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13篇)
1.办公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篇一
办公室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汇报
总经理、管理者代表:
自从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办公室认真执行质量手册的规定,通过宣传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与检查程序文件执行情况,反复强调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与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倡导以顾客为中心,坚决贯彻“强化管理、持续创新、优质服务、满足要求”的质量方针,并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位。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权限,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对人员加强培训,保证人员等方面的及时供应,确保了生产的连续,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不断持续改进完善。
一、质量管理体系在本部门运行的基本情况:
1、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按照2010年度培训计划,按计划对各类人员进行培训。
2010年招收新员工共计103人,按公司质量文件规定,按任职条件和工作能力配置人员,进行新员工培训,新员工培训率为100%。2010年先后举办了8次培训,按层次划分,有全体员工培训、岗位培训等,共256人次参加了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到课率100%,培训合格率100%。培训方式有授课、笔试、讨论等多种形式。
2、公司于2010年4月28日进行了第一次内审。第一次内审中发现办公室不合格项1项,不合格原因是办公室对裱胶组员工无培训记录,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是,工作不认真未按培训计划执行,已于5月10日完成培训,并对质量手册相关章节进行认真学习。
3、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标准要求,《文件、资料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按文件规定发放文件。
二、尚待改进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1)加强贯标工作,提高全员对质量体系的思想认识,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各部门认真组织本部门有关人员对体系文件的学习,做好学习计划,安排好学习时间,做好学习记录。
(2)2010年培训不足的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库房管理的培训,计划于今年6月份完成对内审员及相关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库管员的培训。
(3)应加强对新设备、新员工的培训学习。去年至今年公司购进一些新设备,但相当部分设备操作人员素质差,造成设备维修、保养不够及时、到位,应加强在岗员工对新设备正确操作规程的培训学习及考核,对新员工加强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培训。
(4)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监督管理。
(5)加强对体系文件的管理。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即加强对作废文件进行收集,确保记录的及时、真实、完整,并注意汇总与保管,以便易于查阅。
(6)制定合理的适用的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加强各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7)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一定要及时整改并进行验收,杜绝一切漏洞。
从整体来看,质量管理体系在本部门运行的情况是基本有效的,文件规定的程序内容是充分的,几年以来实践结果证明质量管理体系在本部门运行是适宜的,并经过不断完善改进,促进了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各方面工作的规范化开展,确保了产品的质量,使我公司的管理进一步的提高。
办公室
2010年5月13日
2.办公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篇二
一、当前蔬菜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1月~2月份全国鲜菜价格同比上涨2.7%, 涨幅明显低于历年水平。预计随着天气转暖, 加上蔬菜种植面积小幅增加 (据农业部统计, 2月底580个蔬菜重点县监测点在田蔬菜面积同比增长3.9%) , 蔬菜上市量进一步增加, 3月~6月份蔬菜价格将呈现季节性下降走势。虽受成本刚性上升影响, 较去年同期有一定涨幅, 但预计同比涨幅不大。
蔬菜市场的平稳运行主要得益于以下有利因素:一是市场供应增加。据农业部农情调度, 2013年全国秋冬蔬菜面积较2012年增加400万亩, 加上去冬今春气温普遍偏高, 利于蔬菜生长, 上市量增加。今年1月份全国580个重点县蔬菜产量86万吨, 同比增长8.6%, 2月份产量78万吨, 同比增加5.3%;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1月~2月份蔬菜上市量同比增加了15%。二是相关政策措施发挥实效。我委会同商务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2014年度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工作的通知》、《关于保障当前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关于及时投放冬春储备蔬菜保障节日市场供应的通知》, 督促地方政府抓好蔬菜保供稳价工作, 及时投放冬储菜, 保障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据统计, 春节期间51个北方大城市共计投放蔬菜超过20万吨, 有效地抑制了节前菜价的大幅上涨。据商务部监测, 春节期间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价格比上月底上涨18.5%, 涨幅比上年同期低4个百分点。
二、市场运行特点和发展趋势
1.蔬菜大流通格局日趋成熟, 市场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近年来, 六个蔬菜重点优势产区加快发展, 以批发市场为主体的流通网络初步构建, 产销衔接水平和冷链储运能力逐渐提高, 蔬菜“买全国、卖全国”的大流通格局已经形成, 不少蔬菜品种初步实现了全年有序供应、均衡上市, 蔬菜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逐步增强。以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 每年蔬菜供应来源地历经由南向北、再由北向南, 生产方式由露地向大棚、再由大棚向露地转换的过程, 而山东、河北等传统产地目前市场份额仅为22%和17%, 并呈下降趋势, 其他大部分蔬菜来自华中、华南、西南和东北, 市场蔬菜品种丰富, 品种间调剂余缺的空间大。
2.大中城市蔬菜自给能力有所增强, 政府调控手段得到丰富。一是大中城市政府加大设施蔬菜投入力度, 提高自给能力。据农业部统计, 今年北方地区日光温室面积较去年增加100万亩, 往年冬季需要从南方长途运输的菠菜、油麦菜、小油菜等绿叶菜, 今年由于北方大棚生产上市量翻番, 价格明显低于往年。二是大中城市政府日益重视蔬菜市场调控工作, 2011年起实施的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制度对于人口百万以上大城市政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调控要求, 对于保障了元旦、春节及异常天气期间的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3.成本因素推动价格刚性上涨, 天气和周期性因素易造成短期波动。从年度情况看, 受人工费、运费、农资等价格持续上涨, 蔬菜综合成本明显上升, 推动价格每年上一个台阶。如目前新发地市场工人工资已由2011年每天100元涨至150元以上, 山东寿光到北京的运费也从2011年4000元/车 (28吨) 涨至6000元~7000元/车。从季节情况看, 由于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 当季产区遭遇恶劣天气减产, 易造成供应断档;某个产区因气温等原因延迟或提前上市, 就会与其他产区“碰头”, 易造成滞销、“卖难”;生姜、大蒜、土豆、洋葱等根茎类蔬菜一季生产、全年消费, 易产生较大的周期性波动。
三、进一步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蔬菜市场的运行特点, 在总结近几年保供稳价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下一步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督促各地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继续加大督促指导力度, 推动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做好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工作, 及时组织督促各地做好工作, 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 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措施发挥实效。同时, 根据蔬菜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研究应对之策, 丰富调控手段、提高调控能力。
2.努力增强信息引导的针对性。一是针对近年来局部灾害性天气多发问题,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产区气候条件和蔬菜生长情况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 引导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运销大户加强信息沟通和产销衔接, 及时开展跨区域调剂, 提升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能力。二是针对个别品种可能出现的周期性波动问题, 有针对性和预判性地加强生产信息引导, 减少种植的盲目性, 促进蔬菜市场的平稳供应。
3.继续降低蔬菜流通成本。落实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 切实减轻蔬菜流通企业税收负担;进一步落实支持产销衔接发展的政策措施, 提高蔬菜产销从产地到销地直接对接的比重, 减少中间环节费用;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对农贸市场等各类零售网点的投入和补贴力度, 增加蔬菜零售经营网点, 加大对摊位费收取的监管力度。
3.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 篇三
今年是我局改制挂牌后的第一年,也是复评换证后第一年,年初集团公司安质处下发了《2002贯标工作要点》,对集团的体系运行作了总体安排;1月份举办2000版九千标准内审员培训班,共有293多人参加了培训学习;6月份及时组织对集团公司项目部、集团公司确定的2002的重难点工程项目部、集团公司机关和各分、子公司机关进行了内审。7至8月份组织集团公司4名取得国家注册实习审核员跟随九千中心进行实习审核,培养本单位审核员的业务素质,认真做好认证中心对集团公司的监督审核的准备及配合工作,9月初九千中心完成了对我集团的监督审核工作,在与集团公司领导层交换意见时既肯定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又提出了存在的问题,集团公司工程管理部已下发通报,布置了整改要求,现各单位的整改材料都已上报工程管理部。全集团质量体系的运行基本完成了体系运行计划安排。下面我把集团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
一、对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整体运行情况的基本评价
自去年外审以来,全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总体上保持了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主要体现在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一年来全集团末发生等级安全事故;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了泰安天平立交桥等一批鲁班奖和省部级优质工程,没有出现任何等级质量事故;企业的质量品牌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为企业经营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全集团公司承揽任务和完成产值,都将实现历史性突破。这些都说明我单位的质量体系保持了持续有效的运行。1.集团公司的资源配置日渐合理。2001年12月26日,局召开企业改制挂牌仪式大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成立集团有限公司,其后陆续成立了各子公司、分公司,为进一步与市场接轨,提高集团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集团公司机关的职能作用,落实今年三月份集团公司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实行二个直管、建立五大市场、实现企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集团公司6月份在公司机关进行机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将教育处与劳动工资处合并后改称劳资培训部;安全质量监察处、施工管理处、计划统计科合并后改称工程管理部,9月份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和上级领导的指示,经集团公司领导讨论决定重新设立安全质量管理部;其他:原技术开发处改称技术开发部、原计划经营处改称市场开发部,企业管理处改称企业管理策划部等;成立了人才市场和设备物资市场分别与人事部、设备物资部一门两牌。根据调整后的机关编制,劳资培训部及时进行各职能部门职责的重新划分,使机关的职责和管理职能更清晰,更有利于发挥机关的管理职能。
2.全集团上下都以实现集团公司质量方针为已任,把贯标工作列为企业日常管理的头等大事。年初集团公司安质处下发了集团公司安质[2002]5好《关于下发集团2002年贯标工作要点的通知》,周密地布置了2002年质量体系运行计划安排,号召全局以贯标为切入点,大力实施“名牌精品”战略,带动各项管理工作文件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为实现这一方针,集团公司上半年组织了3个内审组,对企业内部进行上半年的贯标、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大检查,检查各项目部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施工现场管理是否满足对业主合同承诺,审核各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九千标准的要求。并检查各子公司、分公司和集团公司机关履行管理职能情况。对近两年交付的工程,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分别制定回访计划,根据回访计划组成质量回访小组,全部完成回访计划。
3.实现质量目标成果显著。全集团2002年1至6月份共评定分项工程51548项,分项工程一次评定合格率100%,优良率92.5%,土方填筑密实度检测合格率100%,砼和砂浆试件合格率100%;2001集团公司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第四工程公司施工的大蒸港大桥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评为“全国用户满意工程”,电务工程公司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的“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的称号,第二工程公司施工的济泰高速公路天平立交桥获得泰山杯(山东省优质工程)和鲁班奖,第一工程公司和第五工程公司参建的芜湖长江大桥获得鲁班奖。2001获总公司优质工程11项,在总公司系统名列前矛。
今年上半年又有部分项目获奖,主要有一公司的潍莱高速公路,2002年元月获山东省人民政府2001山东省工程质量奖。南京新庄立交桥在获得南京市和江苏省文明工地后,又以良好的工程质量获得江苏省优质工程,并在积极申报市政工程金杯奖。集团公司获山东省交通厅1999-2001年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优秀施工单位称号。今年朔黄铁路已通过国优“鲁班奖”的现场审核,申报铁道部优质工程4项,山东省优质工程1项,建总优质工程6项。实现质量管理目标中,继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年初组织各单位发表QC成果24个,荣获中铁建总公司优秀QC小组奖3个;荣获山东省优秀QC成果,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荣获铁道部优秀QC成果奖1个。
近年来,各单位认真贯彻9000标准,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以人为本,落实责任,狠抓源头,规范管理,集团公司的质量安全工作形势相对稳定,在建工程质量总体优良,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分项工程评定优良率92.1%,满足业主要求,符合集团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今年全局工程质量总体呈现的特点:一是精品工程、亮点工程的工点多;质量标准高,精品层次高的工点多。渝怀线的武隆隧道衬砌质量定位高,质量标准高、过程控制严。已完的二次衬砌部分1793米,铁道部蔡部长看后十分赞叹,最近奥地利专家看后连连称赞光爆和衬砌达到了欧洲的施工水平。第一次参加施工的城市轻轨工程---武汉轻轨工程质量在所有参加施工的单位中名列前茅。溧阳大桥30米箱型梁的生产质量几乎无可挑剔。宝兰复线二公司、三公司两个标段,均被业主树为样板工程而成为典型。四公司的合徐公路新汴河大桥,工程质量也属上乘,受到业主的称赞。隧道分公司施工的田湾核电站引水隧洞和威海公路隧道,几何尺寸准确,光亮如镜,称得上是上等精品,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二是受业主表扬、表彰的工点多。例如:武隆隧道二次衬砌,被部总指列为全线六个样板工程之一。二公司的白云机场迁建工程,其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标准工地建设一直名列几家施工单位之首。神朔复线的石质路堑扩堑施工、隧道的开挖与衬砌质量以及现场文明施工,被业主树为全线样板工程。
二、五公司施工的武汉绕城公路工程获武汉市重点工程“先进施工单位”称号。路桥分公司首次参加施工的乌江水电索风营电站,无论是施工质量、施工组织和文明施工都受到业主的高度赞扬。总之,绝大多数项目部都能把创精品工程摆在突出的位置。十分注重全面塑造企业的外在形象。全局工程质量整体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基本上做到了项目投标造价无论高低,抓工程质量一个样,工程规模无论大小抓工程质量一个样,无论是附属工程或是主体工程抓工程质量一个样。工程质量呈现稳步提高的态势。
4.在教育培训上,为了加大贯标宣传力度,根据集团贯标工作总体安排和质量体系运行计划,今年集团着重对2000版新标准进行培训,年初集团公司安质处分别在济南、泰安和兖州举办了四期2000版九千标准内审员培训班,共有289人参加学习,为下一步集团质量管理体系的转换打下了基础。集团公司还在渝怀铁路项目部和胶新铁路项目部进行了运行2000版新标准的试点工作,从项目部的质量体系建立之初就按照2000 版新标准的要求来规范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邀请有关专家指导新版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对项目部执行新标准给予全面指导。
5.在施工过程控制中,严格标准,强化技术和质量内控。各项目部能严格按照《项目质量计划》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操作,不断规范施工行为。各项目部以落实《项目质量计划》为龙头,积极推行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年初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计划,对执行情况分月或季度进行检查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验证措施的实施情况。继续开展样板工程引路和施工技术研讨交流会活动,计划今年在渝怀项目部召开武隆隧道施工技术研讨及工程质量经验交流观摩会;召开一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现场会;加强安全控制,严格按照程序规定操作,积极开展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工地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去年集团公司获得济南市的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称号。加强外部劳务管理,各单位基本能按照局劳[2001]161号《关于印发〈中铁第十四工程局施工企业使用外部劳务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工程分承包方评价程序》进行筛选,评价及发布合格分承包方名录,做到不具备“三证”的外包队伍一律不选用。特别是渝怀项目部实行外包队伍招标选用,进场队伍能按照内部队伍进行管理控制,杜绝了外包队伍使用管理上的漏洞。物资采购能严格按照《物资管理办法》和程序文件实施。集团公司设备物资处还制定了《工程物资招标采购试行办法》,在全集团范围内推行工程物资招标采购,既保证了工程施工需要,又降低了工程成本,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集团工程物资实行招标采购2786.9万元,比市场价节省261万元,节省率11.77%,物资招标采购显示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抓好设备管理、使用、维修、保养等几个环节的控制,特别是对设备大修的管理有所加强,既保证了施工需要,又减少了资金支出。现场文明施工逐步规范,严格按照《施工过程安全控制程序》操作,能够做到现场物料堆放整齐,车辆机具停放有序,各种标识齐全清晰,安全防护设施完备稳固。第二工程公司、第三工程公司分别获得2001山东省建筑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隧道分公司获得济南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隧道分公司黑龙峪隧道获得山东省2001安全文明工地。
6.加强对顾客满意度的测评。一是对近两年来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局处分别制定回访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回访表明,用户反映良好,满意率100%。近年来,我集团公司所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没有因质量问题而被顾客投诉的情况。二是积极收集业主对我集团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现场文明施工等方面的信息,对业主提出的问题及时通知项目部落实整改,赢得顾客的好评。
二、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还有差距。有些单位领导对贯标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处理贯标与生产经营、施工生产的关系,传统的管理方式还没有与九千标准的管理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甚至有些单位领导认为没有必要贯标,既不安排内审;也不履行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管理评审走形式,甚至不开管理评审会议,只是搞一套资料应付审核;视贯标为负担,对贯标工作有应付心理、敷衍行为,为贯标而贯标,为审核而贯标,搞形式,走过场,因此对本单位贯标工作重视不够,领导不力,出现了贯标工作停止不前,甚至不如从前的现象。
2.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差距。目前集团公司已建立较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但有些质量文件若深究其内容,则又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一是依据九千标准建立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很好地与企业原有管理体系文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程序文件与管理版法脱节,形成文件化管理体系上的“两张皮”现象,有些程序文件与相应的管理办法,在职责和内容要求上都都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二是程序文件没有真正地结合企业的管理实际,真正体现出用标准来规范各项管理工作的贯标目的,在文件规定上流于形式,注重表面现象,缺少对实际效果的控制和考核,在文件上还没真正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的管理机制。三是企业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不能及时的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管理体制的变化而变化,文件与管理实际脱节,特别是有些管理办法,长期未进行修改或换版,已根本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需要。四是有些程序文件,没有真正体现九千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一些规定的工作程序难以操作或过于繁琐,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3.体系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是由于对体系文件理解不深,在程序文件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二是由于对标准规范掌握不牢,在工作中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三是还没真正把体系文件作为必须执行的文件,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按程序规定去做,四是没有真正接受九千标准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五是以工作忙等种种借口,拒绝实施规范的管理,人为的将贯标与日常工作对立起来,“两张皮”的现象还程度不同的存在着。
4.贯标工作滞后于企业制度的改革,没有很好地把贯标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程序文件换版工作进展缓慢。
三、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
综合上述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是多方面,既有文件和执行操作上的因素,也有体制上的原因。为了切实搞好贯标认证工作,当前应从以下方面入手,认真落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1. 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对贯标工作的再认识
随着建筑市场的对外开放,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从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工程创优着手,加强企业管理,多创优质名牌工程,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贯彻九千标准已成为企业全面管理的基本要求,企业按照九千标准建立全面管理体制,对企业长远发展极为重要。我们开展贯标工作就是利用九千标准这一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来逐步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不光要贯彻九千标准,还要在适当的时机开展贯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ISO18000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全面规范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机制和内涵上全面与国际接轨。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贯标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认识企业贯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标准作为企业全面管理的大纲,把质量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入到企业全面管理之中,使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按标准的思路来开展,实现贯标与企业管理的真正融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搞好贯标工作的根本所在,而这种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过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充分参与和共同努力,做好宣传教育的组织工作是各级贯标主管部门需要坚持始终的首要工作。
2.完善企业的体系文件架构。企业的体系文件应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加以完善,包括区域性公司、项目工地的控制、监视机制、责权利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完善。特别是把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管理体系融成一体进行设计。这是保证企业贯标认证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
3.强化内审工作,提高审核质量。应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实施分层次的内审制度,即:由公司、各子公司、分公司或区域性分公司到项目工地诸层次的逐级内审制度。既从面上完全覆盖,有从深度上提高审核质量。各层次领导应改进工作方式,尽可能采用审核方式检查各部门工作。只有这样,审核的成效才会真正显现。
4.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 篇四
2011年公司质管理量体系运行情况总结
2011年3月,公司顺利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监督审核,审核结果提出观察项20项。同年11月,公司又顺利通过红沿河质保监查审核,审核结果提出观察项3项。本公司进行了两次内部审核,提出观察项17项。2011年,公司内审外审都没有不符合项。针对公司质量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质量工作会议等方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制定了对策措施。上个月,公司又顺利通过了2012年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监督审核,审核提出了1项一般不符合项,观察项4项。通过外审和内审,我们认为2011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总体上处于受控状态,运行质量好于上年,但是在审核中我们也发现,体系运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体系运行的主要特点
1、领导对质量体系工作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得到逐步落实。2011年,公司领导非常重视体系工作,2月份召开了质量工作会议,质量体系相关人员140余人参加,在质量体系运行、市场反馈、生产控制等方面,认真总结了质量管理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了工作要求、措施。公司于2011年2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有关规定》,成立质量考核组全面负责公司质量考核,明确各单位、部门行政一把手为本单位质量工作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质量相关工作。公司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开展包括质量等专业培训20余次,参与人员600余人次。公司领导的重视提高了广大员工的质量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质量氛围、环境。体系相关部门领导基本能够尽到领导的责任,带领部门人员,认真开展体系活动。如销售公司针对内审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组织业务骨干分析原因,及时整改,从人员配置等方面进一步加 强体系管理工作;供应处加强质量分析工作,要求每名业务员进行月份材料采购质量分析,保证进厂材料质量。
2、创新考核方式,加强过程监督。2011年,公司充分发挥质量管理组作用,认真组织监督考核。通过增加内审频次,即由过去一年一次改为一季度一次,加大了审核深度和广度,并且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一些体系要素进行审核,如培训、文件记录等要素。修订了《水泥质量考核办法》,对体系运行质量进行考核,体系运行质量有所提高。每月组织管理组成员,针对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合理奖罚,如对生料的质量考核结合实际,适当降低考核标准。质量组成员认真履行职责,对存在的质量问题严格按原则办事,如对6月份煤炭质量问题的处理。2011全年无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工序质量事故58起,比2010年减少23起,全年共发放质量奖397912元,比2010年增加204633元,极大地调动了质量相关岗位员工的积极性。
3、持续改进,系统的提高体系运行质量。首先统一产品控制标准,对公司质量内控标准和水泥生产质保大纲合并统一,于2011年5月1日修订下发第三版水泥生产质保大纲,增加了统一的入厂原燃材料内控指标。其次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实现电子化,跟踪验证效果良好。第三通过加强沟通,提高部门对体系条款的理解,如人员培训、顾客满意监测、测量条款等。第四结合实际工作,按照PDCA的过程方法开展体系工作,防止后续工作不彻底,最大限度的实现“所做与所写”统一,减少工作负担。第五体系管理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提高公司整体效益。如1#窑特种熟料利用率达到98%、利用外购熟料生产部分品种特种水泥、全年利用外购熟料20万吨等,并且实现了锦抚水泥厂中热水泥生产、外加剂公司内部大量应用等。
2011年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克服了一条水泥窑生产带来的困 难,确保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为公司生产经营任务完成提供了产品质量保证。
二、体系运行过程中主要问题
1、管理评审不够认真、应付检查。主要表现在管理评审的过程没有严格按照体系要求进行,部分人员对管理评审的目的、要求理解不到位,不知如何开展。
2、同一类问题反复出现。如“文件和记录控制” 要素的外来文件控制总出问题,说明部分部门领导对体系工作不够重视,领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3、体系管理组的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提高不仅仅体现在对标准条款的理解,更要加强综合素质提高,在沟通协调、条款应用、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2012年公司质管理量体系运行的工作开展
2012年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2#水泥窑投入运行,对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尽快适应以2#水泥窑为核心的工作平台,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健全公司质量体系管理网络。公司建立以质量管理组为核心的质量体系管理网络,在体系相关部门建立体系联络员制度,形成体系管理组、体系相关部门领导、体系联络员的网络结构,进一步落实体系工作的全员参与原则。体系管理网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落实公司质量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反馈质量问题,提高质量反应效率。公司将重点加强体系管理网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之能够胜任。在质量奖金方面予以倾斜,提高参与质量活动的积极性,带动周围人员按体系要求开展工作。
2、进行一次系统的管理评审。为达到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地与内、外部 环境相适应的目的,鉴于公司生产装备、工艺、组织结构、顾客的要求等生产经营情况发生的重大变化,公司将于2012年下半年进行一次系统的管理评审,对公司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正式的、系统的全面检查和评价。届时公司将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质保大纲等进行更新或修订,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使管理职能,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四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3、扩大质量管理体系覆盖面。以特种水泥生产为核心的四大支柱产业2012年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公司将逐步在凯锐商混、机电公司、科研所等单位推广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模式,提高包括质量管理在内的管理水平。科研所外加剂的生产和提供的检测检验服务、机电公司提供的包装装卸和检修服务,逐步像红沿河核电站对我公司一样,进行质保监查审核,体现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4、完善水泥质量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的考核办法,加大对同一类问题反复出现的处罚。进一步完善质量目标的考核,结合生产工艺的变化,质量控制前移,入窑生料质量稳定是熟料质量控制的核心,加大对预防措施的考核,供应处的材料采购质量控制、调度室生产质量控制作为考核重点。加大对产品防护的考核,包括标识、搬运、包装、储存和保护。加大对工艺流程改进、低价格材料替代的奖励,降低质量成本。
总之,要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贯彻“持续改进,满足用户”的质量方针,促进质量体系的不断改进和自我完善,实现我们的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提高,增进顾客满意,最终实现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
5.营销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篇五
情况报告
自认证工作开展以来,营销部认真学习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相关质量体系文件,并组织本部门人员针对营销部所涉及的职责要求,认真进行学习,按标准要求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并通过公司内部的内审工作,认真完善本部门的各项质量活动,并取得一定效果,具体作出以下报告:
在营销工作中,我部门认真组织对顾客采购订单的评审组织工作,对每份顾客采购订单都规定要进行评审,从体系运行以来对每个订单均进行了评审,并按合格要求进行了发货;为了达到要求,我部门及时与顾客沟通和通知本部门相关部门,以便每份订单均能如期按质完成,同时建立口头电话订单登记制度,及时获取客户信息及传递到相关部门,已充分满足客户要求。对订单变更现象应及时的与顾客进行协商,以致所涉及的所有问题的解决,避免了争执的发生。
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我部门销售人员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公司将每年第四季度开始对公司服务情况进行信函调查。不定期走访顾客,并将所获取得信息及时传递至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地解决公司内产品质量或服务方面的不足之处。
加强了售后服务质量,严格公正的出来顾客意见,并建立的质量问题反馈制度,对一些相关的质量问题进行登记,建立台账,及时传递至相关的部门。
及时参与公司组织的内部沟通工作,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搬在会议上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并随时组织部门内部沟通会议,有效地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今后营销部每位员工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责,严格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工作,努力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下去。
营销部
6.办公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篇六
一、基本情况
玉溪中支重视风险监督管理系统的推广运行管理工作, 积极采取措施, 发挥系统作用加强岗位 (廉政) 风险的防控。
(一) 加强责任落实, 为系统运行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在《党委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表》、《2014年辖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表》中明确党委、纪委加强岗位 (廉政) 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中明确岗位 (廉政) 风险防控工作要求, 增强领导班子及科室负责人风险管理工作的约束;把风险防控和系统运行的内容纳入对县支行、机关科室《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标准》中, 明确风险防控工作目标任务;专门成立风险监督管理系统推广运行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系统运行的领导、组织实施、业务操作、运行维护等工作。
(二) 做好统筹协调, 维护系统高效稳健运行
制定《风险监督管理系统推广运行实施方案》, 统筹安排辖区工作准备、学习培训、基础数据资料录入、监督检查情况反馈、系统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和阶段的工作。纪委对系统管理进行严格把关, 督促县支行及机关科室把熟悉业务、责任感强及计算机操作的人员确定为系统管理员。同时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单位系统管理员、部门系统管理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纪委指定的专人反馈, 纪委统筹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促进系统有序、正常运行。
(三) 实行动态管理, 完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
按照“全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全风险管理原则, 借助风险监督管理系统推广运行, 重新组织对各岗位的职权职责、风险点及风险等级、潜在风险和防范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排查和修改, 完善岗位 (廉政) 风险防控手册, 全辖共梳理编制了职权职责891项、风险点1875个、潜在风险668个、防控措施1132条、工作流程图146个。
(四) 加强风险评估,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处置机制
纪检监察部门发挥好再监督职责, 对业务部门履行风险防控主体职责情况进行监督。对县支行及时发出预警通知书, 进行风险提示, 督促其整改落实。党委 (党组) 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上定期组织对风险状况的分析、研判和评估。业务部门认真履行风险防控主体职责, 对各类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风险苗头或倾向, 依据本单位《岗位 (廉政) 风险防控手册》, 确定风险事项、预警等级, 督促责任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一) 考核管理体系不明确
一是缺乏明确考核要求。系统考核重点是监督计划的实施, 但对监督计划涉及的“监督检查”、“风险点内容”、“风险表现形式”、“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及责任追究”等项目没有具体的考核要求, 导致单位部门负责人、部门系统管理员以及干部职工只注重录入监督计划, 而对监督计划的具体项目随意处理。二是考核成果运用方式和方向不清晰, 纪检监察部门缺乏具体明确的监督标准, 难以运用考核成果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系统风险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和管理责任的有效落实。
(二) 信息录入随意性明显
系统的监督信息由被监督对象录入, 被监督对象在录入监督信息时存在利己信息选择的偏好, 导致信息录入随意性、不完整性情况突出。调查显示, 有的部门对检查发现的6个问题, 只选择了台账要素不全、学习记录过于简单等3个问题录入, 而会计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分管领导检查次数不够等相对突出的问题则未录入。
(三) 风险动态管理实施难
2014年5月26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 (A C S) 正式上线运行, 县支行在整个业务处理流程、核算业务内容、岗位设置、风险防控上都发生显著变化, 纪检监察部门本应按照《岗位 (廉政) 风险防控手册》中有关内容对县支行风险管理实施动态调整。但目前基层会计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国库部门都在等待上级行的统一安排, 尚未进行动态调整, 导致风险管理工作滞后于业务改革调整。
(四) 系统操作逻辑严谨性不强
系统中没有设置必要的控制选项来确保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和约束系统管理相关关系人责任的落实, 逻辑严谨性不强。录入信息时, 即使没有按照《风险监督管理系统运行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把“检查方案”上传到系统, 没有按照系统设置的栏目录入“监督检查”、“风险点/风险表现形式”、“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及责任追究”等内容, 也能完成任务提交, 部门负责人也能通过审核。玉溪中支部分县支行在系统中显示已经完成监督信息录入工作, 实际上风险点选择、整改措施、责任追究等项目仍然是空白。
(五) 监督信息管理岗位协调难
不同部门以及部门内不同岗位之间的风险点分布不均衡, 导致风险点多的部门被监督考核频率高, 风险点少的部门被监督考核频率低。如果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 严格把风险监督管理成果与干部管理挂钩, 会导致职工对业务岗位选择提出要求, 回避风险点多的业务岗位。玉溪辖区有发行库的县支行基础业务部门平均每月要接受部门负责人、库主任以及上级行业务部门、行领导发行库检查5次, 而办公室、综合业务部门则只接受分管行领导、监督部门的季度检查;事后监督岗位涉及风险点27个, 而党支部管理岗位涉及的风险点只有3项。
三、工作建议
(一) 建立考核指标, 对系统实施科学的管理
建议采取非现场考核和现场考核、定量和定性两种方式, 设定监督计划实施、监督信息录入、制度建设、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及系统管理人员的责任、督促整改、责任追究等考核指标, 对不同的指标提出明确的要求, 便于监督部门实施考核管理, 确保计划得到执行、各层级责任得到落实、监督信息录入及时真实全面准确规范、整改彻底和责任追究到位, 促进系统运行有效。
(二) 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完善ACS上线后的管理工作
针对A C S系统上线, 上级部门应及时调整下发新的风险岗位、业务流程、风险点内容、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便于自上而下地统一操作和规范管理, 使风险监督管理与业务发展同步, 避免出现岗位 (廉政) 风险监督管理的真空。同时, 及时修改完善《A C S系统处置应急预案》, 并通过组织开展预案演练, 使所有系统涉及人员熟悉掌握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 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 及时控制风险和隐患。
(三) 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 确保监督信息的完整
把“检查方案”、“风险点风险表现形式”、“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及责任追究”等重点项目设置为必选项, 不录入前一项信息或前一项信息录入不完整的情况下就进入不了下一项, 对监督信息录入进行必要的限制和约束。且在整改情况及责任追究类型中增设一项“现场整改”, 以便较真实、客观地反映整改的情况。避免系统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而发生应付交差的行为, 避免部门负责人的审核管理职责为认真履行的情况下就可结束监督信息录入反馈工作, 确保各层级责任的有效落实。
(四) 改进信息录入方式, 进一步落实相关关系人的责任
监督工作实施以后, 监督信息的录入应划分内容、划分层次, 以便明确系统管理者、参与者等关系人的责任。监督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应当由监督主体录入, 风险点的对照、整改情况应该由被监督对象录入, 落实责任人、开展责任追究应该由被监督对象的部门负责人录入, 这样工作责任对应工作任务内容, 便于实施考核管理。
(五) 关注监督成果运用, 建立健全风险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7.办公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篇七
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与审核结果报告
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负责向各位汇报2010年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与审核结果报告:
一、2008年10月~2009年10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1.导入前的决策:
在公司董事会的正确决策下,公司于2008年8月开始导入TS16949技术规范,以满足公司客户的要求,这次导入该标准公司确定采用A+B的形式进行(TS16949+企业成功的经验),公司骨干于2008年8月底召开了导入TS16949第一次协调会,选择合适的咨询公司,组织搜集相关资料,编制了贯标认证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下达到各部门,自9月起正式拉开导入TS16949的序幕。
2.实施培训:
根据计划于2008年9月公司组织各部门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TS16949技术规范培训,讲解了TS16949由来与发展及汽车行业的特别要求,详细解释了TS16949技术规范的所有条文。公司又于2008年10月组织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 5大工具书培训。于9月18日-23日,由辅导老师对公司各部门进行了现场运行指导,协助各部门建立了文件资料目录。这一阶段的培训,是关键的三步曲,领导层应该参加技术规范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应参加5大工具书培训,相关执行人员应参加运行指导。但是有些部门的负责人及与系统工作主要相关的人员工作比较忙,给以后的推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体系文件策划与编写、检讨:
9月25日由企管部组织召开了导入TS16949第二次协调会,形成了体系文件策划表。9月28日公司印制了TS16949技术规范,由企管部分发到相关部门,为进一步了解TS16949提供了丰富的资料。9月29日由企管部组织各公司管代、内审员召开了协调会并对部分程序文件进行了研讨。9月29日由企管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对TS16949的37个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进行了检讨,并由辅导老师进行了点评。9月30日分别由企管部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 了第二次程序文件检讨,为推进公司质量目标制定,理顺公司各部门与各公司接口关系,召开了质量目标制定及接口关系说明会。在此基础上,企管部与各内审员紧密结合TS16949技术规范要求,认真分析公司生产现状,通过1个月的紧张制定、评审和修改完成了37个程序文件和46个管理用指导文件,正式形成了公司的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涵盖了公司各部门/各公司主要流程,公司于10月1日由总经理主持召开了体系文件发布会。体系文件发布之后,公司各部门/各公司均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培训。对体系文件的培训应有公司各部门会同各公司共同进行,但公司各部门未积极主动地组织部门培训。2009年7月由咨询公司对公司内13名内审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培训,使他们基本掌握了内审的基本方法。
4.试运行指导:
按照TS16949现场运行指导计划,于2008年10月份由辅导老师场运行指导,共指导10个职能部门132项;通过现场运行指导,发现各部门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其共性表现为体系运行不规范,各部门之间接口不明确,有的程序文件与现实缺乏可操作性,表单填写不规范,职工对体系不了解等许多问题。同时各公司提出了受困扰的问题,如:公司领导经常不按体系文件指挥、协调工作;各类计划、报表重复提报现象严重;指标考核存在不合理,有经验的基层管理人员缺乏;新产品开发缺少实施严格的前期产品质量策划和控制计划,不能按标准要求对各供方实施相应的生产件批准;营销增加、削减计划不及时通知各公司,导致生产部门无法组织生产;工装缺乏过程最终检验为其量产带来很大困难。希望公司各归口部门严格按程序、按规范行事,尽快解决上述受困扰的问题。
二、TS16949过程审核、产品审核、内审及管理评审:
公司企管部按照TS16949体系推行计划,于2009年9月14日~15日进行了过程审核,总符合率为98%,其中发现了16项主要缺点,已经于9月21日之前改善结束。同时,企管部于9月16日~17日进行了公司范围内的质量管理内部审核,共发现不合格项2项,企管部组织各内审员通过对不合格项的跟踪监督,于9月23日前基本关闭了不合格项,关闭率达100%。
公司计划9月底的进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通知及计划已经分发。综上所述,本公司的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已初步进入运行状态,各部门初步建立了过程意识、顾客意识,但仍需持续改进。
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达成情况,组织机构的有效情况:
2008年公司确定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公司的质量方针为:“品质优良,顾客满意,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经过解释和培训,在员工的心目中逐步的产生了影响,员工能够以此为准则,在生产中得到贯彻,效果明显,说明我们的质量方针是适合的、有效的。公司根据产品的特点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上确定了质量目标,经过一年的努力,质量目标均达成,考核结果见经营计划完成表。经过一年的运行,公司现行的组织机构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没有出现严重的接口不清楚的情况。
四、经营计划达成情况:
2008年根据TS16949的要求制定了经营计划,各职能部门依照要求,对经营计划进行了考核,考核率达到了100%,经营计划目标基本完成,个别出现反常结果的,相关部门都作了纠正和预防,措施有效。
五、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经营计划的修订情况:
目前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经营计划都有效,要求企管部依照制定的经营计划,编写2009年的计划。元月份经过审批后发布实施。
六、质量问题客户/相关方投诉及处理结果,顾客滿意度调查情況:
对于客戶质量问题抱怨企管部专设了客服机构,依抱怨的异常程度要求责任单位于2日內完成原因分析及防止再次发生,改善对策,详见信息反馈表,如客戶要求用CAR Form或8D-Form回复时,则按要求要求回复,对于客戶相关指标:退货率少于目标150PPM和外部损失成本都能达到原订目标。2009年9月份对公司主要客戶进行滿意度调查,目标设定为81,调查结果为99.63%,目标达成。
七、实际的和潜在的市场失效的分析及质量安全环境影响评估
市场失效分析:世界汽车行业目前是出现了波动,故公司主导产品刹车盘成长性较低,但未来市场,随着经济复苏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质量失效模式:公司已对三刹车盘建立PFMEA,对质量、环境和安全方 面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制程预防和监测方法进行控制;公司已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定了各部门安全职责,并落实了各项安全措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等.八、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更改
本公司现在正向TS16949:2002进行过渡,各部门职责在原來基础上加入了TS16949的一些要求,但现阶段没有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变化的各种因素存在,將來可能随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会使本公司质量体系发生变化。
九、过程效率
通过一年的运转,公司各环节、各过程运转流畅,证明公司过程的识别适合公司的特点,过程是有效的;根据策划公司为每个过程都制定了检测的指标,保证各过程的有效运转,通过一年的运行,各指标均很好的得到了实施和控制,基本都实现了,保证了过程的效率。
十、下阶段持续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1.各部门TS16949过程意识不够,对过程行为与体系和标准不能一致。对此,下阶段将侧重组织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TS16949技术规范和过程意识培训,使其真正掌握TS16949过程方法。
2.今年生产上新台阶,各部门忙于应付正常的生产任务,而忽视了体系的管理,未把体系管理与正常的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些工作走了过场,因此以后各部门以后应按要求严格执行。
公司确定的管理目标于2009年11月中旬通过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剩下还只有1个月多月的时间,任务艰巨,今后的工作应加强程序文件的培训学习,严格按TS16949修订的计划组织实施,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完善运行体系,重点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此来推动公司管理上升一个新的台阶,要求部门一把手亲自抓,力争按计划通过TS16949体系认证。
以上报告,敬请各位领导审议。
报告人;刘德省
8.办公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篇八
关键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存在问题,建议
一、元宝山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概况
1.“三品一标”认证情况
全区57.2万亩耕地全部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现有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个, 绿色食品17个, 有机食品5个。
2. 农畜产品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耕地面积57.2万亩, 其中,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 粮食总产15万吨;设施农业面积13万亩, 其中日光温室8万亩, 塑料大棚5万亩, 露地蔬菜3.5万亩, 年产蔬菜65万吨。
全区现有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 (场) 27处, 其中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 (场) 16个, 奶牛存栏4.1万头, 年产鲜奶12万吨。
全区现有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15处, 年出栏肉牛4.6万头, 牛肉产量1.5万吨;肉羊养殖小区7处, 年出栏肉羊10万只, 羊肉总产量0.15万吨;全区500口以上生猪养殖场29个, 年出栏生猪13万口, 猪肉总产量1万吨, 总投资13.8亿元的温氏集团仔猪繁育养殖场已试生产, 达产后全区生猪年饲养能力达到100万口;标准化肉鸡养殖场46处, 年出栏300万只, 鸡肉2000吨。
全区现有24家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其中国家级1家, 自治区级9家, 市级14家, 年产值达到25.1亿元。
3. 机构建设情况
元宝山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成立于2012年3月, 编制8人, 独立办公, 设备齐全。全区五镇一乡一涉农街道办事处都成立了镇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 配备了办公用房和人员。区级管理站现有农药残留速测仪一台, 每年自行检测500个以上蔬菜样品;委托上级部门定量检测10个畜禽产品, 尿样检测333个。元宝山区已申报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 争取2015年建设完成。
4. 具体措施
(1) 开展宣传培训, 营造氛围。区管理站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电视字幕、开展培训讲座等形式, 积极向生产基地、市场、农资经营点、农户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并以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合理使用为重点, 加强对农牧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引导农牧民科学用药, 建立农牧业生产档案, 增加法律意识, 营造全社会重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支持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
(2) 强化源头控制, 确保质量安全。一是加强对基地和企业的重点监督, 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工作制度, 督促建立生产档案, 采取定期常规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方式, 全程监督生产者的生产过程, 对敢于碰触违禁农药和添加剂这条“高压线”的生产者或生产企业毫不手软, 坚决打击。二是坚持严格监督投入品,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三是从饲料、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入手, 从源头堵住有毒、有害投入品进入饲养环节, 狠抓动物防疫、检疫等。
(3) 加大监管力度, 确保消费安全。积极配合区农业执法大队深入到全区农贸市场、农资市场、种植基地开展专项整治。通过实地检查, 对个别农资销售点销售的农药登记不详和少数无公害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纠正。认真开展“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区规模养殖场 (户) 进行检查, 检查养殖档案是否完备;对全区饲料销售点、兽药经营门市、饲料 (饲料添加剂) 生产企业进行检查, 检查统购统销台账是否完备, 是否销售过期兽药、人用药, 饲料是否开袋销售, 饲料产品是否有标签标识、批准文号, 一经发现责令限期进行整改。
(4) 推行标准化种植, 保障优质安全。目前我区有五个基地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标准化示范基地, 内蒙古康绿源蔬菜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朝阳山蔬菜种植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
(5) 认真开展农残检测, 把好准出关。坚持企业基地自检、管理站抽检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严格检测, 保证了每一批农产品都符合国家制定的安全标准。按照市监管科的要求, 定期上报检测结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监管机构不健全, 监管能力不强。由于长期以来农牧业的主要任务是保供给,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础相对薄弱, 越是基层力量越弱, 现有监管能力与监管任务不适应的问题非常突出。乡镇监管站虽然赋予了职能成立了机构, 仍存在着职责不明确没有专人, 真正开展工作的不多, 机构尚需完善, 力量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措施落实不到位, 存在风险隐患。尽管经过这些年的努力, 我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平稳、但在每年的抽检中都有不合格的产品检出, 这说明源头控制、过程管理等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我们制订了《监管手册》建立了有关产地管理、投入品使用等十多项制度措施, 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三是产品抽检数量少, 覆盖程度低。尽管这几年抽检力度不断加大, 但无论是抽检的产品种类、产品的数量、还是抽检的时段与生产情况相比较仍然比例很小, 仍有监测盲区。产品是否合格只有靠检测, 产品检测是监管的重要手段, 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大产品检测数量, 增加频次、扩大范围, 消除死角, 防止因局部问题影响产业安全。
四是标准化生产规模小, 带动能力不强。目前我区农牧业生产依然以农牧户分散经营为主, 标准化生产基地比例小、规模小、层次低, “三品一标”数量少。标准化生产作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 仍需加大标准化生产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力度, 扩大规模, 增强带动能力。
五是检验检测站尚未建成, 检测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产品检验检测是加强农畜产品质量监管的主要手段和技术支撑, 而目前我区的检测站可研、初步刚刚批复, 资金不到位, 缺少必要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 只有速测设备, 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制约了我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发挥。
三、建议
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 把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定信心, 增强做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基本民生问题倍受社会广泛关注, “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形象, 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明确提出今后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由农业、食药两部门负责, 细化了部门分工, 划清了监管边界, 建立了部门间无缝衔接工作机制。我们的责任不是减轻了, 要务必进一步提高认识, 把思想认识和工作重点统一到《通知》的要求上来, 更加积极、主动、高效地开展工作。
二是要认真落实国办通知和自治区、市监管工作会议精神, 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区政府对本地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 作为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和薄弱环节的管理, 要积极争取政府在监管力量配备、经费条件保障方面的支持, 进一步落实农畜产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 全面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9.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总结 篇九
按照ISO9001-20xx标准,结合我公司资源,形成了与公司质量体系适应的质量手册,明确了对过程和活动的管理要求,规定了公司总的质量方针及质量体系中全部活动的政策,规定了对质量体系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体系中的各种活动的行动准则及其体系程序。通过明确的权限规定,包括管理执行、验证活动的方法,为完成质量体系中所有主要活动提供方法和指导。
二、对影响质量的各项活动作出规定:
依据质量手册中制定的质量目标和方针,明确规定并进一步阐明与质量活动有关人员的责任,权限和相互关系,使各部门相互协调并贯彻实施质量方针、目标,形成本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规定各项活动的方法和评定准则、描述、规范体系中的每个逻辑上独立的活动,使各项活动处于受控状态,对质量活动进行恰当而连续的控制,同时保证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作出反应并加以纠正。
三、人员的培训
根据需要制定全年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培训,把公司相应文件作为培训全体员工的教材,达到文件内容与技能和培训内容之间的适宜平衡,保持展开和实施的程序的协调取决于文件与人员技能和培训的有机结合,确保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都具有相应的履行职责的能力,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四、适时的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为保证体系适宜于实现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得到改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公司适时的组织对管理体系进行评审,通过发现不符合事宜,找出不合格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质量体系运行至今,已在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赢得可户信任方面取得明显效益,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以下几个方针是密不可分的:
1、领导重视是关键
我们在建立和运行质量体系的过程中,总经理始终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多次亲自主持专题会议研究探讨,不管在管理职责和资源配置上,均对质量体系的建立予以优先考虑,方使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得以顺利进行。
2、提高素质
在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全过程中,我们已考虑员工的整体素质教低的现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落实实施。但从目前情况看,提高员工素质仍然是我们公司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3、全体发动参与是保证
任何工作,没有广大员工的积极投入就难以完成。质量体系也是这样,必须是全过程控制,更必须是全员的投入。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几次开大会进行宣贯,进行发动,大力开展培训,提高广大员工的认识,提高了它们的投入的自觉性。
4、不断改进求完善
要确保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就要对质量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并把质量改进的成果作为标准程序以巩固,保证质量体系不断改进与完善。
五、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还有差距。有些部门负责人或职工对贯标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处理贯标与生产经营、生产的关系,传统的管理方式还没有与ISO9001标准的管理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履行职能部门的质量职能;视质量管理体系为负担,对贯标工作有应付心理、敷衍行为,搞形式,走过场。
2、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差距。一是依据ISO9001-20xx标准建立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很好地与企业原有管理体系文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程序文件与管理版法脱节,形成文件化管理体系上的“两张皮”现象,有些程序文件与相应的管理办法,在职责和内容要求上都都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二是程序文件没有真正地结合企业的管理实际,真正体现出用标准来规范各项管理工作的贯标目的,在文件规定上流于形式,注重表面现象,缺少对实际效果的控制和考核,在文件上还没真正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的管理机制。三是企业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不能及时的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管理体制的变化而变化,文件与管理实际脱节,特别是有些管理办法,长期未进行修改或换版,已根本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需要。
3、体系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是由于对体系文件理解不深,在程序文件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二是由于对标准规范掌握不牢,在工作中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三是还没真正把体系文件作为必须执行的文件,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按程序规定去做,四是没有真正接受ISO9001-20xx标准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五是以工作忙等种种借口,没有实施规范的管理,“两张皮”的现象还程度不同的存在着。
六、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
1、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对贯标工作的再认识
目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残酷,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从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工程创优着手,加强企业管理,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贯彻ISO9001-20xx标准已成为企业全面管理的基本要求,企业按照ISO9001-20xx标准建立全面管理体制,对企业长远发展极为重要。我们开展贯标工作就是利用ISO9001-20xx标准这一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来逐步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贯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标准作为企业全面管理的大纲,把质量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入到企业全面管理之中,使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按标准的思路来开展,实现贯标与企业管理的真正融合。
2、完善企业的体系文件架构。企业的体系文件应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加以完善,特别是把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管理体系融成一体进行设计。
10.办公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篇十
自公司成功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来,我们高度重视。把推行工作列入本部门的主要议事日程,紧紧围绕本部门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将本部门的质量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质量管理文件的学习情况
根据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我们组织了人员认真学习,学习培训率达100%。
二、体系运行情况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我们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规范了各项工作记录。通过对体系文件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对记录有效控制的重要性,我们建立了各项质量检验记录,工作记录,设备计量运行制度、分析中心管理制度等。真正做到工作程序的可追溯性。
三、人员培训情况
检验人员的培训是质量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一课,我们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适时组织人员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的人员,不仅是操作技能的培训,对安全教育,各类管理文件的学习也是必修之课。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使我们的质量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体系运作运用的新标准滞后,总是等到第三方要来复审的时候才发布执行,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便。建议改进这种方式。另外,还要对体系文件、体系的基础知识得以加强学习,对体系管理还要严格要求,加强检查和控制力度。最后还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分析中心
11.办公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篇十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站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总采血量为150000U, 1U=200mL全血。血液报废的来源为: (1) 实验室检查没有达到标准; (2) 质控质检; (3) 血液成分的分离; (4) 血液采集。
1.2 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血站采血控制、血液的备份情况、血液保存的情况进行分析, 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前后的质量测量指标进行比较。
1.3 指标观察
指标包括: (1) 采血非正常报废率; (2) 血液成分制备非正常报废率; (3) 血库非正常报废率。
2 结果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 血液非正常报废的数量在132~158U, 报废量较低, 报废率在0.25%~0.28%, 报废率较低。血液总非正常报废率比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值低。
我站于2009年10月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通过实际的运行,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采供血的质量。员工增强了对血液的质量意识, 记录较为规范, 血液报废率下降较为明显, 顾客满意率有所提高。
3 讨论
3.1 明确建立的方针
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必须明确管理的目标以及方向。本站在设置质量方针以及质量目标时, 质量方针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保证献血者以及受血者的健康为原则, 注重满足用血者的需求, 提高血液的质量。质量目标设定为: (1) 无偿献血率达到100%; (2) 红细胞分离率超过95%; (3) 感染控制率达到100%; (4) 顾客满意度超过95%; (5) 血液制品的合格率以及出站率达到100%。
3.2 领导加强重视
《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为血站采供血提供法律依据。以上法律法规对员工的职责作出规定, 站长是法定代表人, 是血站质量的首要负责人[2]。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不断的完善, 对于血站而言, 血液的质量是核心, 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血液质量的基础, 采供血服务较为复杂, 环环相接。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涉及到多个部门, 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体系的运行。最高管理者强化管理工作, 并进行协调, 各个部门相互配合, 质量量方针, 设定质量目标, 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监控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 保证其正常运行。
3.3 对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在过程中得以体现。质量监督员以及科室的主任需要监控科室的质量, 质控科监督管理血站的业务活动, 确定业务流程, 明确沟通的方法, 全面控制生产过程, 如血液采集、制备、检测等[3]。在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时, 标准的制定需要和实际的工作紧密的结合。在运行的过程中, 对于出现的不合理的现象, 应当进行及时的检查, 采取措施, 保证体系的有序运行。
3.4 进行全员培训
员工的质量意识对体系的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必须拓展培训的层次, 丰富培训的方法, 不断强化训练,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通过加强培训, 员工树立质量的意识, 注重服务细节, 端正工作态度。培训的内容包含解读法律法规, 熟悉行业的标准, 教导输血的技术以及知识。结合不同的对象, 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在进行培训时, 可以邀请专家讲课, 鼓励员工继续学习;员工加强自主学习, 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针对员工、科室、单位详细制定学习计划, 并紧抓落实工作, 进行定期的考核。
3.5 进行审核以及评审
进行审核以及评审有助于质量体系的运行。审核的关键在于对体系的适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验证。审核的内容如下:第一,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可行性;第二, 体系文件的涵盖面是否广泛, 文件的接口是否明晰;第三, 组织结合与实际需要的相符程度, 明确部门以及岗位的职能。
综上所述, 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有助于保证采供血的安全, 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究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血站采血控制、血液的备份情况、血液保存的情况进行分析, 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 血液非正常报废的数量在132158U, 报废量较低, 报废率在0.25%0.28%, 报废率较小。血液总非正常报废率比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值低。结论 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有助于保证采供血的安全。
关键词: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体会
参考文献
[1]林国奎, 黄新宝.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几点体会[J].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0, 12 (4) :136-136.
[2]牛慧佳, 张琦, 王伟.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评价与体会[J].职业与健康, 2010, 26 (6) :696-697.
12.品管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汇报 篇十二
为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品管部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在运行四个多月的过程中,不断纠正不足之处,完善本部门管理体系,使之较以前有明显的改观。
一、部门主要工作
品管部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派有专人负责,做到测量设备有专门的台帐清单,进行编号统一管理,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完好率。
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品管部严格进行进货检验、半成品检验、过程控制及成品检验,并对现场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工序内的不合格品及时返工,或做相应处理,并针对不合格现象,分析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二、产品质量分析
公司质量管理运行以来,编制了检验规范,发放了相应的检验记录,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成品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了97.5%,公司产品质量稳定。
三、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质量问题及时处理率100%;成品一次检验合格率97.5%,目前为止产品错、漏检率为0。
品管部
徐建平
13.办公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篇十三
采购部是生产过程源头和质量控制的关键部门。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我部依据ISO 13485:2003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 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要求对所有相关原辅材料采购过程按照采购部采购技术要求、《SMP》和《SOP》进行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使管理体系在我部得以畅通运行。
全年采购20次,主要原料原值50万元。
2013年在满足公司生产需求的前提下,本着“价低质高”的原则,对所采购物品的供应商重新进行了筛选和评审。
人力资源部是建立、实施、保持、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保证,是企业最根本的资源,按照标准的要求,确定不同岗位上人员的能力要求。我们对岗位人员定期考核及评价,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用人机制。公司所有岗位人员基本能满足能力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质量意识,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我们制定了培训计划,2013年负责组织对不同部门相应的培训共计***次。
通过质量体系的运行给采购部及人力资源部的实际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发现了一些问题的根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这两个部门的工作程序更加有条不紊,从而使这两个整个部门保持优质高效的运行,使我们的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采购部、人力资源部
【办公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推荐阅读:
办公室体系运行小结06-15
质量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情况办公会发言稿08-22
洋泉镇党政办公室2011年度工作情况08-08
统计局办公室工作情况的汇报09-10
行政办公楼建筑装饰装修部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09-22
工业园区办公室贯彻落实全委会精神情况汇报07-17
清理办公用房整改情况汇报08-29
办公室办公环境管理制度10-01
办公室日常管理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