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的概念(精选8篇)
1.科学管理的概念 篇一
我国管理概念的由来
中国人讲管理,首先就要向中国人讲清楚,“管理”一词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如果说,中国人在历史上从来就没使用过“管理”一词,那岂不是说明了,我们的祖先从来就没有过管理的活动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还怎能说,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呢。从我国出版的各种管理学的版本来看,基本可概括为以下两种主张:
1、认为“管理”一词是外来说
当前国内出版的管理学,一言以蔽之,绝大多数认为,管理一词是个外来语,几乎成为定论。他们说,管理一词,英文是manage,它是从意大利文maneggiare和法文manage演变而来的,原意是指“训练和驾驭马匹”的意思。(见李建设 何根祥《现代管理学》第4页,1986年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奇怪的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一部《辞海》,也只有“管辖”一词,而没有把“管理”作为一个独立词条进行收集、解释。(见舒新城等人主编《辞海》第1017页,1947年中华书局发行)更让人感到不争气的是,33年后出版的《辞海》(198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还是没有把“管理”一词作为独立词条进行收集、解释。因此,国内出版的管理学,一提到“管理”一词,便异口同声地说,中国没有这个词,它是从国外引进来的,这也就怪而不怪了。
2、认为“管理”一词是固有说
在我国汉语词汇中,过去有没有“管理”一词,如果说有,最早是什么年代出现的;如果说没有,那么有没有与管理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不管它是单音词,还是双音词。它是每个管理理论研究者必须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如果说,在汉语发展史上,压根就没有出现过“管理”或管理的同义词或近义词,那么毫无疑问,就会得出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史上从来就没有发生或存在过管理活动的结论。因为,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材料。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所拥有的词汇,尽管它们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但是,历史上所遗留下的词汇,都是使用那种语言的人们在过去的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反映。所以,我们必须去翻一翻老祖宗留下来的浩如烟海的历史典藉,看一看“管理”一词到底是不是我国固有的词语。2.1、“管理”一词在我国的出现
“管理”一词,在我国古代分别用“管”与“理”单音词来表示。“管”字,原是指用竹管制成的吹奏乐器,后来由于古代钥匙像这种乐器,于是便把钥匙称作管。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就是郑国人让我掌管成都北门的钥匙。(《左传.僖公32年》)又由于钥匙是开锁的关键,具有约束性,于是便引申为管理的意思。如《礼记.》中就有“管库之士”的说法。(见该书“檀公下”)荀子也说,什么是“人君者”?就是“管分之枢要也”。(《富国》)即管理分工的关键问题的。他还认为,“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天下”(《荀子.富国》)不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就不配去管理天下。可见,这里的管字,已与今天的“管理”一词的含义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理”字,最初是指对玉的加工,后来把对老百姓的治理,也叫做理。如《说文解字》就把“理”字解释为,“治玉治民为理。”引申也有管理的意思,如:“理世不必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战国策、赵策》)、“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贞观正要、公平》)这里的“理世”、“理国”,都是指管理或治理世间或国家,也都含有管理、治理的意思。
“管理”作为一个双音词,在我国开始使用最迟也是清代。起初用在官职上,如康熙十九年(1680年)武英殿修书处就设置有管理官,乾隆十九年(1751年)雍和宫也设置有管理官,之后管理街道厅(管理京城道路沟渠的机构)、管理三库(银库、缎匹库、颜料库)大臣、管理蒙古各部驿站员外郎、管理钱法侍郎(宝钱局的长官)、管理事务(总管部务的官,地位高于尚书)等官职和管理机构相继出现。管理一词的用法越来越同今天的用法相接近。如在《清会典事例、宗人府、天潢宗派、宗室觉罗册籍》中就有“管理宗人府(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王公及族长”的说法。
由此看来,尽管1979年我国出版的一部最有权威性的《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缩印本),并没有收集“管理”一词予以解释,直到198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第466页)才开始收集了“管理”一词,并解释为“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但也不能以此为理由,否定“管理”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和使用。事实上,1960年台湾出版的《中文大辞典》就已收集了“管理”一词,并按着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把它解释为,“管辖办理谋事”(见该书第10752页)这是非常可贵的。2.2、诸多“管理”的同义词和近义词
我国古代不但很早就使用了“管理”一词,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还产生和使用了一些与“管理”同义和近义的词。如:治、统、总、纪、驭、御、乂、制、掌、执、摄、揆等单音词。
(1)、“治”字,原意是指对水的治理。它是与“管理”词义比较接近的而又使用很广泛的词,并且还和“理”字组合成双音词为“治理”。如:“商君(商鞅)治(治理、管理)秦(国),法令至(大)行”(《战国策秦策一》),“材技官能(任用有技术、有才能的人),莫不治理。(没有治理或管理不了的)”(《荀子君道》)
(2)、“统”、“总”、“纪”三个字,原义都是指由蚕成丝的生产过程。“统”是指从煮过的茧中有头绪地抽出丝,然后再把丝合在一起的过程。“总”的繁体字也是有个糸字旁的,它是指把所有抽出来的丝聚合在一起的意思。“纪”是指缕出头的丝分扎缠束起来的意思。因此,后来都引申为统领、总领、总统、总揽、纪纲、管辖、管理的意思。如:“冢宰(周代官名,又称太宰,是百官的头。)掌邦治,统(管理)百官,均四海。”(《尚书周官》),“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暂且返回国家)统(管理)万人乎?”(《战国策齐策四》)“彪(班彪)乃为融(马融)画策事汉(策划为汉朝办事),总(统领)西河以拒隗嚣(东汉时代的人)”(《后汉书班彪传》)“稷则遍诚百姓,纪农协功,曰:“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国语晋语四》)等等。
(3)、“驭”和“御”,原义都是指驾驶车马,后引申为治理、统治的意思。如“治国驭民,一调上下。”(《荀子.君道》)这里的“驭”与“治”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治理国家,管理(驾驭)人民,使群臣上下协调一致的意思。还有“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国语.周语》),这里的“御”字也是指管理、治理的意思,就是说,国君到戒斋的地方去了,由百官来管理事。
(4)、“乂”和“制”,原义也是有共通之处。“乂”字是指割草或谷类,“制”字是指对树枝干的修理。所以后来都引申为治理、管理的意思。如:“淮沂二水其乂”(《尚书禹貢》)就是说,淮水、沂水这两条河,治理好了。“保国乂民”(《汉书武五子传》)就是保全国家,治理人民的意思。
(5)、“莅”和“临”,原义都是指到、临的意思,相当今天人们所说的领导到现场察看、指导,因此引申为治理、管理。如齐景公曾问晏子说:“莅国治民(治理国家管理百姓),善为国家者何如?”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國(选拔贤明的人管理国家)官能以敕民(任用有才能的人管理百姓),则其道也。(这就是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的道理)”(《晏子春秋》)
(6)、“掌”、“执”、“摄”、“楑”四个词,原义都是指人用手去握牢、拿住或拉某物的意思。后来引申为执掌、统辖、控制等含有管理的意思。如:“使掌(掌管或管理)公族(君王的同宗子弟)大夫”(《国语晋语七》),“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就是说,圣明的国君主要是握住或管理好权柄,那么四面八方的人就会都来效力。“汉文帝总摄(统辖或掌管)纪纲(法令制度),故遂褒增隆为太宗也。”(桓谭《新论识通》),“使主后土(掌管大地),以揆(管理)百事(百官))”(《左传文公十八年》)
此外,还有一个“宰”字,原义是指在房子里劳动的奴隶,后来转指为奴隶主、贵族家管家务的总管。它主要是用来指各级管理官员,属于中央最高官员就是管理百官的叫冢宰,又称太宰,或宰相。属于地方的长官,也叫宰。
由此可见,“管理”一词根本就不是什么外来语,而是中华民族早已固有的一个词语,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从“管理”及其同义词、近义词的产生和演变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我国,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国家的产生,代表奴隶主利益的国君越来越感到,加强对土地、臣民统治或管理的必要性。并且,他们从驾驭马车、雕琢玉器、煮茧成丝、割草剪枝以及用手去有效地抓、握某些东西的过程中,也悟出了强化管理的道理。于是便把有效从事这些活动的关键词语,如管、理、治、统、总、纪、驭、御、乂、制、掌、执、摄、揆等词,赋予了“管理”的新义,甚至成为一个专门管事人员的官名。所以说,“管理”一词在我国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个管理理论工作者,如果看不到这一点,还在盲目地向学生讲,“管理”一词是外来语,不仅是数典忘祖,也是贻误良家子弟。
(摘自我的《中国人讲管理》一书)
翻开各种有关企业管理的教科书可以发现,关于管理的定义见仁见智,色彩纷呈。我手头有一本美国怀尔德著(台湾陈卫平译本)《管理大师如是说》,有趣的是,作者作为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家,他所汇集的一百二十三位杰出经理人才的“金言”,对什么是管理也莫衷一是,作者自己说:“这是一个我既不愿意提出,也不愿回答的问题。”再翻开案头我国1979年出版的《辞海》,竟没有对“管理”进行注释的条目。
尽管没有公认的“标准”答案,并不影响任何人进行企业管理的实践,每一个管理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给企业管理下出不同的“定义”。每一位学者也都可以从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不同的管理观念,从而形成了一种“理论的丛林”。这种现象固然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但是它也十分清楚的告诉我们,管理并非一定需要一个统一的模式,其成功取决于每一位管理者的智慧。
然而管理者的智慧却受着特定文化传统的制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管理是以管为主的。从汉字的字源上看,古文中管与官相通,有时特指掌次舍帷幕之官。(《仪礼聘礼》)如《史记.李斯传》记载:“赵高以刀笔吏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管事即为官为吏。管又有锁钥的本意,“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引伸开来,管就是管辖、管制的意思。在数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下,“管理”中沉淀着厚重的官本位意识。毫无疑问,和官本位意识相对应,管理对下属而言,“总管”、“管事”可以只谈管不谈理,重管辖而轻管理。只要由他来管,他便有理。管字当头,理也就在其中了。既使讲“理”,也是为“管”服务的。古代的“理”字本意似乎是治玉,“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和氏》)引伸开来,“理”也有了治人、治乱、治罪之意,渗透了尊卑有序的封建礼教精神。夏朝的执法官即为“大理”。这种文化背景中的管理其实也不是不讲理,只不过讲的是统治者的“理”,体现的是统治者单方面的智慧。正如法国的罗伯斯庇尔所说:在此之前,管理的艺术不过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让多数人破产和受奴役的艺术
然而随着历史的进步,管理的重心逐渐由“管”转移到“理”上来,当然,这种“理”的内涵也逐渐由人之“礼”转移到物之理上来。
在西方文明中,管理的英文拼写manage是从意大利文和法文演变而来,原意是“训练和驾驭马匹”,但它并没有被引伸到人治上来。如果反过来用中文管理的概念来解释,它是“理”在前而“管”在后的,所以有人建议把“管理”改为“理管”。这倒不一定是西方的首创,也并非因为“中国的月亮没有外国的圆”,而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使其得到了彰显。19世纪中后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过程、组织、工艺、技术诸要素的日益复杂,靠企业原来的所有者来管理已力不从心,需要有专门知识的人来管理或参与管理,于是便出现了职业经理人。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经理人之类被选聘来实施管理,不是基于其有多大的权力,而是基于他特殊的智慧。这就出现了所谓的两权分离,它也类似于管与理的分离,职业经理人的主要任务就是“理”,当然要把“理”放在前面。“管”字退居“二线”,会不会使企业一盘散沙呢?当然不会。在商业文明中,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一般不是因权而集,而是因利而聚。经过趋利避害的精心算计,只要能“理”出更多的利,就为彼此结合、利益均沾提供了可能。
通过国人对管理规律的反思,从管理到理管的认识轨迹来看,管理的最高境界当是不要管字。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从企业由谁管的思考开始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后,不少管理者认为:管理就是你管他他就理你,你不管他他就不理你。然而随之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完善,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树立,以理服人逐渐成为认识上的主流,讲理的管理才被认为是真正的管理。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加以理性思考,可以悟出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或者看不到管理的境界,这就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根据“无为而治”的观念,管理可以不要管,只要理。要达到这种不要管的管理境界,其实需要管理者具备更高的智慧,例如要使被管理的人从被动的依从到主动的认同,从外在的对弈内化为共振共理。
其实,不论什么时代、什么文化背景、什么层次的管理,体现的都是管理者的智慧,只不过这种智慧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有不同罢了。因此可以概括地说:管理就是智理。企业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企业内部针对相关要素或主体,围绕着赢利所展开的专门的智力处理活动。
这样的追问是一种典型的西方思维方式,因为中国的先哲在说明一个概念时并不对其下定义,而是通过比喻的方式,如老子和庄子在说明“道”这个概念时,运用了大量的寓言和比喻,始终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这样读者如果领悟到了其中的一个寓言或比喻就能悟出“道”来,否则很难理解什么是“道”。“管”
“管”的本义是泛指细长的圆筒形物,用得比较多的物件有管状乐器、钥匙等,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此处即为钥匙义。
从细长圆筒形物引申出的含义是狭小、狭窄,如管见、管窥等。
从钥匙义引申出的是枢要、保管、看管、管束等含义。如《荀子?儒教》:“圣人也者,道之管也”此处即“枢要”的含义。与此紧密相关的词组是“管辖”:“管以开门闭户,辖以解脱车轮。管辖:喻机要之地(《词源》,商务印书馆,1980年8月修订第1版)。”进一步得出“总理其事曰‘管’(《康熙字典》,中华书局,1958年1月版)”的含义,如管家、总管等。
“理”
“理”的本义是指玉石的纹路,“物之脉理唯玉最密,故从玉(《康熙字典》)”。由此引申为物体的纹理或事情的条理,如文理、肌理等。因为“井井兮其有理也”,“井井”是整齐不乱之意,故此又引申出“道理”一词,表示“规律”和“原则”。古人把人心所同的,便谓之“理”,如“乘理虽死而非死”,乘理,指合乎原则。凡是人心所向、合乎原则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便是“真理”。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想象或目标,便是“理想”。(陈政:《字源谈趣》,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理”作动词时的本义是“治玉”,即把玉石雕琢加工,制成玉器,所以引申出“治理”、“整理”的意思来,如修理、理财等。
“管理”
由于笔者暂时查不到“管理”一词中文含义的来源,这里我们只能运用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来推测一下当初创造“管理”这个词的本意。创造“管理”这个词肯定是因为“管”和“理”都不能包含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两者的意思加起来基本上就是那个意思了。因此,“管理”=“管+理”。那么“管+理”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管+理”肯定是一种活动,既然是活动就一定有主体和客体(活动者和对象),我们假设自己就是那个活动者面对一个对象(人或物)在进行“管+理”的活动。首先是“管”:即将对象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进行看管,这个对象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必须在我们的控制之下。接下来就是“理”:因为这个对象有自己的纹理、条理、道理和规律,所以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对象自身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对对象进行整理或治理,最终达到一个使我们满意的理想状态或目标。
2.科学管理的概念 篇二
一、突显前概念, 让心灵之花盛开
小学生的前概念往往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差异性等, 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会出现怎样的前概念, 很难想出来。如果教师在平时教学中, 做个有心人, 多注意收集学生的各种前概念, 对这些前概念进行梳理归类, 那么在真正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从容地应对学生的差异表现了。
1. 问卷调查———客观全面地突显前概念
教材中有很多表达学生前概念的“云朵” (学生活动中言语的收集) , 堪称代表性的前概念。而问卷调查就是收集前概念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2. 课堂提问———直观有效地突显前概念
一个概念的认知, 往往与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相关联。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某些因素有关”这一科学概念为例, 从学生回答的情况来看, 确实说明学生在学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之前, 对影响浮力的因素已有了许多前概念, 包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而且有些是教师根本没想到的。
3. 动用“储蓄”———简洁明快地突显前概念
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 有时候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开去, 觉得无从回答, 这时候, 教师可以借用以往的经验, 动用“前概念”的储蓄, 能够很有效地让学生的思维马上进入角色, 客观地放大思维。科学教材里面收集了很多学生的“前概念”, 分别以对话框 (云朵图) 、气泡图、箭头图等来展示, 这些图形几乎集中了前概念的典范。
就学生的前概念而言, 有的是正确的, 有的则是错误的, 它蓄积有极大的教学能量, 是学生确立科学概念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 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前概念的机会, 让学生的前概念得以充分展现。通过对前概念的充分展现, 可以让教师洞察到学生在知识结构甚至是思维上的缺陷, 使教师不论在思想上还是物质上都有了充分的准备, 为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二、扰乱前概念, 让思维之花盛开
美国学者纳斯伯姆和诺威克曾提出过“矛盾事件”的方法:先暴露学生的前概念———“树动形成风”;接着让学生尝试解释一个矛盾事件, 引起概念冲突———“自然界中谁来摇动树”;最后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认知调整, 建立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新的概念模型——“树会生长, 但不足以自行摇动产生风”。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在矛盾中去引发思维的冲突, 去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 然后运用事实来纠正错误的前概念。
1. 用前概念“解释”新问题———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
小学生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意识, 对于自己感觉相冲突的现象和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 一旦所接触的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产生了矛盾, 就能很快激发出探求知识的欲望, 从而让思维之花盛开, 让求知之门大开。如像食盐一样在水中, 过了一会儿, 肉眼看不见了, 这一现象叫溶解。而像沙子一样在水中无论过多久, 沙子颗粒都没有变化, 这一现象就是不溶解。那么像面粉一样的呢, 是溶解还是不溶解?有的学生认为, 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像沙子, 因为面粉和沙子一样还可以看见;而有的学生则认为面粉在水中更像食盐, 因为在水中的面粉跟原来的面粉看起来是不一样的;还有的学生认为面粉既像沙子又像食盐;还有的学生认为面粉既不像沙子又不像食盐。此时学生遇到了与原有经验不一致的观点, 这种不一致导致了认知冲突的产生, 思维也随着扩散, 课堂上的精彩也跟随着呈现在大家眼前。
2. 从别人的前概念中激发灵感———如丝小节层层乱, 大弦小弦错杂弹
每一个小学生具有的前概念各不相同, 各有各的特点, 对于同一现象, 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解释。这些不同主要缘自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课堂上,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 对一种现象在不同的情境下, 同一个学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 而同一现象, 不同的学生的理解也会相差很大等。鲸鱼是不是鱼?在学生阐述理由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精彩的火花无处不在。在众说纷纭中, 我们逐渐可以理出什么是鱼, 鱼具备什么特点等的科学概念。“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教师只有捕捉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灵感, 延伸学生的创意, 才能让“大珠小珠”都“落玉盘”。
3. 提供反例激化认知矛盾———石本无火, 对击始发灵光
在与他人、与社会文化的交往中, 个体会遇到与原有经验不一致的观点, 这种不一致也会导致认知冲突的产生。由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前概念与当前面临的现实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 人不愿忍受认知冲突所造成的压力, 从而感觉到有改变认知结构的需要, 所以会试图调整新、旧经验, 解决冲突以建立新的平衡, 因此利用引发认知冲突的方法来促进前概念的转变, 诱发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如西瓜重10斤, 西瓜的“重量”是10斤, 也就是5千克, 但教材说重量的单位是牛顿, 牛顿与千克到底是不是孪生姐妹, 究竟怎样的表达符合科学的范畴?由此矛盾产生, 会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正视, 吸收前概念的精华, 摒弃其糟粕, 从而激发科学概念的火花。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维在这里闪耀出亮丽的光芒。
三、修正前概念, 让科学概念开花结果
当学生的思路被教师引入矛盾之中时, 因为前概念引发的认知冲突, 导致思维的高度活跃, 学生就会急于寻求答案, 但是受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等因素影响, 不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此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个供学生思考的阶梯, 运用准确的方法, 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对科学概念的修正。“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不劈开“禅房花木”, 怎么能领会曲径通幽的奥妙呢?
1. 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来修正前概念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彼此能否形成“像和物”呢?由于前概念是学生大脑中业已成形的模式, 且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累积中又强化了这些观念, 加之学生的思维又具有自我中心性, 因此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是极其顽固的, 教师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 明白错误的前概念不是科学概念的像, 才能消除错误的前概念, 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提供一面镜子, 让学生走出矛盾与焦虑, 确定科学概念。
2. 在论辩中修正前概念
有争论才会有进步,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将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辨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前概念, 理解、巩固、深化科学概念有力的措施。例如, 短路、断路与通路的电路概念时, 运用论辩的方法, 通过画图等手段, 把简单电路中碰到的各种情况一一列举, 让学生自己加以分析、比较, 争论这三对容易混淆的概念, 明确概念的界限、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终于使学生构建了三个概念的清晰轮廓。
3. 用实验修正前概念
科学是一门实验学科,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 可以提供生动的实验过程、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 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 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其一般过程为: (1) 发现前概念; (2) 确认前概念的对与错; (3) 通过新颖的教学手段, 吸引学生兴趣, 去除错误的前概念, 确认科学概念, 拓展、拓深科学概念。例:观察物体加热发生的变化;认识燃烧条件之一———燃点。
师:加热吸管会发生什么现象?生:会燃烧。
师:加热粉丝呢?生:会烧焦并会冒烟。
师: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老师把这杯茶一直加热, 你们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
———从学生回答与反馈中发现, 学生知道物质会燃烧, 但不知道什么是燃点, 不知道物体温度要达到燃点才会燃烧。
问:老师有一张纸条和一根木条, 给它们同时加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学生回答与反馈中发现前概念存在错误, 把物体温度要达到燃点才会燃烧, 理解成物体加热足够时间才会燃烧。
引导学生实验:比较湿透的木条和与干燥的木条燃烧的快慢。并问:为什么同样的木条, 同样的时间, 没有同时燃烧起来?学生观察后说说自己的想法。———从比较中知道, 使物体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燃点而不是时间, 从而修正前概念。
再问:说说为什么纸条比木条会先燃烧呢?———从实验现象激发思维, 发展科学概念:不同物体燃点不同。
师问:我们把木条切开成两块, 一大一小, 请同学们推测一下给它们同时加热哪根木条先燃烧?为什么小木条先燃烧呢?
生:木条大小不同, 燃点仍相同, 粗木条迟燃烧是由于粗木条受热面积大, 要达到燃点的时间长。———从实验现象引发的冲突中进一步拓展拓深科学概念, 确定物体形状大小与燃烧的关系, 进一步巩固与加深理解“燃点”。
3.科学管理的概念 篇三
关键词:错误概念 原因 教学
小学正是个体正式接受科学概念的开始,这对他们后续科学概念的学习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学生小学阶段学习了“溶解”的科学概念,就在他们中学阶段对“溶解度”等相关科学概念的学习时起到了基石的作用。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思考。
一、小学生错误概念的形成原因
小学生错误日常概念形成的原因不同,对他们科学概念接受相应会产生不一样影响。通过访谈和文献,我们认为其形成原因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
这是小学生错误概念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个体一出生,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便开始作用于个体的大脑,个体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外界的求知欲,就会进一步地进行一系列的感知外部世界的活动。但是个体作为认识外部世界的主体,就总会按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去感知和接受外部刺激,从而对一些事物现象作出自己的主观判断。例如,对于问卷中第27题,我们分别对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中回答“是”的同学进行了简单的访谈,当他们被问到为什么觉得太阳在动时,他们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我经常看到开始时太阳是在这个地方,如果我不动,过一阵后,它就在另一个地方了”,这就是他们根据自己日常经验的主观判断,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太阳在运动。又如第20题,在三年级学生中,有31.3%的学生回答“是”,通过个案访谈才发现,他们这么认为是因为他们通过日常生活已经了解到了我们周围到处都是土壤,所以主观猜测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被土壤覆盖着的。
2、小学生自身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
这是小学生错误概念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小学生由于受其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所限,往往会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和彻底。例如,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酸雨是呈酸性的,他们就与醋也是酸联系起来了,而当他们被问到为什么酸雨尝起来不是酸的时候,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而从上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通过更深入的学习,这一类概念比较容易改变。只要教师在学生的旧知识基础上加以强化和巩固,就能有效地消除这种错误概念,他们就能知道原来这里的“酸”并不是我们味觉上的“酸”。又如学生在回答第11题时,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年级学生和五年级学生的一致率相差并不是很大,在他们完成问卷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我们分别问了回答“不是”的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看法,三年级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水与冰的形状不一样。”而五年级的学生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知道水与冰混合后是纯净物,但是在直接被问到水与冰是不是同一种物质时出现了错误概念。雖然是这样,但是我们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对于这两个问题,三年级学生的一致率分别是50%和33.3%,而五年级学生的一致率分别是71.4%和44.6%。这说明五年级的学生由于其思维发展水平相对三年级高,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从具体直观到抽象客观过渡,他们能更好的接受科学概念。
二、教学启示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小学生的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获得有很重要的影响,当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一致时,可以因势利导,有利于小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反之,当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发生偏离时,就会对小学生接受科学概念造成一定的阻碍。新课标指出,
帮助学生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活动,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所以,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小学生科学概念的转变。帮助学生确认正确的认识完成概念建构,丰富其不够完整的概念,纠正已有的错误概念,帮助学生重建新的概念。首先,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必须先了解清楚学生已经存在的日常概念。了解了学生的前概念,教师才能真正的以学定教。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在哪些问题上存在着错误概念,以及这些错误概念形成的原因,才能寻找恰当的教学策略去帮助学生转变。其次,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认知冲突。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是直观具体,不能对事物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心理学研究表明[7],个体是不能长期容忍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认知之间存在矛盾冲突的,都有填补自己认知空缺、解决认知冲突的本能,一旦这种认知冲突被引发,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进学生产生解决这一冲突的动机。比如,学生们通常接触的溶剂都是水,他们可能会认为只有水才能作溶剂,是不是这样呢?教师就可以演示物质在其他液体里的溶解,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引发学生去解决这一冲突的动机。最后要注重强化新概念的运用,帮助学生完全接受科学概念。正所谓 “学以致用”,我们知道,根据遗忘规律,新知识没得到巩固前在小学生头脑中贮存时间并不长,况且此时在学生头脑中,新的科学概念和原有的错误概念还并存着,小学生很难一次性完成对科学概念的全面理解。所以,要想使学生完全真正地掌握科学概念,实现错误概念的完整转变,还必须通过老师的帮助,加强科学概念的运用。
科学概念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事物现象,促进科学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但是,当前的研究表明,我国对中小学生的科学概念的研究并不深入,特别是对小学生的研究,科学概念的教学也不理想,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到,小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后,仍然对有些概念没有把握好,仍会不自觉地用日常概念来解释问题。所以,这就提醒我们科学教师在教授新的概念时要注意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本质区别与联系,同时要学会利用日常生活中有利的条件去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科学概念。对学生尤其是对小学生的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的关注和研究应当是当代科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如果小学生在他们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没有被科学引导,那么他们形成的观点和看法有可能是非科学的,并且可能会防碍他们以后的科学学习。二十年前,刘默耕先生曾说到:“问题在于必须真正‘起步’;‘慢得站不得’,十年八年一晃就过去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这对当代和未来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小学生的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并积极促进他们完全实现科学概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杜伟宇,吴庆麟.概念改变的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 27-31.
4.设备维修管理的概念 篇四
什么是维修(Maintenance)?英国标准3811号给“维修”下的定义是:“各种技术行动与相关的管理行动相配合,其目的是使一个物件保持或者恢复达到能履行它所规定功能的状态。”在工业上,需要维护的对象有生产产品的一切设施和系统以及企业向用户提供的各种产品。
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在生产的主体由人力向设备转移的今天,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企业的竞争力有重要影响。
(1)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计划、交货期、生产过程的均衡性等方面的工作,
(2)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制造成本的高低。
(4)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5)在工业企业中.设备及其备品备件所占用的资金往往占到企业全部资金的50%一60%,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生产资金的合理使用。
设备管理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必须花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生产需要制定设备规划。
(2)选择、购置、安装调试所需设备。
(3)对投入运行的设备正确、合理地使用。
(4)精心维护保养和及时检查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5.现代企业管理的概念是什么 篇五
企业实施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来推进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1.实行企业的产权结构多元化
企业的产权结构,就是企业内部的财产关系结构。企业的产权结构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一元化产权结构,即企业的投资主体只有一个;另一种是多元化产权结构,即投资主体有多个。从现代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一元化的产权结构已不适应经济发展了,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一元化,解决不了行政干预的问题;民营企业产权结构一元化,解决不了家庭血缘关系的干预等种种弊端。产权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产权结构不合理,即使产权清晰,企业也难以高效率、稳定地发展。实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是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先决条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探讨企业的内部治理问题。
2.重视战略管理,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不少曾经风靡一时的国内优秀企业(如巨人集团、三株集团)在短短几年内就风光不在,甚至不知去向。我国部分企业普遍大起大落,寿命极短,原因何在?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企业没有明晰的长期发展战略,极少制定五至十年的长远发展战略。还有一些企业仅仅制定出“纸上谈兵”式的宏伟战略远景,如十年之后冲入世界500强,而不制定具体的战略措施。显然,战略管理对于我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实施大集团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是靠大公司、大集团支持的。例如韩国的大企业集团十分令人注目。南北朝鲜分开后,整个朝鲜的资源和工业大部分集中在北方,南朝鲜经济十分困难,以后南朝鲜改为大韩民国,简称韩国,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它的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实施得尤为成功。韩国的大企业集团,列入世界最大100家企业集团的有5家,列入世界最大500家企业集团的有13家。这些企业集团和美、日、德、英、法、意等国的企业集团一起控制着世界经济的命脉。例如韩国现代集团,在韩国排位第一,在世界排位第三,1991年的销售额达510亿美元,营业额达900亿美元,其它如三星集团、大宇集团、乐喜金星集团、鲜京集团销售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在世界上的排位都在100名之内。此外,美国的通用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集团,1991年的销售额高达1200多亿美元,超过世界上90%国家的全年国民收入的总和,我国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面对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暴露出许多问题。为了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实施大集团发展战略可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实现、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江泽民同志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的总
结,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努力推进大集团发展战略是我国加大经济结构调整迫切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4.融资方式上,由单纯的间接融资走向间接与直接相结合的现代企业融资方式
传统的依赖银行的融资方式,一方面使企业负债率和融资成本增高,经营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另一方面,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断下降,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与稳定的发展。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能实现企业的直接融资。即企业直接向资本的最初所有人筹资,其主要形式是用普通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企业采用资本市场直接地募集资金和通过银行间接地募集资金相结合,成为现代化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与国外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相对较低。如我国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至今还在90%左右,而在美国,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占企业外部融资的比重高达50%以上,日本也在30%左右。
5.经营方式上,由单纯的生产经营走向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只注重生产经营而不注重资本经营。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经营正在成为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资本经营通过兼并、收购、拍卖、租赁等方式,可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在国外,兼并浪潮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95年到1904年,仅美国就约有3000家企业被兼并,美国钢铁公司、国际收割机公司、美国橡胶公司、杜邦公司等大公司就是在这次浪潮中崛起的。在美国历史上就有过四次较大的兼并浪潮,美国形成今天的企业规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兼并。企业兼并到了90年代又有了新的升级,这种兼并已经扩展到世界各国,兼并的资本额巨大,如美国IBM公司以35亿美元收购莲花计算机发展公司;美国切西铁路公司以84亿美元兼并联合铁路公司;日本外汇专业银行东京银行和日本大型城市银行之一的三菱银行的合并,使合并后的东京三菱银行资产总额达77万亿日元,储蓄总额达53万亿日元;此外,跨国的企业兼并也层出不穷,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对日本马自达公司的控股率达33.4%,日本电气公司(NEC)兼并法国布尔公司之后又兼并了美国帕克繁ST电脑公司;英国电信公司宣布兼并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MCI通信公司等。
6.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也是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形态和观念体系的总和。企业文化以其对企业职工的高度的凝聚、协调、激励等功能,对企业的成功与失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大多数绩优公司都有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它表达了企业的主张,也是企业制定一切政策和措施的前提,又是广大职工的行为指南和精神驱动力。
7.全面导入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营销理念的核心是消费者主权论,即“满足顾客需要”。此理念认为,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地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将本公司的产品与服务传送给目标市场,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基于如上理念,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提出了著名的“4PS”营销组合策略。“4PS”是市场营销组合中的四大基本要素,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现代市场营销理念认为,在一定搜索成本(包括有限的知识,灵活性和收入等)限定条件下,消费者选择时持有的两个最基本的指导性概念是:价值与满意。价值是消费者对产品与服务满足需要能力的一种评价。消费者在购买时,必然选择那些能够提供最大让渡价值的公司的产品,这些公司的产品能够使顾客得到相对多的利益和支出相对少的成本。满意取决于顾客对产品与服务价值的预想与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预想大于实际,顾客不满意;预想等于实际,顾客满意;实际超过预想,顾客会十分满意。在企业追求“顾客满意”过程中,以“顾客”为中心的“4CS”营销理论应运而生。“4CS”理论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
8.高度重视质量管理
6.有关安全管理的几个概念 篇六
一、理解几个重要的有关安全管理的概念
二、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生产。
三、枣阳化肥厂有一句安全警示语值得回味“出了事故伤命,老婆改嫁,孩子改姓,财产归别人(赔偿百万谁用)”。
四、安全管理不单是喊几句安全口号,张贴几幅安全标语,制作几处作业安全警示牌就可以代表安全,它重在我们日常作业过程中是否按照安全规程进行作业,是否控制“三超行为”,是否杜绝“三违现象”,是否做到“三不伤害”,是否执行“四十一条禁令”,是否履行安全无小事,做好安全必须从自身做起。
有关安全管理的几个概念
一、安全
1.安全的基本定义: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
2.安全的广义与狭义:狭义的安全就是人类的个体与周围的环境的相容性!相容性很好的话,表明生存环境非常宽容!人们幸福安康娱乐休闲富足!广义的安全则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的生态安全!包括来自宇宙的多种复杂的天文危险隐患的识别!
3.安全的通俗理解无危为安,无损为全。安全就是使人的身心健康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状态。安全也可以看做是人、机具及人和机具构成的环境三者处于协调/平衡状态,一旦打破这种平衡,安全就不存在了。
4.安全的高度理解人们可以理解为国家安全、民族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际安全、区域安全,还有常见的企业安全等。5.安全的前沿生态安全、核安全。
二、生产安全事故
1.概念: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2.分类: 1)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2)火灾事故 3)道路交通事故 4)农机事故 5)水上交通事故
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1.概念: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分类: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隐患整改四个不准)
四、危险源
1.概念: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2.分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作用于人体的过量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也就是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如生产中涉及的生产、储存危险物质的设备、容器、场所(也即物的危险状态)等。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和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即属于这一类。
五、重大危险源
1.概念: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本公司丙烯库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六、本质安全
1.概念: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2.分类:一是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此两种安全功能是设备、设施和生产工艺本身固有的,不是事后补偿的。
3.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
七、危险化学品概念:
1.概念: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7.幼儿科学概念的启蒙与应用 篇七
1. 呈现错误概念, 引发认知冲突
幼儿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自然科学现象进行解释, 如认为“水蒸发后就消失了”“会飞的就是小鸟”“能动的就是有生命的, 小火车会动, 所以小火车也有生命”等。这些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概念解释, 有助于幼儿自主获得科学概念。因此, 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主动思考科学现象, 鼓励幼儿自己形成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当幼儿的解释有误时, 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幼儿主动吸收别人的观点, 进而反思和修正自己的理论。比如, 在“沉与浮”的教学活动中, 当幼儿形成“重的物体就一定沉”这一错误概念时, 教师就向幼儿呈现那些重而不沉的物体, 以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 从而激起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让幼儿乐于在探究中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概念。
2. 积累感性经验, 初建科学概念
幼儿的科学概念是在其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前要尽可能地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感性经验。比如, 教师若计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影子的秘密”, 则可以通过如下几个途径来引导幼儿积累感性经验: (1) 让幼儿在太阳下做各种有趣的动作。 (2) 在暗室里打开台灯, 在台灯和墙壁之间用手摆出各式各样的影子。 (3) 让幼儿观看皮影戏。另外, 在具体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 教师应运用实验、类比等方法展示有关科学现象的过程, 帮助幼儿获得更生动、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感性经验。并在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基础上, 引导幼儿运用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方法, 对感性经验进行整理和加工。比如, 在帮助幼儿建构“溶解”这一科学概念时, 教师提供了水、盐、沙子等材料, 让幼儿分别做“沙子和盐是否溶解于水”的实验。通过观察和类比, 幼儿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盐溶解于水而沙子则不能”的结论。但大多幼儿据此认为“物体消失了就是溶解”, 显然幼儿对“溶解”概念的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对此, 教师又让幼儿做“面粉是否溶解于水”的实验, 并引导幼儿对三个实验结论进行交流和讨论, 从而帮助幼儿加工和整理了先前所获得的感性经验。
3. 淡化知识性表述, 注重核心科学概念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教师应引导幼儿掌握核心科学概念。核心科学概念是反映某一事物本质特点的关键概念, 而不是简单地对事物所做的知识性描述。比如, 在设计让幼儿认识花的活动时, 教师若让幼儿探究花的主要组成部分, 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则仅仅是对花的知识性的表述;而教师若让幼儿探究花的不同部分组成以及这些部分在花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的不同功能, 则可引导幼儿掌握花的核心科学概念。也就是说, 幼儿说出花每一部分的名称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了解每一部分由于其结构不同而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这是概念的核心部分) 。具体来说, “花朵有花瓣、柱头、萼片和花蕊等部分”, 这是事实信息;“花朵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 每一个部分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这则是核心概念。所以, 在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时, 教师必须为幼儿选择指向核心概念的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主题和内容。
4. 强化有效迁移, 灵活应用新概念
8.建构科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八
关键词:科学概念;科学能力;概念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101-05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这些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及相对稳定性。然而,传统的教学对于改变学生头脑中的这些错误概念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不少教师三言两语地指出学生理解中的错误所在,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讲清楚”正确的概念上,以为这样错误概念就会烟消云散,但事实往往与其主观愿望大相径庭:在教学之后,学生往往仍然信奉原来的观点。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观点在现实世界中很好用,并且看起来可以“正确”地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因此很多学生只记住在课堂上学习的事实,对概念不能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生活中又继续应用那些错误观点。这是对科学教学的严峻挑战。
以下这段我校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的评课实录,上课的是一位三年教龄的新教师,执教的内容是《浮力》。实录片段:授课教师对浮力概念部分教学分析:浮力是学生日常生活熟悉的一种现象,通过生活现象的分析,告之学生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力即为浮力。然后去解释为什么物体需要浸在液体中,通过受力分析去说明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从这段说课实录中折射出现在科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科学概念教学如何回归科学本质,如何从概念教学中去体现对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这也符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之一:科学课程建立在以下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并将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科学知识反映了人类对自然本质的认识,对自然现象具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提到:体现科学本质。科学课程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通过科学探究而不断发展。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贯彻新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呢?我们认为初中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研究科学现象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科学能力。本课例我们研究的学生科学能力是:①培养学生从一般生活现象走向科学问题研究的观察能力。②培养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的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设计,操作、组织、论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研究我们教师是怎样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促成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我们这次选择了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浮力》第一课时为我们的研究内容。《浮力》一节教材分析:①阿基米德原理是液体静体力学知识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并且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教材的编排看,已学习的力、平衡力、二力合成、受力分析、力的示意图及压力和压强、液体压强等知识,为浮力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对原有知识起复习和巩固、提高的作用;并为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探索,浮力的产生原因以及分析浮力知识在工、农业、国防等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提供知识的基础。②对于浮力,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为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的常识课中都已经对浮力有所接触。但都是一些感性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浮力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除需要综合运用个方面的知识外,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和归纳等综合分析能力,而综合分析能力是学生今后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通过学习浮力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因此本节教材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教学重点:认识浮力;掌握用弹簧秤测浮力。教学难点:浮力的概念和用弹簧秤测浮力。说明:浮力概念的建立之所以成为本节课的难点,是因为学生前概念的影响: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已有密度小的物体会浮,而密度大的物体会沉这一现象中已存在密度小的物体受到,密度大的物体不受浮力,这一观点会影响浮力概念的建立。难点的突破方法:做好实验:引导学生通过相互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实验的设计与探索,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仔细分析,充分论证,让学生自己得出浮力的概念。
学生情况分析:我们选择的是一所县镇初级中学,是本县的一所初中窗口学校,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农村,但近年学校发展速度较快,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八年级共14个平行教学班,平均班额47人。学生整体成绩位于县常模之上。
授课教师情况分析:这次课例研究我们上课的教师是一位有11年教龄的经验教师,授课方式有一定的代表性。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课例组召开了课前会议,进行了课堂观察的分工,23人分为了五个小组,有教学设计组、教师语言组、提问组、多媒体组、学生访谈教学前后测组。课堂做教学实录,要求每个成员立足观察点,有数据统计说明。课例研究做到准备充分,分工明确。
二、研究过程
1.第一次教学设计、实录与评析、改进
(1)授课教师第一次教学程序设计。见表1。
(2)第一次授课中几段教学过程实录(片断)
1)新课引入部分:教师先点明课题要上第五节浮力的奥秘,随后出示了一张死海不死的投影,有一段故事说明,要求学生从这个故事当中说明发现发什么问题,多个学生起立都不能回答,一生回答说:“死海不死,到海里去都不会沉下去的,浮在水面上。”教师见学生不能回答到自己预设的答案 ——水的浮力。马上又出示了几张投影:浮在水面的天鹅、潜艇、正在上升的热气球、浮在空中的氢气球。问可不可以猜想一下,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科学知识?学生不语,老师就自己解说这些和我们今天学的什么是有关系?这时学生齐答:浮力。引入新课。
2)浮力概念教学片断:引入新课后,教师提问学生想知道浮力的哪些知识呢?学生四人小组讨论,逻列问题。2分钟学生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帮助学生组织语言,列出想要探究的问题,①什么是浮力?大小怎样?方向向哪里?作用点如何?②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吗?③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④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标定了问题①为探究对象,出示一个乒乓球托在手上,请学生受力分析。得出重力和手的托力是一对平衡力。又把乒乓球放在水中,分析此时受力情况。学生回答乒乓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教师引导这个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方向竖直向上。教师提问:那么有没有同学能不能根据刚才这个实验,这个对比,能不能把浮力的概念给概括出来?问题一出,授课教师还没等学生有思考,接着就讲刚才问题要求比较高。一边给学生提示,一边讲解。几乎是自己把浮力的定义给说了。
(3)课例组教师与授课教师对第一次课的评析。
在对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上,这堂课的设想是:①浮力概念教学上,要求学生分析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分析出浮力方向,通过探究实验验证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浸在其它液体中(酒精)中物体受到浮力,推广浸在液体中物体都受到向上的力。然后通过生活经验及视频实验证明浸在气体中物体也受到气体向上的力作用,通过这么一条线完成对浮力概念教学。在其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②在探究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解释的能力。
通过这个专项主题研究,通过这堂课。最深的体会:平常我们都在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真正要落实这点要求,告别是落实好,落实到位,还是很难。一堂课下来,课堂开放性不够,生成性不够。学生独立思考、感悟太少。这堂课上下来,感觉学生科学能力培养未能很好体现。
授课教师自己对教学的评价:感到比较满意的是浮力概念教学部分主线脉络是流畅清晰的。符合学生的认知。从课堂提问、教学后测来看,学生这部分内容掌握得不错。
课例组教师与授课教师一起讨论、评析:对授课教师在科学能力培养的设计上感到不够满意,仍旧没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时教师还是以讲为主,学生的科学能力培养还是重形式而轻实质,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意识体现不够。对教学的生成性资源利用不够,认为在这些方面存在问题:①、在课题引入上,呈现的背景资料“死海不死”脱离学生实际,呈现的一组投影有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气体中物体受到浮力情况,且问题要学生分析其中共同的科学知识,问题跨度大,指向性不明,不符合学生思维水平。呈现的背景材料不能很好的让学生从隐含科学与技术的生活情境中识别科学问题,不能培养学生从生活情境识别科学问题的能力。②浮力概念教学中,虽然教学思路清晰,但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装缺乏自主思考,互相交流的时间,所谓的提问交流过程也只是两、三名学生作出回答,深层次思维碰撞没有。
课例组教师经与授课教师讨论,依据课堂实录观察到的证据及教学前后测统计后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课例组教师与授课教师的讨论之后,对《浮力》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中能着力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几个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①、第一次新课引入时间太长,过程不简明。第二次教学前测分析表明,学生对浮力还是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的。可以压缩引入时间。呈现的背景材料要做改动,问题的呈现方式要修正。可以展示一组浸在水中漂浮物体,问题为请你找出其中共同的力学知识是什么?②浮力概念教学环节回归到力学的二力平衡这一力学基础点上。借助静止状态下的物体竖直方向受二力平衡力分析,运用类比思维方法,模型迁移转换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归纳新概念的能力。教学前测分析表明学生对初一学习的二力平衡知识遗忘大,掌握不够好,而这块内容对这堂课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有基础性作用的,教师应在课堂上有一定的复习引领。
附前测统计问题1及统计:1、你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浮力的存在吗?48位同学都能举出实例,绝大多数都是物体在水中的漂浮,一个同学举了潜水艇,一位同学举了煮汤团一段时间后会浮起来,一位同学写的是:将空瓶子放入水中会浮上来,用手按会有向上的力。
附前测统计问题2及统计:2、请在下图中选择出符合二力平衡的图()
选择D的同学31人,错选的有17人,其中选B的有8人,选C的有5人,选E的有4人。
2.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实录与评析
(1)授课教师的第二次教学程序设计
(2)第二次授课个几段教学过程实录(片断)
1)新课引入部分:教师投影了取自生活情景的几个图片,指向明确地提出了这些图片蕴含的共同力学知识是什么?学生在分析图片的特征后,提炼出图片中物体都浮在水面或气体中,竖直方向上都受了重力和一个向上托的力作用。引入新课。
2)浮力概念教学部分:引入课题后,教师提问学生想知道浮力的哪些知识呢?学生四人小组讨论,逻列问题。2分钟学生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帮助学生组织语言,列出想要探究的问题,①什么是浮力?大小怎样?方向向哪里?作用点如何?②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吗?③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④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标定了问题①为探究对象,这时教师设置了一个深筒中取乒乓球的小实验,要求学生在不能触碰深筒的取出乒乓球,一学生上台后用向深筒灌水的方法让乒乓球上浮而成功取出乒乓球。教师鼓励后,拿出第二个乒乓球让其静在水平桌面上,让学生分析此时静止在水平桌面的乒乓球受力情况,指出各力的施力物体,并要求画出受力示意图。这个时候上课教师适时地复习了初一学习的二力平衡知识,为新课后续顺利开展作了辅垫。然后便再次要求学生对静止在水面的乒乓球做出受力分析,指出各力的施力物体,画出受力示意图,学生很快分析出静止在水面乒乓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并正确指出竖直向上的力是水施加的。教师引导学生修正这个向上的力不叫支持力,名称定为浮力,提问学生给浮力下个定义。
(3)课例组教师与授课教师对第二次课的评析
1)授课教师访谈。
采访者:相比第一堂课,你认为在对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上有哪些新的突破?还存在哪能些问题?
授课教师:相比这一堂课,感到满意之处有:①新课引入上要比第一堂成功了许多,取材更贴近生活,提问的指向性更明确了,学生在分析比较基础上概括提取出力学共性的特征,培养了学生从一般生活现象中提取科学问题的能力。②浮力概念教学因为运用了模型思想,类比的科学方法,比这一堂课更逼近科学的本质教学,而不是一个简单概念的告之,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内化了概念,长远角度上讲学生从中习得了概念获取的方法。感到不足之处有:①整堂课下来感觉还是自己对课堂的主宰性太强,引导还是太多,学生自由思想体现不够,课堂的生成性问题不强。所谓的科学能力培养应该还是浅层次的。②学生方面主动性表现不够,离开了一定的引导,学生便茫然,这和平常教学积累相关,学生对这样的课堂表现的不够适应。
2)授课教师与课例组教师进行了再讨论、评析与重设计。
课例组教师对授课教师的反馈意见:相比第一堂课进步之处:①教师主观层面上对课堂培养学生科学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意识明显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落实学生科学能力、素养提高的先决条件。②运用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来达到学生科学能力培养目的,如:生活现象中的科学知识的识别能力;运用已有的科学模型解决新知识的能力,这都是有质的飞跃的。仍存在的问题:①正如授课教师所提到的,教师主观引导性还是太多太强,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思维。②学生还是受传统课堂影响,自主提出问题,生成新科学问题的能力薄弱。③学生在习得新的科学知识后,对新方法的总结反思、更新情景的迁移运用能力表现不强。
3.课例组教师与授课教师一起进行了第二次讨论、评析
(1)各观察点情况反馈:①新课引入部分。新课引入不能占用大量的时间,新课引入只能起到“引子”的作用,起到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导入正课的作用,就像火车头起到牵引多节车厢的作用一样。新课的引入也是同理,占用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所以在引入时一定要合理取材,控制时间,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新课引入时创设情境要和谐,必须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课题意识明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衔接自然,能调动学生知识、方法上的准备; 实验与语言的配合密切,能引导观察和积极思考。二次授课教师问题数量明显减少,质量明显提高,有效性有极大的提高、提问时从学生思考时间很少到思维时间较充足转变、课堂映入的时间明显缩短,以最短的时间引入浮力的学习,避免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二次新课引入时间对比。
二次课引入部分问题的对比。
(2)教学前测后测相关数据分析:前测问题3请在下图中选择出符合二力平衡的图()
后测问题5:请你对静止在水中的正方体受到的力进行
通过前后测发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强调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这样学生的掌握还是可喜的。通过此还是能反映出我们老师若有意向的重点进行活动或讲述,则对学生的理解是有帮助的。
(3)课堂提问组反馈:从实录中发现:第一次课上教师的提问数量有170多次;第二次课上教师的提问数量有60多次。第一次上课的是非类问题很多并且重复,第二节课明显在问题上精练了很多。
(4)学生活动组反馈:活动一:体验矿泉水瓶上浮和下沉实验:活动难度小,改进后耗时更合理。
第一节课:
22分30秒~25分13秒 做体验实验,并记录,用时2分43秒
25分13秒~27分26秒 师生交流,得出结论,用时2分13秒
第二节课(改进后) :
18分07秒~19分15秒 做体验实验,并记录,用时1分08秒
19分15秒~20分40秒师生交流,得出结论,用时1分25秒
体验矿泉水瓶沉浮在这里是属于体验性的实验,只要感知浮力和方向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做很深的研究,很显然在第一节课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收效比较小,讲解加体验约一分钟的时间就够了。而后将近两分钟的时间90%的学生东张西望,窃窃私语,或静待老师的问题。
3.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实录与评析
(1)授课教师的第三次教学程序设计
(2)第二次授课个几段教学过程实录(片断)
1)新课引入部分:教师投影了取自生活情景的几个图片,去掉了第二节课中展示的气体中物体,全部为水中物体漂浮。指向明确地提出了这些图片蕴含的共同力学知识是什么?学生在分析图片的特征后,提炼出图片中物体都浮在水面,竖直方向上都受了重力和一个向上托的力作用。引入新课。
2)浮力概念教学部分:根据第二节课的教学流程,在受力分析环节上加强了巩固反馈,有意设置了学生的动手画图、小组讨论、概念界定交流等环节,加强学生理解内化。
(3)课例组教师与授课教师对第三次课的评析
通过三堂课下来真有不样的体会。总体来说有如下四点认识:①转变教育观念,还时间给学生。第一次课:讲的多,问得多,探究时间少。第二次课:讲的少了,问的也少了,探究时间多。第三次课:讲的少,留给学生的时间多了②转变关注点,由注重预设到关注生成。例:矿泉水瓶体验浮力活动,第一次上课有预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但跟预设不完全相符。第二、三次教学设计中去掉预设,根据学生的生成进行评价。③转变评价方式,由教师评价走向师生共同评价。允许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上台展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④转变教师角色,由主导者走向观察者、引导者、服务者。比如第一、二次课中,学生在画浮力示意图时,只关注结果,而且对存在的错误没有引起重视,第三课中对一些典型错误能较深入挖掘,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课例组教师对授课教师的反馈意见:①教师设置发现问题的学习环境越来越突显。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引起学生注意,也就是为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一种学习环境。同时,这一环境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良好欲望。 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社会走向科学的问题意识。②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现有概念向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概念的学习是科学学习的基础,只有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掌握物理概念。科学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构建已有事实的逻辑数学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做出乒乓球静止在桌面和静止在水面的受力示意图,进一步明确浮力的存在,这是把原始问题抽象成科学(或数学逻辑结构)模型,也是解决科学问题的关键。③从现象的分析与印证,促进学生现有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为学生建立了浮力的概念,但是,概念的正确与否却需要有实验的验证。有步骤地进行实验,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概念的形成提供帮助。第三堂课教师在组织学生在认真分析前面现象及乒乓球受力分析基础上,列举出与浮力有关的自然现象或科学现象,并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来。④从现象的分析与数据的处理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实验的操作和记录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但只有对有关的现象或实验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才能找出现象内在的本质联系,从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只有测出下沉物体在空气中重和水中视重的具体数据,问题的假设与推断才真实可信。第三堂课教师在探究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这一环节加强了实验数据的分析推理能力。⑤运用科学知识解决自然现象或科学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初中科学教学一直重视科学知识在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生活实践中的运用,以此来体现其科学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深入研究、自主学习的兴趣。这也是正确理解科学概念或规律的重要策略之一。第三堂课教师加入了概念学习后的迁移练习。是对学生科学能力提高迁移培训。
三、我们的思考
(1)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的教师正走在成长的路上。课堂教学理念在转变,教学理念引领下的教学行为也在默默也发生着变化。科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不再是教师直接单向的给予学生,而是通过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习得科学概念学习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的学生正走在成长的路上。通过学习他们不仅获得知识,更获取习得知识的方法,提高了科学思维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
(3)通过这样的研究,整个课例组教师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出了建构科学概念的新策略:
策略1:创设情景,引入概念。创设一个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做好概念引入工作,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是学好概念至关重要的一步。
策略2:引导探究,建立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等思维方式进行正确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获得鲜明而牢固的概念。
策略3:联系实际,丰富概念。传统的教学在每个概念形成之后,都要用简洁和统一的语言正确地表达来,这就是所谓的给概念下定义。而在新课程中强调用学生生活实际中的例子来解释概念中的含义。补充实例不仅可以丰富表象,还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策略4:注意比较,强化概念。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对多种科学现象已有了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看法,而要用新图式概念来取代旧图式的概念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再一次将新、旧概念进行比较,反思自己从错误概念过渡到正确的科学概念的学习过程。
策略5:重视实践,应用概念。这是学生“认知升华”的过程。具体化是通过分析,综合,将抽象、概括过程中获得的概念运用于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课堂上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概念解释现象,分析实际问题,做习题,做实验。并且多用新的科学情境多次考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并加以交流评估,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概念。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经过本次课例研究,我认为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有:
(1)科学能力培养的启蒙性问题。科学能力的培养中的启蒙性教育,如:儿童时期如何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善于提问、仔细观察、勤于动手的科学情怀,科学态度,科学品质对后续科学能力提高的相关性值得研究。
(2)科学能力培养的渐进性问题。科学能力的培养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如何遵循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以及根据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进行教学。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中教学活动顺序和科学知识的体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值得研究。
(3)科学能力培养的兴趣性问题。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是构成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推动人们认知活动的内部机制。如何在科学活动中激发他们浓厚的科学活动兴趣,使他们真正喜爱这些科学活动,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兴趣水平,培养他们形成科学志向(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值得研究。
(4)科学能力培养的创造性问题。学生的创造性包括许多方面,而以思维的独创性为核心。思维的独创性,是人的一种宝贵的高品位素质,是指个体经过独立思考,独特和新颖地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品质,它充分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思维的独创性是创造性人才必需的心理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好教学资源去开发、挖掘、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品质值得研究。
(5)科学能力培养的系统性问题。科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科学教师的个体行为。它的有效实施涉及到教师、学生、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需要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家庭的密切配合、社会环境的熏陶、如何形成一个真正的有效的系统去培植学生的科学能力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玉东.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Z].2007,11.
[2] Clea Fernandez ,Makoto Yoshida. 马晓梅,邓小玲.课例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3.
[3] PISA2006科学素养.
[4] 曾鸿,杨永发,潘荣珍等.中学生科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特点的研究报告.上海市龙苑中学.
【科学管理的概念】推荐阅读:
合同管理的概念11-13
采购管理概念06-15
农业科技管理概念07-06
概念会所吧台管理制度07-26
泰罗的科学管理在08-14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06-20
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优缺点08-29
小议小学教学管理的科学性论文09-11
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与研究07-04
学校管理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再认识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