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建议

2024-08-22

2022年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建议(精选11篇)

1.2022年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建议 篇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目前还是个热门专业,入世,对中国高等学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提出挑战又给予很大的发展机遇,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但要求会更高。那么,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人才到底有这怎么的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又如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供需现状

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国,中国的经济运行环境必将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将遇到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发生变化,使得以前冷的专业可能会热起来,以前热的也可能会变冷。

但有一种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必然会备受重视。这种人才,就是熟悉国际惯例,精通外语与国际贸易规则,掌握贸易谈判知识和技巧的专业外经贸人才。

但为什么近几年外经贸专业毕业生显得供过于求,前景堪忧?其实,造成外经贸类专业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不景气因素的作用,我国的经济也受到波及,毕业生就业市场亦受影响,需求减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由于与经济形势联系紧密,因而人才需求相对不旺更为明显。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国各地许多高等院校纷纷上马此类专业,难免赶鸭子上架,培养出来的人才特色与针对性不明显,使得人才显得相对过剩。

实际上当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为数更少。部分企业与外商的交往、谈判,靠临时借用不懂专业的翻译人员。部分企业的产品出口靠代理商,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一定的制约。入世后,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批准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贸人员不仅具有日常生活所需的听、说、写、译的外语能力,还应懂得国际外贸知识、国际贸易谈判规章和国际

经济法律、营销技术、基本的产品专业知识等。随着与国外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增大,大批量地培养高素质的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工商贸易公司或企业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一:市场/公关

职业概况:企业通过媒介的介绍、传播,和观众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在公众面前树立并强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而在这一系列活动安排中,专业公关是企业的好帮手。

薪酬水平:2000-4000元/月不等。

专家建议:随着公关人才的需求看涨,原本从事市场、媒体、新闻、中文、企业公关的部分人才将眼光投向了公关行业。这个行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员工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即使是有新闻、企业公关等工作经验的人加入该行业,都需要从头做起,晋升到总监级更需经历10多年的奋斗。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二:营销人员

职业概况: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薪酬水平:在销售这个职位上,报酬的差别很大,不少职位的基础工资很少,因为报酬完全建立在销售业绩的基础上,每做成一笔生意都可以得到佣金。对于工资建立在销售业绩上的销售人员来讲,压力是巨大的。但同时,回报也是巨大的。

专家建议:优秀的销售人员需要的素质包括:积极的进取心、坚持不懈的态度、与其他人良好沟通的技巧、给人信任度以及在商谈中营造舒适氛围的能力。

没有什么销售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如果看好一个公司的销售职位,就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这个公司的情况,这样可以增加应聘成功的机会。不论所受教育水平如何,销售人员对他们销售产品和服务应该有综合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销售人员应该能够有效地把产品和服务信息与客户进行沟通。建议同学们多看介绍销售技巧的书籍,参加一些公司组织的促销活动(在学校招聘兼职业务员或促销员),去一些专业网站、论坛和那些高手交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三:行政/后勤

职业概况:行政/后勤部门就是协助好上级行政领导施政行政,当好助手。关键是要为领导分忧和服好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薪酬水平:2000-5000元/月不等。

专家建议:每家公司针对HR,针对行政都有公司不同的需要。而且大家要特别清楚,HR也好,行政也好,如果不能与公司的需要相结合,就是没有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所以不能一味的抱怨。

如果你是非常有能力,对公司的HR和行动有见解的人,那你能做的是带领老板的思路,给他建议并让他能够接受,并尊重你的专业和建议。如果你不是,你不能说服老板,你只好是被动的,服从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四:金融/保险/投资

职业概况:工作内容广泛,报酬差距较大,收入多半与业绩挂钩。

薪酬水平:职位薪酬差距较大,不少职位的基础工资很少,因为报酬完全建立在业绩的基础上,每做成一笔生意都可以得到提成。对于工资建立在业绩上的人员来讲,压力是巨大的。但同时,回报也是巨大的。

专家建议: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积极的进取心、坚持不懈的态度、与其他人良好沟通的技巧。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五:对外贸易人员

职业概况: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为国内客户寻找国外货源;组织国际贸易货物物流等。有相当一部分外贸人员在经验成熟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薪酬水平:新人做外贸,在外企待遇在5000元/月左右。而外贸就业机会集中的温州、义乌等地,新人的待遇大概只能在2000元/月左右。当然,在拥有一定的客户开发能力后,贸易提成是一笔更大的收入来源。

专家建议:1.外语能力是做外贸很重要的一个要素,有六级证书固然好,最好要注意一下口语会给日后的工作带来很多方便。2.如果事先有打算进入某个行业,可以先熟悉一下专业英语。找本该行业的相关的一些中英文对照的技术手册、国际标准,该行业内一些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的英文网站看看,应该很有点长进。3.最好找到一家正规的外贸企业实习,很多简单的流程或术语在书本山看不到或看到了也似懂非懂,去单位打打杂,看看别人写的函电和有经验的前辈聊一聊,很多工作的流程和行业惯例就豁然开朗了。实习期间注意向技术人员请教,好的技术人员一定要了解产品。最重要的是学会一点怎样与同事相处。4.参加

外销员资格考试,拿到证书,还可以选择参加报关员考试,这对以后想从事外贸行业的同学都很有帮助。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薪酬指数:

1.毕业生1年薪酬指数:69%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6%。按照十分制计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61,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

2.毕业2年薪酬指数:54%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2%。按照十分制计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51,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

3.毕业3年薪酬指数:44%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3%。按照十分制计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40,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中,94%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5%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9.5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前景指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32%,29%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6.32,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上。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作舒适度指数:

40%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14%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6.64,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舒适度指数为中等。

所学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原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英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

FOXPRO基础及应用

体育

大学语文

知识产权与文献检索

高等数学(B)

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

工程制图(2)

形势与政策

全院公共选修课程

管理学概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与税收市场营销学商务英语 *国际商法

学科基础选修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实务

2.2022年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建议 篇二

1.1、市场人才需求专业结构分析

由近三年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信息比较分析可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日趋高涨,健身休闲运动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生活时尚,社区体育馆、大众健身房等各种体育场馆设施日益完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多,就业渠道比较广,就业对口率也较高。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师由教育主管单位统一招聘,对毕业生就业时间和需求数量有较大限制,师范类体育专业毕业生求职竞争更加激烈。但农村义务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政策性就业渠道,为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才需求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1.2、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西北师范大学是甘肃省重点本科师范院校,在校学生都来自全国各地,近3年来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也是全国各地都有,基本以省内就业为主,但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其中2013年省外就业毕业生比例达到18.91%,毕业生流动就业趋势逐步显现。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为企业和事业单位,在近三年已就业的709名毕业生中,有305人在企业工作, 比例高达43.02%。 毕业生到中小学等教学单位任职的比例为33.15% , 比重较大。 2011 -2013年毕业生考研平均录取率为17.07%,实现了较高层次就业。 近年来,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持续开展, 体育专业毕业生毕业生入伍人数也有所上升, 达到4.09%,而行政事业单位类就业比例最低,仅为2.68%。

2、提高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与建议

2.1、面向就业市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当积极调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坚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体育专业,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逐步走上以需定产,以社会需求定培养方向的道路,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 特别是在当前体育产业化的浪潮中, 高校可依据社会需求适时培养体育经营人才和体育经纪人,在体育专业中增设体育经营管理方向和体育经济等人才培养方向,引导体育专业学生以体育专业为基础,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满足职业发展需求。

2.2、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

开阔视野,拓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途径,动员全校师生参与就业指导工作, 逐步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员化和社会化,形成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家庭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式工作格局。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要把信息服务摆在突出位置,充分运用手机短信、飞信、QQ群和空间、微博、高校通等学生广泛利用的交流沟通方式,与学生交流心得、分享求职技巧等。建立和完善便捷、有效、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为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起畅通、直达的沟通渠道。

2.3、思想教育引领,指导毕业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毕业生教育工作是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高校和谐稳定大局。 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宣讲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鼓励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整就业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值,准确定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针对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呈现多样化形势,引导毕业生珍惜就业机会,实现踏实做普通劳动者的观念转变。 鼓励毕业生深入基层,服务农村教育和民办教育。 除传统体育岗位和相对集中的竞技体育工作外,积极引导毕业生参与全民健身领域,拓展就业渠道。同时,要充分发挥体育人吃苦耐劳、勇于挑战和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积极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2.4、积极参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

当前就业市场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 事实证明,有特长、综合实践素质高的体育专业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就业。 因此在学生进校后就应根据其基础和自身特点,积极参与专业实践活动,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在认真完成专业学习和实践任务的基础上,体育专业大学生还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团活动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使自己更早的融入社会,为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3、结语

高校体育专业一直作为体育院系的重要专业支撑体育院系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体育专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规模得以不断扩大。体育教育专业育人质量总体不容乐观,社会对体育专业的需求量又有限,因此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就进一步加大,这就需要体育专业毕业生不断创新挖掘新的就业机会。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当前全球经济严峻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局面空前紧张。本文首先探讨当前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情况,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和毕业生就业去向问题,提出提高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相应建议。

3.2005年就业形势及对策建议 篇三

(一)2005年劳动力供给预测

1.2005年劳动力供给由劳动年龄人口决定。由于中国还处在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扩张期,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外推,2005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200万,约900万有就业要求。其中,大学毕业生340万人需要就业。

2.2004年年底,约890万城镇登记失业者需要就业,还有几百万没有登记的失业者需要就业。

3.2005年主辅分离和产业结构调整大约有300万人需要换岗。

合计:2005年需要就业的人员仍然保持在2200万以上。

(二)2005年劳动力需求预测

利用世界银行曾经采用的就业弹性方法预测,预计2005年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为0.13,有三种情景:

1.假设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8.5%,到2005年年底全体从业人员为76063万人,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831万。

2.假设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8.0%,到2005年年底全体从业人员为76014万人;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782万。

3.假设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7.5%,到2005年年底全体从业人员为75966万人;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734万。

由于中国目前尚处在城市化推进期,农村就业机会减少,城镇就业机会增多,所以会出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大于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情况。其中,第二种情形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三)2005年的就业发展指标预测

1.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指标950万人。

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指标4.8%。

3.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目标任务100万人。

4.大学生毕业生2005年6月份月签约就业率60%,9月份签约就业率70%。

二、2005年全面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把扩大就业机会作为全社会的努力目标

要根据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把改革、发展、调整结构等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结合起来。要把企业改革的力度、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调整的强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走出一条既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效益逐步提高,又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新路子。既要致力于产业升级,又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不断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又要尽量减少社会就业压力,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更好地运用主辅分离、辅业转制政策,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在坚决控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少数行业的同时,更要注重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对投资项目也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做到松紧适度,不“急刹车”、不“一刀切”。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以及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要继续给予支持。不仅要重点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还要加强社会、卫生、教育、科技等公益事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总之,第二产业预期就业机会的损失,应该由第三产业就业机会的预期增长来补充,才能较好地完成2005年全年的就业任务。

(二)密切关注就业机会的公平性

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就业问题,既要关心中国目前就业总量不足的问题,更要关心就业结构失衡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都不是就业机会不够,而是就业不公平、下岗不公平、待遇不公平。在未来促进就业的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就业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是公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要形成高度关注促进就业和实现公平就业的良好环境,使就业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目前,中国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着“四轻四重”:一是对城镇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远远重于关注农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力度;二是对正规部门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远远重于对非正规部门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三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远远重于对普通人员就业问题关注的力度;四是对就业岗位关注的力度远远重于对就业环境关注的力度。要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就业普惠制。

(三)普通大学生就业应面向高技能岗位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调查,无技能或者低技能的劳动者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56.4%;初、中级技能人员占23.3%;中间层的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仅占4.4%;而决策管理层工程师以上专业人员占了15.9%。这个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结构已经呈现典型的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化教育,因此,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岗位,也应该由精英定位变成大众化定位。2005年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面向高技能岗位,无论对于大学生本人还是经济发展都会一举两得。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终解决,一靠观念转变,二靠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

(四)进一步加大对“4050”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支持力度

2005年,在继续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加大对“4050”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支持力度,并逐步扩大到非国有企业。

(五)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首先,要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积极参与本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加强对企业重组改制方案的审核,并根据本地区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其次,要加快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争取2005年内在全国地市一级全部建立三方机制,有条件的地区要向县、区一级和基层延伸,逐步建立多层次的组织体系。第三,要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认真学习宣传《集体合同规定》,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大力推动企业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加强对集体合同的审查备案工作。

(六)大力加强职业教育

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实现三年新技师增加一倍的目标,应当作为技术工人培养的主攻方向,以适应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一要确保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通过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导企业培训工作由目前的简单培训向高技术含量培训转变,切实增加经费投入,不断提高培训效果。二要加强信息引导。目前企业最急需人才的前10个岗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中层管理、高层管理、一般技工、工程技术、科研、新产品开发。企业最急需的前十类专业人才依次是:营销、机电、计算机、工商管理、经济、会计、自动化、法律、国际经贸、电子通讯。

(七)充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4.2022年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建议 篇四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_大学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本页讲述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用人企业招聘需要的要求、就业后的工资待遇、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在哪些城市比较吃香以及同类专业还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工资待遇

截止到 201x年12月24日,50193位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4249 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247元,以上工资4247元,0-2年工资4037元,3-5年工资4424元,8-10年工资6716元,6-7年工资10713元。

城市就业指数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深圳。薪酬最高的地区是石河子。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深圳[3个]、北京[2个]、郑州[2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石河子[17499元]、宿迁[12499元]、舟山[11224元]、乌鲁木齐[7610元]、银川[6999元]、南昌[6537元]、太原[6470元]、兰州[6383元]、南宁[6344元]、昆明[6203元]、哈尔滨[6171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法学类中的法学类,其中法学类共24个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在法学类专业中排名第15,在整个法学大类中排名第15位。

在法学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知识产权,法学,女性学,家政学,知识产权法,消防指挥,国际文化交流,欧洲事务与欧洲关系,边防管理等。

5.2022年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建议 篇五

随着我国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贸易专业作为高职教育层次经济学类的热门专业,其招生热与就业冷的矛盾也日渐突出,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满意合适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部分高职毕业生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产生很不协调的结构性失业局面,造成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缺乏。笔者引入SWOT模式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O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环境;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环境。

一、内部环境分析

(一)优势

1.毕业生普遍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面对市场需求和新经济的挑战,逐渐定位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标,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和实训,基本上掌握了相关职业知识和技能,并以较强的制单、审单、跟单、报关、报检等一线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较好的就业竞争优势。

2.毕业生普遍具有较为合理的就业定位

面对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高职毕业生越来越认清就业的不容易。“先就业,再择业”,“先求生存,再去发展”的观念已被高职毕业生所接受,就业心态日趋实际。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定位非常准确,虽然目前公办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收费标准相近,学生的教育投资几乎相同,但由于本科与专科的文凭不同,高职毕业生只能压低自己的薪酬。根据笔者所做的调查,63%的毕业生对首次就业薪酬期望值在1000—2000元,这与目前人才市场上的水平大致相同。

3.毕业生普遍富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高职毕业生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比,吃苦耐劳是他们的一大竞争优势,从调查中可以看到:有62%的高职毕业生愿意到基层或西部工作;有74%的同学想过自主创业,并有60%的毕业生

认为如果是自主创业,需要的是资金。在笔者与用人单位的访谈中也了解到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态度端正,从工作安排,脚踏实地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做事,“眼高手低”的现象不严重,对工作的抱怨也不多。

(二)劣势

1.教育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主要以大专教育为主,与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相比,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属于“弱势专业”。甚至有人误认为高职毕业生低人一等,只能做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或者认为应让高考落榜生接受高职教育等等,这都是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缺乏体现地方经济建设特色的自身优势。

2.毕业生的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实践经验不足越来越成为高职毕业生求职的“拦路虎”,很多单位把就业者的实践经验看得越来越重,很多岗位招聘都有工作经验的要求。对于大多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获得实践工作经验的机会比较少。

尽管近五年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但是校内实训主要依托教学软件为主,业务的灵活性差。同时由于涉外企业商业机密的保护问题,很多高职毕业生虽然可以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训,但都接触不到实际业务,只是例行公事、做些办公室行政工作等,真正业务的实践经验无法在毕业前获得。

3.缺乏有效的口头沟通和积极学习的能力

根据用人单位的访谈调查结果,用人单位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最不满意的是I:1头沟通能力和积极学习的能力。从事外贸业务,其基本工具是外语,但是英语能力恰是高职毕业生的弱项,部分学生即使取得了大学英语四级或者六级证书,也很难做到用流利的1:1语与外商进行沟通。同时多数用人单位反映高职毕业生的积极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较差,较擅长从事事务性的工作,但对于较为深入和复杂的业务很难把握,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二、外部环境分析

(一)机会

所谓机会,是指由于外在环境因素的变动而出现的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有利的时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促进就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

就业率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始终是各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纲要,“政府将始终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同时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根据这一纲要,政府将继续采取有效

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一方面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就业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要通过发展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增加就业岗位。

2.政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1999年以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其跨越发展的“黄金十年”,从高等教育“从属 和“补充”的地位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得益于政府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近三年来国家又陆续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以及助学贷款制度,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学子的学习热情,解决了部分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o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

3.持续快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为国际贸易专业提供了巨大的人才需求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作为“世界工厂”,迅速融入全球化的国民经济进入了结构升级又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开始了我国外贸进出口持续高速增长的新时期。作为世界级贸易大国,我国持续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巨量进出口贸易,催生了对直接服务于外贸进出口各业务环节、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外语应用能力要求的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根据国家商务部的统计,到2009年4月,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为75.5万家,比2006年的18万家新增57.5万家,年均新增l9.16万家。按每家新增企业至少需要3名外贸专业人才计算,三年净增需求172.5万人,年均净增需求57.5万人。而根据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O8、09两年,我国高校外贸类毕业生的最大规模分别为24万和18.2万,即使全部服务于外贸企业,年均需求缺口仍达30多万。

4.不断深化的高职教育改革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多的优质人力资源

十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传统学院模式”进一步转向“工学结合模式”。各高职院校始终致力于改革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趋完善,形成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材应用和管理制度的长效机制。不断深化的高职教育改革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多的优质人力资源。

(二)威胁

所谓威胁,指的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动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不利或限制。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的主要威胁有以下几方面:

1.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后金融危机时代,虽然世界经济在逐步恢复,但是由于近几年自然灾害的频发、再加上欧债危机的爆发、美国对人民币升值的不断施压、原材料价格的普涨等等因素,都给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广大外贸类生产经营企业能否在动荡的国际市场中立足,决定了他们能

否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稳定国内的就业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的缓慢恢复中,暂时陛失业或将成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2.结构性失业的调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同时出现了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难的“两难”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结构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不是一个能够迅速得以解决的矛盾。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努力调整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以期培养出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对外贸易形势复杂多变,进出口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会进行不断的调整。因此能够做到高校供给与企业需求和谐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3.高职毕业生面临的竞争对手将日益复杂。

6.金融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方向 篇六

一、金融专业就业前景真的很不错,不过需要 你努力学习才行,金融方面以后作资本运作或者融资是很不错的选择,有广阔的人脉的话,保险也是不错的选择,收入也很不错的,给你提供一些参考信息吧,希望能帮助到你:融资/资本运作:经验是本钱薪酬水平:此类高端金融人才属职场金领一族,月薪少则6000元,多则30000元不等。职业前景:融资工作经验是此类人才的就业本钱,尤其是具有跨国公司融资工作经验并熟悉大型金融机构的融资业务,有较强团队管理和外语交流能力的从业者更是俏中之俏。保险经理人:上涨空间较大薪酬水平:具有一定客户群的保险经理人,平均年薪二三十万元。职业前景:精通各险种,具备法律、金融、财务等知识的此类人才在2006年的职场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二、金融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金融学专业这几年从整体上看,在报考方面比较热门,金融学专业职业前景普遍被看好,但根据实际就业情况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据文都教育经济学考试中心的观察统计发现,知名院校的金融学硕士,如果导师影响力较大,在校期间注重实践,同时研究功底比较深厚,刚出校门拿到10万以上年薪者,不在少数。

四、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

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毕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一:经济预测分析与管理咨询人员

经济预测分析人员的行业分布非常广泛,但一般只有各个行业中的跨国公司、大中型企业和政府经济决策部门、公共研究机构才会设置。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该岗位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管理咨询人员主要是流向一些咨询公司,比如IT咨询、战略咨询、营销咨询、审计、上市辅导等。

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二:对外贸易人员

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为国内客户寻找国外货源;组织国际贸易货物物流等。有相当一部分外贸人员在经验成熟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三:管理职位

研究生与本科生不一样,大多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都参与了一些社会实践,拥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正式进入社会时,也能谋得一些管理职位,例如生产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

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四:基金经理

其中,随着更多的基金项目和基金管理公司的产生,社会将需要众多的基金管理人才,基金经理就是这一行当中的高层次人才,其职责大致可分为:负责某项基金的筹措;负责基金的运作和管理;负责基金的上市和上市后的监控。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其职业的前景看好。基金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又以基金经理需求最大。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基金经理并不容易,一般要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有风险控制专业知识背景,还要具有较强的多学科、多行业分析判断能力,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是必须的。

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五:证券经纪人

证券经纪人的素质要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扎实的金融学基金知识;二是基于对市场的长期观察之后得出的投资经验;由于证券投资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作为证券经纪人必须通过对政权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研究,把握规律性,并结合影响证券价格的各种因素分析,逐步积累并具备相当的投资经验和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

近年来,我国股民数量直线攀升。这一庞大的投资群体已经为证券经纪人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目前我国证券经纪人有证券业务员、佣金经纪人、中介经纪人、交易所中介经纪人之分。

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六:股票分析师

股票分析师主要为股市投资者提供股市投资咨询服务,以及举办有关的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部分股票分析师在报刊上发表股评文章,以及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公众媒体提供股市投资服务。在我国从事股票分析工作,须拥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以及从事证券业务两年以上经历,需要考核《证券投资基础理论》、《证券投资分析》这两门课程。通过考试符合条件的人员需向所在地证券管理部门或直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经审批后,方能获得资格证书。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通过其所在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向证券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从而获得执业资格,最后由中国证券协会颁发执业证书。

五、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目前我国金融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下面几类人士还是比较缺乏的:一是能够充当领军人物的高级管理人才;二是精通外语、法律及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法律、咨询、中介和会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有国际金融经营理念和从业经验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人才匮乏。

2、另外,金融行业内部诸多中间业务的开展,也需要高级专业人才进入,比如个性化金融产品设计、对客户资金进行投资收益等。

3、金融学专业薪酬水平:

金融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在薪酬收入方面差距比较大,这跟学校、导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以及自身的能力塑造、实践经验紧密关联。其中,融资和资本运作、咨询服务方面,发展前景更广一些,而且收入也颇丰。月薪少则6000元,多则30000元。如果能进入跨国投行或者埃森哲、麦肯锡等跨国咨询公司,年薪则大多在20万左右,还有其他福利。

4、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薪酬指数:

1.毕业生1年薪酬指数:68%的金融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0%。按照十分制计算,金融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

3.78,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上。

2.毕业2年薪酬指数:52%的金融学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3%。按照十分制计算,金融学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60,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

3.毕业3年薪酬指数:39%的金融学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8%。按照十分制计算,金融学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67,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

5、金融学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中,95%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4%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9.6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金融学专业发展前景指数: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34%,34%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

6.22,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金融学专业工作舒适度指数:

42%的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13%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6.78,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舒适度指数为中等偏上。

金融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方向

6、从业行业扫描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

经济学门类里包括多个二级学科,毕业后能够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但根据近几年文都教育针对经济学硕士生的就业情况统计与抽样,经济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金融系统、咨询行业、证券业、财会、投资银行、媒体、公共决策或研究部门等,当然也有

自主创业者,或者在其他行业从业的。

金融系统方面主要是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各大银行每年都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主要分布情况如下:

1、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2、银行业监管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

3、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四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5、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渤海银行

6、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各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商业银行

7、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

8、部分外资银行在华机构,如花旗等。

咨询行业主要是管理咨询、营销咨询、IT咨询等咨询机构及投资银行等,包括跨国大型咨询公司如毕博、埃森哲、麦肯锡、波士顿、贝恩、凯捷、罗兰?贝格、科尔尼、摩立特、德勤、博思、普华永道等,本土知名咨询公司如北大纵横、和君创业、新华信、远卓、汉普、华夏基石、佐佑等。

证券业主要是各类证券公司,如中信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华夏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华泰证券、天一证券、原证券、联合证券、上海证券、北京证券、昆仑证券、西南证券、天同证券、湘财证券、兴业证券、南京证券、东吴证券、民生证券、中银国际、西部证券、国海证券等。

媒体也是一个不错的行业,一般而言,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可资选择的媒体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财经媒体中,比如证券时报、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财经时报、工商时报、经济参考报、中国财经报、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

7.2022年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建议 篇七

一、国际贸易的发展背景和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我国当下的政策在于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 实现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实现产业的升级, 所以, 高校在办学中应该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 建立与市场需求相符的办学理念。实现人才的创新培养,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国一直是贸易出口大国, 近年来,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中国的产品在出口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国内也出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所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冲击, 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分析

(一)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

当前,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 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电子商务的模式正在健全化, 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购买和支付时的风险逐步降低, 很多企业借助电子商务促进了产品的销售。我国国际贸易的方式也从传统的方式向电子商务的方向过度, 政府也非常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 由于有政府的扶持和企业本身的需求, 我国电子商务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100%, 成为一种新的商务类型。我国将近80%的企业都在利用电子商务, 利用子商务便于寻找客户与客户磋商, 完成交易环节更加方便快捷, 因此促进了我国贸易的发展。

(二) 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分析

近年来, 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而且这种贸易类型的稳定性是非常高的,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使用电子商务进行销售, 尤其是在北上广等一些发达的城市, 外贸企业都已经开始尝试利用电子商务完成业务环节, 但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人才匮乏, 这对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中, 可以发现只有不到20%的学生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 他们只懂得本专业的知识, 不了解国际贸易的专业内容, 所以在就业中产生了一定的限制。现在, 跨径电子商务的产业链也实现了高速的发展, 各类企业求贤若渴。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一) 在教学中设置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

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很多新的渠道, 但是,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 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又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他们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电子商务操作技能, 因此, 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 应该对教学的体系进行完善, 一方面要巩固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要涉及电子商务的理论和实践课程, 让学生能够掌握网络营销的知识, 并且能够了解网络设计的相关内容, 建立实训平台, 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二) 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实践结合

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 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了解贸易的基本知识, 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实践能力, 能够熟练的运用电子商务方面的内容。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 一般都是比较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 这种单向的传输法不能让学生结合电子商务知识。而且在以往的教学中, 一般都是结合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的。在现代化的实践教学中, 老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让他们最大程度的感受现实工作的环境, 可以与使用跨境电商进行销售的企业进行联合办学, 让学生在企业中通过实践, 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情境中模拟交易。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更加的深刻。

(三) 开设就业导向型课程, 强化劳动力市场信息的透明度

学生在就业之前, 应该通过就业导向型课程了解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然后针对市场的要求, 结合自身的优势去选择合适的企业。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对自己的能力并不了解, 在就业中会碰壁, 在就业导向型课程中, 学生能够了解市场、了解自身的情况。

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电子商务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中,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能够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 通过网络, 人们就能够更加方便、高效的进行交易, 所以, 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学习贸易理论掌握贸易实务的基础上, 学会应用电子商务方面的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倩.电子商务环境下面向就业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分析[J].现代营销 (下旬刊) , 2015, 06:62-63.

[2]陈倩.电子商务环境下面向就业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分析[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5, 06:62-63.

8.2022年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建议 篇八

一、我国就业与GDP增长的实际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业与GDP增长之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农部门的GDP增加是创造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来源。二是非农就业弹性处于波动状态,但并未表现出递减的趋势。三是城镇新增就业不断增加,非农就业总量也处于增加的态势。经济体制转轨和城乡经济的一体化,是导致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

就业弹性是GDP和就业之间关系的重要体现。有的学者指出,我国就业弹性正在逐步缩小,即GDP吸纳就业的能力在逐步减弱。使用这一结论要十分谨慎。因为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总体就业弹性的计算反映的是城乡全部就业和GDP总量之间的增长关系,但由于非农产业未能吸纳的就业都被计入农业部门,这样,计算出来的就业弹性并不能真实反映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第二,现行的就业统计体系中,分部门计算就业弹性,所使用的就业数字不包括单位就业渠道之外的就业,这样大量的就业增长就被排除在计算之外,会造成就业弹性被大大低估。因此,计算非农部门的就业弹性(包括城镇非正规就业和农村非农就业)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实际上,由于我国处于迅速工业化的阶段,农业排斥劳动力是一个长期趋势。因此,农业部门很难创造新增就业需求,新增就业岗位主要通过非农部门的GDP增长来实现。根据现有的统计体系,我们可以计算出非农就业的增长情况以及非农GDP的增长情况。如表所示的是根据可比价格计算的非农GDP增长率、非农就业增长率以及由此计算出的非农就业弹性。数据显示,除了个别年份以外,非农GDP的增长率都在8%以上,“十五”期间的平均值也维持在9.5%左右的水平。根据该表所计算的弹性,可以做出如下的判断:非农就业弹性有波动,但并未表现出递减的趋势。

1991—2003年,非农就业弹性的平均值为0.3,这意味着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将会收到GDP和就业同时增长的效果。

二、我国每年拟定就业目标的做法和依据

近年来,我国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都拟定就业目标,这既体现了就业目标在当前宏观调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符合我国这样一个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拟定年度就业目标的主要依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自然变动,每年都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因此,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供给总量都会有所变化,需要政府相机决策。二是宏观经济形势的短期波动,会对就业增长产生影响;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使得就业需求总量和结构不断变化,需要政府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就业目标。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要判断劳动力供给的总体形势。

(二)在宏观调控中,将经济增长目标和就业增长目标挂钩。

(三)考虑就业弹性可能发生的变动,将产业布局、调控措施和就业吸纳能力挂钩。

三、今年就业与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与建议

(一)今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实现就业目标所需的GDP增长速度

当前劳动力供给的形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导致的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处于高峰期。“十五”期间,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每年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都在1000万人以上,2004年和2005年每年仍然有1200万人。其中,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招生数的缺口在1100万以上,形成主要的劳动力供给群体。

2.高校毕业生数在逐年增加。2001年和2002年,两年的高校招生总数为589万人,较此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2005年的第三季度开始,这些高校毕业生将相继进入劳动力市场,并形成劳动力供给的压力。

3.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停止。劳动参与率降低会在实际上减少劳动力供给,但微观调查结果表明,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在近年趋于停止,维持在66—70%的水平。

综合上述主要因素,判断今年的新增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在1000万人左右。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GDP的增长速度和就业弹性。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就业弹性是由相对长期的一些因素所决定,但GDP增速的决定相对短期。如果非农就业弹性维持在1991年以来的平均水平(0.3左右),实现劳动力供求平衡,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非农经济增长率需要维持在8%的水平。如果非农就业弹性处于低位水平(0.23左右),则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非农经济增长率需要维持在10%的水平。将8—10%的非农经济增长率换算成全口径的GDP增长率,大约为7.3—9%。

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仍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GDP增长速度达到8.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3.0%、10.8%和8.0%。根据以往经验统计,后三季度GDP增速要达到7—9%。但如果宏观调控力度继续加大,后三季度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下滑,将不利于就业的总体平衡。

(二)实现今年就业增长目标的对策建议

1.需要注意宏观调控目标和时机选择,对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今年劳动力供给压力较大,也有可能出现高失业的时期。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积极调控就业需求的两个基本要素: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要注意,通过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就业机会。

2.继续鼓励非正规就业,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有侧重地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趋紧,不仅需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就业弹性也需要处于高位值,这要求鼓励各种形式的非正规就业。同时,劳动关系管理和其他劳动力市场规制措施的出台,要审慎地选择时机。

3.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动态地调整和统筹就业政策。农业部门虽然不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联动,仍然会对整体的就业形势产生影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速度和数量,受到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的相对收入关系的影响。继续保持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将有利于减轻非农部门就业的压力。

4.要注意其他社会政策和就业形势的联动以及时机的契合。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中,有一部分劳动力仍然是在校学生,尤其是初中毕业生数和高中招生数的差额越来越大。根据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尽快加速高中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来年的就业工作打下基础。

9.2022年大学生实习就业简历 篇九

性别:男

身高:_cm

学校:__学院

专业:

学历:

藉贯:_

爱好:音乐,策划,综艺

政治面貌:

手机:136_______

qq:_______

地址:

任职情况:

(初高中)文艺委员,宣传委员

(大学)学习委员,心理委员

校社会服务中心办公室干事

城院电视台制片人,新闻记者

个人特点:

耐心细致,责任心强,善于与人沟通,有较强的亲和力,善于创新,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特别喜欢电视文艺。

专业技能:

普通话:

实习和实践情况:

获奖情况:

_学院优秀团员

_学院优秀学生助管

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

_学院多媒体大赛三等奖

_学院新闻中心“优秀工作者”

“未来职场之星”评选优秀实习生

自我介绍:

1,自己的专业就是广播电视新闻学,所以对电视媒体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

2,喜欢做电视节目。尤其是音乐娱乐访谈,当然新闻也是我喜欢的。

10.专业选择及就业前景分析 篇十

据业内专家分析,未来几年水利、矿产、环保、农业、交通、生物、信息技术、新材料、海洋技术和新能源等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大增,而加拿大在这些学科的教育上又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即将赴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不妨考虑一下这些学科,以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作为热门的英语留学国家,到加拿大留学专业选择一定要慎重,这对留学生将来的就业影响很大。所以,广大留学生一定要结合自身优势,综合考虑未来职业取向,选择最有前景的专业学习。

2011年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时间:2011-5-25来源:中国钢铁人才网点击量:532编辑:乐秋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利润空间加剧下滑.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成为了企业方最常用、也是最优先考虑的方法.而失业、生存压力也就成为了近期备受关注的词汇.随着毕业生的饿逐年增多,求职艰难是很多应届生求职者的感叹.在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也要摸清人力市场行情,为自己选个好职业.2011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它们的薪酬水平如何?以下是根据以往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未来行业发展形势列出17个就业前景相对很好的专业供大家参考.1.会计金融专业就业前景

第一,注册会计师是一个热门职业.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律师和医师是3个高收入的智力密集型职业.在我国,近年来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每年都保持在60万人左右.第二,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巨大.早在10年前,我国就提出要发展30万注册会计师的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对注册会计师队伍发展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目前,行业的人才缺口依然很大.第三,社会对高素质财经人才的需求更为突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十分注重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其毕业学生在就业时,已成为各大企业和金融证券机构竞相争抢的对象.第四,从以往的数据看,也证明了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生的就业前景看好.在高等院校开设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始于1994年.专业设立以来,共培养毕业生9534人.据统计,毕业的9534名学生全部就业.其中,2700多人进入在中国境内的国际会计公司以及国内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就业;2600多人进入国内各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保险、证券以及政府部门等从事会计审计工作;其余毕业生到其他领域就业,或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2.物流专业就业前景

现代物流业的前景看好.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全国已有30多个省与城市作出了物流业发展规划并出台了必要的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写中国物流业发展大纲,并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初步意见.由于有政策的扶持,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开始步入快车道.到2005年,中国将形成公有制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与外资(含中外合资)物流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2003年已出现这种趋势,并在明显加速.在5至10年内,将形成10个左右全国公认的中国物流领军企业,并走向国际.80%企业物流已开始部分外包,外包的比例与外包的领域将逐步扩大,涌现出包括海尔物流、宝供物流、招商局物流在内的优秀物流企业.首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3中国物流(企业)年会的报告也显示,2003年1至9月,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1.7万亿元,同比增长26.9%.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认为,今后一段时期,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吃香.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据了解,目前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他们的年薪最高可达100万元.3.数控加工专业就业前景

劳动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控加工技

术已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核心.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数控机床等数控加工设备在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然而,与迅速增加的数控制造设备相比,我国从事数控加工的技能人才显得十分缺乏,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其缺口曾达到60万人,其中也包括主要从事数控程序编制的数控程序员.我国近日发布的第八批新职业中就有数控程序员这一新职业.数控程序员是指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以手工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员.4.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

适应外向型现代商务管理工作岗位的要求,能胜任大量需要口头和书面英语交流的高级文员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工商管理知识.也可从事英语教学,培训工作.就业前景:我国对外开放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大量既懂英语又懂外贸的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大都在外贸企业从事外贸业务工作,在涉外大型饭店、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员和翻译工作,就业率达90%以上.5.同声传译专业就业前景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同传的薪金不是按照年薪和月薪来算的,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算的,现在的价码是每小时4000元到8000元.”相关人士如是说.“4年之后入驻中国和北京的外国大公司越来越多,这一行肯定更吃香.”

6.汽车维修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国内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总体的技术水平不能适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我国目前技术工人队伍结构中,技师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例仅为4:8:31:57,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为11:23:49:17,显然,我国中高级技术人才短缺情况十分严重.其中尤其以汽修、数控等热门专业为代表,被称为“高级蓝领”的高级技工已经成为稀缺资源,“高级蓝领”出现断层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从这一系列数据看来,学习好汽修,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就业前景非常广阔.7.企业信息化专业就业前景

网络在向社会生活渗透的同时,也在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并且已经渗透到传统企业开发、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2000年至今,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中国信息化领域最受关注的发展重点,并被明确列为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国策的实施重点.企业对网络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网络技术人才迎来了一个“牛市”.8.3G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据计世资讯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由于目前3G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预计4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至20万元.“从目前的一些趋势来看,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2.5G技术的人才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3G到来之后这些人才的收入应该会更高.”业内人士表示.9.网络编辑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类似于在新浪和搜狐的网络编辑的月薪都在5000元左右、中等职位的收入在8000元至10000元.“相信4年之后整个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从业人员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目前,不少网络编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颇有信心.10.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从业人员仅有13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8万余人.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我国在环境工程师方面的缺口在42万人左右.据悉,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国内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元左右.据预测,年收入应在8万元至10万元.11.系统集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据悉,一名刚刚毕业,毫无经验的大学生应聘系统集成工程师之后的薪金是年薪8万元.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再到对业务流程和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12.医药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药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总体上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另外,医药界的贸易、经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会增加.社会对医科类毕业生的需求也很大.其中,临床医学类人才依然走俏;法医学的社会需求量有限;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从理论上讲很有前途,但从近几年就业状况看却十分困难.13.建筑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中高级人才十分缺乏,亟需补充.近年来建筑类、土建类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一直名列前几位,尤其是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受欢迎.14.地矿专业就业前景

地矿行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已走出低谷,并处于逐步好转的攀升阶段.但从总体上讲,地质类、矿业类社会需求量较小,需广开就业渠道.15.水利专业就业前景

水利专业毕业生就业目前不大理想,各专业冷热不均.但水利事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好,随着三峡工程等一批大的水利工程上马,水利及其相关的一些专业需求量明显增加.由于水利与电力、环保等部门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也有很多人到系统外就业.16.农林类专业就业前景

这几年,农林类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不高.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小不一.目前需求较多的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需求量较小的有农学、桑学、茶学、植物等.17.能源、交通专业就业前景

在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能源、交通行业占了很大比例,各大煤矿、油田、气田需要大量人才,这是吸纳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渠道.现在学子们在选择课程的同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父母老师等的建议做出客观的选择.一味地追求爱好,不客观考虑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爱好也许在长时间后会变成消耗,而强制的父母包办会令学生一开始就厌烦课程,学习不用心,再好的专业也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影响学业和就业.钢铁人才网建议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们,首先要在学习成绩上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现在许多企业招聘人员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成绩优秀;其次是看重他们在学校社团与社会上工作经验,因为这方面的能力是考察一个人对外的沟通能力;最后,在兼顾学习之余尽可能地考取相关的证书,比如说以后想进入IT行业,争取毕业之前考取微软或者IBM的各项培训证书.上海商学院2010年在陕西录取分数线

排名 高校 学科 具体专业上海商学院 经济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上海商学院 经济学类 物流管理上海商学院 经济学类 物流管理上海商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上海商学院 经济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11.2022年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建议 篇十一

民航运输(图片来源:资料图)中国民航总局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我国民航将实现强国战略目标。根据民航强国发展战略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民航发展的重要时期,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又是我国民航强国战略目标启动的关键时期。未来几年内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旅客乘坐飞机进出中国的各大机场,航空运输业务量将大幅度增加。

行业现状

伴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民航人才的需求规模也开始同步扩大。目前国际民航平均人机比是100:1,而我国民航业平均人机比是200:1,这意味着,仅以国际民航水平计算,未来20年我国至少需要民航类人才24万人。统计资料显示:到2007年年底,中国民航开辟的定期航班航线总数近1400条,民航服务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的61%,经济活动量占全国的82%。中国民航已形成了国内四通八达、干线与支线相结合和连接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航空运输网络。如此巨大的航运网络,期待着网罗更多的专业技能人才。

就业远景

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民航类专业培养的侧重点,空中交通管理专业培养掌握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技术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领域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空中乘务专业侧重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团结协调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的空乘、空勤人员。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了民航类专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美丽潇洒的“空姐”“空哥”一直头顶着令人羡慕的光环。从近年来的发展看,行业人才需求热度不减。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上海申办世博会的成功,重组后的民航产业进入了第二次高速发展期,飞机量猛增。

就拿空乘服务专业来说,近年空乘队伍大扩招,该专业毕业生更是吃香走红,出现供不应求情况。航空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对视力、身高、体形都有严格要求。此外,有责任心、守纪律以及认真、投入也是现在用人单位更加看中的。还需纠正的一个观念是,“空姐”并不是吃青春饭的职业,它有很大的职业发展和晋升空间。毕业生入职后,经过数年的经验积累,可以从内航线的普通舱晋升到头等舱,再进入国际航线,从短途到长途„„从职务角度看,也可以从乘务员入手,逐步晋升到乘务长、主任乘务长等。航空公司的录用偏好大已经从“唯学历”的观念上转变过来了。虽然本科学历及以上的人才适应性强,但是稳定性较差,做不了多久就会跳槽。从稳定性上考虑,国内航空公司更青睐高职毕业生,他们更加适合现代化服务业的素质要求。

包含专业

民航运输类专业属于高职高专专业,其中涉及民航运输、空中乘务、航空服务、航空特种车辆维修、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乘务、飞行技术、民航商务、航空通信技术、空中交通管理、飞行制造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专业。

开设院校

开设民航运输类专业的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以空中乘务专业为例,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开设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院校有中国民航大学、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

机械类——含而不露的“就业大佬”

机械类专业(图片来源:资料图)一提到机械类专业,大家就不免和工厂里满身油污,手拿冰冷坚硬“铁疙瘩”的工人联想到一起,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在机械类专业面前望而却步了,转而去挤一些爆热的专业,直到三四年后看着机械类专业学生成为市场的“香饽饽”时才后悔不已。

行业现状

有关专家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大型工业逐渐在复苏,社会对于精通现代机械设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渐增大,像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的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生一次就业的结构和地域都非常好。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就业远景

机械类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学对该类专业的就业前景存在着误解,认为该类专业的对口工作看起来不太“体面”。其实,他们都忽视了机械类专业所具备的广度适应性,比如在设备维护、数控维修、环保设备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机械类专业还涉及不少交叉学科,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也为跨专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类专业要求同学们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富于想象力,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其实,机械类专业也并非全部都只是和硬梆梆的机器打交道,比如工业设计专业,就是一门和艺术相关的机械类专业。“什么是工业设计?”有人认为,工业设计就是简单的包装。其实不然,工业设计是属于对现代工业产品、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规划设计、不断创新的专业。它是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商品,符合需求,有益环保的核心过程,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着陆点,是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相互转化的系统方法。该专业就是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工业设计在一件产品的价值里占多大成分,不大容易量化,因为它是蕴含在里边的,是一个软价值。国外有些类似的比方,如美国有这样一个说法:企业里如果投资于技术设备更新带来了效益的话,那工业设计带来的效益是它的5倍。这样说来,工业设计师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又比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材料、机械、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技术专业,主要研究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超导材料、微电子材料及特殊功能材料的成型设备与工艺、成型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控制、质量检测和可靠性评价等。随着各种新材料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加之我国新材料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材料成型设备新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对既有材料科学知识,又能掌握材料成型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高级科技人才的需求将有所增加。

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多学科于一体的交叉专业。强调以计算机应用为平台,使工艺、装备和控制紧密结合,侧重于阀门密封、低温与制冷、压力容器等过程装备与控制成套技术的设计开发及应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同学接受了正规的机电一体化训练,具备机械设计、电子控制和管理等各方面知识,是企业和研究机关的抢手人才。

包含专业

机械类下面的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微机电系统工程、制造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

开设院校

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都开设机械类专业。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开设的院校有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等;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院校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材料类——站在科技的高端

材料类专业(图片来源:资料图)“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明显向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倾斜,这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研发此类新型材料的人才自然成为企业的注目焦点。

行业现状

材料学是研究材料化学组成、组织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主要任务是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材料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以稀土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培养稀土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稀土材料开发与应用、稀土冶金与分析、稀土采矿及矿物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与经营、工程设计、生产的高级专门人才。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而稀土一般就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为稀土。我国稀土矿藏资源丰富,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有“21世纪的新材料宝库”之称。稀土除在钢铁行业广泛应用外,与高新技术产业关联度密切,产品市场全球化特点突出,其后续产业链的发展空间也十分广阔,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如开设这一专业的内蒙古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使稀土专业得到快速发展,当然该专业历届毕业生均被相关企业“抢购”一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将该专业定位为未来五年的十大热门专业之一。就业远景

据了解,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设有材料类专业的高校有420余所,占本科学位学校的66%;“211工程”高校中设有与材料相关专业的有80余所,占总数的88%。由此可见,我国对材料人才的培养是比较重视的,人才的数量也应该是比较充足的。材料学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多个领域,因此人才市场对材料学人才的需求也是持续增加的。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在功能材料、纳米材料、材料表面改性、结构材料、复合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继续深造,也可以在相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对外贸易等相应工作。

包含专业

材料类下面开设的专业很多,如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生物功能材料、宝石与材料工艺学、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等都属于这个范围。

开设院校

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新疆大学等院校都开设材料类的专业。开设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高校有四川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开设冶金工程专业的高校有北京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以上是对专业大类前景进行总体介绍,当然其中也涉及了大类下面的部分专业。下面就对《中国人才报告中》涉及的单个专业前景进行介绍:

精算——就业新宠“钻石领”

精算行业(图片来源:资料图)当人们还在为当白领而不懈努力的时候,已有人跃居金领行列,当有人在金领行列洋洋得意之时,已有人先行阔步迈入钻石领行列。精算师,就是一个公认为“钻石领”、国外年薪过百万、国内月薪上万元的职业。目前,精算师是国内各大保险公司争夺的焦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精算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仅有百余名精算师,随着国外保险公司进入中国,我国未来5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

行业现状

精算学是对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他客观事务进行量化分析和处理的一门科学。在保险、金融、投资和各类风险管理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保险和社会保障领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科学和技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保险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精算人才的客观需求应运而生。精算师是运用精算方法和技术解决经济问题的专业人士,其传统的工作领域为商业保险业,主要从事产品开发、责任准备金核算、利源分析及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等重要工作。随着精算科学的发展和应用,精算师的工作领域逐步扩展到社会保险、投资、人口分析、经济预测等领域。

就业远景

目前,每年高校毕业的精算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精算师是保险业的精英,是集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投资学等各类知识于一身的保险业高级人才,总之,精算师是同“未来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宗旨是为金融决策提供依据。一个合格的精算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精算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熟悉所处保险市场的保险法规以及与保险相关的税务、会计、投资等领域的知识。当然,精算人的就业面也并非是保险公司一条路,对新人来说,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公司、银行、保监会等机构,都需要精算师加入。而在保险公司里,精算师也有很多专业方向可以选择,涵盖寿险、产险、团险和投资等领域。

不过,要对众多想加入精算行业的年轻人提个醒,想要成为钻石领,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要有抵抗压力和从零开始的心理准备。精算工作就像是跟时间赛跑,上级上午出题目,下午就要求给出答案,而这些决定往往是需要承担重大风险的决策性问题。因此,精算师做决定不仅要快,还要精确。精算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喜欢稳定、不愿意变动的人不适合做精算师,而且精算师资格证的考取难度也相当大。

开设院校 这里要特别说明,在全国普通高校专业目录里面没有精算专业,和它相关的本科专业是保险,对经济、数学方面要求比较高,有些学校是在保险专业下面设有精算方向,如湖南大学,在研究生专业里面和精算相关的专业有保险精算。

护理学——播种爱的天使

正在宣誓的护士(图片来源:资料图)中国护士网上有人留言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不能知道我能做多少,在经历过多次生离死别后我认识到,珍惜吧。我会坚持走下去,不管前方有多难。”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护士就是病人眼中的天使。

行业现状

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予以重点扶持。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1:0.6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到2015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就业远景

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业内专家介绍说,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如护士在美国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而美国缺护士30万人。在澳洲,护士最容易找工作或获得升迁,同时,只要拥有了澳洲注册护士的资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的“绿卡”。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护士均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语言的护士在国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再者,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我国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改变,家庭结构却呈现出小型化趋势。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人们在重视身心健康的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社区医疗保健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目前,国内很多大中城市的医院都设有涉外门诊,而一些合资医院以及“洋”医院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扎根北京、上海等地。所以,如果护理学人才在具备护理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专业知识外,还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那么就业选择将更为宽广,可以从事在华的涉外医护服务、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和资料传递等。

开设院校

上一篇:合作协议签约议程下一篇: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