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扎根人民

2024-08-21

深入基层扎根人民(16篇)

1.深入基层扎根人民 篇一

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能够通过考试开始村官生涯,觉得很是幸运。但工作一年多以来,我才发现,更多的是背负着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为人民群众谋发展的责任。

走出校门,踏上第一个工作岗位,应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首先,我是名村官,为人民群众服务;其次,我是名学生,学习如何服务。

一方面,入乡随俗,正确看待问题。入乡随俗不是要我们放弃自己已养成的好习惯,而是我们应该积极的去融入、理解、尊重他们已有的方法方式。农村的工作本就千头万绪,在工作中会发现很多不合理但是却合情的处事方式,不能否定他的合理性,在农村特殊的环境下它确是很有效的解决事情的办法,存在既是合理的,应该学会在尊重他们习惯的基础上开展我们的工作,这样能使我们的工作能顺利的开展,同时得到群众的认同。

另一方面,以身作则,当好学生。尽管我们都是高校毕业,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但工作经验的缺乏让我们在实际处理情况的时候显得比较稚嫩。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成为我们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多向村领导和群众学习。只有虚心学习才能使自己更快的了解农村、掌握农村工作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我认为真正做到为群众服务首先需要树立信念,树立服务群众的信念。我们应该多“多闻”、“多问”、“多想”、“多做”。多听群众最

关心的话题、多问群众最需要的东西、多想如何帮助群众、多做有益于群众的事。

如今,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投入的加大,新农村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何真正带动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真正实现“新农村”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

很多群众以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修路,发展经济产业等。诚然,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富裕是目的,但如何能让群众的富裕是可持续的就需要我们去引导了。其次,新农村建设不只是让农民从经济上富裕起来,更要让农民从知识上,思想上富裕起来。我们应该加大例如图书馆、文化娱乐设施等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素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培养出新农民。

在这一年里,我深刻地意识到,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学校。在这里我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随着与农村的接触、与农民交往的不断加深,我深深地感到责任的重大。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我相信在这广阔天地上必能圆了我的梦!

作者:XX

工作单位:XX区XX镇XX村

通讯地址:XX区XX镇人民政府

邮编: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邮箱:XXXXXXXX@163.com

2.深入基层扎根人民 篇二

朋友或家人结伴旅游, 干部或媒体行走基层, 作家或诗人乡间采风, 画家或设计师实地写生等等, 出去走走, 下去走走, 有事没事都去走走。很多人、很多单位把走, 特别是到贫困落后地区去走当作一件建立功德的事情去做。很多人、很多单位都愿意去讲走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讲有些地方的苦、有些时候的累、讲有些景色的美!

在四方游走与扎根基层的选择中, 我更倾向于扎根基层。一棵树只有扎根在一个地方才能够根深叶茂, 一个人如果能够扎根基层研磨不止, 才有可能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 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自己获得真正的能力和成长!走, 往上走, 往高处走成了人们共同的趋向, 人往高处走成了颠覆不破的真理。但是如果行走到高处不慎一脚踏空摔了下来, 其状况往往也很惨!生活中往往也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与其到时摔得鼻青脸肿, 倒不如扎扎实实在基层扎根牢靠的多。如果说走基层不应该成为拍几张照片、写几篇文章、摄一些录像、发表点新闻的走过场, 那么扎根基层就应该是踏踏实实在那里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长成参天的大树。其实, 只有在一个地方待的久了, 才能待出情感来、待出意思来、待出别人难以摸透的办法和思想来, 才会出成绩、出效益、出水平!一个真正扎根基层的人不会浮躁、不会无聊、不会无所事事, 更不会这山望到那山高!从表面上看, 在这样一个很多人讲究成功、疯狂地追逐名利的时代, 扎根基层仿佛已经过时。其实不然, 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扎根基层, 空中楼阁是一种虚幻, 是不存在的。只有扎根基层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出路, 除此之外其它的途径都可能是这样那样的旁门左道, 都很危险, 都有可能人仰马翻。

基层就是高楼大厦最下边的那一层。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基层并不特指山区、农村, 遍布在我们身边的市场、工地、街道, 那些来来往往的普通人、说说笑笑的普通事都是我们生活的基层。在这样的基层, 有新鲜事, 也有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旧账;有欢声笑语, 也有不平、不尽如人意的怨气与骂声;有和谐美满, 也有对峙、斗争、难以调和的种种矛盾。简单和复杂, 单调和丰富, 寂寞和活跃构成了基层生活精彩纷呈, 也让很多基层工作者头疼不已。很多人一谈到扎根基层就把苦、累和被贬、被下放、被抛出视线等等与之捆绑在一起。但是, 如果我们想要干出一番事业, 做出一些成绩, 打开一种局面都应该积极投身于基层。任何希图投机取巧、浮躁飘游的招数都不利于从根上取得发展。扎根基层不是一句空话, 也不应该是一句口号, 而应该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 是一种持久的、发展的、不断获得新生的生命成长, 是我们事业成功的秘笈。扎根基层随着时代的变迁, 其方式和内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那里平平庸庸呆一辈子, 无所作为, 不等于扎根基层;在那里碌碌无为过一生, 指手划脚谈天说地吹大牛也不等于扎根基层。扎根基层就是在一个地方扎下去有所作为, 生长起来有所思想, 发展下去开花结果, 让生命熠熠生辉!扎根基层是一种坚持, 扎根基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延伸, 扎根基层是一种深彻的生命滋润, 扎根基层是理想在沉积中的一种长时间的感悟!

基层是花朵开放的土壤, 扎根基层就是在不断地汲取营养。

基层是平民百姓的生活, 扎根基层就是在不断地补短取长。

基层是艺术创作的食粮, 扎根基层就是在不断地精挑细琢。

3.深入基层扎根人民 篇三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我们一直坚持的路。我在舞台上站了37年,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有老百姓的地方就是我们为之服务的舞台。在剧团那些年,我们去演出常常是坐着大马车、背着行李、拎着水桶、端着饭盒、睡着简陋的书桌。那时候夏天里,我们穿不上一条漂亮的连衣裙;冬天里,套不上一件暖和的棉衣袄,但是父老乡亲们那份对艺术渴望的热情、对艺术热爱的挚情却一直激励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更加坚定了从事艺术工作的信念。好多老百姓情愿赶路70多公里,就为了到现场看一场我们的演出。因此,不管再苦再累,我们都甘之如饴:打心底觉得服务群众就是我们的责任!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党中央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是作为曲艺人一定要坚持走的路。曲艺和老百姓血脉相连,是和人民大众最贴近的艺术,曲艺最擅长表现的就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人和事。我在这些年跟随中国曲协奔赴各地“送欢笑 走基层”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曲艺作为一个鲜活生动的艺术门类,每到一处都会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真挚喜爱。尤其参加近十年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中国曲协共同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时,我深深感到,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向道德模范学习的机会和心灵上的洗礼!道德模范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相亲相爱的邻里、朋友,他们的凡人善举诠释了真善美,传递了正能量。十年中,我们用心创作了《拳拳孝子心》《孝女情深》《天下娘心》《嫂娘》等作品,向道德模范致敬,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宣传弘扬他们可贵的精神!

今年参加巡演的作品《嫂娘》诠释了一个伟大女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更好地雕琢这个作品,我们的编剧、编曲、导演和演员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经过数次修改。不巧的是,当终于要走进录音棚时却赶上我的身体不适,导致录音失败。第二次补录时,我的身体还是没有完全恢复,录音的时候由于身体虚弱,大汗淋漓,但为了创作出让观众满意、让自己满意的作品,靠着全然忘我的精神支撑,我最终坚持下来,交上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

继承发扬曲艺艺术,我辈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秉承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第十次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人民的孺子牛,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志愿服务者!同时也做一名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4.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 篇四

xxx,女,33岁,大专学历。1998年3月进入xxx工作,到今年已经有14年。14年的农村工作,培养了她对群众深厚的感情,也引导着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尽管并不是一名共产党员,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觉性与责任感,通过不懈的努力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好评。

自1998年到村以来,xxx同志就担任村里的出纳会计。为了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出纳,她不断努力学习财务知识、会计法、单位内部财务制度、财经条例、规定、财务人员职责一系列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且为了提高业务水平,经常利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加班加点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学习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争取财务核算的大部分帐务必须在计算机上处理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推进了农村办公现代化。作为一名出纳会计,必须时刻保持谨慎,不出现一笔错账,防止给村集体带来损失,因此她平常工作仔细认真,14年来一直能做到账务清晰准确,没给集体造成过一点损失。

在农村工作,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为村民服务,把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Xxx同志在村里担任劳动服务信息员,为

村民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这项任务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必须认真做好。因此她认真参与劳服信息员的培训,认真学习,仔细记录,将参保政策吃透,理解清楚。这样她面对村民对参保政策的询问时能够给与仔细的说明,能够让村民充分了解政策信息,更好的维护村民利益,并且在村民参保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保险金计算,打印缴费单,缴纳保险费各个环节都做到跟踪服务,为村民提供方便,这也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同时,同志作为一名村民代表,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搞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并且积极参与村级会议,参与村级工作讨论,积极投身到农村事业发展中去。

Xxx同志在村委会同时还担任远程教育管理员和农家书屋管理员。农村远程教育作为一个农民学习提高的新平台,有着重要的作用意义。在远程教育平台的管理工作中,她能积极做好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做到定时维护,定期排查,及时上报,确保远程教育资源的接受和村民正常观看。完善硬件设备和配套软件的使用登记,对设备使用和运行情况做出详细记录。并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做到规范操作,正确使用。积极做好资源管理、资源开发、资源遴选工作,选取适合村民观看、浏览的资源内容,切实发挥远程教育平台的积极作用。同时作为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对书籍、报刊杂志做好规范分类,农家书屋环境整洁、内容规范,并在全镇农家书屋的评选活动中获得了农家书屋图书竞赛二等奖。为村委会赢得了荣誉。

14载的农村奉献,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让同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村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兢兢业业,发挥着自身的光和热,尽管不是一名共产党员,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用行动诠释着为农村服务的不悔青春。

5.扎根基层 放飞梦想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扎根基层 放飞梦想》。

今年,是东塍镇“十二五”发展和中心镇建设的关键之年,镇里提出“建设中心镇,东塍做先锋”的响亮口号,通过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创新转型,促进民生事业发展,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前行。蓝图已经绘就,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的发展目标,需要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需要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的努力付出,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和东塍镇6.5万人民的共同奋斗。身为东塍的一份子,身为东塍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会努力当好“四员”,为东塍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一份力量和一份贡献。

第一我要当好农村发展的“导航员”。大学生村官具有知识面广、眼界开阔等优势,到村任职后,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到农村。在如何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上,我充分发挥好专业优势和钻研精神,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乡镇和村委会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帮助农村寻求致富门路。

第二我要当好村风民俗的“理事员”。一方面,大学生村官

在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上有法律知识多、处事比较公平、群众比较信任等方面的优势。矛盾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对当地村干部普遍存在一种戒备心理,担心他们顾及乡里乡亲情面,调解时有个亲疏之分,一碗水端不平,处事不公。这时我就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积极参与到调解和处理各类矛盾问题中去。另一方面,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动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大力倡导文明村风,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村。

第三我要当好党风廉政的“监督员”。在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及时了解和掌握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畅通村与乡镇党委政府信息渠道,加强对村级组织及党员干部的廉政监督;及时了解农村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村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情况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等,起到沟通上级组织与基层干部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四我要当好远程教育的“管理员”。大学生村官具有文化素质高、电脑操作技术好的特点,引导村两委参与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负责所在村终端站点的日常管理和组织教学,让村民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的富农、惠农政策。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很荣幸能够加入到东塍新一轮大发展大建设的浪潮,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东塍实现新一轮腾飞,用自己的双手,为东塍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我要做一枚种子,带着思想,带着希望,将自己深深的埋在东塍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上,奉献青春,贡献力量,为把东塍建设成为现代化特色小城市作出我应有的贡献!

6.扎根基层奉献青春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能给我们提供这次交流学习的平台,能给我们向党组织讲述肺腑之言的机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扎根基层,奉献青春”。

或许你会说,青春是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龄,你一个中年人还怎么叫奉献青春呢?是啊,掐指一算今年我已经41岁了,青春早已与我无缘,可是我也是从年轻过来的,我的青春也是在基层的时间流里消逝的,十几年的时间,我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变成一个14岁女儿的母亲,从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到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从党政办来到了计生办,再到村财办,现在又在财政所,可谓经历颇多,变的是我不再年少轻狂爱追梦的年龄,变的是一个个重要的工作岗位,不变的是我执着追求、爱岗敬业、踏实工作的心态。

有人说,你都四十多了,还图什么呢?拿着工资,把工作对付过去得了,用得着那么认真么?我总是笑笑而已,虽然自己不是学富五车的才子佳人,也不是威风八面的风云人物,才能有限,没有更多的奢望,可我也是一个老百姓眼里的干部,一个吃财政饭的政府工作人员,一个共产党员。我别无选择,只能干,一直干下去,而且要继续保持年轻人踏实苦干的心态,不折不扣地干好。

那是在我女儿八岁的时候,连续几天看到孩子没精神,当时工作比较忙,也没顾得上仔细问,过了两天孩子打电话说自己难受,我以为可能是感冒了,也没太在意,只是让丈夫带她去看医生,结果被告知是脑膜炎,需要立即住院,我顿时就意识到,我的孩子个性很强,肯定是坚持不了了才给我打电话,当我赶到医院的时候,医生告诉我们一定要尽快转到济南大医院,当时孩子都高烧的已经神志不清了。虽然三个月后我的女儿康复了,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可这是我的疏忽,是我没有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过年时收拾房子无意中看到女儿日记中写到“如果我再病一次多好啊,妈妈就能陪多陪陪我了”,“我每次上学都是自己收拾生活用品,要是妈妈能在家给我收拾一次该多好啊”,“这次家长会真希望妈妈能来,可惜她又没有空”„„看着同事们那紧张忙碌的身影,看着面前等待完成的工作,想着我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时间,就悄悄地把写好的请假条撕掉。对丈夫我不是一位贤顺的妻子,对孩子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但是我却以实际行动无怨无悔地书写着自己爱岗敬业的篇章,因为我懂得,“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懂得舍小家顾大家,懂得付出,懂得奉献”。

由于领导的信任、同事们的帮助和自己不懈的努力,今年我非常荣幸地来到财政所,成为一名财政工作人员,接受新的考验和历练。刚到财政所工作,我感到新鲜和好奇,可是,经过短短的几天,我感到了肩上的责任重大,感到了工作上的压

力。我发现财政工作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工作细致具体,科学规范。像粮食直补、两免一补等各项惠农政策更是牵动着千家万户,每一笔资金都蕴含着党对人民的关怀。我曾经很担心,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我能胜任吗?后来,是**所长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很快感染了我,他熟练的业务技能也在鞭策着我,成了我上进的动力。在工作中,我虚心向他学习业务技能,在业余时间我开始通过网络和看书加强学习,现在各项工作都能胜任了。

财政工作每天都要与资金打交道,工作中容不得半点含糊!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一颗处乱不惊的心,必然会出现差错和失误,于是我为自己约法三章:

一、不论自己家里困难多大,必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二、不论工作环境有多繁杂,必须心清如镜,一丝不苟;

三、时时警惕各种诱惑和考验,公道正派,清正廉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伟大并不在于他的地位和财富,而在于他对人类的无私奉献。”财政所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扑朔迷离的传奇,没有掌声和鲜花的铺衬,也没有叱咤风云的霸气。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会一直保持年轻的心态,扎根基层,以自己的爱岗敬业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内涵,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任劳任怨的进取意志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

7.身份转变志不移扎根基层传科技 篇七

1 身份转变志不移, 组建协会惠农民

1997年湖北农学院毕业后, 他怀揣着服务三农的梦想来到夷陵区农业大镇———鸦鹊岭, 成为了一名农业科技人员。正当他和同事们在田间地头忙碌奔波, 为科技兴农默默奉献的时候, 2005年全省推行乡镇农业综合配套改革, 所有农技人员失去了“铁饭碗”。一时间, 怨声四起, 人心涣散。他也有过彷徨, 但凭着情系三农的执着信念, 他迅速从改革的阵痛中走出来。

为适应新的农技推广体制, 满足农民技术和服务需求, 2005年他牵头组建成立了鸦鹊岭镇第一个柑橘协会, 在全镇发展种植大户2 500多户, 是当时宜昌市会员最多的柑橘协会。通过“协会—包村理事—联络员—会员”四级推广服务网络, “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喷药时间、统一防治配方”的三统一服务模式, 不仅为会员减少了用药次数和投入, 还大大提高了柑橘产量和品质。有了协会的技术保障, 每年为全镇农民节约农资投入100多万元, 柑橘售价也提高了0.10元/kg。会员的腰包鼓起来了, 种植积极性也得到进一步提高。2005~2007年, 全镇新发展柑橘面积6万余亩, 现在全镇柑橘面积达到12.5万亩, 总产量突破20万t, 产值3.2亿元, 柑橘收入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80%以上。2005年鸦鹊岭镇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无公害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2007年被定为绿色食品柑橘出口基地。这些荣誉的取得都有他流下的辛勤汗水。

2 关注产业解难题, 试验示范增效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抓常规技术的同时也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自1997年以来, 他就开始在鸦鹊岭镇推广柑橘高接换种和低接增果技术, 加强品种结构调整。在他的引导下, 全镇共完成柑橘迟改早、特早面积3万亩。仅此一项, 每年农民增产7 000t, 农民增收1 000万元。2011年, 他又引进与示范了特早熟温州蜜柑大分四号, 在鸦鹊岭、小溪塔和开发区等地高接换种3 000亩, 该品种具有成熟早、品质优的特点, 深受消费者青睐, 售价比普通早熟柑橘高出0.80元/kg, 有效延长了夷陵柑橘上市时间。为了进一步提高柑橘品质, 2006~2011年, 他参与示范推广了《柑橘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 使亩平均产值达6 502.4元, 较传统种植模式提高126.23%。该项目在宜昌累计推广面积近10万亩, 为柑农增收节支1.64亿元, 还荣获湖北省2012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10月, 全国柑橘高品质栽培技术现场会在夷陵区召开。柑橘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和来自全国各柑橘产区的领导、专家等100多人现场参观了柑橘隔年交替结果示范园, 一致认为“在全国有影响, 在湖北是一流”。2009~2013年, 为了实现农机农艺结合, 缓解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 他主持了《山地橘园省力化机械及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 在全区辐射推广面积达到3万亩, 累计增收节支1 852.2万元。近几年, 他协助争取项目资金2 300多万元, 参与全区建设标准果园10万亩。参与总结的“三级网络抓培训、四项规程定标准、五大配套进橘园”的夷陵标准果园创建模式在全国推广。近年来, 他先后主持或参与科技项目10多个, 获各级科技奖励10个, 推广柑橘新品种2个, 柑橘八改、老园改造等新技术、新成果15个, 累计应用面积突破30万亩, 为全区柑橘产业增收节支6亿多元。

3 服务三农记心间, 扎根基层传科技

一个本子, 一部电话, 一把剪子, 是他常年基层服务的“吉祥三宝”。无论是数九寒冬, 还是炎炎夏日, 只要农民有求助, 他都会有求必应。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稳果期, 病虫防治依然不能松懈!”2014年7月23日, 头戴草帽的谢合平正在夷陵经济开发区凤凰山柑橘厂给农民讲解柑橘夏季管理技术。火辣的太阳直射在他身上, 汗水顺着黝黑的脸庞流下来。这只是他平常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2年以来, 他被聘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夷陵区技术指导员, 负责联系10个科技示范户, 辐射带动农户200户。在农技推广过程中, 他采取的“技术培训—发放资料—现场指导—样板示范”四步技术推广法, 深受群众欢迎。近年来, 他参与办新型职业农民柑橘培训班等10个, 培训科技明白人、新型职业农民500余人, 他们不仅自己带头致了富, 而且还带动千家万户奔上致富路。每年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100天以上, 为农民解决疑难问题100多个, 被农民亲切地称为科技致富的“引路人”。先后主编了《柑橘之友》、《橘都茶乡信息》等科技资料, 累计印发10万份以上, 成为农民科技致富的“好帮手”。在工作中先后领办柑橘花期修剪、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等示范样板50多个, 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因工作业绩突出, 2012年被评为高级农艺师, 是目前夷陵区乡镇中最年轻的一个。2014年7月30日, 三峡日报以“青春耀橘林”为题对他扎根基层传播农业科技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4 能说会做善总结, 撰写材料扬产业

自大学毕业后, 他就一直在基层从事柑橘技术推广工作。20年过去了, 他依旧是白天深入田间地头, 跟柑农讲技术、跟同事搞试验;晚上加班写新闻、调研文章等文字材料。近五年来, 有近1 000篇产业科普新闻、20篇专业论文出自他的手笔。其中5篇分获宜昌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三等奖;1篇获2015年中国柑橘学会“杨氏杯”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配合夷陵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制作专题节目10多期, 负责制作的党员电教片《夷陵区老橘园改造技术》获全省党员电化教育课件优秀奖。这些文字, 为打造科技强区营造了良好氛围, 有力地宣传展示了夷陵橘都建设成果, 提升了夷陵区知名度。夷陵柑橘产业得到了各级领导及专家的关注, 先后有全国标准果园创建启动仪式、全国密植郁闭果园更新改造技术交流会等10多个市级以上专业会议在夷陵区成功召开。

8.扎根基层演讲稿 篇八

在滇西保山市施甸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民谣歌颂的就是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在退休后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山义务植树的先进事迹。

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那大山深处的一颗小树苗,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在帮助你抵御狂风暴雨的袭击,抵御山洪泥石的威胁?我认为是“根”!一棵树只有将根扎得深了,才能历经沧海桑田而不同动摇,最后生长成高耸的参天古木。杨善洲老人就是这样,他将服务基层、无私奉献的信念作为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了凉山的大山深处,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荣人生。

信念,一个崇高又令人向往的词。我们常常说,人要有点精气神,就是说人要有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的人生目标,活着就是一个酒囊饭袋,就只能今朝有酒今朝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尤其是我们先在所处的市场经济时代,社会上物欲横流,不谈理想抱负,只讲实惠的例子比比皆是,重“利”而轻“义”的新闻不时的触动着我们的神经。殊不知,人没有了理想信念,没有了精神追求,只注重物质利益的话,最终也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失去了做人的灵魂。当然,也有人很有“理想”和“信念”,但他们的理想始终围着“我”字打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搞个人主义,时时刻刻想的是我要当多大的官,我要发多大的财。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择手段,搞违法乱纪的勾当。其结果是“机关算尽,聪明反聪明误。”胡长青、成克杰、杨达才之流的腐化堕落,就是因为崇高信念的缺失,对此,我们必须要引以为戒,保持高度的警惕。

同学们,我们作为一名政法干警学员,在日后的工作中就是要贴近群众,维护法律的尊严,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坚定信念的人,一个没有崇高理想的人,能够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能够在基层为人民无私奉献。这样的的人纵使一时得势,升官发财,最终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没有基层工作的经历,没有群众的拥护爱戴,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的人最终也只会像那些落马官员一样,爬得越高,摔得越疼。所以说,我们青年人不但要立志,更要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锻炼自己。有的人立志不可谓不高远,但就是不愿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艰苦奋斗,不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在最需要自己的基层岗位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之台,起于垒土。”我们只有在基层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私奉献,才不至于让自己的理想信念归之于想入非非的空谈妄想。

9.深入基层扎根人民 篇九

德安县邹桥乡黄蓓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扎根基层,无悔青春

身处黔东别故乡,坚定信仰意志强。

敢于担当不叫累,平凡少女铸辉煌。

金壶丹书孤灯夜,勤政务实为民忙。

苍崖落泪雁飞远,生命赞歌永流长。

她走了,带着两千多份的不舍与哀思,她走了,带着黔鲁两地亲友的牵挂,她走了,将生命的日记定格在了如花般的年纪。她走了,留下了漫山的核桃树、葡萄园和那永远的“媛媛桥”。

王媛媛,这个年仅25岁的女孩,在短短的500多天的岁月里,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心。

2009年8月,从遵义师范学院毕业的王媛媛没有返回山东老家,而是满腔热忱投身西部农村,被组织上安排到贵州省江口县闵孝镇政府工作。

得知新来的干部是个外地女孩,又是学美术的,闵孝镇的一些干部便有些疑虑,她,搞基层工作能行吗?

但,没过多久,王媛媛就用实际行动感动了大家。曾同在党政办工作的同事们说:“每天王媛媛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

乡镇工作多而繁杂,但王媛媛很快进入了角色。她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提出“1+3+1”党建帮扶模式。她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了果蔬专业合作社团支部。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农业技术,王媛媛收集同事从四川考察带回来的核桃产业资料,熬夜加班到凌晨5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拿到村寨播放。为了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王媛媛请来县职校的老师和农业专家,为村民们培训农业技术整整10天,并带领村民发展连片烤烟1000余亩。

还有一次,在和村民的聊天中,王媛媛得知双屯村老

马坪组的十几个学生每天都要淌过一条小河上学,河上的桥很多年都没有修起来。王媛媛听到此事后就记在心里,很快,一份包含着论证材料、现场图片、可行性分析的“修桥请示”出炉了,并立即带着双屯村支书,找到县委书记,争取到了6万元的修桥经费。村民们说,桥修好了就取名“媛媛桥”。

王媛媛是家里的独生女,年过半百的父母多次要求女

儿回山东工作,收入最少3000元以上。但王媛媛却说,“人的价值不在钱的多少,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011年3月24日,王媛媛下到村里开展工作,在返回

镇里的途中发生车祸,不幸遇难。

离开的当日,当地媒体还发表了她写的文章。在她的办公室里,电脑依然开着,一些工作表格尚未填完,插在主机上的U盘上,挂着个小熊,在安静地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闵孝镇的村民指着后山上新栽的树苗说,那,都是王

媛媛组织社区青年栽的,有6000多棵。

她的故事是那样的朴实而亲切,没有惊天动地,却时刻激荡着我的心。当我思索着,一个女孩的力量能否在基层发挥作用的时候,王媛媛给予了我一个肯定的答案。她让我有决心将热情和学识挥洒于基层,她让我学会用真诚和奉献服务于百姓,她让我懂得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幸福感,她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基层的无悔选择。

风卷秋雨,稻蔬翻浪菊花开;放眼群山,尽是农庄绿树裹。我想,那峰坝村的核桃树还存储着她浇灌的甘露,村口的老人们还时常想起她谈心时微笑的模样。

10.深入“走基层”练艺练兵 篇十

镜头一转,画面已到了塔上半空,工人正在作业。伴着呼呼海风,记者问:

“这里离地面有多高?”

“60多米。”

“你最高到了多少米?”

“100多米。”

“不害怕吗?”

“习惯了。”

“……”

这是四川电视台新闻中心2013年“新春走基层”特别企划《团圆》板块中《袁文金的回家路》第一集的开篇,广安农民工袁文金和老乡们在广东干电力塔建设维护工作,临近春节,他们将启程回乡,中心的记者一路跟随记录他们的千里回家路。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在这个节点,把镜头对准农民工这个群体,记录他们在外的境况,回乡团聚路途的艰辛,这是家乡电视人的一份心意。

广安华蓥市明月镇的家门口,在迎上来的家人中,留在家里抚养的3岁大女儿陌生地看着伸手来抱的爸爸,这个长镜头与开篇广州铁塔上的场景组合成了一种复杂的情绪。在铁塔上,袁文金在高空行走,下方车辆如蚁,穿梭如织……

2013年春节的《团聚》,以及今年春节特别企划的海采《团聚时刻》、《回家的礼物》,都成为了节日里有回味有温度的节目之一。

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新闻中心按照台编委会的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把这项活动作为新闻工作者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生动课堂。一大批优秀的走基层作品涌现,一批记者、编辑从思想认识到业务锤炼,都收获颇丰,在台相关的信息专刊上,刊载不少中心记者的心得文章,抒发对深入基层的所得所感。最近一年多来,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心把“走转改”活动作为群众路线活动的有力抓手,作为提升节目品质、进一步锻炼采编队伍的重要手段,不断深化认识,让“走转改”活动不断向纵深推进。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中心重点策划推进的“走基层”节目超过200篇。整理一年多来中心“走基层”的实践不难发现,除了思想认识之外,要保持“走基层”的专注和热情,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不断调整、建设。

1 拓宽题材范围,“走基层”走进更多的领域。

“走转改”活动开展之初,选题更多倾向于人物,比如,中心2011年9月播出的节目《深山送药人》,主要表现乡村医生巡诊的艰苦。记者跟随凉山州昭觉县乡村医生俄罗子火为位于高山顶的村民巡诊,开3个小时的车之后,还要爬4个多小时山路方才到达,节目的主体部分主要是一路上的艰险,特别是记者和俄罗子火医生一道攀悬崖、爬天梯的过程记录详细,令人印象深刻。那个阶段播出的节目大多类似于此,把能否展现出观众较少看到的人物和较少见到的画面作为选题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在当时,这样的选题、节目在全国的新闻媒体中也比较普遍。

随着活动走向深入,中心逐步调整思路,把展现各行各业火热的生产生活作为选题方向,内容开始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更多方面。去年开年之初,《四川新闻》在1月4号播出了记者走基层节目《营养午餐:让山区孩子绽放笑脸》,记者深入一所偏远乡村中学,详细记录了这所有3000多名学生的学校,在每生3元补助的基础上如何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吃上一荤两素一汤的午餐。节目中,记者还专门跟随一名家庭困难的孩子回到大山里的家采访,展现营养午餐对山区孩子们的特殊意义和家长们的真情赞誉。最后的出镜中记者说:“在这个温暖的冬天,看见孩子们吃得如此香甜,我们也感到非常温暖,而孩子们也说,每天看见学校小厨房里升起的炊烟,是他们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刻。”

1月19日、20日连续播出的《32号院里的新成员》,则用两集共11分钟的篇幅关注成都市基层社会管理上的一件新鲜事:五块石街道12户流动摊贩进驻32号大院成为坐商。流动摊贩乱摆摊设点,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另一方面,这些摊贩又方便了居民就近就便购物。如何去掉这些不合理因素,把好的因素利用起来,街道变更管理思路,和居民商量,最终把游商变坐商,各取所需、和谐共生。而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正是记者细腻展现的着重点。2月播出的“走基层”记者观察《一节空车厢的背后》,3月播出的《“龚扇”的当代传人们》、《纳尔河村的十年》……从2013年年初播出的“走基层”节目看,记者的足迹不仅有边远山村,也有中心城市,既有经济领域,也有社会人文。题材的拓展,使记者走基层观察面极大丰富,能够深入更多领域观察、体验,在新闻中更多地还原火热的生产生活。

2 与新闻宣传形势紧密结合,让宣传效果、屏幕形象多赢。

作为党的喉舌,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展开新闻报道是主流媒体的职责。过去,宣传类题材在形式上更多体现为主题报道,在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题材完全可以用“走基层”的方式来做。

2013年10月28、29、30日连续三天在《四川新闻》中播出的《大巴山里的“金矿”》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革命老区巴中,作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区的核心区域,农村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估计很多人心目中还是贫穷落后的印象。然而就在巴中市的平昌县,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正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生力军。接到这样的宣传任务,主题报道的模式也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但中心决定采取“走基层”的方式,换个角度来看这个发生在巴山深处的变化。记者深入到现代农业园区的各个生产环节中体察,在现代大棚里看农业科技的运用,和村民一道在地里劳作看产业园的带动,在蔬菜精选包装车间了解销售模式,到农民新村感受村民们的现代生活……在记者引领的一个个的场景中,将巴山农村新面貌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个系列节目也获得了当年宣传四川好新闻奖。而像这样的化主题报道为“走基层”的精品节目还不少,如反映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走基层”蹲点日记《荡村建房记》上、下集,灾区干部群众自强自立的精神面貌和科学重建理念在建房中各个环节的细致体现,通过节目精准传递,获得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先进人物宣传也是中心新闻宣传的一项重点内容,要让人物可信、可亲、可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以来,四川涌现了不少先进干部典型,兰辉、毕世祥、菊美多吉……他们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新时期学习的榜样。报道这些先进典型,中心往往要求记者采取“走基层”的方式来做,2013年3月26、27、28日连续播出的《菊美多吉——百姓心中的“尼瓦乡长”》就是其中一例。记者走进菊美多吉生前工作生活过的高原村寨,走进他历经的工作现场,走访当事人,感知主人公对这片土地上的热爱,以及人们对他的怀念。节目始终带着观众在追寻主人公的足迹,用大量的事实还原了一个在高原认真工作的好干部形象,让人物生动而丰满,没有任何的说教意味。在今年开设的《最美基层干部》专栏中,中心也选择了相当部分适合“走基层”的人物,通过记者对采访对象嵌入式跟拍记录,用大量的细节、场景来丰满人物,并适度通过记者的感受从侧面再度传递,从而更具说服力。

3 打造特色子栏,增加“走基层”内容辨识度。

随着“走基层”的题材丰富,仅设立“走基层”这一个栏目难以区分凸显阶段性重点,特别是重头策划的“走基层”活动。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进行内容细分,推出相应的“走基层”子栏目,从而让“走基层”在形式之外,内容切分上也有鲜明的标识。

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近几年推进较快,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小镇在巴蜀大地快速生长,省里为加快推进步伐,2013年9月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8条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心主动作为,策划了大型“走基层”活动,展示四川新型城镇化的生动实践。1 1月“走基层”子栏目《活力乡镇行》正式推出,27、28日,两集报道《自贡牛佛镇:自古繁华显生机》、《自贡牛佛镇:千年古镇新机遇》成为这个系列的开篇。节目精心选取小镇两个商户烘肘店老板郭代友、服装店老板郭登高,通过对他们跟拍,展现了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商贸小镇在新型城镇化大潮中的机遇和变化。在节目中我们看到,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为经营好历代传承下来的烘肘子店,特别是解决保质期和销售半径问题,郭代友正在筹划开食品工厂,要把这个小镇的名小吃买到全国去;在小镇新区,一个颇具规模的商业步行街建成,入住了70多户商家,与老街上的大大小小的批零商店一样都生意红火,商品楼盘也在在热卖……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传统与现在的交融,产业的生长,基础设施的改善,公共服务的完善等,这些都在节目中得到了直观的展现。活力乡镇行先后走进什邡市红白镇、阆中市的老观镇、乐山的嘉农镇,攀枝花的红格镇等十多个乡镇,从成都平原到盆周山区,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实践都在这个栏目中展现出了各自的魅力和特点。

而像这样的因内容区隔而形成的“走基层”子栏还有一些。反映民生工程推进成效的《走基层感受民生新气象》,反映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走基层巴蜀小康行》,报道凡人善举的《走基层身边的感动》,《新春走基层》也成为了每年春节的重头戏,还有更多体现记者主观视角的《走基层记者观察》、《走基层蹲点日记》等等。“走基层”子栏的设立,更方便主题的传达,受众的识别,也让“走基层”节目显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4 以战为练,提高采编队伍能力水平。

随着“走基层”节目的大量播出,新闻屏幕形象也有了很大改观,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观众反映,中心的几档新闻节目越来越有看头。特别是重头栏目《四川新闻》变化最大,内容更丰富,节目更有温度。“板着的面孔放了下来”。

当月中心几档新闻栏目“走基层”节目(不含重播)就有21条,属于播出条目较多的月份之一。2013年除了4.20芦山地震后那一两个月外,其它月份也在10条以上,大量“走基层”节目的进入,对提升屏幕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大量“走基层”节目播出的背后,是中心采编能力水平的提升。为提高“走基层”节目质量,中心以战为练,在学习借鉴包括央视在内的各电视媒体的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就题材、拍摄、制作、文风等分别提出课题,明确要求和达成路径,并依托记者“走基层”节目不断总结完善。在中心,参与“走基层”的采访部门几乎每周都有相应的研讨学习会,看自己的节目,看其他台的节目,在一次次的观摩讨论中不断相互促进提高。这个过程中,一批记者、编辑成长起来。

4.20芦山强烈地震之后,灾区的重建社会关心,这样重大的题材用走基层这种方式来展现是必不可少的。2013年9月,社会部一组记者带着灾后重建的报道任务到灾区寻找“走基层”选题,在获知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嘎日村村民正投工投劳修一条从村里通向牧场的通天路的线索后,用一周的时间蹲点与村民们一同修路、放牧,回来后,形成三集蹲点日记《嘎日村的“通天”梦想》,在10月2、3、4日连续播出,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中心编前会也对这个节目的优缺点进行了重点点评。下来后,社会部又组织了研讨。一个月之后,通天路快到达最近的牧场之际,这组记者又来到嘎日村,这一次蹲点,记者在通天路通车这条主线之外,把更多观察放在了即将路通时村民们的打算,以及由此带来的发展观念冲突等,从而让节目有了新意。11月12、13日《再探“通天”路》上、下集播出,相比一个月前,这两集的拍摄制作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节目中明暗两条线、场景转换几无痕迹。

5 强化保障,让“走基层”走得更持久。

中心从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考量和优化,保障“走基层”活动的更好开展。

1、预留播出空间。中心通过对过去几档新闻栏目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对栏目内容结构进行优化,除硬性的宣传任务外,取缔一些新闻性不强、信息量不大、可看性不高的节目类型,为“走基层”预留播出空间。

2、建立节目创新评价机制。制定了《节目创新奖励办法》,利用中心每天举行的编前会这个平台,对播出节目进行评价,对节目给予奖励或处罚,并当月兑现。实施一段时间来,编前会的节目评价成为了记者、编辑节目制作的风向标,好节目就能得到精神、物质双重奖励,调动了记者“走基层”的积极性。

3、常态化培训。除了前面提到的内部观摩学习经常化之外,中心还多次邀请央视走基层记者、台其他频道优秀记者、业内研究人士等为记者、编辑授课、交流,帮助大家开阔视野,借鉴提高。

11.扎根基层 奉献才干 锻炼成长 篇十一

1968年,毛泽东主席就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时隔近40年,全国范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展开,大学生“村官”应运而生。象牙塔中似渴学习的莘莘学子以其青春朝气、以其现代学识、以其做事创业的拳拳热情,在组织的安排下,被吸引到了广大的农村,我就是其中的一员。三年的农村工作实践,对我的思想观念可以说是一次重大的转折和革命,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从学生到村官:虚心学习,扎根农村

走出校门到走向社会,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心理上的适应期和角色转换的磨合期,我也是,刚来到村,由于不了解村情,一时间很多工作都不知道如何开展,镇领导和每一位村干部,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上对给了我很大关心和支持。刘支书以及其他村干部安慰我不要着急,慢慢来。他们经常找我谈心,带我到村里走访,向我介绍村情,告诉我怎样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他们的热情质朴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深深的打动了我,促使我及时调整充实自己,静下心来想事、扑下身去做事,先做村民,后做“村官”,真正的融入到农村生活中。

在与村干部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从他们身上还学到了

许多优秀的品质。在生活上,他们勤俭节约、依然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这种精神的感染下,我换上了简朴、耐磨的衣服,吃起了粗茶淡饭,我不觉得苦,反而觉的这种锻炼能我终身受益。工作中,他们时刻把老百姓放在心里,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以他们甘于奉献、一心为民的精神为榜样,用优秀的品质武装自己,使自己更贴近农民,努力为农民办实事好事。

从理论到实践:努力做事、奉献才干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可以收获的很多很多。在村工作的三年里,我坚持做到向镇村干部学习、向老党员老干部求教。在积极处理好村里日常事务的同时,利用自己文化专长,帮助村里做好各种文字材料起草、统计报表、电子档案管理等工作,多方搜集报刊、杂志和网上的各种知识,精心制作黑板报宣传栏,向村民宣传法律政策知识、生活小常识、农业生产技术等。

从任职到现在,全程参与了危房普查,人口普查,村党组织换届选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远程教育、党建、综治、计生等,通过这些琐碎的工作,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这些工作的参与,使我感受到对待农村基层工作,关键在于心,也就是是否基于群众的切身利益,正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人心是杆秤,只要你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就会把

你举过头顶,就像胡锦涛总书记对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说得那样:“群众的认可,是对你最大的褒奖”。

12.扎根基层 为民服务主持词 篇十二

为民服务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各位同事 合:大家下午好!

男:欢迎来到由万柏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长风站与下元站联合主办的道德讲堂。女:我是主持人董芳馨 男:我是主持人宋可泰

女:“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老百姓的认可程度就是检验工作的一面镜子。总书记曾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只有始终把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是真正的对党忠诚,才能保持干事创业的持久动力,步履坚实,行稳致远。

男:扎根基层,为民服务。才会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激情和干劲。唯有常念百姓之苦、常思肩上之责,才会有使不完的劲、用不竭的力,不待扬鞭自奋蹄。

女:扎根基层,为民服务。才会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定和自信。唯有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才会有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男:扎根基层,为民服务。才会有“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清醒和担当。作为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应该时刻牢记“四有”要求,理直气壮树正气,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 男:畅想未来,我们坚信,唯有笃行实做,才能再建新功。

女: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食药人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男:本期道德讲堂我们就围绕“扎根基层 为民服务”的主题展开,通过“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送吉祥”等五个环节进行,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唱歌曲。女:用歌声传播思想,让精神永驻心间。就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一起唱响这首《不忘初心》

(队伍排队入场,音乐起,合唱。结束后排队退场)

二、学模范

女:好,谢谢大家。一曲《***》唱出了我们的决心。现在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第二个环节——学模范。

男:荣誉有多大,责任就有多重,而不在于职位的高低。怀着“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今天我们学习的模范代表廖俊波同志,便是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的榜样,在八闽大地的群众心中筑起一座丰碑。请看视频。(播放视频10至15分钟,已下载好《时代楷模发布厅》20170620节选)

三、诵经典

女:不忘党的宗旨、牢记党的嘱托,廖俊波在每一个地方、每一处岗位,都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践行誓言,用令人信服的业绩诠释忠诚,在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努力奋斗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了真抓实干的精彩答卷。

男:勤政务实是成事之基,苦干实干是兴业之道。唯有扎根基层,为民服务,才能能成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诵经典,有请潘云蓉上前领读

四、谈感悟(孟令芝、李栋、刘孛孛、谭鑫)

女: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在唱了歌曲、看了短片、吟诵经典之后,相信大家有许多感想、感悟,下面进入第四个环节“谈感悟”,下面我来请几位听众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

女:首先有请***谈谈这天的道德感悟 女:谢谢***分享,下面请***谈一谈……

(四人依次上台即可)

女:好的,大家讲的十分真切,期望大家都能够从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

五、送吉祥

男:“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现在进行本期道德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衷心希望各位能拥有一颗热乎乎的“百姓心”: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请薛少君、郭子豪为大家恭送吉祥。

(分发礼物,在送礼物时请主持人同步念稿)

女:为公一任、造福一方,老百姓的事就我们要全心全意、不遗余力,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才能用自己的辛苦付出换来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男:增强宗旨意识、恪守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置于心中的最高位置,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干一番“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事业。

13.深入基层扎根人民 篇十三

近年来, 在农闲时节、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日积极组织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电影公司、书店等文化单位把丰富的文化食粮送到农村、边远山区, 全市每年组织送文艺下乡达700场以上, 送电影下乡8000余场、送书5万余册, 送春联6000余幅, 下乡辅导1000人次以上, 为基层培养艺术骨干1000余人, 培育文化活动基地30多个。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活跃了基层文化生活, 满足了农村文化需求。

一、领导重视, 健全机制, 把文化下乡工作落到实处

迁安市文广新局把文化下乡工作作为落实国家文化惠民政策, 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局成立文化下乡领导小组, 主要领导亲任组长, 主抓领导分工负责, 职能科室具体落实。每年年初, 都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责任具体到相关单位、科室、基层宣传文体站, “三下乡”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特色、有重点、有督导、有落实。年终把文化下乡落实情况、社会效果作为基层文化单位、所站的重要考核内容。为防止文化下乡走过场, 每年在农村文化建设考核调研过程中, 我们都要走访全市30%以上的农村, 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把握农村文化工作的着力点, 做到知道农村需要什么, 农民缺乏什么, 把功夫下在文化下乡之前, 明确文化下乡的重点, 保证文化下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使工作落到实处。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创新文化下乡活动方式

我局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迁安的发展实际和文化建设重点确定适合本地特点的文化下乡活动方式。近几年推出了一系列活跃农村文化生活、“送”“建”结合的文化下乡措施。根据农村戏剧演出难的问题, 2012年提出了“千场大戏送农村”文化工程, 2012年、2013年该项工程被列入迁安市政府重点工作、实事工程, 2014年逐步实施;根据农村图书室现状, 结合农家书屋工程, 提出到2012年底全市53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 到目前, 全市所有村全部达到了1500册以上图书建设标准, 有效解决了农村看书难问题;根据农村对科技知识需求和基层文化资源共享服务点建设, 到2012年底全市实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全覆盖, 到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共享工程服务点, 配备了相关设施, 解决了农村文化信息不畅、信息资源缺乏问题;2012年根据我市农村基层建设年文化建设现状, 在全市启动了“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创建工程, 积极组织群众文化单位和专业艺术团体业务人员建立联系点制度, 深入各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开展文艺需求调研, 并针对各基地的文化需求和文艺活动特点, 安排专业人员经常深入基地开展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形式多样的辅导活动, 对每个基地的辅导天数每年30天以上, 通过辅导培训, 指导各基地创作推出一批贴近实际、贴近农村、贴近农民, 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时代新农民新风采的优秀文艺作品, 提高了群众文化活动水平, 丰富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为使文化下乡工作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我们根据农村实际特点, 适应农时送文化。在两节期间组织开展送春联活动, 为广大农民送去节日的祝福, 农闲时节、节假日组织开展送文艺演出活动, 使农民朋友安下心了欣赏精彩的文艺节目, 农耕时节组织开送科技图书下乡活动, 把农民急需的科技知识送到他们手中, 冬季组织开展基层辅导工作, 帮助农村建立一支不走的文艺表演队伍。

三、务实为民, 文化下乡活动收到实效

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文化下乡。2013年在基层建设年工作中, 我局组织文化单位、乡镇宣传文体站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全市54个基层建设帮扶点都明确了文化帮扶重点, 市文化馆帮建辅导基地16个, 图书馆组织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并对每个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市艺术团及其他演出团体在每个帮扶村组织了两场以上文艺演出, 每个帮扶村安装了卫星农家书屋,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部达标。

宣传主旋律, 精品文艺进农家。市艺术团根据我市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史明星事迹创作了大型评剧《山沟里的明星》, 在全市乡镇进行了巡演, 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讴歌优秀共产党员一心为民, 立党为公的先进事迹, 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了一次深入的党性教育。开展信息宣传, 做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图书馆、新华书店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 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信息, 把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田间地头, 乡镇宣传文体站组织农业、林业、畜牧方面培训, 2013年全市文化部门组织各类农村技术培训120多个班次, 培训6500多人次, 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为农村建立一支不走的文化队伍。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 培养了农村文化人才, 培育了农村文化队伍, 到目前全市城区有8支秧歌队、1支健身舞队常年坚持活动, 362个村建起了秧歌队, 发展文化传播户500多个, 建立和发展业余文艺团体100多个。秧歌协会、皮影协会、戏剧协会、诗词楹联协会、书法研究会、美术家协会等社会文体活动组织已发展到20余个, 11个单位或个人荣获河北省“农村文化之星”称号。

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实现了文化活动的社会广泛参与, 转变了农村文化服务方式, 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深受广大群众喜欢。

摘要:文化下乡是一项落实国家文化惠民政策, 深入农村, 服务农民, 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权益的基础工作。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实现文化活动的社会广泛参与, 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14.学习:扎根基层实干奉献青春有责 篇十四

少年壮志潮头立,青春击掌要打拼。总书记号召广大青年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落脚到自己身上,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为基层建设贡献力量。来到基层已快一年,不管是理论素质还是业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感触最深的就是三点:一是基层事务繁杂,需要自己的耐心;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自己的用心;三是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需要自己的慧心。基层是国家的基础,基层发展才会有国家的发展,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要俯下身子认真倾听,认真感受。菊美多吉、王川、周卫东、秦玥飞,他们的“美”,正是源自为民的情怀,源自对基层无限的热爱,源自百姓发自内心的赞誉和跟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当有新时代的思维和想法,当有自己的格局和眼界,牢固树立扎根基层实干、奉献青春有责的意识。

一、扎根基层干实事,千磨万击还坚劲

从学生到选调生,由学校走进社会,我们完成了从消费者到贡献者的转变,都说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但基层群众更多的是把我们当作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的“父母”,因此,我们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基层锻炼中打好功底,摒弃“高高在上”的姿态,戒除身上“眼高手低”的陋习,把基层锻炼作为自己能力提升的跳板,信念坚定的指引,而最终我也相信那句激励自己的话——时代终将选择那些扎根基层的人。一要真抓实干,把自己所学理论知识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结合起来,深入思考农村产业发展的途径。二要奉献不停,用脚步丈量贫困,用汗水凝聚力量,积极深入基层,磨练意志,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大力推进扶贫脱困工作。三要身先士卒,勇于担当,敢想敢做,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用新思想新思维指导基层实践。

二、真心实意跟党走,春蚕到死丝方尽

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信党,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职,要自觉把个人追求与党的事业统一起来,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响应党中央深入推进“四个全面”的号召。昨天的党员,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而今天的我们,当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兴盛下基层谋新篇。一是做理想信念坚定者。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人生准则,坚决抵制外来主义的冲击,防止理想信念的滑坡。二是做政策路线执行者。党的政策路线能否落到实处,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走形式,不打折扣,结合实际让政策路线落地生根。三是做党的形象捍卫者。不仅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守政治纪律,改进工作作风,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还要切实履行党员责任,敢于担当作为,坚持为民服务。三、一心为民谋福祉,俯首甘为孺子牛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的现实与差距,不断提醒我们为民服务的步子要迈得再大些、再快些,督促着我们干事创业的想法要更富于创造性和引领性。一是要把群众当亲人,常常到群众家里拉拉家常,聊聊困难,加强调研总结,充分了解基层问题,坚定民本意识,切实解决群众问题。二是要把群众当老师,充分尊重群众在基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积极向群众学习取经,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理念,完善政策制度。三是要把群众当裁判,主动公开自己的工作进度和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不断倒逼自己抓实抓细工作开展,提升工作效率。

回想刚刚开始工作时,自己也曾有迷茫,也曾有懈怠,但基层工作启示我,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与社会价值的结合,唯有抓紧时间,在平凡的岗位上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点印记,为党的事业留下一点贡献,为基层百姓留下一点福祉,方能不辜负自己的初心,方能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形象。

好文章,有思路有文采,希望能认识该文作者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

15.情系农村 扎根基层 篇十五

张广秀,一位来自沂蒙山区的大学生村官,为帮助村民脱贫尽心尽力,患上白血病后她仍为村里工作忙碌。即使是躺在病床上,她仍挂念她的‚村民‛,生病期间她书写了百余份健康档案,撰写了包村计划。‚治好了病,我还要回去当村官‛。这就是躺在病床上的张广秀憧憬着的一缕阳光,表现出的依旧是坚强和乐观。

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还不满一年的大学生村官,看了张广秀的事迹,我感慨万千,既为一个年轻的生命被病魔折磨而感到痛心,也为她顽强地与病魔抗争而感到欣慰,更为她这种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感到感动。张广秀的精神和感人事迹极大激励着我,在祝福她早日康复的同时,我想,作为大学生村官,我应该向张广秀学习,扎根农村,让我的青春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上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一、充实自我,不断提升思想高度

在学生时代,我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党团活动,积极主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这为我在工作中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但是学无止境,在任职村官近一年时间中,我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途径关注党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服务农村、扎根基层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同时,我充分利用‚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认真观看全国各地创先争优先进事迹,增强自我责任意识,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村民需要为出发 1

点,热心做好每一件小事,享受每一件小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在近一年时间里,我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要有责任、有义务、有信心、有恒心,为新农村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二、转变角色,积极深入农村工作

在张广秀日记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作为大学生村官,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视为农民的一分子,虚心向农民学习,先当‘村民’后当‘村官’。‛贴近群众才能贴近生活,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群众能看到的最直接的地方,在基层磨练需要让自己真正的融入到在基层生活中,只有了解了、认识了群众,让群众接受了、认可了自己,才能真正看到和听到群众的心声,体会出在基层应该做什么,做什么能给群众排忧解难。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到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深知对新环境的了解、角色理念的转变是我开展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通过与村支书和村主任交谈、走村入户等方式,我及时了解了我村的村情村况,熟悉了村里的一些基本情况。

‚诚信为民,民必理解;真心为民,民心拥护‛,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只有切身融入到农村、拉近与村民的距离,以一种积极主动、虚心尊重的态度,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解决农村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胸怀热情,完全融入农村生活

张广秀的日记中还这样写到:‚我记得艾青曾有首诗这样写到:‘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如今,我要借鉴一下。扎根农村,为农民服务,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热爱之心。先爱这片土地,这群百姓,你才有为之幸福而奋斗的动力。‛和张广秀相比,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想我缺少的并不是青春的活力,而是对工作的踏

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执着热爱这片土地的热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农村是施展才华、实践人生极好的舞台,生活虽然苦,但苦能锻炼人;工作虽然难,但难能考验人。环境虽然简陋、艰苦,但老百姓是最真诚乐观、勤劳质朴的,用真心对待,用真情付出,收获也是最真实的。在工作中,我要把真心交给村民,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要想到村民心中,只有这样,才能和村民打成一片,才能完全融入农村生活,真正做到‚从村民中来、到村民中去‛

16.深入基层扎根人民 篇十六

一、持续抓好理论武装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这就要求每一名官兵夯实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 把学员的理论学习、教育当作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 推进用创新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学员队建设质量。

一要加大创新理论学习教育力度, 进一步扎实理论基础。目前入校的新学员大多是“90后”, 对创新理论知之甚少, 针对这一实际, 应加大创新理论的学习教育力度。一方面, 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 增强创新理论尤其是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内容, 及时把十七大精神学习作为新学员教育的重点内容突出出来。组织新学员原原本本学习《十七大报告》, 切实掌握十七大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 及时把新学员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要求上来。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新学员创新理论学习的组织领导, 做到精心谋划、科学实施、周密安排。通过多种形式, 在新学员中迅速兴起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重视创新理论学习的浓厚氛围, 促进新学员对十七大精神和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二要扎实搞好我军优良传统教育, 打牢献身国防、履职尽责的思想基础。首先, 要突出开展主题教育。新学员可谓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完全受益者, 享受着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大多对改革开放的历程缺乏理性的了解。要着重抓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信念, 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主题教育的落实, 引导新学员认清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军队建设的历史。其次, 要深入开展军队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筑牢新学员的思想道德基础。再次, 要突出开展艰苦奋斗教育。

三要创新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 不断增强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要针对“90后”学员的思想特点, 认真贯彻落实新《政工条例》、《思想政治教育大纲》, 创新学习教育方法, 拓宽教育渠道, 推动学习教育效果的落实。如:一方面可以在巩固课堂灌输的基础上, 根据“90后“学员的现实思想, 更多的引进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新的教育方式方法, 同时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新学员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调动和激发参与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新学员有特长、见多识广、文化基础好的特点, 鼓励新学员之间互帮互学, 走上讲台讲课。另一方面, 可以创新学习教育方法, 多应运现有的网络平台、多媒体平台。音像资料教育。增强教育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 提高新学员对学习教育的兴趣程度, 促进学习效果落实。

二、扎实搞活、搞好思想政治教育

在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中, 只有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情操境界, 才能使教育对象进行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才能把政治教育搞活, 提升到新的档次。因此, 在扎实搞好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巧妙的运用不同的方法, 注入情感因素, 激活政治教育。

一是动之以情, 增强教育的亲和力。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动之以情”, 就要解决由形势变化引发的思想问题时讲出“实情”, 在解决由个人和家庭实际困难引发的思想问题时融入“真情”, 在解决个人理想前途上出现的思想问题时充满“感情”, 在解决内外关系方面出现的问题时主动“热情”, 在解决纪律法纪方面出现的问题时破除“私情”。

二是营造良好的气氛, 增强教育的感染力。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让学员愉快主动地接受教育, 是达到最优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要有系统观念,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整体设计, 精心策划好课堂政治教育的每一环节。

三是晓之以理, 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做到晓之以理, 就得要求教育者善于将“大道理”讲实。因此, 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针对不同对象, 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说明和回答学员关心的现实问题;要做到平实可信, 用真话打动人, 靠事实增强说服力, 把道理讲真讲实, 讲到学员的心坎上, 使学员产生“共鸣”, 达到“心理交流”的目的;要做到寓理于事, 注重就事论理, 多讲活泼生动的内容, 寓道理于事例之中, 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实现事与理的有机结合。

三、深入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 周围环境的日益变化, 军校学员身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基层干部只有针对学员特点, 把握好学员经常性教育的方向和工作规律, 才能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 促进基层全面建设。

一要主动作为, 找准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切入点。要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 必须找准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切入点, 在了解学员、走进学员上下功夫, 基层学员队应对学员的思想建立档案, 记录好学员的家庭基本情况、情趣爱好、性格气质、现实思想等基本情况。

二要善借东风, 挖掘经常性工作的闪光点。在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的新形势下, 外来信息、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对学员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 可以在学员队开展广泛交流活动, 不仅要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 还要提倡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让家长了解学员在校的表现, 让家长鼓励学员安心学习训练, 这对学员的思想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些节日, 如中秋节时, 学员队干部可以代表学院、大队向学员家长捎去节日的问候, 汇报一下学员的学习、训练、生活情况。再通过家长向学员的反馈, 可以让学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上一篇:霍懋征先进事迹下一篇:高考素材之脚踏实地追梦