环境教育专题班会(在“班主任工作手册”和“讲座资料”体现。)
3、定好环保选修课程,有课时安排,讲座内容切合实际。
4、开展环保小组活动。要求上述四个学科要订出活动计划,配备好辅导老师、,定时间、定内容,全校一学期不少于10次活动(总量)。
5、积极参加时间活动。
①组织学生动手参与“三化”校园劳动;
②让学生动手搜集信息,整理资料;
③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宣传、调查、监督活动,力求取得一定效果;
④学生参与环保教育活动的普及率在95%以上。
6、少先队有以环保内容的专题教育,把环境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做到:
①有活动方案,有少先队工作计划和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中要体现队的活动安排——环保工作。)
② “6.5”世界环境日要有全校性主题宣传活动;
③有专题活动方案、活动形式和效果。
四、教育效果预测
要着力在如下三方面体现良好的环境教育效果:
1、环境意识方面我校的环境教育体系形成,学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学生在做任何事情都会想一想这样做是否会有利于环保才去做。学生的环保成为了自觉的行动。
2、环保行动方面通过环境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让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校园的环境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树立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做到:无吸烟、无乱丢、乱吐、乱写、乱画行为,不高声喧哗、不损坏树木花草、不浪费资源。
6.学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环保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以此为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继续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形成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会的环境建设模式。二、主要措施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的环保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以后的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子,在今后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本,我们将巩固去年创建的成果,采取扎实的措施,在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上做文章。
1.突重点:渗透于课堂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环境教育应立足课堂,利用课内教育的主渠道,持之以恒地进行渗透。为了提高干部、教师关于环境科学知识和自身环境意识,我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环境科学知识和环保法规的学习、考核,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要求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根据教材制定环境教育在各学科渗透的知识要点,使环境教育能有目标、有计划、有内容、系统地全员参与,逐步探索、逐步深入地开展起来。例如,每学期安排环境保护素质教育专题讲座,思品和社会课上通过国情、乡情教育使学生了解国家的环境状况;化学老师介绍硫、碳燃烧时对大气的污染及产生的温室效应对生态平衡造成的威胁,指出酸雨的严重程度等知识内容;语文组组织环保小论文评比、手抄报评比等。这样,增强了环境教育的形象性、真实性,加深了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2.抓关键:寄寓于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还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我们将立足于校园,适当走出校门,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强化环保教育,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努力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特别是利用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每年的纪念日都有一定的主题,校团队部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如专题讲座、参观调查、纪念活动、模拟场景、征文竞赛等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学校还成立环保督查小分队、义务植树小分队,树木修剪小组等环保活动小组,并配备辅导教师,定期组织环保活动,参与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劳动。利用学校的大扫除,对全校师生进行教育,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节约用纸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尝试一些现场调查环境质量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实地考查水质污染状况,查找原因,为改善环境出谋划策。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参加各种环境宣传活动。重视每年的植树节、水日、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期间,组织学生散发环保资料、拾捡白色垃圾。3.强熏陶:潜移默化于环境过去的一年,我们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绿化、盆景、雕塑,进行养护,一年四季绿意萦绕,花团锦簇。另一方面,我们舍得投入,加强了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制作了环保教育的标语。今年,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校园铭牌的作用,来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做护绿的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们的老师要注意以具体的行动来教育学生,以高尚的爱护环境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从而营造一个保护环境的氛围,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4.攻难点:结合于习惯我们要把环境教育与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在校的行为习惯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时时刻刻从每一桩小事做起,养成爱护、保护环境的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费粮食”、“弯弯腰,捡起一个洁净的校园”、“环保模拟法庭”等。在校园里设置废电池回收箱,要求学生不乱扔电池。学校学生会要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做到每天小检查、一周大检查、一月一评比。从而使我们学校一年四季“绿”(草坪等)的常绿,“白”(墙壁)的常白,地面常洁,门窗常净。总之,我们要在上级教育、环保等部门的指导下,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7.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篇七
据报道, 每年有600万公顷具有生产力的旱地变成沙漠, 有1100多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破坏;在非洲, 干旱将3500万人置于危难之中;在印度, 博帕尔农药厂化学品泄漏造成两千人死亡;在前苏联, 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使核尘埃遍布欧洲……报道告诫我们, 决定地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是“环境”。
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酸雨肆虐、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注意。因此, 环境保护是当前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在解决复杂而综合的环境问题中, 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由于大量的环境问题与化学物质直接相关, 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担负重要的责任。所以当前把环境教育渗透于化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帮助他们掌握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形成自觉保护环境以及参与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责任心是必要的。
一、千方百计让学生关注环境热点
人是依赖环境而生存、发展的, 而人类的各种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又无不时时刻刻在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旦环境遭到破坏, 我们生存与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
1998年夏天, 长江、松花江等地大洪水造成的灾害, 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在我们积极援助灾区人民抗灾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 让学生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 即洪水何以如此泛滥
2001年1月, 继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之后, 又一场巨大的环境灾难降临在欧洲大地, 在罗马尼亚北部边境城镇奥拉迪亚, 连续几天几夜的大雨使镇上的乌鲁尔金矿用于生产黄金的氰化物废水漫过大坝向下游汹涌冲去, 这股“死亡之水”所经之处, 所有的生物在极短的时间内暴亡。流经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联盟的欧洲大河之一——蒂萨河及其支流内的80%的鱼类已完全灭绝, 而且这股毒水还流入了欧洲最著名的蓝色河流——-多瑙河, 这金矿的氰化物废水使得蒂萨河、多瑙河变成了“死亡”之河。让我们在为河流的“死亡”而默默哀悼的同时, 要让学生懂得各种生产会给社会带来巨大财富, 但处理不当也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2001年11月1日, 从河南偃师市开往洛宁市吉家德金矿的一辆车在洛宁县兴华乡窑子头村的沙沟翻车, 致使车上9吨的液态NaCN泄漏, 直接威胁下游几十万人的生命, 有关部门动用了数千名武警官兵和数万名群众进行筑坝堵流, 并投放了各种消毒品500余吨才控制污染物的危害, 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
2004年4月16日, 重庆市江北区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 事故造成9人失踪死亡, 3人受伤, 15万群众疏散。
2006年7月15日, 上海市沪江生化厂一车间发生有毒气体三氯化磷泄漏事故, 100多公斤的三氯化磷飘散到工厂下风向两公里的范围内, 持续时间长达一小时左右。事故中, 一名工人因被泄漏的三氯化磷直接喷到了脸上, 导致8%的皮肤坏死, 有生命危险。
此外, 诸如国家为何规定不准使用含铅汽油;北海海面海水养殖的大蚝为何大面积死亡;合浦人工湖的改造;开发大西北等等, 都应引起学生的关注, 让学生经常了解、关注身边的、国内外的环境热点, 就会促使学生更加关心环境问题, 从而产生深入了解的兴趣。
二、过化学课堂教学渗透环保知识
首先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中已十分重视有关环境化学的知识, 因此, 在化学课堂教学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关于环境的知识内容, 采用多媒体手段, 让学生增长环保知识。例如:初中化学课本第三章第一节《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的教学中, 使学生认识到水和空气一样, 对人类的生命和生产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地球虽是一个“水球”, 但可利用的水非常少, 再加上工业生产中的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等都会造成污染。在这可以让学生观看受污染的水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的录像以及非洲某些国家因缺水而发动的抢水战争的录像, 借此教育学生懂得节约和爱护有限的水资源, 敢于阻止周围一切浪费水和污染水的行为, 树立关心水、节约水、保护水的好风尚, 对高二的《炼铁和炼钢》的教学, 可以让学生观看对高炉煤气、能源和炉渣的综合利用的录像, 使学生体会到各种废气、废渣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的危害, 而对各种废气、废渣进行回收处理, 不但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减少污染, 而且还可以变废为宝, 制取新产品, 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 当代人们对社会生活质量的要求赋予新的认识, 特别是大城市, 它已不仅是高楼、轿车和家用电器的人均占有率, 而更着眼于它的空气、水质和绿化环境。在《空气的成份》这节的教学中, 可以穿插讲大气中铅的污染量93%来自汽车尾气的排放, 大气中的铅由呼吸道吸入人体在体内蓄积, 发生铅中毒, 轻者头晕、失眠、多梦、记忆衰退、乏力、关节疼痛, 重者脑麻痹、脑水肿、肝炎、肾炎等知识, 同时强调要改良已被污染的空气, 除了必须植树种草, 绿化环境, ;回归自然外, 还要树立环保意识, 遏制污染的源头等环保知识。
三、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环保习惯
化学实验总是伴随有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的生成, 这些产物绝大多数是有毒或有害物质, 产生的有毒气体直接影响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散失到空气中的毒物又对大气造成污染。因此, 在化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 对“废气、废液和废渣”等这些实际问题的处理, 是培养学生良好环保习惯的难得机会。废气如何处理如氯气的全封闭制取 (尾气用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废液如何处理如分组实验制取乙烯后硫酸的回收;废渣如何处理如制氢气后锌粒的回收等。尽管有些回收处理较繁琐, 远没有乱倒乱丢方便, 但若放松了这一关, 就至少有两方面的危害:从近处看, 污染物积少成多, 造成实验室长期的危害和隐患。例如积累在下水管道里的锌粒若遇到大量的酸, 甚至会造成氢气爆炸;往远处看, 贪方便、图省力的不严谨的习惯一旦形成, 积重难返, 就会产生今后市场经济工业中的不守法规、污染环境的新一代, 就会误国误民。
在实验课教学中把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又使学生学到实际应用技术, 还可以节约资源, 变废为宝, 变害为利。例如, 废酸可用石灰乳或碳酸钠中和后埋入地下, 废铬酸洗液可用浓高锰酸钾氧化后再循环使用;氰化物剧毒品废液可先加入过量次氯酸钠, 使氰离子氧化为氰酸盐并分解为无毒的氮气。
尽管许多学生不会终身致力于化学, 但他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环保的行为习惯。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体会到有害物质就在我们身边,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从而为国家培养具有环保能力和习惯的绿色接班人。
四、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责任感
掌握环境科学知识, 认识环境, 从而激励学生“从我做起”对环境问题的参与和实践。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良好素质。校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的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 要爱护我们共同的乐园——地球, 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
组织学生对校园的水质、大气、噪声进行测定, 开展节约用水, 在校园内植树种草, 在教室内种植花草, 爱护校园绿化等环保活动。假期布置学生进行社会环保调查, 写调查报告和写环境小论文。同时要利用世界环保纪念日, 如3月17日的世界保护臭氧层日, 3月22日的世界水日, 进行宣传活动, 办专题宣传栏, 放映环保专题录像等。通过实践活动, 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提高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兴趣、责任感和积极性。
总之,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通过学生向家庭、社会宣传环保知识, 加速环保意识社会化, 从而形成人人都有关心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8.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篇八
【关键词】化学教育 环境教育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世界几大危机之一,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身已成为所有地球人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化学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影响远比物理、生物等因素严峻的多,也复杂的多。环境教育已成为国内外教学的教育课题,化学教师如何自觉地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中,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树立环境道德,培养学生改造、优化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自己在化学教学中一些尝试浅谈一二。
一、挖掘课堂教材,培养环境意识
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主义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做出积极的贡献,化学贯穿于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化学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化学教师要抓住化学教材的潜在因素,在课堂上运用与化学有密切联系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事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树立生态环境同人类休戚相关的意识。
在元素的教学中,通过组成地壳的元素含量与组成人体血液的元素含量极为相似的例子,让学生树立人和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环境意识。使他们懂得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生活在周围的环境之中。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感兴趣的由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促使地球气温升高,从而引发的像海平面升高,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讨论,同时就当地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学生兴致高昂的气氛里,引入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之一——利用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改善环境质量。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当前的退耕还林、绿化环境,有了更深远的理解,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随着化学知识的不断丰富与深化,环境意识也必须在不断再现的环保知识中加强,在进一步的化学教学中,我在紧扣教材基础上,不断渗透,连贯各化学知识点与环保知识。例如讲到“硫”这一章时,在学生已具备了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的危害和控制排放,用碱液吸收二氧化硫等知识的基础上,生动列举震惊世界的几起烟雾事件: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说明这些事件都是由于高浓度二氧化硫与经久不散烟尘协同作用的结果,以致造成数以千计的人死亡。在学习卤素时,让学生了解氯气的危害、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学到有机物时,向学生介绍目前建筑材料及室内装饰材料含甲醛、笨等造成与人身健康息息相关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强化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探究化学实验,培养良好环保习惯
化学实验中学生直接接触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质,如何指导学生规范操作,严格控制试剂用量,在不影响原有的实验目的、观察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仪器装置、实验形式,以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增强环保事例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是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环保习惯的有效途径。
学生对做实验一般都很有兴趣,但为什么要严格控制试剂用量却并不明确。如在检验SO42-离子的实验中,学生认为加的试剂量越大效果就越明显,故一次加入很多BaCL2溶液,我向学生讲解氯化钡溶液是一种有毒物质,水体中含钡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l,过量的BaCL2溶液转入废液,倒入地下会造成水质和土壤污染,而 BaSO4溶解度很小,只要少量的SO42- 和Ba2+就可观察到不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这样既节约试剂达到了实验效果,又净化了环境。
在浓HNO3与铜反应的实验中,释放出的NO2气体是具有强烈刺激味的有毒气体,对学生身体健康有危害性,在学生实验中我把铜片改为细长铜丝,这样只需将铜丝拉出试管外,即可随时中断反应,减少不断逸出的红棕色NO2气体对实验室的污染。
废气、废水、废渣随意排放不仅危害人类生存环境,还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在实验中,使学生明白不仅要少用药品,减少废弃物,而且也要对其进行妥善处理。
在实验教学中,注意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受到直观的环境教育,掌握环境教育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联系实际,培养保护环境能力
在学习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多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以免有毒的氯气逸入空气中,造成污染,借此使学生认识到工厂尾气处理的重要性,在讨论用铜制取硫酸铜的制备方法时,理论上可用铜和浓H2SO4直接反应制得:Cu+2H2SO4(浓)△CuSO4+2H2O+SO2↑,但SO2是大气污染物,如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显然这不是最佳方法,结合所学,学生们提出了先把铜氧化为氧化铜,再利用稀H2SO4与氧化铜反应的方案:2Cu+02△CuO CuO+H2SO4(稀)= CuSO4+H2O 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改造,保护环境的能力。
【环境教育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初一环境教育教学计划09-16
四班环境教育教学工作总结10-04
七八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环境教育教学计划07-18
环境教育教案集06-20
环境教育渗透总结07-31
清洁生产环境教育08-14
环境教育专题讲座08-28
武汉环境教育教案09-07
环境教育教案汇总09-29
游客环境教育综述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