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2024-09-25

水库信息化建设方案(共11篇)(共11篇)

1.水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一

1 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

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把科学的管理思想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对成本、业务、物流、财务和客户关系等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企业的信息集成优势建设还不完善,网络技术的效率和便利性还没有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体现出来。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完善的、严密的信息系统,各个业务环节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影响着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建立在准确、完善的基础数据之上,同时还要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后及时调整安全策略。

2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经营者与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对管理信息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都不明确,开发者凭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设计系统,从而影响了系统的实用性和适应性,用户难以接受系统。

2.2 部分企业领导受先进国家技术至上主义的影响,不顾自身企业实际的资金投入、组织管理和人员等因素,盲目设定过高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目标,盲目投入大量资金,过于乐观地估计实施过程中将要付出的各个方面的代价, 因而当实施不成功时,造成较大的挫折和损失,甚至造成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

2.3 很多企业在建设信息系统时,希望开发者先有一个详尽的设计,再根据设计实施开发。这要求开发者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把原有的工作方式完全掌握,而且要设计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人员掌握的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而并非快速学习掌握任何工作方式的能力。短期内计算机技术人员不可能完全掌握原有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的确定必然要经过用户反复的试验,不可能借助任何图表、算法而一次确定,更不可能由计算机自动产生出来。有的系统调查花数周或二三个月的时间整理出大量的表格,看似很有收获,而系统开发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却并不明确系统开发究竞能有什么效果,引起怎样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由计算机技术人员开展程序开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引起系统开发的紊乱或失败。

2.4 在开发过程中,许多出于局部利益的问题影响系统的形成。有的用户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是真正了解和接受系统观念的极少,他们会从孤立的角度提出与系统相悖的要求,甚至仅仅把开发者当作程序员,自己直接安排开发工作。并认为实现他们提出的功能要求比较简单,开发者应该马上完成。开发者如果不够冷静,很容易陷入具体问题中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失去对开发过程的整体控制。在这种情况下MIS建设是不会成功的。

2.5 系统开发完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对管理业务原已存在的某些问题有所觉察并设法改革,从而便谋求对管理信息系统修修补补,随着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频频修改,抱怨也随之产生,企业最终将责任归咎于开发者或从此将管理信息系统弃之不用。

3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解决方案探讨

3.1 首先,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围绕 “一个目标、三大原则”来进行。所谓一个目标就是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目标,而不是简单地“跟风”。由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一般很大,如果在前期的系统规划和设计中发现上了信息系统后,其收益还不如投入大,那么就不如不上。当然,这种收益是个综合性收益,包括收入的提升、成本的降低、效率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等。 “三大原则” 就是指“管理升级、技术支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和“统一标准、互联互通”。首先是管理模式的优化,然后再去选择适合这种管理模式的技术(软硬件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将优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固化。其次是需要 “总体规划”。基于正确的信息化总体框架,然后要分步进行实施。这是因为信息系统实施过程很复杂,若几个系统同时上,很可能会出错,影响信息系统的应用和企业正常的业务运作。而且,信息化建设需要很大的投入,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企业来说也是个沉重的负担。最后,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基于 “统一标准、互联互通”的原则,实施一个信息系统是要考虑下一个信息系统的应用,留好接口;下一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基于上一个信息系统的编码原则和技术规范。

3.2 开发者要与企业领导充分沟通,利用丰富的实施经验,帮助企业管理者分析、理清企业当前具备的技术、组织管理和高素质人员三大资源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目标间的差距,根据企业能够承受的实际投入和对变革的实际承受能力,协助企业管理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目标和实施步骤,从基础规模做起,在顺利达到基础目标的同时逐步加强技术、组织管理和高素质人员三大资源的规模,为下一步更加深入的信息化革命做好充分的准备。

3.3 企业领导要统一认识,提前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技术进步的幅度越大,组织变革就越深刻,对人的素质要求就越高,这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使用MIS能够使人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创造性、决策性的活动,处理计算机系统不能智能化处理的更高层次的信息。高素质的员工是信息管理化流通企业管理中最积极的因素,被MIS解放出来的员工必须加强竞争意识,提高个人素质和技术水平,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脚步。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做好了就会使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作与手工作业真正顺利、准确、快速地实现对接。

3.4 企业各级管理者制定关键岗位行之有效的管理责任制度,确保新建的MIS与新建的工作流程的良好结合,保障新的工作秩序的高效运作。

3.5 最后一点就是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否则,管理信息系统也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2.水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二

水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他不仅是一项防洪工程, 还是一个解决人们日常用水的重要途径。水库作为一个调节水资源的重要工程, 在平时的使用、维护、管理中形成了大量的文献档案, 这些文献档案对今后的科学研究以及本水库的维护管理意义重大。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传统的水库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管理方便、易修改、检索方便、准确率高等这些信息技术的优点促使我们对水库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改革。本文浅陋地谈一下作者对我国水库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及深一步探究。

2水库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水库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水库档案的管理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对水库资源进行储存、保管、调阅、修改等从而达到为人民生活服务的目的。水库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对水库文献档案信息化的一个工程, 包括水库档案的数字化录入、存储、管理、检索等环节。水库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有飞速发展的社会现状决定的, 对适应社会发展, 促进科学研究意义重大。

3水库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水库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数字化工程, 简单地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分别是水库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水库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化以及水库档案信息查阅网络化。

3.1 水库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

水库档案信息数字化就是指改变档案信息的承载媒介, 把水库档案信息从纸质上转化到计算机的特定硬盘上, 把触手可摸的实物形态转变成数字形态。这主要包括水库档案目录的数字化, 水库档案详细内容的数字化, 以及档案系统的数字化等。水库档案信息化是水库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不把水库档案信息数字化不能进一步地谈水库档案信息化建设。传统的水库档案信息都是写在纸质上, 经年累月, 纸质很容易出现破损, 相应地信息也会出现丢失, 这些都在说明水库档案信息数字化迫在眉睫。应用数据库、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对水库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把纸质的图像文字转化成数字信息存储到计算机的光盘中是水库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

3.2 水库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

水库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主要是指借助专业的信息管理软件, 把数字化之后的水库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管理。首先水库档案信息采集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无误, 这是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的第一步;其次运用的存储设备以及软件要符合标准, 存储设备不标准信息容易丢失或者改变, 软件不标准在资源共享的时候容易出现不兼容现象从而无法共享。

3.3 水库档案管理信息查阅网络化。

水库档案管理信息查阅网络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或者局域网把这些信息化后的水库档案信息连接起来, 当人们需要查阅的时候可以通过检索工具准确、及时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4水库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点

水库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科学研究的需要, 它的优点更是不言而喻,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方便水库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

水库档案管理信息化之后整个水库档案信息成为了一个电子系统, 不管是管理员要增加还是删改信息都比以前方便的多了, 可以随时地补漏拾遗, 避免了文档存积的问题, 大大地减少了水库档案管理人员的劳动量, 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4.2 确保文献的准确性。

通过扫描仪或者数码照相机等现在信息技术设备可以把档案拍成照片保存进数据库, 能够保持水库档案信息的原貌, 从而增加其准确性。

4.3 检索方便。

当我们需要什么资料时只用输入相关的信息或者关键词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档案资料, 可以提高水库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率, 例如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蚁害‘这个词, 就可以查到所有水库档案信息里面关于蚂蚁对水库危害的资料。另外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查询的效果, 即使你人远在异地, 只要通过网络一样能够快速, 便捷地找到你所需要的信息。

4.4 有利于档案信息保护。

有些档案不是随随便便的人都能够看的, 而水库档案信息化技术能够对档案电子稿设置访问权限, 记录每一个查询人员的足迹, 这样有利于水库档案信息保护的管理。

5水库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 人们已经习惯了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和科研带来的方便, 水库档案管理属于这个社会大机器中的一部分, 当别的领域都实施并且运用了信息化建设之后, 水库档案管理却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 肯定要阻碍社会的发展。另外, 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 追求效率, 讲究速度的工作、生活方式也不允许传统的水库档案管理模式无动于衷, 所以说无论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人们的主观选择, 水库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都是一种趋势。

6结束语

水库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现代的信息技术工程, 主要包括水库档案信息化的存储, 标准化的管理操作以及信息查阅的网络化。水库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很大的优点首先方便了管理员的管理, 其次确保了档案的准确性和原貌性, 再次, 检索查找资料十分方便, 而且能够有效地对水库档案资料进行保护。水库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彭红.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河南科技.2011 (13)

3.水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三

摘要:ERP项目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工程,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或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这不仅仅是因为整个管理系统基于ERP、SCM、BPR、系统工程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而是从本质上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先进与落后,以及企业应用ERP与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必然关系。

关键词:ERP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0 引言

大多数以传统的技术、管理和产业发展起来的块状经济,面对高度信息化的市场竞争,也凸现出固有的弱点:偏离中心城市,物流配送成本高;缺乏自己的品牌,多为定牌加工业务;缺乏规模效应,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人才,新技术开发困难;信息落后,缺乏现代管理意识等。这些弱点,使得中小企业在面临国际、国内双重挑战环境下,显得步履维艰。面对我国加入WTO之后的机遇与挑战,以典型特色产品见长的块状经济急需上一个台阶,必须加快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打造典型特色产品品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产品制造的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组合,最终提高块状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

1 块状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企业在上ERP项目前必须清楚企业自身的现状,明确引入ERP项目的目的,这样选型和实施都会做到有的放矢。ERP实施与做板凳其实是一样的,不要总想得到最完美的。在确定本阶段实施ERP的具体目标和投入成本时,首先就要认识到万能的ERP是不存在的。千万不要被销售代表天花乱缀的承诺搞晕了头,你必须坚守己见,选择适合自己的、在行业内成功使用的ERP产品。目前大部分块状经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逐渐开展,并有部分规模企业正由基础信息化管理阶段向全面信息化管理阶段过渡,具体反映出以下特点:块状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实施或者正在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管理(已实施MRPII、ERP、电子商务等管理软件),企业对信息化需求强烈,但大部分企业的领导不知道如何进行信息化的投资与建设。大多数块状经济中小企业已开始了CAD系统的应用。企业迫切需求实现CAD/CAM的一体化,以提高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但资金和人才是发展的瓶颈。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引导,块状经济环境下大部分中小企业已认识到开展电子商务的好处,有部分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的应用。信息化建设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程度较低,大多数企业只实施了设计信息化和财务信息化管理,有的企业实施了MRP/MRPII/ERP系统,应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块状经济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在信息化建设中没有现成的商品化管理软件可以直接应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一般采用委托软件公司开发为主,缺乏信息化建设总体的规划块状经济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没有考虑到各企业管理的共性,各企业各自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没有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从上面的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可以看出,块状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例如,部分企业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紧迫感,特别是对企业信息化带来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变革准备不足;对实施信息化管理缺乏总体规划,一些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处于离散状态,软件繁杂、体系混乱,形成若干“信息孤岛”,缺乏整体设计;企业基础管理薄弱,相当部分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基础数据不准确、不及时,直接影响信息化应用的成效;企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各级政府对推进企业信息化的重大意义认识尚显不足,指导尚不到位,且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措施;为企业信息化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也不够健全。

2 面向块状经济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框架

针对块状经济的特点,块状经济环境下各企业的管理流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单个企业实力相对较弱,信息化人才也相对缺乏,同时块状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强烈,针对这种现状,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块状经济相对集中的优势,在网络带宽瓶颈已有效解决基础上,积极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按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方式全面实施块状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工程,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搭建面向块状经济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平台,在面向块状经济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框架中,主要由面向块状经济中小企业网络化服务平台,IT企业和支撑环境组成。

面向块状经济的中小企业网络化服务平台包括:公共信息平台、专业技术平台和商务平台。通过这些公共的平台能够实现:提供CAD、CAM、PDM、CIMS等共享的产品研发、设计软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提供MIS、CRM、SCM、ERP、MRPⅡ等企业管理软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产品管理成本;发布生产和产品公共信息,发展行业、区域电子商务,形成整体品牌,扩大产品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面向块状经济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框架中的IT企业主要是块状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包括软件供应商和信息咨询及管理咨询公司,它们根据块状经济的特点和企业的需求进行方案的设计、软件开发和维护。能够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全面技术解决方案;对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过程中的软件开发和二次开发;重点跟踪培养单元示范企业和集成示范企业,树立样板用户。

支撑环境主要包括政府、中介机构和教育部门,它们对块状经济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人才培训和咨询监理。

3 实施面向块状经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管理模式较为落后。这样的一种企业管理现状就必然要求企业在ERP选型的同时,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BPR),按照先进的ERP管理要求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造。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基础的约束,流程重组不能全线出击,而应该选择存在问题最突出的环节或核心部分进行改造。现代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以核心大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小企业要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求生存,就必须及时沟通供应链上下游信息,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核心企业的ERP系统成为供应链的神经中枢,与各节点企业的ERP系统共同组成了供应链神经网络。因此,拥有良好的ERP系统,一方面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摆脱信息闭塞的困境,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规范管理模式,走上结构化的自我优化之路,从内到外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面向块状经济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块状经济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生事务,没有现成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创新。

针对块状经济的特点和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经验,在块状经济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实施过程中要整合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和信息服务商等各方面的资源,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策略进行研究和实践。

政府前期投资,市场化运作,培养典型、应用示范。针对中小企业不愿意出资金、或自身没有实力实施信息化的状况,由政府支持先在若干块状经济区域设立信息化服务中心,建立网络化服务平台。建议先选两至三家开展试点,政府投资建立硬件平台,IT公司参与系统软件开发,采用市场化运作。扶持、帮助企业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生产管理与产品创新设计的若干方面的尝试,重点培养若干成功的典型个案并推广,最终引导中小企业及其社会自觉投资信息化建设。

培育块状经济中小企业信息化第三方的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一批专业技术力量强、有信誉的面向市场的信息技术服务、咨询、监理机构。鼓励它们在培训、咨询、方案推介、硬件选型、项目评估等方面,帮助、指导、监理企业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起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建立规范有序的面向块状经济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高素质人才是块状经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要采取各种形式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块状经济企业的一般信息化操作和使用人员提供基础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块状经济企业信息化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探索市场运作的块状经济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机制。制订相关法规,让中小型企业之间以会员形式,共享网络化服务平台的软硬件资源和服务,愿意进行信息化合作和资源共享,建立让中小型企业愿意应用信息化安全保障机制与外围环境;建立进入中小信息化市场的准入证制度,鼓励、培养、引导相关的IT机构开发一些专门针对中小型企业需求的专业软件系统,真正使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和设备用用得起、用得好、用得上,确保信息化的质量和有效性。

4 结论

中小企业需求是选择ERP系统的重要依据。中小企业既要考虑当前需求,也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这要从中小企业的行业特点、当前运转状态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通过需求分析,找到中小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哪些低效环节,明确企业的规模、生产类型,以及希望ERP系统解决哪些问题。宏观方面,企业要考察:企业的市场环境、生产特点、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应用ERP的时机是否成熟、资金能否到位;微观方面,企业要考察:各个部门需要处理的业务需求、软件使用权限、业务报表需求、现有系统的调查。

面向块状经济环境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是解决块状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种重要模式,它能够整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面资源,能够克服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前期投入大、运行成本高、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实施周期过长的难题,从而对块状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信息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资料:

[1]邹大斌.信息化时代——管理遭遇两大挑战[J].计算机世界.2003年4月7日.

4.大学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四

报 告 书

××××× 二零一一年五月 项目建设背景 1.1学校基本情况 1.2建设基础 1.3建设目的

×××××大学信息化总体规划建设应达到以下目的。

1.对学校计算机骨干网络进行总体规划建设,全面考虑光纤铺设与信息点设置,在校园内所有教学、办公场所,学生宿舍都能方便接入校园网。

2.通过Internet互联,共享国内外院校及网上教育资源,展示南京农业大学发展状况,并与他们建立包括E-MAIL(电子邮件)在内的国际通讯联系。

3.校内局域网互联与网络应用。将校内图书馆、后勤一卡通等局域网互联,使全校师生共享校内网络信息资源(教学、教辅、科研、图书等信息),建立一体化数字校园管理平台,具备师生信息管理、网络办公、教学管理、教辅资源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网站管理等功能。

4.教学场地通过每间教室的多媒体教学终端为学生示范、演示多种教学辅助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扩允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

5.校内广播能分区控制、寻址广播,能满足运动场、校园、楼道、食堂、图书馆、教室、宿舍等不同教育教学场所广播的需要。

6.校园电视系统,能面向全校教室直播学生大会、专家讲座,各教室能收看新闻联播与其他电视节目满足学生双休日娱乐需求。

7.教学监控系统,能满足教育教学管理及考试监考监控需要。

8.为发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技术优势,加强学生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能培养,学校需新建符合国家“211”院校计算机及应用重点实验室。项目建设需求 通过×××××大学使用信息化教学与办公情况分析,项目建设主要有校园骨干网、多媒体教学网、校园电视系统、校园广播与监控等几方面的需求。

2.1校园骨干网项目

1.校园骨干网主干网络布线建设。要求楼宇之间建立1000M光纤网主干,楼内建立100M网络到桌面。

2.校园网络管理中心机房规范装修。要求具备防火与避雷功能。

3.网络设备。要求主干交换机具有第三层交换功能的千兆以太网路由交换机。

4.服务器。要求包含主域服务器(主服务器+ E-MAIL服务器)、辅助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辅助服务器(WWW服务器)以及网管工作站等。

5.网络安全。服务器上设置防火墙、安装网络防病毒系统。内部有相关登录机制、审查机制、授权访问等措施确保网络安全。

6.网管系统。以网管系统为核心的,包括网络安全机制和网络环境系统在内的一整套网络保障机制,有效的保障系统的运行。

2.2 多媒体教学网项目

1.教学场地能方便的演示教师自带的多媒体课件、实物及作品等教学资料,能实时下载、浏览、演示校园网上教辅资源。

2.学生能利用教学场地的视频设备自由方便收看电视台节目,能接影碟机等播放设备播放节目,同时具备扫描、复印等设备。

3.教学场地设备使用、维护、管理要方便,设备要耐用、故障率低。

2.3 校园电视项目

1.校园电视台控制中心。装备非线性实时编辑直播系统,能直播专家讲座、学生大会等节目;装备卫星接收与转播设备,能接收卫星节目并能转换为频道节目传送到教室,供学生双休日收看。

2.电视演播室。装修考虑较好的隔音与灯光效果。装备专业摄像设备、音响设备。3.校园有线电视系统。电视系统同轴电缆布线,能接收多套电视教育与娱乐节目,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2.4 校园广播项目

1.教学场地根据需要可选择性的播放与接收相关广播,例如面向全体师生的广播通知,面向某个班级的英语听力测试等。

2.运动场地广播,能完成日常早操、课间操及运动会的广播要求。3.校园广场背景音乐,播放音质较好。

2.5 教学考试监控项目

1.所有教学场地、考试场所能集中实时监控,监控视频质量较高。2.具备功能齐备,性能稳定的监控平台软件。

2.6计算机实验室项目

1.能进行局域网、广域网的组网,网络通信编程实现,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各种网络设备和应用环境,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网络技能和实战能力,加强其对网络工程项目实施的理解。

2.能胜任计算机及国家级大赛的操作环境要求。项目建设方案

3.1 校园网建设方案

3.1.1 校园网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

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总体需求,计算机网络系统布线应为开放式结构,支持语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和图像传输系统,支持含千兆以太网及异步传输模式(ATM)等在内的多种网络系统。根据需要将广播语音系统与视频监探系统纳入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

1.布线系统材质选择

综合布线系统参考选用光纤线缆、信息插座、配线架、理线架等。(1)传输介质。主干线采用多模光纤,楼房间采用多模光纤。(2)配线设备。网络设备和模块、配线架等均选用了非屏蔽的设备。(3)信息插座。数据系统及监控系统采用统一的标准RJ45插座。(4)语音插座。语音信号系统采用统一的标准RJ11插座。2.光纤点与信息点分布

布线系统的中心控制机房在科教楼六楼信息中心 3.校园网拓扑结构图

参看附件1 3.1.2 校园网络管理中心机房装修改造

1、网络管理中心装修。包含防静电地板、不锈钢门、防盗窗照明设备、吊顶及粉刷等,各种装修材料要考虑防火。

2、电源防雷设计

电源线路防护设计。在网络管理中心端安装电源防雷器作为电源线路。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教学楼机房终端设备(控制柜、核心交换机、服务器、)电源进线端各安装电源防雷器,作为机房端终设备电源线路的多级防雷保护。在机房静电地板地下,连接金属铜线、等电位汇集排以及建筑物接地端处安装电位保护器。

3.1.3 网络设备选型

1.核心交换机,要求面向以业务为核心的新一代IT系统基础网络设备,从产品的形态、系统结构的设计、以及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扩展性和业务功能等方面都领先于业界同级别产品。

2.接入层交换机设备,满足教育行业构建高安全、高智能网络需求而专门设计的新一代以太网交换机产品,具有高扩展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易管理性。

3.1.4 服务器选择 1.主域服务器。

2.辅助服务器WEB服务器。3.辅助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3.1.5 网络安全

1.防火墙。为用户提供安全防护、安全远程接入等功能。2.杀毒软件。参考选择瑞星网络版产品。3.1.6 网管系统

负责管理、监控学校所有互联设备和服务器的有效运行,硬件选择一台高档PC。

3.2 多媒体教学网建设方案

考虑设备的保管、耐用、好用、易用、易维护等情况。

视频展示选择投影仪、绘图仪、扫描仪设备为主。电脑选择中高档次品牌电脑,实物投影选择清晰度较高品牌实物投影。讲台选择钢制多功能密封讲台,还要考虑防盗功能。

3.3 校园电视建设方案

3.3.1 电视布线系统

电视布线系统是一个独立布线系统,主要包含主教楼、科教楼及教学中楼布线,教学主楼有线电视系统布线可使用原有线路但需检修,科教楼与教学中楼需重新布线。

3.3.2 电视控制中心与电视演播室装修

控制中心与演播室设置在教四楼六楼,装修包含地面、墙壁、吊顶、窗、灯光、隔音等

3.3.3 电视台控制中心与直播设备

1.卫星接收器、解码器及频道混合器等电视节目接收转播设备。2.直播系统需要非线性采编系统,特技切换台、演播台、摄录一体机等。

3.4 校园广播建设方案

3.4.1 校园广播系统布线

控制中心与演播室设置在教四楼六楼,校园广播系统布线语音布线已经纳入校园计算机网络布线。

2.4.2 校园广播系统设备

校园网广播系统设备参考腾高TKOKO(广东腾高电子,致力于发展商业(商用)音响产品(公共广播系统及扬声器、会议系统、导览系统……)、商业(商用)视频产品及服务)校园广播整体解决方案。

2.5 教学考试监控建设方案 2.5.1 教学考试监控系统布线

控制中心与演播室设置在教学楼一楼,教学考试监控系统布线已纳入校园网计算机网络布线。

2.5.2 教学考试监控设备

监控系统包含摄录高速摄像头、拾音器、视频录像服务器及相关辅材。2.6 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方案

参考全国“211”重点院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方案,在为全校学生提供基本教学的基础上,立足建设研究性实验室、实现物联网实验室建设,具备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能力。

重点建设2—3个计算机工作室,每个实验室容纳48人,专门为学生课余学习、小型研发提供服务。

附件1:

5.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五

暑假,是各大高校部署更新数据中心的集中阶段,选择高性能、高可用的解决方案,建设一个稳定可靠的信息基础架构平台无疑是各大高校的新一阶段数据中心建设的重点。教你四招快速抓住高校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分析高校通常会趁着暑假时间更新数据中心,而这时选择高性能、高可用的解决方案,建设一个稳定可靠的信息基础架构平台无疑是各大高校的新一阶段数据中心建设的重点。

认为各大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复旦大学是值得借鉴学习的,如:虚拟化建设、运维管理、数据备份、快速处理故障,数据恢复。

虚拟化建设,虚拟化可以提高IT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机房空间效率,降低IT成本,同时为业务应用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复旦大学就开始数据中心虚拟化的.尝试。,全校开展节能减排评比,复旦大学信息办为此还获得“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的称号。复旦大学信息办一直在稳步推进数据中心虚拟化的工作,据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项目主管介绍:“尽管在虚拟化方面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但对于关键业务的虚拟化,复旦大学还是高度重视,选择高性能、高可用的解决方案,因此复旦大学决定建设一个稳定可靠的信息基础架构平台。”

目前,复旦大学总共有300多个应用,其中70%以上的应用已经运行在虚拟化环境。对复旦大学来说,虚拟化的好处除了提高IT资源利用率、简化管理、提高系统可用性外,最明显的好处是节省机房空间。早在20,全校开展节能减排评比时,信息办做过一个统计。通过虚拟化替换了50多台物理服务器。从那时开始,新的应用全部运行在虚拟化环境,再也不用为每个应用单独部署物理服务器。而且又逐步替换了一批老旧的物理服务器。服务器减少了,机架、制冷、供电等设施也相应减少。粗略估算,通过虚拟化,机房空间节省了30%以上。

除了节省机房空间外,虚拟化还能提高IT服务效率。虚拟化之前,每上一个新应用通常都要新采购服务器,从选型、采购流程到安装部署,少则1周,长则1个月,虚拟化之后,为一个新应用分配IT资源,最多1天就能完成。

运维管理:

一卡-通应用是大学校园的关键应用,关系到对复旦大学16万一卡-通账户的可靠服务,关系到复旦大学数万多师生及家属的工作和生活。为了保障关键应用的虚拟化,复旦大学决定采用EMC公司领先的解决方案,以EMC CLARiiON CX4存储系统作为虚拟化环境的主要存储平台,采用EMC Recover CDP本地数据保护以保障业务连续性,同时采用EMC RecoverPoint CRR进行异地数据保护;采用EMC Avamar数据消重系统备份虚拟化环境。

跟之前的存储产品相比,EMC解决方案最大的好处是稳定可靠、可用性高。根据第三方认证,EMC CLARiiON存储系统可以达到99.999%的可用性。以前采用低端设备,每周需要巡检一次,例如查看备份是否正常、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有没有坏盘等等。现在现在大部分维护工作都会由设备自动处理完成,例如,EMC的管理软件会自动把告警发给E-Mail给管-理-员。人工巡检只需要三个月一次就可以了。从一周7天到三个月90天,可用性提高10倍以上。可用性提高对IT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数据备份:采用EMC Avamar数据消重备份系统后,数据备份的理念和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前主要是备份业务数据。因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坏了可以重新安装,磁盘空间有限,所以只用来备份数据,用IT人员的时间来换磁盘空间。同样道理,为了节省空间,不能总是做全备份,一般都是增量备份和全备份交替进行。恢复时,以某个全备份为基础,一步一步往回恢复,也是用IT人员时间换磁盘空间的模式。

采用EMC Avamar以后,磁盘空间不成问题,因为它可以自动消除重复数据,最高可达300:1的消重率。不同的虚拟机,操作系统基本是一样的,备份2个虚拟机和备份1个虚拟机,占用的空间相差不大。昨天备份过的虚拟机今天再备份,EMC Avamar也不会保存重复数据。因此,用EMC Avamar做备份时,是将整个虚拟环境一起备份的,虚拟机上的操作系统、业务应用、应用数据一股脑儿备份到EMC Avamar,占用的空间并不多。而且,EMC Avamar备份下来的数据,总是一个全备份,恢复时只需要做一次。

这样,备份对应用变得透明了。IT人员再也不需要去关心应用,哪些数据需要备份,要备份的数据在什么位置,极大地减轻了IT人员的负担,也减轻了业务人员的负担。以前,要让业务人员回复哪些数据需要备份、备份数据放在什么位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以前,为应用制定一套备份流程,需要多次观察、调试,备份是否正常?备份数据量有多少?分配的空间够不够?等等。一个新应用下来,至少需要2小时。复旦大学有300多个应用,如果为所有应用都制定备份流程,要颇费一番精力。事实上,以前很多系统备份依赖于IT人员甚至业务人员,实施完善的流程有较大难度。

现在,为新应用制定一套备份流程只需要10分钟。而且不需要业务人员关心,IT人员直接就可以完成。有了EMC Avamar,运行服务中心可以为更多业务应用提供保护。从两小时到10分钟,时间缩短到十二分之一。

快速处理故障,数据恢复:

6.公安警察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六

为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根据当前建设和应用现状,以省、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市局《全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应用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全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应用攻坚年工作任务分解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省、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金盾工程”二期建设为契机,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念为导向,紧密结合我支队工作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全力推动支队警务信息化建设工作。要从基础建设、规范执法管理、业务流程、绩效考核等环节入手,切实推动基础工作信息化,使公安工作和队伍管理真正融入到信息化平台,不断提升我支队公安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

以推进一流的信息应用为目标,深入贯彻市局开展攻坚年的相关精神,提升交巡警工作信息化建设。在应用信息化,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及公安机关内部管理上实现新的突破。力争年终支队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全市一流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支队成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支队负责人程海洋同志任组长,政委方文山同志任副组长,副支队长及三科室主要领导为成员,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对支队信息化建设进行指导、监督和落实,并全力配合市局“攻坚年”办公室统一开展工作,确保信息化建设日常工作正常开展。

四、工作任务

按照市局关于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工作思路,结合我支队实际情况,确定支队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坚持 “总体规划、稳步推进、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原则;在推进方法上,采取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力求在信息研判、服务实战、综合应用等方面树立典范,稳步有序地推进我支队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提高信息采集质量,强化各类信息采集、录入、纠错。

2、加强各类案件源头的数据录入,案件上网,网上审批。加大行政、刑事案件录入率,信息采集上传率达100%。

3、开展对支队民警的计算机等级培训工作,达到市局要求的相应计算机等级证书。

4、支队选出两名信息员,各大队选出一名信息员,负责支队和各大队的信息收集、研判、录入、监督纠错等工作。

5、支队信息化建立督察通报制度,每天对各大队上传的案件信息进行监督纠错,统计并在支队网页上进行通报。

6、加大路面巡警对各类信息的收集录入。

7、加强信息化装备建设。

8、加强网络安全工作,防止出现“一机两用”等安全问题。

9、加强各应用系统建设。

10、完善战果统计、宣传、报送工作。

11、建立信息化建设奖惩机制。

五、实施步骤

(一)部署发动(4月30日前)

支队召开信息化建设“攻坚年”动员大会,传达市局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支队具体工作计划并对活动的大力开展进行动员,各科室大队对所属干警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向支队汇总,支队将对计算机有特长的干警进行选拔,并调至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帮助工作。

(二)教育培训(6月上旬)

支队将根据市局统一安排和《全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应用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支队范围内没有取得证书或者证书级别不达标的民警进行培训工作,积极督促对计算机的学习,争取支队民警在9月份的全国统考中全部取得证书。

(三)硬件建设(8月中旬)

为确保系统信息化建设成效,结合交巡警工作实际,支队建立四级网视频会议系统成为集视频会议、警情研判、警力部署、作战指挥为一体的“多功能室”和信息采集室,调集支队信息应用处理方面的优秀人才,坚持收集路面一线资

料。硬件建设上要多方争取,努力实现在编民警两人一台计算机,每个大队至少一台摄像机、一台打印机,每个中队至少一台数码相机,路面巡逻人员配备身份证识别系统及执法取证仪,卡点安装监控视频,真正推动建设公安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逐步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公安信息化应用格局。努力达到数据完善、准确、鲜活的要求。

(四)数据录入(长期)

系统改造完成后,支队将组织短训班,对各地各科室大队信息管理员进行培训,全面掌握系统的使用,信息管理员要承担起大队系统使用初期的各项工作,包括组织数据录入等任务,确保系统初始信息录入及时准确。

(五)考核验收(10月中旬)

待信息化硬件系统建立以后,将对一线大队民警的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考核,根据市局信息化建设方案的要求,我支队将组织专人,对各大队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及数据录入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对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大队和个人要进行通报批评。

(六)竞赛表彰(12月中旬)

为激发支队信息化建设热情,营造争优创先的工作氛围,市局将于11月组织一次全市范围内各警种应用系统操作擂台大赛。为打好市局大擂台,振奋支队信息化建设精神,支队将在10月中旬开展信息化技能大比武,通过比武对各

大队民警进行排名、表彰,总结出具有交巡工作特色的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方法和好的经验,发现信息化建设应用好的人才,在市局擂台上展现交巡警支队形象。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警务信息化建设,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是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治安局势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现代警务机制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和队伍建设正规化的迫切需要。各科室大队领导人是警务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明确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责任务,理清工作思路,找准载体抓手,切实抓好信息化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领导带头,强力推行。各科室大队负责人要对照此方案的目标和任务,率先抓好计算机证书考试的培训、学习、应用工作,领导模范带头,并对下属民警要经常进行检查督促。

(三)健全机制,严格奖惩。要切实采取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强制过关制、数据信息质量录入和管理责任追究制、系统应用情况定期检查考核通报制、信息化应用成效排名评比制及领导挂钩责任制等多种强制措施;建立完善信息质量通报制度和考评机制,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等,坚持检查考核,强化督导通报,严格奖惩兑现,积

极营造强制氛围,以强制性的措施和手段推动信息化培训应用工作。

(四)边建边用,服务实战。警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现实斗争服务,应用是警务信息化的核心,效益是警务信息化的生命力。要立足实战,着眼长远,通过实战应用促进信息流与业务流的有机结合,并依托强大的网络支撑,将信息作战平台延伸到基层一线,促进信息支持决策、预测预警和引导打防控等功能。要抓住信息导侦、信息预警、信息促控等几个主要环节,拓展信息的应用领域,使警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成为全支队民警的自觉行为。

(五)强化培训,增强本领。信息化应用的主体是广大民警,信息化的成效既取决于高技术装备,更取决于掌握了信息化技能的民警。要全面普及信息化应用技能知识,结合计算机一、二级证书考试内容,大力开展岗位培训,着力提高全警信息化操作技能和应用水平,为信息警务的实战效能发挥提供坚实的素质保障。

7.水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七

1“校企互动”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过去教学资源库多数是学校单方建设和管理, 教学资源缺乏真实性、行业标准和规范化, 教学资源的工学结合特色不明显, 多数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除了课件、教学资料和项目外, 其它典型的资源缺乏, 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案例型资源, 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通用性不够, 原因是企业资源没有真正被嵌入, 企业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中, 因此, 构建一个校企互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平台是解决教学资源缺陷的最有效地途径, 校企互动模式下进行教学资源更新和共享, 多方动态更新和丰富教学资源, 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方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满足精品资源共享的要求。

2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建设思路

校企互动构建教学资源库平台, 校企互动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 校企互动更新教学资源, 校企互动在线指导网络学习, 校企互动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和共享。

2.1 构建多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平台

使用中大型综合网络系统开发技术, 构架基于多层的网络化教学资源库平台, 设置学校和企业两级系统管理用户, 为后期教学资源内容建设和管理服务[1]。

2.2 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框架模型和内容模块

根据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技术特点、行业规范和标准、师生现状进行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框架设计、内容模块划分和版面设计, 实现层次化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模型, 为后期一站式的教学资源建设、更新和管理奠定基础。

2.3 建立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机制

校企研讨和约定, 共同建立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机制, 作为约束校企双方主动做好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 激发企业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热情。

2.4 校企互动建设和管理教学资源库平台

校企在线互动建设教学资源库, 及时改进和更新教学资源库, 定时提供学生在线资源下载和学习服务, 共同管理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模块内容, 相互促进的管理好整个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2]。

2.5 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和共享实现

探索校企联盟、校际合作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本着贡献资源、共享资源的原则, 校企、校际共建、共享平台资源, 形成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共享联盟。

3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建设目标

围绕高职软件技术专业, 依据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标准和规范, 建成校企互动、校际合作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 实现教学资源标准化、真实化的建设、管理和共享, 面向广大师生, 服务高职软件技术教学, 提供及时、真实、标准、完善、规范的教学资源[3]。

4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建设内容

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为例, 探讨一下教学资源库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内容。

4.1 分类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源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整合技术流程和规范, 划分课程模块, 可以将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分成后台数据库技术、基础编码技术与规范、网络版系统设计与编程技术、手机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几个内容模块, 每个模块分成课件、视频、微课、教材、项目资源、优秀成果、基本课程资源和标准等。

4.2 在线设计多层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

使用C#或是JAVA高级编程和开发技术, 构建面向对象的多层系统架构, 将各课程模块、内容模块进行在线版面设计和流程界定, 采取统一化的管理模式和智能化操作流程进行系统功能划分和设计, 并完成功能编码与性能测试, 为后期教学内容建设提供傻瓜式无码操作服务。

4.3 校企互动建设专业教学资源

在校企合作基础上, 建立校企互动建设教学资源的工作机制, 校企互动构建教学资源库平台资源, 尤其实现企业远程控制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和更新服务。企业可以修善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库平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的仿真体验平台[4]。

4.4 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共享和共建

教学资源不仅是校企互动建设, 更重要的是共享, 而共享主要面向不同学校的师生, 为了更好的共享资源, 就要有更丰富的资源, 因此, 校际可以结成联盟, 参与共享教学资源的学校也要及时上传分享自己的特色资源, 形成一种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校际联盟建设平台。

5 总结

教学资源的真实性、标准化、岗位规范化, 都要求教学资源企业元素增加, 必须采取校企互动的教学资源建设方式, 调动企业愿意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研究了校企互动教学资源建设思路和内容, 在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实践证明了其有效性, 教学资源共享是落脚点, 而校际合作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将是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葛建中.关于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若干思考[J].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2010, (11) :99-102.

[2]杨正校.基于ITSS的高职软件技术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 2013 (1) :63-65.

[3]李洛, 古凌岚, 汪清明.“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2) :12-15.

8.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论文 篇八

摘要: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水利设施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并在防汛抗旱减灾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着重就当前水库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实践展开探讨,并从未来完善思路上提出建议,提升水库工程信息化精度和信息资源共享水平。

关键词: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改进建议

我国水利建设信息化系统推进迅速,特别是各地从水库动态监管系统设计到试点建设中,也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实践经验,在提升水库防汛抗旱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我国水库工程水量较多,不同地域水库动态监控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在病险加固施工、水库水情、雨情监测及水库应急处置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本文将立足水库信息化建设实践,就其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积极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1当前水库工程动态监控系统概述

水库工程动态监控系统多采用多通道水库动态监控装置,包括声波水位计、雨量计、防雷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三维GPS想信息系统等,实现对水库水位、雨量、气温、大坝信息等方面的监测与信息采集[1]。如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有电源电路、各采集设备及智能主控单元构成,在信息接收系统中,通过对多线程信息的采集与传输来进行加密、解密、校验处理,并存储到系统数据库;对于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主要从各类数据的查询、处理中来了解水库运行状况,特别是查看水库水位、雨量、大坝稳定性、安全性参数等,来实现相应的自动报警。如水位一旦超过某限制水位或低于某死水位,都将触发相应的报警机制,以便于迅速根据预警监测来进行及时快速有效处理。在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系统中,还有GIS信息系统及其他预警控制软件系统,如与中国移动、联通等通信网络的连接,能够实现多点触发、各部门多级数据同步共享管理,来提升水库实时监控管理水平,更好地防范和化解水库病险及减灾任务。

2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重点内容

在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实践中,随着气候变化,各类洪灾的危害日益严重,如南方强降雨、汶川地震等灾害,给水库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各地大中型水库工程来说,在除险加固及信息化建设中,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件建设都较为完备;而对于一些小型水库,因其分散性强,数量多,在安全预警及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不足。以河南省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除了具备对大坝各重要监测点的安全监测与水情测报外,很多小型水库因位置偏僻,信息化管理成本高而难以实现有效、及时的安全监测,也给一些小型水库工程带来安全隐患。为此,要提升水库防洪抗灾水平,必然需要从信息化建设中,结合不同水库工程工情、水情、雨情实际来进行优化和管理。一是做好试点建设工作,特别是针对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要从水库安全信息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中,针对雨水、洪灾及干旱等灾害特点,来设置不同批次、不同等级的水库信息化建设试点范围,以积极完善试点建设工作。二是推进不同等级水库信息化预警系统安装、建设,特别是围绕水库运行状态等开展监测系统招投标管理,提升水库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强技术开发与应用,特别是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成熟,以智慧水利为特征的水库动态信息化监控预警系统建设,以移动手机等为开发平台,实现智能手机对各水库工程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控。如利用手机水库监管系统APP软件,可以对水库基础信息、水库水位信息、水库状态信息等查询与显示,为实现移动化管理提供了条件,也增强了水库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实效性[2]。从水库动态信息监控预警系统建设成效来看,一方面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实现对水库状态信息的获取,特别是每15min即可完成对预警状态数据的更新,对水库常规监测指标如水位、蓄水量、温度等数据的自动采集,提升了水库信息化水平;另外,在对强降雨及险情状态下,能够按照每5min一次的间隔进行数据更新,便于及时了解水位风险,设置汛限水位、坝顶高程及与当前水位之间的关系,提升各相关管理部门对水库基础资料的了解,增强对水库状态的实时性管理与安全防范。另一方面,通过应用信息化监控预警系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来查看水库状态,了解各类安全汛限信息及安全隐患风险,并通过与专门人员的手机关联来及早进行处理。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水库监控预警管理成本,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特别是通过自动化水情、水位、险情的采集,不仅大大降低信息监测成本,还提升了工作效率。另外,通过水库工程信息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使得水库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得到提升,增强了对水库安全管理及水库运行状态的快速查询,提升了抗风险水平。

3改进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注重监测预警系统的完善,提升全天候监测水平

在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改进方案优化上,一是可以增加监测点,特别是在夜间实现水库状态信息的全覆盖。当前的监测摄像头多为固定式,缺乏对水库整体性动态监测,且在设备分辨率上显得不清晰,尤其是在夜间监测时,因光线暗、环境变化而影响监测准确性。同时,在监测关键点上如大坝、泄洪洞、库内水位等增加红外装置,以有效补充夜间监测的准确度。二是对重点水库工程实现全天候视频监测。由于视频监测所需设备投入高,对数据传输流量大,系统运行成本较高,因此在一些水库工程中采用间隔模式来运行,无法实现对水库信息的全天候监测。对于下一步信息化建设重点,要针对水库工程分类及等级要求,加强对重点水库全天候观测与视频记录,以增强水位、雨量等状态信息的时效性。三是逐渐实现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建设自动化预警机制的建设,重点在于与通信运营系统的对接,特别是从技术研发与管理上,加强对水库工程各监测系统的自动化报警管理。同时,在系统数据采集精度、信息采集广泛性上,能够涵盖水库坝体、水库环境、水库关键状态如水位、雨量、流量、温度等指标的感知与记录,提升传感器的采集效度和效率[3]。

3.2拓宽对水库工程信息化保障机制的建设

针对一些小型水库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不足问题,在优化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上,要创新管理方法,拓宽信息化监测预警建设范围,真正实现“管好”“用好”目标。一是注重水库信息化顶层设计,协同省级主管部门,从技术标准、系统设计与规划上作为整体方案的建设,提升水库实时报讯工作水平,实现对重点水库病害、险情、防灾能力的管理。二是注重多方协同管理机制建设,特别是围绕省级主管部门要求,逐步细化市县级及水库库区管理单位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对库区管理职责的划分,提升库区安全管理、技术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注重对软件系统平台的整合,避免投资浪费。特别是在对小型水库工程动态监管与信息化管理中,要着力从水库信息综合平台建设上,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共用,提升水库工程安全性分析,对洪水预警机制信息化管理实现动态、优化调度。四是注重视频监控力度建设,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从系统信息化研发到新技术的推广,要从水库工程信息化视频监控与预警机制整体化设计上,逐渐实现网络系统改造与系统接入,提升水库信息化监管服务器分布式管理水平,提升系统服务器级联及备份能力,提升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水平。

参考文献:

[1]殷蓬.水库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的探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16):272.

[2]张玉炳,周启,何向阳.水库管理信息化中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设计与实现[J].人民长江,2015(16):97-100.

9.石桥中心小学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九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工作目标,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为创造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石桥中心小学的跨越式发展,以引领教师发展、培养骨干、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质量为宗旨,添置、整合各种信息化硬件设施,全面提高师生信息技能和素养,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创建数字化校园打好坚实基础。我校现制定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组 长:王树东 副组长:张传平杨振军

组 员:张克娥 杨本福 陈涛 周丽 张晓峰 郭传孝 马元良 郑健

三、学校基本设施

我校目前已具备数字校园建设的各项硬件的条件。

1.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学校现有2个信息技术教室,目前设备完好率达97%以上,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保障。

2.网络硬件设备。学校具有功能完善的校园网络,并与区县教育城域网络互通。校园接入Internet网络(带宽10M),保证信息点分布到每个教室、办公室。专用服务器1台,用于内网服务。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

3.多媒体教室。学校拥有多媒体专用教室3个,拥有全套的多媒体设备,21个间教室全部配备了交互式白板。

4.教师办公电脑配备。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师信息化硬件建设,目前为我校实现了教师人手一机。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我们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关键。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

1、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站改版和校园网建设,加强对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化人员技能水平的培训,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及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教师、学生、家庭及社会都可参与的无边界的“数字化校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加强教师培训。一方面努力培养和充实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广泛开展面向全体教师和各类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

3、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有关设备及课程等资

源的融通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要本着实事求是、经济、适用、高效相统一的原则,精心设计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加强校本资源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有效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体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信息化资源平台。

4、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手段,并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题组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教学进程中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提高。通过积累和实践,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五、实施步骤

(一)、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1、硬件网络架构

(负责部门:信息中心 实施时间:2015年4月——2015年5月)

数字化校园建设从硬件建设上可分为三块:数字校园网、服务器和电脑设备、数字输出设备。

(1)、在目前三网合一的网络环境下,升级网络带宽到100兆,覆盖全校的校园无线网络。

(2)、校内配置2台以上的服务器,通过服务器整合减少开销,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缩减物理基础架构和提高服务器/管理员比率,降低成本;提高硬件和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实现了灵活性;提高桌面的可管理性和安全性。架设服务器集群用于校内网站系统、校内资源库和管理及教学平台等服务;

(3)、力争实现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4)、建成两间移动式未来教育课堂。(5)、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

2、软件系统配备:

(负责部门:信息中心 实施时间:2015年6-2015年7月)(1)、外网网站平台

报导学校动态及宣传公告资讯等,并为师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

划分成对外与对内两个逻辑区域

栏目分类合理,实现动态更新

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登陆帐号

对所有发布信息实现专人审核(2)、内网管理平台

提供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平台,使用自行开发的管理平台等软件。

办公自动化管理:收发公文管理、发布通知公告,包括每周工作安排、学期计划总结、各种临时性活动安排、外出登记和校内文件传输等(权限分配:校内每位教师和各处室负责人);

教务管理:教学基本信息和课程表管理,包括课程、学科、年级开设等。(权限分配:教务处);

教师绩效管理:对教师常规工作及临时布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统计;

学籍管理:利用南京市学生管理平台对学生入学分班、转入转出、休学等进行管理(权限分配:教务处 学籍管理员);

学生学情分析管理:成绩输入、分析(权限分配:教务处及各任课教师)学生成长管理:输入及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学生、家长、任课教师);

财务管理系统;

图书、实验和学校资产网上管理系统。(3)、内网教学平台

提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具,方便师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取最大的工作和学习效益。电子备课转向网络化,形成全校共享的课程资源;

(4)、学校教学资源库

利用校内服务器或其它网络存储设备分类存放和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素材、案例实录、数字图书等,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建成一个针对交互式白板、触摸一体机的具有推送功能的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5)、建立面向Internet的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网络磁盘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

(6)、病毒防治与数据安全保障

学校设立专人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信息中心)

在所有服务器和终端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病毒代码和防、杀毒引擎;软件系统要及时安装升级补丁;

安装网络过滤系统,防止黄色和非法网络信息的入侵;

保存记录学校6 0天以上学校所有终端上网日志和服务器管理、使用日志;

定期对服务器数据库作策略异地(异机)备份,保存最近一周的数据库。

(二)、建立并充实数字化资源库

(负责部门:教务处、信息中心 实施时间:2015年7月-2015年9月)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元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如,教育网站提供的资源库、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等,通过购买或下载,丰富校园网上的资源。也可以组织发动全校教师将自己平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收集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丰富资源库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2、内部资源:以学校原有资源库为主体,将教学光盘、磁带、图片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放到学校信息化资源服务平台,并将教师自己平时上课开发的课件也搜集整理到信息化资源服务平台上,以不断充实数字资源库。

3、充分发挥云录播教室,打造学校精品课堂,组织教师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的精品课录制,探索发展微课堂、翻转课堂等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有了充足的数字化资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就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加强信息培训,完善管理机制(负责部门:教务处、信息中心)

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方式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同时加强对师生网络化的人文教育,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学科教学,建成数字化学校。

(四)、重视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管理的应用(负责部门:教务处、信息中心)

1、推行网络备课。指导教师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网路备课,发挥教研组团队精神,精备、精研、精上每趟课,实现课课集体备、课课有教研。

2、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

3、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大力开展微课研讨活动,尝试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

4建设内容丰富、构架合理、服务教育教学、展示师生风采的学校网站。有专人负责维护更新。注重学生专题网站的建设。

6、积极实施《信息化资源的有效应用》试点推进工作。

7、注重成果的积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案,调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8、创建领导小组对各部门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有奖有罚,提高积极性。

创建数字化校园,既是上级部门对我们的要求,是我们每一个师生心中的向往。是提高学校教学与管理质量的有效方式。

石桥中心小学

10.水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十

大伙房水库中控楼位于主坝与三副坝之间, 楼体三层。在三层综控室内集合了水库枢纽视频监控系统、大坝预警系统、闸门监控系统、大坝观测自动化系统等多个自动系统的设备。中控楼高21米, 其四周空旷, 没有其它可接引雷电的高层建筑。由于大伙房水库属于雷电高发区, 自中控楼建成以来, 其内的各自动化系统设备频繁遭受雷击, 给水库的运行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因此十分必要对现有的楼体防雷工程进行系统改造, 以确保各自动化系统设备的稳定运行。

2 成因分析

2010年4月, 大伙房水库工程管理部门配合抚顺市防雷中心对中控楼的防雷设施进行了系统检测, 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 确定了中控楼各自动化系统频遭受雷击的主要成因, 具体如下。

a) 建筑物顶有避雷针, 但较短, 覆盖范围不符合滚求法计算的区域, 尤其中控制不在保护区范围内;

b) 防直击雷接地电阻25Ω, 综合接地电阻不合规范要求 (规范要求小于10欧) 。

c) 避雷针引下线与一层总接地电位箱未有效连接。

d) 中心机房无独立接地装置, 其设备保护接地与建筑物共地, 且接地点处于高电位反击点, 中心机房无等电位连接措施, 存在雷电反击风险。

e) 中控楼电力供应为10kV/380V, 10kV高压线路由直埋方式引入室内, 无与电子设备配合的浪涌保护措施;

f) 中心机房现有的配电系统、闸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网络系统、电话系统、音频系统等全集合在单一无屏蔽功能机柜内, 布线紊乱, 进出机柜线缆无防雷及屏蔽措施, 无浪涌抑制设备, 极易发生雷电事故。

g) 各自动化系统很多信号线为架空后引入室内, 无屏蔽防护措施, 极易产生雷电电磁脉冲, 感应雷电沿着架空线路进入室内机柜, 从而引发雷电事故。

3 设计方案

3.1 设计依据

3.1.1 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04) 。

3.1.2 IEC的有关标准和范例。

3.2 接地装置设计

接地装置是防雷工程中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接地装置参数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接地装置位置和地电位干扰情况;接地装置结构参数;接地装置与地下其他物体的距离和地电位反击量值;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接地装置材料的稳定性和最大放电电流等。

本工程接地装置应满足以下参数:

1) 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接地装置与汇流排路径小于20米。由于集控楼地处山脚, 其基础多为砂砾岩, 土壤率较高, 在接地电阻无法满足需求时, 可考虑置换粘土的方式降低接地电阻值。根据接地极的选址可选用带状接地体和块状接地体相结合的方式来降低接地电阻值。

2) 接地装置与地下其他物体间距大于10米, 不能满足该参数时, 应采取绝缘隔离等措施, 以防止地电位反击造成的二次雷击。

3) 接地装置冲击电流大于60kA, 在该量值电流冲击下, 结构热稳定性符合要求。

4) 在接地与机房汇流排联通的接地回路上做辅助接地, 辅助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3.3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

根据现场勘察, 本工程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做为重点设计项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满足防护要求。

1) 在一层变电所LPZ0a与LPZ0b分界处设置电源一级防雷器, 主要参数:工作电压450V, 雷电流通量大于40 kA, 响应时间小于50ns;

2) 在中心机房电源配电柜内设置电源二级防雷器, 主要参数:限制电压小于1800V, 雷电流通量大于20 kA, 响应时间小于25ns;

3) 在中心机房用电设备前端设置电源三级防雷器, 主要参数:限制电压小于700V, 雷电流通量大于10 kA, 响应时间小于25ns, 使用功率1kW。

4) 信号通道采用2级浪涌保护器防护, 设置位置符合现场防雷区域划分要求。

3.4 浪涌保护器技术条件

用于供电通道的浪涌保护器应满足UP小于1800V、1200V、1000V。Ts小于50ns, Is大于60kA、20、10kA。具有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准许使用证书和国家气象局技术检验报告。

用于信号通道的电涌保护器应与信号通道技术参数相互匹配, 主要考虑介入阻抗, 工作频率, 衰减和插入损耗。雷电流通不应小于10kA。

3.5 抗静电措施和电源线路

中心机房铺设抗静电地板, 地板高度不大于150毫米, 用0.5-30mm铜带沿地面敷设接地网格, 保证静电地板内的等势面。进出机房内的所有金属线缆在抗静电地板下铺设于金属桥架内, 桥架始末端与机房汇流排连接。

中心机房由变电所315kVA变压器单独供电, 存在用电单一, 三相不平衡、昼夜电压波动太大等情况。机房设备为220V单相回路, 总功率容量不小于6kW, 中心机房内应设置稳压电源配电柜, 各设备设施用电由该稳压柜引出。

机房内各控制系统严格分开, 采用专用屏蔽机柜, 各机柜内设置局部等电位端子排, 进出户电缆采用屏蔽和防雷设施。

3.6 直击雷防护

由于中控楼中心机房设置在三层, 且处于LPZ0a与LPZ0b接壤区域, 因此中心机房的信息化设备遭受雷击的概率也较高。因此需在在集控楼最高点设置独立避雷针, 防护级别按2类防雷建筑物设计。为防止避雷针接闪时可能造成的对室内电子设备的反击, 避雷针引下线接地点距离中心机房的最近距离应大于3米。

4 结束语

2010年6月, 中控楼的防雷改造工程正式通过验收。通过近一年的运行, 中控楼的信息化设备经受住了考验, 系统一直运行稳定。该工程的竣工也为其它各大水库信息化系统的防雷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景禄.现代防雷技术[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陈元丽.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实用指南[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1.水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十一

(企业篇)

重庆普作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4月2日

1、前言

供销系统企业通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虽然基本上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但是离计划经济时期的辉煌表现还有很大的距离。供销社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有遍布城乡市场的各类商贸流通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是用行政手段打通了上下网点之间的联合和合作,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再用行政手段来干预企业的运作,只能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来办事。我们虽然无法控制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但是我们可以协调供销系统网点

重庆普作科技有限公司

之间的进销需求,这就需要以信息化为手段,以企业利润为导向,以行政服务为推手,才能让供销系统网点之间的联合和合作变的更加紧密。

2、供销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供销社其实就是一个集体制小企业比较多的大系统。那么集体制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解决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资金短缺的问题;其次是产品市场销售的问题,第三就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供销系统内建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供销系统的成员之间相互紧密的连接起来,做到资源共享。

3、供销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供销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方案(企业篇)企业内部的进销存和财务管理《商贸流通管理软件》在《商贸流通管理系统》里嵌套电子商务平台,让企业在操作内部管理系统的时候就被动的登录到《电子商务平台》在《商贸流通管理系统》上实现供销一卡通的刷卡消费、充值等功能,享受供销一卡通的打折优惠等服务。企业外部的广告宣传、商品的电子采购和电子销售《电子商务平台》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查询供销一卡通的消费信息、余额信息、消费积分信息等与一卡通有关的内容。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供销一卡通》(图1)

在这个大的平台上,《商贸流通管理软件》是基础,《电子商务平台》是窗口和信息中心,《供销一卡通》是纽带和核心。《供销一卡通》

联系人:严信明

电话

***

QQ:369832688

重庆普作科技有限公司

有两种,一种是给有独立的法人机构组织,一种是给一般的自然人;这两种《供销一卡通》的主要区别是:给有独立法人机构组织的《供销一卡通》在采购商品时可以透支,而给一般自然人的《供销一卡通》在采购商品时不能透支(这两种《供销一卡通》的具体办卡流程和充值流程后面有详细的介绍)。《供销一卡通》(企业版)的采购透支和销售结算流程如(图2)

联系人:严信明

电话

***

QQ:369832688

重庆普作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合作社农资公司《供销一卡通》中心投资机构农产品销售公司消费者政务机构流程说明:表示用《供销一卡通》购买商品;如果购买方用的是《供销一卡通》(企业版),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透支(但是不能超过本单位的透支额度);用《供销一卡通》购买商品有以下优点:

1、可以解决购买方资金短缺的问题;

2、可以享受采购打折和积分返点等优惠;

3、可以解决商品经销方的销售问题;表示《供销一卡通》中心支付透支的金额给产品销售方。表示单位或个人向《供销一卡通》中心支付金额;比如给《供销一卡通》充值或还透支款等业务。表示单位或个人取得《供销一卡通》。政务机构该功能主要表示由相关的政务机构来购买《供销一卡通》并充值相应的金额后,发放给销费者。投资机构用于表示《供销一卡通》中心种子资金的来源。

(图2)

在其他流通领域使用《供销一卡通》的流程与此类似,就不在一一说明。

4、供销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步骤

为了控制项目建设风险,我们要采取先整体规划,然后分步实施

联系人:严信明

电话

***

QQ:369832688

重庆普作科技有限公司的办法来进行。

第一步,在供销系统企业普及《商贸流通管理软件》;因为他是整个大平台的基础;因为涉及企业的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根据我们对企业信息化应用需求的实际了解;他们只愿意把软件数据存储在企业内部才比较放心,所以《商贸流通管理软件》只能做成三层架构的C/S程序,不能做成B/S架构的程序。

第二步,在供销系统内推行《供销一卡通》,向第三方软件开放《供销一卡通》的相关消费刷卡接口,让其他商贸流通软件也可以集成《供销一卡通》的刷卡消费功能;实施第二步的关键在《供销一卡通》的销售;在这一步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政府资源;比如以《供销一卡通》的形式发放种粮补贴;以《供销一卡通》的形式给困难家庭发放生活补助等方式来推行《供销一卡通》的销售;其次是执行《供销一卡通》的消费打折和消费积分功能,让《供销一卡通》用户得到真正的实惠。

第三部,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加大《供销一卡通》广告宣传;

5、信息化建设的服务体系

《商贸流通管理软件》的服务由《供销一卡通》中心负责;《供销一卡通》的销售和充值由《供销一卡通》中心、区县供销社、基层供销社负责;

6、平台发展方向

立足供销系统,充分发挥《供销一卡通》的作用,逐步向其他领域渗透:比如用《供销一卡通》给手机充值,给水、电、气缴费;餐

联系人:严信明

电话

***

QQ:369832688

重庆普作科技有限公司

饮消费打折;家电购物打折;购电影票打折;购飞机票、火车票打折等。

联系人:严信明

电话

***

上一篇:对结构游戏的再认识下一篇:《猜字谜》归类识字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