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精选20篇)
1.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一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姓 名: 韩 思 月
工作单位:临 江 中 心 校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的改革,我们国家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过去只是单一的重视学生成绩,到现在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健康,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里健康,为孩子们留下一片干净的净土。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更一步的掌握知识和对信息处理的方法,因为打破了学生的传统理念,才能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上的需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对学生学习上的认知,对学习兴趣的体现来制定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弥补学生的不足,发挥学生的长处,激发学生的爱好,树立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文化水平,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不仅仅要作为学生“白莲花”也要做学生的护花使者,让花朵有分辨善恶的能力,有明辨是非的意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分层教学 融合 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
正文
在音乐课中。回忆起童年每次音乐课老师都是放磁带,或者播放音箱。那时候的音乐课虽然喜爱,但是少了一些新鲜的事物,那时候教师做备课,也是简单的手写,简单的音符也要写在备课笔记上,现在的音乐课截然不同,教师通过网络可以借鉴别的同事的成果,也可以在网上观看大师级别的公开课,可以说现在的网络传播也是非常快捷便利的。
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我们也要因材施教,教师就要做到坚决不能拔苗助长,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在我的课堂之中,每个学生的歌唱水平也都是不一样的,针对学生的水平,作为教师就要竖起耳朵听声音。帮助其学生解决课堂问题。
一、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我校自从实行分层教学以来,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身心成长,比成绩更为重要的就是我们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在的学生普遍自尊心强,在教师提问时我校教师从不以点名的形式来提问学生,都是编好序号,进行提问。一是不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二也帮助学生培养文化素养。为缓解普及型教育与个体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按照教学目标分层次,课堂教学辅导有层次,综合练习分层次的方式进行,从而有效地使全体学生受到系统培训。在信息时代中,知识的更新效率快。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要求学习者能够具有主动涉及知识的态度并能付诸于课堂实践中,要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够自我组织,并能控制学习过程,对学习能够自我评估。
二、在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中如何做到分层教学
首先要确定学生的学习状态,主要通过学生的考试的形式来确定的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考试的成绩来划分。我分为ABCD四组。A组的是学生成绩优异的,B组是学生此处较低的,C组是犯错误次数稍多的,D组为基础较差的。教师也要根据每一位不同学生的程度来划分来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法,A组的同学成绩一直都是拔尖的,作为教师可以适当的鼓励,但是怕小学生的沉浮不够深,表扬和鼓励也要适当的选择对象和场合。B组同学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错误进行帮助,根据每个学生的错误进行辅导。也可以让A组的同学来扮演老师的角色,教师可以一旁关注,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我的理解是,同龄孩子的共同语言会更多,更加会敞开心扉。在B组同学上要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发现孩子更多的闪光点。C组同学是基础稍差的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教师要有一颗耐心,找到学生基础差的原因,是否上课精神注意力集中。及时的和家长做家访,让家长和教师一起来找原因,并且帮助孩子解决问题。D组同学是基础较差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个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教学中找到针对这些学生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组的同学要重点培养的培养,虽然他们基础较差,但是激发学习兴趣成功后。他们将是最有潜力的同学。教师在分层教学中也可以根据玩游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基础上基础上增加教学知识
三、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1.教师能力上的融合在实践教学上,现在通过新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过去的差生,现在进化到后进生,对学生也是一种肯定和帮助,作为一名教师要深抓学生的长处,扬长避短,抓住学生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启蒙老师,教师不仅要有一片大海的知识储备力量,也要有给孩子们稳稳端着一碗水的能力。扎实的教学能力是帮助孩子学习的基本。作为一名教师也要有一个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面对家长,要作为及时家访,面对后进生,教师也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也要有一个处理危机事情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上甄选的好课片段针对学习者进行分享。
2.在备课上应用融合为了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一节生动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积极的参与学生每一个成长的过程,做好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连续性,事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
3教学设计上的分层
做好教学设计。具体来说,教学设计是指教师运用现代理论为基础,一句每个教师的特点、观点、风格运用自己的手法分析在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和步骤,并且合理的安排重难点的顺序,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生动,激发
学生的学习情趣,做好教学设计的预设、教学设计中的内容要鲜明。教学设计中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划分重难点,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针对后进生也要做好分析问题的准备。选择一个好的教学手段,教学设计的完成就会事半功倍。教学内容的手法和设计上是相互依存的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通过一个好的教学手法来体现就会发挥一个优化作用。
4课堂练习和课后布置的分层
做好课后练习和布置,艾宾浩斯研究发现,人脑对新事物遗忘遵循的是“遗忘曲线”规律,并且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如果学生对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做好及时的复习,非常容易遗忘。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练习可以有效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在接下来的学习可以做一个很好的铺垫,并且有意识的去寻找新的方法和思维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总结
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中国教育已经有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随着分层教学的完善,我国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再一味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德育发展。通过分层教学我过不在有差生这个名次,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学生和老师都是平等的。信息技术于分层教学的融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师为中心改变为课堂为中心,教师既能发挥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注释:因材施教:是根据不同的程度的学生施展不同的教学手法。
参考文献;《教育学》《教育概论》
申报时间:2020年11月15日
2.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二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主要发展方向, 若想全面实现深度融合, 我们首先应处理和重新编排课程内容,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使其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增强形象认知, 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进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论
深度融合具体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 使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增强学生的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和创新能力。其本质是对教学结构的改革, 旨在通过融合实践, 来优化教学效果[1]。为全面实现深度融合的目标, 我们加大了在实践活动中的探索, 不断开发教学资源, 改进教学模式,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法和实践
在信息化这个大环境下, 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的学习模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为全面实现融合目标, 我们应创新学习和教学模式, 推广小组协作式学习模式, 加强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2]。
(一) 创建智慧课堂
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创新, 最终创建了智慧课堂。教研组每月开展一节以智慧课堂为主题的教研课, 同时, 还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整个学校, 智慧课堂主要包含以下模块:
1. 网络学习。
课前面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 具体包含学习任务卡、微课、学习效果检测卡。学生依据学习任务卡可在家中、图书馆等进行自主学习, 一旦遇到问题, 可通过网络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
2. 预习效果检测。
通过学习效果检测卡, 待完成自主学习后, 可立即检测预习效果, 进而清晰认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 教师应认真归纳整理, 记录其中代表性问题, 并在课堂上集体讨论, 最终将问题解决。
3.小组协作。首先, 围绕教师精心挑选的学习疑问开展小组内部的协作探讨, 在此过程中, 学生可充当教师角色, 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其次, 围绕课堂探究任务开展交流讨论, 如若小组内部无法解决, 可请其他小组帮忙。另外, 教师还应从旁指导, 确保自主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4.巩固练习。通过测试平台进行巩固练习, 并依据检测结果, 掌握学习情况, 同时, 教师还应全面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 可依据实际情况, 进行适当的指导。同时, 学生还应充分利用为知笔记这个工具, 认真记录课堂笔记, 以此来加深记忆[3]。
(二) 开发课程资源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原有的教学资源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日益突出, 一方面, 无法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 缺少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无法达到现代人才培养标准。这要求, 教学工作者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扩大教学资源量, 实现共享。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 开发出了微课这种教学资源, 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还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均可在云端自由下载教学资源, 并存储在终端设备中, 将移动式学习变成现实。
(三) 构建研修平台
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 有效融合新开发的课程资源和创建的智慧课堂, 依据课堂反馈, 明确研修主题, 构建研修平台。
1.上传预案。合理选择开课伙伴, 形成开课团队, 待明确开课任务后, 借助网络资源或者实地交流, 编写教学设计, 并上传教学设计。这主要是为了营造全校老师参与优化课件的良好氛围, 尤其是对于那些新入职的老师来说, 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团队磨课。研修团队应及时整改教学设计, 然后上传到研究网中, 而开课团队应虚心接受研修团队的整改意见, 调整并完善教学设计, 再上传至教学设计栏目。这个环节主要是在校园教师队伍中创造研发氛围, 为新课改的新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3. 观课评课。
信息化专用教室是举行开课活动的主要场所, 其中研修团队人员应全员参加, 其余教师可通过网络听课, 在听课的过程中应及时发表个人评论, 也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发表评论。在学校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要让教师互相评判, 从而取长补短, 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校园中传承, 提高信息化教学效果。
4.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这要求开课人员应虚心接受同行建议, 思索、总结, 撰写教学反思, 确保质量, 上传至研修网中, 以供参考。只有不断进行反思, 才能将好的经验保持下去, 将不合理或者不适合的方式、做好和理念摒弃, 创造良好的教学模式。
实践表明,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观念, 还改进了师生关系, 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达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赢局面, 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建设进程。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其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进程, 这两者的融合也是一个长期过程, 因此,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我们应积极探索, 有效掌握最新理论和方法, 进而全面实现深入融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彦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之我见[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 (12) :33-33, 38.
[2]于福强.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4, (29) :67-67.
[3]周学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 (11) :136-136, 137.
3.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三
培养兴趣,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课本来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内容丰富有趣,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的空隙或完成教学任务后,也可以让学生玩一些游戏,但不要告诉他们玩法,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游戏的玩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学习,激发进取心。也可以专门找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游戏,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去玩,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智力发展。
二、技能培养策略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应把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信息能力放在首位。教学中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1、建立常规,为信息技术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避免信息技术课流于形式,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切实制定严格的信息技术课堂规范,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氛围,形成相应的监督、管理和督促机制。
2、教学有法,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教无定法,但教定要有法”。这是各科教学必须遵守的一个通用原则。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3、学以致用,利用信息技术技能实现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学生掌握了相关信息技术技能后,就要学以致用,利用信息技术技能实现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只讲授基本的知识点,然后推荐一些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到相应网站拓展学习相关内容。
三、自主管控策略
生活在信息时代,学生的信息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现实中很多学生自主管控能力薄弱,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大量占用学生的时间、精力,加之不少游戏中的暴力和色情成分,成为名副其实的“精神鸦片”。现在有许多家长、教师谈网色变,禁止学生上网。一味的“堵”,不如正确的“疏”。我们应该利用网络的积极因素,规范学生网络行为,正确导向,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自主管控能力,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目标刺激策略
教师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殊途同归,完成目标。如:教学综合性学习解说词,课本上解说词的范文,也没有解说词的写法。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写一篇介绍自己学校的解说词。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索解说词的写法,观看具体某个解说词的视频,可以实地拍摄学校风景、建筑,可以调查采访学校领导,了解学校情况,再写成介绍自己学校的解说词,在课堂上边播放学校的图片或视频,边解说。网络上丰富的交流工具,如BBS、聊天室、电子邮件等,使非面对面的交流成为可能,学生可以克服心里障碍,畅所欲言。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确定学习进程,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还可以与同学、老师甚至专家进行交流。
五、反馈激励策略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篇四
灵山县化龙中学
钟高承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同时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由此可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以无可比拟的优势进入语文教学中,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它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封闭狭窄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大语文教学观。下面我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信息技术为专业成长注入了动力
教育信息化时代,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传统“教书匠”的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早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时代赋予了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内涵。教师除了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反思。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为教师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保障,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功臣。
信息技术为我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教师备好、上课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备课时,我常常穿梭于各大网站,观摩名师教学视频,借鉴同行优质教案,下载优质的教学课件,可谓受益匪浅。如在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时,我从相关网站查找并下载了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图片,用简单的“powerpoint”制作成了CAI课件。那一幅幅形象的风景图片,那一组组详实的数据,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去年我在本校上公开课《苏州园林》时,我的教学创意来自网络上许多优秀的教学经验。我用“Flash”技术展示一个又一个苏州园林,该课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受到极为强烈的感染,对课文理解得更为深刻,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经过这些年来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教学的好帮手。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我和很多教师一样,所拥有的学习机会并不算多,但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不停地学习和积累,正是网络技术,特别是“教研平台”帮助我完成了这个心愿。如今,“教研平台”已经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通过它,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达到教师、专家等相互之间智慧的互联,为我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我每天都要到“教研平台”中浏览广大同仁的各类文章,有时也会发表一些自己的评论。更让我感兴趣的是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感悟、教学叙事等通过平台让广大同仁一同分享,还经常得到广大同仁的帮助,让我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将创设情境和激发兴趣相融合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时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的信息源,并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予以展示,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使寓教于乐成为现实.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为使学生领悟教学内容,感悟父亲爬过铁道给“我”买桔子的动人画面,我为学生播放了这段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浓浓的爱,学生很快进入了一个学习状态,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突破重点和训练思维能力相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我在教学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一课,作者描写白杨树正式出场是在第七自然段。这一段仅七句,却把白杨树的外形、色彩、性格写得极为形象生动。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非常自然。在这里,文章连用了四个反问句,像剥春笋一样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去思考。第一个“难道”以反问句引导读者思索人和白杨树的联系,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做铺垫。第二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不平凡的本质,肯定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联系。第三个“难道”以反问句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精神面貌,而这正是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句法同中有异,点破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赞美之情到这里也发展到了顶点。同时,此处也是思想内容的精华所在,展现了一种更为阔大更为深远的境界。这第七段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可先请同学们精读课文第七段,画出相应的句子。然后再用多媒体把同学们的画展示出来,集体讨论交流,最后用课件出示句子,说说这样谴词造句的好处。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将感知语言和培养语感相融合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训练语感。语感的训练关键在于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现代信息育技术的恰当运用,便可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将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在头脑中活动起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从而把握字里行间的点点情丝,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如《济南的冬天》一文,老舍在第2段开始写道,“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凭学生的一般生活经验很难有“暖和安适”之感。此时可用课件,通过画面的拉近、拉远,更迭、定格,让学生比较、观察、体会,反复吟诵表示画面的句子,在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活动中,使他们感受到了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产生明快、愉悦的情感。
总之,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需要教师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同时更需要教师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语文教学的本质,了解学生的特质,充分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潜能和作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打造更有语文味的高效课堂。
5.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篇五
2、在实际教学中,你是怎样做的?
3、据你了解,你校在这项工作中做了哪些工作?
1、充分利用交互式白板,请专家培训,使每位教师都能较熟练的使用电子白板上课让现代教育技术将逐步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
2、征集教师原创教学课件,并在备课组内交流使用。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始建设第十中学教学课件数据库。
3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程度作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标准。
4、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你有什么困难和建议?
6.信息技术怎样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六
信息技术怎样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怎样对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挥最大作用?为使全市教育信息化和国家教育云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更为高效有序,6月24日,东阳市教育云环境下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观摩活动在横店镇中心小学举行。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与会者分别观摩小学语文市级网络教研活动、横店镇中心小学美术翻转课堂教学、横店二小与三单中小学英语同步课堂。第二阶段由横店镇中心小学、横店一中作国家教育云学校应用的经验介绍。中央电化教育馆技术处处长费龙、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章雪梅,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徐飞,东阳市教育局局长徐文金、副局长杜召荣等出席了本次观摩活动并讲话。
费龙高度评价了本次观摩活动和东阳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他强调,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义务和愿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在下一步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更多更好的新模式。
在高度肯定东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同时,徐飞强调,东阳要积极发挥聪明才智,保持领先地位;逐步强化应用,促进不断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难点,会有挫折,要不断实践,坚定地走下去,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徐文金指出,要统一思想认识,提升推进教育信息化内在动力;要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他要求校长们要以本次观摩活动为契机,加强学习实践,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引领者,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加快东阳教育现代化步伐。
7.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关键节点,评价指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长期以来都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 许多学者提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以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 这无疑对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融合应用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体系并确立关键节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评价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已经从官方出台了一些评价工具, 而且有些评价工具已经可以在线免费使用。 国外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评价研究近几年文献数量相对较多, 这是因为国外在教育信息化这一研究领域本身比国内起步早, 进入常态化教学的时间自然也较早。 国外的研究相对比较关注课堂, 研究比较细致, 给出的评价指标比较详细, 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支撑不足, 国外多数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组织和机构出台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理论依据没有详细阐述[1,2]。 但是不可否认, 国外研究给出的许多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具体指标和指标内涵非常具有说明性, 即能够把课堂内部的因素考虑得比较全面和细致, 这些指标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关键节点的识别、分析、确认研究在国内外都鲜有报道, 但关键节点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控制起到关键的作用, 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指标的确定
(一)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本文从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实际出发, 在研究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 提取影响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的因素。以发展性评价理论、后现代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形成性评价理论为基础, 并结合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3], 确定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权重, 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9项和三级指标21项, 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摇摇
为了便于表达, 用A1表示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 用A2表示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 用A3表示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 满足的原则如下:
1.0<A1<1, 0<A2<1, 0<A3<1。
2.各项一级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 隶属于同一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所有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 隶属于同一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所有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
3.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该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它隶属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该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它隶属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它隶属的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该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要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进行合理、科学和全面的评价, 对不同的评价指标都应该选择合适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评价是更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笔者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 把信息化教学的评价主体定为: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
对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结果计算:先为三级指标评分 (学生评价×0.5+教师评价×0.3+教学管理者 × 0.2) , 二级指标得分由其下的每个三级指标得分乘以相应的权重, 加权求和而得, 一级指标得分与二级指标得分的获得方法是相同的, 即一级指标下的每个二级指标乘以相应权重, 加权求和而得。 最后得出不同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 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按优秀5分、良4分、中3分、合格2分、不合格统计。
(二)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的确定
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中, 评价的一级指标基本都比较全面, 涵盖教学的基本环节。 评价的一级指标包括信息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信息资源是基础, 权重0.2;教学设计是前提, 权重0.2;教学过程是关键, 权重0.4;教学效果是验证, 权重0.2。
由上述指标和权重可以发现, 在教学环节中, 教学过程是关键节点, 教学过程包括3个二级指标, 分别为:信息化手段, 权重0.3;学习互动, 权重0.4;内容组织, 权重0.3。 相比较而言, 学习互动这个过程更重要一点, 因为教与学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互动又包括3个三级指标, 分别为: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 权重0.4;教师与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交互, 权重0.3;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交互, 权重0.3。 相比较而言, 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这一过程更重要一点, 因为学生是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 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顺利完成“学”的过程,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经文献研究和专家评议, 确定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权重, 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9项和三级指标21项。 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中, 评价的一级指标基本涵盖教学的基本环节。 据权重值确定了关键节点, 在教学环节中, 教学过程是关键节点, 其中学习互动在教学过程比较关键, 在学习互动中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这一环节尤为关键。
根据以上结果, 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建议如下:
1.在建立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体系时, 要以相关的教育评价理论为依据, 各项评价指标要含义清晰、科学准确, 而且指标的采集、处理方便、科学。
2.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把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教师从信息化技术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反馈中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反思和改进, 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岳秋.从整合到融合: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梁洁, 马秀芳.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视角下的教学互动[J].教育信息技术, 2014 (2) :3-8.
8.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课堂教学;融合
随着“三通两平台”工作的扎实推进,信息网络已切实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近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强调: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二者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以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作为一名耕耘20多年的一线物理教师,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的体会。
一、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信息化的社会,学生获取知识不再是一件难事,教师再也不能单纯依靠知识的优势来维持自己的主导地位。教师担任的角色需要转变,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在信息世界中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的角色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也是我们的追求。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权威者,教师站在了居高临下的位置,学生没有资格与教师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然而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环境下,打破了知识权威的神话,谁也无法对知识进行垄断,从知识占有量上来看,教师与学生的差距正在缩小,在一些最新信息的获取方面教师可能还不如学生。例如:我在讲授《新材料及其应用》一课时,完全摆脱了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而是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新材料的相关知识,然后小组内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展示,学生展示的内容不仅比教材上列举的种类多,不少是老师不知道的,而且配以插图、视频说明更加详细直观,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把老师从繁重的讲授中解放出来。
二、能做实验的补充,难做实验的模拟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离开了物理实验,物理学就不可能产生,更谈不上发展。因此,要特别重视物理实验,在信息时代也不例外,凡大纲要求做的实验都要做,不能做的实验想法设法创造条件也要做。即使如此,许多实验可能看不清,可能过于复杂,可能无法长期提供器材让学生动手,可能在教室中无法实验等原因,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补充,进行模拟,就非常必要。例如:在教育部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讲授的《升华和凝华》一课获得了部级优课。这节课中,在讲到干冰的升华时,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现场演示干冰升华的实验,学生也无法真实体验升华的效果,再多的语言讲授都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干冰升华的视频进行展示,让学生亲眼看到升华的场景,远胜过教师的语言描述,使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升华。
三、微观世界的放大,庞然大物的缩小
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宠然大物又说不清道不明,过去教学中只能让学生看看图片或用语言、文字加以描述,学生很难得到正确完整的认识与印象。现在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把宏观的天体微观化,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模拟其运行过程,也可以将微观的原子、电子宏观化,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模拟其运动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理解。例如,“人造卫星从地球的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其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如何?”,学生对于这个情境没有生活的体验,如果通过计算机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到人造卫星在运行时速度的快慢变化,从而准确地做出判断。增强了直观性,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
四、知识容量的扩充,探究视野的延伸
互联网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百科全书式的信息资源,并且综合运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创设了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数字化环境。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下载有关实验探究所得物理规律的应用事例,相互交流协作学习,拓展了探究视野,加深了对物理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也深切地体会到物理学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
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大力投入,教学设备的进一步更新和升级,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融合环境日趋成熟,将极大的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当然,在物理探究教学中,既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充分发挥传统实验手段的功用,使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而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这样,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中央电化教育馆·素质教育实验优秀课例精粹(中学版).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大学教学,2005(5).
9.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九
当今,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腾飞猛进,信息技术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交流中,已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为人类各种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逐渐实施的过程中,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教学设计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整合。
精美的画面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学生们的审美感。运用了多媒体展示,激发了学习兴趣。然而,仔细揣摩,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仅把电脑作为一个展示图形的工具,学生还是没有摆脱“跟随着老师学习”的传统模式。有的教师则真正懂得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性和互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发表自己的主见。一比较,便凸现出某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真正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优势,以有效辅助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会学”上,逐步要求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分小组统计家庭垃圾袋、一次性筷子、自来水和电的使用情况。上课时,生与生、组与组之间交流统计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得出垃圾袋滥用带来的“白色污染”,浪费木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一定的手段,呈现信息、分析原因、解释所用 的查询策略,并根据不同成员提供的信息,自主运用不同的统计图(表),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重新建构。这种组内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师生互动等网络多向互动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自主性。在这种宽松的网络学习气氛中,学生畅所欲言,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0.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十
【摘要】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而多媒体信息技术能以视频动画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吸引学生兴趣;另一方面,扩充课堂知识容量,降低学生认知难度,有效提升课堂效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怎样巧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合作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以生为本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改新理念,所以,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然成了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对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扩充教学容量,提高小学认知速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鉴于此,我们就借此文,结合教学实践说一说如何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合作,来提升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数学教学多停留在教师照本宣科地说教,学生听讲后做练习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属于被动灌输,而小学生抽象思维不完善,多以形象认知为主,所以他们会感觉课堂乏味,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借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就可以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出具体的数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带入到具体情境,让孩子们体验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形象认知和切身体验,能第一时间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同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还为协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学过程中通过将校本教研材料或者是导学案,录入信息化,便于同学们在自主预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及时参照,以此来实现资源共享,打破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升认知效率。具体操作中,我们首先要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或者是微课视频专题录制,这样不但能给同学们提供展览演示、论坛交流、成果体验的学习和体验机会,还能在遇到问题时通过模块化的微课讲解进行自主探究。其次,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让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契合了学生以形象认知的发展规律,也给他们提供了自我探究和展示的平台,让数学教学更多元化,全面保障同学们体验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得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二、如何完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入融合1.激发兴趣,提高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这两个认知特点进行知识整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理论说教和题海战术,能借助多媒体将数学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和情境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生成和互动中来。
比如,我们在教学《图形的变换》内容时,传统教学除了口头的说教,就是让同学观看教材上的图示。这样不但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认知空间。而借助多媒体,我们可以以形象的方式给孩子们展现更多的图片,如战国时期精美的铜镜、唐代的花鸟纹锦、青花瓷等。还可以以动画的方式,给同学们展现一些图片,旋转和对称所产生的效果。这样的认知方式形象、灵活,能有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课堂参与度高。再如,学习《图形的变换》中的“欣赏设计”时,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动手制作图形,然后以多媒体的方式给大家一一展示,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形象认知,还能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值得借鉴。可见,多媒体展现知识的手段比较多,教学过程中只要抓住学生认知针对性的整合教学内容,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认知效率。
2.动态展示,破解难题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为了让学生体验整合逻辑变化,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多媒体动画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让学生认真观察和体验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完善认知链接,生成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的例6时,以前的课堂教学法是通过量杯的图来进行数学教学分析。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理解总是落后一个维度,不能生成深刻印象。借助多媒体,我们可以以动画的方式进行展示:视频展现量杯画面,然后放入一个适当大的物体,同学们就能看到量杯的水面上升。很显然得出结论:水面上升的那部分睡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这其实和课前讲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原理一致,我们还可以返回来展示这个故事动画,?学生深层次理解,这样的方式比口头说教显然效果好得多。
除了几何类问题,数字类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动态展示而形象化。例如,学习分数和比例后,许多同学在应用题中无法区分他们之间的区别。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①一根绳子长2米,剪去1/3米,还剩多少米?②一根绳子长2米,剪去1/3,还剩多少米?……只通过字面理解的话,这俩题同学看不出破绽,那我们就通过多媒体演示,同学们就会形象认识到:第一题的1/3后面带有单位米,是确切的长度,所以剪去后还剩下5/3米;而第二题中的剪去的是1/3这个比例,也就是剪去了2/3米,所以剩下4/米。通过这样的演示,同学们会豁然开朗,认识到此类问题中的数量逻辑关系,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法门。可见,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不但让孩子们形象认知几何空间关系,还可以让孩子们捋顺数量关系,不亦乐乎!
3.模拟仿真,迁移过程
模拟仿真技术的运用主要是要依靠数学软件,利用计算机上数学软件我们只需一两分钟就能画出动态仿真的图形。教学过程中,很多几何图形,如果我们在黑板上画的话,不但浪费时间,还不容易画标准,无法产生直观、形象的认识。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数学软件,给同学们生成标准的数学图示。比如,圆锥体,圆柱体……等立体几何图形,展开后是什么图形?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还可以在关键内容处设置反复闪烁。
在解决实际性问题时,也可以给同学们用多媒体来形象展示,启发理解。比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有一个实际性问题“为长16dm,宽12dm的室内铺长方形地砖,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这样的问题,对于形象认知为主的小学生都感到困难,他们既缺乏装修经验,也缺乏实际想象力。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模拟具体情况,帮小学生建立形象认知,让他们通过观察和体验完善抽象表达到形象认知的过程。具体操作中,可以边演示,边启发学生如何综合分析地板砖长和宽的相关性问题,如何找出共同的因数。如果不确定的话,还可以将自己的方案以模拟的方式呈现一下,这样便于发现不足,及时弥补知识漏洞。客观地说,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索性是师生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技术,能够让学生关注实际数学问题发展的全过程,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生成最大的认知效能,值得借鉴。
三、总结
本文是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怎样巧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整合的心得体会。总的来说,学生的课堂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主体有针对地整合教学内容,让数学知识以形象、灵活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多媒体有集合影声于一体的优势,正好符合了形象展现数学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学过程中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展现更多的数学知识,吸引学生完善更深的数学探究,我们要注意科学运用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手段,它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所以切记滥用。
参考文献:
11.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十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课堂教学;融合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适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入合适的情境,能发挥举一反三的作用。在学习《常见的酸》时,我播放了一段从网上下载的视频: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和几个小伙伴在一个废弃大楼的楼道里发现了装有浓硫酸的玻璃瓶后打开了瓶子,并用流出的液体洗手,进而造成严重的皮肤烧伤事故。通过引入的视频短片,同学们对视频中的小主人惋惜的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浓硫酸的腐蚀性,在随后自己动手实验时会加倍注意安全。
2、微观模拟,感受微粒。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一个主题是“微粒构成物质”,其中涉及到了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概念,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学生缺少感性认识,想象力又受年龄和知识结构水平限制,对此难于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模拟化学反应历程,使学生看到分子的拆分及重新组合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3、组装仪器,快速高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经常用到各种仪器、装置。运用多媒体教学投影展示不同实验仪器,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不同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并可以在给定的条件下选择实验仪器,进行组装,完成实验。多媒体教学投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演示实验,保障安全。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初中化学中有些实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有的实验还无法实际操作。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5、学习总结,课堂反馈。在初中化学复习时,利用多媒体将不同时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可以优化课堂容量,避免因板书造成时间浪费,影响课堂效率。既节省时间,又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反思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让原本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多姿多彩,也使得40分钟的课堂时间变得快速高效、生动有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件就成了辅助教与学的一种工具,利用计算机速度快、储量大、精度高、可操作等特点,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高效率的训练。若教师一味的运用课件,忽略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会对教学产生不利的后果。笔者认为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投影不能取代板书。在教学中,板书是学生学习和复习的关键,也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重要形式。教师不能过于夸大多媒体的优越性,忽略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模式。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干干净净”,40分钟的时间,学生不知道这一节学到了哪些内容,不清楚該记住什么。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扩大教学容量,把原本准备板书的内容,如化学方程式、化合反应等一些基础内容预先输入到了课件里,上课时直接投影显示,看似节省了时间,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记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和粉笔,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
2、课件内容不能华而不实。有些教师非常钟爱现代教学手段,经常在课件中穿插动画、声音和特效,殊不知由于界面色彩过于艳丽,学生过度关注课件的多样化形式而忽略了学习内容。所以,现代教学媒体效果用得不当或过度,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以实际为准绳,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在追求完美的外在形式的同时,注重与实用的内容有机结合,真正优化教学。
3、视频不能代替化学实验。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化学理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的方法;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基础;也是化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中如果利用课件代替真实实验,无论课件做得如何逼真,在学生心目中,都会产生“做出来”的感觉,不真实。所以说化学实验是不可缺少的。当然,对于有危险性的实验,利用多媒体也是可取的。
三、后记
总之,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是多样化的,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其重要性在于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许多色彩和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信息技术使用不当,也会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准确定位,着力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如何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真正体现其辅助教学的优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2.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 篇十二
文献概况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分别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主题检索大类,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关键词、摘要等从2011_2014年逐年进行精确检索。检索到博硕士研究论文20篇、期刊论文179篇,通过对论文数量的研究分析得出,2011_2014年国内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2015年也必将有更大、更新的突破。由此可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势在必行了。
研究进展
从检索文献的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内涵的研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动力,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对于任何一种研究,我们都需要清楚地界定其概念,深刻地认识其内涵, 这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与内涵的研究,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只有先明白何谓“整合”,才能在二者对比中更好地理解“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当成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直接用音频、视频、图表等替代部分语言文字的表达,达到更加直观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则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堂检测、课后反思以及师生交流等。[1]虽然融合与整合的区别是研究者们都公认的,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融合>整合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但成效却不明显,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二者在深度、意义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何克抗教授认为:融合是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整合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2]张文渊(2014) 在浅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与方法中也指出:“‘深度融合’是有效的整合、深层次的整合、全方位的整合。”[3]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其深度、本质意义都已远远超越了“整合”。
(2)融合=应用
部分研究者认为,“深度融合”是更高层面的“应用”,是在经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抛开“应用”谈“融合”是不切实际、不科学的。杨超(2014)在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中指出:“‘融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以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环境,来实现一种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4]他们的观点说明:我们既要使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来为教育系统服务,又要有效地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使“融合”在应用中得以体现。
(3)融合=状态
更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但有别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 “融合状态”。李敏娇等人(2013)在走入 “深度融合”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中提出“融合状态”分别有假象融合、异化融合和有效融合,并对三种状态分别做了界定,融合状态观说明了到底何谓 “融合”。[5]
虽然国内学者们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定义表述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相通之处,即都是为了达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而创新课堂,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2.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的研究是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与内涵的研究为基础的,因为研究者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的认识存在着分歧,且大部分研究者还都坚信“融合”的本质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 所以存在多种途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现有的研究中,针对区域建设、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途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
(1)区域建设:三通两平台的搭建
三通两平台,是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的,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指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自提出后,“三通两平台”就成了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高潮。杨宗凯教授指出:“‘三通两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近期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6]通过查看文献可知,当前大部分研究者都将研究工作聚焦于此,并针对不同的地区,提出了实施“三通两平台”的有效途径,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依靠。
(2)网络学习:MOOC
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 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开放式的在线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开放性、免费性、学习者自由选择性等,它对教育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李仁和指出:“当前,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已经进入大规模开放式网络教育时代,达到了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的作用贯穿于整个过程,包括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交流互动、考核测试、学习成果认证等。”[7]瞿振元研究员也指出:“MOOC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突出代表。”[8]由此可见,MOOC平台的建设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3)课堂教学: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先学后教,翻转了教学方式;注重以学定教,翻转了教学内容; 注重课程创生,翻转了师生角色;注重情境探究,翻转了学习本质;注重自主管理,翻转了教学管理。从大量的文献资料来看,有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翻转课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的中学高级教师陈凤燕,通过将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与自己多年来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后,得出了重要结论:翻转课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9]
从当前这些探索出的融合的途径来看,三通两平台的建设、MOOC、翻转课堂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冲击,但我们不能将目标停留在建设、 翻转上,而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其效果研究上,从效果的角度探讨它们是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最有效的途径。
3.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要实现深度融合,并不是畅通无阻的,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距离实现总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差距, 国内研究者开始重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阻碍的调查研究,试图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指导。从综合文献来看,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的情况下,当前中小学课堂中“融合”速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认识上的不足
大部分研究者研究发现导致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效果不乐观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融合”认识得不深入,所以在行动落实上缺乏力度。邱婷 (2013)在其论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中指出:“我们要从更整体、更宏观的角度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应用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全新关系。”[10]当前在一些课堂中,教师虽然能有意识地将多媒体设施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缺乏对教学系统的各要素进行科学性的融合, 最多就是播放多媒体课件,那这种融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李玉顺等教授提出:学科教师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的关键。[11]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有着重要影响。因此, 教育部于2014年5月研究制定并颁布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试行)》,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等五个维度进行了要求,为相关部门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检测提供了指导。
(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不足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必须提高融合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12]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具体计划,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在信息化环境下,发生的教学目标动态化、教学情境多样化、 学习评价多元化等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教学设计应多体现信息技术运用优势及与传统教学设计的不同。
思考与建议
1.内涵方面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概念,虽然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总结下来可以包含以下三点:
第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信息技术不单是工具,还是改变者, 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善原有的教学过程和模式。
第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教育目的要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
第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要选择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智能化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在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内涵的同时,我们更应努力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深”的程度和 “深”的标准,因为有了标准,实践者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进而更好地指导二者的融合。
2.方法方面
虽然国家和各省市地区都在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但其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对偏远地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提出的研究应用方案还比较少,所以当前的研究应更多地将对象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努力推动各地区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教育技术新探索出的MOOC、翻转课堂等开始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这些新教法的产生,虽然可以让学生更便捷、免费地“学”,但却无法让学生有兴趣、高效地“学”。结合这些新的方法,当前“融合”的研究只关注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问题,而忽略了对学习影响更深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研究。所以, 对于学习动机,我们应更多地研究游戏与学习的融合;对于学习方法,应更注重正式和非正式的混合学习;对于学习结果,应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将大数据更广泛地应用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评价和支持中,我们要从教学的各个层面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逐步深入。
3.阻碍方面
第一,正确认识融合观。科技迅速发展,知识就在指尖的时代已经来临, 当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因此必须要重塑角色,全面认识融合,追求深度学习,要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学习和教学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校园网资源,找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最有效的切入点,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第二,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不当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由于当前教师对信息技术滥用、误用等现象随处可见,所以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大力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教师职业考核的主要标准。
第三,创新型教学设计。在“深度融合”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教学设计,要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尽量多地学习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经过实践后, 还要不断地反思、总结。例如,教师可以在教育部和百度文库联合举办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交流学习平台中,吸取优质的典型案例中教学设计的精华,有选择性地丰富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
13.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十三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且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下面我以《原电池原理》教学中,谈谈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的。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研究与学习欲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教学中导入新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把生活中各种电池展示出来,例如干电池、手机锂电池、电动车电池、纽扣电池等,提出问题这些电池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转化成电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真正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引起学生兴趣。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重点体现在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上。在学习原电池的原理时,锌铜原电池的原理是难点,在实验中铜片上有气泡,如何转化为电能?学生不易理解,而传统教学手段往往不得力,这时可以通过在装置连接电流传感器,屏幕上显示装置中的电流曲线图,使学生感受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真实性和直观性,追问实验中铜片上有气泡,产生气泡的原因,继续通过课件用动画展示微观过程:锌片失电子,电子经导线流向铜片,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氢氧根离子向负极锌片移动,阳离子氢离子向铜片移动,获得电子生成氢气,从而使学生对原电池相关的离子移动,电子得失,反应过程有清晰的理解,计算机进行动态的演示,恰恰可以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从而能以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同学,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有学生提出锌片上有气泡,又是什么原因呢?引起学生的注意,参与到分析原因中来,如何避免锌片上产生气泡?继续多媒体演示用盐桥成双液电池,去掉盐桥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并指出盐桥的作用:形成闭合回路,平衡电荷。对调动师生双方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推动作用,诱导学生深入浅出,并主动地参与其中。
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学习兴趣,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并配以不同铃声响应,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14.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十四
——暨希沃白板5在教学中的使用
为落实教育局等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的研究,在校领导的精心筹备下,在张佳慧老师的细心备课和部分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桦甸市第一实验小学于3月13日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专题培训。目的就是让学科教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次培训由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个学科的45位教师和部分领导参加,培训包含两项内容:首先由张佳慧老师做课堂教学的展示,张老师以三年级英语“At the zoo”一课为例把希沃白板5中的部分功能有效地运用到教学环节当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学中乐、乐中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后,张佳慧老师以课堂中使用的白板工具为依托,进行希沃白板5部分功能的详细介绍和讲解,同时引申到数学和语文学科的使用。
15.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十五
一、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 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一些情境, 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情境以及生动的故事情境相结合, 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好奇心, 进而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声、有色、有形、有趣、有境, 这正是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 动画课件等感官材料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 让学生更为直观地, 更为形象地学习小学数学知识。例如, “10的加减法”的学习。可以设计一个动画:河中有10只鸭子, 有5只鸭子已经上岸了。问题①:河中还剩下几只鸭子?紧接着画面继续显示:又有3只鸭子扑通跳进了河里。问题②:河中现在共有几只鸭子?问题③:可以用几种方法解决第②个问题?这些问题能够通过动画很清楚地描述出来, 并能更形象更直观地解答出来, 进而也能理解分步计算和连加连减甚至于加减混合运算。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 如果上列问题靠嘴来说, 远远没有动画显示来得更为直观, 更为生动, 更为清楚, 也能很好地抓住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分化教学的重点、难点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来看,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都是具体的, 可以直接感知的, 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者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大多都是太抽象, 要么知识太“陡”, 要么太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所以, 学生们学习起来感觉很困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能整合和优化各种媒体, 各种资源, 有效地分化教学的重点、难点,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相遇”、“相向”、“同向”等问题的讲解是个难点, 可以用课件直观地展现着几种不同的运动, 并且可以反复比较, 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来, 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游戏的有效结合, 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不是单一表现的, 其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的原则促动的, 它是满足的源泉。”比如, 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 我们可以设计“小猫钓鱼”地游戏。画面中一只小猫在钓鱼, 水中有很多小鱼在游来游去, 只不过, 这些小鱼的身上都有一个算式, 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并不曾停下歇息一会儿。旁边就有说明了, 只要回答出鱼儿身上的数学问题, 小鱼就会安然地进入水桶。否则, 鱼儿就会一直地游来游去。在这一游戏环节, 同学们会出现抢答的现象, 现场可谓是热闹非凡。在课件中设计游戏, 寓教于乐, 使学生乐学, 爱学, 并且能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须注意的问题
注重过程的原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 通过自己艰辛的劳动, 能爬多高就爬多高, 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 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 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的情况。这样,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 不但没有发挥出来, 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同时, 一些垃圾信息也会给学生们带来负面影响。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引导好学生, 做好监控。
注重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实际效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与数学课程融合的时候是有一定的目的的, 不要喧宾夺主, 而是应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不要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多样化, 而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本质。
总之,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的深入, 对传统的课程理念, 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突出了教学重难点,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只有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适度,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 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后, 教师要转变其身份, 变为课程的设计者,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则要从传统的接受式的方式中解救出来, 变为主动学习, 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被充分地体现出来了。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犹如架在学生和课本之间的一座桥梁。
16.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十六
【关键词】英语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深度融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可见,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深入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各学校加大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的力度,信息化环境日趋向好,关于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说课、赛课等形式不断推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一、创新英语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助推改变教学结构的力度
传统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英语学习需求。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学习平台的搭建,使得学生可以课前轻松地获取和交流学习资源,自主把握学习的进度,反复推敲重点、难点,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课中在教师的协助下进一步化解困惑,交流、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常态化,课后自我测评,内化语言知识和技能。丰富的微课、网络资源和微信、QQ等沟通方式使得自主探究和交流协作得以实现。如,讲授《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中语法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时,笔者借鉴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采用了五个环节。环节一:发布目标导学。利用学习平台发布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学习目标,并提出课前学习的要求与方法的指导;环节二:上传或链接微课资源。学生自主学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微视频,可以通过微信、QQ等自媒体交流互动;环节三:自学教材的语法材料。学生对照目标导学,完成语法材料的学习,并用铅笔把知识点(重点、难点)标记出来;环节四:合作互学。学生在课上深度交流,探索疑难问题,进一步消化知识点,拓展学习的内容;环节五:在线测评。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包括书面和口头的测试。
二、优化教学内容,挖掘合作探究的深度
现行的中职英语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紧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每一单元都设计了一系列实用性和时代性强的主题和活动,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拓展相关内容,同时开通网络学习平台,增加学习内容的信息量,链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网站,让学生学得到,学得进,消化的下。优化教学内容时,可以采用协同交流、自主探究、研究学习、任务驱动等策略,为学生学习语言创设真实和动态的教学内容。如,讲授《英语》第二册第七单元中真实生活技能时,学生课前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习一些描述天气的单词、短语和句型,借助有道词典等工具逐一试读和识记,做好知识储备。教师课堂上播放利用录屏软件录制的微课(内容为教师用英文播报本地天气),然后关闭视频声音要求学生口头模仿。教师请学生讲述并操作如何利用电脑和手机等查询某地区的天气,由国内到国外,学生播报的有板有眼,学生的动手和动口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高生生、师生互动的效度
信息化的英语教学情境是指从教学的有效性出发,借助信息化手段设计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场生活的场景,以期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在具体鲜活的语境中掌握和运用英语语言。创设信息化的教学情境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加强,进而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教学情境的创设因学生专业而有所变化,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应能触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师生的交流互动,最终实现理解、内化、运用语言的目的。如,在讲授《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的听说部分时,笔者设计了问路与指路的英语交流情境。导入部分,播放一段关于问路与指路的真实场景英文短片,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出话题;自主探究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习相关句型和单词,通过微信互动交流学习成果;交流展示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校园和学校周边的街区场景地图的微视频,通过模拟新生报到,进行问路与指路的角色扮演练习。
四、融合教学资源,拓展学习时空的广度
英语教学资源丰富繁多,有必要把不同的资源加以整合,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形成巨大的信息库,分门别类便于查找。学生借助智能手、iPad等移动终端,在校园局域网环境下随时随地浏览平台上的相关资源,或打开链接自主探究,或微信互动交流资源,学习更加灵活。如,讲授《英语》第四册第一单元中的两篇文章。文章是关于著名的“哈弗女孩”莉斯莫里的事迹,首篇是她个人的一份成长历程的简单介绍,第二篇是她的一篇主题为“改变人生命运”的主题演讲。笔者设计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微信学生與学生、老师之间,乃至与家长之间,形成课堂内外的互动,跨越了时空的限制,畅谈个人的成长,结合自身的发展描绘蓝图;二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补充莉斯莫里的其他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发布一些励志的精选英文,在轻柔的背景音乐声中,品读、聆听励志的美文;笔者在处理这两篇文章时充分利用了信息化的手段,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英语》[M].江苏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为:D/2013/03/042,主持人:石启义)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17.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十七
课堂教学要在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将学生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
如教学古诗《赠刘景文》诗中有一些字词较深奥如“荷尽”、“擎雨盖”、“菊残”、“傲霜枝”等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制作了课件学生通过看夏天池塘里荷花、荷叶茂盛的景象和秋天池塘里荷花谢了荷叶枯了的景象及菊花在秋风中傲然挺立的画面较好地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再如:我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为了体现出老人那种与天斗与地斗与黄沙狂风斗的热爱土地热热爱家园的精神,我特意制作了关于晋西北恶劣气候的课件其中有图片有视频,在教学时不需要我多讲学生在观看完后都能够有很好的理解文本,很好的辅助了我的教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念”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摸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一堂实践课。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运用网络等教学手段,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呈现给学生一个交互化、信息化的课堂。
18.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十八
一、工作目标
1、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评选小组,筹划、组织和落实融合实施方案,完善融合评价机制和保障措施。
2、深化学科深度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覆盖率。
3、专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网站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
4、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5、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各学科融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
6、组织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备课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培养专任教师参与学科融合的积极性。
7、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和课件评选活动。评选结果纳入年终教师量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8、完善技术报务,确保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
1.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内涵认识存在偏差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了,在理解上有偏差,不全面。
2.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开展存在懒惰、畏惧的心理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首先需要学科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行有机融合。有些教师不想动,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教龄偏大的教师对新技术的使用缺乏信心,不愿使用。3.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需掌握的技术操作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是进行融合的工具,技术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对于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三、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对策
1.对于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方面研究的教师和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2 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观念,通过理论学习讲座、亲身实践体验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和实践的信心。
3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19.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十九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措施
201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立企业创新的科技机制,要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谋划和推进,要调整现有行业和地方的科研机构,充实企业研发力量”;《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了“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制订和实施校企合作的法规,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出:“高职教育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要求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提出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尽管政府、学校等都非常重视,但作为一种人才培养途径,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大量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研究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原因分析,进而提出有利于校企合作良性发展的对策,正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校企合作能否持续、有效进行的关键问题。
一、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得到了高职院校的认可,多数高职院校能够积极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推进校企合作的进程,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受校企合作主体意识观念、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政策等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仍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形式比较松散、整体推进的合力相对薄弱、缺乏稳定的合作机制和持续有效的动力等问题,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和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要求。
(一)政府的定位不清晰,缺少有效的政策法规
在校企合作开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扮演角色不清晰,时而指导,时而命令,造成了有些校企合作浮于表面,应付了事。政府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多数属于倡导和鼓励方面的行政条文,执行起来力度不大,并且还不具备法律层面上的强制性和约束性。此外,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深入、协作和发展。没有制度的保障,双方的合作多限于短期、浅层次、形式上的合作,长此以往,校企合作名存实亡。
(二)学校校企合作管理体制不完善,缺少明确的考核标准
在高职院校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与科研,而校企合作工作未受重视,大多数高职院校缺少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对于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细化指标和考评方式,从制度上保障教师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的利益。
(三)经费投入不足,缺少激励机制
在高职院校中教育改革发展项目,如: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等,学校能在项目建设中得到相对较大的经费支持、政策倾斜,因此参与各方都有积极性。而校企合作从地方政府得到的经费支持、政策较少,学校本身对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投入的经费也不足,直接导致教师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影响学校校企合作的开展。
(四)校企合作形式单一,缺少平台
从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模式落后,不能完全适应新常态的需求,而在校企之间又缺乏有效的平台,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提升校企合作质量,需要探索合作形式,搭建合作平台。
二、提升校企深度融合的措施
(一)建章立制
1. 完善管理机构,加强制度建设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办公室(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各二级学院成立校企合作办,完善学校技术服务功能。制定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实施细则》《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与职责管理办法》《学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规范文件。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号召,探索多种新的协同创新模式,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成立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并出台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
2. 成立职教集团,探索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2014年10月由学校牵头组建深圳信息职教教育集团,由政府主管部门、信息类行业协会、企业、信息研究所、中等职业院校及职业培训机构,按照平等互利原则组成的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联合体。
集团在学校原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基础上组建,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单位64家,其中常务理事单位23家。下设六个工作委员会,包括校企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专业与资源建设工作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委员会、文化与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就业与创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和协同创新与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六个工作委员会。学校在职教集团建设的框架下和校企合作多样化的运行中,逐步探索机制的创新,不断提升学校的育人质量。
(二)搭建平台
1. 建设校内合作基地
学校积极实施创新服务举措,增强校企深度融合,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在与企业合作中,学校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步骤,学校知行楼4号楼,近1万平方米,设立了学校“校企合作基地”,加大引企入校的力度。为了更好地服务校企合作工作,学校在校企合作基地规划建设了公共办公室、大小会议室、多媒体教室等公共资源,供合作企业使用。
2. 组建校内协同创新中心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号召,探索多种新的协同创新模式,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成立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专门规划一栋实训楼用于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基地的建设。
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有助于强化校企合作细分化管理,推进校企合作整体进程;有助于联合校外资源,争取科研成果的更大突破;有助于促进人才快速成长,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助于打造全新的创新模式,使模式可复制可移植,提升学校办学活力。
3. 与企业合作成立工程中心
学校聚焦IT信息业、现代服务业等技术领域,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建立了软件工程中心、通信工程中心、开源技术工程中心、电子商务工程中心四个工程中心,作为学校技术服务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兼顾教学、科研、开发、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内容,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将企业的真实环境、企业的真实需求带到中心,将教师、学生、企业的工程师融入其中,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等工作。学校工程中心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硬件优势,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作,将教学、科研、开发、实训实习融为一体,打造“四位一体”的教育创新载体。
4. 校企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
实验室、研究中心(所)作为学校专职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及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实现了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和高技术的先导,带动提升学校整体科技创新的层次与水平,同时按照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开展科技研发、技术攻关,发挥了在地方产业服务、校企合作育人等方面的作用。
(三)开展产学合作
深入开展多层次的产学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鼓励二级学院在校企合作开展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科研合作。同时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育人,深入开展教学和课程改革,结合行业企业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企业联合开企业关注的技术协作、技术攻关项目,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科技研发,最终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总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联合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其落脚点和出发点在“联合”,这是发挥优质社会资源办学、兴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是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邓秋实.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的探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2]方丹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实践研究: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4.
[3]沈云慈.校企深度融合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7(1):153-155.
[4]朱厚望.解析高职教育校企深度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3(35):24-26.
[5]刘剑.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创新的探索[J].现代教育管理,2013(5):41-44.
20.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二十
一、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本定位和思路
自2010年始,教育部就密切关注以视频公开课和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态势,组织考察团调研国外高校慕课及慕课平台建设情况,积极推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讨论。在多年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专题研究、广泛讨论和在高水平大学试点,我们逐步形成共识——我国的慕课建设,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之路;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具体来讲:一要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发达国家的慕课应用对象主要定位于社会学习者以及扩大高校影响力,只有极个别学校用来激励校内
张大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教学改革。我国在线开放课程,一开始就定位于共享校际优质教学资源和突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推进高校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兼顾社会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二要多模式建设与应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借鉴了发达国家慕课的“大规模”等优点,以弥补我们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宜采用统一模式。因此,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模式采用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大规模开放”和“小规模定制”并重的多种发展应用模式,我们更为注重的是适应互联网原住民学习习惯的课程体系塑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三要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发达国家的慕课主要采取线上“人机对话”教学方式,缺乏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育人功能。我国的在线开放课程,主要采取线上知识学习和测验、线上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讨论、线下翻转课堂引导讨论、线下辅导及线下考试等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在弥补传统教学短板的同时,尽可能弥补在线课程的特有缺陷,强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强化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要建设、管理两手抓。我们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管理和防范,明确责任主体,谁建课谁负责,谁发课谁负责,谁引进课谁负责,谁选用课谁负责。
二、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成效与经验
通过近5年的努力,我国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大步快进,在课程研发和制作、平台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共建共享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制定了《意见》。在前期开展以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为主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支持“985工程”高校率先试点建设慕课基础上,分析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2015年4月印发了《意见》,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以“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为方针,着力推动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意见》强调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加强规范管理三项原则,明确主体责任和七大任务,要求相关部门和高校建设好、应用好、管理好课程和平台。
二是我国已经建成若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公共服务平台。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北京大学“华文慕课”等课程平台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服务于高校本科、研究生、高职教育教学和社会学习者学习,已经赢得我国高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是慕课上线数量持续上升。已经实现手机与电脑同步收视慕课,几大平台陆续开设的以“985工程”“211工程”为代表的高校慕课课程超过700余门,择优引进或链接境外课程近600余门,高校和社会学习者选课数超过1950万人次。
四是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不断创新。与国外慕课主要在互联网上开放共享有所不同,“中国式慕课”重在“建以致用”,定位于高校线上与线下、课堂与实训、院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同时兼顾社会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现已涌现出“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等校际协同创新联盟;近40万人次学生已获得线上线下结合学习的慕课学分;“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学需求,提供了一批小规模定制的在线课程(SPOC)。
五是研究工作与建设工作齐头并进。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设立“爱课程中心”,高教司委托清华大学成立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慕课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和信息化教育分会组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工作组。这些研究机构受高教司委托,分别开展了在线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重点难点问题调研、国内慕课平台运行状况调研、中国互联网学习者学习各类在线课程情况调研等。
六是中国慕课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2015年举行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上,我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向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介绍了中国慕课的发展情况。在国际上,我国8所高水平大学建设的125门优质课程已陆续登陆国际知名慕课平台。
近年来,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带来教学、学习方式的变革,受到了学习者的热捧。手机与电脑同步收视,万名学子同上一堂“中国式慕课”,优秀教师、院士、专家线上与线下结合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新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构的课程内容、高水平的讲授、见面课以及加入了助教的互动讨论形式,受到“互联网原住民”——学生的普遍欢迎。
从一系列师生座谈会以及各课程联盟反馈的材料来看,课程应用成效显著。多所高校对慕课混合式教学班与传统教学班学生统考成绩对比分析表明,前者较后者成绩提升明显,特别是因网上学习具有自主性、可重复性,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如留学生等)学习成绩得到大幅提升。慕课主讲教师在谈及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成效时认为:(1)课堂转起来了,“中国式慕课”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前学习、课上讨论的课堂翻转;(2)学生动起来了,教学互动计入学生成绩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网上学习社区讨论和翻转课堂学习讨论;(3)教师教学方法活起来了,最大亮点是教师引导下的线上线下小组讨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4)思政课等课程教学功能强起来了,利用慕课视频、直播课堂等形式,多位名师、名家授课和主导的讨论,强化了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的育人作用。
同样,混合式教学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认为,慕课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懂的地方可反复学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网上发问、网上同学之间互相解答及时得到解决,这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环节可先通过慕课反复预习,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实验效率;通过翻转课堂、角色扮演,护理学等应用技能性较强专业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与全面。学生期待有更多且系统完整的专业核心课能以慕课形式及时推出。
回顾几年来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多部门协调一致。从党和国家领导到教育部、有关部委、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都高度重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工作。在调研分析、深入研究国际上慕课产生与发展趋势等方面,有关部委(教育部、国信办、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积极支持配合,为确定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顶层设计、实施计划等都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有关机构、教育领域企事业单位、互联网企业和媒体积极参与其中。
二是先行试点、稳步推进。以我国高水平大学为主先行试点,选择名师、名课,试点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优化充实后进行面上推开,引导其他高校稳步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工作。
三是建以致用,注重实效。在支持高校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同时,鼓励高校在校内开展多种模式的有效应用,鼓励课程在有需求的高校跨校应用,防止出现重建设轻应用、重自用轻辐射、重过程轻效果等现象,确保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得到广泛共享与应用。
四是管理创新、制度保障。参加课程建设和应用课程试点的高校结合在线开放课程的研发建设、教学实施、学习认定等重要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制度,充分调动课程建设团队的建设服务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是社会参与、服务高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是高校、教师、资源和教学活动组成的一个体系,课程平台建设和服务至关重要。目前由高校和社会参与建设的课程平台是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主体,它们在技术、服务、大数据研究应用等方面努力满足高校需求,力保在线开放课程的有效应用。
六是质量至上、塑造品牌。从目前情况看,课程建设高校和平台建设单位能严把课程内容质量、教学活动质量和信息安全关,并针对质量和安全,采取了严格的课程审查、编辑、纠错、网络安全等制度化措施,努力打造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品牌。
七是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学者专家、课程建设与应用者、媒体和社会力量多方联动,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向学校、师生和社会客观宣传,充分展示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思路、理念和建设成果,为在线开放课程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生态。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破
解的突出问题
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的产生、发展和应用,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已经开始突破现有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学习方式朝着教学方式混合化、教学资源开放化、学生学习个性化、学习过程社会化方向转变。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也引发了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服务模式的创新,必将有力推动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当前,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它既有明显优势,也有一些不足。
一是教学观念转变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在线开放课程快速发展正在倒逼我国高校必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注重互联网时代新的教育信息化观念、理念和能力的提升,勇于打破传统做法,重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因课制宜,改革甚至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凝聚共识、集聚优势,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慕课教育模式尚未取得明显突破。慕课热潮来袭后,迅速受到社会的热捧,“高等教育教学颠覆”“高校围墙拆除”“高等教育革命”等观点也伴随着慕课的扩大传播效应不断出现,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规模较小,教学模式尚未取得明显突破,未能在面上促进教与学的变革。在线开放课程如何在遵循教育教学既有规律前提下良性发展,不固守传统观念和做法,也避免唯技术论,促进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人才培养,这些都亟待客观分析、研究和探索。
三是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尚未形成。在线开放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多种模式应用,无疑对高校的现行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学分认定、课程管理、学费缴纳、平台选择、教师工作量计算及考评等管理办法或规定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提供制度保障,已成为在线开放课程良性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还要提升防渗透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要推动更多中国优质慕课走上国际课程平台,增强中国慕课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是教学支持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慕课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政府、高校和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包括课程平台以及课程建设团队在内的支持服务方。当前支持服务从整体而言,尚不能满足深度开展教与学的需求。北京师范大学与MOOC学院刚刚联合发布的《中国MOOCs建设白皮书》,主要是针对网上学习者学习数据作分析,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混合式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或许可以弥补一些不足),但暴露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白皮书显示96%的课程仍然是讲授式的学习路径,探究式课程寥寥无几,说明目前学习路径仍然十分单一。白皮书还显示,课程总体交互水平偏低,这说明课程团队支持服务未到位。此外,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关联度不高,这说明我们的课程团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尚不完善,教学改革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学习支持服务还不够深入、个性化,平台探究式、互动式学习技术开发支持不足。我们需要支持服务方加强与高校及师生的沟通,强化支持服务,开发并提供更多个性化精准服务。我们还需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产生的大数据有效应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政府决策,同时,要求平台有效保障这些大数据的安全。
五是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尚未形成。就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而言,课程内容是核心,教学设计和课程资源是基础,共享应用是目标,这些既要发挥高校和教师及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又需要发挥政府相关组织机构的积极性,做到集聚各方优势,构建良好生态系统,才能实现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的意见》,并开展试点,重点总结、规范、提炼各地高校学分认定和转换的做法,推动各类高校之间学分认定和转换。同时,在教学改革专项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切实采取措施,将教师建设和应用在线课程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将学生有组织学习在线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实施课程建设、质量审查、课程运行保障和效果测评”。
二是做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工作。今后5年,将认定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6年已启动认定标准的制定和第一批课程认定工作。同时,重点支持若干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个性化服务。进一步规范慕课的引进和对外推广,尤其要规范课程审核工作程序。
三是推动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高校,探索通过在线开放课程支援西部受援高校,使受援高校积极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委托教指委等专家组织和有关机构,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重塑、教学内容更新、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研究和实践,加强交流和宣传推广,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
四是加强专项培训。2016年纳入教育部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计划的有3个班,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协助下,已分别在杭州和西安开设了两期培训班,培训的主题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今年下半年将在华中师范大学安排一个研讨班,主题是“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我们办培训班和研讨班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加深理解、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着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我们也鼓励课程建设高校、课程平台对高校相关教师开展更加广泛的培训工作。
五、几点要求
在互联网背景下,衡量学校的课程是不是精品,衡量平台上的课程是不是精品,衡量平台的服务是否优质高效,评价方式将是多元的,专家评价和用户评价同等重要,我们要坚持“先建设应用,后评估认定”的基本方略,确保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质量。希望各地各高校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主题,做好几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领导要尽快提高认识,行动起来,抓住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机遇,否则我们就会丧失机遇,在竞争中落伍。目前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尚未形成量大面广之势,即使在课程应用学校也处于试点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开。这其中原因很多,有的原因与我们校长的认识有关。据了解,有的校长担心外校慕课入校会影响本校教师的饭碗,拒绝使用外校优质课程;有的校长重建设轻应用,片面追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块牌子,忽视引进应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因而学校相关政策不到位,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在学校得不到广泛应用。希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所属区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划,依据本区域高校、专业和教育实际与特色,组织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区域内高校,要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与应用,发挥地域共享便利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切实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扩大优质课程资源覆盖面。
二要加强培训。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用,开展各类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内容重塑、教学方式方法改进。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职务评聘和考核奖励的必备条件,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另一方面,要择优选择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又经过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避免唯技术论的低水平课程出现。
三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管理方式,主动服务师生。高校要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健全服务师生至上的个性化、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机制,要以在线开放课程为抓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学分认定、课程管理、学费缴纳、平台选择、教师工作量计算及考评等管理办法或规定进行全面修订,为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四要采取有力的相应政策措施,激励和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学之魂,是所有教学资源贯穿、集成和系统化应用的核心。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对高校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鼓励教师以开放的胸怀顺应时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变革,优化教学设计,重塑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探索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要发挥高校和相关平台的主体作用,确保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质量。从2016年开始,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数量将有大幅增长,课程应用学校数量也会增多,要处理好数量增长与质量保证的关系,在确保课程建设和教学应用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数量。高校和课程平台,在引进境外在线开放课程时,必须遵守我国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互联网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做好课程的审查工作。课程平台要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对在线开放课程内容、讨论内容、学习等教学活动实施全程管理和有效监管,建立由专人负责课程管理和审核的机制,严把意识形态关,杜绝网络有害行为和不良信息,保证上线课程的质量。高校和课程平台要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基于公共服务平台的课程学习、传播、知识产权保护和课程运行的服务体系,适应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多样化学习需求,实现全程的教与学功能,支撑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活动。高校、课程平台和教师,要重视学习行为与学习记录产生的大数据,并合作开展此类大数据的建设和分析,使大数据能够支持教师对教学的改进。
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加强规范管理,是“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各地各高校和有关机构、服务平台继续努力,组织协调更多更强力量,参与到这项富有时代意义的改革中来,研发出、应用好更多高水平的课程,为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积极的贡献。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11-07
中国好老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培训心得体会01-10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走向深度融合的行动设计--李天聪12-31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06-24
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09-14
信息技术融合语文课教学设计09-18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的整合12-11
《雪绒花》信息技术融合10-09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01-17
浅谈小学英语与信息技术的整合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