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教案设计参考

2024-06-23

地球上的水教案设计参考(精选9篇)

1.地球上的水教案设计参考 篇一

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有害,要爱护水资源。

3、能做过滤水和咸水变淡水的实验。

重点难点:

1、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

2、分析数据,理解地球上缺乏水资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 具: 图片

实践活动检查 设计一张节约用水的手抄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述: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的很多神奇之处,水对我们人类真是太重要了。那么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我们的水资源真的是多到用不完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上的水》。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提问:除了我们说过的,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有水?

2、(出示教材36页“地球的主要水域”图片)讲解:这是整个地球展开的地图,有颜色的是陆地,白色的是海洋,请同学们给海洋图上蓝色。

3、学生涂色

4、讨论:涂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5、小结: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只有30%是陆地。在陆地上面,还有河流、湖泊、小溪等,地底下还有地下水,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从太空上看地球,整个地球是蓝色的。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匮乏

1、谈话:地球上有那么多的水,我们会缺水吗?

2、学生讨论

3、讲解: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而淡水绝大部分又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使用。

4、体验活动:

5、交流:做了这个活动,有什么感受?

四、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处理办法

1、交流:说说自己周围水的状况。

2、提问:你们周围的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3、学生讨论

4、讲解:农业上喷洒农药、施加化肥,工厂中排放有毒气体,生活中乱扔垃圾等人类活动都会对水源造成污染,严重时将导致动植物死亡,人体中毒得病。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5、(出示一杯污水)你们能想办法将这杯水变得干净一些吗?

6、学生讨论后分组实验过滤的方法。

五、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1、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2、讨论: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来节水、护水呢?

3、学生交流

4、小结

(六)作业: 设计一张节约用水的手抄报

后孟小学

2018 年 5 月

4日

2.地球上的水会逃出地球吗? 篇二

但是,地表的水会因蒸发、植物蒸腾或冰雪升华成为水汽而进入大气,而水汽的密度比空气密度低,水汽在静止的空气中有上浮的趋势。正如我们看到的水滴非常小、与气态水接近的白色蒸汽都是往上走而不是下沉。那么,水汽是否会一直浮升而逃出地球呢?气体总有从密度高的地方向密度低的地方扩散的趋势,近地面的水汽密度显然高于几近真空的星际空间的水汽密度,大气中的水汽是否会因为扩散而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跑到地球之外去呢?另外,是否存在水分子发生化学、物理变化后跑到地球之外而使地球上的水减少的可能呢?

大气的分层结构与水汽的分布

水汽指空气中气态的水,而不包括空气中状态不稳定的液态的水(云、雾、雨)和固态的水(雪、霰、冰雹)。空气中的水汽比湿,即水汽质量占空气总质量的百分比,随着空气干湿的程度从0~4%变化很大。寒冷干燥地区的干燥季节水汽比湿几近于零,热带多雨地区的多雨季节则会接近4%。

随着空气从地表到高空越来越稀薄,大气中的水汽密度也从地面向高空逐步下降。观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500~2000米处,水汽含量只及地面的1/2;在5000米处,只相当于地面的1/10,再往上则更少。水汽绝大部分集中在低层,有一半的水汽集中在2000米以下,3/4的水汽集中在4000米以下,10千米~12千米高度以下的水汽约占全部水汽总量的99%。

90%的大气水汽都集中在对流层内。对流层的厚度在赤道附近有12千米厚,在两极地区只有8000米。

自对流层顶部向上至55千米高度为平流层,其水汽含量已经极少。平流层形成机理与臭氧层密切相关。因紫外线的照射,位于平流层顶部的一部分氧分子被分解为氧原子,氧原子与未分解的氧分子结合生成臭氧,臭氧吸收大部分短波紫外线而升温形成逆温层。逆温层的存在阻止了大气的上下对流。

从平流层顶到85千米高度为中间层,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层顶温度可低至-100℃,是一个较弱的对流层。在距地面高度80千米左右,还有冰晶存在,这类冰晶颗粒的半径一般为0.05~0.5微米。在曙光初现或暮色将尽时冰晶被太阳照射会形成呈淡蓝色或银灰色的夜光云。只有在高纬度地区的夏季才能见到夜光云。

从中间层顶到800千米高度为暖层。在270千米高度处,空气密度约为地面空气密度的百亿分之一。暖层在300千米高度时的温度高达1000℃以上。暖层又称电离层,暖层中的氮、氧气和氧原子等气体成分,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下,已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在电离层中,即使有水,也会被电离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因此不可能存在水分子。

暖层顶部以上称为外层,又称逃逸层。这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它是大气圈的最外层,没有明显的上界,而与星际空间相连。由于空气十分稀薄,受地球引力作用较小,一些高速运动的大气质点可因此脱离大气圈,逸散到星际空间去。

水汽不会因为浮力而跑出地球

水汽到底会不会因为浮力而跑出地球呢?在了解了大气的分层结构与水汽的分布之后,答案也就渐渐浮出水面了:浮力作用并不会使水汽逃出地球。具体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原因之一:水汽可以溶解于空气。大部分水汽溶解于空气而混为一体,水分子与其他空气分子结合在一起,不会因为比重的不同而分层。

原因之二:大气层中有温度很低的区域,例如对流层上部的温度可低至-80℃。在较冷的区域气态水分子会凝结成液态水,甚至凝华为固态水,并相互合并成水滴、冰晶,当水滴、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掉落下来。

原因之三:大气层有逆温层存在,包括平流层和电离层,都是上层温度高而下层温度低,温度低的下层空气密度更高,不可能靠浮力运动到密度低的上层。

原因之四:即使逃脱第一、第二、第三关,少数跑到电离层的水分子,也会被分解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同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质量比水分子更小,所以即使少许漏网的水分子没有被分解,也不会上浮到电离层以上。

因此,地球上的水分子不会因为质量小靠空气浮力跑到电离层以上,也自然跑不出地球。

水汽不会因为分子扩散而跑出地球

如果水分子向外的分子扩散运动速度超过了该高度的地球逃逸速度,水分子就可以逃逸到太空。那么,地球大气环境中的逃逸速度和分子扩散运动速度又是多少呢?

通过简单计算我们可以得知,在地球表面逃逸速度为11.17千米/秒;大气外层的底部在距离地面约1000千米高处,逃逸速度为10.4千米/秒;在距离地面10000千米高度,逃逸速度减小为7000米/秒。在室温下,空气分子的平均速率为461米/秒,相当于子弹的速度。在大气逃逸层,温度在1000℃以上,按1300K(K又称开尔文,开尔文温度=摄氏温度+273.15)计算,空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可达到977米/秒。

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只是很多分子的速率的平均值,其中肯定有运动速率高于平均速率的分子。据统计,高于平均速率5倍的分子已经很少。所以,如果一种气体的5倍平均速率低于逃逸速率,就可以认为该气体达不到逃逸速度,逃不出星球的引力约束。

对比图表中不同气体的5倍平均速率与地球逃逸速率(地面11.17千米/秒,1000千米高空10.4千米/秒)可知,在近地面,所有气体成分都不可能靠分子扩散运动逃离地球;在大气外层下部,因为引力减弱且温度很高,逃逸速率下降而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氢(原子或离子)和氦气已经可以逃出大气层而进入太空,只是分子量较大的氧气、水汽、二氧化碳、氮气仍然逃逸不出去。

再往上到10000千米高空,地球逃逸速度降低到7000米/秒,温度最高可达3000℃,空气主要成分的5倍分子运动速率都在7000米/秒以上。也就是说,在大气逃逸层上部,在理论上,几乎所有大气成分都是可以逃出地球的。但是,在2000千米以上高度,是完全电离的逃逸层,实际上空气分子都已经不存在了,重原子也不存在,只剩下氢、氦两种原子。所以,除了氢和氦,不存在空气从地球逃逸的问题。

所以,对于是否真有水分扩散逃逸出地球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水分子根本到不了逃逸层。水分子只存在于电离层之下,被电离层分解而越不过电离层,不可能出现在电离层之上的逃逸层。

水汽是否会通过其他物理化学作用逃离地球

进入电离层的水分子会被电离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氢离子很轻,是可以穿透电离层进入逃逸层并进一步逃逸到星际空间的。地球内部的水分子虽然不能直接逃出地球,但是否会通过电离、损失氢离子的方式而减少呢?

据估算,地球每秒钟逃逸损失的氢有3000克,氦则为每秒50克。不过,尽管地球上的氢在逃逸,但在几十亿年的地球史上水却没怎么减少。一方面,在氢逃逸出地球的同时,太阳风、陨石也在不断给地球补充氢,使氢得到部分补充。另一方面,尽管水分解的氢逃逸了,但剩下来的氧却可以跟氨、硫化氢、甲烷等反应,生成氮、硫酸、二氧化碳和水。正是氢逃逸和氧留存,使地球上的氧气逐渐增多,并氧化其他物质生成水。这样的机制使地球原始大气逐渐变成以氮、氧、二氧化碳为主的地球现代大气并形成了海洋,才有了适宜人类生存的生机勃勃的地球。

不过,现在地球上大气中的氢已经很少。如果氢的逃逸主要依靠水分子电解来提供氢,而氧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水的总量抵不上电解的水,那么地球上的水就会因为氢的散失而损失一部分。

总之,地球上的水,既不会因为水汽比重轻而上浮逃跑,也不会因为水分子扩散而逃逸,起关键作用的是大气电离层,它使水分子分解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水分子被电离层阻隔而不能在电离层之上出现。同时,在地球原始大气中,水分解后氢逃逸,留下氧来氧化其他物质生成水,这也使地球的水并没有因为电解氢流失而减少!

3.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2.知道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自身有害。过程与方法

1.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2.了解过滤水和咸水变淡水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1.真正体会到水是生命之源,与每个人息息相关。2.增强节水意识,自主保护水资源。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教学难点:分析数据,理解地球上缺乏水资源。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水景图片、水污染图片、地图、水资源比例图、烧杯、汤匙、滴管、净化水淡化水简易装置。学生准备: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与学生谈话交流:

1.同学们:假如现在烈日炎炎,你口干舌燥,你最想干什么? 2.水一直被我们人类尊称为“生命之源”,可见水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那么关于水的问题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的话题就是“地球上的水”。板书课题。

3、课件展示关于水的图片让学生欣赏。(配乐)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提问:地球上的水都在哪呢?(学生回答)

2.同学们一下说了这么多,那么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些“美丽的水景”。

师生小结:地球上水的主要分布。(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暗河等)

3.由于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于是有人就给地球起了另一个好听的名字。大家知道是什么名字吗?(水球)

4.地球上真的有那么多的水吗?看教材36页地图,比较地图上的陆地和海洋面积大小。学生给海洋部分涂上蓝色,涂后谈感受。小结:地球表面有70%被水覆盖。可以说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从太空看地球,整个地球都是蓝色的。(课件展示“从太空看地球”的图片。)

5、播放珍贵的淡水资源的视频。

(三)认识水污染的危害

1.谈话:虽然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以让我们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少得可怜。可就这么仅有的一点淡水资源也被不同程度的污染了。2.提问:同学们知道水污染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回答)小结: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四)了解净化水、淡化水方法,提出节水的必要性

1.过渡语: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人们在想办法获得更多的淡水。

2.小组交流并汇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3.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浪费水的数据,学生充分讨论节水、护水的方法。

4.讨论并理解“请珍惜每一滴水,如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

(五)、活动四设计节水宣传语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计出节水宣传语。

(六)、板书设计

地球上的水 有限的淡水资源

4.地球上的水教案设计参考 篇四

晋江市养正中学地理组 徐玲玉

一、课标: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二、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与水资源的关系;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并能运用基本的材料加以说明。

2)从时空两个角度,理解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3)了解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在数量、质量方面产生的影响,理解人类采取种种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2、过程与方法:

1)以问题导学的形式趋动本节课的三大知识点

2)主题研讨:晋江缺水,南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

3)学生DIY节水标志,达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4)学习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培养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懂得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三、教学重点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设计理念:

1、课堂学习环境:网络教室,三人共用一台电脑,这样的座位安排方式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合作探究的交流空间,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课前让学生自行组合,取长补短,便于交流合作,尽可能实现课堂上思维的撞击。

2、交流平台: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62645162)

优点:制作较为简单,而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讨论的功能。

新浪博客资源:“情境导学”“知识大餐”,“主题探讨”,“学生DIY”,“视野拓展”

3、课前博“课”:

布置学生相应的预习,组织学生进行了附近水资源的调查,全班同学以合作的形式设计了10份的节水标志放到博客中进行评价,利用周未的时间让学生在家里浏览学习博客资源。

4、课堂系统将以学生为主导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充当引导,学生主讲。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

八、课后视野拓展:如何利用南极的冰山?

九、板书设计:

数量

水资源危机

5.地球上的水教学反思 篇五

我主要从科学课中体验活动的创设与实施方面谈谈个人的反思。   我们已经意识到在科学课的学习中体验活动的重要性,因此,在每次的教学设计中都力图创设最能打动学生的体验活动。当初在设计“地球上的水”一课时,我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个体验活动:在课堂中让学生亲自用水洗洗水果或者蔬菜,然后用饮料瓶来量一量大约用了多少水?从而体会日常无意识浪费水的行为,但是在试教时发现,因为受教室条件的限制,学生当时的用水量很少,基本上没有浪费水,课后想一想,这是因为我们无法在课堂上还原生活中的场景,不能让学生完成“亲历式体验”。这个设计失败了,那么该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无意间的浪费呢?经过反复思考,并且和其他老师进行研究,我又设计了这样两个体验活动:一个是家中的体验活动:“记录一周内 家庭用水情况。”学生回家之后,认真的观察、仔细的测量,如实的记录,然后把结果拿到班级中汇报,学生们在交流中感悟到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另一个体验活动是在课堂上“用饮料瓶接20秒水流”的实验。这个实验来源于“人们洗手往往开着水龙头,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浪费”。可是在课堂中的这个体验活动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短短20秒竟流走了大半瓶的水,约600毫升!学生震惊了,当老师连续的追问:一次洗手浪费这些,一天呢?一家呢?一个楼院?……这样联想式的思考,把学生的思维深化,让学生的体验更深入,学生的心确实被打动了,他们强烈地意识到浪费水是可怕的,这种浪费水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可是又不被大家注意的。于是学生自发地产生了制止浪费的想法,从而达到了教育的效果。   从这一体验活动的修改过程中,我悟出了这样的道理:设计体验活动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想:   1、亲历式体验必须在学生现实生活情境中完成,不能由教师虚设。   2、要抓住儿童常见却被忽视的活动引导体验,帮助学生更细致地关注生活。   3、体验活动中教师引导作用尤为重要,要起到点睛之用。   4、联想式体验要适时适度,要建立在充分的感性体验基础之上。

6.地球上的水教案设计参考 篇六

1. 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 该区域降水增加B. 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 蒸发量不变 D. 地下径流增加

2. 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

A. 封山育林 B. 退耕还林

C. 修建梯田 D. 修建小型水库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一水文站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的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图例所代表的补给类型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1—冰川融水 2—积雪融水

B. 4—雨水 5—冰川融水

C. 1—积雪融水 3—浅层地下水

D. 4—冰川融水 5—浅层地下水

4. 为改善该河流经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对该河流水资源的使用进行统一的规划

B. 利用该河流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

C. 修建水库,扩大灌溉面积

D. 发展灌溉农业,实施大水漫灌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5~6题。

5. 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①纬度 ②洋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图中C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寒流经过 B. 暖流经过

C. 有上升流 D. 寒暖流交汇

读图,回答第7题。

7. 若箭头表示洋流流动方向,该处洋流是( )

A. 西风漂流 B. 日本暖流

C. 墨西哥湾暖流 D. 北太平洋暖流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8~10题。

8. 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 3月 B. 6月 C. 10月 D. 12月

9. 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气候特点是( )

A. 进入湿季,高温多雨

B. 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 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 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

10. 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 东北信风 B. 东北季风

C. 西南季风 D. 东南信风

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受洋流影响,同一纬线上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读某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和等温线图,图中实线表示海水等盐度线(%),虚线表示海水等温线(℃)。读图回答11题。

11. 比较海水等温线a、b、c的大小关系( )

A. a>b>c B. c>b>a

C. b>a>c D. a>c>b

1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2011年12月26日电,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今天下午13时45分宣布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4500海里,用时10天左右抵达任务海区。

材料二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______(大或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航线,运输的主要资源是______,世界上该物资的最大输出地是______。

(3)图中正确表示该季节洋流流向的是 (A、B),其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显示的是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______(填字母)。

(3)A、B、C三支洋流中,最强大的洋流是______(填字母),该洋流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E洋流沿着______大陆 ______(东或西)岸流动,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正常年份,______(填字母)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但也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上升,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稀少,可能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14.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现在太平洋中有这么一个“作品”,叫“太平洋垃圾旋涡”——这基本上是由废塑料品和碎片构成的浮动版图。据研究人员统计,全球每年产生1亿吨塑料制品,其中10%的最终“归宿”是大海,而太平洋上这处“旋涡”是最集中的“垃圾场” (下图甲所示),面积可达343万平方千米,中心厚达30米。这种“垃圾旋涡”所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很多国家与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1)甲处垃圾旋涡的旋转方向是______(顺、逆)时针。

(2)图中a、b、c三支洋流中为暖流的是______。b洋流名称为______,它对沿岸气候有______影响。

(3)在乙区域有世界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简述该渔场的形成原因。

7.地球上的水教案设计参考 篇七

近来,科学家又有一个重要发现: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补充。

据美国科学家最近在美国地质物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卫星观测表明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它们带来的水分进入了地球大气和海洋,对地球上保持充足的水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物理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于1986年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极地探测卫星又发现,每隔5至30分钟,就会有直径在12米左右的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外层大气,每天撞击地球大气层的冰球总数最高达4.3万个。

8.参考教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其意义,地方时、区时的应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及其意义。

2、学生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四季及五带的划分。

3、通过让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验证结论等培养各种能力。

4、通过对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两节教材内容阐述了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与老教材相比,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这样做更具科学性,因为无论是昼夜交替或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等等,都不是单纯的自转或公转的结果,而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联合结果。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讲了三个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与老教材相比,少了“对地球形状的影响”。这反映出新教材重视“实用性”的意图。因为与前三个意义比较,后者的实用性明显偏低。

在讲述“昼夜交替”时,新教材增补了用太阳高度来描述各地的昼夜状态,使“昼夜”与“太阳高度”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昼夜状态的说明,也有利于学生对太阳高度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对于“时间”,新教材增添了不少内容,充分体现了“应用性”特点。教材首先明确了地方时的概念,接着指出使用地方时的缺陷,从而自然引出“区时”,最后介绍了各国的一些特别计时的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区时”的使用,以适应社会。

而对“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则删除了理论分析,只介绍偏转规律,这完全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避免了泛泛而谈,增加了“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的实例,更加贴近生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从大的方面看,增加了“五带的划分”,这是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内容非常重要,且放在这里也比较自然。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新老教材无大的差别。主要阐述了各地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只介绍了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以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三个特例进行分析。删除了较难,也较繁琐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四季的划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及欧美国家天文四季的划分方法。教材新增了“二十四节气”内容,因为这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而且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对昼夜的产生,应先演示,可以用地球仪加发亮的灯泡(或手电筒)、多媒体动画、挂图、板图等。再设问:为什么会产生昼夜?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亮的半球为昼,暗的半球为夜。那么昼与夜之间的界线叫什么呢?引出晨昏线概念。

2、晨昏线概念较抽象,应以教师讲解为主,且配上不同视图。首先明确概念: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即为晨昏线,它是晨线与昏线的合称。晨线的西侧为夜,东侧为昼;昏线的西侧为昼,东侧为夜。如下图:

AB为晨线,昏线在后面; CD为昏线,DE为晨线; FS为晨线,SG为昏线。

最后强调,晨线与昏线的两端一定在极圈内。那么,晨昏线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呢?让学生思考,从而转入昼夜交替的学习。

3、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易得出结论:地球的自转。可进一步深入,公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用地球仪或多媒体演示),再说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太阳日,所以昼夜交替的.原因应表述为由于地球的运动。那么什么是昼呢?引导学生得出:理论上能看见太阳。能否看见太阳怎样表述呢?引出“太阳高度角”概念。

4、对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应用图示法(有条件的用多媒体动画)讲解。首先要讲清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如下图。

并强调太阳高度角总是小于等于90°,这样就能了解正午后的太阳高度角了。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时过某地的经线方向的切线与太阳光线的夹角)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必须结合地球仪、多媒体动画、示意图等慢慢讲解,切不可操之过急。弄清楚太阳高度概念后,就可让学生思考,怎样把太阳高度与昼夜联系起来,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太阳高度大于0为昼,小于0为夜。

5、昼夜交替的周期,只介绍结果就可以了,不必究其原因。太阳日的意义,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思考后回答。

6、为使学生容易理解地方时的概念,可把定义改为:把某地太阳到达最高位置的时刻,定为正午12点,这样的时间叫地方时。再让学生议论,使用地方时有什么优缺点?(对当地居民来说,便于起居作息,对于交往来说,非常不便),从而引入区时讲解。

7、“区时”学生在初中时学过,但已忘得差不多了,应重新学习。对时区的划分,最好用一张北半球的极地投影图说明。如下图:

从应用性看,重点应放在区时的换算上。公式及注意事项如下:

某地区时=已知区时±1小时×相隔时区数

(相隔时区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大减小;分别在不同时区的,相加。即同减异加。±:在已知时区东面的,取+;在已知时区西面的,取―。即东加西减。计算时,一般把东十二区当作最东,西十二区当作最西。)

关于有些国家使用区时中的一些特例,应作仔细介绍,以使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区时的使用。

8、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可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演示。方法是:画南、北半球极地投影图各一张,用铅笔点住极点,顺着经线往图外某点画直线,比较地球转与不转时的铅笔轨迹。再让学生总结偏转规律。对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可师生共同讨论完成。首先让学生思考,泥沙在河口为什么会沉积?(落差变小、河道变宽、海水的顶托等,造成流速降低),接着设问:为什么会主要形成在北岸,而不是在南岸?(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9、让学生讨论,随着季节的变化或同一季节的不同纬度,温度状况有否变化?(回答是肯定的)然后说明: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呢?主要是各地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可把昼夜长短比作水阀出水时间长短,把正午太阳高度比作水阀大小,然后用出水量说明太阳辐射量。

10、对“昼夜长短的变化”,要先讲清昼弧与夜弧概念。晨昏线把纬线圈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昼半球,称为昼弧;另一部分在夜半球,称为夜弧。昼、夜弧的长短可表示昼、夜的长短。再让学生阅读课本的三张插图,分别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时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最后总结一般规律:在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不直射的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在赤道上,终年是昼夜等长。

11、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最好也让学生通过读课本的三张插图,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然后总结一般规律:

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最大(为900)。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12、设问: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有否变化?学生应能答出:有变化且呈周期性。教师即可指出,这就是四季变化原因。转入“四季的划分”学习。

13、让学生阅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北半球)”图,设问:我国传统的四季是怎样划分的?(根据“四立”划分)设问:夏至是夏季的中点,是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冬至是冬季的中点,是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传统四季的划分,只重视接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天文含义相符。但同时指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也考虑到了气候因素。例如“大暑”,在夏至后一个月,在现行阳历中大约是7月23日到8月8日,同我国传统的三伏大体相同。“大寒”在冬至后一个月,约为1月21日至2月4日,同我国传统的三九相差不多。惊蛰原来叫雷惊蛰,意即春雷惊醒冬眠的蛰虫。清明原来叫清明风至,意即东南风开始盛行。

14、设问:欧美国家传统四季是怎样划分的?(学生读图后回答:根据“二分”、“二至”划分)与我国传统四季在时间上有何差异?(推迟一个半月)那么它主要考虑了太阳辐射还是气候?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气候。

15、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是怎样划分四季的?这样的划分主要是考虑天文还是气候?(把冬、夏季与我国三伏、三九、四九对照),最后得出结论:为使季节划分与气候相结合。

16、让学生阅读课文,以我国二十四节气为例,说明季节划分的意义。

17、设问:同一季节,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有否变化?学生应能答出:有变化,且呈规律性。教师即可指出,既然有变化,就有热量差异,进入“五带的划分”学习。

18、让学生阅读“五带的划分”图,说明五带划分的界线和范围,五带划分的标准(有无太阳直射,有无极昼、极夜),五带的划分主要考虑什么?(理论上的太阳光照情况)对五带划分的作用,应由教师分析:它是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四、讲授提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昼夜交替

1、 昼夜的产生

2、 晨昏线

3、 昼夜交替的原因

4、 太阳高度

5、 昼夜交替的周期

6、 昼夜交替的意义

地方时

1、 地方时概念

2、 使用地方时的缺陷

3、 区时

① 区时概念

② 区时的换算

③ 使用区时的一些特例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

2、实例分析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昼弧与夜弧

2、 昼夜长短与日照时间

3、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强弱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四季的划分

1、我国传统四季的划分

2、欧美传统四季的划分

3、现在北温带一些国家的四季划分

4、 季节划分的意义

五带的划分

1、五带划分的界线和范围

2、五带划分的标准

3、五带划分的作用

五、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题:宁波市部分地区底层楼房采光状况分析

方法与步骤:

1、 利用资料,查找不同月份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然后计算正午太阳高度。

公式: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0―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或用实测法求得正午太阳高度。方法是:在正午时,度量已知长度的杆子的影子,然后用公式求得正午太阳高度。

2、 测量目标楼房南面的楼房高度及间距。

3、 计算阳光射到底层楼房的最小角度。

4、 把计算结果与各月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分析全年理论采光状况。

5、 进行实地观察,与理论分析比较,得出实际采光状况。

6、 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练习

(一)、单选题

1、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是: [ ]

A. 一个点 B. 一个面 C. 一条线 D. 整个地球

2、地表经度相同的地点是: [ ]

A.日出时间相同的地点 B.地方时相同的地点

C.昼夜长短相同的地点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

3、在地球表面,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是: [ ]

A.人为规定的 B.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

C.地球自转的结果 D.受黄赤交角的大小制约的

4、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

A.每年重合两次 B.每年重合一次

C.永远重合 D.永远不重合

5、某地位于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交点上,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的状况是:[ ]

A.每天正午的太阳高度相同

B.每年内有一次最大值,出现在3月21日。

C.每年内有一次最小值,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

D.每年内有两次最小值,出现在6月22日和12月22日前后。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7、从8月1日到9月1日这段时期内,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北京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并且昼短夜长,夜越来越长

B.赤道处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并且昼夜长短相等

C.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并且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D.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8、位于西经30度、南纬50度处沿经线向南极刮的风偏向在: [ ]

A.西经30度以西 B.西经30度以东

C.西经30度上 D.南纬50度以南

9、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按由长至短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武汉、乌鲁木齐、台北、兰州

B.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台北

C.乌鲁木齐、兰州、台北、武汉

9.地球上的水教案设计参考 篇九

2016年春夏,由于持续的大雨和暴雨,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内涝现象。武汉等城市相继出现城市看海的尴尬景观。针对这种现象,国务院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中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青藏地区 2.下列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①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②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③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④城市建设大面积增加湿地与绿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图11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引起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①流域内降水变化 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上游地区植被破坏 ④当地围湖造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会引起

A.湖泊土壤肥力下降

B.湖泊调蓄功能不断增强 C.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D.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2011年9月14日,位于可可西里地区的卓乃湖发生溃决,洪水经冲出的洪沟和库赛河流入库赛湖,9月20-30日期间,库赛湖因水量急剧增加出现湖水外溢,并导致其下游的海丁诺尔发生类似情况,湖水最终汇入盐湖。如果盐湖也因为来水量持续增加而外溢,汇入楚玛尔河,则卓乃河将成为长江的最北源,下图示意盐湖及周边地区湖泊水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科学家发现2011年9月盐湖增加水量远小于卓乃湖溢出水量,原因最可能是

A.沿途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B.灌溉农业区用水量多 C.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截留

D.经河流流入其他区域 6.2011年9月前后,流域面积基本没有变化的是

A.卓乃湖

B.库塞湖

C.海丁诺尔

D.盐湖 7.一旦盐湖湖水外溢,将

A.增加该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B.可能影响长江水体的水质 C.利于青藏铁路路基的稳定

D.提高周边地区土壤的肥力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上图为祁连山一一一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下图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关于图中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D.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9.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B.“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C.“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D.“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C.远小于210毫米

D.约为210毫米 11.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湖水富营养化加重C.盐湖面积缩小

D.湖水盐度增大 读北京地区天堂河流域降水—径流过程的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导致北京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发展

B.气候变暖,蒸发加剧C.降水减少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13.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间,最大径流量变化的原因是()

A.降水减少

B.温度升高C.地下水埋深增加

D.植被增加,涵养水源

14.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水位已平均回升了3米多,正以每天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A.跨流域调水

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增加

D.上游修建水库 潜水水位是指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程。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有深厚的砂砾堆积层,下图为该区域某地平行于海岸线的一段剖面图,其中实线为该区域地表海拔高度,虚线表示潜水埋藏深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

①丁地地下水水质最好②乙地潜水水位最高③潜水从丙地流向乙地④甲地可能形成湿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最可能出现海水入侵的是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生态带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B.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D.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18.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A.喜阴凉

B.耐旱涝

C.根系横向生长

D.茎干中空而脆 19.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可以

A.增加河流水量

B.减少河道淤积

C.缩短使用期限

D.减轻旱涝灾害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湖(下图)随着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变迁,其范围曾不止一次的扩大与缩小:当湖面缩小时,成为完全的内陆洼地或者多个不连续的小湖泊;当湖面扩大时,通过R河与额尔古纳河存在“吞吐”关系。1952-1962年,湖泊面积曾快速扩张;1958年,在R河筑坝建问,切断湖泊与额尔古纳河的联系;1971年开通人工河a;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呼伦湖不断姜缩;2006年起,修建人工河b,有效遇制湖区生态环晚恶化2014年湖区面积恢复到2002年的水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推测1952-1962年呼伦湖面积快速扩张的原因主要是

A.气温降低,蒸发减弱B.地壳下降,流域扩大 C.地壳上升,湖水外泄D.降水增多,水位上升 21.R河筑坝建闸导致呼伦湖

A.水量减少

B.盐度变大

C.蒸发加剧

D.水深变浅 22.与人工河a相比,人工河b突出的作用有

A.增加湖水水量 B.促进湖水流动 C.降低湖水盐度 D.改善湖水水质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m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3.图中A、B两地最大高差可能为

A.9mB.14m

C.17m

D.19m 24.拟建一渡口,方便甲、乙、丙三村之间的联系。从安全、距离等方面考虑,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①③之间河流流向为

A.向西流

B.向西南流

C.向东南流

D.向东北流 下图为“利用雨水设计的房屋效果图”,这种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6.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是

A.降水

B.径流 C.蒸发D.水汽输送

27.下列城市中,该类房屋在一年中能够雨水收集作用时间最长的是

A.长春

B.拉萨

C.乌鲁木齐

D.广州

读北京地区天堂河流域降水—径流过程的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通过等。环节

发挥

28.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导致北京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发展

B.气候变暖,蒸发加剧C.降水减少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29.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间,最大径流量变化的原因是()

A.降水减少B.温度升高C.地下水埋深增加

D.植被增加,涵养水源

30.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水位已平均回升了3米多,正以每天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A.跨流域调水

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增加

D.上游修建水库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C 2.A 【解析】

1.根据材料推断“一雨即涝”的城市应该位于我国降水较多的东部季风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青藏地区海拔高、降水少,故BD错;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雨季较短,而且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而华北地区城市众多,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发生“一雨即涝”,是我国最需要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故选C

2.城市建设使得耕地、草地等转变为建设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使得水分下渗减少,地表易积水成涝;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使得地表水无法及时汇入河流,易导致城区积水;城市建设大面积增加湿地与绿地,会加大下渗,减少内涝现象;据此判断①②③项正确,故选A。

【点睛】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改变地面及植被状况,而影响大气降水到达地面的分配。如修筑水库,二、由于过度开发局部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使地表、地下水贮量下降,出现地下漏斗及地上的断流,造成次生盐渍化;也使下游水源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沿海出现海水入侵,加重了额干旱化和盐渍化威胁。

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导致地区性气候向干旱化方向发展,直到形成荒漠。

四、环境污染而恶化水质,影响水循环的蒸散过程。洋面的油污染导致蒸发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增加,密度增大,也会影响到蒸发。

五、由于人类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大气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CO2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改变地球大气系统辐射平衡而引起的气温升高、全球性降水增加、蒸发加大和水循环的加快以及区域水循环变化。这种变化的时间尺度可持续几十年到几百年。另一方面,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排出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循环。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并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入水循环能形成酸雨,从而把大气污染转变为地面水和土壤的污染。大气中的颗粒物也可通过降水等过程返回地面。土壤和固体废物受降水的冲洗、淋溶等作用,其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径流、渗透等途径,参加水循环而迁移扩散。人类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受到污染,最终使海洋受到污染。

3.C 4.C 【解析】

3.图示为属于季风气候区的湖泊,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为丰水期,河流的水位高于湖泊,则河流补给湖泊,河流会带来泥沙注入湖泊,湖泊TSS通量为正值;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湖泊TSS通量为负值。因此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与流域内降水变化、湖水流向有关。故选A。

4.读图可知,图中泥沙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说明泥沙淤积,会导致土壤肥力增强,湖泊淤积导致调蓄功能降低,航运条件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选C。

5.C 6.A 7.B

答案第1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

5.从材料中可知,卓乃湖溃决之前,上游的3个湖泊均为内流湖,可以判断三个湖泊相互独立,无水系沟通。卓乃湖溃决后各湖之间形成河道,说明该湖溃堤使得湖泊的水位上升,突破了原来地形的限制,形成联系,则可以判断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对卓乃湖来水截留是主要原因,故选C。

6.从材料中可知,卓乃湖溃决之前,上游的3个湖泊均为内流湖,可以判断三个湖泊相互独立,无水系沟通。卓乃湖溃决后各湖之间形成河道,使得下游湖泊间形成了一个流域,面积均有所增加,只是最上游的卓乃湖流域面积不变,故选A。

7.一旦盐湖湖水外溢,将成为长江的最北源,由于湖泊为内陆湖,湖泊的含盐量高,盐湖水外溢汇入长江后,长江水质发生变化,对于区域的水资源总量没有影响,会影响青藏铁路路基的稳定,对于土壤肥力无关,故选B。

8.D 9.A 【解析】

8.古诗描述体现的是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是流水堆积作用;该地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属内流河;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D正确。

9.图中“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A正确;“阴脸”为阳坡,光照充足;坡度陡缓与阴坡、阳坡无关;阳坡是草地、阴脸是森林,阳坡并不比阴坡降水丰富。

10.D 11.C 【解析】

10.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蒸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11.大量种植耐旱植物,需要引水灌溉,使入湖水源减少,湖泊的面积缩小。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不能影响湖水的富营养化。

12.A 13.C 1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下渗和抽取地下水都能影响地下水位的深度。

12.从图中可以看出1979年至1994年地下水埋深在增加,说明地下水水位在下降,再联系北京的背景,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导致用水量增加,所以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埋深增加。选择A

13.1979年至1994年天堂河流域最大降水量的数量在增加,最大流量却在下降,而地下水埋深在增加,说明降水后下渗补充过低的地下水,导致地表径流减少。所以选C。

14.由于南水北调,导致北京对备用水源地的取水量大幅度减少,引发地下水水位回升,所以正确答案是A。

15.C 16.D 【解析】试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答案第2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15.丁地地下水埋藏最深,不一定水质最好;甲地潜水水位为10米,乙地潜水水位为12米,丙地潜水水位为8米,丁地潜水位为-10米,乙地潜水水位最高;从图中看甲地潜水深度为0米,甲地可能形成湿地,C正确。

16.图中丁地地下水为-10米,低于海平面,最可能出现海水入侵,D正确。

17.D 18.B 19.D 【解析】 17.从“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可以看出,传统河堤硬质牢固。轮胎中空,并不能明显减少河水渗漏,A错误。轮胎的铺设对提高水位十分有限,且新型生态河堤建设主要体现生态功能,B错误。生态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C错误。新型生态河堤是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牢固性相对要差,利用废旧轮胎可以减缓水流对生态带(河岸)的冲刷,保护河岸,故选D。

18.从图看,香根草从河堤底部到河堤顶部均有种植,推测有些生长于水中;河道水位常会出现季节变化,可以推测部分香根草时而被浸没,时而露出水面。因此推测香根草耐旱涝,故选B。

19.传统硬质河道河水和两岸地下水不能互补,而石笼网与生态带可以透水,河水和地下水可以互补。枯水期,地下水可补给河水,洪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最终减轻旱涝灾害。故选D。

20.D 21.B 22.A 【解析】

20.在短时间内,气温变化较小,蒸发量对于湖泊面积的影响不大,A错。在短时间内,地壳基本是稳定的,B错。湖水外泄,面积缩小,C错。导致1952-1962年呼伦湖面积快速扩张的原因可能是降水增多,水位上升,D对。故选D。

21.从图中河流流向看,总体从西向东流动,河流上修建水坝,导致湖泊水不能通过R河流入额尔古纳河,使得盐分积累,盐度增大,B对。由于不能排泄,湖泊水量会增加,A错。蒸发大小与气温变化有关,建坝的影响不大,C错。由于湖水不能进入R河,会使水深增加,D错。故选B。

22.由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呼伦湖不断姜缩;2006年起,修建人工河b,有效遇制湖区生态环晚恶化,2014年湖区面积恢复到2002年的水平。所以修建人工河b,是为了增加湖泊水量,而人工河a是为了将湖泊的水排进河流,故选A。

23.B 24.A 25.D 【解析】

23.由材料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m,B海拔在110-115米,A海拔在100-105米,两者高差在5-15米之间,结合选项,故选B。

24.读图可知,①所在位置,海拔高,且等高线稀疏,水流平缓,水平距离小,适宜修建渡口,而其它几地均位于下游地区,等高线密集,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选A。

答案第3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5.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东北,故选D。

【点睛】等高线数值的判读:等高线值的判读是以等高线为基础,综合题目信息对所求地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读。

1、根据流水的方向判定。水往低处流,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由高值流向低值。

2、根据示坡线判定。示坡线也叫降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3、根据等高距判读。等高距全图一致,结合图中所提示的信息,如海平面、某等高线高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出所求地高度。

4、根据两地间的气温差判读。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0.6℃/100m),可计算出这两地间的相对高差。

5、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判断。比如两条等高线之间,或闭合等高线的等高值相同,那么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小,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小;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大,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大。

6、根据公式法对相对高度的判读。(1)如果能从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所求甲乙两点间的海拔高度。则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两点之差。(2)如过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为不确定值,可以根据公式计算。H高—H低<∆H<H高—H低+2d,其中H高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高值的高程,H低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低值的高程。

26.B 27.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候的差异和水循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水特征的过程和环节,熟悉我国南北方降水的差异。

26.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雨水收集起来,减少地表径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选择B。

27.我国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所给的四个城市中广州在最南方,所以该类房屋在一年中能够发挥雨水收集作用时间最长的是广州。选择D。

28.A 29.C 30.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下渗和抽取地下水都能影响地下水位的深度。

28.从图中可以看出1979年至1994年地下水埋深在增加,说明地下水水位在下降,再联系北京的背景,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导致用水量增加,所以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埋深增加。选择A

29.1979年至1994年天堂河流域最大降水量的数量在增加,最大流量却在下降,而地下水埋深在增加,说明降水后下渗补充过低的地下水,导致地表径流减少。所以选C。

30.由于南水北调,导致北京对备用水源地的取水量大幅度减少,引发地下水水位回升,所以正确答案是A。

上一篇:我家家风征文标题佳作下一篇:生产技术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