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教学实录

2024-10-17

《山寨》教学实录(精选10篇)

1.《山寨》教学实录 篇一

《山寨》

教材分析:

《山寨》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课文描写了山寨路上的景象,使学生感受山寨的美丽与神奇,从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山寨”的美丽。

2、学认4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练习自学形声字。

3、借助课文,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1、感受上山寨路上的景色,体验山寨的美丽与神奇。

2、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山寨图片、PPT课件。教法:讲授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做客,你们看这是哪里(出示山寨图观看)

2、我们把我们把用围墙围起来的,建在山上的村子就称为山寨。

3、说说山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节课,我们就带着这种美的向往,一起去感受美丽的山寨。

4、板书课题,随题识字:寨

二、进一步感知课文

1、验收预习成果。

2、自由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老师范读!

4、理解并感悟课文,进一步体会山寨的美。

(1)齐读第一小节思考:山寨到底远不远呢?你从哪句话能看出来?(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这句话写出了山寨的特点:看着离着近,其实走着远!

5、山寨为什么会看着比较近,其实走着远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思考:山寨里的路是什么样的?从文中哪些词可以体会到?

(七拐八弯 左转右转 分明„„怎么„„)山寨看着离着近,其实走着远是因为山寨里的路曲折盘旋,忽隐忽现,所以走起来很费时间!(2)讨论: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这句话该怎么读?这里的标点符号应该用什么语气呢?

6、分明是到了寨边,却一户人家也看不见,这么奇怪是为什么呢?默读第3小节寻找答案。

(因为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所以看不见人家!)这样的情景使人几乎看不到人家,客人又是怎样找到门前的呢? 上山下山真的是很累,也很着急,很想到山民家中去歇歇脚,后来终于走到了山寨,心情是什么样的呢?(惊喜、高兴)三:熟读感悟,体会诗境。

带惊喜、高兴的心情再有感情地来读一读这首小诗。

四、总结

大自然给了山寨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我们也应该好好保护大自然。这样我们的山寨就会变得越来越美丽,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山寨

七拐八弯 林遮树掩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提前预习。预习过程中,低限是熟读课文,排除生字障碍,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中等限度是要知道所读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情,了解文中的人物;能力强的学生要力求读有所思。在课堂上,我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自主的感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但低年级的学生,读书要靠教师的引导,因此,本节课我设计了齐读、指名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山寨的意境美!

2.《山寨》教学实录 篇二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系于教师。”提及“名师塑造工程”, 石柱师范附小校长刘尚兰感慨万分,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 在教书育人这一千秋大业上, 教师责任重大, 而塑造名师, 学校更是责无旁贷。”

镜头一:打造学习型教师

“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才能真正与时俱进, 才是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为此, 学校确立了“学习工作化, 工作学习化”的理念, 强调教师的主体意识、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 努力变革教师的工作生活方式, 营造深厚的学习氛围。

为打造学习型教师, 学校坚持每周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一次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每月开展一次面向全体教师的课改专题培训, 通过邀请县内外教学专家到学校作报告、专题研讨、教师论坛等方式, 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做到有的放矢, 有所收获。

与此同时, 学校组织开展多种读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选购教学业务书籍, 鼓励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教学业务, 将每个教研组都打造成为学习型教研组。除了“校内学”, 学校还鼓励并组织教师“出去学”。近年来, 组织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近百人次, 到重庆主城、万州、涪陵、江津、武隆、丰都等地名校参加各类研讨观摩活动。

“正是这种发挥专家个人智慧和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学习, 正是这种‘校内学+出去学’的实打实、不走过场的学习, 才使我们迅速掌握了良好的教学方法。”该校一位五年级语文教师说自己收获很大。

镜头二:打造科研型教师

“学习教学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关键是要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情况加以运用。”刘尚兰说, “具体说来, 就是要打造能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科研型教师。”

为此, 学校大力实施“课题战略”, 鼓励教师结合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开展教学改革实践, 选取科研课题或研究方向, 做到“人人有任务, 个个有研究”;鼓励有一定教研能力的教师大胆创新, 积极开拓, 参与校、县、市、国家四级教研课题。

在新课改实际工作中, 学校以构建新课程课堂模式为重点, 以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手段, 深入开展了“洋思课改经验”和“读思练课改经验”教学探讨、观摩和评优活动。同时, 学校要求教师向课堂要效益, 深入开展了“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 既实现减负, 又实现增效, 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通过这些努力, 全校教学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科研方法, 提高科研能力, 使学校教研骨干队伍的培养得到不断加强, 教师整体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教育教研成效显著。截至目前, 市级课题《扬长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圆满结题, 研究成果得到全面有效的推广, 《小学学科教学实施扬长教育实验研究》等10多个课题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镜头三:打造亲和型教师

作为有着3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者, 刘尚兰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着独到的认识。她认为, 教育教学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到知识和技能, 而要实现这些, 教师仅有丰富的知识和科研能力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一定的人格魅力, 在教学中有较强的亲和力, 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 在自觉中学。

为此, 学校积极引导教师抓住“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参与程度, 师生合作状态, 师生互动探索, 课堂和谐氛围, 创新能力培养”等重点, 积极创设“会学乐学、和谐合作、师生互动、创新发展”的教学氛围。“以前, 我在其他学校读书时, 总觉得老师是严肃的, 有些害怕。但是在附小这种和谐环境下, 我觉得老师和我们是平等的, 不仅是我们的良师, 还是我们的益友。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 引导我们快乐学习, 这使我们的学习能够取得不断进步。”该校一位六年级学生觉得自己学得很轻松很愉快。

3.《山寨》教学总结 篇三

这节课课堂朴素平实,避免形式化学习,注重实效性。

首先,扎实地掌握知识技能。如句、词、字的学习,配合学习卡的使用,认字、识字、写字、辨字等;感悟诗意,有感情读文,学会从诗中提问题和找答案的.方法等。既让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能扎实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其次,有效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都有明确的合作要求,操作简单,避免了合作形式化。同桌互说、互考,4人小组读诗、背诗,找小伙伴互学等合作学习,促进了学习的实效。

第三,适当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鼓励性的语言,自己为自己鼓掌,同桌互评能得几颗星,同桌互夸互画小红旗等,这些评价不多,但恰到好处,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共分四部分完成。识字、写字共16个,感悟诗歌、背诵诗歌等,看起来容量很大,但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环境中,每个学习情境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不想下课的感觉。下课时,学生们都围在我的身边,争先恐后提出很多有关山寨的问题和说对山寨的感受。这种情形,在我上公开课还是第一次碰上。这也恰恰说明,教师所创设的学习环境是有效的、成功的。轻松、机智、民主、竞争的环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山寨》教学实录 篇四

山寨,原指山林中设有防守栅栏的地方,也指有寨子的山村,如今引申为不正规的,盗版的意思,一般用于某些品牌东西的假冒货。我,一个普通的美术老师,似乎“山寨”和我扯不上什么关系。可世事弄人,一切来得是那么的突然,是那么的悄无声息却又猝不及防。事情还得从这学期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开始说起。

“初一13-18班的历史课由龙子宇老师担任„„” 顿时,原本安静的会场由一片愕然声打破了,我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我,在我还以为是同事和我开玩笑的时候,校长又重复了一遍:“初一13-18班的历史课由龙子宇老师担任„„”在那片杂乱声中,这个声音显得异常的刺耳。教历史?美术老师教历史?这不是开玩笑吧!会后,校长和我解释了这个工作安排,因为原来的历史老师请产假,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老师了,学校觉得我还能吃苦,就让我试试,希望我能理解。说实在的,美术专业毕业的我,一直教“副科”美术,如今让我教“主科”历史,我能胜任吗?教不好岂不是误人子弟?虽说我已从教十余年,但毕竟历史不是我的本专业,加上历史学科有考试压力,仅凭自己平时的那丁点儿历史皮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于是,便开始了我这个“山寨”历史老师的边学边教的教学探索之路。

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教好这个学科,首先得让学生喜欢这个科目。学生有了兴趣,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上好起始课,诱发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是主科中的副科”,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必须上好起始课,纠正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提高历史学科地位。所以,在开学的第一周,我将我的课程全部调至周四、周五,我先“流窜”到同级经验丰富的老师的班级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我认真学习同行是如何开展历史教学的,看他们是如何和学生分析重难点,如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我就如同学生般,坐落在教室的角落,做记录、做笔记,生怕漏了哪个细节。听完课后,我再回忆同行上课时的情景,再结合自己的思考,精心准备第一节课。从听课、研读大纲、备课、做练习、查阅资料,整整花了两天时间,终于把第一课的教案备好了。这个时候,我又回忆起我高中时受大家所喜爱的、有“故事大王”之称的历史老师,他上课幽默、风趣,总能以不同的历史故事来吸引我们。是的,一般人的理解,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学科,其实不然。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关键看老师如何把握。历史包括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中学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 2 师照本宣科,一堂历史课尽是一、二、三,只有条条框框,不见情节和过程,那让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的。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感兴趣,对历史人物、事件有自己粗浅的看法。我为何不根据这一特点,依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接着,我又在网上搜集了很多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幽默段子。记得上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我穿插了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学生兴趣相当浓厚,从而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内容。此外,我还经常在学生面前“露两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地图或一些文物器具时,我总能信手涂来,搏得同学们的一阵喝彩声,都说历史老师画的真好,每次我总暗暗发笑,他们那里知道,我这个历史老师的身份是“山寨”的,美术才是我的“正版”啊!为了掩饰“山寨”的真实身份,虽说我下了不少苦功夫,毕竟是“山寨”,好几次我也差点露馅了。有一次,我在课堂中讲解“文景之治”的时候,突然有个学生提问,“老师,汉文帝是汉朝的第几位皇帝?”这下可把我给难住了,这个可是教材里没有讲到的,我不能随便把学生给敷衍过去,但这个知识点我还真的不知道,还好我急中生智,于是大声对学生说:“这个同学提问的非常好,他不但重视课本中的知识,还关注课外的知识,我希望同学们都向他学习,关于他刚才提出的问题——汉文帝是汉朝的第几位皇帝?此外,汉文帝当 3 政时推行了哪些政策,我想大家把这个问题带回去,作为我们的课后作业,大家下一节课告诉老师。”课后,我赶紧查阅了相关资料,感谢学生又给我上了一课。当然,关于我这个“山寨”历史老师的辛酸苦辣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呢„„

5.《山寨》教学实录 篇五

浙江长兴中学 梁磊

梳理整篇内容,学生已初步感知柳宗元漫步西山,心凝形释,暂得欢颜。此时劈空一问:“为什么单单是西山,而不是‘永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令柳宗元怦然心动,心怀释然呢?”

生:因为西山特立,不与培塿为类,与别的山不同,气质更独特卓立。

生:这座山形势特别险峻,让柳宗元视野开阔,心胸也开阔起来。

生:它是那样的高峻、险要、特立。这与自己的不被众人理解,特立独行,志向高洁,与他人不同是非常相像的。

师:读一读大家都关注到的句子。

生齐读: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师:我有一个困惑,不知道大家能否帮我解答。西山真的是永州最高峻挺拨卓异特立的山峰吗?

生:好像不是。(期待眼神关注)第一段结尾讲: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说明它不是最有特色的!

生:作者发现西山时是“因坐法华寺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也说明是比较巧合的看到它的奇特的。(众生点头)

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还需靠缘分。在法华西亭中那惊鸿一瞥就已在他眼底心中留下一见钟情的倩影了!

生:在别人眼中西山也是一座一般的山,也没有什么人去开发利用过。

师:何出此言啊?

生:你看作者登山之前说命仆人“缘染溪,斫榛莽,梦茅茷”,说明是现开山寻路的。

师:阅读并且形成了对文字背后的领悟,这才是真阅读。西山在柳宗元眼中心上独一无二,是因为它令作者探索发现,并令他感到两者冥冥中有一些共性,比如特异独立,比如初看无奇,还有什么呢?

生:表面上平凡,实际上很秀美独特。

生:他们都是有自己的坚守的,内在很美。

生:都不为人所知,不被人理解。

师总结:由此来看,西山只是一个媒介,象由心造,境由心生。物与我的融合与契合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山水本身。就好似东坡邂逅赤壁的清风明月,史铁生邂逅地坛的茂盛花草,朱自清邂逅清华园的荷塘月色,梭罗邂逅瓦尔登湖的神圣清波,川端康成邂逅凌晨四点的未眠海棠------寻遍千山万水,其实只为邂逅自己。以山水关照内心,给心一个安放处,劝慰自我,陶然忘我,这恐怕才是游之真谛。

师:西山平复柳宗元灵魂狂躁而痛楚的嘶吼,大家能否设想一下,从西山归来的柳宗元会如何呢?

生:经受了大自然的洗礼以后会更喜欢游览山水。

生:可能会豁然开朗,豁达洒脱,寄情山水

师:那么联系其生平及所学作品,各位是否觉得西山一游已令柳宗元超脱旷达,此后他将纵情山水豁达洒脱一生了呢?(生皱眉思考者众)

生:可能会吧。

生(马上站起):不可能,《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刚被贬时写的,是“永州八记”之首。后来他的作品还是流露出挺复杂的情绪的。

师:如果我们回到文本来看,你们读读文末。“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为什么不想归?

生:陶醉了,不是说“与万化冥合”了吗?

师:这令我想到了《荷塘月色》朱自清先生的心情最后是怎样的?

生齐答:不平静!

师:为什么又回复到不宁静了呢?

生(各自谈看法):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又回家了。到底惦着江南了。------

师:那你们再想想柳宗元呢?

生顿悟。

师:柳宗元自己曾言:“子诚以浩浩而贺我,其孰承之乎?嬉笑之怒,甚乎裂眦;长歌之哀,过乎恸哭。”作者的情感从来都需要用心体悟,我们不但要读懂文本,还要读懂背后作者的情感。在面对无法选择的生存空间,无力改变的政治前途,无从接受的现实困境时,柳宗元的家国之念、个人理想永难放下,他注定无力超脱和改变心性。心灵的破茧成蝶,凤凰涅槃,那样的幸运儿只能是苏轼之类。“我”只能强作豁达,强颜欢笑,强自宽慰。

师:读其文,悟其理,感其情。深读文本,老师以一首小诗作结:

一杯颓然酒,

一篇宴游文。

都言心陶然,

谁解其中味?

愿平凡你我可随每一篇文本畅游作者的心灵山水,深读细思,每一位作者都独具情感魅力,每一篇文本都令人充实!

始得自我在“于是”

江苏无锡辅仁高级中学 戴启江

“本文的题目叫‘始得西山宴游记’,文中哪一句话与它照应?”课堂上,我让学生迅速找到语言标志。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学生齐答。

“‘于是’,什么意思?”

“从这里。”

“能够让柳宗元终于获得西山之游欢愉的‘这里’,有怎样的美的风景?”

“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抢答的学生一刻不让。

“特别吗?”我提醒。

高高低低、坑坑洼洼、聚聚缩缩,经过他自己的回味,似乎俯视下的西山更显得平常了,“这个似乎算不上让他欢愉的风景”,这个同学红着脸回应。

“特立。”有声音传来,“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一口气读完,这份独特就在他的诵读里呈现了出来。

我示意他具体说说。

“‘特’,就是独特,‘不与培塿为类’,说明它是特立独行的,没有依附,决然自傲。”

“那是‘孤零零’的美吗?”我顺势‘误导’。

“不是孤零零,是一种孤傲。”他坚持刚刚的理解。

“写它的高峻,不跟小山一类,是高峻的山峰。”有学生补充。

“说它‘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分明写到了它的美,美在无穷无尽、无边无际,非常的广袤。”一语未了,一语又起。

“与大自然和谐交融,有一种震撼心魄的融合美!”到此处,从孩子们的声音里真的感受到了西山的“特立”之美:美在决然自傲,美在浩渺无际,更是美在与天气融合之大气,还有多少心事不能在此刻生出云烟、化作飞雾?

“‘于是’,除了理解为‘从这里’,还可以有别的解释吗?”轻轻一问,大家陷入思考。一学生说:“从这时”。

“时间上?能具体说说这一刻时间上的特别?”顺着学生的答案我追问。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就这么几句,再无其他。似乎这么几句简单的傍晚的时间点,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

“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一时刻,因为心情的改变而不一样?”一番思考,有孩子郑重发言。

“柳宗元终于获得西山之游欢愉的‘这时’,不仅仅是外在的景色美,时间的特别,更是此刻的心情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说他自己已经完全沉浸在这份西山的美景中,而且与它融为一体了。”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不就更加说明此刻他的心情有了变化?过去他无数次来这里,都是‘觉而起,起而归,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一番对比,更是证明了他们的判断非虚。

“箕踞而遨。”顺蔓摸瓜,细致的学生很快接着补充。“‘遨’就是遨游,就是自由自在,放飞自己的心灵。”孩子的解释很准确,也很诗意。

“‘箕踞’呢?”

“不就是坐着的意思嘛。”有学生小声嘀咕。

“那为什么不直接用‘坐’呢?”我点拨。对照注释,齐读关于“箕踞”的解释:“古人席地而坐,呈簸箕状。”

“古人席地而坐的‘坐’是什么姿势呢?是‘簸箕状’吗?”我引导。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腿部屈在臀下。”灵活的孩子查起了字典。

“这个解说分明告诉我们,‘箕踞’绝对不是普通的‘席地而坐’,而是一种与日常的‘坐’姿截然不同的‘臀部着地,腿部向前伸开’的姿势,这是代表着怎样感情的一种姿势呢?”教室里窸窸窣窣,大家并未深入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孩子主动猜测。

我补充《史记刺客列传》中有相同描述的语境:“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继而提示:“行刺失败,荆轲‘箕踞以骂’,而非普通的‘坐而骂’,以这样的坐姿来表达对秦王的怎样的感情?”

“愤恨、蔑视、无礼……”声音一下子有了温度,四散传来。

“那么此处的‘箕踞’可以看出柳宗元怎样的心情呢?”

“无所拘束、自由、放松、自在、自我……”

“说明他此时身心完全地松弛,可以不必承受内心紧绷的死亡的压抑与失意潦倒的苦痛倾轧了……”孩子们一下子仿佛明白了柳宗元的一言一行中都渗透出一种功名利禄、生死恐惧都在此刻的西山中付于烟云的畅然。

虽然“惴栗”之心始终无法真正“释去”,但“于是”之处何尝不是始得自我之时?

梦耶,非耶

宁波市镇海中学 高培圣

师:贬谪生活把柳宗元抛进了痛苦的深渊。岁月漫漫,路途漫漫,前程漫漫。每日一“上”,一“入”,一“穷”,无远不到。柳宗元在游走中消磨他的贬谪时光,每到一处后,他都做了些什么呢?

生齐: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师:哪一个词出现频率最高,发现了吗?

生齐:而。

师:犀利!(生笑)“披草而坐”“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中的“而”作为承接关系理解,大家似乎没有疑义,但对“倾壶而醉”的“而”好像有些困惑?

(学生有说修饰,有说承接,意见不统一)

师:到了目的地以后,就拨开杂草顺势坐下歇一歇。接着倒尽壶中的酒,喝得大醉。喝醉以后呢,就互相枕靠着躺下,既而做梦。如何?

生齐:承接。

师:为何意见又统一了呢?

生:感觉是一个人单一、无趣、乏味的行为,连用承接就显现出了这种单调。

生:后面一系列的“而”字,其实跟前面的“到则披草而坐”的“则”是保持一致的。我觉得“而”作为承接关系理解,更能体现这一瞬间的单调。

生:老师,我觉得课本中这几句话的标点符号也可以做一下调整。(生笑)感觉中间出现两个句号,似乎打破了这一份单调感,显得不怎么协调。

师:看来虚词很有表现力,标点符号同样也有生命力。你们的理解很到位。那么大家想想看,在这一段日复一日、索然无味的游走中,柳宗元做梦,有可能梦到了什么呢?

生: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位居显要的荣耀,应该是柳宗元最深刻的人生记忆。

师:是啊。初到永州之时,柳宗元就写了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他以鹰自喻,抒发了当年参加政治革新时的壮志豪情。

生:所以我觉得柳宗元的梦中可能就化身为一只苍鹰,俯瞰大地,自由翱翔。

生:我觉得有可能是一个噩梦。柳宗元可能梦到自己又被皇帝贬到更偏远的地方去了。

师:这完全有可能。柳宗元九月先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为永州司马,还有没有可能被迫害一定是他所忧虑的。

生:我的想法有点不一样。也许柳宗元梦到的是有朝一日皇恩浩荡,又把他召回京城做官去了。

师:我好像也有这一种想法。刚才我们提及的柳宗元的这首诗是《笼鹰词》,末两句中说:“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你看,冲出樊笼,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是柳宗元不变的理想。这一种期盼在梦中出现很真实,当然也显得很天真。

生:柳宗元也可能梦到他的母亲,老师之前介绍背景时说柳宗元与老母亲及子女冒风雪抵达住所,没有官邸,只能暂居在龙兴寺。半年后他母亲因病去世。我觉得柳宗元的内心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愧疚,这种愧疚必然会在梦中出现。

师:你一下点醒我了。柳宗元得罪遭到贬谪之时,年近七旬的卢氏随之赴永州,身处南蛮之地,她不露忧色,悉心地照料着柳宗元,并不时地宽慰儿子,未及半年,母亲死去,这种巨大的痛苦,对身处萧瑟永州的柳宗元而言,只能仰天长叹。梦里若出现了母亲,柳宗元该是怎样的伤痛啊!

生沉默。

师:也许梦境太多了,但这个梦肯定是“浅”的梦吧。

生点头。

师:梦耶,非耶,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我们通过对柳宗元“梦”的窥察,看到的是柳宗元悠其表、忧其里的心灵世界。我们可以再做两次减省。

PPT呈现:到则坐,倾壶醉,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

到-坐-醉-卧-梦-起-归。

师:这一串动词,到底道出了什么?

生:完全出于一个人生物的本能,我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而已。

生:仿佛是一个人失去了心灵寄托,无可无不可的。

生:不是真正的解脱,是更深沉的迷惘与苦闷。

师:每一次的浓缩,似乎敲打出的是柳宗元的灵魂。能否来填一空?

PPT呈现: 梦非梦,梦

生:梦非梦,梦里梦外恒惴栗。

生:梦非梦,梦若成梦何为梦?

生:梦非梦,梦亦梦,好梦恶梦,梦人生。

师:大家的体悟已经上升了,很好。当然在这一场场梦之后,柳宗元这一个政治上失意的、被忽略的人与一座人迹罕至、冷清的、被人忽视的山深深契合。他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再一次得以释放。

可将“始得”改“喜得”?

湖北夷陵中学毛华玲

师:有位同学在质疑探究卡片中说:我觉得可以将课文标题改为“喜得西山宴游记”,“喜得”不是比“始得”更符合文意吗?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将“始得”改为“喜得”吗?究竟哪一个更符合文意?请大家深入研读文本,广泛发表意见。

生:我也觉得改为“喜得”好,因为文章的主旨就是突出西山宴游之喜。

生:我同意,文章多处描述了西山宴游的喜悦之情。

师:请找出具体描写西山宴游之喜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好吗?

生:首先是写登山之喜,例如“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师:这是写登山的过程,其中有“喜”吗?你似乎还没有读出“喜”来。作者为什么要用一组短句,而且是结构整齐的一组?

生:短句节奏快,能表现喜悦。

师:对,怎样把喜悦读出来,你再试试。

生:(重读)“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师:很好,你有意将这一连串的动词“过--缘--斫--焚--”,用重音、快节奏读出,仿佛电影中的快镜头,披荆斩棘,一口气登上西山,“穷山之高而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喜洋洋者矣!

生:下面一句也是写喜:“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登上西山之巅,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内心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

生:我觉得更“喜”的还在后面:“悠悠乎与颢气俱”、“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辽阔浩渺,悠然自得,畅享天地之大气,观赏自然之万物,那种欣喜之情,简直就是“陶醉”了。

师:很好,同学们列举的都是“西山宴游之喜”。如此说来,就可以将“始得”改为“喜得”了吗?

生:我觉得“不可以”。因为“喜得”最多算是符合文意,而“始得”才真是切合文意。

师:请大家注意,他的发言独出新见:“喜得”是符合文意,“始得”才是切合文意。赞同“始得”切合文意的,请点赞。

生:我点赞。全文围绕一个“始”字展开,用“始得”才表明行文的思路。

生:我数了一下,全文四处用到“始”字,依次是“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指异之”-“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可见“始”字是贯穿全文的。

师:同学们读得很精细。全文的确是紧紧围绕“始”字逐层展开的:未始西山之游--始见西山之异--始得西山之游--游赏于是乎始,以一个“始”字统领全文,显示了行文的思路。那么,说“始得”切合文意,仅仅是因为这一点吗?

生:我觉得还有内容方面的,因为是“始得”,才更突出西山之特立,更突出宴游之惊喜。

师:很好,这是更深一层的理解。正因为“始得”,才新奇,才惊喜,才会有那么多的感触。回到我们探讨的问题:可以将“始得”改为“喜得”吗---不可以。以“始得”名篇,不仅关乎行文思路,更关乎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感,意味深长,很值得品味、鉴赏。

师: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地品味这一个“始”字,请以“始得西山之始”开头说一句话,表达你的鉴赏心得。

生:始得西山之“始”,是作者的行文思路,以一“始”字贯通全文,写景记游,自然成篇,可见构思之巧妙。

生:始得西山之“始”,体现了映衬手法的运用,以未始西山之郁闷,映衬始得西山之欣喜,可见谋篇之用心。

生:始得西山之“始”,流露出作者始遇知己的喜悦,西山如我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生:始得西山之“始”,表明了作者精神的解脱,始见西山高大辽阔,令“我”胸襟开阔,忘却了怀才不遇的烦恼。

师:始得西山之“始”,是我们走进作者内心的门径,是我们鉴赏文本的窗口---其中有无限风光,其中有万般情思。

同中觅异,尺寸千里

江苏省常熟中学 张卫

生:“始得”意思是“开始发现”,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个“始”字落笔的。

师:怎么讲?

生:第一节最后有“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二节开头有“始指异之”,最后有“游于是乎始”。

师:都是“开始”的意思吗?

生:(顿住)┄┄

生:“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游于是乎始”指“开始”。“始指异之”解释为“才”。

生:“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指“曾”。

师:词性一样吗?

生:不一样了,“才”“曾”是副词。

师:未见过西山,所以“从来不曾”;刚刚见着西山,所以“才”;从此真正游览,所以“开始”。在词义的细微变化中,可以看出点什么?

生:西山的“怪特”体现出来了。

师:对,因此我们要学会仔细辨析词义,从变化中体会字词丰富的意味,感受它如此表达的不可或缺。

师:既然同学们把目光投向文言字词,我们再来辨析一下“其”字吧!

生:“日与其徒上高山”是代词,指“自己”。

生:“其高下之势”也是代词,指“西山”。

生:“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也是代词,指“西山”。

师:代指“西山”?文后有句子翻译,读出来。

生:“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 ┄┄那应该指代“颢气”。

生:“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是代词,指“造物者”。

生:老师,我觉得这两个“其”也可以指代“我的神思”“我的情怀”。

师:为什么?

生:下文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我”的精神和自然万物浑然一体。“其”指代自然天地,当然也可以指代“我”的情思。

师: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物我相融,物我同一。从结合文章立意的角度看,你的思考也有道理。

师:你们都漏了一句“其隙也”,为什么呀?

生:看下面的句子翻译,这个“其”好像不译。词典里“其”字也有不译的义项。

师:读出来听听。

生: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作用。如“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生:我觉得放在句子开头作助词来调整音节解,不合适。是不是解释为“那”,但我觉得解释为“那些”更好。

师:理由呢?

生:前文说“自余为僇人”,那么被贬在永州自然是整日忧惧不安。后文说“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自然是终日无所事事。所以解释为“那些”更符合柳宗元当时处境。

师:同学们触类旁通,能够紧紧结合原文去理解字词含义,这就遵循了文言翻译的一大原则“信”。我特别欣赏同学们能突破语言文字的“外壳”,思考真正的“意思”,努力发现和把握细微的差异。我们也来举一反三,再从句式修辞的角度来探寻变化。

师:大家看第一节的一句排比句“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第二节哪一句和它句式相同?

生:“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师:试着朗读一下吧!

(生朗读)

师:读得速度很快,为什么?

生:这两句都连续用动词来表现作者急切寻觅的状态,所以要读得快一点。

师:哪些动词?

生:第一句是“上”“入”“到”,下一句是“过”“缘”“斫”“焚”。

师:“穷”不是动词?

生:呃,是的吧┄┄

生:“走遍”的意思。

师:对,动词。你刚才说,这两句都表现柳宗元急切寻觅,大家都这么认为吗?

生:我觉得第二句写披荆斩棘,表现作者对西山的向往。可以读得急促一点。

师:为何第一处不是这样呢?

生:“高山”“深林”“回溪”“幽泉怪石”这些都是泛指,说明游得很随便,没有目的性。所以读得慢一点,无聊一点。

师:从前后文看,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吗?

生:“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似乎作者来游玩的目的是喝酒睡觉,不是欣赏美景。而且醒来后就“觉而起,起而归”,无精打采,随便一游。

师:仅仅是“到此一游”,到了不赏美景,心情不佳。所以要读得慢一点,无聊一点,是吧!请你们再沿着这样的思考分析第二句。

生:第二句“湘江”“染溪”都是确指的地点,“榛莽”“茅茷”都是具体动作施与的。表明作者游览的目的很明确,动作幅度也很大。

生:也表明这个地方很少人来,是作者自己发现并开辟出来的,可以看出作者的坚定和执著。

师:有不平和愤懑吗?

生:这样的美景却无人欣赏,只有被作者发现,是有一点愤愤不平的。

师:对西山的不幸遭遇的同情珍重是吧!那他上去了不是也喝酒的吗?是否如上句那样精神不振?

生:他登高以后饱览西山风光,如“箕踞而遨”“四望如一”,然后感受到西山的“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然后感觉到自己和西山、和周围的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师:这个“醉”可以指喝醉,更指?

生:更指醉心于这样的美景中,境界中。

师:文中根据在哪?

生:“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师:所以相比第一句,我们要读出气势和较强烈的节奏,是不是?

(生认同)

师:那就请刚才那位同学再朗读一下,从相似的句式修辞中读出不同来。

(生读)

师:同一个词语,同一种句式,在不同的语境中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我们多对此思考和辨析,就能培养出自己对文言文的感觉。

--------------

附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评课:

从“始得”说起--《始得西山宴游记》镜头点评(原载《语文学习》.3)

肖培东

历代名家评论《始得西山宴游记》,多着意“始得”二字,可知它对文章的重要性。确实,这篇游记既然写游西山的经过,加之游西山的时候还饮酒取乐,那为什么不像一般作者那样,起一个叫《游西山记》或者《宴游西山记》这样的题目呢?“始得”,定有奥妙。柳宗元紧扣“始得”结构全文,老师们解读文本也基本是扣住这两字展开的。

柳宗元此文在情景交融上非同一般,是在于他笔下不仅仅客观再现了现实世界,更是提升了客体的审美意识。可以说,本文以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互映照。而能够获得这样的转变就发自“始得”,老师解读此文是不能轻意放弃这个可挖掘矿藏的。梁磊老师把此具化为对“西山是否高峻挺拔”的讨论,从而去追溯柳氏文字背后的心灵体验,让学生明白了“物与我的融合与契合度不仅仅取决于山水本身”,更在于怎样把关于中发乎情诉于笔物化到自然景物上,去酣畅淋漓表达出来。而戴启江老师紧扣“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来解读“始得自我”在“于是”,也是取得了和梁磊老师异曲同工之妙的。戴老师对存在于局部的具有特殊审美的词语的挖掘极到位,如镜头锁定的“于是”,师生合作解读出了相对于西山的“从此地”之意,相对于苍然暮色的“从此时”之意,更有相对于心凝形释的“从此心”之意。由此,柳氏上下求索、四方突围,去安顿自己日濒崩溃的灵魂之旅,和师生细研深究、小处突破,去捕捉文本孕集情感深刻厚重的发现之旅,又比较巧妙地契合起来,实现了课堂和文本的圆融。

而我觉得,“始得”的文本价值,还不仅仅在于此。“西山”,在永州之西,西山和永州之间隔了一条湘江。它从朝阳岩起到王茂岭止,绵延数里之长。课堂教学缘“始得”而进山登高,我们还可以读出柳宗元更为深刻复杂的情感。穷西山之高而获得了精神和审美上的满足,从而显得轻松愉悦之时,柳宗元的相对和谐的感受,应该也仅是暂时的。我欣喜地看到毛华玲老师向这方面的主动探求。她设置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将文章标题改为“喜得西山宴游记”吗?学生探究西山的景物的优美,如“萦青缭白,外与天际”;探究句式节奏的明快,如“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探究人物心情的悠然,如“悠悠乎与颢气俱”“洋洋乎与造物者游”。最后得出主旨是“西山宴游之喜”。主问题教学,最重要的是让你的主问题既包住文章又深入文章。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它首先是文本的,又是个性的。一番蓄势张本后,毛老师却转向探讨文本结构艺术之妙。文章紧扣“始得”,前后照应,气脉贯通,由此途径切入,也可谓匠心独具。只是,西山,只是作者精神的慰藉,只是他人文世界的一种等待和期盼,却不是永远的归宿。毛老师没有在审美阅读中继续追问下去,甚为可惜。

实际上,这所谓的心旷神怡也是如梁磊老师所言“暂得一时欢”,它染上了柳氏压抑、忧伤的悲剧味儿。“大家能否设想一下,从西山归来的柳宗元会如何呢?”梁老师的这一问很是拓深了文本的深意,原来,所谓“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只是暂且解脱,被贬永州后“惴栗”才是“恒”生之情。西山美景地处荒僻而未被众人欣赏,柳宗元一方面固然着力表现景美,另一方面对自然美的被弃置遭埋没又深感痛惜。而文字背后的这一层“发现”在高培圣老师和张卫老师的课堂上也被发现了。对“意有所及,梦亦同趣”的“梦”字理解,学生提出那“有可能是一个噩梦”,高老师一下敏锐抓住这个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对柳氏现实和梦境的交织呈现,窥察柳“梦”,从而得出柳氏“悠其表、忧其里”的心灵世界。“喜”不是真正的解脱,是更深沉的迷惘与苦闷。张老师更是单刀直入,指向学生认为节奏明快、情绪欢快的“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句。柳宗元明确的游览目的、急切的动作,体现出“穷山之高”的坚定与执着。西山如此“怪特”而无人欣赏,表明柳对西山不幸遭遇是同情珍重的,更是愤懑不平的。那么,这样的课堂之“得”应该更能激荡起学生之思的!

我又想,学生对文章的“始得”又从什么时候、从什么环节开始的呢?如果文言文教学是文言并举、双线推进的话,学生之“始得”必定是在“文经”“言纬”双线交叉之点上实现的。钱梦龙先生几十年前曾说:目前文言文教学的最大弊病是有“言”无“文”。而我们现在很多课例似乎又走向反面,变成有“文”无“言”。学生在基本的文言字词句式还不是透彻了解的基础上,就被老师“强扭”着去品咂文本的人文精神、思想文化。这恐怕是另一种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的教学,也必将使学生丧失对文章之美自觉鉴赏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我倒觉得,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来教文言文,立足在“言”的基础上,通过对文言字词等的把握逐步推进到对文章内容的发掘。我觉得张卫老师的课例是在作这方面的实践:从“始”和“其”的词义辨析中突破语言文字的“外壳”,努力发现和把握细微的差异,思考真正的“意思”。从句式修辞的同类比较中搜索文本的信息连接,发现“言”中承载的灵魂,获得柳宗元赋予文本的生命密码。

当然,对于文本中一望而知、或者通过工具书很快能解决的文言知识,老师是没必要去重复重复再重复,而招致学生厌烦的。细读上述镜头,我还想说明,教师要用智慧去架构课堂,除了站得高看得远进得深外,更要从诵读、识记等基础入手,使学生培养语感,自觉体悟,逐步缩小古今距离,形成文言文的思想方式。这应该也是教学的驱暗追明、拨云见日吧!

文言文的教学既是扎扎实实的,又是灵动新颖的。都在奔一个方向的时候,我们不妨回头看看,也别有风景。

6.《山寨》教学实录 篇六

1 山寨现象的历史

对山寨现象做一个历史的分析, 可以说“山寨”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和很短的历史, 其形成产业规模则是这几年的事。如果从创新的角度来看, 可将“山寨”现象概括为一种基于模仿的创新[2]。从这个视角出发, 历史上各个国家在很多产业发展的初期都曾走过这条道路, 如上世纪50年代美国苹果公司和微软公司对于仙农实验室的技术模仿, 20世纪60年代日本汽车产业对于美国汽车产业的模仿, 20世纪90年代韩国三星对于日本索尼和松下的模仿, 这些现如今的卓越企业在其发展的初期都经历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

而“山寨”形成产业规模, 则是近几年的事情, 因此说其有一个很短的历史。以最具有代表性的山寨手机产业为例。自2007年10月, 国家取消了针对我国手机生产厂家实施了9年的颁发手机牌照的生产核准制, 意味着手机制造业的行政管制壁垒消失了。各地下手机制造商摇身变成了正规军。而且准入口的扩大使所有觊觎手机终端市场的企业都可以介入这个行业, 既给很多正规的手机厂商带来机会, 也为一些没有资质的地下手机生产企业开辟了生存空间[3]。与此同时, 台湾一个名叫联发科的芯片商开发出了一种MTK手机芯片。该芯片最大的特点是提供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采用联发科的芯片后, 生产商只要将联发科芯片买来, 配上手机外壳和电池, 就可以组装出一款手机, 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手机的成本和研发周期[4]。

因此, 综合上述两个主要的历史原因, 山寨产业在进入2008年以后呈现出异常繁盛的局面, 并波及到其他经济文化领域, 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2 山寨产业创新模式

从创新理论的角度考察山寨现象, 综述如下:

根据熊彼得的“创造性破坏”的理论来解释[8], 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造性的破坏, 通过新的制度、组织、技术等角度的创新, 实现对原有模式的打破和超越。这种持续进行的反复超越的过程形成了经济的连续不断的演化和发展。[5]学者金福子等基于哈佛商学院的克里斯坦森教授提出的“破坏性创新”概念, 分析山寨的创新发展动因为三点:即确定了以非主流消费群体为主的最佳顾客群;选择了避强的市场发展战略;确定了以环境为基础的细分市场。

何哲等[6]从服务性制造的视角出发, 将山寨机产业界定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性制造, 包含两个层面的服务:首先, 企业间的相互服务和企业面对客户的服务。山寨机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企业分工网络和独立的包含设计、营销与制造的第三方服务型企业。其次, 山寨机充分的挖掘客户需求, 快速的反映客户价值感知和顾客需求引导, 是典型的针对客户的服务, 并且这种服务是贯穿于设计、制造、营销的各个环节。综上所述, 山寨机产业的创新机制主要体现在对用户需求的灵活挖掘和不同产业间的设计分工上。

韩晶、佛力[7]从四个层面分析了目前这种新型的模块化的产业结构形式。一是通过模块化的过程, 将复杂的制造系统分解为数个灵活的模块子系统, 提高了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和效率, 而这正是山寨企业的一个主要特征;二是模块化的生产网络突破了区域的局限, 实现了全球网络里的生产制造, 具有全球化的特征;三是通过模块化过程, 山寨厂家实际扮演了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四是在模块化网络, 各种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本文将山寨产业的创新模式概括为一种基于模仿的模块化创新。首先山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 当前国人消费力并不太强——在传统的产品消费市场之外的, 是广大的农民工、学生、打工者等低消费群体的市场, 以及海外第三世界国家市场, 山寨产品首先迎合了这部分消费群体的需要;其次这一部分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审美层次并不成熟, 这同中国社会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密切相关, 传统的价值观念同西方价值观念处于冲突、交融的过程中, 主流价值观的缺失表现在产品设计上就是通过模仿 (甚至是抄袭) 以最便捷地获取消费群的认可;再次这种创新表现出模块化的特征, 系统可以通过各个模块间的分离、替代、增删及整合等进行创新, 从而满足了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8];最后这种模块化又能使得组织架构扁平化, 而非传统企业的纵深结构, 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

3 山寨产业的困境

然而, 曾经一度火红的山寨产业在近几年也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以山寨机产业为例, 2007年前赚钱的企业约有五成, 2008年以后, 赚钱的企业不足1/3。山寨产业如今所处的困境同其自身的先天不足密不可分, 另外也与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有关。从一个产业的发展历史考察, 仅仅依靠模仿、拷贝等粗犷的经营方式不可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只有从模仿中创新, 品牌化和多元化经营, 采取一种突破式创新的道路, 才能走出困境。以国内民营企业大鳄华为为例, 在其进入市场初期也曾经走过一段仿制之路, 并因此受到国际跨国公司的控诉。然而, 华为没有满足于类似“山寨”发展的经营思路, 而是锐意创新, 走品牌化和国际化之路, 最终迎来了企业的浴火重生。

当前山寨产业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 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打压。从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 山寨机等出口型产业在国外的销售遭受到很大的打击, 原来那种简单接单、生产、出口的作坊式经济方式已不可持续。同时, 近年来中小企业遭受因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原材料上涨的压力, 也在不断地侵蚀山寨产业本已微博的利润。国内市场上, 很多正规手机厂商在占领了高端机市场的同时, 也把目光投到低端机市场, 不断推出新产品, 这进一步加剧了山寨机的困境。

(2) 山寨产业自身的缺陷。山寨产业因其自身发展经营模式的原因, 具有很多先天的不足, 如漠视产品知识产权、不具备核心竞争能力、随意比拼价格、大多数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等。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渐规范化, 这种先天不足逐渐成为山寨企业发展的短板。

(3) 消费者逐渐走向理性成熟。原先山寨产品吸引消费群体的重要因素无非是低廉的价格、时尚炫目的外观、以及各种方便的功能。而随着几年来, 各种产品逐步的走向多元化和品牌化, 消费者可以花同样的价格买到具有售后服务的品牌产品, 在价格层面山寨产品已不再有当年的优势。另外, 近年来随着国内工业设计的蓬勃发展, 公众的审美力逐步提升, 对iPhone等大厂品牌产品的追捧就是明证, 而山寨产品原有的种种外观噱头逐渐显得暗淡无光。

4“反山寨”的思考

仔细分析山寨企业所存在的原罪, 主要集中在不尊重商业游戏规则、违反产品知识产权和商标权, 偷逃税款, 很多山寨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和商业陷阱。

凡事不破不立, 从这个逻辑角度出发, 本文提出了“反山寨”的口号, 主要是针对山寨现象做理性分析,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这一历史现象中找到可资国内企业发展借鉴的要素。

首先, 山寨产业遵循了一种类似“狼性”的生存法则, 通过采用各种不符合法律的手段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模仿大厂品牌最便捷的获得知名度, 通过合理分配利润获得分销渠道, 山寨企业组织间保持着一种团结合作的灵活合作方式, 而这同狼群非常相似。其次, 当从山寨产业出发衍生为一种社会“山寨现象”, 当公众沉浸于对“调侃”传统主流价值观的愉悦, 真正合法的创新精神被漠视了, “山寨”的出现破坏了创新植根的土壤;最后, 中国传统的创新方式经常是走引进、消化、创新的道路, 自身的“造血”功能较差, 同时也非常漠视消费者的需求。而山寨产业的出现说明, 只有灵活的适应不同消费群体 (尤其是广大低端消费群体) 的需求时, 创新才具有价值。

5 结语

山寨企业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 必将成为一个历史“热词”。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 其发展模式有可资借鉴之处, 然而其先天的不足又注定了其不可持续。惟有在加强政府监管、在尊重游戏规则和知识产权的前提下, 选择可持续的创新模式, 才是山寨企业惟一的出路。

摘要:“山寨”是产生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 界定了一种介于创新与模仿之间的新的产业发展形式。本文试图从山寨产业的发展历史、发展模式入手, 分析其利弊, 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创新发展模式。

关键词:山寨,反山寨,创新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董科.山寨手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8) .

[2]罗刚毅.山寨营销的优势及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 2009 (5) .

[3]胡延华.山寨的成因、困境和对策分析——以深圳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

[4]方志凌.浅谈山寨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现状[J].宏观管理, 2010 (8) .

[5]金福子, 崔松虎.破坏性创新视角的“山寨机”成功要因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 (理论版) , 2010 (8) .

[6]何哲, 孙林岩, 朱春燕.服务型制造的产生和政府管制的作用——对山寨机产业发展的思考[J].管理评论, 2011 (1) .

[7]韩晶, 佛力.基于模块化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19) .

7.《山寨》教学实录 篇七

蓝 发表于 2006-3-14 19:26:14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哎呀,真愿意听呀,不光对我,包括台上台下的老师都愿意听。你愿意向谁问好,就向谁问好。(生向窦老师问好)

师:不要都对我说,也对台下的老师说。现在是两点多钟,该怎么说?

生:老师下午好!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加上我的姓再向我问好。

生:窦老师下午好!

师:你们声音真大,老师真喜欢你们!

师:你们这么热情,让我想起我以前的事故事,那是六年前的事了,你们想听吗?

那么小眼亮起来,小脸红起来,小手翘起来。

(师讲述一个难忘的故事)

师:那么长的时间都忘不了,用一个词来说,那就是---

生:难忘

(师板书“难忘”并指导“难”字的写法,生书空)

师:老师有难忘的事,你们有吗?

生:窦老师给我上课,我难忘。

师:这事要等我们上完课再说。

生:妈妈和别人打起来了我难忘。

生:„„

师:看来难忘的事有快乐的,有悲伤的,有给人启迪的,有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有一位和你们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也有一件难忘的事,我们一起去看看他那难忘的一

天。(师板书课题)

师:谁愿意读第一节

(生读,读得像唱歌)

师:哎哟,像唱歌一样,好听是好听,谁能像一样地读。

(生读,读得很好)

师:节奏感多强啊,来,掌声!不过有几个音要正正

(正音,齐读)

师:继续往下读

(生读,读得不错)

师:多长的段落,读得字正腔圆,真了不起!来,我和你握手!你们还想不想和我握

手,继续往下读

(生读,师正音)

(这样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读完全文)

师:想听老师的评价吗?你们读得很正确、流利(竖起大拇指夸)

不过有几个句子还要再读几遍。

(读“我”心情变化的三个句子)

师:下面我们就重点研究这几句话。齐读第一句

(出示句子:我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谁想读,举手读(生读)

师:“紧张”相反的词是什么?

生:放松

生:轻松

师:对,就像你这样的放松、轻松。

为什么文中的“我”这样紧张,不放松,不轻松呢?请联系前文想想看。

生:他想见邓爷爷

师:为什么见邓爷爷就紧张呢?

生:邓爷爷是国家领导人

生:邓爷爷是军事家

生:邓爷爷是国家主席

生:„„

师:邓爷爷的原名是什么?

(生齐说:邓小平)

师:(有感情地讲述邓小平有关事迹)

就是这样的一位领导人要来看我表演计算机,我能不紧张吗?

那他为什么激动?

生:他想马上能见到邓爷爷了。

师:你理解作者此时的心情了吗?因为又紧张又激动,所以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把手放在胸口,来读一读。

(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

师:你们的心理感受都一样,但窦老师的感受不一样,老师这样读,行吗?

假如我是一个很外向的人,我这么读(师读)

生:不行!

师:假如我是一个很内向而富有诗意的人,我这么读(师读)

生:不行!

师:那好,我保留意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生自由读句子)

师:在大家又紧张又的时候,邓爷爷来了(出示邓小平图片)

快向邓爷爷问好!

(生纷纷说“邓爷爷好!”)

师:能不能语言丰富些?

生:邓爷爷,见到您很高兴。

生:邓爷爷,您辛苦了!

生:邓爷爷,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生:邓爷爷,您是国家领导人,我很欢迎您。

师:快摆起手来,向邓爷爷问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生问好)

师:邓爷爷高兴了,你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高兴

生:欢乐

生:带着慈祥的微笑

生:笑容满面

生:和蔼可亲

师:我们看第二个句子,“我”的心情怎么样了?

生:“我”的心情一下子平静了。

师:再摸摸胸口,谁想读

(生读)

师:紧张的反义词在这句话中藏着呢,是什么?

生:平静

师:再读读这句话。

(生再读)

师:我会这样读(师读,分别强调“我”,强调“紧张”,强调“一下子”)

这样读行吗?

生:不行。

师:我这样读(师读,强调“平静”)行吗?

生:行!

师:来,读出自己的感受(生读)没听够,再读读,读出自己的感受。(生再读)

师:读第3句(生读)出示句子:离开展览馆,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就这句话你能提出些问题来吗?

生:为什么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师:很好,兴奋就是--

生:高兴,快乐,开心,愉快

师:为什么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现在大家读课文,待会儿老师让你失学文中的“我”,老师来采访一下。

(生自由读)

(下课铃响)

第二课时

师:采访开始,你好!

生:窦老师好!

师:你为什么这么兴奋?

(生答不上来)

师:你太兴奋了,兴奋地都答不上来了。再请个人。

生:邓爷爷表扬了我 生:你怎么给他表演的?

生:我沉着地操纵着计算机,唾面自干地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师:(向另一学生)你好,祝贺你!邓爷爷问你们什么了?

(生答)

师:邓爷爷听了后怎么说?(生答)

大家一齐大声地读读这句话。(生读,师板书: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这句话你理解了吗?(生再读)

(生答不上)

师:你们现在马上到台上台下去交流,采访一下现场的老师们,请他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赶紧问。

(生走位问)

生:就是小时候开始学计算机

生:小时候就要开始学,长大就会了。

生:大家从小就会打电脑,幼儿园小朋友也要会。

师:他这话是1984年说的,现在是2002年,都过去多少年了。我们请这位电教老师来

谈谈这句话说了18年之后的感受。

(一旁摄影的电教老师说话)

师:(满情深情地讲述)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说了这样的话,现在我们就像使用钢笔一样地使用电脑;就是

这样一位老人,说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我们的教育才走向素质化;就是这样一

位老人,在深圳划了一个圈,那里就奇迹般地崛起一座座城,一座座金山;就是这

样一位老人,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香港、澳门才顺利回归;这是这样一位老人,提出改革开放,我们温岭才有这样快的发展。此时此刻,让我们平下心来,再看看

邓爷爷,让我们来表达对邓爷爷的爱。

(音乐《春天的故事》响起,投影出示图片)

生:想器,因为邓爷爷帮我们国家走向富强。

师:想哭就哭吧!

生:感动,因为邓爷爷

„„

师:一句话,邓爷爷,我们爱您!

所以,我们看第一段,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文章的作者现在已经28岁了,但他忘不了1984年2月16日的这一天,因此,他特

别兴奋

(引读第6节)

师:“我”忘不了1984年2月16日,忘不了我为邓爷爷作计算机表演,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责任”。

(师板书,生书空)

师:你们现在的责任是什么?

生:读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师:邓爷爷对你们爱化作一种责任,我们忘不了邓爷爷对我们的---(生齐说“爱”)

师:难忘的一天还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说,那就是“刻骨铭心”(师板书)

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师:老师加了“!”,又该怎么读?

(生再读课题)

师:下课了,后会有期。

8.《海底世界》教学实录 篇八

执教: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涂娟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漫谈)

师:你们看,(播放课件)这就是大海!那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就象一堆堆白雪,多美呀!那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放录像,欣赏海底世界。)

师:看完录相,你们想说些什么?

生:我觉得海底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生:我觉得海底太神奇啦!

生:海底真有意思,我真想潜入海底去探寻更多的秘密。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大家注意“底”字下面有个点。好,请大家齐读题。

生:23 海底世界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学生读书,老师巡回指导)

师:(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

(指名认读)

师: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再读一读。

(齐读生字)

师:默读课文,想一想哪句话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

生: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

师:你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注意“异”字上面要封口。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呢?

生:想!

师:我提议,咱们来开一个有关“海底世界”的新闻发布会吧!

生:太棒啦!

师:在开新闻发布会之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生: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

生:多读课文,看看文中有什么信息。

师:对,现在我就是船长,(挂工作证)你们是潜水员,快快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吧,看看你们能发现些什么,发现了情况立即向我报告。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生:报告船长,我发现了海底并不是没有一点儿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师:好,你发现了海底有声音。(出示组牌:声音)注意简单地向我汇报你们的发现。

生:报告船长,我发现了海底的动物有很多种,而且活动方法各不相同。师:很好,你发现了海底有动物。(出示组牌:动物)

生:报告船长,我发现了海底有植物。

师:不错!(出示组牌:植物)

生:报告船长,我发现了海底有矿物。

师:(出示组牌:矿物)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生:报告船长,我发现了海底有光。

师:(出示组牌:光)潜水员们,你们的发现可真不少!

师:下面就请大家各自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发现,分组进行专题研究。注意一方面要读懂课文,讨论疑难问题,准备好本组的发布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准备回答记者们的提问。遇到困难可以向我和电脑求助。

(老师引导分组,并指导各小组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发布本组的内容)

师:我宣布“海底世界”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请各小组按照课文描写的顺序上台发布你们的发现。

师:台下的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各报社、各电台的记者,注意认真听各组的发现,你们呆会儿可以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

师;首先请听光组的发现。(教师把组牌:光 贴在黑板上)

生:我们组想用朗读的方式向大家发布我们的发现。(鼓掌)

生: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本组有感情地朗读)

生:记者们你们感受到了海底世界,那黑暗中却有光亮的奇异景象吗?欢迎大家就我们所介绍的内容提出问题。

“记者”(a):你好,我是南昌电视台的记者,请问你们刚才说到的“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宁静”中的“依然”一词还可以换什么词来理解?

生(组内成员):仍然

生(组内成员):还可以理解为依旧。

“记者”(a):谢谢!

本组成员异口同声:不用谢!

“记者”(b):我是《江南都市》杂志社的记者,请问你们发现了深海里带有发光器官的鱼吗?

该文章转自[小学课堂在线]:http:// 生:发现了,有一种鱼叫电摇,它头上的触角就会发光。

师;谢谢这组的新闻发布,接下来有请声音组。(教师把组牌:声音 贴在黑板上)

生:我们组的发现是,海底并不是一点声音都没有,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要用水中听音器就能听见各种声音,下面我就把我们收集到的声音播放给大家听一听。(鼓掌)

(听声音)

生(解说):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生:海底的声音是多么的丰富呀!我们的介绍完了,欢迎大家提问。

“记者”(a):你好,我是上海电台的记者,请问“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生(组内成员):就是小声地说话。

“记者”(b):我是《科学》杂志社的记者,请问海底里只有这些声音吗?

生:不是的,海底里还有其他的声音。

“记者”(C):你们能用“有的像什么,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的句式说一段话吗?

生: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有的像小鸡一样几几,有的像小鸭一样嘎嘎,有的还好像在打喷嚏。

师;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的海底之声,下面有请动物组。

(教师把组牌:动物 贴在黑板上)

生:我们组想用表演的方式向大家发布我们的发现。

(扮演不同的海底动物,表演各自的活动方式。)

生:海底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就有三万多种,还有许多的不为人知,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们的发布到此结束,欢迎大家提问。

“记者”(a):你好,我是北京电台的记者,我认为你们在表演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上不够准确,他们是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而不是向前。

生(组内成员):谢谢帮我们指出错误。(再表演)

“记者”(b):我是《人与自然》节目的记者,你们还能为我们介绍几种其他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吗?

生:好,播放课件。

“记者”(C):“免费”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要钱。

师;你们的发布方式很独特,谢谢,有请植物组。(教师把组牌:植物 贴在黑板上)

生:我们组想边放录象边向大家发布我们的发现,这样将更加直观形象。

生:(播放录像),介绍相关内容。

生:海底的植物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真是物产丰富,景色奇异呀!谢谢,欢迎大家提问。

“记者”(a):你好,我是山西电台的记者,请问海底里有哪些植物?

生:有海草、海带,还有一些我们也不太清楚。

师:有请最后一个小组,矿物组。(教师把组牌:矿物 贴在黑板上)

生:除了刚才几个组说到的内容外,在海底还蕴藏着大量的矿物,如煤、铁、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欢迎大家提问。

“记者”:你好,我是<<发现与探索>>节目的记者,请问什么叫稀有金属?

生:地壳中储藏量少,矿体分散的金属,如锂、钛、镓等。

“记者”:为什么海底里会蕴藏这么多的矿物呢?

(学生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大家会后都可以找找有关资料把这个謎解开。

师:刚才各小组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发布了各自的发现,记者们也积极踊跃提问。此次新闻发布会进行得非常成功。最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全文。

(齐读课文)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师:课后同学们还可以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或书店查阅书籍、从一些媒体上收集更多有关海底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再在一起办个“海底世界”展览。

师:最后我给大家推荐一个专门介绍海底奥秘的网站:海底探秘专题学习网址()请大家拿出笔来记一记。

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声音

动物

植物

矿物

9.《掌声》教学实录 篇九

师:今天, 老师给大家上课, 欢迎吗?欢迎要有所表示哦。 (生鼓掌)

师:老师从同学们的掌声中充分感受到了你们的欢迎之情。掌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生活中可以用掌声表达心里的想法, 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一、导课

(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 你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鼓掌?这是怎样的掌声?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这是怎样的掌声?为什么要把这样的掌声送给小英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并且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读文)

(课件出示:情绪鞠躬轮流愿意珍惜讲述骤然响起渐渐平息)

师:这些词语在预习的时候还有哪些没掌握好读音, 再抓紧时间练读一下。 (指名读、齐读。)

师: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 结果怎样?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明白。 (生叙述)

师:说的时候要简洁, 但主要内容不能丢。

三、走进文本, 体悟内心

(一) 了解两次掌声

师:这是怎样的掌声?让小英永远也忘不了。让我们再次回到那难忘的演讲课中。请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具体描写掌声的句子, 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快速阅读后, 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1.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 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 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 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2.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 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 谁能概括地说说这是两次怎样的掌声?

生:骤然响起、热烈、持久、经久不息。

师:什么样的掌声就可以算得上是骤然响起、热烈、持久、经久不息?

生:突然响起来, 没有人带头, 响的时间很长, 鼓掌的人很激动。

(二) 质疑启思, 学习第一次掌声

师:那大家第一次为什么会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就送给她这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呢?让我们再来默读一下文章的前几个自然段, 想一想, 这其中都有哪些原因。可以把描写小英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师:无声的默读有利于思考, 要边读边想。自己学完之后, 把感受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生1:小英是个残疾的学生, 她走上讲台, 同学们要鼓励他。

师:残疾的小英需要鼓励, 你们也读到这个原因了吗?你们是从哪句话了解到小英是个残疾的孩子?

生2:“因为小时候生病, 一条腿落下了残疾, 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师: (课件出示这句话)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想一想小英走路的样子会是什么样。

生:摇摇晃晃、走不稳、一摇一摆、歪歪扭扭、不好看、东倒西歪。

师:的确是这样, 那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自己这样, 小英每天上学时会怎么做?上课时、课间活动、放学后, 她都会怎样做呢? (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进行拓展想象, 并表达。)

师:是啊, 当同学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时候, 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嬉戏玩耍的时候, 当同学们放学后兴高采烈地走出校门的时候, 小英一个人孤独地远离大家, 不敢面对大家。同学们, 如果这样的状况发生在你身上, 你就是小英, 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很可怜, 很孤独, 很忧郁, 很悲伤, 很羡慕别人, 很自卑。 (板书:自卑)

师:是啊, 小英很自卑, 她总是孤单的一个人, 不愿意和大家交往, 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也让你感受到了小英的自卑, 快来读给大家听听吧。

生:“在我上小学的时候, 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 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胆小害怕的小英。

生:“轮到小英的时候, 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 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小英连抬头面对大家的勇气都没有, 多么自卑的小英啊!

生:“小英犹豫了一会儿, 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 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师:正向你们刚才读到的, 也正如这两个同学所言, 小英多么自卑呀, 自卑的她需要掌声, 需要鼓励。这骤然响起的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是对小英最大的鼓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在刚才读书的过程中, 谁还读到了其他的句子?我觉得同学们给小英的掌声还有其他原因。

生:我觉得小英能走上讲台, 说明她很勇敢, 很坚强, 所以同学们给她掌声。

师:你从小英的什么表现上看出她很勇敢, 很坚强, 我们都来听一听。

生:我从“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 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看出来的。

师: (课件出: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 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你读到了这个句子, 请一个同学来读读大屏幕上的这句话, 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句子中缺少了“终于”。

师:为什么要强调“终于”呢?

生1:小英不是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走上讲台的, 她很犹豫。“小英犹豫了一会儿, 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 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生2:我是从“犹豫”这个词语读出小英拿不定主意的。上去, 同学们就会发现“我”走路的样子, 会不会笑话“我”?不上去, 又没有合适的理由, 和老师同学们怎么说?

师:瞧这个同学, 抓住了“犹豫”这个词语, 体会了小英复杂、矛盾的心理, 真了不起。让我们联系上下文, 想一想, 小英此时心里还可能在想些什么。

师:同学们, 此时的小英是多么矛盾、多么为难!但是, “小英还是在大家的注视下, 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师:小英勇敢地战胜自我走上讲台是多么的坚强啊!谁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师:这是小英第一次走上讲台, 第一次面对大家。她每走一步, 都如同她的心情那样沉重!一步, 两步……近了……她终于走上了讲台!勇敢地战胜了自我。让我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次掌声。

(课件出示:“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 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 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 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师:没有老师的指挥, 也没有任何一个同学带头, 就是那么一下子、热烈地响了起来, 响了很长时间。同学们, 你们想一想大家要用这掌声告诉小英什么。

生1:小英, 你不用害怕, 你一定会讲好。

生2:小英, 你不要自卑, 我们会支持你。

生3:小英, 你不要难过, 我们不会笑话你。

生4:小英你以前总是早来晚走, 不愿意让同学们看见你走路的样子, 今天你鼓起勇气走上讲台, 小英, 你是好样的!

师:同学们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小英说, 对小英的鼓励、钦佩最后都汇聚成了这热烈、持久的掌声。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把这热烈的、激动人心的场面通过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 (生齐读)

师:自卑需要鼓励, 勇敢地战胜自我更值得钦佩, (板书:鼓励、钦佩、赞扬) 因此小英赢得了这样的掌声, 她也一定是听懂了同学们掌声中的话语, 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真情, 因为她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三) 顺势引导, 学习第二次掌声

师: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 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自由读读这部分内容, 小组之间讨论讨论, 这一次大家为什么又会送给小英经久不息的掌声呢?

(生小组讨论)

生1:小英的故事十分动人, 普通话也很好。

师:这是赞扬、肯定、认可的掌声。

生2:希望你以后也要多给我们讲故事。

师:这是期待的掌声。

生3:我们愿意和你交朋友。

师:这是接纳的掌声。

生4:不要自卑, 相信你是好样的、坚强的。

师:这是祝愿的掌声。

(四) 自由读文, 了解掌声带给小英的变化

师:掌声所代表的鼓励、钦佩、赞扬、期待、认可、祝愿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小英最需要的。掌声是一种最简单的表达, 却带给了小英最丰富的感动。在同学们的掌声中, 小英面带微笑地走下讲台, 她真是变了, 她已不再是那个自卑胆怯的小英了。自由读读第五、第六自然段, 看看自从那次演讲后, 她还有哪些变化?

生:“她不再忧郁, 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 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师: (课件出示这句话) 谁也来读读这句话, 我们关注句子末尾的这个省略号, 想象一下小英还会有哪些变化? (生交流)

师:是啊, 同学们, 曾经自卑的小英在同学们的鼓励、赞扬声中, 变得———

生:开朗、活泼、大胆、乐观、坚强、自信。 (板书:自信)

师:同学们的掌声就像魔法师, 让小英变得快乐、坚强、自信, 难怪小英在给我的来信中说———

(课件出示:“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 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

师:齐读。

四、拓展升华, 延伸情感

师:掌声改变了小英, 掌声就是这么神奇。在我们的生活中, 你认为还有哪些人也需要掌声?

生:生病、残疾、乞讨的人、下岗创业工人、失败的人、遇到困难的人、地震中失去亲人的人。

师:这些是鼓励、认可、赞扬、期望、祝福、安慰、钦佩的掌声。

(课件出示:“是啊, 人人都需要掌声, 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 同时, 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师:的确, 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 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齐读。

师:掌声像冬日的暖阳, 能温暖人们的心田;掌声像葱郁的大树, 为炎炎夏日送来一丝凉爽。掌声还像什么?同学们想一想, 说一说。

(课件再次出示:“是啊, 人人都需要掌声, 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 同时, 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师:同学们, 让我们轻轻地告诉自己———齐读。

同学们, 让我们真诚地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齐读。

同学们, 让我们大声地告诉全世界的人———齐读。

师:同学们, 希望你们把自己的掌声毫不吝啬地献给需要他的人, 把我们的爱播撒到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五、作业

师: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苏珊的帽子》《狄摩西尼的故事》这两篇故事, 课后同学们读一读, 一起交流交流感受。

10.斜面教学实录 篇十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录像中的工人们同样是在搬油桶,从车下搬到车上,那么用手直接搬运和用木板搬运有什么不同呢? 生:用木板搬运省力

生:油桶是圆柱形的,利用滚动的原理,用木板搬运比用手直接搬要省力的多。师:还有吗? 生:(没人回答)

师:其实像这种斜架的木板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斜面。(板书:斜面)师:刚才有同学说斜面省力,是吗? 生:是

师:你能证明斜面省力吗? 生:(有为难情绪)

师:刚才有好几个同学说斜面省力,你能证明吗? 生:圆柱体在地上滚的时候,利用下坡力省力。师:刚才老师是问你,把油桶从车下搬到车上,对吗? 生:是

师:斜面真的能省力吗? 生:(有为难情绪)师:你觉得斜面省力吗?

生:我觉得斜面不省力,它往上搬的时候要用更大的力。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用斜面比较省力。

师:你觉得用斜面比较省力?能证明斜面省力吗? 生:能!

师:你怎么证明?

生:我觉得用手搬得用好几个人的力气,用斜面搬只要两个人的力气就可以了。师:你能想办法证明给大家看吗? 生(回答不了)

生(另一位):老师,可以做实验。师: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你想怎么做这个实验呢? 生:我们可以用桌子上的材料 师:那你怎么做呢?

生:(好长一段时间,没人回答)

师:用手直接搬和用斜面哪一个省力,你怎么做实验? 师:怎么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用斜面到底是不是省力呢? 生:用测力器 师:怎么用?

生:用测力器挂在这个油桶上。师:继续说

生:然后往上拉,看看刻度。

师:你想的方法非常好。他想用直接提油桶和用斜面提的数据来比较。(板书:直接提 用斜面提)

师: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直接提还是用斜面提省力了,对吗? 生:对

师:那么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生:木板、油桶

师:木板和油桶,我们大油桶没有,用小油桶来代替可以吗? 生:可以 师:还有吗? 生:测力器 师:还有吗? 生:(摇头)师:没有了 生(另一位):架木板的工具 师:用架木板的工具来代替什么? 生:代替车

师:桌子上老师提供了木板、油桶、测力器、铁架台,那么你来看一看这些实验器材,做这个实验还有什么困难吗? 生:(看实验器材)

师:(发现一学生举手)你有困难了,你说。生:这个油桶没有口子

师:不好用,老师也为你们发现了这个困难。师:(发现一生举手)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生:(拿起木板)这样放是不是会滑下去

师:老师为他(指前一位)这个油桶不好用是吧,老师准备了一个秘密武器。(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油桶钩)看,这是什么?一个钩钩。这个钩钩怎么用啊?仔细看,油桶的两侧各有一个小孔,我们只要把钩子的两端分别夹在小孔里,油桶就可以自由地滚动了。(说着示范)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那么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为了测量的准确,在斜面上测力器尽量与斜面平行,并且匀速地慢慢地向上滚动。(演示实验)

师: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容易出现误差,所以我们多做几次。最后再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中。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开始

生:(实验)(老师巡回指导)(8分30秒)师:停!现在我们进行小组汇报,先请第一组。

生(第一组):直接提3.8(N),用斜面提1.7(N)(N---牛顿)生:(第二组):直接提3.7(N),用斜面提2(N)生:(第三组):直接提3.7(N),用斜面提2(N)生:(第四组):直接提3.8(N),用斜面提1.8(N)生:(第五组):直接提3.8(N),用斜面提1.5(N)生:(第六组):直接提3.8(N),用斜面提2.3(N)

师:刚才我们用实验得到的这些数据,请你仔细看一看,你有什么反应? 生:我发现用斜面提省力

师:你发现用斜面提比直接提要省力。那么我们可以说用斜面是省力的,对吗? 生:是

师:(板书:用斜面省力)

师:那么我想请同学再来看一看这些数据,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为什么都是3.8牛顿?

师:对了,我们看一看这些都是3.8的数据,直接提3.8牛顿,用斜面呢? 生:有1.7、1.8、1.5、2.3牛顿 师:直接提的时候用力都是3.8牛顿,那为什么用斜面时的数据会不一样呢?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我觉得是我们做的误差 生:我觉得是木板造成的

生:有可能是提的速度快慢造成的 生:我觉得是木板的斜度不一样 师:木板的斜度是什么意思?

生:木板的斜度就是木板架在一个地方,高度和低度不同。师:高度和低度是木板的吗? 生:是的

师:好,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原因(见一同学要说),你要说是吗?你说。生:我觉得是滚动原理,滚动的比直接提的肯定要轻。师:那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有木板造成滚动,滚动就减轻重量,我觉得是这个原因。

师:好的,坐下。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原因,那么你们认为究竟哪一个原因是主要原因?造成直接提和用斜面提比,用斜面省力?哪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生:我觉得用木板有一个缓冲的作用 师:你觉得哪个是最主要的? 生:木板的高度 师:木板的坡度是吗? 生:是

师:木板的坡度缓一些或者陡一些影响了我们的用力情况,是这样吗? 生:是

师:那么,你觉得斜面的坡度到底与我们的用力情况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越陡,木板的承受力越小。

师:那你觉得我们的用力就越费力,是吗? 生:是

师:好的,请坐。那你们能想办法来证明你的想法吗? 生:做实验

师:那你想怎么做实验?

生:把架子往下放一次,再往上放一次。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因为看看是不是跟刚才那位同学说的那样? 师:你想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是吗? 生:是的

师:好的,请坐下。想法非常好,我们同学只要对不同坡度的斜面进行研究就可以得到结论,是不是? 生:是 师:一会儿,我们小组可以对坡度陡一点的斜面进行测量,再对坡度较缓一点的斜面进行测量,然后再把数据记录下来。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好!开始!

生:(实验: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的用力情况)4分钟

师:现在我们来汇报一下坡度较缓、坡度较陡的斜面用力情况。

生(第一组):我们组坡度较缓的是0.6牛顿,坡度较陡的是3.9牛顿。生(第二组):我们组坡度较缓的是0.3牛顿,坡度较陡的是3.5牛顿。生(第三组):我们组坡度较缓的是1牛顿,坡度较陡的是3牛顿。生(第四组):我们组坡度较缓的是0.3牛顿,坡度较陡的是4.4牛顿。生(第五组):我们组坡度较缓的是1.2牛顿,坡度较陡的是3.4牛顿。生(第六组):我们组坡度较缓的是1.9牛顿,坡度较陡的是3.2牛顿。师:那我们来看一看刚才得到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呀? 生:我发现了坡度越缓用的力越小,坡度越陡用的力越大。

师:好的,请坐。看来做实验我们发现了一条规律:斜面的坡度越平缓,越怎样? 生:越费力 师:越怎么样? 生:用的力越小。

师:(板书:斜面越平缓,越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可以吗? 生:可以

师:咱们一起说一遍

生:斜面坡度越平缓,越省力。

师:刚才我们做实验得到了数据,现在请大家闭上眼跟老师想想这样的画面:如果现在油桶的体积变小一点,重量也变轻了,那它还会不会适用这条规律? 师:睁开眼睛,看我。你说。生:会

师:你能肯定吗? 生:能肯定

师:你能证明给大家看吗?你有什么办法? 生:(说不出)

师:可用实验证明吗? 生:(点头)

师:那怎么做这个实验呢? 生:用小一点的油桶

师:好的,用小一点的油桶,是吗?请坐。师:我们用小油桶再次来做这个实验好吗? 师:(每组发小油桶)

生:(实验:研究小油桶的用力情况)2分50秒 师:好!第一组把你们得到数据汇报一下。

生(第一组):坡度较缓的0.2牛顿,坡度较陡的3.7牛顿。生(第二组):坡度较缓的0.5牛顿,坡度较陡的3.8牛顿。生(第三组):坡度较缓的1.5牛顿,坡度较陡的2.5牛顿。生(第四组):坡度较缓的0.8牛顿,坡度较陡的2.5牛顿。生(第五组):坡度较缓的1.5牛顿,坡度较陡的1.8牛顿。生(第六组):坡度较缓的1.1牛顿,坡度较陡的2.6牛顿。师:好的,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这些数据,你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坡度较缓的要比坡度较陡的要省力。

师:也就是说斜面的坡度越平缓就越省力,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再次验证了这条结论。

师:好了,工人们也正是发现了这条结论,才在工作中有所应用。我们看一下,回顾一下刚才看的画面。

生:(看录像,内容:工人用木板达成一个斜面搬油桶)师:看到这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生:木板是用两根的

师:和用一根的一样。刚才我们实验验证了斜面的坡度越平缓越省力,可是工人们为什么不使用一个坡度更平缓的斜面来工作呢?

师:发现了吗?(演示)如果这是工人工作的斜面,在不改变斜面高低的情况下,你能不能搭个更省力的斜面? 师:能吗?你来。

生:可以在木板的底部再垫上点东西。师:你为什么这样做?

生:这样可以使斜面的坡度变得更缓一些。

师:实际上这样木板怎么样了?你想达到什么目的? 生:使斜面的坡度变得缓一些。师:(发现另一位同学举手)你来说 生:木板变长

师:木板变长,斜面的坡度就变缓了,对吗?

师:看来,他发现这个了。要想坡度变缓,就需要更长的…… 生:木板

师:工人们在工作的时候会考虑到客观的因素。好了,刚才我们对斜面说了这么多,生活中你在哪使用过或见过斜面吗? 生:爬楼梯

师:爬楼梯,是吗? 生:在工地上

师:在工地上,是吗?看来生活中还真不少,只要我们同学细心地去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下课!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师: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跟听课的老师们再见。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缙云县紫薇小学 陈志强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制定一个较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来研究斜面,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激发研究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3.科学知识:经历“斜面省力”研究活动,知道从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和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的原理,了解生活中斜面原理的多种多样的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科学实验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课前准备:

学生材料:搭斜面的材料(表面同样平整光滑,长度分别为 30厘米、50厘米、80厘米的木板和三角架等),重物(小滚筒、载重小车、小木块等不同重量三组),测力计(平板),实验记录表等每组一份。

演示材料:相关图片或者视频材料的课件,纯净水桶一个,厚实的大木板三块(长、中、短)。

教室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组合,全班成马蹄形组织;在中间空地上放置装满水的饮用水桶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师:谁能把这桶水搬到这桌子上来?(先请一男生提,再请一女生提)(估计女生有困难)我这儿还带来了几块木板(出示),你能利用这些木板,用比他小的力把水桶放上桌子?

2.学生反馈交流,并让该女生去操作。后问:两次搬水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师:看来这木板还真有些作用,其实像这种斜架的木板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斜面。(板书:斜面)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感觉到利用斜面来搬能怎样?比谁省力?(贴图出示:

并板书:斜面能省力)

4、师:如果把这两块木板也分别搭成斜面,再让大家来搬这个水桶,你估计会怎么样?如果按谁更省力来给这四种方法排排队,你会怎么排?(根据学生发言的意见把示意图贴在黑板的相应位置)

5、师:既然大家都说斜面能省力,那为什么这三种都是斜面,却有些更省力些呢?(生分别阐述其推测理由)

二、自主实验,探究问题

1、那我们的感觉、我们的这些推测到底对不对呢?到底斜面是否真能省力?如果能省力,是不是斜面坡度越平缓越省力?(幻灯显示两个问题)我们又能不能通过科学的实验和数据来证明这些问题呢?

2、我们桌子上也有材料,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材料,互相讨论一下你们组将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去验证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

3、交流讨论,质疑修正。师作以下引导:验证这两个问题至少要做几组实验?哪几组?那每组实验做几遍比较合适?为什么至少要做3遍?(由于做实验的时候容易出现误差,所以我们每组都应多做几次。最后再取平均数作为实验的结果。明白了吗?(幻灯逐步出现各项内容直至出现整个学生记录表)

4、师:由于在实验中我们还要用到测力计,我们是第一次用到,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为了测量的准确,老师有几个注意事项想给大家提一下。(幻灯图文及动画依次出示——注意事项:①使用之前先检查测力计竖直时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②拉动时要匀速、缓慢。③在斜面上测力器尽量与斜面平行。④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手别放松,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5、师指导学生讨论当指针在两个刻度中间时该如何读数。

6、分发记录单,并开始小组实验

7、分小组上台汇报数据,师汇总数据(幻灯),组织讨论:刚才我们通过实验获得了这些数据,请大家仔细看看,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这些科学数据能不能说明我们的问题?说明了什么问题?

8、学生归纳结论(师幻灯出示结论):同意这个结论吗?

三、联系生活,延伸问题

1、师:刚才我们通过科学的实验验证了我们的问题,得出了关于斜面的这些结论。那么在生活中你在哪使用过或见过斜面吗?(学生举例并说明,质疑。)

2、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照片请同学们看看,想想其中的奥妙,看看跟我们今天研究的斜面有什么联系?如果有,是哪个地方应用了斜面?(出示生活中人们应用斜面的照片,让学生说说其中的斜面原理。如果学生在解释螺丝钉时有困难,可以用卷纸的方式进行演示。)

上一篇:游苏州园林心得体会下一篇:见习生见习期参加晨会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