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总结

2024-12-20

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总结(10篇)

1.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总结 篇一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在这短短的十四天里,不仅让我认识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信息技术,同时也让我见识了很多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让我觉得还有很多知识、技术需要学习,现将这十来天的培训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开阔眼界

赵副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发展的思维与路径、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融合形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思考与技术以及陈教师给我们讲解了智能化时代的教育变革,让我见识到了新时代下的教育、教学在慢慢发生改变,所以得适应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与能力。

二、提高意识

蒙老师、陆教授跟我们释读了信息化教学比赛的规则,给我们介绍了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流程以及分析往年优秀作品,让我们不仅见识到了国家级比赛,还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我们职业院校教师的优秀作品,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意识得到提高,让我们明白教育、教学不单单只关注自己的学生,还得放眼全区、关注国内外,不断不断改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与能力,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到技术

了解了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知道了当下流行的教学模式以及所用的工具,学会使用美化大师等PPT插件,对教案进行美化;掌握利用思维导图工具,让教学条理更清晰;懂得录制微课的工具、流程、方法,录制微课,更好地实现差异化教学;明白了翻转课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翻转课堂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等,现代社会教育、教学所涉及到的信息化技术。

不知不觉,十来天过去拉!在这十来天的学习里,不仅学到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意识还学到了技术,让我感觉到在以后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需要学习、提高。总之,这次培训受益匪浅!最后,谢谢在这十几天辛勤付出的各位老师,谢谢!

2.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总结 篇二

我校通过多年实践, 对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已成为一项专题工作。人事部门每年集中安排7~10天时间, 以短训班的形式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新教师进行专项教育, 为新教师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学校的人才储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及时、规范、全面的岗前培训能使新教师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科学和人文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因此, 岗前培训是职业院校教师有组织地获取教育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步骤, 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岗前培训的实施原则

及时性学校新教师有高校毕业生、引进和调入人员等, 通常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这些新入职教师都需要快速地了解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因此, 岗前培训要及时, 尽快使他们明确工作职责, 熟悉工作要求。新教师一般是每年7~8月报到, 所以学校岗前培训宜安排在8~9月进行, 若过迟, 则不利于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工作的开展。

全面性新教师培训的内容要全面, 包括教学技能、管理规范、校史校情、师德师风、服务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教师礼仪与人际关系处理技巧、教学科研、继续教育、行政后勤等。通过培训, 使新教师全面掌握教育理念、专业特色、教学规范和工作流程, 尽快融入学校大家庭。

实用性高校毕业的新教师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知识, 但学历教育的结束绝不是学习的终结。高校毕业只解决了教师这个特定职业“教什么”的问题, 而没有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因此, 职业院校对新教师的岗前培训要讲究实用性, 重在使其能掌握从教规范和要求, 以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具备与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规范性岗前培训是新教师到校后参加的第一次集中活动, 规范化的培训会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整体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因此, 从计划的制定到具体时间的安排, 从组织领导到培训师选择, 都要十分认真。职能部门应派专人具体负责培训工作;要求参加培训的新教师准时听课, 遵守纪律, 培训结束要写培训体会和小结, 并接受严格规范的考试, 不能敷衍了事。

多样性培训形式要多样。一是校级培训与科室培训相结合。校级培训主要学习全校统一的内容, 如校史校情、师德师风、教育理念、各项规章制度、校内工作流程等;科室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技能、管理规范等。二是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集中培训后, 新教师还要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真复习, 领会精神实质。三是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可以采用专家讲座, 也可组织观看影视资料, 可以组织实地参观走访, 也可以交流对话, 还可以请专业负责人做报告。

岗前培训的实施步骤

(一) 确立培训目标

岗前培训的首要任务是让新教师进一步了解学校, 对学校的历史、远景发展、文化、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及教师发展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 依据社会发展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出的要求, 结合学校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使新教师明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进一步坚定自己的选择。

(二) 制定培训计划

新教师的培训是多元化、全方位的, 旨在促进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培训计划应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文化修养、基本技能、业务水平等内容。计划可分阶段、按步骤实施, 不一定一次性集中完成, 特别是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培训应循序渐进地开展。

(三) 完善培训内容

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这四门教育理论课的培训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进行。校本培训的内容则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情况有效的新教师培训方案首先应让其全面了解、认识本学校。可以带领新教师参观各个科室和部门, 减少陌生感, 增加其归属感和使命感。在现有的就业信息渠道下, 并不是每位应聘教师都能对学校有足够的了解。因此, 有必要从学校的角度来描述学校的情况、优良传统以及教职工应具备的优良品质等, 使新教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学校历史、发展前景新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教学工作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详细阐述学校的发展历程、战略思想、现状与远景规划可以使新教师对职业教育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职业自豪感和认同感。

学校规章制度及教师个人的发展空间应详细介绍新教师最为关心的薪酬、福利、奖励及人事管理等相关制度, 使新教师对学校制度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进而使其对学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将给每位教师带来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 应使新教师对学校产生使命感, 科学地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教学实践能力国家对教师任职资格有学历规定, 有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审视, 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 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学科专业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育专业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教师只有把“教什么”和“如何教”都解决好, 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岗前培训是帮助教师解决“如何教”问题的重要举措, 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培训具体包括: (1) 教案与备课笔记书写培训。这是加强教师内功修炼的重要步骤, 是提高新教师严谨治学态度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根据教学管理规范要求, 对新教师的教案、备课笔记书写作出明确规定, 并运用反思方法培养反思型教师, 提倡新教师写教学案例、观察日记、课堂实录等。培训结束后, 学校对教案、备课笔记进行检查评比, 加深新教师对教案与备课笔记书写的重要性及严肃性的认识。 (2) 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知识与能力培训。要求教师根据相应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 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程序、媒体等能进行分析和选择确认。岗前培训时, 应精心挑选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在本领域具有一定威望的教师进行示范讲授, 组织教学观摩等活动, 促进新教师对教学技能技巧的掌握。同时, 开展新教师的试讲和说课活动, 让新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 探索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为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3) 敬业爱岗精神、职业道德培养。应组织新教师接受职业道德教育, 学习高等教育法规, 并结合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和学校现有的制度进行讨论交流, 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培养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 帮助青年教师牢固树立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的思想和“从教德为先”的思想, 使之在日后的教书育人工作中能用师德和爱心去感染学生。

其他内容培训学校在提高新教师教学基本功、责任感的同时, 应传授其必要的礼仪与人际交往技巧, 尤其是与学生、其他教师、行政人员及家长等沟通的技巧;结合教育教学实际,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 培养他们对教师职业特性的认识, 使他们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另外, 关系教师日常生存与发展基础的薪酬福利等情况也应在培训中有所涉及, 使新教师既消除后顾之忧, 又打消不切实际的想法, 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 为学校和自身发展倾尽全力。

岗前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岗前培训总的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集中授课为主, 并采取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实践或讲评、外出参加交流等形式, 调动新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培训效果。集中授课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如分组讨论教学法让每一位教师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观摩教学法让教师对一堂观摩课的优劣进行评价;模拟练习法使大家都能从中受益。除此之外, 还可以依托网络、拓展训练、互动游戏等载体, 通过开展人机对话、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集知识传授、技巧演练、经验分享于一体, 不仅使新教师深入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 也促进他们提高教学技能, 改善教学方式。

岗前培训的评估检测

对岗前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检测, 目的是从受训者的角度来考察其培训前后行为的改变是否与培训目标一致。通过对现状与目标之间距离的比较, 不断总结经验, 改进培训措施, 提高培训质量, 有效地促使被评价对象不断达到预定目标, 为下一阶段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我校要求岗前培训后每位新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同时, 学校采取量化考核手段, 制定切实可行的、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考核标准, 通过对培训后新教师进行相关基本理论知识、规章制度、技能操作的考核, 检验培训效果, 进一步促进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岗前培训作为新教师继续教育的起点, 能起到教会新教师“走路”的作用, 发挥“启蒙”功效, 能为新教师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 必须重视起来。

摘要:岗前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步骤, 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工作实践, 介绍了实施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原则、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职业院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参考文献

[1]夏瑞明.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 (6) :64.

[2]袁祖望.论高校教师的教育专业化[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4) :67.

[3]张建平.论教师专业成长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新体系[J].教育与职业, 2006, (36) :54-56.

[4]刘湘云.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2) :64-66.

3.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总结 篇三

关键词:职业倦怠;原因分析;职业意识;职业乐趣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252-01

职业倦怠是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是指个人不能成功的应付各种压力,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地应付工作应激的一种反应。一般来说,患了职业倦怠的教师要经历三种心理反应。第一是情绪耗竭。这个阶段的教师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常常表现为早晨不想去上班,形成对学生的消极的玩世不恭的态度。第二是人格丧失。一般表现为减少和断绝与学生的联系。第三是降低成就感。教师一旦经历着三个过程,就会引起动机上的变化,进而在生活方面出现失败感,社会心理学称之为“习得性无助”。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便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受害者。

一、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社会因素社会、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学校、校长便把这种高期望转移到教师身上,使教师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心理的压力不断增加。同时,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趋向多元化,这必然使教师常常陷入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的困境。从而引起教师的倦怠情绪。

2、组织因素教师长期工作在学校这个环境里,课堂是教师主要活动场所,学生越来越难管,课越来越难教。作业、考试、教学评比等等,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与学校领导,同事的关系因为教学成绩和职称晋升等敏感问题而变得越来越复杂。

3、个人因素研究发现教师性别、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教师个体的性格特征等和教师职业倦怠有相关。

教师的职业需要是个体从事教师职业活动的潜在动力,是个体工作积极性的心理源泉,主要有三个基本因素:一是从生活的需要出发,把教师职业需要视为谋生的手段;二是从发展个性的需要出发,满足个人的职业兴趣,发挥个人的专长、特长和才干;三是从承担社会义务的需要出发,把生活的需要作为自己的职业需要。个体由于对这几种成分的偏重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职业倾向。

其中,有代表性的倾向有以下几种(1)献身倾向。(2)成就倾向。(3)兴趣倾向。(4)实力倾向。职业需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个体实践的深入,职业需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对教师的岗前培训不仅需要有教学技能,还要涉及到树立正确的职业需要,而且这种培训要贯彻教育生涯的始终。

职业评价取向是个体在生活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对不同的职业类型的相对等级的综合评判,影响评判的因素包括职业的生活声望和地位,也包括职业本身所能给予从业者物质与精神满足的程度。职业选择原则是指个体面临实际的职业抉择是的依据,它与职业价值取向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职业价值取向是影响个体择业的重要因素,但是个体并不完全是依据职业价值取向进行择业,即在职业价值评价的依据与现实选择职业的依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见,职业意识是个人对职业的最真实的看法及从业后的职业体验,教师只有体验到职业乐趣才不会产生职业倦怠。

二、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感悟生命之趣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其使命就是给予,把自己的知识无条件地教给学生。作为教师,工作之外的工资、福利等是间接满足,工作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却是一种直接的满足。在教师职业活动中,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情感融通都是别的职业难以得到的享受。教师工作的直接乐趣在于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看到一批批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取得成功,是教师的最大幸福。

三、教师要沉浸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充实的职业生活

教师除了认真搞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外,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学科、时间和机遇来实施教育科研,进行教育改革;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积极参与富于文化内涵的参观、游览、讲座等社团活动,即可以开阔生活视野增长知识,又可以增强社会交往活动能力;时常反思和进行自我教育。

四、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共创教育幸福,享受育人之乐

教育的幸福来自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体验,它是互相分享的。教师这种幸福表现在时间上,教师可以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表现在空间上,教师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影响巨大。

五、教师要增强自我教育效能感

教师的效能感是教师在教育领域中教育的作用特别是自己是否有能力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主观判断和信念。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有关活动中的行动积极性高,他们乐于付出努力,并采取适当的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而当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和克服时,他当初的自我效能感就得到了证实,也就进一步维持了行为动机。可以说教师较强的教育效能感直接影响其对教育教学的信心和行为,这又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鼓舞,成为其学习的一种动力。

4.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训总结 篇四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及专业建设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我校会计专业更好地发展,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与教研室的同事共4人于2018年8月15―18在青岛参加了为期2天的《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建设经验交流与对话研修班》。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对现代学徒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长春教育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工学博士赵有生和青岛工贸职业学校教学副校长于万成两位专家对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使我对现代学徒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2.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即“双主体育人”和“双身份学习”。即学校和企业作为育人的双主体,学生则兼具学生和学徒两种身份。这种特点要求学生双身份学习、双合同签订、双场所教学、双资源利用、双考核评价、双证书融通等等。

3.目前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做法

(1)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首先,选好合作企业是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要遴选那些对人才有内在需求、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培训能力的企业进行恰谈合作事项。其次,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是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容。校企双方要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共同开发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共同开展双导师教学与管理,共同进行学校及企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管理制度,共同进行学生的评价与考核。

(2)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

首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企业学徒培养、学校学习方案。其次,要构建起“工学循环”即校内项目教学――校内专项训练――企业学徒实践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再次,校企要构建双线交织、层次递进的课程体系,即从基础课程出发,逐层递进理论实践综合课程、理实一体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顶岗实习课程。在每一层面的课程中都要结合实际交织企业课程和学校课程。其核心和重点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企业课程的开发。最后,校企共同进行教学资源建设。以行业和企业标准为准绳,从素材资源开始,进行课程资源、实训资源、考核评价资源等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实训项目指导书、网络课程、案例库、企业课程教材、岗位标准与流程等则为教学资源的呈现模式。

5.职业培训培训工作总结 篇五

我校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并结合我校毕业生实际情况,对应届初中毕业生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现已结束,特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统一安排

为了使毕业生在走出校门之前有一技之长,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由校长主抓培训工作,要求做到,有教材、有教室、有评估、有总结、有教师、有教案。

二、保证授课时数

学校安排初中毕业生参加培训。

为了保证授课时间,实行培训点名制上课。

三、保证质量

1、要求每个学生要做好学习笔记,按时交作业。

2、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了考查。

通过评估,参加培训的毕业生成绩全部合格。

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培训我们已认识到了他的重要意义,要为学生的生存着想,为学生的今后发展着想。所以,今后我们要向培训工作搞的好的学校虚心学习,力争下年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XX中学

6.职业素养培训总结 篇六

职业素养是每个员工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员工好的职业素养,将是我公司整体风貌的展现。简单而言,职业素养是员工对自身工作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体现,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我们工作中遵守的基本道德。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等的总称。我们在工作中,首先不能违纪违法。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不迟到、不早退、在工作中担负起自己的工作责任。为公司为自己造出高品质汽车。

二: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主要是有认同感、归属感、忠诚度和责任意识。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认识公司的企业精神。愿实现公司的企业愿景而奋斗。而归属感基于认同感,高于认同感,具有主人的意识。目前我们还没具有这样的职业意识,也许我们原先的企业文化和北京现代的企业文化相差较大,一时还没有吸收北京现代的企业文化。在工作中,要逐渐培养自己的职业忠诚度,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庭。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利益,要勇于为北京现代这个家庭付出,付出了才会有收获。

三: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主要是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习能力一定要重视基础,才会学得更精,才会触类旁通,才会走得更远。在工作中要带着问题去学习,不要等着被动的学习。还有,我们是一个团队,很多工作都是一起协同完成的。在团队中就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大家互相学习,虚心请教。

7.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总结 篇七

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

从社会学的视角而言, 专业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成熟的产物。

教师职业标准应该以教师的服务理念为基点设计具体的道德标准。在当前由于商业文化盛行而导致教师职业道德滑坡的背景下, 将服务精神确立为我国建构教师职业标准中的道德标准的基点更有现实意义。

人类社会早期虽然存在社会分工, 但分工并不明确。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明确, 社会中出现了职业, 某些职业由于具备了特定条件而逐渐成为了专业。可以说, 专业就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满足了特定标准的职业。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也基本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教师是由长者、官吏或者僧侣兼任的, 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比较随意, 很少人能长期从事教学活动。随着欧美一些国家的政府兴办初等学校, 政府在为教师提供一定经济待遇的同时, 规定教师除从事教学活动之外不得兼任其他职业, 教师成为了专职。到18世纪中下叶, 现代学校系统的建立和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客观上要求教师在具备学科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教育知识, 以便教师能够对集中在一起的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而教育科学化运动凸显了教师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 一个人只有接受过师范教育并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及获得教师资格认证之后才可以从事教师职业, 教师职业已经具备独立于其他职业的特征, 开始向专业化发展。20世纪60年代之后, 随着基础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提高, 人们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素质的要求日渐强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遂成为一种潮流, 不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性组织在其文件中要求将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进行对待, 一些国际性教育会议也将教师职业专业化作为会议主题, 而且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到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均在其政策或法律中规定了与教师职业专业化相关的内容。可以说, 教师职业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

教师职业专业化就是教师职业逐渐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 确定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必须以确定专业的标准为前提。人们对专业标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也形成了诸多观点。根据刘捷博士的梳理, 国外的杜威、布朗德士等学者和国内的曾荣光、叶澜等学者分别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的标准。[1]其中, 利伯曼提出的界定专业的8条标准是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2]

(1) 范围明确, 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 (2) 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 (3) 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 (4) 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 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 (5) 在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 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 (6) 非营利, 以服务为动机; (7) 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 (8) 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

分析诸位学者关于专业标准的观点不难发现, 学者在确定专业标准时主要采用的是“结构-功能”模式。出现专业标准数量不一的原因一是学者对是否将专业的功能作为标准存在不同看法, 二是学者对专业功能发挥的基本条件进行分解的详细程度和描述角度不同。学者对专业功能发挥的基本条件的认识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这些条件包括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专业自主权和专业组织。笔者认为, 虽然每一种职业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但是不同职业发挥的社会功能在性质上存在差别, 将“功能”作为专业的标准有助于我们准确区分专业和职业。综上所述, 一种职业被认可为专业一般应符合以下四项标准: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具有一定的专业道德;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成熟的专业技能;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教师职业专业化就是教师职业逐渐符合专业的四项标准的过程。根据专业的四项标准,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包括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教师专业道德、教师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以及教师专业自主权和专业组织四个方面。

二、教师职业标准的构建

构建教师职业标准需要确定教师职业标准的内在结构和具体内容, 由于为获取教师资格的公民和入职后教师的学习和实践的内容均存在一定差别, 衡量获取教师资格的公民和入职后教师的水平的标准不但应该存在具体内容上的差别, 而且应该存在结构方面的差别。当前, 学者对如何构建我国教师职业标准存在不同认识,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者没有区分教师职业标准的适用对象是为获取教师资格的公民还是入职后的教师。教师职业标准在适用对象上的差别已经表现在其他国家制定教师职业标准的实践之中, 例如英国2002年颁布的《英国合格教师的职业标准及初任教师培训的要求》中的教师职业标准部分以获取教师资格的公民为适用对象, 澳大利亚2010年颁布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以入职后教师为适用对象。为了强调教师职业标准的针对性, 鉴于我国已经实行了教师资格制度, 关于获取教师资格条件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多, 本文主要以入职后教师的职业标准为研究对象。

1. 不必或不能反映在教师职业标准中的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

教师职业已经处于专业化的进程之中, 作为指导教师发展和衡量教师水平的教师职业标准应当反映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但是学者在确定专业的标准时主要采用的是“结构-功能”模式, 这样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也成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个内容, 同时我国的教师职业专业化起步比较晚, 专业化水平还不高, 这两个原因决定了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部分内容没有必要或者没有可能反映在我国的教师职业标准之中。

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表征的是整个教师职业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整个教师职业对社会进步贡献的大小并不能证明教师个体是否合格或者是否优秀, 因此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没有必要作为教师职业标准的内容。

教师专业组织本应是教师群体组成的旨在保证专业权力、保证专业水平和提升专业地位的组织, 但是我国目前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培训基本上由国家负责组织, 现有的教师专业组织不但没有承担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维护教师权益的职能, 而且规模比较小, 多数中小学校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均没有加入教师专业组织。在这种背景下, 教师个体是否加入教师专业组织并不能表明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高低, 因此教师专业组织也不应该作为教师职业标准的内容。

2. 必须反映在教师职业标准中的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

教师专业道德、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专业自主权应该被每一位教师所具备或享有, 而且不同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和行使专业自主权的能力有高低之别, 不同教师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有多少之别, 因此这些内容应当和可以作为教师职业标准的内容。下面具体分析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这三项内容如何反映在教师职业标准之中。

(1) 教师专业道德。专业人员将所从事的工作作为一项事业, 将服务对象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并根据自己所提供服务的质量来取得报酬, 可以说, 专业道德的实质就是服务精神。由于教师劳动具有价值性和劳动主体与对象的主体性的特点, [3]这决定了教师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更强的利他性和服务性。因此, 教师职业标准应该以教师的服务理念为基点设计具体的道德标准。在当前商业文化盛行而导致教师职业道德滑坡的背景下, 将服务精神确立为我国建构教师职业标准中的道德标准的基点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需要指出的是, 强调教师的服务精神并不是排斥教师获得高报酬, 而是要求教师首先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 作为对高质量教育教学服务的回报, 教师才能获得高报酬。换句话说, 教师获得的高报酬是教师提供高质量教育教学服务的结果。我国已有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研究过于强调教师职业专业化对提高教师经济地位的作用, 容易造成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师经济地位的误解。无论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理论还是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实践来看,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首要和主要目标都是提高教师质量, 提高教师经济地位的目标只不过是提高教师质量目标派生的一个结果。

(2) 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职业成为专业的内在依据, 应该作为教师职业标准的核心内容, 系统全面地反映在教师职业标准之中。就教师专业知识而言, 教师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教师不但要知道教什么, 而且还必须知道如何教, 相应的教师专业知识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还包括教育知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教师职业认识的不断深入, 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外延应该超出学科知识即教师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教育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在学科知识方面,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逐渐深入, 教师必须掌握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 “这是作为人类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教师所必需的, 也是要与充满好奇心、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的学生共处, 并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胜任教育者角色的教师所必需的, 同时还是需要随着时代、科学发展而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师所必需的”[4]。在教育知识方面, 专业区别于一般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专门职业把服务和研究融为一体, 即专业人员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 同时为了保证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还要在服务中不断进行研究, 通过研究提高专业水平”。[5]教师职业专业化之后, 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不但要知道教什么和如何教, 而且要知道如何改进已有教的内容和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关于研究创新的知识, 从而帮助其增强研究创新意识和提高研究创新能力。就教师专业技能而言, 教师除了掌握学科教学方法的技能之外, 还必须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师的专业技能, 不但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更因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基本上已经连接了互联网, 配备了多媒体设备, 这对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迫切要求。

(3) 教师专业自主权。教师专业自主权是以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形成的教师专业组织和教师个人独享的权利。由于教师职业标准的主要功能是指导教师个人发展和评价教师个人水平, 这里仅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分析教师专业自主权。虽然教师专业自主权强调的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从事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活动时不受外界干预的自主性, 但是教师行使专业自主权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 是教师展现其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职业标准应该从考查教师专业能力的角度来规定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内容, 将教师的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转化为能够测量的教师专业能力指标并进一步进行分解。这里特别强调一下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权,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没有规定但又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项权利, 因为教师为教育教学活动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这就要求教师职业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权作出回应。然而, 北京师范大学“我国教师社会与经济地位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进行的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权的调研发现, 虽然接受访谈的中小学校教师普遍认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管理, 包括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惩戒, 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表示不知道如何进行管理, 尤其不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惩戒,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还比较低。为此, 教师职业标准不但需要规定教师应该熟悉与教育教学管理相关的政策, 而且需要规定考查教师管理学校场地、教学设备与设施和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采取合理措施的能力指标。

(责任编辑:刘福才)

参考文献

[1]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56—61.

[2]Liberman, M.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M].PrenticeˉHall.转引自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 (中文修订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452—453.

[3]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5.

[4]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 (1) .

8.德国职业院校见习教师的培养 篇八

企业有全职和兼职两种培训师。比如,戴姆勒奔驰公司采用全职培训师(其工作性质就是培训);再如,一些建筑公司采用兼职培训师(既带徒弟,也有其他工作)。小企业培训师的资质必须是师傅。对“师傅”的培训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专业实践,第二部分是专业理论培训,第三部分是企业经济学培训,第四部分是企业教育学培训。大企业培训师的资质是专业资质和企业教育学资质,小企业和大企业培训师的培训区别在于专业培训(120课时左右)。

巴符州职业学校教师的类型有学术型和技术型两种教师,其培训由州教育部负责,而企业培训师的培训由国家实施。

有培训资格的企业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具有符合培训的硬件条件;第二,有足够的专业人员;第三,具有培训资质的培训师,见图1。

企业培训框架中对企业教育学的内容,国家有明确的规定,比如,教师应掌握的包括:监控企业经济学、培训计划、如何实施培训内容、培训结束的考核等。

企业找到一个学徒,签订职业教育合同,合同范本及说明包括了职业教育期限、地点、甲方和乙方义务、薪酬及其他福利、职业教育时间及假期、合同的终止、企业说明、争议处理、完成地点等条款。甲方是企业,乙方是学生,不到18岁的学生必须有父母签字。职业学校和企业两方同时做计划,并相互邀请对方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比如,西门子公司,就会请职业学校的教师来商讨培训计划如何做,这关系到企业后续员工的来源。如果培训做不好,就招不到企业的学徒,就会出现员工不足,这也是企业做好职业培训的源动力。

德国各层面的教师培训组织情况

州层面培训的组织:在艾斯林根教师培训学校,5~7人会组成一个专业的培训专家组(ZAG),即专项工作委员会。这个组的成员是高级专家。从校长、企业了解、收集到培训需求,确定各自领域的培训内容及课程(未来一年的)。比如,8个培训科目,每个培训科目都有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找培训师(来自学校、企业),每周2.5天一个培训科目,历时1年。培训结束后,培训组织者会组织一个对培训效果、建议的教学评价问卷。

区域层面的培训组织:见习学校里的继续教育面向区域需求,每个区域只面对区域短期的培训计划,2~3个月,每周1天。重点是教学法和教育学,培训结束后也要通过问卷了解情况,调查还希望组织何种培训,根据教师参加培训的愿望来确定未来开设什么培训项目。

学校层面的培训组织:除了州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培训外,第三级是学校的培训,由学校制定培训项目。

德国教师的成长通道

教师通过国考,就成为一个公务员——教学顾问(Studienrat)。这名教师积极参加培训,联系企业,2~5年后申请并经校长评价成为高级教学顾问(Oberstuchenrat);之后,他承担更多的其他工作,如一些学校展出活动,5年左右他就可以成长为一位教学主任——教研室或系主任(Studiendirehtor),这需要由地方政府委员会评价,这之后就要承担管理教师的工作了;如果再经过5~10年积极工作并且校长退休有空位置时,就可以申请为高级教学主任——校长级别(Oberstudiendirehtor),这需要由州政府教育部门评议委员会决定。每个级别的位置都有数量限制,需要申请和评价。

德国职业学校见习教师的培养过程

Elisabeth Siegmund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德国职业学校见习教师的培养过程。来培训的见习教师有三种结构:一是来自于大学,只有专业背景,没有接受过教育学的培训;二是在大学里已经准备好从事职业教育,学了一些教育学;三是介于以上二者之间,学了一点教育学知识,准备去文理高中任教的教师。

见习教师第一个阶段都要在教师进修学院学习,来这里的学生情况不一样,(各个高校、各个地方、处在实习的时期、来的专业也不同,都参加了第一次国考即大学的毕业考取硕士),所以集中4周的学习。4周的集中培训目的是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通过统一培训达到初步一致。这4周的培训方式是综合性的,各种教育方式都有。

这4周培训内容共包括十个方面:综合性信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专业教学法、学校的法律事务和组织结构、职业的愿景、基础教学法的训练、Moodle信息平台的应用、学生个性化发展、教育学诊断、给学生提供咨询的能力。

接下来有两个阶段的学习。第一阶段是半年,2天在职业学校见习,3天在见习教师进修学院学习,职业学校培训师要两次听培训学生的授课。先是开展45小时的第一专业独立授课(如企业经济学),再开展45小时的第二专业独立授课(如英语),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第三、四个45小时是听任教多年的教师授课。

第二阶段是一年,每半年一个成绩单,培训师要听培训生2次课。在第一个半年里,在见习教师进修学院被听一次课;第二个半年里,在学校里完成每周10~12学时的授课,会被听课一次。培训师将听课的优劣处反馈给职业学校校长。

培训学时分布: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78/120);学校法律、组织管理(24/30);教学法(102/125);补充讲座(72,可选修)。

见习教师18个月的大致安排是第一阶段3天在进修学院,2天在受聘学校,第二阶段1天在进修学院,4天在职业学校。

国家再次组织考试:写一个教学分析案例,撰写企业经济学论文。完成学校组织和法律法规方面的考试SR/SO;口试30分钟,权重1.0。LP1-LP3三次试讲,每次45分钟,依据学生的两个专业来决定,如果学的是企业经济,试讲一次,英语2次。听试讲的有培训师,考试委员会,还有各方专家。

各项考试的权重:比如,学校法律1,论文1.5,教育心理学1,三次试讲4.5,专业教学法2,校长评价3,共13分。

每个考试模块都只有1次补考机会,如果考不过国考,全德国都不会提供教师的资格,实际上就是认为不适合从事这个职业。

在第一阶段,如有的教师觉得自己讲得不太好,可以推迟,如果再不好,就要考虑适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了。

见习教师一年半培训期间每月有900~1000欧元收入。见习教师培训后去学校当教师前是分配形式,在见习期间等同公务员。国考通过后,有2年试用期,供职的学校校长评判。如果试用期不合格,同样被认为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

通过考察与互动,我们从微观层面掌握了德国职业院校教师在正式成为教师前的18个月周密的培养和考核过程,培养了教师诸多能力,考核也以实操(讲课)为主,为这些准教师正式走上讲堂提供了一个非常规范和系统的培养平台。我国在新教师的培养上,从国家层面进行的培训内容有教育理论学习,学习内容基本在12~15天左右,考核主要是笔试,其他的培训基本都是各个院校进行组织,有的组织得比较具体、有针对性,有的离能力需求有一定距离。德国对准教师的培养模式、培养内容、考核评价机制值得我国政府和学校借鉴。

9.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总结 篇九

there are two foreigner teachers teaching for us, their names are christine defty and keitho’ hare.(一)day one, first it’s a introduction with zhu jia.then it’s a introduction and warmers/leadins /breakers/coolers.for example:what’s the ice-breaker? what’s the simple past?

the ice-breaker has the participants.1 : introduce yourself and give one detail about your name.2: repeat the name and detail of

participant 1 and add your own introduction plus detail.for example: i said, my name is judy, i like reading books.then next person said, her name is judy, she likes reading books.my name is …, i like….the simple past is that you think of an age between two and ten.then think of three things that happened to you at that age.tell your partner and let him or her guess that age.(二)after that, it’s the main contests about teaching techniques.dr.split teachers into 2 small groups.i’m in group a.1using chinese or english in the classroom

he tell us, if the students don’t understand the meaning, how can we help them? with chinese or english? of course, most of the time, we should and must use english in order to set a real

intercommunicate environment.sometimes we might use chinese.to translate abstract words like ‘brave’.to give an example to

clarify the meaning.to explain a grammer or rules.to explain the cultural references.2organising activities

if you want to organise activities successful, what can we do before staring pair, group or individual work?

*plan carefully before the lesson.*set a clear goal.* give an example and demonstrate how the activity works.*check that children understand by asking them to explain to you.what can we do during pair, group or individual work?

*walk around the class ,look and listen.*make a few notes no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class.*only help if children seem very confused.*stop the activity when most of children have finished even if it is before the set time limit.3giving instructions

we should give clear classroom instructions, make eye contact, with hand gestures, facial expressions, and intonation.pictures or real objects can be used.write key points on the blackboard.check the instructions with them.4giving feedback

don’t correct or assess everything.this may demotivate children and take too much time.encourage the child to correct ,only mistakes which make communication difficult.(三)the contests is the teaching , testing activities and teaching pronunci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in the afternoon.dr.defty gives us many examples, like class survey, dictation , dialogues, kim’s game, memory games, i spy , simon says, matching games, word snake, storying.here are two web addresses:.cn.cn

dr.defty planned the four pronunciation problems with chinese leaner.there are final consonant, vowel sounds, weak forms, rhythm and sentence stress.(四)day two, first it’s the plenary with chris who tells us to introduce and practice language with using stories at primary school.she takes many picture books ,like little red riding hood ,and tells us the stories herself.we touch the book when she told..it’s

interesting.i learned how to teach grammar using stories.first, dr.chris tells it using the general tense, second, she tells it using the past tense with the same parts.we learned the past tense words easily with this method.this is the discovery method for grammar teaching at primary school.it spends one morning.(五)we mainly learn methods using our pep course-books.,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primary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uk and china in the afternoon.we do some practices.of course , we yearn for that methods using our pep course-books.teachers should teach the knowledge , skills and understanding in ways that suit our pupils abilities.a taught curriculum may be broad, balanced and relevant, but this has little meaning unless these are also feature of what is learnt.we can be done with displays.for example, banners and hanging displays can adjust the height of your room to a child’s scale.we should set the community and belonging in the classroom and so on.thanks for christine defty and keitho’ hare.they are hard-working.we learned plenty.朱春娜2010.3.20

10.职业技能培训总结 篇十

为了更好的服务临澧经济建设,大力改善民生,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不断加大我县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出色完成本下达给我校的培训任务,今年我们在上级相关部门委托和授权下继续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积极进行招生宣传,精心组织教学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安置。学校招就办、培训中心、阳光办充分发挥就业培训的职能和资源优势,在县委、县政府、农业局、商务局、教育局等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相关处室密切配合,结合我县城乡富余劳动力和劳务市场需求现状,运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引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截至12月中旬,我校本共完成培训任务2363人,并转移输出(安置就业)1800多人,为调动我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现将我校一年来开展的各项技能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的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强化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的领导与管理。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工程。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和领导,才能使培训和就业转移工作做到健康有序、卓有成效。基于此,我们根据阳光培训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主动做工作,并向县阳光办汇报申请,取得支持。学校在原就业指导、培训中心基础上增加工作人员,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临澧职业中专学校阳光培训工程点”,由学校校长龙建华同志直接领导,工会主席刘召群同志主抓,康心权同志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开展工作。领导机构的确立,为确保顺利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摸清情况,开展宣传,落实工作。今年初,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现状和教育培训资源的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大致掌握和摸清了我县劳动力资源和与之有关的培训资源情况,为正确指导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在此基础上,学校利用寒、暑假教学时间和教学设施相对比较空闲的有利条件,组织人力物力,深入全县多个乡镇和县工业园区多家企业、安福镇大型宾馆酒店及家政服务场所,同乡村干部和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并与安福工业园多家企业和县城部分商场酒店建立订单式培养关系,并取得了相关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他们参与完成培训学员的招生工作,并积极介入具体培训,学校承担具体的上课任务,企业承担学员相应专业实训岗位的提供。这个阶段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培训(共完成电工培训两个班次,学员79人,残疾青年培训31人,驾驶员培训1100人)和就业安置工作(学员全部安排在广东的名优企业和县工业园区的大企业上班),并积累了就业培训工作的经验。在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中又开展了家政服务专业200人的培训班,向这部分即将走向社会的新的劳动者传授操作的具体技能、如何适应社会、怎样保护自己,提高他们的就业本领。并在实训工作开展的同时完成了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的就业安置工作,安置率100%。目前学校就业办对已就业几个月的学员跟踪调查情况显示,培训学员就业巩固率超过97%。

(三)精心组织实施,开展培训工作和转移就业工作。在职业技能培训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校从自身情况出发,充分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建好就业培训基地。利用我校教育资源优势,和县工业园区企业联合开展就业培训的招生工作,企业和社会需要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源,我们需要企业和社会为学员提供就业岗位,校企签订订单式联合培养合同。和县农业局联合组织农民培训,邀请县农业局的行业专家到我们的培训课堂授课,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专家熟悉操作生产流程和具体生产技能技巧。他们现身说法,以师徒的务实培训方法,在生产岗位上手把手地教会学员掌握一门具体的劳动技能(比如柑橘的栽培与管理、打蜡技术等专业我们邀请了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管早平,县柑橘办主任陈轶林等授课),达到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基本目的,与此同时学校又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如把培训班办在乡村、送技术下乡,方便学员上课,实训课部署在就业企业现实生产岗位上),加大了岗位实训的力度,力求培训的现实效果,在具体岗位上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在扩大培训规模的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大部分的培训经验,不断提升学员培训品质。这些培训工作都是在和乡村干部以及县工业园区及服务行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完成的。在目前复杂的用工和就业环境下,我校培训中心的这些工作获得企业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因此,培训完毕之后的安置工作顺理成章,安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之后的就业跟踪情况显示:这些学员的就业情况稳定,平均工资超过1500元,参加培训的学员都表示了较高的满意度。

二、培训工作的特点与取得的成绩

(一)、培训涵盖范围广,培训量大。今年的职业技能培训我们涉及到了农、工、商等行业,渗透一、二、三产业,具体的培训工作涉及到如下方面:

1、阳光工程培训。我们对本县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意愿的农民,由政府财政补贴,有计划地开展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今年我们举办了特色职业农民培训、柑橘栽培及商品化处理、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培训等,一共举办了6期培训班,共培训学员300人。

2、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我校根据《商务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决定从2009年开始实施“家政服务工程”》的文件精神,开展家政服务人员培训、供需对接、从业保障等工作,帮助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家政服务就业,扩大了家政服务消费。这项工程作为改善民生、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工作,有利于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解决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县工业园区技术人才培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用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校作为县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积极面向市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更新观念,为本地企业培养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深化教学改革,力争探索出适应市场经济的办学模式。一年来,我们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新路子。我校与县工业园区德泰电子厂、安福气门,凯元纺织等企业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年来我们为这些企业共培训技术人才553人。

4、驾驶员技能培训。由于近几年经济发展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我县车辆、农机拥有量大幅度提高,但驾驶员培训相对滞后,驾驶员安全意识低、驾驶技能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为切实提高全县广大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确保安全,我校驾驶员培训中心聘请了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授课,授课内容为法律法规、理论知识、交通规则和实践操作技能等。

5、社会伤残青年就业培训。农村残疾青年也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体,做好我县农村残疾青年的就业工作,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县残联对全县农村残疾青年劳动力进行了摸底登记,并通过个人访谈、实地专访等方式对农村残疾青年进行调查了解。初步摸清了农村青年劳动力就业状况和制约因素,并准备分期分批对他们进行培训,为他们就业提供保障。今年此项培训开设了电子、服装两个专业,共培训学员31人。

6、农村电工技能培训。为了适应“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农电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农村电工的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能力,县电力局将我县农村供电所人员的技能培训纳入了我校的培训计划。针对这些补充到农村供电一线的“新鲜血液”,学校培训中心认真分析了队伍的现状,查找薄弱环节,在理论上及技能上制定了一套完整、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做到了缺什么,补什么;补什么,提高什么,通过培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培训工作体现了“三个突出”。

1、突出了实用性,为本县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为我县工业园区培训了大批急需人才。一是依托县工业园区用工企业重点开展岗前培训,在德泰电子工业园,安福气门,凯元纺织等重点用工企业开展定向的岗前培训,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截至目前,共培训5期553人次,其中留园区就业550人。二是针对农村特色农民开展阳光培训培训,目前学校阳光办在佘市镇、烽火乡、文家乡共完成培训300人。三是依托学校培训基地开展驾驶员培训,目前共培训8期1100余人次,下岗职工再就业(家政服务)培训200人。四是做好就业服务,免费推介就业,培训的残疾青年31人已全部上岗就业。督促工业园区和企业不断优化用工环境,努力提高学员培训后转移就业率。

2、突出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提升。一年来的培训,我们树立了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观念,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工业、实施城镇化战略等结合起来,着力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我县柑橘生产的主产区文家乡、烽火乡、佘市镇开展了多期培训班,帮助橘农学会栽培与管理、指导他们如何提升产品品质,增加收入。

3、突出了社会稳定与脱贫致富这一重点。由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本,我们开展的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使贫困劳动力提高了综合素质,掌握了实用的职业技能,成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低收入群体的脱贫,为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双丰收。我们通过多方整合社会资源,以多种方式组织技能培训,为家境贫困、身体残疾、失业失学的城乡青年提供免费就业援助服务。使得不少学员通过学习和培训,取得了相关的上岗证书和技能操作证书,为他们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培训活动开展以来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培训学员的顶岗实习共挣回工资160多万,培训的2000多学员有的在外务工,有的在县工业园上班,收入不菲,有的在家运用所学技术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或从事个体经营,都实现了经济收入的大跃进。

三、存在的问题及明年的工作要点

(一)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一年来的培训工作在各方的努力配合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培训工作依然还是任重而道远。主要反映在农村劳动力对培训工作认识上的不足,我们宣传工作力度做得也还欠缺。在深入开展阳光工程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同时,我们也遭遇了深入农村宣传费用高、学员配合不积极、授课效果不好等现实情况。因此学员的招生工作,认识水平的依然还是今后工作的难点。一些农民工对培训学习和培训就业存在无所谓的态度,认为企业急需人力是事实,因此学员更加注重培训机构介绍“好的工作”,所以就业培训工作的宣传以及让学员明白提高务工的品质还是当务之急,应当让他们懂得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具体地掌握一门生产技巧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招生宣传工作还应当做得更加深入细致一些,和一些信誉好,效益好的企业结合更加密切一些,充分了解企业急需怎样的人才,就业者需要怎样的务工环境。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职业技能培训才能真正有效开展下去。第二是培训的经费还是十分的有限,不能在一些人力资源紧缺的行业开展更加深入的培训工作,为农民工上岗前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培训。尤其是岗位实训的指导工作,例如电工培训和家政服务等,这些行业急需能够掌握一定操作技巧的,具备一定的礼仪知识和较好的敬业精神的务工人员,但是这些培训工作需要时间较长,学习的内容较多,费用相对较高。本,我们尝试开展了这些专业培训,就遭遇了经费问题,我们非常遗憾没有能够为学员提供更加细致的培训内容。因此这些专业的培训,既要邀请较好的有丰富的就业一线操作经验的老师,提供具体的并且是有针对性的教材,又要控制紧张的培训费用,培训工作开展有一定难度。

(二)今后要做的主要工作。一是要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以及各级各部门对我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支持,增加对就业技能培训经费的投入;二是健全劳务输出网络建设,调动各种力量,疏通就业渠道,保证畅通,扩大培训后就业率;三是利用学校现有的招生队伍,在做好学校招生工作的同时也做好社会就业技能培训的宣传工作,将国家的惠民政策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精神传达到全县各个角落。同时利用我校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现有的就业资源网络和长期合作的就业企业资源,为培训学员做好实训和就业安置工作,扩大培训学员输出工作的宣传力度。在明年的具体培训工作中,无论是培训招生、培训教学(授课、实训)、就业安置都应当加强同周边兄弟学校的交流和学习,加强对学员和用人企业的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及时总结和检讨培训工作的不足。在招生和就业两块工作上做得更加细化,以务实精神切实做好具体工作,积极探索具有临澧特色的职教培训新模式,争取更好地完成培训计划,为临澧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篇二:

培训班的课程已经接近结束,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我想我们每一位学员都有不同的但很大的收获。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打动了内心。每时每刻、每一堂课,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许多不可言语表达的收获。加之与来自不同县市区、不同工作岗位的同学们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培训,使高技能人员不断更新技能理念,优化思维,完善知识结构。使我们专业技能人员更加深刻地领会到,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日趋快速。要求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我技能水平。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新的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为自己定好位,做好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发挥纽带作用。另一方面要从大局出发,根据厂的实际情况,拓宽思路,多出点子,想好办法,当好参谋助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这就要求我们的思维、知识要符合时代的要求,要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不断地通过学习或培训等各种方法来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培训学习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专业技术和实操方法,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把工作方法与实际操作有机的结合,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为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能否做好工作,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也是对企业负责的问题,只有努力地工作,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把上级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只有精通岗位技能,才能认真履行好职责,才能发挥技术人才的作用。总之,通过不断的培训,职工的技能就会有新的提高,员工在生产中的操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安全和服务意识也进一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使电厂生产设备发挥出了最大的功效,各流程的衔接也更加流畅,从而使生产成本得到了节约,最终形成“培训—技能提高—企业发展—再培训”良性循环的过程!所以,当前世界的瞬息万变,科技的突飞猛进,更要求我们更好地掌握各类理论知识,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努力成为本职位的行家能手。还要带领本机组高效、节约的完成领导下发的每一项任务。最后,感谢学校和老师的教导培训!

篇三:职业技能培训总结

在市水利局统一组织下,我参加闸门运行工职业技能培训班,通过对专业操作技能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专业技术岗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参加培训的这半个月里,经过水校专业老师们对机电和水利专业基础知识的详细讲授,以及多项实践操作,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培训使我更加意识到工作前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安全工作对于操作工人来说,责任重大,关系到水利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对我们个人来说,涉及到家庭幸福,个人安危,绝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实现了安全生产,才谈得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会保证水利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在日常的维修工作中,首先做好检维修前全面的安全检查,比如检修传动设备前必须先断电挂牌并专人监护等。在平时的维修工作中,我只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对设备故障进行维修,缺乏专业理论的支持。通过机电和操作专业技能培训,弥补了我在操作知识理论方面的不足,为我今后的操作运行工作打下了一定了理论基础。我会尽快结合本单位现有设备装置的实际情况及自身岗位特点,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科学地运用到实践中去。目前,单位对员工技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工人凭技术拿工资成为一种趋势,在我们迫切需要提高自己技术技能的时候,水利系统组织了技工职业技能培训班,给一线员工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很感到振奋。为了更好地提高单位整体技工队伍水平,我们所举行一系列的业务技术学习和专业技能比赛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在一起探讨所学到的知识,交流平时遇到的问题,分享实际维修操作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在交流的过程中又潜移默化的使所学习到的知识得以提升,带动身边的同事一起进步。不仅使所学到得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了周边的同事,提高了大家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能通过实践提升大家的维修技术水平,使大家更加熟练地掌握维修操作的技巧,真正在同事中形成了“传、帮、带”。通过技工职业技能培训班的培训,使我认识到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善于总结,勇于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同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学习,提高维修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也为我们的个人成长创造了条件。

篇四: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农村技能培训已成为农民增收就业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今年以来,我市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努力工作,制定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和创业致富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鉴定目标责任书,推进培训工作。年初,结合我市鉴定目标责任书,推进培训工作。实际,我局与市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签订了以农民工培训为主要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质量管理责任书,与区、镇积极协调联系,千方百计的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搞好宣传工作。

二、搞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靠技术吃饭,用手艺致富”“技能;强企,技能强国”的理念。采用发布告、下通知、散发宣传单、咨询服务、组织人员深入街道、社区、农村、建筑工地、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等,宣传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法规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其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市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三、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合理搞好培训工作。倡导和鼓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合理搞好培训工作。训工作励各培训机构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生源、场地、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加强沟通合作,开展针对性培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弥补场地设备和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注重培训质量。培训机构开班培训前,都要向劳动注重培训质量。保障部门递交培训申请报告,劳动保障部门对培训的课时、人员、工种、教学计划、教学管理都严格审核,同意后方可开班培训,不定期检查培训情况,对其师资力量、职业素质、教学能力以及场地设备进行抽查,并采取观摩教学、查看教案、询问学员等办法,督促培训机构不断改进培训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农民能学到一技之长。

五、深入企业、工地和农村,灵活开展技能培训。为了深入企业、工地和农村,灵活开展技能培训。不影响施工和农民务农,要求培训机构作好教学课件,带上投影器材和实训设备到施工现场、村镇(利用早中晚)开展教学,充分利用施工场地设备和村镇企业设备开展实际操作训练。为进一步明确农民工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工种和专业,我们深入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开展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用工动向,积极组织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与企业进行沟通,解决企业技能劳动力紧缺和农民的就业问题。

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筹措资金,采取购置部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投入力度分设备、聘任兼职教师等方法解决场地、设备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企业与培训机构、职业技术院校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和技术院校的场地设备,共同开展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七、合理使用、待遇挂钩。积极与本市农民工较多的企合理使用、待遇挂钩。业单位联合起来,利用企业的场地设备优势和对工人熟悉了解,便于管理的优势,共同开展技能培训和鉴定,并建立制定培训、鉴定、技能等级、使用、待遇配套制度,从而促进农民工钻研技术,提高农民收入和企业经济效益。

八、任务完成情况。截止十月底,我局共完成农民工培任务完成情况。训2100人(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其中1-6月完成农民工培训任务1150人,主要职业有建筑行业、农村种养殖业、计算机操作员、焊工、餐厅、客房服务员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技术水平,不仅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更是促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迫切需要。我们将不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着力打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快速通道,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篇五:职业技能培训总结

2011年职业技能培训股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业务部门的具体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群众服务为宗旨,以提高全县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为中心,创新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下面就2011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强化政治业务知识学习,加强股室自身建设。

为适应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要求,股室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参加局里组织的业务知识学习,股室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明显提高。强化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思想上得到了进一部解放,工作作风得到了进步改变。为完成2011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加强职业培训学校管理。

为规范职业培训学校的办学行为,逐步形成适应我县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要,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管理规范。确保质量的办学局面。一是严格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审批程序,在审查申办材料的基础上,对其办学场地、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灯进行实地考察评估,按程序进行审批。今年批准设立民办培训学校一个。二是建立健全学校信用等级制度,落实学校年检和评估制度,对学校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保障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今年4至7月对全县10个职业培训学校进行年检和评估,在学校自查申报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10个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进行了实地检查和评估,并填写了《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办学情况验收登记表》,通过检查和评估,其中有一个学校未达到评估标准,并对其进行了限期整改延期换证。

三是严格规范招生宣传和收费行为,实行招生广告备案制度,对招生广告中的学校名称、招生专业、培训层次、培训条件、收费标准、证书发放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四是认真贯彻落实【政法(2010)22号】文件精神,在2010年下发《关于加强职业培训学校安全管理的通知》的基础上,我们于4至7月在对学校进行检查评估的同时,对学校的校舍、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职业培训学校安全工作落实到位。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规范培训程序,确保培训质量

1、为确保完成市局下达的在岗农民工和企业职工培训任务,确保培训质量。一是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政绩,实施企业职工培训计划,以在岗农民工技能培训为重点,全面提升一线员工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操作你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二是结合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展技能培训,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适应招商引资企业用工需要,集中开展专业化、特色化职业技能培训,打造特色培训品牌,组织开展校企用工培训对接活动。目前,共培训企业职工221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0%。

2、做好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储备培训。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对后备技能人才的需要。重点面向城乡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的劳动力开展定向劳动力预备培训,落实新成长劳动力优惠政策,目前,共完成新成长劳动力培训2170人,完成培训任务的108%。

四、积极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一是按照扩大规模,规范管理,狠抓质量,树立信誉的原则。积极实施职业吉恩镍钴鉴定倍增计划,强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和在岗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落实考核鉴定补贴政策,调动参加培训鉴定的积极性,建立培训结业与技能考核同步实施制度,确保参

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和企业职工应考尽考,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共进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2069人(初级工),完成全年任务的103%。

二是积极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充分挖掘潜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并与市局协调,举办一个48人的高级工培训班,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52人。

五、2012年工作打算

1、加大职业培训学校的管理力度。一是强力推进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规范办学、诚信发展,整合培训资源,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实力,提高培训资粮。加强培训学校硬件设施及师资队伍建设,使职业培训学校办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二是坚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年检评估制度,指导监督民办培训机构健康发展。

2、一是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适应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用工需要,集中开展专业化、特色化职业技能培训。打造特色培训品牌,组织开展校企用工培训对接活动。二是实施企业职工培训计划,以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为重点,全面提升一线员工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操作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三是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对后备技能人才的需要,重点面向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开展定向预备制培训。

3、落实国家高级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新技师培养计划,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完成。

上一篇:企业宣传栏的作用下一篇:古诗鉴赏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