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 论文(精选13篇)
1.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 论文 篇一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情境教学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所谓情景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情,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动态环境,让学生在动态过程中,通过观察或问题的解答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符合人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而且更适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将丰富的情境引入课堂,这样不仅能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情感,还使学生从情境中获得真切的感受,以提升道德认识和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接受知识和心理体验过程。在此,本人就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创设情境和情境教学产生的作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情境教学创设形式
1.依据教材素材创设情境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离开教材的教学活动是不可能开展成功的。教学情境的设置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充分重视教材,科学合理的利用好教材。现行人教版新教材中设置有大量的情境素材,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便利。中提供的面对学习压力持有的态度和考试焦虑。这些都是学生所能够感知和亲身体验的素材。教材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来源之一,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使用好教材,利用好教材。
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语言的描绘,把学生带入生活实际的某一典型情境,以此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深层内涵,已成为教师上好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常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感到惊讶,又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乐意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这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轻松得出结论: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比老师独角戏的说教,更能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轻松,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创设表演情境,注重学生心理体验
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认知过程,认知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学生认知情感的建立,往往与年龄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强弱有关。这对学生问题认识形成具有一定的难度。要克服这一难题,可以采取让学生深入情境,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学过程中通常可以采取小品、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
4.创设热点情境,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热点话题是可以由一个社会现象引发出一系列社会生活问题。通过对热点话题的广泛讨论,可以达到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联系起来,丰富学生多彩的生活宝藏,增强他们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创设的教学情境产生对教材知识的兴趣,进而探求知识、掌握技能,解决自身生活的困扰。例如《心中的星》:利用多媒体播放2011年视频1:我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航天器;视频2:“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空中成功对接。这样情境的设置既有利于学生了解时政热点,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使学生清醒认识到我国在尖端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只有大力发展科技,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5.创设视听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荀子曾说:教学应以“闻见”为基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政治教师应能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制作使用直观教具,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在创设情境这方面。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产生了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和作用。
1.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思想品德教材阐述的理论往往比较抽象,难以被学生理解或直接内化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为了更好地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去创设与教材贴近的情境,使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信息,让学生在特定的意境中,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他们的求知情感,再通过文字的概括,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步在内心形成和确立正确的观点。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认知化为实际行动,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每位学生都应成为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学生提供展现自身能力平台的载体。现代教学教材已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例如,学习六年级教材《抵制不良诱惑》时,根据相关知识点设计调查报告,分析社会上存在的不良诱惑、侵害、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这些诱惑、采取哪些办法等问题。由学生课下完成相关调查,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创新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本质要求。在学习《珍爱生命》一课时,其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没有生命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情景?”许多同学都有这种的形容:悲凉、凄惨、黑暗等,只有一位同学说:“没有生命的世界将会一望无垠,非常美丽。”然后他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理由:破坏环境,造成各种环境问题的不就是那些有生命的的东西吗?然后他又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他的观点,如月球、火星等,我们通过各种卫星及各种手段的探索,发现那里幽静、广阔、没有纷争……虽然他的观点具有片面性,但这却正体现了课改所需要的创新精神。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情景的引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通过思想品德教育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规范行为的目的。
人们常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见德育教育工作对孩子们是多么的重要,重视品德情境教学的运用
更是我们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素养,希望每位教师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奋斗。
2.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 论文 篇二
这说明“德”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已远远超过“立身之本”的含义。
“德”的培养靠教育, 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培养“四有”新人,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都不能偏离这一方向和目标。
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的引导和教育, 学生不但要掌握现代科学知识, 还要有健康的体魄, 更要有高尚的品德, 古今中外, 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大多是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因为高尚的道德之光常能燃起智慧之光, 开启成功之门, 收获成功之果。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修养呢?不但要从学生的平时抓起, 更要注意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三个环节。
一、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
对于中学生,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 超越学生的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 对他们的思想品质要求过严、过高, 或者用成人化的教育方式, 都是不可取的, 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速度比较快, 在教师的教育和同学们的影响下, 他们的自我情绪、体验不断加深, 非常愿意听到教师的、家人的表扬。针对这个特点, 教师应该更多地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的训练, 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班有一位学生经常不能完成家庭作业, 但是他热爱劳动, 经常帮助他人打扫卫生, 做一些好事, 笔者就抓住他的这个特点, 及时的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 并对他说:“如果你能像热爱劳动那样, 把作业完成, 使自己的学习也提高, 这不是更好了吗?”这个学生听了以后, 在本学期内逐步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如果教师严加训斥, 他可能会自暴自弃, 任由教师训斥, 他的思想品质的转变就会成为泡影。所以教师要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 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在中学段学生依附性较强, 也需要教师的关怀和爱护, 希望教师经常注意他、重视他, 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 也需要教师在学生身上付出更多的爱。
二、必须运用合适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教学
为了教育好学生的思想品德, 可以采取一些方法, 如革命故事教育、榜样教育。这些方法如果用得好、用得恰当, 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就需要教师平时了解学生、了解教材、认真备课, 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深入浅出地指出来, 帮他们改正错误。
笔者在教初中二年级品德某一课时, 结合班上的学生犯了错误不能勇敢承认的现象对他们进行教育, 例如:有一位学生把窗户上玻璃打碎了, 当老师问学生谁打碎时, 没有学生回答。当时, 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诚实的孩子》, 结果那位学生很主动地承认是他打碎的。看来“讲故事”这个方法虽然不怎么新奇, 但由于故事选得准, 就能对症下药, 就能获得异想不到的效果。
“榜样教育”也是常见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 初中生年龄都不大, 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 那么生活中鲜明的形象对于他们思想的影响就越强烈。”一些模仿学习经验证明, 榜样对于青少年评价能力的影响作用, 甚至比通过赞扬进行强化的作用更显著。榜样对锻炼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是必要的, 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教师在讲课中间, 要适当地树立一些榜样。教师用这些具体、鲜明、真实的事例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帮助他们懂得应该做什么, 应该怎样做。
在给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 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除了故事教育和榜样教育以外, 还有环境教育、格言教育、谈话教育等。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待不同品德要求的学生也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 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 运用合适方法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对国家有用之才。
三、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进行品德教育教学
在中学阶段段,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 如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原则, 使学生从一件小事中明白一个大道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 不要一开始把一些抽象概念、深奥的道理讲给学生听, 要从身边的具体的人和事中去讲道理。如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做一名优秀的团员, 使他们了解中国共青团团徽、团歌、誓词及团史和共青团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接下来对他们进行祖国发展史教育, 从而逐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反思教学 篇三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学 反思 提高
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是新课程核心理念之一。因而,加快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成长,尽快实施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怎样才能加快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成长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只有坚持反思教学,才能加快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成长、提高。
一、要了解什么是反思教学呢?
反思教学就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二、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反思教学
凡是对所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的一番认真思考。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反思之后用自己的观点、看法,评价用于自己的实践教学就是改进教学的行动。一边教学一边反思,教学与反思研究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
三、作为教师要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是教师教学中一种内省活动,也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要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要有自我监控能力:提高自我的观察、判断、评价和设计的能力。要求有教学效能感。对本人自身教学效果的认识,评价进而产生的价值感、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要求有职业意识。
2、要有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活动内容中,要求教师每人写有效的教学计划,即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之前。明确教学课程内容、学生兴趣和需要,学生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出现的情况。
3、要有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在课堂上密切关注所有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机动灵活的准备应付课堂上的所发生的事件。
4、教学中,师生言语互相沟通,教师要努力以自己积极的态度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请用你洪亮的声音告诉大家”,且面带微笑,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5、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作业、交流、操作等学习行为进行及时评价,或指导学习主体或同伴对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如回答问题正确:你真棒!你的思维敏捷,回答很到位,正确继续发扬等,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四、反思教学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1、一堂课,教后想想,认真思考一下得与失,想一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学生积极是否调动,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优越性是否体现,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仔细想想你就会品尝到其中的乐趣。能使教学经历变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2、反思教学能使自己的教学日趋完美,对于教师来说,一个40分钟的课堂、一个目题的教学,要想达到完美的效果,是非常难的。正因为这这样,才使得教学活动本身充满了魅力和挑战性。而一个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和途径就是是学会自省反思,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总结课堂得失,反思教学成败,梳理工作思路,捕捉精彩“插曲”,在回顾一段段教育经历的同时,扪心自问:“我教的怎样?学生理解了吗?知识掌握了吗?哪里出了问题?我以后该怎么办?”在反思中学会反思,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的良好习惯;通过反思,树立鲜活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行为,融洽师生关系,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生命境界,教师的每一节新课都会比上一节课安排得更合理。这样日积月累,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才会更快,自己的教学会日趋完美。
3、教学反思能积累教学经验,共享资源。一节课是短暂的,但教师的教学生涯是漫长的。若干年之后,教师很难记起当年的教学情况,只有勤于积累,及时捕捉信息,并把它记录下来,经验才会永久保存。写教学反思,总结积累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而且还能促使自己把平时学到的教育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记下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就是在学习运用教育理论,将经验总结出来,与同行一起分享,在加强经验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同时,又可以检验、探索和丰富教育理论、教学实践,自觉与不自觉地磨砺教育思想,进行自我教育。
4.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 论文 篇四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必要”的过程中,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创设、对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以加深理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发动力,积极参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兴趣去读、去学。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氛围营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以说,人们在心理上往往趋向于轻松愉快而躲避紧张压力。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地深入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老师要改变思想观念,转换角色,从神圣不可侵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一切为了学生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援助者,放下架子,要学会热爱、尊重学生,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宽松的、愉快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
2.图片展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在每堂课教学之前,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的亢奋状态。比如说,可以进行图片展示,如“理解他人”一课主要是要教育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懂得尊重他人,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在课堂教学伊始,展示图片“少女还是老妇”“酒杯还是人像”让学生观察。这种图片的展示,形象直观,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让学生明白,同样的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结果。世界上的人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看问题也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要相互理解。
二、创设问题,引导思考,提高能力
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有助于锻炼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的这一过程相一致,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实现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呢?教学中,我注意做示范,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矛盾,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同时也要求学生遵循其方法,自己找出矛盾,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八年级上册“自尊自信”要达到的能力目标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懂得做人必须有羞耻心,能够识别什么是卑下无耻的行为,学会节制自己,拒绝卑下,维护自尊。自尊对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义:自尊心是人进步的动力。自尊能够推动青少年蓬勃向上、力争上游、不甘落后。自尊也会阻止人去做损害自尊的卑下的事情。自尊对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义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即自尊使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格是健康人格,什么样的人格是不健康的,健康人格为什么必须通过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形成。这样示范引导,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从中学到提出问题的一点方法。总之,让学生有“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政治课,也要“思维”。没有思维,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导致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抑或死记硬背、“消化不良”。
三、引导讨论,促进理解,加深感悟
讨论是思维碰撞出火花的基石,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合理的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研讨意识,在学习中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初中政治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讨论,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促进体验,加深学生明辨是非曲直,获得道德认知,形成道德素质。
比如,八年级上册“将心比心,与人为善”一课要让学生认识与人为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教师课前布置四组同学分别表演一个情境,然后再组织其他各组的同学一起来讨论。如情境一: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偷偷看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骄傲地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假如你是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思维层面、思维的方式得以相互补充,从深层次上体现了教学的互动。学生就从实质意义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反映出的是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开放的、张扬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内容,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钱宗杏 文章来源:八桥初级中学 点击数:852 第 9 期 文章录入:gyyq
一、实施思品课的有效教学要关注教学设计,突出“实效性”
1.教学期望要合理。教学期望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构想。首先,思品课的教学期望要紧紧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德育主题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其次,教学期望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再次,教学期望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把握住教学的基点和训练的梯度。
2.教学内容要精选。教材是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但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从思品课学科价值观的高度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教材中精选出教学内容,并做出适当的信息处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施有效的教学。
3.教学结构要优化。优化教学结构,应综合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学理念;二是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三是体现课时特点和课时目标。其中学生是最活跃和核心的因素。优化教学结构,着重要符合学生孵学习动机、学习顺序和学习方法,体现教学设计和策略。
4.预设生成要兼顾。课堂教学是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统一,两者的联结点在于学生。学生装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种弹性设计,它兼顾到预设的计划性和生成的可变性。如果说教案是教师的课前设计,那么课堂就是教师的现场设计。具备这二度设计,课堂才是科学的、艺术的。
二、实施思品课的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活动,突出“生活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抓好常规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关注教材中各单元的活动与探究,一定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好活动教学。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利用身边素材、生态资源适时开展探究与活动。在这里,我们要对新课标下思品课的活动探究有个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就我的教学体验来说,有这几方面的体会:
1.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充分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阐述某种体验、提出某些问题,并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这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从而避免了过去那种教师在讲台上兴高采烈,学生在座位上昏昏欲睡的尴尬现象。
2.思品课的探究活动是学生独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灌输的过程,学生装不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这要求我们不仅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动手,而且平等地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政治课成为学生生活的课堂、实践的平台。如在教学实际中,我在七年级曾开展过“体验盲人生活,关爱残疾人生活,树立坚强意志”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在八年级开展过“道德和法律”的辩论会,要求全班学生全部参加,都动起来,在准备阶段走进学生,帮助出谋划策,提建议出主意,客观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思品课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新闻调查、模拟法庭、辩论会、等活动,开展情境教学。在活动中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人的意识、情绪和思维是受他所处的环境影响的,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也不例外。我们教师可以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实物、画面、音乐等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出与教学要求相吻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参与、去感悟、去理解、去体验,从而进一步增强趣味性,提高实效性。
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也是学生生活的方式之一。课堂教学应贯彻生活化原则.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我们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活动,以体验生活的方式,最终达到指导学生生活的目的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0-12-22 21:48:05
一、有效教学问题的提出
经过广泛调查了解,在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教学导入缺少情境创设。教学导入简单直接,形式单调缺少情境变化,甚至没有导入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导入环节缺少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过渡,制约了学生系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养成。
2.教师满堂灌,学生缺乏活动空间。教师的讲解充斥课堂,很少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忽视了学生思考、表达、书写等过程,多采用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来提高学科成绩,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3.教学流程简单、随意,设置问题过于简单。低效互动多,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活跃,搞形式互动,忽视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4.作业设计不够科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整齐划一的作业多,供学生选择的难度不同的分类作业少。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上述现象表明,新课程改革还只是停留在部分教师的口头上,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还没有真正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笔者认为,探究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改变教师的陈旧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真正落实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特点
“有效教学”一般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2.有效率。指教学时间利用的高效率,在单位时间内教学造成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课时越少,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在一定的课时内,学习的内容越多,学生的收益越大,课堂教学效率越高。教师能不能高效利用时间是区分有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
3.有效益。实施有效教学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并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使教学质量更高,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时间更加经济,教学结果更加显著。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在了解当前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现状和有效教学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点,运用有效教学的教学基本理念和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三、有效教学基本理念
针对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有效教学的特点和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应该树立科学合理的有效教学理念,主要内容如下: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需求,这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能否真正有效高效的基石。2.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方向,思想品德学习目标通常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大类。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目标,既可以在正式上课前由教师明确提出,也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3.注重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缺乏认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等品质,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表达、听说、练习、辩论等过程中提炼信息、掌握方法,学会运用和创造,不断发展自己,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根据课堂教学过程可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等。
(一)实施有效的教学准备策略应该注意的问题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环节
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研究导入的技巧,为一堂课创造良好的开端。故事、案例、格言、设问、小品等都可以尝试作为课堂的开始,再根据实际效果选择最佳的方式方法。
讲到九年级《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制作了一个展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幻灯片,涉及到衣着打扮、语言文字、参政议政等方面,学生普遍对于少数民族的衣着打扮很感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几位学生结合旅游见闻自愿介绍了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等,课堂笑声绵绵,大家积极交流自己的感受,整堂课老师学生都感到轻松愉快。2.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旧观念,重视学生的能力形成、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思想品德课程本身是一门德育课程,更要注重坚持德智统一的教育教学方针。
学习《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章节时,在了解“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学生应该先通过自学解决如下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平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香港澳门高度自治等不等同于完全自治?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通过对课本P43页香港澳门区徽含义的解析,让学生明确认识到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国两制”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本节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台湾和平统一问题,核心是我国政府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候,最后应该归结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维护祖国统一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
3.合理加工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要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梳理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
例如,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学准备过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等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在学生了解我国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讨论三者之间的联系,每个小组派学生代表发言交流。在课堂上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讨论,锻炼思维,加深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4.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考虑教什么、怎样教。而对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关注。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查了解是思想品德教师教学准备策略的重要环节。观察、谈心、问卷等方法都可以尝试,选择比较好的适合自己的调查方法坚持下去,对促进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是有明显作用的。
(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应该注意的问题 1.灵活运用教材,调控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各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那么必定僵化。灵活应用教材,合理取舍流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调控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是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候,传统方式教学流程的两个重要环节是先讲为什么要对外开放?然后讲怎么样对外开放?这两个问题能够直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因此平淡的讲授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为了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我安排的教学流程如下:
谈谈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感受→列举全面对外开放的典型事例→讨论对外开放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辩论明确对外开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展望我国未来美好前景,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这个教学流程中,我着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辩论能力和想象能力。
该流程的主要要点如下:
首先,以中国成功举办第28届奥运会的典型事例引出我国在文化体育方面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让学生谈谈切身感受,加强爱国主义情感体验,同时初步感受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其次,从文化体育方面的对外开放拓展学生视野,由点及面,指出对外开放不仅仅限于文化体育方面,让学生列举我国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对外开放的典型事例,感受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的开放。接下来,讨论全面对外开放是不是要全面引进外国的东西?通过讨论得出合理结论,让学生明确我国对外开放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辩论阶段,结合我国加入WTO以及2008年中国经济社会状况和美国金融危机现状,分正反两方辩论:对外开放对于我国来说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最后一个环节是,联系九年级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让学生展望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景,以及如何通过自身努力用实际行动贯彻我国对
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展望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景方式不限,图画、短文、诗歌、对联、顺口溜等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
事实证明,采用这样的流程教学,学生愿意主动广泛地参与,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2.灵活选择教学方法,问题设置讲求实效,不搞形式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法与学法都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
思品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喜欢采用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优化课堂知识结构和互动形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教师设置问题的时候不要为了设问而设问,应该注意几点:必须是需要设问时候才设问;设置问题不能够太简单,要有不同难度的问题供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设置问题语言应该简洁,不能够有歧义;设置的问题有利于激发思维想象和创造;设置的问题要健康,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和社会热点等。3.合理设计课堂练习,灵活调整运用
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上的练习数量较少,难度偏低,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堂练习就成为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增减练习的数量和题型。准备一些备用练习题,来调控课堂练习的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尽可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对于不同班级的学生,课堂练习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调控练习的要求,有的题目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师生尽量探讨不同的解题思路方法并加以推广。
在设计多样化练习的同时,应依据课堂教学过程实际情况,适时调控,交换练习形式。如有时可以将判断题改为改错题,并指出错误地方加以改正。有的独立练习,可改为竞赛性练习,增加趣味性等。练习题目的难度可以成阶梯分布,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课堂练习题目的设计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可以规定学生设计的题型题量和基本要求,让学生尝试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连线题、论述题的编写设计技巧,体会不同题目的特色,以及答题的不同要求。教师将可以部分学生设计得比较好的题目组合成测试试卷等,让这些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思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虚心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领悟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主旨,结合教材、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探索前进。教师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承认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并逐步改正完善,这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安健兴(通识
甘肃平凉静宁二期通识一班)评论数/浏览数: 2 / 912
发表日期: 2010-04-27 08:14:46
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新课改下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基本措施。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新课改下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思想品德;新课改;有效性
在全面实施新课改后,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绩。但是欣喜的背后,不难发现,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由于在某些程度上受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很多思想品德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可谓是“穿着新鞋子,走着老路子”,课堂教学缺少生气, 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总的说来,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 “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
“有效教学” 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有效性是教学的“命脉”,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如何提高一向被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呢?怎样才能使初中政治课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呢?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它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实践体会,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措施来达到思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了解学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注点
新课程提出“以学论教”的观点。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不是教师表演的道具和观众,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科学的引导最终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互动等多向互动的、和谐的课堂教学。
第一、调动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同是基于外在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具有某种兴趣,就成为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动力源泉,学生就会主动、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在学习中,要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如:我在上“初中思想品德”法律部分知识时,一改过去以讲为主的做法,让学生明白“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习惯”四个问题,结合事例分小组展开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下决心学好法律常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第二、培养独立性,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
传统教学低估、漠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堂变成“讲堂”,教师变成了“讲师”,学生则成“看客”、“听客”。这样学生独立性不断消失,依赖性越来越强,其实每个学生都具有相当强的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如:我在上初思想品德《自我负责》时,打破常规一框题定讲的模式,按“自学-讨论、质疑-演讲”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学,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收集归类。第二课时:组织学生讨论,提出疑难问题,适当地点拨归纳。第三课时:教师让学生以“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学生”为题撰写小论文,由学生组织演讲,教师做听众,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师生间的互动、互联、互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独立性,使学生明白,我能学并觉得很好。
第三、发现独特性,由“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差异,“一刀切”现象十分普遍,这种“齐步走”式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禁锢了学生的头脑,压制了学生个性.在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课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而发现学生学习的独创性,使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努力方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它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程教学目标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我们应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整合来确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的确立与落实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应试教育对知识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就我们思想品德学科来说,有很多概念、观点学生也要掌握如: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规范;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为此,确立落实知识目标,首先,一定要确立每一框题的知识目标。实践证明知识目标任务越明确、具体,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效果就越好。其次,发挥教师在知识目标落实中主导地位和作用。
1、深入挖掘教材,理清知识体系,确定知识的重、难点。
2、将知识目标融入生活,注重基本观点与生活的结合。
3、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对知识目标的达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实现知识目标。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如:强化自主探究,实现知识内化。课堂师生双边互动和生生多边活动,适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3)、紧扣知识目标即学即练。第二、能力目标的确立与落实
能力目标是建立在知识目标基础上。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为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确立基本的相关的能力目标。同时确立适合学生实际的能力目标。落实能力目标一定要把理论和和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列出“知识清单”;确定收集知识和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利用这些知识和信息解决问题。如粤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中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探究问题和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发言交流,并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提高参与和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立与落实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基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例如:《生命宝贵》中我先让学生谈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是什么及为什么,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大自然生命的喜爱,紧接着追问,假设你们所喜爱的生命突然离你们而去了,你感觉如何。通过种种的设问,让学生珍爱生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其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通过运用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来引导学生正确地领悟情感;通过创设情境来加强情感培养。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朝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如:在学习《与人为善》时结合汶川地震,引用了许多先进人物事迹和灾后全国上下对灾区的无私支持和帮助,争献爱心感人事迹,让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升华。
三、重视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如果每个政治教师在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前能够很好地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我想也会对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提供很好的帮助。思想品德课的威力是靠品德和真理的力量。真理和品德的力量是巨大的,课堂有效性是必需的,然而只有通过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十分重要。
第一、政治教师要具有优良的政治品格
在人格因素中,政治品格居于第一位。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例如,教师讲社会责任时,自己却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诚实守信,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教师的人格和修养,这样的课堂也是在“演戏”。可见,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
第二、政治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黄宗羲曾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政治教师必须善于不断认识,提高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也才能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第三、政治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感人者,莫过于情”。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政治课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政治课教学的灵魂,政治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教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5.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 论文 篇五
摘要:现在的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十分注重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现在的教学理论认为,只有做好了情感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文主要是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谈论初中的老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道德情感教育
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进行加强和改进,是全党乃至全社会共同的任务,而学校则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在现代教育中,应当把德育工作放在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且要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要加强关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1初中生思想品德课程中情感道德教育的现状
1.1情感道德教育的目标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标准中,非常注重情感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这说明,在新的教学观念中,教师要充分地认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要求教师要积极发掘情感因素的作用,还要能够深入探索和研究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培养的规律和途径。
1.2初中生思想情感的特点
初中生的思维是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初中生对事物的认知是肤浅的,也是笼统的,并且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他们的理性情感比较弱。同时,这个年龄层次的孩子有了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探索的愿意,并且他们不再以父母或者是老师的看法作为自己评价其他人、事、物的依据,他们愿意自己独立地去评价其他的人、事、物。
初中生的这些变化,是一种进步,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起高尚的道德情感。
1.3初中生思想情感的缺失及其影响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在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授课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过分注重提高孩子们的道德认识以及指导孩子们进行道德行为,却并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感。换句话说,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感的教育只停留在表象,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层次,即便学生知道了怎样做,但是他们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和认同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很多是个这些青少年都是做一套做一套。
由于道德情感教育的缺失,首先很多学生在完全明白“大道理”的同时,并不能够对自己严要求,在很多方面会“越轨”。这样一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或者说,整个思想品德的教学都是失败的。
2如何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课程中情感道德教育
2.1教师要对学生有爱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核心力量。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是老师必须具有的素质和美德,也是从事教育工作人员职业的天然要求。
每一位学生在心里都会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这对于学生来说一种鞭策和激励,可以推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老师应该将自己的爱心平等地倾注到自己的每一位学生的身上,让学生可以感觉到老师的爱心,在老师的爱护下成长。
老师要想对学生在爱心,首先就要允许学生有缺点,不能对学生求全责备,更不能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老师也不能够太过于苛责学生,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弄清楚行为的目的何在。在此基础,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行为的错误之处,了解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伤害。
除此之外,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老师都应该平静地处理问题,对学生要坚持正面的教育,当学生获得了进步或者做了好事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表扬。好的教师有能力让自己每一个学生都是充满信心的、都是在不断进步着的。
2.2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
教师对学生的耐心是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并进行培养的重要条件。
一个人的言行,不但受着这个人的认知的影响,也是受到这个人的情感来调节的。如果教师在给学生上思想品德课的时候只是枯燥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提出一个空洞的要求,是无法保证学生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去的,更不可能做到言行一致。
所以,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做长期的大量的努力,让学生可以在情感上产生非常深刻的体验,这样才可以在内心产生力量,并形成一种意见,从而将自己的理念认识转为实际的行动。
尤其在教育一些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也不愿意遵守纪律的学生时,这些学生的意志品质不是很坚强,做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耐心和信心,有些学生还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老师在教育他们的时候,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持久的耐心。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的老师,是不会歧视和抛弃这些孩子的,而是会用自己趋势的爱心去关心这些孩子,老师持久的耐心会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愿意接纳老师的教育最终取得学习及其他方面的进步。
2.3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显示出自己的诚意。
老师要向学生显示出自己的诚意,因为诚意是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并进行培养的基础。教师要想自己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就不能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对立的位置上面,教师应该与学生坦诚相见,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不能够显示出:“我是老师,你什么都得听我的态度。”
同时,老师还应该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学生想法中的闪光点要加以赞扬,对于学生所提的有借鉴性的意见可以采纳并且用在实际的教学或者生活当中。
2.4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把握好原则
原则性是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并进行培养的前提。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不能够毫无原则性,在与学生情愿交流的同时也要注意原则性。这个原则指的是学生的任何行为都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以学习为首要任务,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
由于初中生处于思想的萌芽期,所以他们的思想情感上面有许多矛盾的地方,比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较先进的思想情感和较落后的思想情感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相互作用,会阻碍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作为教师,要能够在学生迷茫的时候给他指引正确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应
当坚持原则性。唯有坚定不移地将原则坚持下来,才有可能将这些思想彻底地为学生们所接纳,并且将相关的要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对自己严格要求。
老师要坚持原则性与不讲人情是两回事,不讲人情,指的是做事情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只一味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当学生犯了错误也不问缘由地责备学生。
讲究原则的老师,在不能认同学生的想法,或者是在纠正学生的想法的时候,也要注意到学生的感受,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时候会向学生做出解释,并且愿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同时,讲究原则的时候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并不会不顾情面地批文批评学生,会非常耐心地向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在知道学生的想法之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结束语:在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重大的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好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首先要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其次还要了解学生的情感,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来,从学生的情感特点出发,这样,才能够真正抓工作的要点,将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6.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 论文 篇六
微视频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的新兴传媒方式,它适合于在各种移动媒体终端,在移动的状态下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进行播放。之所以是微视频,主要特征在于短,可以使30秒,也可以是10分钟以内。大多数的微视频取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易于理解和获得观看者的共鸣,微视频创作门槛低,互动性较强。这些特点使得它成为了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有利的工具,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使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微视频独有的特征使得其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一)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便捷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环节的与时俱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微视频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微”。一个“微”表现了它的短小,表现了它的精。正是由于“微”其传播信息比较方便快捷。微视频的时间一般都在30秒到30分钟不等。对于传播者来说,短小的视频可以快速的传播,也利于及时的发布。这样使得人们可以很看的观看和接收到信息。微视频的这一特点,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可以充分的加以利用。现在的初中思想品德课,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强调学生感悟知识道理,有所得有所悟。短小的视频材料,虽然短,但是主题明确,教育意义强,和社会现实联系密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微视频,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兴趣,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微视频信息容量明确,趣味性强,有利于课堂主题教育的开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展开的,虽然现在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在使用PPT之类的课件播放,但是多数老师局限于图片、文字等等材料。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在教育中有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微视频在播放中有声音、图像、文字,信息量大,多数微视频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的教学材料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加关注教学内容,使得教师可以更好的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在观看后也可以积极的进行反馈,同时也可以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感染力。
(三)微视频取材丰富故事性强,在教学中可以做为很好的补充 微视频之所以在网络得以流传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短小精干,同时提供明确的信息内容,同时它取材丰富,故事性强。在微视频中,主要提供目的明确的相应信息,不像传统的文字和图片那样有着丰富的信息含量。这一特点使得它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对所教学的知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微视频的播放声音、图像、动态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就连最近在新闻联播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很好的微视频。特别是在展示一些成果的时候,我们将一些成果的数据用相关软件制作成视频来进行播放,学生可以很好的发现其中的要点和关键。初中学生正处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转变的关键时期,明确的数据和直观的图像的结合有利于他们理性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二、教学中使用微视频的几点注意事项
7.浅谈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篇七
一、引导学生分析本学科特点, 抓住学科特点去学
思想品德课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课本内容, 找出规律, 有针对性地学习。
1.思想品德课教材遵循由形象到抽象, 由材料事例到事理的一般认知规律。
先以新颖的事例材料, 图文并茂地吸引我们, 然后辅以“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相关链接”等栏目引导我们分析事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课本正文部分总结出上述事例所说明的道理, 进行阐释。往往每一段正文的首句、末句或中间一两句会揭示要点道理, 把握好课本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搞好自学。
2.思想品德课主要解决三类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无论自学哪一课, 都可以有意识地从上述三个角度尝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做自尊自信的人时, 可以尝试提出以下问题去思考:“什么是自尊自信?自尊自信者有何表现”、“自尊与虚荣, 自信与自卑, 自信与自负有何区别”、“做人为什么既要自尊也要尊重他人?为何说自信是成功之基”、“怎样才能赢得自尊”、“怎样才能使自己更自信 (或你打算如何唱响自己的自信之歌) ”、“如何培养民族自信心”等等。相信经过锻炼, 就会逐渐发现学习这门课的诀窍。
3.对课堂教学中讲明的重点问题和理解的要点, 要求学生及时地标注到课本上。
如把问题记到答案的旁边;划出段落中的关键词、句, 标上序号 (1) (2) (3) 等。课堂上的笔记要简练, 自己能看明白就行, 不必面面俱到, 可以在课后复习时再加以完善。
二、鼓励学生运用“读”的学习方法
“读”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在政治教学中也尤为重要。政治开卷考试的形式更加注重了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语言的表达, 在新一轮课改以后, 新教材的趣味性更强, 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故事、名言、案例等, 不再枯燥, 可读性增强。在读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节题、框题、目题之间的联系。读政治课本可以使我们获得许多益处:
1.再现、再认知识点。
有许多同学在政治课的学习中会出现遗忘的现象, 通过阅读可以达到对知识点的再识记。
2.把握知识结构, 增强前后联系。
通过阅读能够梳理知识, 理清层次, 建构知识网络, 明确知识点的位置。
3.帮助查漏补缺。
课本中的知识, 教师在授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通过阅读, 可使学生不遗漏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
4.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书读百遍, 其意自现。每读一遍, 学生的感性认识就会再进一步, 更能深刻理解其内在含义。
5.提高政治术语的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 学生的语感增强, 就能够用准确的政治术语来解答问题。
三、试卷讲评采取“互评”法
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引导、启发, 课堂应该主要是学生的课堂, 课堂上应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有效地发散和聚合,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锻炼, 也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为此, 我尝试地使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来分析考卷。
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 互相针对对方做错的题目, 进行分析讲解, 或者共同探讨;且每道题的评析都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从而给学生以紧迫感, 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提高效率;在学生“互评”之后, 再在班上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态度端正, 全员参与, 思维积极, 气氛活跃, 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启发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
华罗庚先生有句名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一本书由厚变薄, 再由薄变厚。
所谓“由厚变薄”就是把知识形成网络, 会总结概括知识。为此, 我总是要求学生先看课本的目录, 理清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每一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心中形成知识网络, 明确每一知识点的位置, 并能用简要的几句话甚至几个词来概括所学的整本书。如初二下册就可以概括为:集体、环保、现代科技、依法治国。
所谓“由薄变厚”就是根据纲要填充基本的知识点, 再现知识网络。如初二下册的第五单元就可以根据“集体”来再现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如集体的形式、特征,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怎样处理这一关系, 怎样面对大集体──社会, 怎样为集体、为社会作贡献等等。
8.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体地位 篇八
首先,教师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维护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可以通过表情并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激起强烈的学习热情。例如:将一些和教学相关的内容,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段精彩的小品,一幅美丽的图画,一首动听的歌曲等等,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把某个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听、去看、去想。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其次,学生主演,激活课堂氛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是教育的经典言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所谓教师主导作用,益在于启迪引导,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如,非老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某些时候,可以充当成“导演”的作用。历来被认为枯燥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许多课文内容是可以通过创造一些相关的小品、辩论等形式来强化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主演,寓教于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我在上“可持续发展”一课时,通过课前与学生的讨论决定:正题为“西部大开发应该先开发后保护”。反题为“西部大开发应既开发又保护”。辩论会的程序和人员安排均由学生自愿报名。通过正方和反方的从分论证把“辩”的问题弄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让学生主演,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没有主体意识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精神的。
再次,在情感交流中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现代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个性素质,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在师生间建立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从中发现并利用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长,着力营造一种学生乐于主动参与、自由发挥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外界的認可和尊重,增强自信心,使其个性的发展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总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就必须始终一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9.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 篇九
广西宾阳县宾州镇第二初级中学
作者:陆玉英
摘要: 教育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挖掘资源,思想品德课是一种开放性教学,可塑性空间很大,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学,目前成为教育的潮流。教师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领航人,学生通过观察,感悟丰富的社会生活,掌握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生活化
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带来了“课程生活化”的教育新理念,让更多的思想品
德老师认识到授课应该以生活为构建基础。教育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中美两位伟大的教育家分别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即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视野区别点在于,前者站在生活的角度看教育,后者则站在教育的角度看生活,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所以,教师要向学生传递和交流人类宝贵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生活化教学在国外研究方兴未艾,目前正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潮流。看看我们的教材以及我们历年的中考试题内容,生活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源于生活的教育,最后用于生活,创造出无穷智慧的教育才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教育。所以,思想品德课如果脱离生活,那将是枯燥呆板,毫无气息的,作为现代思想品德课教师,怎么样才能让思想品德课生活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努力:
一、树立师生交往新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职责,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通过学生信任的桥梁,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热爱学生,要求教师有高度责任感,了解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既看到优秀学生的长处,也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充分相信他们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潜能,教师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学会容纳那些有缺点,容易犯错误的孩子,深入孩子们的心灵,感悟和学生交往的乐趣。在课堂上,教师要平易近人,和学生共同研讨,实践,并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虚心接受学生提出的一些富有时代精神的观点和见解,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实事求是地分析教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环节,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个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人际基础!
二、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领航人
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挖掘教学活动的资源。
思想品德课是一种开放性教学,可塑性空间很大,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学是我们广大师生予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要做领航人,尽可能把现实生活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用生活内容去和书本知识点结合起来,用生活去点缀课堂教学,用书本知识指导现实生活,使生活实践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书本知识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例如:人本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有一课内容是“师生交往新观念”,教师授课目的是让学生摈弃师生交往旧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让学生回忆过去师生交往的故事,可以从幼儿园谈起,也可以是小学的师生交往,也可以是初中的事,选择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师生交往实例,填写书本一张关于学生角色素描对师生交往影响的表格,然后让学生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谈谈心得体会,总结出学生心中理想的师生关系的如何建立的,教师从而达到授课目的。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要生活化,联系学生生活。
纵观广西十几个市的中考试题内容,体现了试题源于生活的规律,比如南宁市的中考题目已经逐步生活化,一般情况下,思想品德科目的题型分为几种,第一大题是选择题,让学生用书本知识“精挑细选,走进生活”;第二大题“明辨是非,走进生活”;第三大题“学知明理,快乐生活”;第四大题“实践探究,创新生活”,要求学生紧扣题意,结合自身的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探究。试题都体现生活化,所以教师要用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掌握技能,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教学目标要生活化,即不仅是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素质,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比如:七年级课本下册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教师设立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身份,源于学生生活,根据学生的实践,在家做家务,在学
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深刻理解“自立”的含义,了解自立的表现,掌握自立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并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基础。
教学内容生活化即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活化,从而真正体现“课堂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有一种亲和感,感觉到自己虽然不经常走出校门,也懂得天下事,感觉到自己是社会一分子,学会用各种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体验和感悟社会的机会,使他们逐渐丰富社会经验,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比如:七年级下册课本“走向自立人生”这一课,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自立”的含义,可以让学生从正反两个角度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那些行为是自立的,那些则是依赖别人的表现,教师还可以制作一张表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填空,根据生活实例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把自己的种种表现排列出来,并且做出说明,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生活实践懂得自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教学方式生活化即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生活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通过观察,体验丰富的社会生活,掌握书本知识,还能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不让学生所学与时代脱节。比如:九年级课本第四课第二节“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授课前,周末让学生出去搞社会小调查,到周围的村,街上了解人口和环境的基本概况,做好记录,等到上课了,每一个人就小调查报告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和点拨,学生就懂得了人口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严峻。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势在必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以前满堂灌的效率高,学生也比较积极参与。
三、教师还要把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在传授知识同时,培养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现实生活是动态的,复杂多变,书本知识则是静态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时政教育是指对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及有关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教育,这是独立于教材之外,又与教材紧密联系的主要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正确认识国内外的形势,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有助于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纵观近年来的全国中考试题,处处留有时政热点和书本知识结合起来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痕迹,比如南宁市2008年中考题的第四大题“实践探究,创新生活”就和当时的时政热点“限塑令”紧密结合;2009年的中考题很多题目就是“感悟辉煌成就,喜迎六十华诞”,和祖国60周年大庆相关,还直面金融危机。2010年的中考题目则是体现了反腐倡廉,维护民族团结,校园安全问题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如果思想品德老师不把时政热点和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学生不可能考得好的成绩,也不可能主动去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的学生只会变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庸才!
10.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 论文 篇十
初中生具有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尽量为学生提供有趣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得愉快,学得得轻松,是每个老师追求的目标。学生爱听故事,我喜欢看故事,简单的故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受《小故事,大智慧》的启发,我把平时看过的有些经典故事及时记录下来,结合初中思品学科的内容,运用到课堂,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老师上课轻轻松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选择其中四则趣味故事教学案例,并谈谈在此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我则恰恰相反
英国作家萧伯纳是一个富有民主精神的人,他关注社会问题,同情穷苦人民,在自己的作品中不遗余力的抨击那些为富不仁的大亨,政客和贵族.因此因果所谓的上层人士对他有恨有怕.一次,他到伦敦的一条林荫小路上散步,映面碰上了一位大腹便便的富商.富商傲慢地说:“我从来不给驴子让路.”萧伯纳微笑着说:“我则恰恰相反”,说着笑着退到路旁
点评:自尊即自我尊重,指即不向别人卑躬屈漆,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自尊的人要把握适度的原则,与人相处,要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多一些宽容、豁达、开朗,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不要斤斤计较,但是对于别人恶意的侮辱和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捍卫自己的尊严。人格尊严不可辱!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我们要做一个自尊的人,绝不可以丧失人格,也绝不可以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故事的选择要针对主题,突出课本中的重点、难点,为理论观点服务。我们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选择萧伯纳的事例极好的证明了人格尊严不可辱的观点,不需要太多的解释。
二、见到你很高兴
美国前总统卡特竞选时,大批记者蜂髶而至,烦不胜烦,一位爱事的女记者访问了卡特的母亲。女记者问:“你儿子说如果他说谎话,那么大家就不要给他投票,你敢说你儿子从来没有说过谎?”卡特母亲回答说:“那倒不一定„„”女记者很兴奋,忙问:“是什么?”卡特母亲微微一笑: “就像当你进来的时候我说的一样:见到你很高兴!”
点评:总统的母亲言外之意,其实她并不欢迎记者的采访,但是作为总统的母亲接受访问有时是必不得已的。总统母亲一语双关,即表达了对记者问题的不满,又保护了自己的儿子。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不说谎话。但讲诚信要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社会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诚信做人的根本不能丢,即遇到问题要坚持诚信的原则,不能因为人情、利益上的关系而放弃原则。另一方面,对待不同的人与事,运用诚信的智慧也是诚信做人所不可缺少的。比如涉及隐私问题、面对坏人、恶人我们能否实话实说?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信的原则,它体现着做人的智慧。
故事点评要及时到位,发挥画龙点睛功效。故事讲完,有些学生还没反应,老师三言两语,稍加解释,学生才恍然大悟。卡特母亲面对不怀好意的记者微微一笑、一答,充满诚信的智慧。
三、我们和小偷谈判
吴仪在担任中国外经贸部长时,为了解决中美贸易摩擦展开系列谈判,至今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当她与美国进行知识产权谈判时,由于当时中国仿冒风气正盛,美方当场讥讽吴仪道:“我们是在和小偷谈判。”吴仪她机敏而犀利地还击说:“我们是在和强盗谈判,请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如此硬朗机智的作风,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典范。
点评: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美国代表出言不逊,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自尊心,虽然吴仪给予有力的反击,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但其中无疑暴露出一个事实:我国社会公众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强,许多别人的成果习惯拿来使用,君不见国内盗版音响制品、印刷品屡禁不绝,市场假冒产品屡见不鲜,这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损害了中华民族的长运利益。中学生可以创造智力成果,享有智力成果权,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拒绝盗版,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重树良好的国际形象。
典型故事富有启发,让人清醒。这件中国外交史上的成功案例在我们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美国代表称我们“小偷”?从中及时教育学生:我们要努力创造自己的知识成果,也要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
四、驴子得救了
一头老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要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哀嚎。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老驴,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里。这头驴子了解自己的处境,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脑瓜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竟然慢慢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的惊讶的表情中快步跑开了!
评析:人生难免有挫折,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生活中不总是阳光明媚,也会有风风雨雨。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但那往往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如同材料中驴子的情况一样,在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时而也会陷入枯井,被各种各样的“泥土”倾倒在身上。面对这种境遇,不同的人往往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有的人,急躁、烦闷、不安、怨天尤人,其结果只能是被落下的“泥土”所覆盖,成为挫折的俘虏;另一种人,则是挫而不折,乐观向上,轻轻地掸去落在身上的“泥土”,开拓进取,并从中炼就了坚强的意志品质。
寓言故事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巧用它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以加深学生对观点的理解。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是什么?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中不仅切入主题而且还得出结论:遇到挫折必须冷静看待挫折、乐观对待挫折、坚强战胜挫折。
11.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 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提高 思想政治课 教学质量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即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转变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点滴经验,以供大家上商榷。
一、课堂教学要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政治课应努力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实”,就是一切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一个模式,一刀切。因此,我通过认真分析和考察后,首先根据我校学生实际状况,分别为三种类型学生提出有所区别的要求:1、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深化,把知识转变为能力和觉悟,并加强综合训练;2、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狠抓基础知识,注重在基本知识过关和基本训练上下功夫,让学生理解记忆;3、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适当降低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查补和复习,强调从基本概念入手,加强基本训练,力求学一点,会一点,当堂复习,当堂巩固。其次,适当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组织学生学习时事、讨论课、演讲赛,搞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调查活动,并结合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分析,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收到了实效。从而,突出一个“实”字。
“活”,即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就是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浓缩强化记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我们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我们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
“准”,即以大纲和教材为准。讲课时,我们应准确地把握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重点、难点,尽量避免违反科学性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更要做到准确、明了、简洁,如在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个基本原理时,我首先点出了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接着从内容、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等方面列举实例,说明宪法的重要性。最后我指出,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从而要求同学们认真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也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同时,十分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把这个“准”字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去。
“精”,即要求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精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较好地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化难为易,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同时,我们也注意加强学生作业的练习和讲评的精练。在练习过程中,我们主要依据大纲和教材,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点与难点,并对各地有关的练习进行精选,反对照抄照搬,搞题海战术。在讲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学生错误多的地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巩固了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三对口:教材与大纲对口;练习与学生实际水平对口;练习与中考试题题型对口。力求做到: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考得好。
二、面向全体、抓两头、促中间、积极转化和辅导差生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要面向全体,对学生全面负责,着眼于大多数和大面积的提高,决不让一个学生落伍。既要培养优等生和中等生,保证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学生,更要注意去积极转化和辅导差生,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转化差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差生要热心、耐心,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教师应首先端正教育思想,认识到差生优生同样是祖国的花朵,都是四化建设的后备军,差生学习基础差,更需要得到教师的精心培育,需要得到教师和全体同学的尊重。对差生,决不歧视他们,而是偏爱差生,重视差生,关心爱护他们,切忌一味指责。课外多花一点时间与差生谈心、谈学习,帮助他们分析落后的原因所在,指导他们查漏补缺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差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用爱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要努力去寻找,去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每位差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常为自己的优点不被人所知而感到委屈。有位学生,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可是手却很巧,一到课余时间便画画,画各种各样的动物,有时甚至用小刀在桌面上雕刻,整个课桌面仿佛成了一个“动物世界”,遭到许多教师的批评。我发现这种情况之后,多次与之交谈,肯定了他的心灵手巧的一面和在绘画、雕刻方面的天才,指出他有这种天才,如果在学习上稍加努力之后,以后可以升到艺术学校去深造,一定会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并指出学习基础差只是暂时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勤能补拙,只要自己有信心,讲究学习方法,一定能够补上来的。此后,这位学生学习上有了变化。我又及时给予督促、帮助,指导他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同其他教师一起为他补习功课,同时,对他学习上的每一个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到学期结束,他的各门功课的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并且经常为班级黑板报画刊头,得到全体教师和同学的认可。
最后,要耐心辅导,逐步提高。教学上要充分考虑到差生的接受能力,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关键在课内,功夫在课外”,也就是在平时。在课外,要组织差生给予耐心辅导,特别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学生基础差,只有耐心辅导,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每次组织三至五名差生,给予耐心辅导,决不歧视、讽刺、打击他们。在辅导中,主要是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纠正他们错误的学习态度,而且针对差生知识的缺漏,循序渐进,多启发、多引导,鼓励他们,使他们不致于破罐子破摔,而学有信心。台下十年功,台上几分钟,经过一年的努力,大部分差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12.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讨论艺术 篇十二
一、巧提问, 设悬念, 引发讨论
对于课堂中预设的讨论题, 我们教者不能只限于过程、事件的表述。而要依据教材内容巧设问题, 制造悬念, 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巧妙地引导学生寻找答案, 明确学习动机。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04页教材关于家庭保护方面的知识所安排的漫画, 我们据此设计讨论题。在组织学生讨论时首先设计出以下思考题:1、家长整天打牌, 不管孩子的行为对吗?违反了什么规定?2、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权利主要应以哪部法律为依据?3、家长对我们尽抚养、监护之责, 我们应当如何回报家长?通过设计这样一个个问题来制造悬念,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进行思考, 找出答案, 学到知识。总之, 面对新授的知识, 我们教者应先组织学生讨论, 寻找答案, 然后教者再进行讲解和点拨, 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原本沉闷的政治课堂气氛。
二、变角度, 拓思维, 激发讨论
变换角度, 就是对同一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讨论, 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活跃思维, 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我们在组织学生学习人教版九年级第8页“谁在对我负责”时, 借助教材提供的“小含忘了交作业”的案例, 引导学生变换不同的人物角度来思考:“谁负有责任?责任是什么?应当向谁负责?责任的来源是什么?如果你是组长, 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讨论, 然后, 我们教师进行简要的小结, 这样就有利于使学生在情绪高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知识,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也有利于改变过去我们老师讲得满头大汗而学生收获不大的局面。
三、讲读议, 多形式, 灵活讨论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讲、读、议相结合;应该是师生配合默契的互动;应该是多种教学手段的精美组合。因此,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 也不能整课讨论到底。在具体操作中要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地安排讨论, 同时讨论要不拘形式, 要不定时间, 要做到灵活多样, 运用自如。“不是专家的就是最好的, 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总之, 在实施课堂讨论中, 我们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有利于把教学引向深入, 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讨论争辩中可进行比较,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四、用直观, 激兴趣, 诱发讨论
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注意采用如挂图、人物画像、插图、电视、电影等直观教具来引导学生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如在学习“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政治权利”时, 我们可以从电视上、网络上搜集相关的素材来组织学生讨论。这样, 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能把教材中抽象的知识讲得更形象、更直观, 更具有感染力, 最终使学生达到知、行、情的统一。
五、善总结, 重归纳, 激活讨论
我们在组织课堂讨论时, 一定要克服讨论时轰轰烈烈、讨论后风平浪静、课上说得津津乐道、课后忘得一干二净的现象。我们教者在组织讨论, 讲完基本内容后, 为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可在课堂设计讨论时, 有准备地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或带有启发性的思考题, 由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推荐代表小结发言;也可以再预设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题目, 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讨论, 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有利于学生及时消化和拓展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篇十三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的确,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责任感。高分数不等于高素质,但单靠思想品德课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完全不够的。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也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这就需要英语学科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注意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教书又育人。
那么,怎样才能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呢?
一、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深入挖掘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语言是思维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理念的载体,英语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它包括学习和研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人生观。高中英语课本中所选的文章体裁多样,内容各异,可谓精彩纷呈,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应该通过对文章的字词句篇的分析以及人物事件的描写,深刻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让学生懂得是非善恶,知道哪些是为社会所歌颂的、崇尚的、肯定的;哪些是为社会批判的、否定的。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如Anne’s Best Friend(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Unit1)是一篇安妮日记。安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住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她一家人都是犹太人,所以他们不得不躲藏起来,否则他们就会被德国纳粹抓取。她和她的家人躲藏了差不多25个月之后才被发现。在这段时间里,她唯一的朋友就是她的日记了。在课文节选的这篇日记中,安妮表达的是一种渴望自由,渴望自然,渴望朋友,渴望和平的心情。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对学生进行两方面的道德教育。第一,友谊是珍贵的,朋友是珍贵的,我们要珍惜友谊,真心对待朋友。没有朋友,没有友谊,我们的生活就会一片空白,就会没有意义。而且这一单元放在高中英语教材的第一册的第一单元,让学生刚进高中就学习这篇文章,这对他们在新学校里,新班级中结交新的朋友,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第二,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平是多么美好,战争是多么残忍。和平带给我们的是生命,是希望,而战争只会带给我们痛苦和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珍惜生命。又如The Olympic Games(人教版新教材必修2,Unit2),在介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奥运精神的重要性。运动员们经过长期努力的训练,不怕苦,不怕累,在运动场上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竞赛并不是为了获得奖金,仍然是为了能够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投得更远。那就是奥运会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承办奥运会要花很多钱,但事实上每个国家都想抓住这个机会。被选中承办奥运会的国家不仅要承担巨大的责任,但同时也享有极大的荣誉。国与国之间争取奥运会承办权的竞争就跟争夺奥运奖牌一样激烈。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也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再如The Importance of Wildlife Protection(人教版新教材必修2,Unit4)。课文以讲述一个小女孩的奇特经历而展开。小女孩Daisy一直以来都渴望帮助那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一天她乘着一块飞毯到了西藏、津巴布韦和热带雨林,跟那里的动物们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存情况。经过这个特殊的经历,Daisy学会了如何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保护野生生物是我们当今的热门话题,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因为它关系到动植物们的生存,关系到自然的生存,关系到地球的生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保护环境,保护野生生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这不仅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而且关系到我们的后代,我们整个人类的生存。所以意义重大。而且野生生物在慢慢地被捕杀,在慢慢地减少,有些已经濒临灭绝,有些甚至已经灭绝。所以保护环境,保护野生生物是每个人的责任,而且势在必行。
二、充分利用练习中的素材,随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本中有很好的德育材料,同样,在练习中也有德育内容。
在单词拼写的练习中,虽然是短小的一句话,但却也能发人深省。这时候教师可以乘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Reading will increase your vocabulary, so you should often read and recite.(阅读能够增长你的词汇,所以你应该经常朗读和背诵。)又如:If you can speak fluent English, it will be easy for you to find a job in the famous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如果你能说很流利的英语,这将会使你在有名的外国语学校比较容易地找到工作。)这两句话是让学生填vocabulary和fluent这两个单词,但是语境却能激励人。只有多阅读,才能积累更多的单词,才能更好地学好英语。只有学好了英语,才能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占优势。所以其实这两巨话都强调了认真学习的重要性,学好英语这门语言的重要性。
在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同样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有一篇完形填空(学英语报高一同步测试第3期),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成功的年轻商人开着一辆新车飞驰在马路上。突然一个小孩出现了,向他的车扔了一块石头,结果车门被砸坏了。这个年轻人当然很生气,他下车向小孩怒斥道:“这是一辆新车,你知道你刚才的那一扔将花费你多少钱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原来这个小孩的哥哥是个残疾人,当小孩推着他坐的轮椅在路上走的时候,这位哥哥不小心从轮椅上掉了下来,但这个时候年轻人的车正飞驰而来,小孩没有办法,只能向那辆新车投了石头。听了小孩的解释,这位年轻人很惭愧,他帮小孩把那位哥哥扶上了轮椅。看着这兄弟俩远去,年轻人想了很久,他那辆新车的门也永远没有修好。因为他想让这扇被砸坏的门来提醒自己,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分寸,否则就会有石头砸向你。这篇完型填空的结尾是这样写道的:“Life speaks to your heart.Sometimes, when you don’t have the time to listen, you have two choices.Listen to the voices of your soul or wait for the stone.”所以教师在讲解这篇完型填空的时候,就可以教育学生们,生活中一定要慢行,要考虑周全,做事要有分寸。
又如,高一上的新课程同步练习第83页的第一篇阅读理解,讲述的是一位国王曾经很喜欢金子。有一天他碰到一个仙女,她让他许一个愿望。于是国王快速地答道:“我爱金子。我希望我碰的东西都变成金子。”仙女答应了。第二天,国王的愿望果然成真了。他所碰过的东西都变成了金子。国王高兴坏了:“我现在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了!”不久,他饿了,但是当他拿了食物正想吃的时候,食物也变成了金子。他很担心,因为他很饿。正当这个时候,他最心爱的女儿过来了,看到父亲忧伤的表情,女儿搂住他,问他:“你怎么了,爸爸?”但很快心爱的女儿也变成了一座金子的雕像。国王伤心极了。这时仙女又出现了,她说:“你不是很喜欢金子么?”“把它拿走,还我女儿!”国王哀求道。仙女觉得国王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就消除了魔法。这篇阅读理解的题目并不难,很多学生都可以做全对,但是教师还是得抽时间讲,并不是讲题目,而是讲思想。金子,也就是钱,是有用的,但并不是万能的。在这世界上,我们的生命中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而且很多东西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和赎买的。拜金主义的思想是有害的,而且是可耻的。
三、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思想品德教育
除深入挖掘课文素材外,在解释词汇和语法现象的例句中也可注入道德教育的内容。举例要多联系社会实际,学生实际。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感到语言鲜活,有意义,同时又使他们不自觉地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比如,在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一篇时,讲到pay attention to这个词组。就可以举这样的例子:As a monitor,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your behavior.(作为班长,你应该注意你的行为。)在attention的前面又可以加一些修饰词,如:People are now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现在人们越来越注意环境保护问题。)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word “business”.(要特别注意单词“business”的发音。)He paid no attention to what the teacher said in the classes, so he failed the final exam.(他上课时不听老师说的话,所以他考试没及格。)这几个例子很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实际。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了道德教育,也就是教师“育人”的宗旨。同时,教师对学生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英语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时时处处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去影响教育学生。
总之,我们要尊重学生,满腔热情地去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重要作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必修1、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 论文】推荐阅读: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浅谈多元化的品德评价08-21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10-16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境创设06-09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毕业论文07-21
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论文06-19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09-08
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难题论文08-17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方法10-04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