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专业的实习目的

2024-08-24

英语教育专业的实习目的(共19篇)

1.英语教育专业的实习目的 篇一

一、实习、实训目标

实习、实训是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的必备条件。通过教育实习、实训,达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特点,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体育课教学,课余训练,组织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锻炼,以及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习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高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二、实习、实训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实习、实训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增强体育观念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学习专业技术和运用知识,巩固所学理论,获取本专业的实际知识,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时;也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扩展和深化。通过实践教学,切实加强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思维、分析、创造能力,为培养我们学校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如下:

(一)了解实习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牢固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思想。

(二)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体育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使学生熟悉实习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特别是新课程理念下的系列要求。培养教学,训练和组织体育竞赛活动的能力,并通过教育实习信息反馈,推动体育系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目的

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目的

2.英语教育专业的实习目的 篇二

1. 工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1 称职、合格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师的缺乏。

在独立院校中,专业英语的授课教师一般是由本专业的教师担任,而这些本专业教师自身的综合英语水平不高的既定事实成为专业英语教学上的一大隐患。他们无法充分理解课文理论要传达的意义,更无法及时的接触到本专业英语的最新发展态势,这就导致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学生无法提高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等现象。

1.2 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

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高,学习理工科—工业设计学生的英语水平更是“雪上加霜”。笔者任教的某一年级的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时,发现全班仅有3名同学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这比例远远达不到全班人数的10%,这对开展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一大难题。在完成了两年“应试”大学英语后,大多数学生就有这样的心理,认为英语学完了,学够了,过了学院的大学英语考试就可以顺利毕业了。学生们对于高年级还要学习专业英语感到困惑,甚至觉得没必要,这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他们几乎没有心思和能力去领略专业英语的魅力。“另外,独立院校学生相对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对专业英语中涉及到的前沿信息缺乏了解,这些进一步增加了学习难度。”

1.3 课时数少,授课时间安排不当。

独立学院的专业英语的课时安排在36个学时左右,意味着学生只有12周且每周只有3个课时学习专业英语。此外,专业英语一般被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授课,意味着学生有一年英语习得的时间断层,在这么短的课时内,让学生重新恢复对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实属困难。甚至为了解决升学、就业问题,学生因在考研、企业实习等原因影响上课,出勤率普通不高,这与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初衷是相互违背的。总之,专业英语在课时数与授课时间上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1.4 实际教学和“实践”脱节。

由于授课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不高,造成了学生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训练。学生完成这门课程后,常常只是记住一些专业词汇,应付期末考试,考完也就忘了,没有达到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学生根本无法把在课堂上的“学”运用到“实践”。

2. 工业设计专业英语的初步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2.1 寻找称职、合格的“双师型”专业英语教师。

笔者认为专业英语的授课教师应由有英语专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担任。通过一系列的工业设计知识的训练,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可以很快地把工业设计和专业英语的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能与国外的工业设计最新发展前沿接轨,从而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潜能,实现“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此外,专业英语教师应具有企业工作的背景,这样可以用更鲜活、更实际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对实践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习得第一手的实践理念,让理论和实践得到真正的结合。

2.2 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应用英语的能力。

本人授课期间,会针对某一主题,设计一些相关的话题,把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4-5人),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气氛无形中就活跃起来,学生们也慢慢的愿意用英语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在授课内容上,仅仅讲授教材上的文章是远远达不到学习目的,本人运用工业设计相关的书刊、英语视频、竞赛、英语面试模拟等来充实教学内容。通过英语视频观赏和讲解提高学生的英语视听能力,通过填写国际竞赛申请表和设计说明等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通过导入模拟就业面试等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快会让学生产生学习厌恶感,所以变换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通过问答、辨析、“师生角色互换”,甚至游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2.3 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

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语言的掌控能力和实际写作的能力才是当代工业设计英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通过改变以往作业和应试考试的模式,鼓励学生多说,多听,多练。

结语

本人通过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授课方式等教学改革应对独立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问题,从而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叶静波.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

[2]吕中意.三本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初探[J].2011(6).

[3]欧海燕.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05).

3.英语教育专业的实习目的 篇三

[关键词] 教学目的策略电影欣赏分析

一、引言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课堂上的普及,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英文电影赏析课程。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教师的教学方面主要是缺乏规范的教材和适当的教学资料、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研究的投入不足等:“目前,我国英语影视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扬先明,2007)。同时,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仅仅是抱着看电影的目的选择了这门课程,加之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这门课程并未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随意性很大,甚至导致将影视欣赏课变成了学生的休闲娱乐时间”(杨先明,2007)。

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高校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还没有形成英语影视教学的理论体系,对英语影视课程应该教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教学模式如何等问题还没有形成系统”(杨先明,2007)。

处于这个体系核心位置的应当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其相应的教学策略,因为教学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存在的意义和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教学策略则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保证。

二、教学目的

目前在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中有一个误区,即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这门课程与其它英语专业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因而未形成明确的教学目的。

客观地说,当前有不少教师正在积极地从事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普遍的观点是认为这门课程应该实现两个教学目的,其一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力和口语的技能,其二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诚然,赏析英文电影的确能够起到这两方面的作用,但据此就将这两点作为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最终目的还是有待商榷的。

确定一门课程的教学目的首先要考虑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的水平和特点。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的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会或多或少地引入英文电影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但是把英文电影赏析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向学生系统地讲授一般都是在三年级之后。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并仍在专门的听力和口语课程中接受着系统的训练:同时,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还包括专门讲授西方国家社会文化的课程,例如《英美概况》、《欧洲文化入门》等。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果赏析英文电影的目的仅仅是提升语言技能和学习文化,那么完全可以在英语专业的听力、口语、视听说和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等课程中引入英文电影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而不必将其作为专门的课程来开设。

顾名思义,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英文电影,因此和英语专业开设的其它课程一样,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目的也是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具体的说是教授学生英文电影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英文电影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明确了教学目的,就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课程设计和确定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这种特殊性,力求达到“赏”与“析”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效果。

三、英文电影欣赏的教学策略

客观地说,很多学生选择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初衷就是看电影,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用审美和认知学的理论来规范欣赏英文电影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习英文电影的相关知识,而不仅是观看电影。根据电影欣赏过程论,电影欣赏“应当包括准备-进入-共鸣性高潮一回味性延留等四个阶段”(袁智忠,2000)。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期望”,从而使其形成“审美活动所特有的一种态度一审美态度”(袁智忠,2000)。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影片的选择

英文影片的选择是进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基础。在选择影片时首先要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最基本的原则。即影片的主题必须是积极的、高尚的,内容必须是具有艺术性的、值得探讨的。随着世界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优秀英文影片不断涌现,因此,在保证以上所提到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需要对英文影片进行分类选择,从而保证影片选择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当谈论到某一部电影作品的时候,人们首先想知道它是什么时候拍摄的以及它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因此历史和类型是给电影分类的两种基本标准。电影诞生于一百多年前。它的历史并不算漫长和复杂。按照时间顺序对其分类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作为西方电影艺术主流的好莱坞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早期电影、经典好莱坞电影和后经典好莱坞电影。影片类型的划分主要依靠电影的题材、形式、风格或效果:根据题材可以划分为社会问题片、爱情片、黑帮片、战争片、科幻片、奇幻片、西部片、灾难片、犯罪片、诗史片等。根据形式可以划分为动作片和音乐片。根据风格可以划分为强档片、黑色电影(新黑色电影),根据观众的反应可以划分为喜剧片、恐怖片、惊悚片。

在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最基本的原则的前提下,英文电影欣赏课程所播放影片的选择应遵循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根据电影的历史分类和类型分类标准选择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影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使学生客观而科学地认知英文电影的全貌、系统地学习英文电影的理论知识、全面地了解西方社会文化背景。同时避免因重复播放同一类型的影片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在遵循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可以在第一堂课上做一个问卷调查,在选择的每一种电影类型中列出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影片,问卷的结果可以作为课程设计的参考。

(2)电影理论的讲授

向学生讲授电影的基本理论是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关键一步,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学生才能够实现从被动地观看影片向主动地欣赏和分析影片的飞跃。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着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受到课时和学

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可以选择一些基本的理论进行讲授,例如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

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有别于影视理论课程,学习电影理论并不是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而是进行赏析的方法和手段。并且,单纯地讲授理论会使课堂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正确的方法是在选定了某部的影片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在这部影片中得以体现的一些理论讲授给学生,然后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去体会理论的应用。以《阿甘正传》为例,这是一部风格突出的电影,象征手法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播放影片之前,教师可以先讲授电影风格和象征手法的概念和作用。并指导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去发掘“羽毛”的象征意义。

(3)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欣赏影片之前应该让学生对影片的背景有所了解,包括片中讲述故事的社会历史背景、主创人员简介、男女主角简介、故事情节梗概、影片所获奖项等。

鉴于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和自学能力。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分成小组去收集影片的背景资料并做成幻灯片在课堂上展示,这样一来既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和筛选资料的能力,为之后的电影评论打下基础。

(4)欣赏指导

每部优秀的英文影片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教师应在播放影片之前就影片的亮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引导学生有侧重地欣赏。以《音乐之声》为例,“其突出特点有三:一是巧妙地把人物、歌舞、情节、气氛有机地融为一体…;二是所有的场面都实地拍摄…还选用大量湖光山色的秀美画面,令人陶醉…;三是高明地交织了三对矛盾冲突…”(徐阿李,2003;122)。

2、进入和共鸣性高潮阶段

进入和共鸣性高潮阶段是学生进行电影欣赏的实质性阶段,也是教师播放影片的阶段。一般说来,电影的播放方式有三种:通篇放映、分段放映和定位放映。鉴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采取通篇放映和定位放映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进行通篇式的放映,保持影片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运用电影的基本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影片的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再进行定位式的放映,让学生再次感受影片的亮点,加深理解,为回味性延留阶段的教学任务以及之后的电影评论做好准备。

3、回味性延留阶段

影片播放结束后学生的头脑里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从影片中获得的审美表象,这个阶段便是电影欣赏的延留阶段。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学生继续对电影予以解析、破译和玩味。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特点设计相应的习题和课堂活动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为下一步分析影片做好准备。

仍以《阿甘正传》为例:影片放映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继续进行对象征手法的运用的学习,和学生一起探讨“羽毛”的象征意义。课后习题则可以布置学生思考和讨论这部影片中另一个象征元素“巧克力”的象征意义。

同样,《音乐之声》放映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影片亮点之一即三对矛盾冲突的交织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具体指出这三对矛盾。

基于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同时加深对电影理论和影片内容的理解。

四、英文电影分析的教学策略

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不应只停留在影片欣赏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对影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论。“赏”与“析”相结合才能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为以后的学习乃至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

1、常见的评论角度

主题分析:分析电影的主题是电影评论的传统方法。主题是一部电影的主要观点。是编剧和导演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思想。主题是电影的中心思想,它使所有其它的电影元素一类型、角色、叙述、风格一都围绕着它。主题的本质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主题有:广泛的人类问题、人生哲学、宗教和伦理问题、历史问题、国家和国民特征以及社会问题等。

作者论:“作者”指的是在商业化的电影工厂制度的局限下仍然可以在电影中烙上自己独特烙印的人。作者通过运用视觉风格让电影成为一种艺术。

结构主义:这是一种分析现象的手段,其方法是在二元对立系统中分析这个现象的基本结构。

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分析男女之间的不平等现象,针对妇女遭受的偏见和歧视进行批判。

心理分析:心理分析学是西格蒙·弗洛伊德建立的关于性格的理论,它从很多方面帮助电影研究。首先,最简单的形式就是通过分析作者的心理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其次。对角色的内部心理进行分析:第三,通过分析观众的心理来研究电影。

2、教学策略

电影评论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思考能力、语言水平和论述技巧,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加以引导,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专业影评者的电影评论文章,供学生学习借鉴: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影片进行评论,然后每组选出代表发言,相互交流,加深理解。同时,鉴于这门课程形式上的特殊性,期末考试可以改变传统的方式,采取以电影评论为内容的论文形式,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五、结语

解决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需要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明确教学目的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在遵循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把握电影的最新动态,把英文电影的前沿知识及时地介绍给学生。做到与时俱进。

4.法学专业实习目的 篇四

主要目的是将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通过实习达到与法律实践相结合,从而巩固知识和发现不足;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适应社会和掌握人际交往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法律人生观念和思维。

实习目的(二)

⑴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巩固知识,发现不足,以求积累经验、指导今后的学习;

⑵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⑷树立正确的法律人观念和法律人思想觉悟;

⑸学会法院的工作运行流程,积累实务工作经验,为毕业后工作打下基础。

实习目的(三)

法律系毕业的实习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部分,是综合的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是我们在实习单位通过指导老师的,独立从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尝试阶段,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通过在工作单位的实践,培养严肃认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并且敢于创新,能正确地将独创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让我们能够在现实氛围中寻找自身差距,在弥补自身不足的同时强化进入社会前的适应能力,使毕业生信心十足地面对就业,顺利完成人生的角色转变,同时让我们毕业生对所学专业业的现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对毕业后的去向有一个清醒认识和明确定位,有效避免了就业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性,大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几率。

实习目的(四)

本次实习主要有三个目的:

(1)深入司法实践的第一线,了解司法审判的全过程,在熟悉审判程序的同时,发现其间存在的各种问题与缺陷,从而加深对中国现实司法的理性和现实性思考。

(2)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深度与高度认识,尽力用一个法律人的身份和思维去思考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之道。

5.专业实习目的和意义 篇五

3)能力的提高与技能训练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得一段时间里,对工作感觉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非常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而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这道的是多么的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 “学无止境”的含义。实习期间我也很努力将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转向实践方面,尽力做到与实践的相结合。

实习之后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学校里学的东西基本上是没什么实用性的,在实习的地方,什么都是从新开始,实习的时间不长,很难说学到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基地里阶层的都是很实用的东西,不像课本知识那么理论抽象。而且,工作中需要独立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虽说一开始有人带,但困难天天会有,而且很多,因为是很实际的问题,很多时候不得不茫然地面对。现在,我觉得自己已经能够独立处理一些问题,知道怎么解决某些困难,遇到困难后不要逃避,而是要想办法去解决,我觉得,这种能力是很重要的。

总得来说在实习期间,很辛苦,更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明白,在今后的工作中还会遇到许多新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会带给我新的体验和体会。因此,我坚信:只要用心发掘,勇敢尝试,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启发,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积累下更多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

三、实习总结

实习期间,我对实习基地的机床生产部门的生产、加工、检验整个操作流程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和熟悉。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学习了很多学校以为的知识,甚至在学校难以学到的东西。

在实习的那段时间里,我体会到了从工作中再拾起书本的困难性。每天较早就要上班工作,晚上较晚下班回宿舍,深感疲惫,很难有精力能再静下心来看书。这更让人珍惜学校的时光。

此次实习,我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处理简单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了与人相处沟通的有效方法途径。积累了处理相关人际问题的经验方法。同时我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艰苦性,通过实习,让我在社会中磨练了下自己,也锻炼了意志力,训练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实践技能。积累了社会工作的简单经验,为以后工作也打下了一点基矗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才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矗

四、致谢

感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科实训基地给了我这样一个实习的机会,能让我到社会上接触书本知识外的东西,也让我增长了见识开拓眼界。感谢我所在部门的所有同事,是你们的帮助让我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掌握工作技能,感谢我们生产小组组长、技术员,你们帮助我解决处理相关问题,指导我在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包容我的错误,让我不断进步。感谢在我有困难时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

1.物流专业实习目的和意义

2.实习目的和意义

3.毕业实习目的和意义

4.化工实习目的和意义

5.通用实习目的和意义

6.宝石实习目的和意义

7.教师实习目的和意义

8.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9.会计实习目的和意义

6.建筑专业实习目的和意义 篇六

1、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及阅读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

3、通过实习,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熟悉房屋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4、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劳动的观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更多实习相关文书请点击:实习目的

相关阅读推荐:

施工实习目的

电机实习目的

7.英语教育专业的实习目的 篇七

体育教育实习是高校体育院系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等学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而能否出色地完成实习任务关键在于实习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课堂教学能力的高低反映出实习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决定了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花大力气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实习生巩固所学内容,将自身获得的知识、技术、技能转化为教学能力的同时,找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找到改进的方法,进而不断提高实习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西师大12级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实习期间课堂教学能力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高校素质教育、教育实习和学生培养等资料,找到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以班级为整体,向12级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发放185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97.3%;向临汾市尧都区实习基地指导教师随机发放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回收率100%。

2.2.3 访谈法

在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和结束后进行采访;走访部分实习基地的实习生指导教师;咨询体育院系实习带队指导教师。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学知识,把所调查的数据整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习生的实习情况

为了使毕业生能够从“学生”的角色转化到“教师”,为毕业生能够更好地就业铺平道路,我院制定了2012级教育实习计划。在通过将近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合格后,实习生开始了3个月的实习生活。调查显示4.4%的学生是在小学实习,76.9%是在中学实习,11.1%的学生在大学实习,7.6%的在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大多数学生都在初中和高中担任实习老师。15%的学生每周代课是在10节以上,有81.1%的学生每周至少有6—9节课,也有3.9%的学生每周课时不超过5节。

3.2 实习生课堂教学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3.2.1 实习生课前准备情况

课前准备是指实习生在课前对上好一节课所做的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基本保证。其主要包括:教案编写、场地器材准备、自身形象准备、心理准备和试讲等准备情况。

调查显示,准备情况最好的是自身形象的准备,只有2.8%的实习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上室外课时不穿运动装,弯腰弓背,不重视老师的仪表。其次是70.6%的学生课前对场地器材准备情况还是不错的,能够在课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但也有少数同学在课前不对场地器材进行考察准备就直接去上课,这会直接影响到课的质量。67.2%的学生课前基本都能完成教案编写。在心理准备上62.8%的学生课前都会自我暗示,增加自信,并对课上会突发的事件做好心理准备。但课前试讲的学生所占比例偏低,只有17.8%的学生每次课前对自己所讲内容进行一次或多次试讲,55%的学生在试讲方面做的都不是太好,这与学生的重视程度和惰性有很大的关系。

3.2.2 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是课堂教学能力的重点体现,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课堂教学实施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出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包括讲解、示范、纠错、教法运用、组织调动等方面的能力。

3.2.2. 1 指导教师对实习生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

通过对临汾市尧都区实习基地30名指导教师的调查,让我们了解到12级实习生课堂教学实施的一些情况,以便在以后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改进。

调查发现只有16.7%的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讲解中做到精练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感染性和启发性;33.3%的学生能够准确讲解技术工作要领,但语言表达能力还有一点薄弱;40%的学生在讲课时基本能抓住重点,但还不能把教材的书面语言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而是照本宣科地背诵技术要领,抽象呆板;还有10%的学生语言空洞罗嗦,吐字不清,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由此可见实习生的讲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与讲解能力相比,实习生的示范能力和纠正错误能力运用发挥的比较好。对于在教学练习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或不符合规范的动作,56.7%的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错误,并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纠正。但整体来看,我院实习生这两项技能还是比较好的,多数同学以具备了这两项的能力。调查中发现20%的学生在组织调动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忽略了学生这个主体因素,只顾按预先准备的程序一步步进行,因而显得有点死板,若遇到一些突发的情况课堂局将面犹如一盘散沙,场面混乱。课堂创新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只有36.7%的实习生能够在场地器材条件的允许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所教内容进行了创新改革,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见实习生在运用组织调动和课堂创新能力上还需要提高。

3.2.2. 2 实习生对课堂教学能力的自评

为了进一步了解实习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哪些教学技能,为此特调查了实习生对自身课堂教学能力缺乏的情况。

调查中发现76.1%的实习生课堂创新能力比较缺乏,这就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课的质量和效果。认为讲解能力薄弱的学生占64.4%,其主要原因是课前学生对自己所讲内容没有进行试讲,对教材掌握不够活,不能把教材的书面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平常的学习中,缺乏对语言表达的专门性训练,学生锻炼的机会少,实习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不管是指导老师还是实习生在动作示范和纠正错误能力方面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而课堂创新和讲解技能的指标都偏低,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有利于学生特长发挥的角度进行思考,因人而异,引导大胆质疑,鼓励求异,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在平时的教育计划中,加大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讲解能力。

3.3 课后反思情况

教育实习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实践、总结、提高、再学习的过程。课后反思是实习生在课后,讲课的实施情况、成败得失等全面、系统的回顾,也可对本次课进行自我解剖,分析鉴定,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3.3.1 影响实习生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调查

调查显示对实习课堂教学满意的只有11.7%的实习生。这些现象虽然与自身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但也存在其他的一些主要因素。

通过对实习生的调查得出影响实习生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学实践不足和专业技术课与中学教学实践脱节上,由于实习时间和次数少,实习生缺乏教学经验。同时不重视教学反思也是关键因素,课后不积极去思考课上出现的错误,发现不了问题,找不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实习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课程综合性不强,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不紧密,专业基础技能不扎实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上的能力。

3.3.2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阶段应重点培养的能力

通过临汾市尧都区实习基地30名指导教师以及180位实习生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阶段应重点培养的能力调查,94.3%的师生认为首要培养的是社交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其次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能够把书本上学的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83.3%的师生认为学生的教育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也是本科重点培养的,教育能力是每个人所具备的终身育人能力,而作为师范类学校以培养教师为主要目标,这更需重点培养;专业技术能力是一名合格本科生的标志,无论学什么专业,都应有其特色标志。

4 结论

1.实习生课前准备较好,尤其在自身形象和场地器材方面。但在试讲方面还有待提高。

2.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运动技能好,示范动作质量比较高,纠正错误能力比较强。教法综合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营造课堂氛围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比较缺乏,课的内容、组织等都比较传统,没有创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3.影响实习生的实习中发现主要因素有:大学教学与中学教学实践衔接不够;教学实践不足,实习时间和次数太少;专业技术课与中学教学实践脱节;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还存在与中学实际相脱节的现象等。

4. 本科阶段应根据社会的需要,重点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社交、组织管理、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5 建议

5.1 增加学生的教学实践

在学生的4年的教学计划中,增加实习基地、实习的时间或者次数,一方面学校可以以课堂为基地,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和指导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并及时总结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以俱乐部和课外训练为平台,在教师的鼓励、指导下,高年级的专业课学生尝试从事低年级学生的相关训练课教学,使学生学会在“学习—运用—总结—再学习”的反复过程中培养和提高教学能力。

5.2 加大文化素质、口头表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术科的教育计划中,加大文化素质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素质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3 促进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密切联系

定期对中学的体育教学进行考察,及时调整本科专业课的方向、内容等,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学知识能更好的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密切联系,从而更能担任中小学教学。

5.4 开设《体育教法综合实践》课

在整合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建议开设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体育教学方法实践课———《体育教法综合实践》。将《学校体育学》、《中学生体育教材教法》、《教育学》等课程与主要体育技术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结合体育教学见习和教育实习,根据实习过程中实习生的教学能力状况进行调整《体育教法综合实践》课的内容结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教学能力进行培养。

摘要:通过对山西师大12级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实习期间课堂教学能力的状况进行调查,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实习生课前准备情况、课堂教学实施情况和课后反思情况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针对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解决。

关键词:实习生,课堂,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启明.体育教育实习[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王晓均,宋成刚,陈清.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7,(3).

[3]叶盛中.重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调查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06).

[4]杜春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09).

[5]谭红.实践教育思想引领下的体育教育专业全程教育实习设计[J].怀化学报,2008,(02).

[6]齐慧,谢翔.高校体育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1).

[7]蒲守木,张建军,高崧,余利斌.黄冈师范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策略[J].黄冈师范学院报,2009,(03).

8.高职学前教育 专业教育实习思考 篇八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教育实习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3-0028-03

【作者简介】庞建萍,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 200062

教育实习与师范教育同步产生,伴随着师范教育的发展,教育实习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到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并逐渐成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习作为师范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水平的提高。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对于学生踏上教师岗位、奠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至关重要。我们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宗旨,通过实习目标分解、注重获得体验、多种途径评价来保障和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获得教育实习效益的最优化。

一、教育实习之确定目标

教育实习作为师范学校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有它不可或缺的地位。时间上,少则几周、几个月,多则一学期;形式上有分散的,也有集中的。然而,从

实际效果来看,还是存在颇多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往往被冠之以“管理”的问题。但是,近几年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如果没有架构起目标的实施体系,教育实习难以落在实处,产生实效。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将教育实习目标置于整体教学计划中运作,以切实保证教育实习目标的达成。

(一)全课程渗透

从课程逻辑出发,将教育实习置于整个课程系统中进行综合考虑与实施。也就是说,教育实习不只是单列在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其目标在所有的课程中都有所体现,做到循序渐进、全课程渗透。

为此,在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中,我们将了解幼儿身体的、心理的和教育的特点以及教师如何针对幼儿特点实施教育的课程如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和学前儿童教育学与教育实习目标综合起来考虑,通过下园观察、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幼儿园走近幼儿,了解真实具体的幼儿,为教育实习打下基础。同时,在学前儿童语言、科学、艺术、社会和健康教育的课程学习中,与幼儿园的活动密切结合,通过观摩讲评、课堂讨论、作业反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幼儿园的课程,了解幼儿园活动的各个环节,从整体上对幼儿教育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全活动体现

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在学生专业养成的过程中,我们把准教师的要求分解到不同年级的各项活动中,并对每个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经过实际的探索,初步形成的活动及其目标如下:

我们将专家名师讲坛、自主下园活动、专业技能展示等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有要求、有交流、有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这逐步解决了专业入门或者说职业入门的问题。如学生对专家名师讲坛的反响极为热烈,通过与专家教师的互动交流,燃起学生的专业热情,并获得了许多的知识与经验。其次,这消除了学生对专业学习不以为然的想法,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对幼儿园的活动既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他们也就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的专业学习。最后,这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人人参与的技能技巧汇演和展示活动,大部分学生感受到了我可以、我能行。我们将教育实习目标渗透于校内的各种活动中,摆脱了以往校外实习和校内活动分离的情况,从而做好了教育实习的先期准备,使得学生更有准备地应对实习。

(三)全计划培养

我们的学制为三年,其中在校学习两年半,到幼儿园实习半年。我们始终坚持在校学习与教育实习“平行” 成长的原则,教育实习虽然是在幼儿园进行的演练,但其基础则在校园中。为此,我们对学生成长的所有方面、所有活动都给予关注,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独立和自主,培养专业认知,积累专业必备的素养,提高专业能力,尽快成为能够胜任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幼儿园教师。

二、教育实习之获得体验

教育实习作为一种“准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获得的重要途径,获得体验是其非常重要的特点。它有别于课堂教学形式而更为丰富多样,前者往往是作业——考试——成绩较为单一的形式,后者则是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专业再认同——操练再操练——反思再提高的全方位体验。

(一)专业再认同

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或是被动的或是无奈的。而来到幼儿园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的这段实习经历,是一个实际大课堂的学习,更是一次专业认同感的提升,从激动到感动到感悟,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成长:我是孩子们眼中的“小妈妈”,快乐地生活;我是孩子们眼中的“大姐姐”,快乐地运动;我是孩子们眼中的“小伙伴”,快乐地游戏;我是孩子们眼中的“小教师”,快乐地学习。这是学生们总结的,更是作为准教师对教师角色的诠释,我们从中读到了学生们爱孩子、懂专业、有情感的真切与执著,亦是超越课堂学习带来的收获。

(二)操练再操练

不同于课堂学习的书写式作业,教师布置后只要完成则矣。而幼儿园实习过程的全部内容,尤其是对于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指导,在整个实习期间,学生是必须反复操练的。指导教师也正是通过手把手指导的过程,使得学生从刚上手时的不知所措,到实习汇报时的掌控自如。他们感慨这样的操练是:

一份教案没通过,斟酌修改后再递交;一个环节没掌控好,下个环节再重试;一个活动效果不理想,换个内容再尝试。整个实习的过程,学生正是在如此循环往复之中,逐渐感受到了实习这种学习形式的魅力,也对怎样做教师建构起了自己的框架。

(三)反思再提高

实习过程,学生感触颇多的是在整理实习文档时,欣喜地看到了自己走过的脚印,即留给自己的思考——反思。学生体会到了“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这一命题的真正含义,或者说明确了使自己成为专业化水准较高的教师的努力方向。实习总结、教学案例、活动前的计划、活动后的反思、指导教师的反馈等不拘形式的分析与思考的痕迹,反映了学生在做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着,而对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正是当今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三、教育实习之实施评价

“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如主动发展理论、多元互动理论,为我们探讨教育实习的评价拓展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一)评价指标的构成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实习生认为教育实习仅仅是学校要他们完成的“一项任务”,是他们毕业成绩中的一项考核,所以实习不过是到班上带几个活动、上几节课而已。为了毕业和就业,他们更关注形式上的成绩,而没有认真去研究自己实习中所遇到问题,因而在实习过程中,责任心不强,这样最终使得教育实习的效果和质量不能令人满意。

为此,我们论证了实习评价指标的构成,将其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高校的要求,包括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专业的技能和能力、实习活动的实效及个人素养等方面;二是学生本身对自己达到要求的评价,包括制定教育活动计划、组织活动、环境创设、保育工作、家长工作及参与幼儿园活动等方面;三是幼儿园指导教师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

明确了实习的评价指标以后,由学校、学生及幼儿园共同参与的评价产生了较好的效应,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只重单一成绩的做法,使得教育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评价操作的实施

在教育实习的评价过程中,如果将评价仅仅看作是一种结果,则会在实习的结束阶段草草操作了之,如果将评价视作为一个过程,评价则会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发挥着杠杆的作用。我们的评价操作比较侧重于后面的做法。在实习进程中,按照计划和要求,分阶段、分活动的反思执行情况,学生时常接受来自学校指导教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以及幼儿园管理层方面的反馈,可谓评价持续进行时,学生感觉到这样的评价也是很有必要的。有的幼儿园为了能够更全面的了解、指导以及评价学生,制定了接受实习生工作的计划、实习生跟班活动观察计划;有的幼儿园提出了实习教师上岗操作的指南;还有的幼儿园专门为实习生安排如何做好教师工作的讲座。这样,学生参与其中,投入的活动越多,被评价的机会越多,成长的步伐也就迈得越扎实。

(三)对评价者的要求

为了确保评价的有效进行,我们对参与评价的人员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一是带队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态度,既能给予学生反馈,还要在学校、学生和幼儿园之间进行沟通,促进三方在评价方面的交流;二是幼儿园指导教师是影响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他们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及业务水准,能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三是对实习基地幼儿园的要求,幼儿园在学生实习的要求上要能和学校一致,让评价有共同的基础,这样大家才能通力合作,促进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叶好琴.当前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职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06):100-104.

[2]李艳.困境与出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8):173-174.

[3]郑兆芳,张丽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前准备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167-168.

[4]胡福贞.当代英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特点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9,(09):46-53.

9.城市规划专业实习目的 篇九

1、结合实际应用,验证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使学生学习掌握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居住区规划、景观规划、村镇规划等编制程序、方法与技能,运用各项规划原理进行实地模拟规划,以提高实践能力;

3、通过区域发展规划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编制过程,并针对某一具体区域,能够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给区域的未来发展确定一个科学的功能定位和目标定位,并确定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措施等,

逐步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全局观念、总体意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4、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区域城镇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程序。并从某一实际区域出发,深刻认识城镇自身发展过程,以及城镇与城镇、城镇与区域、城镇各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合理的确定区域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积极培养学生的演绎归纳、统筹兼顾与协调整合能力;

5、通过生态环境规划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巩固和加 深已学过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态环境规划问题的能力;

6、学会使用Mapinfo、Autocad、sketch up、Photoshop等软件制图,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素质和应用规划软件的制图能力;

10.广告专业毕业生实习目的 篇十

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有用武之地。以便能够达到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学的理论知识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XX年1月x日――1月x日

三、实习地点:

xx广告公司

四、实习内容:

xxxx广告设计有限公司本着创意领先的原则,引进国外广告公司全新理念,并结合本土广告公司作业优势,探索出一套独特而有效的广告公司运作模式,是一家集管理、人才、技术于一体的专业广告公司。同时,以 “ 为客户提供一流设计、协助客户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 为目标, “ 诚信为本、服务至上 ” 为原则, 本着踏实、勤奋、勇于探索的精神,多层次、全方位为客户提供满意而有效的服务。

第一天走进公司的时候,与经理进行了简单的面谈之后,并没有给我留下过多的任务,先让我熟悉一下环境,了解了一下公司的状况,包括其规模、部门、人员分工等。然后让我参与对可口可乐广告海报的设计,设计的过程中正好测验一下我的能力。

很幸运,一进公司便能参与的设计项目之中,正好锻炼一下自己。但由于经验不足,我在开始的时候,未能做出很好的设计方案。后来通过设计主任的指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再加上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做出了较好的方案。经过两天的磨合,自己有哪些缺点和不足,便知道得一清二楚,在校的时候由于实际锻炼的机会比较少,在软件操作上还是不够纯熟。而且对于客户的要求并不能立即做出反应。

1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网络实习研究 篇十一

一、引言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其目标为培养第二语言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现实情况是,在很多高校中,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接触第二语言学习得以实践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们缺乏锻炼机会,能力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既然对留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教学实习困难重重,那么,在当今日益成熟的网络环境下,就只能另辟蹊径,探索网络实习的道路。目前,浙江财经大学通过校企合作,探索出一种网络实习模式(刘亚辉,2015)。该校与一家汉语教学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实习生在接受一定培训后,自行选择教材,自己把握进度,上传PDF课件、音频或录制视频到在线课堂,经机构老师把关审核通过后就可以上传到网络孔子学院进行在线授课,课后会有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的老师第二次审核,若出现问题不符合要求则会关闭该节课程,要求教师重新录制。

二、网络实习简介

网络孔子学院是为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和爱好者提供汉语学习课程,了解中国文化,分享学习经验,以及为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和志愿者提供汉语教学,分享教学经验的平台。网络孔子学院会将一定的在线教学名额分配给语言机构和部分高校。而汉语教学机构在获得这些名额之后,通过校企合作的网络实习模式,将这些名额分配给经过培训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这便是目前浙江财经大学与该语言机构发展中的网络实习模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网络实习刚开展不过两年,国内也鲜有高校施行此类专业的网络实习模式。浙江财经大学是国内最早进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网络实习的高校之一,无甚经验可循。本文为笔者在网络实习基础上的经验之谈。目前该校实习生的上课形式主要是直播课和定时直播课。直播课就是网络在线直播课堂,在教师录制期间会有学生在线听课。学生可随时提出问题,老师应立即解答,学生不愿听的话也可退出,这对教师的讲课质量要求很高。直播课要求上课时长不得少于15分钟,上课期间会显现出教师头像和课件内容,这种形式比较有利于学生捕捉教师发音的嘴型,看到教师的示范动作,对于教师来说也比较能锻炼胆量,考验教师心理素质。定时直播课上课时间更为灵活,在7-12分钟之间,上课内容是教师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只出现教师声音和录制视频,不出现头像。因此对教师上课时的背景、着装和仪表不做过多要求,只需保持音质的清晰就可以了,这无疑可以让教师更加从容。接下来笔者将对这种校企合作的网络实习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简单介绍。

三、网络实习操作流程

(一)实习前的培训

对于实习生的培训主要是汉语教学机构老师到校进行的实际操作指导和正式上课前的网络线上指导。指导学生怎么制作课件,如何使用浏览器登录在线课堂,怎么创建直播课或定时直播课,如何上传PDF课件和录制视频,怎么使用录制软件以及具体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指导内容比较具体和实用,为实习生前期准备减少很多麻烦。

1.课前准备

培训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制作课件。那么应该怎么准备课件呢?什么样的课件才符合要求?下面我们就简单说明一下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课件制作推荐使用WPS演示,便于制作完成后直接转成PDF格式。这是由于在网络在线课堂上,PDF格式上传的课件不易乱码和出现混乱,安全指数较高。不过PDF格式的课件没有动画效果,只能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显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上课的生动性,会使学生缺乏新奇感从而失去继续听下去的兴趣。PPT背景选择不要过于花哨,但也不能太单调乏味。部分实习生出于美观的目的选择一些色彩鲜艳且内容复杂的背景覆盖整个画面,而字体颜色又较淡,导致的后果是教师自己都有点看不清更何况那些语言初学者,这是极不可取的。同时过于单调简单的背景又会使人产生乏味心理,缺乏兴趣。这就要求实习教师把握好度,背景最好与教学内容相协调,打造一个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PPT,绝对会令人眼前一亮。字体颜色和大小视情况而定,字号推荐32号,可大不可小。课件做到精炼简洁,避免冗杂,以教师讲为主,不要出现大版文字。比如词语3-5个即可,可以适当的加上拼音、词性、解释或图片等,让PPT显得简洁美观大方而又充满吸引力。

制作课件时,注意文字图片相结合,图文并茂,注意使用高清图片,不推荐使用自己拍摄的照片和电子版教材截图。首先是因为会与PPT背景和手打字体显得格格不入,极不美观。其次是照片和截图的清晰度也无法保证,上课的视频里很有可能糊成一片,有不少实习生的课程回放因为这个问题被关掉。PPT内容的选择原则上由教师个人决定,培训机构不会干涉。教师在编写课件时,灵活选取教材上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切勿全盘照搬照抄教材内容,可根据需要选取内容进行讲解。教师需考虑PPT内容的合理性、可行性和针对性,要根据该堂课针对的学习对象决定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根据所讲难易程度以及面对的学生群体,语速适中,配以一定的外文注释和汉语拼音,并注意书写正确。笔者曾在在线课堂上看到一名汉语教师讲寓言故事,该课标明针对初级水平学生。然而在她的课件中,一页PPT里有将近150个汉字,分布得密密麻麻,并且出现很多生词,标明拼音的却只有五六个,再加上该教师读得磕磕绊绊,平平淡淡,原本进来的十几个学员在5分钟内便走了一大半。这样的结果不仅打击了教师自信心更是令原本对神秘的汉字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感到失望。因此,课件的制作必须要用心,它在我们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个人着装和背景准备

接下来需要准备个人着装和上课背景。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教师上课的着装和背景有明确要求,教师需着装整齐,背景画面清晰明亮,不允许模糊、卡顿或颜色阴暗,声音清楚无杂音。部分实习教师缺乏这种意识,比如穿睡衣或无袖上衣上课,甚至以宿舍为背景,光线暗沉,背景杂乱。这些都会导致孔院审核老师关闭课程,所以教师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

3.上课

关于怎么上课,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习惯,笔者在这里不多赘述,只提几点建议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课程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片头(总时长不超过1分钟),课程主干知识,片尾(总时长不超过1分钟)。片头包括欢迎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在线课堂)、教师自我介绍(我是本节课的老师,XXX)和课程简要介绍(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片尾进行简要总结,说结束语,具体措辞教师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更改。在线课堂时间多则15分钟少则7分钟,这与现实生活中长时间授课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注意课程内容的设计安排,考虑如何把自己上课的内容浓缩成短短的十几分钟。建议每节课以一个知识点为佳,将一个知识点讲解分析透彻即可,切勿多个知识点混杂,学生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对于复杂的知识点,可以拆分成多节课。教师上课注意行为规范,避免一些习惯性的小动作,比如摸头,手指卷头发,整理衣服,来回移动,无意义词语“嗯、啊、呃、然后”频繁出现等,因为当教师出现在摄像头下时,这些行为会愈发引人注目。

上课时教师要时刻注意个人头像和下面的音柱,如果发现教师头像显现不出来或音柱左右没有波动,就说明网络或系统出现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否则该节课最终会作废,前功尽弃,需要教师重新录制。另外教师也可以关注学生在线人数,获取一些侧面信息,比如说如果教师正在讲解语法知识,发现学生都陆陆续续离开,剩下的人寥寥无几,这就说明讲解内容过难或者讲解方式不正确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失去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课程结束后,教师一定要及时点击下课按钮。定时直播课的教师有时会犯这样一种错误:将视频上传成功,点击上课之后去做其他事情,忘记点击下课按钮。要注意,如果上课时长超视频时长过多,审核老师也会关闭该课程,要求重录。当录制课程结束,教师可以看一下视频回放,检查一些是否有不当行为。如果发现错误,当时没有及时更改,那么教师可以自己关闭该课的回放功能,重新录制。以上便是实习生实践的主要流程,笔者的建议和注意事项主要是针对直播课和定时直播课两种形式,而在线课堂还有点播课和系列课等其他形式,这些留待之后补充。

四、网络实习的不足之处和改善方法

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作为一个上线不久的大规模在线汉语学习网站,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但是目前仍旧存在的一些问题让我们无法忽视。在线课堂系统非常不稳定,会出现课件打不开,网站登不上,上传课件无法删除等问题,因此希望有关工作人员对网站的维护和升级工作能够做得更加到位,为老师的课堂质量和授课效果提供良好的保证。同时,也存在教学内容、课堂表现形式和互动方式较为单一的现像,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往往是教师们的“一言堂”,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上课期间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工具也极为有限。因此建议在线课堂可以借鉴其他网络课堂(如MOOC)的模式,设立一些交流区、讨论区,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培训尚未成熟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学生进行网络实习期间,教学机构的老师针对学生上课视频中专业和教学方面指导少之又少,只能靠学生自己摸索和自己改进,故而进步空间比较有限。因此建议教学机构老师加大对这方面的指导力度,提高上课质量,形成三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五、结语

尽管网络实习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目前建立的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不失为一次良机,学生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能对自身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实习生来说,首先,加深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变“死学”为“活学”,对于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有一个简单了解和认识。其次,可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了实习生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网络课堂这样一个平台,教师可以观察其他教师教学方法和处理手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第三,在线课堂实习的机会可以为学生日后追求更高发展比如考研或求职打下基础,令其对自身今后发展方向有进一步清醒的认识。不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目前网络时代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也取得突破进展,但网络实习这一平台却仍未普及,影响面积亟待扩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仍需不断努力,将网络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努力创新,让全球的汉语国际教育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刘亚辉.财经类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语文(中旬刊).2015,(7).

[2]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EB/OL]http://www.chinesecio.com/.

[3]方贻聪.“慕课”对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27) .

12.英语教育专业的实习目的 篇十二

1.1整体性原则

师范院校中英语专业的教育实习工作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 它要求学生在参与实习时需要将各种要素融合在一起, 使其形成一个整体, 充分发挥教育实习的作用, 了解英语教育的特殊性, 从实习中学习到更多教学经验, 为他们以后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基础。此外, 师范院校教师还要做好知识整合工作, 结合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来给予他们科学的教学指导, 让学生对教学工作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从而确保英语教育实习质量, 在实习课堂上可以抓住教学重点, 明确教学目标, 最终达到英语教育实习要求。

1.2教学质量首位原则

教学质量首位原则是指高等师范院校在开展教育实习时要将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 院校教师要做好实习学生的各项教学质量的把控工作, 比如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教学评价, 为学生及时反馈教育实习问题等, 从各方面入手来保障学生的实习质量, 逐步提升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学水平。在该原则指导下, 一些师范院校还进行开放式教育实习改革, 用更加严格的标准定义教学质量, 使整个院校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风气, 提高院校教学竞争力。

1.3教育实习开放原则

师范院校要想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教学景象, 就要提升教育实习工作的开放程度, 要摆脱传统教学管理理念的束缚, 开拓师范院校教学空间, 让学生能够进入到一线教学岗位体验教学的快乐。开放式教育实习下可以给予教师与学生更多的尊重, 比如让院校教师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教学内容, 研究与教育实习相关的课题;让学生抓住教育实习的核心, 努力完成英语教学设计, 为未来教学提供更多经验。学习与研究方向的扩大, 可以体现校园教学管理的民主性, 能够激发师生参与教育实习的热情, 以达到教育实习开放原则实施的最终目的。

2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育实习中的问题

2.1教育实习内容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内容相对单一,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制定教育实习指导工作时需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 这样才能达到实习目标, 为学生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但现实中许多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内容、形式单一,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教育实习系统性较差。大部分院校的教育实习集中在一起进行, 比如实习教学、实习班主任、学生观察、教育调查等, 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如此多的工作不仅会增加他们的实习压力, 也会降低他们的实习质量。这是由于他们原来对实习工作认识不足, 在较短时间里无法了解每项工作的具体含义, 不能形成较为系统的教学经验, 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教育实习水平。第二, 教育实习技能相对缺乏。笔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许多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比较高, 但教学技能创新度不足。这主要是受到院校教育实习内容单一因素的影响,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意识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方法, 进而影响了他们的教学质量。

2.2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科学的教育实习时间有助于提升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习水平。但是现实中笔者发现许多院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合理性不足, 主要表现为实习时间过短、实习期过于集中。我国教育部规定高校师范院校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不应短于6周, 一些院校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 使得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仅有1 个月, 这样会大大降低教育实习质量, 不利于帮助师范院校学生积累教学经验。除此之外, 实习期较为集中也是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的表现, 笔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短短几周时间内要完成如听课、代课、班级管理、备课、实习日志等工作, 这样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实习压力, 缩短他们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 也就无法从学生那里获得教学经验, 无法达到教育实习的最终目的。

2.3教育实习基础能力较差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基础能力较差是当前师范类院校教育实习问题之一。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许多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他们过于重视英语理论知识, 教学技能的培养不够, 比如学生的板书技能较差、教学口语不达标、教学姿态不端正等, 无法为中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可能会降低师范院校的口碑。除此之外, 一些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课堂表达、沟通能力不足, 虽然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 但是其思想与方法无法完整的传达给学生, 进而影响到教育实习水平, 也就达不到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目标。

3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思考方向

3.1要提升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度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教育实习时, 需要提升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 帮助学生端正自身的实习态度,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英语教育实习, 在实习中积累教学经验, 以提高学生的实习能力, 为他们今后参与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师范院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为学生灌输“实习教育”的思想, 提高他们的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精神, 并通过如“周末支教”、“教育模拟”等来增强英语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在进行教育实习指导工作时, 院校教师要坚持开放性原则,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设计, 激发他们的教学创新热情, 并通过实习教学来验证自己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 师范院校也要做好与中小学的联合工作, 在合作中了解当前中小学的教学状况, 从中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出发来制定英语专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 以增强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学适应能力。师范院校还要建立教育实习数据库, 将历届学生的教育实习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找到当前院校实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以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实习指导方案, 满足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习要求。

3.2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实习系统

完善的教育实习系统可以让师范院校学生更好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 找到自身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上的不足, 为以后教学工作积累更多经验。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实习有着自身的特色, 学校在设计教育实习系统时需要从学生实际状况出发, 从他们的英语理论水平、教学专业素质、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学应用能力等方面分析, 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学习上的短板, 以确保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此外, 师范院校还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为英语专业学生搭建更好的教育实习平台, 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积累更多教学经验, 为他们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比如合作的中小学要尽量保持多层次、多样化, 这样可以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 能够在实习中获得更多信息, 以提高他们的教育实习水平。院校还要积极建设完善的教育实习指导系统, 利用微信、微博、QQ以及其他社交网站来增强指导教师与英语专业学生间的互动, 及时指导他们的教育实习工作, 让他们在教育实习中获得更多实践经验。

3.3要体现英语专业的教育实习个性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育实习与其他专业实习不同, 它有着自身的个性, 因此今后在教学中师范院校应该要继续发扬该专业的个性, 让师范生认识到自己所参与教育实习工作的不同之处, 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 更好地参与英语教学实践。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的语言, 它的教学非常独特, 其教育实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中小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 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 以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要求, 达到我国师范型人才培养要求。

3.4要提升学生教育实习基础能力

高等师范院校在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实习指导工作时应该要增强学生的实习基础能力, 让他们对英语教学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 这样才能确保实习质量, 更好地享受教育实习带来的乐趣。比如院校要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硬笔书法课程、教学板书书写课程等, 让学生了解这些教学技巧, 并将其应用到教育实习中。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能够让他们利用多媒体投影、音像、存储、播放技术来展现教育教学相关内容, 提高学生实习课堂的活泼度。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课堂用语的培训, 笔者发现许多师范生不能准确地运用课堂用语。此外院校教师也要积极转变学生的教育实习理念, 在日常学习中掌握更多教学技巧, 为以后从事教育工作提供更多实用性的经验。

4总结

综上所述,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在开展教育实习改革时教师与学校领导要做好思考工作, 从院校教学现状出发, 逐步提升教育实习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积极转变学生的教育实习理念, 不断提升其教学技能, 为以后教学工作提供帮助。除此之外, 院校还要为英语专业学生创建系统化的教育实习平台, 在院校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教育实习工作, 以确保其教育实习工作质量, 在实习中获得更多经验。

参考文献

[1]高月春.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8.

[2]宋静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丁健.本科师范生与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衔接现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4.

[4]袁江山.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 2013.

13.国际商务专业实习目的与任务 篇十三

目的与任务:

1、通过毕业实习,学生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机会,可以检验、巩固和拓展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以接触现实社会,获得初步的社会工作经验,为未来自信地工作打下基础;

14.英语教育专业的实习目的 篇十四

1、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测量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习单位是事业单位,要学会尊重领导、服从安排。实习期间有下场的机会,开阔眼界。

15.英语教育专业的实习目的 篇十五

一、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都制定了《实习工作条例》,对教育实习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统一安排,由实习学校对师范生进行接收和指导,跟班实习,最终进行综合性评定。这种实习模式的实施,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学生的教学技能得到丰富和锻炼,完善了学生自身的教学能力,能及时对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有利于学生理论向实践的转换。然而,历经实践环节,深入探索教育实习过程,会发现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教育实习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使实习生了解小学实际,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综合运用于小学教育教学中去,以提高从教能力。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实习生对教育教学专业化程度不够重视,认为实习的主要任务无非是给小学生上课,难度并不大;或者是帮助班主任带管班级,平时的角色近乎班主任教师的助手,帮助批改作业;还有部分学生厌烦了日常课程的繁多,认为可以借实习的机会轻松一下。学生对教育实习从思想上并没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导致在教育实习的落实上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 实习生教育教学技能亟待提高

实习生较好地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前提,是其本身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但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反映,仍有部分实习生的教学技能有待提高。现今本科师范生在学科教学理论上较过去中专生来讲有很大进步,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善于将已有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在校时知识学习过于刻板,实践时却忽视理论知识,过于注重对优秀教师的模仿。同时,实习生的课堂组织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板书书写能力以及突发事件解决能力还有待提高。实习生教学技能的不足,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给实习学校带来不便,还会导致实习生面对实习任务力不从心,对教学工作心生畏惧,产生诸多不良情绪。

3. 实习时长不足

现如今教育实习改革的大趋势为实习时长越来越充足。在俄罗斯,四年制的师范院校,其教育实习最多可达26周,法国则更长,为27周,英、德两国实习时间也可达到15周~18周。而在我国,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习时间大概为6周~8周,多则可达10周,专科为4周~6周。如此短的时间内,若想让实习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是有很大难度的。教育实习的探索过程,是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充足的时间。

4. 实习环节中的指导不足

实习过程中的教师指导的不足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为师范院校,即校内指导不力。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实习带队教师常常在院校内承担其他职务,日常工作的繁忙会对所带队伍的实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此外,指导教师校内课程经常与实习生讲课时间冲突,若再加上路途较远,必定会影响对学生教学实践的直接评价与及时指导。另一方面,实习学校,即校外的指导也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热情不高,对师范院校的实习生不够重视,在一些较好的重点小学内,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此外,部分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还存在指导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些状况致使实习生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缺乏沟通,同样影响着实习任务顺利有效地进行。

二、小学教育专业提高实习质量的对策

1. 提高认识水平,端正实习态度

良好的态度,是确保实习任务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对教育实习的正确认识,应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而在实习任务开始之前,由指导教师统一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认识的正确指导,系统地明确实习目的、意义、内容等相关知识以及实习评价机制,使学生对教育实习环节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同时,指导教师还应时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使学生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实习工作中,也确保教育实习环节的顺利进行。

2.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能力

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教师专业化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学教育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应注重对师范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严格教学,严格考核,以确保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有较为充足的专业知识可以被应用。同时,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贯穿好教学技能的训练。小学教育专业应严格加强对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重视微格教学在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应用微格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反复备课、上课,教师反复指导评课,为学生参与教育实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与素材。师范生在校培养期间,可通过计算机远程影像传输技术,将一线教师或教育名家的教学现场内容转播至课堂,组织学生集中学习观看,增进学生对教学实际的了解,从而减少实习生参与实习任务之初的熟悉时间,促进实习任务的顺利进行。

3. 延长实习时间,提升实习效果

教学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社会活动,它要求教师在入职前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教育经验,而教育实习作为教育和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对合格教师的培养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中,需延长教育实习时长,以确保实习生可以在尽量充足的时间内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悉心向指导教师请教、改正,实现反复实践,以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逐步完善。根据目前教育实习的总趋势,研究者们认为最适宜的实习时长应为一学期,这样可以使实习生参与一个完整的教学周期,在有充足时间完善自我的同时,可以系统、完整、科学地观察一个教学周期之内的所有教学任务,有助于实习生对教育规律的掌握,以提高教育实习的实际效果。

4. 提高指导效果,完善实习机制

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中的作用十分关键,是学生的引导者。良好有效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师角色,完善自身各方面能力素质,从而提高教育实习的实效性。高校教师应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热情,并综合考虑人员、时间、内容等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导方案,同时也可以邀请教法方面的专家,对指导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而实习学校方面,要促进其思想观念的转变。在教育实习落实的过程中,个别实习学校对培养实习生任务不够重视。因此,要多方介入转变实习学校观念,使其对教育实习环节充满热情。校方领导通过会议等方式对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观念加以更新,指导能力加以提高,才可以完善教育实习机制。同时,选取优秀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还应加强双方的交流与融合。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开始探索采用“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即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对同一名学生共同培养,效果比较明显。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的分析,提出教育实习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了未来合格教师的培养,同时也为学生在毕业后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担负起人民教师的责任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教育实习是小学教育专业职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文章分析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试从实习水平、实习时间、实习生教学技能以及教师指导等方面,对教育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16.英语教育专业的实习目的 篇十六

关键词:顶岗实习;高师院校;语教专业教育;基础教育;对接策略

从2011年开始,本院教育系语文教育专业实施了“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前一个“0.5”主要是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后一个“0.5”则是顶岗实习。本人认为,顶岗实习是加强高师语教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策略,它有利于为基础教育输送更多合格的语文教师。

一、顶岗实习的特征

1.突出岗位的“全程性”。顶岗实习与传统的教育实习承担的任务不同。传统的教育实习学生不能作为主讲教师,不能独立承担一门课程的系统教学任务,实习生主要是通过观察、听课、试讲和指导教师的辅导来学习、体验教育教学过程。顶岗实习则突破了传统实习的形式与内容,师范生“顶替”原任课教师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像在岗教师那样履行教师职责,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师范生通过顶岗实习,了解从教的全部过程,从多个层面锻炼和提升整体素质。

2.重在技能的“锻炼性”。师范生进行顶岗实习,意味着他们有半年的实践机会,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融为一体,而且可以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对教育教学的应变能力。同时,顶岗实习既是对师范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检验,又有助于师范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助于其教师职业技能的锻炼与提高。

3.体现服务的“双向性”。顶岗实习与传统的教育实习的服务范围不同。如果说传统的教育实习属于“单向服务”,即只为实习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那么顶岗实习则为“双向服务”,即不仅为实习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还可利用实习时间长,便于集中活动的有利条件,在保证实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为实习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充分利用高师院校良好的人力、智力优势和资源,对实习学校教师进行置换培训。

4.实现管理的“合作性”。传统的教育实习由高师院校单方面管理,顶岗实习则跳出了高师院校单方面管理实习的自我封闭状态,建立了由高师院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共同管理的合作性机制,调动了高师院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多方面的积极性。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实习生的接收方参与到实习工作中,并把顶岗实习作为培养本地合格教师和发展基础教育的重要举措来抓,而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协作,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实习效果大大提高。

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陈旧,不利于未来教师培养。在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没有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课程内容陈旧,课程设置滞后,不利于培养出适应当今中小学现状的未来教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专业课程整体比重过低,门类少,份量轻,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脱离中小学课程实际,难以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要求、新理念,与新时期实施的素质教育不相适应;三是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薄弱,难以促进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

2.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欠缺,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实习生在顶岗前,基本都已经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但由于缺乏实际教学经验,致使理论脱离实际,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技能欠缺,主要指教学语言运用、板书书写与设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堂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班主任工作技能欠缺,主要指班级管理经验不足,班主任工作方法不当,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和问题学生个别教育能力有待提高,与教师、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3.实习指导力度不够,未形成有效的指导机制。顶岗实习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专业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实习生的专业指导主要靠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高师院校派出的巡回指导教师。但是当前高师院校的顶岗实习普遍存在实习指导不力的问题。这是因为顶岗实习学校多是师资匮乏、水平低、基础教育需要帮扶的地方,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自身素质和指导能力仍有待提高,难以满足师范生实践能力提高的要求。另外,高师院校指导教师指导的针对性也不是很强,这一方面与指导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和责任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实习生数量有关,实习生人数过多,加之实习基地分散,导致指导教师任务重,难免顾此失彼。

4.实习规章制度仍需健全,组织管理不够完善。顶岗实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缺乏严密细致的规章制度,就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局面,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在顶岗实习工作中,有些高师院校并没有出台相关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顶岗实习制度,有的只是一笔带过,有的制度文件含糊不清,有的则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一些规定还需进一步细化,并建立起相关的配套措施。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就无法明确顶岗实习过程中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实习学校和实习生四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有些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实习工作也难以高效、有序地展开。

三、顶岗实习优化的措施

1.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教师教育课程是师范生获得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师职业技能的主要来源,也是高师院校体现师范性的支撑学科。针对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单一、比重过低、内容陈旧等问题,我们应加强和拓展教师教育课程,切实确立其在师范教育课程中的特殊地位。一是增加教育专业课程。在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大是普遍现象,如德国教育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数的25%、英国占25%、法国占20%,设置大比重的教育专业课程是使师范生走向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二是注重教育实践课程。重视教育实践是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教育实践课程是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综合课程,教育专业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必须由实践性知识来进行整合,才能内化为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因此,要科学有序地安排好各项教育实践课程,要注意实践内容的系统性、层次性和综合性。同时,还必须加强教育实践中的指导工作。

2.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顶岗实习的成败,高师院校必然要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高师院校应围绕中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及其培养目标,突出中小学教育专业特点,遵循教学规律,实施系统化、日常化、层进式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我院技能训练的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充分利用早读课和晚自习时间(本院设有早读课和晚自习),强调早读课和晚自习应训练的项目,以保证技能训练的时间数量;二是努力推行导师制,建立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训练方法和质量提供保证;三是采取区别对待方式,其中一、二年级侧重单项技能训练(一年级学生侧重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二年级学生则侧重教学技能的训练),三、四年级侧重综合技能训练与应用,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四是以活动和比赛促训练。通过组织演讲、辩论、说课、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比赛方式,激发学生技能训练的兴趣和热情;通过组织话剧演出等文艺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技能训练的成果快速转化;五是改革考核方式。为防止学生出现临阵磨枪,考核完就放的情况,试行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体考核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努力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坚持训练,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最终达到培养要求。

3.完善实习指导工作,提高顶岗实习质量。指导教师的指导经验、学识水平、工作态度、责任心、管理水平等对顶岗实习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师范生顶岗实习期间“双导师”制,即由高师院校的教师和实习学校优秀教师结合形成导师组,指导师范生实习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一是重视对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与任用,对指导教师的素质与能力进行严格把关,从而保证实习指导的质量;二是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对相关指导教师作出明确分工,并制定详细具体的操作规范,使得指导教师对自己需要承担的工作一目了然;三是注重指导教师的考核工作,并将结果纳入年度考核,按照相应的等级发放津贴;四是高师院校可对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旨在提高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一点尤为可贵,因为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承担着实习生的教学指导任务,并且这项任务最多。

4.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保证实习高效有序。顶岗实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顺利实施必须依靠完善制度的制定和相关政策的出台。高师院校只有制订一系列实习规章制度,才能使实习师生和有关人员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一是制定《顶岗实习管理规程》、《顶岗实习指导制度》、《指导教师选聘制度》、《指导教师培训制度》、《实习生评价制度》和《实习生请假制度》等规章制度,以保证顶岗实习高效有序;二是通过法律途径拟定《顶岗实习协议书》,明确规定高师院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和实习生在顶岗实习中的权利和义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

四、顶岗实习的意义

1.顶岗实习提升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师范生像在岗教师那样履行教师职责,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通过这种全程的参与,有效地促进了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是教学技能得到提升。“教师职业训练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育。”师范生通过顶岗实习的教学实践,有利于提高其语言表达、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教学技能。二是班主任工作技能得到加强。通过担任实习班主任,师范生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得到改善,班级管理经验不断丰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和问题学生个别教育能力以及与教师、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三是教师职业认同感得到增强。师范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体验了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生的角色转换,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循环,他们的教师角色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技能进一步提升,较全面地掌握了教师的职业规范,发展了教师的职业性格,对教师的职业价值也产生更加深刻的认同。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强化。顶岗实习过程中,师范生亲身感受到农村条件的艰苦和基础教育的落后,深切体会到农村教师那种在艰苦的条件下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的工作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精神以及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这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顶岗实习,师范生加深了对国情、省情和民情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顶岗实习推动了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师院校与其它高校的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顶岗实习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新的创举,将“小实习观”转换成“大实习观”,突破仅仅把教育实习当作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附属品”,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出发,加大高师院校与社会、地方的联系合作力度,重视基础教育实践环节,在吸纳和继承传统教育实习优势的基础上,对师范生培养进行探索和创新。一些已经开始实施并成熟运用“顶岗实习”的师范院校,为了适应这一模式,对本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如通过调整专业课程模块、增加技能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通过举办教师教育技能竞赛、打造教师教育实训平台等,使实习生在走出去之前能充分锻炼自己。又如通过出台系列保障措施、组建跨学科的混编实习队伍、加强教育见习等,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

3.顶岗实习实现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长期以来,国内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缺乏联系与合作的有效机制,师资培养与使用的距离越拉越大,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学校安排一直是困扰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不解难题。尤为严重的是,师范毕业生对农村艰苦条件下基础教育的适应性越来越差。顶岗实习使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成为高师院校的实习学校,使那里具有长期教学经验的在岗教师成为大学生教育实践的指导老师,同时使大学生的教育实习与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形成良性互动。顶岗实习构筑了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密切联系的桥梁和合作平台,实现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对接,为高师院校参与、研究和引导基础教育提供了现实可能,同时为高师院校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可靠参照系统。另外,顶岗实习缓解了农村师资紧缺的矛盾,改善了农村的师资结构,为农村带来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并为农村教师提供了继续教育的机会,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初生.教育实习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17.计算机专业技术客服部实习目的 篇十七

我实习所在的部门是技术客服部,主要从事郑州地区的电脑维修服务工作。虽然我学的是动漫专业,但在电脑维修服务方面的知识少之又少,所以一切都要从零学起。刚开始实习时,办公室的同事给了我一些有关部门运营和计算机维护的公司的规章制度,让我对公司运营情况和计算机维护--特别是系统维护有了一定的认识,真正体会到了一个私营企业单位对人事的重视,理解了我技术服务部的电脑维护工作虽然是企业部门运营的一个小侧面,但关系到企业在广大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我们中有经验的大哥哥大姐姐还给我仔细讲解了计算机维护的每一款注意事项,经常领着我去进行顾客回访、产品市场调查;后来,又让我参与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约定顾客、维修单开立、对外宣传以及。在部门领导及全体同事的帮助指导下,经过这么多天的学习、工作,我已熟悉整个电脑维护服务的流程,可以独立、熟练地比较准确地报出各种电脑故障问题。

实习目的:

由于这次实习,是我们专业唯一的实习教学环节,把原来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集中到一起了,所以在实习中要:

1、加强和巩固理论知识,哦诶样自己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锻炼自己的实习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了解实习单位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情况、需求情况和发展方向及前景。

18.财务管理专业实习目的 篇十八

第二周:了解实习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管理体制及其特点;了解实习单位的会计流程情况,参与企业进行投资项目有关情况的预测及投资方案的决策。

第三周:熟悉企业如何进行各项流动资产的日常管理。

第四周:参与企业实行成本预测、计划、控制、分析与考核;了解企业利润分配的方案。

第五周:熟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分析企业近几年来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的变化;对已经记录的会计账簿进行审核、对账,以达到账证,账账的平衡。

第六周:收集毕业论文资料。之后就是交与账簿管理人员保管和对报表的核对、审核,然后就是报送给公司的总经理批阅。还有就是了解实习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进行报税等。

二、实习单位计划财务部门的管理流程、方法和手段

我实习单位的会计流程:会计人员根据购买单位签发的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分类进行有收付转三种记账凭证),出纳人员填制逐日逐笔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都是采用的是订本式的明细账;然后会计人员根据自己填写的记账凭证和出纳人员传递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来登记总账,和相应的明细账;单位在登记总账的时候采用的是账结法而非我们实训过程中的表结法,还有就是我单位采用的不是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而是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总账的;然后,就是对账,将记账凭证和明细账相对,总账和明细账相对,

最后,根据登记好、对账好的总账每月都要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将记账凭证装订成册交与账簿管理人员保管和记录。

三、实习内容

19.英语教育专业的实习目的 篇十九

1 增强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主体的质量意识

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主体就是质量保障活动的组织、实施者。通过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益经验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实际, 同时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 学前教育实习基地管理者、实习生、实习指导教师等应被定位为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主体。由于自身的学历背景不同、立场不同, 不同的质量保障主体对质量的理解、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 要提高质量保障主体的能动性, 就必须提升他们对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重视程度, 增强质量意识, 形成合力、共同保障, 才能创造良好的保障环境。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管理者如果想重视质量保障工作, 必须认识到教育实习基地质量对于实习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的重要影响。找准自身在教育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的职能定位, 关注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 特别是制度建设与管理工作。就基地幼儿园领导来说, 要认识到教育实习基地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不断增强自身的参与意识与主体意识。就实习指导教师来说, 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指导实习生上。就实习生来说, 必须端正自身的实习动机, 意识到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与自身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有更密切的关系, 树立“实践性质量观”。

2 践行“共赢”的教育实习基地目标理念

思想决定行动, 理念引导实践。包括思想、精神、观念等在内的教育实习基地目标理念是指导教育实习基地相关工作的价值体系, 教育实习基地的功能定位、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以及组织文化都受这一价值体系指导。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的主体是多维的、多层次的, 是多个利益相关者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系统。而各利益主体之间又存在密切的相依性。因此, 从价值理念角度来说, 只有树立高校与基地幼儿园“共赢”的目标理念才是符合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目标理念, 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所以高校为了能与基地幼儿园保持并发展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 让教育实习基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双方就应不断丰富合作的内容, 扩大合作的领域, 实现双方共建共赢。

3 建立健全教育实习基地制度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管理涉及多个环节。要确保教育实习基地有序运作的基础就是教育实习基地各个环节的有效运作, 操作程序的规范化以及管理制度的全面与细化。这种制度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3.1 建立合作关系制度

高校与基地幼儿园应建立互惠互赢的合作关系, 这种互惠关系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对高校来说, 它的科研可以因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而被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对幼儿园来说, 其教师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时可以因高校的理论成果而找到新的方法和策略。不过, 现实中仍需要多方面的持续努力与维护才能实现该合作关系。例如, 为提供多方交流的平台, 高校学前教育系可以每年定期召开实习基地幼儿园负责人座谈会, 在倾听基地幼儿园的意见时, 还可以不断总结和交流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 对成绩突出的基地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不断促进实习基地质量的提升。

3.2 健全管理制度

目前,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还只是主要依靠带队指导教师管理实习队和实习生, 对教育实习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体制陈旧落后, 没有形成对教育实习基地的管理, 所以也未能形成教育实习基地管理体系。高校应该建立高校和实习基地幼儿园“二位一体”互动式教育实习基地管理模式, 从而改变这一单一的实习管理模式。例如, 高校可成立由学前教育专业和基地幼儿园领导或指导教师组成的专门的“教育实习领导小组”, 他们的职责就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管理教育实习基地工作, 其中包括指导教师的选派、实习生的分配、教育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另外, 《实习指导手册》与《实习工作计划》也应由该小组负责拟订。

3.3 完善监督制度

为了确保基地质量, 高校应对教育实习基地的质量进行监督。高校可以成立一专门负责对教育实习基地质量进行监督的教育实习基地质量监督部门。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可以通过发放调查表、与实习生面谈、进入实习基地幼儿园视察等形式, 定期或不定期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跟踪了解。第二, 当基地幼儿园在合作过程中出现意外状况或遇到困难时, 该部门应为基地幼儿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配合幼儿园寻找原因, 帮助幼儿园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确保问题的解决以及两者之间合作关系的稳固。

4 加强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和基地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两类教育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可以说是教育实习基地质量高低的关键。所以, 提高教育实习基地质量最有力的保障就是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4.1 严格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

(1) 高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条件有:愿意担任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能正确认识教育实习;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较高的专业道德水平;有充沛的精力和较强的责任心;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幼儿园实践经验。

(2) 基地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条件有:有意愿担任同时愿意贡献时间精力, 对教育实习有正确、积极的认识;有丰富的幼儿教学经验;教师专业理念先进, 专业知识丰富;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 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意分享、具有同理心, 能够与实习生协商合作。

4.2 开展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

可以在教育实习开始和结束的阶段采用会议的形式进行培训, 这样可以为各位指导教师提供一个彼此交流的平台, 进而提升其指导能力。可以采用活动主题的形式开展会议, 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 指导教师探讨不同情境下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教师们可以通过培训会议的开展, 更加明确培训对他们的具体要求。

4.3 构建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在教师管理制度中发挥着引导、监督和激励作用。因此, 为了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就必须构建科学的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评价体系。

第一, 多层次的开展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评价。一是根据实习生的实习收获和行为变化的程度来判断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价值。二是根据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完成教育实习指导职责与任务的表现来评价指导教师的工作。三是对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思想观点、心理、能力以及知识水平等作出的综合判断。

第二, 多手段的开展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评价。一是自我评价。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通过自我剖析, 发现自身不足之处, 才能在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升, 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完善。这种评价是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自我改进的内在动力。二是实习生评价。实习生是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主要评价者, 他们与指导老师联系密切, 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方式更是有着切身的体会。高校可以通过对实习生进行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在其参与教育实习过程中和教育实习结束后, 了解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三是同行评议。就是高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与基地幼儿园指导教师互评。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和基地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生的教育实习过程中, 都要对其进行指导, 两方会就实习生的教育实习进行沟通与交流, 彼此之间的评价与建议就显得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关于软文标题的拟定下一篇:《活着》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