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堂生成 创造无限精彩

2024-06-11

把握课堂生成 创造无限精彩(精选5篇)

1.把握课堂生成 创造无限精彩 篇一

灵动的课堂 无限的精彩

——“《七彩语文》杯”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交流

各位老师大家好: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能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2015年11月28日,“七彩语文”杯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古都南京拉开了帷幕。来自全国各地几千位教师齐聚南京。我有幸来到了南京金陵中学观摩了为期三天的素养大赛。

南京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温暖,但欣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15位选手的精彩展示如沐春风;聆听着教育专家们精准、中肯的点评更是让我豁然开朗,大赛的点点滴滴印在我的脑海,教师们的风采如冬日暖阳给我以无限力量。在30分钟的课堂上,15位老师尽情诠释着自己的教学理念。没有五彩纷呈的课件,没有抽象的说教,却有着声情并茂的范读、优雅自然的教态,有简洁明快的语言„„浓浓的语文味儿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感染着几千名参会教师,也感染着专家和评委。今天,我向大家汇报这次学习的点滴感受。

一、名师汇集,欢歌如潮。

11月28日—11月30日,“七彩语文杯”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金陵中学进行,共有从全国各省、自治区、选拔出来的15名杰出选手参赛,精英汇聚,精彩纷呈;到场观摩的代表数量高达6000人,人数之众多,气氛之热烈。大赛邀请到了教育界、文艺界的诸多领导、专家担任评委和嘉宾,学思飞扬,令人如沐春风。

大赛在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老师们浑厚优美的歌声中拉开了帷幕。大赛承办单位——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全体员工,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老师献上了一组热情洋溢的大合唱,歌声传达出演唱者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最诚挚的欢迎,更诉说着中华儿女对民族团结共进、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祈愿。

针对当前语文课讲得多,练得少;花样多,学得少;表演多,实效少的现状,倡议语文课应返璞归真,回归朴实;指出语文首先是一种能力,其次是一种素养,最后才是一门知识;让学生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热爱语文。要想让学生热爱语文,教师就得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能让学生热爱语文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日积月累、乐此不疲是教育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想达到这种境界,非得指导学生朗读不可。因此,他再三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想领会其乐,用一个字概括为“读”,用两个字概括为“熟读”。佟乐泉教授认为,这不仅是个办法,而且是个好办法。佟乐泉教授的讲话内容令人深思。在佟教授的讲话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语文就是一种能力,一种学会表达,与人交流,获取信息的能力。语文是一种素养,是通过欣赏诗词歌赋,唐诗宋词体现出来的艺术文化素养,最后语文才是一门知识。

最后,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雷实先生代表全体评委发言,对大赛的公正公平作出承诺,鼓励参赛选手放松身心,赛出水平;号召观摩代表认真聆听,用心感受。

二、才艺展示,尽展风采。

我们所在听课的会场设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千多名老师齐聚在一堂,观摩参赛老师的素养和教学展示,15位参赛老师的素养和教学展示令人叹为观止。

素养比赛分为朗读、书写、才艺表演、课堂教学展示和知识素养现场答题五部分。第一轮是朗读展示,给人印象颇深的是来自江苏南京9号选手毛海鹰老师朗读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她的朗读感情充沛,抑扬顿挫,表情到位,张弛有度,有吸引力,能引人入境,句句入扣,把文本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来自新疆13号马春丽教师,她声情并茂地朗读,字正腔圆,带有高低起伏的音乐性。老师动情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了孩子可爱的形象;老师丰富的表情,让我体会到了孩子纯洁的心灵。朗读展示后,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佟雅坤老师和著名语言表演艺术家曹灿老师分别为选手作了点评。佟老师重点指出选手们朗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读出文章层次,学会注意语气的转换和节奏的变化;告诉他们朗读需要把文章的文字变成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有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这样才能读出形象,读出画面。佟老师还范读了两首诗词:舒婷的《致橡树》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优雅动人的展示令人尽情领略到声音的魅力与朗读的真谛。曹灿老师则躬亲示范,朗诵了李白的名诗《将进酒》,传神的舞台表演,将一个对酒当歌、洒脱不羁的“诗仙”形象呈现在众人眼前。曹灿老师曾在话剧、影视剧中饰演过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代伟人邓小平,这次他特地为大家带来一段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表演,演绎得逼真形象,令会场气氛更加热烈,全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第二轮是书写展示,现场一片寂静,观摩老师和评委都在全神贯注地欣赏着各位选手书写的过程,各位选手用心书写,沉着冷静,笔画有轻有重,有缓有急,结构匀称,流畅美观,一气呵成。特别是来自我们银川阅海小学的姜晓春老师,她爱好书法,尤其喜欢楷书,在“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荣获优秀奖。随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雷实教授为选手的书写作了精彩点评,他认为各位选手的书写基本做到了正确、流利、美观。雷实教授还就汉字书写美观的要诀及汉字文化的传承作了阐述,并对中小学的写字书法教育提出了美好的寄望。

第三轮是才艺表演。有书法、歌伴舞、朗诵、动画配音、评书,沙画等,形式丰富多彩,真是让大家饱眼福,饱耳福。很多选手向大家展示了两项甚至三项才艺,感叹选手的多才多艺,感慨选手的精心编排,真是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所不能!现场,选手用手中十分

普通的毛笔迅速地画着水墨荷花,随着她的左右手不停地移动,转瞬间,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国画,紧接着是剑术表演。这些都是非一日之功呀!还有来自湖北武汉的杜珺老师的表演,给现场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15号选手表演的动画配音《吃书的狐狸》,一人分饰多角,模仿得惟妙惟肖,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

第四轮是课堂展示以及知识素养现场答题。课堂教学展示内容是提前一天抽签的,参赛老师仅仅利用一天的时间,完成30分钟内容的备课,赛前不能见学生。其中来自福建的陈小丽老师执教的《小枣树和小柳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生写“枣”子的时候,陈老师边写边告诉学生:“一撇一捺要舒展,像枣树茂盛的枝桠,两点就像树上掉下的红红的枣子。”形象而富有童趣。读课题时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刚上台有点紧张,声音很小,陈老师很亲切地说:“声音更响亮点,小枣树和小柳树这两位客人就更高兴了!”多么富有亲和力啊!教态沉稳大方,过渡语自然流畅,教学流程如行云流水。来自上海的12号选手朱煜老师执教沪教版五年级《绿毛龟》一课,获得了全场最高分。初读课文之后,他让孩子随便坐,手可以随便放,一个“随便”,为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起了个好头,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开始随便想、随便说。一堂课紧紧围绕“姿态高雅、食态可掬、通灵之性”三个词,孩子们朗读着、思考着,交流着,他们的思维碰撞着,在师生平等轻松的对话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那绿毛龟的确有通灵之性”,更强烈地感受到朱老师的课堂是别样的灵动,别样的精彩;一个“随便”,让我们看到了“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感受到老师厚实的语文素养;一个“随便”,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具!来自湖北的杜珺老师执教鄂教版二年级《小草的生命》一课给我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老师利用图片“石头”,生动地演示了生字“岩缝”的“缝”,紧接着延伸到生活中,认识“指缝、地缝、门缝、墙缝”。然后结合课文,小草的种子落到了岩缝里,指导孩子们朗读

岩石妈妈和种子的对话。孩子们入情入境地读着,读出了对“贫穷”的个性化体验。

知识素养现场答题为4道客观题和1道主观题。题目内容包含了文学、艺术、音乐、地理、社会、风俗、时事政治等。参赛教师必须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才能稳操胜券。该环节是整场比赛中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一个部分,是选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知识储备、现场应对等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展示的一个环节。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具备提高教学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充实自己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知识。在本次比赛中,老师在课堂的展示只有30分钟,在短短三十分钟内,都能品词、品句、品读,把学生带入语文的海洋。在知识素养现场答题中,最精彩的是主观题,有文学题、有时事政治题,有视频案例分析,由比赛的老师来评析,这更集中体现了参赛老师的个人素质。每一位参赛老师答题结束后,都有我们可敬可爱的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语言应用学教授——佟乐泉教授给大家做现场点评,每听佟老师的一次点评都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

本次和大赛选手合作的学生都是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的小学生,他们全程参与了这次观摩活动,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表现积极。每次老师指导学生写字时,学生们都会挺起腰板自发诵读《写字要求歌》;每节课下课时,他们会在班长的口令下整齐地转身,向听课老师挥手说再见,声音整齐,态度认真。虽然听课老师每天要坐着听课将近十个小时,腰酸背疼,但可爱的孩子们精彩的表现似乎可以消除疲劳,会场上不时会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三、专家点评,发人深省。

在本次大赛中担任评委的诸多知名的专家学者,也是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比赛结束后,由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用了近20分钟的时间对十五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杨再隋教授指出上阅

位老师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①课堂上读起来了,写起来了。②关注了语文价值:人、事、景、物,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内容,最重要的是诗、意、志。③关注教学价值。老师要教值得教的东西,故事情节学生都能读懂,中心思想学生自己会总结,写作指导才是重点。④关注整体。整体功能大于整合,不能注意细节而忽视文章的整体。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把握故事的梗概。⑤关注细节。(这些细节指的是:感人的词句,精彩的场面描写,词语的内涵,词语的应用等等)。

最后,杨教授对所有与会的老师提出了希望,他主张“教师是专业的读书人”每位教师必须要读五种书:①教科书:熟读、读透。低年级,要了解课文内容;中年级,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高年级,要揣摩文章写作顺序。(教师要牢记:歌不能跑调,课不能走岔。)②专业书。包括专业理论书、专业知识书、专业工具书。(教师要喜欢追溯文字的源头)③资料书。包括教育教学知识,文化常识,语言文字应用,其它相关书籍。(要记得住,用得出)④文化书。包括经典的诸子百家书,修身养性励志的书籍,还有名人传记。⑤资讯书。就是报刊杂志。这么多的书怎么读呢?八个字“保持经常,联系实际。”

在杨教授的点评中,还指出了本次大赛存在的不足之处:①大部分执教的老师在课堂上有“媚生“现象,教师的表扬应该真诚,比如:“你这个词读得准确。”“你比刚才读得有进步”。②参赛的老师关注学生太少,好的和错误的没有及时表扬与纠正。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要用不同的方式教学。③老师的范读要能引起课堂共鸣,30分钟的课要有重点,不需要面面俱到。④一堂课没有知识点的讲解,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杨教授的最后一句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教书匠很容易,当教学艺术家很难。”

学习结束了,一场场精彩的画面从我的眼前掠过。我为那些站在全国教师素养大赛赛场上的精英们“过五关斩六将”的勇气而致敬,也为他们的十八般才艺而致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哪一个不是后天学习,不懈努力才练得的一身才艺?回想自己的教学历程,回顾自己的课堂,那么多的无奈,那么多的失败。此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自己的体会,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综合素养。

通过几天的观摩学习,选手们精彩的展示,专家们精辟的点评,使我深深感受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功在平时,重在课堂;更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积才能薄发。我们应该始终拥有一颗学习的心,谦虚的心,多学习,多积累,多反思。

谢谢大家!

2.把握课堂生成 创造无限精彩 篇二

一、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

鉴于对学生学习起点的认识, 教师就应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 开放教学思想, 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资源, 拓展教学空间.实践中, 对于“认识钟表”一课, 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第一步, 猜谜语引入.

师:我有一个好帮手, 滴答滴答不停地走……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钟.

师出示许多外形漂亮的闹钟.学生啧啧赞叹.

师:钟不光有漂亮的外表, 它的作用可大了.你们知道吗?

生:它可以叫我们起床, 还可以让我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

第二步, 探索新知.

(1) 认识钟表.

A.学生拿出学具钟表.

师:看看钟面, 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 (学生自主交流)

B.由学生反馈整理出钟面的知识:时针、分针、1~12的数字等 (并在黑板上圆圈里画好整个钟面) .

(2) 认识整时.

当师把黑板上的钟面画好后, 就听到下面许多学生说:“这是2点.”

师及时补充:小朋友们真棒, 老师没教就会认识时间了, 只是2点是口头语, 书面用语是2时 (并板书) .

师:你怎么看出它是2时呢? (生有点困难) 师再拿出一些表示整时的钟面, 让学生说说是几时.

通过多个整时钟面的感知后, 让学生观察这几个钟面的指针有什么共同点, 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分针指着12, 时针指向几, 就是几时.

我们不难发现, 这种教学方案站在学生原有的现实认知起点上, 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 适当调高思维的梯度,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通过观点的交流和辩论, 达成共识, 而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善于突破教材的局限

注重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教师还必须了解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掌握知识的网络结构, 才能够有效地驾驭教材.比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部分内容, 教材是先安排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用方程解, 然而学生实在是不愿意那样做, 觉得一眼就能看出的题目为什么要用“方程”这样繁琐的程序来完成呢?几次教到这里, 都感觉是在强迫学生做不愿做的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我打破了原有的教学顺序, 在第一节课时就出示下面两题:

(1) 果园里有梨树240棵, 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的2倍少16棵, 苹果树有多少棵?

(2) 果园里有梨树240棵, 比苹果树的2倍少16棵, 苹果树有多少棵?

我马上让学生列式计算, 反馈后发现第 (1) 小题几乎全部学生都做对了, 而第 (2) 小题只有三分之一学生做对.这是为什么呢?师引导学生比较两题之间的不同点, 并讨论怎样才能使全部同学都会做第 (2) 题, 学生尝试的方法效果都不很理想.这时, 教师点拨学生是否用方程尝试, 学生发现用方程解答该题, 原来做错的三分之二同学也能正确解答.师再呈现几题, 如“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让学生用方程解, 屡试成功, 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 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 创设了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 强调了知识形成全过程的展示, 强调了学生的参与, 置学生于一个“真实的学习情景”之中.

三、及时捕捉课堂的亮点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经验与认识,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达到教学相长.这要求教师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要求教师善于把握教学动态, 善于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 及时把课堂引向深入, 推至高潮.

3.把握有效生成 创造灵动课堂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课堂生成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不断吹拂着教坛大地。每个教师都在尝试着创新,不断地思索前行。教师逐渐认清了教学的真正目的,把课堂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因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构建课堂的目的何在?当然是为了学生的知识增长,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此时,如何使学生更乐学,如何为学生创造快乐课堂,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一个个疑惑的出现,让人不由地想到了两个字——“生成”。作为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相信都对“生成”有着特别的情感。因为,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他们使课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态。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中,大到一篇文,小到一个字,学生的理解多种多样,发言各不相同。课堂的生成,带动着教学内容的发展,充盈着课堂。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生成都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应把握有效的课堂生成,使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创造出灵动的课堂,让课堂上生成新的思维碰撞,从而促进教学的不断发展。

一、把握生成的基石——精心预设

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预设体现了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精心的课前预设是精彩的课堂生成之前提,没有教师课前对教材的钻研,对重点的把握,从而做出精心的预设,课堂生成就有可能偏离三维目标。

教师只有在课前深入钻研文本,分析学情,反复思忖,大胆创新,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生成新的资源。因此,课前的预设不该是静止的、固定的,应该富有灵动性、发散性,应成为课堂生成的源头活水。

如,在对一年级下册《咏华山》进行备课时,我仔细地分析了学生的情况。作为生活在苏南、年仅8岁的孩子,他们有几个人见过华山?他们有几个人真正爬过华山,能认识到爬华山的艰难?他们对华山的高、华山的美有没有初步的认识?这些都要在备课中全面地思考分析,否则课堂就可能会出现冷场,课堂生成就会偏题文本,学生的理解就会比较狭隘。有了这样的分析与认识,在预设时,我便会预想多种可能,给学生留一点“空白”,自己对课文延伸出的知识做足准备,以便对课堂生成能有更科学、丰富的评价引导。

有了课前的精心预设,教师才可能在课堂上出现生成问题时,果断地判断、取舍、利用,游刃有余地与学生交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发现生成的钥匙——用心倾听

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最大特点就是动态性。课堂生成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超出教师教学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更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唤醒自己的双耳,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从而发现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课堂生成性资源。

用心倾听,是对学生思考的肯定,让学生感受到了尊重与认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心倾听,能让教师对学生的思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及时、准确地给予评价,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春联》一课时,我形象地出示了一扇门,上面贴着这样一幅大红春联:“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让学生读一下这幅春联,在读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了什么?这个教学环节旨在完成认识春联对仗特点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发现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多很直观,如:左右两边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我在学生回答时,用心倾听,及时给予回应并相继板书,最后点明春联的一大特点——对仗,使学生充分理解对仗,对春联有更深刻的理解。是学生的回答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成的资源,是教师的用心倾听让生成资源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不仅如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因为我的用心倾听,课堂有了新发现、大收获。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我发现,这幅春联应该这样读,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位学生很简单的回答,只是读了一遍春联,可是在用心倾听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学生想表达的是春联有上下联的区别。于是,我适时地回应他的回答,赞同他的观点,拓展了春联上下联的特点,并补充了如何区别上下联的知识。《春联》本身就是一篇知识小品文,以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春联知识为教学目标。因此,这一课堂生成是精彩的,是对课文知识的有效补充。

如果不是教师的用心倾听,及时将鲜活而又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巧妙地纳入课堂中,又怎能使课堂充满灵动,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给课堂教学增色添彩呢?

三、驾驭生成的关键——甄别引导

教师都希望课堂生成可以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可是,课堂生成的无序性和难以预见性又为教师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增加了几分难度。如何驾驭课堂生成,就要靠教师对生成资源的敏锐甄别与合理引导。

甄别课堂生成,要紧扣教学目标与学科重点。有些生成可以引导发展,有些生成却应该适可而止。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有一段是讲樟树的驱虫香气可以永久保持,人们十分喜爱。为了使课文贴近生活,于是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古到今人们都很喜欢用这种木料来做家具,你家里有哪些家具是用它制作而成的?第一个学生回答樟木床,继而启发了全班同学,樟木柜、樟木箱、樟木桌子,许多家里能用木头制成的家具都被举例了。其实人们用樟树做家具,主要不是因为樟树香,而是因为它的香气能持久驱虫。学生的答案虽然使课堂一度看起来很热闹,但这时的课堂生成却意义不大。因此,不应该放任学生漫无边际地“举一反三”,而应在评价的过程中渗透香气驱虫的可贵品质,明确教学重点。还是在这堂课中,教学进行到了尾声,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揭示后,顺其自然地出示最后“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时,有学生质疑“瞻仰”是什么意思,一般去故居我们不是可以说参观吗?这个学生的质疑十分有价值,合理引导可以使课堂教学掀起一个高潮。于是,我组织学生围绕理解“瞻仰”的意思、用途,分析作者这里用瞻仰表达的思想情感,把课堂生成又抛回课堂。学生在理解了瞻仰背后人们对宋庆龄奶奶的崇敬、爱戴和怀念,又一次让宋庆龄奶奶的伟大形象与樟树合二为一,整堂课华丽收尾。

对课堂生成的甄别取舍和有效引导,是一名语文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机智和驾驭能力的重要考量内容。独具慧眼的甄别,当机立断的取舍,点石成金的调控,才能使课堂处处闪现灵光。

如果把课堂生成比作一块璞玉,那么它能否在课堂中发光出彩,就要看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如何去打磨。从充分的准备开始,在教学设计中精心预设,在课堂中以生为本,用心倾听学生的思考,面对课堂生成理智地甄别,适当地引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握有效的课堂生成,为学生创造灵动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朱永新.新教育.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4.魅力创造 精彩无限 篇四

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正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 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幼儿会自发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想象创造活动之中。 比如,在幼儿园的游戏中,他们会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地当营业员、银行工作人员,用积木轻轻叠起 堆砌出各种造型的汽车、城堡、火箭、大厦等等。因此,我们要积极营造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氛围才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创造性活动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 关键在于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儿的创造力。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特别是利用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来启发孩子。 如歌曲 《 我会变》 ,旋律轻快,很有节奏感,孩子们很喜欢学。 老师就可以让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编:鼓励孩子想一想还可以变成什么, 为什么要变成它,同时鼓励他们用身体动作去表现。 作为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要多对幼儿说“ 让我们试一试”“ 当然可以”一类的话,要多鼓励、多支持、多肯定、多欣赏,多给幼儿创造的氛围,这样孩子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就能更好地发挥创造的潜能。

三、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模仿社会生活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以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去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所以游戏又是幼儿的主要实践活动。 如一个孩子在玩建构游戏时,搭建了很多的大、小房子,其中有多层的高楼也有随意的小积木,当老师问他地上的小积木是什么时,他说:“ 这些是土堆,这些是地下隐形房子的入口。 ”当老师问为什么有地下房子时候,他说:“ 老师昨天不是说地下有地铁嘛,那地下也有房子。 ”可见利用游戏的实践性功能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四、注重过程和提问,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中指出 :“ 幼儿教育过程不应单纯是传授知识、机械记忆、训练技能的过程,而是老师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让幼儿乐于观察、乐于尝试、乐于合作的过程。”因此活动中老师还应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老师要更多地鼓励、支持幼儿大胆操作、探索并提供丰富的材料。 如,在主题活动“ 水果”后,有的小朋友就拿着火龙果皮玩起来,把它当成“ 电话”在玩“ 打电话”游戏。 于是我及时引导幼儿:“ 小朋友们,火龙果皮还可以做什么? ”孩子们这下可高兴了,七嘴八舌地说:做小船、炒菜的锅、帽子……说出了若干个答案。 我随后马上投放了许多相关的材料组织孩子进行操作活动。就这样我紧紧抓住了教育契机,不着痕迹地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五、巧用家长资源,挖掘幼儿的创造力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 因此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潜能,让家庭也成为激发幼儿创造力的良好场所。 比如,在探究 “ 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时 ,我就让孩子回家和家长一起制作“ 小电话”,他们有的用废旧的纸杯,有的用果冻盒……作品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当他们拿着做好的“ 小电话”与老师通话时,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 这些活动不但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主要的是挖掘了孩子的创造力。 在家庭中开展创造活动,家长要注意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拓宽幼儿的知识面;还要注意自身因素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要热爱并积极参加创造活动,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5.把握学习起点 生成精彩课堂 篇五

一、理性分析,找准学习起点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已知的内容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要关注到知识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基础、年龄特征以及可能对新知产生的误解,才能使教学设计有的放矢。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构成学习数学的特定世界,是数学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些,甚至把他们推向“零起点”,学生不可能对教师的设计感兴趣,更不可能与教师实现交流与共研。作为教师,在课前要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凭借教学储备分析学情、生情,找准教学起点,追寻生态、高效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时,我就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展开学习活动。课始,我说:“小朋友们,上个周末老师一家去了一个地方。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课件出示游乐场情景:电缆车、电梯、风车、转车等娱乐场景)请学生边看边用手势表示出电缆车、电梯等的运动方式。“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刚才你们看到了哪些物体的运动?能给它们分分类吗?为什么这么分?你们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学生凭借刚才的观察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说出:电梯、电缆车的运动归为一类,因为它们的运动路线都是直的;风车、转车的运动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转动的。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告诉学生:“在数学上,像电缆车、电梯这样朝着同一个方向沿着直线运动的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平移。像风车、转车这样围绕一点或围绕一根轴旋转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移、旋转。”最后我再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旋转现象?”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关注了学生的现实起点,激发了学生内心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点燃了学生心中探究欲望的火苗,促使学生学习个体产生强烈认知冲突,唤醒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积累。

二、精心预设,基于学习起点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盲目的,只有高质量的预设才有高质量的生成,而教学又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教学预设应是教师基于教学起点,通过理性地分析,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后进行的精心的准备。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时,我首先对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起点和难点作了分析。

首先,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初步了解: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若干份。学生也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我的预测,学生的逻辑起点高于现实起点,“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这个知识要点对他们来说困难不大,因此此处教学步子可以大一点。

其次,本课学习难点为:联系现实情境中的具体现象,从中抽象出相应的分数;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基于此,我对问题的呈现内容、呈现方式做了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这个数你认识吗?什么是1/4?你能结合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说一说吗?老师这也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蛋糕,涂色部分能用1/4来表示吗?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1/4这样的分数。”

此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现实起点出发,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含义,自然引出“平均分”,既有效地进行了概念的巩固和复习,也为学生思维的迁移、新知的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重视生成,顺应学习起点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难以预测的,正如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面对课堂出现的生成,我们首先应把学生、教材钻研透彻,这是应变生成的基础。”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在不同学科领域提前接触和了解了一些比教材进度超前的知识,课前教师预设的学习起点具有不确定性。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推进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互动的不断深入,会不断生成“新起点”,而这些“新起点”往往在预设之外。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生成,努力在起点推进的动态过程中找到一个新知教学的切入点,并及时根据课堂生成调整教学预案,帮助其逐步将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加以提炼与升华,使课堂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动态生成。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平年、闰年”时,播放动画:小明:“我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弟弟,他是2012年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满一周岁了。全家人都在为弟弟过生日做准备,我也为弟弟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可2013年的年历上怎么没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关于“小明弟弟出生日期”的问题是比较难的,原来估计只有极少数学生能找到答案。按照教学预设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应该是:请学生拿出自己的2012和2013年的年历对比着找一找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12年的哪一天出生的。

结果出人意料,所有的学生都知道答案。看来学生的现实起点比预计的要高,于是我及时进行了调整。

师:谁来说一说2012年和2013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观察1999年~2010年的2月的天数,你有什么发现?

这节课的知识点很多,很多教师在预设时总担心一节课完不成教学目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成,并及时调整教学预案,让生成点成为学生学习的新起点,让学生在探究、思考、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促进学生探索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

四、画龙点睛,提升学习起点

数学学习是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现实经验互相作用融为一体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任务就是在不断丰富和提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所以在课堂上关键的地方用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的认识科学化、深刻化,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进行一些基本练习后,出示例2的第二小题,反馈时发现一个学生是这样画的:“■△● ■▲●■▲”。我问:“同学们,这样有规律吗?”学生议论纷纷,有一个极小的声音说:“有规律。如果只看图形是有规律的。”我说:“这位同学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非常了不起。但是这道题能不能只看图形不看颜色呢?”马上有学生激动地说:“不能,图形的形状和颜色都要看。”师:“对呀!当我们找图形排列规律时,要看它们是不是按照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重复排列。”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是很正常的。通过该学生在找规律时只考虑图形的规律而忽略颜色的规律这个错误资源出发,通过适当点拨,引出正确的想法,从而使其认识逐步深化。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正确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站在各自的“起跳点上”,运用自己的跳跃方式“跳一跳”,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动态中生成智慧火花,才能让更多的意外化为课堂的精彩!

(责编金铃)

endprint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原理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学习起点,并遵循知识本身的逻辑,才能有效提高课堂实效。

一、理性分析,找准学习起点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已知的内容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要关注到知识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基础、年龄特征以及可能对新知产生的误解,才能使教学设计有的放矢。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构成学习数学的特定世界,是数学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些,甚至把他们推向“零起点”,学生不可能对教师的设计感兴趣,更不可能与教师实现交流与共研。作为教师,在课前要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凭借教学储备分析学情、生情,找准教学起点,追寻生态、高效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时,我就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展开学习活动。课始,我说:“小朋友们,上个周末老师一家去了一个地方。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课件出示游乐场情景:电缆车、电梯、风车、转车等娱乐场景)请学生边看边用手势表示出电缆车、电梯等的运动方式。“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刚才你们看到了哪些物体的运动?能给它们分分类吗?为什么这么分?你们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学生凭借刚才的观察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说出:电梯、电缆车的运动归为一类,因为它们的运动路线都是直的;风车、转车的运动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转动的。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告诉学生:“在数学上,像电缆车、电梯这样朝着同一个方向沿着直线运动的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平移。像风车、转车这样围绕一点或围绕一根轴旋转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移、旋转。”最后我再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旋转现象?”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关注了学生的现实起点,激发了学生内心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点燃了学生心中探究欲望的火苗,促使学生学习个体产生强烈认知冲突,唤醒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积累。

二、精心预设,基于学习起点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盲目的,只有高质量的预设才有高质量的生成,而教学又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教学预设应是教师基于教学起点,通过理性地分析,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后进行的精心的准备。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时,我首先对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起点和难点作了分析。

首先,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初步了解: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若干份。学生也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我的预测,学生的逻辑起点高于现实起点,“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这个知识要点对他们来说困难不大,因此此处教学步子可以大一点。

其次,本课学习难点为:联系现实情境中的具体现象,从中抽象出相应的分数;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基于此,我对问题的呈现内容、呈现方式做了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这个数你认识吗?什么是1/4?你能结合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说一说吗?老师这也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蛋糕,涂色部分能用1/4来表示吗?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1/4这样的分数。”

此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现实起点出发,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含义,自然引出“平均分”,既有效地进行了概念的巩固和复习,也为学生思维的迁移、新知的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重视生成,顺应学习起点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难以预测的,正如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面对课堂出现的生成,我们首先应把学生、教材钻研透彻,这是应变生成的基础。”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在不同学科领域提前接触和了解了一些比教材进度超前的知识,课前教师预设的学习起点具有不确定性。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推进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互动的不断深入,会不断生成“新起点”,而这些“新起点”往往在预设之外。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生成,努力在起点推进的动态过程中找到一个新知教学的切入点,并及时根据课堂生成调整教学预案,帮助其逐步将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加以提炼与升华,使课堂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动态生成。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平年、闰年”时,播放动画:小明:“我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弟弟,他是2012年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满一周岁了。全家人都在为弟弟过生日做准备,我也为弟弟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可2013年的年历上怎么没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关于“小明弟弟出生日期”的问题是比较难的,原来估计只有极少数学生能找到答案。按照教学预设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应该是:请学生拿出自己的2012和2013年的年历对比着找一找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12年的哪一天出生的。

结果出人意料,所有的学生都知道答案。看来学生的现实起点比预计的要高,于是我及时进行了调整。

师:谁来说一说2012年和2013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观察1999年~2010年的2月的天数,你有什么发现?

这节课的知识点很多,很多教师在预设时总担心一节课完不成教学目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成,并及时调整教学预案,让生成点成为学生学习的新起点,让学生在探究、思考、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促进学生探索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

四、画龙点睛,提升学习起点

数学学习是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现实经验互相作用融为一体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任务就是在不断丰富和提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所以在课堂上关键的地方用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的认识科学化、深刻化,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进行一些基本练习后,出示例2的第二小题,反馈时发现一个学生是这样画的:“■△● ■▲●■▲”。我问:“同学们,这样有规律吗?”学生议论纷纷,有一个极小的声音说:“有规律。如果只看图形是有规律的。”我说:“这位同学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非常了不起。但是这道题能不能只看图形不看颜色呢?”马上有学生激动地说:“不能,图形的形状和颜色都要看。”师:“对呀!当我们找图形排列规律时,要看它们是不是按照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重复排列。”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是很正常的。通过该学生在找规律时只考虑图形的规律而忽略颜色的规律这个错误资源出发,通过适当点拨,引出正确的想法,从而使其认识逐步深化。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正确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站在各自的“起跳点上”,运用自己的跳跃方式“跳一跳”,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动态中生成智慧火花,才能让更多的意外化为课堂的精彩!

(责编金铃)

endprint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原理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学习起点,并遵循知识本身的逻辑,才能有效提高课堂实效。

一、理性分析,找准学习起点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已知的内容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要关注到知识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基础、年龄特征以及可能对新知产生的误解,才能使教学设计有的放矢。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构成学习数学的特定世界,是数学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些,甚至把他们推向“零起点”,学生不可能对教师的设计感兴趣,更不可能与教师实现交流与共研。作为教师,在课前要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凭借教学储备分析学情、生情,找准教学起点,追寻生态、高效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时,我就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展开学习活动。课始,我说:“小朋友们,上个周末老师一家去了一个地方。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课件出示游乐场情景:电缆车、电梯、风车、转车等娱乐场景)请学生边看边用手势表示出电缆车、电梯等的运动方式。“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刚才你们看到了哪些物体的运动?能给它们分分类吗?为什么这么分?你们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学生凭借刚才的观察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说出:电梯、电缆车的运动归为一类,因为它们的运动路线都是直的;风车、转车的运动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转动的。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告诉学生:“在数学上,像电缆车、电梯这样朝着同一个方向沿着直线运动的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平移。像风车、转车这样围绕一点或围绕一根轴旋转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移、旋转。”最后我再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旋转现象?”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关注了学生的现实起点,激发了学生内心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点燃了学生心中探究欲望的火苗,促使学生学习个体产生强烈认知冲突,唤醒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积累。

二、精心预设,基于学习起点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盲目的,只有高质量的预设才有高质量的生成,而教学又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教学预设应是教师基于教学起点,通过理性地分析,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后进行的精心的准备。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时,我首先对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起点和难点作了分析。

首先,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初步了解: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若干份。学生也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我的预测,学生的逻辑起点高于现实起点,“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这个知识要点对他们来说困难不大,因此此处教学步子可以大一点。

其次,本课学习难点为:联系现实情境中的具体现象,从中抽象出相应的分数;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基于此,我对问题的呈现内容、呈现方式做了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这个数你认识吗?什么是1/4?你能结合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说一说吗?老师这也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蛋糕,涂色部分能用1/4来表示吗?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1/4这样的分数。”

此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现实起点出发,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含义,自然引出“平均分”,既有效地进行了概念的巩固和复习,也为学生思维的迁移、新知的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重视生成,顺应学习起点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难以预测的,正如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面对课堂出现的生成,我们首先应把学生、教材钻研透彻,这是应变生成的基础。”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在不同学科领域提前接触和了解了一些比教材进度超前的知识,课前教师预设的学习起点具有不确定性。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推进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互动的不断深入,会不断生成“新起点”,而这些“新起点”往往在预设之外。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生成,努力在起点推进的动态过程中找到一个新知教学的切入点,并及时根据课堂生成调整教学预案,帮助其逐步将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加以提炼与升华,使课堂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动态生成。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平年、闰年”时,播放动画:小明:“我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弟弟,他是2012年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满一周岁了。全家人都在为弟弟过生日做准备,我也为弟弟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可2013年的年历上怎么没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关于“小明弟弟出生日期”的问题是比较难的,原来估计只有极少数学生能找到答案。按照教学预设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应该是:请学生拿出自己的2012和2013年的年历对比着找一找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12年的哪一天出生的。

结果出人意料,所有的学生都知道答案。看来学生的现实起点比预计的要高,于是我及时进行了调整。

师:谁来说一说2012年和2013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观察1999年~2010年的2月的天数,你有什么发现?

这节课的知识点很多,很多教师在预设时总担心一节课完不成教学目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成,并及时调整教学预案,让生成点成为学生学习的新起点,让学生在探究、思考、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促进学生探索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

四、画龙点睛,提升学习起点

数学学习是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现实经验互相作用融为一体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任务就是在不断丰富和提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所以在课堂上关键的地方用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的认识科学化、深刻化,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进行一些基本练习后,出示例2的第二小题,反馈时发现一个学生是这样画的:“■△● ■▲●■▲”。我问:“同学们,这样有规律吗?”学生议论纷纷,有一个极小的声音说:“有规律。如果只看图形是有规律的。”我说:“这位同学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非常了不起。但是这道题能不能只看图形不看颜色呢?”马上有学生激动地说:“不能,图形的形状和颜色都要看。”师:“对呀!当我们找图形排列规律时,要看它们是不是按照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重复排列。”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是很正常的。通过该学生在找规律时只考虑图形的规律而忽略颜色的规律这个错误资源出发,通过适当点拨,引出正确的想法,从而使其认识逐步深化。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正确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站在各自的“起跳点上”,运用自己的跳跃方式“跳一跳”,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动态中生成智慧火花,才能让更多的意外化为课堂的精彩!

(责编金铃)

上一篇:2022麻醉科手术室工作计划下一篇: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