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家庭生态农庄设计方案(2篇)
1.体验式家庭生态农庄设计方案 篇一
《在素养课堂中引入生态体验式德育教育的研究》
实验方案
——沙市区岑河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实验背景
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班团活动、班级自主活动、德育活动课、校园文化活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式和活动加大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但我们也看到,由于现代社会变化加速,缺乏沟通,教育者的道德立场和道德观念受到生活时空的限制,在许多方面不能帮助今天的学生顺利地解决他们遇到的道德难题。有些道德难题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是新问题,不能依赖于过去的观念和经验,而应和学生们一道去学习,一起体验尝试解决。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尝试将体验感恩、关爱、心理健康教育、劳动实践等活动融入德育教育里,来升华师生思想品质。就此,我校提出“在素养课堂中引入生态体验式德育教育的研究”,希望来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1.本课题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教育局《生态体验式道德价值观》中的生态体验式德育价值观为主要理论依据; 2.本课题以岑河中学十三五主导课题《农村初中素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主要研究载体,阐述教育教学理念、育人思想和价值观念,使受教育者达到求真求实、学会做人、求知的一种教育方式,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化自己的行为,实现无痕的德育教育,达到有痕的影响;
3.以科学发展观和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改进学校德育教育模式,探索建构一个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进行学生积极德育教育模式的实践途径、方法和策略,使社会各方面从不同角度都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遵循人的认知规律,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师生主动创新,科学创新。
2.整体性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在全校范围内控制本研究,采取整体优化的实验措施,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统一操作,构成整体教育网络。3.实效性原则:研究中,实验教师要根据学校的研究情况及研究对象的能力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采用生动具体的教育教学方式和管理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可操作性原则:本课题研究与日常的教育教学精密结合,立意清楚,教育教学手段多样,便于实验教师操作。
四、课题实验目的 “在素养课堂中引入生态体验式德育教育的研究”,实现德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教育探索的最主要目标,具体表现为:
1.学生目标——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沟通,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有审美情趣的、智能发展好的、有德性的等多方面都有所发展的人,为四有青少年奠定基础。
2.教师目标——教师有专业成长水平和德育创新管理能力,丰富教师人文修养,让工作充满创新,通过实践研究,涌现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
3.学校目标——学校有特色,形成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的鲜明办学艺术,创新沙市区生态体验式道德价值观的模式,建设新型的书香校园,亮出创新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办学品牌。
五、课题实验对象
我校全体师生均参加实验,每一个年级又确定一个班为重点实验班。重点班级为:
六年级(3)班(负责人:穆丽媛)、对比班级六年级(1)班; 七年级(1)班(负责人:杨 伟)、对比班级七年级(3)班; 八年级(3)班(负责人:许 芬)、对比班级八年级(1)班。
六、课题研究内容
现代教育中,生态德育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教师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可以大大拓宽生态德育的途径。1.贯穿于素养课堂的始终,渗透生态德育教育。
现代教育中,生态德育应当辐射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各学科教师务必充分挖掘本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生态德育因素,寓生态德育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2.结合升旗仪式进行生态德育教育。
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形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丰富,从国旗、国歌、国徽到版图、疆域、物产,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民族气节到封建专制、列强鲸吞、国难国耻,形成了一套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的德育教材。各班开展的这种国旗下的讲话,使德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结合重大节日,实施生态德育教育。
春节、植树节、清明节、“五一”、“五四”、“六一”、“十一”等重要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应抓住时机,通过主题班会、演讲、讲故事、讲座、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努力提高教育的实效。
4.建立实践园地,落实生态德育。
学校建立实践园地。如“绿化小组”、“文明小组”、“爱心小组”、“护旗小组”、“拥军小组”、“学雷锋小组”等。学校可以此为龙头,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相结合,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拓宽了生态德育的途径,达到积极引导学生行为的目的。5.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创新生态德育教育模式
生态德育的新理念已经成为21世纪道德发展的新境界。但是,生态德育的最终结果要落实在学生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要学生真正融入生态德育之中,更应注意从小事抓起,从我做起,让学生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养成,持之以恒地投入,我们可以在学生中开展诸如:常用一句礼貌用语、捡起一张纸屑、改掉一种不良习惯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校文明风气日益浓厚,让校园的生态环境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呵护下得以改善。
七、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学习国家的有关文件和有关德育教育理论,夯实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基础;调查、收集地域人文教育资源,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筛选、整合,为利用本校人文教育资源打好素材和文字基础。
2.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安排,开展、开发和利用本校人文教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实践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并不断调整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计划,保证课题研究指导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推进。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分阶段总结开发地域人文教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具体经验,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理性认识,以获得可供应用和借鉴的操作性经验和教育理念。
4.个案研究法:对典型学生的德育发展效果进行分析、对比。5.主题活动法。本课题研究本着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坚持主题活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生活”的原则,力求充分开发校内外德育资源,努力使“生活处处皆德育”,让德育理念服务于生活、指导生活、提升生活的质量。
八、实施步骤方法
分为四个阶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1月)实验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做好实验前期有关准备工作。搞好思想发动,强化人人参与意识,制定实验方案,调整配备实验教师。
第二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7月)实验的初步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开展实验。以各科课本资源中选取感兴趣的内容为载体,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掘与利用岑河中学德育资源,形成岑河中学特色的德育内容体系,分年级段重点进行感恩教育、关爱教育、礼仪教育,六、七年级的入学基本礼仪,八年级的孝敬长辈礼仪,九年级的社会交际礼仪等。
第三阶段:(2017年8月——2018年6月)实验的深入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德育工作,把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之中,使德育落到实处。
第四阶段:(2018年6月——2018年7月)总结“在素养课堂中引入生态体验式德育教育研究”成果。一方面继续完善第三阶段的实验;另一方面验证总结、推广成熟经验。
九、课题组织分工 1.课题指导专家组:沙市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夏兵、余辉、岑河中学校长张家兵、副校长刘永官、张生波、湖北省特级教师文久江。2.课题实验小组:
课题负责人:副校长杨伟 课题秘书:胡友华 资料整理组:刘本虎、胡强
课题主要研究成员:潘朝辉、刘先锋、王可荣、陈利民、穆丽媛、张友权、杨首军、杨清平、汪进林、路南海、许芬、黄娟。3.全校教师参与实验。4.课题小组具体职责:
课题负责人(副校长杨伟、课题秘书胡友华):负责课题申报、策划、培训和研究活动的开展、课题的结题及交流和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活动设计:(杨伟、胡友华、穆丽媛、许芬)课题结合德育(共青团)活动,设计每一个贯穿素养课堂德育小主题活动实践方案,要有主题、时间、人员、活动目的、活动准备工作、活动过程、活动小结。
课题研究成员(主要研究成员是全校13名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积极学习课题理论知识,按时参加课题活动,活动中尽己所能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制定不同学段德育研究计划,撰写个人研究小结、报告。资料整理组(刘本虎、胡强):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材料收集:如课题研究计划、总结;教师撰写的德育课例、德育主题案例、德育教育精品教案、典型德育课例、德育教育教学故事;课题培训、活动资料;教师读书活动情况;学生作品、活动;课题获奖情况等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课题活动照片的拍摄、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
十、课题预期成果
1.“在素养课堂引入生态体验式德育研究”论文集; 2.德育教育主题班会设计选集;
3.多种因素整合的德育教育模式理论活动研究照片或视频; 4.课题实验报告。
二○一六年十一月
2.体验式家庭生态农庄设计方案 篇二
我们这里所说的休闲农庄, 指的是随着工商资本的大量进入, 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生态优势和乡村人文优势, 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 在经营规模、内容和功能等方面具有较高档次的一种乡村休闲产品。它一般占地6.67hm2以上, 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 以农耕文化为核心, 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从体验经济的角度设计开发休闲农业活动, 能够提高现代农业的附加值, 也是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1 体验与体验经济
何谓体验?从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的角度看,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99年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二人在共同撰写的《体验经济》一书中对体验的定义:“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 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在这里消费是一个过程, 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 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转瞬即逝。就企业而言, 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 以商品为道具, 以消费者为中心, 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体验多数情况下依附于商品或服务, 但也可以相对独立。
体验经济的出现是人们需求变化的新趋势, 它反映人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正在进入一种新的高级形态。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实用和价格,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 生产和消费行为已经发生了变化:从生活和情境出发, 塑造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 以改变消费行为, 为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体验经济在企业营销中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如厂家以免费体验产品形式吸引消费者亲身体会产品的性能, 通过营造舒适的体验空间, 提供体贴周到的服务, 长此以往使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认识超出了其本身的性能, 从而欣然购买。同样的现象如去茶馆消费, 优雅的环境、古典的音乐、精湛的茶艺, 在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精神享受的同时, 消费价格也随之成倍增长。
2 休闲农业体验活动的类型
体验经济视角下, 消费者不再限于购买产品后所获得的使用体验, 更加注重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获取的美好体验, 即生产与消费过程的同步性体验。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 其特性与体验经济的思想呈现高度的一致性。
从休闲农业的特性来看, 休闲农业不仅依靠生产农产品直接获利, 而且可以将农业生产过程、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都变成商品出售, 城市居民通过身临其境地体验农业、农村、农民资源, 满足其愉悦身心的需求。因此, 高度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成为休闲农业与体验经济的重要结合点。因此, 可以说, 休闲农业活动的本质是体验。以“体验经济”的理念创新休闲农业, 设计和开发适当的体验活动, 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休闲消费需求, 提高休闲农业企业的竞争力。
休闲农业体验活动的类型主要有:
2.1 审美体验
休闲农业体验是一种审美活动, 是一种体验农村自然美、生态美、生活美的过程。如欣赏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 观看淳朴的民俗表演等都会使消费者沉醉其中, 获得美的享受。这种心路历程是普通审美活动所无法给予的, 它甚至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在消费者的记忆深处。
2.2 遁世体验
当代都市人在现实生活中承受太多的工作紧张和竞争压力, 当他们沉浸在乡村生活、农事生产等乐趣的时候, 也短暂地忘却了城里工作和生活的烦扰, 获得一种全身心的解脱。如认养动物、认养农作物等体验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紧张生活带来的压力。
2.3 教育体验
放下书本, 走出学校, 亲近大自然, 是一种有别于学校传统教育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中小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农作物、参与农事劳作等, 可以印证书本中学到的知识, 可以学到书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如学习农作物种植技术、水果的采摘技术以及各种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等, 都是一种教育体验。休闲农业体验除了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农作物的感性认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外, 还可以提高他们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丰富人生的阅历。
2.4 娱乐体验
在休闲农业体验中,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劳作工具, 示范劳作方式, 手把手教给旅游者从事农业生产、农家饮食的技巧, 与消费者进行城乡生活文化方面的直接沟通交流。在这种互动实践中, 消费者自身心理和生理状态的某种匮乏可以在体验活动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 愉悦身心。而一些依据农事活动设计的竞技比赛更是带给消费者直接的快乐。体验经济的娱乐价值在休闲农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 休闲农庄体验活动设计开发的原则
3.1 特异性原则
在进行体验活动设计时应力求独特, 要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乡村休闲是有别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另类体验, 只有那些城里人平日无法切身体验的活动才具有吸引力。有时候体验活动的设计可以超越现实, 让游客有充分的体验空间。如经营人员可以配合体验的主题、氛围身着特定的服饰, 以更好地营造体验的情境。此外, 体验活动的设计可以同创意农业结合起来, 通过共享创意农业的成果, 将其合理地引用到体验活动设计当中, 促进创意农业的成果转换, 提升其市场价值。只有进行体验活动设计的不断创新, 才能满足游客的新鲜感, 带来更多的回头客。
3.2 参与性原则
休闲农业体验区别于农业观光的重要方面是游客更多的积极参与。体验活动中一定要让顾客主动参与。因此, 在活动设计时为游客参与提供必要的缺口, 如在节庆活动中留出游客参与的角色。此外, 各种动植物认养活动也是参与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在休闲农业规划时开辟出小块土地让游客种植农产品, 收取适当的管理费, 休闲农业经营者帮助日常管理, 收获季节游客来品尝或处理自己种植的农产品。动物认养亦是如此, 游客可不定期照料自己认养的动物, 与之交流互动。
3.3 协调性原则
休闲农业体验活动必须与当地农村自然环境或人文环境相协调。如进行体验空间分割设计时, 就可采用篱笆墙而不是用石板墙。又如我国南北乡村文化差异较大, 南方的纤巧精致的小园意境如果生硬地照搬到北方, 显然与北方粗犷豪放的格调不相符合。此外, 体验项目、景观营造确立的主题, 应与特色农业资源相一致, 否则会给人突兀的感觉, 甚至是不伦不类。
3.4 科技性原则
将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成果与休闲农业相结合, 设计多种类型、风格的休闲体验活动和产品, 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如通过无土栽培繁殖的农作物、嫁接的农作物展示增加游客的感性认识;通过开发设计软件, 将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融入到电脑游戏之中, 让游客进行人机互动等。除此之外, 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在体验产品设计中加入感官的刺激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 使游客增加体验的真实感, 并适时进行体验产品更新和换代。此外, 利用技术手段保证体验产品在设计和游玩中的卫生、环保等也特别重要。
3.5 文化性原则
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民族众多, 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习俗有着明显的差异, 文化资源极其丰富, 在进行休闲农业体验活动设计时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 包括文化遗存、自然生态、文化底蕴等等, 对其进行整理、包装, 设计出游客可以亲身感受的体验产品。在体验活动设计中融入文化元素, 一方面可以提升休闲农业体验的档次, 另一方面也是对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4 休闲农庄体验活动设计开发的程序
4.1 进行资源评价, 提炼主题
休闲农业体验的主题是休闲农业经营者对自身产品和服务特质的把握, 是对休闲农业资源特色的集中和提炼, 也是体验型休闲农业市场差异化的重要基础。充分挖掘当地农业资源及乡村文化设计有主题特色的体验活动, 可加深游客的印象。休闲农业体验可以有多姿多彩的体验主题, 如草莓节、插秧节、葡萄节等。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乡村休闲场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开展观赏、采摘、品尝、绘画、摄影、庆典等主题活动, 让游客全面体验农业休闲的乐趣。因此, 在进行休闲农庄体验活动设计之前需要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特别要注意依托已经具有一定产业基础, 形成一定产业规模, 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特色产业。此外, 在设计体验主题时需要设计者充分发挥想象力, 体验活动越独特, 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4.2 规划功能分区, 进行体验游程设计
有了好的主题, 还要有好的内容去体现和填充。体验内容由活动的各个片断、情境和人物构成, 并用一定的线索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主题。为了便于游客选择和统筹, 有必要进行体验活动区的规划, 并且在每个体验活动区, 明确说明体验活动事项名称, 有专人示范讲解, 提供必要的农具, 指导游客亲身体验。体验活动区之间有交通工具为游客提供方便, 同时应有鲜明的路牌指示。总之, 应以体验活动为主, 将游客的集合点、用餐点等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一次完整的体验游程。借助于天时、地利、人和, 从游客到达休闲农庄开始, 到游客离开, 合理的体验游程设计会为游客带来充分区全面的体验, 有助于提高休闲农庄经济效益。
4.3 搭建体验场景, 营造体验气氛
要利用现有的体验资源搭建体验的场景和“舞台”, 营造真实的体验场景和气氛。一是进行体验空间的营建。包括人文活动体验空间, 如农村公共休闲空间;生态景观体验空间, 如农村的古树、绿竹、灌木等。景观营造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保持原有的乡村风情, 民族传统和历史风貌, 突出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以在挖掘民俗文化底蕴的基础上, 设计乡村民居、手工作坊等若干场景。二是进行体验气氛的渲染。可制作与体验项目风格一致的背景音乐, 加之身着特定服饰的服务人员韵味十足的示范表演, 为游客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最佳氛围。除了调动游客的视觉和听觉以外, 还应该全面调动游客各种感官参与, 让所有人都成为体验活动的“演员”, 参与表演。
4.4 活动策划, 注重体验产品延伸部分的设计
农村地貌风情的观光、农作物的观赏等只是体验活动的类型之一。要围绕主题, 进行整个活动的策划, 利用传统手段和高科技手段提高游客体验的主动性。此外,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一去不返, 为了更好地将休闲农庄的体验特色宣传出去, 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市场营销。如休闲农业企业联合促销, 策划重大旅游节庆日, 同旅行社建立业务关系等等。此外, 还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营销等。为了提高休闲农庄综合体验效益, 加深游客对体验经历的体会和回味, 除了对核心体验产品进行设计之外, 还需要对体验活动的延伸部分进行设计, 如体验活动纪念品的设计等。
5 小结
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 让我们以新的视角来审视休闲农业。体验活动是休闲农业企业提供给消费者高层次的产品供给, 它延长了游客的游程, 提高了游客的兴趣, 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 激发了游客的参与感, 带给游客全方位的身心感悟, 提高了休闲农业企业产品的吸引力。另一方面, 休闲农业企业通过设计开发体验活动, 将潜在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我们相信, 休闲农业将在体验经济时代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
摘要:阐述了休闲农业体验活动的类型, 并以休闲农庄为例, 提出了体验活动设计开发的原则及程序。
关键词:休闲农业,体验活动,设计开发
参考文献
[1]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著, 夏业良、鲁炜译《体验经济》 (修订版)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4月第2版.
[2]孙明泉, 著, 《乡村体验与环都市乡村休闲》,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第1版.
【体验式家庭生态农庄设计方案】推荐阅读:
创新创业课程体验式教学设计08-28
“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实施方案07-30
体验式培训-体验式培训11-03
体验式培训主持词08-07
体验式营销的分析10-29
浅谈体验式教学11-22
生物课堂体验式教学11-27
探究体验式 语文 教学01-10
体验式培训感悟(个人篇)07-27
体验式活动心理健康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